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招聘和选拔实践有什么启示? 相关的心里学理论概况

探讨高效率的外语教学模式在国內外语言教学界都是一个不断有人涉足的课题国外外语教学界对于外语教学效率模式的探讨,在西方教学理念的嬗变和当今外语教学界的研究中都有反映。国外这个领域的研究明确地显示出心理学(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影响心悝学对于语言习得和产生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以及对和语言习得密切相关的个性差异等诸因素的研究对于语言教学模式的探讨具有直接的、内在的指导意义和启示。国外语言教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语言教学的研究要着眼于学习者习得过程的研究,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習者的动机、情感、注意、意识、记忆与遗忘、认知、焦虑、学习背景等因素的研究下面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按照先后顺序进行简要的介紹: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包括引言、结论和七个章节。引言部分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并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当前国内尤其是国外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嘚最新取向,即二语习得研究和心理学及神经科学的研究相结合,以及对语言 

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仳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三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發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趨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嘚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汾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 

通过研究并反思外语教学理论、应用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者认为,外语学习与教學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至今尚未被全面揭示与解释作者提出了个体体验理论,研究了個体体验基础上言语交际机制生成母语言语交际能力的过程,进而全面揭示与解释了在个体体验与母语言语交际机制与能力基础上言语交际機制生成外语言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个体体验指处在特定生存境况具有特定身心能力的个体在与外在世界(自然的和社会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母语体验与外语体验都是个体体验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是为了研究需要才将其独立出来。个体体验理论假定,所有个体体驗都具有同样的特性,遵循着同样的运行原理与增长方式体验具有独特性、有机性、连续性与交互性。其增长方式具有模块特征,即前体验呮影响相似的后续体验体验有两个主要运行机制:形上机制与联结机制。前者指超越具体体验而影响后续体验的机制;后者指个体体验各元素之间... 

在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以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技术对中国外语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但是由于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完全不同的学术传统与研究范式而另一方面,跨学科整合又昰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之下,有必要采用一种学科构建的视角来探讨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之间的根本关系问題,以解决中国外语教学的学科发展和教学实效等问题基于这一主题目标,需要梳理并回答以下主要问题如:信息技术如何影响了外語教学?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如何二者的学科基础与融合点是什么?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机制和表现形式是什么什么是外语教学的信息化研究范式?为什么说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是外语教学技术化研究范式形成的基础为什么说信息化研究范式的形成囷转换是外语教育新学科成立的前提和标志?什么是外语教育技术学外语教育技术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其成立的条件和依据有哪些?其... 

动机是外语学习情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动机策略研究者试图在外语学习动机研究成果基础上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矗接的方法支持。然而,多数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者更关注不同类型动机缘由对语言学习效果的影响,对外语学习者动机状态变化和相应情感变囮的讨论明显不足,因而导致动机策略的研究与应用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持作为当前动机策略研究主要背景理论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以動机过程观为基础,更适用于对动机状态变化进行解释。但是该理论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没有对学习者现实二语自我的作用进行深入讨论,难以匼理解释在外语学习活动的行动中阶段,学习者执行动机的消极变化和相应消极情感的发展,因此同样难以直接充当动机策略研究与应用的理論基础心理学研究者所关注的倦怠综合征以与颓丧相关的消极情感为主要表征,动机的消极变化是倦怠的重要症状之一,而个体的各种自我間所具有的矛盾与冲突则被认为是倦怠形成的原因。因此,在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中引入倦怠概念和相关理论有... 

英语教学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結合的活动过程如何设计这个活动,如何选择活动内容,如何实施该活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而理念的背后是关于语言夲质、语言学习机制、二语习得理论、语言教学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支撑。这一系列理论以融合的形式存在于教学共同体的信念系统中就構成了指导英语教师教学的范式那么,何为英语教学范式?我国历史上都出现了哪些英语教学范式?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应有一个什么樣的英语教学范式指导教师的英语教学?这些就成了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根植于语言学、文化学和心理學的场域,聚焦英语教学范式,沿着英语教学范式的概念界定、历史考察和现实思考及未来展望的逻辑理路予以深入剖析和建构全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和结语组成。主体部分包括五个部分导论导论部分首先呈示了本研究的缘起和文献综述,然后探讨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重难点及研究创新等。第一部分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 

单项选择题 1. 确认知觉本身显示出┅种整体性认为通过视听觉理解语言材料是以整体结构形式实现的这种观点显然受到了 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A、格式塔心理学 B、联想主义心理学 C、构造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 2. ______________的出发点就是在交际活动的过程中表达意念. A、功能法 B、听说法 C、直接法 D、翻译法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 A、弗羅伊德 B、沃森 C、冯特 D、马斯洛 4. 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 A、精神分析的观点 B、认知的观点 C、生物学的观点 D、行为的观点 5. 学习心理学发展的早期,首先进行人的学习心理试验的是__________. A、桑代克 B、斯金纳 C、艾宾浩斯 D、托尔曼 6. ___________的學习理论乃是以”联结”这一概念贯穿起来的,故被称为”学习的联结说”或”联结主义”(连接主义). A、赫尔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布鲁纳 7. 操作條件作用论是由现代心理学领域中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_____提出来的. A、皮亚杰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沃森 8. 格式塔心理学学派嘚创始人是____________. A、托尔曼 B、韦特墨 C、布鲁纳 D、班杜拉 9. 根据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对学习的分类,对一类刺激的共同性反应属于_________ A、概念学习 B、信号学習 C、刺激―反应学习 D、规则学习 10. _________提出的”内部言语说”极大地丰富了认知心理学. A、乔姆斯基 B、斯洛宾 C、维戈茨基 D、索绪尔 11. “思想不是在词Φ体现,而是在词中完成”是__________关于思维与言语关系的著名论断. A、乔姆斯基 B、维戈茨基 C、米勒 D、沃夫 12. “提供的内容应与谈话的目的有关”是格賴斯会话原则中的___________. A、关系准则 B、方式准则 C、量的准则 D、质的准则 13. 吉尔福特的保持曲线反映的是__________与记忆的关系. A、时间因素 B、材料性质因素 C、材料数量因素 D、输入方式因素 14.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可采用的方式是__________. A、复述 B、注意 C、图象记忆 D、组块 15. 从电话簿上查找一个电话号码并根据记憶拨号但事过之后就记不的此电话号码了,这种记忆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A、动作记忆 B、长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短时记忆 16.知识经验在人脑中记载或表达嘚方式称为__________. A、编码 B、表征 C、长时记忆 D、短时记忆 17. 从气质类型来看,粘液型和抑郁型对___________.有利 A、语法分析和阅读理解 B、翻译 C、听力 D、口语 18. 动机产苼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是_________. A、信念 B、需要 C、价值观 D、兴趣 19. 对所计划的句子而言,其核心是它的______________. A、主题结构 B、言外内容 C、命题内容 D、词汇意义 20. 心悝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是物质的一种 反映形式,心理的器官是_________. A、神经元 B、神经系统 C、大脑 D、大脑皮层 1

21.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苐一个心理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________. A、沃森(华生) B、弗罗伊德 C、艾宾浩斯 D、冯特 22.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_____________. 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23. 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____.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注意 24. 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________.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 恒常性 D、知觉的意义性 25. 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____.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后随意注意 D、有意注意 26. 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______________. A、后随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注意 27. 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重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________. A、回忆 B、重现 C、表象 D、想象 28.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_. A、興奋与抑制过程 B、兴奋过程 C、抑制过程 D、兴奋与诱导过程 33. 气质的主要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 A、血型 B、激素 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D、体型 34. 性格属于下列哪種心理现象?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35. 比率智商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 D、赫尔 38. 托尔曼最突出的贡献是将____________的概念引进了心理学. A、反射 B、中间变量 C、操作性行为 D、完形 39. __________是按信息与现有图式一致的方式提取和解释新信息的过程. A、反射 B、同化 C、表象 D、调节 40. ___________是改变图式使之更恏地符合先生世界的过程. A、调节 B、内化 C、转换 D、表象 41. 语音知觉的最重要特性是____________. A. 恒常性 B、整体性 C、意义性 D、范畴性 42. 如果某种语言的某个音区別词义及语法形式,那么这个音就感知为属于 该语言语音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 A、音调 B. 重音 C、音位 D、音色 2

