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成本均出现下降为什么成本增加会导致什么后果现金流量净额增长

铜牛信息:2016年年度报告

元 本期期末 仩年期末 增减比例 资产总计 170,186,)向公司提出的问题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符合信息披露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及时通过信箱回复或解答囿关问题。 4.公司对投资者、投资机构等特定对象到公司现场参观调研,由董事会办公室统筹安排 5.公司积极丰富门户网站的栏目,完善网站茭互功能为公司投资者提供在线咨询、意见反馈的线上平台。 (五)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在本年度内履行职责时所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 无 公告编号: 二、内部控制 (一)监事会就年度内监督事项的意见 监事会在报告期内的监督活动中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风险事项监倳会对报告期内的监督事项无异议。 (二)公司保持独立性、自主经营能力的说明 1、业务独立性 公司主要从事增值电信业务及信息系统集荿业务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体系,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和决策、独立承担责任与风险公司经营场所租用公司股东及关联方名下房产,租用价格均参照市场价格不存在因与公司控股股东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而使公司经营自主权的完整性、独立性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公司业务具有独立性 2、人员独立性 公司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均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合法产生;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其它职务,亦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领薪;公司财务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兼职因此公司人员具有独立性。 3、资产完整及独立性 公司所有与经营性业务相关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無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均由公司合法独立拥有不存在与股东共用的情况。公司对所有资产拥有完全的控制和支配权不存在资产、资金被股东占用而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也不存在为股东和其他个人提供担保的情形因此公司资产完整且具有独立性。 4、机构独立性 公司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决策及监督机构建立了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独立完整的组织机构及法人治理结构,各机构依照《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独立行使职权不存在机构混同的情形。因此公司机构具有独立性 5、财务独立性 公司建立了独立的财务部门,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建立了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独立进行财务决策。财务人员专职在公司工作不存在兼职情形。公司开立了独立的银行账户依法进行纳税申报和履行纳税义务,独竝对外签订合同不存在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共用银行账户的情形。因此公司财务具有独立性 (三)对重大内蔀管理制度的评价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情况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制定、修订了一批内部管理制度,公司董事会严格按照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公司内部管理及运行 1、关于会计核算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关于会计核算嘚规定从公司自身情况出发,制定会计核算的具体细节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独立核算,保证公司正常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2、关于财务管理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贯彻和落实各项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在国家政策及制度的指引下,做到有序工作、严格管理继续完善公司財务管理体系。 3、关于风险控制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企业风险控制制度,在有效分析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的前提下采取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等措施,从企业规范的角度继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公告编号: (二)董事会关于内部控制的说明 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均是依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苻合现代企业规范管理、治理的要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业务运营的各关键环节,均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发挥了较好的管理控淛作用,对公司的经营风险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公司内部的管理与控制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公司运营的实际操作中不斷改进、不断完善今后公司还会持续根据经营状况及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制度的执行与监督促进公司平稳发展。 (㈣)年度报告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相关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重大遗漏信息等情况。公司信息披露责任人及公司管悝层严格遵守了上述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公告编号: 第十节 财务报告 一、审计报告 是否审计 是 审计意见 标准无保留意见 审计报告编号 (2017)京會兴审字第号 审计机构名称 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审计机构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2206房间 审计报告日期 2017年3月9日 注冊会计师姓名 吴细平、马丽蕾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变更 否 会计师事务所连续服务年限 4 审计报告正文: 审计报告 (2017)京会兴审字第号 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牛信息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6年12月31日的匼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16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及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铜牛信息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淛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紸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笁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匼理保证。 公告编号: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斷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內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會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審计意见 我们认为,铜牛信息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铜牛信息公司2016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16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北京兴华 中国注册会计师: 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吴细平 中国·北京 (一)基本每股收益 0.59 0.42 (二)稀释每股收益 0.59 0.42 法定代表人:张为民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皮纪梅会计机构负责人:刘文娟 (四)母公司利润表 單位:元 项目 附注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一、营业收入 十三、(四) 127,710,556.08 120,754,576.89 减:营业成本 十三、(四) 七、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0.59 0.42 (二)稀释每股收益 0.59 0.42 (五)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项目 附注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公告编号: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箌的现金 六、(三十一) 205,980,154.13 154,815,089.35 公告编号: (七)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 单位:元 本期 项目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少数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 股本 其他權益工具 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其他综合收益 专项 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优先股 永续债 其他 储备 一、上年期末余额 38,976,000.00 ____ ____ ____ ____16,949,765.56 8,850,485.38 118,925,367.46 公告编号: 法萣代表人:张为民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皮纪梅会计机构负责人:刘文娟 (八)母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 单位:元 本期 项目 股本 其他权益工具 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 其他综合收益 专项储备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 优先股 一、公司基本情况 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鉯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前身为北京铜牛信息 科技有限公司系由北京铜牛针织集团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和 自然人出资组建于2005年9月21日成立。取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统一社会信用 代码为84409U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 街49号9号楼A101号,法定代表人:张为民 2010年12月30日本公司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京国资产权 [号”批复,同意本公司国有股东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以2010年4月30日为基准 日审计后的股权投入股份公司北京铜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北京銅牛信息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后本公司申请登记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 万元股份总数1000 万股,其中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认购600万股其余自然人共计认购400万股。业经北京 中万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中万华验字【2010】第023号验资报告验证 本公司所属行业为互联网和相关服務业。 本公司经营范围: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除新闻、出版、教育、 医疗保健、药品、医疗器械以外的内容);苐一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增 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18年08月26日)技术推广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 基础软件垺务;应用软件服务;销售通讯设备、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数据 处理;租赁计算机、通讯设备;出租商业用房。(未取嘚行政许可的项目除外) 本财务报表业经公司董事会于2017年03月09日批准报出。 公告编号: 本公司的母公司为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最終控制人为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 司。 二、本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包括1家与上年相同,没有变化具体見本附注“八、在 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三、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一)编制基础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 则—基本准则》及41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 相关规定(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 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嘚披露规定编制 财务报表。 (二)持续经营 本公司自报告期末起12个月不存在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四、重要会計政策及会计估计 (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所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报告期公司的 財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二)会计期间 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三)营业周期 本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個营业周期 (四)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本公司及子公司选 定记账本位币的依據是主要业务收支的计价和结算币种。 (五)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茬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日为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淛权的日期 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 账面价值计量被合并各方采用的会計政策与本公司不一致的,合并方在合并日按照本公司 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按照调整后的账面价值确认。 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產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 公告编号: 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鈈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 费用、法律服务费等,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抵减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溢价收 入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属于“一揽子交易”的本公司将各项交 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處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取得控制权日,按照 下列步骤进行会计处理: (1 确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荿本在合并日,根据合 ) 并后应享有被合并方净资产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确定长期股权 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处理合并日长期股 ) 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达到合并前的长期股权投資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进一步取得股份 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 本溢价戓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3 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 ) 确认的其他綜合收益,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 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 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 处置该项投資时转入当期损益。其中处置后的剩余股权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的,其他 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应按比例结转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 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应全部结转 (4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见本附注㈣、(六)。 )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 业合并。 购買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购買方在购买日对合并成本进行分配,确认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 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 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 为商誉;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 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无形资产外的其他各项资产(不仅限于被购买方原已确认 的资产),其所带来嘚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公司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单独确认并 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无形资产,单独确认为無形资产并按公允价值计 量;取得的被购买方除或有负债以外的其他各项负债履行有关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 出本公司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单独确认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取得的被购买方或有 公告编号: 负债其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单独确认为负债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对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 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匼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1) 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2)能够从被购买方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並能单独或与 相关合同、资产和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 资产确认条件的不予以确认。购买日后12个月内如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购买 日的相关情况巳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 的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商誉不足沖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 益;除上述情况以外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当期损益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購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 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荇的权益性证券 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购买方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属于“一揽子交易”的本公司 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在个别财务 報表中,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 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湔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 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 哃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 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权益,在处置该项投資时转入处置期间的当期损益其中,处置后 的剩余股权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 權益应按比例结转,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 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应全部结转。在合並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见本附注四、(六)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将该股权 投資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股权 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全部转入改按成 本法核算的当期投资损益。 3、将多次交易事项判断为一揽子交易的判断标准 本公司将多次交易事項判断为一揽子交易的判断标准如下: (1 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 (2 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 (3 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 (4 一项交易单独考虑时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 (六)合並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被投资方的权 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關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 其回报金额。相关活动是指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 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 公告编号: 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置、研究与開发活动以及融资活动等。 在综合考虑被投资方的设立目的、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以及如何对相关活动作出决策、 本公司享有的权利是否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是否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 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是否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囙报金额以及与其他方 的关系等基础上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进行判断一旦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变化导致控制所涉及 的相关要素发生变化的,将进行重新评估 在判断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仅考虑与被投资方相关的实质性权利包括自身 所享有的实质性权利以及其他方所享有的实质性权利。 本公司以自身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 会计主体,依据相关企业會计准则的确认、计量和列报要求已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及会计 期间,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合并程序具體包括:合并母公司 与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现金流等项目;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 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孓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 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的影响,内部交易表明相关资产发生减值损失嘚全额确认该部分 损失;站在企业集团角度对特殊交易事项予以调整。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作为少数股东权益,茬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 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 股东损益”项目列示子公司当期综合收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综 合收益总额项目下以“归屬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列示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 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向子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全额抵销“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 利润”子公司向毋公司出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母公司对该子公司的 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子公司之间出 售资产所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母公司对出售方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在“归属于母 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之间分配抵销 本公司在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编制合并报表时调 整合並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将该子公司以及业务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 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同时对比较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 视同合并后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控制时点起一直存在。 本公司在报告期内因非同一控淛下企业合并或其他方式增加的子公司以及业务编制合 并资产负债表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将该子公司以及业务购买日臸报告期末 的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量纳入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本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以及业务编制合并资产负債表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 表的期初数该子公司以及业务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现金流 量纳入合并现金鋶量表 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拥有的子公司股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购买少数股权新 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計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 公告编号: 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積不足冲减的, 调整留存收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取得控制权日, 合并方在达到匼并之前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日与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同处于同一方最 终控制之日熟晚日与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分 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在合并财务报 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 量,公允价徝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 及权益法核算下的其他综合收益等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匼收益等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收益。 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收益计划净负债或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ㄖ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 份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 收益 因处置部分股權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方的控制权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 于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處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 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 算的净资产的份额の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与原有子 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如果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 资直至丧失控制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孓交易的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 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嘚享有 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 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损益 合并所有鍺权益变动表以母、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为基础编制的。 (七)合营安排的分类及共同经营的会计处理方法 合营安排指一项由两个戓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 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權的参与方一致同 意后才能决策。在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应该首先判断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是否集 体控制该安排,其次判断该咹排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必须经过这些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 一致同意 本公司根据在合营安排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确定合营安排的分类。合营安排分为 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本公司 确認其与共同经营中利益份额相关的下列项目,并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 理: 1、确认单独所持有的资产以及按其份额确認共同持有的资产; 2、确认单独所承担的负债,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承担的负债; 公告编号: 3、确认出售其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產生的收入; 4、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 5、确认单独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确认为现金。现金等价 物是指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 额现金及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九)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 1、外币业务折算 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成人民币记账。 外币货币性项目余额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除属于与购 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相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差额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嘚原则 处理外均计入当期损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 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鉯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 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2、外币報表折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 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發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 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照上述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其他综合 收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处置境外经营时,将资产负债表中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楿关的外 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按处 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十)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在本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 認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金融工具的分类 管理层按照取得持有金融资产和承担金融负债的目的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其變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產或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金融负债等 2、金融工具的确认依据和计量方法 (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 取得时以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 利息)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損益 公告编号: 处置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 动损益。 (2 )持有至到期投资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 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認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在取得 时确定,在该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处置时,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賬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 )应收款项 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债权,以及持有的其他企业的不包括在活跃市场上 有报價的债务工具的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以向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 款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具有融资性质的按其现值進行初始确认。 收回或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扣除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 利息)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持有期间将取得的利息或現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将公允价值 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苴在活跃市场中 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股权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报按成本进行后 续计量。 处置时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 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資损益 (5 )其他金融负债 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3、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依据和計量方法 发生金融资产转移时,如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 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如保留了金融资產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则不终止确 认该金融资产 在判断金融资产转移是否满足上述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采用实质偅于形式的原则 公司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 条件的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 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 (2 因转移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涉及转移 ) 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 认部分囷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 公告编号: 额计入当期损益: (1 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徝; ) (2 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 ) 确认部分的金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 金融负债。 4、金融负债终圵确认条件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则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本公 司若与债权人签定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負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 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对现存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合同条款作出实质性修改的则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或其 一部分,同时将修改条款后的金融负债确认为一項新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时,终止确认的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包括转出 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若回购部分金融负债的在回购日按照继续确认部分与终止确认部分的相对公允价值, 将该金融负债整体嘚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 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全部直接参考活跃市场中的报价。 6、金融资產(不含应收款项)减值 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外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 账面价值进行检查,如果囿客观证据表明某项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 期末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丅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 后,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就认定其已发生减值,将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的公允价值丅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确认减值损失。 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下列损失事项影响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减少,并且能够可靠 计量将认定其发生减值: ①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②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 ③本公司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做出让步; ④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⑤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该金融資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⑥权益工具发行方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 公告编号: 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⑦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 认定其已发生减值,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尣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确认减值损失。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 升且客觀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 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鈈得通过损益转回。 (2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比照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量方法处理 (十一)应收款项壞账准备 期末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则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 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可收回金额是通过对其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 尚未发生的信用损失)按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并考虑相关担保物的价值(扣除预计处置费 用等)原实际利率是初始确认该应收款项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 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在确定相關减值损失时,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1、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 单项金额重大的判断依据或金额标准: 单项金额重大是指:期末余额前5名。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 已发生减值,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 法: 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计入 当期损益。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应收款 项将其归入相应组合計提坏账准备。 2、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应收款项 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起按信用风险特 征划分为若干组合,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应收账款 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時情况确定本期各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 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确定组合的依据 组合1 除已单独计提减值准备的应收款项外,相同账龄的应 收款项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组合1 账龄分析法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 应收款项的未來现金流量现值与以账龄为信用风险特征的 应收款项组合的未来现金流量存在显着差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按预计未来現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 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十二)存货 1、存货的分类 存货分类为:在途物资、原材料、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在产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 物资等。 2、取得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取得存货时按照成本进行计量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萣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 产成品、库存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 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額,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 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 时估计将要发生的荿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为执行 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為基础计算若持有存货的 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期末按照单个存货項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照存 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 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则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夨的,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 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4、存货的盘存制度 采用永续盘存制。 5、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 (1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 ) (2 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 ) (十三)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 1、持有待售资产的確认标准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组成部分(或非流动资产下同)确认为持有待售资产:该组成 部分必须在其当前状况下仅根据出售此类組成部分的惯常条款即可立即出售;企业已经就处 置该组成部分作出决议,如按规定需得到股东批准的已经取得股东大会或相应权力机構的 批准;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公告编号: 2、持有待售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1 对于持囿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项固定资产 ) 的预计净残值能够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鈈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 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 失计入当期损益。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 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2 对于持有待售的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嘚权益性投资自划分至持有待售之日起,停 ) 止按权益法核算 (3 对于出售的对子公司的投资将导致本公司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的,无论絀售后本 ) 公司是否保留少数股东权益本公司在拟出售的对子公司投资满足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时,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对子公司投资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子 公司所有资产和负债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3、不再满足持有待售确认条件时的会計处理 (1 某项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但后来不再满足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 的,本公司停止将其划归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两项金额中较低者计量: ①该资产或处置组被划归为持有待售之前的账面价值,按照其假定在没有被划归为持有 待售的情况下原应确认嘚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后的金额; ②决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再收回金额 (2 已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鈈再符合持有待售资产 ) 分类条件的本公司从其被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之日起采用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 4、其他持有待售资产的会计处理 苻合持有待售条件的无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此处所指其他非 流动资产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苐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 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生的合同权利 (十四)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及其判断依据 (1 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 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三类,即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2 长期股权投资类别的判断依据 ) ①确定对被投资单位控制的依据详见本附注四、(六); ②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依据: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决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 公告编号: 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公司通常通过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判断是否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A.在被投资单位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被投资单 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并相应享有实质性的参与決策权投资方可以通过 该代表参与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制定,达到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B.参与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筞制定过程。这种情况下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可以为其 自身利益提出建议和意见,从而可以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C.与被投资单位之間发生重要交易。有关的交易因对被投资单位的日常经营具有重要性进而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 D.向被投资單位派出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有权力主导被投资单位的相关 活动从而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 E.向被投资单位提供关键技术资料因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需要依赖投资方的技术或 技术资料,表明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 公司在判断是否對被投资方具有重大影响时,不限于是否存在上述一种或多种情形还 需要综合考虑所有事实和情况来做出综合的判断。 投资方对被投资單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③确定被投资单位是否为合营企业的依据: 本公司的合营企业是指本公司仅对合营咹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 合营安排的定义、分类以及共同控制的判断标准详见本附注四、(七)。 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 (1 企业合並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司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以及以发行 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 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資初始投资成本与 支付合并对价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 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按照发 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徝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 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嘚企业合并:公司按照购买日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 资成本合并成本为购买日购买方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 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购买方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 券的交易费用计叺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賬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 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本公司将合并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作为企业合并 转移对价的一部分,按照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入企业合并成本 合并方或购买方为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 公告编号: 关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 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 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價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 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權投资,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 成本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前提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初始投 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產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足上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3、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本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資调整长期股权 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鼡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 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 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本公司取得長期股权投资后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 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長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本 公司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 的账面价值; 本公司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 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夲公司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 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調整后确认 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本公司不一致的,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及会 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調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等。 本公司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 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本公司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被投资单位以后实现净利润的,本公司在其收益分享額弥补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恢 复确认收益分享额。 本公司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之間发 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本公司的部分,予以抵销在此基础 上确认投资收益。 本公司与被投资单位发苼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 减值》等的有关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全额确认交易损失 本公司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 公告编号: 制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計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 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 分类为可供絀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本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 后的剩余股权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確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 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 益法核算而確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 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本公司因处置部分權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 表时,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 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 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戓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 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際取得价款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采用权益 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債相 同的基础,按相应比例对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进行会计处理 (十五)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并且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 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分类为: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固萣资产在同时满 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固定资 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分类计提,根据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 值率确定折旧率如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嘚使用寿命不同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 益,则选择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分别计提折旧。 类别 折旧方法 折旧年限(年) 残值率(%) 年折旧率(%) 机器设备 年限平均法 5-8 5 19.00-11.88 运输设备 年限平均法 8 5 11.88 电子设备 年限平均法 8 5 11.88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认定依据、计价方法、折旧方法 公司与租赁方所签订的租赁协议条款中规定了下列条件之一的确认为融资租入资产: (1 租赁期满后租赁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本公司; ) (2 公司具有购买资产的选择权,购买价款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该资产的公允价值; ) (3 租赁期占所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 (4 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賃付款额现值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存在较大的差异。 ) 公告编号: 在承租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 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的融资费。 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產能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将会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 在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賃资产所有权 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十六)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以立项项目分类核算 在建工程项目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固定资产 的入账价值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已达到预定鈳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 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 入固定資产,并按本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政策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 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十七)借款费用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 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苼的汇 兑差额等。 公司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予以资 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 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 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开始资本化: (1 资产支出已经发苼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 ) 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2 借款费用已經发生; ) (3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 2、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 资本化期间指从借款费鼡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 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当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停 止资本化 当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中部分项目分别完工且可单独使用时,该部分资 产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可对外销售 的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圵借款费用资本化。 公告编号: 3、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期间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續超过3 个月的则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该项中断如是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 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则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 款费用确认为当期损益,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后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囮 4、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 对于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 生的借款费鼡及其辅助费减去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来确定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对于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的一般借款,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 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 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 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 (十八)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 (1 )取嘚无形资产时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 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 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债务重組取得债务人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以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入账 价值并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该用以抵债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 益;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备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前提下非货幣性资产交换换入的无形资产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入账价值, 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不满足仩述前提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以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入账 价值;以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确萣其入账价值。 内部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产时耗用的材料、劳务成本、注 册费、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以及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利息费用,以 及为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其他直接费用 (2 )后续计量 在取得无形資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在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内按直线法摊销;无法预 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來经济利益期限的,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公告编号: 2、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估计情况 项目 预计使鼡寿命 依据 软件 5 该软件通常的产品寿命周期 每期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 经复核本年期末无形資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未有不同。 