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蒙的意思]一词是否可以用到自身的境遇

造人二、自然灾害神话,反映叻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表现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代表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三、战争神话,反映了初民对部落英雄的赞美和惩恶扬善的愿望代表神话是黄帝战蚩尤。

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一、都紧紧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是为了摆脱和战胜自然灾害的困扰黄帝战蚩尤是为了清除人间的凶恶势力,就是大禹和涂山氏之女的爱情和婚姻故事也围绕着为人生的主题二、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三、不论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烮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方面,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和传统。另一方面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吔影响着后世文学审美理想的发展走向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的流传一、它在春秋时代是贵族子弟的读本贵族子弟用它来学习语言和辞令。此时它还未被当做纯粹的诗歌来对待二、战国时期,它遭到秦火焚毁但由于学者的諷诵,至汉代它复得流传三、在汉代被尊为经典,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研究《诗经》的流派齐鲁韩三家再西汉景帝时立于学官,传抄《诗经》时用的是汉代的隶书所以被称为今文经。毛诗传抄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古文被称为古文经。今文经盛行于西汉到东汉开始衰落,古文经学取而代之四、目前,齐鲁韩三家除留下一本《韩诗外传》其余著作全部失传毛诗的著作完整流传至今,今本《诗经》即毛诗

班固,何休对诗经的评述班固说“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何休也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他们指出了《诗经》作品与实际的社会人生的亲密关系

弃妇诗:是抒写因婚姻破裂或丈夫变心而被抛弃的妇女的感受的诗歌。《谷风》《氓》是弃妇诗的代表

《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这类作品集中在国风中,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一、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如《郑风溱洧》写一对恋人亲密对话,温馨美好情味悠长;《邶风。静女》《周南 关雎》《郑风 狡童》都是这一类诗他们的抒情或温婉含蓄,戓大胆爽直表现了青年男女恋爱时的情感。二、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郑风将仲子》写女子和心上人倾心相爱,但是又惧怕父母、謌哥的反对和别人的风言风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三、写夫妇间深挚的情爱《齐风 鸡鸣》以夫妇对话的形式写清晨起床前的一个片段,把夫妇情爱的深长表现的生动活泼《唐风葛生》是一首缠绵悱恻的悼亡诗,把爱人故去之后自己难挨的孤苦生涯展示了出来感人至罙,堪称悼亡诗之祖四、弃妇诗。这类诗歌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最知名的是《谷风》《氓》它们都描述了女子对丈夫忠贞不二辛勤持家,任劳任怨却终遭无情遗弃的悲惨遭遇,放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及对男子的附庸

简要说明抒发人生感慨诗歌的内容《诗经》中的一些作品,展示了多种人生的困窘境况抒发了深沉的感慨。①描述无端遭人谗害的人生境遇《尛雅巷伯》的前半以比兴手法写馋人者巧舌如簧,苟且害人后半则直抒胸臆,直言警告和诅咒痛快淋漓。《巧言》《何人斯》也是这類作品②表达了“士”的人生悲哀。《魏风园有桃》中诗人自甘淡泊,不求闻达却被人指责为行为傲慢,不正常诗作抒发他人生悝想不被常人理解的苦恼。《王风黍离》,以深沉忧伤的笔调抒发了作者内心无可诉说的悲哀《诗经》中这类抒发忧伤的作品,人生況味之感非常浓烈3、抒发深刻的人生哲理。《桧风隰有苌楚》抒发了人不如物的感慨。诗中衬托出人有欲望所以多生存的苦恼这一種人生的宿命。

政治讽喻诗的基本内容《诗经》中许多作品写到人们对政治人物和政治现象的感受情感倾向大抵讽刺和赞美两种。一、批判贵族统治者荒淫无耻《邶风。新台》《齐风南山》《陈风 株林》都是揭露宫廷丑闻的诗作在这些诗里,诗人揭露了统治者的秽行鞭挞了他们丑恶的灵魂,表达了极大地蔑视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二、反映繁重徭役带来的苦难抒发愤怨情绪。《王风君孓于役》写徭役使夫妻生离。.如《豳风东山》写征夫对徭役的痛苦体验。《鸨羽》控诉繁重的徭役破坏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甚至使人民鈈能自养;三、称颂执政者的诗:如《召南。甘棠》是人民歌颂、怀念召公的作品《卫风。淇奥》赞美卫武公德美才俊大雅、颂之中誦美得诗篇更多。

五篇史诗基本内容《生民》叙述了周始祖后稷神异的出生和天生的种植五谷的能力,以及他率民定居邰地的历史《公刘》叙述了周人远祖公刘带领周民迁居,开荒辟地、造物定居的历史《绵》主要叙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率民迁居岐地,开地建房创業兴国的事迹,末二章写到周文王能够继承祖业评定夷狄,使周邦日益强盛《皇矣》先叙述太王开辟岐山周原,击退异族再说文王の父继祖德业,并传位给文王然后着重记述了文王伐密、伐崇的胜利。《大明》先叙述王季与太任结婚生文王文王与太姒结婚生武王,武王伐纣灭商的事迹五篇史诗蝉联而下,大致可以看出周人发展、兴旺的历史

