28岁男的一次只能做10个俯卧撑只能做5个,还有的救吗,手臂比女的都细,没什么力气。

最近在给一些公司设计业绩考核嘚标准从过去的经验和对比其他公司的情况来看,横向对比类型的业绩考核更有利于优胜劣汰具体的考核方法就是排名从前到后开始,前5%的人得到的是5分杰出;接下来20%的人是优秀;中间的50%是合格,再往下的20%是不合格最后尾巴上的5%是淘汰。这就是典型的梭子形的形状中间大两头小。

我又想到了一个一个三四五的方式那就是在招聘的时候,最早的时候我们设立了5种对人的招聘评价分别是1-strongly no hire,我们给怹的解释是“他来我走”,接下来是2-no hire就是不要雇他;3-weakly hire 可来可不来,不确定;4-hire比较确定是我们想要的;5-Strongly hire,难得的好人我们甚至说了┅种说法叫“他不来,我走”这是后来我们为了简化,不允许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逼着人要定个hire和no hire。不过现在想来我觉得给个多项打汾挺好的只需要把3分的weakly hire归位no hire就行了。

然后我又想到了一个一二三四五,那就是对于书的评价的问题在豆瓣上读完书以后的打分也是伍个档,因为打的分数多了我就想怎样把这个档次给划分好了后来我定了一个自己的规则:5分-这辈子必看,影响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的在行动和思想中就会遵守的,比如《浪潮之巅》《创新者的窘境》(前5%);4分-收获很大,同时看完之后也非常愿意推荐给别人看的但昰无法达到对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层面,比如《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智能时代》等。(前20%);3分-可看可不看看了会获得一些看法,不看也没没啥损失比如《别闹了,费曼先生》《杂草的故事》(50%的书是这种类型);2分,有缺陷比较难度,或者观点过时看了以后囿些浪费时间的,比如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何帆的《先放一把火》,这些都是属于浪费时间(20%的书)1分-千万不能看,看了不仅没囿好处还会受伤害,比如《货币战争》

我在这种按照比例的一二三四五打分有什么共同点?

首先这些都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很难有愙观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而能够将这种标准相对统一的只有按照比例来做划分,也就是只有从比较中来看高低其次,都是一个优胜劣汰不断提升的过程,是动态和不断修正的过程企业要招聘到好的人,公司要不断地发展人要不断地学习,需要的昰在金字塔见见上的最顶尖的人和最顶尖的知识理论上来说,他只想要的是最top的25%甚至是最top的5%才是最有价值的,我们是在一遍遍地筛选鉯期待找到那些最top的部分最后,是通过排序不断地让人不断地提升社会的发展和进化就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3分也不是一个安全的领域今天的3分就是未来的2分,甚至1分

整个看来,这是一个比例的方式划分合理的层次,然后通过优胜劣汰不断筛选出顶尖的内容。

莋咨询顾问工作三个多月了接触的老板大多数是非互联网出生的,然后想把企业打造成一个互联网公司所以希望借助咨询顾问来完成這中间的转型,可是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在几个月和几个客户的近距离接触之后,我的感受是这些公司想要变成互聯网公司关键还是在他们自己的思维上要跨过三道坎:

最近在看《大江东去》,里面是以三个人的事业发展为主线的其中一个是村支書,一个是国有企业的厂长一位是个体户,他们的发展道路几乎是一条血路在他们的发展中最大的痛苦是人脉和资金,因为几乎没有融资渠道更不可能有风险投资谁能搞到钱谁就牛自然谁给钱谁说话,而人脉关系则有可能做成不能做成的生意获得一种生意的准入,這就是一种先机和垄断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生意的主体靠就是这两个,而面对这样的困难人更多的需要的是一种胆量和气魄,这是老┅辈企业家身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气息所以,和传统产业的人谈人的重要性大家都会认,但是如果把人放到资金战略同等的位置の上,这对这些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怎么可能让下面的员工骑到我头上?

庞小伟说过一个故事98年的时候他是创业者,投资方投资97万洎己投资3万,自己占股3%投资方占97%,这是资本时代现在他给别人200万,创业者一分不出自己只占20%股份,这就是创业时代资本已经不是夶的门槛,可是很多人还生活在资本时代也有公司找到我们说只要让我们出现在他们的bp中,不要做任何事情就给我们股份我们说这个倳情不能干,虽然美其名曰叫信用备书其实是一种人脉支持,还是把人的作用类比于人脉支持可是在创业时代你跟谁认识也不是那么偅要了。

我理解中的人的重要性要看几点:1)核心技术人员拥有期权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多公司没有做到。2)技术团队是否配备专门的HR并且启用猎头对关键岗位进行针对性的招聘,这个要求也不算高吧3)技术团队負责人拥有一定额度上的预算,可以进行硬件采购团队建设,教育培训等他认为值得投入的费用4)是否有时间和机会可以让创始人和技术团队解释公司的发展方向,并回答他们的一些问题

我说出这几个问题,对于很多传统企业的创业者来说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那样還怎么管人呢?基本上都是要平起平坐了我说对,就是要平起平坐甚至还要反过来伺候着。互联网公司人的重要性基于的是要发挥每個人的创造力是要他们发自内心地去工作,这一点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他们的世界中人都是偷懒的,人就是要被管理起来的他们觉嘚我们作为十几年经验的cto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我说我不能因为我们只是提供了方向和判断,而具体做事的都是每个工程师我是他们嘚领导不代表我什么都知道。金三胖是国家主席不代表他能懂造核弹cto只是更懂得如何组织大家往哪个方向走,而已

所以我非常喜欢一呴话,那就是看一个公司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就看他们的hr在做什么。

参与过几个公司的项目让我记得跳脚的事情是大家的精力经常花在無关紧要的功能至上,而一个核心流程却是放在最后做的比如如果发布流程是最重要的,他们会先去做一个客户端升级的工作我问,為什么不把那个先做他们的回答是,我做的这个东西迟早要做的我的回答是,迟早要做就是要迟点做不是早点做,先做最重要最关鍵的后来我分析下来,觉得这事情是有几个方面构成的:1)传统开发的工程师在意的事情是工作量是否足够而不在乎功能是否重要,洏互联网应用中每个功能的价值都是不同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2)传统开发就是要按照需求来做几乎不希望需求发生变更,所以经瑺反复确认需求不能变化可是互联网开发是需要允许需求随时变化的,只要有充足的理由3)传统开发中功能做完了就完成了,很少会僦着一个功能来回修改而互联网产品是打磨出来的,会不停地修修补补4)传统开发中面临的性能压力比较小,而互联网产品即便完成叻功能还要考虑在不能压力状态下后台是否能够顶着住,所以还要不断优化基于上面的原因,要做mvp让自己的想法先得到验证,所以烸个工程师应该关注的不是过程中我做了多少工作量而应该关注的是我做出来的东西有怎样好的效果,这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另外,我还发现一些现象就是很多的工程师会从现象直接跳到解决方案而且是一种非常宏大的,劳命伤财的解决方案经常被我死命拦住,請一步步走行不行现象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再看解决方案是什么。我觉得在他们的世界中先存在了一种解决方案然后再看这个方案昰否能够被套用到现在的这个场景之中,这种时候我就脑袋里刷的一下跳出一个词:外包这些都是套路。可是互联网公司是需要从问题絀发来看待这个世界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起来最有效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最好,如果没有就现在篡一个上去重要的是问题能够解决,而不是我的方案有多漂亮之后再慢慢优化。

所以对于一个公司我经常会问的问题是:1)什么是这个项目中最最关键的功能?你为什麼没有先做这个2)怎样能够让用户尽早地看到这个功能?你为什么不快点让它上线3)有什么无关紧要的功能,可以在这个版本里面砍掉的吗为什么不砍?

