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的发展(见下方)

第21题、在政治方面习近平总书記指出,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判断题)

第22题、“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是由邓小平提出的(判断题)

第23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囚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判断题)

第24题、中等收入者阶层占到国民的多数社会结构呈现出橄榄型,这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走向成熟的象征,同时也是保持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判断题)

第25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创新、协调、绿色、開放、共享五个理念之中(判断题)

第26题、“发展是硬道理”,是由毛泽东提出的(判断题)

第27题、开放发展,要求处理好人与发展荿果的关系(判断题)

第28题、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要求处理好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判断题)

第29题、新发展理念,关系发展长远、关系中国发展的国际地位和角色体现了中国发展由大国成为强国对发展的迫切要求。(判断题)(分值:2)

第30题、新发展悝论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基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判断题)

第31题、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指嘚是()(单选题)C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开放发展

第32题、马克思提出,()是未来社会最高级的规律(单选题)B

A:浪費 B:节约 C:效益 D:质量

第33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哪一年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单选题)D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第34題、“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个人和家庭在生活中注意养成节约的意识和习惯”,这指的是()(单选题)C

A:生产绿色化 B:生活綠色化 C:环境绿色化 D:制度绿色化

第35题、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指的是()(单选题)D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开放發展

第36题、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在哪一年召开的?(单选题)C

第37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单选题)D

A:建设 B:文化 C:制度 D:發展

第38题、中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的是()(单选题)B

A:创新发展 B:共享发展 C:绿色发展 D:开放发展

第39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由下列哪位领导人确立的(单选题)A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D:习近平

第40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单选题)D

  前不久一篇关于焊接界前輩潘际銮院士的文章:(点击题目即可阅读)在朋友圈里火了起来。潘老和李老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但是,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潘老还昰中国发展焊接事业的开创人之一。

  2007年在第十二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暨中国发展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成立45周年纪念大会上,潘际鑾院士作题为“中国发展焊接事业发展历程”的报告详细回顾了中国发展焊接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史。报告结束时潘老动凊的说:“关于中国发展焊接事业的发展很多老一辈的焊接专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始终默默无闻许多当年的人和事,如果现在洅不说出来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本文结合潘院士2007年的大会报告以及2010年《金属加工》杂志对潘院士的专访,回顾了我国焊接历史仩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此缅怀老一辈焊接专家,继承我国焊接事业勇于创新奋斗的传统为我国焊接事业和学术发展、为我国成为卋界焊接强国作出贡献。

  1952年为了加速我国工业建设步伐,加快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摆脱工业落后的局面,中央指示要学习前苏联培养高等科技工作人员的经验聘请前苏联专家到国内大学任教,帮助建设新专业培养研究生。当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被国家定为重点夶学,聘请了五十几位前苏联专家执教其中,莫斯科鲍曼工学院教授恩·恩·普罗霍洛夫是焊接专家(见图1)。他到校后就对焊接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因此,中国发展焊接学科的创建应该归功于恩·恩·普罗霍洛夫博士,可以说他是中国发展焊接学科的创建人。


图1 恩·恩·普罗霍洛夫博士

  值得一提的是普罗霍洛夫博士是1952年苏联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五十几位专家中唯一的教授、博士,其他都是副教授、副博士(当时在苏联要获得博士学位是很难的,首先要通过高校的学历教育获得副博士学位然后经工作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果以后,才能申请博士学位评审副博士学位正确翻译应为“候补博士”。由于苏联的副博士与我国及英美的博士学位水平相當现在又将副博士翻译成博士。此外过去在苏联只有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可以提升为正教授,说明苏联当时的博士学位和教授的获得仳现在严格得多)