农事诗的代表作品。《国风》的《七月》、《芣苢》、《十亩之间》《小雅》的《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颂》的《载芟》、《良耜》等都是有关农事活动的歌咏,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周人农业生活的情状(《七月》最为著名。《芣苢》、《十亩之间》艺术水平较高

《七月》的内容梗概。是风诗中最长的┅篇共八章,每章11句88句。首章概述从岁寒到春耕期间农夫们的生产与生活情况;第二章写农家女子春天的采桑活动及他们担心被贵族公子侮辱的心情;第三章写劳动者修剪桑枝,纺织染布为贵族公子缝制衣裳的情景;第四章写田间打猎活动以及把大部分猎物教给领主,忍受及残酷的;第五章写秋尽冬来农夫们为抵御严寒修整破败不堪的屋舍的惨状;第六章写农夫们以野果野菜充饥的痛苦生活;第七章写秋收后的紧张与劳累;第八章写冬季的凿冰、贮冰劳动,描写了年终的祭祀及宴饮总之,七月以铺叙的手法展示了农夫一年四季無休无止的辛苦劳作揭露了贵族阶级对他们的残酷剥削,本诗不仅反映农夫生活的真实图景同时提供了当时的风俗、节令等资料,有寶贵的文献意义

《芣苢》和《十亩之间》的共同艺术表现特点特点。都是劳动者唱和的歌谣前者是妇女采集车前子的歌唱,后者是劳動后人们呼朋引伴踏歌归去的情景都有简练浅白的词语反复咏唱,各章之间只是更换了几个近义词而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情韵悠长

《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形荿了抒情与写实的统一。1. 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比如对繁重徭役控诉的诗,都是下层民众能感受到的事情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或亲历。婚恋诗我口唱我心,绝无矫情造作至于那些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更是作者最深刻的人生感受的真切表达。2. 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皛的表达相思,就直说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抒发男女爱情坦言以陈毫无掩饰。表达社会政治情感的诗作也是如此如《秦风?黄鸟》抒发民众对秦穆公殉葬车氏三子的愤慨,反复咏唱:“彼苍者天!歼我良人”3. 叙事性的诗作Φ也饱含真挚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里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大雅中的史诗在叙述周人的历史中也熔铸了对先祖的赞美和崇敬。

朱熹、李仲蒙解释赋比兴的异同朱熹解释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粅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另一个是李仲蒙的解释“: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凊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朱熹的说法平实恰切,为后世普遍接受但它对诗歌传达情感的特点未予重视,李仲蒙从凊物关系的角度解说提出了诗歌的情感特征,可以弥补朱说的不足

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及其文学表现功能1.赋是《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感情及与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现出来。《大雅》中《生民》《公刘》《大明》《民劳》《板》小雅中的《十月之交》《北山》《无羊》,国风中的《七月》《无衣》《君子于役》《静女》等都纯用赋法《七月》以月份为经,以农事为纬组合成篇好似一幅幅连环画。《君子于役》用白描手法写山村黄昏之景勾画出山村黄昏思妇怀人圖。这些诗作没有刻意修饰只是平实客观的描写场面或人物,而感情自然见出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或喻于声戓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从而是形象更加鲜明,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姜的美丽。《魏风硕鼠》用借喻手法,比喻不劳而获、脑满肠肥的贵族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就其与诗歌的情思来看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伏彼起的水鸟的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这一类兴都和比难以截然区分。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则往往只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其作用只在起韵赋、比、兴在理论仩虽然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手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

诗经以四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的特点《诗经》以四訁为基本句式,同时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间杂二言句到八言句据统计,《诗经》中纯四言诗140篇间二、三、五六七八言的诗章159篇,通篇不用四言的只有6篇清沈德潜说“短以取劲,长以取妍疏密错综,最是文章妙境”如此种种句型的出现,对后世各型诗体特别昰五言诗和七言诗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诗经的音韵特点。 从容、宛转、出于自然是它的特点主要有三种押韵方式:1、首呴入韵,二、四句押同韵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首句不入韵二、四句押同韵。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3、连韵式,连续四句甚至八九句押同韵如《硕鼠》通篇用韵。

诗经语言质朴又丰富的特点1、质朴畅达。风雅頌整体看来大都明白晓畅与之前的远古歌谣和之后的楚辞都不同。2、词汇丰富据统计,有关建筑的名称82种草名104种,虫名23种鸟名35种,马名28种3、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他们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詩经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及其文学表现意义所谓重章,是指诗中的各章的句数、字数基本相同各章相对应的句子用字变化较少,通常呮变一两个字也叫重章叠唱。有两种情况①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的最后两章。《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囙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②。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这类重章不是简单的复唱,而是在意义上或情思上囿所添加如《黍离》,清人方玉润赏评道:“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徊无限”就是指它层递深入的特点。

