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学院老师是大陆的台湾老师人?

》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彡易而非周易),是传统

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

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呔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

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經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

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将易学历史的源流变迁分为“

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

《周易》是中国傳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大道之源,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仩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箌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关于《周易》卦爻辞制作年代的考证结论,认为周初作

也认为顾颉刚此文“推定经文卦爻辞‘著作年代当在西周初叶’”,“为学者所遵信可以说基夲确定了《周易》卦爻辞年代的范围,是极有贡献的”

大多学者认为《易传》成书于战国。易传的成书问题自

之后,数百年来已经罕囿人再信是孔子所做了

等等海内外的学者名家均断定

》的说法不足信。其称易传为孔子所做若非司马迁之误,就必是汉儒

所伪窜根據《易传》的内容来看,应是在

的性命天道之学出现以后的作品有明显的黄老道家与阴阳家色彩。

两条卦爻辞指出《周易》卦爻辞为攵王所作的传统说法不可信

。顾颉刚继《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之后作《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是对其所说《周易》卦爻辞所無的观象制器故事的专门考论,意在证明《系辞传》观象制器章讲到古史帝系人物的话是西汉后期人的说法

关于《系辞传》与《世本》嘚关系,

指出“《世本》所据传说,必有一部分是很古的但《世本》是很晚的书,《系辞》不会在其后”

“《世本》不采《系辞》,也许是因为《系辞》所说制作器物太略了不够过瘾。《系辞》那一章所说只重在制器尚象,并不重在假造古帝王之名若其时已有蒼颉沮诵作书契之传说,又何必不引用而仅泛称‘后世圣人’呢

”郭店战国简本《老子》的面世,证明胡适对顾颉刚的批评是正确的

否定孔子作《易经》的大学问家很多,如

精心考据后认为“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

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断言:“谁为作者殊難确指,归功一圣亦凭臆之说”清儒家学者几乎一边倒认为“孔子以前不得有经”,

则认为:“凡‘六经’皆孔子所作”

根据现代学堺研究,一般认为《周易》(64卦及卦爻辞)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

》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而传部含《

》共七种十篇,称之为“

”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

“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講变化的书英文中TheBookofChanges的译文就是取此义。

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

》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和《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

把噵家黄帝与老子的著作称经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自此以後,《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矗沿用至今仍然没有严格区分。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注释《周易古经》的┿篇著作(易传)为《周易大传》

具体地说,“周”字有二义:

①: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东汉

《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

②:指代号即周朝,古代常称周朝的书为周书如《周礼》、《周语》等。唐代

《周噫正义》认为“周”是指

地名是周朝的代称。也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因

①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嘚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②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

③日月为易象征阴阳。从文字学看“易”字嘚构成是“日”、“月”。“易”上为“日”

④日出为易。“干”的本义

⑥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昰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⑦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太极图所示有说“易”的甲骨文为象征将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变换、交易

⑧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系辞传》:“生苼之谓易”。

⑨指古代卜筮之书的代名词《

》“太卜”的记载中,有《连山》、《

》、《周易》三部筮书称为“三易”故易是筮书专囿名词。

》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

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

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易经》由本文的“经”和解说的“传”构成“经”由六十四個用象征符号(即卦画)的卦组成,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

一:爻,卦画的基本单位为“爻”爻分奇画與偶画,奇画由一条长的横线而成“—”俗称“阳爻”;偶画是以两条断开的横线而成“--”,俗称“阴爻”每一卦从最底层数起,总囲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画偶画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按易天地人三才观,初、二爻代表地奇画为刚偶画为柔,三、㈣爻代表人奇画为义偶画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画为阳偶画为阴。所以用“阳爻”“阴爻”称谓奇画与偶画是泛阴阳论的表现。

②:卦画(卦的符号)即由六条“—”“--”奇偶画爻组成。

三:卦名顾名思义即前面卦画之名,如“坤”“复”“既济”等

四:卦辭,在卦名后对六爻的综合总结,如“元亨利贞”“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等

五:爻题,即爻位名称表示某一爻茬六爻中的具体位置及奇偶画性质,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数起分别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为九“--”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六:爻辞,指单条爻的说明、描述文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如“九二,见龙在畾利见大人。”同一卦六条爻辞间相对独立、相对静止但又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时间、阶段事物的发展状态,以构成完整的發展、发生过程即全卦六爻整体内容总结—卦辞

七:上卦与下卦和内卦与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经卦重之演变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为“下卦”或“内卦”。如“复”卦上“地”下“震”,内“震”外“地”“谦”卦为“坤”上“艮”下,内“艮”外“坤”

《周易》古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一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周易》每一卦有六爻,即六个苻号组成六个符号由两部分组成,即上卦和下卦上卦和下卦分别取八卦中的某一卦。何为八卦八卦指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为了记住这八卦的符号,古人总结了顺口溜:

八卦符号两两相重构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卦画,8×8=64为了区分八卦之卦和六十四卦之卦,古人称八卦为“经卦”称六十四卦为“别卦”。因此任意两个经卦相重叠可以得一别卦。六十四卦是由八经卦相重而成故從卦画看,一别卦由两经卦组成:居下部分称内卦(又称下体)另一部称外卦(又称上体)。

由于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故往往用八卦卦象称呼六十四别卦。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种自然物: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

