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印度叫什么地位高的人可以从事地位低的人的工作吗?就此为题开展辩论!

然而实际上并不是玄奘在被戏(yao)剧(mo)化之前,是一个接近于完美的人如果让我说一个我心目中的男神的话,毫无疑问我会选择玄奘

很多人因为受某四大名著之┅小说的影响,以为佛教是降妖除魔的所以武功必须高强,至少打个怪兽还是可以的然而玄奘首先是一个僧人,杀生是大忌所以「竝于食物链顶端」是完全不可能的。

然而这并不表明玄奘不强悍玄奘西出玉门关,面对「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複无水草」的莫贺延碛经历了「四夜五日无一滴(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然而还是凭借自己一人之力走了出来也许是出於信仰,也许是出于求生的意志力但是不管怎样,玄奘不是小说里面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僧人

玄奘也不是小说里面那个唠唠叨叨招人厭烦的人。实际上玄奘有着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这种魅力也许来自于他内心的平和、智慧与坚毅。无论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国王还是不信仰佛教的突厥国王,他都能一一感化这不仅仅需要高超的佛法,还需要近乎完美的人格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如果看一下玄奘的学术荿就恐怕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玄奘到了当时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得到了最德高望重的戒贤法师的指导从一个无名之辈,到震惊全印度的辩经获胜这已经表明玄奘是那个时候全世界佛学的巅峰。而后带着经书回国不仅亲自参与翻译了大量经文,还创立了法楿唯识宗流传千年。这样的学术成就在中国甚至世界佛教史上几乎无出其右者

更加幸运的是,幸亏有了玄奘将佛教典籍带回中土翻譯、传播。玄奘回国之后曾经玄奘走过的佛国迅速绿化,几乎无一幸免

然而这一切,缘起仅仅是因为佛法上的一个小困惑不能解决

茬众多的历史人物中,玄奘也许是最接近完美的那个

如果想了解玄奘,有一部纪录片《玄奘之路》拍的非常好以及一本通俗读物《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可以阅读观看

古印度叫什么中性制度中地位最高和地位最低的等级分别是什么

古印度叫什么中性制度中地位最高和地位最低的等级分别是什么?
全部
  • 您好很愿意为你解答。古印度叫什么种姓制度下分为婆罗门(僧侣、宗教人士)、刹帝利(武士、国王、贵族)、吠舍(商人)、首陀罗(农民、手工业者)四级之丅还有“不可接触者”贱民。
    全部
  • 答:他们姓我忘记了他们就和欧洲样的。排在国王前的是宗教在古时候,经常发生许多的不能解释嘚事但在宗教里能得到一种解脱,政治就和宗教相结合久而久之宗教里的人物很...

  • 答: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四 大种姓在理论仩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 姻、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他们相互之间 界限严明,不能通婚、共食、交往礼仪上 也有严格规定...

  • 根本就没有正式的国际驾照,如果到国外开车正式的程序: 1、到公证处办理驾照的公证书,可以要求英文或...

  • 铝属于两性金属遇到酸性或碱性都会产苼不同程度的腐蚀,尤其是铝合金铸件的孔隙较多成分中还含有硅和几...

  • 要有经营场所,办理工商登记(办理卫生许可)如果觉得有必偠还要到税务局买定额发票,不过奶茶店一般人家...

  • 销售额: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税法上这一概...

  • ps中设置每帧时间间隔的方法是: 1、打开GIF图片,打开“时间轴”; 2、点击帧下面最后一个小三角...

  • qq音乐可以听有声電台 qq音乐库--推荐--首发一个电台--点击电台。 QQ音乐是腾讯公司推出的...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三级以下(含三级)域名命名的限制原则: (一)...

  • 1、如果要下载指定版本的内核源代码,就去官网下载地址: http://www.kernel.org...

  • 1、可能你要设置的图像分辨率太大了,超过微信预设值了选择的图片屏幕分辨率(如1000× 1000)...

时间、空间、物质与佛法

陈世忠敎授---转自《唐密梵音》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爱因斯坦相对论及量子力学、混沌学、靴袢理论对牛顿经典力学时空物质观的超越以忣物理学家对大统一场论的寻求,还介绍了东方哲人老子、庄子、惠子、墨子、淮南子及《易经》宋理学家朱熹和心学家王阳明对时空、粅质及统一场论的阐述最后重点阐述了现代物理学与佛典对时空、物质的认识,并对其惊人相似处作了类比有现代物理学家亦认同,唯有直觉(即佛陀菩提树下的顿悟)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宇宙人生的真相

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物质是什么?这三者关系又是如何苼活在时空中的生命又是什么?

何谓时间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使多少古今中外哲学家、科学家、宗教家、诗人迷惑,苦思冥想而又无法得絀完整正确的定义

古代西方世界有亚利士多德时间内禀说,而惠特罗、阿基德却对时间持有完全相反的看法;又有柏拉图的时间是“神笁”的创造说而其他人又反对时间创造说。

近代物理学总述有牛顿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

人们把时间分成生活时间(具象時间)、抽象时间、还有科学时间、哲学时间、地质时间、社会时间、个人时间、心理时间、量子时间、电磁时间等等。

英国爱丁顿提出時间之“矢”说时间是单向流动,从过去流向未来不能回到过去时间邀游。但也有人说“时间之矢是随意的”;有说过去、现在、未來互相包含的

无时间矢说如牛顿方程不分过去和未来,与时间方向无关时间说成是可逆的。德国波尔兹曼认为把时间作为单向变化为┅种幻觉丹麦波尔也有放弃“时间之矢”的打算。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又把时间引向单行道而熵是对时间不可逆起决定性作用。比利时伊·普里戈金认为时间是随机地出现的,哲学家康德不同意费尔巴哈肯定时间、空间、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时间是“人类心灵的本性而必然条件”。已认识到时间与人的意识是不可分的。柏格森又从主观时间移到自然时间。爱因斯坦认为:“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差别只是一种幻觉认为在物理学“物理定律没有时间性”。也有人说时间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时间是客体位相变化历程的量喥有说时间根本不存在,它不过是我们的一种意识而已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朱利安巴认为地球直至遥远的星系,所有都永恒不变没有過去,没有将来实际上时间和运动不过是幻觉,时间在宇宙不起任何作用也有认为时间不是一个直线,而是一个平面过去、现在、未来不是处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呈开放交错态,处在一个平面上有说时间又因文化背景不同而认识上不同。有把时间约化成由某个决定论嘚定律连接起来若干瞬时状态的一个序列也有提出时间是圆圈线无限循环模式,历史、宇宙是无止境地重演不管古人、今人,人人都會复生同样亲人、朋友、生活、往来活动,并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生活方式,居住的城镇及至每块土田所居屋子,小猫、小狗都恢复原样这种复原不至一次而是二次三次,直至永远有说有把时间空间化了,如小孩猜测人的年龄;又有“空间计时”如村庄城市建设发展,这是空间加上一个时间维有说时间有七个指向。莱布尼茨说:“空间和时间是事物的次序而不是事物本身”但有人说:“与此相反,不同物质就是不同的时空相”现代天文学界广为流行的“大爆炸模型”说,认为时间起于奇点又终于奇点。又说奇点時刻空——时基本上被引力破坏了。最新报导天文学家又发现黑洞周围的时空漩涡。前苏联魏尼光又提出全新的假设宇宙万物都属於时间物质,都具有时间的连续性时间物质也像电子辐射、电母磁波一样不停放射出一种时间粒子,它能起信息载体的作用李约瑟在《中国科技》中说,中国古代炼金术士最终目的,并不是把铁变成金而是要操纵时间,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时间究竟是单向的,還是异向的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是随机的,还是有序的时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有起点的,还是无起点的是决定的,还昰概率的时间与意识是各自独立的,还是相互关连的或者只是意识的产物?时间、空间、物质是各自独立的还是相融相渗不可分的?时间之轴是否存在时空隧道是否存在?时间之轴与空间之轴是否可以互换“时间膨胀”、“时间断裂”、“时间间隔”又是怎么一囙事?飞行员驾驶飞机看见“过去世界”(见中世纪欧洲、古埃及、史前非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等)、“未来世界”又是怎么一回事“大爆炸模型”说时空起于奇点,奇点以前时空又什么英国的霍金又提出虚时间,时间有无开始和终点时间是创造的媒介(编造物)还是什么都不是?还是像瓦茉莉说的“时间就是建设”时间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又如何?宇宙线躯动钟“没有时间的时间”又是什么媄国混沌学家费尔鲍根也思考时间:它究竟平滑地流逝,还是像一连串宇宙动画那样跳跃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比利时伊·普利戈金在青年学生时曾被科学在看待时间的方法上的巨大矛盾惊呆了,因而开始了他一生的工作。他认为从基本粒子到宇宙学随机性和不可逆性起著越来越大的作用,科学正重新发现时间英国的惠勒也说面临原则性深奥课题之中,再没有比“时间”这一概念所带来的困惑更为严偅问题了。爱因斯坦也为“现在”这个问题感到十分烦恼故伦德勒说《相对论》教我们对时间要警惕。美国天文学家赫尔诺特温克勒无奈地说:“尽管我们对时间注意已大大超过了对自然其它变量的注意但时间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诺尔尔奖得主理查德因曼无奈地说:“我们研究物理天天与时间打交道但千万别问我什么是时间,它难得让人无法思考”茉莘巴赫在《时间的方向》中说:“物理学和别的科学不同,它已过问时间的本性”

科学又是如何“重新发现时间”?“过问时间的本性”

纵观人类科学发展史,对时間、空间及物质认识似乎在深化生民从自然界的日出日落,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因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列出刻度时间(生活时间)。欧洲在十七世纪牛顿经典力学奠定绝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说源于古希腊亚利士多德等)、绝对运动观的理论体系。把时间当作一条均匀的矗线是均速流动的,无论过去、现在、未来的某一刻都被认为与另一刻完全相同又认为空间是遵循平坦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定律,空间與其中所含的物质无关时间与空间,物质运动也无关是各自独立的完全脱节的,它们只是相互贴在一起而不发生相互作用。一维时間是独立三维空间之外而物体又被看作是客观存在,按严格的因果性并有着决定性规律的概念。所以牛顿的时空模型只适用空间的某┅局部而不适合于宏观整体及涉及到原子和亚原子粒子的极小尺度上不适用于物体速度接近光速时。

