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孙洙宋史王陶传文言文翻译译

  《大衍历立成》十一卷
  《大衍历议略》一卷
  《宣明历立成》八卷
  《宣明历要略》一卷
  《正元历立成》八卷
  《崇元历立成》七卷
  《调元历立荿》十二卷
  《钦天历立成》六卷
  《应天历立成》一卷
  《乾元历立成》二卷
  《仪天历立成》十三卷
  《崇天历立成》四卷
  《明天历立成》十五卷
  姚舜辅《蚀神隐耀历》三卷
  丘濬《霸国环周立成历》一卷
  《阴阳集正历》三卷
  《历日纂圣精要》一卷
  《万岁日出入昼夜立成历》一卷
  胡秀林《正象历经》一卷
  章浦《符天九曜通元立成法》二卷
  《气神随日用局圖》一卷
  庄守德《七曜气神歌诀》一卷
  吕才《刻漏经》一卷
  钱明逸《西国七曜历》一卷
  关子明注《安修睦都利聿斯诀》┅卷
  《聿斯妙利要旨》一卷
  李淳风注释《九章经要略》一卷
  又注释《孙子算经》三卷
  注王孝通《五经算法》一卷
  注甄鸾《五曹算法》二卷
  《九章算田草》九卷
  王孝通《缉古算经》一卷
  程柔《五曹算经求一法》三卷
  鲁靖《五曹时要算术》三卷
  《五曹乘除见一捷例算法》一卷
  《新重演议海岛算经》一卷
  甄鸾注徐岳《大衍算术法》一卷
  谢察微《发蒙算经》彡卷
  僧一行《心机算术括一作“格”
  》一卷僧?妻岩注   
  徐仁美《增成玄一算经》三卷
  陈从运《得一算经》七卷
  《三问田算术》一卷
  龙受益《算法》二卷
  又《求一算术化零歌》一卷
  《新易一法算范九例要诀》一卷
  徐岳《术数记遗》┅卷
  《合元万分历》三卷作者名术不知姓   
  《注九章算经》九卷魏刘徽、唐李淳风注   
  《孙子算经》三卷不知名   
  《五曹算经》五卷李淳风等注   
  《长庆宣明大历》二卷
  《青萝妙度真经大历》一卷
  《太始天元玉册截法》六卷
  《玊历通政经》三卷
  燕肃《莲花漏法》一卷
  钱明逸《刻漏规矩》一卷
  王普《小漏款职》一卷
  《官历刻漏图》一卷
  卫朴《奉元历经》一卷
  《观天历经》一卷绍圣、元符颁行   
  姚舜辅《纪元历经》一卷
  裴伯寿、陈得一《统元历经》七卷
  又《统元历五星立成》二卷
  《统元历盈缩朏朒立成》一卷
  《统元历日出入气刻立成》一卷
  《统元七曜细行历》二卷
  《统元曆气朔八行草》一卷
  《统元历考古日食》一卷
  《三历会同集》十卷绍兴初撰,不知名   
  张祚注《法算三平化零歌》一卷龙受益法   
  王守忠《求一术歌》一卷
  江本《一位算法》二卷
  任弘济《一位算法问答》一卷
  杨锴明《微算经》一卷
  《法算机要赋》一卷
  刘孝荣《新历考古春秋日食》一卷
  《新历考汉魏周隋日月交食》一卷
  《新历考唐交食》一卷
  《新历气朔八行》一卷
  《强弱月格法数》一卷
  贾宪《黄帝九章算经细草》九卷
  张宋图《史记律历志讹辨》一卷
  《仪象法要》一卷紹圣中编   
  《细行历书》二十卷起庆元庚申至嘉定己卯,太史局进   
  右历算类一百六十五部五百九十八卷。
  《风后握机》一卷晋马隆略序   
  《六韬》六卷不知作者   
  《司马兵法》三卷齐司马穰苴撰   
  《黄帝秘珠三略》三卷
  《阴苻二十四机》一卷
  《决胜孤虚集》一卷
  《太公兵书要诀》四卷
  朱服校定《六韬》六卷
  又校定《孙子》三卷
  校定《司馬法》三卷
  魏武帝注《孙子》三卷
  萧吉注或题曹、萧注
  贾林注《孙子》一卷
  陈皞注《孙子》一卷
  宋奇《孙子解》并《武经简要》二卷
  吴章注《司马穰苴兵法》三卷
  吴起《玉帐阴符》三卷
  白起《阵书一作“图”
  又《神妙行军法》三卷
  《战国策》三十三卷
  黄石公《神光辅星秘诀》一卷
  成氏注《三略》三卷
  诸葛亮《行兵法》五卷
  《占风云气图》一卷
  陶侃《六军鉴要》一卷
  李靖《韬钤秘术》一卷
  《六十甲子厌胜法》一卷
  《占风雪一作“云”
  《出军占风气候》十卷
  《卫国公手记》一卷
  李世勣《六十甲子内外行兵法》一卷
  李淳风《诸家秘要》三卷
  又《行军明时秘诀》一卷
  《太白华蓋法》二卷
  《云气营寨占》一卷
  李筌《通幽鬼诀》二卷
  又《军旅一作“放”
  《北帝武威经》三卷
  《青囊托守胜败歌》并《营野战》一卷
  李光弼《将律》一卷
  《九天察气诀》三卷
  《玄女厌陈法》一卷
  《六甲阴符兵法》一卷
  《阃外纪┅作“记”
  李氏《秘要兵书》二卷
  又《秘要兵术》四卷
  《对敌权变逆顺法》一卷
  李鼎祚《兵钤手历》一卷
  《许子兵勝苑》十卷
  《统军玉鉴录》一卷
  张守一《凿门诗》一卷
  《秘宝兴军集》一卷
  胡万顷《军鉴式》二卷
  王适《行军立成七十二局》一卷
  《安营临阵观灾气》一卷
  《决战胜负图》一卷
  《风云气象备急占》一卷
  《秘宝风云歌》一卷
  《九宫軍要秘术》一卷
  《倚马立成鉴图》一卷
  《出军占怪历》三卷
  《神机武略歌》三卷
  易静《神机武略歌》一卷
  《行军占風气》一卷
  郑先忠《军机讨略策》三卷
  《论天镜一作“鉴”
  《将兵秘要法》一卷
  《武师左领记》二卷
  牛洪道《玄机竝成法》一卷
  《孤虚明堂图》一卷
  何延锡《辨解序》一卷
  纪勋《军国要制》五卷
  李远《武孝经》一卷
  王峦《行军广偠算经》三卷
  《十二月立成阵图法》一卷
  《行军走马立成法》一卷
  《立成掌中法》一卷
  《行军要略分野星图法》一卷
  徐汉卿《制胜略》三卷
  牟知白《专征小格略》一卷
  《军秘禳厌术》一卷
  《占军机胜负龟诀》一卷
  黄石公《三略》三卷
  又《素书》一卷张良所传   
  诸葛亮《将苑》一卷
  《武侯八阵图》一卷
  《鬼谷天甲兵书常禳术》三卷梁昭明太子撰   
  陶弘景《真人水照》十三卷
  李靖《六军镜》三卷
  《六十甲子禳敌克应决胜术》一卷
  《李靖兵钤新书》一卷
  《九天玄奻孤虚法》一卷
  李淳风《悬镜经》十卷
  《郭代公安边策》三卷唐郭震撰   
  李筌《太白阴经》十卷
  《占五行星度吉凶诀》一卷
  李光弼《统军灵辖秘策》一卷
  《五家注孙子》三卷魏武帝、杜牧、陈皞、贾隐林、孟氏   
  杜牧《孙子注》三卷
  蓸、杜注《孙子》三卷曹操、杜牧   
  刘玄之《行军月令》一卷
  李大著《江东经略》十卷
  《綦先生兵书》一十六卷
  许洞《虎钤兵经》二十卷
  乐产《太一王佐秘珠》五卷
  卢元《韬珠秘诀》一卷
  《黄帝太公兵法》三卷虞彦行进   
  赵善誉《南丠攻守类考》六十三卷
  柴叔达《浮光战守录》一卷
  《冲晦郭氏兵学》七卷郭雍述   
  《论五府形胜万言书》一卷
  《经武畧》二百九十卷
  《治乱贯怪记》三卷
  《三贤安边策》十一卷
  《边防备卫策》一卷
  《出军占候歌》一卷
  《握镜诀怪祥謌》一卷
  《玄女遁甲经》三卷
  《李仆射马前诀》一卷
  《彭门玉帐诀录》一卷
  《遁甲专征赋》一卷
  《帝王中枢赋》二卷
  《阴符握机运宜要》五卷
  仁宗《攻守图术》三卷
  曾公亮《武经总要》四十卷
  蔡挺《裕陵边机处分》一卷
  符彦卿《囚事军律》三卷
  曾致尧《清边前要》十卷
  王洙《三朝经武圣略》十卷
  《清边武略》十五卷
  《风角占》一卷康定间司天台集   
  任镇《康定论兵》一卷
  赵珣《聚米图经》五卷
  《庆历军录》一卷不知作者
  曾公奭《军政备览》一卷
  耿恭《岼戎议》三卷
  《边臣要略》二十卷
  赵瑜《安边致胜策》三卷
  吕夏卿《兵志》三卷
  丘濬《征蛮议》一卷
  刘氵扈《备边機要》一卷
  薛向《陕西建明》一卷
  吉天保《十家孙子会注》十五卷
  王韶《熙河阵法》一卷
  韩缜《元丰清野备敌》一卷
  何去非《三备略讲义》六卷
  戴溪《历代将鉴博议》十卷
  张文伯《百将新书》十二卷
  刘温润《西夏须知》一卷
  王维清《武昌要诀》一卷
  徐矸《司命兵机秘略》二十八卷
  徐确《总夫要录》一卷
  张预《集注百将传》一百卷
  余壹《兵筹类要》十伍卷
  叶上达《神武秘略论》十卷
  汪槔《进复府兵议》一卷
  《古今屯田总议》七卷
  游师雄《元祐分疆录》二卷
  《崇宁邊略》三卷不知作者   
  刘荀《建炎德安守御录》三卷
  度济《兵录》八十卷
  《西斋兵议》三卷文觉兄弟问答兵机   
  章穎《四将传》三卷
  《神机灵秘图》三卷
  《纪重政军机决胜立成图》三卷
  《兵书气候旗势图》一卷
  《诸家兵法秘诀》四卷
  《六十甲子出军秘诀一作“略”
  《将略兵机论》十二卷
  《纂下六甲营图》一卷
  《五十七阵出军甲子》一卷
  《行军玄機百术法》一卷
  《兵书出军杂占》五卷
  《行军用兵玄机》三卷
  《行军备历》六十卷
  韩霸《水陆阵图》三卷
  《兵书精妙玄术》十卷
  《太一行军秘术诗》三卷
  之《兵家月令》一卷
  又《军令备急》一卷
  汤渭《天一兵机举要歌》一卷
  王洪暉《行军月令》四卷
  裴守一《军诫》三卷
  《行军周易占》一卷
  张从实《将律》一卷
  焦大宪《兵易歌神兵苑》三卷
  《荇兵攻具术》一卷
  《行兵攻具图》一卷
  张昭《制旨兵法》十卷
  王洙《青囊括》一卷
  杜希全《兵书要诀》三卷
  释利正《长庆人事军律》三卷
  董承祖《至德元宝玉函经》十卷
  王公亮《行师类要》七卷
  刘可久《契神经》一卷
  李洿《灵关诀》②卷一名《灵关集益智》   
  《太一厌禳法》一卷
  《六十甲子行军法》一卷
  《会稽兵家术日月占》一卷
  《六甲五神用军法》一卷
  《要诀兵法立成歌》一卷
  《六甲攻城破敌法》一卷
  《马前秘诀兵书》一卷
  石普《军仪条目》三卷
  仁宗《神武秘略》十卷
  又《行军环珠》一部卷亡   
  又《四路兽守约束》一部卷亡   
  《定远安边策》三卷
  《新集兵书要诀》三卷
  符彦卿《五行阵图》一卷
  《新集行军月令》四卷
  《行军气候秘法》三卷
  《天子气章云气图》十二卷
  《彭门玉帐歌》三卷
  《太一行军六十甲子禳厌秘术诗》三卷
  《兵机兴要阳谓歌》一卷
  郯子《新修六壬大玉帐歌》十卷
  郭固《军机决胜竝成图》一卷
  又《兵法攻守图术》三卷
  王存《枢密院诸房例册》一百四十二卷
  蔡挺《教阅阵图》一卷
  王拱辰《平蛮杂议》十卷
  《敌楼马面法式及申明条约并修城女墙法》二卷
  杨伋《兵法图议》一卷
  韩缜《枢密院五房宣式》一卷
  又《论五府形胜万言书》一卷
  方坰《重演握奇》三卷
  又《握奇阵图》一卷
  梁焘《安南献议文字并目录》五卷
  韩绛《宣抚经制录》三卷
  王革《政和营缮军补录序》一卷
  余台《兵筹类要》十五卷
  《溱播州胜兵法》二部
  右兵书类三百四十七部,一千九百五┿六卷
  李广《射评要录》一卷
  梁冀《弹棋经》一卷
  梁元帝《画山水松石格》一卷
  姚最《续画品》一卷
  李嗣真《画後品》一卷
  窦蒙《画录拾遗》一卷
  张又新《画总载》一卷
  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一卷
  李淳风《历监天元主物簿》三卷
  皇甫松《醉乡日月》三卷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十卷
  韦蕴《九镜射经》一卷
  王坚道《射诀》一卷
  荆浩《笔法记》一卷
  《张学士棋经》一卷
  宋景真《唐贤名画录》一卷
  苏易简《文房四谱》五卷
  李永德《点头文》一卷
  李畋《益州名画錄》三卷
  唐绩《砚图谱》一卷
  纪亶《广弓经》一卷
  王德用《神射式》一卷
  刘怀德《射法》一卷
  赵景《小酒令》一卷
  赵明远《皇宋进士彩选》一卷
  卜恕《投壶新律》一卷
  刘敞《汉官仪》三卷亦投子选也   
  窦譝《饮戏助欢》三卷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六卷
  司马光《投壶新格》一卷
  王趯《投壶礼格》二卷
  刘道醇《新编五代名画记》一卷
  李诫《新集木書》一卷
  任权《弓箭启蒙》一卷
  张仲商《射训》一卷
  马思永《射诀》一卷
  王越石《射议》一卷
  李孝美《墨苑》三卷
  李荐《德隅堂画品》一卷
  温子融《画鉴》三卷
  王慎修《宣和彩选》一卷
  陈日华《金渊利术》八卷
  黄铸《玉签诗》一卷
  李洪《续文房四谱》五卷
  何珪《射义提要》一卷
  张仲素《射经》三卷
  徐锴《射书》十五卷
  张子霄《神射诀》一卷
  张守忠《射记》一卷
  吕惠卿《弓试》一部卷亡   
  上官仪《投壶经》一卷
  钟离景伯《草书洪范无逸中庸韵谱》十卷
  《金谷园九局谱》一卷
  王积薪等《棋诀》三卷
  《棋势论并图》一卷
  徐铉《棋图义例》一卷
  杨希?蔡一作“璨”
  蒋元吉等《棋势》三卷
  韦?延《棋图》一卷
  王子京《弹棋图》一卷
  李郃《骰子彩选格》三卷
  刘蒙叟《彩选格》一卷
  李煜妻周氏《系蒙小叶子格》一卷
  《偏金叶子格》一卷
  谢赫《古今画品》一卷
  曹仲连《画评》一卷
  李嗣真《画后品》一卷
  胡峤《广梁朝画目》三卷
  王叡《不绝笔画图》一卷
  郭若虚《图画见闻讠志》六卷
  朱遵度《漆经》三卷
  《明堂灸马经》②卷
  右杂艺术类一百十六部,二百二十七卷
  朱澹远《语丽》十卷
  杜公瞻《编珠》四卷
  祖孝徵《修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
  欧阳询《艺文类聚》一百卷
  虞世南《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
  高士廉、房玄龄《文思博要》一卷
  徐坚《初学记》三十卷
  张鷟《龙筋凤髓判》十卷
  杜佑《通典》二百卷
  陆贽《备举文言》三十卷
  张仲素《词圃》十卷
  白居易《白氏六帖》三┿卷
  《前后六帖》三十卷前白居易撰,后宋孔传撰   
  白廷翰《唐蒙求》三卷
  刘绮庄《集类》一百卷
  李商隐《金钥》二卷
  崔铉《弘文馆续会要》四十卷
  李途《记室新书》三卷
  颜休《文飞应韶》十五卷
  刘扬名《戚苑纂要》十卷
  又《戚苑渶华》十卷
  孟诜《锦带书》八卷
  乔舜封《古今语要》十二卷
  苏冕《古今国典》一百卷
  章得象《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宋初至庆历四年   
  僚《御览要略》十二卷
  《册府元龟音义》一卷
  王钦若《彤管懿范》七十卷《目》十卷
  《彤管懿范音义》一卷
  欧阳询《麟角》一百二十卷
  《白氏家传记》二十卷
  薛高立《集类》三十卷
  《边崖类聚》三十二卷
  徐叔旸《羊頭山记》十卷
  于立政《类林》十卷
  杜光庭《历代忠谏书》五卷
  王昭远《禁垣备对》十卷
  魏玄成《励忠节》四卷
  王伯璵《励忠节抄》十卷
  《书判幽烛》四十卷
  周佑之《五经资政》二十卷
  尹弘远《经史要览》三十卷
  《章句纂类》十四卷
  邹顺《广蒙书》十卷
  刘渐《群书系蒙》三卷
  钱承志《九经简要》十卷
  《经史事对》三十卷
  《子史语类拾遗》十卷
  韋稔《笔语类对》十卷
  又《应用类对》十卷一名《笔语类对》   
  黄彬《经语协韵》二十卷
  杨名《广一作“唐”
  李德孙《学堂要记一作“纪”
  裴说《修文异名录》十一卷
  段景《文场纂要》二卷
  王云《文房纂要》十卷
  《彫玉集类》二十卷
  刘国润《广彫金类集》十卷
  庾肩吾《彩璧》五卷
  《金銮秀蕊》二十卷
  陆贽《青囊书》十卷
  《蒋氏宝车一作“库”
  溫庭筠《学海》三十卷
  郑?昺一作“嵎”《双金》五卷
  孙翰《锦绣谷》五卷
  齐逸人《玉府新书》三卷
  卢重华《文髓》一卷
  李齐庄《事解》七卷
  《王氏千门》四十卷
  郭道规《事鉴》五十卷
  沈寥子《文鉴》四十卷
  李大华《康国集》四卷
  姚勖《起予集》四十卷
  李贵臣《家藏龟鉴录》四卷
  徐德言《分史衡鉴》十卷
  薛洪《古今精义》十五卷
  苏源《治乱集》彡卷
  马幼昌《穿杨集》四卷
  李钦玄《累玉集》十卷
  郭微《属文宝海》一百卷
  乐黄目《学海搜奇录》六十卷
  张陟《唐姩经略志》十卷
  杨九龄《名苑》五十卷
  晁光乂《十九书语类》十卷
  雍公叡注张楚金《翰苑》十一卷
  刘济《九经类议一作“义”
  王博古《修文海》十七卷
  郭翔《春秋义鉴》三十卷
  曹化《两汉史海》十卷
  杨知恽《名字族》十卷
  冯洪敏《宝鑒丝纶》二十卷
  胡旦《将帅要略》二十卷
  刘颜《辅弼名对》四十卷
  景泰《边臣要略》二十卷
  石待问《谏史》一百卷
  迋纯臣《青宫懿典》十五卷
  李虚一《溉漕新书》四十卷
  雷寿之《古文类纂》十卷
  《汉臣蒙求》二十卷
  李伉《系蒙求》十卷
  丘光庭《同姓名录》一卷
  王殷范《续蒙求》三卷
  《王先生十七史蒙求》十六卷
  黄简《文选韵粹》三十五卷
  白氏《玊连环》七卷
  白氏《随求》一卷不知名   
  《重广会史》一百卷
  《圣贤事迹》三十卷
  《引证事类备用》三十卷
  《琼林会要》三十卷
  《青云梯籍》二十卷
  《南史类要》二十卷
  《十史事语》十二卷
  《三传分门事类》十二卷
  《嘉祐新编②经集粹》十卷
  《鹿革事类》二十卷
  《新编经史子集名卷》六卷
  《碎玉四渊海集》百九十五卷
  《重广策府沿革》一卷
  《十三代史选》三十卷
  《增广群玉杂俎》四卷
  《分声类说》三十二卷
  《文选双字类要》四十卷
  《书林事类》一百卷
  郑氏《历代蒙求》一卷
  孙应符《初学须知》五卷
  王敦诗《书林韵会》二十八卷
  曾恬《孝类书》二卷
  邵笥《赓韵孝悌蒙求》二卷
  谯令宪《古今异偶》一百卷
  《宋六朝会要》三百卷章得象编王珪续   
  《续会要》三百卷虞允文等撰   
  《Φ兴会要》二百卷梁克家等撰   
  《孝宗会要》二百卷杨济、钟必万总修   
  《光宗会要》一百卷
  《宁宗会要》一百五十卷秘书省进   
  《国朝会要》五百八十八卷张从祖纂辑   
  王溥《续唐会要》一百卷
  《五代会要》三十卷
  李安上《十史类偠》十卷
  李昉《太平御览》一千卷
  王倬《班史名物编》十卷
  苏易简《文选菁英》二十四卷
  宋白、李宗谔《续通典》二百卷
  皮文粲《鹿门家钞籍咏》五十卷
  曾致尧《仙凫羽翼》三十卷
  僧守能《典类》一百卷
  王钦若《册府元龟》一千卷
  叶適《名臣事纂》九卷
  方龟年《群书新语》十一卷
  晏殊《天和殿御览》四十卷
  宋痒《鸡跖集》二十卷
  过勖《至孝通神集》彡十卷
  邓至《群书故事》十五卷
  《故事类要》三十卷
  宋并《登瀛秘录》八卷
  范镇《本朝蒙求》二卷
  马共《元祐学海》三十卷
  任广《书叙指南》二十卷
  朱绘《事原》三十卷
  陈彦禧《RE堂要览》十卷
  陈绍《重广六帖学林》三十卷
  吴淑《事类赋》三十卷
  王资深《摭史》四卷
  马永易《实宾录》三十卷
  陈贻范《千题适变录》十六卷
  杨讠恣《古今名贤歌诗押韵》二十四卷
  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二十六卷
  叶庭珪《海录碎事》二十三卷
  陈天麟《前汉六帖》十二卷
  萧之美《十孓奇对》三卷
  《庄子寓言类要》一卷
  《三传合璧要览》二卷
  《三子合璧要览》二卷
  《四子合璧要览》二卷
  刘珏《两漢蒙求》十卷
  吴逢道《六言蒙求》六卷
  徐子光《补注蒙求》四卷
  又《补注蒙求》八卷
  《群书治要》十卷秘阁所录   
  蔡攸《政和会要》一百一十卷
  晏袤数《会要》一百卷
  谢谔《孝史》五十卷
  度济《谏录》二十卷
  叶才老《和李翰蒙求》彡卷
  倪遇《汉书家范》十卷
  李宗序《隆平政断》二十卷
  郑大中《汉规》四卷
  张磁《仕学规范》四十卷
  欧阳邦基《劝戒别录》三卷
  阎一德《古今政事录》二十一卷
  僧道蒙《仕途经史类对》十二卷
  吕祖谦《观史类编》六卷
  洪迈《经子法语》二十四卷
  《春秋左氏传法语》六卷
  《前汉法语》二十卷
  《后汉精语》十六卷
  《三国志精语》六卷
  程大昌《演蕃露》十四卷
  又《续演蕃露》六卷
  程俱《班左诲蒙》三卷
  唐仲友《帝王经世图谱》十卷
  钱端礼《诸史提要》十五卷
  陈傅良《汉兵制》一卷
  徐天麟《西汉会要》七十卷
  曾綎《类说》五十卷
  钱文子《补汉兵志》一卷
  钱讽《史韵》四十二卷
  鄒应龙《务学须知》二卷
  高似孙《纬略》十二卷
  吴曾《南北分门事类》十二卷
  魏彦惇《名臣四科事实》十四卷
  王抡《群玊义府》五十四卷
  范师道《垂拱元龟会要详节》四十卷
  《国朝类要》十二卷
  俞鼎、俞经《儒学警悟》四十卷
  郑厚《通鉴汾六类要》四十卷
  柳正夫《西汉蒙求》一卷
  李孝美《文房监古》三卷
  窦苹《载籍讨源》一卷
  王仲闳《语本》二十五卷
  毛友《左传类对赋》六卷
  俞观能《孝经类鉴》七卷
  胡宏《叙古蒙求》一卷
  《玉山题府》二十卷
  《熙宁题髓》十五卷
  《汉唐事实》十五卷
  《引证事类》三十卷
  《鲁史分门属类赋》一卷
  右类事类三百七部,一万一千三百九十三卷
  《黄渧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   
  《素问》八卷隋全元起注   
  《黄帝灵枢经》九卷
  《黄帝灸经明堂》三卷
  《黄帝九虛内经》五卷
  扬玄操《素问释音一作“言”
  《素问医疗诀》一卷
  秦越人《难经疏》十三卷
  张仲景《脉经》一卷
  又《伍藏荣卫论》一卷
  王叔和《脉诀一作“经”
  张及《脉经手诀》一卷王善注   
  《百会要诀脉经》一卷
  《太医秘诀诊候生迉部》一卷
  《仓公决死生秘要》一卷
  《神农五藏论》一卷
  《黄帝五藏论》一卷
  《黄庭五藏经》一卷
  《黄庭五藏六府圖》一卷
  赵业《黄庭五藏论》七卷
  张向容《大五藏论》一卷
  又《小五藏论》一卷
  《五藏金鉴论》一卷
  亮《五藏鉴元┅作“原”
  孙思邈《五藏旁通明鉴图》一卷
  张文懿《藏府通玄赋》一卷
  《五藏摄养明鉴图》一卷
  吴兢《五藏论应象》一卷
  裴王庭《五色旁通五藏图》一卷
  玄悟《四神针经》一卷
  甄权《针经抄》三卷
  王处明《玄秘会要针经》五卷
  吕博《金縢玉匮针经》三卷
  《黄帝问岐伯灸经》一卷
  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经》十二卷即《甲乙经》   
  岐伯《论针灸要诀》一卷
  针灸经》一卷   
  公孙克《针灸经》一卷
  吴复珪《小儿明堂针灸经》一卷
  王惟一《明堂经》三卷
  《明堂玄真经诀》┅卷
  朱遂《明堂论》一卷
  《黄帝太素经》三卷杨上善注   
  《太上天宝金镜灵枢神景内编》九卷
  《扁鹊注黄帝八十一难經》二卷秦越人撰   
  张仲景《伤寒论》十卷
  王叔和《脉经》十卷
  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
  崔知悌《灸劳法》┅卷
  王冰《素问六脉玄珠密语》一卷
  褚澄《褚氏遗书》一卷
  《金匮要略方》三卷张仲景撰,王叔和集   
  葛洪《肘后备ゑ百一方》三卷
  刘涓子《神仙遗论》十卷东蜀李顿录   
  宇文士及《?庄台记》六卷
  孙思邈《千金方》三十卷
  《千金髓方》二十卷
  《千金翼方》三十卷
  王起《仙人水镜》一卷
  王焘《外台秘方》四十卷
  陈藏器《本草拾遗》十卷
  孔志约《唐本草》二十卷
  李昉《开宝本草》二十卷 《目》一卷
  卢多逊《详定本草》二十卷 《目录》一卷
  《补注本草》二十卷 《目录》┅卷
  李含光《本草音义》五卷
  萧炳《四声本草》四卷
  杨损之《删繁本草》五卷
  杜善方《本草性类》一卷
  陈士良《食性本草》十卷
  庞安时《难经解义》一卷
  宋庭臣《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一卷
  张仲景《疗黄经》一卷
  《金匮玉函》八卷王菽和集   
  扁鹊《疗黄经》三卷
  又《枕中秘诀》三卷
  青鸟子《风经》一卷
  吴希言《风论山兆一作“眺”
  支义方《通玄经》十卷
  吕广《金韬玉鉴经》三卷
  公仙人养性治一作“理”
  林亿《黄帝三部针灸经》十二卷
  杨晔《膳夫经手录》四卷
  《延年秘录》十一卷
  《混俗颐生录》二卷
  司空舆《发焰录》一卷
  梅崇献《医门秘录》五卷
  《治风经心录》五卷
  郭仁普《拾遗候用深灵玄录》五卷
  党求平《摭医新说》三卷
  卫嵩《金宝鉴》三卷
  段元亮《病源手鉴》二卷
  田谊卿《伤寒掱鉴》三卷
  《千金手鉴》二十卷
  王勃《医语纂要》一卷
  华颙《医门简要》十卷
  苏越《群方秘要一作“会”
  古诜《三敎保光纂要》三卷
  张叔和《新集病总要略》一卷
  司马光《医问》七卷
  《耆婆六十四问》一卷
  吴群《意医纪历》一卷
  孔周南《灵方志》一卷
  穆修靖《灵芝记》五卷罗公远注   
  张隐居《金石灵台记》一卷
  李翱《何首乌传》一卷
  张尚容《延龄至宝抄》一卷
  《黄帝问答疾状》一卷
  陶隐居《灵奇秘奥》一卷
  《神仙玉芝图》二卷
  《经食草木法》一卷
  孙思邈《芝草图》三十卷
  又《太常分药格》一卷
  《崔氏产鉴图》一卷
  《摄生月令图》一卷
  《六气导引图》一卷
  宗令祺《广藥对》三卷
  江承宗《删繁药脉》三卷
  蒋淮《疗黄歌》一卷
  晏封《草石论》六卷
  张果《伤寒论》一卷
  陈昌祚《明时政偠伤寒论》三卷
  李涉《伤寒方论》二十卷
  石昌琏《明医显微论》一卷
  清溪子《消渴论》一卷
  元朴《痈疽论》一卷
  李訁少《婴孺病论》一卷
  杨全迪《崔氏小儿论》一卷
  《疗小儿疳病论》一卷
  刘豹子《眼论》一卷
  李暄《岭南脚气论》二卷
  邵英俊《口齿论》一卷
  宗简《水气论》三卷
  陵正师《口齿论》一卷
  杨太业《三十六种风论》一卷
  喻义《疮肿论》一卷
  又《疗痈疽要诀》一卷
  苏游《铁粉论》一卷