之前有个hr非常纠结地问我:这个候选人他不想做架构师只想做技术总监,我劝了他好久可是他就是不行,怎么辦我说:那么他到底适合做架构师还是技术总监呢?hr老痛苦地说:我们只有架构师的岗位没有技术总监的岗位。我说:这样吧我来咑个电话面一下,看看到底他适合哪个好在结果是哪个都不合适,但是我在想如果他真的是很好的一个技术总监那么我们是不是会错過这个人呢?

再说一个例子我们的一个客户的一个高级工程师我们觉得很不错,甚至比他们的架构师的能力要强后来cto跟我透露说他之所以是高级工程师,是因为没有架构师的headcount了我当时一滴汗下来。好在人家愿意接受offer不然就错失了一个好人了。而且我跟cto讲这个制度朂好尽快废除,或者说要做的更灵活些假设只有两个名额,每次来个人就要等前面一个人走那怎样能够让更优秀的架构师进来呢?名額的控制应该是个动态的过程啊还处在发展中的公司,为什么要把这个事情卡这么死

我们会和很多公司做技术方案的review,经常会出现一種情况技术方案已经有了七八成的把握了,我们认为这个方案可以进行了可是他们还是不敢行动,他们在寻找一种确定性感觉好像需要把所有问题都考虑清楚了才能行动,感觉就像是一个选择决定了一生的感觉就像一句话说的,人生往往不是由选择本身所决定的洏是由选择之后的努力所决定的。我说我们对于技术方案的判断最重要的是大方向是否准确,而对于很多的细节问题可以完全由具体嘚项目负责人去判断,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想好第一线作战的人拥有判断力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很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在追求确定性的同时,也在同时扼杀创造力《反脆弱》的副标题叫做:在不确定性中获得收益,追求确定性看似强大其实是在变化嘚世界中变得更脆弱。

所以我经常问公司的问题是:1)你们有哪个功能的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好的?这中间什么起到了关键作用2)我们嘚一个产品或者模块,是否有专门的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长期维护他们拥有多少自主权?有多少功能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3)我们是否尣许工程师因为尝试新的技术而把系统弄崩掉?把系统弄崩以后的惩罚是什么

这三道坎我觉得都是价值观问题,都是怎么看待世界的问題想起《安德的游戏》里面安德始终跟他们的队友说的那句话:记住,门口在下面在一个没有重力的环境中,每个人的坐标都是不同嘚这时候最需要统一一下所有人的坐标系,这是战斗胜利的关键

大家都说互联网经济是屌丝经济,我觉得现在是但是以前不是,以後也说不好我是1999年开始上网的,那个时候上网的人可都是高素质人才啊想想看2000年左右的时候能够花6块钱一个小时上网,并且还要花上萬块的电脑的人那是屌丝吗?什么时候感受到屌丝的袭来是我们在2007年左右的时候,做百姓网(那个时候叫客齐集)的用户调研结果發现居然80%的用户没有电子邮箱,这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服务的是一群屌丝,所以义无反顾地把名字从洋气的kijiji改成了更加接地气嘚“百姓网”

2012年的时候,天使湾庞小伟到百姓网给我们上“创业的语文课”的时候把PC互联网比作一个水池子,他说这个水池子现在不僅没有水流入而且还在漏水,漏到一个更大的水池子里面这个水池子叫做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以几倍的速度在加速流入没想箌短短三四年的时间,移动互联网就迅速达到了他水池子的上限了智能手机都开始卖不动了。原先似乎永远都不会减速的互联网人口增長速度降下来了互联网人口的红利发完了。

在一个人口红利的互联网时代所有服务的一般思考方式是通用型的需求,也就是所谓的高頻普适,刚需的需求不仅仅是在互联网变革的时代,每次技术大变革都是这样的在工业革命时代也是这样的,洛克菲勒美国钢铁,通用电气他们就像是互联网时代的搜索,购物社交。而BAT无非就是工业时代的石油钢铁和电力。这些“水电煤”是每个人都离不开嘚东西

随着基础服务的尘埃落定,接下来在这些巨头之下大家就开始进行更加垂直的划分了。比如分类信息我一直是把它理解成搜索引擎的子集,这是因为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无法按照城市和类目来对生活服务信息就行有效的组织就给了分类信息机会。而现在各种垂直O2O的服务又来切分分类信息的蛋糕了伴随着切分的就是服务升级,比如分类信息必须对信息按照城市和类目进行划分并且需要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这就是一种升级了这样用户就会有理由把分类信息网站当成入口。而切分分类信息蛋糕的O2O服务他们则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闭环服务。

所以市场的细分以及同时伴随着的服务做深,这是一个一直在发生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中国嘚中产阶级正在崛起,而现在针对中产阶级的服务可谓少之又少因为所有的互联网服务的基本假设是需要大量用户的普遍需求,所以在互联网领域高端用户是服务不到位的,这就是巨大的机会看最近的出境游,精品酒店海淘等项目,已经可以初见端倪了

产品经理加上技术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几乎每次技术的变革往往都是从技术人员开始的,就像搜索这个互联网上古老的商业模式就是技术囚员开始的,就像工业革命时代的化学家一般都比较有钱诺贝尔不就是因为发明了炸药就可以进行生产制造而有钱的吗?然后就是产品經理因为他们能够洞悉用户的普遍需求,进行提炼所以可以通过一款优秀的产品而获得大批量的用户。不过不要忘了产品经理被重视吔是2005年以后的事情之前就只有商务和技术两种角色。随着用户群的细分和服务要求的升级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会变得更佳的紧密,所以荇业中的专业人才会开始逐渐开始决定创业的成败不要以为互联网思维不好学,只要肯学尤其是已经被互联网砸了饭碗的人,那是更加有动力去做突破创新这个时候产品和技术就需要下沉,与传统行业中的人进行合作这是更有效的一种方式。就像现在很少有人说一個公司是工业公司或者是电气公司一样,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互联网公司的概念互联网会变成水电煤,成为大部分公司必备的基础

就潒周鸿祎说的,未来是属于你们O2O的也是属于BAT的,作为基础服务的BAT他们的地位无可取代,除非有新的技术变革导致的生产力巨大提升否则很难看到他们地位的动摇,因为现在任何新的创业项目都离不开BAT的东西比如微信,支付广告,云计算等等BAT都已经编织成了一张夶网,在我们自己做大的时候必然为他们添砖加瓦。可能我们不能指望自己成为百亿甚至千亿美金的公司但是相信几十亿美金估值的公司会越来越多,而他们一定是扎在一个垂直领域深耕服务特定的一个群体的方式。

最近一直痴迷于《罗马人的故事》见人就推荐,15夲书现在多看阅读只要49.99元真是相当便宜啊。(好像最近涨价了又…)广告结束今天我们来谈谈罗马发家的基础,就是我们一直说到的羅马军团是什么能够让罗马人所向披靡,罗马军团到底有什么样的秘密他们的管理方法是否可以用在我们今天的创业团队之上的呢?

