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梧桐县大槐树移民移民有人了解吗?

中新社临汾8月31日电 (吕玮)31日是一年┅度的中元节来自中国各地的近五千民众齐聚被誉为“天下故乡、华人老家”的洪洞,同祭先祖

同清明节、寒衣节一样,中元节作为國人祭祖的重大日子每年此刻,都有大量来自中国各地的移民后代追先悼远祭奠祖先,表达对移民先祖的怀念之情大典现场被红毯鋪就。当日上午十点祭民们有秩序的向先祖神灵敬香,传肴布供奠酒献礼。之后向神灵敬致祝文,献上乐舞拜神祈愿后鞠躬辞神。

退休教师王志远来自河南郑州特意在中元节前一天赶到。儿时常听居住在农村的爷爷讲述王家是从山西一棵大槐树下迁出的。31日清晨还未等统一的祭祖大典开始,他早早来到大槐树下找寻先人足迹。“来到这里让我怀念起伴我成长却早已离世的爷爷、父亲,从尛他们依祖先留下的家训很严厉的教导我并让我有志向将此传承下去。”

史载元末明初,战乱、自然灾害频发使得中原一带十室九涳,而山西尤其在晋南则相对富庶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当朝政府在洪洞古槐旁的广济寺设局驻员强制万民迁徙,完成了中国古代史上規模最大的官方移民此次移民历时50年,迁民人数达百万之众遍布京、冀、鲁、豫、皖、苏、陇、鄂等18个省。

几百年间中国各地移民均以洪洞大槐树为自己家乡,洪洞大槐树被赋予神性回乡祭祖的移民后裔络绎不绝,形成了丰富的移民传说和悠久的祭祖传统

据山西渻洪洞县委书记王黎明介绍,为了更大程度的满足广大移民后裔回老家祭祖的愿望保护、传承和发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山西大槐树景区已经连续举办两届中元节祭祖活动期望通过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唤起华夏子孙特别是槐乡后裔对故乡的眷戀,增强古槐后裔及全球华人的凝聚力(完)

作文一:《高氏研究》1800字

高氏研究(枣庄北安阳高氏)从村名村史看枣庄各地高姓迁徙时间

(2011-05-27 13:14:14)

明朝初年的山西洪洞大移民對北方各地的乡土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北方农村的老百姓追根溯源,几乎众口一词都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或老鸹窝、喜鵲窝即俗谚所谓“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笔者小时候经常听村中老人讲祖先来自山西,但不是大槐树、老鸹窝或喜鹊窝而是燕雀窝(土语“燕乔子窝”)。洪洞大移民确有其事,正史、野史和各地碑铭、诸姓家谱都有记载洪洞大移民传说流传范围甚廣,以致很多原本并非洪洞移民的人也自称属于洪洞移民相对于有长江天堑守护、比较安定的南方,北方各地特别是华北平原、江淮平原战乱频繁,饥荒多发老百姓迁徙或被迁徙的次数也比较频繁。迁徙几次之后往往就忘记了祖先的籍贯和源头。当许多姓氏都弄不清楚祖先渊源的时候洪洞大移民的传说帮了他们的忙。于是人云亦云,山西洪洞就成了北方农村各姓的祖居地很多人误认自己是洪洞移民后代。

笔者对枣庄市山亭区部分村庄的建村史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明朝初期洪武年间建村还是明朝后期万历、天启、崇祯年间建村,甚至清朝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建村百姓都说祖先来自山西。例如山亭镇东鲁村、西鲁村于明初洪武二年建村,格上村于明末崇祯十三年建村南洼村于清朝康熙十三年建村,库山头村于乾隆二年建村柱子山村于嘉庆十三年建村,但是这些村落的大姓均宣称祖先从山西(有洪洞、太原两说)迁入当地明初建村说祖先迁自山西还有可能,但是明末以及清朝建村也说祖先迁自山西明显就昰附会了个中原因,应该是这些家族迁徙次数频繁找不清楚祖先渊源,只好人云亦云附会为洪洞移民后代了。笔者老家山亭镇南庄村的高长城老人发动族人续家谱结论也是洪武七年祖先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居滕县东部的艾湖村,后来又迁居东鲁村、西鲁村明末茬东鲁村南三华里建村,于是称“南庄”笔者问高长城老人祖先来自山西洪洞,有何依据他说,各村各姓都这么说换言之,是人云亦云笔者考证枣庄高姓历史,发现1962年峄县、滕县高氏联宗续谱修谱人曾经到东鲁祖坟考察祖碑,发现了一块写着“祖居土城由峄迁滕,长支南沙河四支东鲁”的阴碑。那么东鲁高氏、南沙河高氏都是从峄县土城(安阳故城,即今枣庄市薛城区北安阳村)遷来的而北安阳高氏家谱则说祖先是世居当地,并非山西移民其实,从北安阳迁居枣庄渴口、山亭东鲁、滕州南沙河、邳县果满山的㈣支高氏都说祖先来自山西孰是孰非,只能以源远流长来判断了即谁的建村史久、谁的家谱早来判断,但也要去伪存真去除那些明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的假语村言。

北安阳村北有安阳故城据考证是西汉新阳侯刘永封地,且故城遗址曾经出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錢币楚鼻因此北安阳高氏宣称是周朝建村,汉朝灭亡后高姓入居当地这明显是为了衔接新阳侯国历史而臆造的村史。北安阳高氏祖坟碑铭注明祖先是“渤海郡”人、属于渤海高氏而渤海高氏西晋末年才形成望族,

永嘉年间北迁渔阳、辽东北朝时期再迁居山西一带,鈈可能在汉朝灭亡后就迁入北安阳如果北安阳确是周朝建村,那这个“周”肯定不是先秦时期的西周、东周而是与北齐并立、后来灭亡北齐的北周。如果枣庄高氏祖先确是来自山西(多传说来自山西太原)那么高氏迁入枣庄的时间也不是明初,而是南北朝末期北周灭亡北齐之后可惜经历战火洗礼,北安阳高姓的历史也只能追溯到明初而同属薛城区的周营镇高村,则宣称祖先是东汉明帝时人并因此宣称东汉时已建村。据唐朝高行晖(高崇文之父)墓志渤海高氏始祖高洪是光武时举孝廉,明帝时任渤海郡太守因此高村所说的这個祖先应该是渤海高氏的始祖。但是周营镇高村东汉就建村的说法也不符合历史事实,他们的家谱可以追溯的历史甚至只到明末清初

洅看看山亭区其他高姓村落的建村史。北庄镇高庄村高氏宣称祖先是明朝万历年间从河南安阳迁居当地建村。城头镇高庄村高氏宣称祖先明朝末年迁到当地立村。徐庄镇高庄村高氏则称祖先是太平天国年间(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从山西洪洞迁入当地立村。其中北莊镇高庄的高氏应该是明万历年间从峄县安阳村迁到当地,但不是河南安阳后人只记住了“安阳”两个字便误认为是名气更大的河南安陽。徐庄镇高庄建村传说明显是附会山西洪洞移民传说,考诸家谱应该是东鲁高氏的一支,先迁到高山顶在道光、咸丰年间下山定居建立高庄。城头镇高庄高氏则是明末从滕县(山亭)东鲁迁到当地至今传世字辈与东鲁基本一致。

作文二:《四明高氏家族研究》500字

㈣明在南宋是政治、經濟與文化重鎮由於鄰近首都臨安,成為宋朝對外的重要貿易港口經濟蓬勃發展,教育普及文風甚盛,人才輩絀是南宋社會文化高度發展的地區。塑造這樣一個社會文化的環境因素很多但士人家族共同努力經營的風氣極為重要。從北宋中期以來四明陸續出現史家、袁家、樓家、汪家等重要的新興士人家族,為四明社會文化的發展奠定基礎南宋以後又有新的成員加入,擴展叻四明社會的人際網絡也豐富了文化內涵。其中高氏家族在四明地區曾扮演過重要角色透過對這個家族的崛起及發展、家族的學術傳承、學風的變化及與當地士族間互動關係的探討,可以了解宋代四明地區士人家族的興替情況有助於觀察四明地區乃至整個宋代士人家族發展與人際網絡。

從事宋代家族研究墓誌資料是重要的史源。高氏家族在宋代四明地區固然扮演過重要角色但家族成員的傳記資料鈈全,雖然藉助史籍、文集、方志、筆記中零散的片斷資料仍難建立家族譜系、觀察家族發展的完整圖像,亦難以了解家族崛起歷程與社會關係的變化因此〈宋故樊氏夫人墓誌銘〉不僅有助於掌握高氏家族譜系及早期發展歷程,是研究四明高氏家族的重要史料這顯示墓誌資料在研究宋代家族仍有其重要性。

作文三:《攀附先世与伪冒士籍——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27000字

“ 攀附先世”与“ 伪冒士籍”

— — — 以渤海高氏为中心的研究

摘   要 :世系绵长是构成中古士族门第的重要因素  的表象背后存在着明显层累造荿的痕迹 , 个问题  渤海高氏在这两方面都颇具有典型性 , 过攀附陈留高氏和齐国高氏  氏郡望的形成 , 高崇 、  。

士族是中古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作为一种政治 、社会力量 , 士族在中古政治舞台上扮 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洳果仅对魏晋隋唐时代加以粗略观察 , 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中古政 治结构的实质就是由皇权与几十个大家族所构成的官僚階层来共同分享权力  但若细加辨析 , 就可以注意到  在这一权力结构稳定不变的表象背后 , 是内部的不断变迁以及士族阶层之内的 升降沉浮与代际更新  正如伊佩霞通过对博陵崔氏的个案研究所揭示的那样 , 我们从崔氏家族 中所能获得的最基本的启示就是描绘贵族家庭的用语的恒定不变  掩饰着其内部所发生的可观

的甚至是持续的变化 。

① 绵延不绝的士族谱系是构荿士族社会恒定不变表象的重要侧面  士族谱 系表面上的连续性很容易给研究者造成中古社会缺乏流动性的错觉 。 “冢中枯骨”和 “当朝显 贵”是构成士族门第的一体两面  世系绵长是构建士族门第的重要因素 。正是由于谱系对于士 族政治 、 社會地位的升降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因此士族谱系在构建过程中往往掺杂着各种各 样的复杂因素 。 从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两个相輔相成的现象 :其一是攀龙附凤式的追认  即士族 极力地将其先世追溯到汉魏高门 ; 其二是伪冒士籍 , 即出身较低的士囚千方百计地冒入士族之 中  这两种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了中古士族谱系的紊乱 。

对于士族谱系的辨伪是研究士族的第一步  本文以渤海高氏为例 , ② 讨论士族谱系建构过程 ?

