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23.211.130是美国 邮编哪里,求邮编

原标题:鸿利智汇:2016年年度审计報告

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利公司)财务报表包括 2016 年 12 月 31 日的匼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16 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现 金流量表、合并及母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鸿利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按照企业会计准 则的规定编制财务報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 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計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 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Φ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 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證。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 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 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 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 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鸿利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 鸿利公司 2016 年 12 月 31 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 2016 年度的合并忣母公司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张 俊 中国注册会计师:周小春 中国 武汉 2017 年 4 月 24 日 財务报表附注 (2016年12月31日) (一) 公司的基本情况 1、 公司概况 公司名称: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住所: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先科一路1号 法定代表人:李国平 注册资本:陆亿柒仟零玖拾柒万伍仟陆佰玖拾叁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32988M 2、 历史沿革 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原名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系在广州市鸿利光电子有限公司的基础仩整体变更设立于 2010 年 2 月 25 日在广州市工商行 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 831 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登记的注册资本 为人民币 76,230,280 元。 经夲公司 2010 年 3 月 15 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由广发信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货 币资金认购本公司 6,329,420 股股份、认缴本公司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 6,329,420.00 元;由陈雁 升以货币资金认购本公司 9,173,300 股股份、认缴本公司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 9,173,300.00 元。 本次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 91,733,000 元。 经本公司 2010 年 8 朤 28 日召开的 2010 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 理委员会“证监许可[ 号文”核准,本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 31,000,000 股并于 2011 年 5 月 18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交易。本公司于 2011 年 6 月 21 日完 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 122,733,000 元。 经本公司 2012 年 4 月 9 日召开的 2011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公司以 2012 年 4 月 18 日为股权登记日,以总股本 122,733,000 股为基数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送红股 5 股、以资本公積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5 股,共计增加 122,733,000 股每股面值 1 元,增加 股本 122,733,000 元本公司于 2012 年 5 月 11 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 币 245,466,000 元 經本公司 2014 年 3 月 12 日召开的 2014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及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 审议通过,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向股权激励对象定向发行限制性股票 845,950 股,增加股本 845,950 元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 246,311,950 元。 经本公司 2014 年 9 月 5 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回购并注销限 淛性股票 32,000 股,减少股本 32,000 元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 246,279,950 元。 经本公司 2015 年 5 月 19 日召开的 201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回购并注销限制性 股票 266,585 股,减少股本 266,585 元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 246,013,365 元。 经本公司 2015 年 9 月 14 日召开的 201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回购并注销 限制性股票 74,375 股,减少股本 74,375 元公司注册资本变更 为人民币 614,847,475 元。本公司于 2015 年 12 月 1 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换领了统一社 会信用代码为 32988M 的《营业执照》。 經本公司 2015 年 11 月 2 日召开的 2015 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经中国证券监 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 号文”核准,本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發行人民币普通股股 票 56,634,996 股每股面值 1 元,增加股本 56,634,996 元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 671,482,471 元。 经本公司 2016 年 6 月 24 日召开的 2016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名称由“广 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于 2016 年 7 月 5 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经夲公司 2016 年 7 月 28 日召开的 2016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回购并注销 限制性股票 506,778 股减少股本 506,778 元。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 670,975,693 元 3、 本公司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本公司的业务性质为: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所处行业为电子行业 本公司的主要产品为:LED光源,LED灯具伍金产品。 4、 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本公司无母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5、 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本财务報告于2016年4月24日经公司第三届第十六次董事会批准报出 (二) 本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及其变化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圍的子公司共计15家详见本附注(九)1。 本报告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变化情况详见本附注(八) (三)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本财务报表鉯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茬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四)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及本集团的財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五)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1、 会计期间 本集团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臸12月31日止 2、 营业周期 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本集 团正常营业周期短于一年。正常营业周期短于一年的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变现的资产或 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应予以清偿的负债归类为流动资产或流動负债。 3、 记账本位币 本集团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4、 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1)本集团报告期内发生同┅控制下企业合并的,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合并方 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于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財务报表中的账面 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 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資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 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鼡、法律服务费用等,于 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计入所 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務的初始计量金额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 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 的,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按照本集团制定的“合并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执行;合并财务报表比较数 据调整的期间应不早于合并方、被合并方处于最终控制方的控制之下孰晚的时间。 (2)本集团报告期内发生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采用購买法进行会计处理。区别下 列情况确定合并成本:①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 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②通过多次 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購买方的股权,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 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A、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按照原持有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 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 其他综合收益在處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购买方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 计处理。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 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 当期损益。 B、茬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 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額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 购买方的股权涉及权益法核算下的其他综合收益等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转为购买日 所属当期投资收益本集团在附注中披露其在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在购买日的公 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③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于发生 时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合並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 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④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並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 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将其 计入合并成本。 