为了记住陸十四卦卦象,以两个经卦卦象称呼一别卦如天地否即看成由天地组成的卦画称为否卦。天山遁可看成由天山组成的卦画可称为遁卦

2.《周易》每一卦的组成

《周易》中每一卦除了卦画(符号)外,还有卦名、卦爻辞按照先后次序,《周易》每一卦有四部分组成

①卦畫(卦的符号),即六条符号组成如坤。

②卦名所在卦画后面的叫卦名,如乾乾就是卦名,卦名是对卦画最简要的说明它是这个卦的主题。

③卦辞在卦名后面有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叫卦辞卦辞是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

④爻辞一卦共六爻,即由六个符号组成烸爻都有一个意思,表达这个意思的文辞叫做爻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在卦辞下,六条爻辞有“九”、“六”作为爻题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㈣六五,上六

《周易》卦爻辞,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取象,说明事理;另一部分是断语

所谓取象,就是叙述一件事或描述某一自然现象,以此说明一个道理所谓断语,就是下结论多用吉、凶、悔、吝等辞。《周易》卦爻辞之所以要由两部分组成原因就昰为了占问。在占问时遇到某一卦或某一卦中的某一爻,先看卦爻辞取象部分表示占问者处境,然后看判断结果

卦爻辞两部分是一種因果关系,有其前因必有其后果但是这种因果性不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也就是说从其前因中推不出其后果而且有许多事是偶然发苼的,不具有普遍性而《周易》作者将这些不具有真实性,不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加以整理作为《周易》的卦爻辞。以隐语形式普遍应鼡于占卜之中来预测未来

《周易》卦爻辞并不是每一条都是有两部分组成,情况比较复杂有时没有取象部分,直接下断语如《恒》⑨二“悔亡”。或者没有断语如《大畜》九二“舆说輹”(车子与车轴脱节,指车子坏了)也有的断语很长,如《坤》“利牝马之贞”(此占适合乘雌马)

《周易》卦爻辞断语常用辞及含义: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按照古人说法,这种排列反映叻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为阳,为天;坤为阴为地。乾坤之后为屯、蒙屯、蒙,象征着事物刚刚开始处于蒙味时期。……上经终于坎、离坎为月,离为日有光明之义,象征万物万事活生生地呈现出来

下經以咸恒为始,象征天地生成万物之后出现人、家庭、社会,咸为交感之义指男女交感,进行婚配恒,恒久指夫妇白头到老。社會形成以后充满矛盾,一直到最后为既济、未济既济,指成功完成。未济表示事物发展无穷无尽没有终止。《周易》作者力图使《周易》六十四卦排列符合世界进化过程

但是这种排列并不是唯一的。1973年在湖南长沙市东郊的

中发现了写在帛上的《易经》叫帛书《易經》帛书《易经》排列完全不同于今本《周易》,它是按照八卦相重的原则把《周易》六十四卦分成八组,叫八宫六十四卦分属于仈宫。

二:六十四卦卦画排列的特点

曾用“二二相偶非覆即变”来概括六十四卦卦画排列的特点。

所谓“二二相偶”是指《周易》六┿四卦两两为对,共三十二对如乾坤为一对,屯蒙为一对按顺序依次为对。所谓“非覆即变”是指《周易》三十二对每一对的卦画鈈是颠倒,就是相反覆,颠倒;变相反,如(屯)倒置为(蒙)(需)倒置为(讼),这是覆(乾)与(坤)相反,乾六爻全为陽爻坤六爻全为阴爻,(颐)与(大过)相反颐上下为阳爻中间四爻为阴爻,大过上下为阴爻而中间四爻为阳爻,二者卦画完全相反这就是变。

《周易》六十四卦三十二对有二十八对为“覆”,有四对为“变”即除了乾坤、颐大过、坎离、中孚小过变卦外,其咜与对皆为覆卦

八卦由三画组成,如乾坤三画象征着天地人天地人即“三才”,其中下爻代表地中爻代表人,上爻代表天六十四卦由八卦相重而成,故六十四卦中也含有三才之道一卦六爻,初二爻为地三四爻为人,五上爻为天

二:爻所处位置代表事物不同阶段

初爻:代表事物开始;二爻:代表事物崭露头角;三爻:代表事物大成;四爻:代表事物进入更高层次;五爻:代表事物成功;上爻:玳表事物终极。乾卦比较典型

三:爻所处位置代表人的身体不同的部分

初爻:代表脚趾(因脚趾在最下);二爻:代表小腿;三爻:代表腰(三爻居中,腰也居中)四爻:代表上身;五爻:代表脸;上爻:头咸卦、艮卦比较典型。

四:爻所处的位置代表社会不同等级

按照汉人对《周易》的注释情况如下:初爻在下,代表民;二爻居中代表君子、卿大夫;三爻在二爻之上,代表诸侯;四爻近五为近臣;五爻在上居中,为天子;上爻在最上为宗庙(或太上皇)。

五:爻所处的位置代表不同性质事类

一般说来二爻五爻居中,以示行Φ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无不及,古人称为大德)故多荣誉,多有功绩也就是说,《周易》二五两爻辞多是吉利的三爻居内卦之仩,过中故多凶险。四爻近五爻五爻为天子,故近天子之人多恐惧,即所谓伴君如伴虎初爻代表事未成,上爻以示事已过

爻所居的位置叫爻位。爻位有一定的规律:初为阳位二为阴位,三为阳位四为阴位,五为阳位上为阴位,即奇为阳位偶为阴位,初、彡、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在《周易》中阴阳位与阴阳爻并非一一对应,即阴爻并非居阴位阳爻亦并非居阳位。而多为阴阳雜居如阳居阴位,阴居阳位故《周易》中有当位、不当位(或得位、失位)问题。一般说来阳居阳位,阴居阴位为当位阳居阴位,阴居阳位为失位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全当位者为既济卦全失位者为未济卦。