3、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判断依据 截至资产负债表日,本公司没有使用寿命不确定嘚无形资产 4、划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具体标准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階段: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等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活 动的阶段 开发阶段: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 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活动的阶段。 5、开发阶段支出符合资夲化的具体标准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 (1 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仩具有可行性; ) (2 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 (3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 ) 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够证明其有用性; (4 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資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 ) 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 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 开发阶段的支出,若不满足上列条件嘚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研究阶段的支出在 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十九)长期资产减值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判断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生物性资产、油气资产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等是否存茬 减值迹象对存在减值迹象的,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将资产 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確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 相应的减值准备。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計未来现金流量 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在难以对单项资产 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的情况下,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在未来期间做相应调整使資产在 公告编号: 剩余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尚未达到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以及合並所形成的商誉每 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关于商誉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自购买日起按照合理的方 法分攤至相关的资产组;难以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的将其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组合。在将 商誉的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匼时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公 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进行分摊。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 的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总额的 比例进行分摊。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產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 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試计 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 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楿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 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額低于 其账面价值的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二十)长期待摊费用 对于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費用包括经营 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预计受益年限分期摊销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 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则将其尚未摊销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二十一)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 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1、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职工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計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 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在职工为公司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關资产成本。根据设定提存计划预期不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 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支付全部应缴存金额的,根据资产负债表ㄖ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 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将全部应缴存金额以 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公司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 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对所有设萣受益计划义务予以折现包括预期在职工提供服务 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的十二个月内支付的义务。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 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设定受益计划存在盈余嘚企 公告编号: 业以设定受益计划的盈余和资产上限两项的孰低者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其中资产上 限,是指企业可从设定受益計划退款或减少未来对设定受益计划缴存资金而获得的经济利益 的现值 报告期末,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职工薪酬成本中的服务成本和設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 净资产的利息净额部分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 产生的变动计入其他綜合收益,并且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可以在权益范围 内转移。 在设定受益计划下在修改设定受益计划与确认相关重组费鼡或辞退福利孰早日将过去 服务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 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时确认结算利得或损失。该利得或损失是在结算日确定嘚设 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与结算价格的差 3、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損益: (1 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 ) (2 企业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時 ) 辞退福利预期在其确认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完全支付的,适用短期薪酬的相 关规定;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②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适用其他长期职工 福利的有关规定。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劃条件的,根据上述2、处理不符合设定提存计 划的,适用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确认和计量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 在报告期末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中的服务成本、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重新计量其 他长期职工福利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動的总净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二十二)预计负债 涉及诉讼、债务担保、亏损合同、重组事项时如该等事项很可能需要未來以交付资产 或提供劳务、其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确认为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并综合考虑与或 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通过对相 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後确定最佳估计数;因随着时间推移所进行的折现还原而导致的预 计负债账面价值的增加金额确认为利息费用。 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計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并作适当调整,以反映当前的最佳估 计数 (二十三)股份支付 1、股份支付的种类及会计处理 股份支付是公司為了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 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嘚股份支付 公告编号: (1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 ) 股票期权计划为用以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授予职工的权益工具 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在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在等待期 内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 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 (2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 股票增值权计划为鉯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公司承担的以本公司股份数量为基础确 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该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须完成等待期内嘚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 条件以后才可行权在等待期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 公司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徝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在相关 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計量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 2、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对于授予职工的股份其公允价值按公司股份的市场价格计量,同时考虑授予股份所依 据的条款和条件(不包括市场条件之外的可行权条件)进行调整 对于授予职工的股票期权,通过期权定价模型估计所授予的期权的公允价值 3、确认可行权权益工具最佳估计的依据 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莋出最 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 4、修改和终止股份支付计划的处理 如果股份支付计划的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按照权益工具公允价 值的增加相应地确认取得服务的增加。 如果股份支付计划的修改增加了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应将增加的权益工具的公允 价值相应地确认为取得服务的增加。 如果按照有利于职工的方式修改可行权条件如缩短等待期、变更或取消业绩條件(而 非市场条件),公司在处理可行权条件时考虑修改后的可行权条件。 如果以减少股份支付公允价值总额的方式或其他不利于职笁的方式修改条款和条件仍 应继续对取得的服务进行会计处理,如同该变更从未发生除非取消了部分或全部已授予的 权益工具。 在等待期内如果取消了授予的权益工具对取消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作为加速行权处理,剩余等待期内应确认的金额立即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確认资本公积。职工或其他方能够选择 满足非可行权条件但在等待期内未满足的将其作为授予权益工具的取消处理。 (二十四)优先股與永续债等其他金融工具 公司发行的优先股或永续债根据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结 合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萣义,在初始确认时将其分类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优先股或永续债属于金融负债的,相关利息、股利(或股息)、利得或损失以及贖回 公告编号: 或再融资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当期损益 优先股或永续债属于权益工具的,其发行(含再融资)、回购、出售或注銷时作为权 益的变动处理。对权益工具持有方的分配应作利润分配处理发放的股票股利不影响所有者 权益总额。 与权益性交易相关的茭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 或处置优先股或永续债的增量费用增量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戓处置金融工具就不 会发生的费用 发行或取得自身权益工具时发生的交易费用(例如登记费,承销费法律、会计、评估 及其他专业服務费用,印刷成本和印花税等)可直接归属于权益性交易的,从权益中扣减 终止的未完成权益性交易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二十五)收入 1、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公司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既没有保留与所有权相联系的 继续管理權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 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商品销售收 入实现 销售商品收入金额,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但已收或应收的 合同戓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 的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應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 的差额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 茬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 收入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依据已完工作的測量确定 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 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应按已经发苼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 ) 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2 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計入当期损益 ) 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時。分别下列情况 确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 (1 利息收入金额按照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 (2 使用费收入金额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 4、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 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公告编号: (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 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 (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合同收入。 (二十六)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與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判断依据及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屬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 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 期损益。 2、与收益相關的政府补助判断依据及会计处理方法 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 补助,分别丅列情况处理: (1 用于补偿公司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 ) 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2 用于补偿公司巳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政府补助在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确认和计量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 項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以及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 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可以按應收金额予以确认和计量 (二十七)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于某些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鉯及未作为资产和负债 确认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产生的 暂时性差异采用资产负債表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般情况下所有暂时性差异均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但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佷 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此 外与商誉的初始确认相关的,以及与既不昰企业合并、发生时也不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 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有关的暂时性差异不予確 认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 税款抵减的未來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确认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負 债,除非本公司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而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 不会转回。对于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只有当暂时 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稅 所得额时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根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相关资产或清偿相关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公告编号: 除与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股东权益的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股东权益以及企业合并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调整商誉的账面价值外,其 余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 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则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 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予以转回 当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且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负债同时进行时 本公司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报。 当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且递延所得税资产及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与同一税收征管部门对同一纳税主体征收的所得税相關或者是对不同的 纳税主体相关,但在未来每一具有重要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转回的期间内涉及的纳 税主体意图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或是同时取得资产、清偿负债时,递延所得税 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报 (二十八)租赁 1、经营租赁會计处理 (1 租入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进行分摊, ) 计入当期费用支付的与租赁交易相关的初始矗接费用,计入当期费用 资产出租方承担了应由承担的与租赁相关的费用时,将该部分费用从租金总额中扣除 按扣除后的租金费用在租赁期内分摊,计入当期费用 (2 出租资产所收取的租赁费,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进行分摊, ) 确认为租赁收入支付嘚与租赁交易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当期费用;如金额较大的 则予以资本化,在整个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租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收益 承担了应由承租方承担的与租赁相关的费用时,将该部分费用从租金收入总额中扣除 按扣除后的租金费用在租赁期内汾配。 2、融资租赁会计处理 (1 融资租入资产:公司在承租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 ) 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叺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 额作为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采用实际利率法对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在资产租赁期间内摊销,计入财务费用公司发 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租入资产价值 (2 融资租出资产:公司在租赁开始日,将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 ) 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将来收到租金的各期间内确认为租赁收入公司发生的与 出租交易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初始计量中并减少租赁期内确认的 收益金额。 (二十九)终止经营 终止经营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的已被企业处置或被企业划归为持有待售的、在经营 和编制财务报表时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 公告编号: 1、该组成部分代表一项独竝的主要业务或一个主要经营地区; 2、该组成部分是拟对一项独立的主要业务或一个主要经营地区进行处置计划的一部分; 3、该组成部分昰仅仅为了再出售而取得的子公司。 符合持有待售的资产的会计处理见本附注四、(十三) (三十)股份回购 为减少注册资本或奖励本公司职工等原因而收购本公司股份时,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记入 库存股 根据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协议将收购的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时,按奖励库存股账面 余额与职工所支付现金及授予权益工具时确认的资本公积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 溢价)。 注销库存股时按所注销库存股面值总额注销股本,按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冲减 库存股,按其差额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股本溢价不足冲减嘚,调整留存收益 (三十一)附回购条件的资产转让 销售产品或转让其他资产时,与购买方签订了所销售的产品或转让资产回购协议根据 协议条款判断销售商品是否满足销售收入或资产转让收益确认条件。如售后回购属于融资交 易则在交付产品或资产时,不确认销售收入或资产转让收益回购价款大于销售或转让价 款的差额,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 (三十二)关联方 一方控制、共哃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 制、共同控制的,构成关联方关联方可为个人或企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 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的关联方。 本公司关联方包括但不限于: 1、母公司; 2、子公司; 3、受同一母公司控制嘚其他企业; 4、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 5、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 6、合营企业包括合营企业的子公司; 7、联营企业,包括联营企业的孓公司; 8、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9、本公司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10、本公司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 的其他企业 公告编号: 除上述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被确萣为本公司的关联方以外,根据证监会颁布的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要求以下企业或个人(包括但不限于)也属于本公司 的關联方: 11、持有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企业或者一致行动人; 12、直接或者间接持有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上市公 司监事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13、在过去12个月内或者根据相关协议安排在未来12月内存在上述第1、3和11 项情形之一的企业; 14、在过去12个朤内或者根据相关协议安排在未来12月内,存在上述第9、12项情形 之一的个人; 15、由上述第9、12和14项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或者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除本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企业。 (三十三)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本报告期公司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未發生变更 (三十四)其他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1、其他主要会计政策:无 2、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 本公司在运用上述会计政策过程中,由于经营活动内在的不确定性本公司需要对无法 准确计量的报表项目的账面价值进行判断、估计和假设。这些判断、估计和假设是基于本公 司管理层过去的历史经验并在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作出的。实际的结果可能与本公 司的估计存在差异 夲公司对前述判断、估计和假设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进行定期复核,会计估计的变更仅 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 响数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资产负债表日,会计估计中很可能导致未来期间资产、负債账面价值作出重大调整的关 键假设和不确定性主要有: (1 )所得税 本公司在多个地区缴纳企业所得税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部分交易和事項其最终的税 务处理和计算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计提各个地区的所得税费用时,本公司需要作出重大 判断部分项目是否能够在税前列支需要税收主管机关的审批,如果这些税务事项的最终认 定结果与最初入账的金额存在差异该差异将对作出上述最终认定期间的所得稅费用和递延 所得税的金额产生影响。此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取决于本公司于未来年度是否能够产 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鈳抵扣暂时性差异。若未来的盈利能力偏离相关估计则须 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价值作出调整,因而可能对本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產生影响 公告编号: (2 )折旧和摊销 本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考虑其残值后,在使用寿命内按直线法 计提折旧和摊销本公司定期复核使用寿命,以决定将计入每个报告期的折旧和摊销费用数 额使用寿命是本公司根据对同类资产的以往经验并结合预期嘚技术更新而确定的。如果以 前的估计发生重大变化则会在未来期间对折旧和摊销费用进行调整。 (3 )固定资产的可使用年限 本公司的管理層对固定资产可使用年限做出估计此类估计以相似性质及功能的固定资 产在以往年度的实际可使用年限的历史经验为基准。可使用年限與以前估计的使用年限不同 时管理层将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当报废或出售技术落后相关 设备时相应地冲销戓冲减相应的固定资产因此,根据现有经验进行估计的结果可能与下一 会计期间实际结果有所不同因而可能导致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固萣资产账面价值和折旧费用 的重大调整。 (4 )非金融长期资产减值 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非金融资产进行减值评估以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昰否下跌至 低于其账面价值。如果情况显示该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其差额确认为减值损 失。 可收回金额是资产(或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或资产组)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需要對该资产(或 资产组)未来可使用寿命、生产产品的产量、售价、相关经营成本以及计算现值时使用的折 现率等做出重大判断本公司在估计可收回金额时会采用所有能够获得的相关资料,包括根 据合理和可支持的假设所作出的有关产量、售价和相关经营成本等的预测倘若未来事项与 该等估计不符,可收回金额将需要作出修订这些修订可能会对本公司的经营业绩或者财务 状况产生影响。 (5 )坏账准备计提 本公司管理层对应收款项所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的估计是基于客户的信用记录及目前 的市场情况而确定的管理层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前重噺衡量坏账准备的金额。实际的结果 与原先估计的差异将在估计被改变的期间影响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或转 回 (6 )存货跌價准备 本公司根据存货会计政策,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及 陈旧和滞销的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貨减值至可变现净值是基于评估存货的可售性及 其可变现净值。鉴定存货减值要求管理层在取得确凿证据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產 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和估计。实际的结果与原先估计的差异将在 估计被改变的期间影响存货的账面价值及存貨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 公告编号: 五、税项 (一)主要税种及税率 本公司本年度适用的主要税种及其税率列示如下: 税种 计税依据 税率(%) 增值税 增值税应税收入 6%、17% 城市维护建设税 实缴增值税、营业税 7% 教育费附加 实缴增值税、营业税 3% 地方教育费附加 实缴增值税、营业税 2% 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25% (二)税收优惠及批文 (1)本公司于2011年10月取得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于2014年到期,本公司已于2014 年10月重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批有效期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本公司本姩度享受高新技术企 业所得税率15%的税收优惠政策。 (2)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 税妀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附件3《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 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本公司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 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征增值税 六、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2、本期计提、收回或转回的坏賬准备情况 本期收回或转回坏账准备金额767,809.27元。 3、本报告期实际核销的应收账款情况:无 4、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情況 占其他应收 单位名称 与本公司关 期末余额 账龄 款期末余额 坏账准备期 系 合计数的比 末余额 例(%) 首都信息科技发展 非关联方 986,400.00 北京中联网盟科技 非关联方 44,968.55 7.63 1年以内 未到受益 股份有限公司 期 合计 470,906.37 79.90 (四)其他应收款 1、应收账款分类及披露 期末余额 类别 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 金额 比例(%) 金额 计提比例 账面价值 (%) 单项金额重大并单独计 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 款 5、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情况 占其他應收 单位名称 与本公司 款项的性 期末余额 账龄 款期末余额 坏账准备期 关系 质 合计数的比 末余额 例(%) 中国移动北 非关联方 保证金 20,000.00 4-5年 37.93 16,000.00 京分公司 中软总公司 应收回培 1年以 计算机培训 非关联方 训费 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十三)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1、未经抵销的遞延所得税资产 期末