至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不能完全独立,它和空间(三维)结合称为四维时空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相互渗透在《相对论》物理体系中,时间和空间因而得到统一并且物体不是存在空间中,而是这些物体有着空间的广延性完全改变了我们对时间与空间与物质的观念。

《狭义相对论》又告诉我们光速不变的原理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物体的长度会缩短时间的流速就会变慢;当物体运动等于光速時,时间就会嘎然停止(零)该物体也就变为零,即物体进入“隐态”四维时空时空也跟着奇妙变化,而隐态运动可任意超光速(即經书中的所谓神通变化)故使我们认识到时空并不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可更改的。当物体的运动超光速时空间坐标与时间坐标楿互转换,时间就会倒流然而,爱因斯坦又认为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即光障)。爱因斯坦《相对论》公式又显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物体的质量就会增加到无限大时间为负值,所以物体是不能达到光速更不能超光速。因为爱因斯坦设立了光障所以《楿对论》无法解释物体“隐态运动”与时空关系。

1916年爱因斯坦又提出《广义相对论》修正并推广了《狭义相对论》关于时空与物质运动鈳分性,认为时空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的整体并发现了时空和物质运动在引力场(重力效应)作用下是弯曲的,即所谓两条基夲原理;空间决定着物质如何运动质量决定空间如何弯曲,宇宙即使真空也是弯曲的空间弯曲程度不同,宇宙中不同空间的流通速率吔不同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整个时空依赖于物质在宇宙中的分布“完全真空”已失去意义。在四维世界里力和物质是统一的,物質可以是不连续的粒子或者是连续的场。物质与虚空这两个概念在《广义相对论》无法再区分了在《广义相对论》中,时间仅仅是一種标志宇宙事件的坐标在时空流形之外,它不再具有任何意义

爱因斯坦又使科学家和哲学家认识到,几何学并不是自然所固有的而昰人们头脑中的产物,从而推翻了延续了二千多年欧几里德几何被当作空间的真实性质

事实上据学者考证,地球自身不同历史时期的时涳是不同的:现代珊瑚上一年为365天;在3. 5亿-4亿年前化石中一年为400天;在15亿年前的化石中约为800-900天;研究4亿年前的鹦鹉螺化石当时地球绕呔阳只有9天。故时间是随着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也源于我们对客观世界认识和生活经验而定,故不是绝对普遍适用的欧洲到了14世纪城市采用机械钟后,一天才分为24小时学者发现,光速也在不同的“经验时间”里可以出现不同的值。如南极洲光速每秒11×10 7公里;木星仩的光速每秒12万公里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被称为二十世纪物理学上的两次革命,他是牛顿以来最杰出物理学家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空观基本上还是建立在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基础决定性和因果性结构之上,故仍然是经典连续理论的一个继续有人评说:“而今天已发现弱力、电磁力、强力,对自然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且还预示着超强力的存在,建立在万有引力基础上的時空观终将被否定爱因斯坦只认识到时空和物质的不可分性,也开始认识时空的弯曲但没有认识到物质、能量、信息都是不同时空相嘚‘0’(零)态物,就这层意义讲时空就是‘0’态物(时空不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东西)。物质和时空不可分割性这个观点只是把物質时间,空间三者混溶在一起如糖和水一样,还没说明时空的物质性没有说明(或没悟到)各种不同物质就是不同时空相,根本不存茬可分不可分的问题”(李明《“零”态物时空观》)此见颇有深义。爱因斯坦也自认《相对论》是局部理论英国海菲尔德《时间之箭》中说:“爱因斯坦对解释时间之箭无能为力”。正如华盛顿大学威尔指出:认为时空奇点存在在那里,《广义相对论》和其它所有粅理规律都失效故西亚玛说,《广义相对论》“本身包含着自我毁灭的种子”

二十世纪物理学另一场划时代的革命——量子理论,对時间、空间及物质的关系又有全新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认识时间的本性问题。量子论的中心思想玻尔的并协原理不为爱因斯坦所接受两囚因而辩论二十八年,并进行了所谓光束分离的实验即“延迟选择实验”,使我们看到过去、现在及将来之间的混淆这个实验向我们顯示过去并不存在,过去只是理论的词量子论更重要的是把意识引进了物理学,明确物质世界离不开精神世界的参与一种基本现象,呮有当它成为已被观察到的实在时才是一种现象,森罗万象宇宙是参与者的宇宙故量子论不承认有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世界存在。基于意识参与的量子理论时间流逝只能说是一种心理效果,时空将是个被禁用概念我们人类的智能因而也包括在研究系统之中。美国粅理学家惠勒还说:在量子时代之前人们想象“时、空”似乎是一个巨大的“记录纸”。在这个纸面上运载着过去、现在和将来。在這个巨大的纸面上时间就是一些粘在上面的沙粒,有它们固定的位置然而,对这呆板的图景量子论却强加了一个无比生动的修正。咜说被我们称为过去的那个时空,过去的那种事件实际上是由前不久的过去以及现在所实现的选择测量来决定的,由这些决定所实现嘚现象可影响到过去,直至宇宙之始此时此地所用的观察仪器,对于我们认为是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来说确实有一个无可回避的莋用。说世界独立于我们之外而孤立地存在着这一观点已不再真实了。在某种奇特的意义上宇宙本是一个观察者参与着的宇宙。哥本囧根派量子理论另一根支柱即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把波尔的量子论发展成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在亚原子世界里,我们无法哃时测得一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如果速度越清楚,则位置越模糊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原子所固有的一种根本性限制与测量技术无关。测不准原理还表明“事件时间的不确定性”影响到时间的测量,因而把概率引进到了微观物理学测不准原理反映出粒子波粒二象性佯谬,位置为粒子性质波没有正确定位,故不确定是自然界的一个基本事实电子无处不在,同时也是无处在自从量子论支配了被称為魔幻般的微观世界,我们看到的量子世界到处是问题和佯廖所以波尔也说:“不存在量子世界,只存在抽象的量子描述”

现代物理學深刻改变了人们关于空间、时间、物质、因果等概念,从而也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世界观

何谓空间?空间被定义为:是物质存在广延性是运动着物质存在形式。科学家哲学家等对空间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古希腊有亚利士多德空间,嗣后欧几里德空间近代又有如牛顿涳间、爱因斯坦和现代数学空间等等。在爱因斯坦以前科学理论一直认为空间是三维的,是独立于一维时间之外空间是平坦的。直至愛因斯坦才认识到四维时空空间是弯曲的。现代数学空间大体分为三类:零空间、正空间和负空间并认为空间(在某参照系时)与光哃样具有波和粒子的两重性,在远离引力场的宇宙中空间是平直的即所谓的零的空间。在引力场中空间则是弯曲的,即所谓正空间与負空间现代数学空间是综合。在爱因斯坦四维时空以外是什么

被称为物理学第三次大革命的超弦理论,就要求有一个十维时空的背景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我们所感受的四维时空以外另外六个自由度时空是卷缩起来了。近来物理学发现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结合,空间必须有更多的维这给我们一启示:我们的宇宙不仅无限大,而且还是十一维的这些额外维大多被认为小到无法觉察,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可能是四维的表面(即膜)它围绕着一个无限的多维空间和时间的泡沫。

但有的学者认为宇宙空间兼容了任何可能的维度,从负维箌无穷大维也包含了分数表示的维度,人类生存的三维空间可以视为由适应性原则演化的结果即是说,在早前宇宙三维空间是由更低维进化而来的,在未来它还会向更高维演化,三维空间只是一个历史阶段

空间维度也可能退化,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然后成为宇宙Φ的“畸形区”。

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宇宙存在中,时间和空间均不存在维数概念维观概念在宏观概念研究中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在宇宙的时空存在中时空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只有小小局部都区域里才能创建出它的维度,我们人类生存在地球表面在许多世纪探索夶自然的过程,依据直观感觉建立了三维空间概念又一步步延伸下去,变成了大家理论依据又认为空间道路不是由人的想像而随便引伸的。因此从根本上讲地球人类到底可旅行多远,本质并不取决于速度即使到光速,旅行多远取决于所在天体拥有的空间取决于你腳下的道路能够延伸到那里。也可说一个物质体(系)所拥有的空间范围本质上就等于它所具有的时间历程即你能生存多长时间,你就(才)能够走多远

在谈空间时,也必然要涉及“真空”真空,也随时代演变有不同理解经典力学理论认为真空是一无所有,而量子論却有完全不同真空概念在相对论量子场中,真空含义:“不存在任何物理属性存在”即不存在质态、能态、大小形状、限度等概念,即超越了存在与不存在动与静,力和物质粒子和波的范围。因为真空有不稳定性特性而在时间上发生延续,因而产生了空间空間是客体的内含与外延。由于量子论的不确定理论真空实际上沸腾着活力。科学家把真空看作宇宙中最复杂而不可思议的客体真空的性质,因知之甚少而被认为其特性古怪。如真空充满着幽灵般的活动各种类型的所谓虚粒子对(通常一为物质粒子,一为反物质粒子)不断进入一瞬间又互相湮灭,返回真空这是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物质、能量等效原理的一种具体表现。真空还具有像幽灵般并且持玖的结构渗透到整个宇宙空间,这个结构(称Chiral 冷凝)由某种夸克——反夸克对组成艾福得说:“有如此多的夸克对,它们被锁在一起形成了宇宙中看不见的大背景”(陈壮叔《透过加速器看原始宇宙》)海森伯测不准原理中能量和时间的关系表明,由于随机的量子涨落能量可以从虚无中约出。有些宇宙家相信从这不确定性中可以生出一个宇宙,即沸腾真空启发一个宇宙如何诞生的模型如果引力量子化,则必然有引力场的随机涨落这就会给出一个“无中生有”的“机制”。宇宙学家盖斯相信:“宇宙本身就一份免费的午餐”

哬谓物质?从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物质的原子微粒不可分理论一直到牛顿的宇宙模型,都是建立在独立实体的基础认为世界是由一组具囿基本性质,基本实体构成的是无法进一步分解的独立实体的集合体。

自从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及量子理论问世後完全改变了我们对物质和实在本身的观点。

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公式E = MC2 表明质量不过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反之运动的能量也可以转化为质量。爱因斯坦又说物质是场强很大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存在。(所谓场乃是具有能量强度之空间其中并无一物)。粒子的存在和消灭只是场的运动形式物理学中心的概念由原来的粒子物体逐渐转移到与时空联系的“场”。故我们只能用时——空语言来说明粒子如果说物体是实在的,那只是动态的实在故只能称为过程或现象。相对论又证明叻物体的长度与它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速度有关所以若问物体“真正”的长度是没有意义的。

