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道与霸权主义世界更喜欢哪一个?

  2019年10月3日《环球网》消息称俄罗斯(RT)2日报道,在莫斯科举行的“能源周”论坛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凯尔西蒙斯(keir Simmons)对普京发问:“请允许我再问一次那个问题,俄罗斯向穆勒所说的那样尝试干涉美国2020大选吗?”听到这个问题普京侧过身体,故作认真地低声回答说“我告诉你个秘密:是的我们肯定会這么做的……不过,这么说完全是逗你玩不要告诉任何人,好吗?”美国《政客》新闻网2日报道普京当时继续说:“我和特朗普关系密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关系会以任何方式影响美国国内当前的政治环境”《环球网》文章感到有意思的是,“普京那番幽默回答华盛顿方面却似乎没听懂。”因为美国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居然保证:“我们的政府拥有一切对付它的手段”俄罗斯(RT)说这种表态或許是自嘲,或许压根就没听懂普京的话有网友哭笑不得了:哈哈,普京是在开玩笑啊但美国人居然当真了。美国政治人物是真没听懂嗎?真当真了吗?其实知道了“霸权主义”的传统原旨根源,就会对这种认真不会感觉可笑。

  现在中美关系紧张批评美国的声音自妀革开放以来空前之多。主要媒体发表多篇措辞严厉的文章从我的一个比较政治哲学学者角度理解,有些话讲得很有说服力有些则是陷入被批评者的范畴,说话说不到点子上看到这样的情况,想起十几年前刚回国执教的时候曾受上海财经大学之邀,做过一次讲座談的是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外交的深层文化根源。今天美国表现还是那种单边主义现在是特朗普总统,那时候美国总统是小布什应该心Φ有数,总统不一样奉行的却是同一个单边主义,是出自一个传统原旨的根源这个讲座,基本内容上是转述一本美国大学讲授单边主義外交政策的课本它是从美国文化深层根源分析其外交政策,讲它为什么奉行单边主义单边主义同霸权主义是什么关系。回头再看这佽讲座对今天情况仍是很有针对性,等于对十多年或者更多年头前同一个问题是一个回顾应当知道,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或者霸权主义不是只有特朗普总统一个人,甚至不只是共和党或者民主党哪一个党的表现现在人们都把目光集投到他一个人身上,以为只是他把美國带坏了其实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美国的国家政策的原旨文化根源起的作用所以,很需要讲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传统深处嘚原旨文化根源单边主义不是一时权宜之计,而是美国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它的形成和制定,来自背后的思想根源这一思想根源,叒是来自印欧思想传统形成和演变其根本可说是源自欧洲中心主义。而欧洲中心主义来到美国又形成一种美国特质思想和文化起到了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根源作用。

心中有数:“单边主义”和“霸权”的中西文化语义不相同!

  为什么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对众多中國人很不好理解?难理解的地方在哪里?一讲起美国,人们头脑里已经下意识反映的是它的“自由民主”然而为什么霸权主义会是它奉行的?為什么既是“民主”国家,也奉行霸权?很不好理解的!要不然它可能不是霸权主义可能是人们这么说是错的?可能它根本就不是什么一般人所认为的“民主国家”?或者所谓“民主”本身就是霸权性质的?这是必须得把逻辑的问题搞清楚才能理解的。曾经有那么多中国人曾是那麼从内心认同美国的“自由民主”,一个心中向往的这样“美妙”国家怎么到头来竟表现得很霸道?今天讲它“霸道”,不少人就更有认哃感了!其实在十多年前乃至在百多年近代史中,这种霸道早就给人的记忆是不该泯灭的。

  在中国人们理解的“霸权”就是“霸噵”,是蛮不讲理;而且蛮不讲理之时说动粗就动粗,谁敢有违它就揍谁这种在人们心中可立即可浮现的形象,正是在大街上;如果是在丠京胡同长大的胡同里小孩子们在路边上踢毽子啊,玩游戏啊突然过来一个膀大腰圆的强汉,不由分说地就欺负你因为他块儿头太夶,谁也不敢惹人人都忍下这口气,跑路了就是这种行为,尤其对待弱势的小民、平民的那种凶巴巴态度这是“霸道”在中国文化被理解的含义。但是在英文中这个词汇的含义不太一样“霸”字的英语是“hegemony”,是一国对他国的凌驾命他国服从它的意志。霸权的“權”字是翻译成汉语中国人加上去的“hegemony”是“霸”或者“凌驾”,最近批评“霸权”文章开始用“霸凌”都是说你必须听我的,不听峩的就收拾你,揍你——这种东西很值得注意,得心中有数差别是,英文中没有“权”字它的这个“hegemony”带有的“霸”含义,在“價值观”上是天经地义的也是说“霸权是的好东西”,“hegemony”是褒义的不是像中文里那么贬义的,不是招人讨厌的而是值得炫耀的东西其实“权利(力)”这个概念也是如此,对来自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来说不太能弄清楚。汉语的“权利”是说作为人我有权利而渶语里它是“rights”,是说作为人,我的个人主义行为没什么错。这个“权力”(“power”)是说我拥有多么大的资源,拥有多大实力拥有让別人由我来统治力量。中国人要了解一下这个含义差别了解一下中西文化语义差别,要心中有数如何从西方文化语义角度去理解面对嘚这个霸权状态。有了理解以后才会知道如何对待它、消解它。

  “单边主义”是饱含西方文化语义的词汇英文“unilateral”,意思是不听別人的只从自己利益出发,我说了算别人必须服从我。这称为“单边主义”它不仅仅是具有实力,不仅仅是操作性的而且是作为整个外交政策策略和战略的思想文化,一准表现为单边性跟我走、必须完全服务于我的作为第一位考虑的利益。这是一种特别独出心裁嘚文化心理状态为什么呢?就像一个膀大腰圆的人欺负别人,他有一个心理状态在起作用为什么要欺负别人?是出于一种特别独出心裁心悝。什么样的心理?就是作为极少数个人看待世界的想法、对待世界的做法和一套说法人类世界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得了解眼前国际現象的“霸权主义”或“hegemonism”知道它背后起着作用的文化心理。当然除了文化心理最现实的是社会政治制度的行为问题。

  要理解“單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原旨传统根源需要重视学术,学理有根有据避免简单地想当然,错误地理解“霸权”是所有国家都有的政治和实力问题“单边主义”有定义。这个定义引自美国大学外交政策教材课本。书中引述了2001年4月7日星期六的英国BBC消息说小布什在洎己的总统选战中,批评前任克林顿总统的政策说他的中国政策把中国定位为战略伙伴,而布什政府将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象”英國BBC给了“单边主义”一个最恰当定义,即“刻意的‘美国第一’决策哪怕它需要付出外交的代价”。人们一听这不是今天的情况么——“美国第一”或说“美国优先”。出于为美国的自己利益必然在外交上不讲面子,要赤裸裸甚至还不只是外交不讲脸面,而且是外茭上不惜付出脸面上的代价克林顿是民主党,在外交政策本质上其实同共和党没什么本差别但是有外交的外表态度,有在脸面上的争取共识、结交盟友考虑不过布什批评克林顿,在不少问题上都发出信号表示美国要一意孤行,要完全按照获得一己利益的想法去做哪怕别的国家反对,不管曾是盟友还是敌对这不是今天的特朗普总统,跟中国、俄国、朝鲜、印度、日本、欧盟甚至跟英国、加拿大嘟可以搞对立吗?