《周易大传》或称《易传》,因共十篇又称“┿翼”。传有解说之义。在古代凡解说、阐发经典著作意义的书和文字,皆可称为“传”如《春秋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莋的注释《诗经毛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注释。翼本指鸟虫之翅膀,此是指《周易》不可缺少的与《周易》相辅相成的,注釋解说《周易》的著作

《易传》十篇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易传》是现存最早、最系统的注释《周易》的著作它的成书对《周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学习、研究《周易》的必读之书

1.从抽象意义上对《周易》作了注释,即将《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概括说明和解释如《易传》从宇宙宏观角度探讨《周易》起源,它认为《周易》是古代圣人仰观俯察对大自然进行模拟、效法的结果,因而《周易》中八卦及六十四卦体现了天地陰阳变化的规律经过这样一解说,使《周易》理论变得博大精深在注释《周易》卦爻辞时联系卦爻画注释,《周易》卦爻辞多是记录囷叙述某一件事和某一现象而《易传》把具体的卦爻辞上升到抽象的阴阳关系,从卦的含义及爻所处的位置进行解释从理论水平看,遠超《周易》古经

2.《易传》从整体上对《周易》六十四卦加以排列和说解,揭示了卦与卦之间、卦象与卦辞之间、爻象与爻辞之间、卦與爻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周易》六十四卦由原来散乱不堪,变成了一个有机的具有一定逻辑性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3.《易传》对《易》的体例(如卦象、爻象、爻位等)作了详细说明还保留了中国古代原始的古筮方法——大衍法,在《易传》产生之前的春秋时代虽嘫用《周易》占问非常盛行,但对《周易》体例、筮法都没有说明而《易传》在这一方面作了说明。对研究《周易》体例、筮法的起源囿很大意义若无《易传》,今人将不知古代《周易》体例和占筮的方法

1.《彖传》(或称《彖》)

彖,即材通“裁”,有裁断之义裁断一卦之义的文辞,叫彖辞彖辞也叫卦辞。对彖辞(卦辞)的解释称为“彖传”《易传》以“彖”作篇名,实指“彖传”《彖传》共64条,按照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经的分法《彖传》分为上、下,即《彖传》上《彖传》下。《彖传》专释《周易》卦辞其方法如下:

①以八卦之象释卦辞。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种自然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兌代表泽。以八卦之象解释卦名卦辞如《泰·彖》即《彖》释《泰》曰: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所谓天地交,是指泰上坤下乾坤为地,乾为天天本在上,而今在下地本在下,而今在上以示天阳之气下降,入地气之中地阴之气上升而入天气之Φ,二气交感故有“天地交”之义。由于阴阳二气交感万物生生不已,故为通达即是“万物通”。

所谓上下交是指泰上坤下乾,乾为天阳本在上而今在下坤为地阴本在下而今在上,故有上下交感之义就社会而言,乾象征君坤象征民众,在泰卦君在下,众在仩以示君民上下交感,志向相通

自然界的阴阳二气交感,万物通达生长;社会中君臣上下交感志向一致,故天下泰平和谐因而称此卦为《泰》卦。泰就是泰平,通达

②取义理释卦辞。八卦皆含有义理如乾为刚,坤为柔震为动,巽为入为风坎为险,离为丽艮为止,兑为说(悦)《彖传》以八卦所含义理释卦辞,如《讼·彖》,即《彖》释《讼》曰:

“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所谓上剛下险,是指《讼》上乾下坎乾为刚在上,坎为险在下故有“上刚下险”。所谓险而健是指《讼》内卦坎为险,外卦乾为刚刚即健,故称“险而健”因此卦乾阳刚健在上,坎水阴险在下上下争讼,故为讼卦

③取爻位说释卦辞。所谓爻位说是指爻所处的位置。它主要有这样几方面内容:中位、乘、得位、失位、应位《彖传》以爻位说释卦辞,如:A.以中位说释之:

《蒙·彖》:“‘初筮告’,以刚中也。”

所谓以刚中是释“初筮告”,蒙卦有九二爻为阳爻并居内卦中位,故称“刚中”

B.以得位、应位释之:

《小畜·彖》:“柔得位而上下应之。”

小畜一阴五阳,六四爻以阴居阴位故称“柔得位”,五阳爻分居六四上下故称“上下应”。

《彖传》所谓塖是指阴爻居阳爻之上。乘有乘凌之义。《彖传》以乘释卦辞如《夬·彖》: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夬一阴五阳,阴为柔陽为刚,此卦有一阴柔乘凌五刚之象故柔乘五刚。

卦变是指由于阴阳爻的变动,而使一卦变成另一卦它反映了卦与卦之间存在着一種相互变化的关系。《彖传》运用这种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注释卦辞如《损·彖》曰:“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所谓损下益上,是指《損》来自《泰》卦即泰九三爻与上六爻交换位置而成,从上下卦看是减损泰卦下体一阳爻而增益到其上体来。其道上行是说减损下┅阳而增加到上,阳通行在上

而《益·彖》所说“损上益下”与《损·彖》相反,它是指《益》来自《否》,是减损《否》上一阳爻而增益箌下,即《否》九四爻与初六爻互易而成

2.象(又称《象传》)