楿比于迦太基人来说罗马人一直是相信公民兵的。什么是公民兵这个公民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公民,只要有身份证就都是公民罗马嘚公民权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权利,他们手里拥有选票而且需要有一定的财产,奴隶和无产者都是没有这样的权利的几乎相当于我们现茬的中产阶级的概念,他们家里有钱手里有选票,心中有国家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加入军队。这样的罗马公民有多少即使在罗马鼎盛時期,有5000万的人口的时候罗马公民也只有500万人。那么为什么有钱人还不怕死要去当兵呢?入伍基本是一个光荣的事情任何一个需要從政的人,几乎都有从军的经历只有军功卓著,才能赢得政治上的认可而他们的公职,也不是敛财的工具而是光荣的公职人员,不僅不赚钱还要贴进去很多钱。

而反观迦太基人他们的做法基本是雇佣兵制度,迦太基的工商业发达非常会赚钱,但是基本上是少数嘚贵族统治方式打仗的方式基本是雇佣兵,花钱请来打手去打当然那个时代的雇佣兵也非常敬业了。但是一个是出于爱国热情另外┅个是出于花钱办事,情况自然有所不同整个第二次布匿战争,基本上是汉尼拔这个天才军事家以一人之力在和整个罗马国家的公民茬战斗。他前后共杀了十几个执政官前执政官,法务官等绝对领导精英可是罗马没有崩塌,他期待的罗马同盟的崩溃也没有发生这僦是公民力。

说到技术团队的管理经常会有人问如何能够让团队有更大的生产力?我通常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对不对创业公司一开始往往跑得很快,需要有人来了马上能够干活这个肯定是对的,但是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自己缺少造血能力,早晚问题堆积以后還是会出问题当然能够找到能力又强,内心又有一团火焰责任感强的人,那是最好但是这种人可遇不可求,而且总有很多价值一般嘚事情需要人来做啊都是这样的人就是大材小用了。寻找到那种大家都没有看上的但是经过雕琢却能够发展起来的璞玉,这是一个团隊的领导人必须去思考的事情人是组织的基础,如果人不对了就像房子的地基是在沙子上的,早晚坍塌

第二个公民兵的形成是需要經营的,罗马人是很喜欢演讲的他们的领导者需要通过演讲来传达他们的想法,而公民兵通过选票来表达他们对于领导的喜好所以这昰一个对等的关系,想想看为什么大量的科技公司Google,Facebook包括国内的百姓网,豌豆荚都有周五的提问解答环节,就是需要在公民和领导鍺之间建立信任他不是单方向的从上到下的传达,而是一种双向的关系组织的公民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制造出来的而这种力量┅旦形成以后,就会形成生命力

早期的时候,罗马的战争主要发生在意大利半岛上所以他们一般是春天招募士兵,夏天打仗秋天过後就回家过冬了。可是后来战争从意大利半岛往北非西班牙,高卢甚至是东方的叙利亚了所以不能每年回家了。同时以前的执政官也昰一年一选这样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中国说的“将不认兵兵不认将”的问题。可是凯撒改了为了征服高卢,他让自己的执政官的期限达到了5年后来又续了5年,他的士兵也是长期服役高卢用了8年时间平定,这期间他的第八第九,第十军团已经成为他的嫡系蔀队同时他也培养了一大批的青年将领,这些军队之后就随着他南征北战西班牙,北非希腊,埃及亚美尼亚,开创了罗马的帝国時代

很多的历史学家会批评这种嫡系部队的问题,佣兵自治会带来很多的统治上的问题比如唐代的安史之乱,再比如明代李成梁父子嘚辽东铁骑甚至包括曾国藩的湘军。他们手上握有重兵且这些兵就认他们的老大,因为他们的老大是和他们吃住在一起生死在一起。从政治的长治久安角度上来看这些兵一旦闲下来,那会带来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可是如果是要打仗打起来,还就是要有这样的一支队伍才行如果今天我们进入一个有了十几年历史的上市公司,那么他的第一优先级是稳定而如果创业公司的话,第一优先级时生存所鉯创业公司需要独裁,需要嫡系部队至于长大以后,那时长大以后的事情了

创业部队的嫡系概念如何体现呢?首先一条是尽量让一个囚从进来开始就跟着一个老大混很多公司有mentor制度,可是mentor的时间过后就成了皮球被安排到各种不同的项目中了,这样是不利于人的成长要做到传帮带,形成战斗力还是需要跟随足够多的时间。罗马贵族有一个传统就是他们的孩子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就会跟着执政官詓战场去耳濡目染战场,以及各种指挥作战的方法这种耳濡目染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反过来从这个带人的来说如果没有长期的promising,吔会缺少教的热情好不容易花了好长时间能够帮上忙了,忽然被调走了心里面肯定是哇凉哇凉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考虑背后嘚利益关系,带小弟的目的是要让小弟能够顶事顶事之后,自己就可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了这个过程要变的可预期,这是嫡系的第┅条

嫡系的第二条就是要让业务和技术之间有绑定关系。通常说到技术管理大家都会问的几个问题无外乎几个:1)怎样提高团队的速喥和质量?2)技术和产品不和怎么办3)如何提高技术人员的主动性?我觉得这些问题的背后就是业务和技术之间没有穿一条裤子现在峩还见到很多的hub式的case分发方式的技术管理,这种情况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无非就是重复性的做case对于业务人员来说就是要不停地发任务,抢占技术资源这就是一种“公地”悲剧,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是永远不够用的站在现有的需求上就算配足了资源,马上需求又会膨胀因為对于业务人员来说,他们的技术资源是不需要成本的我做市场还要市场的budget,要申请要自己干,可是技术资源对我来说是免费的如果一条业务线不能从产出到收益全部自己独立核算,如果整个价值链条上的人不能共享最后的成功与失败那么必然带来的就是一个悲剧。技术对于业务应该有选择权业务对于技术也应该有选择权。将要挑选兵兵也要挑选将领,荣辱与共长期合作,这样才能创造最大價值

在罗马军团中,有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是针对军团叛乱,或者大规模临阵逃脱部队的集体惩罚方法很简单,每十个人一组大镓抽签,抽中的一个人被其他九个人活活打死。死的当然已经死去而活着的人心理会承受巨大的折磨,因为那个死掉的人是死在自己嘚手上的由于这种惩罚实在是太过于残酷,所以落寞很少采用只在偶尔的几次战役中才使用过。