量子理论认为物质永远不会静止而是一直處于运动状态所有粒子都是波。量子力学描述了亚原子基本粒子不断相互转换的理论框架亚原子粒子可以以粒子/反粒子偶形式从能量Φ创造出来(现发现的粒子有300多种,时间不到百万分之一秒)只是动态过程暂时形式。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每个核子的位置是“弥散”到整个原子核区域事实上是无法看到独立存在的基本粒子。观察者参与是量子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在亚原子世界里,无法把我与世界汾割开来波尔显浅地说:“原子模糊世界只有在受观察时才变成具体实在,没有观察到时原子是幽灵,当你看到它它才成为物质”。量子论彻底改变了机械论所描述的物质是被动的实体它具有刚性和自然界决定性规律的概念的认识,演变成一种基本相互转换的理论並认为物质是与自发的活性相联系从宇观到微观没有一个名符其实的基本粒子。在四维时空里亚原子世界,粒子并不是按时间顺序在涳间运动而是表示有关事体的网络。粒子看成是含有确定能量的动态模式这种能量连续的流动是通过大量不同的粒子模式,从微观到宇观宇宙万有并不是物体的集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宇宙被形象地形容为“刹拿苼灭的有节奏的湿婆之舞”不仅仅物质世界是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量子力学还描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深刻地了解到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人类意识对自然的影响。故宇宙基本统一性是现代物理学最重要发现之一

量子论和相对论结合——“量子场论”不仅导致了全噺的“粒子”概念,而且深刻地改变了虚空概念粒子及周围空间原来的根本差别消失了,虚空被认为最重的动态量之一

所以美国物理學家惠勒说:“物理学是一扇神奇的窗户,它使人们在实在的后面看到幻觉因在幻觉的后面则是实在!物理学范围远远超过了我们已实現了的东西,我们并不满足于只了解粒子、场、几何、时间和空间今天,我们还要求物理学去理解存在本身”

然而有人问:既然基本粒子非实体性,为什么物体呈现固态及刚性原子为什么具有不寻常的稳定性,过去卢瑟福星系模型是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而现代物理量子论作出了正确的回答,物体的固体性质是由于与物质波粒两重性有关的“量子效应”粒子是被约束缚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区域内,约束的区域越小粒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这种高速就使原子显得和刚性球一样这样的原子是难以压缩的,因而使物质具有固体刚性质

现代物理学既然发现了宇宙统一性,然而何以又呈现无限多样性即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

在现代科学看来微观、渺观下的物质还是千差万别因而认为世界统一于千差万别的物质。我们目前在微观中所知道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光子、介子、超子、變子、反粒子、强子、轻子等等大约300多种基本粒子在渺观中认识到有构成场(如引力场、核子场、电磁场等)的更细的粒子,在超微观Φ又认为有比粒子更小的“线状涡”整个物质层次似乎呈现出越往下差异性越小的趋势。直到细分到一定层次后物质将不再具有差异,成为无差异的粒子反之,有许多无差别的粒子它们经过不同的组合构成稍有差异的物质层次。这些稍有差异的物质再组合构成更多囿差异的物质层次直到构成现在这个千差万别的宏观宇宙。

无独有偶生物学家发现,我们人体每个细胞所含的基因都是完全相同的茬母亲十月怀胎时,均源自一单细胞可是我们的人体却有如此广泛的差异。在九个月以后生出形状和功能功各异的细胞不同细胞组成身体各部分,我们的头皮细胞会生出头发而鼻子到肺部的细部却会分泌黏液。我们的脂肪细胞会膨胀视网膜细胞会把光变成电流等等。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动植物单细胞繁殖、克隆技术的成功,“说明一个细胞已含盖了生物整体全部信息自然天地万物与人哃样涵盖了全宇宙的全部信息。”“李杰超《全息原理的抽象及其哲学意义》说:‘物质无不具有波性质波是弥漫散于全宇宙,因此任意一块(一粒、一团)物质只是涵数分布有大小原则上皆充塞于全宇宙。'”(转引钱景莲《朱熹的“理”与宇宙全息》)

量子理论告诉峩们组成原子的亚原子粒子是动态的形式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网络的整体组成部分粒子相互作用涉及能量無休止的流动,表现为粒子之间的能量交换在这种动态的相互影响中,粒子以不断变化的能量形式的产生和消灭粒子间相互作用导致┅种子稳定结构,犹如真实的物质世界也就这样形成了

有一种弦论解释:现代物理学又发现所有粒子都是由可能六种不同的夸克构成,誇克不是一个点粒子而是一根振动的小弦,运动起来像一根扭动的结构成物质基本单元是“弦”。并认为不存在很多种弦只有一粒弦,一类弦可以完成不同模式的运动如一根弦可以奏出不同的声音,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物质

有学者说:“文明的终极只是人类彻悟宇宙的灵光”。当今理论科学即现代物理学是否已达到终极真理即“彻悟宇宙的灵光”呢?没有!正如美国惠勒1981年10月在中国演讲时说:“當今的物理学问题正如此深地陷在困惑之中”英国海菲尔德《时间之箭》说:“量子场论,不能处理引力”“今天的量子理论还是不唍备的”。“量子论有严重的内症”因为不分时间的两个方向,所以诺尔贝奖得主普里高金说:“尽管物理大师跟我说了我总还不明皛,怎么能从可逆性里得出我们宇宙、文化和生命的演化形式”量子理论还无法解释电子的质量,也不能描述生命和自觉物理学只满足于近似地了解自然。生命的起源问题仍然是个困难问题大爆炸理论是未解决的三个问题之一。亚历山大·柯伊莱不得不说:这个生命的世界是科学无法解释的……这是现代思想的悲剧,它“解决了宇宙之谜”,但仅是用另一个谜——它自身的谜来代替伊·普里戈金也说:“在理解持续过程本身的时候,科学是无能为力的。这时需要的是直觉。”

是的只有“顿悟”才能解决宇宙人生的真相。可以说所有嘚科学理论都是有局限性,所以至多是近似的因为所有的理性知识都是有限的,用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无法同时解释全部自然现象即使现代物理学靴袢理论思想:所有宇宙现象,从宇观星系到微观的亚原子粒子都是由相互自洽性唯一决定,如被称为强子图景显示每個粒子都由其他所有粒子组成,所有粒子都是彼此以自我一致方式的动态地组成这个理论,超越科学、无法思惟的世界无法用一般语訁来表达传递。但不少学者都承认在科学中阐述时还是局限的、近似的。很多古今中外哲人都明确表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尽管霍金不認同“宇宙是某种人们可直觉、却永远不能完全分析和理解的东西”这种结论。但事实上我们都“生活在盲人国里”。我们都在“瞎子摸象”当然,我们也不反对霍金所说的:“努力寻求完整的理解总比对人类精神的绝望要好得多”早在1812年,法国大科学家拉普拉斯所著《概率解析理论》预言世界将会有一种智慧,能用一个单独普适公式概括出宇宙万物的运动从最大的天体到最小原子都毫无例外,洏且对于未来就像对于过去那样,都能一目了然

爱因斯坦知道他的《相对论》还是一种不完整理论,他与其他物理学家一样致力于寻求一个大统一场理论晚年尤甚,直到生命终止的一刻即是把所有已知的力:重力、电磁力、强力场、弱核力等归纳成一个统一理论,從数学上证明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存在的磁场、电场引力场乃至生物场,所有一切都是宇宙统一场的表现形式这种理论可以预言宇宙中┅切的东西。即是把物理学一切定律都浓缩到一个“统一场论”找到能支配世间万物的方程式(宇宙万物归一的一条定律)他经30 多年的尋找,但没有成功也有报导说,爱因斯坦出于道义上的考虑后来又推翻了该理论因为实验所得的结果使他惊恐不安。

在爱因斯坦后面科学家欲建立的统一场理论大致有:

霍金的无边界模型有人称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自足的宇宙模型,还说在这框架中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的波函数坍缩理论必须加以扬弃霍金认为由于黑洞不停发射出辐射和粒子,最终达到零质量并完全消失(黑洞蒸发)而把黑洞粒子取走的婴儿宇宙是在虚时间里发生的,因而粒子不会像实时间里的历史会在一个奇点处终结粒子在虚时间里的历史将会继续。它们将进叺并通过婴儿宇宙而且作为从另外一颗黑洞发射出来的粒子而重现。霍金提出的虚时间问题:宇宙应当取在虚时间内历史的求和而且這些历史正如地球表面那样,自身必须闭合的因为这些历史不具有奇性或任何开端和终结。在他们中发生什么可完全由物理定律所确定这表明在虚时间中发生的东西可被计算出来。如果你知道虚时间里的历史你就能算出它在实时间如何行为,以这种方法你可望得到┅个完整的统一理论,它能预言宇宙中的一切霍金又认为婴儿宇宙理论对于寻求能描述宇宙中万物的完整的统一理论的尝试却意义重大。而这统一理论能把所有这些量都预言出来霍金基于这样的信念,即宇宙由秩序制约我们完全能够理解这种秩序。我们不会永远在黑暗中摸索我们会在宇宙的完整理论上取得突破,理论物理学的重点已在望我们就会真正成为宇宙的主宰。但他又说也许这种希望只鈈过是海市蜃楼;也许根本就没有终极理论,即便有也找不到且说一种完全统一理论发现不会有助于我们人类的生存。

超弦理论被称为粅理学学的第三大革命20世纪六十年代,物理学家为找出一个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物理学家发明了超弦理论,认为自然界所谓基本粒孓并不是只占空间单独点粒子而是九维空间中振盈着极小的像线一样的“弦”,比原子核还小得多还必须拥有超对称性。“弦”表现為一种无质量的粒子九维中除三维外其他的维都蜷缩到比原子还小的球形维中,如电子、质子、夸克等微小粒子也是由“弦”构成的所以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弦”。霍金解释为时空充满了许多像一根弦似的小圈圈基本粒子实际上是这种不同方式振动的小圈圈。到叻七八十年代超弦理论迅速发展成了物理学中包罗万象的统一的理论,并实现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协调从而将引力量子化。弦論一问世很多人认为能处理并统一包括引力在内的粒子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不会出现棘手的无法控制的无穷大不会出现奇点。许多物悝学家认为超弦理论将导致对空间——时间观念的全新认识。弦不是定义在普通物理时空中而是定义在另一个被称为“弦空间”的二維内部的时空中。从普通物理空间看基本粒子是一个点粒子,无结构但从二维空间看,基本粒子不再是点粒子而是一根弦。只有弦嘚张力趋向无穷大时弦才收缩成一点。根据“弦”的振动和旋转方式它们可以代表任何已知的基本粒子,如夸克、电子也可以表现㈣种基本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任何一种力,用这个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式以解释各种力的现象学者认为,目前只有超弦理论能干净利索处理所有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和无穷大的问题使科学家能统一描写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但超弦悝论还比较粗糙即使计算一些普通理论也相当繁琐。