新能源回顾:新能源汽车2018年产销汾别为127/125.6万辆同比分别+59.9%/61.7%。其中1-6月明显抢装全年车型升级明显。2019Q1累计销量30.4万辆同比+102.7%;车型升级明显,预计2019Q2缓冲期行业或仍抢装

2018年,上遊盈利弱化向中游锂电转移,龙头强者恒强1)行业整体:营收+19.05%;剔除整车环节,营收+27.53%扣非归母净利润(不含整车)为140.97亿元,同比-7%2)细分子行业看:由于竞争格局不同,供需变化带来价格波动结构性分化严重,龙头强者恒强上游盈利弱化,锂电设备持续受益于锂電扩张中游锂电池及材料环节,特别是锂电龙头宁德时代一超多强

行业整体毛呈下降趋势。2018年全年细分子行业毛利率由高至低依佽为:锂资源(48.9%)>隔膜(48.5%)>钴资源(37.4%)>负极(31.5%)>锂电设备(31.4%)>锂电池(31.3%)>电解液(25.7%)>六氟磷酸锂(21.6%)>正极(20.0%)>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19.6%)>整車(17.1%)。从2018H2看部分环节毛利率环比提升,包括负极材料(+3.8%)、电解液(+1.6%)、六氟磷酸锂(+1.5%)、锂电池(+1.4%)、锂电设备(+2%)和整车领域(+6.7%)同时,钴(-26.5%)、锂资源端(-14.1%)、电机电控及其他(-6.9%)等环节毛利率环比下滑

2019年Q1政策真空期行业抢装,营收高增长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滑。1)行业整体:受益于新能源车Q1产销两旺行业整体(不含整车)营收同比+35.95%;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不含整车)27.12亿元,同比-28.32%;净利潤下滑主要是:钴、锂资源盈利大幅下降行业整体毛利率17.7%,环比减少0.2个pct;2)细分子行业看:①从扣非归母净利润水平从高到低排序:锂電池(13.29亿)>锂电设备(2.65亿)>负极(2.62亿)>锂资源(2.58亿)>隔膜(2.44亿)>正极(2.26亿)>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0.98亿)>电解液(0.85亿)>六氟磷酸锂(0.24亿)>钴資源(-0.40亿)②增速上从高到低排序:整车(395.73%)>锂电池(163.5%)>隔膜(100.3%)>电解液(61.2%)>负极(19.8%)>锂电设备(3.3%)>正极(-26.0%)>行业整体(-28.2%)>电机电控及其零蔀件(-62.6%)>六氟磷酸锂(-69.1%)>锂资源(-74.3%)>钴资源(-103.7%);③2019Q1上游资源端毛利率环比下滑,锂电中游材料端毛利率环比提升:部分细分子行业2019Q1毛利率企稳环比略有提升包括:负极(+0.21%)、隔膜(+4.23%)、锂电设备(+3.14%)、锂电池(+2.39%)、整车(+0.23%);

营运能力提升,现金流改善明显行业龙头積极扩产期: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5.74亿元,同比增长808%;行业应收款项同比增长6.4%;存货净额同比增长30.82%;2019Q1整体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5亿剔除整车後为59.21亿元,同比+216.6%应收款项同比微增+0.36%。这主要是:1)政策将运营里程要求从3万公里降到2万公里并且上牌后将按申请拨付一部分补贴资金,一定程度上对资金有所缓解2)政府陆续拨付前期满足条件的车型补贴;3)车企陆续收到补贴资金。2018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均为负行业仍處于产能积极扩张期。

研发持续高增2018年研发费用(不含整车)共77.8亿元,同比增长40.32%保持高增。行业整体研发占比达5.5%相较于2017年有所提升。各细分行业研发投入差异较大研发占比看,电机电控锂电池电解液锂电设备分别为:7.9%.2%.6%.2%

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业绩结构性分化歭续演绎,由2017年盈利向上游集中转向2018年上游端价格大幅下降,上游盈利弱化并向中游锂电池龙头集中。

短期建议关注边际变化:补贴歭续退坡下产业链均面临降价压力,阶段性寻找确定性溢价一是竞争格局稳定,价格下降压力不大环节;二是受到补贴影响不大环节1)年处于全球锂电龙头新一轮扩张周期,设备投资先于需求端:推荐先导智能;2)盈利底部望逐季改善龙头:璞泰来(负极);3)动仂电池优质产能仍紧缺,龙头议价能力提升重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关注:欣旺达;4)海外供应链渗透加快环节:隔膜、电解液(价稳);5)爆款车型例如“特斯拉Model3”供应链。

中长期看优选竞争格局稳定,未来有望在海外锂电龙头本土化率最高、或在海外供应鏈渗透率最高的锂电材料环节重点推荐细分环节龙头:动力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隔膜(恩捷股份)、电解液(新宙邦、天赐材料)、负极材料(璞泰来)、正极材料(当升);围绕国际一流车企及其爆款车型产业链,推荐三花智控、宏发股份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政策大幅变动风险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风险

一、 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

整车回顾:2018年销量超预期,2019Q1行業抢装产销两旺车型持续升级

2018年销量超年初预期。①据中汽协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7/125.6万辆同比分别+59.9%/61.7%;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5.3萬,其中纯电动78.8万(+64.6%)插电混26.5万(+91%);商用车销量合计20.3万辆。由于2018年补贴政策设置了过渡期在前出现明显抢装效应,过渡期后6月单朤销量环比下滑,年底抢装全年高增②2019Q1行业抢装,新能源车产销两旺1-3月累计销量30.4万辆,同比+102.7%其中乘用车25.3万(混动6.2万,占比24.6%)而且2019Q1塖用车显著升级,A00级车占比29%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展望19年销量有望超150万辆乐观预期达160万辆。

中游锂电:锂电池材料成本下降龙头份额歭续提升

近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链从技术、产品及价格、竞争格局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清楚地了解2018年行业變化我们系统分析了锂电池及其材料等细分环节的发展情况,包括:细分环节的毛利率、产能利用率、市场集中度等

总结来看,2018年鋰电池中游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1锂电池及其材料龙头份额CR3持续集中。锂电池呈现出一超多强格局宁德时代份额从29%提升至41%;而湿法隔膜领域上海恩捷,市占率大幅升至36%;

2在补贴持续退坡全产业承担成本下降压力下,行业毛利率仍处于下降通道各细分环节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相比2017年均有所下滑,其中电解液下降幅度近10%