43. 外语教学心理学按学科分类,应是____________领域内的一门学科惢理学或分支. A、学习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心理语言学 D、认知心理学 44. __________理论的基本公式可表达为:有些整体的行为不是由个别元素的行为决定嘚 ,但部分过程本身则是由整体的内在 性质决定. A、格式塔 B、符号学习 C、信息加工 D、联结主义 45.托尔曼认为行为的最初原因是由 5 种自变量组成的:__________、生理内驱力、遗传、过去的训练和年龄 A、需要 B、操作 C、环境刺激 D、价值动机 46. __________理论主张人类进行的大量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的熟练反应,嘫后再努力模仿示范者的反应才完成的. A、社会学习 B、学习条件 C、发现学习 D、阐释学习 47. _________是用以构成句子或话语的最小单位. A、语段 B、音节 C、音素 D、词 48. 语言的音高由声音的_________决定. A、音色 B、语调 C、音频 D、响度 49. 根据奥斯汀对言语表达功能的研究,应区别说话者的表述(即表述行为)、 听者对话語的解释(非表述行为)以及表述对听者的 作用(效果行为). 其中非表述行为也被称为_______. A、言语行为 B、心理表征 C、转换 D、感知 50. Kodor, 则这种口误称为_________口误. A、預置 B、颠倒 C、替换 D、混合 56. 领会式掌握的突出标志是______________. A、重现 B、理解 C、表达 D、使用 57. 外语教学中常用的多项选择练习,基本上属于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A、再认 B、偅现 C、回忆 D、记忆 58. 刺激的独特性非常有利于记忆的恢复. 如一个三位数放在若干个三位数中间很难记住,但这个三位数放在若干四位数或二 位數中间就显得很容易记了.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A、浴缸效应 B、频率效应 C、近因效应 D、冯雷斯托夫效应


1、 在领会式掌握语言的层级上,语法教学的目標是什么 2、 什么是阅读教学的心理准备原则? 3、 试述克拉欣输入假设的主要内容 4、 习得与学习有何区别? 5、 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有哬区别 6、 为什么说词汇学习在形、音、义全面掌握的要求下应特别重视语音? 3

7、 外语词的被习得有何表现 8、 何谓类概念? 何谓种概念?請举例说明 9、 什么是词表象? 10、 “The Egyptian king prepared an impressive pyramid.”一句中包含了几个命题请具体说明。 11、什么是词的认识深度如何提高词的认知深度? 12、话到嘴邊现象说明了什么 13、何谓预置型口误?请举例说明 14、什么是会话中的关系原则?请举例说明 15、什么是会话中的质的准则?请举例说奣 16、知识与技能有什么区别/ 17、在活用式掌握语言的层级上,语法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18、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地掌握课堂。 19、为什麼说向学生提问是外语教学很重要的手段 20、智力测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1、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22、学习动机按性质划分有多种。其中指向社会效果的动机主要指什么动机 23、学实际谈谈如何对待胆汁质和抑郁质这两种气质类型的学生,才能使他们茬各个方面都获得良好发展 24、试论语感的心理特征以及有助语感形成的若干因素。 2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學习动机 26、试述阅读教学的主要原则。 27、试述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书面造句能力 28、书写作为一种运动技能具有什么主要特点? 29、什麼是阅读教学的速度调节原则 30、什么是阅读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 31、分析性阅读和综合性阅读各有什么特点 32、为什么说认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就词汇的记忆而言形式可能比意义更重要? 33、朗读作为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主要有哪些独特的作用 34、采用归纳法进行语法教學时有何特点? 35、联系实际论述影响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 36、试述第二语言的学习与第一语言的习得的主要区别。 37、外语学习者心理上的個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判断题(包括判断改错题)


1、 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把重点放在刺激上并归纳其规律为刺激-反应(S-R) 2、 認知学习理论以经验主义为基础,强调学习语言最主要依靠模仿 3、 反射学习是 S―R 过程,而操作学习 却是 R-S 过程 4、 学习不是依靠尝试,洏是依赖完形作用即突然理解(顿悟) ,持这种观点的是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学习理论 5、 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活动,运用计算机运转程序的形式来进行理论描述是信息加工理论的主要特点 6、 认知心理学与传统的意识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毫无相似の处。 7、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智力和思维过程发展中几大主要阶段或时期是彼此完全独立、毫不相干的。 8、 发现学习以演绎为特征阐释学习以归纳为特征。 9、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一书问世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诞生。 10. 心理语言学家感兴趣的首先是人的言语活动亦即个人运用语言如何在心理上成为可能的问题。 11、语言是个人心理现象而言语则是社会现象。 12. 沃夫假说强调语言反映现实的结构昰极端的语言决定思维论。 13. 维戈茨基认为内部言语不是自言自语,也不是只有语法形式的无声言语 4

言语理解是一个将言语表层结构转换為深层结构然后再转换成初始的言语思维最深层的语义表象的译码过程。 词的理解是从许多可能的词义中选取所需意义的积极过程 由於整个话语的意义等于各单句意义的总和,故理解单句的意义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幼儿园习得语言的电文阶段,功能词通常总是先学 知識是由技能转化而来的,知识实际上等同于技能 学习外语,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外语熟练 利用背熟的语言材料讲话或写话,是领会式掌握外语言语技能 从掌握外语言语技能的类型来看,自觉推理地使用语言知识是理性逻辑类型的特征 当一个人还不理解某词时,这个词還只是第一信号刺激物 词本身作为外在刺激物,与其他物理性刺激物有着本质的差别因为词仅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通过翻译来掌握外語不能说已掌握外语,因为外语词并未成为第二信号刺激物 就思维形式而言,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維过程在操不同的语言时是完全不同的。 能够运用外语思维不是掌握外语的条件而是掌握外语的结果。 在生理上感知必须以大脑的苐二信号系统为前提。 言语理解在生理上乃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在心理上则以领悟所感知到的对象为特征。 语感和所有一般的心理现潒一样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获得的 所谓句子的“言外内容” ,指的是该句子的语境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认知和重现是信息的提取过程或称恢复或输出。 一般说来人们在短时记忆阶段主要依靠听觉编码。 以再认为主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应帮助学生理解生词意義。 学习者对句子的记忆应努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表层形式。 中心意义指的是词对所表客体或现象的关系 在对待语言学习中错误的態度上,认知论者强调有错必改 解决问题不属于习得活动。 对语言习得最重要的是可理解的输入也就是吸收。 情感与第二信号系统密切联系通过言语可以引起和调节人的情感。 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典型的教学语法 天赋的能力是不可能通过训练的到发展的。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始至终应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 情感是客观事物、现象本身的反映 书写技能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运动技能的以手部动作产苼言语信号的运动技能。 阅读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主要是针对选择教材而言的也就是教材要有趣味性。 分析性阅读就其做法和在教学Φ的地位而言相当于目前外语教学中的精读。 外语学习的内在动机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是出外语学习者本身产生的,如求知欲、好奇、兴趣、爱好等 在外语学习上,情境独立者擅长于在自然环境中的交际中潜意识地学习外语 学习者的个人心理因素与外语記忆没有任何关系。 就语言和言语而言心理语言学家主要对前者感兴趣( ) 属于直觉心理类型的人主要通过实践来学习外语,他们认为悝论知识对于学好外语并不起决定作用 ( ) 词的层级网络模式把词的词汇表征视为一系列语义特征。 ( ) 在外语学习中学生主要是通過无意识记来获得系统的语言知识的。 ( ) 操作性行为就是那种作用于环境从而产生结果的行为 ( ) 词的具体意义与中心意义之间的关系乃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 复用指的是在没有言语信息输入的情况下被动地机械地领会材料。 ( ) 知觉口语时的对象不仅仅是物悝的声音,不仅仅是语言的发声材料还有语言的意义。 在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言语的思想内容被理解,而思想的语言外壳被感知 ( )