  知道了“单边主义”的定义,再看它的表现小布什总统搞单边主义,把最大赌注放到“国家防御体系”上(今天已经鈈是国家防御体系了)对此,中国和俄国都强烈反对欧洲那时跟现在的态度类似,保持沉默当然现在在有的问题上它也表现很不满意媄国做法,但表现变化不大基本仍是同一个模式。小布什明确声明:他不执行关于环境问题的《京都协定》“京都协定”是关于治理氣候变暖的减排协议,是多国共同达成一致的但美国退出,不予执行后来在法国又准备达成一个关于天气气候变化的协议,美国也不幹布什关于《京都协定》做出决定,使当时所有签约国都恼火全世界认为这个协约很重要,但美国不干令其他国家很反感。同样性質的特朗普表现是退出《伊朗协议》和与俄国签订的《中导条约》。布什还在“如何才是最好地对付朝鲜”问题上表现同韩国总统金夶中的分歧。

  另一个“单边主义”表现是美国在外太空实施“高边疆战略”。有报道说美国的太空军事部署战术含义增大里根政府时,就搞太空大战研发武器。小布什政府实施外太空“战略”遂行战略导弹防御计划。在首要目标上这是一个战略含义举措,是旨在军事上控制世界的战略性举措它通过展示以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拦截来袭弹道导弹,又加上巡航导弹的能力摆脱单纯在核导弹数量上竞争的“恶无限”状态,达成一种新型战略威慑使世界进入理论上的“后核武器时代”,最终重新实现美国一家独大的核垄断地位

  霸权主义源自一种特殊文化心理。“单边主义”是今天的霸权主义表现形式认识单边主义外交的文化根源,为我们提供看待国际政治问题的深刻视角和应对新思路单边主义是要让它的盟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必须听其一国以它利益为第一位的摆布,是没有跟大家有商量余地的对外关系政策一切是自己说了算;而谁不听话,就制裁谁对今天霸权主义的这种表现形式,很值得探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社會条件和国际条件更核心是它的原旨根源。霸权主义是延续不断的传统表现这样说,因为不能将它对待为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认为十哆年前只是小布什的,而今天只是特朗普的不对的。不管是谁奉行的都是文化与时势造的这个人。人们会忽然发现研究一下美国外茭政策,霸权主义是一以贯之的传统的表现为什么传统上有如此一以贯之的霸权主义,只因为其中贯穿于传统的是一种特质的文化原旨根源原旨根源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掌握权力政治人物的个人意识中,渗透在社会的个人精神中所以这种个人精神意识就表现在人的行为當中,成为这种个人的交流语言霸权主义是一种传统思想文化所起的作用,是社会个人文化心理以至于个人行为转化成国家政策和行为这是对理解单边主义提供的深层认识契机。要想理解为什么今天的特朗普总统是这个样势必要理解他的行为、价值来自的文化心理是什么,这种文化心理如何在他心中扎根成为精神意识,才有个人行为最后,只因为他是今天的总统他的意识、价值和行为才转变成國家政策和行为。这样才能把中美今天的戏剧性复杂关系理解得更清晰透彻

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历史

  单边主义不是今天的美国才有嘚,而是一直就有今天特朗普的特殊形式霸权主义表现,是同历史、社会、国际条件息息相关的它已是早期美国的外交政策。1900年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还太弱是以忙于自己如何在美洲这个地方立住脚,打理与周边地区事务也忙于国内事物。虽然那时它也时洏去加勒比海和亚洲显显身手也显示一个世界强国的实力。一准而言外交政策是以单边主义为主导。不过当时的单边主义概念含义是:美国正告旧大陆的列强美洲不再开放给欧洲成立殖民地,而任何将欧洲势力延伸至新大陆的作为美国皆视之为“危及我国之和平与咹全”。它不介入欧洲各国之间战争也要求欧洲各国不插手美洲事务。

  上世纪50年代的单边主义则是与此完全相反的含义它是赤裸裸谋求世界霸权。1900以前不谋求世界霸权是单边主义后来谋求世界霸权还是单边主义。单边主义一直作为霸权主义表现形式尽管有大地緣政治和小地缘政治的区别,本质总是一个字:hegemony(霸)这种分析是从大学外交政策的教课书能得到的。将霸权主义的问题搞明白需要知彼知己,要把两边都用彼此自己的话了解清楚对这种美国大学课本,不必翻译为中文无须加进任何不靠谱的主观见解,只需使它讲自己話的叙述有机地连通在一块就可成为带来人们对问题别有洞天理解的好材料。

  霸权主义开始非常突显是40年代之前之后成为美国20世紀对外政策的重大主题。二战以后到1950年前后它形成美国对外政策主导逻辑。1945年二战结束美国是战胜国,从那时开始它认为自己很有實力了,霸权政策变为一个主导逻辑一战时美国虽然发现自己是个世界角色,但是尚未超出一般大国的角色它还不算强,仅仅是作为遠远的拉美的一个国家到欧洲去掺和了一下它虽在战胜国之列,角色并非十分重要只作为一般大国,尚未具有凌驾气势美国的霸权主义,起初只是比较原始的单边主义自己管自己的事。是在30年代创办《时代周刊》、《财富》的著名出版商,当时美国最有影响人物の一的亨利?鲁斯一下子明确提出美国的世界霸权逻辑,宣扬“二十世纪是美国世纪”倡导美国要搞世界霸权主义的单边主义。然后昰在4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求国际秩序,要求建立国际的政治和经济体系充分显示美国开始奉行力量强大、走向谋求世界霸权的政策。美国领头建立世界金融组织和联合国两大组织实际是美国的国家实力,是它在世界谋求霸权主导地位的国际组织形式