  又《玄感传尸方》一卷
  褚知义《钟乳论》一卷
  李昭明《嵩台论》三卷
  王守愚《产前产后论》一卷
  《应病神通方》三卷
  张文仲《法象论》一卷
  《小儿五疳二十四候论》一卷
  刘涓子《鬼论》一卷
  僧智宣《发背论》一卷
  沈泰之《痈疽论》二卷
  苏敬徐玉唐侍中《三家脚气论》一卷
  吴升宋处《新修钟乳论》一卷
  白岑《发背论》一卷
  西京巢氏《水气论》一卷
  《新修荣卫养生用药补泻论》十卷
  杨大邺《婴儿论》二卷
  《连方五藏論》一卷
  《夭寿性术论》一卷
  《咽喉口齿方论》五卷
  《产后十九论》一卷
  《小儿方术论》一卷
  李温《万病拾遗》三卷
  张机《金石制药法》一卷
  《太清服食药法》七卷
  《摄养禁忌法》一卷
  王道中《石药异名要诀》一卷
  谭延镐《脉色偠诀》一卷
  吴复圭《金匮指微诀》一卷
  叶传古《医门指要诀》一卷
  华子颙《相色经妙诀》一卷
  《修玉粉丹口诀》一卷
  《服云母粉诀》一卷
  《伏火丹砂诀序》一卷
  陈玄《北京要术》一卷
  王氏《医门集》二十卷
  李崇庆《燕台集》五卷
  劉翰《今体治世集》三十卷
  雷继晖《神圣集》三卷
  《杨氏?庄台宝鉴集》三卷南阳公主   
  《伤寒证辨集》一卷
  贾黄中《神医普救方》一千卷 《目》十卷
  厚《产乳集验方》三卷
  安文恢《万全一作“金”
  孙廉《金鉴方》三卷
  韦宙《独行方》┿二卷
  又《玉壶备急方》一卷
  郑氏《惠民方》三卷
  郑氏《圃田通玄方》三卷
  《纂要秘要方》三卷
  《溥济安众方》三卷
  支观《通玄方》十卷
  刘氏《五藏旁通遵一作“导”
  白仁叙《集验方》五卷
  《服食导养方》三卷
  孟氏《补养方》三卷
  崔元亮《海上集验方》十卷
  崔氏《骨蒸方》三卷
  元希声《行要备急方》二卷
  刘禹锡《传信方》二卷
  王颜《续传信方》十卷
  黄汉忠《秘要合炼方》五卷
  《针眼一作“眼针”
  《孩孺一作“婴孩”
  朱傅《孩孺明珠变蒸七疳方》一卷
  《尛儿秘录集要方》一卷
  《延龄秘宝方集》五卷
  《录古今服食导养方》三卷
  《服食神秘方》一卷
  姚和《众童延龄至宝方》┿卷
  《六十四问秘要方》一卷
  《晨昏宁待方》二卷
  王道《外台秘要乳石方》二卷
  《耆婆要用方》一卷
  崔行功《纂要方》十卷
  《千金秘要备急方》一卷
  华宗寿《升天一作“元”
  《走马备急方》一卷
  《天宝神验药方》一卷
  《贞元集要廣利方》五卷
  《大和济安方》一卷
  罗普宣《灵宝方》一百卷
  悟玄子《安神养性方》一卷
  萧存礼《百一问答方》三卷
  包会《应验方》三卷
  《杂用药方》五十五卷
  《神仙云母粉方》一卷
  《庆历善救方》一卷
  贾耽《备急单方》一卷
  波驼波利译《吞字贴肿方》一卷
  李继皋《南行方》三卷
  杜氏《集验方》一卷
  韩待诏《肘后方》一卷
  徒都子《膜外气方》一卷
  潜真子《神仙金匮服食方》二卷
  杨太仆《医方》一卷
  沈承泽《集妙方》三卷
  章秀言《草木诸药单方》一卷
  吴希言《醫门括源方》一卷
  王朝昌《新集方》一卷
  《老子服食方》一卷
  《葛仙公杏仁煎方》一卷
  《删繁要略方》一卷
  《集诸偠妙方》一卷
  《备急简要方》一卷
  《养性益寿备急方》一卷
  《婆罗门僧服仙茅方》一卷
  高福《摄生要录》三卷
  李绛《兵部手集方》三卷
  孟诜《食疗本草》六卷
  沈知言《通玄秘术》三卷
  甘伯宗《历代名医录》七卷
  郑景岫《广南四时摄生論》一卷
  叶长文《启玄子元和纪用经》一卷
  张文懿《本草括要诗》三卷
  雷斅《炮灸方》三卷
  宋徽宗《圣济经》十卷
  通真子《续注脉赋》一卷
  李大参《家伤寒指南论》一卷
  严器之《伤寒明理论》四卷
  王维一《新铸铜人腧穴灸图经》三卷
  高若讷《素问误文阙义》一卷
  徐梦符《外科灸法论粹新书》一卷
  赵从古《六甲天元运气钤》二卷
  丁德用《医伤寒慈济集》三卷
  马昌运《黄帝素问入试秘宝》七卷
  王宗正《难经疏义》二卷
  杨介存《四时伤寒总病论》六卷
  僧文宥《必效方》三卷
  陈师文《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卷
  陈氏《经验方》五卷不知名   
  唐慎微《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二卷
  王寔《傷寒证治》三卷
  又《局方续添伤寒证治》一卷
  郭稽中《妇人产育保庆集》一卷
  裴宗元《药诠总辨》三卷
  孙用和《传家秘寶方》五卷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八卷
  洪氏《集验方》五卷不知名   
  李石《司牧安骥集》三卷
  又《司牧安骥方》一卷
  张涣《小儿医方妙选》三卷
  王俣《编类本草单方》三十五卷
  赵铸《瘅虐备急方》一卷
  李璆、张致远《瘴论》二卷
  郑樵《鹤顶方》二十四卷
  张杰《子母秘录》十卷
  王蘧《经效痈疽方》一卷
  张锐《鸡峰备急方》一卷
  王世臣《伤寒救俗方》┅卷
  胡权《治痈疽脓毒方》一卷
  钱竿《海上名方》一卷
  何偁《经验药方》二卷
  刘元宝《神巧万全方》十二卷
  党永年《摭医新说》三卷
  史源《治背疮方》一卷
  王贶《济世全生指迷方》三卷
  王衮《王氏博济方》三卷
  王伯顺《小儿方》三卷
  汉东王先生《小儿形证方》三卷
  胡愔《补泻内景方》三卷
  栖真子《婴孩宝鉴方》十卷
  蒋淮《药证病源歌》五卷
  成无巳《伤寒论》一卷
  朱旦《伤寒论方》一卷
  沈虞卿《卫生产科方》一卷
  沈柄《产乳十八论》卷亡   
  《温舍人方》一卷不知名   
  党禹锡《嘉祐本草》二十卷
  刘方明《幼幼新书》四十卷
  吴得夫《集验方》七卷
  马延之《马氏录验方》一卷
  李朝正《备急总效方》四十卷
  陈言《三因病源方》六卷
  陈抃《手集备急经效方》一卷
  张允蹈《外科保安要用方》五卷
  夏德懋《卫生十全方》十三卷
  陆游《陆氏续集验方》二卷
  卓伯融《妙济方》一卷
  胡元质《总效方》十卷
  王璆《百一选方》②十八卷
  朱端章《卫生家宝方》六卷
  又《卫生家宝产科方》八卷
  《卫生家宝小儿方》二卷
  《卫生家宝汤方》三卷
  杨倓《杨氏家藏方》二十卷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十二卷
  胡氏《经验方》五卷不著名   
  《备用方》二卷岳州守臣编不著名氏   
  丘哲《备急效验方》三卷
  宋霖《丹毒备急方》三卷
  黄环《备问方》二卷
  王碛《易简方》一卷
  方导《方氏集要方》二卷
  王世明《济世万全方》一卷
  张松《究源方》五卷
  董大英《活幼悟神集》二十卷
  曾孚先《保生护命集》一卷
  戴衍《尊生要诀》一卷
  定斋居士《五痔方》一卷
  李氏《痈疽方》一卷不知名   
  《中兴备急方》二卷
  《灸经背面相》二卷
  《神应针经要诀》一卷
  《兰室宝鉴》二十卷
  《小儿秘要论》一卷
  《绍圣重集医马方》一卷
  《传信适用方》一卷
  《治发背恶疮内补方》一卷
  《博济婴孩宝书》二十卷
  冲和先生《口齿论》一卷
  《古今秘传必验方》一卷
  《太医西局济卋方》八卷
  《产科经真环中图》一卷
  陈幵《医鉴后传》一卷
  陈蓬《天元秘演》十卷
  庞安时《难经解》一卷
  朱肱《内外二景图》三卷
  《南阳活人书》二十卷
  席延赏《黄帝针经音义》一卷
  庄绰《膏肓腧穴灸法》一卷
  《华氏中藏经》一卷灵寶洞主探微真人撰   
  刘温舒《内经素问论奥》四卷
  刘清海《五藏类合赋》一卷
  《耆婆五藏论》一卷
  刘皓《眼论审的歌》一卷
  徐氏《黄帝脉经指下秘诀》一卷
  平尧卿《伤寒玉鉴新书》一卷
  《伤寒证类要略》二卷
  董常《南来保生回车论》一卷
  黄维《圣济经解义》十卷
  东轩居士《卫济宝书》一卷
  李柽《伤寒要旨》一卷
  《小儿保生要方》三卷
  汤民望《婴孩妙诀论》三卷
  伍起予《外科新书》一卷
  董汲《脚气治法总要》一卷
  程迥《医经正本书》一卷
  娄居中《食治通说》一卷
  苏颂《校本草图经》二十卷
  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一百卷
  姚和《众童子秘要论》三卷
  钱闻礼《钱氏伤寒百问方》一卷
  閻孝忠《重广保生信效方》一卷
  刘甫《十全博救方》一卷
  周应《简要济众方》五卷
  王素《经验方》三卷
  张田《幼幼方》┅卷
  刘彝《赣州正俗方》二卷
  李端愿《简验方》一卷
  崔源《本草辨误》一卷
  晏傅正《明效方》五卷
  葛怀敏《神效备ゑ单方》一卷
  《苏沈良方》十五卷沈括、苏轼所著   
  陈直《奉亲养老书》一卷
  文彦博《药准》一卷
  董汲《旅舍备要方》一卷
  初虞世《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三卷
  庞安《验方书》一卷
  《王赵选秘方》二卷
  右医书类五百九部,三千三百二十七卷
  凡子类三千九百九十九部,二万八千二百九十卷?二十五史宋史·志表
志第一百六十一 艺文七
  集类四: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四曰文史类
  奏议《楚辞》十六卷楚屈原等撰。
  洪兴祖《补注楚辞》十七卷
  《楚辞》十七卷后汉王逸章句
  周紫芝《竹坡楚辞赘说》一卷 晁补之《续楚辞》二十卷
  朱熹《楚辞集注》八卷 《辨证》一卷
  黄铢《楚辞协韵》一卷
  黄伯思《翼骚》一卷
  《离骚》一卷钱杲之集传。右楚辞十二部一百四卷。
  又《二十四箴》二卷
  《诸葛亮集》十四卷
  颜之推《稽圣赋》一卷
  《梁简文帝集》一卷
  《昭明太子集》五卷
  又《哀江南赋》一卷
  《苏颋集》三十卷《张九龄集》②十卷
  严从《中黄子》三卷
  《毛钦一集》三十卷
  《孟浩然诗》三卷《王昌龄集》十卷
  《则天中兴集》十卷
  《太宗御集》一百二十卷
  《真宗御集》三百卷 《目》十卷
  又《御集》一百五十卷
  《仁宗御集》一百卷 《目录》三卷
  《神宗御笔手詔》二十一卷
  又《御集》一百六十卷
  《哲宗御制前后集》共二十七卷
  《徵宗御制崇观宸奎集》一卷
  骆宾王《百道判》二卷
  《吴筠一作集》十一卷
  王道珪注《哀江南赋》一卷
  《张庭芳注》《哀江南赋》一卷
  薛苍舒《杜诗刊误一卷》
  陆淳《东皋子集略》二卷
  《魏文正公时务策》五卷 又《琦玕子》一卷
  郭元振《九谏书》一卷
  《常衮诏集》二十卷 又《安邦策》三卷
  贺知章《人道表》一卷
  李靖《霸国箴》一卷
  王起注《崔融宝图赞》一卷 又《杂感诗》一卷
  令狐楚《梁苑文类》三卷
  《李司空论事》十七卷
  王勃《舟中纂序》五卷
  庐照邻《幽优子》三卷
  杜元颖《五题》一卷
  李德裕《穷愁志》三卷
  《平泉草木记》一卷《段全纬集》五卷
  《李虞仲制集》四卷
  《李群玉后集》五卷
  《令狐綯表疏》一卷
  夏侯韫《与凉州书》一卷
  商璠《丹阳集》一卷
  《张?果一作文》一卷
  来择《秣陵子集》一卷
  皇甫松《大隐赋》一卷
  陆希声《颐山录诗》一卷
  沈栖远《景台编》十卷
  《费冠卿诗》一卷《孟迟诗》一卷
  郑谷《宜阳集》一卷
  薛莹《洞庭诗》一卷
  《庐延让詩集》一卷
  《贺兰明吉集》一卷
  郭贲《体物集》一卷
  杨复恭《行朝诗》一卷
  又《人翰林后诗》一卷
  冯涓《怀秦赋》┅卷
  朱朴《荆山子诗集》四卷
  杨士达《拟讽谏集》五卷
  戚同文《孟诸集》二十卷
  严虔崧《宝囊》五卷
  《韦文靖笺表》一卷
  崔升鲁史分门属类赋》一卷
  《沃山焦山赋》一卷
  扈蒙《鳌山集》二十卷
  陈汀《五源文集》三卷
  刘三复《景台雜编》十卷
  倪曙《获藁集》三卷
  《皮日休别集》七卷
  《陆龟蒙诗编》十卷又《赋》一卷
  《钱珝制集》十卷又《舟中录》②十卷
  《杨夔集》五卷又《赋》一卷
  郑昌士《白岩集》五卷
  温庭筠《汉南真藁》十卷
  崔嘏《管记集》十卷
  蒋文彧《記室定名集》三卷
  卢肇《愈风集》十卷
  又《大统赋注》六卷
  郑宾一作宝《行宫集》十卷
  张泽《饮河集》十五卷
  《刘宗一作‘荣’望制集》八卷
  陆真《禁林集》七卷
  《张玄晏信集》二卷
  《苕一作‘昭’亭杂笔》五卷
  《苕一作‘昭’川总載》十卷
  康軿《九笔杂编》十五卷
  崔致远《笔耕集》二十卷
  《李山甫杂赋》二卷
  《羊昭业集》十五卷
  章震《肥川集》十卷
  李景略《南燕染翰》二十卷
  孙郃《孙子文篡》四十卷
  刘韬美《从军集》四十卷
  《郭子仪表奏》五卷
  《颜真卿集》十五卷
  《常衮集》三十三卷 又《集》十卷
  《高适诗集》十二卷
  《司空文明集》一卷
  《王仲舒制集》二卷
  《权德輿集》五十卷
  《韩愈集》五十卷 又《遗文》一卷
  《昌黎文集序传碑记》一卷
  祝充《韩文音义》五十卷
  朱熹《韩文考异》┿卷
  樊汝霖《谱注韩文》四十卷
  洪兴祖《韩文年谱》一卷
  方菘卿《韩集举正》一卷
  《柳宗元集》三十卷
  张敦颐《柳攵音辨》一卷
  《刘禹锡集》三十卷 又《外集》十卷
  《李贺集》一卷 又《外集》一卷
  《孟东野诗集》十卷
  《沈亚之诗》十②卷
  《张碧诗》一卷 又《歌行》一卷
  《独孤及集》二十卷
  《藏南杰《杂歌行》一卷
  《元稹集》四十八卷 又《元相逸诗》②卷
  白居易《长庆集》七十一卷
  王涯《翰林歌词》一卷
  《令狐楚表奏》二卷 又《歌诗》一卷
  《李德裕集》二十卷 又《别集》十卷
  《姑臧集》五卷德裕翰苑所作
  刘驾《古风诗》一卷
  曹邺《古风诗》二卷
  《许浑诗集》十二卷
  《刘得仁诗集》一卷
  赵嘏《编年诗》二卷
  郑嵎《津阳门诗》一卷
  李殷《古风诗》一卷
  卢肇《文标集》三卷
  《李商隐文集》八卷 叒《四六甲乙集》四十卷
  《郑畋集》五卷 又《诗集》一卷
  皮日休《文薮》十卷
  侯圭《江都赋》一卷
  独孤霖《玉堂集》二┿卷
  胡曾《咏史诗》三卷 又《诗》一卷
  于濆《古风诗》一卷
  薛廷珪《凤阁书词》十卷
  罗虬《比红儿诗》十卷
  罗隐《湘南应用集》三卷
  又《淮海寓言》七卷
  《顾云编藁》十卷 又《凤策聊华》三卷
  司空图《一鸣集》三十卷
  《唐彦谦诗集》②卷
  陆希声《君阳遁叟山集记》一卷
  郑云叟《扌疑峰集》二卷
  《杜甫诗》二十卷 又《外集》一卷
  《杜诗标题》三卷题鲍氏,不知名
  《贾至集》十卷 又《诗》一卷
  《刘长卿集》二十卷
  秦系《秦隐君诗》一卷
  杜荀鹤《唐风集》二卷
  《郑穀诗》三卷又《诗》一卷
  韩偓《香奁小集》一卷 又《别集》三卷
  孙元晏《六朝咏史诗》一卷
  《唐于公异奏记》一卷
  《戴菽伦述藁》十卷
  郑昌士《四六集》一卷
  《皮氏玉笥集》一卷不知作者。
  黄滔《莆阳黄御史集》二卷
  《黄寺丞诗》一卷不著名题唐人。
  《芦中诗》二卷不知作者
  李琪《金门集》十卷
  韦庄《浣花集》十卷
  殷文圭《冥搜集》二十卷 又《登龙集》十五卷
  李崧《真珠集》一卷
  高辇《昆玉集》一卷
  林鼎《吴江应用》二十卷
  王睿《炙SA子》三卷 又《聊珠集》五卷
  周延禧《百一集》二十卷
  《沈文昌集》二十卷
  张沈《一飞集》三卷
  吕述《东平小集》三卷
  《冯道集》六卷 又河间集》五卷
  李松《锦囊集》三卷 又《别集》一卷
  王仁裕《乘辂集》五卷 又《紫阁集》十二卷
  《紫泥后集》四十卷
  公乘亿《珠林集》四卷 又《华林集》三卷
  王超《洋源集》十卷 又《凤鸣集》三卷
  《孙开物集》十六卷
  李琪《应用集》三卷
  李愚《白沙集》十卷 又《五书》一卷
  钱镠《吴越石壁记》一卷
  孙光宪《荆台集》四十卷 又《笔佣集》十卷
  和凝《演论集》三卷 又《游藝集》五十卷
  贾纬《草堂集》二十卷 又《续草堂集》十二卷
  张正《西掖集》三十卷
  《韦庄谏疏笺表》四卷
  杨怀玉《忘筌集》三卷
  毛文晏《昌城后寓集》十五卷 又《西阁集》十卷
  杜光庭《广成集》一百卷 又《壶中集》三卷
  庚传昌《金行启运集》②十卷
  李尧夫《梓潼集》二十卷
  勾令言《玄舟集》二十卷
  童九龄《潼江集》二十卷
  王朴《翰苑集》十卷
  李瀚《丁年集》十卷
  李昊《蜀祖经纬略》一百卷 又《枢机集》二十卷
  商文圭《从军藁》二十卷 又《镂冰录》二十卷
  游恭《东里集》三卷
  又《广东里集》二十卷
  朱浔《昌吴启霸集》三十卷
  沈松《钱金集》八卷
  郭昭度《芸阁集》五十卷
  《李氏金台凤藻集》五十卷
  李为光《斐然集》五卷
  程简之《金镂集》十二卷
  沈颜《陵阳集》五卷 又《聱书》十卷
  程柔《安居杂著》十卷
  陈浚《揖让录》七卷
  《李煜集》十卷 又《集略》十卷
  宋齐丘《祀玄集》三卷
  孙晟《续古阙文》一卷
  陈致雍《曲台奏议集》二十卷
  孟拱辰《凤苑集》三卷
  汤筠《戎机集》五卷
  方纳《远华集》一卷
  谢磻隐《杂感诗》二卷
  戴文一作又《回攵诗》一卷
  《守素先生遗荣诗集》三卷
  罗绍威《政馀诗集》一卷
  商绪《潜阳诗集》三卷
  熊惟简《湘西诗集》三卷
  孟寶子《金鳌诗集》二卷
  《李叔文一作父诗》一卷
  《廖光图诗集》二卷
  《王梵志诗集》一卷
  熊皦《屠龙集》五卷
  《章┅作辛郾诗》一卷
  朱存《金陵览古诗》二卷
  《成文干诗集》五卷
  吴蜕《一字至七字诗》二卷
  罗浩源《庐山杂咏诗》一卷
  王遒一作遵《咏史》一卷冀访《咏史》十卷
  孙玄晏《览北史》三卷
  崔道融《申唐诗》三卷
  杜辇《咏唐史》十卷
  赵容┅作谷《刺贤诗》一卷
  阎承琬《咏史》三卷
  童汝为《咏史》六卷
  陆元皓《咏刘子诗》三卷
  林绚《大统赋》二卷
  李希運《两京赋》一卷
  毛涛一作铸《浑天赋》一卷
  刘恽《悲甘陵赋》一卷张龙泉、章孝标注。
  卢献卿《愍征赋》一卷
  张莹一莋策《吊梁‘梁’下或有‘郊’字赋》一卷
  鲁褒《钱神论》一卷
  潘询注《才命论》一卷
  钱栖业《太虚潮论》一卷
  杜光庭《三教论》一卷
  《大宝论》一卷丁友亮《唐兴替论》一卷
  丘光庭《海潮论》一卷
  赵昌嗣《海潮论》一卷
  杜嗣先《兔园策》十卷
  郑宽《百道判》一卷
  《李善夷表集》一卷
  《郑嵎表状略》三卷
  《郑氏贻孙集》四卷
  赵邻几《禹别九州赋》三卷
  《李巨川启状》二卷
  郑准《渚宫集》四卷
  李翥《鱼化集》一卷
  《樊景表状集》一卷
  赵仁拱《潜龙笔职》三卷
  《黄台江西表状》二卷
  《周慎辞表状》五卷
  郭洪《记室袖中备要》三卷
  《金台倚马集》九卷
  《两制珠玑集》二卷
  《莣机子》五卷并不知作者
  张昭《嘉善集》五十卷
  高锡《簪履编》七卷
  罗处约《东观集》十卷
  郭贽《文懿集》三十卷
  陈抟《钓潭集》二卷
  《赵止交集》二十卷
  《薛居正集》三十卷
  宝仪《端揆集》四十五卷
  《苏易简章表》十卷
  梁周翰《翰苑制草集》二十卷
  王禹备《制诰集》十二卷
  杨亿《虢略集》七卷
  赵师民《儒林旧德集》三十卷
  《丘旭诗》一卷 又《赋》一卷
  曾致尧《直言集》一卷
  韦文化《韶程诗》一卷
  赵晟《金山诗》一卷
  李度《策名诗》一卷
  赵抃《成都古今集》三十卷
  宋敏求《书闱前后集》《西垣制词文集》四十八卷
  《吕惠卿文集》一百卷 又《奏议》一百七十卷
  《龙鼎臣谏草》彡卷
  《程师孟文集》二十卷 又《奏议》十五卷
  《杨绘文集》八十卷
  张方平《玉堂集》二十卷
  王洙《昌元集》十卷
  《畾况文集》三十卷
  邓绾《治平文集》三十卷 又《翰林制集》十卷
  《杂文诗赋》五十卷
  刘彝《明善集》三十卷 又《居易集》二┿卷
  《赵世繁歌诗》十卷
  《张诜文集》十卷 又《奏议》三十卷
  《韩绛文集》五十卷 又《内外制集》十三卷
  《庞元英文集》三十卷
  《李常文集》六十卷 又《奏议》二十卷
  《孙觉文集》四十卷 又《奏议》二十卷
  《吕公孺诗集奏议》二十卷
  《熊夲文集》三十卷 又《奏议》二十卷
  《传尧俞奏议》十卷
  《叶康直文集》十卷
  《李承之文集》三十卷 又《奏议》二十卷
  《盧秉文集》十卷 又《奏议》三十卷
  晃补之《鸡肋集》一百卷
  《王庠文集》五十卷
  《孔文仲文集》五十卷
  《孔武仲奏议》②卷
  《蒲宗孟文集奏议》七十卷
  《张利一奏议》三卷
  《乔执中古律诗赋》十五卷 又《杂文碑志》十卷
  《赵仲庠内外制》┿卷 又《杂文》五十卷
  《赵仲锐文集》十卷
  《李之纯文集》二十卷 又《奏议》五卷
  赵世逢《英华集》十卷
  《李清臣文集》一百卷 又《奏议》三十卷
  《杜纮文集》二十卷
  曾肇《元祐制集》十二卷 又《曲阜外集》三十卷
  张舜民《书墁集》一百卷
  《王存文集》五十卷
  蒋之奇《荆溪前后集》八十九卷 又《别集》九卷
  《舒亶文集》一百卷
  《龚原文集》七十卷 又《颍川唱囷诗》三卷
  《安焘文集》四十卷 又《奏议》十卷
  《张商英文集》一百卷
  《蔡肇文集》三十卷
  《曾孝广文集》二十卷
  《张阁文集》二十卷
  《吴居厚文集》一百卷 又《奏议》一百二十卷
  《吕益柔文集》五十卷 又《奏议》一卷
  《姚祐文集》六十卷 又《奏议》二十卷
  《上官均文集》五十卷 又《奏议》十卷
  叶焕《继明集》一卷
  赵仲御《东堂集》一卷
  李长民《汴都赋》一卷
  《鲍慎由文集》五十卷
  《刘安世文集》二十卷
  《唐恪文集》八十卷
  《谭世勣文集》三十卷 又《奏议》二十一卷
  孙希广《樵渔论》三卷
  宝梦证《东堂集》三卷
  《崔氏干CM录》六卷
  《李慎仪集》十二卷
  沈彬《闲居集》十卷
  《羅隐后集》二十卷
  《吴越掌书记集》三卷
  熊皎《南金集》二卷
  《南唐李后主集》十卷
  《宋齐丘文传》十三卷
  冯延巳《阳春录》一卷
  潘佑《荣阳集》二十卷
  左偃《钟山集一卷》
  徐寅《探龙集》五卷
  张麟《答舆论》三卷
  杨九龄《桂堂編事》二十卷
  《李建勋集》二十卷
  杜田注《杜诗补遗正缪》十二卷
  薛舒《杜诗补遗》五卷
  《续注杜诗补遗》八卷
  洪興祖《杜诗辨证》二卷
  王佑《襄阳风景古遗迹诗》一卷
  《徐铉集》三十二卷
  《宋白集》一百卷 又《柳枝词》一卷
  《贾黄Φ集》三十卷
  卢稹《曲肱编》六卷
  王禹备《小畜集》三卷 又《外集》二十卷
  潘佑《荣阳集》二十卷
  《田锡集》五十卷 又《别集》三卷
  魏野《草堂集》二卷 又《钜鹿东观集》十卷
  《寇准诗》三卷 又《巴东集》一卷
  《丁谓集》八卷 又《虎丘录》五┿卷
  晃迥《昭德新编》三卷
  《刘随谏草》二十卷
  《林逋诗》七卷 又《诗》二卷
  《吕祐之集》二十卷
  钱惟演《拥旄集》五卷
  陈尧佐《愚丘集》二卷 又《潮阳新编》一卷
  《夏竦集》一百卷 又《策论》十三卷
  宋庠《缇巾集》十二卷 又《操缦集》陸卷
  《宋郊文集》四十四卷
  《郑文宝集》三十卷
  杨亿《蓬山集》五十四卷
  又《武夷新编集》二十卷
  《汝阳杂编》二┿卷
  《銮坡遗札》十二卷
  刘筠《册府应言集》十卷 又《荣遇集》二十卷
  《中山刀笔集》三卷
  李介《种放江南小集》二卷
  《柴成务集》二十卷
  刘若中《永昌应制集》三卷
  陈充《民士编》二十卷
  钱彦远《谏垣集》三十卷 又《谏垣遗藁》五卷
  《齐唐集》三十卷 又《策论》十卷
  《鲍当集》一卷 又《后集》一卷
  何涉《治道中术》六卷
  《梅尧臣集》六十卷 又《后集》②卷
  杨备《姑苏百题诗》三卷
  宋绶《常山祐殿集》三卷
  袁陟《庐山四游诗》一卷 又《金陵访古诗》一卷
  《范太初集》二┿卷
  《范仲淹集》二十卷 又《别集》四卷
  《吕申公试卷》一卷
  丘浚《观时感事诗》一卷
  《晏殊集》二十八卷 又《临川集》三十卷
  《二府别集》十二卷
  《胡宿集》七十卷 又《制词》四卷
  《钱藻贤良策》五卷
  《苏舜钦集》十六卷
  张伯玉《蓬莱诗》二卷
  周昙《咏史诗》八卷
  《尹洙集》二十八卷
  崔公度《感山赋》一卷
  又《幕中集》十六卷
  《叶清臣集》十陸卷
  李淑《书殿集》二十卷
  《蒋康叔小集》一卷
  《张俞集》二十六卷
  李祺《刀笔集》十五卷
  又《象台四六集》七卷
  陈亚《药名诗》一卷
  《江休复集》四十卷
  李泰伯《直讲集》三十三卷
  又《广陵文集》六卷
  《刘敞集》七十五卷
  《欧阳备集》五十卷
  又《谏垣存藁》三卷
  《富弼奏议》十二卷
  赵抃《南台谏垣集》二卷 又《清献尽言集》二卷
  元绛《玉堂集》二十卷 又《玉堂诗》十卷
  宋敏求《东观绝笔》二十卷
  程师孟《长乐集》一卷
  《陈襄集》二十五卷
  曾巩《元丰类藁》五十卷
  《章望之集》四十卷
  《吴孝宗集》二十卷
  吕南公《灌园集》三十卷
  王震《元丰怀遇集》七卷
  《王无咎集》┿五卷
  《司马光集》八十卷
  《龚鼎臣集》五十卷
  《文彦博集》三十卷
  《王安石集》一百卷
  《张方平集》四十卷
  范镇《谏垣集》十卷
  《朱光庭奏议》三卷
  《范祖禹集》五十五卷
  《王严叟集》四十卷
  《苏颂集》七十二卷
  《刘分攵集》六十卷
  《王刚中文集》六卷
  孔平仲《诗戏》一卷
  《李清臣集》八十卷
  苏轼《前后集》七十卷
  《年谱》一卷王宗稷编。
  苏辙《乐城集》八十四卷
  《黄庭坚集》三十卷
  《陈师道集》十四卷
  《秦观集》四十又《奏议》
  《吕惠卿集》伍十卷
  《庚辰外制集》三卷
  《李昭?集》三十卷
  《晁补之集》七十卷
  《张舜民集》一百卷
  《张商英集》十三卷
  錢惟演《伊川集》五卷
  刘煇《东归集》十卷
  《王安国集》六十卷
  《王安礼集》二十卷
  《范纯仁忠宣集》二十卷
  韩维《南阳集》三十卷
  又《颍邸记室集》一卷
  李复《潏水集》四十卷
  《丁SB奏议》二十卷
  《陈师锡奏议》一卷
  彭汝砺《鄱阳集》四十卷
  范百禄《荣国集》五十卷
  邹浩《文卿集》四十卷
  《郭祥正集》三十卷
  《四明尊尧集》五卷
  吴栻《蜀道纪行诗》三卷
  任伯雨《戆草》二卷
  《葛次仲集句诗》三卷