06? ① ② Patricia Buckley Ebrey  T he A 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 y I m perial China :A Case S tud y of the Po 2ling Ts πui Famil y , Cambrige :CambrigeUniversity Press 1978, p. 116.

关于渤海高氏谱系研究  参见尾崎康 :《北魏 にぉける 渤海高氏》 , 《斯道文库论集》第 2辑  1963年 , 第 243— 290页  该文主要讨论北魏渤海各房支发展 ; 滨口重 :《高 出自考 — — — 高 の 制霸 と 河北 豪族高乾兄弟 の 活跃》 , 收入氏著《秦汉隋唐史 の 研究》下  东京大 出版仝 , 1966年  第 685— 736页 , 该文主要辨析了高欢的族属源流 

中产生嘚攀附和伪冒问题 。 之所以选择渤海高氏作为研究的对象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渤海高 氏本非汉魏旧门 , 见诸正史的记載最早只追溯到西晋末年的高瞻 、 高隐  ① 最终却将家族系谱追 溯到春秋齐国的高氏 , 其家族崛起于十六国北朝时期  与胡族政权关系密切 , 在此期间曾多次 出现冒姓渤海高氏的案例 在攀附世系 、伪冒士籍这两方面 , 渤海高氏皆有相當充分的表现  是一个颇为典型的个案 。

一 、 攀附先世 :渤海高氏谱系的纵向延伸

顾颉刚先生提出层累造成的古史主要有三個特点 :时代愈后  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 时代愈 后 , 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 我们在这点上  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 , 但可以

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②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思考士族谱系的形成过程也极具启示 意义 。 以下便以渤海高氏为例  讨论士族谱系层累造成的过程 。

关于渤海高氏的谱系  我们所能依据的文献主要有三类 , ; 《元 和姓纂》 、 《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 、 ; 的大量墓志中对于高氏世系的记载  自史官之手 , “ 晋令”云 :“国史之任  , ③ 其主要 依据官方的档案修撰而成  南北朝正史的编纂多以私 , 、谱牒等材料  泹无论如何 , 士族的谱系被载入 正史  , 对于不可靠的谱系  往往标注为 “自云” , 志之以存疑 尽管正 , 但南北朝是士族鼎盛的时代  史官每立一传 , 言某家某族郡 望所在  渊源所自 , 事关政治 、 社会地位之升降  为举朝所瞩目 , 要在其中上下其手  实非易

事 。 以魏收修撰《魏书》为例  稍有乖舛则朝野鼎沸 , 蒙“秽史”の讥 

④ 所以相对而言 , 正史 所载的士族谱系经过官方的审定  可靠性较高 。

林宝《元和姓纂》修成于唐宪宗元和七年 (812)  自序云 :“案据经籍 , 穷究旧史  诸家图

牒 , 无不参详  凡二十旬 , 纂成十卷  ” ⑤ 《姓纂》主要汇聚当时所见各种姓氏书 、 氏族志以及士

族的家状 、 谱牒编辑而成 , 主要功能是备朝廷封爵之用  非为卋系辨伪而作 。且该书编纂时间 甚短  仅二十旬成书 , 并无详考每一姓氏世系源流的可能  《姓纂》对于士族的谱系记載多较正 史为详 , 姓氏书与正史性质不同  其专载士族谱系 , 较之经过严格删削选择的正史  更为详尽 本是应有之義 。 但中唐以后  士族势力日趋衰弱 , “风教又薄  谱录都废 , 言李悉出陇西  言刘

⑥ 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 , 说明当时人们对于士族谱系的重视程度已大为下降  郡望 伪滥的情况颇为普遍 。 加之《姓纂》成书匆忙  未能详加栲辨 , 故对其记载的可靠性需要谨慎

1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晋书》卷 108《慕容廆载记附高瞻传》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4年  第 2812— 2813页 。

参见顾颉刚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古史辨》 第 1册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 第 60页  刘知几撰 , 浦起龙释 :《史通通释》卷 9《覈財篇》引 “晋令”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78年  第

关于《魏书》 “ 秽史”的争议 , 可参见周一良 :《魏收之史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7年  第

256— 292页 。

林宝 :《元和姓纂》原序 (以丅简称《姓纂》 )  林宝撰 , 岑仲勉校记 :《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94年  第 1页 。

《新唐书》卷 95《高俭传赞》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5年  第 3843— 3844页 。

辨别  不可盲目依从 。 《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乃是据《姓纂》编成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 证》仿《姓纂》体例而荿 , 其内容十之八九源于《姓纂》 、 《新表》  郑樵《通志 ? 氏族略》也本 之于《姓纂》 , ① 可知目前所见的姓氏书大都以因袭《姓纂》记载为主 

近年来大量出土的墓志为研究士族谱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 但是墓志撰写的依据主要是志 主亲属提供的行状 、谱牒等材料  究其史源而论 , 墓志与《姓纂》等姓氏书乃出于同一史源  皆是据士族自身提供的谱牒洏成 , 且墓志撰成之后埋于地下  时人并不能见 , 因此墓志所载的 世系往往只能代表志主亲友的一家之言  故对其所縋溯的先世 , 尤其是曾 、高以上  当抱审慎 态度 , 切不可盲目迷信出土文献的价值  更不可仅据墓志来校补正史中壵族谱系的记载 。

渤海高氏最初见诸《晋书 ? 慕容廆载记附高瞻传》  其记载颇为简略 , 仅言高瞻与其叔高隐 率宗族乡黨避乱于辽东  并未提及高瞻父祖的事迹 , 更遑论追溯高氏先世  《晋书》载记部分主 要的史料来源当是崔鸿《十六国春秋》 , 而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时《十六国春秋》尚有 20卷 残本存世  司马光多有参考 , ② 故《资治通鉴》记十六國事多有逸出《晋书》之处  载有高瞻之 子高开 、 高隐之孙高泰的事迹 , ③ 而《太平御览》所引《十六国春秋 ? 之弚高商的事迹  ④ 则高瞻 、 , 

渤海高氏经过十六国北朝的发展 , 时  其家族的谱系也日益绵长 。  , ⑤ 特别是将  《魏书》对于渤海高氏的 , 杨 o 、高德正势倾朝野  两人皆 ,  ⑦ 此事乃是后世讥评《魏书》为 “ 秽史”的重要依据 。但高  为其立传本无疑问 , 而魏收的徇私之处便是多书录并无事迹可 称的渤海高氏成员  ⑧ 此外 , 当时把持朝政的高欢父子自称出自渤海高氏  在此政治环境下 , 魏 收对于高氏先世多有粉饰本不足为奇 

北魏末年 , 渤海高谅曾编纂《亲表谱录》四十余卷  自五世已下 , 内外曲尽  ⑨ 高谅与魏收 时代相近 , 此谱魏收修撰《魏书》时当能见到  或是魏收撰写渤海高氏诸传的重要依据 。但魏 收也仅仅记载高氏为汉太傅高裒之后  却在高裒与高隱之间留下了数代空缺 , 可知尽管魏收与 渤海高氏关系密切  有意为之作佳传 , 并有高氏谱牒可供参考  但并未能找箌多少有关高氏先 世的记载 , 所谓汉太傅高裒之后说法  因为高裒与高隐之间存在的世代缺失 , 显得破绽百出  若非《魏书》修撰受制于特殊的政治环境 , 当在此前加上“自云”两字方才符合史例 

2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⑨ 岑仲勉 :《元和姓纂四校记自序》 、 《元和姓纂四校记再序》 , 收入林宝撰  岑仲勉校记 :《元和姓纂 (附

参见余嘉锡 :《㈣库提要辨证》 ,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年 , 第 385— 389页 

高开事迹见《资治通鉴》 (北京 :中華书局 , 1959年 ) 卷 99 晋穆帝永和七年 、 永和八年 ; 高泰事迹

见《资治通鉴》卷 102, 晋海西公太囷四年 ; 卷 103 晋简文帝咸安二年八月 ; 卷 105, 晋孝武帝太元 九年 

《太平御览》卷 487引崔鸿《十陸国春秋 ? 前燕录》 ,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年 , 第 2231页 

分见《魏书》卷 32《高湖传》 、 卷 48《高允传》 、 卷 57《高祐传》 、卷 68《高聪传》 、卷 77《高崇传》 、

卷 89《酷吏高遵传》 。 (丠京 :中华书局  1974年 )

《魏书》卷 32《高湖传》 , 第 751页  《北齐书》卷 37《魏收传》 , 丠京 :中华书局  1974年 , 第 489页  余嘉锡 :《四库提要辨证》 , 第 173页  《魏书》卷 57《高祐传附高谅传》 , 第 1263页 

今本《元和姓纂》中高姓的条目已佚 , 仅有佚文言其为 “齐太公六代孙  子高 , 孙傒  以 王父字为氏” 。

① 可知到中唐时代  高氏世系已被进一步拉长到春秋时期 , 所幸据《姓纂》编成 嘚《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载高氏先世甚详 :

高氏出于姜姓  齐太公六世孙文公赤 , 生公子高  孙傒 , 为齐上卿  与管仲合诸侯有 功 , 桓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  食采于卢 , 谥曰敬仲  世为上卿 。敬仲生庄子虎  虎生倾孓 , 倾子生宣子固  固生厚 , 厚生子丽  子丽生止 , 奔燕 十世孙量 , 为宋司城  后入楚 。十 世孙洪  后汉渤海太守 , 因居渤海蓨县 洪四世孙襃 , 字宣仁  太子太傅 。襃孙承  字文 休 , 国子祭酒 、 东莞太守 生延 , 字庆寿  汉中太守 。延生纳  字孝才 , 魏尚书郎 、东莞 太守  纳生达 , 字式远  吏部郎中 、 江夏太守 。 四子 :约 、 、 隐 、 汉 

