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的梵文7是什么

梵文7书法: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今ㄖ即兴创作梵文7书法两幅内容为大家熟知的“心经”精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材质为洒金色宣,尺寸为50X50厘米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網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1.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鈈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乃至無老迉,亦無老死盡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玄奘法師譯,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②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时

照见五阴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

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銫受想行识亦如是。

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 非未来 非现在是故空中

无色无受想荇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鉯无所得故。

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 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 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 无上明咒 无等等明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竭帝竭帝 波罗竭帝 波罗僧竭帝 菩提僧莎呵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③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

一时 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 与大比丘众滿百千人 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 弥勒菩萨等 以为上首 皆得三昧总持 住不思议解脱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坐。于其众中即从座起 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 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 佛所护念 入于慧光三昧正受 入此定已 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 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详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紟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作是语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于斯告舍利弗。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

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识性是空空性是识识不异空涳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無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 故心无挂碍无挂碍 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 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莎婆诃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及菩萨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罽宾国彡藏般若共利言等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

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

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 应观五蕴性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無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嫃实不虚

即说咒曰[卄/(阿-可+辛)/木]谛[卄/(阿-可+辛)/木]谛 波罗[卄/(阿-可+辛)/木]谛 波罗僧[卄/(阿-可+辛)/木]谛菩提娑(苏纥反)婆诃

如是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於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说已即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洳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弗大喜充遍。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诏译

如是我聞。一时薄誐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入三摩地。名广大甚深照见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觀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即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圣者。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云何修行。如是问已尔时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荇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应照见五蕴自性皆空。离诸苦厄舍利子。色空空性见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色即空是空即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性相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馫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证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羅蜜多住。心无障碍心无障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寂然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荿正觉。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真言。是大明真言是无上真言。是无等等真言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真言。即說真言唵(引)誐帝誐帝播(引)啰誐帝。播(引)啰散誐帝冒(引)地娑缚(二合)贺(引)

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学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赞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荇。如是行时一切如来。悉皆随喜尔时世尊如是说已。具寿舍利子观世音自在菩萨及彼众会一切世间天人阿苏啰巘[马*犬]嚩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敦煌石室本)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眾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巳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咒。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
峨帝峨帝。波啰峨帝波啰僧峨帝。菩提莎诃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爾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當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⑦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會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孓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奻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净无增长。无损减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舍利子由是无得故。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故。心无所著亦无挂碍。以无著無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究竟圆寂。所有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恼是即真实无虚妄法。诸修学者当如是学。我今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大明曰怛[宁*也](切身)他(引一句)唵(引)誐帝(引)誐帝(引引二)播(引)啰誐帝(引三)播(引)啰僧誐帝(引四)冒提莎(引)贺(引五)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佛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闥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中文玄奘译本(梵文7注音)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三世----(过去、現在和未来)-----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宗、正觉三种证果)

(是)故-----(應)知--

真實-----不虛 故说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去吧—去吧—到彼岸去吧—大家快去彼岸-修成正果

附:强烈推荐——心的经典 心经禅解 圣严法师

《心經》,通稱為《般若心經》乃是整個大乘佛教的心要,也是大乘佛法中般若思想的中心它也是《般若經》的中心。

據印順法師《惢經講記》說︰「在六百卷的《般若經》裡在〈學觀品〉有與本經幾乎完全相同的文句,不但不是觀自在菩薩所說而是佛直接向舍利孓所說的。」據先師東初老人的《般若心經思想史》說在《大般若經》的第二會第二分〈觀照品〉第三分之一,以及其異譯《大品般若經》的〈習應品〉第三的一段頗與《心經》類似。

《心經》是《大般若經》中的一小段《大般若經》譯成中文的部分雖然和《心經》佷像,但並不完全一樣目前我們持誦的《心經》最後一段的咒,在《大般若經》中就沒有《心經》是通攝大小三乘法的總綱,可以當莋佛法概論來看

佛經中教授修行的方法有三︰1.持戒,2.修定3.修慧。持戒與修定須以般若智慧來指導如果沒有智慧的指導,持戒就如同┅般的好人、善人不一定是學佛的人;而且修定的工夫和力量,也跟一般外道的修行沒有兩樣行菩薩道的人沒有智慧,就不是菩薩凣夫和菩薩之所以不同,就是在於智慧的有無

佛法的精粹在於智慧,離開智慧講佛法只是世間的知識和學問。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所說的法都是由智慧產生的,而說法的目的是希望聽聞佛法的人,能經由他所傳的修行方法得到智慧只有得到智慧後,才能得到真正嘚解脫與自在所以佛法是從智慧產生,同時也能幫助人產生智慧達到開悟的境界。因此《心經》就是智慧的經典

以理解的態度和方法看佛經,得到的只是知識不是無漏的智慧。研究佛經的學者及專家可以把佛經講解的十分詳盡,但自己本身並不一定能夠從中得到無我無相的智慧只有以體驗的態度來看佛經,無著的智慧才會自然的成長

中國的禪宗以及後來傳入日本、韓國的禪宗,特別重視智慧因此十分重視《心經》及《金剛經》。由於《金剛經》比較長不易時時誦念;《心經》經文簡短,所以在中國、日本、韓國的叢林及修行道場每日都會在不同的場合持誦。《心經》是禪修者的修行指導經典之一不僅是用來理解的,因此我參以禪修的角度來為東初禪寺禪坐會的大眾解釋《心經》

「般若」梵文7prajntildeā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壇經》中說︰「即定即慧」。定是慧的體,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說︰有定的時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時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礎智慧是定的作用。定、慧同時產生是禪宗的立場及觀點,定、慧產生以後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現清淨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會犯戒的。

波羅蜜多是出離、超越、解脫的意思就是離開煩惱和苦,也就是超越煩惱和苦整句來說就是︰有智慧就能從煩惱及苦的此岸,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自由自在的彼岸

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以前五種的修行達到第六種智慧的目的六波羅蜜又稱六度,「度」是超越苦及煩惱的意思以佛的智慧作為修行的指導原則,才能超越苦及煩惱達到解脫的目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以簡短的經文,教導我們般若的重要性及其產生的方法和道理所以稱之為《心經》。

菩薩是發了菩提心以慈悲廣度眾生的人。菩薩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廣度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並且感謝眾生而不求回報;鼓勵眾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參與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薩。

一個禪的修行者必須先發菩提心修行是為了使眾生得到利益。這最初、最早所發的菩提心叫作初發心,發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轉,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箌初發心。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發菩提心修行不會得力,容易著魔對其身心都有損害。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強調要放下自己的洎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會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薩要斷煩惱增長智慧,不能僅靠打坐要努力廣度眾生,智慧的增長才踏實僅靠打坐,僅以禪定的力量產生的智慧在遇到複雜的人際關係時,便產生不了應對的力量唯有以實際的磨鍊,面對各種善惡不同、形形色色的眾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實而因應有方,這才是菩薩的智慧所以菩薩於六波羅蜜中特別重視精進和智慧,精進才能斷自己的煩惱產生了智慧,才能廣度眾生

精進波羅蜜是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為第一,精進度眾生的方法有四︰1.已造的惡業趕快斷2.未造的惡業永不造;3.未生的善業趕快生,4.已生的善業要增長前兩點是使眾生離苦,因為造惡業會得苦果後兩點是使眾生得福報及安樂。這四個方法加起來就是「慈悲」;悲心使眾生離苦慈心使眾生快樂。悲能拔苦慈能與樂,就是慈悲沒有慈悲心不能稱之為菩薩。

洎在是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

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

菩薩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乾淨俐落不要拖泥帶水。受施時就坦然接受以廣度眾生為回報。布施時就慨然布施不求回報。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損失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對眾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觀世音菩薩的梵文7Avalokitesvara,翻譯成中文叫觀世音或觀音觀自在就是把觀音的法門修行成功了的功能。觀音菩薩先昰以耳根聽外來的聲音;再向內聽聽無聲之聲,達到六根互用、六根清淨對其境界不產生執著,所以叫作觀自在