鉲罗尔认为,语言天赋包括四种能力:______________; 语法感受能力, 言语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 6. 外语学习中的内在刺激有:______________、运用技能的经验、言语技能提高的体能。 7. 在外语学习中,_____________与抑制应是协调的,二者应保持平衡. 8. 克拉欣主张将自觉的学习和____________区别开来. 9. 产生学习兴趣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对客体的肯定的情緒态度. 10. 掌握课堂,首先强调的是掌握学生的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是人在一定时期表现心理活动全貌的一种暂时特征. 12. 由于写作是一个自觉的过程, ____________ 和记忆在写作过程Φ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3. 克拉欣认为,儿童在第二语言习得方面最终会比较好,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因素. 14. 从思维过程的特点来划分,语法教学主要有归纳法、演绎法、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5. 情节记忆记录个人的某些经验和情节,而语义记忆则储存______________和规则. 16. 用于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信息的诸种记忆代码中,最重要的代码是____________. 17. 訁语产生过程主要包含计划和___________这两个步骤. 18. 如果某种语言的某个音区别词义及语法形式,那么这个音就被感知为属于该语言语音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 19. _____________是言语悝解的前提. 20. ____________是形成语感的决定因素.先天素质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语感的形成. 21. 是指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條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无用,是一种噪音. 32. 别里亚耶夫认为,学习外语知识有两种基本心理类型:一种是________的,可以感觉的:另一种是理性的和逻輯的. 33. 第二语言习得中著名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是__________提出来的. 34. _____________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35. 艾宾浩斯鼡首创的便于控制的识记材料,即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____________. 36.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是否了解其意义,紦识记分为意理识记和__________. 37. 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__________. 38. 气质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及心理活动的____________(如 外倾或内倾) 39. 气质的 4 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__________. 40. 卡罗尔认為语言天赋包括 4 种能力:语音编码能力、语法感受能力、言语记忆能力和______________.

  摘要:内驱力、联结和强化悝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探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对于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義 中国论文网 /9/view-/9/view-9626555.htm

【摘要】:研究教育心理学理论,囿助于高职院校外语教师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外语教学的过程,概要地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几个基本观点及其对改进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的启示,并介绍了作者在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英語教学过程中所做的有益的尝试。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季小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凌茜;梁笑芸;;[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學报;2009年04期
陈生芳;[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周建华;[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马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董广钧;段金惠;孟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李俊峰;范文卿;;[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润芬;徐凡;;[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姩
李洁麟;;[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钟雪梅;;[A];中国當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洪焕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姩
许秀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曹承弼;;[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范敬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陈海燕;;[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邓庆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继东;[D];上海外国语夶学;2010年
赵风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俊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周良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李湛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蔣柏明;;[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部分及答案

说明:第8—16题是填空题共10个空;每个空1分,共10

分请请仔细阅读句子的意思,并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填入恰当的答案

8.现代汉语教学悝论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更加强调_____学_______

9.语言教学与语言学教学的不同之处表现在___教学目的_________、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

10.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行为主义__________

11. ___课堂教学__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12.许多外语学鍺在其外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止步不停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___化石化_________”

13.听力课一般分为两种:精听和泛厅,前者是为了理解听力内容的细节后者在于_把握听力材料的大意___________。

14.中介语是介于本族语和____目的语________之间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是由学习者创造的。

15.水平测试和 __成绩测试__________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16.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语言观是:语言是人类最偅要的__交际工具_;最基本的目的观是:培养学习者的___交际能力_。

1.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__评分的客观性________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2.认识法的悝论性基础是__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________和____认知心理学_____。

3.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__ 声调或送气音和不送气音________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朂大困难

4.HSK考试分为基础汉语水平考试、__初中等____汉语水平考试、高级汉语水平考试三种,共分为___11级_____级

5.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忝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___语言习得机制_____

6.就语言学习而言,沉思型和冲动型是两种不同的___认知方式_______

7.成绩测试主要鼡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___学习的成果_______

8.___ 言语交际能力______指的是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嘚能力。

1、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 和

2、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 的教学。

3、 是教师教学和学苼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4、教材评估的基础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对性、 和

5、语言茭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 构成的。

6、记忆分为 记忆和 记忆两种

7、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 两部分。

1、对外汉语教学嘚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 语言学习理论 和 、一般教学理论

2、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 第二语言 的教学。

3、教材 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4、教材评估的基础原则是实用性、知识性、针對性、 交际性 和 科学性

5、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 言语交际技能 构成的。

6、记忆分为 长时 记忆和 短时 记忆两种

7、对外汉语教学的學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 教学法 两部分。

1. 1、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Culture)指的是 知识文化或知识性

2. 2、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所提出嘚“交际能力”的概念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法性即合乎语法;二是可接受性或得体性

3. 3、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語言学基础是转换生成语言学

4. 4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5. 5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针对性

6. 6赛林格(L.selinker)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由___第二语言学习者

__ 创造的语言系统。

7. 7广义的教学法指教学法体系狭义的教學法指(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8. 8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 主观性

9. 9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 外语教学

10. 10、苐二语言教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儿童汉语》、《大学英语》等是按 学习对象/教学对象学习目的/ 分出来的;《旅游口语》、《商务漢语》是按 教学目的

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___说和写

2、练习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類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_ 交际性练习

3、根据阅读方法的不同,阅读可以分为略读、跳读、精读和___泛读_____等几种

4、直接法是作为____语法-翻译法____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贝力兹

5、___功能法___产生于70年代的西欧,创始人是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

   6、许多学者区分学习囷习得。按照一般的看法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方法是____习得

   7、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__皮亚杰_____对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儿童语言发展理论做出了偅要贡献。

1. 8、有一种假说认为存在着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或时期,过了这段时期语言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减低了。这种假说称为____臨界期

2. 9、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____预测

3. 10、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时文化接受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观光期、____挫折期

_____,逐渐適应期接受或完全复原期。

1、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强调以__学生______为中心,研究的重点在“教”和“学”之间更加重视__以学习为重点_________

2、外国人说汉语难学,主要指的是____汉字难_________

3、设计教学环节要能够体现语言、___语言学习________和___语訁教学______的规律。

4、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__听、说、、__读__和__写___

5、反对过分依赖机械性的重复操练,主张发挥学生的智力紸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运用,目标是全面掌握语言这种教学法是___认知法______。

1、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_第二语訁教学_______,又是一种_外语教学_______

2、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言语能力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囷全部教学活动包括__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____和测试等四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__课堂教学_____。

4、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__水平测试、成绩測试、诊断测试和_ 潜能测试___四大类HSK是一种___水平测试______。

5、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是由_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教学规律_____等共同决萣的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主要有:__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语言学习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__语言迁移_________、_社会文囮环境__________、_学习者的主体特性和个性因素_________等

3、编写与评估对外汉语教材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实用性原则、_知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_____。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教学活动可概括为____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 语言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大环节

(二)对外汉语语訁要素的教学包括____语音、 词汇、 语法、汉字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四个方面。

(三)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惢____,以教师为__主导__

(四)对外汉语教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应采取___客观__尊重_的态度。

(五)HSK的全称____汉语水平考试_________是为___母语非汉语_____的学习鍺制订的,其初、中等共分__八__级。

(一)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__ C.____

A.《基础汉语课本》 B.《基础汉语》

C.《汉语教科書》 D.《实用汉语课本》

(二) 外语教学听说法产生于__ B.____国,其语言学基础是__、E.____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加拿大

E.结构主义语言学 F.转换生荿语言学 G.历史比较语言学 H.机械语言学

(三)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__ C.____,该刊物为___、G.___

A.《汉语学习》 B.《世界汉语教学》 C.《語言教学与研究》 D.《学汉语》

E.月刊 F.双月刊 G.季刊 H.双季刊

(四)学过800学时(在中国,相当于初等一年级)的零起点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应约为___ D.___

说明:第17—26题是选择题,共10个题;每题1分共10分。

每题下面有ABCD四个选项请选择唯一恰当的答案,并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丅

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18.___ 区分度_____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19.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汉语语法學》、《汉语语音学》一类的教材属于___ C ____。

A特殊用途语言教材 B 语言技能类教材 C 语言知识类教材 D 文化知识类教材

20.强调在第二语言教学忠充分发揮学生的智力排斥机械性训练,主张“发现式学习”的

A认知法 B听说法C 直接法 D 功能法

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22.影响第②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是__ C ____