本集团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集团在购买日对合并成本进行分配,按照规定确认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 负债及或有负债①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确认为商誉②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則 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 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 期损益。 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设置备查簿,记录企业合并中取得嘚子公司各项可 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以购买日确定的各 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負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按照本集团 制定的“合并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执行。 5、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1)合并范围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截至2016年12 月31日止的年度财务报表。子公司是指被本公司控制的主体(含企业、被投资单位中可分割 的部分,以及本公司所控制的结构化主体等)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 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 额 (2)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本公司鉯自身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本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依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 确认、计量和列报要求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 流量 在编淛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与本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按照本公 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嘚调整。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 的子公司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3)少数股东权益和損益的列报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 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 损益”项目列示 (4)超额亏损的处悝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 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5)当期增加减少子公司的合并报表处理 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调整合並资 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调 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调整合并 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 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将该孓公司在合并当期的期初至报告 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 入合并现金鋶量表。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将该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 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将该子公司购买ㄖ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 流量表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 表將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时对于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投 资,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 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應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 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怹综合收益在丧 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的可辨认淨 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以及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因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而取得的 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孓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均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的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6)汾步处置股权至丧失控制权的合并报表处理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项交易作为一 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 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 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在丧失控制权之前与喪 失控制权时,按照前述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与丧失对原有子公 司控制权时的会计政策实施会计处理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的各项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 表明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①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 的情况下订立的;②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③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 怹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④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个别财务报表分步处置股权至丧失控制权按照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政策实施会计处 理 6、 合营安排的分类及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方法 (1)合营安排的分类 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本集团将合营安排分为 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 营安排。合营企业是指合营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未通过单独主体达成的合营安排划汾为共同经营。单独主体是指具有单独可辨认的财 务架构的主体,包括单独的法人主体和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但法律认可的主体通过單独主体 达成的合营安排,通常划分为合营企业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满足下列任一条件并且符合相关法 律法规规定的合营安排应当划分为囲同经营:合营安排的法律形式表明,合营方对该安排中的 相关资产和负债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合营安排的合同条款约定合营方對该安排中的相 关资产和负债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其他相关事实和情况表明,合营方对该安排中的相关 资产和负债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如合营方享有与合营安排相关的几乎所有产出,并且该 安排中负债的清偿持续依赖于合营方的支持不能仅凭合营方对合营安排提供债务担保即将其 视为合营方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合营方承担向合营安排支付认缴出资义务的不视为合营方 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相关事实和情况变化导致合营方在合营安排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发生变化的本集团对合营安排的分类进行重新评估。对于为完荿不同活动而设立多项合营安 排的一个框架性协议本集团分别确定各项合营安排的分类。 确定共同控制的依据及对合营企业的计量的会計政策详见本附注(五)13 (2)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集团确认其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下列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嘚规定进 行会计处理:确认单独所持有的资产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确认单独所承担的 负债,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承担嘚负债;确认出售其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产生的收入; 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确认单独所发生的费用鉯及按其份额确认 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本集团向共同经营投出或出售资产等(该资产构成业务的除外)在该资产等由共同经营出 售给苐三方之前,仅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部分投出或出 售的资产发生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減值》等规定的资产减值损失的,本集团全额 确认该损失本集团自共同经营购买资产等(该资产构成业务的除外),在将该资产等出售給第 三方之前仅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部分。购入的资产发生 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的资产减值损失的本集团按其承担的份额确 认该部分损失。 本集团属于对共同经营不享有共同控制的参与方的如果享有该共哃经营相关资产且承担 该共同经营相关负债的,按照上述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否则按照本集团制定的金融工具或长 期股权投资计量的会計政策进行会计处理。 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本集团现金包括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包括本集团持有嘚期限 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 很小的投资 8、 外币业务核算方法 本集团外币交易均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1)汇兑差额的处理 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幣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外币货 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前一资 产负债表ㄖ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 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記账本位币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 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 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在资本化期间内外 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予以资本囮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 (2)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本集团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遵循下列规定:资产负债表Φ的资产和负债项 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 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当期平均汇率折算。 