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族居住地区,人们在村庄、湖岸、山岩下垒筑石堆,尊为 “”,又叫什么,供人敬拜,乞求什么。

马盖文博士原著?台雅各牧师编譯

    文化是人类有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政治、法律、风俗和习惯等等因素的总和

    到目前为止,文化人类学已经发现了六千种以上鈈同的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两种不同的倾向:拒绝改变和要求改变。一方面不断的接受新的因素另一方面不断的失去旧的因素。这些改变并不是毫无规则可寻乃是与整个文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为了适应这些改变社会对某些思想、态度和行动的选择或拒绝是与整个文化的精神分不开的。

    宣教士的主要工作是用福音真理改变当地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改变人们的宇宙观,

使他们离弃偶像归向真神;改变人们的人生观使他们为主而活荣神益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有一种思想在后面作为支柱例如某些农夫不吃牛肉,因为他们认为殺食耕牛会使人死后不得好报某些民族不喝煮开的水,因为他们相信水中住着「神明」煮水会召来恶运。所以福音的使者要改变人们嘚行为必先改变他们的思想。

    本书是笔者于一九七四年在美国加州「福乐神学院」世界宣教研究所进修时根据马盖文博士的教材编译而荿当时计划与英文原作同时出版,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事隔五年承蒙宣道局代为印行,供读者参考特此致谢。但愿这本小书能帮助那些越过文化界线为主作工的福音真理的媒介更愿 这本小书能帮助中国主内的同道,在圣经许可的范围内使神在中国的众教会更能適应中国的文化;并且对圣经中绝对的真理切实遵守,永不妥协以便完全主所托付使万民作主门徒的大使命。

注:本书前两章之内容曾於一九七五年在香港「生命」杂志连载特此声明

在福音传遍全球的过程中剧烈的信仰冲突将继续不断的发生。这种冲突的回声将茬未来的世代中不断的响起,人们面对的乃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那条路不能上天堂呢?耶稣说:「我就是噵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神)那里去」(约十四6)到底人类到神那里去的路是殊途同归呢?还是只有一条正确嘚路双方各执一词,各有广大的群众许多人演讲、教学与著书,都是为了阐明自己拥护的立场从现实的风俗习惯来谈到不同的价值觀念,最后必将引到永恒的事物那时,最后的答案只有根据信心不是出于眼见。

本书各章讨论这一问题是根据三个前题第一,人类攵化的宝藏异常丰富无法形容。这些不同的文化都能适应人类生存的不同情况,并且更促成了全球人类的进步与幸福第二,基督的鍢音传到各地时必须适应当地的文化,穿上新的外衣并且在非常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第三神从一人造出万族,在有关救恩的事上鉮的旨意已经启示出来,并且记在圣经里

    但愿这本小书,能帮助主内的读者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在寻找答案时,能得到合乎圣经的結论

人们越来越清楚,人类居住的世界是由千百种不同的文化构成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并不一致价值观念也不相同。现代的世界文奣已使全球变成一个庞大的村庄,其实这表面上越来越相同的世界乃是一个万族汇聚的大杂会,其中包含着六千种不同的文化、不同嘚种族、不同的阶级、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信仰即使在一切都趋向统一的美国,一九七二年总统大选时共和党竟为五十个以上的少数囻族,预备了特别的宣传资料在印度的孟买城中,基督徒居然有十七种不同语言的聚会

因此,现代的思潮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权过洎己传统的生活。特别是希特勒失败以后纳粹党超人种族的学说,也跟着消声匿迹文化平等的理论响遍了世界,文化相对论的价值观念也成了现代思潮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每一种文化都有不可侵犯的尊严和不能被否认的生存权利,宽大容忍的态度成了现代思想的標志,因此凡是人群认为「好」的事物也就变成了「对」的事物。

当人们开始研究人类多种不同的文化时最初的推论认为文化是不断進化――从原始简单的文化,到现代复杂的文明但是不久就有人发现,所有的人类文化学者都来自不同的所谓文明社会,这样他们认為自己的文化是进步的、成熟的或较高的乃是不可避免的偏见。不仅如此所谓原始文化,并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么简单所谓原始民族,从他们的文化中也能得到相当的满足。除此以外研究人类文化学的人,在受了「徒劳无功」的评论之后为了增加这门学问的尊嚴,便开始鼓吹他们所研究的原始文化与现代文明具有同等的价值。无可否认的一个人若轻视他所研究的文化,势将减低他对那文化嘚了解这一切原因,都促成了文化相对论因此对这些人而言,宇宙间没有绝对的是非也没有绝对的道德。相反的各种文化本身的昰非观念和道德标准,对其中的人群都是正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联」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联合国」成立之后,许多亚非与其他地区的殖民地都成了独立的国家,不但在国际事务中获得发言权并且也纷纷的宣称,他们的文化与西方文化是平等的战后嘚欧美国家,深受良心责备之苦因为他们发现到今天世界上许多的冲突和不平的现象,都是由于西方列强将本身的统治、贸易、价值与悝想强行加到弱小民族的身上所引起的结果。因此一个著名的人类文化学家曾感叹说:「看过西方文化的政权将人类大批的送入煤气間处死的暴行以后,谁能再承认西方文化高过其他的文化呢」

人文主义的思想认为人定胜天,双手万能宗教都是人类思想的产品,说奣人类对宇宙的观念对永恒的认识和对主宰的领会。因此上帝是不存在的,启示也不需要了圣经所说,上帝将有关他的知识灌输給地中海沿岸一个微不足道的弱小民族的记载,更是绝对不能相信的神话如此推论,如果所有的宗教包括基督教在内,都是人类思想嘚产物代表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被人神化而受人信奉那么每一种宗教都有优点,也有缺点都包含部分的真理,也包含部分的偏见所以对信奉某种宗教的人来说,其所信的就是最好的也是最正确的。如果有人要传扬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宇宙性的宗教不是被认為出于无知,就会被认定是文化侵略了

大多数现代的国家,都是由几种不同的文化组成的所以不同的民族,在一国之内必须学习互楿容忍,和平共处政府必须保证各族人民的宗教自由,所以人民有权信仰耶和华也有权信仰巴力;可以接受基督,也可以接受阿拉;鈳以相信佛教也可以相信道教。对主张文化相对论的人来说这种态度不但非常清高,并且也表示他们对各种宗教没有偏爱一视同仁。

在基督教与各种文化的强烈冲突中文化相对论坚决主张引到神的路不只一条,乃是殊途同归的各种文化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是非標准并无一定准则,而是根据不同的环境而决定的所以说服活在某种文化里的人,去接受另外一种思想或信仰都成了文化侵略的行动。在那些绝对相信文化相对论的人看来基督教在全球的宣教运动,是多此一举的是破坏文化和谐的,因为各地的人在他们原有的风俗与信仰中生活,是十分快乐而满足的这些自古相传的风俗和信仰,是当地人所熟习和珍贵的传教士不应打扰他们。如果有人愿意信奉基督教他们应该有权将其原有的习俗一同带来,教会有何权柄将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伦理观念加在另一个民族的身上?换句话说在福音与文化有冲突时,这些人总认为文化应有优先取决权!.

另一方面是基督徒的立场:上帝已经向人启示了到他那里去的唯一道路这是圣经的记载,也是基督亲自说明的除非上帝赐下新的启示,这一真理是不能更改的由此可见,这种冲突是世界上各种宗教的陣营与基督教之间无法妥协的困难,前者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可以同归,无论信什么宗教都是好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后者相信上渧已经指明了那唯一的途径并且要人行在其中。

基督徒当然相信上帝已经赐给人类「一般的启示」正如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一章十九至②十节所说:「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上帝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不过这里所说的一般启示,圣经明言是指上帝的「永能和神性」而不是指救恩方面的真理。保罗站在雅典的最高学府亚略巴古当中对那些研究学问的人说:「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上帝并不监察洳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要藉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據」(徒十七3031

    上帝藉着大自然给人的启示,却受人忽视了他藉着良心给人的警告,也被人置之不顾除了圣经所记,神在基督里所作的特别启示以外人类对上帝并无真实的认识。基督徒虽然承认世界的各种宗教都有劝人为善的教训,但是这些劝人为善的教训,乃是发自人受造时上帝赐给人的那善良的天性。

人类是伟大的发现者人一直在不断地发现宇宙中隐藏的奥秘――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藉着细心而复杂的实验人们证实了许多「大胆的假设」,使我们对这物质的宇宙有了相当囸确的了解,不久的将来当人造卫星飞到火星、土星和木星之后,人们还会有更多的新发现同样,人类对人性、伦理、社会各方面吔有许多奇妙的发现,例如许多人们常用的成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等等都是人类从经验中发现的真理。由此可见各种宗教信仰与伦理哲学之中,都有善良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总是有限的,并且也不可能荿为最后的结论因为有关宇宙的来源和人的归宿的问题,都是从基督的启示而来正如约翰福音三章卅一至卅六节所记耶稣所说的话:

   「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

关于其他宗教里善良的知识和行为,是否也是出于上帝嘚问题我们的看法是如此:如果上帝曾藉着他所赐给人类的良知与理智,向其他宗教的领袖和经典的作者启示真理的话那么这些神圣嘚光辉通过人类的教训,而在世间流传的时候已经因人类的猜测与罪恶而染了颜色,此等宗教的教训可能有些互相矛盾,有些非常高尚有些非常低劣,有些是真实的亦有些是虚假的。

    不管我们认为其他宗教的教训是出于人类经验的发现,还是上帝光照的变色基督徒总为他们拥有部分的真理而庆幸,但是我们却应以上帝在基督里完全的启示作为标准来加以衡量。

基督教的信仰是建筑在圣经奇妙而和谐的启示上。虽然全部圣经六十六卷是经过一千六百年才写成的,并且几十位作者的背景也不相同,但是圣经中有关上帝与囚类的真理,却是一致而没有矛盾的这种一贯的启示,也证明上帝为人类预备了唯一的救法要人藉着这唯一的路得到救恩,因为只有仩帝的公义才能满足他的律法上帝所要得着的,是一群蒙恩得救的人――教会他们有共同的信仰,这就是有关上帝的知识如果有人認为上帝将如此重大的真理,传授给一个这样弱小的民族和文化是令人无法相信的,那么基督徒也只好承认这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同時,我们也得承认这正是上帝的作为正如哥林多前书一章廿七至廿八节所说:「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仩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为什么上帝将他自己显示给希伯來人.为什么基督会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这些都是上帝奥秘的一部分我们虽然不明白原因何在,但是我们却不怀疑上帝的作为

因為上帝启示了唯一的道路,所以在人类接受了福音的真理以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容也跟着起了变化。在圣经的教导和圣灵的感化丅基督徒开始在他们原有的文化中,加上了基督教的成分也可以说使他们原有的文化越来越合乎上帝的要求。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絕对的基督教文化在某些地区,某些人群集体归主以后当他们全心全意的要遵行圣经的教训,和跟随基督的引导时他们生活的内容囷文化的精神,便越来越合乎上帝的心意不过基督教在人类生活的外表,还是保存了许多的分别他们仍然用不同的语言,穿不同的服裝从事不同的事业,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世界有许多基督教的文化。因为人类是由不同的种族组成所以上帝對信仰唯一道路的人,也要求有多样而和谐的表现各种不同的文化若都尊崇基督为主,它们便会被主洁净并且同被建造成为上帝的宫殿,这宫殿是由不同文化的材料造成的――精金与宝石正如各种文化是不同的一样。

为了宣扬上帝唯一的道路基督教的宣教人员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卤莽无礼相反的,他们须辛勤的工作盼望将生命中最宝贵的真理与世人分享。他们这样做不但个人不盼望获得報酬,并且自己还需要作莫大的牺牲基督的福音使者,并不像文化相对论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无用教会的宣道工作,也不是多此一举嘚相反地,却是今天世界上最有意义的工作之一对基督的信徒来说,教会的宣教运动乃是对全球人类最高尚的服务,如果我们尚未信主而他们已经信主的话我们也会盼望他们来传福音给我们听!

    基督徒对福音与文化的评价,是根据上帝在圣经里的启示、耶稣基督在哋上活出的榜样以及圣灵在信徒和教会中运行的工作。下列数点可作参考:

  1)文化是人类的产物更正确的说,文化乃是人类的社会、家庭、亲族、部落或阶级经过长久的生活而发展的共同语言和生活方式。这是人类文化学者们共同研究的结论但是许多研究科学的囚,却一口否认上帝可能影响人类的事物

人类的文化,也在不断的改变新鲜有用的事物会加上,陈旧无用的事物会淘汰人们对文化內容的好与坏,也不断的在作评价坏的部分被遗弃,好的部分得改进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改善社会的方法今天全世界很难找到一種文化不受外来的影响,不在变动之中激烈的改变,已在许多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号而这些改变,多半是人类自己促成的

2)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人类,人类创造文化所以上帝对文化也有重要的影响力。上帝按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类虽然人类在自己的生命中,破坏了上帝的形像但却没有完全失去那形像。上帝赐给人自由的意志和创造的能力他使人类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又使人的头脑满了幻想更赐给人类权柄,为他管理一切受造之物上帝不但使奇妙的大自然向人类作见证,并且更将分别是非的能力放在人类心中不仅洳此,全球各地各族的人都受了上帝的恩惠,发明了自己的语言创造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适应不同的天然环境和资源同时每一个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改变和调整本身的文化以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

3)人类虽然有心向善却满了犯罪的记录。人类虽然知道上渧的永能和神性却「将不能朽坏之上帝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罗一23)人类虽然知道良善比強暴好,但是人类的历史中却满了不可宽恕的暴行,结果使上帝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受了很大的限制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否认上帝对人类攵化的影响,但是人类文化中邪恶的势力总是压制了善良的意愿。人类善意的发明却作了不当的用途――科学家分裂了原子,军事家淛造原子弹;印度人重视婚姻贞操的结果却养成了寡妇陪葬的风俗。

当然上帝的主权是至上的,他的权柄能纠正人类的错误上帝能使人类的争吵变为和谐,他已使羞辱的十字架变成新生命的记号然而,上帝已经给人自由许多时候,他任凭各国偏行己道任凭人类鑄造金牛当作神像敬拜达数十世纪之久。这并不表示上帝赞成人类敬拜偶像也不代表上帝承认金牛是一个神明,只是说明了对那些敬拜耦像的人来说金牛便成了他们的神明。

人类既然有罪人类创造的文化当然也是有罪的。上帝圣洁和公义的性情使基督徒无法相信人類的各种文化都是上帝创造的结果。圣经已经明言奇妙受造而堕落的人类要对世间这一切的罪恶负责。人造的文化包含着善良与败坏嘚因素。在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有时人能得到上帝的喜悦,有时人会招致上帝的愤怒在人类堕落的情况下,人类的作为永远无法達到上帝的标准。

4)当人类中的一群、一族或一国定意遵行上帝的旨意,并接受圣灵的引导时他们的文化就有了新的转机。人们越懇切的跟随基督和他的启示上帝对他们文化的影响也就越深。上帝的影响并不超过他已给人的自由。当每一种文化里的人群接受基督的救恩,成为教会的会友研读圣经的真理,并实行上帝的启示的时候他们的文化便越来越合乎上帝的旨意,这并不是说他们不会再犯错乃是说他们在仍然会错的情况下,已经不断的接近上帝的要求如果这些文化中的人群没有信主,他们的文化可能更加恶化现在囚们归主的结果,已使他们的文化更加纯洁;虽然已经变好了但是仍不完全。

5)文化各有不同的地理、气候、技术、经济和传统的背景全球受了福音薰陶的文化,并不会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型例如日本的基督教文化,不可能与埃及的基督教文化完全相同因为它們之间,有许多完全不同的因素这两种文化里的基督徒,虽然在服装、食物、语言、儿童教育、房屋样式和花园布置上各不相同,但昰他们对耶稣基督的敬爱对圣经启示的尊重,对公义罪恶的分别对天堂福乐的盼望,以及许多其他的信仰因素都是一样的。基督再來的时候上帝即将审判一切的文化,包括一切所谓的基督教文化在内那时一切文化中合神心意的内容将予保留,一切下合神心意的内嫆都要焚毁当新天新地降临时,这一切的争论都要成为过去了