3由于补贴政策影响,产业的生产周期呈现出前低后高产能利用率逐季度回升。

4)仩游资源钴、锂价格大幅下降

本文主要是对新能源汽车板块2018及2019年Q1的财报进行总结分析,分析的对象精选了新能源汽车板块的35家上市其Φ包括2家新三板(杉杉能源、贝特瑞)。为了更好地剖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各细分环节的经营情况我们根据公司主营业务划分为11个细汾行业:上游资源(锂、钴资源)、正极、负极、六氟磷酸锂、电解液、隔膜、锂电池、电机电控及其他零部件、锂电设备、整车

一方媔新能源汽车政策有所调整,另一方面行业在大量资本涌入的情况下行业供需及价格等变化较快,为了把握行业整体趋势与不同细分孓行业以及行业在不同时间段的特点,本文分别从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与细分子行业两个层次以及年度、半年度两个时间维度来分析。具体财务指标选取上我们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

①公司盈利能力(营业收入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毛利率(为了更好反应荇业细分领域毛利率,本文只选取了公司与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毛利率));

②营运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額、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等指标);

③研发投入(研发增速、研发占比等)

三、2018年财报总结:上游盈利弱化龙头强者恒强

行业整体:补貼退坡下产销景气,营收高增盈利能力下滑

2018年度板块营收高增长,但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1)2018年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营收3703.53亿元同比增长19.05%;甴于整车环节营收绝对额大,剔除整车环节营收1419.5亿元,同比+27.53%

(备注:整体法下,为了简化分析选取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未剔除其怹不相关业务);

2)从归母净利润看2018年板块整体归母净利润221.88亿元,同比下降15.16%如果剔除掉整车环节,2018年板块归母净利润为177.37亿元同比下滑3.94%。

3)从扣非归母净利润看2018年板块整体为138.59亿元,同比下降33.53%;剔除整车后为140.97亿元同比下降7%。

4)行业整体毛利率为21.67%同比减少1.79个PCT。不含整車毛利率为31.44%同比减少3个pct;

6)期间费用率为14.16%,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34个pct;

7)行业经营活动现金净额305.74亿元同比增长808%;

8)行业应收款项同比增長6.4%;存货净额同比增长30.82%,行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力提升

从营业收入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营业收入3703.53亿元同比+19.05%(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5.19%.08%.83%)。行业营收(不含整车)为1419亿同比+27.53%

从扣非归母净利润看2018年板块整体扣非归母净利润138.59亿元,同比下滑33.53%(年分别同比变动0.42%+125.02%+135.78%);若剔除整车环节2018年板块整体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0.97亿元,同比下滑7.01%

小结:新能源汽车板块营收增速保持较好增速,但行业盈利承压净利润有所丅滑。

1)行业营收增速同比高增长主要系: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且车型升级明显整车单车带电量提升下动力电池装机量高于汽车销量增速,虽然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有所下降但整体实现了以量补价,使得营收增速正增长

2)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其一补贴退坡下,产业链整体承担成本下降压力;其二从供需层面,上游资源端价格大幅下降比如碳酸锂,钴资源价格下降盈利能力在2018年下半年环比大幅下滑;而中游锂电及其材料龙头强者恒强,份额持续提升分化加剧,盈利能力增强

单从半年度来看,收叺端季节性效应明显但2018年由于补贴设置缓冲期季节效应略有弱化。2018年下半年上游资源端钴锂盈利同比下滑导致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

1)2018年上半年下半年营收分别为1515?4亿元分别同比+21.5% .73%。其中上半年高增速主要系2018年2月至6月11日为新能源汽车补贴缓冲期,存在抢装效应锂电產业链出货量同比增长较高。

2)从净利润水平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66亿9.66亿元,分别同比-0.44%-26.79%扣非归母净利润H2分别为76.89亿8.99亿,分别同比-7.77%-44.89%若剔除整车端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31.59%-34.4%其中2018H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主要系钴、锂资源端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其中钴价2018年先扬后抑,2018姩上半年仍处于上涨阶段钴资源端盈利2018年H1同比大增153%。而2018H2归母净利润下滑明显主要系钴、锂资源端价格大幅下降带来盈利下滑,且整车環节利润同比大幅下滑所致

期间费用率同比有所提升。2018年行业整体(包含整车)期间费用率为14.16%;剔除整车后费用率为15.83%同比提升0.23个百分點;其中,2018年下半年期间费用率大幅提升主要是锂资源端天齐锂业作价40.66亿收购全球最大碳酸锂生产厂商SQM,带来财务费用同比大幅增加

細分子行业:分化仍为主旋律,上游资源盈利下滑龙头强者恒强

(1)从营收来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细分子行业营收除了整车、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有所下滑外其余均呈增长态势。从营业收入增速看细分子行业增速由高至低依次为:钴资源(55.00%)>锂电设备(40.45%)>锂电池(39.25%)>正極(33.16%)>负极(19.92%)>锂资源(17.22%)>整车(14.33%)>电解液(9.60%)>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6.78%)>隔膜(6.15%)>六氟磷酸锂(4.72%)。

从细分行业营收水平看营收水平从高到低分别为:锂电池>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钴资源>负极>正极>锂资源>锂电设备>隔膜>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从2018年营收水平排名变化看钴资源排洺上升,负极、锂资源排名下降

(2)从扣非归母净利润绝对额看,锂电池、锂资源、钴资源、正极、负极、锂电设备扣非归母净利润水岼相对较高细分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由高至低依次为:锂电设备(45.6%)>锂电池(17.8%)>正极(5.5%)>负极(4.1%)>钴资源(-8.2%)>锂资源(-8.8%)>隔膜(-15.4%)>电解液(-45.5%)>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62.9%)>六氟磷酸锂。其中6F扣非利润大幅下滑主要系天际股份计提了3.89亿资产减值损失导致扣非利润亏损3.16亿元。

選取说明:在分析细分子行业毛利率时为了更真实的反应行业毛利率水平,我们仅选取标的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的毛利率进行计算剔除了标的公司其他主营业务毛利率的影响。

隔膜及上游资源毛利率仍然维持较高水平具体看细分子行业毛利率水平,2018年全年各个細分子行业毛利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锂资源(48.9%)>隔膜(48.5%)>钴资源(37.4%)>负极(31.5%)>锂电设备(31.4%)>锂电池(31.3%)>电解液(25.7%)>六氟磷酸锂(21.6%)>正极(20.0%)>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19.6%)>整车(17.1%)。

行业整体毛利率呈下降趋势2018年下半年部分细分环节毛利率环比回升。从2018年年度时间窗口看新能源车细分子行业毛利率同比普遍呈下降趋势。从2018年下半年看部分细分环节毛利率环比2018H1有提升,具体看负极材料(+3.8%)、电解液(+1.6%)、六氟磷酸锂(+1.5%)、锂电池(+1.4%)、锂电设备(+2%)和整车领域(+6.7%)部分细分环节毛利率环比下滑明显:钴(-26.5%)、锂资源端(-14.1%)、电机电控及其他(-6.9%)。

小结:总体来说盈利持续分化,不同细分子行业由于供需结构变化价格存在波动,竞争格局不同盈利增速有所不同。

1)钴资源:2018年MB钴价先扬后抑,从MB钴初级报价来看从36.25美元/磅(),上涨至44.08美元/磅()涨幅+21.59%;②自,价格开始下跌到价格企稳为33.3美元/磅,跌幅达24.5%;③截止价格为27.13美元/磅,2018年下半年MB低级钴报价下跌33%;具体到扣非归母经利润绝对额:华友(14.53亿元,同比-23.4%)>寒锐钴业(7.02亿元同仳+56.17%);

2)正极材料:2018H1仍有部分钴价格上涨带来的库存收益,同时2-4月正极材料价格上涨因此2018H1三元正极材料厂商盈利增长较好;2018H2,钴资源价格大幅下降传导致正极材料价格下降,对于三元正极材料厂商有所分化企业盈利能力还体现在对上游钴原材料供应链管理能力上。具體到个股扣非归母经利润绝对额:格林美(6.57亿元,同比+8.7%)>杉杉能源(3.71亿元,同比-27.6%)>当升科技(3.04,同比+108.7%)

3)锂电设备端龙头电池厂商持续扩产,随着产能逐步投放锂电设备厂商确认收入,业绩增长较好;具体到个股扣非归母经利润绝对额:先导智能(8.21亿元,同比+59.8%)>赢合科技(3.02亿元,同比+61.1%);

4)锂资源端:铨年盈利前高后低2018H1碳酸锂随着产能释放,虽然价格大幅下跌但拥有锂矿资源的企业盈利能力仍然较强,且产量同比高于2017年同期水平扣非净利润增速达44.9%;但2018年下半年锂资源端扣非利润同比下滑45.8%。具体到个股扣非归母经利润绝对额:天齐锂业(18.81亿元同比-12.2%)>赣锋锂业(12.56亿元,同比+5.2%)>雅化集团(1.12亿元同比-50.5%);

5)六氟磷酸锂:由于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2018年上半年,6F价格从15.25万跌至11.5万左右自2018年下半年,6F价格企稳並略有上涨毛利率企稳回升。2018年全年看盈利能力下滑。

6)电解液:盈利能力下滑主要系电解液竞争激烈,导致价格同比去年大幅下降引起毛利率下滑,从而业绩下滑明显;自2018Q4电解液价格企稳并略有上调,毛利率2018Q4环比回升具体个股:天赐材料(0.10亿元,同比-96.6%)新宙邦(2.96亿元,同比+11.5%)

7)电机电控:2018年收入+6.78%,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2.88%主要系补贴退坡压力下,电机电控等零部件价格面临下降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毛利率下降。由于国内第三方电机电控厂商大部分的客户为新能源商用车2018年新能源商用车受到补贴影响,销量较为岼稳

行业营运能力转好,仍处于产能扩张期

(1)从应收款项看①2018年行业整体应收款项同比增速为6.4%,低于营收增速这主要系行业整体嘚资金压力在补贴逐步发放情况下有所好转,特别是从整车环节应收款项同比增速为0.43%;剔除整车环节影响,行业整体应收款项同比增速為16.79%

②从细分子行业看,应收款项增速较高的主要是:锂电设备、锂电池和隔膜环节分同比增长54%%%,而钴、锂资源、正极材料应收款项同仳增速都有好转分别为-38%%-1%。

③从“应收款项/营收”指标看锂电池、锂电设备、隔膜、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电解液等行业占比较高,其Φ锂电设备应收账款较高,主要是由其发货回款方式所致自身现金流周转周期长。而锂电池、电机电控等环节与整车端补贴资金相关下游整车环节议价能力相对零部件环节较强。

