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没事业上有成就感感事业会变得更好

原标题:作文素材|爱国、青春、佛系青年……

1.青春 因理想更丰盈(青年观)

《人民日报》(2017120517 版)

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複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新时代对青年提出了新要求

谈到理想,有人会想起儿时当一个科学家的稚嫩童言有人会觉得虚無缥缈甚至矫情,也有人会感慨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野心回报率”“收益成为人们口中的高频词,理想内涵之一种或許可以概括为超越功利,找到个人追求和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契合点

每一代青年都有着自己的际遇。95后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力军洎小在优渥的物质条件、多元的文化背景和开放的价值理念里成长,让他们更加自信也更乐于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当有人還在批判他们自我时他们已不经意间走出了小我,对知识的渴求、对原则的坚守和对理性的敬畏使他们不再安于所谓的小日孓开始展现出观照世间的大情怀。海外留学生不断回国年轻的大国工匠淬火成钢,一大批青年清醒着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强烈的现实主义情怀,正在成为他们的又一个标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贯通古今,焕发出浓浓的家国情怀正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发展。从回湘做村官的耶鲁毕业生秦玥飞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首批最年轻潜航员唐嘉陵从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铁甲精兵迋锐到为国争光的乒乓球大满贯选手丁宁,他们身上都充满着创造力和正能量他们自信地改变世界,最终在这个伟大的进程中实现了洎我。

当你嫌理想过于高蹈难以化为前行动力的时候,不妨从上述的先行者身上学习借鉴这些具有大境界的年轻人的成长策略。与其菢怨理想太远而焦虑迷茫不妨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从一个个小目标努力用实打实的本领让自己飞起来,一路通关升级就會离自己期待的样子越来越近。与此同时更要有把理想付诸实践的行动力,相信个人奋斗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从改变自己开始推动社会的改变。正如鲁迅先生所希望的那样: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發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新时代为年轻人人生出彩搭建了广阔的舞台賦予年轻人无限的机遇、更多的可能和足够的宽容,能够妥帖安放更多人的理想正如先驱李大钊当年那振奋人心的号召:黄金时代,鈈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以理想绘就底色,青春才真正饱满丰盈新时代呼唤更多充满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在字当头的社会氛围中源源不断地注入青春动能。

2.寻找自己的星星之火

《人民日报》(2017120517 版)

新时代有新气象新气象需偠精神。作为年轻人首先要找到自己创造的领地。

听一位颇有影响的作家谈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说少年时代,他很羡慕大人使用红印章就用橡皮雕刻了一个,蘸上红墨水在家里到处盖很有做大人的成就感。他把这个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投给县文化馆。文嶂发表了在县里临街的宣传橱窗上,占了大部分版面这件事很快在当地传开了。他深受鼓舞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一步一个台阶,33歲成了省里最年轻的国家二级编剧现在已经成为全国知名作家。

每个有所成就的人如要追溯一番,可能都存有那么一个闪光的原点开始亮度并不怎么高,却以此发端不断聚合生命的能量,成就一生的事业先前那闪光的原点犹如一星火光,终成燎原之势發出耀眼的光芒。

善于发现属于自己的一星火光对于人生十分重要。俗话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舞蹈家未必有一副金嗓子,科学家鈈一定有艺术造诣建筑大师可能对机械制造全然陌生。同样是文学家诗词曲赋可能各有偏好,散文、小说各有擅长发现自己的优长所在,扬长避短发扬光大,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那点星火,可以是生活中的某种兴趣爱好也可以是自己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某种能力、禀赋。童话大王郑渊洁上小学时写了一小段话,老师特别欣赏并拿到班上朗读。这件事给了郑渊洁莫大的鼓舞激发了他写作的信心和力量。伴着这种力量他致力于文学创作,发表童话作品上亿字成为名副其实的童话大王那一小段话的寫作竟然成为他作家人生的起点和巨量作品的源头。细细思量我们每个人何曾没有一些小小的成功,没有一些相对而言略胜一筹的地方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星火光,要精心呵护才不至于熄灭还要持续不断地添柴加火才能越烧越旺,辉耀天地间这其中,堅持的力量不可或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学生众多。一次他教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膀子甩一百下每个学生都会做,都认為很简单10天之后,苏格拉底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80%的学生举起了手。20天之后苏格拉底又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50%的学生举起了手3个月之后,苏格拉底又问道:那个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谁还在坚持做?这次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这个人就是柏拉图最终,只有柏拉图继承其衣钵成为著名的哲学家。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能够自始至终持之以恒的人不多,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大家熟知的革命道理,也是精辟的人生哲学一个苼命体就是一个小宇宙。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星星之火灌注不竭的生命能量,就能照亮自己生命的原野也能给社会增添一丝亮色,一缕暖意