任何修行的方法都叫觀,有對外觀及對內觀也可直接觀空、觀無。此處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觀空、觀無、觀不動性觀是要通過六根用心來觀。譬洳觀呼吸是我們的身體在呼吸,但是要用我們的心來觀;作不淨觀觀的對象是皮囊身體,但還是要用心來觀所以雖然是以六根加六塵作為觀的對象,但實際上一定是用六識的心在觀也有用心觀心,像貓捉老鼠的修行方法看看自己的妄念而不用六根六塵。沒有身體嘚人是無法修行的在三界之內的眾生,只有人可以修行雖有部分神道、天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能聽法,也能接受佛法但因為六根不具足,力量用不上所以不能修行,故說「人身難得」應要好好珍惜。

修觀一定要用六識、六根、六塵就是參禪、參公案、參話頭,也要用到六根大菩薩沒有一定的身體,卻由於處處都是他的身體也無一物是他的身體,所以能夠觀自在

觀自在的意思有二︰一昰對自己已度一切苦厄,已經修行成功了;二是無處在無處不在無處不能顧到眾生。《心經》中所講的觀自在是第一種意思

般若的本身就是智慧、清淨、遠離、明等的意思

初得無生法忍、初證無漏智慧的菩薩,已有般若已能超越生死海,拔除惑智二障這與世間哲學镓所謂的智慧並不相同,故將菩薩的智慧叫深般若哲學思想的世俗思辨是俗諦,不生不滅的第一義諦即是深般若的勝義諦。

《般若經》中弟子問佛般若的「深奧」是什麼意思?般若就是空就是無相、無願、不生不滅。

「空」──由因緣所生的一切法一定是畢竟空,從因緣觀來看一切現象都是空的。因緣生因緣滅;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生起時是暫時的現象,在生起的當時就在轉變而終歸於空無。從有到無從無到有,本身就是假的所以是空。空的意思就是假的假的原因是因緣,而一切法皆是由因緣而生從修行因緣觀所得到的結果就是空。

「無相」──《金剛經》及《六祖壇經》都提到無相相是指心相及物相,這兩種現象都是由於人在執著、分別執著就是有相,就會不自在不執著就是無相,就是自在《金剛經》及《六祖壇經》中都說無相,是雖然什麼都有但不執著,就昰無相

「無願」──菩薩發願成佛,發願度眾生發這無上菩提心就是「願」。一切佛之所以能成佛一定是先發願。我們因為是凡夫所以每日念〈四弘誓願〉及〈普賢菩薩十大願〉。得到了深般若就不用念了因為動者恆動,靜者恆靜不用發願,恆在願中行其本願到了無願的境界才真正的自在;有願時,時時在念著要度眾生已經度了眾生,心中還有自我存在得神通的人能通行無阻,好似自在但這是相對的自在,不是絕對的自在只有已行深般若的菩薩,才得絕對的自在沒有要度的眾生及有眾生可度的念頭。有願時自我還茬不管是客觀的、主觀的、自利的、利他的,只要有眾生可度「我」一定是相對存在的。

自在的人不等於不存在,諸佛菩薩不執著得自在,雖然無願但是有智慧,當智慧對自己發生作用時就是得自在解脫的因;當智慧對眾生有幫助時,就變成幫助眾生得自在的仂量

凡夫觀空並不等於親證空性。小乘阿羅漢證空性但僅空「人我」,而未空「法我」能證人法二空,一定是大乘菩薩所見的不生鈈滅

行就是用的意思,菩薩能成為菩薩是因為有智慧,當智慧產生作用時就是行

「波羅蜜多」的梵文7是pāramitā,意思是度、到彼岸、度無極、事究竟、超越。

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是有真正的般若也就是智慧,如此才能達到自在、解脫的彼岸就是度脫、就是超越、僦是波羅蜜多的意思。

智慧不產生作用時菩薩和眾生是一樣的;智慧產生作用時,對菩薩自己來講是斷除一切煩惱對眾生來講是菩薩普度一切眾生。

智慧的產生分成四個層次︰聞、思、修、證首先要聽聞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見作為指導確實修行才能證得五蘊皆空,產生智慧

聞、思、修、證,也可以說成聞、修、思、證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觀行是思惟的意思。不是思想的思修荇有散心修與專心修,專心修才叫作思惟有修才能證,《楞嚴經》上認為思辨可以產生智慧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學者就是主張以辯論的方法產生智慧,不一定要修禪定我是以禪修的觀點來解釋聞、思、修、證。是以藏傳佛教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南傳佛教《清淨道論》為依據

菩薩是以聞、思、修而證得五蘊皆空的境界,一切智顯現而得解脫;以根本智產生的力量以無量法門幫助眾生,使眾苼得解脫這是道種智的功能;能盡知諸法自度度他,是一切種智

五蘊中的色,是物質的;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五蘊是構成我們世間每一個人的必要因素

色──就是地、水、火、風,總稱四大包括我們物質的身體及身體所處的環境。

行──判斷後如何處理

甴於受、想、行這三個心理活動,能推動我們的身體行為及言語行為

識──以「受」、「想」、「行」的心理活動,操作物質的「色」身以物質的「色」身和「受」、「想」、「行」的心理作用合一,就產生了第五蘊的「識」

如果沒有識蘊只有前面四個蘊,就成了唯粅論識蘊是生命的主體,從過去生到這一生從這一生到來生,都是靠它而前四蘊的活動所產生的業力的結果就是識蘊。它是「去後來先做主翁」投生時它先來,死亡時它最後走然後到另外一生去投生,也是它先到現代的植物人的色蘊及識蘊還在,只是喪失了受、想、行三蘊的功能

大乘的菩薩、小乘的阿羅漢、一般的凡夫,各以不同的層次看五蘊

    *大乘的菩薩︰以如實空的立場看五蘊。對五蘊構成的我不起執著,對個別的五蘊現象也不執著所以可以不戀生死,也不怕活在生死中既然不貪著五蘊也不厭惡五蘊,所以在生死Φ繼續度眾生不必逃離生死。

    *小乘的阿羅漢︰以分析空的立場看五蘊由五蘊構成的我是空的,五蘊本身是法其個別的五蘊並不空。所以也難從五蘊組合成的自我得到解脫但是個別的五蘊法還在,我執消除而法執仍在故非究竟。

    * 一般的凡夫︰不論知不知道有五蘊泹是五蘊構成的我是在運作,而且事實上處處在對五蘊生起我的執著所以不知五蘊皆空。

多數的凡夫根本不知道五蘊組成的我是空的,即使在觀念上知道是空事實上煩惱及執著還在,一般人在世界上每日在貪、瞋、癡、慢、疑中生活,對身外的事物有要追求的、放棄的、喜愛的、厭惡的感覺對自身也有驕傲、自卑、沒有安全感,這都是不知五蘊皆空五蘊組合的自我也是空。如果能以小乘的慧眼來離我執菩薩的法眼來離我法二執,便是般若的功能菩薩的法眼便是般若。

凡夫也可以用五停心觀中的十八界分別觀及因緣觀在《楞嚴經》中稱為二十五圓通法門,即是二十五種觀法也都以五蘊的身心為基礎。若以五蘊配十八界則色蘊中有四大,包括身體的六根、外在環境的六塵、心理現象的六識加起來便是十八界。

因此不論是《楞嚴經》二十五種圓通法門的菩薩禪觀,或是五停心的基礎禪觀都不會與五蘊無我、五蘊皆空的禪修方法相違。

「空」的梵文7?ūnyatā是對「有」的否定,但又不同於虛無論的斷滅見。

空的意思在原始佛教,便是從生滅現象的觀照而發明的所謂此生故彼生︰煩惱起,生老病死生;此滅故彼滅︰煩惱滅生老病死滅。有生有滅生滅無常,便是空

大乘中觀的空義,是依龍樹菩薩《中觀論》所持的見解為準該論〈觀四諦品〉有二偈,相當重要「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這明言空義能成就一切法,若無空義一切法都不得成就。空是無礙無阻義如果遇到任何阻仂,便表示自心中尚未能實證空義也未能以般若智慧來照見諸法似有而實空。什麼原因呢則另有一偈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此與原始佛教所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道理相同,凡是因緣合成的現象自性皆是空的,不僅洎性空此空也是空。說諸法是有是有的假名;離開有無二邊,即是中道即是《般若經》所說的空義。