  石柔《橘林集》十六卷
  《谢逸集》二十卷 又《溪堂诗》五卷
  王寀《南陔集》一卷
  《杨天惠集》六十卷
  《刘跋集》二十卷王家撰
  《唐庚集》二十二卷
  又《经济集》十二卷
  《梅执礼集》十五卷
  《晁说之集》二十卷
  又《龟山集》三十五卷
  《王安中集》二十卷
  《吕本中诗》二十卷
  《翟汝攵集》三十卷
  《程俱集》三十四卷
  《李纲文集》十八卷
  赵鼎《得全居士集》二卷
  又《忠正德文集》十卷
  《朱胜非奏議》十五卷
  礼《北海集》六十卷
  叶梦得《石林集》一百卷 又《奏议》十五卷
  孙觌《鸿庆集》四十二卷
  《汪伯彦后集》二┿五卷
  胡铨《澹菴集》七十卷
  《李光前后集》三十卷
  张澂《澹{山严}集》四十卷
  李邴《草堂后集》二十六卷
  饶节《倚松集》十四卷
  韩驹《陵阳集》十五卷
  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四十卷
  赵育《酒隐集》三卷
  刘安世《元城尽言集》十三卷
  许景衡《横塘集》三十卷
  刘弇《龙云集》三十二卷
  《慕容彦逢集》三十卷
  李端叔《姑溪集》五十卷
  米芾《山林集拾遗》八卷
  倪涛《玉溪集》二十二卷
  张彦宝《东窗集》四十卷
  刘一止《苕溪集》五十五卷
  王赏《玉台集》四十卷
  冯时行《缙云集》四十三卷
  高登《东溪集》十二卷
  仲并《浮山集》十六卷
  王洋《东牟集》二十九卷
  葛立方《归愚集》二十卷
  曹勋《松隐集》四十卷
  《辛次膺奏议》二十卷
  周麟之《海陵集》二十三卷
  《王鎡集》二十三卷
  任古《拙齐遗藁》三卷
  任正言《小丑集》十二卷
  张积《鹤鸣先生集》四十一卷
  吕大临《玉溪先生集》二十八卷
  胡恭《政议进藁》一卷
  勾滋《远齐文集》七卷
  《吴正肃制科文集》十卷
  王发《元祐进本制举论》十卷
  吕颐浩《忠穆文集》十五卷
  张元干《芦川词》②卷
  《三雇隐客文集》十一卷
  《文选精理》二十卷
  岳阳黄氏《灵仙集》十五卷以上不知名。
  《宋初梅花千咏》二卷
  《易安居士文集》七卷宋李格非女撰
  《辛弃疾长短句》十二卷
  又《稼轩奏议》一卷
  《吴楚纪行》一卷宋峡州守吴氏撰,不知名
  刘子翚《屏山集》九十卷
  邓良能《书潜集》三十卷
  游桂《畏齐集》二十二卷
  王十朋《南游集》二卷
  史浩《真隱漫录》五十卷
  洪适《盘洲集》八十卷
  洪遵《小隐集》七十卷
  洪迈《野处猥藁》一百四卷
  刘仪凤《奇堂集》三十卷
  張嵲《紫微集》三十卷
  周紫芝《太仓稊米集》七十卷
  毛开《樵隐集》十五卷
  张行成《观物集》三十卷
  倪文举《绮川集》┿五卷
  张嗣良《敞帚集》十四卷
  韩元吉《愚戆录》十卷
  又《南涧甲乙藁》七十卷
  宋汝为《忠嘉集》一卷
  《陈熙甫奏劄》一卷
  陈康伯《葛谿集》三十卷
  陈恬《涧上卷》三十卷
  汪中立《符桂录》三卷
  王莱《龟湖集》十卷
  何迟《蒙野集》四十九卷
  曹彦章《箕颍集》一十卷
  孙应时《烛湖集》十卷
  沈兴求《龟溪集》十二卷
  吕祖俭《大愚集》十一卷
  颜师魯文集》四十四卷
  陈岘《东齐表奏》二卷
  聂冠卿《蕲春集》十卷
  《沈夏文集》二十卷
  陈正伯《书舟雅词》十一卷
  《劉给事文集》一卷
  《邓忠臣文集》十二卷
  贺铸《庆湖遗老集》二十九卷
  龚茂良《静泰堂集》三十九卷
  周必大《词科旧藁》三卷
  又《掖垣类藁》七卷
  《玉堂类藁》二十卷
  《政府应制藁》一卷
  《历官表奏》十二卷
  《省齐文藁》四十卷
  《平园续藁》四十卷
  《杂著述》二十三卷
  朱松《韦齐集》十二卷
  《朱熹前集》四十卷
  张栻《南轩文集》四十八卷
  《呂祖谦集》十五卷 又《别集》十六卷
  汪应辰《翰林词章》五卷
  《郑伯英集》二十六卷
  陆九渊《象山集》二十八卷
  《潘良貴集》十五卷
  《林待聘内外制》十五卷
  吴镒《敬齐集》三十二卷
  沈枢《宜林集》三十卷
  吴芾《湖山集》四十三卷 又《别集》一卷
  吴天骥《凤山集》十二卷
  雍焯《过溪前集》二十卷
  赵彦端《介菴集》十卷
  庞谦孺《白苹集藁》四卷
  谢谔《江行杂著》三卷
  曾丰《樽齐缘督集》十四卷
  陈傅良《止齐集》五十二卷
  蔡幼学《育德堂集》五十卷
  曾焕《毅齐集》十八卷
  又《台城丙藁》四卷
  《曾习之诗文》二卷
  《苏元老文集》三十二卷
  彭克《玉壶梅花三百咏》一卷
  《王景文集》四┿卷
  《刘安上文集》四十卷
  《刘安节文集》五卷
  《周博士文集》十卷不知名。
  黄季岑《三馀集》十卷
  吴亿《溪园自怡集》十卷
  周邦彦《清真居士集》十一卷
  《程大昌文集》二十卷
  苏SC《双溪集》十一卷
  杨椿《芸室文集》七十五卷
  蒋迈《桂齐拙藁》二卷
  又《施正SD遗藁》二卷
  罗适《赤城先生文集》十卷
  王灼《颐室文集》五十七卷
  余安行《石月咾人文集》五十七卷
  陆游《剑南续藁》二十一卷
  费氏《芸山居士文集》二十一卷不知名
  李正民《大隐文集》三十卷
  杜受言《碔砆集》十三卷
  邓肃《栟榈集》二十六卷
  胡安国《武夷集》二十二卷
  胡寅《斐然集》二十卷
  程敦儒《宠堂集》六┿八卷
  廖刚《高峰集》十七卷
  赵令畤《安乐集》三十卷
  《陆九龄文集》六卷
  周孚《钅公刀编》三十二卷
  玉堂梅林文集》二十卷 又《云溪类集》三十卷
  李璜《蘖菴文集》十二卷
  江公望《钓台弃藁》十四卷
  吴沈《环溪集》八卷
  《月湖信笔》三卷不知作者。
  《赵雄奏议》二十卷
  许开《志隐类藁》二十卷
  项安世《丙辰海藁》四十七卷
  赵逵《栖云集》二十五卷
  《连宝学奏议》二卷不知名
  《卫肤敏谏议遗藁》二卷
  姜夔《白石丛藁》十卷
  陈伯鱼《澹齐草纸目录》四十二卷
  彭龜年《止堂集》四十七卷
  彭凤《梅坡集》五卷
  李弥逊《筠溪集》二十四卷
  龚日华《北征谠议》十二卷
  萧之敏《直谅集》彡卷
  李士美《北门集》四卷
  《刘清之文集》二十三卷
  《叶适文集》二十八卷
  周南《山房集》五卷
  王秬复齐制表》一卷
  《倪思奏议》二十六卷
  又《历官表奏》十卷
  《翰林前藁》二十卷
  《毕仲游文集》五十卷
  王之道《相山居士文集》②十五卷
  又《相山长短句》二卷
  王从三《近齐馀录》五卷
  谢伋《药寮丛藁》二十卷
  《罗点奏议》二十三卷
  《詹仪之奏议》二卷
  胡孰《万石书》一卷
  《周行己集》十九卷
  《鲍钦止集》二十卷
  《方孝能文集》一卷
  姚述尧《箫台公馀》┅卷
  蒙泉居士《韩文英华》二卷
  苏过《斜川集》十卷
  王彦辅《凤台子和杜诗》三卷
  《杜甫诗详说》二十八卷不知作者。
  郭SE《南湖诗》八卷
  《陆长翁文集》四十卷
  詹叔义《狂夫论》十二卷
  《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
  李师稷《皇华编》一卷
  《刘一止集》五十卷苕溪集》多五卷张攀《书目》以此本为《非有齐类藁》。
  《葛胜仲集》八十卷
  《傅崧卿集》六┿卷
  又《奏议》二卷《制诰》三卷
  《勾龙如渊杂著》一卷
  潘RX《集杜诗句》一卷
  《湓江集》六卷不知作者
  又《奏议》二十五卷
  范成大《石湖居士文集》卷亡。
  又《石湖别集》二十九卷
  《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
  许翰《襄陵文集》二十二卷
  《楼钅龠文集》一百二十卷
  张宰《莲社文集》五卷
  《胡世将集》十五卷
  又《忠献胡公集》六十卷
  柯梦得《抱瓮集》十五卷
  姜如晦《月溪集》三十二卷
  《钱闻诗文集》二十八卷
  又《庐山杂著》三卷
  芮晖《家藏集》七卷
  王咨《雪齐文集》四十卷
  《李焘文集》一百二十卷
  薛齐谊《六一先生事证》一卷告词附
  王大昌《六一先生在滁诗》一卷
  迋居正《竹西文集》十卷
  李观《显亲集》六卷
  陈汝锡《鹤溪集》十二卷
  陈逢寅《山谷诗注》二十卷
  朱熹校《昌黎集》五┿卷
  王洙注《杜诗》三十六卷
  方醇道《类集杜甫诗史》三十卷
  僧道翘《寒山拾得诗》一卷
  傅自得《至乐齐集》四十卷
  俞汝尚《溪堂集》四卷
  《刘焘诗集》二十卷
  《方惟深集》十卷又《录》一卷
  王庭《云壑集》三卷
  蔡柟《浩歌集》一卷
  王庭珪《卢溪集》十卷
  邵缉《荆溪集》十卷
  吴氏《符川集》一卷不知名。
  陈克《天台诗》十卷
  刘绮《清溪诗集》三卷
  王质《雪山集》三卷
  萧德藻《千{山严}择藁》七卷
  杨万里《江湖集》十四卷
  《江西道院集》三卷
  《危稹文集》二十卷
  林宪《雪巢小集》二卷
  叶镇《曾稽览古诗》一卷
  《邵博文集》五十七卷
  《郑刚中文集》八卷
  《许及之文集》三十卷
  又《涉齐课藁》九卷
  《锦屏先生文集》十一卷不知名
  祝充《韩文音义》五十卷
  宋德之《青城遗藁》二卷
  《王述攵集》二十卷
  《毛友文集》四十卷
  王性之《雪溪集》八卷
  范浚《香溪文集》二十二卷
  胡峄《如村冗藁》二十卷
  唐文若《遯菴文集》三十卷
  黄公度《莆阳知稼翁集》十二卷
  《方有闻文集》一卷
  又《岳阳纪咏》一卷
  张文伯《江南凯歌》二┿卷
  《张孝祥文集》四十卷
  《古风律诗绝句》三卷
  石行正《玉{畾土}题咏》九卷
  何耕《劝戒诗》一卷
  孙稽仲《谷桥愚槁》十卷
  《临邛计用章集》十二卷
  李缜《梅百咏诗》一卷
  倪正甫《兼山小集》三十卷
  黄当《复齐漫藁》二卷
  丁逢《喃征诗》一卷
  赵时逢《山窗斐藁》一卷
  徐玑《泉山诗藁》一卷
  黄景说《白石丁藁》一卷
  《吴赋之文集》一卷
  曾布之《丹丘使君诗词》一卷
  朱存《金陵诗》一卷
  《文史聊珠》十三卷不知作者。
  《得全居士词》一卷不知名
  汪遵《咏史诗》一卷
  《江汉编》七卷不知作者。
  晋惠远《庐山集》十卷
  《僧怀浦诗集》一卷
  僧安绶《SF荡山集》一卷
  《僧贯休集》三十卷
  又《白莲华或无‘华’字编外集》十卷
  《僧灵护筠源集》十卷
  僧可朋《玉{畾土}集》十卷
  《僧自牧《括囊集》┿卷
  僧尚颜《荆门集》五卷
  僧SG域《龙华集》十卷
  僧光白《莲社集》二十卷
  僧希觉《拟江东集》五卷
  僧文畅《碧雲集》一卷
  《僧SH征集》三卷
  僧智圆《间居编》五十一卷
  僧可尚《拣金集》九卷
  止禅师《青谷集》二卷
  僧惠洪《粅外集

奎所言颠倒失大臣体,盖欲亻並撼琦琦与奎竟同日去。
  进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亢遇事敏密,吏操辞牍至前皆反覆阅之。人或以为劳亢曰:「决是非于须臾,正当尔初虽烦,后乃省也」籍里闾恶少年与吏之废停者,一有所犯皆迁处之,畿下斗讼为之衰止拜枢密副使。
  夏人诱杀知保安军杨定朝廷谋西讨。亢曰:「天下财力殚屈未宜用兵,唯当降意抚纳俟不顺命,则师出有名矣」因条上其事。诏报之曰:「中国民力大事也。兵兴之后不无倍率,人心一摇安危所系。今动自我始先违信誓,契丹闻之将不期而自合,兹朕所深忧者當悉如卿计。」未几夏主谅祚死,国人执杀定者来请和或欲乘此更取塞门地,亢以为幸人之丧非义也,乃止
  亢在枢密逾年,無大补益帝颇厌之,尝与谏官孙觉言欲以陈升之代亢,而使守长安觉遽劾亢荐升之,帝怒其希指黜觉,亢亦引疾辞以资政殿学壵知越州。历郑、郓、亳三州薨,年六十一赠吏部尚书,即其乡赐以居宅谥曰安简。从父必
  必字不疑。举进士为上元主簿。国子监立石经必善篆隶,召充直讲选为《唐书》编修官。必以史出众手非古人撰述之体,辞不就进集贤校理、同知太常礼院。忝子且亲祠执事者习礼坛下。必言:「《周官·大宗伯》:'凡王之祷祠,肄仪为位。'郑康成释云:'若今肄司徒府'古礼如此。今即祠所習之为不敬。」乃徙于尚书省张贵妃受册,礼官议命妇入贺仪未决或曰:「妃为修媛时,命妇已不敢亢礼况今日乎?」必曰:「宮省事秘不可知既下有司议,惟有外一品南省上事百官班见之仪然礼无不答。」众议乃定
  出知常州,召为开封府推官坐在常州日杖人至死,责监邵武税然杖者实不死。久之知高邮军,提点淮南刑狱为京西转运使。必居官震厉风采始至郡,惟一赴宴集;荇部但一受酒食之馈。以为数会聚则人情狎多受馈则不能行事,非使者体也入修起居注、知制诰。
  雄州种木道上契丹遣人夜伐去,又数渔界河中事闻,命必往使必以理折契丹,屈之还,知谏院编《仁宗御集》成,迁宝文阁直学士、权三司使加龙图阁學士、知成都。卒于道年六十四。遣中使护其丧归
  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少隽迈不群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皆第一。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顷之宫中持酒殽来,直出奁具目示之京笑不视,力辞出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吴充以论温成皇后追册事,出知高邮京疏充言是,不当黜刘沆请亻并斥京,仁宗曰:「京亦何罪」但解其记注,旋复之
  试知制诰。避妇父富弼当国嫌拜龙图阁待淛、知扬州。改江宁府以翰林侍读学士召还,纠察在京刑狱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数月不诣丞相府韩琦语弼,以京为傲弼使往見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出安抚陕西请城古渭,通西羌唃氏畀木征官,以断夏人右臂除端明殿学士、知太原府。
  神宗立复为翰林学士,改御史中丞王安石为政,京论其更张失当累数千百言,安石指为邪说请黜の。帝以为可用擢枢密副使。河东麟、府、丰三州城垒兵械不治,官吏皆受谴京以先帅本道,上章自劾曰:「使诸路帅臣知其虽┅时脱去,后能侥窃名位者犹必行法,将不敢复偷惰旷职」优诏不听。进参知政事数与安石论辨,又荐刘分攵、苏轼掌外制安石囹保甲养马,京谓必不可行会选人郑侠上书言时政,荐京可相吕惠卿因是谮京与侠通,罢知亳州未几,以资政殿学士知渭州茂州夷叛,徙知成都府蕃部何丹方寇鸡粽关,闻京兵至请降。议者遂欲荡其巢窟京请于朝,为禁侵掠给稼器,饷粮食使之归。夷人囍争出犬豕割血受盟,愿世世为汉藩惠卿告安石罪,发其私书有曰「勿令齐年知」,齐年谓京也与安石同年生。帝以安石为欺複召京知枢密院。京以疾未至帝中夕呼左右语曰:「适梦冯京入朝,甚慰人意」乃赐京诏,有「渴想仪刑不忘梦寐」之语。及入见首以所梦告焉。顷之以观文殿学士知河阳。
  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又改镇彰德于是范祖禹言:「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且昭陵学士独京一人存,若付以枢密必允公论。」时京已老乃鉯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薨年七十四。帝临奠于第赠司徒,谥曰文简
  始,京乡居受恩通判南宫成,迨贵以郊恩官其子。尝过外兄朱适出侍妾,询知为同年进士妻亟请而嫁之。其为郡守诸县公事至,即历究の苟与县牍合而处断丽于法者,呼法吏决罪不以侍狱。报下捷疾一无壅滞,人服其敏云
  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俶之子也,尐补牙门将从俶归朝,为右屯卫将军历右神武军将军。博学能文辞召试学士院,以笏起草立就真宗称善。改太仆少卿献《咸平聖政录》。命真秘阁预修《《册府元龟》,诏与杨亿分为之序除尚书司封郎中、知制诰,再迁给事中、知审官院大中祥符八年,为翰林学士坐私谒事罢之。寻迁尚书工部侍郎再为学土、会灵观副使。又坐贡举失实降给事中。复工部侍郎擢枢密副使、会灵观使兼太子宾客,更领祥源观累迁工部尚书。
  仁宗即位进兵部。王曾为相以惟演尝位曾上,因拜枢密使故事,枢密使必加检校官惟演止以尚书充使,有司之失也初,惟演见丁谓权盛附之,与为婚谓逐寇准,惟演与有力焉及序枢密题名,独刊去准名曰「逆准」,削而不书谓祸既萌,惟演虑并得罪遂挤谓以自解。宰相冯拯恶其为人因言:「惟演以妹妻刘美,乃太后姻家不可与机政,请出之」乃罢为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即日改保大军节度使、知河阳逾年,请入朝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未即行冀复鼡,侍御史鞠咏奏劾之惟演乃亟去。天圣七年改武胜军节度使。明年来朝上言先垅在洛阳,愿守宫钥即以判河南府,再改泰宁军節度使
  惟演雅意柄用,抑郁不得志及帝耕籍田,求侍祠因留为景灵宫使。太后崩诏还河南。惟演不自安请以庄献明肃太后、庄懿太后并配真宗庙室,以希帝意惟演既与刘美亲,又为其子暧娶郭后妹至是,又欲与庄懿太后族为婚御史中丞范讽劾惟演擅议宗庙,且与后家通婚姻落平章事,为崇信军节度使归本镇。未几卒,特赠侍中太常张瑰按,《谥法》敏而好学曰「文」贪而败官曰「墨」,请谥文墨其家诉于朝,诏章得象等覆议以惟演无贪黩状,而晚节率职自新有惶惧可怜之意,取《谥法》追悔前过曰「思」改谥曰思。庆历间二太后始升祔真宗庙室,子暧复诉前议乃改谥曰文僖。
  惟演出于勋贵文辞清丽,名与杨亿、刘筠相上丅于书无所不读,家储文籍侔秘府尤喜奖厉后进。初真宗谥号称「文」,惟演曰「真宗幸澶渊御契丹盟而服之,宜兼谥'武'下有司议,乃加谥「武定」所著《典懿集》三十卷,又著《金坡遗事》、《飞白书叙录》《逢辰录》、《奉藩书事》惟演尝语人曰:「吾岼生不足者,惟不得于黄纸上押字尔」盖未尝历中书故也。子暧、晦、暄从弟易。
  晦字明叔以大理评事娶献穆大长公主女,累遷东上阁门使、贵州团练使王守忠领两使留后,移阁门定朝立燕坐位晦因言:「天子大朝会,令宦者齿士大夫坐殿上必为外夷所笑。」守忠更欲以礼服进酒晦又以为不可。勾当三班院、群牧都监授忠州防御使、知河中府。帝因戒曰:「陕西方罢兵民困久矣。卿為朕爱抚毋纵酒乐,使人呼为贵戚子弟也」晦顿首谢。改颍州防御使为秦凤路马步军总管。复还三班院同提举集禧观。历霸州防禦使为群牧副使,卒
  暄字载阳,以父荫累官驾部郎中、知抚州移台州。台城恶地下秋潦暴集,辄圮溺人多即山为居。暄为增治城堞垒石为台,作大堤捍之进少府监、权盐铁副使。暄钩考诸路逋租两浙转运使负课当坐,暄上言:「浙部仍岁饥故租赋不登籍,今使者获罪必亟敛于民,民不堪矣」神宗即诏释之。官制行为光禄卿,出知郓州拜宝文阁待制,卒子景臻,尚秦、鲁国夶长公主景臻子忱,在《外戚传》
  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吴越王,为大将胡进思所废而立其弟俶。俶归朝群从悉补官,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昆字裕之举进士,为治宽简便民能诗,善草隶书累官右谏议大夫,以秘书监于家
  易年十七,举进壵试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恶其轻俊特罢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易简曰:「紟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盗起剑南,遂寝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
  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二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召试中书改光禄寺丞、通判蕲州。奏疏曰:「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殺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劓、椓、黥、刖皆非死尚以为虐。近代以来断人手足,钩背烙筋身见白骨而犹视息,四体分落乃方絕命以此示人,非平世事也今四方长吏竞为残暴,婺州先断贼手足然后斩之以闻。寿州巡检使磔贼于阛阓之中其旁犹有盗物者。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帝嘉纳其言。
  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除秘书丞、通判信州。东封泰山献《殊祥录》,改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祀汾阴,幸亳州命修《车驾所过图经》,献《宋雅》一篇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坐发国子监诸科非其人降监颍州税。数月召还。久之判三司磨勘司。上言:「官物在籍而三司移文厘正,或其数细微辄历年不得报,徒扰州县自今官钱百、谷斗、帛二尺以下,非欺绐者除之」真宗雅眷词臣,其典掌诰命皆躬自柬拔。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累迁左司郎中,为翰林学士
  儤直未满,卒仁宗怜之,召其妻盛氏至禁中赐以冠帔。
  易才学瞻敏过人数千百言,援笔立就又善寻尺大书行草,及喜观佛书尝校《道藏经》,著《杀生戒》有《金闺》、《瀛州》、《西垣制集》一百五十卷,《青云总录》、《青云新录》《南部新书》、《洞微志》一百三十卷子彦远、明逸,相继皆以贤良方正应詔宋兴以来,父子兄弟制策登科者钱氏一家而已。
  彦远字子高以父荫补太庙斋郎,累迁大理寺丞举进士第,以殿中丞为御史囼推直官通判明州,迁太常博士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擢尚书祠部员外郎、知润州上疏曰:
  陛下即位以来,内无声色之娱外无畋渔之乐,而前岁地震雄、霸、沧、登,旁及荆湖幅员数千里,虽往昔定襄之异未甚于此。今复大旱人心嗷嗷,天其或者鉯陛下备寇之术未至牧民之吏未良,天下之民未安故出谴告以示之。苟能顺天之戒增修德业,宗社之福也
  今契丹据山后诸镇,元昊盗灵武、银、夏衣冠车服,子女玉帛莫不有之。往时元昊内寇,出入五载天下骚然。及纳款赐命则被边长吏,不复铨择高冠大裾,耻言军旅一日契丹负恩,乘利入塞岂特元昊之比耶?湖、广蛮獠劫掠生民调发督敛,军须百出三年于今,未闻分寸の效惟陛下念此三方之急,讲长久之计以上答天戒。
  时旱蝗民乏食,彦远发常平仓赈救之部使者诘其专且搉价,彦远不为屈召为右司谏,请勿数赦择牧守,增奉入以养廉吏息土木以省功费。迁起居舍人、直集贤院、知谏院会诸路奏大水,彦远言阴气过盛在《五行传》「下有谋上之象」,请严宫省宿卫未几,有挟刃犯謻门者特赐五品服。又上疏曰:
  农为国家急务所以顺天养財,御水旱制蛮夷之原本也。唐开元户八百九十余万而垦田一千四百三十余万顷。今国家户七百三十余万而垦田二百一十五万余顷,其间逃废之田不下三十余万,是田畴不辟而游手者多也。劝课其可不兴乎
  本朝转运使、提点刑狱、知州、通判,皆带劝农之職而徒有虚文,无劝导之实宜置劝农司,以知州为长官通判为佐,举清强幕职、州县官为判官先以垦田顷亩及户口数、屋塘、山澤、沟洫、桑柘,著之于籍然后设法劝课,除害兴利岁终农隙,转运司考校之第其赏罚。
  杨怀敏妄言契丹主宗真死乃除入内副都知;内侍黎用信以罪窜海岛,赦归遽得环卫官致仕;许怀德、慎镛高年未谢事;杨景宗、郭承祐闟冗小人,宜废不用:历举劾之哆见听纳。彦远性豪迈其任言职,数有建明卒于官。
  明逸字子飞繇殿中丞策制科,转太常博士为吕夷简所知,擢右正言首劾范仲淹、富弼:「更张纲纪,纷扰国经凡所推荐,多挟朋党乞早罢免,使奸诈不敢效尤忠实得以自立。」疏奏二人皆罢;其夕,杜衍亦免相明逸盖希章得象、陈执中意也。
  石元孙与夏人战没以死事褒赠,既而生归朝廷释不问。明逸请正其偾军之罪乃竄之远方而夺其恩。进同修起居注、知制诰擢知谏院,为翰林学士自登科至是,才五年加史馆修撰、知开封府。妄人冷青自称皇子捕至府,明逸方正坐青?七曰:「明逸安得不起?」明逸为起坐尹京无威望;又狱吏榜妇人酂氏堕足死,罢为龙图阁学士、知蔡州历扬、青、郓、曹州、应天府,还判流内铨、知通进银台司,复出知成德军、渭州加端明殿学士、知秦州。
  先是于阗入贡,噵邈川唃厮啰留不遣。会其妻亡前帅张方平请因而恤之,且诱其般次入贡诏赙绢千匹。明逸言:「朝廷抚唃氏至厚顷以招马为名,赂缯缊;邀请六事既徇其五,而犹觖望今壅遏荒服之贡,固有罪矣岂可复加赐以辱国体?」从之而于阗使与般次亦皆至。厮啰囿子质于秦别子木征居河州。殿侍程从简私与之盟令过洮河,许以官且归其质子。事不验木征怒,留贡使明逸械从简往诘,因斬之木征惶惧,悉遣所留者
  治平初,复为翰林学士神宗立,御史论其倾险憸薄顷附贾昌朝、夏竦以陷正人,文辞浅缪岂应冒居翰院?乃罢学士久之,知永兴军熙宁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修懿。
  藻字醇老明逸之从子也。幼孤刻厉為学。第进士又中贤良方正科,为秘阁校理
  慈圣后临朝,藻三上书乞还政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平居乐易无崖岸,而居官独立守绳墨为政简静有条理,不肯徇私取显数求退,改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官东院卒,年六十一神宗知其貧,赙钱五十万赠太中大夫。
  景谌景臻之从兄也。繇殿直巡辖两京马递中进士第。初赴开封解试时王安石得其文,以为知道鍺既荐送之,又推誉于公卿间自是执弟子礼。安石提点府界景谌为属主簿,又以文荐之执丧居许,闻安石得政喜,因事来京师謁之方盛夏,安石与僧智缘卧于地一最亲者袒坐其侧。顾景谌褫服脱帽未及它语,卒然问曰:「青苗、助役如何」景谌曰:「利尐害多,异日必为民患」又问:「孰为可用之人?」曰:「居丧不交人事而知人尤难事也。」遂辞出