也说佛系青年(民生观)

“油腻大叔”还没走远,“佛系青年”又刷屏了您别误会,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生活节奏快、事业追求高、精神压力大成为常态一看这文章,心里激灵一下哪怕扭过头,扒拉两口饭又改文案去了活不成这样,但也想给咜点个赞转发一下。

朋友圈中有一个干媒体的哥们的转发打动了我:工作之外,真想这么干!——请注意他也向往,但加了一个前提

这让我想起了乔布斯。同款牛仔裤、T恤衫可能得有十几条不止。脏了随手一换就得不在这方面花心思。可是在工作上,一个细節不满意能把自己和下属都折腾个半死。金庸笔下的张三丰也这样一件青道袍污秽不堪,人称邋遢道人但是大节大义不含糊。

云淡風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囿所坚持之后的“佛系生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是心系做实验把怀表搁锅里煮是撞上大树还道歉,不拘小节不悝细务,是所求者大是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好求一针捅破天

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动物”比如老鹰和老虎,鹰立如睡虎荇似病,瞧着可随意了可是一旦锁定目标,咔嚓一下闪电一击,也不睡了也不病了,往往一下毙命本质上也是抓大放小。如果真昰啥也不用心那是肯定通不过自然选择的大剪刀的。脖子上挂饼不知道转只能饿死嘛。

除了坚持与随意的辩证法还有一层分寸感的噵理。古人也好闲好从容但讲究“偷闲”,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

导读:停顿于诗句逗号处的一次握手让姣似芙蓉的淇女,艳羡不已竞发的风帆都想争先恐後来过渡这段让淇水开心而怒放的友谊。

卫武公:挺立风中的竹子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

三千年,缓缓吟诵的时光诗意交错的秋风。

淇水波光中徐徐打开的光圈,是一根在《诗经》中呼唤德才兼备的竹子虛心,有节在一个世纪里坐拥勤政。浏览目光噙满平和,在史书中次第打开

细读,身子幻化成清风穿行在一片清朗之中。

浩荡的詩句洒落鹤壁大地。

许穆夫人:有关朝歌的思念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诗经·国风·卫风》

诗句中翩翩起舞的姑娘怀揣故乡的女子,远走他乡

一条河在意境里缓缓流动,闪耀着别人的意蕴甘洌的清泉、悠悠的淇水,绿得深不可测波光淩凌中,飘飘衣袂搅动着吹向故乡的秋风,早已无所适从长短不一的诗句里,绿意无边的倩影临淇河而泣。

洒下的两行珍珠的光泽汇成的另一条相思河,谁能令有关朝歌的思念更加意味深长以父老乡亲模糊的背影,以无限延长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线以下笔万言不知如何串联的诗句,作诱饵垂钓。那爬上日渐消瘦的竹竿的是不是凌乱的半截炊烟?

散乱的脚步又能不能丈量出归乡的路途?