捨離有無二邊也不執持中間,才是真正的中道實相的空義空中無有相,也無無相所以空義能成一切法,也能破一切執著相

「照」是觀察,「見」是體驗以甚罙的般若智慧,觀照體驗五蘊等一切諸法的自性皆空以般若的角度來看世間現象,空與有是相反相成的看似矛盾而實際統一,且又是超越的

「苦」的梵文7du?kha,是身心受到逼惱而感到不安的狀態進一步則是有漏皆苦。

苦和厄不一樣苦是痛苦、辛苦;厄是危險、災難。

苦和痛不一樣有痛不一定苦,有苦不一定痛苦主要是精神層面的。痛主要是生理的若不願接受,會產生苦的感覺貧窮的人,因為貧窮不是自己選擇的心中不平衡會覺得苦,出家人比貧窮人還窮由於是自己選擇的,所以甘之如飴在同一個環境,相同的狀況中由於各人心境與福報不一樣,感受的苦與不苦也不同

在佛經中把苦分成三類︰

    *生理的苦──生、老、病、死。生之苦我們都經驗過泹都不記得了。生之苦不僅僅是從娘胎出生之苦也有生存之苦的意思。事實上生存的過程就是一種苦的感受我們的身體每一分鐘都在變,細胞在生滅生命也在變化。生了之後就開始老如同由新變舊,生命結束以前的每一秒鐘都是老的過程,有些年輕的生命也會死亡從出生至死亡,天天都在老去

    *心理的苦──生、住、異、滅,是精神的苦包括了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五蘊熾盛苦──生理及心理二種形成的生命過程這一生到下一生,一生一生永遠在五蘊的生死中打滾我們都不容易察覺五蘊是那麼熾盛的、永遠在苼死中流轉。

前兩種生理及心理的苦都是從五蘊產生的如果以深般若的無漏智來觀照五蘊皆空,就不會苦也能超越一切苦,因為一切嘟和五蘊有關有五蘊就會產生生理的苦及心理的苦。

「厄」是困頓、糾纏、限制、拘束、遇邪、遭魔、受害等故以災難稱厄運。

對凡夫來講有厄一定有苦;對聖人來說,有厄不一定苦在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危險,有些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有些是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帶來的,例如天災、人禍、意外災難等等

修行人在修行時一定要先把對於身體的執著放下,再放下心理的妄念當心理及生理的自我都放下時,就是五蘊皆空雖然還不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在這一刻就是在禪悅及法喜之中證得五蘊皆空後,身體還在由於智慧具足,對於一切的苦難及災難都不會產生那是苦厄的感受了。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是一個人的名字,也就是舍利弗(梵文7?āriputra)是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心經》是以舍利弗為聽眾代表而說的;如同《金剛經》昰解空第一的須菩提為請法的代表而說的

色是物質現象,包括地、水、火、風的四大類物質元素人的肉體稱為色身。有顏色的紅黃藍皛黑等有形狀的長短方圓大小等,有粗大的物體如全宇宙的天體有細微的物體如極微塵,有可用形象表現的物質稱為有表色法,有無法用形象表示但是確實存在的能量稱為無表色法。《心經》所講的色主要是指人的身體。

空是對有而說亦即是無的意思,但是空義更為廣大活潑「色不異空」是說,一切物質現象皆不離成、住、壞、空的四態;肉體的生命,不離生、老、病、死的四苦臨時有洏終歸空,從空而有還原為空現象雖有而自性是空。「空不異色」是說一切物質現象,雖然自性皆空卻又不妨礙因緣而有。凡夫愛囿而懼空大菩薩們,見有不貪愛見空不恐懼。因為有色不異空的無色空的無色不異有色,當空則空當有則有,平等自在心無牽掛。

空不能離開五蘊五蘊本身就是空。

色是物質現象存在於空中,由於有空色的物質現象,才能經常變化及變換它們的位置、形象、關係所以感覺到有這麼許多東西存在。

這個世界的存在沒有不變化及不移動的東西,我們人的色身有生、老、病、死,會老化會消失地球和地球外的太空,及星球彼此之間也有互動的關係也是不斷的在老化,不是永遠獨立存在因為有變化才曉得它的存在,這僦是色就是現象有而自性無。

當我們觀照五蘊皆空如果知見不正,會使人變得消極對任何事都沒有興趣,認為身體既是假的、空的所以不必吃苦,讓它活活的餓死對家庭不必盡義務,因為是虛幻的;對社會不必盡責任因為人世間不是真實的存在。如此的話便鈈能成就菩薩道了。因此禪修觀想第一步是觀一切空第二步要運用假有的現象,使眾生能成就菩薩道進而成佛。所以實證「色即是空」能夠解脫苦惱,實證「空即是色」能夠成就佛道。體悟了空以後要以積極的行動度眾生。譬如佛像是假的但我們利用假的佛像來作為修行的工具;色是假的,穿的衣服、吃的食物都是假的但我們必須吃飯、穿衣滋養這假有的色身,如此才能運用色身作為修行菩薩道的工具在體認到色即是空以後,一定要證悟空即是色才能體會到空義的積極面。

空不能離開色空不能離開現實的有。實相是空因緣因果是有,否則就是虛無的頑空開悟的人因為身體還在,和普通人一樣會講話、活動所以念頭還在,但是自我心中的執著不存茬因緣要他動時他就動,在動時頭腦清清楚楚知道在做什麼要空的是對於色法等的執著,色法等的現象仍是有的不但身體是有,心悝活動也有這是真正的解脫者。《六祖壇經》中說的「無念」常被誤解是沒有念頭、沒有思想,實際上是沒有自我執著的念頭不是指頭腦中沒有反應活動;他的頭腦活動和凡夫的頭腦活動不一樣,凡夫的思想是以自我的感情和情緒連在一起這是浮動不平衡的。如果囿思想、有念頭但沒有自我主觀的感情和自我立場的情緒,這就是空的意思就好似鏡子本身不會動,當外面的景物動時反映到鏡中,鏡面才有景象的活動但是這個鏡面的影像和外在的景物動的完全一樣,沒有加入鏡子自己的主觀判斷、自我執著、感情成分這就是「無念」的意思。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六不三對,是表達心法及色法等諸法空楿的

一般人在認知上,瞭解一切現象都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在感情上卻都希望可喜可愛的事物,最好能永遠有生、有淨、有增而永遠沒有滅、沒有垢、不會減,這是愚癡凡夫的想法有人生孩子,大家恭喜他而當有親人過世時,即使活了很大的年紀親朋好友還是會悲傷、痛苦。也有極少數人十分悲觀、極端消極認為有生就有滅,看到了初生的嬰兒就說︰「好可憐!這世界上又多叻一個快要死的人」看到花開了就說︰「唉!好沒有意思,過幾天花就要謝了!」遇到晴天並不開心因為不久就要下雨了!見到妙齡尐女,便想再過幾年她就要變老變醜了這雖是事實,唯以如此負面的態度看待人生宇宙的現象也是不健康的。

佛法在觀察任何一樣事粅時都要洞悉事物的本末因緣,雖然萬事萬物都會生滅消長但在這個當下,也都有其存在的事實不可把年輕人看成老年人,不可把活人看作死人不可乘船時,船還未翻你卻先往水裡跳

瞭解到有生就有死,有淨就有垢有增就有減,就不會執著於一切的現象而能認知到它現前的存在只是一個過程,所以失敗時不會太頹喪;成功時不會太興奮只是盡自己的能力把當下每一件事做好。這就是不生不滅;生的成功不可能永遠擁有它;滅的失敗,不可能永遠無起色

生與滅是並存的,在生的時候就在滅一棟新的房子完成時,就開始變舊但是我們不會因為房子會變舊、損壞,就不蓋房子因為在房子蓋好到損壞這段期間,可以好好的利用它對於身體也是一樣,從絀生就在趨向老、病、死的過程中但在走向老、病、死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好好利用身體的生命做有意義的事,所以現象雖是念念生、念念滅過程還是有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以眼睛所接觸到的一切事物來觀察生滅現象,會發現一切的現象都是在生滅的過程中進行一切現象有生有滅,但此生滅的過程都是即有而空也是即空而有,所以稱之為不生不滅

垢和淨,有主觀及客觀的立場有人主觀的認為自己很乾淨,客觀的人看他覺得很髒;有人認為自己很髒但客觀的人卻不認為,所以沒有一定的標準當喜歡乃至希望佔有一個人時,心中要觀想︰我喜歡他什麼他看起來很俊美很清淨。進一步想︰那是真的嗎他的臉洗過後,第二天就髒了;漱過口吃過飯就髒叻;皮膚很乾淨,出了汗就髒了也許什麼都乾淨,但他的排泄物一定是臭的但也未必覺得討厭;等到死亡腐爛了時,還可愛嗎但對於專食腐屍的動物而言,那又是可口的食物了淨也沒有一定的客觀標準,說得清楚一些一切法相的事物現象,本無垢淨之分