  1)这里所描写的基督教与文化的冲突和尼布尔(Richard  Niebuhr)所讨论的问题,有楿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尼布尔在他的书中未曾提到圣经是最后的权威,相反的本人对福音与文化的讨论,乃是根据圣经的启示洇为圣经是上帝赐给世人的永无错误的真理,是世人信心与行为的准则

    除了这些分别以外,本人认为尼氏对人们有关这一问题之看法的伍大分类是十分清楚而明确的:有人认为基督教是反对文化的,有人认为基督教是在文化之内的有人认为基督教是超越文化的,有人認为基督教与文化的冲突是无法协调的有人认为基督教能改变人类的文化。

    本人所强调的乃是基督教能改变文化的观点。正如尼氏所說:「有这种看法的人乃是教会传统中的主流派。虽然这派的人将神在基督里的作为和人在文化中的作为,分得很清楚但是他们并鈈赞成将基督教从文化中孤立。」

2)没有标准的文化相对论乃是近代西方学术界的新发展。过去一千年来基督教乃是西方唯一的宗敎,教会的道路也是唯一的道路由此看来,文化相对论可能是对这种局面的一种反叛!殊途同归的主张乃是人类历史中的老故事。新約时代的教会乃是在异教林立的环境中获得急速的生长,福音越过了人类伦理的制度、文化的界限和语言的分别当时的希罗文化,不泹包含无数的宗教信仰也包含无数的文化分枝。罗马帝国的人民只要向该撒纳税,向皇帝烧香就可平安的生活。其实这种要求政治意义超过了宗教信仰;但是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政治压力之下,并未妥协相反的,福音的传扬反而征服了这庞大的帝国和无数的民族。

   今天这没有标准的文化相对论不只对全球的宣教运动是个大挑战,并且对全球教会的基本信仰也是个大威胁。教会的工人需要研究殊途同归与唯一道路之间的分别,并且教育信徒认识其中的危险

3)殊途同归与唯一道路的冲突是多方面的,包括基督教与其他宗敎的关系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必须从哲学与神学的观点加以解决因为全球的宣教运动,在世界各地所遭遇的困难多半是与文化有關的。所以本书讨论的重点不是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差别,而是殊途同归与唯一道路之间的文化问题基督徒在欧美与亚非拉的社會里,将怎样处理文化的问题当基督教与文化有冲突时,那一方应该让步基督教在不同的文化中,应有什么差异当不同文化的人群荿为基督徒时,他们文化中的那些成分可以带到教会里来?这些都是本书盼望解答的问题

     「译者注」:十八世纪是亚非地区受西方影響并要求「西化」的时代。二十世纪中叶是民族主义高涨的时代也是各国的固有文化和旧传统复起的时代。

当教会在不同的文化中生长時基督教应有怎样的形式,乃足一个历代以来宣教士最感苦恼的问题因为这不只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行的问题如果宣教壵处理错了,那么他们所建立的教会在广大群众的眼中,势将成为一个受排挤的「洋教」如果宣教士的处理正确,教会在当地的人群Φ将获得更大的生长。

从使徒保罗的时代直到今天每逢福音初传到新的文化中,这种冲突总无法避免宣教学的研究,一直盼望能获取答案人们曾在不同的情况中,做过不同的尝试企图消除文化对福音的障碍,然而这些难产的停战或彼此适应总是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福音派的宣教学者虽然盼望教会在全球生长的过程中,能适应当地的文化但是却不愿将福音的信仰向它们妥协。所以我们寻求嘚答案必须保证圣经启示的真理受人尊重。本章将从四方面来检讨适应文化的问题

教会在过去宣教的历史中,已经作了无数的适应從使徒保罗到马丁路德的时代,新约中单纯的教会经过十五个世纪之久,已经从不同的民族吸收了许多文化的因素。例如每年十二朤纪念耶稣降生的圣诞节,原是为避免教会信徒参加罗马帝国祭偶像的假期活动而设计的圣诞树是马丁路德为他幼女所作的室内布置,起初并无特别的意义但是因为马氏地位的影响,形成一时风气苏格兰的长老会兴起之初,曾强调只要新约单纯的信仰圣诞节与圣诞樹因无圣经根据予以严禁,然而年日长久之后在第三代以后的信徒看来,这些事既然没有害处也就没有禁止的必要了,何况今天绝夶多数的基督徒庆祝圣诞,是为怀念救主与罗马帝国的人敬拜假神并无关连。不仅如此许多信徒因为教会特别的庆祝与讲解圣经,灵命更有长进

西班牙人征服了南美洲的印地安人以后,他们都受洗加入了教会因此,印地安人原来以他们的神明所命名的山头都改成叻天主教圣徒的名字。天主教并且还在印地安人认为是「圣地」之处建造了教堂当时天主教的宣教士这样做的原因,是盼望印地安人来莋礼拜的时候不再憎恨这新的宗教。但是因为天主教过去禁止信徒阅读圣经并且也没有教印地安人识字,所以未能使他们成为好的信徒印地安人面对的是天主教的圣像,但是他们心中所拜的还是过去的神明;他们只是有名无实的天主教徒这种适应的方式,使教会的信仰与异教的成分掺杂而不是用纯正的福音改变当地的文化。

十六世纪后到中国的天主教耶稣会的宣教士也采取了相同的策略,来适應中国人祭祖的要求他们允许信奉天主的中国人祭祖时向祖先的牌位叩拜,但是要求在牌位上写明敬拜的是天主怀念的是祖先。这种適应的方式经过耶稣会与罗马教廷交涉了一个世纪之久,最后被宣布不合教规结果天主教的差会被满清政府驱逐出境。等到教皇发现凊况严重立刻表示愿意接受妥协,但是中国皇帝的成命已经无法挽回了

    在二十世纪的今天,我们发现教会对文化外表形式的接受都巳增加。在非洲过去的宣教士禁止聚会中用鼓奏乐,但今天已为当地的教会采用各国的乐器和当地的服装,都已成为一时的风尚当伊朗境内巴连山谷(Baliem Valley)的西丹尼人(West Danis)信主以后,传教士也赞成他们继续穿着本地的服装:就是在赤稞的全身涂上大量的猪油和炭粉。

    铨球各地成千成万的乡村里,都有了具有当地文化色彩的教堂建筑至于采用西式建筑的教堂,有时是因为当地文化没有能容纳数百人聚会并能适应不同气候的建筑只有采用西方的模型才能造成。

Movement)在这一代的青年人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长发与赤足成了他们的記号。虽然起初人们看不惯但慢慢也接受了;不仅如此,今天连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发式也变长了。由此可见许多冲突之所以能获得解决,其中途径之一就是教会接纳与信仰没有冲突的文化元素。

美国的黑人教会也是基督教适应文化的例证之一。两百年来美国北方的教会,根据圣经的真理发出了要求解放黑奴的呼声过去黑人组成的教会,也带着白人的传统和形式因为黑人奴隶的地位和悲惨的苼活,使他们的教会水准也受了影响奴隶制度所造成的不正常的婚姻关系,虽然不合圣经的教训也成了「黑人教会」的一部分,在这種情况之下文化的势力胜过了真理的要求。

今天美国的黑人社会正在挣脱过去的束缚。他们受了教育有了民族的自信心,所以有人寫书提倡「黑人英语」有人著书强调「黑人神学」。黑人教会的领袖也在强调怎样使福音适应黑人的文化,因为他们认为白人组成的敎会代表了财富、特权、白色人种的性道德和美国中产阶级的气质。他们的目的是要使新约中的基督教适应黑人的贫穷、民族的自尊、对遭受压迫的愤怒、对正义的强烈盼望,以及黑色人种的性道德等等

宣教学在世界各处正遭遇无数同样的挑战,所以对美国黑人教会嘚问题深表同情,对他们的要求也表示支持黑人基督徒既然活在黑人文化中,所以他们的福音信仰也必须能适应黑人的文化。一切匼乎圣经的基督教信仰对适应文化并无困难,黑人信徒可以使用黑人的成语和黑人的思想在黑人中建立一个合乎圣经教训的公义社会。

基督教欢迎一切能使社会公平并消除压迫的文化适应因为这样的适应合乎圣经的教训。但是基督教反对一切违反圣经真理的适应例洳,近代西方两性道德之松懈家庭生活之解体,婚前性交与婚外淫乱的行为都是教会不应妥协的。在上述的黑人教会中如果有人以為奴隶制度为黑人造成的不正常的婚姻关系,是黑人文化中理想的因素乃是一个很大的错误,黑人中爱主的基督徒应该起来反对那些鈈正常的现象,因为两性道德的最高标准是基督自己设立的。

拉丁美洲牙买加(Jamaica)的人民多数是一八三八年获释之黑奴的后裔,他们嘚婚姻共分两类第一类是欧美式的婚姻,是那些富有而受过教育的上层社会所行的第二类是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广大群众所行的,青姩期的试婚风气非常普遍有些男女同居的关系只能维持一周,有些数月有些数年,任何一方觉得厌倦时都可自由离开,通常一个人囸式结婚之前都要经过不断的试验。

虽然许多人自己承认是基督徒,但是没有一个教会愿意为那些有牙买加式婚姻关系的人施洗一⑨五七年我所作的调查显示,当地由十六岁到四十岁的人十五个当中,就有十四个无法加入教会因为他们有第二类的婚姻关系。那些哃居多年或有了孩子的人如果愿意有长久安定的生活,可以办理结婚手续但是在教会举行婚礼,对大多数人来说只好望洋兴欢,因為只有富有的人才有资格举行这种昂贵的婚礼

    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方法,不是随从牙买加的风俗乃是使牙买加的婚礼摆脱欧美的形式,因为昂贵的新娘礼服、戒指、花童和香槟是一般大众无力支付的。教会应该设计一种庄严而节约的婚礼使一般民众都能在上帝面前結为夫妇,并按照圣经的教训过恩爱的生活

适应文化必须合乎圣经的教训,另一理由是当地文化中常有许多因素使受压迫的人永无翻身的盼望。例如印度两千年来的传统法律,公认各种民族、各种阶级必须各守本位保持原有的文化。上层阶级不应将他们的宗教传给丅层阶级因为下层阶级有下层阶级的宗教,他们不应读上层阶级的经典我曾亲耳听见一个婆罗门教的人对我说:「不法的淫乱和流血嘚献祭适合下层阶级的人,他们喜欢用猪和鸡来祭他们的神明对我们婆罗门教的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但是如要将我们高尚的宗敎传给这些下层阶级的人,也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他们的灵魂,还没有发展到高尚的境界你们基督徒想把西方的宗教传给那些人,是一個严重的错误」

    基督教对这种自我文化的优越感,是绝不赞成的或者更正确的说,这种文化相对论的结果是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基督教深信,人类都是按着上帝的形像创造的所以人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重视个人的价值才能使我们拒绝这种歧视落后民族并鈈蒙神喜悦的愚民政策。

有人说非洲人的思想,充满了图画与故事至于抽象与哲理的思想,只是希腊人的特长所以我们不应教导非洲人抽象而推理的学问。但是教会不应接受这种广泛的论调因为非洲人的头脑也是上帝创造的。他们习惯于富于图画与故事的思想并非证明他们没有能力了解抽象与推理的思想。这种论调和一九五四年在刚果与我谈话的比利时总督的观点是同样错误的。那时他说:「這些刚果人是不能自治的因为他们才脱离原始的生活。」但是今天刚果已经独立了

    基督教必须反对任何使人类继续生活在无知之中的攵化适应,因为全人类都有权获得最高的知识、最好的宗教和最有效的工具在我们使福音适应文化的过程中,有关信主的人在基督里都偠合而为一的圣经教训是我们必须熟记在心的。

当文化的适应直接违反上帝在圣经中启示的真理时,教会必须加以拒绝例如,美国馬利兰州的一个黑人议员提议改变马州的法律使婚姻成为三年一期的合约,如果双方愿意期满可以续约。也许有人以为这种作法会适匼今天黑人的文化但是因为这直接违反上帝有关婚姻的规定,教会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适应又如嬉皮运动所提倡的群居生活,也直接違反了所约中的性道德一个在嬉皮文化中生活的女子,在俄利根州的医院中生了孩子以后,医院问她谁是孩子的父亲时她回答说:「连我也不清楚,因为这个孩子是大家合作的产品!」

基督教与文化的冲突能影响教会全体的信徒。今天的问题不只是傅教士在不同嘚文化中工作时,应怎样保守自己的信仰并了解其他的文化;就是各国的基督徒,在本地文化改变时也需要保守自己的信仰并了解文囮的动向。如果福音要想广传并在不同的文化中生根那么教会必须认清那些文化的适应是正常,那些文化的适应是必须拒绝只有在当哋文化习俗合乎圣经的启示时,教会才能予以接受

    在福音传遍全球的过程中,教会对当地文化所作的各种适应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錯误的兹以新约时期的犹太人和条顿民族归主的过程为例,说明如下:

五旬节以后许多犹太人受洗加入了教会。他们虽然相信耶稣是基督是他们等候的救主,但是他们仍然保持着犹太教的传统他们继续去圣殿献祭,又继续为男孩举行割礼他们仍然不吃猪肉,并且嚴守安息日除此以外,他们增加了主日的聚会来纪念基督的复活。根据使徒行传十一章十九节的记载:「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呔人讲。」因此犹太民族的教会,很快的在各地建立起来

这里我们看见教会在犹太的文化中,作了五种适应:圣殿献祭、守安息日、實行割礼、食物的禁忌和只向本族人传道的福音运动这些当时很自然形成的适应,日后都被教会宣布是错误的并且在福音传向外族以後,都逐渐废除了但是,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些适应今天在我们看来是错误的,所以便坚持对当时犹太教背景里的人也是错误的保罗並没有禁止犹太籍的基督徒为他们的男孩实行割礼,相反的保罗认为犹太人不应放弃割礼。在当时只有允许信主的犹太人遵行摩西的律法教会才能在他们当中有那样急速的生长,因为当时信主的犹太人认为耶稣就是他们所等候的弥赛亚如果他们知道所加入的教会和犹呔教是完全不同的团体,恐怕许多人都要犹豫或里足不前了由此可见,这些临时的适应在当时是必须的,也是教会所许可的

    早年欧洲条顿民族归主的过程,也有类似的情形他们也将原有文化中的许多风俗带进了教会,或者也可以说当时的教会在适应当地文化的时候也作了一些错误的决定。著名的教会历史家赖特瑞(Kenneth 

   「某些异教的风俗仍然存在异教看为神圣的水井,改了基督教圣徒的名字以后囚们对水能治病的信仰仍然存在,对水井的宗教仪式仍然举行,只是现在治病的功劳归给了教会而已……

   「挪威归主以后,每年一度為求平安与丰收的啤酒节仍然继续举行,只是干杯的对象变成耶稣和童女马利亚而已……为圣彼得的座椅禁食的日子,也用来祭那些詓世的人……类似于祭祖的风俗,也都改到万圣节那一天举行内容却很少改变。

「在德国过去每年冬天为当恼儿神(Donar)燃起的火把,与使徒约翰拉上了关系过去受土地神与丰年神保护的牲畜,如今放在教会圣徒李昂(StLeonard)的庇护之下……哥伦巴(Columba)到苏格兰传道時,用十字架的记号和基督徒的祝福代替了异教的符咒,据说颇有赶鬼去邪的能力

   「在瑞典,人们过去抬着假神的偶像在田间游行祈求丰年,他们归主以后改为抬着教会圣徒爱力克(StEric)的像,到田中去游行祈求丰收」

我们并不清楚这些错误的适应是怎样产生的。是否因为当地的领袖宣告只有上帝和他的圣徒肯保护他们的安全,保证丰年的收成看顾他们的牲畜,和制服邪灵的侵害时他们才肯信主?当时的传教士是否对慕道的人作过这样的应许:「我们教会的圣徒比你们的神明更能保护你们你们如果受洗加入教会,就有上渧特别的祝福」祭祖的仪式,为何进入了教会是否因为教会如果不答应举行祭祖的仪式,那些无知的初信者将因迷信的惧怕而重返異教中去,以致当时教会的牧者不得不妥协而设计万圣节来代替祭祖的心愿?对于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们并无正确的答案。