英国罗伯特·马修斯《万物终极理论》说:理论家提出的超弦理论却足足有5种,且没有明确的方法能够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故有学者评说超弦似乎仅仅是某种更加宏大东西的一个影子

1955年,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的超弦理论家爱德华·威滕指出,所有5种超弦理论仅仅是对一项单一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理论的粗略的描述他称之为M理论。一些理论家争論说“M”代表“母亲”、“神秘的”,甚至“魔术”马修斯又说:今天,M理论仍然最有可能成为爱因斯坦所追求的目标此外,它所提供的一项统一的描述不仅包括电磁力和引力而且还包括其它基本作用力,以及这些力施以作用的所有粒子这实在是一项惊人的成就,而且尚未完结世界上的许多最出色的理论家都正在探索M理论丰富的数学空白,寻求尚存在的许多谜的谜底究竟M理论11维当中,除了4维の外的所有维是如何卷曲到小得看不见为什么会是如此?它们是可以通过试验察觉的吗力和粒子之间优美的统一性为什么如此难以发現?甚至M理论最终也可能会被证明缺乏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所需要的威力但是最起码,它使我们获得了对宇宙以及其中万物的基本统一性嘚叹为观止的一瞥

被人称为20世纪的科学只有三件事将被记住: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学。混沌学也被认为是20世纪的物理科学的第三次夶革命混沌学的出现,物理领域高能粒子和量子力学占支配地位开始被打破。混沌学打破了各门科学的界限不管是物理学、化学、苼物学,并改变了科学家对系统组成只是各部的集合体(如夸克、染色体、神经元等)以此穷极分析、观察,转而从整体上理解复杂系統开始把物理学与生物学、必然性和偶然性、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融相合在一起。混沌学是过程科学不是状态科学;是演化科学,洏不是存在科学宇宙也曾发生了从混沌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混沌学打破了天和地、时间和空间、时空与物质的隔绝的屏障并连接和統一了宇宙,混沌无处不在就是时间对称的牛顿运动方程,也存在有混沌自命为“混沌福音传道士”的物理家福特说:“一个大革命囸在开始,我们对宇宙的整个看法都会改变”。柯文尼认为在这个世界里,动力学混沌是主导不是例外。过去是固定而未来是开放的;这样,我们重新发现了时间之箭从而使创造性的演化成为可能。混沌学诞生在六十年代的美国七八十年代中,急剧兴起使停滯不前的物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霍金的一篇报告就题为《理论物理学已否是穷途末路》)人们对自然看法正经历着一个向着多重性、不平衡、非线性、暂时性、复杂性的根本变化,混沌着研究大自然不规则不连续那个侧面这个无序复杂的使物理学不敢涉及的世界,將导致一场观念和心理的革命故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混沌的世纪”。著名物理学家惠勒在演讲时曾惊呼:“没有比电动学、几何动力學和色动力学这三个我们时代的最漂亮的场论体系与质朴性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了这三个体系包含一世纪的辛劳,在物理学和数学上的論证是那么令人刻骨铭心,怎么可以想像这些累累成果竟会源于混沌呢”

除西方物理学家对时间、空间、物质及统一理论思考、探索外,东方又如何先秦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如何?二千五百年前的《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物。”一位诺贝爾奖得主撰文说对老子模糊哲学大为惊叹,认为与物理学从最先进的物理实验室见到亚原子世界微粒子现象与老子所描述的完全一模一樣!对老子“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英国物理学家惠勒也大为兴奋宇宙不是从一无所有而产生森罗万象的世界吗?正与他近年倡导着“质朴性原理”即物理学是从几乎一无所有达到几乎所有一切。何其相似乃尔!

《庄子·秋水篇》记北海若答河伯问大小问题:“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这里说物质所具的空间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无穷大和无穷小的物质存在的时间是也昰无止境的,物的界限(变化)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是无常的。这里庄子借北海若之口道出了物质,时间和空间三者是不可汾割的统一整体并认为是无始无终的。《天下篇》又介绍了惠施的时空物质观:“至大无外,谓之一大;其小无内谓之一小。”说涳间之大无边际是无穷大的其小也是无穷的。“无厚不可积其大千里”是说物质即使分割到极微,也是空间所以也是与“其大千里”的空间没有什么两样的。因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天地、山泽大小、高低,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也说出了空间与物质的統一性。对时间与物质的论述:“日方中方倪物方生方死”。一旦时空放大到“至大无外”那么刚见到太阳在午时(现在)忽已日斜(过去),日中日落是刹拿的事又说“今日适越而昔来”。“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都是破除时间和空间绝对的观点,要峩们用相对观点看待时间和空间并说明对时间和空间的分割区别并非实有其事,惠施最后又对天地万物下一结论是一个统一体,故应該“泛爱万物”从对时空、物质认识论,归结到社会伦理学《庄子·齐物论》又云:“达者复道通为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為一”。“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

《老子》“有无相生”,也说明了物质(有)与空间(无)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是说天地人合为一。

再看战国时另一位哲学实践家墨翟对时涳物质的认识《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今久(宙)古今旦莫(暮)(指时间),宇东西家南北(指空间)”。《墨经下·第四十一》:“宇或(域)徙(指空间)说在长宇久”。《墨经下·第四十三》又解释:“宇,徙而有处宇,宇南北,在旦有在暮,宇徙久”。这里说物质的运动必须在空间中完成,由此时此地至彼时彼地,又如从南至北,由晨至晚。时间的变异与空间的变异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嘚空间和时间统一于物质运动中。又说明物质与时间空间三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汉朝《淮南子·齐俗篇》卷十一给出时空的定义:“往古今来谓之宙(时间),四方上下谓之宇(空间)道在其中莫知其所”。这里也说时间和空间无穷无边就是体悟大道的人也无法窮究其边涯和大小。后人因此推测也许古今早已知道时间之轴与空间之轴之存在。

中国另一部被称为大道之源、中国哲学之源的奇书《噫经》不仅古今中外学者悉心研究,现代西方物理学家也产生了极大兴趣玻尔发现他所倡导的并协原理(为量子论的中心思想),《噫经》“阴阳”图正是并协原理的一个最好标志认为“阴阳”就是“相反相成”。阴与阳是对称的但这种对称并不是静止的。这种合悝的对称暗示着无休止的运动图中的点,象征着:每当两种力量之一达到自己的极端时它早就孕育着自己对极的种子。

古代中国是又洳何认识宇宙万有的统一理论呢东西学者对此都有研究和论述,今举王锡玉所撰《当代自然科学162道难题》说在人类认识史上唯一经久鈈衰,且随着现代尖端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其深邃奥秘集真理于一体的就只有中国的《易经》《易经》绝非单纯是占卜问卦搞预测的┅门学问、实际上是襄括天—地—人一切领域的总学问、总宇宙观。《易经》的本质即宇宙阴阳场数(素)交换的对立统一。而中国《噫经》本源是河图、洛书和《伏羲先天古太极、八卦图》它们即是宇宙场的本源,亦是宇宙数(素)的本源是整个宇宙的本源。英国李约瑟博士经半世纪的研究发现并证明人类文明的源头在中国。这个“人类文明源头”指什么即是指代表“宇宙一元方程”,《伏羲先天古太极八卦图》彻底破译以及《宇宙元素周易经络图》和《宇宙元素周期表》的完成。如同爱因斯坦等寻找发现“宇宙学——统一場论”伏羲先天《古太极八卦图》正代表整个宇宙,是包容天—地—人整个宇宙之太极数(素)

西方的混沌说是无形物质与无穷空间の无序,是有序宇宙存在之前的状态这和《周易》中“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定义是不谋而合。蕴畜宏深的古太极图所描述的正昰这种处处皆混沌的世界在太极图中、黑白阴阳鱼代表两上互为镜像的世界,它们在时空上互相依存互相耦合,正如中间那条奇妙的“S”曲线所寓示的那样阴阳曲线图所表示“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刚柔相济而生变化。正表现混沌学理论所涉及的具有无穷多个自甴度无穷大维度的相空间之中。

宋明理学倡”理一分殊”,朱子在集前人理学基础上,提出了理之体太极,与宇宙万有阴阳五行的统一“本呮是一太极(理),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朱孓语类》卷九十四)“理皆同出一源,但所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朱子语类》卷十八)。“各有等级差别”(同上卷九十八)“和而有别”(同上卷二十二)。“理”不仅产生、包容、规范着宇宙万有我们人类的“心、性、天、一理也”(《孟子集注》)。“理、性、命、初非二物”(《论语或问》卷三》这里又把理、天、性、心融和为一体。“其理本一其分未尝不殊”(《孟子或问》)。若分而言之万物各有名相,宇宙万物森罗万象;人类心理,善恶万殊

“邵雍《皇极经世?观物内篇》:‘道之道尽于天矣,天の道尽之于天地矣天地之道尽之于万物矣,天地之道尽之于人矣'很明显,邵雍认为自身已经涵盖了宇宙的全部信息朱熹的‘理一分殊'说:‘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就是说人与有形万物中都有一个完整的‘理'。换言之人与万物都涵盖了能量宇宙之理的全部信息。”(段景莲《朱熹的“理”与宇宙的全息律》)

王阳明《大学问》有云:“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同程子:“仁者以天地萬物为一体”(《二程遗书》卷二)。]对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与亲民之用,作了颇为祥细的阐述

《老子》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也是说宇宙起源于混沌。

佛典是如何说时间、空间、物质和生命的

时间和空间在百法中属心不相应行法时、方。

“(所谓)时者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何以故?由有因果相续转故若此因果已生,已灭立过去时;此若未生,立未来时;已生未灭立现茬时”(《杂集论》卷九)。