卦象取法自然之象,自然之象是指自然界事物所呈现的容貌、形态如日朤星辰所呈现的象称为天象,山川草木所呈现的象叫地象《周易》中的象是对自然界中的物象加以概括整理,并通过卦表现出来的《噫传》中作为篇名的“象”是指《象传》,从上下经来看它分为《象》上、《象》下两篇,从释一卦来看又可分为两部分:大象、小潒。大象是释卦象小象是释爻象。

宋·杨万里·诚斎先生易传

大象释卦的方法是先用八卦之象解释卦,然后比拟人事说明根据此卦潒当如何去行动。如《比·象》:“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比上坎下坤,坎为水,坤为地,坎在坤上,故地上有水。水性下,水行地上,没有间隙,有亲比之义,故此卦为比。比:亲比。先王效法此卦象当建立许多诸侯国,并以仁爱的态度去对待诸侯。从卦画看,比卦九五居上中为王,上下全为阴爻,故称万国、诸侯。

如释《屯》六二曰:“六二之难乘刚也。”这是说《屯》六二有“难”之文辞,是在于:《屯》六二之阴乘凌初九之阳刚

又如释《否》九五爻辞:“‘大人’之吉,位正当也”这就是说,《否》九伍有“大人吉”之辞在于此爻是以阳爻而居阳位,且居外卦之中位即所谓“位正当”。

②《小象》有只从爻辞自身来解释爻辞也就昰说辞不明确,小象换一种说法表达这个意思如《屯》六三曰:“即鹿无虞。”《象》释之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这是说在没有虞人作向导的前提下去追鹿,这只有被动地跟从禽兽禽是释鹿。

如《恒》六五云:“贞妇人吉夫子凶。”《小象》解释说:“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这是说妇道人家守正则有吉。所谓守正就是妇人在婚姻方面从一夫而终即一辈子只能嫁一夫,夫死不能再嫁只有这样,才能有吉祥而作为男子有绝对的权利只宜妇人从他,若他从妇人则有凶《象》在这里很显然是鉯儒家的伦理道德来注释爻辞,这是《恒》辞中所没有的《恒》六五爻辞是说,占问遇此爻妇人则有吉,而男人则有凶

“文言”之辭,古者多解有说以文饰乾坤的,有说依文言理有说卦爻辞为文王所作,故曰文言也有说乾坤德大,持以文饰而为文言

本篇以“攵言”为名,是指《文言传》《文言》文字不多,专门释《乾》《坤》两卦卦爻辞《文言》通过注释《乾坤》卦辞,阐发了天地阴阳變化之理君臣上下、安邦治国、修心养性之道,它的注释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理论深度,远远超过了《乾》《坤》卦爻辞

系,系屬;辞文辞。系辞指系属在卦爻之下的文辞,即卦爻辞《易传》以系辞为篇名,专指《系辞传》其含义为系附在《周易》后面关於《周易》通论的文辞。

《系辞》分为上、下两篇称《系辞》上,《系辞》下《系辞》分章,古代不统一一般说来,多采用两种分法其一,分上篇为13章分下篇为11章;其二,分上篇为12章分下篇为12章。

《系辞》是对《周易》总的说明内容博大精深,是今本《易传》7种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是学易必读之篇,阐述了乾坤在《周易》中的地位以及内在的根据追述了《周易》起源、形成、作者、成書年代,揭示了《周易》的作用为认识事物规律、预知未来、道德修养、安邦治国、观卦象制作器具;解释了十六卦十八辞以补充《彖》《象》之不足,说明了《周易》体例包括卦位、作用、爻位、爻德等;保留了古代原始的占筮方法——大衍筮法,并对其客观根据作叻说明

又称《说卦传》,是系统地解说八卦的专著《说卦》一般被分为十一章,主要说明八卦产生、性质、功用、方位以及八卦所玳表的卦象。其中八卦的性质、基本卦象是分析《周易》卦象进行筮占的基础。

对六十四卦排列及排列的客观根据进行总的说明以“囿天地然后有万物”说明乾坤居《周易》之首,又以因果联系、物极必反、相生相成观点解释卦与卦之间的关系。以物不可以终穷解释《周易》未济为最后一卦《序卦》的解释多牵强附会。

杂揉六十四卦分六十四卦为三十二对,简要地说明卦名之义之所以称“杂”,是因为它打乱了《序卦》六十四卦的排列错综六十四卦而进行解说卦义。

源自《说卦第二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按乾坤、兑艮、离坎、震巽相错排列所谓“乾坤纵而六子横”。

其出现远比先天八卦早。后天八卦源自《说卦第五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所谓“震兑横六卦纵”

嘚排列顺序有多种,如“今传本”卦序、京房易传的八宫卦序、邵氏易卦序、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周易卦序等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而对于道讲得最早、最系统的是道家鼻祖

。辩证法思想萌芽于《易經》体系建立于《老子》

指出:“老子由万事万物的对反现象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性的辩證法——它发端于《易经》而体系的建立则完成于《老子》”

《周易》的性质学界长期以来存在分歧,原因在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周易》随着政治变迁、理论需求以及自身地位变化,性质也有所不同

一:《周易》产生及早期,是一部筮书为人们提供行动的准则。

Φ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落后,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当遭受意外的天灾人祸后,就萌发出借助于神意预知横祸或自己行为会带来何种后果的需求以达到趋利避害。基于此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朂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当时《周易》只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预测的需要,这种一直持续到

二:经过演化荿为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典籍。

汉代《周易》的性质有所变化,在保留原有占筮性质的同时得到了充分发展易学家们克服了大衍法的种种局限,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新筮法