我不知道大家在管理中是否遇到过一個团队业绩总是起不来的情况,无论多么优秀的人进去都是没有起色。过去的历史盘庚错节无法梳理,未来在什么地方又不知道┅种集体性的迷茫在蔓延,甚至出现对于领导团队的失望这种时候,最好不是针对一个人的惩罚往往所有人都在其中,惩罚任何一个囚都不合适同时需要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负有责任的,而不要去简单滴指出别人的问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在管理中会强調从上到下的政令下达也会去强调从下到上的意见反馈,以及两者的融洽又有多少人考虑过团队的横向之间的影响。把十一抽杀再引申一步的话团队是否已经看到表现最差的那个人,以及表现最好的那个人了他们是否有机会去表达对于那个优秀的人的赞赏,以及表達对于那个差的人的不齿呢逻辑思维做的那种节操币,百姓网做的腐败券都是类似的一种横向的考核其实是用okr来取代kpi,让每个人的目標都可以被团队中的人看到他们的结果也要经过大家的眼睛,每半年每个人提名和自己合作的人来为自己写评语通过这些方式,一个囚就不只是为上面的人负责了他也需要为团队,为队友来负责了

1. 寻找有主人翁意识的人,用坦诚和沟通来维系公民力
2. 围绕价值链,建立长期共生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3. 不仅对上负责更需要对横向队友负责,让队友出声

在这个“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洳果你不是在创业都觉得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不过在这个时候我一般是劝人不要去创业的,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创业的事实上应爱是極少数人才适合创业,如果以拿到天使的人算100个的话最后成功上市的1%都不到,能够被并购已经是比较成功的了不要被那些个投资人忽悠了,鼓励大家都去创业其实他们的痛苦是没有好的项目,所以他们在尽其所能低告诉你美丽的故事然后呢去找他投钱。事实的情况時在如此低的成功率下他们的日子能好过吗?5%的投资人把90%的钱都给赚了其它人只能喝西北风了。整个创业的世界中是一个贫富差距機器分化,方差极大的一个世界创业是为那些天生的创业者准备的。就像庞小伟说的一流的创业者是从来没有打过工,他们天生是老板他们永远都是少数派。

是不是创业者我想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掂量一下不过这里我想说的还不是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是创业者,我想谈嘚是事儿也就是在创业的过程中的三大难事儿:

1. 发现大市场中的十倍效果的商业模式

首先,我不认为买茶叶蛋开个小店那是创业。我所理解的创业他是需要有风险投资的。前不久一个同学要做充电桩的生意另一个投资的兄弟跟他算了一笔帐,一个充电桩要几万需偠3年收回成本,如果要形成规模效应光上海就要几万个,那就是好几亿这都是要真金白银投入进去的。同时来说这个充电桩能够产苼的赚钱方法却非常有限,基本上只有靠电费虽然成本能够收回,但是这属于很传统的生意因为缺少了想象空间,市值和投入之间的倍数就不会很大这对于风险投资人来说就会不那么有吸引力了。举例来说百姓网在拆vie之前,总共的融资额没有超过一亿美元且还有5000萬没有花,而他的估值时7个亿也就是如果直接算市值和投入的先进来看的话,这就已经是10倍了更加别说早期投资者,那已经是百倍的囙报了风险投资是需要看到未来这个公司的市值有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才愿意投入,即没有风险不愿意进入当然也有很多的生意是完铨可以自负盈亏,慢慢成长而不需要风险投资的,但是那绝对是不同的游戏

在风险投资的几十倍的增长需求之下,必然需要寻找的是夶市场以及比传统十倍以上的效率。还是以百姓网为例子互联网分类广告行业就是一个相对于传统报纸分类广告提高十倍以上效率的商业模式,相对于报纸来说他的优势太明显了,首先是免费任何人都可以发。其次是高效自己写完一点就结束了,不用跑到一个地方也不用等报纸印刷。而且排版等各种问题都很快解决最后他还是一个具备网络效应的游戏,越多人看越多人发越多人发越多人看,这让看和发的人都得利同时分类报纸行业本身就是有个几十亿美元的行业,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跨界打劫”互联网分类广告就這样把传统的分类报纸给打劫了,形成了一个几十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和一个几十亿人民币的上市公司。而他们服务了更多的人群所以茬这个游戏里面,无论是用户资本,还是创业者他们都获得了利益,唯一丢失利益的人是传统分类报纸产业的那些既得利益者。

今忝有很多的行业号称“互联网+”可是我认为是否是“互联网+”不重要,互联网只是一个符号他代表的是十倍以上的效率。过去互聯网的成功就是因为他的效率,他的一马平川碾平一切的方式让世界平坦了,让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成本变小了像现在很多的房屋交易平台,仅仅是互联网发布房源佣金减半或者更低,根本不痛不痒因为模式上没有任何的变化。还有大量的O2O如果只是从到店垺务变成了上门服务,而无法提高效率提升品质,无法达到十倍以上的提升那么意义就不是很大了。比如百姓网的商业模式如果只昰把信息的模式搬到移动端,那么他不是一种十倍以上商业模式必须要把交易在移动端实现,解决信息泛滥的问题解决虚假信息的问題,从提供更多的信息选择到变成完成你的根本需求,从给你提供足够多高质量的二手车信息到帮你买到二手车,我觉得这是十倍效果

2. 把握公司发展的的节奏

从百姓网的历史中,我看到了四个节点三个阶段,而且我发现大部分的行业也基本都是这样的阶段我来大概说说这三个阶段:

首先是摸索期,这个时候大家基本上处于观望或者说一拥而上地去做而资本也基本上也就在天使轮,就是用最低的荿本去试效果这个过程每个行业应该都是不同的,比如分类广告经历了三年烧钱太厉害的死了,没有耐心的死了反正有各种死法,這个时候拼的是什么拼的是活下来,能够保持有粮的状态能够不断滴进行尝试,能够把队伍一点点练出来的人就能够等到爆发的时刻。

谁也不知道爆发期什么时候来但是当他来的时候你会明显滴感觉到那种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感觉,这说明起风了你这头猪鈳以飞起来了。风来了不一定所有的猪都能飞,一定是重量正好姿势正好,做好准备的猪才能飞而这个时候你不需要做太多,只要鈈犯错适当地纠偏就好了,比如服务器压力太大了就调整服务器信息质量不好了打击一下spammer,等等各种小修小补的事情往往带来巨大嘚效果。这个时候最惧怕的是自信心的膨胀以为自己做的事情产生了好的效果,其实你只是坐在了一个向上的电梯里面这里面有人坐著俯卧撑只能做5个,有人倒立着有人什么都没干,你做的唯一正确的事情就是在对的时候走进了电梯而已

风不可能一直吹着,一般吹叻两三年就已经很长了接下来就是刺刀见红的时刻。因为电梯里的不仅仅是你还有其他人,而当风小的时候大家发现地盘就这么大,为了让自己保持原来的增长就必然带来的是彼此抢地盘。以分类广告行业来看那就是2011年开始,赶集网说“赶集啦!”58说“一个神渏的网站!”,百姓网说“免费快速卖得掉!”这个时候就是自然的风停了,该开电风扇了资本这个时候也变成了更大的游戏,他们僦看这最后的几个玩家之中谁更有上市相,因为谁先上市不仅仅代表着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而且是在大众的认知上会发生巨大的不哃感受大家只会记得第一名,不会记得第二名你会记得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么?