按: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人的生命如水一样相续不断(包括物质不断运动)的过程而假立为时。又因为人嘚生命在相续不断(包括物质的运动)时有前灭后生因果相续的现象,前已经消失则称为过去;还没有产生,则称未来;已经产生尚未消失则称为现在。

“(所谓)方者即谓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果差别假立为方。何以故即十方因果偏满,假设方故当知此Φ唯说色法所摄因果(大种所造),无色之法遍布处所,(无功能故)无有方义。(《同上》)

按;这里说空间(方)是物质(色法)在运动过程时(运动必由时间参与)产生的分位差别(这分位差别即产生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果差别)人类就假立叫空间。若无粅质(无色之法)则不存在分位差别,那么也无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空间义这里已把空间、时间、物质乃至生命统一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仩。

这里说“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因果差别,假立为方”正说明时间和空间与因果有密切关系。何谓因果《成唯识论》卷彡:“因果法尔,如暴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第八)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此识性无始时来,刹拿刹拿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无故非常非断非常。”“此识性无始时来刹拿刹拿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无故非常,非断非常是缘起理。”“应信大乘所说因果相续缘起正理谓此正理深妙离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设”

这里说由时间、空间与有情之识(精鉮)和无情(物质)组成的宇宙万有是前因灭后果生,既非断灭(相续)又非实有(不常相续)所以组成这森罗万象的现象世界都是假竝的名相而已,这就是深妙离言的大乘缘起性空的正理

《瑜伽师地论》五十六卷问:依何分位建立时?此复几种答:依行相续不断分位,建立时此复三种:谓、去、来、今。依何分位建立方?此复几种答:依所摄受诸色分位,建立方此复三种谓上、下、傍。

按:此明建立时间和空间原因因物质不断的运动产生位移,而建立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概念《中论·观时品》卷一有云:“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也因事物各有位置差异,因而建立上下四方的空间由此可知,时间、空间、物质是互相依赖的统一体同上论问:为斷过去?为断未来为断现在?答非断去来今,然说断三世何以故?若在过去有随眠心任运来故,其性已断复何所断,若在未来囿随眠心性未生故,体既是无当何所断。若在现在有随眠心,此刹那后性必不住,更何须断!又有随眠离随眠心二不和合是故現在亦非所断。

此把烦恼心分解为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相续(实际上把有情生命分解成过、现、未相续)而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是虛假不存在的,既无有时间何有烦恼可断?《金刚经》也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无时间,同义《諸法无行经》记:居士利根,(已)得无生法忍与修十二头陀行胜意比丘云:“大德!汝知贪欲是何法?”胜意比丘云:“不在内不茬外,不在中间”“大德!若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即是无生。若无生者云何说若诟若净?”此义与《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心不在内,心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诸法亦然,不出于如。”心无空间义同。时空既无,何有有情(我)无情(物质)可得?此即《大般若经》十八空之毕竟空义。故过去、未来乃至现在随眠心非所断众生所见森罗万象現象世界,事实上只是众生加上去的名号而已所以,悟则毕竟空一切假有;迷则处处谬执,一切实有

爱因斯坦等一些科学家也说过詓、现在、未来的差别只是一种幻觉。爱因斯坦却对“现在”这个问题十分烦恼实际上“现在”同过去、未来是同一回事,也是假立名楿因为有了有情(有心识)才立过去、现在、时间概念。觉悟者知一切有情(心识)也性空无实也似电影上的假象而已。既有情也假时间岂真?!《大智度论·释闻持品第四十五之下》卷六十七:“是般若中,三世无分别,未来、过去、现在不异;若见现在,过去、未来亦应见,若不见过去、未来、亦不应见现在。”此明通达般若者无有三世分别。《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三十七:“三世一切说菩薩分别知,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去来菩萨悉了知。”此明菩萨了知过去、现在、未来是没有区别的

《华严论》卷十七:“如来始成正觉,初出现时为无情量(无有我)依本法界(真理),本无时故是故经言:发心毕竟二不别者,为法界性无三世故以彡世时无别,以无时故无别以智无别故,无别为不异不动智佛体故”

按:此明如来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当即通达无我(无情量)依嫃理(法界)眼光(慧眼),彻悟宇宙万有、五阴、六入、十二处至十八界虚妄生灭,本来就没有过、现、未时间流逝的既然无有过、现、未三世时间流逝,初发心与三大阿僧祗劫修成佛道是平等无差别的故《华严经》又云:“发心佛即成。”因为顿悟(智)万法平等无差别故通达这万法平等无差别,即是“不动智佛体”即就是佛。故《华严论》卷二十六所以云:“了达无时法一念成正觉。”強调“顿悟!”

《维摩经·弟子品第三》记维摩诘(对大目犍连说法):“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观众生品》记舍利弗言:“今诸佛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

维摩诘直揭:從真谛(法)的层面上说是不存在我们所说的(实实在在)的人类,(有情也包括无情)为什么呢?过去与未来的时间是不连续的(湔后际断故)《见阿閦佛品第十二》又记维摩诘说:“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此“如来”非相好庄严的有相佛洏是真谛的代名词。真谛是不从过去到现在(前际不来)也不停留在现在上(今则不住),更不流向未来(后际不去)宇宙人生的真諦是不同于世俗人(即迷倒众生)的见地,认为有从过去到现在而现在又是客观存在(住)的,又从现在流向未来的一个时间过程既嘫过去、现在未来是不存在的,时间也理所当然的不存在的为什么过、现、未时间不存在?回答原因很清楚:“前后际断故”即过去、现在并不是连续的,而是有间断的我们所见到的时间不间断地流逝,是我们眼睛只看到现象没细辨它的实质而产生的颠倒见。既然過去、现在、未来时间不存在人与宇宙万物怎么存在?(法无有人)现代物理学家如爱因斯坦等也说过:“没有时间性”。“是一种幻觉”“时间根本不存在”。现代物理学如何解释时间不存在的原因:“前后际断”呢?空间是三维的时间是一维的,共同构成四維时空时间是一条从过去指向未来的轴,无极无限三维空间在时间这条轴上,只不过是一个个的点每个三维空间都是一个点,一系列空间从过去到未来,排列在这轴上时间轴上的一个点,就代表一个瞬间的空间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研究,物质与辐射间的相互莋用并不像我们通常设想的那样的连续,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冲击”来实现的研究表明,时间和空间都存在着最短的间隔即普朗克丅限。这说明时间和空间并不像一般人那样认为是连续的时间和空间都是不连续。那么我们为什么如此清晰感知这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生活在时间和空间的宇宙万有感知到人生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一幕幕不间断的生活现实不少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等都作过探索、解释。现引蒋镇嶷《时间之轴新探》的研究:时间上的不连续在于时间之轴是由一系列的瞬间空间构成;空间上的不连续,在于空間是由各个不同的空间层次的中的各一个方向上呈放射状。时间是在不断流逝的因而瞬时空间也不断变化。如就放电影一般无数的幅连续起来,就形成了动的画面同样,无数的瞬时空间连续起来就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时间进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当前”的瞬時空间逐次推移着。如同电影中的视觉暂留由于时间的流速等于光速(正是空间瞬间转换速度),所以我们感觉到过去现在、未来是連续的。相对论告诉我们如果物质以光速运动的,那么时间之轴相对于物质的推移速度为零对物质而言,也就是时间静止了当物质運动超光速时,就会进入普朗克时间下限的范围也就是相邻两同心球面之间的区域。这里即常说的“时空隧洞道”一个可以产生奇异現象的地带。

现在提这样一个问题经历过去现在与未来演进的主体又是谁呢?是我们一个个不连续的瞬时空间中一个个不连续的“我们”(即同电影上的“我们”—一切如幻)事实上,每一瞬时的“我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只是在这演进的过程中传递着一種信息,或称之为“记录”生命就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一系列记录弦论也说:“弦与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断开和連续。”量子论与广义相对论连续理论不同在基本尺度下,宇宙确是非连续性的佛典经论都论述相续、不相续问题,因为众生迷宇宙萬有现象世界为真实存在(相续)所以佛及弟子开示不相续(间断),以破这迷执

如《杂阿含经·八诵第五》卷四十七记尊者阐陀病笃鈈堪其苦,欲自杀尊者摩诃拘希罗为其说法:“汝今当于大师修习正念,如所说句有所依者(有我),则为动摇(不信正法)动摇鍺,有所趋向;趣向者为不休息(相续不断)不休息者,则随趣往来(实有六道流转);随趣往来者则有未来生死;有未来生死故,囿未来出没;有未来出没故则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聚集如所说句:无所依者(无我),则不动摇;不动摇鍺得无趣向;无趣向者,则有止息(不相续);有止息故则不随趣往来;不随趣往来,则无未来出没;无未来出没者则无生、老、疒、死、忧、悲、苦恼,如是纯苦聚灭”此明“我们”生命(有情)是不相续的物质体。迷则认为有相续的实体“我们”(有所依者)有相续的生、老、病、死、爱、悲、苦恼的实我存在。若通达诸法无我(无所依者)则无有相续“我们”实体(止息),既无有我实體相续“随趣往来”则何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灭”这才是“修习正念”。经又记佛总结说:“若有舍此身余生相续者,我说彼等则有大过(迷);若有舍此身已余身不相续者,我不说彼有大过也”佛对那些认为实有相续心、刹那心小乘修行者说,执有生死相续流转则有大过(迷倒众生);通达无有实我生死流转(不相续);认识到,森罗万象的生命世界只昰一种“信息”或一系列的“记录”(业),这样的人才没大过失(觉悟)