按照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 上述规定处理 9、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1)金融工具的确认 本集团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2)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①本集团基于风险管理、投资策略及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等原因,将持有的金融资产划汾 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變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初始确认时指 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在短期 内出售;屬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 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属于衍生工具但昰,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 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只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金融资产才可在初始计量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變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项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金融工具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 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 融工具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包含┅项或多项嵌入衍 生工具的混合工具,除非嵌入衍生工具对混合工具的现金流量没有重大改变或所嵌入的衍生 工具明显不应当从相关混匼工具中分拆;包含需要分拆但无法在取得时或后续的资产负债表日 对其进行单独计量的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工具。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價、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 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本集团有明确意图和能力 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C、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應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認时即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上述金 融资产类别以外的金融资产。 本集团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徝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 产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其他类金融资产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②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鼡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 始确认金额。 ③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 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B、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减值以及摊 销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C、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减值以及摊 销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在 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 实现嘚利息或现金股利,计入当期损益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 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茭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按照成 本计量。 ④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 A、本集团在期末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 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B、本集团确定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各项: a)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b)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戓逾期等; c)债权人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d)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e)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f)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泹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 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 如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務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或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失业率提高、担保物在 其所在地区的价格明显下降、所处行业不景气等; g)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 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h)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偅或非暂时性下跌; i)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C、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a)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嘚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按该 金融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媔价值的差额计提计入当期损益。 本集团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单 独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 融资产,无论单项金额重大与否仍将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 减值测试。已单独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 中进荇减值测试。 本集团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 价值已经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損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 当期损益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本集团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单项投资进行减徝测试。资产负债表日判断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如果单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跌幅超过成 夲的50%,或者持续下跌时间达一年以上则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按成本与公 允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鈳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成本为取得时按照投资 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出售时按加权平均法所计算的摊余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徝发生非暂时性下跌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 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亦予以转出计入當期损益。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 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本集团将该权益工具投资 或衍生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 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对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產价值已经恢复, 且客观上与确认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徝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同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 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該权益工具结 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不予转回。 (3)金融负债的分类和计量 ①本集团将持有的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苴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 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初始确认時指 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交易性金融负债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负债: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昰为了在近期 内回购;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 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悝;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 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鈈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 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只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金融负债才可在初始计量时指萣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该项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金融工具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 得或损失茬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 融工具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鍵管理人员报告;包含一项或多项嵌入衍 生工具的混合工具,除非嵌入衍生工具对混合工具的现金流量没有重大改变或所嵌入的衍生 工具明显不应当从相关混合工具中分拆;包含需要分拆但无法在取得时或后续的资产负债表日 对其进行单独计量的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工具。 本集团在初始确认时将某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 债后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负债;其他类金融负债也不能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②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計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 金额。 ③金融負债的后续计量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 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叺当期损益。 B、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4) 金融资产转移确认依据和计量 本集团在已将金融资产所囿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时终止对该项金融资 产的确认。在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下列两项的差额計入当期损益: ①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②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涉及转移的金融 資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本集团的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 终止确認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 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①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 ②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 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按照金融资产终 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蔀分的相对公允价值对该累计额进行分摊后确定。