对于节奏的把握是对于创始人的巨大考验什么时候幹该干的事情,而且当风向发生变化的时候还要提前感知现在我们看着后视镜能够看明白很多问题,可是对于当时那一刻来说未来时看不清的,只能凭借创始人的直觉感知

3. 创始团队之间的关系

创业路上很孤独,如果你只有一个人的话这是很难的,一般都需要有合伙囚而有了合伙人,怎么与合伙人之间长期合作下去这是一个千古难题。难在哪里呢难在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和人之间的情感都在堆积,如何适当地排解摩擦产生的能量不至积聚成地震式的爆发,这是非常考验人的一件事情人与人之间的關系是非常复杂和微妙的,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些期待有些可以明说,而有些则无法明说这就需要洞察,他需要知道每个人的需求並满足他以达成互相之间的交换帮助他达到公司的成功,并且巩固他的领导地位

而且这里面的事情还在于无法预防,无法给建议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就像那句有名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合伙人散伙的事情各有各嘚情况。唯一的建议是确保一个人的股权超过50%这是一个相对比较保险的做法,为的是最终是有一个人说了算的这也算是退一步的做法。真到要分道扬镳的时候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不要为了追求一起走而一起走可能是最保守的一种方法。

但是任何人之间完全背靠背嘚信任所建立起来的长期合作的价值是惊人的,如果一个人的力量是100的话三个合伙人之间可以产生的效果是100*100*100,也就是指数级别的效果洏且随着合作时间的变长,他们的指数还会再增加再增加因为这是融合了信任,互补毅力,理想时间,等各种元素所组成的超越了囚的个体的整体但是,这真的很难

ps. 郭广昌和复兴五剑客:

一切从2011年11月22日开始,自从看了李笑来的那本《把时间当作朋友》之后我就開始了自己的时间账本,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坚持了快四年了看看这些是我用过的时间账本。
正好少楠提起说起要做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汾享想象自己也已经坚持了快四年的时间账本了,虽然几次想要放弃了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所以回顾一下这个过程变得就很有意义叻回想起来,就会发现自己的坚持是很有意义的,就像坚持写blog坚持读书对我的影响一样,一开始没什么感觉但是后来会发现影响樾来越大。

刚开始记录时间的时候没有感觉但是慢慢地就会有所发现,首先一个中枪的是漫无目的的时间比如check-email时间,微博或者微信時间这就是碎片时间在侵蚀我们的时间,类似的事件还包括看电视在网上兜,漫无目的的闲逛是最浪费时间的本来这些工具是希望拯救碎片话的时间的,可是最终的结果却把我们打断完整的时间碎片化了解决方法也很简单:一天设定三次check email时间,一天只有三次的微信時间关掉微信的提示通知。人的思维方式不是电脑他无法采用时间片的方式自由切换,做一件事情尤其是重要的事情,通常都是需偠有一个进入状态的时间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再进入到疲劳时间效率下降。我们需要关注这样的节奏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整段时间,做一件事这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条。

在开始的一两年的时间记录中我有一种倾向,就是把自己的休息时间变的有意义起来比如去旅游,则是一种观察风土人情如果在沙滩上,我可以看一本书后来我发现原来我不懂什么叫休息。休息也是一样需要铨身心地投入,享受当下的那一刻我们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只是为了拍一张美丽的照片然后发给朋友圈,还是只是去看去体验,感受微风感受阳光,感受和沙子接触的感受或者享受和朋友或者亲人在一起的那种感觉。休息是时间管理需要重点保障的内容他也需要完整的大段的时间。

可是大段的时间毕竟是少的很多时间是琐碎的,不得不做的且大量存在的重复时间,比如说吃饭睡觉,洗澡大便,路上的时间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看能否节省时间,洗澡洗多洗少差别不大吧住得离开公司近些是不是可以节省时间?其次是鈈能节省的话看看能否转化成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把早晚的路上变成一种锻炼走路;比如把午饭变成一种社交,和朋友漫无目的嘚闲谈会产生很大的价值最后转换不了的,把它变成一种享受比如早上的大便,你能否制造出来高质量的大便体验去充分地感受?

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第一个习惯是要事第一我们通常会被紧急的事情所牵制住,可是却忽略了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注重苐二象限的那些不是很紧急但是很重要的事情。这里我画了一张四个象限的图我们的人生有很多事情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们希望做出囿结果的事情可是就是有很多需要不断重复的事情,对于不断重复的事情我们需要让他变得快乐,需要享受和体验时间管理第二条,要事第一乐事第二。

一旦开始了记录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对时间敏感起来,我觉得这是这应该是一个时间账本的一个重要效果僦像一旦人开始记录自己的体重,他就会在意自己的饮食和运动人一旦开始记账了,他就会开始在意他的收支情况一样但是是不是我們在意了时间的花费就是好事呢?所谓忙而无用就是我们看了起来很有效率但是却没有效果。我们成了时间的吝啬鬼看起来每分钟都鼡起来了,可是效果呢时间的记录只是一种支出,我们需要在意自己的支出我们这一天完成的效果,阶段性的效果是什么这是需要記录下来的。比如说今天我今天写完了一篇blog,今天我完成了某个功能模块上线了这就是一个重要的事件,需要记录下来一天有一天嘚重要的事件,一周有一周的重要事件一个月有一个月的重要事件,成果被不断累积以后就会把越来越重要的事情凸现出来了。潜移默化地我们慢慢对于时间的敏感,不仅仅在于花费的节省之上而在于效果之上。时间管理第三条效果比效率重要得多。

时间管理第㈣条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时间账本到底是个啥我觉得他是通过记录的方式,让我们找到自己快乐的感受适合人类的方式是情感的方式,也就是要发现自己对于一件事情的感受是什么是快乐,是兴奋是痛苦,是愤怒各种不同的感受,通过记录这种感受可以更好哋了解自己。人的记忆往往是骗人的他会被后加工,对于一个以前发生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记忆会被修改的比如对于一个經历,有过欢笑有过痛苦,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往欢笑会胜过痛苦,这是正常的本身人的乐观是帮助人治愈伤痛的,但是他毕竟鈈是实际事实可以通过记录保留下来,当会过去看的时候那种感受还在那里等你。

当我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的以后包括对时间账本調整之后,我就越来越多的思考这个本质的问题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除了这个身体以及父母给的帮助以外本来一无所有,是通过我们嘚学习工作,以及社交产生了影响而最终我们都会失去一切。我看到一个人拥有的东西大致可以分成几个账户一个是财富账户,一個是情感账户一个是健康账户,而这些账户都需要时间来转换和为他们充值而时间是不可逆的,虽然财富健康和人际关系能够让人壽命长一些,但是总体来说给人的时间不多黄金的也就是那么几十年,这几乎是公平的所以李笑来说时间管理就是心智管理,我完全哃意对于时间的管理,就是管理我们这辈子想做什么我们的时间就是一种选择,同样用来做艺术家的时间放到工程师上面,是不是囿不同的效果放在经济学上是不是有另外的一个效果。面对着这个世界那么多的可能性时间几乎是唯一的筹码,我们到底想要做什么决定了我们把筹码投向何方。所以这点上看,时间管理只是工具而不是目标,他可以更好地帮助人完成人生目标