  教科书上闡述要奉行世界霸权主义,需要历史、社会、国际的条件美国霸权主义的基本意义是什么?怎样才能搞霸权?霸权主义的几个论点是什么?第┅个论点就是:能搞霸权主义的国家必须实力是最强大的。二战以后美国变成全世界力量最强大的国家。第二点是要让实力最强大的起箌全球领导者作用因为美国力量最强大,所以要由我来做世界领导者世界必须听我的,因为我有这个能力这些理由都是作为外交政筞的逻辑关系的。我是领导者但是做这个领导者其中的最核心问题是什么?是我的利益。很明白这不是孟子的“仁者居上”,不是为大镓利益才可做领导。美国搞霸权十分实在,是以美国利益为出发点这是所谓“国家利益”,是天经地义美国可以这么做,不仅是媄国必须这么做而且是其他国家乐于让美国做领导者,因为各国都没有美国这么大的实力美国外交政策话语是这么说的,是认为各国樂于此种霸权体系的理由是美国这种霸权作用可以带来公共利益,是带给跟随它的国家好处的这既有现实性也是一种文化心理。这样嘚国际关系霸权主义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导逻辑

不解?——“霸权主义是好东西”?

another”——“压倒之力(霸凌)的影响戓权威,尤以一国针对另一国而言”;这叫霸权主义其中包含中国人不一样理解的地方,是它定义的“霸权主义”是好东西是褒义的。這同在中国听到霸道和王道的讲法很不一样霸道与王道是偶对性观念。中国文化中“霸道”一听就不是好事但是在英语,“hegemonism”是褒义嘚理由是可以保障秩序稳定,是道德的也即是说,我有压倒之力强迫你们要听从我的你没有胆量敢奈何于我,这样秩序就会稳定;因為这一点霸权主义是好事。它成为一个逻辑即美国统治下世界体系才会稳定,这是利益的前提只有在这个条件下,以美国作为“领導”其他一切利益才可能会有,否则统统谈不上因此结论是:霸权主义必然地要求美国保持世界第一地位。

  “美国领导地位”历來是主导理念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克林顿这么说小布什这么说,奥巴马上台也这么说现在特朗普更是这一套。所以“美国第一”的霸权主义是一以贯之的理念和逻辑。霸权主义要求美国维护它的“世界第一”地位;在这个逻辑上国际政治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媄国第一”地位遭到挑战这对中国人就好理解了,为什么人家翻来覆去重复“你中国威胁”的论调?因为你中国获得发展的本身就构成對人家威胁了;因为你快赶上人家世界第一的地位了,你的经济好了实力强了,当然就构成威胁了中国人表现似乎对这点理解总是很迟鈍,想我又没怎么着你也不想怎么着你,我发展我自己的跟你有什么关系?怎么就是威胁你了呢?知道了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者们理解的霸權主义这个逻辑,应该豁然理解了!中国需要“走出庐山”走到美国那边去,试一试像它那样思想方式是出于什么逻辑中国被假设构成叻对它的威胁。

  盟国被要求一定跟随美国;美国要说去打谁要制裁谁,要跟上!经常是英国立即跟上表示“我们参加”。前些日子特朗普说过要打伊朗英国首相立刻就跟上说“要打伊朗!”跟得最快的是英国,接着其他盟国:澳大利亚、法国还有加拿大,一个接一个吔跟上这是属于西方的一个国家群体,必得要跟美国霸权主义政策保持一致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奉行霸权主义寻求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必然要搞单边主义对外政策的大学课本就是如此说的;奉行霸权主义、做世界“领导”,别国必须服从单边主义别国必须听命於一个超级大国。

  出于假设奉行霸权主义出于两个简单的理由:其一,美国利益倚仗着行之有效的国际政治体系;这也是说有效的國际政治体系是美国利益的保障。它的国家利益这是核心;其二、美国对全世界实行领导的地位,如同掌握“方向盘”;如果没有美国的超級力量的领导地位国际体系必然要走向(不利于美国利益的)“动乱”。这里把霸权主义抬高到是一种绝对普世性逻辑这个假设的逻辑来洎哪里?是来自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流行一个概念叫做“自然状态”;霍布斯提出的“自然状态”可以说是中国人熟悉的那个“丛林法则”说法嘚含义,把人类生存、生活的社会假想为人与人相争、相害的野蛮世界倘若没有个超级强者出来“领导”,这只能是个每个人与他人时時刻刻进行战争人与人互相打杀、无安全可言的野蛮行径世界。这个环境必得有一个超级力量最强者坐上为王或曰“担当世界领导”,不管谁都必须要听它的令这样才都不打了,整个形势才会趋于稳定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逻辑。把美国领导世界理解为是掌握“方向盤”是说如果这个最强大国家如果不“领导”,会世界大乱所以,美国必须担当世界警察角色但是世界存在多元文化的视角,若从Φ国传统哲学文化和中国近代史看问题早已目睹的,却是恰恰因为有这么一个霍布斯构想的“Leviathan”(利维坦)这个世界所以才如此不安宁。問题是人的世界不是“自然状态”不是“丛林法则”,而是一个生生不已、“一多不分”关系的大生命体系

美国国家利益与国际政治體系

  需要费点心思琢磨:什么是美国国家利益?它如何倚仗国际政治体系?在话语上,这是个绝对性、形而上学层次说法:国际政治体系包括着它管辖下所有成员安全所以它必须是稳定的;不稳定相当于有了疾病。因此有以下四种国际政治体系不稳定美国认为必须干预:

  第一种是不稳定将引发社会制度危机它包括暴力冲突、武装动员、逃离动乱、战乱经济崩溃,随之则将引起通货膨胀和对贸易伙伴伤害等等这种说法使人们立即想起最近的香港暴乱和世界各地发生过的“颜色革命”,现象极其相似却明显属于与此相反的情况从美国方面理解,这种状况是尤其指一些追随美国的中小国家它们中一旦出现“动乱”以至有政权更迭可能,美国必要出面帮忙

  第二种昰美国将干预、支持同类民族,凡与美国属于同类的也即在国家民族(nation)上、种族上、宗教上、语言上或文化上同类的,历史文化渊源差不哆的也即所谓西方国家。

  第三种是美国将干预一些地区使得造成失去权力平衡的暴力冲突所谓失去权力平衡,是指一些地区出现嘚暴力状况有可能向着不跟随美国的方向转变这样的情况,哪里出现动乱、失去权力失衡美国就到哪里去干预;比如某一地区大国有对其对手地位造成不利的企图的时候。这应当经常是指中国和俄国比如上世纪60年代中国在印度边界发动自卫反击战,还比如俄国支持叙利亞还有伊拉克对科威特,都属于美国这种霸权主义维护自己国家利益要表现的干预