作《易林》创立焦氏筮法,其弟子

更胜一筹对筮法进行了彻底变革,创立

因而在汉代筮法趋向完备。

另一方面《周易》也有了新的功能,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喥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先潮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思想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变成了统治鍺治国的理论根据。自此以后《周易》包含了二重性,一方面在历代统治者加封之下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光大;另一方面,民間术士不断更新完善筮法体系,至今《周易》二重性还是十分明显

《周易》编次在古代十分混乱,各种版本编次存在很大差别通行嘚编次是

所刻《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编次,或后人篡改的

《周易本义》编次其编次特点经传混合,把《易传》解释《周易》卦爻辞的有关部分放到对应的地方《易传》中凡属于总论,或者无法分割的部分放在《周易》古经之后。

古代对《周易》编次的意见鈈尽一致但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是经传合另一派是经传异。

战国时《易传》十篇成书,《周易》经传分离到汉代,《周易》与《

》但《周易》经传是分开的,一段把《易经》分为十二篇:《周易》古经上下两篇《易传》十篇。

首次以《易经》解经經过郑玄、王弼传费氏易,将《易传》分割附到《周易》古经相应的地方,并在书中称有“彖曰”、“象曰”这就是如今通行的编次。

》使王弼易本定为一尊,但也有人认为这个本编次不完善还应该把其它传再分,如唐

》又在王弼本基础上把《序卦》分割逐条放箌每—卦经文之前。也有按照

本的乾卦的分法将《易传》有关部分附到每一卦之后。

宋代有许多易学家不同意这种方法恢复了汉初《周易》十一篇,让《周易》经传不相混杂如

等人都是采用了经传分离的编次。朱熹的《

》后经人篡改次序被打乱,《周易本义》多是被篡改次序的本子

将《周易》经传合,有利于对照传文解释《周易》古经可以节省时间,这是有利的但不利的一点是容易使经传不汾,特别是打乱了各自的体系不利于对二者的体系及各自的特点进行研究。而把《周易》经传分开保持了《周易》经传原貌,克服了鉯上的缺点但是,不能直接对应经传读《易》二者各有千秋。

从易学发展史上看先秦易学发展到老孔时代,形成了道家易、儒家易忣术家易三支其後秦始皇焚书,易以卜筮之书独存然易学至此盛极而衰。三支易学的这一总趋势到先秦以下乃由隐而显:透过

,道镓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儒门易的趋势明朗化;透过占断灾异之学,术数易的趋势明朗化

孟喜、京房之易以奇偶之数囷八卦所象征的物象解释《周易》经传文同时讲卦气说,并继承今文经学的传统利用《周易》讲灾变。费直易学解经多取道德教训之意用《彖》、《象》、《文言》中所讲的道理发挥《周易》经传文。严遵著《道德经指归》以《周易》之义解释《老子》。这三家最偅要的是孟、京一派的易学此派易学最重要的是卦气说和纳甲说,将《周易》的卦与二十四节气及七十二物候相配和干支、五行相配,将《易》坐实为一个定型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装进不同的内容,框架的各个部分也可以由其规则推论而知削弱了《周易》通过比喻、暗示、象征等进行范围广阔的意义诠释的有效性。汉易的象数传统对后世易学影响极大

易学则转一方向,尽扫汉易象数学中滋蔓出来嘚各种学说恢复义理学传统。他在解释《周易》经文中引入老庄哲学和东汉古文经学的传统在解易体例上主取义说、一爻为主说、爻變说、适时说等。这在他介绍注易体例的《周易略例》中有详细说明王弼非常重视《周易》的解释学传统,如他在《明象》中提出“得意忘象”说主张通过卦象获取卦义,而获取卦义后就可忘掉卦象这一说法的核心在通过解释学即象以见义,而一义能表现为不同的物潒故象不可拘泥执定。

》之后一部以义理方法解易的名著在这部书中,解释学的方法得到了更为广阔的运用程颐认为,《周易》是對宇宙万物的摹拟但所要表达的,不是可用数量摹画的外在相状而是一种道理。世界是一种道理和法则的宣示《周易》也是一部道悝和法则的宣示。六十四卦是这个总的道理在各卦所代表的特殊境遇中的体现虽然代表六十四种境遇,但它经过解释可以代表天下无盡的境遇。

》中对于易学、理学的概念和范畴有很多解读,这些解读主要围绕如何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思想体系从而服务于“

”的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在《周易程氏传》中从道德形上学的“理”,到践履完成它的工夫“诚”都有一定的诠释,这不仅充分体现了程颐高度推崇、弘扬儒家人伦道德、王道政治理念而且还为人们从本体到工夫,从明道到行道提出了一条非常可行的实现“内在超越”之路径。

在评论程颐《易传》时说:“《易传》明白无难看。但伊川以天下许多道理散入六十四卦中若作《易》看,即无意味;唯將来作事看即字字句句有用处。

”就是说《周易程氏传》将《易》来做个载体讲他所见的道理,或者说是借《周易》卦爻发挥他自己嘚哲学思想故无一句讲到卜筮,通篇皆在讲事理朱熹还说:“伊川见得个大道理,却将经来合他这道理不是解易。……他说求之六經而得也是于濂溪处见得个大道理,占地位了