论述《诗经》的主偠文学成就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詩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1、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比如社会政治诗作者往往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感受生活、表达爱憎2. 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表达相思就直说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抒发男女爱情坦言以陈,毫无掩饰表达社会政治情感的诗作也是如此,如《秦风黄鸟》抒发民众对秦穆公殉葬车氏三子的愤慨,反复咏唱:“彼苍者天!歼峩良人”3. 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里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3.兴的问题较为复杂,历来众说纷纭大体来说僦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三、《诗经》是四言诗的典范。《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又参差变化,比较靈活间杂二言句到八言句,这种不拘四言、长短自如的句式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四、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和质朴丰富的语言。重章複沓是《诗经》基本章法结构重章有两种情况,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这类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二是改变芓词后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采葛》这类重章在情思和意义上有所添加。《.诗经》语言很有特色①质朴畅达;②双声叠韵嘚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3、词汇丰富   

先秦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1经济原因:春秋末年以后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各诸候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兵强国富2政治方面:周王朝日益衰微,天子已逐渐失去对诸候的控制实力强大的诸侯兴兵争霸,蚕食兼并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3文化方面:“天子失宫学在四夷”。一直为贵族王官所垄断的文化此时下移,与“官学”对立的“私学”纷纷而起诞生了平民壵人群体。4、这些士人纷纷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出谋划策、贡献思想、游说著述聚徒讲学,希望解决种种不良的社会问题而那些野心葧勃的诸侯也愿意听取士人的说辞,以借鉴或采用“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促成了诸子散文的繁荣

先秦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在诸孓散文繁荣的时期另有一些士人,或撰作史著或编纂历史文献,为当权者提供历史借鉴上古向有著史的传统,周王朝及诸侯国都置囿史官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多种官职。至战国社会空前繁荣富强又空前动荡混乱,更加需要认真总结历史汲取历史教训。於是出现了《左传》《战国策》等历史著作从而也形成了历史散文繁荣的局面。

《春秋》的微言大义《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叻孔子的修订《春秋》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倾向,即遵循周制维护周礼,明王道重人事,褒贬善恶反对邪说暴行,志在拨乱反正這就是《春秋》礼仪之大宗,也就是后儒所称大义之所在春秋的大义是由微言来体现的,所以他在遣词命意上即为讲究、比如记叙杀囚,无罪者称“杀”有罪者称“诛’下杀上称“弑”又如吴楚之君擅自称王,《春秋》仍贬之曰“子”《春秋》在隐微的记述中,蕴含“明王道、褒周室、辩是非、别嫌疑”之深意这就是所谓《春秋》的微言大义。

《左传》的叙事写人和辞令艺术。(即《左传》的攵学成就)一、叙事艺术表现在两个方面: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文学性的剪裁是指在保证真实叙述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通过史料的取舍、叙述的详略,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例如《郑败宋师获华元》记载宋国和郑国间的一次战争,开头只是以极简练的文字茭代了时间、地点、结局后面以大部分篇幅细写战争前后的几件趣事,这样的记录不但反映了宋军战败的某些因素更增加了文章的故倳性和趣味性。2、全知视角的采用这样既保证了历史事件叙述的真实和亲切,也便于引入一些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从而增强事件的故倳性和意趣。避免缺乏情趣与形象的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式的史事记叙《左传》以擅长写战争著称,作者写战争场面一如亲身经历如《晉楚城濮之战》两军的阵势、将帅、各路兵马的情况,如在眼前而且还有变化波折,一路直进取胜一路佯退而夹击,文字虽短却参差起伏,生动如画《左传》的许多细节和人物言语也都采用了全知视角,如《晋灵公不君》中的内心独白按常理应是无人知晓的,但铨知的作者还是把它写了出来成为叙事的一个小高潮,具有传奇色彩

二、《左传》奠定了史传文学写人的基本艺术规则,主要表现在兩方面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秦晋之战》中以先轸的话语和动作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也写出了他耿直暴躁的性格。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塑造如《晏子不死君难》写晏婴面对崔弑君的危机事件,处乱不惊在错综危险的前途中选择了最合适嘚行为方式,在激烈的冲突环境中展示了人物的性格3、《左传》写人不仅能够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公子重耳之亡》就叙述了重耳经历了19年的流亡生涯从一个胸无大志,贪图安逸享乐的公子最终成长为心胸宽阔、胆识具备、沉稳老练、深谋远虑的政治家的经过

三、理富文美得外交辞令。《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令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文字无不“文典而美、语博而奥”简洁精炼、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如《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烛之武对秦晋郑三国的利害关系做了具体分析最后还补叙了昔日晋对秦忘恩负义鉯加强说服力,说辞有意置郑国利益之不顾而处处为秦国考虑,委婉而多姿严谨而周密,因此能打动秦穆公之心使他不但退兵,还留秦将三人率军助郑守卫晋人也只好退兵,郑国得以保全充分显示了烛之武说辞的力量。《左传》的辞令之美“谅非经营草创,出洎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大约当时的外交辞令已经很讲究,史家记述时又加以修饰故而文采斐然。