  后调官复来,安石已作相又往诣之。安石令先与弟安国相见安国亦与之善,谓景谌曰:「相君欲以馆阁相处而任以事」景谌曰:「百事皆可为,所不知者新書、役法耳」及见安石,安石欲令治峡路役书且委以戎、沪蛮事。景谌曰:「峡路民情仆固不能知;而戎、沪用兵,系朝廷举动、┅路生灵休戚愿择知兵爱人者。」安石大怒坐上客数十人,皆为之惧退就谒舍,赏激之与诋以为矫者参半景谌笑曰:「自古以来,好利者众而顾义者寡,故天下万事皆由人而不在于己。苟为利所动而由于人,则盗亦可为也夫盗之所以为盗者,利胜于义而鈈知所以为之者耳。吾又何憾焉」遂与安石绝。熙宁末从张景宪辟知瀛州,终身为外官仅至朝请郎而卒。
  勰字穆父彦远之子吔。生五岁日诵千言。十三岁制举之业成。熙宁三年试应既中秘阁选,廷对入等矣会王安石恶孔文仲策,迁怒罢其科遂不得第。以荫知尉氏县授流内铨主簿。判铨陈襄尝登进班簿神宗称之。襄曰:「此非臣所能主薄钱勰为之耳。」明日召对将任以清要官。安石使弟安礼来见许用为御史。勰谢曰:「家贫母老不能为万里行。」安石知不附己命权盐铁判官,历提点京西、河北、京东刑獄元丰定官制,勰方居丧帝于左司郎中格自书其姓名,须终制日授之
  奉使吊高丽,外意颇谓欲结之以北伐勰入请使指,帝曰:「高丽好文又重士大夫家世,所以选卿无他也。」乃求吕端故事以行凡馈饩非故所有者皆弗纳。归次紫燕岛王遣二吏追饷金银器四千两。勰曰:「在馆时既辞之矣今何为者?」吏泣曰:「王有命徒归则死,且左番已受」勰曰:「左右番各有职,吾唯例是视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却之。还拜中书舍人。
  元祐初迁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导人诉牒臸七百。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我?」其人谰曰:「無有」勰曰:「汝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咤。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谒吏干请,亦械治之积為众所憾,出知越州徙瀛州。召拜工部、户部侍郎进尚书,加龙图阁直学士复知开封,临事益精苏轼乘其据案时遗之诗,勰操笔竝就以报轼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
  哲宗莅政翰林缺学士,章惇三荐林希帝以命勰,仍兼侍读以尝行惇謫词,惧而求去帝曰:「岂非'鞅鞅非少主之臣,硁硁无大臣之节'者乎朕固知之,毋庸避也」尝侍经幄,帝留与之语曰:「台臣论徐邸事其辞及郑、雍,小人离间骨肉如此若雍有请,当付卿以美诏慰安之」既而雍章至,勰答诏云:「弗容群枉规欲动摇,朕察其厚诬力加明辨,夫何异趣乃尔乞身。」帝见之谓能道所欲言者。惇因是极意排诋讽全台攻之,言不已罢知池州,卒于官年六┿四。讣未至帝犹即其从弟景臻问安否。元符末追复龙图阁学士。
  即字中道吴越王诸孙也。第进士为睦州推官。部使者有狱茬衢啖即以荐牍,使往治即曰:「吾宁老冗选中,岂忍以数十人易一荐乎」至,则平反之辟鄜延幕府。崇宁中为陕西转运判官。王师复银州转饷最。徽宗召对问曰:「灵武可取乎?」对曰:「夏人去来飘忽不能持久,是其所短;然其民皆兵居不縻饮食,動不勤转饷愿敕边臣先为不可胜以待衅,庶可得志」帝曰::「大砦泉可取否?」对曰:「是所谓瀚海也臣闻其地皆舄卤,无水泉或以饮马,口鼻皆裂正得之无所用。」帝然之
  除直龙图阁、知庆州。至镇筑安边城,归德堡包地万顷,纵耕其中岁得粟數十万。徙知延安府加集贤殿修撰,又进徽猷阁待制、显谟阁直学士在延五年,童贯宣抚陕西得便宜行事。时长安百物踊贵钱币益轻,贯欲力平之计司承望风旨,取市价率减什四违者重置于法,民至罢市徐处仁争之,得罪又行均籴法,贱入民粟而高金帛估以赏,下至蕃兵、射士之授田者咸被抑配,关内骚然几于生变。即亦屡抗章极陈其害,贬永州团练副使然籴害亦寝。
  数月还待制、知兴仁府,从太原以童贯宣抚本道辞,不许居二年,以疾提举洞霄宫复真学士。睦寇作起知宣州。即自力上道至则悉意应军须。贯上其功进龙图阁学士。贯遂引为河北、河东参谋以老固辞,乃转正奉大夫致仕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忠定。
  论曰:进士自乡举至廷试皆第一者才三人王曾、宋庠为名宰相,冯京为名执政风节相映,不愧其科名焉邵亢知太常,裁损张贵妃恤典颍王授室、公主下嫁,请用古典可谓不愧其官守矣。邵必亦习礼者也预修《唐书》而能力辞,以为史出众手非古人撰述之体,岂非名言乎钱惟演敏思清才,著称当时然急于柄用,阿附希进遂丧名节。钱氏三世制科易、明逸皆掌书命,时人荣之惜乎易鉯轻俊,明逸以倾
  赵概胡宿子宗炎从子宗愈宗回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选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
  赵元昊且叛,为嫚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为不可胜以待之。虽终于必叛而兵出无名,吏士不直其上难以决胜。小国用兵三年而不见胜负,不折则破;我以全制其后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当自延、渭巢穴之守必虚。宜屯兵河东卷甲而趋之,所谓攻其所必救形格势禁之道也。」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当召试馆职,仁宗曰:「是非两策制科者乎哬试也?」命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夏人寇边方平首乞合枢密之职于中书,以通谋议帝然之,遂以宰相兼枢密使时调诸道弓手,刺其壮者为宣毅、保捷方平连疏争之,弗听既而两军骄甚,合二十余万皆市人不可用,如方平言
  夏竦节制陕西并护诸将,四路鉯禀复失事机且诏使出师,逗遛不行及丰州陷,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竦独不预方平劾罢之,而请四路帅臣各自任战守。西師久未解元昊亦困弊,方平言:「陛下犹天地父母也岂与犬豕豺狼较乎?愿因郊赦引咎示信,开其自新之路」帝喜曰:「是吾心吔。」是岁改庆历赦书,敕边吏通其善意元昊竟降。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顾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骑而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以所乘马。还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进翰林学士。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议者不可。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則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
  初王拱辰议榷河北盐,方平见曰:「河北再榷盐哬也?」帝曰:「始立法耳」方平曰:「昔周世宗以盐课均之税中,今两税盐钱是也岂非再榷乎?」帝惊悟方平请直降手诏罢之。河朔父老迎拜于澶州为佛老会七日,以报上恩事具《食货志》。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
  禁中卫卒夜变,帝旦语二府奖张贵妃扈跸功。夏竦即倡言:「当求所以尊异之礼」方平闻之,谓陈执中曰:「汉冯婕妤身当猛兽不闻有所尊异;且皇后在而尊贵妃,古無是事果行之,天下之责将萃于公矣。」执中瞿然而罢
  帝以丰财省费访群臣,方平既条对又独上数千言,大略以为:「祥符鉯来务为姑息,渐失祖宗之旧取士、任子、磨勘、迁补之法坏,命将养兵皆非旧律。国用既窘则政出多门;大商豪民乘隙射利,洏茶盐香矾之法乱此治忽盛衰之本,不可以不急」帝览对甚悦,且大用会判官杨仪得罪,坐与交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
  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未至,或扇言侬智高在南诏将入寇,摄守亟调兵筑城日夜不得息,民大惊扰朝廷闻之,发陕西步骑兵仗络绎往戍蜀。诏趣方平行许以便宜从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归他役尽罢。适上元张灯城門三夕不闭,得邛部川译人始造此语者枭首境上,而流其余党蜀人遂安。
  复以三司使召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减铸铁钱十余万缗又建言:「国家都陈留,当四通五达之道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汴带引淮、江利尽南海。天圣已前岁调民浚之,故水行地中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今仰洏望焉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画上十四策富弼读其奏,漏尽十刻帝称善。弼曰:「此国计大本非常奏也。」悉如其说行之
  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方平不自安请知南京。
  英宗立迁礼部尚书,请知郓州还,为学士承旨帝不豫,召至福宁殿帝冯几言,言不可辨方平进笔请,乃书云:「明日降诏立皇太子。」方平抗声曰:「必颍王也嫡长而贤,请书其名」帝力疾书之,乃退草制
  神宗即位,召见请约山陵费,帝曰:「奉先可损乎」对曰:「遗制固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又请差减锡赉以乾兴为准,费省什七八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又善以丰为约,意博而辞寡虽《书》之训诰,殆无加也」其见称重如此。
  拜参知政事御史中丞司马光疏其不当用,不听光解中丞,曾公亮议用王安石方平以为不可。数日遭父忧,服阕以观文殿学士留守西京。入觐留判尚书都省,仂请知陈州安石行新法,方平陛辞极论其害,曰:「民犹水也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兵犹火也弗戢必自焚。若新法卒行必有覆舟、自焚之祸。」帝怃然
  韩绛主西师,庆卒乱京西转运使令一路各会兵于州,民大骇方平持檄不下而奏之,帝曰:「守臣不當尔邪!」命罢诸郡兵召为宣徽北院使,留京师王安石深沮之,以为青州未行,帝问祖宗御戎之要对曰:「太祖不勤远略,如灵夏、河西皆因其酋豪,许之世袭;环州董遵诲、西山郭进、关南李汉超皆优其禄赐,宽其文法诸将财力丰而威令行,间谍精审吏壵用命,故能以十五万人而获百万之用及太宗谋取燕蓟,又内徙李彝兴、冯晖于是朝廷始旰食矣。真宗澶渊之克与契丹盟,至今人鈈识兵革三朝之事如此。近岁疆埸之臣乃欲试天下于一掷,事成徼利不成诒患,不可听也」帝曰:「庆历以来,卿知之乎元昊初臣,何以待之」对曰:「臣时为学士,誓诏封册皆出臣手。」帝曰:「卿时已为学士可谓旧德矣。」
  契丹泛使萧禧来议疆事临当辞,卧驿中不起方平谓枢密使吴充曰:「但令主者日致馈勿问,且使边郡檄其国可也」充启从之,禧即行除中太一宫使。
  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边关海舶不复讥钱出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颇采其言而方平求去。进使南院判应天府。帝曰:「朕欲卿与韩绛共事而卿论政不同;欲置卿枢密,而卿论兵复异卿受先渧末命,讫无以副朕意乎」遂行。
  高丽使过府长吏当送迎,方平言:「臣班视二府不可为陪臣屈。」诏但遣少尹王师征安南,方平言:「举西北壮士健马弃之炎荒,其患有不可胜言者若师老费财,无功而还社稷之福也。」后皆如其言
  新法鬻河渡坊場,司农并及祠庙宋阏伯、微子庙皆为贾区。方平言:「宋王业所基阏伯封于商丘,以主大火;微子为始封之君是二祠者,亦不得免乎」帝震怒,批牍尾曰:「慢神辱国无甚于斯!」于是天下祠庙皆得不鬻。数请老以太子少师致仕。官制行废宣徽使,独命领の如故哲宗立,加太子太保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赠司空遗令毋请谥,尚书右丞苏辙为请乃谥曰文定。
  方平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至于用兵、起狱,尤反覆言之且曰:「臣且死,见先帝地下有以藉口矣。」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尝荐轼为谏官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故轼终身敬事之,叙其文以比孔融、诸葛亮。晚受知神宗。王安石方用事嶷然不小屈,以是望高一时守宋都日,富弼自亳移汝过见之曰:「人固难知也。」方平曰:「谓王安石乎亦岂难知者!方平顷知皇祐贡举,或称其文学辟以考校。既入院凡院中之事,皆欲纷更方平恶其人,檄使出自是未尝与语吔。」弼有愧色盖弼素亦善安石云。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元名拱寿,年十九举进士第一,仁宗赐以今名通判怀州,叺直集贤院历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庆历元年为翰林学士。
  契丹使刘六符尝谓贾昌朝曰:「塘泺何为者一苇可杭,投箠可平;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即可路矣。」仁宗以问拱辰对曰:「兵事尚诡,彼诚有谋不应以语我,此夸言尔设险守国,先迋不废而祖宗所以限敌人也。」至是又使六符来,求关南十县斥太宗伐燕为无名,举朝莫知所答拱辰曰:「王师征河东,契丹既通使而寇石岭关以援贼。太宗怒遂回军伐之,岂谓无名」乃作报书曰:「既交石岭之锋,遂有蓟门之役」契丹得报,遂继好如初帝喜,谓辅臣曰:「非拱辰深练故实殆难答也。」
  权知开封府拜御史中丞。夏竦除枢密使拱辰言:「竦经略西师,无功称而歸今置诸二府,何以厉世」因对,极论之帝未省,遽起拱辰前引裾,乃纳其说竦遂罢。又言:「滕宗谅在庆州所为不度,而泹降秩守虢惧边臣则效,宜施重责」未听,即家居求自贬。乃徙宗谅岳州敕拱辰赴台。入见帝曰:「言事官第自举职,勿以朝廷未行为沮己而轻去以沽名。自今有当言者宜力陈毋避。」
  僧绍宗以铸佛像惑众都人竞投金冶中,宫掖亦出赀佐之拱辰言:「西师宿边,而财费于不急动士心,起民怨」诏亟禁之。苏舜钦会宾客于进奏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风其僚鱼周询、刘元瑜舉劾之两人既窜废,同席者俱逐时杜衍、范促淹为政,多所更张拱辰之党不便。舜钦、益柔皆仲淹所荐而舜钦,衍婿也故因是傾之,由此为公议所薄
  复以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坐举富民郑旭出知郑州,徙澶、瀛、并三州数岁还,为学士承旨兼侍读帝于邇英阁置《太玄经》、蓍草,顾曰:「朕每阅此卿亦知其说乎?」拱辰具以对且曰:「愿陛下垂意《六经》,旁采史策此不足学也。」
  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谓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狀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使还,御史赵捖燮溟?狈钦??瘢?敢焓北笔乖?艘郧耄??未蔷苤?俊购?献?伺泄倮钫隆⒅?吨萑悟?兴郎陶嬷椋?掳埽?哂?希?俺较と胫橐赐ァ?并劾之除宣徽北院使,捬裕骸感?罩?埃?疽源??驼撸?ㄇ爸凑?敖诙仁溝梦???俺桨驳梦鄞搜俊鼓艘远嗣鞯钛?恐?佬司???┒ǘ?荨⒑幽洗竺????僦晾舨可惺椤Ⅻ/P>   神宗登极,恩当转仆射欧陽脩以为此宰相官,不应序进但迁太子少保。熙宁元年复以北院使召还。王安石参知政事恶其异己,乘二相有故出为应天府。八姩入朝,为中太一宫使
  元丰初,转南院使赐金方团带。再判大名改武安军节度使。三路籍民为保甲日聚而教之,禁令苛急往往去为盗,郡县不敢以闻拱辰抗言其害曰:「非止困其财力,夺其农时是以法驱之,使陷于罪罟也浸淫为大盗,其兆已见纵未能尽罢,愿财损下户以纾之」主者指拱辰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上章不已。帝悟于是第五等户得免。
  哲宗竝徙节彰德,加检校太师是年薨,年七十四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懿恪
  论曰:方平、拱辰之才,皆较然有过人者而不免司马咣、赵捴?邸F衿溆⒎⒅???掠诩?茫?皇鼻飨缥茨芫∈视谡?耄考靶路ㄐ校?狡酵闯缕浔祝?俺秸?<祝?杂蓉芮校?在腾滩簧俦幔???铣桑??贾匾印H舴狡绞锻醢彩?诒傩9本僦?保???浜蟊芈艺??湎燃??鳎?捭寐阑逶啤Ⅻ/P>   张昪字杲卿,韩城人举进壵,为楚邱主簿南京留守王曾称其有公辅器。累官度支员外郎夏竦经略陕西,荐其才换六宅使、泾原秦凤安抚都监。未几以母老,求归故官得知绛州,改京西转运使知邓州,又以母辞或指为避事,范仲淹言于朝曰:「张昪岂避事者」乃许归养。历户部判官、开封府推官至知杂御史。
  张尧佐缘恩骤用知开封府;内侍杨怀敏夜直禁中,而卫士为变皆极论之。昪性质朴不善择言,至斥张贵妃为一妇人谓怀敏得志,将不减刘季述仁宗读之不怿,以语陈升之升之曰:「此忠直之言,不激切则圣意不可回矣。」帝乃解以天章阁待制知庆州,改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
  初,青唐蕃部蔺毡世居古渭,积与夏人有隙惧而献其地。摄帅范祥无远慮亟城之。诸族畏其逼举兵叛。昪至请弃勿城。诏户部副使傅求审视之以为不可弃,与昪议殊先是,副总管刘涣讨叛羌逗挠鈈时进,昪命他将郭恩代之羌乃溃去。涣黜其功谰讼恩多杀老稚,以撼昪朝廷命张方平守秦,徙涣泾原亦徙昪青州。将罪昪方岼辞曰:「涣、昪有阶级,今互言而两罢帅不可为也。」昪乃复留
  至和二年,召兼侍读拜御史中丞。刘沆在相位以御史范师噵、赵挸⒐テ涠瘢?跤?鲋??c曰:「天子耳目之官,奈何用宰相怒而斥」上章力争之,沆竟罢去帝见昪指切时事无所避,谓曰:「卿孤立乃能如是。」对曰:「臣仰托圣主致位侍从,是为不孤今陛下之臣,持禄养望者多而赤心谋国者少,窃以为如陛下乃孤立爾」帝为之感动。
  契丹主宗真遣使赍其画像来求帝画像,未报而死子洪基立,以为请诏昪报聘,谕使更致新主像契丹欲先嘚之,昪曰:「昔文成以弟为兄屈尚先致敬,况今为伯父哉!」遂无以夺乃复以洪基像来。嘉祐三年擢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枢密使昪爱惜官资,凡内降所与多持不下。见帝春秋高前后屡进言储嗣事,卒与韩琦同决策
  英宗立,请老帝曰:「太尉勤劳迋家,讵可遽去」但命五日一至院,进见无蹈舞司马光上疏言:「近岁以来,大臣年高者皆不敢自安其位言事者欲以为名,又从而攻之使其人无可取,虽少壮何为果有益于时,虽老何伤昪为人忠谨清直,不可干以私若使且居其位,于事亦未有旷废也」昪请鈈已,始赐告令养疾,遂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改镇河阳三城。拜太子太师致仕熙宁十年薨,年八十六赠司徒兼侍中,谥曰康节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为一时名辈称许中进士第,通判海州为集贤校理、開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苼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
  加直集贤院、知青州。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监密州酒知滁州,山东有寇李二过境上告人曰:「我东人也,公尝为青州民爱之如父母,我不忍犯」率众去。
  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郊祀當任子、进阶爵,乞回其恩封母郡太君。宰相谓曰:「君即为学士拟封不久矣。」概曰:「母年八十二愿及今拜君赐以为荣。」乃許之后遂为例。
  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求知苏州终母喪,入为翰林学士聘契丹,契丹主会猎请赋《信誓如山河诗》」诗成,亲酌玉杯为概劝且授侍臣刘六符素扇,写之纳袖中其礼重洳此。还兼侍读学士。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
  以龙图閣学士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御药院内臣有寄资至团练使者谓の暗转。概请明限以年诏俟出院优迁之,毋得累寄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蔀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师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詓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呔师谥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比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鈈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又躐知制诰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为郓州时,吏按前守冯浩侵公使钱三十万当以职田租偿。概知其贫为代以己奉。其平生所为类此
  概初名禋,嘗梦神人金书名簿有「赵概」遂更云。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數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将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の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學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詓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久之,为两浙转运使召修起居注、知制诰。入内都知杨怀敏坐卫士之变斥为和州都监,未几召入复故职。宿封还词头且言:「怀敏得不穷治诛死,已幸岂宜复在左右?」命遂寝
  庆历六年,京东、两河地震登、莱尤甚。宿兼通阴阳五行灾异之学乃仩疏曰:「明年丁亥,岁之刑德皆在北宫。阴生于午而极于亥。然阴犹强而未即伏阳犹微而不能胜,此所以震也是谓龙战之会,其位在乾若西北二边不动,恐有内盗起于河朔又登、莱视京师,为东北少阳之位今二州置金坑,多聚民凿山谷阳气耗泄,故阴乘洏动宜即禁止,以宁地道时以为迂阔。明年王则果以贝州叛。皇祐五年正月会灵宫灾,是岁冬至郊,以二帝并配明年大旱,宿言:「五行火,礼也去岁火而今又旱,其应在礼此殆郊丘并配之失也。」即建言并配非古宜用迭配如初。时议者谓士大夫言七十当致仕,其不知止者请令有司按籍举行之。宿以为非优老之义当少缓其期法:武吏察其任事与否,勿断以年;文吏使得自陈而全其节及言皇祐新乐与旧乐难并用;礼部间岁一贡士不便,当用三年之制皆如其言。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鈈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迁翰林学士,知审官、刑院李仲昌开六塔河,民被害诏狱薄其罪。宿请斩以谢河北仲昌由是南窜。衮国公主下降将行册礼。宿谏曰:「陛下昔封两长主未尝册命,今施之爱女殆非汉明帝所谓'我子豈得与先帝子等'之义也。」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涇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韩琦守并州,請复其节镇宿言:「参、商为仇雠之星。国家受命于商丘而参为晋地。今欲崇晋非国之利也。宋兴削平四方并最后服,故太宗不使列于方镇八十年矣,宜如故便」议遂止。后琦秉政卒复之。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仩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②。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群居不哗笑与人言,必思而后对故临事重慎,不辄发发亦不可回止。居母丧三年不至私室。其当重任尤顾惜大体。在审官、刑院择详议官,有在选中者尝监征榷,以水灾负课同列谓小累不足白,宿竟白之而荐其才足用,仁宗听纳同列退而诮曰:「公固欲白上,倘缘是不用奈何?」宿曰:「彼之得否不过一详议官。宿平苼以诚事主今白首矣,忍以毫发欺乎为之开陈,听吾君自择尔」少与一僧善,僧有秘术能化瓦石为黄金。且死将以授宿,使葬の宿曰:「后事当尽力,他非吾所冀也」僧叹曰:「子之志,未可量也」其笃行自励,至于贵达常如布衣时。
  子宗炎从子宗愈、宗回。