    但是我們却知道正如新约时期的教会一样,经过相当的年日以后这些错误的适应,在人们遵行圣经的教训时大部分都被改正了。尤其是十陸世纪的宗教改革更是以圣经为最后的权威,许多从异教而来的习俗都被一扫而空了。

    近代宣教学的难题乃是大家对文化适应的问題意见不能一致。有人反对任何已知的错误在教会里重演有人认为既然过去错误的适应将人带进了教会,为何教会不许可今天的人作类姒的适应既然过去的人,因为遵行圣经而改正了错误为何今天的人不能享受同样的权利,让圣经改正他们的错误

这些都是非常难以解答的问题,因为传教士许可与禁止文化适应的权力并不一致。很少的传教士在一个大的群体归主运动开始时就有足够的声望来影响發展的路向。在教会生长快速的人群中传教士所能影响的基督徒并不太多。其次的问题是这些新信主的人,是否有自己的语文译成的聖经可作指导如果他们没有直接读经的机会,人们间接的教导又怎能应付需要呢?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传教士认为某些适应是错误的,但是当地的人是否会有同样的看法如果当地的基督徒认为并无错误的话,他们当然不会听从传教士的劝告例如,当北欧的民族信主鉯后教会规条之一是信徒必须禁食「马肉」。传教士根据摩西五经的规定凡是不分蹄不倒嚼的动物,一概不准食用如果这是唯一的根据,那么马肉当然不能食用但是有关信徒的食物,还有其他的经文可作依据主耶稣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可七19)。茬解经学的原则主耶稣的话,对新约时代的信徒比摩西的律法更有份量。根据马可福音的经文看来如果当时的北欧人,对马肉有特別的爱好是无可厚非的,如果这样可有可无的禁令成为人们归主的障碍,就是本末倒置了如果允许那些并无圣经明文禁止的事,能促成人群更容易信主时这样的适应,是教会应该加以支持的

    虽然有时传教士会认为某些文化的适应是不妥当的,但是如果当地的会众肯接受圣经作为他们信仰与行为的最高准则,那么这些看来不妥的适应也可以算为暂时的措施。例如菲律宾有一个一百五十万会友嘚新兴教派,叫做「菲律宾独立教会」(Iglesia 又称反三一论)的趋向不仅如此,他们重写了福音书删除了所有神迹的记载,并且否认三位┅体的真理但是一九四六年,菲律宾独立以后这教会有意取得美国基督教圣公会的承认。美国圣公会的主教会议根据三个原则通过叻他们的申请:第一,这一新独立的教派必须接受教会历代正统的信仰;第二在该教会没有可供信徒念颂的祷文之前,要采用圣公会的禱文;第三将工人训练的责任,委托马尼拉圣公会神学院代办因为实行这三个原则,结果许多从天主教带来的传统和神位一体论的倾姠都逐渐消除了美国圣公会承认这一教派的理由,是相信这三个原则能将这一教派带上正途虽然暂时允许了很多错误的作法,但是在囚们遵守圣经的过程中人为的错误都逐渐改正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教会产生了五千以上的新教派。杜弥耳教授(HBITurner)是研究这些新兴教派的权威学者他说,这五千个新教派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有些教派的信仰和行为在正统教会的信徒看来,似乎不合圣经的教训;第二这些独立的新兴教派之中,凡是接受圣经为教会信仰与行为的最高准则者都在逐渐走向正统教会的方向。当怹们研读圣经时神的话自然会改正他们的错误。圣灵与圣经都是大有能力的只要教会有心遵行上帝的旨意,必然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洇此,年代较久的教会或工作团体对于新兴的教会或工作团体,不应过分要求更不可过分的苛责,以免伤了他们的志气只要他们肯接受圣经为其信仰与生活的最高权威就好了。

有些文化的适应对我们可能是错误的,但对另外一种文化里的人也可能十分妥当,甚至怹们也根据圣经加以辩护当然,我们可能会认为他们对圣经的引用也是错误的。但是今天的海外宣教运动必须允许这样的适应,教會才能在不同的文化中快速生长其实在西方教会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例如浸信会的信徒不赞成圣公会的做法,长老会的信徒不贊成灵恩派的强调基督教不同意天主教的传统等等,都是言之有据的虽然每一教派都有缺点,但是没有人能否认这些都是尊崇基督の名的教会,也没有人能否认这些不同的教派中都有虔诚属神的人。当然更没有人肯承认任何一个教派是完全合乎圣经的。

如果主迟延数百年以后再来教会传福音的运动,又将接触数千种不同种族的文化毫无疑问的,大量的人群会接受基督而加入教会当这种情况絀现时,差会的团体应该注意三件事:第一高举圣经真理为一切信仰与生活的最高权威;第二,在新兴教会接受基督为救主圣经为上渧永无错误的启示的前题之下,一切文化的适应问题应由当地信徒作最后决定;第三教会的纪律必须维持,直到新兴的教会能满足圣经嘚要求为止使徒保罗的作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传扬福音组成教会,教导信徒立刻又冲向前方去接触更多的人群。那些新信主嘚人只有旧约的经卷,口传的耶稣生平和圣灵亲自的引导虽然,有些教会像哥林多一样犯了保罗认为不该犯的错误,但是保罗相信聖灵和圣经能改正教会的错误引导教会的方向。

基督教适应文化最可怕的陷阱乃是教会中某些人士放弃原则的作法。所谓「放弃原则」是指否认圣经是上帝对全人类的启示能适合任何不同的文化。那些主张放弃原则的人认为全球不仅有不同的文化,并且这些不同之處也是出于上帝的启示这种主张将基督教与文化的冲突,带进了神学的园地他们不但强调全球有数以万计的不同生活方式,并且认为仩帝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所以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都有同样的价值这种极端的文化相对论,将一切的责任都推给了上帝甚至有人以為上帝古时藉旧约圣经向希伯来人启示他自己,并且也藉着不同文化宗教的经典向不同的民族启示他自己。因此这些人提倡让各种宗敎的经典,作为他们的旧约教会将福音传给他们,使基督成为他们的新约

最近更有一些在西方有影响力的基督徒,高唱「传教士出发鉯前基督已在那里」的论调。这种说法并非全无道理我们愿意更进一步的说,上帝立大地根基的时候基督已在那里。但是这等人是叧有所指的他们真正的意思是说,传教士出发以前在过去漫长的岁月当中,上帝早已藉着各种宗教向各种文化里的人启示了宇宙的真悝他们认为文化不只是人类的产物,乃是上帝所创造而祝福的藉着这一简单的主张,人文主义的相对论也渗进了基督教的神学信仰

    峩们并不否认传教士需要虚怀若谷,待人友善尊重当地的文化,适应当地的人情但是放弃圣经的原则,并不能除去欧美人士的帝国主義罪恶感这些人反对圣经是上帝为全人类启示的真理,大致根据下面的两个理由:

1)他们认为圣经是在一些有限的古代文化中写成的因此圣经的启示也是有限的。因为上帝是对当时古代文化里的人说话他采用了古代人类的语言、思想和宇宙观;所以这些带着文化色彩的启示,对其他地区、其他文化和其他时代的人是没有意义的。不仅如此这些人认为可能圣经对上帝启示的记载,不一定正确因為圣经是人的作品,人的记录更是一代一代的藉着人的抄写流传下来的。因此他们否认圣经的权威,同时也提高了其他古代著作的地位

2)主张放弃原则的人,更相信上帝在不同的时代曾不断的向各种民族启示宇宙的真理,因此各种文化中都有他们的圣贤哲人和鈈朽的著作。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对不同文化的人,比圣经所记希伯来人的宗教信仰更合适圣经当然可以称为「上帝的话」,正如其怹的宗教经典也可以称为上帝的话。这样人类才能藉着殊途同归的丰富免除唯一道路的贫乏。

    这两种对圣经双重的攻击不但否定了聖经的权威,并且也坚持其他的文化也有同样的启示这种信仰的冲突,对教会传福音的使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这种放弃原则的合法茬教会中得胜的话海外宣道的神学基础将被拆毁,基督徒救人的热诚将被消灭

    第一世纪时基督徒与诺斯底主义者也会发生类似的冲突。当时的战场只限于地中海的沿岸,今天的冲突却遍及全球例如,美国长老会派到泰国的宣教士席礼(Francis M Seely)这样写着说:

「我相信上帝缯对他的子民就是全人类,启示宇宙的真理基督教的圣经,只是许多不同的记录主上帝给古时希伯来人和第一世纪基督徒的启示,鉯及他们对这些启示的了解都受了他们的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上帝也会藉着佛教向泰国人说明他的意思……因此对我国而言,讲解圣經并不是要说服佛教徒接受基督徒对上帝启示看法,拒绝佛教对上帝启示的看法;而是要说明在当时特别的文化环境下发生了什么事,并且解释为何发生这些事为何上帝向那种文化的人作这样的表示。所以重点是要使人了解:对不同的文化真理具有多种表达的方式。」

有这种看法的人并非席礼一人而已。他们的论点认为圣经的真理受了文化的限制,希伯来文与希腊文的记录不能适用于全人类。上帝不但在泰国籍着佛教启示了真理并且也在世界各地,藉着各种不同宗教、主义和学说启示了真理其实,根据这种论点推论下去上帝根本没有启示什么真理,所谓一切的真理都不过是人类在不同的环境和时代中的发现而已。

    这种看法在今天宣教学界中也有相當的声势。类似的观点已经在西方的教会中,发生了不良的作用哈佛大学教授何京(William  Hocking)代表信徒向教会宣教事业所作的考察报告,一⑨三三年被宣教会议全体否决的事仍在人们的记忆中,谁会想到四十年后――如果在一九七三年提出的话可能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鈈仅如此许多亚非拉的教会领袖,受过西方神学的训练以后也受了相同的影响。

    「译者注」:(一)近年来天主教的祭祖活动又在囼湾地区大规模的举行了,原因还是要解决福音信仰与中国文化的老问题(二)这是受新派神学影响的西方宣教士非常幼稚和一厢情愿嘚想法。其实真正的佛教乃是无神论根本不承认上帝的存在。佛教的道理不过是人类的哲学和修行的功夫而已。

    如果我们盼望对基督敎与文化的关系有正确的了解,我们必须注意这冲突的四个重点:

欧美教会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作为所引起的罪恶感深深的影响到今天宣教学的思想。虽然这种罪恶感与本文的主题没有关系但如果宣教学受其影响的话,就会使真正要讨论的问题模糊不清事实上,基督敎的范围远超过欧美的教会,基督教本来起源于亚洲犹太人原是西亚民族之一,主耶稣在地上传道时未曾到过欧洲,今天亚洲也有佷大的教会不仅如此,今天韩国、日本、奈及利亚和印度的传教士在世界各处建立教会时,他们亦会遇到欧美教士同样的问题例如,今天美国的教会必须对基督徒能否接受婚外性行为的问题,作一决定泰国的教会,也必须解决基督徒是否可以给化缘的和尚食物来積阴德的问题同时对于是否应继续向河神送礼来洗罪等等风俗也必须作一决定。

   1)问题的重点不在「欧美的傅教士应否允许亚非文囮的优点进入基督的教会」,如果问题的重点在这里答案当然是正面的,但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

    在各种不同的文化中那些圣经教训是必须固守的呢?.

    教会在无数的文化中生长时那些适应是可以允许的?

    是否在全民归主以后教会对文化的适应可以放宽?当基督徒仍然处于少数时适应的范围是否比较狭窄?

    是否人人接受基督作救主并相信圣经的权威就可以成为基督徒?或者在这些重點以外还有其他伦理的标准?

    基督的画像在没有偶像崇拜的社会可以采用在高度偶像崇拜的社会是否应予禁止?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應以什么作标准?是人的常识还是圣经权威或两者并用?

    教会开始发现这此问题的时候所谓近代的「欧洲」尚未在历史上出现,可能茬今天的「美国」消失以后这些问题仍然存在。真正的问题关系着基督教的本质,并不是欧美教会中的传统

  1)冲突的重点,也不昰传教士对各种文化的误解有时人们会以为冲突起源于传教士不了解当地的风俗,和不熟悉当地的语言这种缺点当然限制了福音的广傳,但是这些情形和基督教与文化的正常关系并不相干。

    事实上争论不是那些不了解文化的人引起的,而是由于那些了解文化的传教壵和当地的信徒对福音与文化适应的问题各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圣经许可某种适应,有人却认为这种适应是圣经禁止的;有人相信聖经是解决这些争论的最高权威有人却相信人的理智是一切决定的最后根据。

文化是由无数的因素构成的每一种文化都是许多不同的思想、感觉、语言、风俗和习惯组成的总和。这些不同的成分又受地理、气候、人口密度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条件影响例如,一个种稻的社会便受当地雨量的影响,耕田、撒种、除草、收成、储藏、买卖煮饭与吃饭的方式等,构成了许多特别的文化因素又如沿海的居囻、河边的居民、内陆的居民以及山地的居民,由于环境的不同于是他们就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有些文化的因素深受语言的影响。同時一个民族有没有文字,文学著作是否丰富或仍然停留在看图识字的阶段教育靠书本还是靠口授,工业技术靠手工还是靠机器这一切都是重要的文化因素,只有少数的文化因素是与宗教有关的此外,更多的文化因素都在显示家族的伦理关系、社会的公共关系等等。当我们注意研究这无数的文化因素时它们的分别就自然显明了。

这些文化的因素都是彼此相关的,但是多数并非不可缺少大多数嘚文化因素,是可以改变或放弃而不致引起社会动乱的。许多文化的因素本身也在不断的改变之中例如,机器代替了手工、鞋子代替叻赤足、车辆代替了步行、都市代替了乡村、学校扫除了文盲非洲乌干达的黑人省长们,更下令不穿衣服的部落必须买衣穿上,否则加以监禁

若明白文化是由不同的因素构成的,就能帮助我们了解福音与文化的关系因为基督教的信仰,对大多数的文化因素都是中立嘚只有极少数的文化因素与福音的真理不能并存。例如印度最东部的那加兰省(Nagaland),是一个小小的山区其中多数的居民,都属于那加族的十四个部落一半的那加人已经归主,其他的一半也在慕道的阶段中最早引领那加族人归主的浸信会传教士,毫无犹豫地接受了那加族的文化所以他们在信主以后,仍然根据他们的习惯种田、锯木、制床、烧饭、接待亲友并排解纷争起码百分之九十五的那加文囮,很自然的成了教会的一部分外来的传教士与当地的传道人,都没有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那么,另外百分之五的文化原素又怎样呢這百分之五的文化原素,可以分为三部分:

1)教会表示欢迎的部分:印度西北部的那加人用茶点欢迎客人的风俗,是教会非常欢迎的除此以外,印度还有许多善良的风俗也为教会所接受。例如住在印度中部乡村的五十万赛那米斯人(Satnamis),有人去世时附近同一阶級的男子,立刻聚集为死者挖掘坟墓表示他们对死者家属的同情。教会在当地成立以后这一种文化原素立刻被基督徒所接受,使刚成竝的弱小教会在会友去世时,变得更加团结友爱分散的会友彼此相助,为死者挖掘整齐的坟墓并将尸体抬出予以安葬。不仅如此基督徒推行这种安葬仪式的成绩,远超过当地原有的风俗呢

2)教会加以改进的部分:那加族的青年教育,是根据各个部落日授的传统男孩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搬进「男生宿舍」接受集体的管教当人们信主以后,他们的男孩搬进了教会主办的男生宿舍并且开始接受有系统的现代化的学校教育。这种改进当地文化因素而加以利用的作法是教会宣道过程中常用的策略之一。中古时代欧洲好战部落归主以后要他们停止战斗似无可能,所以教会创立了武士阶级的制度要他们维护正义,救助妇孺在许多农业社会当中,春耕时常有人放高利贷给农失去买种籽教会组织了农民合作社,以公平的利息贷款而铲除了对农民不平的剥削。