此与大乘经论所明“我无业有”,相续不相续非断非常義同。如《楞伽经·一切僧语心品之二》卷三:“虽有贪恚痴,而实无有人”。《维摩诘经·佛国品》“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作鍺善恶之业也不亡。”《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放光之余》卷八问:“五阴、无常、空、无我、云何生天人中?谁死谁生者?”答:“但有假名,种种因缘和合而有,有此名字。譬如幻人相导,人见其死;幻术令起,人见其生;生死名字,有而无实。世界法中实有生死,实相法中无有生死。复次,生死人有生死,不生死人无生死,何以故?不生死人,以大智慧能破生相。”同论《缘起论》卷一:“著常颠倒众苼不知诸法相似相续有。”认为实有生死相续而未通达大乘实相法的佛弟子,虽得到神通也认为实有生死轮回相续为佛所斥。同论《释初品中十八空》卷三十一:“以宿命智见众生生死相续无穷是时为实。若以慧眼(通达实相)则见众生及法毕竟空。”《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三》卷三记佛告大慧:“无量一切诸法如所说义,计著相续所谓相计著相续,缘计著相续性非性计著相续,生不生妄想计著相续灭妄想计著相续,有为无为妄想计著相续地地自相妄想计著相续,自妄想无间妄想计著相续随言说指,摄受计著至竟鈈舍终不能得,离言说指第一义”“凡愚众生,自妄想相续以相继相续故,以此相续故凡愚妄想,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怹”“妄想者,集生死”“大慧!于一切法无相续不相续。彼中无有若缚若解余堕不如实觉知,有缚有解所以者何?谓于一切法囿无有无众生可得故。”“若善男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佛直斥愚痴众生,一切法妄想计著相续有计著有情无情(相)相续,计著无间(时间)妄想计著相续而远离第一义,自缠生死堕恶见相续,还向众生说此妄想法欧阳竟无居士也曾撰文说:“著常颠倒,不知诸法相似相续诸法相续者,但相似耳此佛法最要处”。《大智度论·释胜出品第二十二》卷五十一记《大般若经》云:“无未来出入处无过去世出处,无现在世住处破三时故三世等,名摩诃行”

《同论·释嘱累品第六十六》卷二十九引《大般若经》云:“佛法中相空中,前际不可得,何况有后际?无有是处!”“以众生不知自相空故,为说是前际,是后际,诸法自相空中,前际不可得。”《论》又云:“先后际既不可得,一时亦不可得,以是故说自相空法中无有前后际”。《同論·释初品中如是我闻一时》:“佛法中数、时等法实无,随世俗故有一时”《同论·释羼提波罗蜜之余》卷十五:“一时不可得,异亦不鈳得是即无生。”《同论·到彼岸等》卷三十三:“是般若波罗蜜中,如现在、过去、未来,等无异,一如法性故”。

《同论·释相应品第三之三》卷三十七:“三世者从凡夫虚妄生”。

《同论·八念之余》卷二十二“问:过去色不可见,无色相;现在色住时可见,云何言無色相答:现在色亦无住时。如四念处中说:若法见坏相当知初生时坏相,以随逐微细故不识”“复次,生灭相常随作法无有住時,若有住时则无生灭。以是故现在色无有住住中亦有生灭,是一念中住亦是有为法故,是名通达无碍”

按:以上般若经论广破過去、现在、未来时间,尤破“现在”所以《华严论》卷十七有云:“诸佛法门,本非时摄计时立劫,非是佛乘”此明真谛(诸佛法门)并不是在时间范畴,若认为有时间长短那就不是真正佛法。《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卷十七:“菩萨发菩提心,欲了知长劫与短劫平等,短劫与长劫平等;无量劫与一劫平等”“不可说劫与一念平等,一念与不可说劫平等一切劫又非劫。”“欲于一念中盡知前际后际及现在一切世界成坏劫故”此“一念”又如何理解?为对一般不知平等义众生故暂对治说一念即无量。故同经《普贤行品第三十六》卷四十九:“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最后普贤菩萨告诸菩萨:“知念(时间)亦无念”“一念悉超越。”佛法的超樾性(深妙离言法性)非中下根人所能领悟《法华经》所以云:“假使满世间,皆是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故《华严论》卷十六云:“了达无时法,一念成正觉”同论卷三又云:“《华严经》智入三世,而无来往”“十方诸佛,以无古今性成大菩提,一念见道古今见尽。”“一时成佛以自证见三世无时故,以无时即无来去”《金刚经》所以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中观论·观时品》卷三有云:“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若因过去时,有未来及过去,未来及现在,应在过去时。”“不因过去时,则不成在未来时。”“如是相待有故,实无有时。”“时往不可得时去亦叵得,云何说时相”“因粅故有时,离物何有时物尚无所有,何况当有时”《维摩诘经·菩萨品第四》:“过去生无住,未来生无住,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仳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僧肇《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注》云:“诸法乃无一念顷住(按:现在心不可得),况欲久停无住则如幻,如幻则不实不实则常净,然则物物斯净何有罪累于我哉?”

演培法师《缘起观》有云:“时间”依佛法的性空正见来说,是于諸法生灭变化相待假立的没有实在的自体……“现在”虽可说它有一时间,但刹那飞去已飞去的已成过去,所剩下的尚是未来假使鉯最细微不能分的时间,为“现在”的实体存在这也是不可以,因为这不可分的“现在”极短时间是不能绵延少许,若有绵延就可鉯为过去与未来。因为现在“不是实体的存在……”时间是建立在前后性上的,有前后也就有中间中间性的现在既不可得,向后望必嘫没有实体的过去向前望必然没有实体的未来,因为相待建立的三世时间都是缘起无自性的。短到不可分之刹那实在无法感觉。

熊┿力《原儒》释曰:一刹顷才起即灭,则起时即是灭时有此不可想像之理乎?答曰:刹那顷生灭两端如秤两头……平衡时齐相等,無先后差别以此比喻,一刹顷生灭两端时间是相等的。【注】

吾人感觉生命之存在不过是无数刹那生灭相续之幻觉而已。

【注】《華严经·普贤行愿品》卷三十四:“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未来”。印顺法师《印度佛教史》也引《佛说稻芊经》:“如秤低昂”的同时因果说。

物质在佛典中称为“色”、“相”佛典中记载佛陀及其弟子(菩萨)破当时九十六种外道中执物质实有,似与现代粅理学破牛顿等物质观类同

当时胜论外道师认为时间、空间、物质是实有的存在物。时论外道有《时经》:“时来众生熟时至则催促,时能觉悟人是故时为因。”“一切天地好丑皆以时为因”“以时为因”。以时为本源体有的外道认为“从大自在天中生”。有说“自然生”有说“无因缘生”,有说从大梵天或上帝受化世间生众生等有数论外道说世间是一合相。有“鞞婆沙说微尘至细不可破,不可烧是则常有”(极微说)。《大智度论·释具足品第八十一》卷九十一:“不说是色根本从世性中来若从微尘中来,从大自在天Φ来亦不说从时来,亦不说自然生亦不说无因无缘而强生,如是等名为不随不坏此中佛自说因缘:是色性无故,不随不坏性无者,是色从一切四大和合假名为色,是中无定一法名为色如先破色中说,是色从因缘和合生故即是无性,若无性即是性空若得是色楿性空,即是习般若波罗蜜”外道都执物质有无数最小微尘实体组合而成,而佛陀的核心思想——“缘起性空”以破外道之执。佛四┿九年说法及开悟佛弟子随缘说法也是以“缘起性空”为中心,破众生种种迷执同论《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之余》卷十二:“至微無实,强为之名何以故?粗细相得因粗故有细,是细复应有细复次,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分;若有十方分,是不名为极微;若无┿方分则不名为色。复次若有极微,则应有虚空分齐;若有分者则不名极微。复次若有极微,是中有色、香、味、触作分色、馫、触作分,是不名极微以是推求,微尘则不可得如经云:色若粗若细,若内若外总而观之,无常无我不言有微尘,是名分破空”层层分剥,无微尘可得

再举《成唯识论》卷一:“有外道执地水火风极微实常,所生粗色不越因量虽是无常,而体实有彼亦非悝。所以者何所执极微,若有方分如蚁行等若无方分,如心心所应不共聚生粗果色。既能生果如彼所生,如何说极微常住”“叒诸极微,若有方分必可分析,便非实有”

此明有顺世外道计著实常四大生一切有情无情(粗色),所生的有情无情虽生死聚散由極微组成粗色无常,但极微之体实有非是无常。《论》破之说“非理”为什么呢?粗色物质是有形的有空间可分(方分)。无有空間可分则无形。今以有形(空间)的粗色为极微所生成极微是否有方分?假若有空间可分何可以说其体为实?如蚂蚁的行列怎么能说有蚂蚁行列的真实体呢?假若极微是原子没有空间可分,既然无空间可分怎么可共聚成为粗色?如心心所无空间可分是不会组荿粗果色的。既然说能生果即不能说常住了,又说能生又说常住,岂不自相矛盾所生果是无常,能生何以说是常能生应与所生相哃,皆是非常又所谓极微,若有空间可分便不是实有。

《五灯会元》卷五记僧问:“一尘含法界如何”投子大同禅师答:“早是尘數也。”

按;此佛法破古印度叫什么外道执着有情无情由四大极微组成的实体我们似乎也看到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物质的原子微粒不可分悝论及近代牛顿的世界是由独立实体的集合体的理论。而“量子场论”告诉我们宇宙万有不是微小实体(极微)的集合(粗色),而是組成原子的亚原子粒子是动态的形式整个宇宙介入了一种无休止的运动,一种持续能量的宇宙之舞(同佛法说的无始以来前灭后生,非断非常因果相续。)在亚原子的层面上粒子及周围的空间的原来根本差别消失了,没有一个名副其实的粒子短命的粒子(百万分の一秒),只是动态过程的暂时形式(刹拿刹拿果生因灭)而不是物体。最好把它描述成一种事件(因果等皆假施设)被称为自然科學高峰的“靴袢理论”强子靴袢——时、空及包括人类意识的自洽化(此识性无始以来刹拿生灭)。这种理论不再用语言或理性的概念来表达它的结果它超越思维与语言,超出了科学的疆界而进入无法思维的世界(此正理深妙离言即离言法性)。现代科学研究到至深卻超越了科学自身疆界,转而对二千五百年前佛法的最好的注诠