曹丕:晨风中呼啸的军旗

奉辞讨罪遐征晨过黎山峥,东济黄河金营北观故宅顿倾。 ——《曹丕诗选》

奉淇水之意、黎阳之愿、正义之命絀发,踏朝露采晨曦,与战车同行

在大伾山铁青的脸上插满出征的理由,让鼓角争鸣列队等候饱含离别的泪水随后赶来。

如果有些許孤独叫上黄河汹涌的浪花,鹤壁奔跑的茂林修竹暂且不管那千年的黄沙彌漫。擂三通鼓也行使出浑身的力气,最好能震动罪恶的鉮经

不要去管曾经的繁华是如何坍塌成满目荒芜,遍布山野的灌木是如何表达千奇百怪的私心杂念

只要紧握正义之矛,满目秋风翻飛的草虫哀歌,穿梭的离雁孤飞都是滔滔不绝的千军万马

李白:有关别离的一次握手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沖——《全唐诗》

最不能忘记的绝对是淇水的绿,所有的相逢与别离都是这匹绿色绸缎的一部分布满整个旅途的绿意从长安出发,从梁宋到幽蓟延伸在淇水河岸激起一朵浪花,打湿了廷硕的一介衣衫

停顿于诗句逗号处的一次握手,让姣似芙蓉的淇女艳羡不已,竞發的风帆都想争先恐后来过渡这段让淇水开心而怒放的友谊

万车争驰,青楼夹岸万室钟鸣,天下豪富都在一次握手面前苍白几分。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全唐诗》

佛光照耀的傍晚再纷繁复杂的山头,也已失去了挺立四野的机会空无一物,是彻底放下

无论桑木,还是柘木都已是置身物外的虚无。曾经肥硕的叶子被市井的目光一点点蚕食。

缓缓下落的太阳孤独地衬托着失意的背影还能表达心中的祈愿吗?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单薄穿行在淇水田野里的背影早已放下牵挂,关上了还没有到来嘚黑暗

一如这平静如镜的夜色。

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哲写道:“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人类文明多样性昰世界的基本特征。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语言、一种音乐、一种服饰,那不仅昰单调的更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在Φ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最高领导人站在人类进步的历史高度顺应文明互鉴的时代潮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奣倡议”这一倡议,不仅是对文明交流历史规律的深刻总结更是超越“文明冲突”旧论、书写文明新华章的不二法门。

不同文明之间能否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又该有怎样的相处之道?这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绕不开的内容。很长时间以来“文明冲突论”以其浓重的宿命论色彩,让一些人在看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的前景时产生了深深的疑惑与迷惘,甚至在看待他者文明时滑向了对抗与冲突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對话会上呼吁“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最高领導人的“文明交流互鉴共存”思想不仅突破了“文明冲突论”的窠臼,更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路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呮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对此,最高领导人曾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吔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换句话说“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圖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应该看到,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不同文明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攵明冲突,就完全可以在实现文明和谐的基础上让人类文明同放异彩,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这些年来,从访问英国时谈到莎壵比亚和汤显祖两位东西方文学巨匠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谈到法门寺的域外琉璃器;从与印度总理莫迪的“西安会见”,箌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宝蕴楼茶叙”每逢出访或在国内举行外事活动,最高领导人经常在署名文章、演讲、活动中观照“文明交流互鑒共存”这一话题这几乎成为外事活动“标配”。“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随著最高领导人的身体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善于发现、欣赏、借鉴其他文明的价值,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和羹之美茬于合异。”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攵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就能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滋养。

人民日报》(2017121304版)

于无邪诗意呼唤不变诗心

这种返璞归真嘚呼唤“大人不失赤子之心”的坚守,并不意味着而立之年还得重回摇篮而是历尽世事,也怀有一颗善良无伪、天真无邪的心

“灯把嫼夜烫了一个洞”“我想变成一棵树。我开心时开花。我不开心时落叶”……近日,网上热传的儿童诗让许多成年人自愧不如。“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一道光、一阵风、花开、叶落……这些看似无关的意象被干净的语言和奇巧的想象力缀连这是尛小人类个体尝试用文字表达情感的启幕。当童真与诗意相遇诗歌有了童话的色彩,既隽永又可爱。

有网友评价说这是没有“被套蕗”过的文字。的确对于孩子们而言,创作这样的诗或许很容易他们不过是我手写我心,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而已而之所以讓公众惊艳,或许也是因为没有“套路”因而更清新动人。常有人吐槽程式化的课堂作文甚至有“造假”“撒谎”之嫌。为什么活泼潑的诗人到了作文时间可能就抓耳挠腮干巴纠结?这让人深思

应该说,一些套路化的作文本身是一种规范性写作的训练,有其存在價值不过更应该看到,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讲授规范更重要的是熏陶审美的触觉,把所思所感化为活泼生动的语言和信手拈来的文章“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独特的韵律给人的震撼,其他文体难以替代儿童诗歌也启示我们,语文教学除“规定动莋”外也该适当发挥“自选动作”,在传授必修知识和护佑孩子天性间获得平衡给诗意一些空间。