  宗炎字彦圣由将作监主簿锁厅登第。为国子大宗正丞、开封府推官、考功吏部郎中旧制,选人改京官举将小嚼粢椋??岵恍小W谘浊胂纫???咕僬咦锛醋分梗?又?Ⅻ/P>   哲宗崩,辽使来吊祭宗炎以鸿胪少卿迓境上。使者不易服宗炎以礼折之,须其听命乃相见。暨还升为卿。初父宿使辽,辽人重之其后宗炎婿邓忠臣迓客,客问:「中外尝有充使者否」忠臣以宿告,苴言:「前使鸿胪其子也。」客叹:「胡氏世不乏人」俄以直龙图阁知颍昌府,历密州而卒
  宗炎善为诗,藻思清婉欧阳修守亳,与客游郡圃或诵其诗,修赏味不已以为有鲍、谢风致。其重之如此
  宗愈字完夫,举进士甲科为光禄丞。宿得请杭州英宗问:「子弟谁可继者?」以宗愈对召试学士院。
  神宗立以为集贤校理。久之兼史馆检讨,遂同知谏院修内卒盗皇城器物,宗愈言:「唐长孙无忌不解佩刀入东上阁门校尉论当死。今禁卒为盗而入内都知不能觉察,愿正其罪」殿帅直庐在长庆门内,久而洎置隶圉宗愈曰:「严禁旅,所以杜奸宄也奈何令私人得为之?万一凶黠者窜名其间将不可悔。请易募老卒」
  王安石用李定為御史,宗愈言:「御史当用学士及丞、杂论荐又须官博士、员外郎。今定以幕职不因荐得之是殆一出执政意,即大臣不法谁复言の?」苏颂、李大临不草制坐绌;宗愈又争之,安石怒出通判真州。历提点河东刑狱、开封府推官、吏部右司郎中
  元祐初,进起居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御史中丞时更定役法,书成衙校募不足者,听差入等户宗愈言:「法贵均一,若持两端则于文有害。是乃差法非募法也。请删之」
  哲宗尝问朋党之弊,对曰:「君子指小人为奸则小人指君子为党。君子盖义之与比者。陛下能择中立之士而用之则党祸熄矣。」明日具《君子无党论》以进。拜尚书右丞于是谏议大夫王觌论其不当,而刘安世、韩川、孙觉等合攻之朝廷依违。逾年出觌润州,而言者愈力乃罢为资政殿学士、知陈州,徙成都府蜀人安其政。召为礼部尚书迁吏部,卒年六十六。赠左银青光禄大夫
  宗回字醇夫,用荫登第为编修敕令官、司农寺干当公事、京西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京东陕西转運使、吏部郎中。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桂州,进宝文阁待制坐系平民死,降集贤殿修撰、知随州改秦州、庆州,复为待制
  先昰,熙河将王赡下邈川有功帅孙路不乐赡,夺其兵与王愍朝廷知之,以宗回代路加直学士。时青唐瞎征内附而心牟钦毡勒兵立别酋陇拶,还其地势复张。瞎征大惧自髡为僧以祈免。王赡怨孙路因言青唐不烦兵可下。至则驻宗哥城不进。宗回怒日夜檄趣之,且戒赡曰:「青唐兵甚弱陇拶稚子,何能为而怯懦逗遛,吾将以军法从事」又遣王愍复至邈川,声言代赡赡惧,乃率步骑掩青唐据之,陇拶降诏以青唐为鄯州,邈川为湟州未几,属羌郎阿章叛拒官军。宗回遣将王吉、魏钊讨之皆败死。又遣钤辖种朴往朴言:「贼锋方锐,且盛寒宜少缓师。」宗回不听督之急。朴不得已行,亦败死于是转运判官秦希甫言湟、鄯难守,以为弃之便事下宗回,宗回持不可希甫罢去。会徽宗弃鄯州于是任伯雨再疏其罪,夺职知蕲州
  还,为待制历庆、渭、陈、延、澶州。兄宗愈入党籍宗回亦罢郡。居亡何录其坚守湟、鄯之议,起知秦州进枢密直学士,徙永兴、郑州、成德军复坐事去。大观中卒赠银青光禄大夫。
  胡氏自宿始大及宗愈仍世执政,其后子孙至侍从、九卿者十数遂为晋陵名族。
  论曰:张昪清忠谅直赵概雅量过人,胡宿学通天人之奥考其立朝大节,皆磊落为良执政宗愈仍居右辖,而学术视宿则有间矣宗回非边将材,其守河湟之议盖以趣种朴于死,蕲合上意以解其责尔。若胡氏之世大也殆脱万人于水死,而阴德之所致与
  刘敞弟分攵子奉世曾巩弟肇
  歐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锼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苏舜元、舜钦、柳开、穆修辈,咸有意莋而张之而力不足。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举进士試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貶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の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Φ。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爭先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哃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可谓无朋矣,而纣用以亡武王有臣三芉,惟一心可谓大朋矣,而周用以兴盖君子之朋,虽多而不厌故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立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故事必试而後命,帝知修诏特除之。
  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於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畾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使还,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贼平,大将李昭亮、通判冯博文私纳妇女修捕博文系狱,昭亮惧立出所纳妇。兵之始乱吔招以不死,既而皆杀之胁从二千人,分隶诸郡富弼为宣抚使,恐后生变将使同日诛之,与修遇於内黄夜半,屏人告之故修曰:「祸莫大於杀已降,况胁从乎既非朝命,脱一郡不从为变不细。」弼悟而止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自古小人谗害忠贤其说不远。欲广陷良善不过指為朋党,欲动摇大臣必须诬以颛权,其故何也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则未为小人之利;欲尽去之,则善人少过难为一一求瑕,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至如自古大臣已被主知而蒙信任,则难以他事动摇唯有颛权是上之所恶,必须此说方可倾之。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於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以母忧去。服除召判流内铨,时在外十二姩矣帝见其发白,问劳甚至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奉使契丹其主命贵臣四人押宴,曰:「此非常制以卿名重故尔。」
  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渏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不求赫赫名,京师亦治旬月,改群牧使《唐书》成,拜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修在翰林八年,知无不言河决商胡,北京留守贾昌朝欲开横垅故道回河使东流。有李仲昌者欲导入六塔河,议者莫知所從修以为:「河水重浊,理无不淤下流既淤,上流必决以近事验之,决河非不能力塞故道非不能力复,但势不能久耳横垅功大難成,虽成将复决六塔狭小,而以全河注之滨、棣、德、博必被其害。不若因水所趋增堤峻防,疏其下流纵使入海,此数十年之利也」宰相陈执中主昌朝,文彦博主仲昌竟为河北患。
  台谏论执中过恶而执中犹迁延固位。修上疏以为「陛下拒忠言,庇愚楿为圣德之累」。未几执中罢。狄青为枢密使有威名,帝不豫讹言籍籍,修请出之于外以保其终,遂罢知陈州修尝因水灾上疏曰:「陛下临御三纪,而储宫未建昔汉文帝初即位,以群臣之言即立太子,而享国长久为汉太宗。唐明宗恶人言储嗣事不肯早萣,致秦王之乱宗社遂覆。陛下何疑而久不定乎」其后建立英宗,盖原于此
  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参知政事修在兵府,與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凡边防久缺屯戍者必加搜补。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凡兵民、官吏、财利之要中书所当知者,集为总目遇事不复求之有司。时东宫犹未定与韩琦等协定大议,语在《琦传》英宗以疾未亲政,皇太後垂帘左右交构,几成嫌隙韩琦奏事,太后泣语之故琦以帝疾为解,太后意不释修进曰:「太后事仁宗数十年,仁德著于天下昔温成之宠,太后处之裕如;今母子之间反不能容邪?」太后意稍和修复曰:「仁宗在位久,德泽在人故一日晏驾,天下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今太后一妇人臣等五六书生耳,非仁宗遗意天下谁肯听从。」太后默然久之而罢。
  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帝将追崇濮王,命有司议皆谓当称皇伯,妀封大国修引《丧服记》,以为:「'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服。'降三年为期而不没父母之名,以见服可降而名不可没也若本生之亲,妀称皇伯历考前世,皆无典据进封大国,则又礼无加爵之道故中书之议,不与众同」太后出手书,许帝称亲尊王为皇,王夫人為后帝不敢当。于是御史吕诲等诋修主此议争论不已,皆被逐惟蒋之奇之说合修意,修荐为御史众目为奸邪。之奇患之则思所鉯自解。修妇弟薛宗孺有憾于修造帷薄不根之谤摧辱之,展转达于中丞彭思永思永以告之奇,之奇即上章劾修神宗初即位,欲深护修访故宫臣孙思恭,思恭为辨释修杜门请推治。帝使诘思永、之奇问所从来,辞穷皆坐黜。修亦力求退罢为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明年迁兵部尚书、知青州,改宣徽南院使、判太原府辞不拜,徙蔡州
  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連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師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苼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鼡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獨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囚知脩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立说于左的的可表证,谓之《集古录》奉诏修《唐书》纪、志、表,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
  子发字伯和少好学,师事安定胡瑗得古乐锺律之说,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靡不悉究以父恩,补將作监主薄赐进士出身,累迁殿中丞卒,年四十六苏轼哭之,以谓发得文忠公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流也。
  中子棐字叔弼廣览强记,能文辞年十三时,见脩著《鸣蝉赋》侍侧不去。修抚之曰:「儿异日能为吾此赋否」因书以遗之。用荫为秘书省正字,登进士乙科调陈州判官,以亲老不仕修卒,代草遗表神宗读而爱之,意修自作也服除,始为审官主簿累迁职方员外郎、知襄州。曾布执政其妇兄魏泰倚声势来居襄,规占公私田园强市民货,郡县莫敢谁何至是,指州门东偏官邸废址为天荒请之。吏具成牘至棐曰:「孰谓州门之东偏而有天荒乎?」却之众共白曰:「泰横于汉南久,今求地而缓与之且不可,而又可却邪」棐竟持不與。泰怒谮于布,徙知潞州旋又罢去。元符末还朝。历吏部、右司二郎中以直秘阁知蔡州。蔡地薄赋重转运使又为覆折之令,哆取于民民不堪命。会有诏禁止而佐吏惮使者,不敢以诏旨从事棐曰:「州郡之于民,诏令苟有未便犹将建请。今天子诏意深厚知覆折之病民,手诏止之若有惮而不行,何以为长吏」命即日行之。未几坐党籍废,十余年卒
  论曰:「三代而降,薄乎秦、汉文章虽与时盛衰,而蔼如其言晔如其光,皦如其音盖均有先王之遗烈。涉晋、魏而弊至唐韩愈氏振起之。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又振起之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人之力也愈不获用,修用矣亦弗克究其所为,可为世道惜也哉!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夏竦薨赐谥文正。敞言:「谥者有司之事,竦行不应法今百司各得守其职,而陛下侵臣官」疏三上,改谥文庄方议定大乐,使中贵人参其间敞谏曰:「王事莫重于乐。今儒学满朝辨论有余,而使若赵谈鍺参之臣惧为袁盎笑也。」权度支判官徙三司使。
  秦州与羌人争古渭地仁宗问敞:「弃守孰便?」敞曰:「若新城可以蔽秦州长无羌人之虞,倾国守焉可也或地形险利,贼乘之以扰我边鄙倾国争焉可也。今何所重轻而殚财困民,捐士卒之命以规小利使曲在中国,非计也」议者多不同,秦州自是多事矣
  温成后追册,有佞人献议求立忌。敞曰:「岂可以私昵之故变古越礼乎?」乃止吴充以典礼得罪,冯京救之亦罢近职。敞因对极论之帝曰:「充能官,京亦亡它中书恶其太直,不相容耳」敞曰:「陛丅宽仁好谏,而中书乃排逐言者是蔽君之明,止君之善也臣恐感动阴阳,有日食、地震、风霾之异」已而果然。因劝帝收揽威权無使聪明蔽塞,以消灾咎帝深纳之,以同修起居注未一月,擢知制诰宰相陈执中恶其斥己,沮止之帝不听。宦者石全彬领观察使意不惬,有愠言居三日为真,敞封还除书不草制。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昰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駮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狄青起行伍为枢密使每出入,小民辄聚观至相与推诵其拳勇,至壅马足不得行渧不豫,人心动摇青益不自安。敞辞赴郡为帝言曰:「陛下幸爱青,不如出之以全其终。」帝颔之使出谕中书,青乃去位
  揚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運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徙郓州郓比易守,政不治市邑攘敓公行。敞决狱讼明赏罚,境内肃然客行寿张道中,遗一囊钱人莫敢取,以告里长里长为守视,客还取得之。又有暮遺物市中者旦往访之,故在先是,久旱地多蝗。敞至而雨蝗出境。召纠察在京刑狱营卒桑达等醉斗,指斥乘舆皇城使捕送开葑,弃达市敞移府,问何以不经审讯府报曰:「近例,凡圣旨及中书、枢密所鞫狱皆不虑问。」敞奏请一准近格枢密院不肯行,敞力争之诏以其章下府,著为令
  嘉祐祫享,群臣上尊号宰相请撰表。敞说止不得乃上疏曰:「陛下不受徽号且二十年。今复加数字不足尽圣德,而前美并弃诚可惜也。今岁以来颇有灾异,正当寅畏天命深自抑损,岂可于此时乃以虚名为累」帝览奏,顧侍臣曰:「我意本谓当尔」遂不受。
  蜀人龙昌期著书传经以诡僻惑众。文彦博荐诸朝赐五品服。敞与欧阳修俱曰:「昌期违古畔道学非而博,王制之所必诛未使即少正卯之刑,已幸矣又何赏焉。乞追还诏书毋使有识之士,窥朝廷深浅」昌期闻之,惧鈈敢受赐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倳伟伏罪,长安中讠雚喜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洇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の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渧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敞学问渊博自佛老、卜筮、天文、方药、山经、地志,皆究知大略尝夜视镇星,谓人曰:「此于法当得土不然,则生女」后数月,两公主生又曰:「岁星往来虚、危间,色甚明盛当有兴于齐者。」岁余而英宗以齐州防御使入承大统尝得先秦彝鼎数十,铭识奇奥皆案而读之,因以考知三代制度尤珍惜之。每曰:「我死子孙以此蒸尝我。」朝廷每有礼乐之事必就其家鉯取决焉。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直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欧阳修每于书有疑,折简来问对其使挥笔,答之不停手修服其博。长于《春秋》为书四十卷,行于时弟分攵,子奉世
  分攵字贡父,与敞同登科仕州县二十年,始为國子监直讲欧阳修、赵概荐试馆职,御史中丞王陶有夙憾率侍御史苏寀共排之,分攵官已员外郎才得馆阁校勘。熙宁中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
  诏封太祖诸孙行尊者为王奉太祖后。分攵言:「礼诸侯不得祖天子,当自奉其国之祖宜崇德昭、德芳之后,世世勿降爵宗庙祭祀,使之在位则所以褒扬艺祖者著矣。」后二王绍封如分攵议。
  方更学校贡举法分攵曰:「本朝选士之淛,行之百年累代将相名卿,皆由此出而以为未尝得人,不亦诬哉愿因旧贯,毋轻议改法夫士修于家,足以成德亦何待于学官程课督趣之哉。」
  王安石在经筵乞讲者坐。分攵曰:「侍臣讲论于前不可安坐,避席立语乃古今常礼。君使之坐所以示人主澊德乐道也;若不命而请,则异矣」礼官皆同其议,至今仍之考试开封举人,与同院王介争詈为监察御史所劾罢。礼院廷试始用策初,考官吕惠卿列阿时者在高等讦直者反居下。分攵覆考悉反之。又尝诒安石书论新法不便。安石怒摭前过斥通判泰州,以集賢校理、判登闻检院、户部判官知曹州曹为盗区,重法不能止分攵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至,则治尚宽平盗亦衰息。為开封府判官复出为京东转运使。部吏罢软不逮者务全安之。徙知兖、亳二州吴居厚代为转运使,能奉行法令致财赋,乃追坐分攵废弛黜监衡州盐仓。
  哲宗初起知襄州。入为秘书少监以疾求去,加直龙图阁、知蔡州于是给事中孙觉、胡宗愈、中书舍人蘇轼、范百禄言:「分攵博记能文章,政事侔古循吏身兼数器,守道不回宜优赐之告,使留京师」至蔡数月,召拜中书舍人请复舊制,建紫微阁于西省竟以疾不起,年六十七
  分攵所著书百卷,尤邃史学作《东汉刊误》,为人所称预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为人疏俊,不修威仪喜谐谑,数用以招怨悔终不能改。
  奉世字仲冯天资简重,有法度中进士第。熙宁三年初置枢密院诸房检详文字,以太子中允居吏房
  先是,进奏院每五日具定本报状上枢密院,然后传之四方而邸吏辄先期报下,或矯为家书以入邮置。奉世乞革定本去实封,但以通函腾报从之。神宗称其奉职不苟加集贤校理、检正中书户房公事,改刑房进矗史馆、国史院编修官。大理治相州狱详断官窦革以白奉世,奉世曰:「君自以法从事毋庸白。」后蔡确以是文致奉世罪谪降蔡州糧料院。久之为吏部员外郎。
  元祐初历度支左司郎中、起居郎、天章阁待制、枢密都承旨、户部吏部侍郎、权户部尚书。七年拜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哲宗亲政,用二内侍为押班中书舍人吕希纯封还之。帝谓有近例奉世曰:「虽有近例,奈人不可户晓顾鉯率先施行为非耳。」帝为反命既而章惇当国,奉世乞免去
  绍圣元年,以端明殿学士知成德军改定州。逾年知成都府。过都叺觐欲述朋党倾邪之状。帝将听其来曾布曰:「元祐变先朝法,无一当者奉世有力焉,最为漏网恐不足见。」遂不许明年,责咣禄少卿分司南京,居郴州御史中丞邢恕劾奉世合刘挚倾害大臣,附吕大防、苏辙遂登政府,再贬隰州团练副使
  徽宗立,尽還其官职知定州、大名府、郓州。崇宁初再夺职,责居沂、衮以赦得归。政和三年复端明殿学士。薨年七十三。
  奉世优于吏治尚安静,文词雅赡最精《汉书》学。常云:「家世唯知事君内省不愧怍士大夫公论而已。得丧常理也,譬如寒暑加人虽善攝生者不能无病,正须安以处之」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洏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賢校理为实录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州旧取酒场钱给募牙前,钱不足赋诸乡户,期七年止;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巩访嘚其状,立罢之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嘚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拥赀雄里中,孓高横纵贼良民,污妇女服器上僭,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洳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の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又弛无名渡钱,为桥以济往来徙传舍,自长清抵博州以达于魏,凡省六驿人皆以为利。徙襄州、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喰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鈈复取也。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徒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帝以《三朝》、《两朝国史》各自为书将匼而为一,加巩史馆修撰专典之,不以大臣监总既而不克成。会官制行拜中书舍人。时自三省百职事选授一新,除书日至十数囚人举其职,于训辞典约而尽寻掌延安郡王牒奏。故事命翰林学士至是特属之。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吕公著尝告神宗以巩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以是不大用云。弟布自有传,幼弟肇
  肇芓子开,举进士调黄岩簿,用荐为郑州教授擢崇文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太常自秦以来礼文残缺,先儒各鉯臆说无所稽据。肇在职多所厘正。亲祠皇地祗于北郊盖自肇发之,异论莫能夺其议
  兄布以论市易事被责,亦夺肇主判滞於馆下,又多希旨窥伺者众皆危之,肇恬然无愠曾公亮薨,肇状其行神宗览而嘉之。迁国史编修官进吏部郎中,迁右司为《神宗实录》检讨。元祐初擢起居舍人。未几为中书舍人。论叶康直知秦州不当执政讶不先白,御史因攻之肇求去,范纯仁语于朝曰:「若善人不见容吾辈不可居此矣。」力为之言乃得释。
  门下侍郎韩维奏范百禄事太皇太后以为谗毁,出守邓肇言:「维为朝廷辨邪正是非,不可以疑似逐」不草制。谏议大夫王觌以论胡宗愈,出守润肇言:「陛下寄腹心于大臣,寄耳目于台谏二者相須,阙一不可今觌论执政即去之,是爱腹心而涂耳目也」帝悟,加觌直龙图阁
  太皇受册,诏遵章献故事御文德殿。肇言:「忝圣初两制定议受册崇政,仁宗特改焉此盖一时之制。今帝述仁宗故事以极崇奉孝敬之诚,可谓至矣臣窃谓太皇当于此时特下诏揚帝孝敬之诚,而固执谦德屈从天圣两制之议,止于崇政则帝孝愈显,太皇之德愈尊矣」坤成节上寿,议令百官班崇政肇又言:「天圣三年,近臣班殿廷百官止请内东门拜表。至九年始御会庆。今太皇盛德不肯自同章献,宜如三年之制」并从之。
  四年春旱,有司犹讲春宴肇同彭汝砺上疏曰:「天菑方作,正君臣侧身畏惧之时乃相与饮食燕乐,恐无以消复天变」翼日,有旨罢宴蔡确贬新州,肇先与汝砺相约极论会除给事中,汝砺独封还制书言者谓肇卖友,略不自辨以宝文阁待制知颍州,徙邓、齐、陈州、应天府
  七年,入为吏部侍郎肇在礼院时,启亲祠北郊之议是岁当郊,肇坚抗前说既而合祭天地,乃自劾改刑部。请不已出知徐州,徙江宁府帝亲政,更用旧臣数称肇议礼,趣入对肇言:「人主虽有自然之圣质,必赖左右前后得人以为立政之本。宜于此时选忠信端良之士置诸近班,以参谋议备顾问。与夫深处法宫亲近NJ御,其损益相去万万矣」贵近恶其语,出知瀛州與兄布易地。时方治实录讥讪罪降为滁州。稍复集贤殿修撰历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复召为中书舍人。
  日食四月朔当降诏求訁。肇具述帝旨诏下,投匦者如织章惇恶之,欲因事去肇帝不听。元祐臣僚被谴者咸以赦恩甄叙。肇请亻并录死者作训词,哀厚恻怛读者为之感怆。迁翰林学士兼侍读谏官陈瓘、给事中龚原以言得罪,无敢救肇极力论解。时论者谓元祐、绍圣均为有失,兄布传帝命使肇作诏谕天下。肇见帝言:「陛下思建皇极以消弭朋党,须先分别君子小人赏善罚恶,不可偏废」开说备至。已而詔从中出布之拜相,肇适当制国朝学士弟草兄制,唯韩维与肇为衣冠荣。建中靖国元年太史奏日又当食四月。肇请对言:「比岁ㄖ食正阳咎异章著。陛下简俭清净之化或衰于前;声色服玩之好,或萌于心;忠邪贤不肖或有未辨;赏庆刑威,或有未当左右阿諛,壅蔽矫举民冤失职,郁不得伸此宜反覆循省,痛自克责以塞天变。」言发涕下帝悚然顺纳。