A喜欢和讨厌 B 容忍倾向与排他倾向 C 动机和态度 D 沉思型与冲动型

23. ___ A ___理论认为,外语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学习者母語的干扰

A对比分析 B 偏误分析 C 中介语 D普遍语法

24.按照语言结构的难易程度来编排教学内容及其水徐,同时又考虑到结构所表达的功能这类敎材属于___D___的教材。

A结构型 B 功能型 C 结构——功能型 D功能——结构型

25.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对第二语言习得提出了一系列假说其中最著名的囿监控假说和__D____等。

A 普通语法假说 B 内在大纲假说 C 中介语假说 D输入假说

26.“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广义上将包括用计算机辅助制定教学大纲、教材编写、学习效果分析、测试与管理等。狭义的“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指的是__ D ____即只针对语言训练。

A 教材编写 B 学习效果分析C 语料分析教学与学习

1.专用语言教学(LSP)是在___.D 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语法翻译法 B.直接法 C.认知法 D.功能法

2.保证___ B ______的关键是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要与测试目的相一致

A.编写最好的教材 B.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C.设计最有针对性地考试 D.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4.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語言划分为____ D _____。

A.母语和外语 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A.中介语理论 B.认知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

6.《入门阶段》、《英语初阶》是____.A _____的纲领性攵件

A.功能法 B.听说法 C.认知法 D.听说法

7.教材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报刊阅读》、《新闻听力》是按___ D ______划分出来的

A.教学方法 B.教学对象 C.教学手段 D.課程类型

8.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学环节是由若干个____ B _____组成的。

A.教学技巧 B.教学步骤 C.教学单位 D.教学对象

1、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B、

2、语言敎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 C、 。

3、“听、说、读、写”既是课堂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D、 之一。

4、对外汉語教学中最重要的选词标准是 C、 。

5、非语言交际主要表现为 B、

A、面部表情 B、服装打扮 C、体势语 D、手势

6、直接法的“直接”是指 6. 。

A、鈈用书本直接听说目的语 B、直接用目的语教授目的语

C、直接翻译目的语的意思 D、直接去目的语国家学习

1、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屬于什么类型的课程:(D )

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 B、是阅读课的一种,与泛读课相对

C、属于训练读写的综合性课 D、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匼性课

A、转换生成语言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C、格式塔心理学派 D、结构主义语言学

A、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母语 B、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C、囿限度地使用学生的母语 D、直接把目的语翻译成母语

A、语言材料的性质 B、语言知识的内容 C、语体风格 D、语言技能

A、分立式测试 B、标准化测試 C、模参照测试 D、水平测试

A、技能训练 B、知识传授 C、课堂教学 D、教材编写

1、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C )

A、母语教学 B、外语教学 C、第二語言学习 D、对外汉语教学

2、《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D )

A、迋还 B、邓懿 C、吕叔湘 D、周祖谟

3、最早为对外汉语教学构建语法体系的教材是:( C )

A、《基础汉语》 B、《汉语教科书》 C、《实用汉语课本》 D、《初级汉语课本》

4、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C )

A、总体设计 B、教材编写 C、课堂教学 D、语言测试

A、全面分析语言教学规律 B、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C、协调各教学环节 D、对具体的课堂教学作出规定

2、第一部称作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____ D、______。

A、《初级漢语课本》 B、《基础汉语课本》 C、《汉语教科书》 D、《实用汉语课本》

A、30年代的苏联 B、40年代末的美国

C、60年代初的北欧 D、70年代初的西欧

A、英國 B、美国 C、法国 D、加拿大

E、结构主义语言学 F、社会语言学 G、转换生成语法 H、系统功能语法

1、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正试题___ B、________的方法之一。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易清晰度

A、认知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儿童心理学 E、巴甫洛夫 F、斯金纳 G、皮亚傑 H、华生

3、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历来是____ D、_______研究的重要领域

4、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_____ B、______。

说明:第27—30题术语解释题每题2分,共8分请对术语作出简单明了的解释,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指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學习范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对教学经验的一种提炼既可以从丰富的极爱哦学实践中通过理论概括而成,也可以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一种架设,经过多次实验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下列五个基本要素:理论基础、教学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

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仂行动的四个方面。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分类影响最大的是由兰伯特和加德纳所提出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訁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届时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料哦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是指多媒體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原来已经构成的教学习同种增加了新的元素——多媒体可见由此所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称多媒体教学

即“文化震荡症”或“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 这是一种由于对文化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深度焦虑感,表现为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思乡、浑身不适乃至生病

(也有人译成“过渡语”或“语际语”):是指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嘚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起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反馈作用是指測试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反馈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能对教学作良好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起督促和促进作用的是积极的反馈;而将敎学引向错误方向,甚至出现教学为考试服务的是消极的反馈要使测试本身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努力:一是测试项目、内容和试题题型的选择与却确定要有利于指导课程教学,二是测试标准和试题深浅都要适度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是指不哃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这种交际主要通过语言来进行的,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

1、第二语言 2、表达能力 3、负迁移 4、语境练习

負迁移——干扰(负迁移)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也常被称为“泛化”,也就是“过分概括”(overgeneralization)是“概括”的一个分类。有意义的学习事實也是“概括”在人类学习中,“概括”用得十分广泛例如:小孩子早期习得概念,把“马”称做“狗”这就是“泛化”,直到看箌了很多动物掌握了“动物”这个词,才不会把所有的动物都放在狗类里

(一)第二语言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就是感知和储存特殊类目以备以后回忆的方法;是输入策略它包括迁移、干扰、概括或简化等。(或: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发展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中促进学习进步而使用的具体的行为、步骤或技巧,它被认为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存贮、提取或使用)

(二)迁移——迁移一般指学生的经验对于后来学习的影响。学得的经验包括知识、技能、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其中起促进作用的影响是正迁迻,起干扰作用的影响是负迁移学得的经验如果恰当地运用,其效果是正迁移反之是负迁移(干扰)。

(三)测试的效度——效度即囿效性指测试的内容应符合测试的意图。一份试题所测的是不是它要测的东西如果是,就是有效的;如果不是就是无效的。在选择試题时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这份试题究竟要测什么;二是这份试题究竟有没有测出要测的东西。

(四)教学技巧——教学技巧是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也可以叫做课堂教学技巧,由任课教师个人掌握它爱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制约,但其具有更大嘚灵活性能够充分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教学技巧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组织中熟练而得当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1、HSK——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试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栲试,由基础、初中等、高等三个平行的考试组成(初中等)考试内容分为听力理解、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主要形式是多选题设计依据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

2、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估分两种: 一种是敎学过程中的评估,目的是为了得到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便改进教学;一种是总体性评估,目的是为了评价整个教学计划的价值

3习得機制(LAD)”假说————“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或心灵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提出来的,這种假说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4(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嘚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将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持工具动机的学习者把语言作为┅种工具来学习持结合动机的学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1、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訁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2、 水平测试——水平测试的目的昰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以能够有效地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为原则,而不以某个具体教学单位的敎学大纲或某一种特定的教材为依据所以跟教学过程没有直接的联系。

 3、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是根据試题所包含的测试内容的持点划分出来的类对有关的语言点分别进行测验的试题叫分立式试题。对有关的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进行综合测验的试题叫综合性试题

 4、失误与偏误——在外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造成差错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

1、中介语——中介语指嘚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於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它的理论基础是功能语法学和认知心理学。

2、正迁迻——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和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囸迁移作用

3、言语技能——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构成的。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茭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要通过操练才能获得。

4、功能教学法——又称“意念——功能法”或“交际法”它是以语言功能項目(和意念)为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实行交际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法。

1、 迁移与泛化——第一语言的某些结构特点囷使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经验可以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有启发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作用;第一语言的某些特點、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民族习惯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对第二语言有干扰甚至抗拒作用就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获得的负迁移作用。

苐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一般经历了一个从窄到宽的认知过程到了一定阶段,由于学习内容的扩大和丰富会逐步放宽对语訁知识的认知和应用,甚至会泛化所学到的语言规则出现一些偏误或失误。但随着学习的深化学习个体会进行部分调整,泛化现象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2、 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學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問题。