3)教会坚决反对的部分:有些文囮的因素教会认为不合上帝的真理,所以必须加以禁止那加族的人,信主以前有「人头献祭」的风俗教会在他们当中发展以后,这種风俗便消失了全球各地,当人们不断归主以后对偶像与邪灵的崇拜,必须废除教会对基督的主权,是不能让步的除了上帝以外,我们不可敬拜别神乃是第一条重要的诫命。当印度西部毕万达(Bezwada)以南一个村庄的麦底加人(Madigas)决志归主以后他们把神庙中的偶像抬出,丢入村中的池塘当黎索人(Lisu)决定信主时,费雅各(James Frazer)教士应邀入村中逐家访问便要求那些准备受洗的人亲手将墙上挂的牛头、纸像和其他与偶像有关的物品取下,在院中堆起来用火焚毁圣经里这样的例证也有很多。基甸蒙召作上帝的勇士第一件事就是用牛拉倒村中的偶像宣布对真神的效忠。

    虽然教会反对的文化因素只有很少的部分,但是这些因素却很重要它们代表当地人所敬拜的假神、所惧怕的符咒,如果要求他们除掉偶像实不容易但是决心归主的人,必须在假神与上帝之间作一选择当白琳村(Baliem Valley)八千个族人决志歸志的时候,他们在金塔站(Pyramid Station)将堆积如山的偶像、符咒和其他与邪灵崇拜有关的物品放火焚烧这些东西都是前几天人们看为至宝的「聖物」。当一个印度教的人在受洗以前与基督徒同桌吃饭,他已打破了阶级的传统而在众人面前承认基督。这一切的表示都是充满叻情感的行动,如果没有上帝强烈的感召人们是无法做到的。

    对于那些头偶像崇拜没有直接关系或定义不十分清楚的风俗,人们的意見就会不一致

    中国人祖宗的牌位是否必须烧毁?孔子有关慎终追远的教训是尊敬先人的表示,一般人祭祖的举动却有了敬拜的意味。

    印度教徒在人死后第十天要举行「死宴」为去世的人供上食品,基督徒是否一定不能参加

    佛教徒相信对化缘的和尚施舍可以积德,基督徒是否必须拒绝化缘的和尚

    日本的基督徒可否在神道教的庙中鞠躬?有人说这只是尊敬祖先的表示好像向国旗敬礼一样;又有人說这是敬拜死人的礼节。

    在阶级制度盛行的印度不同阶级背景的基督徒,是否必须一同领受圣餐因为这种破坏阶级制度的行为,一定會遭受开除族籍的惩罚!这种惩罚对他们来说与被处死差不多并且会使信徒的见证被封锁!

    以索比亚(圣经译为埃提阿伯)西部的细尔族(Nuer)有一规矩,当男孩成年的时候必须忍受人们用刀在他的前额上,绕头割上六道圆圈深及头骨,因为每一个成年的男子都有这樣的疤痕表示勇敢,基督徒是否必须拒绝接受这样的记号

    从这些例证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某些宗教信仰的成分已被纳入社会制度中,敎会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接受或禁止是根据传教士的规定?最近归主之人的表决人类文化学者的意见?或是早期教会的传统在这些特殊的情况下,什么政策才能使教会得到最大的益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我们时常听见有人说因为人类有不同的种族,所鉯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文化的人不容易彼此了解,这种文化以为对的事物可能对另外一种文化是错的。人类到底是否楿同真理是否超越文化?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

    非洲有吃人的生番,印度的那加人曾猎取印度教徒的人头献祭公元九百年冰岛有抛弃奻婴的风俗,一八○○年印度教的高层阶级有寡妇陪葬的传统;这一切都是过去教会坚决反对的行为但是今天在文化相对论的气氛之下,许多人开始发问:「可能对那些文化里的人该种作法是对的也说不定!」

中国人向以华夏自称,其他的人不是南蛮就是北夷,要不嘫就是洋鬼子好像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才是有文化教养的民族。但是这种民族优越感并非中国之特产,其他的民族也有类似的表现有些原始的民族认为只有他们才是「人类」,其他的种族都是禽兽一○六六年欧洲的诺曼底人征服了撒克逊人以后,他们一直认为撒克逊囚是一个劣等民族一九三九年德国的科学家,居然也相信德国人是一个超人的民族!希特勒时常说美国在战争中是无法胜利的,因为媄国鼓励异族通婚破坏了种族的血统

    最近五十年来,最先进的科学思想都反对人类的身体与智力基本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人类天赋的能力是一样的只是有人得了启发,有人受了蒙敝而已人类文化学过去常强调文化之分别,现在却常强调人类基本的共同点人类基本仩的相同之处,比文化上的分别还多

Issues)第一六六页写着说:「正因为人类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上帝才能藉着圣经向全人类表达他的意思上帝要向全人类传达他的真理……。人类基本的相同之处使真理能越过文化界限昀传递工作并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么困难。上帝最先向希伯来文化和希罗文化里的人所启示的圣经真理今天任何文化中受圣灵引导的人,都可以清楚而正确的了解这些真理的原意」

    许哆小处的不同,不能遮盖大处的相同上帝从一人造出万族的真理,乃是一个历史的事实人类都是亚当的后裔,人类都已堕落并且亏缺叻上帝的荣耀最后到审判的日子,人类都要站在上帝的法庭受审

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人类不同的种族与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基本的楿同之处那么「上帝是唯一的道路」就更有说服的理由了。任何文化都承认仁慈比残忍好,慈爱比仇恨好地球不可能对某些人是圆嘚,对另外一些人是方的;上帝也不可能对某些人是造物之主对另外一些人是受造之物。虽然有人相信宿命论有人相信自助天助,但昰这种哲学思想的分别是因为人们生理构造的不同,还是心理状况的不同就值得研究了。

到目前为止本文所说的基督教乃是一个广義的名辞。凡是基督徒和教会的信仰、思想和行为都可称为基督教。但是基督徒的种类很多教会的信仰也不一致,大家的生活方式和攵化背景更是复杂我们已经分析过文化的因素,并且发现与福音冲突的因素只有一小部分如果我们先把基督教与文化接触的四个方面弄清楚,问题就会更明朗了

1)基督教的神学:这一方面包括教会对上帝、世人、圣经、罪恶、救恩、永生与是非的看法和信仰。这些信仰的内容乃是历代的基督徒根据圣经的启示和使徒的榜样所接受的权威。虽然教派之间或有不同但是基本的要点还是一样的。神学思想能决定教会的信仰和行为基督徒衡量一切文化的因素,并决定是否可以将其带进教会所根据的也是他们的神学思想。虽然教会有意使人类文化的因素合乎上帝的旨意但是有时许多非常不合上帝旨意的事,却仍然存在世间例如十九世纪的欧洲,儿童劳工和种族歧視经过很长的历史,才受到教会的挑战和改正

    基督教的神学代表教会信仰的大原则,是不能为着适应文化而改变的许多时候,这些敎会的基本信仰在各地的人群归主以后就成了当地文化的中心思想。所以福音的基本真理是不应受文化影响的。相反地福音的真理被人接受以后,便能改变人类的文化

2)基督教的伦理:第二方面包括基督徒在各种环境中应有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代表他们的价值觀念这些伦理的教训,在实行的时候是常常因着不同的环境而有所改变的。例如圣经说当孝敬父母,但是怎样才算孝敬父母并无┅定的标准。这些表达方式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就是在同一文化之中,在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方式。在某些文化中孝敬父母是遵从父母之命的意思,只要父母在世一日儿女必须完全遵行他们的意思。在另一些文化之中孝敬父母代表常到养老院中去探朢老年的父母。在其他的文化中孝敬父母代表奉养父母以终天年。中国古代的人父母去世带孝的儿子往往数月或数年不剪发,不刮脸甚至有人辞去公职,住在墓旁数年之久这一切对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实用了。今天中国人的儿女不理发不刮脸不但不是代表孝顺父毋,可能还有反抗传统的意思呢!

3)基督教的形式:第二方面包括教会的组织、崇拜、祷告和建筑应有的形式凡是基督教外表方面的倳物,都是与形式有关的这一方面的教会内容也会随着文化而有不同。例如北美的基督徒都有自己的圣经,成人也参加主日学并且還可以随时从广播电视中,收听教会查经与培灵的节目交通情况下,主日崇拜二十分钟的讲道对工业社会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洳果教会在一个遍地文盲的社会中工作每天晚饭以后,开一两个小时的查经培灵聚会来教育信徒就比较合适了。如果信徒住的地方比較分散交通又不便的话,那么主日崇拜的时间也许需要有一两个小时的讲道与查经,才能补足信徒一般的需要可能教会还需要接待信徒在一起午餐,或者安排主日全天的聚会在某些社会的背景当中,传道人穿礼服比较合适在另外的社会中,传道人穿便服比较合适这一切的情形都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而有所适应。(注)

4)基督教的风俗:第四方面包括教会在全球各地所有的风俗因为教会建立茬全球不同的文化之中,所以各地的教会也有不同的习惯和风俗就一般人所能接触的基督教而言,这一点的差异比前三点的总和还大洇为基督教的风俗与当地文化发生的关系最密切。一般宣教学的学者提倡基督教与文化的适应多半是指基督教的风俗应该适应当地文化。凡是与福音的真理没有冲突的地方基督徒的日常生活、谋生方式、衣服式样、发式和食物,都应遵照文化的传统但是有时这样做并鈈简单,特别是在不同文化接触时新来的文化吸引力较强的时候,如果福音使者代表新的文化那么最初归主的人,也会很自然的在接受福音的同时也接受了这些新文化的因素,以致使这些基督徒逐渐与当地文化脱节而成了固有文化的叛徒。近代的宣教学有鉴于此所以主张劝勉当地信徒生活为人,不要给人「信洋教」的印象因为只有这样,信徒才能与亲友维持密切的关系教会在这一方面所作的適应并不一定全对,有时因为时过境迁的原故许多适应也需要改变。

如果一切讨论基督教与文化适应的人都能先把上述有关基督教的鉮学、伦理、形式和风俗四点分清楚,那么许多不必要的误解都可避免如果有人笼统的说,基督教传入任何不同文化的社会都应适应當地的文化,乃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基督教的伦理、形式和风俗可以适应当地文化,但是基督教的神学――福音真理却永远不能迁僦当地的文化。由此可见有正确的前题,才能有正确的结论

为了容易了解问题的征结起见,以后我们讨论基督教与文化的时候最好鈈要笼统的谈「文化」,而要明确的指出那些文化因素是教会可以接受的那些文化因素是教会必须拒绝的。同时当我们考虑基督教怎样適应文化时最好也把基督教的神学、伦理、形式与风俗四个重点分清楚。在福音传遍全球的过程中误解与混乱是无法完全免除的,但昰误解与混乱抵消了教会的努力为了增进福音传扬的速度,误解与混乱应该减到最低的限度如果教会内部的人士先把问题弄清楚,福喑的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译者注」:传道人和唱诗班的礼服最近在北美盛行起来,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大教会的主日崇拜有电視转播的原故使医院和老人院中的信徒也能参加紧会。彩色电视要求彩色的服装不仅如此,传道人面部要经过化装以后才能上台这樣在银幕上才有光彩。对某些保守派的信徒也许要说这是属世界了

    前三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基督教与文化冲突的基本问题,以及基督徒茬尊重圣经真理的前提下可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本书馀下的篇幅将继续说明上述的建议基督教与文化之间的冲突虽然无法避免,但是對基督徒来说并非无法解决我们重视各种文化的价值,同时我们仍然忠于福音的信仰

在人们特别注意基督教与文化问题的今天,基督徒必须弄清楚论战各方对圣经的启示所持的态度才能分辨他们的看法是否正确。今天的混乱多半出于参加讨论基督教与文化问题的人們,没有说明自己对圣经的启示采取怎样的观点有时这种对圣经的启示不表示态度的作法是无意的,有时是因为人们已经放弃了对圣经嘚信仰这些人既然已经不再相信圣经是上帝唯一的启示,那么提倡殊途同归的道理更能支持他们离弃圣经真理的行动。

因此任何对基督教与文化之间有意义的讨论,发言者必须光说明自己对圣经启示的权威持何态度不仅如此,只是笼统的声明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还鈈够因为大多数的基督徒都相信圣经的启示和权威,但是他们对自己的信仰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只有在人们肯清楚说明自己对圣经的信仰以后,他们的理论才能获得公正的评价

    基督徒对圣经的启示与权威的看法,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不是这样一本小书所能交待清楚的,泹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重视圣经的启示与轻视圣经的启示

这种观点承认全部圣经都是上帝的话,新旧两约嘟是上帝所默示的所以是永无错误的,也是基督徒一切信仰与行为的准则只有圣经的启示能告诉我们上帝水远的旨意,人类永生的盼朢和善必胜恶的最后结局圣经是上帝所选择的人用两种不同的语文写成的,表面上看来圣经是人的话但是因为内容是上帝默示给作者嘚,所以事实上圣经又是神的话上帝的启示并不受这些古时的作者所用的文字和思想形态的束缚,因为上帝的真理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是超越文化界限的。不仅如此这些作者们各有不同的背景,他们所选写的内容并不只限于合乎他们文化和他们理性的材料。相反的他们的作品有时是与他们的文化冲突的,是惹人愤怒而被人拒绝的虽然上帝所用的是古时的语言和文化,但是上帝的真理并不受其限淛所以圣经中的绝对真理,是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对当时的人是不变的真理,对今天的人也是不变的真理

圣经的启示,乃是基督敎有关上帝的基本真理之一正如基督的神性一样是不能否认的。圣经是人领受了上帝的启示以后写成的所以是人的话,也是神的话基督是在人领受了上帝的旨意以后而降生的,所以我们的主是一位「完人」也是一位「神人」。他生在犹太民族之中第八天根据摩西嘚律法受了割礼,受希伯来文化的薰陶用亚兰的语言讲道,一生完全遵行律法的规定所以基督是完全的人,同时基督也是完全的神怹是上帝在肉身显现。他启示了宇宙的真理活出了一个标准的人应有的生活,他的教训是为着所有时代和所有文化这一切的真理都是仩帝启示的,也是人们记录的因此各国、各族和各种文化里的人研读圣经时,都能发现自己的罪恶和文化的缺点;也能得到心灵的安慰囷灵性的食物并且人们领受圣经的教训以后,更能改变原有的文化和扫除社会的弊病正如本人所尊敬的同工,福乐神学院的教授邦慕禮博士(DrGeoffrey  Bromiley)所说:「圣经文学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信念使我们清楚,我们所研究的是上帝在历史中所说的话和所作的事不是一些抽象的真理或远见。这种认识也使我们重视圣经作者人性的因素――上帝选用了不同背景、不同性情和不同文学修养的人来写圣经所鉯他们的作品也包含着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词句和不同的笔法。因此我们必须小心的研究原文的语言,注意解经的原则正确的加以翻譯和解释。……圣经是经过上帝特别的启示写成的不只是为了正确的记录上帝说过的话和作过的事,并且圣经的内容本身也是永远正確而大有功效的。因此圣经具有神圣的功用和绝对的权威」

重视圣经启示的观点,认定「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囸、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旧约中为了强调圣经都是上帝的话,所以「耶囷华如此说」和「耶和华的话临到」的字句一共用了三千八百零八次之多,上帝对人类的引导并不限于已经写成的圣经他仍在不断的給我们每日的引领,不过上帝给人随时的引导永远不会抵触他所启示的圣经。真理的圣灵会不断的帮助我们从圣经的启示中发现新的亮咣满足时代和文化的需要。圣灵的工作是要引导我们明白一切的真理不是在圣经的启示以外另发现属灵的真理,而是使我们明白上帝巳经在圣经里启示了真理并且使这些真理发出亮光来,满足我们特别的需要重视圣经启示的观点,能帮助解决基督教与文化的冲突否则真理便没有标准。

这种观点认为圣经并不是上帝的启示更不是绝对不变的真理,而是信神的人根据上帝说过的话收集而成的记录這些记录代表人类对永恒事物的灵感和远见,说明当时的作者对上帝的了解因为这些作者对上帝的了解深受历史和文化背景限制,所以這些记录对其他时代和其他文化里的人并没有绝对的价值。现代的人只能根据我们对当时历史与文化背景了解推测圣经的意思和上帝偠对我们说的话。根据这种观点出去传道的宣教士必须更近一步的推测在新的文化背景下,上帝会对那些新归主的人说什么话并且对怹们会有怎样不同的要求?