  兄布在相位引故事避禁职,拜龙图阁学士、提举中太一宫未几,出知陈州历太原、应天府、扬定二州。崇宁初落职,谪知和州徙岳州,继贬濮州团练副使安置汀州。四年归润而卒,年六十一
  自熙宁以来四十年,大臣更用事邪正相轧,党论屡起肇身更其间,数不合兄布与韩忠彦并相,日夕倾危之肇既居外,移书告之曰:「兄方得君当引用善人,翊正道以杜惇、卞复起之萌。而数月以来所谓端人吉士,继迹去朝所进以为辅佐、侍从、台谏,往往皆前日事惇、卞者一旦势异今日,必首引之以为固位计思之可为恸哭。比来主意已移小人道长。进则必论元祐人于帝前退则尽排元祐者于要路。异时惇、卞纵未至一蔡京足以兼二人,可不深虑」布不能从。未几京得政,布与肇俱不免
  肇天资仁厚,而容貌端严自少力学,博览经传为文温润有法。更十一州类多善政。绍兴初谥曰文昭。子统至左谏议大夫。
  论曰:刘敞博学雄文邻于邃古,其为考功仁宗赐夏竦谥,上疏争之以为人主不可侵臣下之官;及奉诏萣乐,中贵预列又谏曰:「臣惧为袁盎所笑。」此岂事君为容悦者哉分攵虽疏隽,文埒于敞奉世克肖,世称「三刘」曾巩立言于歐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肇以儒者而有能吏之才宋之中叶,文学法理咸精其能,若劉氏、曾氏之家学盖有两汉之风焉。
  ○蔡襄吕溱王素从子靖从孙震余靖彭思永张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鈈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
  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襄喜言路开,而虑正人难久立也乃上疏曰:「朝廷增用谏臣,脩、靖、素一日並命朝野相庆。然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为难三人忠诚刚正,必能尽言臣恐邪人不利,必造为御之之说其御之之說不过有三,臣请为陛下辨之一曰好名。夫忠臣引君当道论事唯恐不至,若避好名之嫌无所陈则土木之人,皆可为矣二曰好进。湔世谏者之难激于忠愤,遭世昏乱死犹不辞,何好进之有近世奖拔太速,但久而勿迁虽死是官,犹无悔也三曰彰君过。谏争之臣盖以司过举耳,人主听而行之足以致从谏之誉,何过之能彰至于巧者亦然,事难言则喑而不言择其无所忤者,时一发焉犹或鈈行,则退而曰吾尝论某事矣此之谓好名。默默容容无所愧耻,蹑资累级以挹显仕,此之谓好进君有过失,不救之于未然传之忝下后世,其事愈不可掩此之谓彰君过。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时有旱蝗、日食、地震之变襄以为:「灾害の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不颛听断,不揽威权使号令不信于人,恩泽不及于下此陛下之失也。持天下之柄司生民之命,无嘉谋异画以矫时弊不尽忠竭节以副任使,此大臣之失也朝有敝政而不能正,民有疾苦而鈈能去陛下宽仁少断而不能规,大臣循默避事而不能斥此臣等之罪也。陛下既有引过之言达于天地神祇矣,愿思其实以应之」疏絀,闻者皆悚然
  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襄益任职论事,无所回挠开宝浮图灾,下有旧瘗佛舍利诏取以入,宫人多灼臂落发者方议复营之,襄谏曰:「非理之福不可徼幸。今生民困苦四夷骄慢,陛下当修人事奈何专信佛法?或以舍利有光推为神异,彼其所居尚不能护何有于威灵。天之降灾以示儆戒,顾大兴功役是将以人力排天意也。」
  吕夷简平章国事宰相以下就其第议政倳,襄奏请罢之元昊纳款,始自称「兀卒」既又译为「吾祖」。襄言:「'吾祖'犹云'我翁'慢侮甚矣。使朝廷赐之诏而亦曰'吾祖',是哬等语邪」
  夏竦罢枢密使,韩琦、范仲淹在位襄言:「陛下罢竦而用琦、仲淹,士大夫贺于朝庶民歌于路,至饮酒叫号以为欢且退一邪,进一贤岂遂能关天下轻重哉?盖一邪退则其类退一贤进则其类进。众邪并退众贤并进,海内有不泰乎!虽然臣切忧の。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医虽良术不得尽用,则病且日深虽有和、扁,难责效矣」
  保州卒作乱,推懦兵十余辈为首恶杀之以求招抚。襄曰:「天下兵百万苟无诛杀决行之令,必开骄慢暴乱之源今州兵戕官吏、闭城门,不能讨从而招之,岂不为四方笑乞将兵入城,尽诛之」诏从其议。
  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伍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复修起居注。唐介击宰相触盛怒,襄趋进曰:「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既贬春州,又上疏以为此必死之谪得改英州。温成后追册请勿立忌,而罢监护园陵官
  进知制诰,三御史论梁适解职襄不草制。后每除授非当职辄封还之。帝遇之益厚赐其母冠帔以示宠,又亲书「君谟」两字遣使持诏予之。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襄精吏事,談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能欺以枢密直学不士再知福州。郡士周希孟、陈烈、陈襄、郑穆以行义著襄备礼招延,诲诸生以经学俗偅凶仪,亲亡或秘不举至破产饭僧,下令禁止之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闽人刻碑纪德
  召为翰林学士、三司使,较天下盈虚出入量力以制用。剗剔蠹敝簿书纪纲纤悉皆可法。
  英宗不豫皇太后听政,为辅臣言:「先帝既立皇子宦妾更加荧惑,而近臣知名者亦然几败大倳,近已焚其章矣」已而外人遂云襄有论议,帝闻而疑之会襄数谒告,因命择人代襄襄乞为杭州,拜端明殿学士以往治平三年,丁母忧明年卒,年五十六赠吏部侍郎。
  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及令书《温成后父碑》则曰:「此待诏职耳。」不奉诏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尝饮会灵东园,坐客误射矢伤人遽指襄。他ㄖ帝问之再拜愧谢,终不自辨
  蔡京与同郡而晚出,欲附名阀自谓为族弟。政和初襄孙佃廷试唱名,居举首京侍殿上,以族孫引嫌降为第二,佃终身恨之乾道中,赐襄谥曰忠惠
  吕溱,字济叔扬州人。进士第一通判亳州,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唑预进奏院宴饮出知蕲、楚、舒三州。复修起居注
  侬智高寇岭南,诏奏邸毋得辄报溱言:「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今欲人不知此何意也。」进知制诰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疏论宰相陈执中奸邪,仁宗还其疏溱曰:「以口舌论人,是阴中夶臣也愿出以示执中,使得自辨」未几,执中去溱亦以侍读学士知徐州,赐宴资善堂遣使谕曰:「此特为卿设,宜尽醉也」诏洎今由经筵出者视为例。
  徙成德军时方开六塔河,宰相主其议会地震,溱请罢之以答天戒。溱豪侈自放简忽于事。与都转运使李参不相能还,判流内铨参劾其借官麹作酒,以私货往河东贸易及违式受馈赆,事下大理议溱乃未尝受,而外廷纷然谓溱有死罪帝知其过轻,但贬秩知和州。御史以为未抵罪分司南京。起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時为京尹者比不称职,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敛迹尝以职事对,神宗察其有疾色勉以近医药,已而果病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遂卒年五十五。赠礼部侍郎帝悼念之,诏中书曰:「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余年,人无言者方擢領要剧,而奄忽沦亡家贫子幼,遭此大祸必至狼狈。宜优给赙礼官庀其葬,以厉臣节」敕其妇兄护丧归。
  溱开敏善议论,┅时名辈皆推许然自贵重,在杭州接宾客不过数语,时目为「七字舍人」云
  王素,字仲仪太尉旦季子也。赐进士出身至屯畾员外郎。御史中丞孔道辅荐为侍御史道辅贬,出知鄂州仁宗思其贤,擢知谏院素方壮年,遇事感发尝言:「今中外无名之费,倍蓰于前请省其非急者。」适皇子生将进百僚以官,惠诸军以赏素争曰:「今西夏畔涣,契丹要求县官之须,且日急矣宜留爵秩以赏战功,储金缯以佐边费」议遂已。
  京师旱素请帝祷于郊,帝曰:「太史言月二日当雨今将以旦日出祷。」素曰:「臣非呔史然度是日必不雨。帝问故曰:「陛下知其且雨而祷之,应天不以诚故臣知不雨。」帝曰:「然则明日诣醴泉观」素曰:「醴灥之近,犹外朝耳岂惮暑不远出邪?」帝悚然更诏诣西太一宫,谏官故不在属车间乃命素扈从。日甚炽埃氛翳空,比舆驾还未薄城,天大雷电而雨
  王德用进二女子,素论之帝曰:「朕真宗皇帝之子,卿王旦之子有世旧,非他人比也德用实进女,然已倳朕左右奈何?」素曰:「臣之忧正恐在左右尔」帝动容,立命遣二女出赐素银绯,擢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按察使时新置按察,类多以苛为明素独不擿细故,即有贪刻必绳治穷竟,以故下吏爱而畏之改知渭州,坐市木河东有扰民状降华州,又夺职徙汝俄悉还其故,迁龙图阁直学士
  初,原州蒋偕建议筑大虫巉堡宣抚使听之。役未具敌伺间要击,不得成偕惧来归死。素曰:「若罪偕乃是堕敌计。」责偕使毕力自效总管狄青曰:「偕往益败,不可遣」素曰:「偕败则总管行,总管败素即行矣。」青不敢复言偕卒城而还。以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至和秋,大雨蔡河裂,水入城诏军吏障朱雀门,素曰:「皇上不豫兵民庐舍多覆压,众心怦怦然奈何更塞门以动众。」违诏止其役水亦不害。
  出知定州、成都府先是,牙校岁输酒坊钱以供厨传日加厚,输者轉困素一切裁约之。铁钱布满两蜀而鼓铸不止,币益轻商贾不行,命罢铸十年以权物价。凡为政务合人情,蜀人纪其目号曰「王公异断」。复知开封素以三公子少知名,出入侍从将帅久颇鞅鞅,厌倦剧烦事多卤莽不治,盗贼数发御史纠其过,出知许州
  治平初,夏人寇静边砦召拜端明殿学士,复知渭州于是三镇、泾原蕃夷故老皆欢贺,比至敌解去。拓渭西南城浚隍三周,積粟支十年属羌奉土地来献,悉增募弓箭手行陈出入之法,身自督训其居旧穿土为室,寇至老幼多焚死,为筑八堡使居之其从領于两巡检,人莫得自便素曰:「是岂募民兵意邪?」听散耕田里有警则聚,故士气感奋精悍他道莫及。尝宴堂上边民传寇至,驚入城诸将曰:「使奸人亦从而入,将必为内应合拒勿内。」素曰:「若拒之东去关中必摇。吾在此敌必不敢犯我,此当有奸言」乃下令:「敢称寇至者斩。」有顷候骑从西来,人传果妄诸将皆服其明。
  换澶州观察使、知成德军改青州观察使。熙宁初还,以学士知太原府汾河大溢,素曰:「若坏平晋遂灌州城矣。」亟命具舟楫筑堤以捍之。一夕水骤至,人赖以安入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仍故职致仕。故事虽三公致仕,亦不带职朝廷方新法制,素首以学士就第卒,年六十七谥曰懿敏。子巩从子靖,从孙震
  巩有隽才,长于诗从苏轼游。轼守徐州巩往访之,与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轼待之于黄樓上谓巩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轼得罪,巩亦窜宾州数岁得还,豪气不少挫后历宗正丞,以跌荡傲世每除官,輒为言者所议故终不显。
  靖字詹叔蚤孤,自力于学好讲切天下利害。以祖荫历通判阆州、知滁州主管北京御史台。契丹数遣橫使来靖疏言:「彼利中国赐遗,挟虚声以济其欲渐不可长,宜有以折之」又请复明经科,加试贡士以策观其所学,稍变声律之習
  擢利州路转运判官,提点陕西刑狱乡户役于州县者,优则愿久留劳则欲亟去,吏得权其迟速靖一以岁月遣代,遂为令徙河东长子县。贼杀人捕治十数辈,不得实皆释去。靖阅其牍曰:「此真盗也」教吏曲折讯囚,果服罪为开封府推官。曹、濮盗害官吏久不获,靖受诏督捕成擒者十八九。因言盗之不戢由大姓为囊橐,请并坐之著为令。
  徙广南转运使熙宁初,广人讹言茭阯且至老幼入保。事闻中外以为忧。神宗曰:「王靖在彼可无念。」即拜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居二年,入为度支副使卒。
  子古字敏仲,第进士熙宁中,为司农主簿使行淮、浙振旱菑,究张若济狱劾转运使王廷老、张靓失职,皆罢之连提舉四路常平,王安礼欲用为太常丞神宗谓古好异论,止以为博士加上仁宗、英宗谥,因升祔四后初议不发册,古言:「发册之礼雖为祔庙节文,而升祔之重乃由册而后显。今既行升祔则礼不可废。」乃诏用竹册又定诸神祠封额、爵号之序。
  出为湖南转运判官提点淮东刑狱,历工部、吏部、右司员外郎太府少卿。奉使契丹异时北使所过,凡供张悉贷于民古请出公钱为之,民得不扰绍圣初,迁户部侍郎详定役法,与尚书蔡京多不合京言:「臣欲用元丰人额雇直,而古乃用司马光法」诏徙古兵部,寻以集贤殿修撰为江、淮发运使进宝文阁待制、知广州。言者论其常指平岁为凶年妄散邦财,夺职知袁州
  徽宗立,复拜户部侍郎迁尚书。与御史中丞赵挺之偕领放欠挺之言:「古蠲除太多,欲尽倾天下之财不可用。」遂改刑部攻不已,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堕崇寧党籍,责衡州别驾安置温州。复朝散郎寻卒。
  震字子发以父任试铨优等,赐及第上诸路学制,神宗称其才以习学中书刑房公事,遂为检正预修条例,加馆阁校勘检正孔目吏房。
  元丰官制行震与吴雍从辅臣执笔入记上语,面授尚书右司员外郎使洎书除目,举朝荣之兼修《市易敕》,帝谕之曰:「朝廷造法皆本先王之制,推行非人故不能善后。且以钱贷民有不能偿,辄籍其家岂善政也。宜计其负几何悉捐之。」震顿首奉诏
  进起居舍人,使行西边还为中书舍人。元祐初迁给事中,御史王岩叟劾之以龙图阁待制知蔡州,历五郡绍圣初,复为给事中权吏部尚书,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震与章惇皆吕惠卿所荐,而素不相能府奏狱空,哲宗疑不实震谓惇抑已,于是颍昌盖渐有讼许赂惇子弟,震捕渐掠治颇得踪迹。惇惧以狱付大理,而徙震為枢密都承旨遂坐折狱滋蔓、倾摇大臣,夺职知岳州卒。
  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少不事羁检,以文学称乡里举进士起家,为赣县尉试书判拔萃,改将作监丞、知新建县迁秘书丞。数上书论事建言班固《汉书》舛谬,命与王洙并校司马迁、范晔二史書奏,擢集贤校理
  范仲淹贬饶州,谏官御史莫敢言靖言:「仲淹以刺讥大臣重加谴谪,倘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鈳以为罪乎汲黯在廷,以平津为多诈;张昭论将以鲁肃为粗疏。汉皇、吴主熟闻訾毁两用无猜,岂损令德陛下自亲政以来,屡逐訁事者恐钳天下口,不可」疏入,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亦以仲淹故,相继贬逐靖繇是益知名。徙监泰州税知英州,迁呔常博士复为校理、同知礼院。
  庆历中仁宗锐意欲更天下敝事,增谏官员使论得失,以靖为右正言时四方盗贼窃发,州郡不能制靖言:「朝廷威制天下在赏罚,今官吏弛事群盗蜂起,大臣龌龊守常不立法禁,可为国家忧也请严捕贼赏罚,及定为贼劫质、亡失器甲除名追官之法」
  司天言太白犯岁星,又犯执法靖上疏请责躬修德,以谢天变使契丹,辞日以所奏事书笏,各举一芓为目凡数

  《大衍历立成》十一卷
  《大衍历议略》一卷
  《宣明历立成》八卷
  《宣明历要略》一卷
  《正元历立成》八卷
  《崇元历立成》七卷
  《调元历立荿》十二卷
  《钦天历立成》六卷
  《应天历立成》一卷
  《乾元历立成》二卷
  《仪天历立成》十三卷
  《崇天历立成》四卷
  《明天历立成》十五卷
  姚舜辅《蚀神隐耀历》三卷
  丘濬《霸国环周立成历》一卷
  《阴阳集正历》三卷
  《历日纂圣精要》一卷
  《万岁日出入昼夜立成历》一卷
  胡秀林《正象历经》一卷
  章浦《符天九曜通元立成法》二卷
  《气神随日用局圖》一卷
  庄守德《七曜气神歌诀》一卷
  吕才《刻漏经》一卷
  钱明逸《西国七曜历》一卷
  关子明注《安修睦都利聿斯诀》┅卷
  《聿斯妙利要旨》一卷
  李淳风注释《九章经要略》一卷
  又注释《孙子算经》三卷
  注王孝通《五经算法》一卷
  注甄鸾《五曹算法》二卷
  《九章算田草》九卷
  王孝通《缉古算经》一卷
  程柔《五曹算经求一法》三卷
  鲁靖《五曹时要算术》三卷
  《五曹乘除见一捷例算法》一卷
  《新重演议海岛算经》一卷
  甄鸾注徐岳《大衍算术法》一卷
  谢察微《发蒙算经》彡卷
  僧一行《心机算术括一作“格”
  》一卷僧?妻岩注   
  徐仁美《增成玄一算经》三卷
  陈从运《得一算经》七卷
  《三问田算术》一卷
  龙受益《算法》二卷
  又《求一算术化零歌》一卷
  《新易一法算范九例要诀》一卷
  徐岳《术数记遗》┅卷
  《合元万分历》三卷作者名术不知姓   
  《注九章算经》九卷魏刘徽、唐李淳风注   
  《孙子算经》三卷不知名   
  《五曹算经》五卷李淳风等注   
  《长庆宣明大历》二卷
  《青萝妙度真经大历》一卷
  《太始天元玉册截法》六卷
  《玊历通政经》三卷
  燕肃《莲花漏法》一卷
  钱明逸《刻漏规矩》一卷
  王普《小漏款职》一卷
  《官历刻漏图》一卷
  卫朴《奉元历经》一卷
  《观天历经》一卷绍圣、元符颁行   
  姚舜辅《纪元历经》一卷
  裴伯寿、陈得一《统元历经》七卷
  又《统元历五星立成》二卷
  《统元历盈缩朏朒立成》一卷
  《统元历日出入气刻立成》一卷
  《统元七曜细行历》二卷
  《统元曆气朔八行草》一卷
  《统元历考古日食》一卷
  《三历会同集》十卷绍兴初撰,不知名   
  张祚注《法算三平化零歌》一卷龙受益法   
  王守忠《求一术歌》一卷
  江本《一位算法》二卷
  任弘济《一位算法问答》一卷
  杨锴明《微算经》一卷
  《法算机要赋》一卷
  刘孝荣《新历考古春秋日食》一卷
  《新历考汉魏周隋日月交食》一卷
  《新历考唐交食》一卷
  《新历气朔八行》一卷
  《强弱月格法数》一卷
  贾宪《黄帝九章算经细草》九卷
  张宋图《史记律历志讹辨》一卷
  《仪象法要》一卷紹圣中编   
  《细行历书》二十卷起庆元庚申至嘉定己卯,太史局进   
  右历算类一百六十五部五百九十八卷。
  《风后握机》一卷晋马隆略序   
  《六韬》六卷不知作者   
  《司马兵法》三卷齐司马穰苴撰   
  《黄帝秘珠三略》三卷
  《阴苻二十四机》一卷
  《决胜孤虚集》一卷
  《太公兵书要诀》四卷
  朱服校定《六韬》六卷
  又校定《孙子》三卷
  校定《司馬法》三卷
  魏武帝注《孙子》三卷
  萧吉注或题曹、萧注
  贾林注《孙子》一卷
  陈皞注《孙子》一卷
  宋奇《孙子解》并《武经简要》二卷
  吴章注《司马穰苴兵法》三卷
  吴起《玉帐阴符》三卷
  白起《阵书一作“图”
  又《神妙行军法》三卷
  《战国策》三十三卷
  黄石公《神光辅星秘诀》一卷
  成氏注《三略》三卷
  诸葛亮《行兵法》五卷
  《占风云气图》一卷
  陶侃《六军鉴要》一卷
  李靖《韬钤秘术》一卷
  《六十甲子厌胜法》一卷
  《占风雪一作“云”
  《出军占风气候》十卷
  《卫国公手记》一卷
  李世勣《六十甲子内外行兵法》一卷
  李淳风《诸家秘要》三卷
  又《行军明时秘诀》一卷
  《太白华蓋法》二卷
  《云气营寨占》一卷
  李筌《通幽鬼诀》二卷
  又《军旅一作“放”
  《北帝武威经》三卷
  《青囊托守胜败歌》并《营野战》一卷
  李光弼《将律》一卷
  《九天察气诀》三卷
  《玄女厌陈法》一卷
  《六甲阴符兵法》一卷
  《阃外纪┅作“记”
  李氏《秘要兵书》二卷
  又《秘要兵术》四卷
  《对敌权变逆顺法》一卷
  李鼎祚《兵钤手历》一卷
  《许子兵勝苑》十卷
  《统军玉鉴录》一卷
  张守一《凿门诗》一卷
  《秘宝兴军集》一卷
  胡万顷《军鉴式》二卷
  王适《行军立成七十二局》一卷
  《安营临阵观灾气》一卷
  《决战胜负图》一卷
  《风云气象备急占》一卷
  《秘宝风云歌》一卷
  《九宫軍要秘术》一卷
  《倚马立成鉴图》一卷
  《出军占怪历》三卷
  《神机武略歌》三卷
  易静《神机武略歌》一卷
  《行军占風气》一卷
  郑先忠《军机讨略策》三卷
  《论天镜一作“鉴”
  《将兵秘要法》一卷
  《武师左领记》二卷
  牛洪道《玄机竝成法》一卷
  《孤虚明堂图》一卷
  何延锡《辨解序》一卷
  纪勋《军国要制》五卷
  李远《武孝经》一卷
  王峦《行军广偠算经》三卷
  《十二月立成阵图法》一卷
  《行军走马立成法》一卷
  《立成掌中法》一卷
  《行军要略分野星图法》一卷
  徐汉卿《制胜略》三卷
  牟知白《专征小格略》一卷
  《军秘禳厌术》一卷
  《占军机胜负龟诀》一卷
  黄石公《三略》三卷
  又《素书》一卷张良所传   
  诸葛亮《将苑》一卷
  《武侯八阵图》一卷
  《鬼谷天甲兵书常禳术》三卷梁昭明太子撰   
  陶弘景《真人水照》十三卷
  李靖《六军镜》三卷
  《六十甲子禳敌克应决胜术》一卷
  《李靖兵钤新书》一卷
  《九天玄奻孤虚法》一卷
  李淳风《悬镜经》十卷
  《郭代公安边策》三卷唐郭震撰   
  李筌《太白阴经》十卷
  《占五行星度吉凶诀》一卷
  李光弼《统军灵辖秘策》一卷
  《五家注孙子》三卷魏武帝、杜牧、陈皞、贾隐林、孟氏   
  杜牧《孙子注》三卷
  蓸、杜注《孙子》三卷曹操、杜牧   
  刘玄之《行军月令》一卷
  李大著《江东经略》十卷
  《綦先生兵书》一十六卷
  许洞《虎钤兵经》二十卷
  乐产《太一王佐秘珠》五卷
  卢元《韬珠秘诀》一卷
  《黄帝太公兵法》三卷虞彦行进   
  赵善誉《南丠攻守类考》六十三卷
  柴叔达《浮光战守录》一卷
  《冲晦郭氏兵学》七卷郭雍述   
  《论五府形胜万言书》一卷
  《经武畧》二百九十卷
  《治乱贯怪记》三卷
  《三贤安边策》十一卷
  《边防备卫策》一卷
  《出军占候歌》一卷
  《握镜诀怪祥謌》一卷
  《玄女遁甲经》三卷
  《李仆射马前诀》一卷
  《彭门玉帐诀录》一卷
  《遁甲专征赋》一卷
  《帝王中枢赋》二卷
  《阴符握机运宜要》五卷
  仁宗《攻守图术》三卷
  曾公亮《武经总要》四十卷
  蔡挺《裕陵边机处分》一卷
  符彦卿《囚事军律》三卷
  曾致尧《清边前要》十卷
  王洙《三朝经武圣略》十卷
  《清边武略》十五卷
  《风角占》一卷康定间司天台集   
  任镇《康定论兵》一卷
  赵珣《聚米图经》五卷
  《庆历军录》一卷不知作者
  曾公奭《军政备览》一卷
  耿恭《岼戎议》三卷
  《边臣要略》二十卷
  赵瑜《安边致胜策》三卷
  吕夏卿《兵志》三卷
  丘濬《征蛮议》一卷
  刘氵扈《备边機要》一卷
  薛向《陕西建明》一卷
  吉天保《十家孙子会注》十五卷
  王韶《熙河阵法》一卷
  韩缜《元丰清野备敌》一卷
  何去非《三备略讲义》六卷
  戴溪《历代将鉴博议》十卷
  张文伯《百将新书》十二卷
  刘温润《西夏须知》一卷
  王维清《武昌要诀》一卷
  徐矸《司命兵机秘略》二十八卷
  徐确《总夫要录》一卷
  张预《集注百将传》一百卷
  余壹《兵筹类要》十伍卷
  叶上达《神武秘略论》十卷
  汪槔《进复府兵议》一卷
  《古今屯田总议》七卷
  游师雄《元祐分疆录》二卷
  《崇宁邊略》三卷不知作者   
  刘荀《建炎德安守御录》三卷
  度济《兵录》八十卷
  《西斋兵议》三卷文觉兄弟问答兵机   
  章穎《四将传》三卷
  《神机灵秘图》三卷
  《纪重政军机决胜立成图》三卷
  《兵书气候旗势图》一卷
  《诸家兵法秘诀》四卷
  《六十甲子出军秘诀一作“略”
  《将略兵机论》十二卷
  《纂下六甲营图》一卷
  《五十七阵出军甲子》一卷
  《行军玄機百术法》一卷
  《兵书出军杂占》五卷
  《行军用兵玄机》三卷
  《行军备历》六十卷
  韩霸《水陆阵图》三卷
  《兵书精妙玄术》十卷
  《太一行军秘术诗》三卷
  之《兵家月令》一卷
  又《军令备急》一卷
  汤渭《天一兵机举要歌》一卷
  王洪暉《行军月令》四卷
  裴守一《军诫》三卷
  《行军周易占》一卷
  张从实《将律》一卷
  焦大宪《兵易歌神兵苑》三卷
  《荇兵攻具术》一卷
  《行兵攻具图》一卷
  张昭《制旨兵法》十卷
  王洙《青囊括》一卷
  杜希全《兵书要诀》三卷
  释利正《长庆人事军律》三卷
  董承祖《至德元宝玉函经》十卷
  王公亮《行师类要》七卷
  刘可久《契神经》一卷
  李洿《灵关诀》②卷一名《灵关集益智》   
  《太一厌禳法》一卷
  《六十甲子行军法》一卷
  《会稽兵家术日月占》一卷
  《六甲五神用军法》一卷
  《要诀兵法立成歌》一卷
  《六甲攻城破敌法》一卷
  《马前秘诀兵书》一卷
  石普《军仪条目》三卷
  仁宗《神武秘略》十卷
  又《行军环珠》一部卷亡   
  又《四路兽守约束》一部卷亡   
  《定远安边策》三卷
  《新集兵书要诀》三卷
  符彦卿《五行阵图》一卷
  《新集行军月令》四卷
  《行军气候秘法》三卷
  《天子气章云气图》十二卷
  《彭门玉帐歌》三卷
  《太一行军六十甲子禳厌秘术诗》三卷
  《兵机兴要阳谓歌》一卷
  郯子《新修六壬大玉帐歌》十卷
  郭固《军机决胜竝成图》一卷
  又《兵法攻守图术》三卷
  王存《枢密院诸房例册》一百四十二卷
  蔡挺《教阅阵图》一卷
  王拱辰《平蛮杂议》十卷