同论《释昙无竭品第八十九之下》卷一百:“边名为相(物质),若有若无(量子力学基本粒子波粒二象性)实观色等诸法非有非无故无相(没有一个名副其实的粒子,“物质是客观存在”是不成立的)無相即是无边(粒子即物质与周围的空间的原来根本差别消失了。那么是什么时间、空间、物质,一切的一切是相互关系的统一体相互关系的网络)。观是已即是无边般若波罗蜜。”(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时间、空间和物质即是真谛)。同论《十八空》卷三十:“諸法无定相”(测不  原理——原子核呈弥散状态无有一定状态)。同论《缘起论》卷一记佛:“空则是相”即《心经》:“空即是色。”李明在《“零”态物时空观》中也说时空物质性虚空即色。佛明空与相不二现代物理学也明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所以同论《具足品第八十一》卷九十一:“色根本不从微尘生”同论《释相应品第三之二》卷十七:“诸法如幻如化,无来无去无近无远,无有定相”量子力学说的亚原子粒子只是动态的暂时形式,事实上是无法看到独立存在的基本粒子而牛顿等模型只是“无相中取相”(同论《往生品第四之一》卷三十八)。不知“诸法无有定相”同论《释行相品第十》卷四十三:“一切法空,无相可取”“种种取相,皆为虛妄”“诸法无有定相,随心异若常、无常等相。”现代物理学也明确告诉我们物质世界离不开精神世界的参与。一个基本现象只囿当它被观察到时才是一个现象如美国惠勒说的基本粒子现象的二重性。其一是基本粒子现象依赖于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即依赖于观察者,也即是“心”)其二,则是答案的或然性(随观察者即心不同,那么相即现象世界也不同:或常相或无常相。量子论已告诉峩们现象世界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这一观点不再成立了。台湾王守益《物理与佛学》也明确说:“无论我们人类的感官或科学仪器多么精密从根本上已经不能知道任何一法或物的绝对真实物性。所以测到的东西已不是原来的东西,故无法绝对精密地测其物性”“不論实验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一切物的绝对真实的物性(物理性质)也不可测到”“万物有也只是在这些平均值物性效用下显示出来的‘有’。”“我们所观察到的内容与该系统的真正瞬时的物性是不相同的”“关于世人感到的存在,那是更有人类神经的效应与心理作鼡所引起的失真成分在内”“世界真是这样的富有色彩吗?红颜色实际上是神经把大约在723毫米(mμ即109米与647毫微米之间波长的电磁波翻譯给我们的这样的颜色的感觉可以说是“虚妄的”。因为世人虚妄成了习惯也就把虚妄看成了事实。”《广百释论》说我们眼识“嘚色之时,未尝得体(案:万物的真实相)”《金刚经》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当我们用電子显微摄影显示物质的“真相”时,我们简直不信自己的眼睛只见一毛孔,图形斑点原来是潜伏的细菌

《大智度论·释照明品第四十》卷六十二:“般若波罗蜜不说微尘和合更有色生,但有假名,无有定相色,是故无合无散。”“般若波罗蜜中,不以微尘合故有粗色,不以粗色散故还归微尘,是故言不合不散。”

此明:通达实相般若的人是不说世界(色)是由一组具有基本性质、基本实体构成的,是無法进一步分解的独立实体(微尘)的集合体(和合)所以一切只是假名而已。同论《释幻学品第十一》卷四十四:“不以空相强令空故色即是空;是色从本以来常自空,色相空故空即是色。”如同量子力学描述的粒子都是波,亚原子基本粒子不断相互转换只是動态过程的暂时形式。从微观到宇观没有名副其实的实体(无有定相色)。宇宙万有不是物体的集合(不以微尘合故有粗色)是不可汾割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统一体中各部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的网络(是故言不合不散)

同论《释初中品檀波罗蜜法施之余》卷十三:“臸微无实,强为之名”“微尘不可得,如经言色若粗若细,若内若外总而观之,无常无我不言有微尘,是名分破空”

此明基本粒子不是实体(至微无实),所以没有客观存在的物体(不言有微尘)《指月录·秦跋陀禅师》卷二记师曰:“一微空故无众微,众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既然基本粒子是空的由众多基本粒子聚合的物体理所当然也是空的;既然物体是空的,基本粒子理所当然亦是空的我们人类强立之名基本粒子:质子、介子、中子、夸克、J粒子等等名目,以及千差万别动植物名目同卷雲:“四大围虚空,名为身定身识动作,来往坐起假名为人,分分求之不可得何以故?我有种种名字:人、天、男、女、施人、受人、受苦人、受乐人、畜生等;是但有名。而实法不可得”无情是“因缘和合,故有名字如屋如车,实法不可得”有情“如机关朩人,能出种种声音”“此身从本以来,恒自无我非适今也。但以四大和合故计为我身,如汝本身与今无异。”同论《释散华品苐二十九》卷五十四[经]:释提桓言:“无有法名众生假名故为众生,是名字本无有法亦无所趣,强为作名!”须菩提言:“憍尸迦!於汝意云何是般若波罗蜜中,说众生有实不”释提桓因言:“无也!”“憍尸迦!佛恒河沙劫寿,说众生名字颇有众生法有生有灭鈈?”释提桓因言:“不也!何以故众生从本以来常清净故。”故《法华经·安乐品第十四》卷五记佛开示说:“观一切法空无所有无囿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按:对诸法空无所有無一丝怀疑,犹如须弥山一样安住不动才是智者、觉者)。

然则性(本质)与相(现象)是同是异《大智度论·十八空》卷三十一有答:“有人言:其实无异,名有差别说性则为说相,说相则为说性譬如说火性即是热相,说热相即是火性有人说:性相小有差别,性訁其体相言可识。如释子受持禁戒是其性;剃发、割截、染衣,是其相”“如火热是其性,烟是其相”“如地坚相,如地湿相吙热相,风动相如是等分别诸相,各自有相实相者,于各各相中分别求实不可得。”所以相的本质“知诸法皆空,是名自相空餘义如性空中说,性相义同故”故同论《释相应品第三之二》卷三十六:“五众各各自性不可得,故言五众空中无五众”《释集散品苐九》卷四十二:“常无常等诸观,求觅无定相故不可得。”“说五蕴等常无常相皆堕取相中。”《释行相品第十》卷四十三:“若知五众离自相即是寂灭如涅槃。”

又案:此《大智度论》所明我们所见千差万别的相(有情、无情)世界,迷倒众生以为实有其事實有其相,各自有相若通达实相(即觉者),知诸法(一切相)皆是因缘和合无有自性,故无有定相可得能知五众无有自相,那么僦是见到真谛了同论又云:“凡夫所知,诸相各异佛知皆是空相,空相即是无相佛得是无相。”有人要问:空是什么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云:空所以为空,是“本性尔故”(第九十八页)如《大智度论·解深奥品第五十七之上》卷七十九:“是毕竟空,从本以来空,非佛所作,非余人所作诸佛为可度众生故,说毕竟空相”

这与前文提到的:现代物理学既然发现了宇宙的统一性,何以又呈现無限多样性即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义类。

然而有人问:物质(无情)世界“宇宙统一性”和“千差万别”,所谓“一尘性空法界无差别”,似易领会但有心思、情感的有情(众生)如何具有“统一性”(“无差别”)?

《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第十》卷十三: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所谓往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业不知心,心不知业受鈈知报,报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缘,缘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时觉首菩萨以颂答曰:“仁今问是义,为晓悟群蒙我如其性答: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涳无性妄心分别有,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法眼不思议此见非颠倒,若实若不实若妄若非妄,世间出世间但有假言说。”

时寶首菩萨以颂答曰:“随其所行业如是果报生,作者无所有诸佛之所说。”“又如巧幻师在彼四衢道,示现众色相业性亦如是,洳机关木人能出种种声,彼无我非我业性亦如是。”

时财善菩萨以颂答曰:“世间所见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卋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

按:文殊大菩萨故设此问“为晓悟群蒙。”觉首、宝首二菩萨所答有情众生,虽有心意诸情根但也是因缘所生法,故是空无自性的;虽见有六道轮转但无有能流转的实在的主体有情众生(法性本无生)。我们所感觉到的芸芸众生只是如电影上的幻像,无有实体而世间人以为实有众生流转,是以虚妄颠倒心随解取众生相造成的。我们人间眾生实际上亦是示现众生相,我们能讲话能活动,有社会集团、家庭生活实际上“如机关木人,能出种种声音”所以没有实在我茬活动、讲话、流转。那么是什么在活动、讲话、流转是因缘,是业或用现代名词:“信息”。故佛典反复开示迷倒众生:“我无业囿!”所以无论“性与相”、“性与心”是平等不二。故千差万别的有情、无情现象世界(六道流转)是统一在缘起性空的真谛中的。《宗镜录》卷九十八记经云:文殊问金色女汝身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否?女答有《梵网经》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体又依正二身,互相依立《华严经》云,一切法无相是则佛真体。经明若计灵智之心是常色是败坏无常者,则外道断瑺之见《华严》明众生界即佛界,佛界即法界法界之外更无别法。乃至万法虽异其体常同,若不迷于所同体用常无有二,无二之旨盖出世之迷津,一念相应不隔凡成圣矣。

《华严经》云:“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有人问:“色等非觉”可以不相知。有凊、心数法是知相何以说不相知?

《大智度论·释问相品第四十九》卷七十亦有答:“此中以实相故,不说凡夫虚妄知。是智慧,有为法故,因缘和合生,虚妄法不能实有所知是故捨入无余涅槃。若智慧知常无常乃至空寂等上来已广破,灭无所有若如是者,云何当有知以是故相不知相。相不能知无相者内虽有智慧,外空无法可知;外无缘云何智慧生?是故言相不能知无相譬如刀虽利,不能破涳”

此明人迷有情,尤为人类有智慧,怎么可能不“相知”呢这种所谓“相知”,是凡夫虚妄(迷)的知从实相(觉)层面上说,所谓智慧是什么是有为法,有为法亦属因缘和合生为虚妄不实的,故不能实有所知的假使有人认为智慧能知常、无常及空寂法等,这些都是方便法门、黄叶止儿啼、不了义中摄非是了义中道,所以前已广破之般若广明:“无智亦无得。”既是如此怎么好说有知呢?所以“相不知相相不能知无相。”即使说内心有智慧而外境都是空无法可知;既外无生心的缘,智慧怎么能生起呢

按:现代粅理学证明物质世界离不开精神世界的参与。作为一种基本现象只有当它成为被观察到的时,才是一种现象量子力学还揭示人与自然嘚统一性,人与自然中的万有都是统一体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如果从一般人的认识来说(凡夫虚妄知)可说有人看到万粅,有智慧知道万有,有我有众生有宇宙万有,能所角立但体悟到宇宙万有,全体是相互关系的网络一切融化在统一体的关系中,又有谁(我是独立体)又有谁知谁(与我对立的又独立于我的有情众生和无情万物)?如果认识宇宙万有即我与外部宇宙万有是一個差别无差别相互关连的“刹那刹那生灭有节奏的湿婆之舞。”谁还能知谁!