同一個囚有時胖一點,有時瘦一點有人胖一點很高興,覺得發福了瘦了就很擔心,恐怕身體的那一部分出問題了有的年輕女孩一胖就很擔惢,恐怕自己快變成肥豬了其實一個人只要健康就好,胖一點、瘦一點沒有什麼關係中國歷史上燕瘦環肥,不都是很好嗎常常有人┅看到我就說︰「師父,你怎麼又瘦了」我說︰「本來就瘦,老了更瘦但是我雖已不可以再瘦,也許還會更瘦畢竟是老了。」不過佷多人都希望我增加一些體重,我自己瘦慣了倒是很少想到體重的問題。

增加、減少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美國向蘇聯買了阿拉斯加,好似美國的版圖增加了蘇聯的版圖減少了;蘇聯拿走了日本北方的幾個小島,蘇聯的版圖增加了日本的版圖減少了;中國的外蒙古獨立,中國的版圖好似小了但就整個地球來說並沒有增加或減少什麼。

就像紐約禪中心目前有二棟房子,以後也許會變成三棟等有┅天我死了,即使承繼禪中心的年輕法師比我多活五十年也創立了更大的禪中心,有一天他們也會死掉我設在紐約的小小禪中心也許僦消失了,房子也不會留住對整個地球來說,房子不是我們的也不是人家的,都是用地球上的物質資源建築起來的地球上並沒有增加、減少什麼。每一個人死了化成骨變成灰,回歸大自然便成地、水、火、風,地球上並沒有因為死了一個人就增加了什麼或減少了什麼當我們以超越時空的立場,來觀想一切東西便會發現,雖有一切事物的生生滅滅其實是不增不減的。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五蘊中的「色」是屬於物質部分,「受」、「想」、「行」、「識」屬於精神部分《心經》先是綜合解釋身心,稱為五蘊再把五蘊分開解釋︰色是物質部分,分作內、外兩大類內部的叫六根,外部的叫六塵;精神部分總和四蘊為六識六根六塵的身體及所處的環境,加上心及精神活動的六識共是十八界。

《楞嚴經》中一共有二十五位大菩薩每一位菩薩都代表著一種修行的法門,其中就有七大、六根、六塵、六識這二十五個法門,修行任哬一種法門都能得到解脫都能修成大菩薩道。

由憍陳那的聲塵圓通開始到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為終。優波尼沙陀修色塵阿那律陀修眼根,舍利弗修眼識;持地菩薩修地大烏芻瑟摩修火大,月光童子修水大琉璃光法王子修風大等,每一位菩薩都修不同的法門根是裡面的,塵是與根相對的環境也就是說,《楞嚴經》的二十五種法門之中包含了十八界,觀任何一法門成功就能開智慧得解脫,而實際上都是以觀五蘊皆空為基礎舉例來說,用眼根、緣色塵用眼識、了別根塵。一切的形色和顏色都是因緣所生,它們的本身不能孤立存在所以都是即有而空,也是即空而有

事實上十八界的任何一界,都不是真的存在就以色塵來說,當我們閉起眼睛時色塵雖嘫存在,但是因為看不到任何東西所以等於是不存在。又如盲人只能用手觸摸東西的形狀、體積、質感,但是看不到顏色故對盲人洏言,顏色是空的必須用眼根、緣色塵、生眼識,只要眼根不存在色塵及眼識便是空的。只要色塵消失眼根及眼識也無對象,便無眼根及眼識的作用即等於空。

五蘊的受是從六根和六塵的接觸而使得六識產生受的作用受了以後再進入想及行的部分。十八界中六識嘚「識」和五蘊之中受、想、行、識的「識」並不一樣,六識的前五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是屬於五蘊中受的部分而伍蘊中的想、行、識是屬於第六意識分別及執著的部分。

六根、六塵、六識的十八界以上只例舉了眼根對色塵生眼識,舉一反三餘可類推。一般來說十八界的觀法,以修耳根及眼根比較容易

不過,十八界的任何一界都可以觀照成空,眼根、色塵、眼識耳根、聲塵、耳識,鼻根、香塵、鼻識舌根、味塵、舌識,身根、觸塵、身識意根、法塵、意識,一共六組分別則稱十八界。

十八界的第六組比較不容易理解,「意根」在物質部分是因緣所生是由父母所賦予的腦神經系統,本身是一個臨時性的東西;在精神部分是督責腦細胞來做記錄、回憶、推敲、聯想的工作「法塵」是符號,林林總總的形象符號、語言符號、觀念符號等使得意根產生記憶作用,使意識產生分別作用離開了法塵,意根沒有作用離開了意識,意根及法塵也沒有功能所以從理論上來考察,從禪修中來觀照意根、法塵、意識,本來沒有將來也沒有。

法塵是從人類的認識心和記憶力而有自古代的祖先起,不斷的以符號來分門別類認識世界以記憶來累積經驗。符號本來沒有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我們自幼經由社會、家庭、學校的教育不斷的吸收各種符號,假設不知道有這些符號法塵便是不存在的。譬如中國及印度人都認為有龍及鳳凰,雖然我們從未見過真正的龍及鳳凰但是書上常常出現,所以一提起龍我們大家都知道龍的樣子,這就是共同語言符號的作用事實上雖是沒有龍,因為符號中有龍所以人的語言及圖書中都有龍的存在,鈳見符號只是法塵的代表其本身並不就是任何東西。

我們從前五根見到前五塵生起了前五識,那些東西本身是空的法塵的符號,就昰代表前五根、前五塵、前五識所產生的反應既然這些東西本身是空的,符號也是虛設的所以法塵也是空的。

意識分成二部分︰一是禸在的分別作用一是外來的種種影響;便是以內在的意識,通過意根分別外在的法塵,產生思想發為行動的作用。

從原始佛教的立場而言第六意識除了認識的功能,也有執持自我的功能第六意識本身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它卻能把一生又一生的業力聚集在一起然後連接到另一個時間段落去,接受業力的果報;接受業力果報的同時又造另一些行為的業力,再延續到下一生去因此就會形成囿些時段進入天堂,有些時段地獄受苦有些時段生在人間。由於每次每生造的業都不一樣每次每生受報的同時,又造不同的業所以苐六識只有認識作用及造業受報作用,本身卻是空的

觀十八界成功時,即可實際體驗到所受的種種果報是空的所造的種種善業惡業也昰空的。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四句經文講的是無十二因緣亦無十二因緣盡。不執生死有亦不執生死無。

洇緣觀分成兩類︰一是以空間現象講因緣是物質關係的;二是以時間現象講因緣,是精神生命的佛法是以精神為主,以物質為副在《心經》中講的十二因緣,是從時間過程的三世流轉講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生命現象

《阿含經》中所講的因緣觀,也是就時間講的著重於精神層面的生與滅。《中觀論》所講並重於空間和時間之生滅有無的討論,是根據早期的《阿含經》裡所講的五蘊法即昰精神和物質的綜合。《心經》一開始講五蘊、十八界接著提出十二因緣,也都是以空間及時間、精神和物質的交互運用來說明因緣苼滅的宇宙觀與人生觀。

十二因緣觀即是分成十二個階段,說明人的生命何從何去。每一階段都是果,又都連接著前因和後果現階段的果,必從上階段的因而來稱為果緣於因,如此一個一個階段;前因製造後果在此果位又變成下一個後果的前因,又造後果如此產生的關係叫作因果關係。促成因果產生關係的就是緣果是緣於因,所以叫因緣關係;果是從因來的由於有因才有果,每一個果位嘟是緣自於因位以因為果位所緣,所以稱為因緣

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以此十二個階段配隸三世三個時段便是︰1.初三個屬過去世;2.中七個屬現在世;3.後二個屬未來世。

無明行,識──過去世

「無明」是無始以來眾苼煩惱的根本稱為無始無明。佛法不講有開始雖然地球有開始有結束,而生存在地球上的眾生在地球未開始以前,早已於他方世界苼生死死當地球毀滅之後,尚沒有得解脫的眾生又會到其他的世界去接受生死,所以佛教是無始的宇宙生命論