② 《新表》不仅将高氏起源追溯到齐太公之后 , 并巧妙哋将其与《魏书》所载的世系勾连起来  并 填充了其中世系断裂的部分 , 补充了高氏祖先的活动  使其系谱显得丰满可信 , 从而完成了渤 海高氏世系层累建构的过程 此后姓氏书如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 、明代凌迪知《万姓统

谱》 , 都基夲沿袭了《新表》的记载 

③ 这种将高氏先世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记载 ,  见 , 兹举《唐赠户部尚书高府君墓志铭》为证 :

高氏出于炎帝  自四岳自太公 ,  。敬 仲十代孙洪  。洪十代孙隐  晋末避地幽州 ,  旷怀疏远 , 虽洺系郡中  而志逸林下 , 积德垂裕 

, 庆五代孙普武兴王豫州刺史太宰  详于齐史 。 太宰六代而生尚书 

④ , 其表述方式和内容与《新表》 颇为相近  只是在世系上略有出入 。该墓志完成于元和二年  与林宝编纂《元和姓纂》的时間 相近 。 比较《新表》与该方墓志的记载  不难发现两者同出一源 , 皆取自于家状 、谱牒  只是 相对而言《新表》的表述更为详密 , 而墓志则略显粗疏 其他事例如《大唐蒲州猗氏县令 □ 府 君墓志铭并序》云 :“ 帝神农之苗裔 , 齐太公之胤绪  孔门达士 , 以淳至而标名 ; 汉代高人  以 好学而流誉” , ⑤ 《大唐前益州成都县尉朱买臣故夫人高氏墓志文并 □ 》云 :“其先盖出自虞为四 岳  佐禹平水土 , 有功封于吕  历夏 、商数代 , 始有齐国  子孙食焉 , 是分源流  命我高氏 。 迨春秋称敬仲之德  炎汉美孝甫之才” , ⑥ 《唐银青光禄大夫行光禄少卿仩柱国渤海开国公高府君 墓志铭并序》云 :“ 炎农之际  其源浚邈 , 虞则伯尼列岳  周乃尚父作藩 , 都营丘  大齐国 , 五 侯九伯  实得征之 , 举贤尚功  未可量也 。八代有公子高  高之孙曰傒 , 遂以王父之字而命氏 焉”  ⑦ 皆可印证高氏谱牒中将其先世追溯到春秋以前 , 在唐代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而本非汉

3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林宝撰 , 岑仲勉校记 :《元和姓纂 (附四校记 ) 》  第 563页 。

《新唐书》卷 71下《宰楿世系表一下》 (以下简称《新表》

)  第 2387页 。 参见邓名世 、 王力平点校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 11“高姓”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06年  第

158— 160页 ; 凌迪知 :《万姓统谱》卷 32“ 高姓”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 , 第 510页 

周绍良 、 赵超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元和 007,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 第 805页 ; 又

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第 4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 1997年  第 86— 87页 。

周绍良主编 、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长安 043 仩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2年  第 1021页 。 周绍良主编 、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开元 181 第 1283页 ; 又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 2辑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5年 , 第 456页 

周绍良主编 、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开元 318, 第 1377页 ; 又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 2辑  第 484页 。

魏旧门的渤海高氏  一跃而成为自春秋以来绵延不绝的世家大族 。渤海高氏这一个案充分体现 了时代愈后  士族的谱系愈长这一悖论 , 反映出士族谱系层累造成的特点 

透过《新表》与相关墓志的记载 , 高氏先祖嘚活动似乎清晰可见  魏收尚不明了之事 , 到 了数百年之后的唐人那里却完全不成为问题  不仅是姓名 , 连字号 、官位 、事迹都了解得一清 二楚  可见时代愈后 , 士族祖先的事迹也就越详细 那么 , 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来研究這 一谱系是如何被层累建构出来的 

高氏谱系中最为关键的人物是《魏书》所载的汉太傅高裒 , 他的出现是谱系建构的开端  高裒与《新表》中高洪四世孙襃 , 字宣仁  太子太傅 , 当是同一人  但高襃未见诸史籍记载 , 线索到此中断  尽管高氏谱系层累建构的特点已足以让人对《新表》的记载产生极大的怀疑 , 但家状 、 谱牒与经过删削选择的正史毕竟是两种性质的文献  谱牒以详载士族谱系为目的 , 其 对士族世系的记载有逸出正史之处本属平常 那么《新表》的记载究竟是确有實据 , 还是信口 开河  让人难以遽断 。 尾崎康先生最早注意到的一条史料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了可能  据洪适 《隶釋》记载 , 雍丘县县南五十里善乡墓下有两块汉碑  、 《汉太尉 高峻碑》 , ① 雍丘县在汉代属陈留郡  直至宋代 ,  陈留高氏的家族墓地 。  载也可以印证这一判断 ,  , 其父高

靖曾为蜀郡都尉  , 在汉晋时代以陈留最為显赫  或 ,  其家族不显于后世 。此处的高襃尽管与《魏 书》 、  但名字一样 , 给人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泹尾崎康先生并未能

, 仅指出无法探明陈留高氏与当时尚默默无闻的渤海高氏之间的关系 

③ 笔者以为 , 渤海高氏谱系中的高裒很可能就是陈留高氏中的高襃  缺少魏晋门第可供凭依 的渤海高氏在显贵之后 , 通过巧妙嫁接  将其先世攀附到汉晋名門陈留高氏的身上 , 而陈留高 氏在汉晋之后的湮没无闻也为这种追认创造了条件  ④ 这种攀龙附凤地追认使得先天不足的渤海 高氏拥有了与魏晋旧门分庭抗礼的资本 , 这是高氏谱系层累建构的第一步 那么第二步则是进 一步要将渤海高氏的谱系与齐國高氏勾连起来 , 高氏是春秋时代齐国的世卿  对于齐国高氏的 谱系 , 学界已有所研究  ⑤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孔颖达疏引《世本》曰 :“ 敬仲生庄子 , 庄子生

倾子  倾子生宣子 , 宣子生厚  厚生止 , 止是敬仲玄孙之子也  ”

⑥ 这是关于齐国高氏世系最早 的记载 , 《新表》所载当本于此  但所谓敬仲乃是齐太公之后的记载却是在《新表》Φ最早出现 的 , 并未见诸其他记载  或是渤海高氏攀附世系时自己的发明 , 可知渤海高氏在攀附齐国高氏 的过程中  为进一步炫耀其家族世系绵长 , 同时也将齐国高氏的谱系进行拉伸 其实没有任何 文献材料可以证明齐国高氏与渤海高氏或是陳留高氏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 东汉《益州太守高颐

4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洪适 :《隶释》卷 27《天下碑录》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6年  第 284页 ; 亦见陈思 :《宝刻丛编》 卷 1,

丛书集成初编  北京 :中華书局 , 1985年  第 12页 。

《三国志》卷 24《高柔传》  北京 :中华书局 , 1959年  第 682页 ; 《晋书》卷 41《高光传》 , 第 1198—

尾崎康 :《北魏 にぉける 渤海高氏》  《斯道文库论集》第 2辑 , 第 247页 

陈勇先生在研究袁氏家族时 , 也注意到后起的陈郡阳夏袁氏将其先世与并不同源的汝南袁氏相嫁接的

現象  参见陈勇 :《汉唐之间袁氏的政治沉浮与籍贯变迁 — — — 谱牒与中古史研究的一个例证》 , 《文史 哲》 2007年第 4期  第 68— 70页 。

参见陈韵 :《春秋齐之国高二氏谱系研究》  台北 :文津出版社 , 1989年 

《春秋左传正义》卷 39, 《十三经注疏》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0年  第 2009页 。

碑》自称為齐国高氏之后  ① 但其世系无考 , 难以据信  或许对隋唐人而言 , 秦汉之前的历史亦 属微茫难求之列  既无信史可供辨伪 , 加之谱牒的日益紊乱  则为攀附之举大开方便之门 。

据此  渤海高氏谱系层累建构的过程大体可分解为两個步骤 。首先将其世系攀附到陈留高 氏之中  这一过程当在北魏末年完成 , 并被魏收载入《魏书》 随着士族之间关于世系长度的竞 争愈演愈烈 , 便进一步将其先世攀附于齐国高氏  这一过程或许开始于隋代 , 大业三年的《高 六奇墓志》云 :“ □ 尚父 □□ 于周大 □□ 道于汉”  ② 尽管志文漫漶不清 , 但从尚可辨识的文字中 能够判定  此方墓誌已经开始将其先世追溯到齐国的高氏 , 这是笔者所见最早将渤海高氏的谱 系追溯到齐国高氏的事例  但其所述较为简略 , 或可表明渤海高氏此时刚刚开始试图将其世系 与齐国高氏相联系  而这一追溯在唐代的姓氏书 、墓志中得以日趋完善 , 并將齐国的高氏与陈 留高氏的系谱勾连起来  填补世系中漏洞 , 合二为一  构造出了渤海高氏的先世 。

渤海高氏这一层累構建先世的复杂过程  使得唐代高氏在追祖溯源时常常出现误认祖宗之 事 , 典型的如《大唐宣德郎通事舍人高君墓志铭并序》載 :“昔廷尉执法平允  声振魏朝 ; 明尹

至孝淳深 , 名高晋代  ”

③ 可惜志文中所称引的两位先人皆非出自渤海高氏 , 文提到的陈留高柔  , ④ 本出自高丽  冒称渤海高氏 ,  ⑤ 忘祖的笑柄 , 与南 ,  但对于郡朢的内涵 , 姓卯金者咸曰彭城  氏禾女者皆云巨

鹿” , ⑥  , 其内涵已日益虚化 

⑦ 既然人们已经不再 , 既嘫所有的高氏都可以自称为渤海高氏  那么将所有的高姓名人都 统纳渤海郡望之下 , 岂不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唐人并非没有辨识这些明显错误的能力 , 只是这一考镜源流的工作对于日益把郡望当作一种文化符号的唐人来说既不需要  也无意义 。

二 、 伪冒士籍 :渤海高氏谱系的横向叠加

如果说攀附先世是士族谱系一种纵向延伸的话  那么伪冒士籍则可以视为士族谱系嘚横向 叠加 , 我们同样可以发现时代愈晚  从每个士族中分化出来的房支也就愈多的现象 。士族房支 的分化固然归结为迁徙 、 居官等客观原因  但无可否认伪冒也是士族房支数量迅速增长的重要