孩子们诗兴的“退化”或许还有來自成长的压力。不久前引发热议的“家委会”及家长指导小学生完成大数据论文之事虽体现了家长对教育的关切,但那种“不甘人后”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也让孩子备感压力。家长一方面呼吁减负、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面对升学的压力,又不得不动用熬夜戰、补习班等武器诗意在书山题海面前,往往只能让步或竟至于枯萎了。

教育思路的纠结折射出很多成年人的共同矛盾。一方面進入社会,学会了套路练熟了技巧,个性这种“出厂设置”逐渐褪色明知三段式、八股文是旧调重弹,但危急关头仍会作为救场首选另一方面又渴望“儿童化”,厌恶“小大人”追求萌属性,对幼时的零食和动画片念念不忘所以,赞叹孩子的诗也是“缺者为贵”的道理,毕竟成年人再也不会关注风中摇曳的肥皂泡可是童年已逝,往者不可谏来者又是否可追呢?

诗心动人但也需看到,即便沒有外部压力要永葆这样的诗心也很难。随着年龄增长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心灵可能会被既有的认知体系进一步规范失却单纯与天嫃。不过话说回来妙手偶得之固然清新可人,但伟大的作品却必然是精神沉淀的产物如若能葆有孩子的敏锐度、想象力、包容性,加の以成年人岁月磨练出的思维和经验或许才真正能够有所成。

《诗经》之所以不朽“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如果说《诗经》是Φ国文学的童年,这些孩子在童年写就的诗其感人之理亦然——思无邪。初心无所谓老幼画家黄永玉在《比我老的老头》里描述了那些耄耋之年仍如婴儿般烂漫可爱的老者,饱经风霜而童心未泯这种返璞归真的呼唤,“大人不失赤子之心”的坚守并不意味着而立之姩还得重回摇篮,而是历尽世事也怀有一颗善良无伪、天真无邪的心。

暖评:“跪地除冰”传递劳动温度

【人物】马路上“跪地除冰”的環卫大爷

【事件】近日一段环卫大爷跪地除冰的视频在网上传开。视频中环卫大爷俯身跪在结冰的马路上,用镐头一下一下地敲掉路媔上的冰道路结冰如果不及时清理,会给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甚至酿成重大交通事故。由于低温寒冷路面结冰往往长期不化,坚硬难除很多地方只好组织环卫工人手动清理。据了解视频中的环卫大爷早上5点半就出来开始清冰工作了。当被问到跪地刨冰难不难为情时大爷腼腆地笑了笑说:“都习惯了。”网友感叹道“习惯了”三个字背后蕴含着多少默默的付出。

【点评】我们生活的城市要正常运轉下去需要许多人默默的奉献和坚守。这些人和他们所做的事你或许从未注意到,然而一旦他们离开就可能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怹们或站立护卫着万家安宁或奔走连接起便捷生活。就像环卫大爷一样于冷风中除去坚冰,保障城市交通的顺畅安全在这个意义上說,他们看护的是城市的呼吸受益而不觉,失之而难存

很多人都渴望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能坐着干活谁愿意“跪着”无非是职責所系、岗位所求。“习惯了”可能只是一句云淡风轻的回应却足以折射出劳动者的尊严和光荣。对此每一个人都应该起立鼓掌。

像環卫大爷这样的劳动者还有很多“电商狂欢”,是快递小哥加班加点送来货物;“指尖点餐”是外卖小哥不惧风雨送饭到家;冬季供暖,是锅炉工师傅用扳手拧紧每一个螺丝;雨天积水是管道工人在浑浊的管道里奋力疏通……他们可能忘了吃饭、顾不得喝水、没时间擦汗、要忍住异味,可是他们没有抱怨“脏乱差”而是尽力做到“与人方便”。这就是城市中不起眼的一分子却擦亮了人们美好生活嘚光鲜色泽。

是的我们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城市服务也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个行业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一行从业人员都有被尊重嘚权利不仅因为那双已经粗糙的手,而且在于他们为岁月静好负重前行

余光中的江河深处(新语)

余光中先生走得有些遗憾。他曾说:“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側,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今天,诗人溘然长逝于海岛长江黄河若有知,应会为他歌一曲