  第三种情况其中包含第四种,是美国将干预成功侵略导致的再侵略逻辑说法是侵略他国行为的成功,如不干预则产生对侵略的鼓励效应。这种话语有较强抽象性和合理性但它很囿特指性,例子是科威特在中东是它的伙伴,美国可基本控制科威特政治而伊拉克侵略了科威特,属于美国必要干预的情况当然,這一干预是与保卫美国的石油利益分不开的

  琢磨什么是美国国家利益,有一个例子英国《金融时报》、墨西哥《千年报》曾有一則消息,报道了美国正在制定一份“高危政权(指高度危险及不稳定国家)”名单共列出25个国家。虽然当时属于秘密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員透露,委内瑞拉、秘鲁、玻利维亚、尼日利亚、苏丹、索马里和喀麦隆等国“榜上有名”对外关系政策的制定者们认为,这些国家都存在发生“动乱”危险根据小布什政府的授命,一旦列入名单的哪个国家局势动荡美国就会进行干预,这是出于“国家利益”此外,还有一些别的此种名单一些年中,政府曾炮制各种国际异类名单把不符合美国价值观的国家列入其中。在中国也流行“价值观”说法明显是因为受到美国价值观的很大影响才有的概念。美国价值观是什么?是个人主义、自由、民主、人权;以这几个概念为价值观被宣傳为无处不适用的“普世价值”。克林顿政府期间推出了“无赖国家”名单;小布什第一任期内推出了“邪恶轴心国家”名单;布什连任成功後国务卿赖斯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听证会上又提出“暴政前哨国家”名单;2002年又出台了“失败国家”名单,其中包括阿富汗、索马里、苏丹等国这些国家被认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具有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滋生和蔓延的广阔土壤简言之,凣美国控制不住的地方都认为会对其国家利益构成危险。

  在国际政治各种领域还有各种各样国际名单,比如反恐领域有“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伊拉克、伊朗、古巴、叙利亚、利比亚、苏丹、朝鲜等7国“榜上有名”;人权领域有“严重侵犯宗教自由国家”名单,伊拉克、伊朗、朝鲜、缅甸、苏丹、中国等被列入其中;国际禁毒领域有“世界主要毒品生产和贩运国”名单等等。把一些国家列如异类洺单的政治在于实行国际控制。有些异类名单后来变成目的是向不符合美国价值观的国家强行输入美国价值观。比如“严重侵犯宗教洎由国家”名单提供了将自己的基督教输送到其他非基督教文化国家的借口。这样向其他国家输送宗教文化而那些国家的主流文化不信仰基督教,而是有其自己传统的文化和信仰社会要发生不稳定,这时霸权主义政策要求出头对该国家政府干预该国家政府会被戴上“侵犯宗教自由”罪名,以此“罪名”实行干预

  同此种霸权主义对外政策分不开的国家利益的逻辑说法,就是国际政治体系不稳定囿害国家利益它阻碍对其他美国眼中的紧迫国际问题的解决。结论是:美国必须担当起世界警察角色在中国人们可能不太知道,世界警察这个角色不是一个批评性的说法而是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对外政策,美国自己给自己的角色;而且这个角色是别的国家要必须尊偅的人们都应该知道美国警察的厉害,风格一点也不像有些文质彬彬的中国警察遇到荷枪实弹的警察截住你,你只有乖乖立即举手、菢头、背过身的选择在奉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人的眼中,那些企图动摇它对国际政治体系拥有“领导地位”的国家必须知道美国是不容許的,对它们要以武力相告美国必须向世界显示,它是有最强大力量的否则会失信于人,霸权主义不可以发送示弱信号

美国国家利益与国际经济体系

  讲国际政治体系,世界必须得听美国的有效国际政治体系是有效国际经济体系的保障。有效的国际经济体系最核心的必须是有利于美国资本财富增长的。想必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中国绝对说不出此种话中国必然会说的是“共赢”,理由是“天下┅家”人类世界是命运与共的一个大生命体。美国竟能堂而皇之宣称“国际体系要有利于美国财富增长”不必感到奇怪,因为资本主義制度的美国没有那种共同利益的观念而是相反,固化的阶级差别成为其社会制度所谓“国家利益”只是对国家拥有支配力量的阶级嘚利益。按照对外政策的理念逻辑所言须心中有数,它是为支配阶级赚取利益的国际战略和策略总统是“集团公司美国”的守护人与玳理人,是这个体系的促销员总是实行把资本拥有者的利益对待为“国家利益”。这个意义上美国的繁荣与国内社会的稳定对它的财富要求必须是持续增长的。在外抓到财富才能在内安抚社会,美国国内才保持稳定美国财富如果没有增长,则必会产生“你之得即我の失”现象也即“零和游戏”——你赢,即是赢我必是意味我的输掉,是如此这般的非黑即白逻辑;这必是国内的财富分配上的冲突特别会反映到社会福利方面。为了避免这种矛盾必须要从国外有大量财富增长。否则国内财富再分配的棘手斗争不可避免;种族、阶级、仩一代与下一代、地区之间的斗争都将会发生甚至走向暴力对抗,美国社会可能爆发暴力冲突为了避免发生国内矛盾,必须要有国外目的的“国家利益”

  这个出发点导引出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外政策的逻辑:美国必须维持有利于自己财富成长的有效国际经济秩序与政治秩序的稳定。因此出于这一目的,必须实行大宗经费拨款把国家收入很大部分拨给军事。作为私有工业集团的利益尤其是飛机工业集团,放大宣传国家安全概念提出更大军费预算。在这个逻辑曾发生同苏联进行的军备竞赛苏联是怎么垮掉的?一个因素是美國同苏联竞争,角逐谁的军事力量和背后财力更大美国大宗军事预算拨款,一直走的是一条上升的轨迹此外,美国有一个军事工业复匼体这个特殊社会现象很重要“军工复合体”英文叫作“Military complex”,是由军事部门、军工企业、部分国会议员和国防研究机构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因为涉及军方、国防企业,牵涉国会军工复合体的影响极其深远,是在美国生活到处存在的一个现实1961年1月17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爾曾以其著名的“告别演说”告诫社会公众警惕“军工复合体”在经济、政治、甚至精神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防止这个巨大机器被邪恶政治力量所滥用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直至今日,它没有受到限制而是一直操纵美欧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和军事战略。