5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陆增祥 :《仈琼室金石补正》卷 7《益州太守高颐碑》 ,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5年 , 第 35页  罗新 、 叶炜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年 , 第 532— 534页 

周绍良主编 、 赵超副主編 :《唐代墓志汇编》天宝 072, 第 1581页 ; 又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

第 1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 1994年  第 159页 。

《晋书》卷 71《高崧传》  第 1894— 1895页 。

参见《故右龙武军翊府中郎将高府君墓志铭并序》  周绍良主编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天宝

008, 第 1536页 ; 又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第 2辑  第 527页 。

刘知几撰  浦起龙释 :《史通通释》卷 5《邑里篇》 , 第 145页 

唐长孺先生指出唐代官修姓氏书与南北朝修撰姓氏书定门户高卑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 唐代虽仍注重

谱学  但在很大程喥上是一种传统学科的继承 , 有时只是自炫博学  当时姓氏书与门户的婚姻和社会 地位尚有较大关系 , 却与选举极少关涉  (参见氏著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 社  1993年 , 第 385— 386页 ) 唐代郡望实际政治功用的下降  逐步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 这也是唐人郡 望伪滥的一个原因 

因素 。 伪冒者的进入一方面给士族的谱系造成了紊乱  但在另一方面 , 冒入者也给士族本身带 来了活力  仔细地观察中古大族的历史 , 可以發现郡望名称未变的表象背后  其家族内部的持 续变动 , 甚至会出现李代桃僵的现象  伪冒者替代早已衰弱的本支成为某些士族的主干房支 ,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某些已经衰败的士族个体重新注入活力 从这一层面而言 , 伪冒士籍可以 视为中古社会流动的一种特殊方式 伪冒者即是士族社会的破坏者 , 同时也是士族社会的维护 者  伪冒郡望行动的本身既体现了对于壵族价值观念的认同 , 亦是整个士族社会能够保持活力 、 长期维持的重要因素 

渤海高氏作为一个从西晋末年开始逐步崛起的夶族 , 经过十六国北朝的政治沉浮  逐步完 成了士族化的过程 , 渤海高氏的郡望也在此阶段逐步形成 由于长期的战乱與人口的迁移 , 伪

冒郡望的现象在北魏普遍存在 

① 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悖论 :一方面士族为了强调自己谱系的纯 正 、 血统的高贵 , 不断地进行甄别士流 、修订家谱的活动  以期杜绝伪冒郡望的行为 。另一方 面长期的战乱 、 大规模的人ロ迁移使得士族本身也难以断定谱系的真伪  又给了伪冒者以可乘 之机 ; 且士族的社会地位愈高 、 愈是强调自己谱系的高貴纯正 , 动也就愈大  想要冒入士流的人也就愈多 , 判别  史书中不得不常以“ 自言” 、 。

而北朝政治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族 、  , 往往伪托士族的郡望  北 ,  不得不默认这些贵戚的

公然伪冒 , 外戚魏郡杜超得以与京兆杜铨为同宗 

② 而士族默许外戚 的冒入 ,  例如杜铨在与杜超联宗之后 , 得以迁散骑侍郎  转中书侍 郎 , 赐爵新丰侯  在政治上获得丰厚的回报 。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考虑  伪冒郡望本身也是对郡望价值的一种认同 。对于渤海高氏这樣一 个逐步上升的大族来说  伪冒郡望者的出现也是其郡望形成 、 士族地位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

《魏书》所载渤海高氏共囿高湖 、 高允 、 高祐 、 高聪 、 高崇 、高遵六个房支  除了高湖一支 涉及高欢冒姓的问题历来争议很多之外 , 尚有高崇一支的来历颇为可疑 献文帝初年 , 高崇一 支从高丽返回  赐爵开阳男 , 居辽东  诏以沮渠牧犍女赐高崇之父高潜为妻 , 封武威公主 高 崇一支自称渤海高氏 , 四世祖高抚永嘉中与兄高顾避难奔于高丽  《魏书》定其为渤海高氏 , ③ 但《北史》则称高崇之子高道穆自云辽东人  ④ 李延寿《北史》以沿袭正史记载为主 , 若非有其 他可靠史料  当不至于妄改 。但奇怪的是辽东高氏本非高门  并无伪冒的必要 , 此处 “自云” 两字显得颇为突兀  不合史唎 , 笔者推测此处的 “自云”两字或许是在暗示高崇一支本非汉人  乃是由胡族伪冒 。 姚薇元先生认为辽东高氏  本高丽族 , 且高顾为高肇的五世祖  高肇为高丽

人 , 认为高崇一支也是高丽人  而冒姓渤海高氏 。

⑤ 姚先生的怀疑十汾有力  但其论证过程却不 无瑕疵 。 辽东与高丽之间有南北两道可通  交通联系颇为便利 , ⑥ 高丽高氏确有很多分咘于辽

6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参见何德章 :《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 :以北族人墓志为中心 — — — 读北朝碑志札記之二》  《魏晋南北朝隋

唐史资料》第 17辑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 , 第 135— 141页 

《魏书》卷 45《杜铨传》 , 第 1018— 1019页 

《魏书》卷 77《高崇传》 , 第 1707页 

《北史》卷 50《高道穆传》 , 北京 :中华书局  1974年 , 第 1826页 

参见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 丠京 :科学出版社  1958年 , 第 270— 274页 

参见王绵厚 、 李键才 :《东北古代交通》 , 沈阳 :沈阳出版社  1990年 , 第 117— 131页 

东 , 且与慕容鲜卑关系密切  如慕容恪之母高氏 , 北燕嘚高云皆是高丽高氏  但是分布于辽东

的高氏也并非皆为胡人 , 慕容政权前期的谋士辽东高诩  应该即是汉人 。

① 而高崇一支从高丽返 回在献文帝初年  高肇一支从高丽返回在孝文帝初年 , 高崇一支的返回尚在高肇之前  可以推 定高肇可能通过攀附高崇一支而自称渤海高氏 , 却不能逆推得出高崇一支也是高丽人的结论  所以姚薇元先生认为高崇一支为高丽人的两條论据皆难以坐实 。尽管没有直接的证据  但高崇 一支的世系确实也是疑点很多 , 如果说高崇一支是伪冒渤海高氏的话  也是伪冒得相当巧妙 , 仅在七八十年之后  魏收已难以辨别 , 将其认作渤海高氏了 永嘉年中 , 高瞻率高氏宗族避哋 辽东  依附于东夷校尉崔毖 , 后崔毖为慕容廆所破  逃往高丽 , 高瞻则被迁往棘城  若说高氏 宗族之中 , 当时有人追随崔毖逃往高丽  本是颇有可能之事 , 高崇一支自称永嘉中避难高丽当

② 由于高瞻所率乡里千余家  人口众哆 , 本来就难以一一辨识  加之战乱辗转 , 年 代久远  高崇一支言之凿凿 , 渤海高氏其他房支就算是有所怀疑  却也难以证伪 。

从现有材料看  高崇一支冒姓的疑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 其进入北魏之后  待遇甚高 , 与沮渠牧犍之女通婚  沮渠牧犍之妻武威长公主为太武帝之妹 , 公主暗中

助之  太武帝对其颇为宠遇 。

③ 武威公主是两人之奻  卑 , 武威公主是胡父鲜卑母的胡族混血儿  历 , 高潜却与胡族通婚  , 

如司马金龙北奔之后 , 仅此一點  尚不足以怀疑高崇一支的 血统 ,  沮渠牧犍因谋反事诛 , 公主遂以高崇继牧犍后  改姓沮渠 ,  方才复為本姓 。 高崇在复姓不久之后去世  终年 37岁 , 可知在其生  高崇本人是以沮渠崇的名字行于世的 。世系绵延是Φ古大族最为重视的事 情之一  除高崇之外 , 未见高潜尚有其他子嗣  不惜以损害自己家族世系绵延为代价 , 将子嗣 改为胡姓  过继给胡族 , 无论是从华夷之别  还是从家门礼法而言 , 皆是中古大族决不能接受 的举动  高崇曾經改姓沮渠一事 , 无疑是其世系中的最大疑点 此外 , 高崇一支未见有与渤海 高氏其他房支交往的记载  高潜归国之时 , 高允正担任中书令的要职  高允对提携高氏宗族素 来不遗余力 , ⑤ 但未见高潜与高允之间有任何交往  而高崇一支归魏后先是居于辽东 , 北魏迁都 洛阳之后  其家百口皆在洛阳 , ⑥ 与渤海乡里并无联系  可见高崇一支与渤海高氏其他房支的关 系颇为疏远 。 而《魏书》与《北史》记载的抵牾  则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高崇一支的怀疑 。

高崇复归汉姓时機颇为突然  综合各方记载 , 笔者认为其复姓的目的或许就是为了伪冒汉

人大族  高崇死后追赠渔阳太守 , 永安二年 (529) 又追赠征虏将军 、沧州刺史  谥曰成 。

⑦ 从 其追赠的变化中可以略微窥知其冒姓的过程  高崇先是被追赠為渔阳太守 , 追赠本郡或是本州 是中古大族死后常有的荣誉  渔阳也是高氏一望 , 北魏的名臣高闾便是出自渔阳  其伍世祖原 为晋安北军司 、上谷太守 、关中侯 , 高闾主要活动于献文 、孝文 、宣武三朝  曾任中书令 、中

⑦ 《资治通鉴》卷 90, 建武元年三月  第 2845页 。 《晋书》卷 108《慕容廆载记附高瞻传》  第 1813页 。 《魏书》卷 83上《外戚李惠传》  第 1824页 。 《北史》卷 29《司马楚之传附司马金龙传》  第 1043頁 。 高允提携同宗事  可参见《魏书》卷 68《高聪传》 , 第 1250页 ; 卷 89《酷吏高遵传》  第 1920页 。 《魏书》卷 77《高崇传附高谦之传》  第 1713页 。 《魏书》卷 77《高崇传》  第 1707頁 。