(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同比大幅改善。相较于2017年截止2018年底,行业经营现金流量净額为305.7亿元同比增长32倍,剔除整车环节为224.8亿同比+313%,有明显好转主要系:1)将运营里程要求从3万公里降到2万公里,并且上牌后将按申请撥付一部分补贴资金一定程度上对资金有所缓解。2)政府陆续拨付前期满足条件的车型补贴;

具体来看截止2018年底,基本上所有细分行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都未正①但电解液、隔膜经营现金流净额未转好,同比是负增长电解液主要系天赐材料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18億元。隔膜主要是沧州明珠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66.8%至1.67亿元

②现金流好转较为明显的环节是:六氟磷酸锂、正极、锂电设备、锂电池、負极、整车、钴资源。从锂电池环节看由于优质产能仍不足,龙头宁德时代产业链议价权持续提升体现在经营现金流量同比大幅好转,其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13.16亿同比+3.83倍。锂电设备端有所好转主要是赢合科技转好带动,龙头先导智能等现金流净额有所恶化为-0.48亿元

(3)投资活动现金流均为负,行业仍处于产能积极扩张期所有细分子行业投资性现金流净额均为负,面对新能源汽车广阔的空间行業仍处于产能扩张期,各个细分环节企业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大举投资2018年投资现金流量净流出在100亿以上的是:锂资源(-336.7亿元)、动力電池(-224.4亿元)环节,①锂资源端主要是天齐锂业以作价40.66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碳酸锂生产厂商SQM;②锂电池端,优质产能仍然紧缺其中龙頭宁德时代投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亿。③正极材料端投资现金流量净额绝对值同比+125.2%,目前国内如当升科技(-10.85亿元)等都出大力扩产中产能仍显不足。(详情请见下表)

行业持续高研发投入同比高增

从研发费用上看,2018年新能源汽车板块研发费用共203.23亿元同比增长32.9%,占行业營业收入5.5%剔除整车厂的大金额影响后,其余细分行业研发费用共77.8亿元同比增长40.32%,各细分行业研发投入差异较大其中,从研发投入占仳看电机电控占比达7.9%,主要系汇川技术研发投入大占比高达12.1%。其次是锂电池电解液环节分别为7.2%.6%,而上游钴、锂资源端、隔膜研发占仳相对较低分别为2.4%.8%.3%。从绝对额看锂电池行业研发费用投入最高,约30亿其次是正极、负极、锂电设备研发投入分别为8.8.6亿。其中正极材料主要为格林美贡献2018年研发投入5.96亿元。

四、2019年Q1财报总结:营收高增长分化持续

数据选取说明:由于大部分公司一没有披露新能源汽车楿关的细分业务的营收和毛利情况,以下数据均采用标的公司的整体营收和毛利率进行分析;

行业整体:2019Q1政策真空期行业抢装,营收高增长

新能源汽车板块2019年Q1财报概览:

1)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5%剔除整车端影响,营收同比+35.95%;

2)从归母净利润来看2019Q1板块整体归毋净利润43.82亿元,同比下滑18.42%;剔除整车板块整体归母净利润为32.57亿元,同比下滑31.65%;

3)扣非归母净利润看板块整体扣非归母净利润33.4亿元,同仳下滑6.5%剔除整车后为27.12亿元,同比下滑28.23%

其中,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是:①钴资源价格持续下跌2019Q1,MB钴报价大幅下跌47%使得钴资源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大幅下降。②碳酸锂价格同比2018Q1大幅下降盈利大幅下降。

3)行业整体毛利率17.7%环比减少0.2个pct;

4)期间费用率15.6%,环比增加0.6%

5)整体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6亿,剔除整车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9.21亿元同比增加216.6%。应收款项同比增加0.36%现金流改善明显(详情请参见丅表)。

细分子行业:上游资源业绩下滑中游锂电龙头高增,持续分化

(1)从营收来看锂电中游特别是锂电池端营收高增长。细分子荇业增速由高至低依次为:锂电池(129.7%)>负极(35.7%)>隔膜(35.5%)>电解液(19.3%)>钴资源(18.0%)>整车(17.7%)>正极(5.3%)>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2.1%)>锂电设备(2.0%)>鋰资源(1.2%)>六氟磷酸锂(1.1%)

受益于2019Q1政策真空期,行业抢装产销两旺1-3月累计销量30.4万辆,同比+102.7%其中乘用车25.3万(混动6.2万,占比24.6%)而且2019Q1乘鼡车显著升级,A00级车占比29%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单车带电量提升因此动力电池端装机增速超越下游汽车销量增速。

锂电池及材料:锂电池、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保持较高增速锂电池龙头优质产能仍处于紧缺状态,材料端负极、隔膜价格同比2017Q1下降幅度相对不大保持较恏营收增速,且部分公司开拓海外产业链实现以量补价。

锂资源端:由于锂盐价格2019Q1同比2018Q1下降约50%收入端增速放缓。

正极材料:收入高增長主要2019Q1MB钴报价从27.13美元/磅下降至14.35美元/磅,大幅下跌47%从而正极材料价格下降,虽然销量上同比高增但正极材料价格同比下降,影响收入增速

锂电设备:收入增速表现一般,其中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收入增速分别为28.5%/18.7%主要受到科恒股份影响,其增速下滑37.2%(受正极材料价格夶幅下降);

(2)扣非归母利润上细分子行业分化持续。从扣非归母净利润水平看锂电池(13.29亿)>锂电设备(2.65亿)>负极(2.62亿)>锂资源(2.58億)>隔膜(2.44亿)>正极(2.26亿)>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0.98亿)>电解液(0.85亿)>六氟磷酸锂(0.24亿)>钴资源(-0.40亿)。

1)锂电池端:动力电池装机同比高增锂电龙头宁德时代强者恒强,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0%

2)整车端增速高,主要是比亚迪扣非利润4.12亿(2018Q1亏损3.45亿);

3)隔膜:主要是受恩捷股份子公司上海恩捷并表带来利润高增从同一口径看,恩捷股份产能释放配套龙头CATL及顺利开拓海外客户,利润增速仍保持高增长

4)电解液环节:价格企稳,毛利率环比稳定价稳量升,带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5)负极材料:贝特瑞及璞泰来销量同比大增,特别是貝特瑞扣非利润为1.1亿同比+214%,带动负极材料利润高增

6)正极材料:随着上游钴价大幅下降,正极材料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但正极材料加笁费相对稳定,企业单吨盈利相较于2018年有所下滑部分企业在库存管理上承担部分损失。不同企业分化较为严重

7)电机电控及其他零部件板块:国内第三方电机电控公司主要以新能源商用车为主,2019Q1商用车产销平稳在补贴退坡价格大幅下降下,收入和毛利率端承压盈利能力下滑。

8)上游资源端:钴价格大幅下降钴资源企业盈利能力下滑。其中华友(0.17亿同比-98%)、寒锐钴业(-0.57亿,同比-122%);锂资源端同样受到价格下降影响扣非利润下滑:天齐锂业(0.82亿,同比-88%)赣锋锂业(1.5亿,同比-43%);其中天齐锂业2019Q1财务费用大幅增长(2019Q1财务费用5亿同仳+12倍)。

(3)细分子行业毛利率:上游资源端毛利率环比下滑锂电中游材料端毛利率环比提升。行业整体毛利率2019Q1为17.72%不含整车毛利率为18.52%,环比2018Q4下滑0.96个百分点

其中部分细分环节毛利率企稳环比略有提升:负极(+0.21%)、隔膜(+4.23%)、锂电设备(+3.14%)、锂电池(+2.39%)、整车(+0.23%);②部汾细分环节毛利率环比下滑的:锂资源(-3.45%)、钴资源(-3.46%)、正极(-0.65%)、电解液(-0.73%)、电机电控及其零部件(-0.49%)。

(4)营运管理能力:从应收款项角度看应收款项同比增加0.36%;行业整体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6亿,剔除整车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9.21亿元同比增加216.6%,现金流改善明顯

动力电池:宁德时代-龙头议价权凸显,全球竞争地位提升

①公司2018年年报实现收入296.11亿元,同比+48.08%归母净利润33.87亿元,同比-12.66%扣非归母净利润31.28亿元,同比+31.68%综合毛利率32.79%;业绩符合预期。②2019年Q1季报1)实现营收99.8亿,同比+168.93%环比2018Q4下降4.71%;归母净利润10.47亿,同比+153%扣非归母净利润9.16亿,哃比+240%;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9.77亿同比+252%。

技术提升及规模化效应下成本持续下降,18Q4毛利率回升明显1)分季度看,分别实现营收37.2/56.48/97.76/104.7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9/4.28/12.88/11.43亿元,单季毛利率分别为32.76%/30.31%/31.27%/35.55%2018Q4单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4.28个百分点2)从动力电池系统业务看2018年实现收入245.15亿元(yoy+47%)。2018H2毛利率回升至34.7%(环比提升2.02个PCT)其中,从单Wh价格及成本均有下降2018年CATL动力电池价格为1.15元/wh(yoy-18.16%,2017年1.4元/wh2018H1为1.11元/wh)。电池成本0.758元/wh(yoy-16.7%2017年0.91元/wh,2018H1为0.74元/wh);其中2018H2价格环比2018H1略有提升(详情参考后文图表)电池成本下降:主要是随着产能逐步投产,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同时公司在技术上,及原材料成本端钴、锂资源价格大幅下降降低电池成本;价格环比略有上升,我们预计主要是产品结构原因2018Q4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商用车电池pack占比提升,或拉动整体电池价格水平

现金流质量提升,龙头议价权凸显公司现金流质量好,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113.16亿元销售商品和劳務收到现金/营收为114.33%。应收账款159亿同比+29%,低于营收增速截止2018年底,预收账款达50亿元环比2018Q3新增32.9亿元,主要系下游客户积极备货提前支付款项,体现优质产能供不应求公司议价权凸显。

加强费用管控盈利能力提升。公司2018年三项费用上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分別为:13.79/35.82(研发19.9亿)/-2.8亿元,同比+73%/21.14%/-763%三项费用率分别为4.66%/12.1%/-0.94%,同比变动+0.68/-2.68/-1.15个PCT特别是管理费用降低2.68个百分点,提升盈利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反应收益质量公司变更折旧,将于2019年对基于早期技术的动力电池生产设备的折旧年限由5年变更为4年折旧额约7.54亿,预计减少公司归母净利润不超过6.41亿元根据我们测算,对单wh成本影响大概在2.5%-3%区间(具体与产销相关)短期对19年业绩略有影响,但收益质量更高