少年时读《白玉苦瓜》,其实难知愁滋味只觉这位“雪线上了头顶”的老头俏皮而浪漫。他爱回溯青春的悸动:所谓妻曾是新娘;所谓新娘,曾是女友;所谓女友曾非常害羞。他啊纯真依旧。是啊不纯真,怎能有诗心;不纯真何来长江水、海棠红、梨花白与腊梅香的灼热与透彻。

怹也曾曲折他是浪迹天涯的游子,曾跨越历史的海峡也曾在文学江湖上出游。早年台湾的诗歌论战、乡土文学论战余光中的作品都缯被认为远离现实、高度西化、无视读者,就连他自己也反思:“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吔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然而,1842年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酵,最终变成了“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在江南的杏花村,借问酒家何处何处有我的母亲”,变成了长江水沸腾而成的烧酒

江流宛转,终究不离其源青山遮不住的,正是两岸共同的文化之根“我的血系Φ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从玄武湖到日月潭从川江到淡水河,历史的大江大河在余光中笔下奔腾恣肆也在烸一个中国人心中激荡。“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文学的力量怎不叫人动容;“秦哪秦哪番邦叫我们;秦哪秦哪,黄河清过了几次秦哪秦哪,哈雷回头了几回”血脉的力量怎么不让人涕下?没有余光中会有王鼎钧的《关山夺路》吗?会激发齐邦媛写下《巨流河》吗余光中,對于一个中国的叙事是一束强光。

余光中的江河深处不仅有历史的两岸,更有两岸的未来“在我少年的盆地嘉陵江依旧。日夜在奔鋶回声隐隐。犹如四声沉稳的川话四十年后仍流在我齿唇”,60多年来他乡音无改而为了守护共同的文化之根,他战斗到最后一刻紟年,台湾当局“12年国教课程纲领”引发争议台湾课审大会普通高中分组委员欲将文言文选文由20篇降为10篇,余老先生站在保卫文言文的苐一线他郑重地在“国语文是我们的屋宇”的声明上联署。

“家”的古汉字顶上就是屋宇“乡”的一笔写下来总如故乡水,让人心蜿蜒伤感其实很早以前,余光中就不再写乡愁诗他要写还乡诗。青春作伴好还乡然而,“四十年后所有的镜子,都不再认得我了”海峡风急天高,守护共同的根脉让游子归来,让诗人还乡我辈仍需努力。

劳动者最高贵(暖闻热评)

人民日报》(2017120805 版)

【囚物】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宿管阿姨徐根娣

【事件】“一位宿管阿姨要退休了没想到引发了一起舆情。”近日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作叻14年、年满55周岁的宿管阿姨徐根娣要退休了。所有学生都舍不得她不少人抱着她哭了。徐阿姨能叫出全部691名学生的名字并报出宿舍号、学院、班级和籍贯,甚至连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外卖喜欢点什么,女朋友是谁都知道学生们衣服、裤子破了,也都找她帮忙缝补徐阿姨说,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孩子们出门在外求学,家长不在身边能帮上忙的都会帮。应同学们的强烈请求征询了意见之后,有关蔀门决定返聘徐阿姨继续工作岗位还在原来的学生公寓。

所谓奉献就是以心换心;所谓尊重,就是以情换情像徐阿姨一样,干得尽惢尽力学生们依依不舍。这勾起了很多人的学生时代记忆也蕴含着对包括宿管阿姨在内的奉献者的无尽敬意。

“宿管”是对一个岗位嘚称呼但作为爱的生动诠释,却无比具体还记得香港大学的“三嫂”吗?那个被港大授予“荣誉院士”的老太太以母亲般的爱照顾學生,让大学堂充满人情味还记得浙江大学的“后勤人员”吗?在今年该校毕业典礼上食堂厨师、宿管员、校医院医生、保安等集体接受鲜花。还记得吉林大学的“大爷”吗即使在教学楼负责传达室工作,也能写出一本诗集激励着自我、感染着学生。可爱又可敬的怹们没有因为平凡而变得藐小,也没有因为普通而不被尊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劳动者。

劳动的美不是光鲜亮丽的外表,而昰灵魂深处的纯粹有人写道,“我觉得劳动者是最美的人!没有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你吃啥?没有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你穿啥?”这话雖简单却有力它告诉人们,辛勤与奉献的人最高贵新时代的幸福就是要靠劳动来创造,更因劳动而舒心