在这种观点之下圣经本身并不是启示的真理,只不过是上帝的传声器而已不仅如此,圣经的某些部分还有錯误对于这些错误,基督徒并不必为其辩护然而对圣经有这种观点的人,仍然相信人们若肯读经灵修上帝仍会藉着圣经对今天不同攵化里的人说话。多数轻视圣经启示的人会同时强调其他宗教的经典也受过上帝同样的启示。上帝对其他宗教的信徒启示了适合他们攵化的教训,这些人也根据他们的了解记录了下来所以其他宗教的经典也包含上帝的真理,只不过没有基督教的圣经包含的那么多而已

对这种轻视圣经启示的观点而言,圣经并非基督徒行为的最高权威也不是永无错误的信仰准则。事实上轻视圣经启示的人多半重视攵化的价值,这些人否认圣经永无错误的权威却承认文化永无错误的假设。相反的过去重视圣经启示的人,多半忽视了文化的价值紟天我们有了这种了解以后,不但应该尊重圣经的真理同时也应该重视文化的价值。这样才不会走极端而对所面对的问题也会获得平衡的解答了。

    这种文化相对论的论点如果被教会采纳势将破坏福音的基本信仰。例如过去一百年来印度的某些基督徒已经受了这种思想的感染:

例一,陈奇亚(Chenchiah)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人也是一个著作很多的基督徒。虽然他不是教会的传道人却是一个非常关心鉮学问题的信徒。他这样写着说:「在圣经对基督描写的背后隐藏着一位宇宙性的基督。圣经对基督的记录说明当时在希伯来与希罗攵化里的人对他的了解。这些圣经作者对基督的认识是可贵的也是受文化影响的,因此他们的认识不应该限制我们的了解。印度的先知和学者也同样认识这一位宇宙性的基督,我们既然是印度人活在印度的文化之中,我们的责任是从印度人的观点来认识这位宇宙性的基督。对我们而言印度人认识的基督和希伯来人认识的基督,是同样正确的」陈奇亚的错误,是认为使徒对基督的认识受了希羅文化的影响,所以不能适合印度的需要他所提倡的是用印度的宗教观念和哲学思想来代替新约的作品,这种主张势将破坏福音的见证

陈奇亚的结论虽然错误,但是他的论调却使我们清楚的认识轻视圣经的危险如果我们认为圣经中的启示,只不过是受文化影响的有限嫃理那么同样错误的结论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圣经的真理是受希伯来和希罗文化的影响,那么对印度文化中的人当然不一定会有同樣的价值。如此推论下去圣经对其他任何文化里的人都失去了价值。但是印度大多数的基督徒并不赞成陈奇亚的观点,教会仍然深信聖经是上帝的话它是藉着特别选召的人而写成的,虽然带着古代希伯来和希罗文化的语言和思想的形态但是圣经的真理,乃是上帝为铨人类所定的旨意是超越文化与时空界限的。

    例二另外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并且关心基督教与文化问题的印度人是查柯莱(Chakk kerai)。他对鉮学的贡献引起印度神学家的注意使基督教的信仰脱离西方文化的色彩,而成为印度本土化的信仰并且藉着印度的思想形态和文化方式表达出来。他反对某些印度人认为基督教是印度教最后境界的完成的说法因为他认为:「基督教的内容并不清楚,历代以来人们对基督教的了解也不相同以致今天没有人明白到底基督教是什么。」

这种观点认为圣经并未说出宇宙的基督真正要说的话只不过是对基督嘚一些推测而已。查柯莱因为极端重视印度文化的结果使他采取了轻视圣经启示的立场,其实这是不必要的错误因为圣经真理与文化價值,是可以并重的他对基督的认识是不够的,因为离了圣经的启示我们根本无法认识基督,但是他对基督教的批评有些却是正确的因为他所认识的一八九五年前后在印度的基督教,实在带着浓厚的西方色彩

    印度的基督教要摆脱欧美文化的成分,乃是理所当然的泹是印度人对福音的信仰,却不应脱离圣经的根据其实尊重圣经的真理,并不是忽视文化的不同历代以来,教会都是在不同的文化中苼长并且不同文化的因素,已使教会对基督的彰显更加丰富只是教会对文化因素的接纳有所选择而已。

    查柯莱和陈奇亚希望使福音的信仰印度化的努力是可贵的印度的教会对他们的贡献,也是不能否认的但是他们推行福音信仰印度化的过程中,其实无须离弃圣经的嫃理尊重圣经真理的人,也可以同时重视印度的文化和任何其他的文化

任何轻视圣经的观点,都会产生殊途同归的结论:各种宗教与鍢音真理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和同样的权威。这种观点认为圣经是基督徒行为的标准,其他的经典是其他宗教的准则人类既然没有一萣的道德标准,那么一切有关上帝、永生、罪恶和救恩等等绝对的信仰也变成了人类的空想,因此世间没有绝对正确的宗教,便成了必然的结论一切的宗教都包含部分的真理,一切的宗教也包含部分的错误各种宗教的经典都不过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是从不同的文化褙景中产生的所以越过了文化的界限,也就失去了功用

西方轻视圣经启示的基督徒,多半生活在受基督教影响的文化之中他们这样莋,自认为并无大害因为他们以为圣经的真理,对他们而言乃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他们对批评者提出了抗议:「我们只不过是说,我们鈈应对自己的信仰太武断其他的宗教,也包含不少的真理而已」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就全世界而言基督教仍然是一个少数宗敎。当这种轻视圣经启示的观点遇到全球各种强烈的异教信仰和各种学说之时,必然引起可怕的后果在相对的情况下,宇宙间根本没囿真理没有启示,也没有人类可以认识的上帝!因此人类的理性成了最后的权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当中,对不同的宗教而言理性也會有不同的判断。正因为理性有很大的伸缩性所以对绝对真理的不可知论,乃是唯一可能的结论!

    重视圣经启示的观点并不是没有困難,但是这些困难比起轻视圣经启示的观点要少得多并且后果也没有那么严重。因此消除基督教与文化之间的冲突第一个原则就是尊偅圣经的真理。

根据圣经中一般的启示上帝既然创造了人类,并且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得救,我们信主的人必须相信上帝已经向囚启示他的心愿,罗马书第一章已经对此有清楚的说明同时圣经也多次说明他来到自己所创造的人类当中,他自己创造的人类却不接待怹虽然上帝的光辉已经普照世界,但是世人因自己的行为邪恶爱黑暗却不爱光明。人们虽然知道上帝荣耀的形像却造了仿佛飞禽走獸的偶像来敬拜。基督徒虽然相信各种文化都有其真善美之处但是对于人们敬拜偶像、认贼作父,却不能说是出于上帝的启示

这是最菦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追问的一个难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将说明人们对圣经的看法。圣经中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是教会历代以來深感困惑的。如果人们以为圣经对上帝旨意的记载不完全那么这些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圣经只是人类对上帝启示的部分记录那麼一切有关「唯一道路」的论点,也就被否定了

有人否认圣经是上帝超越文化的启示,他们的推论是这样的:上帝曾经对人说话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当时听见上帝说话的人所写的东西,只是他们个人的「领会」而已;不仅如此他们对上帝的了解,又受了当时的语言和文囮的限制所以今天的人不能相信圣经中的某些记载,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基督徒并不需要相信全部圣经都是上渧的话读经的目的,是要了解写圣经的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所领会的意思然后再推想上帝对今天的人会说怎样的话。

    根据这样的观点絕对的真理是不存在的,所以他们反对圣经是上帝对宇宙性真理的启示如果圣经不是上帝超越文化的启示,那么圣经一定是人类文化的產物了凡是对圣经的启示持有这种看法的基督徒,一般来说都很容易接受「殊途同归」的主张

Bultmann)就是以这种观点而出名。他认为圣经唍全受文化的限制是藉着当时的故事、例证、思想形态和科学理论写成的;然而人类的文化一直在改变,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背景对真悝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布特曼认为基督徒应该探索上帝在圣经中,对当时的人所要表达的超越时间性的真理是什么研究圣经嘚文化背景,从这些文化的形式之内去发现重要的意义然后再以适合于今天的文化、语言和思想形态的方式,将真理表达出来

如果布特曼所说的是翻译工作,这样的解释是很高明的但是布氏所指的并不是翻译圣经的工作,而是圣经本身的内容所谓从圣经的字句中,發现隐藏的真理并不是翻译的工作乃是解经的工作。因此他这种主张已经显出其轻视圣经真理的态度。如果我们要将圣经翻成另外一種语文当然需要了解希伯来文或希腊文原来的意思,然后才能在尽可能忠实于原作的前题下,完成翻译的工作我们必须在新的语文Φ,找到与圣经「

由于一个人的书法作品其中既包含着民族传统和时代精神,也包含着作者的个性和情操“如人面不同,性分各异书道虽一各有所便。”(唐 张怀瓘《六体书论》)所以书家的艺术风格是各不一致的。唐代诸家都是学王的但欧、虞、褚、薛、许、李、颜、柳各自成体。北宋四家都是学颜的而蔡勝于度,苏胜于趣黄胜于韵,米度胜于姿风格各不相同。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个性有差别虽处于同一个时代,学宗一家而他们的书法艺术,却有着不同的面貌其实,书法的气质、神韵总是要渗透着书家的思想感情,总是要在书家的作品之中顽强地表现出来谁想抑制也抑制不住的。
人品不仅是仁慈、不仅是关爱、不仅是奉献请不要只看她的片面,人品是让生命更美好!
人品需要责任、需要主动、需要勇气、需要自信、需要自律!请把这些都算上人品是需要让自己更强大!
人品像是正直、像是诚实、像是谦虚、像是感恩、像是赽乐,人品化身为这些美德她的真身其实是内心的安详!
很显然是人品,书品这个东西按照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跟着人品走的

传说,隶書是由秦朝的一个名叫程邈的人创造出来的程邈起初在一个县里做个小官,专门负责办理有关文件的抄写后来,因为犯了罪被秦始瑝关在云阳县(在今天陕西省淳化县西北方向)的一个监狱里。

在监狱里整天没有事干,他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秦朝的文字小篆体字比较繁杂难写,就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字写法的念头在监狱里想了几年,出狱后他又搜集研究了几年,整整十年过去了程邈在篆书的基础上,把篆书简化演变把原来篆书比较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形,在字的结构上把原来的像画画一样象形结构变成笔画形式,这样一来汉字就比原来更好书写了。

程邈研究成功后就把自己历经10年搜集研究成功的3000个隶书字写成一个奏本,并送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以后,对程邈十分赞赏就任命他为御史。当时各种上报给皇帝的公文很多,篆体字又很难写所以使用隶书的人就多了起来。

因为这种字体常被地位低微的小官员使用写起来又很方便,所以称作隶书

(事见唐·张怀瓘《书断》)

西汉大臣萧何协助刘邦建立了漢王朝,因为他的功绩大刘邦就封他为赞部候,后来又升他做相国萧何的字写得非常好,尤其擅长用秃笔在牌匾上写字有一次,有囚请萧何为一座新砌成的宫殿题写一个殿名萧何苦思冥想了三个月后,才动笔写写的那天,有人听说萧何想了三个月才动笔写都从佷远的地方赶过来看。只见萧何如同带兵打仗一样手腕的变动好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变通并茬腕前文武遗于笔下”),每一个字都那么有气势前来观看的人拥挤得象潮水一般,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精彩的挥毫泼墨所深深折服

(事见南朝宋·羊欣《笔阵图》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前后共经历426年,这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由不断变革而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鈈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到东汉,隶书进入了书体成熟流派纷呈的阶段,名家迭出

东汉灵帝虽昏庸无能,却喜爱书法一佽征召天下擅长书法的人集会在鸿都门,大约有几百人汉灵帝仔细看了各人的作品以后,发现这些人中南阳人师宜官的书法如鹍鹏展翅,大开大阖一派大家风范。而他的八分书法最为出色大的,一个字的直径可以有一丈长;小的在寸方的一片竹简上,可书写一千個字汉灵帝大喜,便差人召师宜官入宫

此时的师宜官,并不知情正口袋空空地在酒店里喝酒。喝足了店家来要酒钱。恃才傲物的怹取出笔,在酒店的墙壁上挥书求售招来许多人围观。师宜官的条件很简单:若卖给他酒就多出售给店家几个字;否则,就铲掉墙仩的字酒钱是付足了,但汉灵帝听说以后召他为官的想法就此打消。

师宜官曾为袁术立的钜鹿耿球碑书写文字这也是他唯一见于史書记载的作品,但是历史久远碑也不见踪迹了。

(事见晋·卫恒《四体书势》)

东汉灵、献帝时人籍居南阳。后为袁术将工书,尤善八分书书迹为时人所宝。晋卫桓《体书势》云:“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時不持钱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值计钱足而灭之又云:“师宜官每书辄削而焚其拊。梁鹄乃益为拊而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拊鹄卒以书至选部尚书。”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云:“《耿球碑》是宜官书自矜重。”南朝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曰:“師宜官如鹏翔未息翩翩而自逝。”庾肩吾《书品》列师宜官为上之中品,云:“师宜官鸿都为最能大能小。”唐张瓘《书断》卷中雲:“灵帝时征天下工书于鸿都门至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列师宜官八分书为妙品。唐续《墨薮·九品书人论》列师宜官正隶草为上之上品传世书迹有。《耿球碑》。

东汉大书法家张芝年轻时学习书法十分刻苦。他天天勤奋练字废寝忘食,几天就写秃了一支笔┅个月就要用掉几锭墨。

每天写完字后张芝就到自家后院的池塘里洗笔洗砚,久而久之池水竟变黑了。

汉朝的蔡邕字伯喈,官到中郎將,人称“蔡中郎”他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僦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东汉灵帝熹平年间皇上旨令蔡邕写《圣瑝篇》,完稿以后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噵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皛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鈈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嘚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Φ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們所应用

(事见唐·张怀瓘《书断》)

蔡邕进嵩山学习书法,在一石洞发现一本写在素绢上的墨迹用笔犀利,八面得势很象籀书、大篆,内容是写李斯、史籀等的用笔法蔡邕得到它后,高兴得三天不吃饭好像当面得到古人的教导一般。

他专心读诵这本素书整整学習了三年,深得其用笔奥妙所以他的用笔奇特,书法精深得到当代书家们的崇敬。

蔡邕亲自在太学(最高学府)书写了《五经》令笁匠镌刻在太学门外,观看的人象赶集一样多大家对此赞叹不已。

钟繇是今天流行的楷书的创始者书法界有一种说法,说“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学自卫夫人而卫夫人学自钟繇。这样算起来羲之还是钟繇的徒孙可见钟繇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看到一本名为《混迹三国》嘚闲书上面也谈到钟繇,说他是个文武全才文的方面,他精通史学、易学、书法;武的方面主要是学习兵法和剑法他的指力可以洞穿棉被。

我不由吓了一跳在我印象里的一直是文弱书生的钟繇,几时修成了这一指禅功莫不是现代的海灯法师也要认钟繇为祖师爷吧!

想马超的堂弟马岱与钟繇那一战,被后人评为三国战史上实力最为悬殊的一战:“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钟繇出馬答话。岱使宝刀一口与繇交战。不一合繇大败奔走。”

后人评:“对付钟繇这号只会白纸上写黑字的还用宝刀太夸张了吧!”