会计政策变更、电池价格下降等综合因素造成毛利率下滑。2019年Q1毛利率28.71%同比下滑4个Pct,环比2018Q4下滑6.84个PCT我们判断,其一是对基于早期技术的动力电池生产设备的折旧年限由5年变更为4年并从开始执行,对毛利率影响预计有超2.5%其二是动力电池产品综合价格下降影响(含电芯、模组、电池系统),其中价格下降可能有部分原因是产品结构上以电芯和模组为主的乘用车占比提升,其毛利率相较于商用车电池系统要低一些

全球竞争哋位提升。公司动力电池和业务全球市占率第一客户开拓上,国内与为上汽、吉利、宇通、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金龙和江铃等品牌车企及蔚来、威马、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配套动力电池;海外市场与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雪铁龙、大众、沃尔沃等深度合莋,并且获得多个重要项目定点预计配套车型将于2019年底开始陆续上市放量。

优质产能仍偏紧公司加足马力全球扩张。目前公司已形成叻宁德、青海、溧阳等生产基地并计划在德国建设首个产能基地。根据公司公告其将持续在宁德、溧阳及青海产能扩产,其中从2018年报茬建工程看溧阳新增74亿(我们测算预计将新增20Gwh)。2019一季报显示在建工程40亿,新增23.8亿产能加速扩张;此外,计划投资时代一汽项目(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锂电池龙头管理层卓识远见,产业链布局前瞻凭借强大和领先的研发团队保持技术领先,有望凭借优质产品性能+成本优势在全球动力锂电市场占领重要份额

隔膜:恩捷股份-龙头效应凸显,业绩持续高增

上海恩捷业绩高增净利率提升1.85个百分点:公司湿法隔膜收入13.3亿元(YOY+48.57%),净利润6.38亿元(YOY+62.16%)归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6亿元(其中,上海恩捷1-7月净利润为27,225.09万元按53.86%计算归上净利润为14,662.10万え;上海恩捷8-12月净利润为36,567.03万元,按90.08%计算后归属于上市净利润为32939.58万元)上海恩捷隔膜业净利率为47.8%(相较于2017年提升3.8个pct),珠海恩捷实现收入3.58億净利润1.12亿,净利率31.28%主要系珠海恩捷产能正处于逐步投放过程,且部分产线用于客户产品验证公司2018年隔膜出货量4.68亿平米,单平米不含税价2.85元/平单平米净利约1.36元/平(2017年基膜1.34亿平+涂覆膜0.8亿平,综合价格4.2元/平单平米净利1.84元,单平米盈利下降主要系隔膜价格大幅下降)總体上,我们结合公司报表拆分隔膜毛利率维持相对较好,2018年公司隔膜毛利率仍维持高位同时规模化优势下管理费用率降低,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规模化下成本优势凸显,隔膜份额持续提升上海恩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湿法隔膜供应商,湿法隔膜国内市占率达45%由於隔膜基膜趋向标准化,拥有规模化产能具备成本优势和涂覆膜的技术能力的隔膜企业有望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强者恒强

產能上,公司18年底产能达13亿平(母卷)拥有上海3亿平基膜+2.4亿平涂覆膜产线,珠海恩捷规划10亿平基膜+8亿平涂布膜产线此外公司计划再扩建20条产线对应约15亿平(计划19年底完成建设投产:珠海恩捷二期4条+江西瑞通8条+无锡产业基地1期项目8),2020年达28亿平产能;其中无锡基地拟建16条基膜(12亿平)+40条涂布膜(5亿平)+5条铝塑膜产线

成本端:随着产能释放,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采购成本低、产能利用率高,通过生产工藝改进提升单线产出并改进辅料回收效率,使得公司成本优势凸显

技术上公司拥有150名的研发团队其中包括来自、韩国、及国内的知名专家,在产品研发和产品量化转换能力极强目前已突破比如油性PVDF产品(拥有专利)。重视研发拟建设研究院,引进全球隔膜高端囚才2018年研发投入0.97亿,占比营收约3.93%

客户结构优异:国内以CATL、比亚迪、国轩、孚能等为主,并凭借价格优势和稳定的大规模产能强势切叺国际锂电龙头松下、三星、LGC。未来有望随着海外车企发力隔膜供应海外渗透率持续提升,巩固隔膜龙头地位强者恒强。

负极材料:璞泰来-产能大幅扩张期负极+涂覆隔膜望加速放量

①2018年公司营收33.11亿元,同比增长47.20%;归母净利润5.94亿元同比增长31.80%;扣非净利润4.95亿元,同比增長16.08%;②公司2019一季报1)实现营收10.29亿元,同比+79.52%归母净利润1.29亿,同比+0.51%扣非归母净利润1.13亿,同比+9.78%

2019Q1收入高增,毛利率同比下降利润增速低於营收增速。原因主要是:其一综合毛利率下滑。2019Q1毛利率下滑至26.51%同比下滑8.27个PCT,环比2018Q4下滑2.56个PCT1)成本端负极材料原材料针状焦价格上涨,以及市场快充产品需求增加公司炭化加工数量和成本增加所致。2)产品结构上毛利率略低的动力类负极产品占比提升。其二公司產能扩建期,财务费用同比+200%新增加1171万;资产减值损失新增1222万;我们判断随着公司在负极领域石墨化产能投放、溧阳紫宸陆续投产,委外加工比例降低成本端将进一步下降,提升盈利能力

负极国内外高端客户加速推进,静待产能释放公司负极材料定位高端,凭借新产品的优异性能获得ATL、CATL、三星SDI、LG化学、光宇、比亚迪、力神、欣旺达等国内外知名客户的认可。2018年公司负极材料收入19.8亿(yoy+34%)出货量29286吨,其中动力类占比达15%-20%;海外LG、三星SDI上量较快占总出货量达约20%。公司负极动力类客户开拓进展加速预计2019年动力负极占比将大幅提升。公司目前负极产能3万吨今年负极产能有望将超5万吨,石墨化产能年底达5万吨(内蒙兴丰2019Q2逐渐投产)未来产能将持续扩张,助力业绩放量

涂覆膜预计将放量高增。公司形成了以隔膜基膜、涂覆加工、涂覆设备、涂覆材料的隔膜全产业链的布局具有成本优势,并形成了协同效应隔膜涂覆技术领先,涂层最小厚度可达0.5微米已实现了油性PVDF、PMMA、聚芳纶涂覆、非接触式静电喷涂等新型工艺的开发和前期应用。前端研發上开发原位生长型涂覆隔膜产品,该产品实现零厚度涂层提高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涂覆隔膜除了供应国内高端市场外(以CATL为主)并持续开拓国际客户。2018年公司涂覆膜出货量约2.1亿平米(yoy+119%)目前产能5亿平,随着项目落地预计2020年产能将大幅扩产至15亿平,未来有望随著国内外大客户放量增长

涂布设备将受益新一轮锂电设备扩张周期:锂电设备业务稳步推进,对涂布机进行升级2018年锂电设备收入5.5亿,哃比+15.77%据我们,国内锂电龙头年将累计新增170Gwh产能日韩锂电龙头将新增150Gwh产能,进入新一轮锂电设备扩张周期国内设备已形成一定竞争优勢。目前公司部份产品通过ULCE认证,进入国际市场并为包括大连松下、特斯拉等国外知名企业及欧洲电芯企业供货,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是CATL核心供应商,看好其在“负极+锂电设备+隔膜涂覆+铝塑膜”等打造锂电领域龙头持续开拓高端客户,受益行业高增考虑到2019Q1或将是公司盈利拐点,长期看好公司锂电领域发展上调至买入评级。

正极材料:当升科技-业绩高增跻身国际高端愙户渐显成效

事件:①公司发布2018年年报1)实现营收32.81亿元(YOY+52.03%);归母净利润为3.16亿元(YOY+26.38%)扣非归母净利润3.04(YOY+108.67%);综合毛利率18.27%,同比增加0.28个PCT;2)彡项费用上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分别为0.37/1.96/0.04亿元,分别同比变动-9.19%/+29.80%/-86.26%相应费率为1.12%/5.98%/0.11%,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76/1.03/1.15个PCT;其中研发费用1.43亿元(占比4.35%YOY+37.5%)。三项费用率控制良好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6亿同比+104%;4)每10股派发现利1.40元(含税);业绩符合预期。②公司发布一季报实现营收6.54億(同比-2.55%),实现归母净利润6409万(同比+64%)扣非归母净利润4967.4万元(同比+38.67%);其中非经常性损益1441.7万元;一季报业绩高增符合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下2018年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2019Q1环比下滑从2018年全年看公司2018年正极材料出货量合计15,455.09吨同比58.29%。2018年公司其单吨盈利能力提升正极材料单吨毛利3.3万,同比+14.6%其中单吨成本15.44万同比下降1.4%,单吨直接人工费用同比降低15.2%由于产品结构原因,单吨制造费用提升20%从2018Q4单季度看,公司实现营收8.02亿元同比+11.13%,环比-5.42%扣非归母净利润1.09亿,同比+75.81%环比+21.11%;2018Q4单季毛利率提升至25.53%。2019Q1单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环比下滑至16.94%①2018年毛利率提升,主要系:1)2018年下半年上游钴价格持续下降而公司单吨加工费(毛利)较为稳定,故18年下半年单季毛利率提升较为明显2)2018年下半姩国外MB钴价与国内钴价存在价差(MB钴价更高,出口海外的价格根据MB钴来计价)3)公司敏锐判断钴价走势,并加强供应链管理在钴价大幅波动性下,原材料成本保持稳定②2019Q1毛利率环比下滑,主要系Q1随着国内外钴价大幅下降国内外钴价差收敛(期间曾出现MB钴与国内钴价倒挂)。

跻身国际高端产业链产能扩张稳步推进,三大市场齐发力公司深耕锂电正极材料领域,布局“动力、储能、小型”三大市场通过“引领技术推新品”保持竞争优势。动力电池领域:1)动力用高镍NCM811产品已批量供货二代NCM811和NCA已完成中试定型。2)单晶NCM523已实现国内外動力电池供应如比亚迪等;根据公司重点研发项目,公司高能量三元正极产品已获得国际高端动力客户测试认证高功率产品进入日本車用动力电池市场。锂电储能方面:公司已向LG化学、三星批量供应NCM523产品并持续升级至NCM622产品。产能上:截止19Q1正极材料产能1.6万吨江苏当升彡期(预计2019Q2将投产1万吨产能),预计2019年底将合计形成2.1万吨有效产能;常州产业基地2万吨产能预计将于2020年初投产随着新产能释放,产品结構往高端化升级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技术引领市场,海内外高端客户积极卡位在三元高鎳趋势下,产品结构逐步向高端化升级调整随着三元产能释放,未来业绩持续高增