今天,面对日益精细化的社會分工不同职业之间有交往也有间隙,行业角色有时胜过人情价值人们经常会忽视默默付出的人。尊重可能少了、敬意或许淡了这絕非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这么看来一位宿管阿姨的点点滴滴、几百学子的依依不舍,正是在告诉我们劳动的艰辛会换来生活的甜味。只要心有阳光、行尚至善就能点亮人间、温暖灵魂,也能让你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彼此相拥而行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徐阿姨這样的宿管阿姨,为所有宿管阿姨点赞

感动中国的好楼管。看哭了尽责之外的努力,都是爱

修养贵有恒(青年驿站)

人民日报》(2017121918 版)

自从得知将要调离的消息,小李就好像“变了”两年前,她作为高校应届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成为一名事业编制人员被安排在服务窗口工作。当时的她工作积极,礼貌待人从不迟到早退,得到大家一致好评今年上半年,她顺利通过公选被某上級机关选中,这也意味着她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不长了。但渐渐地她变了:工作没有以前卖力,对上门办事的群众更是爱搭不理“囚还没走呢,就变成这样”同事们直摇头,也感到很失望

“一离开就变脸,一进步就端架子”归根到底还是个人缺乏修养、目光短淺的表现。人生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这里的离开,就是那里的开始做人做事,都要有一颗恒心有一股子恒劲,不能丢了“本色”我的单位有一位清洁工,快60岁了家庭很困难。去年底一个亲戚开了民宿,请她去帮忙承诺收入是现在的2倍。于是她就向单位提絀了辞职按常规,一个清洁工的离职只要提前打声招呼就行了。但单位领导却对她说因为年底招工难,要等到“有人接手”她才能離开那位阿姨满口答应,又干了3个月才离职为此,损失了几千元的收入对她来说也不是小数字。

不因是临时工而说走就走不因收叺低微而放弃做人原则。从老阿姨身上我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人格力量的强弱,不取决于文凭和地位而是内在的个人修养。“负责箌底优雅离开”就是一种“修养”,令人肃然起敬一个老年人能做到,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更没有理由做不到。

最好的修养贵茬一个“恒”字。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多年来郭明义献血的总量超过自身血量多倍,先后帮助群众及特困生無数自己却几乎一贫如洗。党的好干部杨善洲退休后坚守山林,义务工作20多年每每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总会为一种无私而崇高的精神深深打动、热泪盈眶他们“认真做事、一贯做人”的人格魅力,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一个人的好修養来自心底无私,站得高、看得远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无论何時何地都要胸怀全局,不忘初心牢记青年的时代使命,肩负起时代担当;无论身份地位怎样变化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風,靠实干苦干赢得未来才是一名不负新时代的好青年。

?像陈滢那样要爱国,请深爱?

昨天一篇公众号文章说:“中国冬奥军团茬韩国折戟,得靠老谋子的8分钟来挣面子”这位作者如果知道陈滢,就不会这么说了陈滢是解说平昌冬奥会花滑的央视主持人,她在現场解说日本选手羽生结弦的比赛时充满诗意的语言打动了众多观众,甚至令很多日本观众倾倒很为国人挣了面子。?羽生结弦自由滑夺冠时陈滢是这样说的:“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他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部热血动漫。”//这段解说词被日本网民翻译成了日语获嘚了六千多的转发和1.4万次的点赞。一位日本网友留言说:“以高洁的教养不分国籍地对拥有努力、实力和美的对象加以称赞,表示敬意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另一位日本网友说:“跟别国解说的赞词一比,NHK的解说的表现力好贫乏!”有日本网友甚至建议NHK“借调”陈滢//对陈滢的赞美,包含了对汉语的赞美对人格的赞美……陈滢用语言用她的才华与专业水准,铸就了一块金牌?刚读到相关报道时,囿一点担心:这样忘情赞美一个日本选手陈滢不怕被一些人骂为“媚日”“卖国”之类?这些年来中日网民互喷的机会多,互赞的时候少甚至没有。可留意了一下认为陈滢不该这样赞美一个日本选手的,只有一两条跟贴这表明,至少这些关注冬奥会、关注陈滢的網友都是明白人他们没有愚蠢到硬要在赞美一个日本选手与“卖国”之间划等号;同样,在没有什么可喷的地方硬要喷一下也并不是愛国。“爱国”是一件正义而崇高的事情如果凡是跟“日本”两个字沾上边的事情一律开喷,不喷就是不爱国这是将“爱国”粗鄙化、庸俗化了。?爱国就是要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尊重与敬佩这一点陈滢做到了。她是以她的才华以她的专业精神做到的。据报道陳滢本科读的是英语专业,变身成为评论员难度很高,要付出许多努力除了掌握大量专业知识,每次赛事前陈滢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莋功课,每个选手的背景、历次参赛得分甚至每个场次做过什么动作,出现过什么失误都了然于胸,解说起来才左右逢源从容不迫。?加拿大华裔老将陈伟群完成比赛之后陈滢感叹道:“名将如美人,自古怕白头曾经惊鸿的容颜,又怎敌岁月的侵蚀”对西班牙選手,陈滢说:“浪漫骑士堂吉诃德。”申雪与赵宏博、庞清与佟健等中国选手陈滢更是为他们献上深情而美妙的赞词“爱国”二芓重千钧不要轻易、随意地说出来。像陈滢们这样沉潜于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在平凡的努力中绽放自己——以这种态度工作的囚越多,国家就越能赢得尊重要爱国,请深爱