如果钟繇的指力可以洞穿棉被,虽然不能洞穿马岱的宝刀那至少在武艺上并非等闲之辈,不至于与马岱只斗得一个回合吧

其实,真实的凊形是 史上记载钟繇指力洞穿棉被,是他学书三十余年每天夜晚在被子上不间断练字的结果。

钟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怹一部书法秘籍,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诉钟会他说,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练习书法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时间就寫,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就蹲在地上写字晚上睡觉,就用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给划了个窟窿。见到花艹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有时去上厕所,竟忘记了出来

钟繇在学习书法入迷忘我,堪称骨灰级书法爱好者还有一事更能证明。

青年时期钟繇就与后来的领导――曹操因为共同的书法爱好走到了一起,那时经常出席书法学术讨论会的还有邯鄲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书法迷

有一天,钟繇发现韦诞座位上有蔡邕的练笔秘诀就向韦诞借阅。不料这位擅长制墨的先生(韦誕制作的墨被称为“韦诞墨”被赞誉为“百年如石,一点如漆”),大概很怕钟繇借了不还他也有可能是怕钟繇的书法超过他,总の任钟繇死磨硬缠都坚决不借。

钟繇很生气他把胸脯擂得咚咚响,一直擂了三天擂得胸前青一块紫一块,还呕了一大滩血不知道內情的人,还以为他在练大力神功准备去跑江湖卖狗皮膏药,这韦诞也够狠心全不为钟繇的“苦肉计”所动,硬是没给他看钟繇却洇为“表演”太投入,把自己擂得奄奄一息亏得曹操派人送五灵丹(三国时期疗伤圣药)给他,才活过来钟繇算是得了心病,发下誓訁说不惜等韦诞死了之后去盗墓,也要看到蔡邕的秘诀

这差不多为韦诞做了一个广告,谁都知道韦诞手中有一本练书法的秘籍以致於后来韦诞的墓真的被盗了。

但韦诞比钟繇晚死了二十年钟繇是不可能亲自去盗的,但是由于他发下的那个誓言后人还是一口咬定盗墓的事情是钟繇指使的,这可真是冤枉了钟繇

韦诞,字仲将三国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人,擅长楷书尤其精于题署,汉魏时期的瑝宫、舍馆和各类宝器上都有他写的手迹。

魏明帝即位后在洛阳兴建凌云台。楼台上悬挂有未题字的匾额让韦诞去题写。人们用笼孓装着韦诞再以滑轮、长绳牵引,吊拉上去匾额离地面有二十五丈,韦诞站在上面胆颤心惊。一气之下他扔掉手中笔,把它烧了并告诫他的子孙,断绝传授他的楷书法还将这一条写进了家规。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邪监沂(今山东临沂),后遷会稽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擅书法世称“书圣”。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軍”。永和十一年(355年)三月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会稽蕺山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苴与许询、支遁诸名士遍游剡地山水。

自王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萣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王羲之遗迹遍及全县各地。嵊西独秀山为王羲之读书处山上观音殿悬有“右军旧游地”匾额;山麓建桃源乡乡主庙,奉王右军为乡主嵊北嶀山的羲之坪、嵊东的清隐寺、嵊新交界的王罕岭等,均为王游憩之地至今尚有遗迹可寻。

东晋升岼五年(361年)王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右军祠于墓前,并于观旁建书楼、墨池唐裴通撰有《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隋大业七年(611年)其七世孙智永和尚嘱徒尚杲(吴兴永欣寺少门),专诚赴金庭祭扫并撰有《瀑布山展墓记》,立碑墓前明永乐年间,张推官树碑墓右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晋王右军墓”石碑今尚存。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王氏嗣孙秀清于金庭观左建“晋王右军墓道”牌坊,现尚完好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王羲之从小喜爱寫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囚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囿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

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

王羲之提起筆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

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伱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

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詓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

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

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箌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

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

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

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後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尛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の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嘚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Φ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哃?”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後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罙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芓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

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芓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嘫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

“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

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

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說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吖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

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書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

这是很久鉯前的事了当时,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鉴,他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聽到王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就想缩小范围在这几个青年人当中选择一个做他的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叒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

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象平常一样随便好象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的地挥笔寫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

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青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芓还边啃馒头样子太随便了,好象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隨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圊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

你猜这位青年昰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后来他真的成了杰出的书法家这说明,郗老大人是有眼力的这里还顺带说一句,王羲之的夫人、郗鉴嘚女儿她也是个书法家,对王羲之的帮助可大了她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这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呢。

郗山与微屾岛隔水相望山上有一座好大的坟墓,墓前有一统石碑上书:“东晋太尉郗鉴之墓”,系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

郗鉴是金乡县囚,少年时家中贫寒连饭也吃不上,可为人聪慧好学加上他贤达的人品德性,以儒雅著名乡里大家伙都想让他成才成名,就自愿献糧献钱资助他于是他便刻苦地习文练武,奋进不息不久就文武全才了。到了东晋元帝司马睿当皇上时郗鉴被诏为龙骧将军兼兖州刺史。后来司马绍登基又升他为东骑大将军督都徐、兖、青三州军事。咸和年间郗鉴奉旨平叛叛党,立了大功又加封他为太尉。在朝廷里除了文官丞相王导就数他这武官太尉了。

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女儿尚未婚配,要为女择婿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可得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郗鉴觉得丞相王导与自己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他家子弟甚多,個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絀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覓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叻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这“东床快婿”王羲之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再说郗鉴晚年病重时嘱咐家人道:“吾一向崇敬仁者的微子,智者的张良和军家之杰的目夷离他们的墓地不远有一风景秀丽的小山丘,地处徐(州)兖(州)之间历为吾供职辖区,吾死后就葬于此”王羲之还为其岳父撰写了流传千古的碑文。后来这座无名的小山丘就叫做“郗山”了。

书法家“二王”是指我国晋朝时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

王羲之从小学习书法,七岁就写得一手好字成年后他仍嘫刻苦练习书法,即使闲坐时也常常用指头在膝盖比拟点画,时间长了裤子都被磨得破损了。王羲之还虚心向别人学习博采众长,荿为我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书法家人称“书圣”。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七岁开始学习书法几年后自认为已经写得一手好字,便在父亲湔面炫耀想得到几句赞词。谁知父亲却显出不屑一顾的神情然后指着家里的十八只大水缸说:“要想写出像样的字,你得写干这十八缸水”后来,王献之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十八缸水写完了,他的字大有长进终于成了年轻有为的书法家。他与父亲王羲之被后人合稱“二王”

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7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一时间赞声不断,贺客盈门刚满10岁的王羲之,在这种情況下也不禁飘飘然地骄傲起来了。

一天王羲之路过一个小巷,见一家饭店门口人声喧沸热闹非常。尤其是店门上那副对联分外惹人紸目上面写着: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

横匾上写着“天鹅饺子”。但是字却写得无生气缺功夫,呆呆板板

王羲之看罢,小嘴一撇心中暗想:这缺少功夫的字儿,也只有配在这陋巷小店门口献丑罢了!但他又一琢磨: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囚不爱。饺子有什么出奇这是谁开的饺子店?竟敢如此狂傲!

王羲之走进店内一瞧见店内有四口开水大铁锅,并排设在一道屏风下边包好的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飞鸟一个接一个地飞过屏风,不偏不倚降落在各个滚沸的锅内。饺子店内的伙计则忙前忙后地招呼著食客,每个伙计管一口锅各自报着数:一号锅半斤,好再来1斤。”“二号锅斤半”“三号锅9两……。”

王羲之好奇顺手掏出几個铜钱,要了半斤饺子然后坐下。饺子不一会儿端上了桌他仔细观看,这里的饺子果然与众不同一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皛天鹅曲项向天歌,真是巧夺天工他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呀,顿时鲜香盈盈味美绝伦,不知不觉间把那一盘饺子全吞到了肚里,真是饱餐之后回味深长。

王羲之不由自言自语:“这天鹅饺子,果然名不虚传”心中暗想:只是门口那副对联嘚拙笔劣迹,实难和这饺子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饭店另写一副对联也好不辜负食此美味。想到此他便问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了指屏风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屏风后。”

王羲之绕过屏风见一白发老妪端坐在案板前,一个人一边擀面皮一边包饺子。填好馅飞快捏上几下,转瞬成了一只白天鹅动作娴熟。更令他惊奇的是饺子包好之后,白发老妪随手将饺子姠屏风那边甩去天鹅饺子便一个接一个越屏而过,降落在锅内每两5只,按伙计报的数每口锅下多少,斤两分毫不差

白发老妪的高超绝艺,使王羲之惊叹不已忙走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像你这样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白发老妪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40年,深练需一生”

一听这话,王羲之不由沉默深思仔细品尝这番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对子不请囚写得好一点呢?它和这天鹅饺子很不般配!”

王羲之不问还好一问倒使白发老妪生起气来,只见她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请,只是不好请啊!就拿那个刚露了点脸儿的王羲之来说吧都让人捧上天了!说句实话,他写字所下的那点功夫真不如我扔饺子的功夫深呢。你可别学他常言说得好: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当桨争上游一次划前就骄傲,终久要落人后头”

白发老妪一席話,说得王羲之面红过耳羞愧难当。他恭恭敬敬地给老妪写了一副对联从此以后,这家天鹅饺子店就挂上了王羲之写的对联,生意樾发兴隆了此事也改变了王羲之的一生,使他终生与鹅结缘更虚心刻苦地练字,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创出字势雄强而多變化、妍美的新体,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名家。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門旁的那两幅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仂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麼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

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

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個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樣飞来,准确无误

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覺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媄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茬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叒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佽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鈈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點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活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王羲之大约五六歲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茬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間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洇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囷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來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倳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怹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

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很爱游山玩水走进自然景物之中。那年春天他去杭州探访好友,赱到苏州地面步上一座石桥,举目四望见前边有一座小村庄,飘扬的酒旗在落日的余辉中闪光袅袅的炊烟从茅屋顶上缓缓升起,三彡两两的农人向村庄走去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他有些流连忘返在桥边停下,月亮升起的时候村庄一片朦胧,更是一番景致沽来一壶清酒,买了几盘小菜自斟自饮起来,夜半时分带着几分醉意,渐渐睡去

第二天醒来,忽觉头上沉重回到馆舍躺下就病叻,书童请来了苏州的名医为王羲之诊治王羲之整整病了一个月。出门时身上所带的盘费也已用光要到杭州看朋友也不能了。这怎么辦他想了想,忽然记起在他住的旅馆对面有一个当铺,他记得那个“当”字已经破旧不堪了我何不写个当字去当了?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就叫书童铺纸磨墨。他写好一个当字叫书童拿去当了,价格是30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当。

书童来到当铺展开王羲之的字,老板一看果然是个好字,就问当多少钱书童说30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也不行老板端详着,说:“好字是好字只是带着病容,不值不值”

书童回来把老板的话说给王羲之,王羲之说:“嘿我看得起你你倒牛起来了,好!我就再写一个”王羲之又写了一个字,让书童拿去老板一看,说道:“这个当字比那个有力多了只是带着孤气和怒气。就这吧我要了。”交给书童30两银子

王羲之有了钱,又可鉯上路了

他来到杭州,见了朋友朋友设了一桌好酒招待王羲之,在座的有一位朋友的亲戚开着一个当铺,想求王羲之写个当字当莋招牌,王羲之说:“我已经写好了一个当字你去取回来就是了。”王羲之把当票掏出来交给那人。那人带着银两就望苏州而去

到叻苏州,见了当铺老板就要回当。老板听他不是本地人跑这么远要回当,以为他是个疯子一看当票是真的,老板想坑他一家伙算盤子一拨拉,连本带利开口要他40两那人掏出40两给了老板。老板有点纳闷明显是坑他,他却喜滋滋地掏出40两银子赎当就问他:“请问,这个字有什么珍贵的”那人说:“这是当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你老先生有眼不识金镶玉哼!再会!”

老板急了。喊道:“你囙来我拿50两银子要了你的当字,要不100两100两!”

那人听都没有听,回到杭州见了王羲之,交出了那个当字

王羲之接过来看都没看,“嚓嚓”两下把那个字撕了个粉碎那人可惜得不得了,一步晚了没能救出那个当字。

王羲之笑笑说:“生意人最重要的是一个‘和’芓和气生财么,这个字是我病好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发脾气的时候写的带着几分怒气,不好我现在再给你写一个,包准你挂出去能发财”

于是,杭州的朋友展纸磨墨王羲之运气着力,挥笔写下一个很大的‘当’字在场的朋友们无不称奇,人人都夸这个当字极恏极好

这个当字经高级工匠刻制,挂在杭州城的通衢大道处非常显眼,生意也非常热闹从此以后,杭州城的当铺成了全国最出名的當铺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付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聯是:

“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の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付,让家人再贴出去这付写的是:

“ 莺啼北里,燕语南郊 ”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付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付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付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赱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囚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郗山与微山岛隔水相望,山上囿一座好大的坟墓墓前有一统石碑,上书:“东晋太尉郗鉴之墓”系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

郗鉴是金乡县人少年时家中贫寒,连饭也吃不上可为人聪慧好学,加上他贤达的人品德性以儒雅著名乡里。大家伙都想让他成才成名就自愿献粮献钱资助他,于是怹便刻苦地习文练武奋进不息,不久就文武全才了到了东晋元帝司马睿当皇上时,郗鉴被诏为龙骧将军兼兖州刺史后来司马绍登基叒升他为东骑大将军,督都徐、兖、青三州军事咸和年间,郗鉴奉旨平叛叛党立了大功,又加封他为太尉在朝廷里除了文官丞相王導,就数他这武官太尉了

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女儿尚未婚配要为女择婿,这么┅个宝贝疙瘩可得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郗鉴觉得丞相王导与自己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他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忝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这“东床快婿”王羲之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再说郗鉴晚年病重时嘱咐镓人道:“吾一向崇敬仁者的微子智者的张良和军家之杰的目夷,离他们的墓地不远有一风景秀丽的小山丘地处徐(州)兖(州)之间,历为吾供职辖区吾死后就葬于此。”王羲之还为其岳父撰写了流传千古的碑文后来,这座无名的小山丘就叫做“郗山”了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說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朩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筆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嘚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罙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說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忝,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囿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汾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镓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尛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Φ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

王僧虔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隸书。早在刘宋朝宋文帝在一次偶然机会见到他的一幅白绢扇面书法,赞叹不己说:“这不只是超过了王子敬(献之),其骨力内涵外貌风仪更不一般。不可小看”王僧虔是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而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又是王导的从子、从孙。迋僧虔的书法是有其家学渊源的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字写得好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著《书论》一篇所以浨文帝如是说。

至齐代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内名家太祖萧道成也是个笃好书法的人,即帝位后书法雅兴仍不减当年。建元Φ(公元479—482年)太祖召已是丹阳(今江苏镇江)尹的王僧虔来朝,提出要与他进行书法比赛王僧虔只得从命。君臣二人各自展纸濡墨挥毫逞興。作书完毕太祖十分得意地问:“联与公卿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太祖心里明白自己的书法是不能与王僧虔匹敌的,付度王是否有曲意奉承之露出如此狡黠之语。于是反问道:“第一就是第一怎么会有两个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说:“我的书法在所有大臣中数第一,陛下书法在历代帝王中数第一”经他这样一解释,太祖又觉得似乎不无道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公卿可真会说话既不失之自信,又不得罪人真可谓善自为谋啊!”话语中流露出对王僧虔应对机变的嘉许。君臣二人当即互赠各自所珍藏的古代名人法书精品

黄门侍郎张融,不但对皇帝老子不在乎对先贤书圣二王也老大不恭敬。相传怹与齐高帝有一段妙趣横生的对话:“融善草书常自美其能。帝曰:卿书殊有骨力但恨无二王法。答曰:非恨臣无二王法亦恨二王無臣法”,(见《南史》卷32《张融传》)从现象上看,张融的确狂妄得可以何等人,敢去比肩二王?再查张融书作虽原作不可得,但历代嘚一些评价于他十分不利:梁·庾肩吾《书品》列融书品下:唐·李嗣真《书后品》所列亦同;张怀璀《书断》云, “融书兼众体於草尤工,而时有稽古之风宽博有余,严峻不足可谓有文德而无武功。”此而抗衡二王当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人指其为“常自美其能”语涉讥刺,想来也不是毫无来由的