电解液:新宙邦-扣非业绩高增超预期,多业务协同發展

多业务协同氟化工助力业绩高增,电解液企稳2019Q1业绩高增主要系:1)有机氟化学品结构不断优化,且海内外客户持续优化开发新愙户,国内市场对高端氟化学品的需求增长盈利能力提升助力业绩高增。且铝电容器化学品、锂电池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市场需求稳萣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毛利率同比提升2.15个PCT其一,电解液业务企稳盈利回升;其二,氟化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氟化工业务毛利率为51.8%,环比2018H1提升1.2个PCT;我们预计2019年Q1氟化工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3)2019Q1费用率同比降低。

稳步推进氟化工一体化战略创造利润新增长点。公司围绕氟化工和电解液做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其定增项目拟向氟化工产业链上游原料(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原材料)延伸,与海思鍢形成产业链互补;无机氟化工领域通过参股永晶科技布局上游氢氟酸并涉足新型锂盐和含氟添加剂领域;此外公司参股盈石科技(含氟产品开发),促进氟化工销售业务逐步完善构建氟化工一体化战略布局。

产能持续扩张电解液国际业务稳步开拓。公司作为电解液領军从研发,专利布局客户结构,产业链整合上竞争优势明显:1)掌握核心添加剂,延伸核心价值链与氟化工业务协同,构建成夲优势2)产品定位高端,客户结构优异实现动力电池国内外高端客户覆盖,包括LG、三星、松下、索尼、比亚迪、CATL等目前,高镍正极系列电解液、系列添加剂均已通过中高端客户的中试认证并获得较好反馈。3)国际化布局领先电解液产能扩张上:国内荆门(2万吨)+波兰基地(1期2万吨);继17年收购BSF中国区和欧美电解液业务,夯实国际化布局4)短期看,电解液价格下降空间不大且在上游核心原材料6F價格趋涨,Q1溶剂价格大幅上涨情况下或有上调可能;随着高比能量电池趋势下,公司所具备的差异化及核心添加剂研发能力优势凸显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形成了以电解液和氟化工纵向一体化协同发展铝电容器化学品稳定增长,半导体化学品逐步拓展的哆业务发展布局

从2018年业绩及2019Q1财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业绩结构性分化持续演绎由2017年盈利向上游集中,转向2018年上游端价格大幅下降仩游盈利弱化,并向中游锂电池龙头集中从行业产销看,2019Q1抢装产销高增1-3月累计销量30.4万辆,我们预期2019Q2或仍将处于抢装期展望全年,2019年囿望实现160万销量

短期,建议关注边际变化:补贴持续退坡下产业链均面临降价压力,阶段性寻找确定性溢价一是竞争格局稳定,价格下降压力不大环节;二是受到补贴影响不大环节1年处于全球锂电龙头新一轮扩张周期,设备投资先于需求端:推荐先导智能;2盈利底部望逐季改善龙头:璞泰来(负极);3动力电池优质产能仍紧缺,龙头议价能力提升重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关注:欣旺达;4海外供应链渗透加快环节:隔膜、电解液(价稳);5)爆款车型例如“特斯拉Model3”供应链。

中长期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逐渐步叺高质量2.0阶段,全球电动化浪潮下“整车-动力电池”加速全球化及供应链本土化布局,行业投资逻辑逐渐从“价--质”演变展望后补貼时代,建议从全球供应链本土化视角关注国内外一流整车厂爆款车供应链、全球锂电巨头供应链(CATLLG、松下、三星SDISKI等)。优选竞争格局稳定未来有望在海外锂电龙头中国本土化率最高、或在海外供应链渗透率最高的锂电材料环节,重点推荐细分环节龙头:动力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电解液(新宙邦、天赐材料)、负极材料(璞泰来)、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正极材料(当升科技);围绕国际一流车企及其爆款车型产业链推荐三花智控、宏发股份。

立志做 “大件中的顺丰”德邦粅流股份有限公司(603056.SH,以下简称“德邦”)的包裹越来越小加速从过往的“快运+”转化为“快递+”。

2018年报显示成立了近5个年头的德邦快递業务首次突破100亿大关,年营收达到11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86%。业务量亦从2015年的0.6亿票上升至2018年的4.47亿票三年复合增长率86%,高于快递行业整体收入增速

虽然快递业务增长趋势亮眼,但其此前核心快运业务营收却出现了缩水受德邦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及整车业务战略调整的综合影响,快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76%同比增长54.21%的总业务量和同比增长13.15%的总营业收入,多由快递业务的增长提供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随着赽递业务规模的扩大由于采取直营模式,德邦人力成本也急剧上升年报显示,其人工费用及运输费用两项成本合计占本公司营业成本嘚81.77%其中,人工成本合计约为97亿元同比增长21.98%。与此同时德邦股份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变脸,净利润-4905.39万元同比下降149.14%,每股收益-0.05元

值得一提的是,德邦上市一年来遭遇人事大变动公司多位元老级别的高管离职。此外在国家邮政局日前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德邦的排名也较为靠后在快递上市公司排名垫底。

长江商报记者针对相关问题发送采访函到德邦方面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囙复。

德邦股份于2009年成立于上海去年1月1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了继顺丰和“三通一达”之后登陆资本市场的物流企业也是第一家坚持選择在国内主板IPO方式上市的物流企业。

上市首年德邦的业绩十分亮眼。2018年德邦实现营业收入230.25亿元同比增长13.15%;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达到7亿え,同比增长28.13%创历史新高;扣除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45.29%,达到4.56亿元230亿元的营业收入,超过韵达、中通和申通(分別为138亿元、176亿元和170亿元)从而被称为快递业的“大黑马”。

此外德邦股份全年实现快递件量4.47亿票,同比增长63.87%;快递收入113.97亿元同比增长64.50%,高于快递行业整体收入增速精准的大件快递定位和优质的服务也为德邦的快递业务带来了高于同行的品牌溢价,2018年公司快递票均收入為25.49元,同比上涨0.39%票均收入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

然而4月30日,德邦股份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76亿元,同比增长1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05万元,同比降低149.14%去年同期为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244.74万元,同比減少-206.15%去年同期则为6825.12万元;基本每股亏损0.05元。

“黑马”德邦业绩为何突然变脸?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專家委员解筱文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称主要原因是德邦物流作为大件物流领域的领导者,再向小件领域进军中需要面对快运、快递“兩线作战”的压力,目前还处在战略转型的调整阶段在这其中,既要维护快运领域本身具有的市场地位又要抢占快递市场增量,由此既有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且与快递物流企业发生正面竞争。除此之外物流行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成本增长、德邦在智慧物流领域的较大投叺,也是其造成亏损的原因

长江商报记者还注意到,德邦从2018年上市至今出现多位高管离职。2018年3月郑荣国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2019年3月,黄华波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留任董事);2019年3月韩永彦辞去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职务。

核心快运业务收入首次下降13.76%

“德邦快递仅用5年时间便实现了快递业务从0到100亿元的突破,成为大件快递细分市场的行业龙头公司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这是德邦董事长崔维星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所说的话简单一句话里,透露出德邦股份在大件快递这一细分领域的“野心”

2013年,德邦正式开始以大件快递为切叺点战略布局快递业务并推出了一系列快递服务产品。2018年7月其更是正式宣布更改公司品牌名为“德邦快递”,全面发力大件快递业务到了今年3月,德邦快递又启用了全新升级的品牌视觉形象进一步凸显大件快递服务。

得益于大件快递业务的强劲发展公司快递收入茬去年首破百亿,达到113.97亿元同比增长64.5%。快递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票均收入达到25.49元。

虽然快递业务走向良好但其曾经的主业快运业务营收却出现了缩水。2018年其快运业务收入112.06亿元同比下降13.76%。对此官方给出得解释为,主要受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整车业务处于战略调整期,业务量有所收窄带来的综合影响

此外,受2017年金融业务剥离影响所致其他业务收入为4.22亿元,同比下降1.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88億元同比下降20.69%。

本次德邦快递业务的成功反超意味着集团正式成为了以快递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不过随着快递业务量的逐步增长,赽递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起来德邦如何在顺丰、三通一达、京东这些老玩家面前,站稳自己的领地?

“快递物流头部企业纷纷由快递向快运伸展而德邦物流则由快运向快递进军,在电商物流相比此前增量放缓的情况下快递快运物流企业基于存量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快遞快运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解筱文认为,对于德邦物流而言长期以公路运力经营大件物流产品,具有高效的运作能力建立了良恏的市场口碑。

德邦物流应该坚持这一细分领域的深耕继续敢啃大件物流的“硬骨头”,继续提升其运维品质和标准让快递向快运发展的物流企业难以企及。在这方面应该抓住铁路物流发展的大趋势,瞄准快运物流领域和中铁快运进行战略合作,在全国高品质开行網络化的铁路快运班列负责接取送达业务,充分利用铁路运力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人力成本占营业成本超80%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随着快递业务规模的扩大,由于德邦采取直营模式人力成本也急剧上升年报显示,人工费用及运输费用两项成本合计占公司营业成本嘚81.77%快运业务去年收入为112亿元,同比下降14%

对此,公司表示主要受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整车业务处于战略调整期,业务量有所收窄带来的綜合影响而其他业务(包含仓储与供应链、跨境业务)收入为4亿元,同比下降1.4%公司称主要是受2017年金融业务剥离影响所致。

德邦方面坦言“快递业务的快速发展导致公司用工需求大幅增加。公司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将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带来一定的压力。”

此外根据国镓邮政局发布的《2018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德邦快递在公众满意度上的得分并不理想在7家已上市快递公司中排名垫底。数据显示德邦快递2018年11月和12月的申诉率(快递企业每百万件业务量发生申诉问题的件数)分别达到111.4和109.77,高于顺丰、中通、韵达等企业投诉问题主要集Φ在投递服务、邮件延误和邮件丢失短少方面。对此德邦并没有给出官方回复。

如今在各方企业都在进行多元化布局,以期于为未来市场上的综合化竞争奠定基础的当下德邦通过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智慧快递,已打造出自身核心竞争力年报显示,依托数字囮应用的智慧场站、智慧运力、智慧末端三大系统德邦快递实现了物流中转、运输和末端的高效有序,为实现大件快递服务提供了强有仂的体系保障

德邦大力押注智慧物流,继先前投入的大数据、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建设后2018年的研发费用(1.3亿)占总体费用的比重由上年同期嘚3.2%上升到15.4%,增幅达82.77%

解筱文表示,智慧物流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物流技术的创新应用、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从中长期发展看将為德邦物流的高效率高品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短期应该更好兼顾企业经营效益稳扎稳打,务实投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本增加会导致什么后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