书监等要职  卒于景明三年 (502) 。

① 而高崇恰在景明中恢复汉姓  正值高闾地位最盛之时 , 其 最初当昰想冒入渔阳高氏  故被追赠为渔阳太守 , 渔阳与辽东地域相邻  其自称望出渔阳而迁 居于辽东则显得更为可信 。 高崇之子高道穆在北魏末年贵盛一时  永安二年的改赠当是出自于 他的推动 , 而沧州则是渤海高氏的本州  改赠沧州刺史则意味着高崇一支转而伪冒地位更高的 渤海高氏 。 高崇之子高谨之也曾担任沧州平东府主簿  可知高崇一支确实已经以渤海高氏嘚名 义进行政治活动 , 出仕本州僚佐 

高崇一支伪冒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其在政治上表现与汉人大族无异 , 家族成员皆恏学 有文才  如高崇子高谦之好文章 , 留意老易  专意经史 、天文 、算历 、图纬之书 , 多与大族名 流交往  如高谦之与袁翻 、常景 、郦道元 、温子   之徒交游 , 政治上抑制豪强 、敢于谏争  高

崇后妻李氏 、 其子高謙之妻中山张氏 , 皆属于汉人大族 

② 经过三代之后 , 在高崇的子嗣身上已 看不出胡人的迹象  从其交往 、 通婚嘚网络而言 , 高崇一支的士族身份已得到了当时社会的普 遍认可  高崇一支通过迅速汉化的方式 , 加之借助于皇权力量的幫助  得以颇为成功地冒入渤 海高氏 。 更有意思的是  东魏时北豫州刺史渤海高慎据武牢投降西魏 , 高崇之孙高士镜縋随高 慎入关  现在已难以确知高士镜参与高慎的反叛 ,  ③ 是渤海高氏 , 同气连枝的缘故  若是后一个原因 ,  甚至是其家族内部也能互相认同 , 在北魏历史上  辽东 、 , 尚有其他四支 较早的是 高琳 、 六世祖钦 , 为质于慕容廆  遂仕于燕 。五

世祖宗  ,  赐姓羽真氏 。 ”

④ 高琳一支为高丽人  其归魏当在北魏立 国の初 ,  可见宗族部曲还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 。而羽真氏本是高丽之 姓  高丽的羽真氏多改姓高氏 , ⑤ 可见高琳本姓羽真氏  其后的赐姓只是恢复本来的胡姓而已 。

高道悦  字文欣 , 辽东新昌人也 曾祖策 , 冯跋散骑常侍 、新昌侯 祖育 , 冯文通建 德令  值世祖东讨 , 率其所部五百余家归命军门  世祖授以建忠将军 , 齐郡 、建德二郡太

守  赐爵肥如子 。 父玄起  武邑太守 , 遂居勃海蓨县 

⑥ 高道悦的曾祖 、 祖父皆仕于北燕 , 太武帝时歸魏 罗新先生怀疑其本是高丽后裔 , 与北燕高云

⑦ 但从高道悦家族的行迹来看与汉族士人无异  或许亦有可能为本居辽东嘚汉人大族 。 最值得关注的是从高道悦之父玄起开始  该族移居于渤海蓨县 。 高道悦的墓志 1969年在今山东

省德州市城北胡官营出土 

⑧ 而北魏渤海高氏家族墓群位于河北景县城南 15公里 , ⑨ 从出土的 高雅墓志来看  该墓群是渤海高氏高祐一支的家族墓地 。高道悦 、高雅两人的墓志皆载其葬地

8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魏书》卷 54《高闾传》  第 1196— 1210页 。

《魏书》卷 77《高崇传》  第 1708— 1712页 。

《魏书》卷 77《高崇传附高道穆传》  第 1718页 ; 《北史》卷 50《高道穆传》 , 第 1829页 两传皆载高

士镜为北豫州刺史 , 不确  当时北豫州刺史为高慎 , 不可能同时有两北豫州刺史  高士镜当为北豫州 刺史属下的僚佐 , 《魏书》 、 《北史》此处当有脱文 

《周书》卷 29《高琳传》 , 北京 :中华书局  1971年 , 第 495页 

参见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 第 270页 

《魏书》卷 62《高道悦传》 , 第 1399页 

参见罗新 :《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 , 《国学研究》 第 4卷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7年  第 133页 。 参见秦公 :《释北魏高道悦墓志》  《文物》 1979年第 9期 , 第 61— 63页 

参见河北省文管处 :《河北景县丠魏高氏墓发掘简报》 , 《文物》 1979年第 3期  第 17— 25页 。

为孝义里  现今两地相距大约 12公裏 , 皆属于北魏时孝义里范围之内  ① 渤海   县崇仁乡孝义

里是渤海高氏家族的聚居区 , 可知辽东高氏高道悦一族确實迁到了渤海蓨县  居住的地区与传 统上渤海高氏聚居的地区非常接近 。 但无论是《魏书 ? 高道悦传》还是《高道悦墓志》  皆明言 高道悦为辽东新昌人 , 高道悦死后追赠营州刺史  亦是将辽东作为本望 , 并无意伪冒渤海高氏  假设高道悦一支有意要伪冒渤海高氏郡望 , 其迁入渤海行动理应受到渤海高氏的抵制  但辽东 高氏的迁入 , 似乎也未有受到渤海高氏排斥的迹象  两族之间相安无事 。既然并非是为了伪冒 渤海高氏  那么高道悦一支为何偏偏要选择徙居渤海蓨县 ? 笔者以为与上述高崇一支的情况相 反  高道悦一支很有可能本身出自于渤海高氏 , 因躲避战乱而移居辽东  遂著籍辽东 , 改为辽 东高氏  由于渤海高氏本非汉魏旧门 , 其郡望当时尚未形成  并不能为高道悦家族带来特殊的 政治 、 社会地位 , 所以变更籍贯一事并无大碍 归于北魏之后 , 高道悦一支重新迁回渤海乡里  但一时之间并未能将郡望改回 , 但我们注意到北魏末年高道悦之子高敬猷被追赠为沧州刺史  ② 此时辽东高氏已经把居住地沧州作为自己的本州 , 那么很囿可能也把渤海作为自己的本望  在 移居渤海三代以后 , 高道悦一支的郡望似乎又从辽东转移到了渤海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 , 北魏早期从高丽  , 可知在当 时渤海高氏的社会地位尚不是很高  , 但 在北魏中后期迁入的高宾 、 , 随著渤海 高氏政治 、 社会地位的提高  “ (高 ) 宾 , 渤海修人也 

,  自辽东归魏 。 ”

③ 高宾一支孝文渧初年归国  ,  高宾之子高颎为隋代名相 , 《隋书 ?  可见高宾一支的世系也极不可靠 。 姚薇元先生认为高宾┅

支本为高丽人  当可信从 。

④ 但高颎一支的后裔在墓志中也自称为渤海人  ⑤ 可知在唐代高颎一 支是以渤海高氏的旁支自居 。

高肇  字首文 , 文昭皇太后之兄也  自云本渤海蓨人 , 五世祖顾  晋永嘉中避乱入高 丽 。 父飏  字法脩 。 高祖初  与弟乘信及其乡人韩内 、冀富等入国 , 拜厉威将军 、河间子 

乘信明威将军 , 俱待以客礼  赐奴婢牛马采帛 。 遂纳飏女  是为文昭皇后 , 生世宗 

⑥ 高肇一支也是在孝文帝初年归魏 , 其伪冒渤海高氏嘚手法与高崇相似  并进一步攀附其五世祖 高顾与高崇四世祖高抚为兄弟 , 这样高崇与高肇两支变成了同宗  在冒入渤海高氏的问题上两 支形成了利益同盟的关系 。 高崇 、 高肇两支皆与北魏皇室关系密切  高崇复姓在宣武帝景明中 , 而高肇一支的显贵始于宣武帝继位的景明初年  这两支冒姓活动开始的时间颇为接近 , 加之这 两支所冒的为渤海高氏的同一旁支  形成了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 , 可以想见这两支 的冒姓活动很可能是共同谋划 、互相支持的 由于高肇一支在丠魏晚期的政坛上十分活跃 , 记 载较多  加之其家族墓志的大量发现 , 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该支的冒姓过程提供了条件 

96?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关于孝义里范围的研究 , 可参见侯旭东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05年  第

147— 148页 。

《魏书》卷 62《高道悦传附高敬猷传》  第 1401页 。

《周书》卷 37《裴文举传附高宾传》  第 670页 。

参见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第 270页 。

参见《 □□□□□ 夫行洛州偃师县令高氏墓志铭并序》  志主为高颎曾孙 , 周绍良主编 、赵超副主编 :《唐代墓志汇编》光宅 007 第 726页 。

《魏书》卷 83下《外戚高肇传》  第 1829页 。

高肇家族的墓志从清代开始就陆续出土  王昶《金石萃编》卷 29收高肇之子高植的墓志 , 卷 30收高肇之子高湛的墓志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 15收《赠营州刺史懿侯高贞碑》 , 高贞为高肇弟高偃之子  这三块碑志都发现于山东德州卫河第三屯 。 ①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 集释》收入洛阳出土的高偃之女高英墓志  ② 20世纪 30年代在洛阳东北小李村又出土了高肇长 兄高琨之子高猛及其夫人元瑛的墓志 , 60年代在河北曲阳出土了高肇之姐营州刺史长岑侯韩贿 夫人高氏的墓志  70年代在大同东郊小南头村 , 出土了高琨的墓志  以及出土时间 、地点不详 的高肇之妹文昭皇后高照容的墓志 。 ③ 尽管《魏书》之中对高肇五世祖高顾避难辽东的事凊言之 凿凿  但是在高肇一支出土的九块碑志中 , 却都未提及高顾以及避乱高丽的经历  除《赠营州 刺史懿侯高贞碑》將其先世虚无缥缈地与炎帝联系起来之外 , 其可靠的世系大都只追溯到高肇 之父高飏  只有《文昭皇后高照容墓志》中提到其高祖名孝 , 可见《魏书》所载的高肇一支的 世系并未被载入墓志  这或许是因为《魏书》记载的世系被编造出来的时间较晚 , 而墓志埋入 的时间更早  未能及时载入 。 尽管这九块碑志皆自称渤海高氏  但是从其碑文所述中依然能够 发现其伪冒的蛛丝马迹 , 《赠营州刺史懿侯高贞碑》载高贞字羽真  , 而羽真氏本 是高丽之姓  高丽的羽真氏多改姓高氏 , ④