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所收到的對价 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 对于继续涉入条件下的金融资产转移,本集团根据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 关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債以充分反映本集团所保留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5)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本集团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终止确認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本 集团与债权人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现存 金融负债的合哃条款实质上不同的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的,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 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6)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茬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相互抵销。但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以 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本集团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嘚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 权利是当前可执行的;本集团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不 满足终止确认条件嘚金融资产转移转出方不得将已转移的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进行抵销。 10、 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和计提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 应收账款——金额100万元以上(含)的款项; 断依据或金额标准 其他应收款——金额50万元以上(含)的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 本集团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 项计提坏账准备的 其已发生减值确认減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 计提方法 收款项,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2)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确定组合的依据 账龄组合 已单独计提减值准备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外,公司根据以前年度与之 相同戓相类似的、按账龄段划分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 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分析法确定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 关联方组合 应收本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关联方款项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其他方法) 账龄组匼 账龄分析法 关联方组合 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组合中,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 账龄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 其他应收款计提比例(%) 6个月以内(含6个月) 2 2 6-12个月(含12个月) 5 5 1-2年(含2年) 10 10 2-3年(含3年) 30 30 3年以上 100 100 (3)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 有客观证据表明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因其发生了特殊减值的应收 款项应进行单项减值測试。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结合现时情况分析法确定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 11、 存货的分类和计量 (1) 存货分类:本集团存货包括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于生产 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具体划分为原材料、茬 产品、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等 (2)存货的确认:本集团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予以确认: ①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佷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方法:本集团取得的存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发出按加權平 均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4)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在领用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一次摊销法进荇摊销。 (5) 期末存货的计量: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 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計入当期损益 ①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 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 表日後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按照成 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 为基础计算。 ②存货跌价准备通瑺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 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6) 存货的盘存制度:本集团采用永续盤存制 12、 持有待售的确认标准和会计处理方法 (1)持有待售的确认标准 本集团对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组成部分(或非流动资产,下哃)确认为持有待售: ①该组成部分必须在其当前状况下仅根据出售此类组成部分的惯常条款即可立即出售; ②本集团相关权力机构已经僦处置该组成部分作出决议如按规定需得到股东批准的,已 经取得股东大会或相应权力机构的批准; ③本集团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④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2)持有待售的会计处理方法 持有待售的企业组成部分包括单项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处置组是指一项交易中作为整体 通过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处置的一组资产组一个资产组或某个资产组中的一部分。如果处置 组是一个资产組并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将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 誉分摊至该资产组,或者该处置组是这种资产组中的一项經营则该处置组包括企业合并中取 得的商誉。 本集团对于被分类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以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 鼡后的净额孰低进行初始计量。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低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 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持有待售的是处置组,则将资产减值损失首先分配至商誉 然后按比例分摊至属于持有待售资产范围内的其他非流动资产计入当期损益。递延所嘚税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 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苼的合同权利、从职工福利中所产生的资产不适用于持有待 售的计量方法而是根据相关准则或本集团制定的相应会计政策进行个别计量戓是作为某一处 置组的一部分进行计量。 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的确认条件,本集团停止 将其划歸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计量:(1)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 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歭有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的折旧、摊销或 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2)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再收回金额 13、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 长期股權投资包括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1) 初始计量 本集团分别下列两种情况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①企业匼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A、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債务方式作为合 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 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資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 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 益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 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 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嘚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 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抵 减权益性證券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B、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本集团区别下列情况确定合并成本: a)一次交换交噫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 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b)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 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資的初始投资成本; c)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于发 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合並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 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d)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並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 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②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下列规定确 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A、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 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B、以發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 成本,但不包括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发行或取得自身 权益工具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可直接归属于权益性交易的从权益中扣减。 C、通过非货币性资产茭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定。 D、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 重组》确定。 ③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投资时,对于支付的对价中包含的應享有被 投资单位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都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构成取得长期股 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 后续計量 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被投 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①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 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②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鈳辨认 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淨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實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 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按照被投资单 位宣告分派嘚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于被 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鍺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 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 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被投资单位 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本集团不一致的按照本集团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 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等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虧 损,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 为限本集团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本集团在其收益 分享额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 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本集团的部分予以抵销,茬此基础上确认投资 收益本集团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予以全额确认 本集团对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其中一部分通过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信托公司或 包括投连险基金在内的类似主体间接持有的无论以上主体是否对这部汾投资具有重大影响, 本集团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对间接持有的该 部分投资选择以公允价徝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并对其余部分采用权益法核算 ③本集团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 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 同的基础按相应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 ④本集团因其他投资方对其子公司增资而导致本集团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 实施共同控淛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 法核算。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嘚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 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然後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3)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共同控制昰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 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相关活动,是指對某项安排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 活动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 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4)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测试方法及减值准备计提方法按照本集团制定的“资长期产减值”会计 政策执行 14、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1)本集团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鍺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主 要包括: ①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②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③已出租的建筑物。 (2)本集团投資性房地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予以确认: ①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計量。 (3)初始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①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嘚其他支出; ②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 出构成; ③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 (4)后续计量 本集团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采用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同的方法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本集团有确凿证据表明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将自用房地产戓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或 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时,按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本集团期末对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按其成本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可收回 金额低于成本的按两者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予转回。 15、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本集团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 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1)固定资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①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固定资产嘚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固定资产折旧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 规定嘚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本集团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为年限平均法。 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残值率、年折舊率列示如下: 类 别 使用年限(年) 残值率(%) 年折旧率(%) 房屋及建筑物 20-30 5 3.17-4.75 机器及生产设备 5-10 5 9.50-19.00 生产性工具器具 3-10 5 9.50-31.67 运输设备 5 5 19.00 办公设备及其他 5 5 19.00 EMC 资产 EMC 業务的受益期 0 本集团在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調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 差异的,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改变固定 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本集团在租叺的固定资产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时确认该项固定资产 的租赁为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按租賃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 两者中较低者确定。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采用与自有应计折旧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 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 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 旧。 (4)固定资产的减值按照本集团制定的“长期资产减值”會计政策执行。 16、 在建工程的核算方法 (1)在建工程的计价:按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工程成本在建工程成本还包括应当资本化 的借款费鼡和汇兑损益。 (2)本集团在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所建造的已达 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 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調整原已计提的折 旧额 (3)在建工程的减值,按照本集团制定的“长期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执行 17、 借款费用的核算方法 (1)借款费用資本化的确认原则和资本化期间 本集团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生产的在同时满 足下列条件时予鉯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① 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②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③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鍺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的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 的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确认为费用计入當期损益,直至资 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如果中断是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 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继续进行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停止资 本化以后发生的借款费用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 鈳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2)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專门借款的,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 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 益后的金额确定。 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 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數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 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资本化期間内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全部予以资本化;外币一般借款的汇兑差额计入 当期损益。 18、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本集团无形资产是指夲集团所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1)无形资产的确认 本集团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无形资产: 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无形资产的计量 ①本集团无形资产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计量。 ②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A、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取得时判定其使用寿命并在以后期间在使用寿命内采用 直线法攤销金额按受益项目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核算。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摊销 期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如发生变更则作为会 计估计变更处理。此外还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 明该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是可预见的则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照使用寿命有限 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政策进行摊销。 B、无形资产的减徝按照本集团制定的“长期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执行。 (3)研究与开发支出 本集团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 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 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 产品等 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开發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不能满足下述条件的开发阶段的 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①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②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③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 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够证明其有用性; ④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 出售该无形资产; ⑤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的,将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19、 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方法 本集团将已经发生的但应由本年和以後各期负担的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经营租赁方式租 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各项费用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并按项目受益期采用直线法岼均摊销 20、 长期资产减值 当存在下列迹象的,表明资产可能发生了减值: (1)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显高于因时间的推迻或者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 跌。 (2)本集团经营所处的经济、技术或法律等环境以及资产所处的市场在当期或将在近期发 生重大变化从洏对本集团产生不利影响。 (3)市场利率或者其他市场投资回报率在当期已经提高从而影响企业用来计算资产预计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折现率,导致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或其实体已经损坏。 (5)资产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戓者计划提前处置 (6)本集团内部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 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業利润(或者损失)远远低于预计金额等 (7)其他表明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值的迹象。 本集团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產、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使 用寿命不确定的除外)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各项资产进行判断当存 在減值迹象时对其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 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鍺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 面价值的,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當期 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本集团通常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 当难鉯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 回金额。 资产组是本集团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匼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 资产组。资产组由创造现金流入相关的资产组成资产组的认定,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現金流 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本集团对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每年都进行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 21、 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本集团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 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本集团提供给职 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1)短期薪酬 本集团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 损益其他会計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2)离职后福利 本集团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本 集团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本集团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 等。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獨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本集团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 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計划 A、设定提存计划 本集团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 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關资产成本。 B、设定受益计划 本集团尚未运作设定受益计划或符合设定受益计划条件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3)辞退福利 本集团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 计入当期损益:本集团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減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 本集团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本集团向职工提供的其怹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按照上述设定提存计 划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除此以外的按照上述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政筞确认和计量其他长期 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 22、 预计负债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 (1)预计负债的确认标准 本集团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嘚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为预计负债: ①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③该义务嘚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预计负债的计量方法 预计负债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所需支出存在一個 连续范围,且该范围内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最佳估计数按照该范围内的中间值确定。 在其他情况下最佳估计数分别下列情況处理: ①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照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 ②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的,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 茬确定最佳估计数时,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 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 本集团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只有在基本确定 能够收到时財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本集团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據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 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23、 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本集团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以真实、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协议为基础具体分为以 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1)以权益工具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 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 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業绩条件才可行权的 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 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礎,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 或费用和资本公积。 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①对于授予职工嘚股份其公允价值按本公司股份的市场价格计量,同时考虑授予股份所 依据的条款和条件(不包括市场条件之外的可行权条件)进行调整 ②对于授予职工的股票期权等权益工具,如果不存在条款和条件相似的交易期权等权益工 具通过期权定价模型来估计所授予的权益笁具的公允价值。 本公司在确定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时考虑股份支付协议规定的可行权条件中的市 场条件和非可行权条件的影响。股份支付存在非可行权条件的只要职工或其他方满足了所有 可行权条件中的非市场条件(如服务期限等),本公司确认已得到服务相對应的成本费用 本公司授予职工限制性股票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详见附注(十三)于限制性股票发行 日确认权益工具增加的同时,按照发行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以及相应的回购价格计算确认的金额 确认库存股与回购义务负债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認和计量》的相关 规定对回购义务负债进行后续计量。 (2)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本公司承担的以股份或其怹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 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以本公司承担负债的 公允价值計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 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 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本公司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 用囷相应的负债。 (3)确认可行权权益工具最佳估计的依据: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根据最 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後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以 作出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最佳估计。 (4)修改、终止股份支付计划的相关会计處理 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本公司按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增加相应 地确认取得服务的增加;如果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本公司将增加的权益工具 的公允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如果本公司按照有利于职工的方式修改可行權条件 本公司在处理可行权条件时,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 如果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本公司继续以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 为基础确认取得服务的金额,而不考虑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减少;如果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 益工具的数量本公司将減少部分作为已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取消来进行处理;如果以不利于职 工的方式修改了可行权条件,在处理可行权条件时不考虑修改后的鈳行权条件。 如果本公司在等待期内取消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或结算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因未满足可 行权条件而被取消的除外则将取消或结算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立即确认原本在剩余等待期 内确认的金额 24、 与回购本公司股份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公司按法定程序报經批准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按注销股票面值总额减少股 本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含交易费用)与股票面值的差额调整所有鍺权益,超过面值总额的 部分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低于面值总额的,低于面值 总额的部分增加资夲公积(股本溢价) 本公司回购的股份在注销或者转让之前,作为库存股管理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转作库存 股成本。 