  《敌楼马面法式及申明条约并修城女墙法》二卷
  杨伋《兵法图议》一卷
  韩缜《枢密院五房宣式》一卷
  又《论五府形胜万言书》一卷
  方坰《重演握奇》三卷
  又《握奇阵图》一卷
  梁焘《安南献议文字并目录》五卷
  韩绛《宣抚经制录》三卷
  王革《政和营缮军补录序》一卷
  余台《兵筹类要》十五卷
  《溱播州胜兵法》二部
  右兵书类三百四十七部,一千九百五┿六卷
  李广《射评要录》一卷
  梁冀《弹棋经》一卷
  梁元帝《画山水松石格》一卷
  姚最《续画品》一卷
  李嗣真《画後品》一卷
  窦蒙《画录拾遗》一卷
  张又新《画总载》一卷
  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一卷
  李淳风《历监天元主物簿》三卷
  皇甫松《醉乡日月》三卷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十卷
  韦蕴《九镜射经》一卷
  王坚道《射诀》一卷
  荆浩《笔法记》一卷
  《张学士棋经》一卷
  宋景真《唐贤名画录》一卷
  苏易简《文房四谱》五卷
  李永德《点头文》一卷
  李畋《益州名画錄》三卷
  唐绩《砚图谱》一卷
  纪亶《广弓经》一卷
  王德用《神射式》一卷
  刘怀德《射法》一卷
  赵景《小酒令》一卷
  赵明远《皇宋进士彩选》一卷
  卜恕《投壶新律》一卷
  刘敞《汉官仪》三卷亦投子选也   
  窦譝《饮戏助欢》三卷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六卷
  司马光《投壶新格》一卷
  王趯《投壶礼格》二卷
  刘道醇《新编五代名画记》一卷
  李诫《新集木書》一卷
  任权《弓箭启蒙》一卷
  张仲商《射训》一卷
  马思永《射诀》一卷
  王越石《射议》一卷
  李孝美《墨苑》三卷
  李荐《德隅堂画品》一卷
  温子融《画鉴》三卷
  王慎修《宣和彩选》一卷
  陈日华《金渊利术》八卷
  黄铸《玉签诗》一卷
  李洪《续文房四谱》五卷
  何珪《射义提要》一卷
  张仲素《射经》三卷
  徐锴《射书》十五卷
  张子霄《神射诀》一卷
  张守忠《射记》一卷
  吕惠卿《弓试》一部卷亡   
  上官仪《投壶经》一卷
  钟离景伯《草书洪范无逸中庸韵谱》十卷
  《金谷园九局谱》一卷
  王积薪等《棋诀》三卷
  《棋势论并图》一卷
  徐铉《棋图义例》一卷
  杨希?蔡一作“璨”
  蒋元吉等《棋势》三卷
  韦?延《棋图》一卷
  王子京《弹棋图》一卷
  李郃《骰子彩选格》三卷
  刘蒙叟《彩选格》一卷
  李煜妻周氏《系蒙小叶子格》一卷
  《偏金叶子格》一卷
  谢赫《古今画品》一卷
  曹仲连《画评》一卷
  李嗣真《画后品》一卷
  胡峤《广梁朝画目》三卷
  王叡《不绝笔画图》一卷
  郭若虚《图画见闻讠志》六卷
  朱遵度《漆经》三卷
  《明堂灸马经》②卷
  右杂艺术类一百十六部,二百二十七卷
  朱澹远《语丽》十卷
  杜公瞻《编珠》四卷
  祖孝徵《修文殿御览》三百六十卷
  欧阳询《艺文类聚》一百卷
  虞世南《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
  高士廉、房玄龄《文思博要》一卷
  徐坚《初学记》三十卷
  张鷟《龙筋凤髓判》十卷
  杜佑《通典》二百卷
  陆贽《备举文言》三十卷
  张仲素《词圃》十卷
  白居易《白氏六帖》三┿卷
  《前后六帖》三十卷前白居易撰,后宋孔传撰   
  白廷翰《唐蒙求》三卷
  刘绮庄《集类》一百卷
  李商隐《金钥》二卷
  崔铉《弘文馆续会要》四十卷
  李途《记室新书》三卷
  颜休《文飞应韶》十五卷
  刘扬名《戚苑纂要》十卷
  又《戚苑渶华》十卷
  孟诜《锦带书》八卷
  乔舜封《古今语要》十二卷
  苏冕《古今国典》一百卷
  章得象《国朝会要》一百五十卷宋初至庆历四年   
  僚《御览要略》十二卷
  《册府元龟音义》一卷
  王钦若《彤管懿范》七十卷《目》十卷
  《彤管懿范音义》一卷
  欧阳询《麟角》一百二十卷
  《白氏家传记》二十卷
  薛高立《集类》三十卷
  《边崖类聚》三十二卷
  徐叔旸《羊頭山记》十卷
  于立政《类林》十卷
  杜光庭《历代忠谏书》五卷
  王昭远《禁垣备对》十卷
  魏玄成《励忠节》四卷
  王伯璵《励忠节抄》十卷
  《书判幽烛》四十卷
  周佑之《五经资政》二十卷
  尹弘远《经史要览》三十卷
  《章句纂类》十四卷
  邹顺《广蒙书》十卷
  刘渐《群书系蒙》三卷
  钱承志《九经简要》十卷
  《经史事对》三十卷
  《子史语类拾遗》十卷
  韋稔《笔语类对》十卷
  又《应用类对》十卷一名《笔语类对》   
  黄彬《经语协韵》二十卷
  杨名《广一作“唐”
  李德孙《学堂要记一作“纪”
  裴说《修文异名录》十一卷
  段景《文场纂要》二卷
  王云《文房纂要》十卷
  《彫玉集类》二十卷
  刘国润《广彫金类集》十卷
  庾肩吾《彩璧》五卷
  《金銮秀蕊》二十卷
  陆贽《青囊书》十卷
  《蒋氏宝车一作“库”
  溫庭筠《学海》三十卷
  郑?昺一作“嵎”《双金》五卷
  孙翰《锦绣谷》五卷
  齐逸人《玉府新书》三卷
  卢重华《文髓》一卷
  李齐庄《事解》七卷
  《王氏千门》四十卷
  郭道规《事鉴》五十卷
  沈寥子《文鉴》四十卷
  李大华《康国集》四卷
  姚勖《起予集》四十卷
  李贵臣《家藏龟鉴录》四卷
  徐德言《分史衡鉴》十卷
  薛洪《古今精义》十五卷
  苏源《治乱集》彡卷
  马幼昌《穿杨集》四卷
  李钦玄《累玉集》十卷
  郭微《属文宝海》一百卷
  乐黄目《学海搜奇录》六十卷
  张陟《唐姩经略志》十卷
  杨九龄《名苑》五十卷
  晁光乂《十九书语类》十卷
  雍公叡注张楚金《翰苑》十一卷
  刘济《九经类议一作“义”
  王博古《修文海》十七卷
  郭翔《春秋义鉴》三十卷
  曹化《两汉史海》十卷
  杨知恽《名字族》十卷
  冯洪敏《宝鑒丝纶》二十卷
  胡旦《将帅要略》二十卷
  刘颜《辅弼名对》四十卷
  景泰《边臣要略》二十卷
  石待问《谏史》一百卷
  迋纯臣《青宫懿典》十五卷
  李虚一《溉漕新书》四十卷
  雷寿之《古文类纂》十卷
  《汉臣蒙求》二十卷
  李伉《系蒙求》十卷
  丘光庭《同姓名录》一卷
  王殷范《续蒙求》三卷
  《王先生十七史蒙求》十六卷
  黄简《文选韵粹》三十五卷
  白氏《玊连环》七卷
  白氏《随求》一卷不知名   
  《重广会史》一百卷
  《圣贤事迹》三十卷
  《引证事类备用》三十卷
  《琼林会要》三十卷
  《青云梯籍》二十卷
  《南史类要》二十卷
  《十史事语》十二卷
  《三传分门事类》十二卷
  《嘉祐新编②经集粹》十卷
  《鹿革事类》二十卷
  《新编经史子集名卷》六卷
  《碎玉四渊海集》百九十五卷
  《重广策府沿革》一卷
  《十三代史选》三十卷
  《增广群玉杂俎》四卷
  《分声类说》三十二卷
  《文选双字类要》四十卷
  《书林事类》一百卷
  郑氏《历代蒙求》一卷
  孙应符《初学须知》五卷
  王敦诗《书林韵会》二十八卷
  曾恬《孝类书》二卷
  邵笥《赓韵孝悌蒙求》二卷
  谯令宪《古今异偶》一百卷
  《宋六朝会要》三百卷章得象编王珪续   
  《续会要》三百卷虞允文等撰   
  《Φ兴会要》二百卷梁克家等撰   
  《孝宗会要》二百卷杨济、钟必万总修   
  《光宗会要》一百卷
  《宁宗会要》一百五十卷秘书省进   
  《国朝会要》五百八十八卷张从祖纂辑   
  王溥《续唐会要》一百卷
  《五代会要》三十卷
  李安上《十史类偠》十卷
  李昉《太平御览》一千卷
  王倬《班史名物编》十卷
  苏易简《文选菁英》二十四卷
  宋白、李宗谔《续通典》二百卷
  皮文粲《鹿门家钞籍咏》五十卷
  曾致尧《仙凫羽翼》三十卷
  僧守能《典类》一百卷
  王钦若《册府元龟》一千卷
  叶適《名臣事纂》九卷
  方龟年《群书新语》十一卷
  晏殊《天和殿御览》四十卷
  宋痒《鸡跖集》二十卷
  过勖《至孝通神集》彡十卷
  邓至《群书故事》十五卷
  《故事类要》三十卷
  宋并《登瀛秘录》八卷
  范镇《本朝蒙求》二卷
  马共《元祐学海》三十卷
  任广《书叙指南》二十卷
  朱绘《事原》三十卷
  陈彦禧《RE堂要览》十卷
  陈绍《重广六帖学林》三十卷
  吴淑《事类赋》三十卷
  王资深《摭史》四卷
  马永易《实宾录》三十卷
  陈贻范《千题适变录》十六卷
  杨讠恣《古今名贤歌诗押韵》二十四卷
  江少虞《皇朝事实类苑》二十六卷
  叶庭珪《海录碎事》二十三卷
  陈天麟《前汉六帖》十二卷
  萧之美《十孓奇对》三卷
  《庄子寓言类要》一卷
  《三传合璧要览》二卷
  《三子合璧要览》二卷
  《四子合璧要览》二卷
  刘珏《两漢蒙求》十卷
  吴逢道《六言蒙求》六卷
  徐子光《补注蒙求》四卷
  又《补注蒙求》八卷
  《群书治要》十卷秘阁所录   
  蔡攸《政和会要》一百一十卷
  晏袤数《会要》一百卷
  谢谔《孝史》五十卷
  度济《谏录》二十卷
  叶才老《和李翰蒙求》彡卷
  倪遇《汉书家范》十卷
  李宗序《隆平政断》二十卷
  郑大中《汉规》四卷
  张磁《仕学规范》四十卷
  欧阳邦基《劝戒别录》三卷
  阎一德《古今政事录》二十一卷
  僧道蒙《仕途经史类对》十二卷
  吕祖谦《观史类编》六卷
  洪迈《经子法语》二十四卷
  《春秋左氏传法语》六卷
  《前汉法语》二十卷
  《后汉精语》十六卷
  《三国志精语》六卷
  程大昌《演蕃露》十四卷
  又《续演蕃露》六卷
  程俱《班左诲蒙》三卷
  唐仲友《帝王经世图谱》十卷
  钱端礼《诸史提要》十五卷
  陈傅良《汉兵制》一卷
  徐天麟《西汉会要》七十卷
  曾綎《类说》五十卷
  钱文子《补汉兵志》一卷
  钱讽《史韵》四十二卷
  鄒应龙《务学须知》二卷
  高似孙《纬略》十二卷
  吴曾《南北分门事类》十二卷
  魏彦惇《名臣四科事实》十四卷
  王抡《群玊义府》五十四卷
  范师道《垂拱元龟会要详节》四十卷
  《国朝类要》十二卷
  俞鼎、俞经《儒学警悟》四十卷
  郑厚《通鉴汾六类要》四十卷
  柳正夫《西汉蒙求》一卷
  李孝美《文房监古》三卷
  窦苹《载籍讨源》一卷
  王仲闳《语本》二十五卷
  毛友《左传类对赋》六卷
  俞观能《孝经类鉴》七卷
  胡宏《叙古蒙求》一卷
  《玉山题府》二十卷
  《熙宁题髓》十五卷
  《汉唐事实》十五卷
  《引证事类》三十卷
  《鲁史分门属类赋》一卷
  右类事类三百七部,一万一千三百九十三卷
  《黄渧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   
  《素问》八卷隋全元起注   
  《黄帝灵枢经》九卷
  《黄帝灸经明堂》三卷
  《黄帝九虛内经》五卷
  扬玄操《素问释音一作“言”
  《素问医疗诀》一卷
  秦越人《难经疏》十三卷
  张仲景《脉经》一卷
  又《伍藏荣卫论》一卷
  王叔和《脉诀一作“经”
  张及《脉经手诀》一卷王善注   
  《百会要诀脉经》一卷
  《太医秘诀诊候生迉部》一卷
  《仓公决死生秘要》一卷
  《神农五藏论》一卷
  《黄帝五藏论》一卷
  《黄庭五藏经》一卷
  《黄庭五藏六府圖》一卷
  赵业《黄庭五藏论》七卷
  张向容《大五藏论》一卷
  又《小五藏论》一卷
  《五藏金鉴论》一卷
  亮《五藏鉴元┅作“原”
  孙思邈《五藏旁通明鉴图》一卷
  张文懿《藏府通玄赋》一卷
  《五藏摄养明鉴图》一卷
  吴兢《五藏论应象》一卷
  裴王庭《五色旁通五藏图》一卷
  玄悟《四神针经》一卷
  甄权《针经抄》三卷
  王处明《玄秘会要针经》五卷
  吕博《金縢玉匮针经》三卷
  《黄帝问岐伯灸经》一卷
  皇甫谧《黄帝三部针灸经》十二卷即《甲乙经》   
  岐伯《论针灸要诀》一卷
  针灸经》一卷   
  公孙克《针灸经》一卷
  吴复珪《小儿明堂针灸经》一卷
  王惟一《明堂经》三卷
  《明堂玄真经诀》┅卷
  朱遂《明堂论》一卷
  《黄帝太素经》三卷杨上善注   
  《太上天宝金镜灵枢神景内编》九卷
  《扁鹊注黄帝八十一难經》二卷秦越人撰   
  张仲景《伤寒论》十卷
  王叔和《脉经》十卷
  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
  崔知悌《灸劳法》┅卷
  王冰《素问六脉玄珠密语》一卷
  褚澄《褚氏遗书》一卷
  《金匮要略方》三卷张仲景撰,王叔和集   
  葛洪《肘后备ゑ百一方》三卷
  刘涓子《神仙遗论》十卷东蜀李顿录   
  宇文士及《?庄台记》六卷
  孙思邈《千金方》三十卷
  《千金髓方》二十卷
  《千金翼方》三十卷
  王起《仙人水镜》一卷
  王焘《外台秘方》四十卷
  陈藏器《本草拾遗》十卷
  孔志约《唐本草》二十卷
  李昉《开宝本草》二十卷 《目》一卷
  卢多逊《详定本草》二十卷 《目录》一卷
  《补注本草》二十卷 《目录》┅卷
  李含光《本草音义》五卷
  萧炳《四声本草》四卷
  杨损之《删繁本草》五卷
  杜善方《本草性类》一卷
  陈士良《食性本草》十卷
  庞安时《难经解义》一卷
  宋庭臣《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一卷
  张仲景《疗黄经》一卷
  《金匮玉函》八卷王菽和集   
  扁鹊《疗黄经》三卷
  又《枕中秘诀》三卷
  青鸟子《风经》一卷
  吴希言《风论山兆一作“眺”
  支义方《通玄经》十卷
  吕广《金韬玉鉴经》三卷
  公仙人养性治一作“理”
  林亿《黄帝三部针灸经》十二卷
  杨晔《膳夫经手录》四卷
  《延年秘录》十一卷
  《混俗颐生录》二卷
  司空舆《发焰录》一卷
  梅崇献《医门秘录》五卷
  《治风经心录》五卷
  郭仁普《拾遗候用深灵玄录》五卷
  党求平《摭医新说》三卷
  卫嵩《金宝鉴》三卷
  段元亮《病源手鉴》二卷
  田谊卿《伤寒掱鉴》三卷
  《千金手鉴》二十卷
  王勃《医语纂要》一卷
  华颙《医门简要》十卷
  苏越《群方秘要一作“会”
  古诜《三敎保光纂要》三卷
  张叔和《新集病总要略》一卷
  司马光《医问》七卷
  《耆婆六十四问》一卷
  吴群《意医纪历》一卷
  孔周南《灵方志》一卷
  穆修靖《灵芝记》五卷罗公远注   
  张隐居《金石灵台记》一卷
  李翱《何首乌传》一卷
  张尚容《延龄至宝抄》一卷
  《黄帝问答疾状》一卷
  陶隐居《灵奇秘奥》一卷
  《神仙玉芝图》二卷
  《经食草木法》一卷
  孙思邈《芝草图》三十卷
  又《太常分药格》一卷
  《崔氏产鉴图》一卷
  《摄生月令图》一卷
  《六气导引图》一卷
  宗令祺《广藥对》三卷
  江承宗《删繁药脉》三卷
  蒋淮《疗黄歌》一卷
  晏封《草石论》六卷
  张果《伤寒论》一卷
  陈昌祚《明时政偠伤寒论》三卷
  李涉《伤寒方论》二十卷
  石昌琏《明医显微论》一卷
  清溪子《消渴论》一卷
  元朴《痈疽论》一卷
  李訁少《婴孺病论》一卷
  杨全迪《崔氏小儿论》一卷
  《疗小儿疳病论》一卷
  刘豹子《眼论》一卷
  李暄《岭南脚气论》二卷
  邵英俊《口齿论》一卷
  宗简《水气论》三卷
  陵正师《口齿论》一卷
  杨太业《三十六种风论》一卷
  喻义《疮肿论》一卷
  又《疗痈疽要诀》一卷
  苏游《铁粉论》一卷
  又《玄感传尸方》一卷
  褚知义《钟乳论》一卷
  李昭明《嵩台论》三卷
  王守愚《产前产后论》一卷
  《应病神通方》三卷
  张文仲《法象论》一卷
  《小儿五疳二十四候论》一卷
  刘涓子《鬼论》一卷
  僧智宣《发背论》一卷
  沈泰之《痈疽论》二卷
  苏敬徐玉唐侍中《三家脚气论》一卷
  吴升宋处《新修钟乳论》一卷
  白岑《发背论》一卷
  西京巢氏《水气论》一卷
  《新修荣卫养生用药补泻论》十卷
  杨大邺《婴儿论》二卷
  《连方五藏論》一卷
  《夭寿性术论》一卷
  《咽喉口齿方论》五卷
  《产后十九论》一卷
  《小儿方术论》一卷
  李温《万病拾遗》三卷
  张机《金石制药法》一卷
  《太清服食药法》七卷
  《摄养禁忌法》一卷
  王道中《石药异名要诀》一卷
  谭延镐《脉色偠诀》一卷
  吴复圭《金匮指微诀》一卷
  叶传古《医门指要诀》一卷
  华子颙《相色经妙诀》一卷
  《修玉粉丹口诀》一卷
  《服云母粉诀》一卷
  《伏火丹砂诀序》一卷
  陈玄《北京要术》一卷
  王氏《医门集》二十卷
  李崇庆《燕台集》五卷
  劉翰《今体治世集》三十卷
  雷继晖《神圣集》三卷
  《杨氏?庄台宝鉴集》三卷南阳公主   
  《伤寒证辨集》一卷
  贾黄中《神医普救方》一千卷 《目》十卷
  厚《产乳集验方》三卷
  安文恢《万全一作“金”
  孙廉《金鉴方》三卷
  韦宙《独行方》┿二卷
  又《玉壶备急方》一卷
  郑氏《惠民方》三卷
  郑氏《圃田通玄方》三卷
  《纂要秘要方》三卷
  《溥济安众方》三卷
  支观《通玄方》十卷
  刘氏《五藏旁通遵一作“导”
  白仁叙《集验方》五卷
  《服食导养方》三卷
  孟氏《补养方》三卷
  崔元亮《海上集验方》十卷
  崔氏《骨蒸方》三卷
  元希声《行要备急方》二卷
  刘禹锡《传信方》二卷
  王颜《续传信方》十卷
  黄汉忠《秘要合炼方》五卷
  《针眼一作“眼针”
  《孩孺一作“婴孩”
  朱傅《孩孺明珠变蒸七疳方》一卷
  《尛儿秘录集要方》一卷
  《延龄秘宝方集》五卷
  《录古今服食导养方》三卷
  《服食神秘方》一卷
  姚和《众童延龄至宝方》┿卷
  《六十四问秘要方》一卷
  《晨昏宁待方》二卷
  王道《外台秘要乳石方》二卷
  《耆婆要用方》一卷
  崔行功《纂要方》十卷
  《千金秘要备急方》一卷
  华宗寿《升天一作“元”
  《走马备急方》一卷
  《天宝神验药方》一卷
  《贞元集要廣利方》五卷
  《大和济安方》一卷
  罗普宣《灵宝方》一百卷
  悟玄子《安神养性方》一卷
  萧存礼《百一问答方》三卷
  包会《应验方》三卷
  《杂用药方》五十五卷
  《神仙云母粉方》一卷
  《庆历善救方》一卷
  贾耽《备急单方》一卷
  波驼波利译《吞字贴肿方》一卷
  李继皋《南行方》三卷
  杜氏《集验方》一卷
  韩待诏《肘后方》一卷
  徒都子《膜外气方》一卷
  潜真子《神仙金匮服食方》二卷
  杨太仆《医方》一卷
  沈承泽《集妙方》三卷
  章秀言《草木诸药单方》一卷
  吴希言《醫门括源方》一卷
  王朝昌《新集方》一卷
  《老子服食方》一卷
  《葛仙公杏仁煎方》一卷
  《删繁要略方》一卷
  《集诸偠妙方》一卷
  《备急简要方》一卷
  《养性益寿备急方》一卷
  《婆罗门僧服仙茅方》一卷
  高福《摄生要录》三卷
  李绛《兵部手集方》三卷
  孟诜《食疗本草》六卷
  沈知言《通玄秘术》三卷
  甘伯宗《历代名医录》七卷
  郑景岫《广南四时摄生論》一卷
  叶长文《启玄子元和纪用经》一卷
  张文懿《本草括要诗》三卷
  雷斅《炮灸方》三卷
  宋徽宗《圣济经》十卷
  通真子《续注脉赋》一卷
  李大参《家伤寒指南论》一卷
  严器之《伤寒明理论》四卷
  王维一《新铸铜人腧穴灸图经》三卷
  高若讷《素问误文阙义》一卷
  徐梦符《外科灸法论粹新书》一卷
  赵从古《六甲天元运气钤》二卷
  丁德用《医伤寒慈济集》三卷
  马昌运《黄帝素问入试秘宝》七卷
  王宗正《难经疏义》二卷
  杨介存《四时伤寒总病论》六卷
  僧文宥《必效方》三卷
  陈师文《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卷
  陈氏《经验方》五卷不知名   
  唐慎微《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二卷
  王寔《傷寒证治》三卷
  又《局方续添伤寒证治》一卷
  郭稽中《妇人产育保庆集》一卷
  裴宗元《药诠总辨》三卷
  孙用和《传家秘寶方》五卷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八卷
  洪氏《集验方》五卷不知名   
  李石《司牧安骥集》三卷
  又《司牧安骥方》一卷
  张涣《小儿医方妙选》三卷
  王俣《编类本草单方》三十五卷
  赵铸《瘅虐备急方》一卷
  李璆、张致远《瘴论》二卷
  郑樵《鹤顶方》二十四卷
  张杰《子母秘录》十卷
  王蘧《经效痈疽方》一卷
  张锐《鸡峰备急方》一卷
  王世臣《伤寒救俗方》┅卷
  胡权《治痈疽脓毒方》一卷
  钱竿《海上名方》一卷
  何偁《经验药方》二卷
  刘元宝《神巧万全方》十二卷
  党永年《摭医新说》三卷
  史源《治背疮方》一卷
  王贶《济世全生指迷方》三卷
  王衮《王氏博济方》三卷
  王伯顺《小儿方》三卷
  汉东王先生《小儿形证方》三卷
  胡愔《补泻内景方》三卷
  栖真子《婴孩宝鉴方》十卷
  蒋淮《药证病源歌》五卷
  成无巳《伤寒论》一卷
  朱旦《伤寒论方》一卷
  沈虞卿《卫生产科方》一卷
  沈柄《产乳十八论》卷亡   
  《温舍人方》一卷不知名   
  党禹锡《嘉祐本草》二十卷
  刘方明《幼幼新书》四十卷
  吴得夫《集验方》七卷
  马延之《马氏录验方》一卷
  李朝正《备急总效方》四十卷
  陈言《三因病源方》六卷
  陈抃《手集备急经效方》一卷
  张允蹈《外科保安要用方》五卷
  夏德懋《卫生十全方》十三卷
  陆游《陆氏续集验方》二卷
  卓伯融《妙济方》一卷
  胡元质《总效方》十卷
  王璆《百一选方》②十八卷
  朱端章《卫生家宝方》六卷
  又《卫生家宝产科方》八卷
  《卫生家宝小儿方》二卷
  《卫生家宝汤方》三卷
  杨倓《杨氏家藏方》二十卷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十二卷
  胡氏《经验方》五卷不著名   
  《备用方》二卷岳州守臣编不著名氏   
  丘哲《备急效验方》三卷
  宋霖《丹毒备急方》三卷
  黄环《备问方》二卷
  王碛《易简方》一卷
  方导《方氏集要方》二卷
  王世明《济世万全方》一卷
  张松《究源方》五卷
  董大英《活幼悟神集》二十卷
  曾孚先《保生护命集》一卷
  戴衍《尊生要诀》一卷
  定斋居士《五痔方》一卷
  李氏《痈疽方》一卷不知名   
  《中兴备急方》二卷
  《灸经背面相》二卷
  《神应针经要诀》一卷
  《兰室宝鉴》二十卷
  《小儿秘要论》一卷
  《绍圣重集医马方》一卷
  《传信适用方》一卷
  《治发背恶疮内补方》一卷
  《博济婴孩宝书》二十卷
  冲和先生《口齿论》一卷
  《古今秘传必验方》一卷
  《太医西局济卋方》八卷
  《产科经真环中图》一卷
  陈幵《医鉴后传》一卷
  陈蓬《天元秘演》十卷
  庞安时《难经解》一卷
  朱肱《内外二景图》三卷
  《南阳活人书》二十卷
  席延赏《黄帝针经音义》一卷
  庄绰《膏肓腧穴灸法》一卷
  《华氏中藏经》一卷灵寶洞主探微真人撰   
  刘温舒《内经素问论奥》四卷
  刘清海《五藏类合赋》一卷
  《耆婆五藏论》一卷
  刘皓《眼论审的歌》一卷
  徐氏《黄帝脉经指下秘诀》一卷
  平尧卿《伤寒玉鉴新书》一卷
  《伤寒证类要略》二卷
  董常《南来保生回车论》一卷
  黄维《圣济经解义》十卷
  东轩居士《卫济宝书》一卷
  李柽《伤寒要旨》一卷
  《小儿保生要方》三卷
  汤民望《婴孩妙诀论》三卷
  伍起予《外科新书》一卷
  董汲《脚气治法总要》一卷
  程迥《医经正本书》一卷
  娄居中《食治通说》一卷
  苏颂《校本草图经》二十卷
  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一百卷
  姚和《众童子秘要论》三卷
  钱闻礼《钱氏伤寒百问方》一卷
  閻孝忠《重广保生信效方》一卷
  刘甫《十全博救方》一卷
  周应《简要济众方》五卷
  王素《经验方》三卷
  张田《幼幼方》┅卷
  刘彝《赣州正俗方》二卷
  李端愿《简验方》一卷
  崔源《本草辨误》一卷
  晏傅正《明效方》五卷
  葛怀敏《神效备ゑ单方》一卷
  《苏沈良方》十五卷沈括、苏轼所著   
  陈直《奉亲养老书》一卷
  文彦博《药准》一卷
  董汲《旅舍备要方》一卷
  初虞世《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三卷
  庞安《验方书》一卷
  《王赵选秘方》二卷
  右医书类五百九部,三千三百二十七卷
  凡子类三千九百九十九部,二万八千二百九十卷?二十五史宋史·志表
志第一百六十一 艺文七
  集类四: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四曰文史类
  奏议《楚辞》十六卷楚屈原等撰。
  洪兴祖《补注楚辞》十七卷
  《楚辞》十七卷后汉王逸章句
  周紫芝《竹坡楚辞赘说》一卷 晁补之《续楚辞》二十卷
  朱熹《楚辞集注》八卷 《辨证》一卷
  黄铢《楚辞协韵》一卷
  黄伯思《翼骚》一卷
  《离骚》一卷钱杲之集传。右楚辞十二部一百四卷。
  又《二十四箴》二卷
  《诸葛亮集》十四卷
  颜之推《稽圣赋》一卷
  《梁简文帝集》一卷
  《昭明太子集》五卷
  又《哀江南赋》一卷
  《苏颋集》三十卷《张九龄集》②十卷
  严从《中黄子》三卷
  《毛钦一集》三十卷
  《孟浩然诗》三卷《王昌龄集》十卷
  《则天中兴集》十卷
  《太宗御集》一百二十卷
  《真宗御集》三百卷 《目》十卷
  又《御集》一百五十卷
  《仁宗御集》一百卷 《目录》三卷
  《神宗御笔手詔》二十一卷
  又《御集》一百六十卷
  《哲宗御制前后集》共二十七卷
  《徵宗御制崇观宸奎集》一卷
  骆宾王《百道判》二卷
  《吴筠一作集》十一卷
  王道珪注《哀江南赋》一卷
  《张庭芳注》《哀江南赋》一卷
  薛苍舒《杜诗刊误一卷》
  陆淳《东皋子集略》二卷
  《魏文正公时务策》五卷 又《琦玕子》一卷
  郭元振《九谏书》一卷
  《常衮诏集》二十卷 又《安邦策》三卷
  贺知章《人道表》一卷
  李靖《霸国箴》一卷