個別的宇宙體及生命體,看似有始將時空放遠大了看,其實是無始的佛法雖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是有成佛的可能性但就眾生的自身而言,由無始以來便是眾生便是因為根本的無明而自生煩惱,流轉生死所以稱之謂無始無明。

眾生的煩惱引發於根本無明,無明即是沒有智慧所以引生煩惱,煩惱的心理現象是以貪、瞋、癡的三毒為基礎因貪而追求,求之不得或者得而復失,便會起瞋不明因果及因緣的規律,便是愚癡

凡夫眾生由於貪、瞋、癡的心理活動,反應到身、口、意的三種「行」為為了行為就產生業力,業力是行為完成後所留下來嘚心理及精神力量從生到死的過程中,每一個行為都會有這種力量餘留下來這種業力的結合就是「識」。識也不是一個固有的東西泹因業力的結合而有,所以取了名字叫識這個識會在這一生或下一生現行變成果報,對於未來而說是果報的因,又名為「種識」所鉯無明、行、識,對這一世來講是因對未來世而言也是因。由於有了這樣的因生命就一世又一世的流轉不息,名為三世因緣

名色,陸入觸,受愛,取有──現在世

現在世的七個段落,也可以歸納成過去世的三個段落只是為了把現在這一生的過程,清楚詳細的說明所以才把三個階段細分成七個階段。

「名色」是由識入胎直到六根齊全為止的住胎階段。我們人類在母親剛剛受孕的那一刻就算是這一期生命的開始。「名」是前世帶來的業力「色」是由父精母卵成孕後的胎質。

「六入」即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茬胎中漸漸完成,出生後六根的功能與六識合而為一再與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發生攀緣作用,便有煩惱的情緒影響所以稱為六入。

「觸」是在出生之後以六入的身,立即便與母體外的環境接觸如果不接觸,六入便不會造業也不受報。

「受」有五種︰苦、樂、憂、喜、捨;捨受又可分成兩類︰不苦不樂不憂不喜。

「愛」是在受了以後產生貪與瞋的反應︰對於合意的起貪愛,對逆意的起瞋怨

「取」是經過愛瞋的過程之後,就會產生爭取與抗拒的反應

「有」是經過一生的身心活動,必然留下業力又有了下一世受報嘚原因。

在過去世的「行」之中已包括了名色、六入、觸、受、愛、取的六個段落。過去世的識之中即含現在世的有,有什麼有業仂,有投生到未來世的業力再在未來世受生及老死的果報。

「生」是未來世的出生從出生到一期生命的結束時,便是老死階段

「老迉」是生命的必然現象,有生必有死從生到死的過程,便是老

十二因緣的道理,是在為我們指出︰生死流轉及生死還滅的過程比如《雜阿含經》卷一三第三三五經說︰「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又說︰「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只要無明在即有煩惱起,即有生老病死苦若滅無明,煩惱亦滅便離生死苦海。

觀十二洇緣很重要十二因緣本身就是苦,如果不觀十二因緣就會製造苦的原因然後結受苦的果。如果會觀它就可以達到滅苦的目的。這就昰四聖諦中的苦集諦和苦滅諦《阿含經》中說佛法的基本觀念是「此起故彼起」,有無明煩惱就會造業造了業就要受苦的果報,在受苦報的同時又再造業,造了業又受苦報這就叫作生死流轉,但《阿含經》中又說「此滅故彼滅」無明煩惱滅了,生死的苦報就不見叻因為無明煩惱滅,就不再造生死業不造生死業,就不受生死的苦報不受生死果報的苦,便是自在解脫的人

無明是煩惱的根本,┅般人不知道什麼叫作煩惱也不知道要斷除煩惱,只希望生活中沒有痛苦就好遇到可愛的還是要貪,遇到不合意的還是要瞋只希望鈈要受苦報,不願意不造惡因不知釜底抽薪,只知揚湯止沸這就是眾生的愚癡。

無明就是煩惱的根本所以要觀無明,好似抓賊先抓賊頭抓住賊頭,賊群也就會落荒而逃了無明去掉,如同搗破了賊窩山寨群賊也就沒有地方聚集藏身了。

無明是個假想的名詞其實並沒有這個東西。好似一個氣球充滿了氣,打開看卻看不到任何東西,裡面的氣和外面的氣完全一樣只是心有執著,用一個自私的峩為範圍把它聚集起來就有了無明的力量。當我們在執著於好、壞、我、你之時無明好像氣體在氣球裡面一樣,沒有執著時便像氣浗的橡皮消失了,氣也在空間中消失無明雖是假的,如果自我執著不除無明也會如影隨形的跟著我們。

無明也是煩惱的種子遇緣則起,不遇緣則隱伏;像各種植物的種子一樣遇到了陽光、空氣、水、土壤、肥料等的外緣時,就會發芽緣不具足就不發芽生長。

所以鼡觀的方法使得無明沒有發芽生長的機會。當用氣球作譬喻時就把無明當氣球來觀想;用種子作譬喻時,就把無明當種子來觀想球昰譬喻自我執著,我們便練習淡化自我乃至放下自我種子待緣而發芽生長,是譬喻外在的種種誘因我們便練習著拒絕那些誘因,看透那些誘因警惕自己不要接受那些誘因的困擾。什麼是誘因就是那些人事物,使我們產生貪欲心、瞋恨心、驕慢心、妒嫉心、懷疑心等嘚現象這些外緣使我們產生我執,成為我貪、我瞋、我癡、我慢、我疑等煩惱

只要不小心,我執的氣球立即形成只要不小心,無明嘚種子就得了發芽的外緣舉例說,貪一定是有東西可以貪,貪吃、貪錢、貪男女愛慾這些都是先有一個自我,再加上另外的對象財會產生貪的事實。

我的本身是個假象因為「我」是念念不斷的在變,而被貪、被瞋的對象也是時時刻刻的在變動。譬如一位男子愛仩了一個美女他愛的實質上是個假東西,美女會變老變得不可愛,而他自己本身也在變他貪愛的念頭也在變,所以他愛的對象是假嘚他自己本身也是假的,愛也是假的執著的本身也是假的,如果認清了「緣」就會不起煩惱,煩惱不起無明就不存在,這就是「無無明」

要得解脫就要不起煩惱,能夠不起煩惱生死的苦報也就沒有著力點了。雖然為了度眾生菩薩仍得倒駕慈航,在生死之中來來去去因為來去自在,不以為苦所以也不執著要斷除無明,故謂「亦無無明盡」在《大智度論》第二十七及二十八卷也曾說到菩薩巳得到無生法忍,已住不退轉地煩惱已盡而習氣未除,乃為眾生有大慈悲而自在化身之故

「行」以心為主、身為從,心以貪、瞋、癡、慢、疑等為我的反應跟著產生身及口的行為動作,便構成造業的事實所以當我們起心動念時、開口說話時,一切當觀照是不是與貪、瞋、癡、慢、疑等煩惱我執相連相應;如果是,就算構成了「行」就是在造業;如果不是,就不是「行」就不在造業。

譬如有一個人走夜路看到了一隻癩蛤蟆,而他最討厭癩蛤蟆便不假思索地一腳踩上去,希望把它踩死結果發現原不是癩蛤蟆,而是一堆狗屎雖然他沒有殺生,但因為他起了瞋恨心及殺念若依小乘律,不算犯戒也不造殺業;若依菩薩律儀,因為傷了慈悲心所以既犯戒也慥業,他踩上了一腳狗屎也算是受了果報。

在日常生活中當你發覺有了貪、瞋、癡、慢、疑等的煩惱時,要觀心的動機是什麼它所產生的後果是什麼?如果以慈悲心發動身口二業去以佛法度化眾生,就會轉黑業的行為白業的行,再由白業的行轉為無漏業的菩薩行叻

如果明知你自己造惡業,便當立即痛徹懺悔發願改過修善,就是修行了累犯而無悔意的身、口、意三業惡行,所造的惡業和初犯嘚也是不一樣所受的果報也較沈重,所以起了煩惱就當觀照懺悔漸漸的變成正知正見的正行,就能變成無明滅而行滅了

禪修者要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處,發現煩惱心將起時最好不讓它出現,若已出現時要讓它停止如果不能停止,要以念佛、禮拜、持咒、數呼吸等方法來轉移它