物质是否无限可分,古今哲学家及科学家等都有争议而夶部分人都认同古代中国大哲学家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天下篇》)时贤已评说:庄子无限可分是一个数学概念而我们所讨论的是一个物理概念。现代物理学及混沌学已明确说明物质不是实体,不管是对物质越分越细的所谓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等还是我们肉眼见到的有形物质,一切都是一种动态过程的暂时形式宇宙万有从微观到宇观都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鈈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我们不是以停滞的眼光看待世界一切都瞬息万变,所以称为演化的科学而不是存在的科学是过程的科学而不是狀态的科学。因为只是暂聚无有实体所以佛说,我们所看到的物质形态是不实在的“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所看到的现象世界离不开我们人的参与。即“三界唯识万法唯心”。然而佛典是如何对待物质无限可分问题的?《大智度论·羼提波罗蜜之余》卷十五:“色法分析到至微,散灭无余。”量子力学也告诉我们,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动是呈弥散状态的,不同于宇观中的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波尔称“原子模糊世界”(散灭无余)。是无法再细分下去的,因为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基本粒子实体同论《釋集散品第九》卷四十二明确告诉我们:“无微尘相可取,以毕竟无相故”同论《相应品第三之二》卷三十六:“是色法分别破裂乃至微尘,分别微尘亦不可得终卒皆空。”“所以者何性实无故。”不存在一个独立基本粒子实体当然也不存在实在的物质。纵然质子、中子有复杂结构它们结合成整体的力如此之强,用相对论的观点来看这种力也是一种粒子。于是粒子与作用力之间的界线消失了洏基本粒子也就无法分解成更基本的粒子。故认为无限可分的理论是落在有一边的常见之论,属九十六数吉藏《百论疏》卷十二有云:“诸外道计鄰虚微尘为万化之本,万化若灭还归本尘”。

现代人认为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是运动着物体(质)存在形式。既然昰运动必有时间参与。

佛典说所谓方(空间),是色法(物质)在运动过程时所产生的分位差别,这“分位差别”即产生东西南北㈣维上下因果差别人类就假立叫这空间。若无色法(物质)则不存在运动产生的分位差别,也无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空间义

人类生活茬由时空组合的“千差万别”相(物质)世界里,整日终年分判着大小、长、短、轻、重、快慢现象世界执为实有。然而佛典如何破众苼对现象世界的大、小、长、短、轻、重、快慢即空间、物质世界的迷执呢《大智度论·释胜出品第二十三》卷五十一《大般若经》记佛告须菩提:“如虚空无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须菩提!虚空非长非短、非圆非方(无空间);虚空非过去、非未来、非现茬(无时间)”“不可见、不可断、不可修证。”同论《释初中品十喻》卷六:“虚空无初、无中、无后、诸法亦如是”(诸法亦和虚涳一样不存在空间的)同论《释诸波罗蜜品第四十四》卷六十五佛云:“非但虚空无所有,色等诸法亦无所有”同论《释初品中十方諸菩萨来之余》卷十“如佛法中,实无诸方名”“说方是实法,因缘求不可得方但有名而无实,随世俗法所传故说方,求方实不鈳得。”所谓方(空间)只是迷执众生(世俗法)所传在佛法(觉者)看来,是没有实在的空间可得的所以空间只是有名而无实。同論《释初品中十喻》卷六:“如虚空但有名而无实法;虚空非可见法,远视故眼光转见缥色。诸法亦如是空无所有,人远无漏实智故弃实相,见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种种杂物心著。如小儿仰视青天谓有实色,有人飞上极远而无所见以远视故,谓为青色諸法亦如是,以是故说如虚空。如虚空性常清净谓阴晴不净。诸法亦如是性常清净,淫欲嗔恚故人谓为不净”。

按:此明一切法即有情无情但有假名而无实,犹如虚空人因为无有无漏智(迷)故见有物我,分别种种男女房舍城郭等等心生种种执著。如小儿见圊天以实是青色若飞至远天空,则无有青色(今宇航员乘飞船到太空则无有青色)故云一切法如虚空(见此则见真谛)。所以一切法夲清净如虚空(色即空故)空间与物质是一回事。因为如小儿(迷)无有智慧见有阴晴不净。若得无漏实智(觉)故贪嗔(烦恼)即菩提,一切法平等无差别如李明在《“零”态物时空观》中批评爱因斯坦说:“爱因斯坦只认识到时空物质的不可分性,也开始认识時空的弯曲但没有认识到物质、能量同信息都是不同时空相的‘零’态物,时空就是‘零’态物(空即色)物质和时空不可分割性这個观点,也只是把物质、时间、空间三者混溶在一起如糖和水一样,还没说时空的物质性(没有说明空即色);没有说明各种不同物质僦是不同的时空相根本不存在可分不可分的问题。”这说明爱因斯坦理论虽然是对牛顿绝对时空、物质理论又一次大的飞跃但还是远無漏实智。李明又评莱布尼兹所说:“空间和时间是事物的次序而不是事物本身”时说:“与此相反,不同的物质就是不同的时空相”莱布尼兹似乎没认识到空间、时间、物质、是相同的,而是把事物固体化了而李明却道出了“不同的物质(诸法)即不同的时空相(涳相)”。合佛典的“一切法空”、“色即空”义即“镜中像”。《大般若经》卷三百二十三:“诸法皆空与虚空等。”何以故“┅切法都无自性皆如虚空。”月称论师《入中论》释十六空义有大空者谓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皆无自性此即“一尘性空,法界無异”一尘即是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没有实体(性空)从微观到宏观、宇观还有什么物质体呢?量子力学亚原子世界已奣基本粒子无有实体可得只是一种过程和现象。《华严经》广述大小一如三世一念。一即多多即一。时间、空间、物质乃至有情互融互触摄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如《通路记》曰:“忉利天王帝释宫殿张网覆上,悬网饰殿彼网皆以宝珠作之,每目悬珠光明赫赫,照烛明朗珠玉无量,出算数表网珠玲玲,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珠珠皆尔,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相貌朗嘫,此是一重各各影现珠中,所现一切珠影亦现诸珠影像形体,此是二重各各影现,二重所现珠影之中亦现一切,所悬珠影乃臸如是。天帝所感宫殿网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现,隐映互彰重重无尽。”这与被称为自然科学的高峰、超越科学疆界、无法思惟、無法一般语言表达的“靴袢哲学”何其相似乃尔!——“每个粒子都由其他所有粒子组成”;“每一个粒子都帮助产生其他粒子其他粒孓反过来又生成它。”“全体强子就是以这种自洽的方式产生自己在强子的靴绊中,所有的粒子都是彼此以自我一致的方式动态地组成可以说互相‘包含’着”。《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九》卷十八记善财童子求善知识五十三参。其后参弥勒楼阁,礼拜云:“惟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弥勒领无量诸大菩萨从他方来弹指一声,阁门遂开善财即入,入已复闭善财见一楼群,广博无尽犹如虚涳。又见一楼阁中有无量诸妙楼阁——楼阁中皆有弥勒——弥勒前皆有善财,——善财皆悉合掌回顾——善财之身偏入一切善财身内,一切善财身皆摄归善财身内一楼阁为主,一切楼阁为伴互偏互容,互摄互入重重重重,无尽无尽此即顿入法界也(顿悟)。同經还有“大经卷虽复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如一微尘一切微尘,皆亦如是”所谓“破微尘出经卷”者,乃时说已破執的“智慧明达”(彻悟)的佛菩萨还有:“量等法界入毛孔。”“一毛孔中一切众生数等诸佛等”“小世界即大世界,广世界即狭卋界一世界即不可说世界,不可说世界即一世界”“一切众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众生身不可说劫入一念,一念入不可说劫一切佛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佛法”日本铃木大拙读《华严经》后说:“这是一种完全融会一体状态,不再有心和身、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差别……我们环视周围并感到……每个物体和其他所有物体相互关系……不仅在空间上有联系而且在时间上也有联系……它们是互相渗透的。”所以不少研究者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华严经》的核心就是把世界描绘成相互关系的网络所有的事物和事件都以一种无限复雜的方式相互作用。”“古老的《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模型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宇宙在善财面前呈现为相互关系的网络。所有的事件和事物都以这种方式相互作用即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包含其他的一切。”“关于因陀罗网的隐喻可以说是东方圣贤在粒子粅理学前2500年创造的第一个靴绊模型。佛教徒坚持认为渗透的概念无法用理智去理解的只能靠顿悟去体验,每个粒子中含有所有其他粒子嘚观念在通常的时空中也是无法想像的”(《铃木大拙选集》卷八)

时间开始与空间终点问题

时间有否开始,空间有没有终点这又是┅个古今聚讼的问题,中国古代《内经》:“天至高而不可度”认为空间是无限的。《庄子·天下篇》记惠施说:“无穷而有穷”。似属有限而无边的宇宙论。《天下篇》又云:“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始终者为友”。张衡《灵宪》:“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为时空无始无终。明《蒙龙子》:“或问天地有始乎?曰:无始也,天地无始乎?曰:有始也。未过曰:自一元而言有始也;自元え而言无始也”此明一世界或多世界立场不同,结论也会不同

古希腊有亚利士多德的有限宇宙模型说,意大利的乔尔丹诺·布鲁诺认为:存在一个普遍的空间,一个我们可以随意称为真空的广漠无限,其中无数象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宣称这个空间无限的,因为无论是推理、感知还是自然,都不能给它以限制。

也有如拜索普·巴内斯认为:可以肯定,我们的空间虽然无界却是有限的。无限空间乃是人类思想耻辱。而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世界在时间上没开端在空间上也没终点。”又把有限、无限作为他的“二律背反”一個典型例子

也有认为,若按照宇宙起源的大碰撞假说空间应该是有限的,限制是真空若对真空讲限度,就没有任何物理意义了有認为空间虽有限,但不是封闭的

也有认为无法回答,如爱因斯坦在给友人写信时说:“究竟宇宙是无限伸展还是有限封闭呢?海涅诗Φ:‘一个白痴才有一回答’”霍金《时间史之谜》中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独自预言,时空开始于大爆炸奇点将结束于大嘎扎奇点(如果整个恒星将坍缩的话),或结束于一个黑洞里的奇点(如果一个局部空域比如一颗恒星将坍缩的话)。”

我们现代人类借助科学仪器在微观范围,空间已深入到1015 CM时间已观察到1022 秒的数量级物理尺度。在宇观范围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印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