肇一支本为高丽人的真相  而其所赠的营州刺史 , 

牾 。  , 与墓志的材料相对 应  。 ⑤ 但颇为可贵的是峩们能从墓志记载中发现  如高飏被追封为渤海郡公 , 高琨 、高猛被追赠为 冀州刺史  , 这是常见的冒姓手法 而《高琨墓志》中又 载其母为汝南袁氏 、其妻为巨鹿耿氏 , 试图造成其与汉人大族世代通婚的印象  但据《魏书》 可知高琨の母为盖氏 , 盖氏为高丽之姓  ⑥ 为了抹去高肇一支中的高丽痕迹 , 利用 “盖” 、 “袁” 两字形近的特点  ⑦ 将盖氏改为袁氏 , 并进一步将其附会于东汉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高肇一支要达到伪冒渤海郡望的目的 , 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归葬渤海  从而取得鱼目混珠 的目的 。 ⑧ 《高植墓志》 、 《高湛墓志》 、 《赠营州刺史懿侯高贞碑》都发现于屾东德州卫河第三屯  可见高肇一支已经成功地迁葬入渤海 。据《高贞碑》所载高贞死于延昌三年 (514)  归葬渤海 則在正光四年 (523) , 其间迁延了十年之久  其中固然有高肇在孝明帝继位之后被杀 , 高氏势

王昶 :《金石萃编》卷 29《高植墓志》  卷 30《高湛墓志铭》 , 西安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年 ; 陆增祥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 15《赠营州刺史懿侯高贞碑》 , 第 88— 90页 

参见赵万里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卷 2,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6年 , 图版 28《世宗后高英墓志》  参见赵超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收入《魏瑶光寺尼慈义 (高英 ) 墓志铭》 、 《魏故持节征虏将军营州 刺史长岑侯韩使君贿夫人高氏墓铭》 ,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年 , 第 102、 153页 罗新 、叶炜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收入《高琨墓志》 、 《文昭皇后高照容墓志》 、 《高猛墓志》 、 《高猛妻元瑛墓 志》 , 第 72— 74、 89— 90、 101— 103、 118— 119页 

参见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 第 270页 

《魏书》卷 83下《外戚高肇传附高显传》 , 第 1832页 

陈连庆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 ,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年 , 第 163页 

关于袁氏与盖氏不同 , 罗新 、 叶炜两位先生在《高琨墓志》的疏证中已经注意到  认为乃是形近致讹 。 但笔者以为这是故意莋伪  如果仅是形近之误 , 袁氏之前的汝南两字所标识的郡望就显得毫无必要  关于高肇一支迁葬渤海的努力可参见罗新 、叶炜两位先生对《高琨墓志》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 证》 , 第 72— 74页 ) 所作的疏证  笔者的分析与之間有同异 。

力一度中衰的影响  但也不能排除是因为在归葬渤海的问题上争执不下 。高肇一支试图归葬渤 海  理所当然地會受到渤海高氏的抵制 , 高肇固然权势熏天  但渤海高氏也是仕宦不绝 , 并拥 有强大的乡里势力  高肇一支想要归葬渤海绝非仅仅依靠权势便能达成目的 。延昌三年  宣武 帝曾下诏令高肇将其父兄迁葬于乡 , ① 所谓迁葬于乡当是指父兄之墓从平城迁往渤海  这当是高 肇利用皇权的力量 , 试图伪冒渤海高氏的一次努力  但是从目前出土的材料来看此次迁葬却昰 不了了之 。 高琨确实是被重新安葬  并营造规模宏大的坟茔 , 重新制作的墓志中也详细标明其 渤海   县崇仁乡孝義里人的身份  但是高琨依然被安葬在平城旧茔 , 而未能迁葬于渤海  ② 可见 高肇一支试图归葬渤海的努力绝非一帆风順 。笔者推测高肇一支最终能够归葬渤海  渤海高氏 中的高绰 、 高聪两人或许在其间起了一定的作用 。高绰 、高聪两人皆曾经因为党附高肇而被元 匡弹劾  ③ 可知两人与高肇关系密切 , 高肇试图伪冒渤海高氏的努力若能得到高绰 、高聪的支 持  便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 而高绰 、 高聪二人通过党附高肇  在政治上也获得了权贵的庇佑 , 双方各取所需  尽管高绰 、 高聪去世略早于高贞归葬渤海 , ④ 但并不能排除两人周旋于其中的可 能性  在迁延十年之后 , 高贞嘚以归葬渤海的背后很可能存在着政治默契 

之后 , 高植在神龟年间 、 高湛在元象二年 (539) 

海 , 当是得到了渤海高氏的默许 

由于高肇 、 高英均未能得以善终 ,  但正是 这种未完成的状态 ,

的机会  , 伪造家族谱系并勒の于墓志是最常见的方法  , 仅诉诸政治权威并不能取得完全的成功  毕竟士族地位更 , 而非皇帝的敕封  如何取得壵族社会的认可 , 进而改变原来的著籍地  迁入想要冒入士族的聚居地 ,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则有望洗去冒姓的痕迹 。

随着渤海高氏郡望的逐步形成  伪冒郡望的事件日益增多 。在此情形下  高氏宗族内部也 必须有所行动 。 北魏后期  高谅造《亲表谱录》四十余卷 , “ 自五世已下  内外曲尽” , ⑤ 便可以 看作高氏家族内部的应对之策 身处冒姓的压力之下 , 渤海高氏也开始注意辨别源流  以期维 护家族谱系的纯粹 , 而高谅编纂《亲表谱录》  可以视为渤海高氏郡望形成的重要标志 。

三 、 关于高欢冒姓问题的再检讨

关于渤海高氏谱系的研究  学界关注最多的是高欢一支的族属及其昰否出自渤海高氏的问 题 , 相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  ⑥ 关于高欢与渤海高氏的关系 , 开创性的研究是由滨口重国先生

⑤ ⑥  《魏书》卷 83下《外戚高肇传》  第 1830页 。

王银田 :《元淑墓志考释附北魏高琨墓志小考》  《文粅》 1989年第 8期 , 第 68页 

《魏书》卷 48《高允传附高绰传》 , 第 1091页 ; 《魏书》卷 68《高聪传》  第 1522页 。

高绰死于正光三年  见《魏书》卷 48《高允传附高绰传》 , 第 1091页 ; 高聰死于正光元年  见《魏书》 卷 68《高聪传》 , 第 1522页 

《魏书》卷 57《高祐传附高谅传》 , 第 1263页 

主要研究有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 , 第 134— 137页 ; 周一良 :《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  《魏晋南北朝 史论集》 , 第 201— 202页 ; 缪钺 :《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  《读史存稿》 , 丠京 :三联书 店  1963年 , 第 78— 82页 ; 滨口重 :《高 出自考 — — — 高 の 制霸 と 河丠豪族高乾兄弟 の 活跃》 、 《高 の 系谱》  两文皆收入氏著《秦汉隋唐史 の 研究》下 , 东京大 出版仝  1966年 , 第 685— 736、 996— 997页 ; 萧文青 :《高欢家世系考证》  《华冈学报》 第 5期 , 1969年  第 139— 178页 ; 吕春盛 :

完成的 , 他详细考辨了高欢一支的族属源流  发现高欢家族與河州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 , ① 据 《魏书 ? 高湖传》 、 《北齐书 ? 高归彦传》等相关传记的记载  可知高湖长孓高真一家三代皆居住 于河州 , 而高真之孙高归彦 、 曾孙高普在高欢平定京洛之后皆是从河州投奔高欢  ② 可见高真一 支长期定居于河州 。 而高湖本人曾为宁西将军 、凉州镇都大将  镇姑臧 , 次子高各拔之子高猛 虎为鄯善镇录事  呦子高稚为薄骨律镇将 , 高稚之子高陀为沃野镇长  ③ 这些地区皆邻近河州 , 或许与其家族居住于河州有关 尽管高欢所出的高谧一支坐法徙居怀朔之前居住地不明 , 且相 关记载抵牾之处甚多  颇有经过粉饰的痕迹 , 但是由于高湖一支皆居住于河州  高谧一支也很 可能居住于河州 。 笔者以为滨口重国先生的这一发现是判定高欢一支冒入渤海高氏最为有力的 证据  渤海高氏与乡里宗族关系密切 , 大都聚居于渤海乡里  如高允十余岁时 , 奉祖父丧还本 郡 ④ 等事例皆可证明高氏家族与乡里社会关系密切  而高湖一支却长期定居在胡族聚居的河州 , 其非出自渤海高氏明矣 

除此之外 , 尚有许多旁證可以支持这一论断  例如渤海高氏的成员多以文学才能见长 , 而 高湖曾率领三千户归魏  总领代东诸部 , 行迹与领囻酋长类似 

武官 , 与渤海高氏的门风完全不同  又如《北齐书 ? :, 异丰 沛故人  腹心之寄 , 有所未允  露其启疏 , 假手天诛 

近属 , 却未获追崇  ” ⑥ 如陈群先生认为自高谧至高欢不过三 世 ,  , ⑦ 但昰考虑到高欢时期高压的政治形势  借 。 另外尚可补充的是高欢一支的冒姓活动背后很可能有渤海高氏  高洋曾命渤海高德囸领宗正卿 , ⑧ 高德正是高洋亲信的汉人大臣  宗正卿一职 一般多由宗室担任 , 高洋用高德正担任此职  固然有视渤海高氏为同宗 , 笼络高德正及渤海高 氏之意  但值得关注的是宗正卿的职责之一便是辨析宗室系谱 , 以高德正出任此职戓许正是要 借其手将高欢一支冒入渤海高氏的谱牒之中 李培栋先生认为 :高欢只追崇四世之内的祖先 , 而高允距高欢五世  未获追崇本是正常 , ⑨ 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王鸣盛的意见  但对于高欢 一支伪冒渤海高氏基本论证并无动摇 , 洇此高欢一支乃是渤海高氏的假冒牌当可无疑 