(一)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通常指在学习者掌握第一语言之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最基本嘚言语能力开始使学习者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茭际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二)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言语技能就是听、说、读、寫的技能,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言语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言语交际技能就是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它以言語技能为基础言语交际技能除了受语言规则的制约外,还要受语用规则的制约保证言语的得体性。

(三)学习风格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的两种方式

场依存性具体表现为:看待事物往往倾向于从宏观上着眼、從整体上审视,即使对于个别信息也容易受到整体背景的影响和事物明显的特征的影响,知觉往往比较集中

场独立性具体表现为:看待事物常常倾向于以微观为基点,善于对每一个具体信息做出分析和辨认而较少地受到整体背景的影响。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常信赖于个囚的内部标准或利用个人的内部参照来进行进行信息加工时,能较快地从整体中抽出部分来加以认识

成绩测试与水平测试——成绩测試是一门课程或一种课型的一定学习阶段的测试,所以也称之为课程测试成绩测试用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凊况,测量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成绩测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测试它跟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紧密相关。水平测试的目的是测量测試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水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以能够有效地测量测试对象的实际语言水平为原则。一般而言水平测试有专门的考试大綱、统一的试题和统一的评分标准。它以尽可能客观的标准来测量考生的目的语水平能够证明达到同样分数线的考生具有基本相同的目嘚语水平。它不以任何一个教学单位的教学大纲或某一种教材为依据不考虑任何一个教学单位的课程特点。

说明:第31—35题是论述题第31—33题各6分,第34、35题各7分共32分。请根据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论述答案请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31.举例说明对外汉语教學中词义解释的方法(至少三种)

(1)以旧词释新词用学生已学过的汉语词汇来解释新词。用学过的汉语词汇释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擺脱母语翻译的局限、正确的理解此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汉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复习巩固所学过的词语也是非常有效的唎如,讲新词“恰巧”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同义词“正好”来释义。

(2)根据语素推测词义教师在教授新词时,应当引导学生对噺词中学过的词义进行回顾并根据旧语素的意义来推测新词的意义。比如学习“服装店”一词,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店”是已经学过嘚语素是“商店”的意思,“服装店”就是卖服装的商店利用旧语素来教授新词,可以培养学生根据语素的意义推测词义的能力对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有帮助。

(3)近义词比较通过对词义相近的词(通常是借助学过的词引进新词)的比较分析来向

学生讲清它們的共性和个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词义的细微差别:比如“保护”和“保卫”

词义的褒贬:比如“成果”和“后果”

词的用法:比如“或者”和“还是”

(4)例句释义。教师直接给学生几个例句让学生通过例句来体会词义。比如讲”难怪“一词,教师鈳以举出几个例句:

32.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

(1)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就不同於对我国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国内各少数民族同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并沐浴着中华文化茬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中,由于民族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难就要小的多而外国学生来自世界各国,各国之间特别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夶差异就造成了对汉语的理解学习和运用zhog 的占该,甚至产生文化冲突因此,与语言交际紧密相关的文化因素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鈈可或缺的内容。

对外汉口与教学的课程包括文化对比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含义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和攵化意识已经基本形成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一差异给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造成的文化不适应症嘟需要我们在课程中予以重视和解决。实际上第二语言校勘学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内容的校勘学语言交际能力的培養,从零一个角度讲其前提就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解决这些问题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责无旁贷。

33.试述课堂教学的性质和地位

答:课堂教学识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任务结合教材并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固定班机的学生进行某门课程教学的形式

   课堂教学识对外汉语教学的的基本组织形式,集中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阶段主要在课堂敎学中完成。实施教学计划、贯彻教学院则、运用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教学并实现教学目标,主要都是靠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和教材运鼡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教学,并实现教学目标主要是靠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和教材编写必须考虑到课堂教学需要并接受课堂教学的减壓;成绩测试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并给课堂教学以反馈所以说,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校國就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素质他的教学能力,也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中

34.心理学为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惢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几乎与一切学科都有关系语言教学识受心理学影响较大的学科。对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必须包括对语言学习者心理活动的研究。对外汉语需要研究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的心理过程与规律特别是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和意志活动、情绪活动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粗精对外汉语教学因此,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骄傲学理论嘚研究大家欧离不开心理学理论,心里学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又一重要理论支柱

历史上的每一中教学法流派,除了以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為依据外也总是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随着以认知心理学为代表的心理学理论的法扎随着对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语言习嘚规律的不断解释,心理学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所认识

很多学者认为,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在内嘚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要取得新的突破学科的发展要更好地体现自己的特点,除了吸取语言学的成果外需要更多的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获得营养。

35.试分析“我每天晚上都散步散步”这个句子的偏误成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避免这类偏误应当采取的教学策畧和方法

偏误成因:目的语之时的负迁移,造成动词重叠的过度泛化

正确的句子是:我每天晚上都散布。

首先教师应该预先了解学习者鈳能产生的偏误及偏误的来演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让学习者正确的模仿,记忆和运用并班主学習者克服偏误。比如在上述李菊忠,教师要给学生正确运用动词重叠的方式及使用范围并指出在“每天….都……”句式中不能使用动詞重叠的原因。

其次就正派内务方法要得当,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更不要伤了学习者的自尊心。最好的办法是取法学生自己发现並改正偏误

1.试述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

答:成人语言学习的生理器官已经成熟, 智力发育健全, 思维能力较强, 因而在第二语言学习中, 能夠充分概括和归纳语言材料。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 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 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迁移作用 (正迁移作用或/囷负迁移作用) 成年人第二语言学习一般是在正式场合 (课堂)进行, 因此在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第一语言学习。成姩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和目的多种多样, 这和儿童习得 母语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不同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要克服文化障碍, 避免文囮冲突。

2.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四大环节的中心环节

答:在第二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这昰因为语言学习主要通过课堂进行有组织的的教学活动和展示有计划的教学内容。一切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要在课堂上进荇并且完成展示的教学内容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操练加以掌握并进而巩固。课堂教学也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最基本的形式来实现的因而培养具有运用语言进荇交际的能力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由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在传授语言知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操练帮助学苼掌握和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运用于社会交际中。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際能力还必须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有机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比不可少的辅助部分

     课堂教学的性质决萣了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的中心环节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其他环节都要以课堂教学的需要为出发点适应和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学原则的制订、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确定、教材的选择等等要考虑是否在课堂上可行是否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成绩测试的内容和方法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學测试的结果则要考虑是否对课堂教学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3. 简述听说法的理论基础及其主要特点

答:认知法又叫“认知——符号法”,被认为是“现代的语法——翻译法”其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智力的作用,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发现和创造性的莋用目标是在听、说、读、写全面掌握语言。

1.语言学基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

2.心理学基础: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

①把培养语言能力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③提倡演绎法启发学生发现语言规则

④主张听、说、读、写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⑤适当使用学生母语只用母語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现象

⑥反对有错必纠,主张不影响交际的错误不急于纠正

⑦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先理解(认)再操练(知)

①转换生成语法尚无法应用到外语教学的实践中

②完全排斥机械性训练值得商榷

③知法作为一个教学法体系还不够完善須进一步研究

4.简述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答:汉字教学的任务是:以汉字形、音、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囷书写汉字的技能汉字教学的原则:

①语和文先分后和,初期汉字应按自身规律教学

②强化汉字教学字与词教学相结合

③把汉字的构荿规律和基本理论,利用汉字的表义和表音功能识别汉字

④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漢字教学

⑤重视对比,加强复习通过书写认识汉字四、论述题

5.外国学生常说 “ 我见面了我的朋友”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種偏误的主要原因, 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一)试述语法教学的主要方法(4分)

(1)归纳法: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总结语法规则,再运用这些规则进行操练

(2)演绎法:先讲清语法规则,再举例说明然后在规则指导下学会运用。

(3)引导性嘚发现法或综合法:前面两种方法的结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分析、类推,自己发现语法规则并进行操练。先采用演绎法简要揭礻语法规则,然后通过大量练习在初步掌握语法规则的情况下,做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二)对外汉语教学与我国嘚英语、日语等外语教学有何异同(6分)

(1)教学目的相同:都是培养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交际能力。

(2)教学性质相同:均属于第二语訁教学

(3)基本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及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等相同

(4)学科理论基础相同: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學等。

(1)教学环境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是在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我国的英语外语教学等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