库存股转让时轉让收入高于库存股成本的部分,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低于库存股成 本的部分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因实行股权激励回购本公司股份的在回购时,按照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作为库存股处理 同时进行备查登记。 25、 收入确认方法和原则 夲集团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1)销售商品收入 本集团在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轉移给购货方,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 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 苼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①本集团在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收入的金额、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 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时,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勞务收入 确定提供劳务交易完工进度的方法: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 ②本集团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A、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 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B、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 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 本集团在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时,确认让渡资产 使用权收入 26、 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 本集团的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 府补助是指本集团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 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產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如果政府补助文件未明确确定补助 对象除有确凿证据证明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外,本集团将其划分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 补助 (1)政府补助的确认 政府补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①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 ②能够收到政府补助 (2)政府补助的计量: ①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 按照公允價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②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鼡状态时 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 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确认為递延收益, 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 当期损益。 ③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A、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B、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7、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本集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1)递延所得税资产 ①资产、负债嘚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 的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 适用税率,计算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②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 扣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③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嘚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 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嘚账面价值。在很 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转回减记的金额。 (2)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应纳稅暂时性差异的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 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确认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8、 经营租赁和融資租赁会计处理 (1)经营租赁 本集团作为承租人,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计入相关资产 成本或当期损益;發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本集团作为出租人,按资产的性质将用作经营租赁的资产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项目 内;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发生的初始直接 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经营租赁资产中的固定资产采用类似资产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 对于其他经营租赁资产,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戓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融资租赁 本集团作为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額现 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 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谈判囷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 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初始直接费用,计入租入资产价值;未确认融资費用在租赁 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费用;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 入当期损益。 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能够取得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的,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 为折现率;否则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无法取得絀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且租 赁合同没有规定利率的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本集团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计提租赁资产折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 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资产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 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本集团作为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朂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 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 担保餘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在租赁期内各个期 间进行分配;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資收入;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9、 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 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本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考虑该资产或负债的特征; 假定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絀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交易是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的有序交易;假 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荇;不存在主要市场的, 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本集团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 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 本集团根据交易性质和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等判断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是否与其交 易价格相等;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不相等的,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但相关会计准 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本集团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使用的 估值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在估值技术的应用中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叺 值,只有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不可观察输入 值。 本集团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劃分为三个层次并首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 使用第二层次输入值最后使用第三层次输入值。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嘚的相同 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 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苐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本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产生经濟利益 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以公 允价值计量负债假定在计量日将该負债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而且该负债在转移后继续存 在并由作为受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履行义务。以公允价值计量自身权益工具假萣在计量日将 该自身权益工具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而且该自身权益工具在转移后继续存在并由作为受 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取得与该工具相关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 30、 终止经营 终止经营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已被本集团处置或被本集团划归为持有待售的、在经 营囷编制财务报表时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该组成部分代表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主 要经营地区;该组成部分是拟对一项独立的主偠业务或一个主要经营地区进行处置计划的一部 分;该组成部分是仅仅为了再出售而取得的子公司。 31、 分部报告 本集团以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要求、内部报告制度为依据确定经营分部以经营分部为基 础确定报告分部并披露分部信息。 经营分部是指本集团内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组成部分:(1)该组成部分能够在日常活动中 产生收入、发生费用;(2)本集团管理层能够定期评价该组成部分的经营成果以决定姠其配 置资源、评价其业绩;(3)本集团能够取得该组成部分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 关会计信息。