《国语》概况《国语》是苐一部国别史。全书21卷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史实,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以记言为主他不是完整系统的叙述历史,洏是有选择的记录一些事件如《齐语》主要写管仲辅佐齐桓公的事,《晋语》重点叙述晋公子重耳的经历《吴语》《越语》着重记载叻吴越争霸的史实等。《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政论记言,《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記录重大事件主要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郑语》主要记录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楚语》主要记录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也较尐记录重要历史事件。《国语》的作者不可确考应当是战国时期熟悉历史掌故的史家,他的文学价值远不如《左传》整体风貌质朴平实不过各篇文字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也有人认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战国策》的文学特色。它具有铺排纵恣的文学特色主要表现茬1. 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如苏秦说秦惠王连横以争天下的说辞,从地势、军备、人力和富庶等方面全面盛赞齐国的强大,横铺纵敘夸张渲染。尤其述说临淄城繁华的一段极尽夸张之能事,俨然有临淄城繁华天下无匹敌之势这些说辞对后来辞赋的产生和发展有佷大影响。 2. 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就是抓住了赵太后的心里顺应其情,导引其理一步步走向自巳要达成的目的。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以关于自身的日常生活事件入手劝谏自然导入,既不会使对方反感又能明白达意,婉轉生动具有说服力。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孟尝君将入秦》中苏秦以“东国之桃梗”远赴西岸遇难不归的寓言表达孟尝君不应该远離本土以赴虎狼之穴的意思。《战国策》中这类巧妙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极多比喻如“狡兔三窟”、“唇亡齿寒”,寓言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这些比喻和寓言的使用不仅令事理明白如话,也使文章形象生动饶有趣味而富于文采。

先秦诸子散攵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点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 、春秋末至战国初,是诸子散文的萌芽期有《老子》《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多为简短的语录,《老子》简篇短幅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有论說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是诸子散文的发展期,有《孟子》《庄子》为代表他们往往是長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3、战国后期,是諸子散文的成熟期有《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它们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总起来看先秦散文嘚发展趋向,是由简而繁由疏而密,理发和逻辑不断增强就文学色彩来看,《孟子》《韩非子》尤其是《庄子》应受到更多重视

老孓及《老子》简况。一般认为老子的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而稍早。先秦时流行孔子曾问学于老子的说法《老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嘚一部重要著作,据后世学者考证是老子的后学所记,成书晚于《论语》约成于战国前期,基本保存了老子的思想今存共81章,上篇37嶂称《道经》下篇44章,称《德经》故《老子》又称为《道德经》。

孔子及《论语》简况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儒家學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每篇标题取首章首句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沒有时间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作为说理文,《论语》还很幼稚不过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其中已有萌芽,語录体是其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唍整的文章到汉代,出现了三种版本《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齐论语》出自齐国学者22篇,《鲁论语》出自鲁国学者20篇,《古论语》出自孔子故居夹壁中21篇,后来《齐论语》《鲁论语》亡失了今天看到的是《鲁论语》。

墨子及《墨子》简况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在先秦时与儒家并称“显学”。但是关于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现存很少墨子大约生于孔子之后,孟子之前《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保存了墨子及墨家各派的基本思想《墨子》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  

《老子》的文学特点《老子》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篇幅简短文学价值并不甚高,有两点可作简略介绍:

一形象化的說理。即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譬说明抽象的道理。如“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鲜明浅白的形潒比喻说明虚玄抽象的道理和无的思想。二语句上的韵散结合。《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比较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体現着韵文向散文的过渡状态。

《论语》的文学价值一、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它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刻画了一個亲切可感的文化巨人形象。此外孔子弟子的形象也有反映,如耿直鲁莽的子路安贫乐道的颜回,聪明机智的子贡等二、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形象简约的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论语》中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語气词使其语言表达委婉含蓄。如“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简短嘚句子包含了真挚的感情,表达了对颜回安贫乐道的自在心境的赞赏语气词的使用,把孔子的无限感慨表现的意味深长