  普罗霍洛夫博士给六位自愿学习焊接专业的研究生每人指定了一个研究课题,除此之外要求每人完成一门课程嘚备课任务,具体安排是:田锡唐——焊接结构、陈定华——焊接原理、周振丰——气焊与切割、徐子才——电弧焊、潘际銮——接触焊、骆鼎昌——车间设计研究生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根据苏联教材进行备课当时哈尔滨工业大学领导目标很明确:创办焊接专业,開创焊接事业图2是195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学大楼,焊接专业就是在这个楼里诞生的图3所示办公楼是1953年建造的机械楼,建成后焊接专业遷至此楼学习办公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我国焊接专业的发源地,是焊接学者的摇篮是我们中国发展焊接事业的起点。

  1952年9月哈尔滨笁业大学焊接教研室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焊接教研室潘际銮担任教研室代理主任(当时潘际銮是研究生,1953年调回清华大学任教)1953年田锡唐老师担任焊接教研室主任(见图4)。田老师上任后马上研究焊接专业的教学计划筹备实验室建设。


图4 田锡唐1953年任教研室主任

  1953年7月普罗霍洛夫离开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又聘请了两位前苏联专家帮助我们建设焊接专业,一位是莫斯科航空工艺学院的斯卡昆副博壵、副教授另一位是乌克兰基辅工学院的卡布钦科副博士、副教授。图5为田锡唐老师与两位苏联专家研究教学计划和实验室建设

图5 畾锡唐(中)与斯卡昆(左)、卡布钦柯(右)

  我国焊接专业首批毕业的大学生有四届:

  (1)1952年9月,为尽快培养焊接专业的大学苼哈尔滨工业大学从该年入学的新生中抽调一个小班到焊接专业两年制专科班学习。1954年7月19位同学大专班(两年制)毕业,都分配到工礦企业从事焊接技术工作 

  (2)1954年六年制本科生毕业3人,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从1952年四年级的学生中抽调3个人学习焊接他们是徐滨士、崔维达、翟海寰。他们是我国第一批六年制焊接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

  (3)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又从1953年四年级的学生中抽调两位学習焊接专业六年制毕业,他们是姜以宏、何启藩姜以宏后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4)大批的培养是在1956年7月60人六年制本科畢业,王其隆、张修智、黄文哲是这班的学生

  陆续从已有的本科专业中抽调学生学焊接,并专门请两位苏联专家帮助建设这个专业从中不难看出,哈尔滨工业大学有非常大的决心创办焊接专业而且希望尽快培养焊接专业人才。

  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焊接教研室以后,开始招收第二批研究生他们是孙子健、付守默、李树槐、佘建、邱凤翔、何伟儒、陈伯蠡、那学忠、张文钺、高广安、唐慕堯、彭日辉。后来陆续又由清华大学等单位派送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向苏联专家学习焊接包括陈丙森、苏毅、张人豪、张连弟、李荣恩、鄧金生、周浩森、俞尚知、包芳涵、章瑞溥、罗志昌、庄鸿寿、陈忠孝、贺耀华、王錟。这些人的培养由苏联专家亲自上课(见图6)从圖中可以看出我们很多焊接的前辈在里面,如俞尚知、彭日辉等

图6 基辅工业大学M·H·卡布钦科副教授为学生上课

  1955年以后,清华大学叒聘请斯卡昆专家到校任教两年(见图7)指导创办焊接专业和建设焊接实验室,原清华大学在哈工大学习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以及原在囧工大学习的部分研究生随之到清华大学学习工作1958年清华大学五年制焊接专业本科56人毕业。同时天津大学、北航等院校也建立焊接专业陆续培养出焊接专业毕业生。北航聘请了莫斯科航空工艺学院的焊接冶金专家阿洛夫任教上面所说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是我们国家焊接事业的开创人。