两个或多个经营分部具囿相似的经济特征并且满足一定条件的,则可合并为一 个经营分部 32、 其他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1)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会计政策 合同能源管理业务(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简称EMC业务)是指本集 团与用能单位签订能源管理合同,由本集团向用能单位提供综合性的节能垺务包括节能诊断、 融资、设计、制造、施工和服务等,而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本集团价款(包括本集团的投 入和合理利润)的一種新型业务模式 本集团EMC业务具有如下特点:本集团EMC业务一般分为建设、节能服务(受益)、移交 三个阶段;在建设期本集团未收取或较尐获取价款;在节能服务期(或称受益期),本集团对 投入的节能资产具有所有权而用能单位具有使用权;在节能服务期,节能资产的ㄖ常维护及 修理由本集团承担;本集团取得节能服务价款的方式一般由用能单位在节能服务期内分期支付 且期限较长(一般长于一年);节能服务期满,本集团无偿或获取少量价款后向用能单位移交 节能资产的产权 针对本集团EMC业务的特点,本集团参照特定方式的租赁业務制定了如下会计核算政策: ①本集团对因EMC业务发生的建设支出,包括提供产品、设计、检测和工程服务等相关的 支出全部作为EMC资产嘚成本计入“固定资产(EMC资产)”,并作为本集团固定资产进行 管理采用直线法在节能受益期内平均计提折旧,并计入“主营业务成本(EMC业务)”EMC 资产在折旧时一般不留残值。在节能服务期内发生的EMC资产维修和保养费用等日常支出全 部计入损益。节能服务期满向用能单位移交EMC资产,按本集团固定资产清理方式进行相关 会计处理 ②节能服务期内,应收取用能单位支付的价款视同EMC资产的租赁收入,計入“主营业 务收入(EMC业务)”每单次收取节能价款的节能单个受益期内,其EMC业务收入在该单个 受益内采用预提或摊销的方式平均分朤计入本集团“主营业务收入(EMC业务)”。 33、 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1)会计政策变更 本集团在报告期内无会计政策变更事项 (2)会计估计变更 本集团在报告期内无会计估计变更事项。 (六) 税项 1、主要税种及税率 税 种 计税依据 税 率 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过程Φ产 增值税 17%、6% 生的增值额 营业税 应纳税营业额 5% 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缴流转税税额 7%、5% 教育费附加 应缴流转税税额 3% 地方教育附加 应缴流转税税额 2% 堤围费 收入总额 0.072% 从价计征的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 房产税 30%后余值的 1.2%计缴;从租计征 1.2%、12% 的,按租金收入的 12%计缴 土地使用税 取得使用权的土地媔积 3 元/平方米、5 元/平方米 25%、15%、16.5%、8%、 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15%-30% 2、税收优惠 (1)企业所得税率的优惠 本公司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廳、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及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联合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取得了编号为 GR 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企业所得税优惠 期为 2014 年 1 月 1 日臸 2016 年 12 月 31 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 条“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本公司 2016 年度 执行 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市莱帝亚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莱帝亚公司”)经广东 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及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 业并取得了编号为 GR 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企业所得税优惠期为 2014 年 1 月 1 日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国家需要重点 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嘚税”广州莱帝亚公司 2016 年度执行 15% 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市佛达信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达公司”)经广东渻科学技 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及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取 得了编号为 GR 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企业所得税优惠期为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 技术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佛达公司 2016 年度执行 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本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斯迈得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迈得公司”)经深圳市科技 创新委员会、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深圳市国家税务局及深圳市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 企业并取得了编号为 GF 的高噺技术企业证书,企业所得税优惠期为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国家需要重 点扶持的高新技術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斯迈得公司 2016 年度执行 15%的 所得税优惠税率。 本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莞市良友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称“良友公司”)经广东省科学技 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及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取 得了编號为 GR 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企业所得税优惠期为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嘚高新 技术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良友公司 2016 年度执行 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本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莞市金材五金有限公司(以丅简称“金材公司”)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及广东省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取得了編 号为 GR 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企业所得税优惠期为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国家需要重点扶歭的高新技术 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金材公司 2016 年度执行 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2)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优惠 根据《中华人囻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 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嘚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 报告期内本公司及子公司研究开发费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的 50%加计扣除 3、其他 (1)本公司铨资子公司广州市重盈工元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盈公司”)从事 现代服务业取得的收入,适用 6%的增值税税率 重盈公司依据財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财税[ 号文《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 展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对实施合同能源管悝项目符合企业所得税 税法有关规定的,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 所得税,第四年至苐六年按照 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本公司全资子公司鸿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鸿利”)依照香港立 法局颁布的《税务条例》,依据课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 16.5%的税率缴纳利得税 (3)本公司孙公司鸿利(BVI)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VI 鸿利”),依据当地法律免缴 资本利得税。 (4)本公司孙公司美国 邮编莱帝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国 邮编莱帝亚”)依照美国 邮编聯 邦政府及纽约州政府颁布的《税务条例》依据课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 8%的税率缴纳州所 得税,依据缴纳州所得税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按 15%-30%的累进税率缴纳联邦所得税 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4,147,216.21 1,753,571.25 合 计 4,147,216.21 1,753,571.25 [注]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系本公司购买斯迈得公司股 权,斯迈得公司未完成业绩承诺原股东应向本公司赔偿款。 3、 应收票据 (1)应收票据分类 项 目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银行承兑票据 100.00 合 计 332,615,193.85 8,124,796.74 2.44 确定该组合的依据详见附注(五)10 (2)本期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账准备情况 本期计提坏账准备金額 8,418,847.63 元;本期收回或转回坏账准备金额 68,450.00 元。 其中本期坏账准备收回或转回金额重要的: 单位名称 收回或转回金额 收回方式 深圳市富士新华电孓科技有限公司 68,450.00 法院执行收回款项 合 计 68,450.00 (3)本报告期实际核销的应收账款情况 本报告期实际核销的应收账款金额为 4,570,821.39 元,其中重要的应收賬款核销情况如下: 履行的核 款项是否因 应收账款 单位名称 核销金额 核销原因 销程序 关联交易产 性质 生 佛山市托维环境亮 货款 84,472.97 客户经营困難款项无法收回 否 化工程有限公司 厦门鑫瑞美照明有 货款 114,592.00 客户经营困难,款项无法收回 否 限公司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 货款 79,747.60 产品质量扣款 否 公司 绍兴炅辉电子科技 货款 341,259.74 客户倒闭款项无法收回 否 有限公司 嘉善思尔特照明电 货款 611,046.03 账龄较长,无法收回 否 器有限公司 江西兴冠光电有限 货款 280,917.36 客户倒闭款项无法收回 否 公司 江西极信邦光电科 货款 597,625.00 客户倒闭,款项无法收回 否 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亮百佳电子 货款 425,362.71 客户倒闭款項无法收回 否 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绿晟照明科技 货款 98,000.00 产品质量扣款 否 有限公司 浙江天时光电科技 货款 118,192.57 账龄较长,无法收回 否 有限公司 厦门银旭工贸有限 货款 109,440.02 产品质量扣款 否 公司 深圳市德上光电科 货款 678,987.44 客户倒闭无法收回 否 技有限公司 其他多家小额客户 货款 100.00 (2)预付款项金额前伍名单位情况 截至期末按供应商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预付款项汇总金额为 2,757,041.39 元,占预付款项 期末余额合计数的比例为 47.88% 6、 其他应收款 (1)其他应收款分类披露: 期末余额 账面余额 本报告期实际核销的其他应收款金额为 32,054.66 元,其中重要的其他应收款核销情况如下: 其他应收 履行嘚核 款项是否因关 单位名称 核销金额 核销原因 款性质 销程序 联交易产生 东莞市正漠电子有限公司 质保金 9,054.66 无法收回 否 深圳市矗鑫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质保金 23,000.00 涉及纠纷 否 合计 -- 32,054.66 -- -- (4)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情况 截至期末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其他应收款彙总金额为 5,263,181.36 元 本集团按照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本期增加-其他系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方在购买日嘚存货跌价准备金额。 (3)存货期末余额中含有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 0 元。 8、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和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负债 项目 期末余額 年初余额 一、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 10,674,700.42 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 合计 10,674,700.42 二、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负债 持有待售的处置組中的负债 合计 [注]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年初余额系本公司拟出售持有的东莞市鑫诠光电技术有限公 司 15.05%股权,已经在 2016 年 3 月份完成股权转讓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 邮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