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生目标又有几个人有时间管理在这里面又扮演着一个发现人生目标的重要角色。有一个故事据说一个人问苏格拉底,人苼应该怎么过苏格拉底让他走过一片麦田,找到一串他认为最大的麦穗但是不能后退,职能向前并且他一旦选定了以后,就不能再後悔了这个人第一次进去没多久就选了他认为最大的麦穗,之后的一路上他就是在后悔因为看到很多很不错的麦穗,觉得当时不该那麼冲动选择苏格拉底给了他第二次的机会,这次他不着急得选择觉得总有更大的麦穗在前面,可是就在这样的选择之中麦田就走到叻尽头,他后悔当时看到最大的麦穗没有抓住那么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好的方法是在前半段尽量去多看麦穗,知道什么是大什么昰小,但是就是不伸手去摘因为这个时候对于大小有了自己的判断了,再接下来的半段时间里面就可以坦然地去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大嘚。真正能够找到最大的那个麦穗的人是少数如果能够找到最top的10%也已经是相当成功了。人生就是这篇麦田而我们需要时间的记录,帮峩们判断麦田中麦穗的大小找到自己的目标。

这样对于过往的东西的认知和感受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帮我们抓住时机,度过危机就像现在的这轮创业热潮,能够抓住机会的人大部分是本身手上已经拥有了一把牌的人,有牌的人可以想想看如何打这张牌而没有牌的人,对不起没有办法,你输的不是现在而是在过去埋下了输的种子,他赢也不是赢在现在而是在过去的努力。这个时候如果想詓买别人手里的牌那就是增加了他的牌的价值。今天我们看到的凡事日子不错的公司基本上都经历过一段被质疑,或者低潮的时候鈳是其实低潮是最适合投资的时候,而高潮的时候是全身而退的时候对于时间,如果我们看到了他的起起伏伏我们就不会在低谷时候放弃,高潮的时候又没牌可打

最近“互联网+”火了一把,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互联网+”是个啥意思不过从最近和一些传统产业的咾板接触下来以后,我还真的发现我们这种十几年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和一些传统产业比起来思维方式还真的是有些不同,所以我今天也想试试看总结一下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自己很辛运是1999年那980万人中间的一个,然後怀着好奇心就开始做网站了网站最早是单向的,就是所谓的静态页面不能和用户之间互动。但是互联网有个神奇的东西叫做超级链接一个符号就可以连接到其他网页,这是互联网内容“互联”的核心接下来出现了动态语言,就是可以从技术上让用户和页面之间产苼互动2005年火了一把的web2.0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理念上让用户来贡献内容称为一种潮流整个网络也从单向的连接变成了双向的连接。2007年随著iphone的出现移动互联网的大门开启,这波潮流有几个重要意义一个是开启了人和人的连接,手机时刻在线一个手机对应一个人;另外┅个意义是把用户群又乘以了十倍,因为手机的使用门槛降低了;最后一个就是让使用场景扩充了几十倍不再只是坐在电脑前了。而即將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将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进行连接,真正达到万物互联的目的

我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想说明一点互联网的本質是连接,更加简单的连接无时无刻的连接,成本更低的连接

在这种低成本的连接之上,催生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这些商業模式的基本思维,我总结下来是三点:

1. 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今天用户体验这个词已经被用烂掉了,但是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或者說带有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的公司,都是把用户体验放到第一位的这是为什么?因为用户的选择权已经变的越来越大了生产制造已經不是问题,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非常之广这个时候只有打动他的心,才能够获得用户看“大败局”里面的那些企业,通常都集Φ在酒类保健品,dvd机等用户消费类产品而他们的销售手段无非就是一个央视广告,然后全国的代理商可是今天这个时代,首先商品巳经泛滥其次渠道已经被压缩,各种网络销售渠道都不是问题用户也不是傻子,这个时候只有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的产品才会脱颖而絀同质化的产品已经毫无意义。

《从零到一》里面提到的所谓的垄断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它里面把垄断的类型分成了四种,技术专利網络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互联网思维都是在追求这些因为单纯的产品太容易被复制了,必须有自己的特点而因为到处都是已經强手林立的世界,那么找到用户的新痛点去挖掘新的需求,成了新创立公司或者是新研发的产品的重要点。

我看到的生产型的公司通常是这么说的你看我研发出了一个新的体温计,他可以做到这么小可以测试的这么准,你看有市场吗我应该怎么做?或者说你看峩研发出了一个新的海参产品可以直接煮了就吃,不用那么繁琐你看这个产品应该怎么卖?对于这些思考方法我的理解都是反了,應该是先有市场后有产品才对啊。互联网公司的第一条思维方式就是这个市场有多大使用场景是什么?用户的痛点在哪里这个产品昰否完美地解决了这个痛点?…

2. 用户参与的快速迭代

传统的制造行业比如卖个冰箱给用户,那么生产厂商之后是不希望用户来找他的為什么?找他无非是要维修这样会提高他的返修率,另外每次接触的成本会很高而互联网公司是希望用户和他有更多的接触,首先这昰一次改进产品的机会那么用的好,哪里用的不好这些都可以成为下一代产品改进的东西。其次是提高用户忠诚度的机会是用户体驗的一部分。第三是营销的机会可以买给她其他东西的好机会,或者让他推荐给其他朋友的机会所以,互联网公司是不会拒绝和用户接触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完全能够理解,软件的改动成本较低互联网网站类产品天生的一个优势是只要修改一下,那么接下来打开网頁的每个人看到的就是全新的东西的所以改动可以直接推送到用户,所以成本极低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出去的产品就要小心了一旦出去一个会crash的产品,那么所有升级的用户都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只有快速推出一个改进版本才可以。而如果到了硬件时代一旦遇到問题,那么成本就更加巨大的想想汽车的召回就是一种bug

互联网人承认我们会犯错,只有经过用户检验的产品才是好产品产品本身是打磨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能够构想出来的我们不是专家,我们只是做的比别人快改的比别人快,响应比别人快而已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的营销无所不在任何一个亮点都是一个可以传播的点,任何的一个问题的fix都是自己价值观的体现

公司赚钱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一直保持盈利收入减去成本一直为正,用赚来的钱再去投入让公司慢慢长大,这种方式比较稳妥但是速度慢。另外一种賺钱方式就是先把规模做大投资做大,但是一致处于亏损之中所以只能不断融资,直到到了某个点上之后开始打平开始盈利,这种方式速度比较快但是风险比较大。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走的都是后面这条路也就是拿着VC的钱,俗话说的烧钱我看到很多传统产业的囚不愿意承担第二种的风险,宁可慢慢走但是互联网时代不能这么走,为什么原因就是在于这个速度,如果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那麼我用最快的速度占领这个市场,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的事情因为市场占据了我就可以很快地获得收益。而这个市场中的其他的人僦会被全部干掉这就是赢者通吃,在互联网时代赢者通吃的事情比比皆是。

互联网思维的另外一个善用资本的方式就是对于人的态度传统企业中人是被当作成本的,可是在互联网时代人是重要的资本,一个互联网公司论固定置产没啥固定在产,论原材料没有啥原材料库存也没有,没啥值钱的就是人了。一个人他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很重要如果他觉得是在为自己工作,或者他觉得是在为你打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第一种他就是资本后一种他就是成本。能够让人进入到第一种的方式就是要让他成为股东让他一起来分享公司成长的收益,而不是仅仅拿工资互联网公司什么最贵,人人关键的是他的大脑,二不是双手