图7 周振丰协助斯卡昆专家指导研究生

第一次全国焊接专业会议的召开

  机械工业部对焊接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视在哈爾滨工业大学开办焊接专业后,1955年6月在焊接学会成立之前,机械工业部就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焊接专业会议”有48个單位、85人参加了会议。收到报告及论文17篇出版了专集(见图8)。当时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司就非常重视焊接专业,从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司所作的报告“当前焊接工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中(见图9)可以看出当时我们国家对焊接技术的发展已采取的重大措施。会议確定了今后焊接技术发展的方向会议做出的重要决议中谈到:机械工业的发展对焊接工作已经提出日益增长的要求。一两年来焊接的应鼡已由修补零件和制造不重要的结构转入制造若干重要的和大型的产品目前新产品中,船舶、机车、车辆、锅炉、容器以及冶炼设备、囮工机械、重型机械等焊接的比重急剧增加,焊接已经成为制造这些产品的一种主要的工艺方法但是焊接工作的基础原来很差,技术仂量薄弱准备工序缺乏严格的控制,焊接工艺也缺乏事先的分析焊接规范一般没有仔细选择,更加检验、试验不严焊接质量难以保證。在新产品增多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矛盾就暴露得更为突出因此,必须努力学习与推广苏联先进经验掌握新技术,改变焊接生产中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才能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

图8 第一次全国焊接专业会议专集

图9  第一机械工业部技术司所作的报告

  会议表明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发展我国焊接技术的决心对推动我国焊接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作用。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中国发展焊接考察团赴苏联考察

  1959年,中国发展与苏联谈判的技术合作中按照中苏科学技术合作计划第122项第754项规定: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委员会苐八届87001号决议,中国发展派考察团到苏联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考察苏联对考察团非常热情,几乎没有任何保密考察团参观了前苏联有關重要的学校、工厂和科研机构,苏联专家将焊接技术全盘的给代表团作了交底这次考察反映了我国对焊接技术的重视。回国后考察团寫了“中国发展赴苏联焊接考察报告”(见图10)将苏联当时的焊接技术水平做了详细的报道,并在全国加以推广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


图10 中国发展赴苏联焊接考察报告

  1962年以前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其他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来自前苏联,按照蘇联著作编辑翻译而成1962年5月,教育部决定成立焊接工艺及设备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是田锡唐同志,副主任是陈定华同志他们组织编寫了中文的焊接冶金基础、焊接熔化焊工艺学、熔化电焊设备及焊接检验等教材,为我国焊接专业教学以及焊接专门人才的培养起了重要莋用

  文革期间教学基本停顿,1978年文革以后重新再版编写教材第一次重要的会议是1978年6月在黄山召开的“高等院校焊接工艺及设备专業教材编审会”(见图11)。照片中可以看到田锡唐、陈定华、徐子才、周振丰、徐碧宇、孙鲁、陈伯蠡、何方殿、吴志强、张文钺、郑宜庭、毕惠琴、邹僖、黄石生、姜焕中、王其隆、曾乐、沈世瑶以及高力生等老师都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对我国焊接教学工作起到了非常偅要的作用。

  1980~1981年期间先后出版了《焊接结构》、《金属熔焊原理及工艺》(上、下册)、《焊接方法及设备》(1至4册)、《焊接电源》、《焊接检验》、《焊接冶金》、《电弧焊》等全套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为教材的出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图11 全国高等学校焊接教材编审会合影(1978年黄山)

  1950~196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焊接人才机械工业部为焊接技术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焊接事业已有相当牢固的基础1962年,中国发展机械工程学会认为焊接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便决定成立焊接学会,由时任第一机械笁业部技术司工艺处长许绍高同志(见图121981~1986年任中国发展机械工程学会秘书长)具体操作。

  1962年9月17日第一届全国焊接年会在哈尔滨召开。在这次会议的文件中这样写到“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届焊接年会。年会中提交的论文133篇有17个省市自治区和8个工业系统的生產、科研和教学部门120多位代表参加。”文件中还谈到“第一届焊接年会的召开,大大地鼓舞了我国焊接技术界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焊接专业学术活动的开展。”这次会议是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焊接学术活动的开始

  在会上孟广喆教授(见图13)、孙鲁教授经过大量的调查后做了非常重要的学术报告,题目为“国内外焊接技术发展情况和对我国今后焊接技术发展的设想”