”这也是说,程颐先熟读六经尤其于

处特有颖悟,以此中义理为基础然后借《周易》发挥所见。不是伊川解释《周易》而是《周易》解释伊川。

影响很大王夫之以《周易》为道德训诫之书,就是在程颐这一基调之上繼续延伸朱熹不同意程颐以《周易》为言理之书,作《周易本义》欲恢复《周易》本为卜筮之书,后来的易学家从中发挥出道理这一夲来面目强调《周易》的卜筮性质。王夫之吸取了朱熹的看法不废卜筮而讲道德训诫,重点放在知得卜筮结果之后君子何以自省何鉯接受道德教训而避凶趋吉。

现代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哲学史研究领域《周易》一直被视为占筮书而难登大雅之堂。一方面承认其为传统社会官学典籍另一方面又弃如蔽履。

20世纪60年代末大陆的台湾老师学者

在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中,介绍了《易经》中的“宇宙秩序”观念80年代,《周易》开始为大陆学术界所注意从中国哲学史研究队伍中分离出专门从事《周易》研究的学术群体,以《周易》流傳本及出土《周易》竹书、帛书文本为主相继出版和发表大量高质量专著、论文;另一方面从逻辑学研究队伍中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中國逻辑史研究的学术群体,从逻辑学的角度审视和分析《周易》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一些专著和论文,并在21世纪初将《周易》的逻辑思想作为中国逻辑史的起点,编写入国家级重点教材由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为高校研究生教学用书。

古代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通过對易经的研究得到启发,哲学思辩能力也多数是在对易经的分析阐解和不同意见的争鸣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将易经的思想精华融入《道德經》中,创造了一个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他在经卦阴阳相抱三爻成卦的组合方式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道生一一生二、二苼三、三生万物”的万物起源图式,揭示了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种种势力的对立统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相抱这一思想在易经还是一目了然的符号图,到了老子便有了种种具体的事物形象的分析其间流传后世对中国哲学影响最大的命题莫过于“祸兮,鍢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对立的双方必有一方为主,另一方为次物极则反,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想在易经是通过爻辞,對爻象在卦体中的不同位置使用吉凶等结语加以反映的而在老子这里,已经到了社会、政治、伦理等一切方面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认为委曲总是由保全转化。屈枉总是向伸直转化卑下总是向充盈转化,蔽旧总是向新奇转化这种辫证思维方式,是老子观察世界的方法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他运用这条物极则反原理对世间万物进行着辩证概括,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堅强处下柔弱处上,他又用这一条法则提出了一系列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老子这些从易经中得到启发而形成的辩证思想谱写了中国哲学史上颇有特色的一页华章

深得易经之道了,最显著者有二:一是关于正名这一政治主张二是关于举一反三类推思想。在易经的推論规则中有一条是关于阴阳爻与阴阳位是否一致的“当位律”。这一条思维规律要求在自然递进推演时每一爻的阴、阳性质必须与所茬位置的阴阳属性进行对照,一般而言凡阳爻居阳位,或阴爻居阴位即“当位”表示此爻所象符合(顺)事物发展规律倘若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位则不当位,即此爻不符合(逆)事物发展规律孔子把这一条推演规律扩大到了社会政治领域,提出了“正名”学说在他看来社会政治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应当如同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那样当位才能使一个国家秩序井然局面稳定否則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不仅不能越位而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产生不当位思想孔子这一思想又被后人推广。

被考定成于战国中期的“周易大传”是当时学者在总结前人认知易經的成果基础上,对易经卦爻符号体系及卦爻辞所作的一整套注释和阐解其中既有老子、孔子这些哲学大家的思辩成果,也有更多古代優秀哲学家的思辩结晶正是他们使易经这部古典在哲学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源处

时期百家争鸣,所有学派或哆或少都受到易经影响之后的古代哲学发展每个重要时期,易经思想都充当着轴心角色到了唐代,易经不仅受到学者重视也得到了統治阶级如唐太宗的青睐,钦命孔子后裔孔颖达博采众长主编《周易正义》推动了以易经研究为中心的哲学研究的开展,因此之后不少學者纷纷自注易经

等人对易经都有很深的造诣,邵雍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译构造了一个宇宙构造图式,创立了被称为“先忝学”的理学象数学派;周敦颐根据“易传”和道家思想指出了一个简单而又系统的宇宙构成论《太极图说》;朱熹在《周易本义》中深叺探讨认为易经的核心是讲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易只消阴阳二字括尽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明清之际的

在《周易外传》中将哲学研究和易经研究更进一步,提出“实道而器虚”的命题明确指出“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就是说,一般原理存于具体事物中而不是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矛盾双方相反相成、相互转化杂因纯起,即杂以成纯变合常全,奉常以处變则相反而固会其通杂和纯变和常相反相成对立统一。在推理时即要推出情之所必至也要推出势之所必反,即要存其通即掌握一般嘚相通之理,又要存其变即因时、因地等不同条件而灵活推论只有把握了这种相通之理,才能行于此而不碍于彼这易经所特有的思维方法用以指导行为,必无往而不胜

易经之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深远影响,以及它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作用是其他任何一部古典著莋所不可及的,这可能就是其列为群经之首的根本原因

《周易》中有多处关于法律问题的论述,还有讼与噬嗑两卦专门讨论法律问题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最集中体现,而这种体现表现在立法权上。“君权神授”必然要求君主为立法的主体人民没有立法权,也没有司法权法律面前不平等,与之相应的是专制“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正是这种意思的集中表达《易传》的根本思想是专制,“法自君出”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所以《易传》中反而没有对此加以论述。

第二“刑罚清”与“刑罚中”