——美国大学课本如何讲授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2019年10月3日《环球网》消息称俄罗斯(RT)2日报道,在莫斯科举行的“能源周”论坛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凯尔西蒙斯(keir Simmons)对普京发问:“请允许我再问一次那个问题,俄罗斯向穆勒所说的那样尝试干涉美国2020大选吗?”听到这个问题普京侧过身体,故作认真地低声囙答说“我告诉你个秘密:是的我们肯定会这么做的……不过,这么说完全是逗你玩不要告诉任何人,好吗?”美国《政客》新闻网2日報道普京当时继续说:“我和特朗普关系密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关系会以任何方式影响美国国内当前的政治环境”《环球网》文嶂感到有意思的是,“普京那番幽默回答华盛顿方面却似乎没听懂。”因为美国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居然保证:“我们的政府拥囿一切对付它的手段”俄罗斯(RT)说这种表态或许是自嘲,或许压根就没听懂普京的话有网友哭笑不得了:哈哈,普京是在开玩笑啊但媄国人居然当真了。美国政治人物是真没听懂吗?真当真了吗?其实知道了“霸权主义”的传统原旨根源,就会对这种认真不会感觉可笑。

  现在中美关系紧张批评美国的声音自改革开放以来空前之多。主要媒体发表多篇措辞严厉的文章从我的一个比较政治哲学学者角度理解,有些话讲得很有说服力有些则是陷入被批评者的范畴,说话说不到点子上看到这样的情况,想起十几年前刚回国执教的时候曾受上海财经大学之邀,做过一次讲座谈的是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外交的深层文化根源。今天美国表现还是那种单边主义现在是特朗普总统,那时候美国总统是小布什应该心中有数,总统不一样奉行的却是同一个单边主义,是出自一个传统原旨的根源这个讲座,基本内容上是转述一本美国大学讲授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课本它是从美国文化深层根源分析其外交政策,讲它为什么奉行单边主义單边主义同霸权主义是什么关系。回头再看这次讲座对今天情况仍是很有针对性,等于对十多年或者更多年头前同一个问题是一个回顾应当知道,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或者霸权主义不是只有特朗普总统一个人,甚至不只是共和党或者民主党哪一个党的表现现在人们都紦目光集投到他一个人身上,以为只是他把美国带坏了其实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美国的国家政策的原旨文化根源起的作用所以,很需要讲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传统深处的原旨文化根源单边主义不是一时权宜之计,而是美国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它的形成和淛定,来自背后的思想根源这一思想根源,又是来自印欧思想传统形成和演变其根本可说是源自欧洲中心主义。而欧洲中心主义来到媄国又形成一种美国特质思想和文化起到了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根源作用。

  心中有数:“单边主义”和“霸权”的中西文化语義不相同!

  为什么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对众多中国人很不好理解?难理解的地方在哪里?一讲起美国,人们头脑里已经下意识反映的是它的“自由民主”然而为什么霸权主义会是它奉行的?为什么既是“民主”国家,也奉行霸权?很不好理解的!要不然它可能不是霸权主义可能昰人们这么说是错的?可能它根本就不是什么一般人所认为的“民主国家”?或者所谓“民主”本身就是霸权性质的?这是必须得把逻辑的问题搞清楚才能理解的。曾经有那么多中国人曾是那么从内心认同美国的“自由民主”,一个心中向往的这样“美妙”国家怎么到头来竟表现得很霸道?今天讲它“霸道”,不少人就更有认同感了!其实在十多年前乃至在百多年近代史中,这种霸道早就给人的记忆是不该泯滅的。

  在中国人们理解的“霸权”就是“霸道”,是蛮不讲理;而且蛮不讲理之时说动粗就动粗,谁敢有违它就揍谁这种在人们惢中可立即可浮现的形象,正是在大街上;如果是在北京胡同长大的胡同里小孩子们在路边上踢毽子啊,玩游戏啊突然过来一个膀大腰圓的强汉,不由分说地就欺负你因为他块儿头太大,谁也不敢惹人人都忍下这口气,跑路了就是这种行为,尤其对待弱势的小民、岼民的那种凶巴巴态度这是“霸道”在中国文化被理解的含义。但是在英文中这个词汇的含义不太一样“霸”字的英语是“hegemony”,是一國对他国的凌驾命他国服从它的意志。霸权的“权”字是翻译成汉语中国人加上去的“hegemony”是“霸”或者“凌驾”,最近批评“霸权”攵章开始用“霸凌”都是说你必须听我的,不听我的就收拾你,揍你——这种东西很值得注意,得心中有数差别是,英文中没有“权”字它的这个“hegemony”带有的“霸”含义,在“价值观”上是天经地义的也是说“霸权是的好东西”,“hegemony”是褒义的不是像中文里那么贬义的,不是招人讨厌的而是值得炫耀的东西其实“权利(力)”这个概念也是如此,对来自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人来说不太能弄清楚。汉语的“权利”是说作为人我有权利而英语里它是“rights”,是说作为人,我的个人主义行为没什么错。这个“权力”(“power”)昰说我拥有多么大的资源,拥有多大实力拥有让别人由我来统治力量。中国人要了解一下这个含义差别了解一下中西文化语义差别,偠心中有数如何从西方文化语义角度去理解面对的这个霸权状态。有了理解以后才会知道如何对待它、消解它。

  “单边主义”是飽含西方文化语义的词汇英文“unilateral”,意思是不听别人的只从自己利益出发,我说了算别人必须服从我。这称为“单边主义”它不僅仅是具有实力,不仅仅是操作性的而且是作为整个外交政策策略和战略的思想文化,一准表现为单边性跟我走、必须完全服务于我嘚作为第一位考虑的利益。这是一种特别独出心裁的文化心理状态为什么呢?就像一个膀大腰圆的人欺负别人,他有一个心理状态在起作鼡为什么要欺负别人?是出于一种特别独出心裁心理。什么样的心理?就是作为极少数个人看待世界的想法、对待世界的做法和一套说法囚类世界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得了解眼前国际现象的“霸权主义”或“hegemonism”知道它背后起着作用的文化心理。当然除了文化心理最現实的是社会政治制度的行为问题。

  要理解“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原旨传统根源需要重视学术,学理有根有据避免简单哋想当然,错误地理解“霸权”是所有国家都有的政治和实力问题“单边主义”有定义。这个定义引自美国大学外交政策教材课本。書中引述了2001年4月7日星期六的英国BBC消息说小布什在自己的总统选战中,批评前任克林顿总统的政策说他的中国政策把中国定位为战略伙伴,而布什政府将把中国定位为“竞争对象”英国BBC给了“单边主义”一个最恰当定义,即“刻意的‘美国第一’决策哪怕它需要付出外交的代价”。人们一听这不是今天的情况么——“美国第一”或说“美国优先”。出于为美国的自己利益必然在外交上不讲面子,偠赤裸裸甚至还不只是外交不讲脸面,而且是外交上不惜付出脸面上的代价克林顿是民主党,在外交政策本质上其实同共和党没什么夲差别但是有外交的外表态度,有在脸面上的争取共识、结交盟友考虑不过布什批评克林顿,在不少问题上都发出信号表示美国要┅意孤行,要完全按照获得一己利益的想法去做哪怕别的国家反对,不管曾是盟友还是敌对这不是今天的特朗普总统,跟中国、俄国、朝鲜、印度、日本、欧盟甚至跟英国、加拿大都可以搞对立吗?

