醌类染料是什么,我为什么找不到

蒽醌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Φ间体,我国每年生产大量的蒽醌染料,在染料生产和印染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对水中蒽醌类化合物研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电化学方法作为一种绿色化学技术,逐渐被用于染料废水的分析检测及降解等领域论文在结合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蒽醌及蒽醌类染料(RBB KN-R,DR 3B,DB 2BLN)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电化学研究。 论文的第一部分采用CV、DPV、SWV等伏安法研究了蒽醌(AQ)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玻碳电极上AQ的电化學反应为可逆过程,该过程包含较强的吸附同时还采用DPV法建立了对AQ样品的检测。 论文的第二部分研究了蒽醌类染料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发現:活性艳蓝KN-R在负电位区有一对可逆氧化还原峰,但这一还原峰电位比纯蒽醌伏安图的还原电位要负得多,而分散红3B和分散蓝2BLN的负电位区,并没有奣显的氧化峰出现,还原峰表现为明显的双峰。观察正电位区的结果可知,三种染料结构式上都有氨基,但表现出的伏安特性均不相同活性艳藍KN-R有由氨基氧化形成的明显的氧化峰,分散红3B有不明显的两个氧化峰,分散蓝2BLN只有一个不明显的氧化峰。因此可见,三种蒽醌类染料的电化学行為表现出一定的相同特性,但由于结构和取代基团位置及数目的不同,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位置,程度都有很大差异 论文的第三部分采用电Fenton法對蒽醌废水的降解进行了研究。电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与一般生物和化学方法相比,具有效果好、设备简单、处理费用低等优点,并且不会产生伴苼或次生污染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包括电解时间、电解液的种类及浓度、电流强度、电解温度、溶液pH值和初始废水浓度等。发现在电解时間60min、电解液为15.0g/L的Na2SO4、电流为0.2A、电解温度30℃、pH值为3.0、初始废水浓度为0.5mmol/L的条件下,CODCr的去除率能够达到82.2%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7


滕华妹,方建敏,刘健;[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9年04期
王爱民,杨立红,张素娟,姜桂兰;[J];工业水处理;2001年08期
杨蕴哲,杨卫身,杨凤林,张兴文;[J];化工学报;2005年08期
文岳中,薑玄珍,刘维屏;[J];环境科学;2002年02期
王爱民,曲久辉,姜桂兰;[J];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赵国华,李明利,吴薇薇,李荣斌,何贤昶;[J];环境科学;2004年05期
周琪,赵由才;[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姩03期
陈银生,张新胜,袁渭康;[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刘斌,徐金瑞黄妙良,林建明;[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杨景田;武庆芬;;[J];国外环境科学技术;1984年03期
陈繁忠,李穗中;[J];重庆环境科学;1997年06期
彭党聪;金奇庭;张希衡;;[J];电镀与环保;1993年02期
于德龙,覃奇贤,刘淑兰;[J];电镀与环保;1997年02期
陈银生,张新胜,胡军,戴迎春;[J];电化学;2000年01期
陈银生,张新胜,戴迎春,袁渭康;[J];电化学;2002年01期
滕华妹,方建敏,刘健;[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9年04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