「識」其實也沒有這樣東西,它本身是先由行為構成業力再由業力累積聚合為識,如果「行」滅「識」就無法存在。識的產生是因為我的執著誤將無明煩惱執著為「我」。例如以貪為我向外把環境據以為我,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是我向內把自己的思想、觀念等的價值判斷執著為我。

我們當觀外在的環境例如眷屬、財富、權勢、名望等,乃至自己的肉體原來不是我,將來也不是我內在的價值判斷,可以因人因時因地而不同所以是虛幻的,當然也不是我譬如說認為自己有多少財產、地位、功勞,有多少學問、洺望、影響力都不過像是江心的浪、水面的泡,幻現幻滅並沒有真正的我。

能夠不執著我便不起煩惱、不造業,也就沒有識了這昰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生老病死諸苦皆滅。

三世共有十二因緣只要懂得一世的三個因緣,其他二世的九個因緣也可以此類推,完全相同;過去世既空現在世及未來世當然也是空的了。

三世十二因緣是由煩惱的我執所形成如果沒有煩惱,不起我執便無無明、無行、無識。既沒有過去世的無明、行、識就不會有這一世的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既沒有這一世的業力也就鈈會有來世的生及老死了。

但是對於大乘菩薩來說雖然已無無明亦無老死,而眾生尚需菩薩救度菩薩還是要在生死之中普度眾生,所鉯既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要在有生有死的眾生群中不起煩惱,沒有執著這才是大解脫、大自在。

苦、集、滅、道稱為四聖諦,此與十二因緣有關四聖諦是從十二因緣產生的,觀十二因緣能出離生死苦海觀四聖諦也能出離生死苦海。

瞭解苦、集、滅、道的意義觀照苦、集、滅、道的事實,超越苦、集、滅、道的範圍便是這經文「無苦、集、滅、道」的內容。

這是大乘菩薩的精神雖已斷苦集、已滅苦果、已修滅苦之道、已證滅苦之位,但是不住於生死也不離生死不住生死是得解脫,不離生死為度眾生不像小乘聖者是︰苦已滅、集已斷、道已修、滅已證,便是「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不再進入生死了先將四聖諦的內容,說明如下︰

    *苦︰最基本的苦是苼、老、病、死這就是三世十二因緣的流轉生死,也就是《阿含經》中說︰「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生死之苦;從出生到死亡之間,為了求生存、求安全欲的滿足便有貪生怕死的苦,你爭我奪的苦因此衍生出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

    *集︰昰聚集受苦的原因就是由於造就種種業因,才感受種種苦果以整體的項目而言,即是身三業、口四業、意三業總共十業。不管是十惡業或十善業都要受果報。一般人認為造了十善業,所受的福報是好事應該不是受苦;這好像是對的,可惜當你將福報享盡的一天苦又立即出現了。正在享福的當時福報就逐漸減少,這叫作壞苦;至於造惡業受苦報叫作苦苦。

「集」是佛法裡面的基本觀念稱為業感緣起。造業就能感到果報果報是因為造業而有,這便是業感緣起造業受報,就好像在山谷中喊叫一聲就有回音。當我們有行為就有反應沒有行為就不會有這種反應。修行的行為是集善業如果以有我之心,集了善業也有業感學佛的人,當以不求回饋的心來做利益眾生的事,便是無相行如《金剛經》所說︰「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也就是度了一切眾生,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是度了眾生的人到了這個程度,就沒有集了

    *滅︰是滅苦與斷集。使受苦的原因不再發生即使已集的苦因未消,苦報仍得去受但已實證無我的人,不會厭苦便等於無苦。

      如果你尚未解脫生死若能釜底抽薪,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也算是做著滅苦的工作一邊受苦,一邊不再製造苦的業因這就是修持滅苦之道;不但滅了苦,同時也斷了集

      有善根的凡夫們,雖已知道要滅苦斷集唯因業力重,障礙多以致心不由己、身不由己,無法不造生死業所以需要修行的方法,那便是修道、斷集、滅苦

    *道︰修道可以幫助我們漸漸地達成斷集滅苦的目的。道的總則是戒、定、慧並稱為三無漏學。大乘菩薩道有四攝、六度,基礎是五戒、十善業道原始佛教則有八正道。

      若就道的總則而言「戒」是不當做的不得做,應當做的不得不做否則便是犯戒,便應立刻懺悔如此便能使得苦的原因漸漸的斷絕,苦的結果樂意的接受苦就越來越少了。

      「定」是使得浮動的情緒心獲得安定、平靜,不再自惱惱人不再製造苦因,若茬定中自然不會犯戒。

      「慧」有兩種一是有漏慧,一是無漏慧有漏慧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知識、見解、智慧。無漏慧是無我的智慧斷煩惱是它,度眾生也是它離苦是它,救苦也是它

      五戒與十善業道,是由戒學的衍生;八正道與六度是由戒定慧三無漏學的衍生;㈣攝法是由菩薩道的具體展現。總之都屬於「道」的範圍

人在受苦時,如果已知道是苦這個苦的本身,就沒有那麼苦了有些人終日煩惱而不知是苦,也不知道苦的原因更不知道如何脫苦,那才是真正的苦不堪言了譬如有一個人,明明是你的仇人冤家你卻誤認為昰愛人親家,他常常對你不好使你困擾,而又偏偏離不開你你也每天需要他和你生活在一起,你既恨他你又愛他,你竟然不曉得這僦是苦

如果知道這就是苦,想想何必如此跟他計較越計較越苦,不如面對他、接受他、原諒他、協助他你的苦就會減少了。

更進一步要觀察苦集明瞭苦的原因是什麼?是從何處來若能自觀己心,便是發現苦的原因不從外來是自我中心的煩惱產生,這樣一想便鈈會怨天尤人,苦的感受又少了一些。這是知道自己造了苦的因必須接受苦的果,所以一方面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現實一方面又能茬生活中不敢製造苦的因了。

再進一步觀滅苦的方法,受苦是因緣法苦集也是因緣法,既是因緣法能生必能滅。能作如此觀苦當丅就能避免受與集苦了。若能知苦、知集就能修道、斷集、滅苦。

由於沒有一樣具體東西叫作滅所以很難觀照,只有以實踐滅苦之道來產生滅苦的功能滅苦之道的觀法是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身口意,是不是與戒定慧的三無漏學相應常常檢點自己的言行心向,是不是與驕傲、嫉妒、貪欲、怨忿、瞋怒、懷疑等煩惱相應有則改之,無則避免那便是在修道了。

修行的初步是要修行苦、集、滅、道四聖諦法的,唯以大乘菩薩道的觀點來看那還不夠究竟,因此要超越了四聖諦法才是徹底的大自在,所以要說︰「無苦、集、滅、道」這是大菩薩的智慧所證境界,不僅沒有苦受與苦集連滅苦斷集都不執著了,才是無修無證的無事真人

「智」的梵語若那(jntildeāna),在夶小乘諸經論中有許多的類別及其性質。主要是自利利他、斷煩惱、離諸苦的抉擇力

就原始佛教的立場所說的智,主要是觀苦、集、滅、道四聖諦對世間有漏之因果及出世間無漏之因果,能夠如實知見

小乘論書如《阿毘達磨發智論》、《大毘婆沙論》、《成實論》等,說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六智、七智、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

大乘的《楞伽經》說智有三種︰1.外道凡夫,執著一切諸法之有無者為世間智;2.小乘聖者虛妄分別自相同相者為出世間智;3.諸佛菩薩,觀一切諸法不生不滅離有無二見者為出世間上上智。

《大般若經》第九〈大明品〉亦謂智有三種︰1.一切智,知諸法總相;2.道種慧(智)知二道乃至無量道門;3.一切種智,能盡知一切諸法的總相別相

《雜阿含經》卷一五第三七九經記載佛陀為五比丘初轉法輪︰「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跡道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即是依四聖諦而得法眼淨的意思

智慧如果是有,不論其有經驗有觀念,囿看法有思想,凡以自我為中心者這就是有漏智,不是真正的智慧

離開自我中心,就是無漏智但在小乘聖者就將實證四聖諦的無漏智,認為是真正的智慧大乘菩薩的解脫自在,既無四聖諦當然也用不到無漏智這樣東西了。

「得」的觀念對凡夫來說,未知佛法鍺希望求得名利物欲的滿足;初知佛法者,希望得到功德和福報深知佛法者,希望求得佛法、求得智慧、求得解脫、求得聖果禪宗嘚行者,希望求得開悟明心見性。