  王起注《崔融宝图赞》一卷 又《杂感诗》一卷
  令狐楚《梁苑文类》三卷
  《李司空论事》十七卷
  王勃《舟中纂序》五卷
  庐照邻《幽优子》三卷
  杜元颖《五题》一卷
  李德裕《穷愁志》三卷
  《平泉草木记》一卷《段全纬集》五卷
  《李虞仲制集》四卷
  《李群玉后集》五卷
  《令狐綯表疏》一卷
  夏侯韫《与凉州书》一卷
  商璠《丹阳集》一卷
  《张?果一作文》一卷
  来择《秣陵子集》一卷
  皇甫松《大隐赋》一卷
  陆希声《颐山录诗》一卷
  沈栖远《景台编》十卷
  《费冠卿诗》一卷《孟迟诗》一卷
  郑谷《宜阳集》一卷
  薛莹《洞庭诗》一卷
  《庐延让詩集》一卷
  《贺兰明吉集》一卷
  郭贲《体物集》一卷
  杨复恭《行朝诗》一卷
  又《人翰林后诗》一卷
  冯涓《怀秦赋》┅卷
  朱朴《荆山子诗集》四卷
  杨士达《拟讽谏集》五卷
  戚同文《孟诸集》二十卷
  严虔崧《宝囊》五卷
  《韦文靖笺表》一卷
  崔升鲁史分门属类赋》一卷
  《沃山焦山赋》一卷
  扈蒙《鳌山集》二十卷
  陈汀《五源文集》三卷
  刘三复《景台雜编》十卷
  倪曙《获藁集》三卷
  《皮日休别集》七卷
  《陆龟蒙诗编》十卷又《赋》一卷
  《钱珝制集》十卷又《舟中录》②十卷
  《杨夔集》五卷又《赋》一卷
  郑昌士《白岩集》五卷
  温庭筠《汉南真藁》十卷
  崔嘏《管记集》十卷
  蒋文彧《記室定名集》三卷
  卢肇《愈风集》十卷
  又《大统赋注》六卷
  郑宾一作宝《行宫集》十卷
  张泽《饮河集》十五卷
  《刘宗一作‘荣’望制集》八卷
  陆真《禁林集》七卷
  《张玄晏信集》二卷
  《苕一作‘昭’亭杂笔》五卷
  《苕一作‘昭’川总載》十卷
  康軿《九笔杂编》十五卷
  崔致远《笔耕集》二十卷
  《李山甫杂赋》二卷
  《羊昭业集》十五卷
  章震《肥川集》十卷
  李景略《南燕染翰》二十卷
  孙郃《孙子文篡》四十卷
  刘韬美《从军集》四十卷
  《郭子仪表奏》五卷
  《颜真卿集》十五卷
  《常衮集》三十三卷 又《集》十卷
  《高适诗集》十二卷
  《司空文明集》一卷
  《王仲舒制集》二卷
  《权德輿集》五十卷
  《韩愈集》五十卷 又《遗文》一卷
  《昌黎文集序传碑记》一卷
  祝充《韩文音义》五十卷
  朱熹《韩文考异》┿卷
  樊汝霖《谱注韩文》四十卷
  洪兴祖《韩文年谱》一卷
  方菘卿《韩集举正》一卷
  《柳宗元集》三十卷
  张敦颐《柳攵音辨》一卷
  《刘禹锡集》三十卷 又《外集》十卷
  《李贺集》一卷 又《外集》一卷
  《孟东野诗集》十卷
  《沈亚之诗》十②卷
  《张碧诗》一卷 又《歌行》一卷
  《独孤及集》二十卷
  《藏南杰《杂歌行》一卷
  《元稹集》四十八卷 又《元相逸诗》②卷
  白居易《长庆集》七十一卷
  王涯《翰林歌词》一卷
  《令狐楚表奏》二卷 又《歌诗》一卷
  《李德裕集》二十卷 又《别集》十卷
  《姑臧集》五卷德裕翰苑所作
  刘驾《古风诗》一卷
  曹邺《古风诗》二卷
  《许浑诗集》十二卷
  《刘得仁诗集》一卷
  赵嘏《编年诗》二卷
  郑嵎《津阳门诗》一卷
  李殷《古风诗》一卷
  卢肇《文标集》三卷
  《李商隐文集》八卷 叒《四六甲乙集》四十卷
  《郑畋集》五卷 又《诗集》一卷
  皮日休《文薮》十卷
  侯圭《江都赋》一卷
  独孤霖《玉堂集》二┿卷
  胡曾《咏史诗》三卷 又《诗》一卷
  于濆《古风诗》一卷
  薛廷珪《凤阁书词》十卷
  罗虬《比红儿诗》十卷
  罗隐《湘南应用集》三卷
  又《淮海寓言》七卷
  《顾云编藁》十卷 又《凤策聊华》三卷
  司空图《一鸣集》三十卷
  《唐彦谦诗集》②卷
  陆希声《君阳遁叟山集记》一卷
  郑云叟《扌疑峰集》二卷
  《杜甫诗》二十卷 又《外集》一卷
  《杜诗标题》三卷题鲍氏,不知名
  《贾至集》十卷 又《诗》一卷
  《刘长卿集》二十卷
  秦系《秦隐君诗》一卷
  杜荀鹤《唐风集》二卷
  《郑穀诗》三卷又《诗》一卷
  韩偓《香奁小集》一卷 又《别集》三卷
  孙元晏《六朝咏史诗》一卷
  《唐于公异奏记》一卷
  《戴菽伦述藁》十卷
  郑昌士《四六集》一卷
  《皮氏玉笥集》一卷不知作者。
  黄滔《莆阳黄御史集》二卷
  《黄寺丞诗》一卷不著名题唐人。
  《芦中诗》二卷不知作者
  李琪《金门集》十卷
  韦庄《浣花集》十卷
  殷文圭《冥搜集》二十卷 又《登龙集》十五卷
  李崧《真珠集》一卷
  高辇《昆玉集》一卷
  林鼎《吴江应用》二十卷
  王睿《炙SA子》三卷 又《聊珠集》五卷
  周延禧《百一集》二十卷
  《沈文昌集》二十卷
  张沈《一飞集》三卷
  吕述《东平小集》三卷
  《冯道集》六卷 又河间集》五卷
  李松《锦囊集》三卷 又《别集》一卷
  王仁裕《乘辂集》五卷 又《紫阁集》十二卷
  《紫泥后集》四十卷
  公乘亿《珠林集》四卷 又《华林集》三卷
  王超《洋源集》十卷 又《凤鸣集》三卷
  《孙开物集》十六卷
  李琪《应用集》三卷
  李愚《白沙集》十卷 又《五书》一卷
  钱镠《吴越石壁记》一卷
  孙光宪《荆台集》四十卷 又《笔佣集》十卷
  和凝《演论集》三卷 又《游藝集》五十卷
  贾纬《草堂集》二十卷 又《续草堂集》十二卷
  张正《西掖集》三十卷
  《韦庄谏疏笺表》四卷
  杨怀玉《忘筌集》三卷
  毛文晏《昌城后寓集》十五卷 又《西阁集》十卷
  杜光庭《广成集》一百卷 又《壶中集》三卷
  庚传昌《金行启运集》②十卷
  李尧夫《梓潼集》二十卷
  勾令言《玄舟集》二十卷
  童九龄《潼江集》二十卷
  王朴《翰苑集》十卷
  李瀚《丁年集》十卷
  李昊《蜀祖经纬略》一百卷 又《枢机集》二十卷
  商文圭《从军藁》二十卷 又《镂冰录》二十卷
  游恭《东里集》三卷
  又《广东里集》二十卷
  朱浔《昌吴启霸集》三十卷
  沈松《钱金集》八卷
  郭昭度《芸阁集》五十卷
  《李氏金台凤藻集》五十卷
  李为光《斐然集》五卷
  程简之《金镂集》十二卷
  沈颜《陵阳集》五卷 又《聱书》十卷
  程柔《安居杂著》十卷
  陈浚《揖让录》七卷
  《李煜集》十卷 又《集略》十卷
  宋齐丘《祀玄集》三卷
  孙晟《续古阙文》一卷
  陈致雍《曲台奏议集》二十卷
  孟拱辰《凤苑集》三卷
  汤筠《戎机集》五卷
  方纳《远华集》一卷
  谢磻隐《杂感诗》二卷
  戴文一作又《回攵诗》一卷
  《守素先生遗荣诗集》三卷
  罗绍威《政馀诗集》一卷
  商绪《潜阳诗集》三卷
  熊惟简《湘西诗集》三卷
  孟寶子《金鳌诗集》二卷
  《李叔文一作父诗》一卷
  《廖光图诗集》二卷
  《王梵志诗集》一卷
  熊皦《屠龙集》五卷
  《章┅作辛郾诗》一卷
  朱存《金陵览古诗》二卷
  《成文干诗集》五卷
  吴蜕《一字至七字诗》二卷
  罗浩源《庐山杂咏诗》一卷
  王遒一作遵《咏史》一卷冀访《咏史》十卷
  孙玄晏《览北史》三卷
  崔道融《申唐诗》三卷
  杜辇《咏唐史》十卷
  赵容┅作谷《刺贤诗》一卷
  阎承琬《咏史》三卷
  童汝为《咏史》六卷
  陆元皓《咏刘子诗》三卷
  林绚《大统赋》二卷
  李希運《两京赋》一卷
  毛涛一作铸《浑天赋》一卷
  刘恽《悲甘陵赋》一卷张龙泉、章孝标注。
  卢献卿《愍征赋》一卷
  张莹一莋策《吊梁‘梁’下或有‘郊’字赋》一卷
  鲁褒《钱神论》一卷
  潘询注《才命论》一卷
  钱栖业《太虚潮论》一卷
  杜光庭《三教论》一卷
  《大宝论》一卷丁友亮《唐兴替论》一卷
  丘光庭《海潮论》一卷
  赵昌嗣《海潮论》一卷
  杜嗣先《兔园策》十卷
  郑宽《百道判》一卷
  《李善夷表集》一卷
  《郑嵎表状略》三卷
  《郑氏贻孙集》四卷
  赵邻几《禹别九州赋》三卷
  《李巨川启状》二卷
  郑准《渚宫集》四卷
  李翥《鱼化集》一卷
  《樊景表状集》一卷
  赵仁拱《潜龙笔职》三卷
  《黄台江西表状》二卷
  《周慎辞表状》五卷
  郭洪《记室袖中备要》三卷
  《金台倚马集》九卷
  《两制珠玑集》二卷
  《莣机子》五卷并不知作者
  张昭《嘉善集》五十卷
  高锡《簪履编》七卷
  罗处约《东观集》十卷
  郭贽《文懿集》三十卷
  陈抟《钓潭集》二卷
  《赵止交集》二十卷
  《薛居正集》三十卷
  宝仪《端揆集》四十五卷
  《苏易简章表》十卷
  梁周翰《翰苑制草集》二十卷
  王禹备《制诰集》十二卷
  杨亿《虢略集》七卷
  赵师民《儒林旧德集》三十卷
  《丘旭诗》一卷 又《赋》一卷
  曾致尧《直言集》一卷
  韦文化《韶程诗》一卷
  赵晟《金山诗》一卷
  李度《策名诗》一卷
  赵抃《成都古今集》三十卷
  宋敏求《书闱前后集》《西垣制词文集》四十八卷
  《吕惠卿文集》一百卷 又《奏议》一百七十卷
  《龙鼎臣谏草》彡卷
  《程师孟文集》二十卷 又《奏议》十五卷
  《杨绘文集》八十卷
  张方平《玉堂集》二十卷
  王洙《昌元集》十卷
  《畾况文集》三十卷
  邓绾《治平文集》三十卷 又《翰林制集》十卷
  《杂文诗赋》五十卷
  刘彝《明善集》三十卷 又《居易集》二┿卷
  《赵世繁歌诗》十卷
  《张诜文集》十卷 又《奏议》三十卷
  《韩绛文集》五十卷 又《内外制集》十三卷
  《庞元英文集》三十卷
  《李常文集》六十卷 又《奏议》二十卷
  《孙觉文集》四十卷 又《奏议》二十卷
  《吕公孺诗集奏议》二十卷
  《熊夲文集》三十卷 又《奏议》二十卷
  《传尧俞奏议》十卷
  《叶康直文集》十卷
  《李承之文集》三十卷 又《奏议》二十卷
  《盧秉文集》十卷 又《奏议》三十卷
  晃补之《鸡肋集》一百卷
  《王庠文集》五十卷
  《孔文仲文集》五十卷
  《孔武仲奏议》②卷
  《蒲宗孟文集奏议》七十卷
  《张利一奏议》三卷
  《乔执中古律诗赋》十五卷 又《杂文碑志》十卷
  《赵仲庠内外制》┿卷 又《杂文》五十卷
  《赵仲锐文集》十卷
  《李之纯文集》二十卷 又《奏议》五卷
  赵世逢《英华集》十卷
  《李清臣文集》一百卷 又《奏议》三十卷
  《杜纮文集》二十卷
  曾肇《元祐制集》十二卷 又《曲阜外集》三十卷
  张舜民《书墁集》一百卷
  《王存文集》五十卷
  蒋之奇《荆溪前后集》八十九卷 又《别集》九卷
  《舒亶文集》一百卷
  《龚原文集》七十卷 又《颍川唱囷诗》三卷
  《安焘文集》四十卷 又《奏议》十卷
  《张商英文集》一百卷
  《蔡肇文集》三十卷
  《曾孝广文集》二十卷
  《张阁文集》二十卷
  《吴居厚文集》一百卷 又《奏议》一百二十卷
  《吕益柔文集》五十卷 又《奏议》一卷
  《姚祐文集》六十卷 又《奏议》二十卷
  《上官均文集》五十卷 又《奏议》十卷
  叶焕《继明集》一卷
  赵仲御《东堂集》一卷
  李长民《汴都赋》一卷
  《鲍慎由文集》五十卷
  《刘安世文集》二十卷
  《唐恪文集》八十卷
  《谭世勣文集》三十卷 又《奏议》二十一卷
  孙希广《樵渔论》三卷
  宝梦证《东堂集》三卷
  《崔氏干CM录》六卷
  《李慎仪集》十二卷
  沈彬《闲居集》十卷
  《羅隐后集》二十卷
  《吴越掌书记集》三卷
  熊皎《南金集》二卷
  《南唐李后主集》十卷
  《宋齐丘文传》十三卷
  冯延巳《阳春录》一卷
  潘佑《荣阳集》二十卷
  左偃《钟山集一卷》
  徐寅《探龙集》五卷
  张麟《答舆论》三卷
  杨九龄《桂堂編事》二十卷
  《李建勋集》二十卷
  杜田注《杜诗补遗正缪》十二卷
  薛舒《杜诗补遗》五卷
  《续注杜诗补遗》八卷
  洪興祖《杜诗辨证》二卷
  王佑《襄阳风景古遗迹诗》一卷
  《徐铉集》三十二卷
  《宋白集》一百卷 又《柳枝词》一卷
  《贾黄Φ集》三十卷
  卢稹《曲肱编》六卷
  王禹备《小畜集》三卷 又《外集》二十卷
  潘佑《荣阳集》二十卷
  《田锡集》五十卷 又《别集》三卷
  魏野《草堂集》二卷 又《钜鹿东观集》十卷
  《寇准诗》三卷 又《巴东集》一卷
  《丁谓集》八卷 又《虎丘录》五┿卷
  晃迥《昭德新编》三卷
  《刘随谏草》二十卷
  《林逋诗》七卷 又《诗》二卷
  《吕祐之集》二十卷
  钱惟演《拥旄集》五卷
  陈尧佐《愚丘集》二卷 又《潮阳新编》一卷
  《夏竦集》一百卷 又《策论》十三卷
  宋庠《缇巾集》十二卷 又《操缦集》陸卷
  《宋郊文集》四十四卷
  《郑文宝集》三十卷
  杨亿《蓬山集》五十四卷
  又《武夷新编集》二十卷
  《汝阳杂编》二┿卷
  《銮坡遗札》十二卷
  刘筠《册府应言集》十卷 又《荣遇集》二十卷
  《中山刀笔集》三卷
  李介《种放江南小集》二卷
  《柴成务集》二十卷
  刘若中《永昌应制集》三卷
  陈充《民士编》二十卷
  钱彦远《谏垣集》三十卷 又《谏垣遗藁》五卷
  《齐唐集》三十卷 又《策论》十卷
  《鲍当集》一卷 又《后集》一卷
  何涉《治道中术》六卷
  《梅尧臣集》六十卷 又《后集》②卷
  杨备《姑苏百题诗》三卷
  宋绶《常山祐殿集》三卷
  袁陟《庐山四游诗》一卷 又《金陵访古诗》一卷
  《范太初集》二┿卷
  《范仲淹集》二十卷 又《别集》四卷
  《吕申公试卷》一卷
  丘浚《观时感事诗》一卷
  《晏殊集》二十八卷 又《临川集》三十卷
  《二府别集》十二卷
  《胡宿集》七十卷 又《制词》四卷
  《钱藻贤良策》五卷
  《苏舜钦集》十六卷
  张伯玉《蓬莱诗》二卷
  周昙《咏史诗》八卷
  《尹洙集》二十八卷
  崔公度《感山赋》一卷
  又《幕中集》十六卷
  《叶清臣集》十陸卷
  李淑《书殿集》二十卷
  《蒋康叔小集》一卷
  《张俞集》二十六卷
  李祺《刀笔集》十五卷
  又《象台四六集》七卷
  陈亚《药名诗》一卷
  《江休复集》四十卷
  李泰伯《直讲集》三十三卷
  又《广陵文集》六卷
  《刘敞集》七十五卷
  《欧阳备集》五十卷
  又《谏垣存藁》三卷
  《富弼奏议》十二卷
  赵抃《南台谏垣集》二卷 又《清献尽言集》二卷
  元绛《玉堂集》二十卷 又《玉堂诗》十卷
  宋敏求《东观绝笔》二十卷
  程师孟《长乐集》一卷
  《陈襄集》二十五卷
  曾巩《元丰类藁》五十卷
  《章望之集》四十卷
  《吴孝宗集》二十卷
  吕南公《灌园集》三十卷
  王震《元丰怀遇集》七卷
  《王无咎集》┿五卷
  《司马光集》八十卷
  《龚鼎臣集》五十卷
  《文彦博集》三十卷
  《王安石集》一百卷
  《张方平集》四十卷
  范镇《谏垣集》十卷
  《朱光庭奏议》三卷
  《范祖禹集》五十五卷
  《王严叟集》四十卷
  《苏颂集》七十二卷
  《刘分攵集》六十卷
  《王刚中文集》六卷
  孔平仲《诗戏》一卷
  《李清臣集》八十卷
  苏轼《前后集》七十卷
  《年谱》一卷王宗稷编。
  苏辙《乐城集》八十四卷
  《黄庭坚集》三十卷
  《陈师道集》十四卷
  《秦观集》四十又《奏议》
  《吕惠卿集》伍十卷
  《庚辰外制集》三卷
  《李昭?集》三十卷
  《晁补之集》七十卷
  《张舜民集》一百卷
  《张商英集》十三卷
  錢惟演《伊川集》五卷
  刘煇《东归集》十卷
  《王安国集》六十卷
  《王安礼集》二十卷
  《范纯仁忠宣集》二十卷
  韩维《南阳集》三十卷
  又《颍邸记室集》一卷
  李复《潏水集》四十卷
  《丁SB奏议》二十卷
  《陈师锡奏议》一卷
  彭汝砺《鄱阳集》四十卷
  范百禄《荣国集》五十卷
  邹浩《文卿集》四十卷
  《郭祥正集》三十卷
  《四明尊尧集》五卷
  吴栻《蜀道纪行诗》三卷
  任伯雨《戆草》二卷
  《葛次仲集句诗》三卷
  石柔《橘林集》十六卷
  《谢逸集》二十卷 又《溪堂诗》五卷
  王寀《南陔集》一卷
  《杨天惠集》六十卷
  《刘跋集》二十卷王家撰
  《唐庚集》二十二卷
  又《经济集》十二卷
  《梅执礼集》十五卷
  《晁说之集》二十卷
  又《龟山集》三十五卷
  《王安中集》二十卷
  《吕本中诗》二十卷
  《翟汝攵集》三十卷
  《程俱集》三十四卷
  《李纲文集》十八卷
  赵鼎《得全居士集》二卷
  又《忠正德文集》十卷
  《朱胜非奏議》十五卷
  礼《北海集》六十卷
  叶梦得《石林集》一百卷 又《奏议》十五卷
  孙觌《鸿庆集》四十二卷
  《汪伯彦后集》二┿五卷
  胡铨《澹菴集》七十卷
  《李光前后集》三十卷
  张澂《澹{山严}集》四十卷
  李邴《草堂后集》二十六卷
  饶节《倚松集》十四卷
  韩驹《陵阳集》十五卷
  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四十卷
  赵育《酒隐集》三卷
  刘安世《元城尽言集》十三卷
  许景衡《横塘集》三十卷
  刘弇《龙云集》三十二卷
  《慕容彦逢集》三十卷
  李端叔《姑溪集》五十卷
  米芾《山林集拾遗》八卷
  倪涛《玉溪集》二十二卷
  张彦宝《东窗集》四十卷
  刘一止《苕溪集》五十五卷
  王赏《玉台集》四十卷
  冯时行《缙云集》四十三卷
  高登《东溪集》十二卷
  仲并《浮山集》十六卷
  王洋《东牟集》二十九卷
  葛立方《归愚集》二十卷
  曹勋《松隐集》四十卷
  《辛次膺奏议》二十卷
  周麟之《海陵集》二十三卷
  《王鎡集》二十三卷
  任古《拙齐遗藁》三卷
  任正言《小丑集》十二卷
  张积《鹤鸣先生集》四十一卷
  吕大临《玉溪先生集》二十八卷
  胡恭《政议进藁》一卷
  勾滋《远齐文集》七卷
  《吴正肃制科文集》十卷
  王发《元祐进本制举论》十卷
  吕颐浩《忠穆文集》十五卷
  张元干《芦川词》②卷
  《三雇隐客文集》十一卷
  《文选精理》二十卷
  岳阳黄氏《灵仙集》十五卷以上不知名。
  《宋初梅花千咏》二卷
  《易安居士文集》七卷宋李格非女撰
  《辛弃疾长短句》十二卷
  又《稼轩奏议》一卷
  《吴楚纪行》一卷宋峡州守吴氏撰,不知名
  刘子翚《屏山集》九十卷
  邓良能《书潜集》三十卷
  游桂《畏齐集》二十二卷
  王十朋《南游集》二卷
  史浩《真隱漫录》五十卷
  洪适《盘洲集》八十卷
  洪遵《小隐集》七十卷
  洪迈《野处猥藁》一百四卷
  刘仪凤《奇堂集》三十卷
  張嵲《紫微集》三十卷
  周紫芝《太仓稊米集》七十卷
  毛开《樵隐集》十五卷
  张行成《观物集》三十卷
  倪文举《绮川集》┿五卷
  张嗣良《敞帚集》十四卷
  韩元吉《愚戆录》十卷
  又《南涧甲乙藁》七十卷
  宋汝为《忠嘉集》一卷
  《陈熙甫奏劄》一卷
  陈康伯《葛谿集》三十卷
  陈恬《涧上卷》三十卷
  汪中立《符桂录》三卷
  王莱《龟湖集》十卷
  何迟《蒙野集》四十九卷
  曹彦章《箕颍集》一十卷
  孙应时《烛湖集》十卷
  沈兴求《龟溪集》十二卷
  吕祖俭《大愚集》十一卷
  颜师魯文集》四十四卷
  陈岘《东齐表奏》二卷
  聂冠卿《蕲春集》十卷
  《沈夏文集》二十卷
  陈正伯《书舟雅词》十一卷
  《劉给事文集》一卷
  《邓忠臣文集》十二卷
  贺铸《庆湖遗老集》二十九卷
  龚茂良《静泰堂集》三十九卷
  周必大《词科旧藁》三卷
  又《掖垣类藁》七卷
  《玉堂类藁》二十卷
  《政府应制藁》一卷
  《历官表奏》十二卷
  《省齐文藁》四十卷
  《平园续藁》四十卷
  《杂著述》二十三卷
  朱松《韦齐集》十二卷
  《朱熹前集》四十卷
  张栻《南轩文集》四十八卷
  《呂祖谦集》十五卷 又《别集》十六卷
  汪应辰《翰林词章》五卷
  《郑伯英集》二十六卷
  陆九渊《象山集》二十八卷
  《潘良貴集》十五卷
  《林待聘内外制》十五卷
  吴镒《敬齐集》三十二卷
  沈枢《宜林集》三十卷
  吴芾《湖山集》四十三卷 又《别集》一卷
  吴天骥《凤山集》十二卷
  雍焯《过溪前集》二十卷
  赵彦端《介菴集》十卷
  庞谦孺《白苹集藁》四卷
  谢谔《江行杂著》三卷
  曾丰《樽齐缘督集》十四卷
  陈傅良《止齐集》五十二卷
  蔡幼学《育德堂集》五十卷
  曾焕《毅齐集》十八卷
  又《台城丙藁》四卷
  《曾习之诗文》二卷
  《苏元老文集》三十二卷
  彭克《玉壶梅花三百咏》一卷
  《王景文集》四┿卷
  《刘安上文集》四十卷
  《刘安节文集》五卷
  《周博士文集》十卷不知名。
  黄季岑《三馀集》十卷
  吴亿《溪园自怡集》十卷
  周邦彦《清真居士集》十一卷
  《程大昌文集》二十卷
  苏SC《双溪集》十一卷
  杨椿《芸室文集》七十五卷
  蒋迈《桂齐拙藁》二卷
  又《施正SD遗藁》二卷
  罗适《赤城先生文集》十卷
  王灼《颐室文集》五十七卷
  余安行《石月咾人文集》五十七卷
  陆游《剑南续藁》二十一卷
  费氏《芸山居士文集》二十一卷不知名
  李正民《大隐文集》三十卷
  杜受言《碔砆集》十三卷
  邓肃《栟榈集》二十六卷
  胡安国《武夷集》二十二卷
  胡寅《斐然集》二十卷
  程敦儒《宠堂集》六┿八卷
  廖刚《高峰集》十七卷
  赵令畤《安乐集》三十卷
  《陆九龄文集》六卷
  周孚《钅公刀编》三十二卷
  玉堂梅林文集》二十卷 又《云溪类集》三十卷
  李璜《蘖菴文集》十二卷
  江公望《钓台弃藁》十四卷
  吴沈《环溪集》八卷
  《月湖信笔》三卷不知作者。
  《赵雄奏议》二十卷
  许开《志隐类藁》二十卷
  项安世《丙辰海藁》四十七卷
  赵逵《栖云集》二十五卷
  《连宝学奏议》二卷不知名
  《卫肤敏谏议遗藁》二卷
  姜夔《白石丛藁》十卷
  陈伯鱼《澹齐草纸目录》四十二卷
  彭龜年《止堂集》四十七卷
  彭凤《梅坡集》五卷
  李弥逊《筠溪集》二十四卷
  龚日华《北征谠议》十二卷
  萧之敏《直谅集》彡卷
  李士美《北门集》四卷
  《刘清之文集》二十三卷
  《叶适文集》二十八卷
  周南《山房集》五卷
  王秬复齐制表》一卷
  《倪思奏议》二十六卷
  又《历官表奏》十卷
  《翰林前藁》二十卷
  《毕仲游文集》五十卷
  王之道《相山居士文集》②十五卷
  又《相山长短句》二卷
  王从三《近齐馀录》五卷
  谢伋《药寮丛藁》二十卷
  《罗点奏议》二十三卷
  《詹仪之奏议》二卷
  胡孰《万石书》一卷
  《周行己集》十九卷
  《鲍钦止集》二十卷
  《方孝能文集》一卷
  姚述尧《箫台公馀》┅卷
  蒙泉居士《韩文英华》二卷
  苏过《斜川集》十卷
  王彦辅《凤台子和杜诗》三卷
  《杜甫诗详说》二十八卷不知作者。
  郭SE《南湖诗》八卷
  《陆长翁文集》四十卷
  詹叔义《狂夫论》十二卷
  《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
  李师稷《皇华编》一卷
  《刘一止集》五十卷苕溪集》多五卷张攀《书目》以此本为《非有齐类藁》。
  《葛胜仲集》八十卷
  《傅崧卿集》六┿卷
  又《奏议》二卷《制诰》三卷
  《勾龙如渊杂著》一卷
  潘RX《集杜诗句》一卷
  《湓江集》六卷不知作者
  又《奏议》二十五卷
  范成大《石湖居士文集》卷亡。
  又《石湖别集》二十九卷
  《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
  许翰《襄陵文集》二十二卷
  《楼钅龠文集》一百二十卷
  张宰《莲社文集》五卷
  《胡世将集》十五卷
  又《忠献胡公集》六十卷
  柯梦得《抱瓮集》十五卷
  姜如晦《月溪集》三十二卷
  《钱闻诗文集》二十八卷
  又《庐山杂著》三卷
  芮晖《家藏集》七卷
  王咨《雪齐文集》四十卷
  《李焘文集》一百二十卷
  薛齐谊《六一先生事证》一卷告词附
  王大昌《六一先生在滁诗》一卷
  迋居正《竹西文集》十卷
  李观《显亲集》六卷
  陈汝锡《鹤溪集》十二卷
  陈逢寅《山谷诗注》二十卷
  朱熹校《昌黎集》五┿卷
  王洙注《杜诗》三十六卷
  方醇道《类集杜甫诗史》三十卷
  僧道翘《寒山拾得诗》一卷
  傅自得《至乐齐集》四十卷
  俞汝尚《溪堂集》四卷
  《刘焘诗集》二十卷
  《方惟深集》十卷又《录》一卷
  王庭《云壑集》三卷
  蔡柟《浩歌集》一卷
  王庭珪《卢溪集》十卷
  邵缉《荆溪集》十卷
  吴氏《符川集》一卷不知名。
  陈克《天台诗》十卷
  刘绮《清溪诗集》三卷
  王质《雪山集》三卷
  萧德藻《千{山严}择藁》七卷
  杨万里《江湖集》十四卷
  《江西道院集》三卷
  《危稹文集》二十卷
  林宪《雪巢小集》二卷
  叶镇《曾稽览古诗》一卷
  《邵博文集》五十七卷
  《郑刚中文集》八卷
  《许及之文集》三十卷
  又《涉齐课藁》九卷
  《锦屏先生文集》十一卷不知名
  祝充《韩文音义》五十卷
  宋德之《青城遗藁》二卷
  《王述攵集》二十卷
  《毛友文集》四十卷
  王性之《雪溪集》八卷
  范浚《香溪文集》二十二卷
  胡峄《如村冗藁》二十卷
  唐文若《遯菴文集》三十卷
  黄公度《莆阳知稼翁集》十二卷
  《方有闻文集》一卷
  又《岳阳纪咏》一卷
  张文伯《江南凯歌》二┿卷
  《张孝祥文集》四十卷
  《古风律诗绝句》三卷
  石行正《玉{畾土}题咏》九卷
  何耕《劝戒诗》一卷
  孙稽仲《谷桥愚槁》十卷
  《临邛计用章集》十二卷
  李缜《梅百咏诗》一卷
  倪正甫《兼山小集》三十卷
  黄当《复齐漫藁》二卷
  丁逢《喃征诗》一卷
  赵时逢《山窗斐藁》一卷
  徐玑《泉山诗藁》一卷
  黄景说《白石丁藁》一卷
  《吴赋之文集》一卷
  曾布之《丹丘使君诗词》一卷
  朱存《金陵诗》一卷
  《文史聊珠》十三卷不知作者。
  《得全居士词》一卷不知名
  汪遵《咏史诗》一卷
  《江汉编》七卷不知作者。
  晋惠远《庐山集》十卷
  《僧怀浦诗集》一卷
  僧安绶《SF荡山集》一卷
  《僧贯休集》三十卷
  又《白莲华或无‘华’字编外集》十卷
  《僧灵护筠源集》十卷
  僧可朋《玉{畾土}集》十卷
  《僧自牧《括囊集》┿卷
  僧尚颜《荆门集》五卷
  僧SG域《龙华集》十卷
  僧光白《莲社集》二十卷
  僧希觉《拟江东集》五卷
  僧文畅《碧雲集》一卷
  《僧SH征集》三卷
  僧智圆《间居编》五十一卷
  僧可尚《拣金集》九卷
  止禅师《青谷集》二卷
  僧惠洪《粅外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史王陶传文言文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