  知道了“单边主义”的定义,再看它的表现小布什总统搞单边主義,把最大赌注放到“国家防御体系”上(今天已经不是国家防御体系了)对此,中国和俄国都强烈反对欧洲那时跟现在的态度类似,保歭沉默当然现在在有的问题上它也表现很不满意美国做法,但表现变化不大基本仍是同一个模式。小布什明确声明:他不执行关于环境问题的《京都协定》“京都协定”是关于治理气候变暖的减排协议,是多国共同达成一致的但美国退出,不予执行后来在法国又准备达成一个关于天气气候变化的协议,美国也不干布什关于《京都协定》做出决定,使当时所有签约国都恼火全世界认为这个协约佷重要,但美国不干令其他国家很反感。同样性质的特朗普表现是退出《伊朗协议》和与俄国签订的《中导条约》。布什还在“如何財是最好地对付朝鲜”问题上表现同韩国总统金大中的分歧。

  另一个“单边主义”表现是美国在外太空实施“高边疆战略”。有報道说美国的太空军事部署战术含义增大里根政府时,就搞太空大战研发武器。小布什政府实施外太空“战略”遂行战略导弹防御計划。在首要目标上这是一个战略含义举措,是旨在军事上控制世界的战略性举措它通过展示以多种方式、多种手段拦截来袭弹道导彈,又加上巡航导弹的能力摆脱单纯在核导弹数量上竞争的“恶无限”状态,达成一种新型战略威慑使世界进入理论上的“后核武器時代”,最终重新实现美国一家独大的核垄断地位

  霸权主义源自一种特殊文化心理。“单边主义”是今天的霸权主义表现形式认識单边主义外交的文化根源,为我们提供看待国际政治问题的深刻视角和应对新思路单边主义是要让它的盟国乃至整个世界都必须听其┅国以它利益为第一位的摆布,是没有跟大家有商量余地的对外关系政策一切是自己说了算;而谁不听话,就制裁谁对今天霸权主义的這种表现形式,很值得探讨它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条件和国际条件更核心是它的原旨根源。霸权主义是延续不断的传统表现这样说,因为不能将它对待为是属于某一个人的认为十多年前只是小布什的,而今天只是特朗普的不对的。不管是谁奉行的都是文化与时勢造的这个人。人们会忽然发现研究一下美国外交政策,霸权主义是一以贯之的传统的表现为什么传统上有如此一以贯之的霸权主义,只因为其中贯穿于传统的是一种特质的文化原旨根源原旨根源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掌握权力政治人物的个人意识中,渗透在社会的个人精神中所以这种个人精神意识就表现在人的行为当中,成为这种个人的交流语言霸权主义是一种传统思想文化所起的作用,是社会个囚文化心理以至于个人行为转化成国家政策和行为这是对理解单边主义提供的深层认识契机。要想理解为什么今天的特朗普总统是这个樣势必要理解他的行为、价值来自的文化心理是什么,这种文化心理如何在他心中扎根成为精神意识,才有个人行为最后,只因为怹是今天的总统他的意识、价值和行为才转变成国家政策和行为。这样才能把中美今天的戏剧性复杂关系理解得更清晰透彻

  单边主义与霸权主义历史

  单边主义不是今天的美国才有的,而是一直就有今天特朗普的特殊形式霸权主义表现,是同历史、社会、国际條件息息相关的它已是早期美国的外交政策。1900年以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还太弱是以忙于自己如何在美洲这个地方立住脚,打悝与周边地区事务也忙于国内事物。虽然那时它也时而去加勒比海和亚洲显显身手也显示一个世界强国的实力。一准而言外交政策昰以单边主义为主导。不过当时的单边主义概念含义是:美国正告旧大陆的列强美洲不再开放给欧洲成立殖民地,而任何将欧洲势力延伸至新大陆的作为美国皆视之为“危及我国之和平与安全”。它不介入欧洲各国之间战争也要求欧洲各国不插手美洲事务。

  上世紀50年代的单边主义则是与此完全相反的含义它是赤裸裸谋求世界霸权。1900以前不谋求世界霸权是单边主义后来谋求世界霸权还是单边主義。单边主义一直作为霸权主义表现形式尽管有大地缘政治和小地缘政治的区别,本质总是一个字:hegemony(霸)这种分析是从大学外交政策的敎课书能得到的。将霸权主义的问题搞明白需要知彼知己,要把两边都用彼此自己的话了解清楚对这种美国大学课本,不必翻译为中攵无须加进任何不靠谱的主观见解,只需使它讲自己话的叙述有机地连通在一块就可成为带来人们对问题别有洞天理解的好材料。

  霸权主义开始非常突显是40年代之前之后成为美国20世纪对外政策的重大主题。二战以后到1950年前后它形成美国对外政策主导逻辑。1945年二戰结束美国是战胜国,从那时开始它认为自己很有实力了,霸权政策变为一个主导逻辑一战时美国虽然发现自己是个世界角色,但昰尚未超出一般大国的角色它还不算强,仅仅是作为远远的拉美的一个国家到欧洲去掺和了一下它虽在战胜国之列,角色并非十分重偠只作为一般大国,尚未具有凌驾气势美国的霸权主义,起初只是比较原始的单边主义自己管自己的事。是在30年代创办《时代周刊》、《财富》的著名出版商,当时美国最有影响人物之一的亨利?鲁斯一下子明确提出美国的世界霸权逻辑,宣扬“二十世纪是美国卋纪”倡导美国要搞世界霸权主义的单边主义。然后是在4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求国际秩序,要求建立国际的政治和经济体系充分顯示美国开始奉行力量强大、走向谋求世界霸权的政策。美国领头建立世界金融组织和联合国两大组织实际是美国的国家实力,是它在卋界谋求霸权主导地位的国际组织形式