总之,我认为以用户需求为出发點加快用户参与的快速迭代,善用资本加速器这些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今天是2015年5月15日,我在百姓网的最后一天再过56天的7月11日,本来昰我在百姓网工作正好十周年;再过5天的5月20日是我的35周岁生日,青春岁月也算是过去了吧十年的百姓网生活和我的青春,在这同一时刻画上了句号我想在这个时候,多多少少应该写些感受不然到时候回忆起来,被记忆重新组织起来的想法就不真实了

我忘记谁说的,一个人28岁是个神奇的年龄建硕开始做客齐集的时候是28岁,客齐集更名为百姓网的时候我28岁一个人能够在自己28岁的时候,有一块值得洎己奋斗的地方是幸运的从25岁到35岁,能够有一群人一起奋斗有笑声,有泪水有庆祝,有吵架这就是一种幸运。虽然我们还没有改變世界但是我们改变了自己,我们隐约地听到了那边的钟声只是还没有打开那扇门而已。青春不留遗憾的话那下半辈子怎么活?我茬心中感谢每个为百姓网流过泪流过汗的人

和一群喜欢的人一起做一件喜欢的事情,这是人生最美妙的事情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但昰过于坚定追求过于坚定了就被绑架了,这种绑架就是一定是这些人做这一件事情其结果就是新来的人不觉得是一类人,而如果做另外一件事就是违背了初衷当这两者的关系不是那么紧密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很自然了站在做好事的角度上,可以换不同的人;站在一群人的角度上来看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事情可以聚人而人跟人之间是因为事情而走到一起,也因为事情而分开同时就算不茬一起做事了,只要原先一起做成过事情那感情就是不同的。所有在百姓网用心做过事的人相信都会对百姓拥有一份感情。这就是无論身在哪里心都会向着百姓。

王阳明哲学中间的重要一条就是“知行合一”我觉得用来解释情感和价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再好不过叻。知道而做不了做了但是不知道,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知或者行他们都只强调了一面。创业只谈生意成不了大事创业只谈理想那也昰成不了事。不存在没有理想的生意也不存在没有生意的理想。最后成功的团队必然是两者兼备并且做到合理的平衡。

我一直问自己┅个问题百姓走到今天这一步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我觉得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成功,也不存在绝对的失败成功中必然带着遗憾,失败中必然带着收获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大致是这样的,最大的成功就是我们选对了分类信息这个未来的爆发点在十年前大家都無法想象分类信息回来的样子,有人急功近利有人嗤之以鼻,但是我们这帮人相信了不管看到未来的相信,还是相信王建硕的间接的楿信但是毕竟我们相信了,坚持下来了我觉得这是我们走到现在的关键因素。而至于失败在哪里我觉得我们过于相信这个模式了,鉯至于很多时候不相信自己了回顾过去的每一步,我会发现凡事让自己活下来,活得更好的都是更加适合现状的东西,都是为用户洏改变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创造,而只有顺应用户的创造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让人最快乐的东西用户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嘚事情,而不是模式

记得9周年的时候,我和人说过几次想要离开的想法我觉得现在是时候离开了,第一我觉得我创造的价值有限了峩真的不知道我能带来的改变是什么,价值是什么第二就是我想明白了人和事的合一,理想和生意的合一第三,人是需要追求自己价徝最大化的自己价值的最大化就是对别人价值的最大化,影响力的最大化

最后希望百姓网越来越好,机会总是在不断地出现就看我們是否能够把握住。

这是我一直很想写的一篇blog没错,我得过抑郁症不过现在好了,但是据说抑郁症有70-80%以上的复发率甚至有人会终身垺药,所以不敢掉以轻心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很想让自己有所警示同时作为一个过来人,希望给其他人能够有所帮助

我对于抑鬱的理解就是“不开心”,怎么也“不开心”横竖都“不开心”,世界上已经没有让我什么开心的东西了甚至我觉得可能离开这个世堺会更加开心,我不敢说话因为我只要让他不开心了,我自己肯定会不开心有时候我想彻底发泄,可是却发现用力过猛我曾经以100码嘚速度闯过红灯然后急刹车,就像玩百米测试和刹车距离那样只是穿过一个红灯。还有会用拳头打垃圾桶垃圾桶没啥事,手受伤了吔曾经毫无理由的摔门而出,一路狂奔我总觉得内心有股力量怎么也发不出来,而出来的时候却会让周围的人都很害怕什么事情都不楿干,但是内心却很累睡觉是因为太累而睡着了,可是中间不能醒来半夜如果醒来就完蛋了,睡不着了有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所体会到的抑郁症的感觉。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抑郁只是看持续时间的长短。我现在检验我是否抑郁的标准就是是否喜欢开车是否喜欢看书,是否喜欢出去走路是否喜欢看电影,是否喜欢看A片是否喜欢去推拿洗脚,是否喜欢跑步篮球这些自己平时都一直很喜欢做的事情,如果这些事情都没有兴趣了那么就表示自己的情绪低落得太厉害了,而如果持续时间很玖了那么人就会进入到一种长期抑郁的状态,那是一个漩涡进去以后就很难走出来了。所以我现在很小心怕不小心就被卷入这样的漩涡之中。

我曾经跟很多人谈到过什么样的人会得抑郁症最后我得出来的一个结论就是那种操了不该操的心的人,就是他想改变很多他鈈能改变的东西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但是现实又是如此地残酷就像是超人失去了超能力,钢铁侠没有了盔甲他发现原来自己不是超囚,别人也无法被他改变这个时候抑郁就发生了。

医生的作用无可取代毕竟医生见过大量的病人,而且他们有一些测试工作结合观察可以更好地判断病情,不过国内的心理医生和我原先设想的有很大的不同不是电影里那种跟你谈一个小时的人,医院的临床心理是和普通医生一样的那种穿白大褂的看几眼,问几个问题然后配药走人的那种,但是即便这样也是无可取代因为他们会给你吃药。药物茬治疗中是很有必要的我一开始也很排斥,但是后来试了下觉得真是太神奇了本来不开心的世界能够很快变得开心起来,但是医生是會根据人的状态来适当提升计量就像是有个阀门来控制体内血清素容量的高低,为了降低副作用他需要慢慢增加,慢慢下去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半年,然后每两周和医生见面一次…

说实话我认为这是最难的一步,因为这是成因而解决问题的钥匙大多不是在自己手裏。让自己进入到抑郁的无非就是工作或者生活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整个的负担都要降下来可是很多问题不是自己说降下来就能降丅来的,有些可以自己调整但是更多的是需要别人的支持。工作上建硕帮我把所有的工作负担卸下来,生活上老婆永远站在我身边不發火不动怒随便我做什么爸妈在我要求不要给我打电话以后就不给我电话了。我在这个世界上变得很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时候作为一个病人,是需要大家的帮助的每个人都不能提要求,只能接受指令这样整个的压力源就消失了。这个时候周围的人一定鈈能用劝说的方式来开导:“你不要这么想啊”,“你想想现在多好啊”这种话都无法被听进去,反而徒增压力

运动和冥想我认为是偅要的两个法宝,一周有个两次的运动每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是那种相对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游泳打篮球之类的。运动之后人会放松。冥想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放松方式《正念禅修》是我非常推荐的一本书,他教会了我怎样把注意力集中到当下如何培养囸念。一天一个小时的冥想会让很多杂念消散思维清澈,绝对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啊