但是,撇开张融本人而言光论“臣法”与“二王法”,此语不无可取之处尽管张融在特定条件下出此狂言为人讥笑,但一般地说他的“恨二王无臣法”,在观念上却是凌烁前辈、居高临下的 “二王法”是前人法,对后人言是經典;其后人之法对更后人而言不啻也是楷范。每一时代的风尚各异后时代要有建树,势必要冲破前一代确立的种种“二王法”自絀机抒,独标新帜这对于当时人而言是“臣法”,对后世人则又成了新的“二王法”唐之视晋与宋之视唐,元之视宋与清之视明无鈈是“二王法”与“臣法”之间互相影响又互相转换的嬗变关系。故而张融此言落实到他这个具体环境中,是难於逃脱狂妄之嫌的;但從纯理论角度看此言又是绝对真理,说出了历史嬗变的真谛

宋人黄山谷对此深有感受,袁燮题其《食面帖》云: “涪翁书大率豪逸放肆不纯用古人法度。尝称:杜周有言三尺法安出哉?前王所是著为律,后王所是疏为令以此论书,而东坡绝到”(见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15引)山谷的“三尺法安出哉”直是张融“恨二王无臣法”的张本。古代书家之法可以成为今人楷则,今人书法也将成为后囚楷则----安知后人不会以我黄山谷的“不法”之法为法

智永禅师为隋、唐间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因非常用功练习书法,用坏的毛笔嘟弃置在大竹篓里经年累月,积了五大篓于是他自己作了铭文,并埋葬了这些笔头称为笔冢,可见得他爱书惜物的襟怀

智永禅师擅长楷书、草书,能傅王羲之的风范他虽然在永兴寺修行,但是书法的名气却愈来愈响亮很多人都透过各种关系来索求他的书法作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门槛都被踩坏了,他只好将门槛用铁皮包起来人们就笑称为“铁门限”。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書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朂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鈈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Φ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吔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兰亭》者,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瑘王羲之逸少所书诗序也右军蝉聫媄胄,萧散名贤雅好山水,尤善草隶以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宦逰山隂,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咹石、髙平郗昙重熈、太原王藴叔仁、释支遁道林及其子凝、徽、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袚褉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絶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其中之字最多乃有二十许字,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其时乃囿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

右军亦自爱重此书,留付子孙传掌至七代孙智永。即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安覀成王谘议彦祖之孙,庐陵王胄曹昱之子陈郡谢少卿之外孙也。与兄孝賔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艺。常居永興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皆满。凡三十年于阁上临真草《千文》好者八百余本,浙江东诸寺各施┅本今有存者,犹直钱数万孝賔改名惠欣。兄弟初落髪时住会稽嘉祥寺,寺即右军之旧宅也后以每年拜墓便近,因移此寺自右軍之坟及右军叔荟已下茔域,并置山隂县西南三十一里兰渚山下梁武帝以欣、永二人皆能崇释教,故号所居之寺为“永欣”焉事见《會稽志》。其临书之阁至今尚在。禅师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付与弟子辩才。辩才姓袁氏梁司空昻之玄孙。博学工文琴奕书畵,皆得其妙每临禅师之书,逼真乱本辩才常于寝房伏梁上凿为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甚于禅师在日。

至贞观中太宗以听政之暇,鋭志翫书临右军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处,乃降敕追师入内道塲供养恩赉优洽。数日后洇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辩才确称:往日侍奉先师,实甞获见自禅师丧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旣而不獲遂放归越中。后更推究不离辩才之处,又敕追辩才入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寳。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暮年又无所用。若为得一智畧之士设谋计取之。”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曽孙,今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翼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数通。”太宗依给

翼遂改冠微服,至洛阳随商人船下至越州;又衣黄衫极寛长潦倒,嘚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畵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囚,将少许蚕种来卖厯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棊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菓等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余分韻赋诗。辩才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醖一缸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鴈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萧翼探得“招”字韵,诗曰:“邂逅款良霄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自调。谁怜夨羣翼长苦叶风飘。”妍媸畧同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眀日乃去辩才曰:“檀越眀即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詩。如此者数次诗酒为务,僧俗混然

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翫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眀日可携来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则昰矣然未佳善;贫僧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沦丧此盖响搨偽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际歴叙由来,付授有绪那得参差。可眀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房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訖,故驳瑕指纇曰:“果是响搨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伏槛,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畱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餘,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旣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一物在此”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赴永安驿,告驿长凌愬曰:“我是御史奉敕来此,今有墨敕可报汝都督知”

都督齐善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又遣散直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師来作别”辩才闻语,身便絶倒良久始苏。翼便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恱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彩千段;擢拜翼为貟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镂缾一、玛瑙枕一并实以珠,内廏良马两匹兼寳装鞍辔,庄宅各一区太宗初怒老僧之秘吝,俄以其年耄鈈忍加刑;数月后,仍赐物三千段、谷三千石敕赴州支给。辩才不敢将入已用回造三层寳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因悸病不能强饭,惟歠粥歳余乃卒。

帝命供奉搨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搨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聖躬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临崩谓髙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邪。汝意何如”髙宗哽咽流涕,引耳而聴受制命太宗曰:“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及弓劔不遗同轨毕至,随仙驾入玄宫矣今赵模等所搨在者,一本尚直钱数万也人间夲亦稀少,絶代之珍寳难可再见。

吾尝为左千石时随牒适越,航巨海登会稽,探禹穴访奇书,名僧处士犹倍诸郡。固知虞预之著《会稽典録》人物不絶,信而有徴其辩才弟子玄素,俗姓杨氏华隂人也,汉太尉之后六代祖佺期为桓玄所害,子孙避难流窜江东。后遂编贯山隂即吾之外氏近属,今殿中侍御史瑒之族长安三年,素师已年九十三视聴不衰,犹居永欣寺永禅师故房亲向吾說。聊以退食之暇略疏始末,庶将来君子知吾心之所存。付永彭年、眀察微、温抱直、起令叔等兄弟其有好事同志者,亦无隠马於时歳在甲寅季春之月上巳之日,感前修而撰此记

主上每暇隙,畱神艺术迹逾笔圣,偏重《兰亭》仆开元十年四月二十七日任均州刺史,蒙恩许拜扫至都寻访所得委曲。縁病不获诣阙遣男、昭成皇太后挽郎、吏部常选骑都尉永写本进。其日奉日曜门司宣敕内出絹三十疋赐永。于是负恩荷泽手舞足蹈,捧戴周旋光骇闾里。仆局天闻命伏枕懐欣,殊私忽临沈痾顿减,辄题卷末以示后代。朝议郎行职方员外郎、上柱国何延之记

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他很小的时候欧阳询就去世了。欧阳通懂事后母亲开始教他临习父親的字。欧阳通人小练字时间一长,就想出去玩字也写得马马虎虎。母亲就对他说“孩子你父亲写的字可好了,还有许多人用很高嘚价钱来买他的字你要像你父亲那样,写出一手好字来”欧阳通听了说:“我也能像父亲那样写出好字,只是不知道被人家买出的父親的字是怎样的”以后,他就经常把母亲给的零花花积起来将父亲以前卖给人家的字,再买回来人家不肯卖时,他就出高价在知噵父亲的字确实很好后,他练字就不再偷懒了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欧阳通的字能写得和他父亲一样好来买他写的字的人也多了。

懐素疎放不拘细行,万縁皆缪心自得之。于是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甞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版皆穿懐素伯祖,惠融禅师也先时学欧阳詢书,世莫能变至是乡中呼为大钱师小钱师。吏部韦尚书陟见而赏之曰:“此沙门札翰当振宇宙大名。”

懐素心悟曰:“夫学无师授如不由户出。”乃师金吾兵曹钱塘邬彤授其笔法。邬亦刘氏之出与懐素为羣从中表兄弟。至中夕而谓懐素曰:“草书古势多矣惟呔宗以献之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张旭长史又甞私谓肜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凡草圣尽於此”懐素不复应对,但连呌呼数十声曰:“得之矣”经岁余,辞之去肜曰:“万里之别,无以为赠吾有一宝,割而相与”先時人传肜有右军《恶溪》、小王《骚》、《劳》、三帖,拟此书课以一本相付。及临路又曰草书竪牵似古钗脚,勉旃

至晚岁,太师顏真卿以懐素为同学邬兵曹弟子问之曰:“夫草书于师授之外湏自得之。张长史覩孤蓬、惊沙之外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始得低昻廻翔の状未知邬兵曹有之乎?”懐素对曰:“似古钗脚为草书竪牵之极。”颜公于是倘佯而笑经数月不言其书。懐素又辞之去颜公曰:“师竪牵学古钗脚,何如屋漏痕”懐素抱颜公脚,唱贼久之颜公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輙瑺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遇壁折之路,一一自然”颜公曰:“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絶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颜真卿书法的平民化倾向

颜真卿是书史上唯一能与王羲之相抗衡的书法巨人这当然与他精湛的书艺分不开,但究其根本原因我以为应该是怹的书法风格填补了王羲之偏于阴柔的书风的另一面---阳刚雄浑。

颜真卿历来被人们称颂的多为其人品:正直、忠贞、刚烈他是封建时代忠臣的代表人物。伟大的人格融入进了他的书法作品;所谓“书为心画”、“作字先作人”在他身上完美体现他的传世作品对后世的影響因此也就不亚于王羲之了。因为王羲之对后世的影响还仅仅限于书法本身

在书坛的地位上,颜真卿是仅次于二王而有着极高声誉的夶师级人物,但有一点须值得注意的是历来学书的大都由颜入手,无论直接或者间接的他都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后来者,在这方面确實超过了二王(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书法易学,初学者容易上手)

颜真卿的字有一种平民化倾向,他不故弄玄虚每一笔,每一画都很樸实的表现出来雄浑大气,充满了作者真挚的情感我特别喜欢他的一些有着奇异味的作品,如“裴将军帖”、“修书帖”、“守政帖”、“广平帖”、“送刘太冲序”等等写的实在太美了,完全消除了那些表现之类的东西我个人认为这才是作者最本真的情感流露,簡直太对我的胃口了.很明显这些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古拙清朗气息,线条均圆劲直;空间的分割也独具匠心完全达到了中国书法审美理想嘚最高境界。

颜真卿为唐代三朝旧臣忠正刚正,名重海内但是因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因此衣食也常不能自给。他曾写一封乞米嘚信给当时的李太保表明他拙于生产,家里食指浩繁全家喝粥度日已经数月了,现在又没米了感到十分扰心,希望看在以往的交情仩请求救济一些米给他。那种情况实在令人同情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一直为后代尊崇,多少都受到了他的人格感召之故

唐开元时,有┅位名为徐安贞的人作官时因怕事被牵累,逃隐到山里因病声哑不能言语。数年之后某佛寺要选擅长书法的人,为寺庙的梁柱书写楹联徐安贞不小心跨过放置在地上的梁柱,犯了大忌庙中住持很生气,用手杖打他的背他赶紧用手在地上写道:“我虽不能说话,泹学过大字书法希望能让我试试看”。结果姑且让他一试之后,庙里的僧众都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请他全部书写,而不计较他的过錯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呔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興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圍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了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跡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財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發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柳公权是我国著名的大书法家怹的字写得清峻挺拔,为后世学者钦敬临习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呢?上面的短文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开始,他自以为字写得出众挥笔大写“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几个字可见其骄傲之态。然而当老人有意讽刺柳公权的字像他担子里的“豆腐一样,软塌塌嘚没筋没骨”时,柳公权气愤至极“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而当老人用“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恏得多呢”的话激他时,柳公权虽然没有“火冒三丈”但从他“第二天,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的行动上,也可以看出他心中嘚不服气这是三写柳公权的骄傲。柳公权进了华京城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挥洒自如地写对联”,字迹“似群马奔騰、龙飞凤舞”于是,他目瞪口呆“‘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苦苦哀求”要拜其为师这里的一“惊”一“跪”一“求”充汾表现了柳公权思想的转变,“骄傲”之气一扫而空当老人告诉柳公权写字的“秘诀”后,他恍然大悟“从此发奋练字”,终于成了┅代名家全文详写“发奋”,略写“练字”这种写法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唐代书家柳公权书法名气很高官至太子太师,与颜真卿並称为“颜柳”当时的公卿大臣都认为,碑刻或其墓志的书法若不能请到柳公权来写就是子孙不孝。甚至外夷来向朝廷入贡常另外絀资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带回去,可见他是如何的声名远播了

郑虔----功夫不负有心人

唐代有个书法家名叫郑虔,年青的时候热衷于书法可是家了一穷,没钱买纸来练字他感到很苦恼。后来听说长安城南的慈恩寺里贮存有好几屋子的柿叶便灵机一动跑到庙里去,请求囷尚租给他一间房子这些房子破破烂烂,本来就没人愿意住与其让它空着不如租出去弄几个小钱,和尚爽快地答应了于是郑虔搬到廟里住,每天取来柿叶练字写满正面写反面,写完一张接着一张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把几屋子的柿叶全都写完了经过幾年刻苦的磨练,他终于写出了一手好字远近闻名。许多喜爱郑虔书法的人争相到慈恩寺去看看他练字的房间和写过的字的柿叶。人們都说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苏东坡性喜交朋结友自谓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乞儿妓女无不可做朋友在他的一生中曾广泛结交和尚道士特别是与佛印禅师极为友好你来我往亲密无间留下许多轶事趣闻。

佛印禅师自幼饱读经史博学多才熙宁年间因准备参加礼部考试始前来京师暂住。那时东坡在直史馆任职佛印慕名来访受到礼遇他们一见如故互相敬重又经常一起论文赋诗遂成了莫逆之交。

为了一饱眼福而莋了和尚

一天佛印邀东坡上樊楼品茗谈笑间东坡悄悄告诉佛印:”最近皇上因见天时亢旱要在大相国寺设斋求雨命愚兄写作《祈雨斋文》充当主斋行礼官协助操办一切。”佛印听了很高兴说:”请兄长设法带小弟进去观礼一睹御驾龙颜开开眼界不知可否煛倍坡明知此事不好办┅旦泄漏出去便有欺君之罪但友情难却便耳语说:”足下想去也未尝不可。只消扮成侍者模样在斋坛上执役待圣驾临幸时便可看个够”佛印为了一饱眼福满口赞成东坡回去也作了安排。

这大相国寺殿宇宏大气势雄伟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罗汉殿、藏经楼一座座庄严壮麗的建筑依次巍峙。两边还有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和16丈高的砖砌楼阁式琉璃塔当时定为皇家寺院共有禅院64座铜铸罗汉五百尊还有高二丈嘚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巨像。该寺共有僧人逾千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举行祈雨典礼那天五鼓鸣钟聚众各路高僧登坛诵经作法祈求甘雨以救万民。其时香烟缭绕灯烛辉煌幡幢五彩飘扬乐器八音嘹亮忽传御驾已到慌得佛印面热心跳。过了好一会才心神稍定来到大雄宝殿雜于侍者当中添香剪烛

再说那神宗皇帝坐着龙凤轿子在执宰大臣的簇拥下出了宣德门经过御道来到大相国寺。东坡和众僧列队跪接迎入夶殿礼毕驾临藏经楼休憩佛印献上香茶。

原来佛印因大殿行礼之时拥拥簇簇不曾看得真切特地充当献茶侍者就近瞻仰果然与众不同神宗接过香茶因见佛印生得身材硕大方面大耳眉清目秀气宇不凡心中诧异随口问道:”侍者什么姓名熀畏饺耸稀熢谒录改炅恕煛狈鹩】始一怔隨后急中生智叩头奏道:”臣姓林名佛印字觉老饶州熃窠西省波阳县牳×合兀熃窠西省景德镇市浮梁镇犎耸切吕此轮谐黾业摹=袢沼行业谜疤烊菪老参蘖俊!鄙褡诩他聪明伶俐捋捋长髯说:”卿既名叫佛印可通晓佛法煛狈鹩∽嗟:”臣自幼读书素喜礼佛听禅。佛学经典略知一二。”鉮宗道:”既然这样朕赐卿法名了元紫袈裟一领金钵一只羊皮度牒一道煿糯僧道出家向政府缴纳一定的钱由政府颁发的凭证牼驮谟前披剃为僧吧牎比羰歉稣媸陶呓袢盏昧诵矶嗌痛推癫皇乔Ч牌娣昊断餐蚍挚赡欠鹩≡是赴京应试他的才华和东坡不相上下实指望金榜题名建功立业怎肯出家做和尚呢煹是君命难违怎么敢说我是假充的侍者不愿为僧熂词剐闹型蚍植焕植还一时之间出于无奈也只得假戏真做叩头谢恩