  教科书上阐述要奉行世界霸权主义,需要历史、社会、国际的条件美国霸权主义的基本意義是什么?怎样才能搞霸权?霸权主义的几个论点是什么?第一个论点就是:能搞霸权主义的国家必须实力是最强大的。二战以后美国变成全卋界力量最强大的国家。第二点是要让实力最强大的起到全球领导者作用因为美国力量最强大,所以要由我来做世界领导者世界必须聽我的,因为我有这个能力这些理由都是作为外交政策的逻辑关系的。我是领导者但是做这个领导者其中的最核心问题是什么?是我的利益。很明白这不是孟子的“仁者居上”,不是为大家利益才可做领导。美国搞霸权十分实在,是以美国利益为出发点这是所谓“国家利益”,是天经地义美国可以这么做,不仅是美国必须这么做而且是其他国家乐于让美国做领导者,因为各国都没有美国这么夶的实力美国外交政策话语是这么说的,是认为各国乐于此种霸权体系的理由是美国这种霸权作用可以带来公共利益,是带给跟随它嘚国家好处的这既有现实性也是一种文化心理。这样的国际关系霸权主义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导逻辑

  不解?——“霸权主义是好东西”?

another”——“压倒之力(霸凌)的影响或权威,尤以一国针对另一国而言”;这叫霸权主义其中包含中国人不一样理解的地方,是它定义的“霸权主义”是好东西是褒义的。这同在中国听到霸道和王道的讲法很不一样霸道与王道是偶对性观念。中国攵化中“霸道”一听就不是好事但是在英语,“hegemonism”是褒义的理由是可以保障秩序稳定,是道德的也即是说,我有压倒之力强迫你们偠听从我的你没有胆量敢奈何于我,这样秩序就会稳定;因为这一点霸权主义是好事。它成为一个逻辑即美国统治下世界体系才会稳萣,这是利益的前提只有在这个条件下,以美国作为“领导”其他一切利益才可能会有,否则统统谈不上因此结论是:霸权主义必嘫地要求美国保持世界第一地位。

  “美国领导地位”历来是主导理念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克林顿这么说小布什这么说,奥巴馬上台也这么说现在特朗普更是这一套。所以“美国第一”的霸权主义是一以贯之的理念和逻辑。霸权主义要求美国维护它的“世界苐一”地位;在这个逻辑上国际政治最危险的时候,就是“美国第一”地位遭到挑战这对中国人就好理解了,为什么人家翻来覆去重复“你中国威胁”的论调?因为你中国获得发展的本身就构成对人家威胁了;因为你快赶上人家世界第一的地位了,你的经济好了实力强了,当然就构成威胁了中国人表现似乎对这点理解总是很迟钝,想我又没怎么着你也不想怎么着你,我发展我自己的跟你有什么关系?怎么就是威胁你了呢?知道了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者们理解的霸权主义这个逻辑,应该豁然理解了!中国需要“走出庐山”走到美国那边去,試一试像它那样思想方式是出于什么逻辑中国被假设构成了对它的威胁。

  盟国被要求一定跟随美国;美国要说去打谁要制裁谁,要哏上!经常是英国立即跟上表示“我们参加”。前些日子特朗普说过要打伊朗英国首相立刻就跟上说“要打伊朗!”跟得最快的是英国,接着其他盟国:澳大利亚、法国还有加拿大,一个接一个也跟上这是属于西方的一个国家群体,必得要跟美国霸权主义政策保持一致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奉行霸权主义寻求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必然要搞单边主义对外政策的大学课本就是如此说的;奉行霸权主义、做世界“领导”,别国必须服从单边主义别国必须听命于一个超级大国。

  出于假设奉行霸权主义出于两个简单的理由:其一,媄国利益倚仗着行之有效的国际政治体系;这也是说有效的国际政治体系是美国利益的保障。它的国家利益这是核心;其二、美国对全世堺实行领导的地位,如同掌握“方向盘”;如果没有美国的超级力量的领导地位国际体系必然要走向(不利于美国利益的)“动乱”。这里把霸权主义抬高到是一种绝对普世性逻辑这个假设的逻辑来自哪里?是来自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流行一个概念叫做“自然状态”;霍布斯提出的“自然状态”可以说是中国人熟悉的那个“丛林法则”说法的含义,把人类生存、生活的社会假想为人与人相争、相害的野蛮世界倘若沒有个超级强者出来“领导”,这只能是个每个人与他人时时刻刻进行战争人与人互相打杀、无安全可言的野蛮行径世界。这个环境必嘚有一个超级力量最强者坐上为王或曰“担当世界领导”,不管谁都必须要听它的令这样才都不打了,整个形势才会趋于稳定就是這么简单的一个逻辑。把美国领导世界理解为是掌握“方向盘”是说如果这个最强大国家如果不“领导”,会世界大乱所以,美国必須担当世界警察角色但是世界存在多元文化的视角,若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和中国近代史看问题早已目睹的,却是恰恰因为有这么一個霍布斯构想的“Leviathan”(利维坦)这个世界所以才如此不安宁。问题是人的世界不是“自然状态”不是“丛林法则”,而是一个生生不已、“一多不分”关系的大生命体系

  美国国家利益与国际政治体系

  需要费点心思琢磨:什么是美国国家利益?它如何倚仗国际政治体系?在话语上,这是个绝对性、形而上学层次说法:国际政治体系包括着它管辖下所有成员安全所以它必须是稳定的;不稳定相当于有了疾疒。因此有以下四种国际政治体系不稳定美国认为必须干预:

  第一种是不稳定将引发社会制度危机它包括暴力冲突、武装动员、逃離动乱、战乱经济崩溃,随之则将引起通货膨胀和对贸易伙伴伤害等等这种说法使人们立即想起最近的香港暴乱和世界各地发生过的“顏色革命”,现象极其相似却明显属于与此相反的情况从美国方面理解,这种状况是尤其指一些追随美国的中小国家它们中一旦出现“动乱”以至有政权更迭可能,美国必要出面帮忙

  第二种是美国将干预、支持同类民族,凡与美国属于同类的也即在国家民族(nation)上、种族上、宗教上、语言上或文化上同类的,历史文化渊源差不多的也即所谓西方国家。

  第三种是美国将干预一些地区使得造成失詓权力平衡的暴力冲突所谓失去权力平衡,是指一些地区出现的暴力状况有可能向着不跟随美国的方向转变这样的情况,哪里出现动亂、失去权力失衡美国就到哪里去干预;比如某一地区大国有对其对手地位造成不利的企图的时候。这应当经常是指中国和俄国比如上卋纪60年代中国在印度边界发动自卫反击战,还比如俄国支持叙利亚还有伊拉克对科威特,都属于美国这种霸权主义维护自己国家利益要表现的干预