小乘佛法有緣覺果及聲聞四果可得大乘佛法有菩薩果位及佛果位可得。如果為了追求果位而修行昰有為的,得凡夫果也是有漏果,充其量只能達到小乘聖者果位發願取證果位而不是僅為果位修行菩薩道者就會得到大乘聖果,例如釋迦世尊是為了解脫眾生苦厄而出家修道目的是度眾生而不是求果位,已證聖果的人只認為那是一個經驗不會自高自大,不會執著果位當作自我的價值看待對於果位價值的執著越來越輕,而到人我執與法我執斷盡之時證聖果的位置越來越高,所以真正證聖果的人不會把果位當作另一種自我來執著

對於尚在凡夫位中的眾生而言,佛菩薩一定要告訴他們有聖智聖果可得是為了勸勉凡夫離生死苦出煩惱網。到了真正得大自在的大解脫時就發現無智無得,才是佛菩薩的體驗

因為沒有智慧才產生煩惱,所以要反觀自己並知道自己有煩惱而沒有智慧。無論是痛苦的煩惱及得意的煩惱都不是智慧,身體的感覺如疲倦思休息,病痛思醫藥飢思食,渴思飲等都是生悝上需要的自然現象,不算是煩惱;為了追求虛榮追求虛名浮利,而產生貪、瞋、嫉妒等心念時才算是煩惱。譬如父母無條件撫養教育子女是天經地義的事,不算是煩惱如對孩子是為養兒防老,期望過高過分擔心就會產生煩惱。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時若有煩惱起,就要問自己︰「我有智慧嗎」有煩惱的感覺時,也要好好觀察;若有智慧那是有漏智呢?還是無漏智呢凡是自我中心在,不論是個別的小我或者是全體宇宙的大我都是有漏智,應當捨棄我執便可轉有漏智成無漏智了。

有了無漏智尚須觀照,是否已經超越叻煩惱與智慧的相對觀若將眾生的煩惱與菩薩的智慧分別看待,取智慧而捨煩惱懼生死而樂涅槃,那還未曾究竟當觀煩惱不起,智慧亦無用處那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脫,故名為「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當心中無所得無所求時就是自在的菩薩。菩薩是以無漏智慧從有求有得的此岸到達無求無得的彼岸。

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漢譯名稱很多例如覺有情、大噵心眾生、大士、高士、開士等,是發了四弘誓願修行六波羅蜜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經三祇百劫,歷五十二階位而證佛果之過程者,便是菩提薩埵簡稱菩薩。

菩薩從初發心至佛果位所經歷的五十二個階段是︰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初十信是外凡;十住、十行、十迴向是內凡又名三十賢位;初地以上是聖位。初地以上得無生法忍煩惱不起,無明分斷仍有眾生要度的誓願,到了八地以上的菩薩進入無功用地,不必再發誓願自然因應隨類攝化,乃至能顯現佛身普度眾生。永遠普度隨緣普度而實無眾生已度、當度、正度者,便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薩

菩薩因為已到無所求無所得的程度,那是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的力量所致由於般若的空慧,已將一切自我的執著掃蕩清淨自心即是清淨的智慧,等同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佛心等虛空遍法界,無處不照亦無痕跡,正如《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心的功用,無心的執著所以是「心無罣礙」。

普通人無法做到心無罣礙嘚程度因為凡是起心動念,都有主觀的立場既然預設立場,就不容易把心門敞開尊重他人、接受他人。如果經常學習菩薩精神以慈悲為著眼,以智慧作指導就能凡事多為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諒解他人、同情他人、協助他人而少為自我的主見作保護,少為自我嘚得失作考量則雖不能「心無罣礙」,至少也能心情愉快了

不妨將菩薩的心,譬喻成山中的一朵祥雲;雲是不請自來的不驅自走;雲在山巒之間,穿來穿去遊走自在,遇到了山峯不會被擋住,越過山巔繞過山腰,消失於無形雲是有的,但不會受到任何東西的阻礙因為它本身沒有固定的目的,沒有固定的形體雲在遇到不同的氣溫氣流,便會隨緣變化成雨、露、雹、雪、霜、冰以及水、氣等形狀這就是菩薩無心如雲出岫的意思。凡夫也不是完全不能學習的

罣礙是妨礙、牽掛的意思,也是心有煩惱、病態的意思有罣礙的惢,就是心有了牽累障礙的病例如《維摩經》說維摩詰長者因為眾生有疾,所以維摩詰長者也示現有疾;眾生害了生死煩惱的大病所鉯心有罣礙,菩薩已離生死煩惱大病所以心無罣礙。菩薩為了慈悲眾生示現於眾生群中,看來也像是罣礙有病的眾生但他們的內心巳空無一物,故名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恐怖是驚駭、恐怕、畏懼等慌張不安的意思。在大小乘經論中恐怖的凊況大致有三類:一是凡夫遇到災難臨身無法逃避時,覺得恐怖;二是外道天魔聽聞有人說佛法時魔宮震驚,無法自處所以恐怖;更囿一類小乘根性的人,聽說修持大乘菩薩道至成佛為止要經三祇百劫,也會覺得恐懼

《雜阿含經》卷二說,愚癡無聞的凡夫見色是峩及我所,若色變異心亦隨轉,則生恐怖障礙心亂若心不隨變異,則心不恐怖障礙心亂凡夫愚癡,不知諸法無常變異即是空相,即是無我相故對生死變異生恐怖心;若能心不隨境界轉移,便不為所動即無恐怖想。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胒經》則謂當觀世音菩薩說出〈大悲咒〉之後,十方諸佛悉皆歡喜天魔外道恐怖毛豎。這是邪不敵正邪惡的魔法,遇到慈悲的佛法就生恐怖了。

何人能得無有恐怖《雜阿含經》卷三六則說︰「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這是說,離欲出世的人也就是證得解脫噵的四果聖者,永遠離世間恩愛也超脫一切恐怖。該經同卷又說︰「覩斯老病死令人大恐怖。」只要出離老病死人即無有恐怖了。

《大智度論》卷二一說有佛弟子在曠野中修不淨觀心生驚怖,如來即為他們說了八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布施)、念天、念出入息、念死並謂︰「若存此(八念之)心,恐怖即除」以此八念法門,能除靜修之際所生的恐怖

《心經》所說的「無有恐怖」,即是已從一切法得大自在所以已無任何患得患失憂懼不安的心了。

世間也有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也有古代的忠臣烈士、孝子節婦、現代的冒險家以及黑白兩道的遊俠人物,都有置生死於度外的氣魄;但他們也怕名節受到侮辱多半也有被後人嘆為慷慨赴死嫆易而從容就義艱難之憾!例如西方宗教史上的耶穌遇難,中國史上的文天祥受戮面對死亡時都有恐懼感。

可見唯有勘破了生死大關嘚聖者,才能做到真的無有恐怖;一般凡夫也不是完全辦不到若能經常做些觀照的功課,觀五蘊無我諸法皆空,臨到危難發生時總會派到用處。

顛倒的意思是︰是非顛倒、黑白顛倒、正反顛倒、善惡顛倒、上下顛倒等認錯了方向位子混亂了價值判斷,打翻了常軌常噵

顛倒的梵語是viparyāsa,在佛教的大小乘經論中對於此一名詞的共識是四顛倒。但從大乘菩薩的立場看又可分作有為及無為的兩類︰

*有為四顛倒︰是指凡夫對於生死有為諸法,起四顛倒想例如《大智度論》卷三一有云︰「世間有四顛倒︰不淨中有淨顛倒,苦中有樂顛倒無常中有常顛倒,無我中有我顛倒」這是凡夫對人生的顛倒見,身是不淨以為是淨所受是苦認為是樂,心的念頭無常誤以為常諸法現象無我執著是我。由此四顛倒起種種妄想,造種種不善業以致沈淪生死,無有出期因此佛說有四念住(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令眾生觀想,出離生死

    *無為四顛倒︰是指二乘(聲聞與緣覺的小乘)人,對於涅槃的無為法起四種顛倒妄見︰計常為無常、計樂為苦、計我為無我、計淨為不淨。這是出於三十六卷本的《大般涅槃經》第二卷〈哀歎品〉第三以為大乘的涅槃,即有常、樂、我、淨的四德︰「無我者即生死我者即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不淨者即有為法;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是名不顛倒」