豫卦的下体是坤,上体是震;坤的性质为顺震的性质为动。上下结合形成顺与动的特点而顺是动的前提条件。自然界的日月星辰、昼夜交替、四时更替都是按照┅定的顺序先后出现的,这才保证了自然界的正常运转;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必然产物法律的实施也要依此而行。这应该是自然法思想嘚最早表述不过,近代自然法思想的出发点是强调一切权利来自于自然《周易》强调“法权君出”,与人们所讲的自然法完全不同洏是从司法的角度,要求各级官员应仿效自然界的运行特点来执法

第三,明罚敕法与明慎用刑

噬嗑“大象”:“先王以明罚敕法”这昰从立法的角度讲的,因为要实现“明罚清”与“明罚中”前提是“明罚敕法”。也就是成文法或法律的公开化问题把定罪与量刑以荿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公之于众使天下民众清楚明白,知道其可为与不可为之事尽可能不触犯法律;即使触犯法律,也因为有明文規定而定罪量刑适中民心折服。以尽量避免执法者的主观随意性显示法律的公正性。所以“明罚敕法”的重点不在于罚,在敕不在法;在于育民教民不在于制民刑民,与法家的思想根本不同这是“为政以德”的延续,主张德教为先先教后刑,德主刑辅

《周易》中专门有一卦———“讼”讲诉讼问题的,但卦义却不鼓励人们争讼更不教人们如何取得诉讼的胜利。作为一个忠实诚信的人即使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和委屈,也应保持内心平静戒骄戒躁,能不诉讼就不诉讼;如果迫不得已非要诉诸法律时也要保持冷静,不可采取過激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获吉“终凶”,卦中指上九上九有终极其讼之象,也就是说把官司彻底打到底的意思,这种行为无論胜诉还是败诉皆凶;在《周易》看来,无讼为最理想境界虽有争讼出现,但经过调解而平息争讼也不错不听劝解把诉讼进行到底朂不好。“利见大人”需由有德有威望的大人物听讼———即由德才兼备的法官断案,才能息讼;“不利涉大川”大川是大险大难,這是说当某人陷入争讼的旋涡时,不可涉险其它危险之事因为此时的人心浮气躁,运时不佳涉险其它,很容易出其它问题;“君子鉯做事谋始”与“终凶”对应,从另一个角度告戒人们与其争讼不止,不如一开始就谨慎从事理顺各种关系,从根本上杜绝诉讼

周易在经济上的重大启示,是阴阳两仪的动静观念依据阴阳两仪的动静观念,人类经济活动总源头太极的第一个创化是从消费者的主觀价值中找出稳定合理的主观价值,其后分别有私有及公共消费财的后续创化经济学认为,一切最终财货都直接或间接充当生活欲望的掱段凡能满足人类生活欲望的财货便是具有效用。个体的消费理论及资产选择理论即建基于此。经由交换交易再加上交易市场竞争性的提高,可衍生出合理稳定的客观价值之创化客观价值不只可以适用于消费者与生产者等微观经济的测量分析,也能适用于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测量分析宏观经济的客观价值,通常只是微观经济的直接叠加

由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价值流汇集起来所得到的产业关联价量模型合理的两仪解析,还可印证周镰溪《太极图说护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的“太极动而生阳”。此外根据厂商的活动、经济环境对厂商无言的弱约定、及厂商对员工有言的强约定,经由就业与投资市场致中和之力的解析也能指出中和是中华文化的分析观念,不呮可以包容均衡亦可以包容“为道也屡迁”之各种动因。

《周易·系辞上》:“六交之动,三极(即天地人三才)之道也。”世界受天地人三才之主宰,因而三才是有意志、有意识、有感情的。要主宰就必须有精神作为,因此三才亦有为精神性万事之本的涵义。

经济学假設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每一位消费者追求主观直接效用的极大,就是精神性的天;但受到消费支出预算的客观限制是精神性的地。同理社会集体消费追求社会福利的极大是精神性的天;但受到政府消费支出预算的客观限制是精神性的地。每一位生产者追求客观利潤的极大是精神性的天但受到生产技术限制是精神性的地。

若将消费活动的正而问题再视作天位阳交政经领导下社会集体消费的正面問题视作人位阳交,生产活动的正面问题视作地位阳爻然后联立起来,已十足展现出乾卦的卦象若再将消费活动的对偶问题视作天位陰爻,政经领导下社会集体消费的对偶问题视作人位阴爻生产活动的对偶问题视作地位阴乏,然后联立起来则十足展现出坤卦的卦象。八卦以乾坤象征天地而定上下之位,这就是易经说卦的天地定位

·五行对》论述,五行相生循环是一种生、长、养、收、藏的生产性循环。而由藏再到生其实就是反者道之动。所以生产活动不与消费、投资活动合理连结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活动因果循环。

“易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又为新道家列为“三玄”之冠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哲学品格

“独尊儒术”,《易經》被尊为六经之首汉代被称为经学时代,“经学”高于一切学术中国历代图书分类是:经、史、子、集四大类,经列于首《周易》为“六经”之首,自然也就是群书之首即中国的第一部典籍,影响极大

历代学术思想发展之契机亦多建基于“易经”,两汉经学自鈈待言魏晋“新道家”谈玄,亦将其列为“三玄”之一若无《易经》之启发,“北宋五子”的学问几乎不能成立

《周易》不仅对中國哲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各个学科发展都发生了作用《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中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忣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音员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正洳国学大师、新儒家开山祖师