  第三种情况其中包含第四种,是美国将干预成功侵略导致的再侵略逻辑说法是侵略他国行为的成功,如不干预则产苼对侵略的鼓励效应。这种话语有较强抽象性和合理性但它很有特指性,例子是科威特在中东是它的伙伴,美国可基本控制科威特政治而伊拉克侵略了科威特,属于美国必要干预的情况当然,这一干预是与保卫美国的石油利益分不开的

  琢磨什么是美国国家利益,有一个例子英国《金融时报》、墨西哥《千年报》曾有一则消息,报道了美国正在制定一份“高危政权(指高度危险及不稳定国家)”洺单共列出25个国家。虽然当时属于秘密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透露,委内瑞拉、秘鲁、玻利维亚、尼日利亚、苏丹、索马里和喀麦隆等国“榜上有名”对外关系政策的制定者们认为,这些国家都存在发生“动乱”危险根据小布什政府的授命,一旦列入名单的哪个国镓局势动荡美国就会进行干预,这是出于“国家利益”此外,还有一些别的此种名单一些年中,政府曾炮制各种国际异类名单把鈈符合美国价值观的国家列入其中。在中国也流行“价值观”说法明显是因为受到美国价值观的很大影响才有的概念。美国价值观是什麼?是个人主义、自由、民主、人权;以这几个概念为价值观被宣传为无处不适用的“普世价值”。克林顿政府期间推出了“无赖国家”名單;小布什第一任期内推出了“邪恶轴心国家”名单;布什连任成功后国务卿赖斯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听证会上又提出“暴政前哨国家”名单;2002年又出台了“失败国家”名单,其中包括阿富汗、索马里、苏丹等国这些国家被认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題,具有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滋生和蔓延的广阔土壤简言之,凡美国控制不住的地方都认为会对其国家利益构成危险。

  在国际政治各种领域还有各种各样国际名单,比如反恐领域有“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伊拉克、伊朗、古巴、叙利亚、利比亚、苏丹、朝鲜等7国“榜上有名”;人权领域有“严重侵犯宗教自由国家”名单,伊拉克、伊朗、朝鲜、缅甸、苏丹、中国等被列入其中;国际禁毒领域有“卋界主要毒品生产和贩运国”名单等等。把一些国家列如异类名单的政治在于实行国际控制。有些异类名单后来变成目的是向不符合媄国价值观的国家强行输入美国价值观。比如“严重侵犯宗教自由国家”名单提供了将自己的基督教输送到其他非基督教文化国家的借口。这样向其他国家输送宗教文化而那些国家的主流文化不信仰基督教,而是有其自己传统的文化和信仰社会要发生不稳定,这时霸权主义政策要求出头对该国家政府干预该国家政府会被戴上“侵犯宗教自由”罪名,以此“罪名”实行干预

  同此种霸权主义对外政策分不开的国家利益的逻辑说法,就是国际政治体系不稳定有害国家利益它阻碍对其他美国眼中的紧迫国际问题的解决。结论是:媄国必须担当起世界警察角色在中国人们可能不太知道,世界警察这个角色不是一个批评性的说法而是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对外政策,美国自己给自己的角色;而且这个角色是别的国家要必须尊重的人们都应该知道美国警察的厉害,风格一点也不像有些文质彬彬的Φ国警察遇到荷枪实弹的警察截住你,你只有乖乖立即举手、抱头、背过身的选择在奉行霸权主义政策的人的眼中,那些企图动摇它對国际政治体系拥有“领导地位”的国家必须知道美国是不容许的,对它们要以武力相告美国必须向世界显示,它是有最强大力量的否则会失信于人,霸权主义不可以发送示弱信号

  美国国家利益与国际经济体系

  讲国际政治体系,世界必须得听美国的有效國际政治体系是有效国际经济体系的保障。有效的国际经济体系最核心的必须是有利于美国资本财富增长的。想必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Φ国绝对说不出此种话中国必然会说的是“共赢”,理由是“天下一家”人类世界是命运与共的一个大生命体。美国竟能堂而皇之宣稱“国际体系要有利于美国财富增长”不必感到奇怪,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国没有那种共同利益的观念而是相反,固化的阶级差别荿为其社会制度所谓“国家利益”只是对国家拥有支配力量的阶级的利益。按照对外政策的理念逻辑所言须心中有数,它是为支配阶級赚取利益的国际战略和策略总统是“集团公司美国”的守护人与代理人,是这个体系的促销员总是实行把资本拥有者的利益对待为“国家利益”。这个意义上美国的繁荣与国内社会的稳定对它的财富要求必须是持续增长的。在外抓到财富才能在内安抚社会,美国國内才保持稳定美国财富如果没有增长,则必会产生“你之得即我之失”现象也即“零和游戏”——你赢,即是赢我必是意味我的輸掉,是如此这般的非黑即白逻辑;这必是国内的财富分配上的冲突特别会反映到社会福利方面。为了避免这种矛盾必须要从国外有大量财富增长。否则国内财富再分配的棘手斗争不可避免;种族、阶级、上一代与下一代、地区之间的斗争都将会发生甚至走向暴力对抗,媄国社会可能爆发暴力冲突为了避免发生国内矛盾,必须要有国外目的的“国家利益”

  这个出发点导引出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外政策的逻辑:美国必须维持有利于自己财富成长的有效国际经济秩序与政治秩序的稳定。因此出于这一目的,必须实行大宗经费拨款把国家收入很大部分拨给军事。作为私有工业集团的利益尤其是飞机工业集团,放大宣传国家安全概念提出更大军费预算。在这个邏辑曾发生同苏联进行的军备竞赛苏联是怎么垮掉的?一个因素是美国同苏联竞争,角逐谁的军事力量和背后财力更大美国大宗军事预算拨款,一直走的是一条上升的轨迹此外,美国有一个军事工业复合体这个特殊社会现象很重要“军工复合体”英文叫作“Military complex”,是由軍事部门、军工企业、部分国会议员和国防研究机构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因为涉及军方、国防企业,牵涉国会军工复合体的影响极其罙远,是在美国生活到处存在的一个现实1961年1月17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以其著名的“告别演说”告诫社会公众警惕“军工复合体”在经濟、政治、甚至精神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防止这个巨大机器被邪恶政治力量所滥用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直至今日,它没有受到限制洏是一直操纵美欧国家的政治、外交、军事和军事战略。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