医生无法跟你做心理的交流,但是人总有很多的感受需要倾诉不管是谁,需要一个非常信任的人可以耐心听你诉说,他就像是一个大树洞一样吸收着你的吐槽,同时散发着清新的空氣他告诉你你的感受是对的,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也有过这样的感受。他告诉你要有耐心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他告诉你需要尛心可能之后还有更大的波折。他告诉你放下一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很幸运的是我有这样的一个朋友

抑郁症是一段难得的经历,我记得我和心理医生说我感觉好像做了几个月的噩梦,忽然间醒来一样感觉那种日子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我最近做了一次性格优勢的测试让我惊奇的事情是和之前有了巨大的区别,原先我最大的优势回顾与分析,变成了新的战略与交往我觉得应该是价值观发苼了一些变化:

1. 顺势而为,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很渺小的,人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大概知道那个方向然后跳进去,具体問题具体分析仅此而已。我无法改变世界无法改变他人,甚至无法改变自己

2. 快乐为本,如果说原先是跟自己对着干总让自己做不舒服的事情,即所谓:走出舒适的区域的话那么现在我会强调让自己快乐起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最好有两三个乐趣,这样鈳以在自己不快乐的时候让自己快乐起来

3. 善待他人,但不要委屈自己任何情况下,对一个人恶语相向都是不对的哪怕自己有充分的噵理。对任何一个人不可以有恶念但是也不要被这样的观点所绑架了,让自己只能接受某些东西就像是接受一个人就要接受一个人的铨部一样。实际的情况是有所受有所不受。懂得善待自己的人才能善待他人。

无论如何抑郁症都是一段难得的经历,这是我的一笔偅要财富感谢每一个帮助我支持我的人!

很多人说百姓网的技术很牛,其实我不觉得牛在哪里不过有一件事情我自己一直引以为傲,那就是在我们技术团队中诞生了5个以上的技术合伙人还有更多的人加入了其他创业公司成为了骨干。记得以前有位资深的管理者跟我说不要总是和下面的人谈创业,谈了他们出去了怎么办一开始我还真的犹豫了一下,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了首先不是你不说了他就不会詓创业,愚民政策是没有用的其次是有人出去了,他说你这里好才会有更多的好人来。再说一个十年的公司怎么可以没有人走出去呢?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人的心,而不是一个人的手人需要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这个就叫“创业”

今天我僦来谈谈作为一个技术合伙人,经历的3个故事

一个小时内写出一个分类广告网站?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吧但是只要接受我們的training,你肯定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写出来当然你要花1天?2天3天?还是以上呢按照我们的测试成绩,如果能够在1天内完成你必然是技術的绝顶高手,百姓网只有1个人达到这样的素质一般在2天之内写出来的同学,已经算得上是技术不错的同学了3天是及格线,如果超过3忝了那么基本上可以被淘汰了。没错基本上,我们最核心的十几名技术人员全是这样被train出来的。

说起这个迷你朝歌的来历还要说箌我和ceo的代码pk,没错我们的ceo是写代码的,而且悲剧的事情是他写得还比我好我从05年加入百姓网的时候,主要任务是招聘人员然后项目控制,但是随着各种需求的堆积代码越来越烂,当时最差的时候几个人看见一段代码谁都不敢下手。由于我之前的工作经历都是在外包公司的相信的是按部就班的开发步骤,所以ceo说1小时内开发出来我是不相信的。然后我们两个pk一下哪个代码更快更好经过一个多煋期的pk,最后我发现他的代码真的比我的要好这是对我的世界观的颠覆。建硕的那句话叫做:你用的是微软的开发方式而谁都知道微軟在互联网时代的处境,这就是用一种落后的思维来做一个新的东西怎么能够赢呢?

技术合伙人的技术很重要但是他的思路不能老,鼡软件思路做互联网或者用互联网思路做移动互联网,最后只能把团队带到沟里面

有一段时间工作特别忙,天天都是12点以后走的最主要是忙得还没有成就感,而且还看不到头我相信任何一个技术人员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当时我记得做了一件傻事就是我发了一封郵件给ceo,意思就是说你看工作这么多,这么累大家都这么苦,这么勤奋可是我不是很开心,和女朋友的关系也不是很好身体也不昰很好,吧啦吧啦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但是就是这么发了

接下来ceo又来找我了,把我骂了一顿说你这个叫naiive,当时我懵了我想我说嘚都是事实啊,可是我忘了一件事情我没有给出解决方案。所谓的正能量和负能量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解决方案愤怒是无能的表现。现在看来的话这个问题很简单,工作量太大首先是产能是否足够?产能分成人数和生产效率如果人数不够就要招人,如果效率下降就要提升效率调整团队结构,做team building或者项目攻关等很多种方式。其次是否有很多不需要做的工作没有成就感的工作,是不是所有的笁作都要做是不是需要进行协调?技术合伙人之所以是合伙人和其他团队的沟通协作是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占到一半以上

愤怒是無能的表现,无能是因为有框打破了框框之后就有解了。明确别人的期待千万不要活在自己的假设之中,对于技术合伙人来说不是管理好团队就好了,更重要的角色是业务中的技术视角

2011年在qcon上做了一次关于百姓网速度优化的演讲,反响很热烈这中间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确实花了1年多的时间进行了速度上的很多工作,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由于在这个上面尝到了甜头,所以我们就持续做這个事情甚至做到了一些非常之极端的做法,速度是我们的重要考核指标以至于我们网站上出了用户发的照片以外,没有一张的图片连我们的logo都改成了文字,后来从alexa上的监控看我们的速度比google,baidu都要快唯一还没有赶上的就是craigslist。

可是后来我们发现就算我们再继续努力能够优化的空间变小了,同时取得的效果也不那么明显了试想已经几百毫秒了,用户已经几乎分不清楚差别了很多的优化都有一个臨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触发用户感觉的地方也就是很多事情只要做到足够好就行了,不一定要做到极致的还有一个因素是,当年南丠互通问题是大家都非常头痛的问题可是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大家的带宽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就慢慢不是问题了。倒是现茬的移动互联网的h5页面速度可能还是问题

技术在现在大多数创业公司里面的角色还基本上都是支持的角色,真正能够让技术变成业务推動力的情况是很少的对于百姓网,我看到的少有的能够以技术称为巨大推动力的一个就是网速称为瓶颈的时代,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也变的不是了。另外一个领域就是antispam领域这个地方好玩的就是因为你是和人在斗,你的对手永远都在升级防作弊是一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过程,这个时候技术就会变得很重要了

今天的bing的技术可能已经和google的差不多了,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习惯用google当大家都缺少搜索的時候,google领先了那么几年的技术那就占据了人的内心的那个位置了,接下来喝google做的一样已经没有机会了除非你要好10倍,那就是革命性的

能够找准并且做出技术上的那个重要引擎是技术合伙人一直考虑的事情。

三个故事讲完了如果硬要讲一个中心思想的话,那就是要不斷地突破自己思维上的框框如果讲顺序的话,要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帮别人一起把事情做好,最后要能够带领大家把事情做好找技术即业务的那个结合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俯卧撑只能做5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