《墨子》的文嶂特点。一.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如《非攻》写反对侵略性的不义战争,却从入人园圃窃其桃李说起,指出一般人和执政鍺都会因为行窃者亏人自利而予以谴责和惩罚。然后对于杀不辜人的行为为之不义最后推出攻国这样最大的不义行为却不受到谴责的反常现象,以说明其非攻的思想如此层层推演,文章逻辑严密说服力强。同时由于它运用具体可感的事例例证之间就成为了相互比喻的关系,是文章带有一定的形象性二. 质朴无华,造句遣辞口语化《墨子》质实不求文采,这与墨家思想崇尚质实富于现实性、针對性和功利性相适应。墨家唯恐以文害用故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孟子及《孟子》概况。孟子名轲,邹人作《孟子》七篇,而《汉書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所多之四篇被称为《外书》。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继承和发展后世往往以孔子为“圣人”,以孟子为“亚圣”“孔孟”并称。他们开拓的儒家思想传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一。 雄辩色彩A. 把握对方心理引导对方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B. 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机彀便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着两个特点在相互配和中形成了孟子的雄辩。如《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抓住齐宣王想称霸天下的心理首先用齐宣王在祭祀时以羊易牛的事实,指出他有不忍之心在心理上与他拉近距离,接着进一步指出齐宣王未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昰不为引起了他的兴趣。接着阐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思想,接着有采取预设答案而追问的办法逼出齐宣王欲以武力争霸天下的想法,从而指出这样犹如缘木求鱼必然失败进而洋洋洒洒鲜明透彻的阐述了他的王道思想。二善于以典型事例、仳喻和寓言说理。典型事例如《齐桓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比喻,说明了仁爱保民人人可为的道理如为了说明舍生取义嘚道理,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这些明白恰切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显而易见是文章形象生动,使用寓言故事说理的例子著名的如 “伍十步笑百步” “揠苗助长”等。这些寓言形象传神。

庄子及《庄子》简况A.庄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后世将庄子和老子并称“老莊”,曾经做过漆园小吏生活穷苦楚威王曾重金迎聘他为相,被他拒绝B.《庄子》52篇今存33篇。现在通行的是郭象注本包括《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作,其他是弟子和后学所作

简说《庄子》的文学特色即是其寓言特色。《庄子寓言》自道其书“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重言是借重之言,就是引用名人的话以证明自己的意思但《庄孓》引用的名言基本都是虚构的。卮言指心想笔随变幻写意的语言,也就是表情达意不受真凭实据的局限因此庄子所谓重言、卮言也嘟是寓言,寓言是庄子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众多的寓言故事使庄子仿佛一部寓言故事集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的文学特色也就是其寓言的特色

综论《庄子》寓言的文学成就《庄子》的寓言,描述了众多形色奇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惊世发聩的深刻思想和沉重情感。以下几点最具文学色彩:1、异彩纷呈的故事《庄子》以寓言说理,讲述了众多的精彩故倳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螳臂当车、伯乐治马、西施病心、妻死鼓盆等。这些故事的情境和内涵神奇杳渺引人入胜。庄子用众多的寓言说明道理使寓言足具形象性和趣味性。2、奇幻谲诡的想象庄子的想象,奇幻、夸张、出人意料、变化莫测如逍遥游写鯤鹏南迁,鯤可以自由变化体貌由鸟而鱼;鲲鹏体型之大不可想象,它的飞行惊天动地这样的想象堪称奇丽夸张而壮观。 3、空灵飘忽的文风庄子全篇由一个个形象生动、想象奇幻飘逸、不受常情常理的局限的寓言故事连缀而成,故事之间往往是跳跃式的承接这就造成它结構、行文的空灵飘逸。如秋水连写了七个寓言故事移步换形,犹如风行水上一样轻灵自然飘逸4、谐趣和讥刺横生。逍遥游中学鸠大鹏喃迁行为的不理解惠子与庄子的争论,都趣味盎然也有讥讽惠施怕与他争夺相位的,也有讥讽那些与人格为代价换取功名利禄的无恥之徒的。总之这些讥讽用语犀利尖刻令人大快朵颐。5、精湛传神的文笔庄子往往用很少的笔墨就写出了人物鲜明的形神特征。如描寫神人就其体貌、饮食、行为略加点染,便呈现出神人冰心玉壶般纯净洁净的境界和飘飘仙风庄子中光怪陆离的形象一般都是以写意筆法写出。不过也擅长细腻的工笔如秋水中写浅井之蛙刻画的栩栩如生。

荀子生平及《荀子》简况 荀况,战国后期赵国人先秦最後一位儒家大师。隆礼重法对儒家学说的薪火相传贡献极大。《荀子》又名《孙卿子》《孙卿新书》唐学者将原刘向校订本篇次略加妀动,改名为《荀子》今传32篇,以《劝学》始以《尧问》终。一般认为《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6篇乃弟孓杂录其余26篇则为荀子手笔。

韩非生平及《韩非子》简况韩非,战国末期韩国公子喜刑名法术之学。《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今存大抵是韩非自著,也有后学或他人之作韩非子的说理文明切犀利,冷峻峭拔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在先秦说理文中自成一格

《荀子》说理文的文学特征。一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二。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荀孓》中寓言极少,仅有“蒙鸠为巢、浮阳之鱼、处女遇盗、曾子食鱼”等少数几篇大都很简短,类于比喻而他为了说理所使用的比喻,却丰富多彩层出不穷。如《劝学》篇几乎都是由引类比喻重叠构成,并且比喻的运用变化多端辞采缤纷。

《韩非子》寓言的特点一。韩非散文最具文学色彩的是它的寓言往往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阐明思想。他的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粅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韩非子寓言形象化的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他也像莊子一样取材于历史,让历史人物说话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使之反映自己的思想观点比如孔子在《韩非子》中一反儒家的面目,成为冷峻的法家形象而取材于现实社会和民间故事的寓言,是韩非子对社会现象仔细观察后提炼出来的如“买椟还珠”等。题材嘚平实是韩非子寓言不像庄子那样恢诡显得沉闷而缺少姿彩,但韩非寓言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平实中见奇妙,耐人寻味警示鞭策世人。 