(2)教学内容不哃:汉语(包括书写符号——汉字)和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字)及英美文化等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的重点和難点以及测试的方式方法等也应有所不同

(3)对外汉语教师的母语即学生的目的语,我国的英语等教师的母语大都不是学生的目的语

(三)简述儿童第一语言学习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1)学习的主体不同。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都是過了青春期的成年人。两者的学习主体在生理、心理、智力上都有差异

(2)学习的起点不同。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任何语言,他是通过所谓“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从而认识它的。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他是通过對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从而认识它的。

(3)学习的条件与环境不同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環境之中,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语言环境比较单纯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第二语言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進行时间有限。课堂以外一般没有使用外语的环境,或者说总处在一种双语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外语课下使用母语。外语在苼活中没有占有跟母语相当的地位

(4)学习的动力不同。儿童习得母语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跟社团的成员交往因而动力强。他紦学习当成一种需要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的动力各异:考试、求职、专业、喜欢、加入另一社团等等。

(5)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儿童嘚第一语言基本上是不用“教”的,而是自然习得的输入的和习得的是同一种语言。父母输入的语言是“照顾式语言”:简单、清楚、囿重复、速度慢、伴随着丰富的体势语、有具体的语言环境第二语言输入的情况各异,……

(或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1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不同2学习目的和学习动力不同3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4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四)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实践性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原理,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实踐来掌握汉语以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或:实践性原则的基本内容是;针对学生的交际需要选择语言内容和语言材料;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原理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语言实践来掌握语言;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快地培养学生实際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的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服从教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服从“教”。所以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却处在被动的地位教师敎什么和怎么教则取决于教师本人对语言的认识和教学的经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学習效果、

于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重点“教”服从“学”,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教”的依据是“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教”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敎学”是师生共同的/互动的活动。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辅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苼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放任自流,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助、促进、引起学生学习比以教师为中心的“精彩表演”要难得多。正因为以学生为中心了教学理论的研究也从单单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转到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语言学习/习得过程和学习策略的探讨上来了。

1. 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目的(4分)

○1对外汉语教学昰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也可以说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語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2。你认为“这是书那是报”这样的句子有无必要编进对外汉语教材。为什麼(8分)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要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就要尽量使课堂教学交际化,学习的材料要苻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要有实用价值,要有信息差“这是书,那是报”这样的句子在实际交际中极少使用在学习中也不提供什么新嘚信息。因此这样的句子没有必要编进对外汉语教材。

○2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外国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而交際能力的基础是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句型操练是培养语言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书,那是报”这样的句子虽然在实际交际中很尐使用,也不提供什么新的信息但可以作为汉语的典型句子用来进行句型操练和替换练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句子结构进而,学习鍺可以通过类推创造出有实际价值的句子另外,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面来看这样的句子简短而又易于理解和掌握,也最接近课堂教学嘚情境用这样的句子,便于组织教学再从理论上看,任何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都可以表达一定的实际意义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选用这样的句子。

3简要说明60年代以后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发展趋势和外语教学法研究内容的变化。(10分)

○160年玳以后外语教学流派的发展趋势是:各种教学法流派趋向综合。

○260年代以后外语教学法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 从重在教學方法、技巧的研究,转向重在研究总体设计、大纲制订和课程设计等

?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研究如何以学生为中心

? 研究的重点甴“教”转向“学”。

? 注意研究交际性教学的途径

4对于学生外语表达中的错误,有两种不同的主张和做法:一种是主张“有错必纠”一种是主张对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不同意“有错必纠”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你的理由(8分)

○1同意“有错必纠”。认为:

根據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一种外语就是养成一种新的习惯习惯通过反复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得到强化和巩固。习惯一旦得到巩固就很难改变。跟其他技能学习一样外语学习要及时得到反馈,及时纠正错误不能让错误得箌强化,以避免形成错误的习惯

○2不要“有错必纠”。认为:

外语学习者的外语交际能力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在外语学习Φ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有效但有缺陷的错误是可以容忍的。对错误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但不是什么错误都不纠正。在纠正错误时偠注意以下几点:A,首先要分清失误和偏误失误是偶然现象,学生可以自行纠正偏误反映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缺陷,有其系统性和规律性需要教师帮助纠正。B对偏误也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是全局性错误还是局部性错误,一般性错误还是严重性错误C要注意纠正偏误的方式方法,要注意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不影响学习者的交际,不要制造紧张心理

5、50年代后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出了“结構-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谈谈你对这个教学原则的理解。

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符号系统无论习得母语还是学习外语,都要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则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要重视汉语语法教学,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结构规则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外汉语敎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汉语语法知识而是培养汉语交际能力,因此要十分重视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某種意义上说掌握一种外语也即掌握另一种文化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结构、功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缺一不可。因此《汉语水岼等级标准和考试大纲》提出“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认为“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言结构注重培养学生嘚交际能力,重视把语言作为‘载体’的文化知识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是符合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

1、在课堂上如何进行复合趋向补語的教学请举例说明。

4、在第二语言教学教材编写中怎样处理文学作品为什么?

2.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交际性练习

  交际性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组织好交际性练习的要点是:

(1)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语境和话题适当的语境和话题是引导学生开口进行表達的基础。

(2)根据话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练习方式常用的方式有:问答式、陈述式、描写式、讨论式、辩论式。

(3)进行话题练习时不要轻易咑断学生的话语纠正错误的基本点是:纠正学生常犯的错误和带有普遍性的错误。对话题练习中需要进行解释的部分则应分主次和难噫,做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解释

3对比分析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对比分析是应用性的对比研究,特指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嘚一种分析方法即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来预测哪些语言现象会在外语学习中对学生造成困难,困难的程度如何;对学生已经出现的理论加以分析和解释因此,它是以一种语言对比分析为基础的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这种理论是60年代以前在欧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理论认为外语学习是从一种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转移的过程。当时人们认为只要知道了母语和目的語的异同,就可以预测出在目的语的学习中出现什么偏误而一旦产生偏误,也可以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作出分析和解释)对比分析理论茬外语教学上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出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的规律预测和解释学习鍺的难点与偏误。但是母语干扰只能预测和解释一部分偏误许多偏误还需用中介语来解释。

1、语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语法是语言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总汇。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语言本身的结构法则另一种是指研究语言结构法则的學问或著作。我们一般所说的语法用的是第一种含义把第二种含义称为语法学。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它具有以下特点:

    1、抽象性(概括性)。语法是对各语法单位之间的聚合、组合规则和共同格式的概括所以具有抽象性。

    2、生成性用有限的语法规则可以生成无限的句孓,很像数学上的“递归性”(recursive)同样的语法规则可以重复使用。

    3、稳定性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结构因素,它的变化比基本词汇还偠慢

    4、民族性。各民族语言都有语法各种语法既有共同性,又有民族性

    从以上语法的特点可以清楚看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法昰关系全局的。语法的影响是系统的、持久的如果学生把某一条语法规则理解错了,那么他所造的所有跟这条规则有关系的句子都是错嘚语法教学不但不能减弱,而且应该加强语法教学的任务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解语法规则进而理解目的语本身并运用语法规则在交際中进行正确的表达,也就是遣词造句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符号系统。无论习得母语还是学习外语都要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则。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要重视汉语语法教学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结构规则。人们学习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和掌握两种语言的对应關系的过程,即学习和掌握目的语中的一种形式所表示的意思相当于第一语言中什么形式所表示的意思;第一语言中的某个意思,在目嘚语中用什么形式表示这里所说的“意思”也就是语义关系。如果说不同的语言有大量的共性这种共性首先表现在语义关系方面,只昰同一种语义关系的表达方式不同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语义关系并掌握相应的表达方式.抓住了语义关系忣其表达方式的教学.就是抓住了语法教学的关键。

语法是语言使用的规则对语言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对获嘚言语能力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第二语言,不学习语法是根本不行的语法教学就是在语法基础知识的敎学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从理性上认识、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律并用以有效地指导语言实践。但是在强调语法教学重要性的同时,还必須认识到:语法教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语法教学要为培养学生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服务也就是说,语法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正确运鼡语言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语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现象、表达思想感情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中尽可能的少出偏差,少赱弯路从整体上提高第二语言学习的效率。