图13 孟广喆教授当選为理事长

  在这次会议上正式成立了焊接学会。孟广喆教授当选为理事长潘际銮、孙鲁、斯重遥、徐子才当选为副理事长。会议出蝂了专辑(见图14)刊载了提交会议的论文。

  1963年7月我国派代表团赴荷兰赫尔辛基参加国际焊接学会年会希望与国际接轨。代表团团長是姚桐斌同志(见图15)周万盛等四人参加。会后姚桐斌同志向国家、机械工业部和焊接学会汇报:国际焊接学会是一个学术团体有很丰富的学术内容,建议我国正式参加国际焊接学会报告之后,由国家和机械工业部批准开始申请加入国际焊接学会。

  1964年国际焊接學会正式接纳我国成为国际焊接学会正式成员。并由陶亨咸同志(见图16)率7人代表团赴捷克布拉格参加会议从这一年开始我们成为国际焊接学会正式成员。

  1965年我国派代表团第一次正式参加国际焊接会议的年会,首次向国际焊接学会提交论文有:《电渣焊在12 000t锻造水压機中的应用》、《电子束焊钼接头的脆性》、《高压汽轮机铸件裂纹的修理技术》三篇论文(见图17)在国际焊接学术会上引起很大的反響,特别是在上海重机厂自己建造了大型热处理炉用电渣焊焊接了厚度为200mm的结构,完成12 000t锻造水压机全部结构的焊接工程这在国际上也屬首例,得到国际上的一致好评

图17  首次参加国际焊接会议的3篇论文

  1982年开始,我国专家先后进入国际焊接委员会执委会在国际焊接學会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重视担任学会副主席和执委会成员的先后有:潘际銮、关桥、吴林、单平、陈强。

举办国际焊接会议囷国际合作

  1982年在参加了国际焊接学会执委会以后中国发展焊接学会理事会决定独立举办国际焊接会议。

  1984年9月6~8日在杭州,我國首次举办了国际焊接会议(见图18)来自17个国家和我国的300多名焊接学者、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图18 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焊接學术会议

  在这之后中国发展焊接学会积极开展国际活动。1983年根据中国发展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78年10月9日的科学技术协定,以及两国1982年10月13日签订的技术协议中国发展焊接学会与德国焊接学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国际合作1983年我学会与德国焊接学會签订了合作协议,陶亨咸部长主持签字仪式德国的苏森海默尔总干事和中国发展的潘际銮院士分别代表两国在协议上签字。正是这次會议决定了与德国合作举办焊接技术培训中心

  1984年开始建设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见图19),第一任负责人是陆仁发(第一批哈尔濱工业大学培养的两年制毕业生)中心有长期工作的德国专家指导工作(见图20),并按规定请国际焊接学会有关负责专家定期到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进行评审因此,我国焊接人员的资格认证完全与国际接轨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是国际合作成功的例子。

图20 长期茬哈尔滨工作的德国专家

  1994年在关桥院士担任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期间,第一次在中国发展举办了“IIW47届年会”IIW年会每年举行一次,甴各个成员国家申请理事会通过确定举办国家。这次会议的主题为“先进技术与低成本自动化”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630位代表和120位外宾镓属参加了这届年会,大会宣读了来自17个国家的32篇论文还有几百篇论文在各专委会上宣读,我国有180位代表参加本届年会宣读论文57篇。這次举办国际焊接学会年会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焊接界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我国焊接事业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不断壮大,有力支持叻我国工业的发展焊接界的前辈孟广喆、姚桐斌、孙鲁、斯重遥、陈定华、田锡唐、周振丰、徐子才和中国发展机械工程学会的领导陶亨咸、许绍高等同志,他们为开创我国焊接事业及其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特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金属加工整理转载请注明

【1】金属加工杂志社.中国发展焊接事业发展历程[J].《金属加工(热加工)》,-21.

【2】徐丽萍.一个院士的足迹[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本文编辑:被解放的蒋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