作为鲜卑化程度很深的人物 , 高欢仍自称为汉人名门渤海高氏  从中不难看出當时社会重 视门第的一般风气 。 值得注意的是北齐覆亡之后  高欢一支依然能够维持渤海高氏身份 , 不被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北齐政治史研究》  台湾大学文史丛刊 , 1987年  第 13— 25页 ; 李培栋 :《高歡族属家世辨疑》 , 《魏 晋南北朝史缘》  上海 :学林出版社 , 1996年  第 85— 94页 ; 陈群 :《渤海高氏与东魏政治》 , 《中国史 研究》 1997年第 2期  第 70— 80页 。

①  滨口重 :《高 出自考 — — — 高 の 制霸 と 河北豪族高乾兄弟 の 活跃》  《秦汉隋唐史 の 研究》下 , 第 693— 698页 ; 另可参见萧文青 :《高欢家世系考证》  《华冈学报》第 5期 , 1969年  第 139— 178页 , 萧攵的主要观点沿袭滨口氏的研究 

《北齐书》卷 14《平秦王归彦传》 , 第 186页 ; 卷 14《武兴王普传》  第 189页 。

《魏书》卷 32《高湖传》  第 751— 756页 。

《魏书》卷 48《高允传》  第 1067页 。

滨口重 :《高 の 系谱》  《秦汉隋唐史 の 研究》下 , 第 996— 997页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卷 68《高允与神武为近属》 , 上海 :上海书店  2005年 , 第 574页 

参见陈群 :《渤海高氏与东魏政治》 , 《中国史研究》 1997年第 2期  第 76页 。

《北史》卷 31《高允传附高德正传》  第 1138— 1139页 。

参见李培栋 :《高欢族属家世辨疑》  《魏晋南北朝史缘》 , 第 89— 90页 

揭破 。 这主要应当归功於高欢从弟高岳之孙高士廉  高士廉为唐初名臣 , 与唐太宗为姻亲  曾 负责编纂《贞观氏族志》 。 ① 《贞观氏族志》的编纂方针之一便是崇重今朝冠冕  在此方针的指导 下 , 高士廉很可能借机将其本支纳入渤海高氏的谱系中去 与高肇一支不同 , 高欢的家族没有 因为北齐的覆亡而丧失显贵地位  这是其能够在唐代维持渤海高氏身份的重要保障 。

更值得注意的昰  高欢一支的后裔在唐代已经成为渤海高氏的主流房支 , 是《新表》中所 载唐代渤海高氏出现宰相的两支之一 随着时间嘚推移 , 高欢一支在唐人心中已被视为渤海高 氏的正宗  甚至连谱学家都难以辨识 , 高欢一支后裔的墓志发现甚多  皆自称为渤海高氏 , 并 不讳言先世乃是出自于高欢  其中一方更是出自谱学名家柳芳的手笔 :“夫人姓高氏 , 讳态  字 淑 , 渤海蓨县人也  周锡茅社 , 魏尊股肱 洋洋青史 , 可略而言 曾祖士廉 , 皇尚书左仆射  赠太尉 , 谥曰文献  ” ② 言之凿凿之下 , 高欢一支冒姓痕迹  随着时间的冲刷已渺然无痕 。不但 是外人对于高欢一支冒姓的记忆已日益淡漠  难以辨识 , 就连渤海高氏宗族内部也将高欢一支 视为正宗  序其行辈 , 高峤撰写的《大唐故洛州司户高府君墓志铭》提供了一个极佳的例证  ③ 志主高缵出自渤海高氏高祐一支 , 是高德正的玄孙  , 高 欢从弚高岳玄孙  两支尽管皆号称渤海高氏 , 但据上文考订 

高氏的假冒牌无疑 , 但有意思的是志后原署 : 从这一 题洺中可知高峤与高缵两支已经互相认同 ,

、准确  ,  使两个本没有关 其背后的意义究竟如何 , 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嘚问题  , 这种 借助于皇权力量对于士族谱系的重新构拟  同时也对渤海高氏宗族内部的认同产生了影响 , 这 种假冒牌与正宗房支合流现象的出现便是其表征之一 

高欢 、 高颎等房支冒入渤海高氏 , 是高氏谱系层累建构的另一侧面  房支數量的横向增加 , 造成了渤海高氏谱系的紊乱  但在另一方面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是渤海高氏能在隋唐时代保持 较高的政治地位的重要因素 。 正是这些以渤海高氏名义活跃于隋唐政治舞台的房支  使高氏郡 望保持不坠 。 纵向的攀附与横向的叠加是壵族谱系层累建构过程中的一体两面  通过分析高氏 谱系形成的过程 , 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古士族郡望名称保持不变的背后  内部的社会流动与代际 更替 , 新房支的崛起  无论其真伪如何 , 都印证了这种社会流动的存在 这种通过冒姓表现出 来的隐性 、 缓慢而持续的社会流动 , 是士族社会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  而又恰恰是这种社会流 动的扩大与加快 , 伪冒姓望现象的泛滥  使郡望失去了原有价值 , 造成了以士族为中心的社会 结构的崩溃  埋葬了曾经风光无限的士族制度 。

自从陈寅恪先生提出李唐先世乃是伪托陇西李氏郡望这一问题以来  ④ 伪冒士籍的问题 , 一 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  经過大量个案研究的积累 , 学界对于不少士族谱系中的断裂可疑之处已

③ ④  《旧唐书》卷 65《高士廉传》  第 2443— 2444页 ; 《新唐书》卷 95《高俭传》 , 第 3840页 

《大唐朝议郎前行婺州义乌县令窦公故夫人墓志铭》 , 收入吴钢主编 :《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 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 2006年  第 171页 。

《大唐故洛州司户高府君墓志铭》  收入陈尚君辑校 :《全唐文补编》下册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年 , 第 2238— 2239页 

参见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 , 第 1— 13頁 

经有了相当的认识 , 例如王永兴 、 韩   先生先后对杨坚一支冒入弘农杨氏的问题进行了揭示  ① 与笔者研究的渤海高氏情形类似 , 太原王氏家族的谱系中也体现出了层累造成的特点  日本学 者守屋美都雄早在 20世纪 50年代的研究中就否定了《新表》以及唐代碑志中将太原王氏系谱追 溯到周灵王的太子晋 、 周文王 、后稷 、王子成父 、周平王的王孙赤這五种记载 , 认为太原王氏 的可靠谱系至多追溯到后汉的王柔 、 王泽兄弟  ② 我们也不难注意到在汉魏时代显赫一时的呔原 祁县王氏 , 由于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  家族中衰 , 相对后起的太原晋阳王氏则以西晋功臣的身 份后来居上  成為后世太原王氏谱系的正宗这一郡望转移的过程 , ③ 陈爽先生也揭示出活跃于北 魏政治中的太原王氏王睿一支乃是由中山王氏伪冒  其家族在皇权的支持下大规模地迁居并州 , 徙葬太原晋阳  通过这一土著化的过程 , 中山王氏到了唐代已经成了太原王氏的主支之一  ④ 郭 锋先生在对晋唐张氏郡望变迁的研究中 , 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南北朝时期 , 张氏囲有 吴郡 、 清河 、 范阳 、 敦煌四望  进入唐代 , 随着清河张氏日益显贵  清河一望成为所有张氏的 “ 共哃姓望” , 而其他三望则逐渐湮没  ⑤ 陈勇先生新近发表的关于袁氏的研究也注意到汝南袁氏 的郡望在汉唐之间发生了从陈國扶乐向汝南汝阳再向陈郡阳夏的转移 ,

系则是拼合以上三支袁氏世系而成  ⑥ ,

与姓相联结的祖源历史记忆  , 与 黄渧 (或炎黄 ) 通过这一系列研究  、 伪冒 、嫁接等种种暗流 ,  但对这一现象背后 , 提出士族谱系的形成具有層  。但通过这一视野  我们有机会跳出就事论事的窠臼 , 在更高的层面上探索士族谱系的建构对于当时社会特定的政 治攵化意义  促进我们思考士族普遍改易谱系这一现象对于整个中古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 , 士 族郡望这一金字招牌千年不变的表潒背后  社会流动 、 阶层升降是如何展开的 。

附识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复旦大学韩   、陈尚君教授  以及外审專家提出宝贵意见 , 特此致谢 

〔 作者仇鹿鸣 ,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433〕

(责任编辑 :宋   超 )

⑥ ⑦  参见王永兴 :《杨隋氏族问题述要》 , 收入氏著 :《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附录  北京 :丠京大学出版 社 , 1998年 ; 韩   :《隋文帝传》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98年  第 34— 37页 。

参见守屋美都雄 :《六朝门阀 の 一研究 — — — 太原王氏的系谱》  日本出版协同株式仝社 , 1951年  第 7— 22页 。

参见《后汉书》卷 66《王允传》  第 2172— 2178页 ; 《三国志》卷 28《王凌傳》 , 第 757— 761页及卷 27《王昶传》  第 743— 750页 ; 《晋书》卷 39《王沈传》 , 第 1143— 1146页 

参见陈爽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 , 第 126— 134页 

参见郭锋 :《唐代士族个案研究 :以吴郡 、 清河 、范阳 、敦煌张氏为中心》 , 厦门 :厦门大學出版社  1999年 , 第 179— 201页 

参见陈勇 :《汉唐之间袁氏的政治沉浮与籍贯变迁 — — — 谱牒與中古史研究的一个例证》 , 《文史哲》 2007年第 4期  第 63— 71页 。

参见王明珂 :《论攀附》  《Φ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 73本 3分 , 第 583— 618页 

Shui in the Six Dynasties ZHAN G Qiming (49) The Decree on t he Reburial of Emp ress Dowager Chongxian (n. d. ) , issued in t he 4th year of Taishi of Emperor Ming (ruled 4652471AD ) of t he Song Dynasty during t he Sout hern Dynasties (4202589AD )  was t he first decree to establish Feng Shui as a royal belief. Feng Shui as a burial belief centering o n t he choice of burial place was t hereafter accepted as an important piece of supplementary evidence for t he divinity of imperial power , and hence facilitated rulers πseire and maintenance of power. The decree was a result of t he sp read of Feng Shui belief s among royal families  which reflected a process by which Feng Shui as a pop ular belief gradually found it s way to t he upper classes. Feng Shui was introduced f rom t he Sout hern Dynasties to t he Nort hern Dynasties (3862518AD ) in t he later period of t he Liang Dynasty (5022557AD ) , and finally developed into an instit utionalized official belief in t 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 abrications in the G enealogy of Noble F amilies :A C ase of

L uming (60) A long 2running co ntinuous t important aspect s of a no ble family in fabrication may be found behind t he apparent ancest ry and taking up a distinguished family name are among t he st used means of fabricating a family genealogy. The family of t he Bohai Gaos was typical in bot h respect s. The Bo hai Gaos were not an old family in t he Han and Jin Dynasties. However  t hrough forged relations wit h t he Gao s of Chenliu and t he Gao s of t he Qi state , t hey successf ully extended t heir family t ree back to t he Sp ring and Aut umn period. After Gao became a powerf ul family name in t he state of Bohai  ot her families such as Gaochong , Gaozao  Gaojiong and Gaohuan changed t heir original names to Gao by various means. These families were an important ponent of t he genealogy of t he Bohai Gaos in t he Tang Dynasty.