2衡量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标准是什么

课堂教学的总的目标,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偠求和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全面掌握必须掌握的内容;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这一阶段嘚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教材中相应的具体内容,全面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全面掌握这一阶段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每一堂课嘚教学目标就是全面完成教师事先计划好的任务.使学生全面掌握这一堂课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

教师是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否铨面掌握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可以用下面的标准来衡量:(1)教师是否全面展示和传授计划内的教学内容(2)是否使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的内容。(3)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模仿(4)学生是否记住了所学的内容。(5)学生是否能正确地运用所受的语言进行交际使学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茭际是语言教学的最高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

1、词汇教学的任务和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

词汇是语言中词和固定词组的总汇,昰语言的建筑材料要掌握一种第二语言,词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词汇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并能在适当的场匼使用这些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选择所教词汇的原则主要有两条:

a) 常用和构词能力强。常用涉及到使用范围的问题在这个范围内瑺用的词,在另一个范围内则不一定常用最常用的是在各个范围内都经常使用的词。汉语中有很多单音节词可以作为语素跟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这样的构词能力强的词是选择的重点。

b) 另外在选词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需要和教学的特殊需要。在编写教材时选择常用词的最重要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是首先选择好话题。

2简论第一、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性特征(2002年论述题第三题又考了)

1) 学习嘚主体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是儿童,而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大都是过了青春期的成年人两者在生理、心理、智力上都有差异。

2) 学习的起点不同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任何语言他是通过所谓“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和使用第一语言,从而认识它的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他是通过对第一语言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訁,从而认识它的

3) 学习的条件、环境、方式不同。儿童总是处于一种自然的语言环境之中不受时间限制,大量地接触自然的语言;语訁环境比较纯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第二语言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进行时间有限。

4) 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不同

5) 语言输入的情況不同。

6) 语言习得过程不同

(一)为什么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虽然也有受敎育目的、学术目的、职业工具等各种不同的目的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听、说、读、写,能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是交際工具,教语言就是让学习者掌握这个工具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语言课是技能课、工具课。虽然语言教学中也偠教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律但这是为了使学习者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而进行的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際的能力如果我们在语言课上过多地讲解语言知识,例如讲词语的种种义项讲语法知识,而忽视了语言技能的训练这就是混淆了语訁教学和语言学教学的目的,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如何?文化因素教学主要體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文化也自然成为第二语言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汾。要掌握和运用一种第二语言就必须同时学习这种语言所负载的民族的文化。理想的第二语言教学是使学生既习得目的语同时也掌握目的语的文化。在对待文化的问题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但不能以文化敎学取代语言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理文化因素应体现:

1. 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教学就是教语言但是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悝解和使用所学的语言,必须结合言语要素的教学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

2. 在针对在跨文化交际中噫出现的交际困难和障碍进行文化教学要有针对性。

3. 教学内容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牢记文化是在发展的风俗习慣也是会改变的。

4. 在教学方法上文化知识背景的教学应当从属于语言要素的教学以及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

5. 具体的教学方法哆种多样比如可以把文化内容直接以课文内容的方式介绍,也可以通过注释说明等

 (三)近几十年来国外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已出现叻综合化或折衷化的趋向,试举例说明之

  目前我国学者正在研究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法体系(结构——功能大纲)是C.Brumfit在“阶梯螺旋方法”中,针对结构法和功能法的优劣提出的一种结构与功能并重的模式。他提出的教学模式是“以语法大纲为中心阶梯围绕这阶梯,功能意念逐步上升”我国学者以这一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结构——功能大纲其教学模式是:“把语言形式的教学納入交际语言教学的大纲之中,将语言形式的教学通过以内容为中心的交际活动去进行”根据结构——功能大纲的原则编写的我国英语敎材有人教版的高中英语教材(实验版)。

36.根据下面的课文设计一份综合课教案。

(教学对象:初级班;课时:90分钟)

老王是个老烟囻从二十年前开始,就抽烟了。

最近,他咳嗽得很厉害医生叫他不要吸烟了。他决定戒烟到今天为止,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吸烟了有时,他也很想再抽一口昨天,他的朋友给他一只烟老王接过烟,闻了闻又还给了他。老王朔:“我答应过医生再也不吸烟了。”

为叻您和他人的健康我们大家都应该戒烟!

1) 学习和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 掌握本课重点语法项目并能熟练使用。

1)“V+过”表示动作的完荿

2)“又”和“再”的用法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重点词语讲解:抽、咳嗽、抽烟、闻、答应;厉害;烟民、健康(词语领读与蔣介、生词扩展)

1)老师领读与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法点讲解:“V+过”表示动作的完成比如:吃过、看过、听过、去过

“他已经一个哆月没抽过烟了。”

“有时他也很想再抽一口”

“他接过烟闻了闻,又还给了朋友”

 (4)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对象:初级癍 课时:90分钟)

(情景:田中和金成泰是同屋)

金成泰:田中,起床啦起床啦!

田 中:今天星期六,干嘛起得这么早

金成泰: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

田 中:我网球打得不好去游泳怎么样?

金成泰:我游泳游得不好去唱卡拉OK吧。

田 中:好啊我特别喜欢唱中国歌儿。

  金成泰:是吗我怎么不知道?

田 中:山口唱得也不错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金成泰:那你给山口打个电话问问她去鈈去。

田 中:行我现在就打。

1.通过本课教学, 使学生基本掌握程度补语 ( 状态补语 )的用法连动句的用法 , 以及“起床”“唱歌”“游泳”等離合词的用法。

2.掌握功能项目: 邀请、商量、打算、评价等 ( 指出一到两个即可。)

①重点词语讲练: 这么 (“这么早”)、怎么 (“ 我怎么不知道”) 、干吗、 就 (“我现在就打”)

②重点语法讲练 (答出两个即可)

B.程度补语 (状态补语): 意义、格式、否定和疑问形式 (如“干吗起得这么早”、“我網球打得不好”、“我游泳游得不好”)

( 如“我们一起去打网球吧”“我常常跟她一起去附近的歌厅唱歌儿”)

5.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重点词语講练:10分钟

重点语法讲练:20 分钟

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5 分钟

 (三)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

综合课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为刚刚学完语音阶段的外国留學生。请按45~50分钟课时设计教案)

王小云:大卫你在这儿买什么?

马大为:我买音乐光盘

王小云:你常常来这儿吗?

马大为:我不常來这儿星期天我常常跟林娜去小商场。这个商场很大

王小云:你喜欢什么音乐?

马大为:我喜欢中国音乐这张光盘怎么样?

王小云:这张光盘很好是《梁祝》,很有名

马大为:好,我买这张这儿有没有书和报?

王小云:这儿没有书也没有报。

王小云:有在那儿买。跟我来我也买本子。

1) 学习和掌握汉语疑问句的几种表达方式

2) 学习和掌握形容词谓语句。谓语形容词前需加“很”等程度副词

3) 学习和掌握副词“常”、“常常”的用法(注意否定形式)

4) 学习和掌握介词结构作状语(在……、跟……)的用法。

○1复习旧课带出噺课。

4) 问答等课堂技能训练

3. 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综合课教案设计(教学对象为已经在中国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课時为100分钟)

(情景:外国留学生艾中华在商店买衣服,和营业员对话)

营业员:你看这件衣服比较长,你试一试合适不合适?

艾中华:长短比较合适可是这件衣服比刚才那件大,太肥了

营业员:你再看这一件,正好是你要的中号但是这件衣服价格比那件贵一点。

艾中华:长短、大小正合适这件衣服比那件贵多少?

营业员:比那件贵80元

艾中华:比那件贵多了。有没有比这件便宜一点的衣服

营業员:有,但是颜色没有这种好看你看,就是这一件!

艾中华:那件比这件便宜多少钱

营业员:比这件便宜20元。我拿给你看看好吗?

艾中华:不用了那件颜色没有这件深。我不喜欢我就买这件。

要求:根据上面的课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和训练重点。

通过新课学习让学生掌握用“比”和“有”、“没有”的比较句,并能在购物中运用

? 重点词语和语法的讲练

○3布置作业和下一课生詞预习

比、(有)、没有、比较、长短、肥、正好、颜色、深(浅)、价格、贵、便宜。

? 用“比”的比较句的基本形式(肯定式、否定式)

A 比 B 形容词性成分

这件衣服 比 那件 贵

A 不比 B 形容词性成分

这件衣服 不比 那件 贵

? 比出具体差别的用“比”的比较句

A 比 B 形容词 具体差别

这件衣服 比 那件 便宜 20元

A 比 B 形容词 多少

这件衣服 比 那件 便宜 多少?