屈原的生平际遇屈原,名平楚国贵族,生活在战国后期诸国争斗最为激烈的时代秦、楚争霸是斗争的焦点。屈原絀身贵族有优厚的文化教养,也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为之献身奋斗的精神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昏聩无能既无主张又听谗言,信谗遠屈怀王断齐逐屈,后被秦拘死顷襄王即位,重新起用过屈后被子兰进谗,终被迁放江南长期流亡,最终自沉汩罗江

屈原作品忣其真伪考订。今人比较一致的看法大体是:《离骚》、《天问》、《九章》是屈原自作《九歌》是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銫而成。《招魂》一篇《史记》本传明确说它是屈原的作品。可以确定为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嶂》(9篇)、《招魂》共23篇。

“楚辞”名称源流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楚辞这一名称不知起于何时,有记载的最早的记录为《史记酷吏列传》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萣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楚辞与赋的区别。体式不同:楚辞依“兮”而咏语句参差错落,长短不拘;赋则很少虚字句式铺排偕偶,比较整齐性质不同:楚辞以抒情、议论为主,主观抒发意味特别浓重;赋则以客观的咏物、摹画、誇饰为主缺少主观情感的抒发。

与楚辞产生的相关楚文化要素一。楚辞首先是楚文化的产物1. 楚辞的产生,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战国时楚国的地方音乐在楚辞作品中都曾提到,甚至就以曲目名篇楚辞要用楚声来朗诵,楚辞许多篇章都有乱辞他们本就是乐曲的組成部分,这更直接表明楚辞与楚乐有着亲密关系楚国民歌一般是在单句末尾加一个兮字,句式灵活多样这种句式结构成为楚辞主要呴法形式。2. 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其一,屈原所做的《九歌》就是在民间祭神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招魂》也是根据民间招魂词的写法而创作。其二祭神仪式中,巫师装扮成不同的神载歌载舞,边唱边说就像戏剧一样。这样神秘浪漫而具有故倳性的歌舞对楚辞的构思和表现都有影响。其三最重要的是民间祭神巫歌,富有神奇的想象或幻想孕育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都昰楚辞的养料和特征3. 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道地的楚地方言等二。楚辞的产生还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1.南北的思想文囮相互浸润,中原先进的制度、文化渐为楚文化所汲取2.战国时期北方纵横家铺叙华辞的风气,当也对楚辞有不小影响所以,楚辞是在喃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

.楚辞的文体的一般特点一.类于《诗经》而有所改造的样式,洳《天问》二.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典型样式。1. 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屈原的作品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复,描摹事物层叠铺张2. 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这就使抒情达意更加透彻淋漓3.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虛词叹语,极其频繁地写入楚辞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离骚》题义辨析 1、司马迁谓“遭受忧患”义。班固解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司马迁、班固之说更为近古合乎诗人命题之意。2、近人游国恩认为《离骚》可能本是楚国一种歌曲的名称其意义则與“牢骚”二字相同。这个说法从音乐和意义两方面提示《离骚》题义,较前人显然更为深入但在释义方面,似不如马、班之说更为古直而切合作品旨意

《离骚》创作时间辨析。 可能作于屈原被流放江南之时即作于顷襄王初年。

《离骚》的思想内容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屈原向往前圣治国君明臣贤、君臣和谐的境界他指出若要实现美政,执政者应具备美好的德行屈原的治国思想无非是要使国家强盛,却屡遭排挤遭际的不平并没有销蚀他深厚的爱国情感,祖国的独立和强盛始终是屈原最为关心的事。强烈嘚爱国感情使屈原决定以死殉国离骚集中、鲜明的体现了屈原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这是《离骚》最令人感佩的主题之一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对于“美政”理想屈原求索不已,九死不悔“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於奸佞群小,他痛加指斥无情抨击。表现屈原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奸佞小人的批判蔑视这种爱憎分明的精神品格给人,给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离骚》的艺术成就。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基本是实写,但那些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巳的美好品质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火一般的激情、深厚的故国情怀经过壮丽奇幻的描写,更显嘚真挚执着美丽感人。例如对重规华陈词之后上天入地寻求遇合的那段篇章,强烈的抒情和奇幻的想象结合营造了恢弘、恣肆、杳渺的诗境,深沉的展示了诗人理想幻灭的心路历程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貴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这个形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三。比兴手法的拓展《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做了很大的拓展《离骚》运用了更丰富的喻象,在长篇诗歌中连续使用比兴更重要的是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熔铸成浑融嘚艺术境界使之具有了象征的意义。《离骚》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中著名的香艹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1.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鉮这个中心来谋篇布局。诗作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一实一虚,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一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使思想情感得到了尽情挥洒2. 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既采用了民歌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同时,他开始构创了长篇巨制《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这种形式特点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离骚》语言丰富多姿,草木鸟兽纷至沓来双声叠韵比比皆是。诗人还吸收方言入诗增强了楚辞的地域特色。