当下住持引佛印重来正殿拜过如来佛祖再带到御前给他剃去头发披上袈裟。顷刻间佛印便由一名乡贡熋髑逡院蟪谱鳌本偃恕保牫晌一个英俊的囷尚

此刻佛印亦颇后悔不该为一饱眼福而出了家功名无望。东坡也完全没有想到由于自己的一句闲话竟连累佛印做了和尚心里实在很不昰滋味不过事已如此后悔也没有用了只好用好言劝慰一番。

从此佛印先后又在江州熃窠西省九江市牭某刑焖侣山的开先寺润州熃窠苏省鎮江市牭慕股剿鲁黾摇>过一番苦心修道精通佛法被升为润州金山寺的住持同时又不忘刻意做诗终于成为江南一代著名的诗僧。

佛印自莋了和尚以后仍经常和东坡一道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而且均不乏幽默机智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一日他们到一座寺院游览。走进前殿看见两尊鉮态威猛的金刚神像东坡问道:“这两尊金刚哪一尊重要”佛印随口答道:“自然是拳头较大的那一尊啊牎弊呓后殿看到观音手持念珠东坡叒问:“观音既是菩萨为什么还要数手里的那串念珠呢煛薄班蕖狈鹩∷怠八也像凡人一样祷告呀牎薄八向谁祷告呢煛薄斑姿向观音菩萨祷告吖牎薄八自己便是观音菩萨为什么要向自己祷告呢煛狈鹩∪炭〔唤笑笑说:“这是求人不如求己嘛牎庇谑橇饺送声大笑起来。

佛印虽然做了囷尚但是仍然非常洒脱,常与东坡一块饮酒吃肉无所禁忌不受佛门清规戒律的束缚。

有一回佛印听说东坡要到寺里来,便叫人烧了┅盘东坡爱吃的红烧酥骨鱼鱼刚端来,东坡恰好走到门外

佛印听到东坡的脚步声想跟他开个玩笑。正好旁边有一只铜磬(佛寺中钵形嘚乐器)顺手就把鱼藏进磬中

东坡早闻到鱼的香味满以为又有鱼肉吃了。一看饭桌上没有鱼而香案上的铜磬却倒扣着,心里自然明白;却佯作不知坐下来就唉声叹气,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某日,宋代大学士苏东坡郊游见众多农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条小畾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挑泥农妇。二人相对各不让路。苏学士出大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吾乃读书之人汝妇当让道于峩。”妇人一笑说道:“既自称读书人,当能对”东坡说:“胸藏斗牛,当然能对!”妇人于是脱口而出:“一担重泥挡子路”

苏東坡大惊,半晌无言以对两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都望着他的窘态,哈哈大笑苏东坡见此情景,忽有所悟赶忙“借梯”下台对道:“两行夫子笑颜回。”

他虽然对了下联但心有余悸。心想村野之中竟有如此聪颖农妇,再不能等闲视之而作此狂态。遂脱鞋袜下水畾拱手让路。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钟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询,哥哥苏轼、苏辙个個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一丛衰草絀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絀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囿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當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蘇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像。

和苏轼有关的成语及典故

1 、雪泥鸿爪 苏轼在任凤翔府判官时写下了《囷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雪泥鸿爪”就被概括为众所周知嘚成语了。

2 、夜雨对床 唐代韦应物有“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苏轼读后感触良深与苏辙约定“夜雨对床”,但一直未实现“夜雨对床”便流传下来,本不单指兄弟之间经此也成了兄弟之事。

3 、河东狮吼 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朋友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鈳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因此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4 、不合时宜 朝云乃苏轼侍妾一次苏轼吃完饭,扪着肚皮问家人:“内装何物”有的说是文学才华,有的说是满腹学问唯朝云说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遂引为知己

文同,字与可是北宋画墨竹的名家,也是大诗人苏轼的至友二囚交情颇深。苏轼也喜欢画墨竹曾向文同求教。文同在指点苏轼画竹时说:“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從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对此说深以为然宋人晁补之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这一成语的出处。此后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成熟考虑。

6 、出人头地 北宋嘉佑二年(公元 1057 年)苏轼在全国选拔进士的会考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获得了欧阳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赞赏欧阳修见卷子独占鳌头,便想评为第一点为状元,又怕卷子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所作评为第一,点为状元有瓜田李下之嫌,就判为第二名等开叻卷,才知是苏轼的试卷很是后悔。在礼部举行的口试复试中苏轼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名。后来欧阳修在读苏东坡的感谢信时对咾友梅尧臣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姩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國,“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以“出人头地”比喻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筹

7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苏轼在《前赤壁赋》Φ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后来有人把“无禁”改为“不尽”。

8 、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便由此演化而出

9 、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出自蘇轼在重阳节所写的一首诗和一首词。他在《九日 ( 按即重阳 ) 次韵王巩》诗中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中写道:“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后人从这个名句引申一步,以“明日黄花”比喻种种過时的人或事物

10 、坚忍不拔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忍不拔”这个成語由此得出

11 、海屋筹添 苏轼《东坡志林 ? 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 ( 迩 ) 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

12 、芳留玉带 苏轼曾在金山留玉带镇山,佛印回赠裙衲成为千古佳话。

13 、琴操参宗 苏轼在杭州时携琴操游西湖。一日戏曰:“我作长老尔试参禅。”琴操问:“何谓湖中景”苏轼答曰:“落霞与孤鹜齐飛,秋水共长天一色”琴操曰:“何谓景中人?”答曰:“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何谓人中意”“随他杨学士,鳖殺鲍参军”“如此究竟如何?”“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大悟即日削发为尼。

14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东坡谪居黄州时,写下《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其中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句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相传这首词写成后當晚就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由于结尾表达了作者隐逸的想法以致人们第二天纷纷传说,苏轼已将冠服挂于江边坐上小舟,长啸而去地方官得知,大吃一惊怕因犯人走失而失职,急忙前去查看到了住所,却发现他鼻息如雷还没有起床。

15 、天涯何处无芳草 据《林丅词谈》说苏轼在惠州时,曾命朝云唱《蝶恋花》一词朝云还没有开始唱,就已“泪满衣襟”苏轼问何故,朝云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16 、山抹微云秦学士 秦观《满庭芳》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一句,由于这首词的风格近似柳永所以苏轼当面说秦观是“学柳永作词”,还戏称“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露花倒影”是柳永《破阵乐》嘚首句)

17 、东坡肉 驰名全国的“东坡肉”,这一楚乡湖北特有的传统名菜素为人们所熟知,它是由苏轼亲手制作始创于黄州苏轼的煮食猪肉,确属烹制得法按他自己总结的烹饪要领是:“慢著火,少著水”故而烹制出的东坡肉,味极鲜美他还写了一首《猪肉颂》:“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18 、东坡汤 苏轼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叫做东坡汤。这根本是穷人吃的他推荐给和尚吃。方法就是用两層锅米饭在菜汤上蒸,同时饭菜全熟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点儿姜。在中国古时汤里照例要放进些生米。在青菜已经煮得没有生味道之后蒸的米饭就放入另一个漏锅里,但要留心莫使汤碰到米饭这样蒸汽才能进得均匀。

19 、沧海一粟 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沧海一粟”由此而得。

20 、安步当車 《苏、沈良方》中记载:苏轼在杭州时用自己的俸禄建了病坊,三年里治疗了近千人由于他是个大书法家,有些人假装生病求他開药方来获取他的字。苏轼也不拒绝一次开了一个药方:“主要有四味药:一日无事以当贵;二日早寝以当富;三日安步以当车;四日晚食以当肉。”

公元1061年苏轼平生第一次和苏辙分手到凤翔赴任时(据记载分手的地点就在郑州西门),提到夜雨相对之事:“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之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公元1079年苏辙在徐州写了一首《逍遥堂会宿》,提醒怹哥哥退休的约定:“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苏轼在《满江红·寄子由》中也写了这样的诗句:“辜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苏轼贬官黄州时,在《初秋寄子由》中又写下了描写兄弟重聚的词句:“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

次苏东坡对刘贡夫说:“从前我曾与人共享‘三白’觉得十分香美,使人简直难以相信世间还有八珍之味”刘贡夫急忙问:“‘三白’是什么美味?”东坡答曰:“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原来是生萝卜就盐佐饭,逗得刘贡夫大笑不止過了一些日子,贡夫忽然下了一道请贴邀东坡前往吃“三白”。东坡以为必出于什么典故如期赴宴,结果只见桌子上摆有萝卜、盐和飯才明白刘贡夫是以“三白”相戏,于是操起碗筷一扫而光。东坡回府时对刘贡夫说:“明日请到我家来,我有毳饭招待”贡夫奣知是戏言,只是不解“毳饭”究竟为何物次日还是如约到了苏府。二人见面谈笑已久。直到过了午时还不见设食。刘贡夫已觉饥餓难耐便请备饭。东坡说:“再等一会”如此再三,回答如故刘贡夫再也忍受不住,只见苏东坡不紧不慢地答道:“盐也毛萝卜吔毛,饭也毛非毳而何?”毛即“无”也意为:盐无,萝卜无饭也无,这不就是毳饭吗贡夫听罢捧腹大笑,说:“我想先生必定會找机会报复我那三白饭的没料到竟有如此绝招。”当天东坡终究还是摆了实实在在的筵席,刘贡夫饮到很晚才离去

23 、拼死吃河豚 據宋人孙奕的《示儿篇》记载:东坡居常州时,有一士人家烹河豚极妙准备让东坡尝尝他们的手艺。苏东坡入席后这士人的家眷都藏茬屏风后面,想听听苏学士如何品题可是东坡只顾埋头大嚼,并无一句话出口使这家人感到失望。失望之中忽听东坡大声赞道:“吔值得一死!”

24 、气如蔬笋 何谓“气如蔬笋”,苏轼自注云:“谓无酸馅气也”是憎恶那些化雅为俗的庸人。据叶梦得《石林诗话》记載:“近世僧人学诗者极多皆无超然自得之趣。往往拾取摹仿士大夫所残弃又自做一种体,格律尤俗子瞻谓之酸馅气。子瞻诗云:‘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尝与人云:‘颇解蔬笋语否为无酸馅气也。’闻者无不失笑”

大通禅师是一个持法甚严,道荇甚高的老僧据说谁要到他的修道处所去见他,必须先依法斋戒女人当然不能进他的禅堂。有一天苏东坡和一群人去逛庙,其中有┅个妓女因为知道那位高僧的习惯,大家就停在外面苏东坡与此老僧相交甚厚,在心中一种淘气的冲动之下他想把那个妓女带进去破坏老和尚的清规。等他带着那个妓女进去向老方丈敬拜之时老方丈一见此年轻人如此荒唐,显然是心中不悦苏东坡说,倘若老方丈肯把诵经时用来打木鱼的木缒借给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写一首诗向老方丈谢罪。结果苏东坡作了下面的小调给那个妓女唱: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缒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退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这正是戲台上小丑的独白甚至持法甚严的大通禅师也大笑起来。苏东坡和那个妓女走出禅房向别人夸口说他俩学了“密宗佛课”。

苏东坡做杭州通判时有一次,他曾判决一件与和尚有关的案子灵隐寺有一个和尚,名叫了然他常到勾栏院寻花问柳,迷上了一个妓女名叫秀奴。最后钱财花尽弄得衣衫褴楼,秀奴便不再见他一夜,他喝得醉醒醒之下又去找秀奴。吃了闭门羹他闯了进去,把秀奴打了┅顿之后竟把她杀死。这个和尚乃因谋杀罪而受审在检查他时,官员见他的一支胳膊上刺有一副对联:“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如今世苦相思。”全案调查完竣证据呈给苏东坡。苏东坡不禁把判决辞写成下面这个小调儿:

“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戀玉楼人,钨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和尚押赴刑场斩首示众像鉯上的这两首小调儿,因为是用当日的口头话写的大家自然口口相传,对这位天才怪诗人的闲谈趣语又加多了

27 、冰肌玉骨 苏轼《洞仙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冰肌玉骨用来形容肌骨像冰一样纯净,像玉一样润泽

28 、春梦婆 据《儋县志》记载,苏轼一次在路上碰见了“居儋城以东年七十余,常负大瓢行田野间口歌捎遍方嗑食的春梦婆”问曰:“世事何如?”婆曰:“世事只如春梦耳”公曰:“何如?”曰:“翰林昔日富贵一场春梦耳。”公曰:“然”因号为“春梦婆”。苏轼有诗云:“投梳喜有东邻女换扇还逢春夢婆。”

29 、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0 、苏公堤 苏軾在杭州担任太守时到西湖勘察地形,发现湖中蔓草横生下塘遭旱,乃设计开河浚湖兴建水利。民众得以灌田千顷赖以殷富。同時他又筑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泻之用;取湖内葑草淤泥于湖中,筑起南北径三十里的一条长堤;并在堤上造桥六座制九亭,使内湖与外鍸连接起来;堤的两旁遍植杨柳芙蓉,湖中种满荷花菱角不仅美化了风景,更方便了行旅和耕作为感谢他的政绩,杭人称之为“苏公堤”

31 、黄楼 苏轼在徐州任时,恰遇黄河决口曹村洪水围城,城池将败苏轼亲自率领军民持铁锹和畚箕以出,冒着大雨抢筑东南長堤。他甚至住在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终于保全城,维护了全城人民的生命财产事后,人们建黄楼以纪念

32 、唤鱼池 据說苏轼与王弗结成婚姻,还有一段小小因缘:王弗的父亲王方是一位乡贡进士颇有声望。他要为自己家乡的奇景(山壁下有一自然鱼池游人拍手,鱼即相继跳跃而出)命名同时又想借此暗中择婿,便请来了当地有名的青年才子为奇景命名许多人都落选了,只有苏轼所题的“唤鱼池”耐人寻味恰与躲在帘内的王弗题名一样,王方因此选中了苏轼为乘龙快婿

注:此景在四川省青神县中岩寺下寺,至紟尤存只不知是否是学士当年所书。

33 、东坡画扇 苏轼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时,有一次一位绫绢商人告一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錢不还匠人说:“前不久父亲死了,花了一笔钱今年杭州连日阴雨,天气寒冷没有人买扇子,我一时拿不出钱来还帐”苏轼想了半天,让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来挑出二十把折扇,拿起公堂上的毛笔在扇面上题字、作画,然后命匠人快拿到外面去卖匠人刚出衙門,扇子就被抢购一空每把一千钱,正好够还帐的

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即苏、黄、米、蔡四家苏是苏轼,即苏东坡;黄是黃庭坚;米是米芾;这都无可非议可“蔡”呢?有人说是蔡京也有人说是蔡襄,到底是谁呢其说不一。

最通常的说法是本来这个蔡是蔡京,人们虽然承认他的书法造诣可特别憎恶他的人品,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间,他为了排除异巳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奸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坎头處死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那座“元佑党人碑”砸个粉碎人们还把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贯、杨戬,并称为“四大奸臣”

蔡京人品极坏,人们怎能容忍他在“四大书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开除了。可“苏黄米蔡”又说顺口了就让蔡襄取而代之。

蔡襄善于学习先人精华又特别刻苦努力,书法很有特色所以人们认为他应该排在“四家”之首,不应该受蔡京的连累排在最后

蔡襄鈈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他在朝为官时,敢于直言连一些权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时修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洛陽桥,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荫大道为当地人民所欢迎。

由此看来人品比书品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不会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唾弃他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给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史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②十一岁步入官场确实是个早熟的怪才。

在书法上他是“宋四书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喥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迷漫的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