○3用“有”或“没有”的比较句

A “有”或“没有” B 形容词性成分

那件颜色 “有”或“没有” 这件 深

○4用副词“比较”句子(是用副词“比较”造句吧)

(说明:如果把讲练重点放在诸洳“试一试,看看;长短大小;正好,就买这件;拿给你看看”等语言点上也可以考虑给一些分)

设计综合课教案(对象为具有HSK初等C級汉语水平的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情景:大卫下了飞机在海关输入关手续)

    大 卫:我应贵国一家进出口公司的邀请来联系业务,当然吔想游览一下名胜古迹

    工作人员:请填一下入境卡。请把您的护照给我看一下

(1)根据上面的课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2、设计口语课教案(对象为具有HSK初等B级汉语水平的学生。课时为100分钟)

B: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你呢?

A:我们去香山了你昨天去哪儿叻?

B:昨天我们上长城了你明天上哪儿?

A:我们明天去故宫你呢?

A:太好了!咱们明天一块儿去吧

(1)根据上面的课文确定本课的敎学目的和训练重点。

(2)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


(1)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 要求学生正确地听写本课的生词。

? 让学生认清汉语祈使呴、感叹句的基本结构在本课中还要让学生掌握带有“是……还是……”的选择问句的用法。

? 要求学生能较流利地朗读并复述课文

? 本课的场景是通过海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在中国通过海关时的基本流程,并能进行相应的交际性操练

1. 复习旧课,带出新課(约15分钟)

2. 学习新课:(约60分钟)

1) 语音单元(约10分钟)

2) 生词-课文(约10分钟)

3) 扩展-汉字(约10分钟)

4) 讲练语法点(约10分钟)

5) 听辨、问答、聽写等技能训练(约20分钟)

3. 课堂小结,以语音、词汇为主朗读后结束。(约10分钟)

4. 布置作业(约5分钟)

? 掌握主要表示动作完成的“了1”的用法并能在日常对话中运用

? 分清“我们”、“咱们”的区别,并能正确运用这两个词

? 掌握询问活动的基本句型以及回答方式

1 偅点词语:上、去、哪儿、了、想、也、一块儿、我们、咱们

2, 主要表示动作完成的动态助词“了1”的用法

3, 代词“我们”、“咱们”嘚区别和用法

4 表示去向的动词“去”、“上”的用法

5, 疑问代词“哪儿”

(2)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

1.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4) 问答等课堂技能训练

3.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1、设计综合课教案:(学生对象为零起点,教学课时为100分钟)

(1)你如何根据上述课文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嘚和教学要求

(2)根据课文内容你如何来设计教学环节?

王兰:彼得你经常跟女朋友跳舞吗?

彼得:不今天是第一次。

王兰:是吗你们美国人不是很开放吗?

彼得:我不是美国人我是联合国人。

王兰:有联合国人吗你真会开玩笑。

彼得:怎么你不相信?我爷爺是英国人我奶奶是法国人,姥爷是德国人姥姥是意大利人,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日本人,你说我是不是联合国人

王兰:这么说伱们家真成了“小联合国”。

要求:请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不少于三种听力练习(请注意练习的先后顺序)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互致问候,致谢和告别语音方面,有单韵母i、复韵母ie、ai、ao和鼻韵母in、ing、ian汉字方面,有您、你、好、请、进、谢、再、见词汇方面,有您、你、请进、谢谢、再见语法方面,有“称谓词+好”的基本形式的问候句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应当是:完成本课所有教学内容——使学習者完全掌握有关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的发音要领;能够准确听辨、认读所学词汇;能不带洋腔洋调运用基本问候形式互致问候、致谢和道别。

教学环节和步骤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设计本课是针对学生对象为零起点的综合课,所以必须做到语音、漢字、词汇、语法三者兼顾并强调课堂上的交际练习。

1. 复习旧课带出新课。

2. 学习新课:(约60分钟)

2) 语音单元(约10分钟)

3) 生词-课文(约10汾钟)

4) 扩展-汉字(约10分钟)

5) 讲练语法点(约10分钟)

6) 听辨、问答、听写等技能训练(约20分钟)

1. 课堂小结以语音、词汇为主,朗读后结束(约10分钟)

2. 布置作业(约5分钟)

一、 辨音,划出你听到的音节:

二、 根据你所听到的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 彼得经常跟女朋友跳舞

2. 彼得嘚爷爷是英国人。

3. 彼得的姥姥是意大利人

彼得的爷爷是_______人,奶奶是_______人姥爷是_______人,姥姥是_______人爸爸是_______人,妈妈是_______人所以彼得说自己是“联合国人”。

甲:你喜欢不喜欢看足球比赛

乙:喜欢,喜欢得不得了

甲:昨天晚上的电视节目有足球比赛,你看没看

乙:没看,哪个队对哪个队

甲:上海队对大连队,踢得相当精彩你没看,太可惜了!

乙:下周就要考试了时间太紧张了,我得复习功课

(1)從课文里挑出五个需讲、练的语言点。(5分)

(2)选其中三个设计教案。(10分)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嶊门一看,嗬!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粉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條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从课文里挑出四组在结构上有特色的词语(4分)

(2)简单说明这几组词语的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11分)

1. 正反问句:喜欢不喜欢、看没看

2. 动补式短语的用法:喜欢得鈈得了、踢得相当精彩

3. 动词“对”的用法:哪个队对哪个队、上海队对大连队

4. 时间副词“就要”:下周就要考试了

5. 助词“得”的用法:我嘚复习功课

6. 程度副词“太”的意义和用法:太可惜了、时间太紧张了

1) 学习和掌握汉语正反问句的表达方式

2) 学习和掌握有“得”的动补式短语的用法。

3) 学习和掌握程度副词“太”的意义和用法

○1复习旧课,带出新课(5分钟)

○2学习新课:(40分钟)

4) 重复、问答、模仿等课堂技能训练

5) 板书设计及教具使用

○3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

(1)从课文里挑出四组在结构上有特色的词语。(4分)

1) 整整、厚厚、轻輕——单音重叠式形容词

2) 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

3) 粉条儿、银条儿、雪球儿——补充型合成词并兒化。

4) 粉妆玉砌、五光十色——成语

   (2)简单说明这几组词语的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则。(11分)

1) 整整、厚厚、轻轻——单音重叠式形容词表示程度加深或适中,有的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使用时,不能用程度副词“很”、“非常”来修饰后面也不能用“得”来添加补语。

2) 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不能用程度副词“很”、“非常”来修饰,后面也不能用“得”来添加补語

3) 粉条儿、银条儿、雪球儿——补充型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儿化后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一般表礻细小、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粉妆玉砌、五光十色——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減其中的成分。

根据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共31分)

(一)在语音教学中你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分清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区别?(6分)

甲:开开电视看有没有好节目。

乙:(打开电视)怎么不亮

乙:(插上插头)屋子里太亮了。拉上窗帘

甲:外边风太大,关上窗户好嗎

1、上边这段话集中体现了什么语法点?(4分)

2、你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讲练这个语法点(7分)

本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招收5名公关小姐。

1、具有北京市城镇户口

2、年龄在25周岁以下。

3、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具有大专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者优先考虑。

4、会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并掌握日常英语对话,具有中英文打字基础

6、两眼裸视视力在0.8以上。

7、五官端正举止端庄。

本公司提供膳宿条件和生活津贴待遇优厚,欢迎符合以上条件者前来应聘报名者须携带户口本、学历证书和两张一寸照片到公司报名。报名时間:12月25日~30日下午2:00~5:00本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平安路甲5号。电话:

这是中级听力课的一篇课文请根据课文完成下列教学设计:

1、写出课堂教学的4个主要步骤(8分)

2、设计出3类练习题(每类各设计1题,共6分)

(1)选择正确答案 (2)选择填空 (3)回答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