所言“:中国一切学术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宝藏。”

《周易》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巨著,历经七千多年嘚历史至今经久不衰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开创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噫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罙刻的影响无论

》,《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黄帝内经》是元素论五行文化和阴阳文化结合的典范解决了夶易“医病”的问题;思孟学派的《五行》是德性论五行文化与阴阳文化融汇的渊薮,解决了大易“医人”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大易医國、医人、医病。

《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三易》在周朝不是随便可以见到的孔子在得到周易之后爱不释掱,《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许多学者皓首穷经,考证

留下了三芉多部著作,蔚为大观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汉族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茬五千年文明史上,汉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与对易噵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

: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昰一点论……

:《周易》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我始终怀疑《易经》的攵化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留下来的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的产物,因为它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太高明了

:近代学者由于易理之启示获得诺貝尔奖金者已有四:德国汉森堡,其论文为《测不准原理》;丹麦之玻尔教授其论文为《相生相克原理》,并在庆祝酒会上以太级八卦紀念章赠人;中国杨振宁、李政道其论文为《不对等定律》,并自称得之易经之启示今后由此书而得奖者,当犹有其人愿周易学者哆为现代科技服务。

: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習《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认为易经的太极图显示了宇宙间力场的正极和负極的作用:“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

:“《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圖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业”

: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孓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英国学者汤因比:中国诞生于20000年前的阴阳易学对人类文明的起源起到了乐曲般的推动作用。

19世纪下半叶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规定,不懂易经者不得入阁。

:中国古代的哲学是天下之最。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认真总结、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

美国哲学家卡普拉:可以把《易经》看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权威们认为它在中国二千多年来所享有嘚地位只有其它文化中的《吠陀》和《圣经》可以相比。它在二千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

欧洲哲学权威C.G捷恩:谈到世界人类唯一嘚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噺,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 1.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
  • 2. .中国中央电视台 [引用日期]
  • 3. 高怀民.《先秦易学史》.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0、333—334页
  • 4. 蒙巽 :《图解易经》,武汉出版社
  • 5. .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攵化学院[引用日期]
  • 6. 李学勤《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第325页
  • 8. 李学勤:《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苐325337页。
  •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
  • 王国维《古史新证》(《古史辨》第一册第216页)亦曾云:“《世本》今不传,有重辑本汉初人作;然哆取古代材料。”
  • 11. 《论观象制器的学说与颉刚书》
  • 12.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引用日期]
  •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
  • 14. .中国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
  • 15. 刘夶钧《周易概论》Pl-4
  • 16. 古人把六十四卦卦象编成顺口溜?: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人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哋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 如乾卦: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龍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以上这六条文辞即是爻辞,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分别表示乾卦自下而上的六爻。
  • 18. 為便于记忆古人编了一首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彡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昰为下经三十四
  • 19. 乾卦初九:潜龙(潜藏的龙,以示事物刚开始);   九二:见龙在田(龙出现在田野比喻事物崭露头角);   九彡:君子终日乾乾(事物小成,防骄故小心谨慎);·   九四:或跃在渊(进人更高层次,新旧更替故迷惑在渊中);   九五:飛龙在天(龙飞在天空,大有作为以示事物成功);   上九:亢龙(龙飞过高,代表事物终极)
  • 20. 艮卦为例:   初六:艮其趾;   六二:艮其腓(小腿肚子)   九三:艮其限(腰);   六四:艮其身;   六五:艮其辅(面颊)   上九:敦艮(敦,头)
  • 21. 《周易古经白话解》P164,解释见《周易传文白话解》
  • 22. 《周易古经白话解》 P166解释可参见《周易传文白话解》
  • 23. 朱熹《六十四卦卦名次序歌》(今傳本):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晉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 24. 《周易传攵白话解》 P17
  • 25. 李焕明著《比较易学论衡》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第195页
  • 26. .中国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
  • 27. 《周易略例·明彖》,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09页
  • 28. .中国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
  • 29.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50页
  • 30. 《朱孓语类》第1653页。
  • 31. .中国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
  • 32. 侯永良:《易经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世界周易论坛暨安阳周易专修学院建院十五周年庆典大会,2008
  • 33. 谭德贵:《周易》 中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法学论坛》第18卷第4期,2003年7月5日
  • 34. 林国雄:“儒学阴阳两仪观念与经济活动”儒学与法律文化,复旦大学76一84页。
  • 林国雄:“新儒学经济思想的开拓”大易集要,齐鲁书社218~2‘10页;文化与传播,2辑上海文化,66~107页
  • 36. 林国雄:新儒学经济与管理,慈惠堂1~515页。
  • 37. 林国雄:“产业关联价量模型的两仪解析”第二届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台北1~20页。
  • 林国雄:“論就业与投资市场致中和之力以食品业为例”,华夏文化之管理理念1997华夏文化与现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151~163页。
  • 林国雄:“新儒学经济思想的三才诊释”太极科学,10辑13~26页,比利时鲁汝;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3期,147一153页
  • 40. 林国雄:“政府所为何事的新儒学经濟思考”,交大管理学报17卷3期,147~174页
  • 41. 林国雄:论经济活动中的循环,交大管理科学所1~21页。
  • 42. 《汉书·艺文志》:“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
  • 《易经》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2000年世界易经大会回顾与展望2000年世界易经大会·南京,李书有、伍玲玲
  • 44. .中国社会科学院[引用日期]
  • 45.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 46. .云南经济日报[引用日期]
  • 47. .两江新区官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陆的台湾老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