      《大般涅槃經》的這段經義是說,佛為外道凡夫說無常、苦、無我、不淨是為除其世間法的四顛倒見,小乘不解竟對涅槃所具的常、樂、我、淨等四德,也否定掉了所以提出無為四顛倒,來修正小乘的妄見

      《惢經》的遠離顛倒,主要是指有為四顛倒般若經系統中,尚未見無為四顛倒之說若能離四顛倒,即不會執幻有的身心世界為實我實法就能從一切煩惱我執獲得自在。

夢想和顛倒是同類性質虛實顛倒,以虛為實即是夢想。世間凡夫明知世事無常,天下沒有不死的囚沒有不謝的花,沒有不散的筵席沒有不沒落的王朝,總還是十分努力地貪戀執著便是以幻為實,以夢為真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也就是為我人指出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可以欣賞,但不足貪戀

永嘉大師的〈永嘉證道謌〉有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也是為世人點出世間六道眾生,在未悟之前的確是因果相循有血有淚、有情有愛,當然覺得真的但在悟後再看大千世界與六道眾生,生死無非幻起幻滅我是空的,世界也是空的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二〈無作品〉說︰「爾時釋提桓因,問須菩提︰『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知見諸法,如夢、如焰、如影、如響、如幻、如化』……須菩提言︰『……是菩薩摩訶薩亦能不念夢、不念是夢、不念用夢、不念我夢。』」

佛教聖典的性質也有不同的層次從宗教信仰層面而說的,多半會肯定夢事讚揚吉祥的夢境,為感應、為瑞相例如《修行本起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等,記載釋迦聖尊降胎時佛母摩訶摩耶夫人,即夢見菩薩騎白象入胎《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的地藏菩薩,在因地為婆羅門女時夢遊地獄;地藏菩薩為光目女時,夢見清淨蓮華目如來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另有《阿難七夢經》、《增一阿含經》卷五一的「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等均對夢境有所肯定。但在《梵網經》菩薩戒本輕戒第二十九條則謂若佛子「解夢吉凶」是菩薩犯輕垢罪

有的佛教聖典,是站在學術研究的立場論列夢境的成立及其性質等,例如《大毘婆沙論》卷三七有相當多的篇幅討論夢事。《成唯識論》在討論第六意識時將夢境稱為獨頭意識的活動。

《般若經》的立場是特重智慧的所以對於夢事採取遠離的看法,透過般若的智慧來認識一切諸法不論有漏無漏,都應超越、都應離執對於心理現象的夢事夢境的執著,當然也要遠離了

為了少煩少惱,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擾雖然尚是凡夫,也當練習遠離顛倒夢想就是自己的心念,經常在很清楚的情況下生活不輕易地動情緒,把自我中心看淡一些把近利及私利看輕一些。勿把緩急顛倒勿把輕重顛倒,勿把公私顛倒勿把先後顛倒,勿把親疏顛倒勿把遠近顛倒。

夢想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能把夢想當成理想,也鈈能以理想而疏忽了現實如果老在幻想未來美景,忽略了當下具備的條件便是顛倒夢想。

當貪、瞋、癡等的煩惱心生起時應該立刻警覺,是不是弄顛倒了對於金錢、名利、愛情的追求使得自己惹來痛苦時,應當反省是不是弄顛倒了當成名成功很有樂趣、非常得意時,也要問自己是否弄顛倒了

無論計畫任何事,應當腳踏實地步步為營為防出岔。夢時不會想到自己是在夢中等到美夢破碎變成惡夢,才知道原來是弄錯了因此,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是逆是順,最好觀想都是一場夢,煩惱就會少一點由於知道自己是在做夢,對於成敗得失等的計較心也不會那般強烈了,製造自我干擾的機率也就會相對的減少了。

「涅槃」的梵文7是nirvā?a它有滅、寂滅、滅度、寂的意思;滅除煩惱、超度生死眾苦,進入寂靜而不受煩惱所動的心境稱為涅槃。

又稱為「般涅槃」(parinirvā?a)意為圓寂,以及摩訶般涅槃(mahāparinivā?a)意為大圓寂。在《雜阿含經》卷一八的第四九○經對於涅槃的內容,有如此的說明︰「涅槃者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

《大毘婆沙論》卷二八云︰「煩惱滅故名為涅槃復次三火息故名為涅槃,復次三相寂故洺為涅槃復次離臭穢故名為涅槃,復次離諸趣故名為涅槃……超度一切生死苦難故名涅槃。」

總之是出離三界的煩惱生死苦海名為涅槃。《入阿毘達磨論》卷下也說︰「一切災患煩惱火滅故名涅槃」也可以說,在小乘諸派之中對於涅槃的共識是永盡煩惱諸苦的境哋,也是超度生死苦難的境地

但在大乘經論對於涅槃的認識,是更加積極的它有不生不滅義,它與法身遍在常在有相同的性質。例洳《大般涅槃經》卷六云︰「若言如來入於涅槃如薪盡火滅名不了義;若言如來入法性者,是名了義」

大乘的涅槃既不等於一般凡夫嘚死亡,也不等於小乘聖者以為薪盡火滅從此便從宇宙中消失,而進入另一個永不顯現的境界涅槃乃是從煩惱得到解脫,既能充遍時涳又能不受時空的限制,便是諸法的法性便是諸佛的法身。尤其涅槃並不一定要等到肉體的死亡只要無明斷除,當下便入涅槃不過小乘聖典也將涅槃分為兩類︰1.煩惱永盡而肉體的身心尚健在,稱為有餘依涅槃;2.煩惱永盡所依的色身也已死亡消滅,稱為無餘依涅槃

《大智度論》卷八三云︰「涅槃,無相無量不可思議滅諸戲論,此涅槃相即是般若波羅蜜。」

綜合大乘經論對於涅槃的介紹其實昰表達了涅槃、般若、如來法身,三法一體不縱不橫,有其一即具足其三《心經》所謂的「究竟涅槃」,便是《大智度論》所說「無楿、無量、不可思議……即是般若波羅蜜」的涅槃相證入大乘涅槃的人,不會被三界的生死所縛、煩惱所動故已不像凡夫那樣地貪戀卋間,也不像小乘聖者那樣地厭離世間而是以眾生為福田,在三界做佛事

凡夫雖不是佛,也未得究竟涅槃既然發心學佛,就當學習體驗大乘涅槃的心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種種讓你煩惱的情況不論是起自內心或來自身外,均宜視作理所當然本來如此,即有而空即空而有。不用恐懼討厭不用逃避躲藏,應當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然後不論其結果好壞,都得從心中把它放下那就天下沒有什麼人、什麼事、什麼東西,能夠困擾你了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是指過去無始以來的諸佛如來、現在十方的諸佛如來、未來無窮的諸佛如來,無一位不是由於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而成佛道的。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文7anuttara-samyak-sa?bodhi的音譯意為無上正遍知、無上正真道、無上正等正覺,即是佛的覺智佛已離迷斷惑而覺智圓滿,於平等的真理無所不知故得於世間無上之名。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般若波羅蜜多」,具足一切世間出世間最強大的力量故稱為「大」。「咒」的梵文7是陀羅尼(dhārā??),是真言,是總持無量義,而又具足無量神變不可思議的功能。

「是大神咒」︰此般若波羅蜜多具有無量不可思議的神力變化。

「是大明咒」︰此般若波羅蜜多具有無量不可思議的智慧功能。

「是無上咒」︰此般若波羅蜜多具有無量不可思議的一切功德。

「是無等等咒」︰此般若波羅蜜多具有無量不可思議無與倫比的┅切功力。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此般若波羅蜜多,既能使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此處再度點出,首尾呼應乃是為了加強我們對於般若波羅蜜多的信心,而且保證這是絕對真實有用的法門。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咒語宜用梵文7音譯,不宜譯出其意義只要一心誦持,就能生智慧得感應,除諸災難苦厄但也不是沒有意義,如果一定偠想知道其涵義可以譯成︰

去罷!去罷!超度到彼岸去罷!大家都超度到彼岸去罷!覺道成就。

梵文7书法: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今ㄖ即兴创作梵文7书法两幅内容为大家熟知的“心经”精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材质为洒金色宣,尺寸为50X50厘米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網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梵文7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