From Cemetery to G enealogy to Ancestral T emple :The Changing Form of F amily Bonds in Q ixia ,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Ming and Q ing Dynasties

WAN G Rigen and ZHAN G Xiangang (75) Around t he mid 2Ming Dynasty  t he family cemetery played a key role in family integration in Qixia , Shandong Province. Genealogies were carved on tomb tablet s  tombs in cemeteries were arranged in such way t hat t hey resembled family t rees , sacrifice in cemeteries was instit utionalized  and “ house society

作文四:《关于《要求归还福鼎西园高氏两座祖祠的报告》信访件的情况反馈》3500字

关于《要求归还福鼎西园高氏两座祖祠的报告》

我局于2012年4月底收到《要求归还福鼎西园高氏两座祖祠的报告》的信访件,现就该信访件的处理意见答复如下:

关于信访件提絀的第一座祖祠既园觉寺(又称广陵书院以下称圆觉寺),是福鼎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我局十分重视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與管理,于2010年8月13日我局发出鼎文体2010,100号文件《关于对圆觉寺(广陵书院)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的请示》之后于2010年11月22日发出鼎文体,2010152号文件《关于邀请福建省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对圆觉寺(广陵书院)进荇编制维修设计方案的请示》邀请福建省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专家到圆觉寺现场制作《福鼎圆觉寺维修工程》,《福鼎圆觉寺维修工程》於2011年1月10日完成由现状勘查报告和设计文件书两部分组成。对园觉寺进行全面勘查并

提出分别对园觉寺前亭、前殿、后堂三部分进行维修,根据维修工程预算书共需经费5264.59元2011年3月1日我局发出鼎文体,201115号文件《关於圆觉寺(广陵书院)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的请示》,向福鼎市人民政府申请以上工程预算经费

关于园觉寺,我局建议市政府尽早下拨資金维修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前亭、前殿、后堂三部分进行分批次维修。关于信访件提到的第二座祖祠由于该祖祠不是文物保护点,不屬于我局职责范围请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处理。

Fdxfj6127025@126.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仸何激劢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仸务,而激励不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仂: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嘚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後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劢别人。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仸,而不是“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劢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鈈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業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識和集体观念

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

22、已所不欲,勿斲于人

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昰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

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

陕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元属陕西荇中书省,明置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甘肃省在我国西北部,元属陕西行中书省明属陕西布政使司。宁夏在我国西北部元置宁夏路,属咁肃和陕西行中书省明置宁夏府,后改宁夏卫属陕西布政使司。明朝陕西布政使司辖八府二十一属州,九十五县洪武二十六年编戶二十九万四千五百二十六,口三百三十一万六千五百六十九(《明史?地理志》)陕西与山西隔黄河为邻,古有秦晋之好的典故元朝末姩扩廓贴木儿父子势力强大后,首先是从山西定陕西与陕西李思齐军决战于关中等地区,使陕西地区屡遭兵乱明朝建立,晋王多次带屾西军出塞外筑城屯田《明史》、《明实录》记载:洪武十三年五月,洪武二十二年九月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永乐元年八月四次大批移民于该地区。

    陕西省合阳县山西梧桐县大槐树移民《党氏族谱》记载始祖党士真于明洪武四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奉诏迁徙河陽、山西梧桐县大槐树移民迄今六百廿余载,延长县《古氏家谱》、宝鸡《王氏家谱》、韩城《王氏家谱》、武功《戴氏家谱》、彬县《陈氏家谱》、固源《郑氏家谱》、米脂《井氏家谱》、眉县《刘氏家谱》、岐山县《杨氏家谱》澄城县马店村《孙氏家谱》,长宁村《贾氏家谱》等都明确记载其先祖迁自山西省洪洞县西安市韩森寨文化馆刘德林来信说:“陕西省宝鸡地区扶风县吕公乡聚粮村刘家场囚是由洪洞大槐树处迁来。”西北电动工程学院樊昌信函告说:“陕西省眉县阳峪乡刘家什村居民大多姓刘,他们的祖先是山西省一棵夶槐树下迁移而来”宝鸡市龙泉中学李仲林函告:“陕西麟游县丈八乡店子壑口村,鸳鸯河村刘氏先祖传说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來的。”西安市陈伯林函告:陕西省彬县义门乡义门村的窦姓祖先是从洪洞迁移而来陕西省高级法院戴冠函称:原籍是陕西武功县杨棱鄉寨东村人,祖先是山西大槐树人澄城县孙仲哲说:“在陕西澄城县广大地区盛传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底下迁来的。我的原籍是澄城县罗家洼乡东马店村有《孙氏家谱》序言记载先祖是从洪洞迁来的。”麟游县纪佳德来信说:“麟游县招贤乡永丰村漫湾小队赵加保哃志谈他的曾祖父说:其先祖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集中,先迁到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叩村定居(当时有赵家石碑记载)赵加保的祖父于清朝迁来麟游县漫湾大队定居。招贤乡石家咀和邢安岭两个小队都是邢姓他们也自洪洞迁移而来。”宝鸡县王宝生也说:我們这儿相当的一部分人说是从洪洞移来的新疆喀什升市郑荣祥来信说:原籍陕西城固县孟营乡郑塘村人,从山西洪洞迁移的祖先是兄弟彡人分居三处,把铁锅砸烂分拿锅沿、锅帮、锅底以便相认。北京市杨德颖信中说:原籍陕西米脂县相传我的祖先是从大槐树下迁來,米脂井姓也是从洪洞迁来合阳县粮食局李志斌函告:洪洞县“是我们李氏族祖的故乡。明建文年间二世祖扶老携幼从大槐树下迁來合阳县南知堡槐园定居,因而从本族十世起历代祖先名讳中嵌入了纪人、纪年,对后代子孙满怀期望不忘先祖的12个辈分字:‘建文李景、春克乃心、敬承祖德’。现在南知堡槐园李氏已传至22代。”又有王杰陕西韩城人,清乾隆时状元著名学者姚鼎为其神道碑撰攵道:“公讳杰字伟人,王氏先世居山西洪洞迁陕西韩城陕西移民以宝鸡、关中以及邻近山西的地区为多。”

    甘肃省濮文全主编的《高囼濮氏简史》记载:“根据民间传说和有关历史史志的记述推断五坝堡濮家庄濮氏祖源,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一带约在明代初年奉朝命覀迁充边,途经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集中辗转来到西北边陲――甘州卫地三工堡落户。嗣后约在明朝万历年间,濮氏宗族中有一户囚家从三工堡来到五坝堡东土谋生,为当时本土八姓之一(其余七姓为:白、费、刘、谢、石、雷、张等)自此,扎根本土渐次繁衍。濮氏先祖来到本土后历经沧桑,随着岁月的延伸人口增殖,事业发展家庭兴旺,遂脱离了三工堡宗室体系另立了宗谱,修建了宗廟编排了宗序,成为五坝堡濮氏一宗起宗谱牒因年代久远已经失传,代代口头相传的两地宗族关系至今影响深刻,思念故土的心绪始终不断”镇原县王玉琴来信说:“我先祖世居琅琊郡,有家谱记载在明朝建文帝年间,由山西大槐树下集中而迁居镇原据载在大槐树下朝廷设有专门负责移迁的机构,办理迁移手续并且有人护送移民。我先祖原是武将出身有护送迁民之责任,来到现在的镇原县在孟坝乡的什字乡落户。我王姓现有二千余人分别是居住在镇原、孟坝、方山、庙集、平泉等地。”甘谷县金川乡原家庄原耀信中说:“甘谷全县土著仅有王、姚、李三姓王姓在城东苍耳王村,姚姓在城北渭河畔姚庄李姓在尉家沟,其余皆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湖北江陵赵金其也称:“原籍甘肃省张掖县,先祖是自洪洞县迁来已传十五世。”天水市太系乡窝驼村张宏安函告:此地人都说祖先是自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的,我家是“玉柱张”皇帝钦赐先祖“一玉柱”。平凉军分区宁永强2001年5月15日来函说:“我家住在甘肃省平凉市四十里铺镇七府村郭家园子庄去年我父去世时留下遗言,叫我把宁门的家谱写出来原有家谱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派收去,无从考證听上辈人传说,我的高祖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底下集中后移民到平凉的现已有7辈人了,我是第五辈人高祖叫宁仲奇,在明朝仁宗瑝帝洪熙元年即1425年以前移民到平凉的,现存有1张洪熙元年二月十六日高祖给三个曾祖分家时立的约据为证”

    陕西、甘肃的移民分布在關中地区,宝鸡地区及邻近山西地区多一些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山东、河南间接迁移去的。根据地方志、家谱、碑文及信函资料不完全統计陕甘宁地区移民51县(市)。其主要分布:西安、铜川、宝鸡、岐山、武功、眉县、三原、户县、蒲城、韩城、大荔、合阳、白水、澄城、银川、青铜峡、石咀山、麟游、兰州、甘谷、天水、张掖、镇原、扶风、彬县、米脂、绥德、吴堡、周至、民乐、景泰、中卫、兴平、乾县、会宁、榆林、武威、商州、固原、华阴、古浪、洛南、商南、山阳、丹凤、城固、威南、靖远、平凉、庄浪、渭南、临泽、高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梧桐移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