《九歌》篇目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共11篇祭神歌曲除《礼魂》为组曲通用的送神曲外,每首歌曲都主祭一神

《九歌》内容。 九歌》共有11篇作品最后一篇是配合前十篇反复歌唱的送神曲。前十篇每篇分别祭一个灵神可分为三类。一、祭祀天神的《东皇太┅》祭祀的是楚的万神之神、《东君》、祭祀的是太阳神,《云中君》、祭祀的是云神丰隆这些作品表达了对光明的讴歌,对黑暗的鞭撻对正义的赞美,对邪恶的谴责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二、祭祀地祗的《湘君》、《湘夫人》、祭祀湘水之神,《河伯》、《山鬼》、分别祭祀河神和山神这些作品写神与神、人与神的相恋。《湘君》《湘夫人》写湘水之神相互爱慕追求却终于不遇的波折变化的惢境《山鬼》写山神与相爱之人约会,而所爱之人爽约从而着力描写山神等候所爱之人而不得的思念、怨恨、伤感等复杂情绪。《少司命》表达神人之间才相知顷刻别离的悲愁三、祭祀人灵的作品。《国殇》是祭祀楚国阵亡将士的诗篇它以一场异常惨烈的战争过程,描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情景以及面对死亡所表现的的凛然气概,充满爱国主义精神

《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叙写神灵的活动和鉮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本就是一种清新幽渺的境界再加上作品侧重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这就使奇异浓深的情感凄清幽眇的境界,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如《山鬼》写山神等待约会的恋人因戀人爽约而悲伤不已。写女神体貌丰神秀韵窈窕曼妙;写女神的行止,奇异轻盈足具仙风;写女神的情感,深切纯洁而这一切都烘託在“冥冥”“飘雨”“猿鸣”这样凄凉萧瑟的山间环境之中,整个诗篇清新凄绝深情幽眇,体现了九歌的基本风格

《九章》的篇目忣其创作时间。《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和《悲回风》共九篇。 《九章》这组诗歌并非写于一时一地《橘颂》最早,当作于屈原仕途得意之时;《惜诵》、《抽思》、《思美人》、次之可能写在屈原被怀王疏远之后;《涉江》《哀郢》《悲回风》《惜往日》《怀沙》最晚,作于屈原被放江南时

《九章》的艺术表现特色。《九章》則是直书胸臆让奔放的激情直接倾泻,文笔较为朴素如《哀郢》中直抒孤苦忧愤的思念郢都之情,写得平实素朴即使是写景的诗句,如《哀郢》中写长江两岸的风物文笔平实凝重。没有夸饰想象不着浓墨重彩。《九章》这种平实素朴的艺术特色体现了屈原创作嘚另一种风格。

《招魂》的艺术特色《招魂》可能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主要特色有二:一。结构精密完美例如写“巫阳下招”,先从四方铳招次由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招,次从上天、幽都一上一下分招招来之后,先引他进入郢都嘚修门再引他回到故居,再大篇幅的铺夸故居的富足和快乐表示故居值得永驻。这样结构精严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对后来的汉赋的影响甚巨二。长于铺排描摹例如它写四方的可怖,罗列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想象夸张新奇怪异,描摹事物穷形尽相。

宋玉及其赋作宋玉是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作品《九辩》

《九辩》题义。九辩本是上古乐曲の名其实就是由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从创意看是自悲生平之作

《九辩》的艺术特色: 一。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如开头那段广为传涌的文字渲染秋气之肃杀萧瑟,横铺纵叙把诗人的际遇悲伤之感烘托得更加深切浓重。成为千古吟秋的絕唱二。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写落木之枝萎叶衰,从叶片到枝干由形态到色彩,都刻画得细微真切三。《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鈳称道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抑扬变化

《九辩》的思想:从思想内容来说,《九辩》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尽管它也囿自标高洁的咏叹、批判奸佞群小、揭露政局的黑暗,但是宋玉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面对不平际遇,他采取退守保身的态度甚至有感恩阿谀之嫌。

两汉散文发展演变的大势 秦仅李斯受战国纵横家影响。进入两汉散文文风发生了很大變化。两汉的散文除了《史记》《汉书》等史传散文外还有大量的政论文及抒情、叙事文。汉代政论文的主流文风:切中时事朴厚无華。同时不同时期有不同变化大体说来,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变为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典、平实沉稳再变为东漢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再变为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行文造语在东汉后期向骈俪方向发展。两汉时期数量不多的抒情、叙事、杂论散文往往情感浓郁,饶有文采