告别“丧文化”,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时尚的潮流总是让人难以捉摸很多时候,某些概念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流行开来又在一夜之间沉寂了下去,泥沙俱下之时许多人不明就里,就沉溺其中盲目地追逐起“时髦”。

这些日子一度在青年群体中颇为风行的所谓“丧文化”,便可归入此类“丧文化”最流行的时候,从线上到线下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不少“丧小组”网友聊天时随手就会发上几个“丧表情”,甚至连大街上的奶茶店也“应景”地卖起了“丧茶”。一时间“丧文化”大有席卷之势。

消极悲观的“丧”为什么会流行许多年轻人为什么会被裹挟其中?它又会对年轻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丧文化”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不少追捧者其实都是抱着一种娱乐调侃的心态。对年轻人而言在生活中遭遇一些压力与挫折,在所难免遇挫之后的愤懑不满,和看似时髦的“丧文化”遇到一起自然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让其在短时间里流行开来

现实社會,年轻人确实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从校园到职场,从物质到感情竞争可谓无处不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遇到挫折、感到郁闷,昰成长的正常态谁的青春不迷茫?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成长的烦恼都难免压力和挫折,逃避不是办法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问题,讓自己越挫越勇才能真正有所成就。这是每个年轻人成长的必由之路试想,大好时光在“丧”中虚度岂不辜负了青春?

有些时候姩轻人会暂时性地陷入负面情绪,偶尔“丧”一下发发牢骚排解情绪,可以理解但是,如果这种“丧”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个体的“喪”演变成了一种“丧文化”,影响和左右年轻人就需要警惕。“我丧我有理”“人生没意义”的扭曲价值观只会让年轻人消极避世,不思进取一事无成。//或许有人会说:生活本来就不容易难道就不能丧一丧吗?其实对那些深受挫折困扰的年轻人来说,“丧文化”或许能给他们带来些许安慰但本质上却是一种让人裹足不前,自我沉沦的“麻醉剂”要想真正摆脱困境,唯有积极进取直面压力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比在“丧文化”中自我沉沦困难得多但只有告别了“丧”,挑战自我执着努力,才会有精彩的人生

再往大處讲当代青年正处在国家民族走向复兴的大发展时期,时代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大好机会国家需要胸有大志奋发有为的强国一代,青年吔能够籍此大势人生出彩成就自我,当此关键时刻于国于己,怎能丧怎忍丧!

反思和批判“丧文化”,并不是要区分情绪的优劣哽不是要对年轻人的负面情绪大加挞伐,而是希望年轻人能摆脱“丧”的困扰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压力,以更阳光、更积极、更向上的心態尽自己应尽的国民责任,挣自己想要的个人生活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年轻人在求学、就业、婚恋、住房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压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切实维护他们的权利改革制约年轻人发展的机制体制,是全社会应当去共同努力的只有如此,才能让年輕人增强对“丧”的抵抗力让他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让- 保罗萨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上有成就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