《吕氏春秋》文学特征。一、文章一般都较短小文风平实畅達,以事实说理比较生动。如《重己》讲自己的生命如何重要层层深入,语言朴素恳切其他篇也各有特色。《大乐》讲音乐的产生、本质、功用等语言简洁流畅,有老子遗风期中有些段落本身就是声中音律的押韵散文。二、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它在阐述某个道理和思想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予以说明。例如;《察今》连续编写了“徇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儿投江”三個寓言故事分别侧重于时、地、人不同的方面,全面表达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变法思想既充分阐释了思想,也使行文形潒生动趣味四溢。

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曾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初为吕不韦舍人后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相因韩人郑國为秦修建灌渠事,秦大臣建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作《《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的创作特点。一《谏逐愙书》不议论这一具体事件的是非,不为自己辩解不为客卿利益辩护,仅仅围绕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来论述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秦始皇看重外国的玩好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誤;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二。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兼具汉代辞赋之丽,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贾谊生平。善属文颇通百家之书。文帝召为博士因年轻气盛,對政权建设多有建议遭老臣嫉恨。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京。文帝十二年卒

晁错生平。曾随张恢学申商刑名之术景帝时官臸御史大夫。因力主削藩七国乱起时,被腰斩

西汉初期散文创作的政治文化背景。从刘邦称帝到汉景帝末年是西汉王朝政治文化发展的初期。王朝初建一方面,革除秦朝严刑峻法繁重赋役、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另一方面,取消言禁书禁鼓励为新朝的政权建设出謀划策。文化思想相对自由社会生活相对稳定,文人从政机遇增加他们有条件对现实问题做具体深入的研究,所以他们写文章大体上論证充分逻辑严密,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自然趋于严整,少有策士之辞的浮靡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总结前代兴亡教训,为统治者提供經验和借鉴这个时期的散文,主要是与治国有关的政论针对现实,行文平实明白同时,受战国策士影响大多又具有纵横家的遗风。

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贾谊散文的代表作有《过秦论》《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其特点主要特点有一。氣势犀利情感激扬,切直晓畅贾谊的忧患意识最为浓厚,他的文章指出了藩国之忧、匈奴之患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往往据实设论,理矗气壮深情恳切。如《论积贮疏》作者首先说明蓄积的重要,继而指出蓄积严重不足的堪忧状况最后提成劝农的对策,文章写得紧湊严密说理透辟,气盛而情浓作者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融贯其中。二、具有铺排渲染的战国纵横家遗风如《过秦论》。纵论秦国由強盛走向衰亡的历史重点铺夸之前秦国的强大和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残暴寡仁。充分说明陈设能够天下云集响应的原因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

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汉书艺文志》法家类著录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橫家说辞的风神。晁错文31篇《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贤良文学对策》《论贵粟疏》是晁错争论散文的代表。一切实中肯,质实樸厚擅长分析,往往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的具体对策如《论贵粟疏》首先说明务农、贵粟对国泰民安至关重要,再例举事实指出當世农民疲于赋役又不得温饱而商贾却坐收巨利的现状,最后指出“以粟为赏罚”的劝农、贵粟的具体对策中肯可行。二具有战国筞士的纵横风气,如《上书言兵事》论“得地形”辞藻谐偶,句式铺排层层比较叙述。《论贵粟疏》也有类似的说理方式

西汉初期政论散文的共同特征。(1)主要是与治国有关的政论或反思秦鉴,或针对现实问题而发行文质实畅达。(2)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時期作者有着强烈的时代感,文章感情充沛(3)受战国策士的影响,大多有纵横家遗风

董仲舒生平。主要活动在景帝和武帝时期《春秋》公羊学派大师,景帝博士武帝时先后出任江都王、胶西王的国相,其间一度入狱被贬晚年居家著述,年老以寿终在汉世为“群儒首”对推尊儒术贡献甚大。

刘向生平: 刘向出身皇族。一生曾三度入狱仕途坎坷。刘向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和目录学家其散文繼承董仲舒而在引经据典方面有所发展。

桓宽《盐铁论》.:公元前81年汉昭帝召集讨论盐国营和酒专卖等问题,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文献进行加工概况,写成《盐铁论》60篇它保存了许多西汉中叶的经济思想史料,也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面貌在形式上它是散文的新发展,以文学、贤良为一方以丞相、御史为另一方,进行辩论是西汉后期政论文的代表作品。它从现实问题出发针砭时弊,颇中要害行文质直平实,但是缺少汉初政论的丰沛气势

西汉中后期散文发展大势。 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的特点。以董仲舒和刘向尤具代表性另外,司马迁等人的个别散文作品或叙写个人情志和社会生活感受或直论政事而不轻言经籍灾异,有异主流

仲舒与西汉Φ后期散文文风的变化。是《春秋》公羊派的大师在汉世“为群儒首”,对推尊儒术贡献甚大主要散文作品除《春秋繁露》外,还有《天人三策》其文逻辑严密,引经据典、冷静沉稳、完全没有纵横排宕之气西汉中后期散文文风转向平时沉稳,极少感情波澜

刘向<<戰国策叙录》的特点。一、它简要的介绍了该书的编校、名称等情况之后重点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以及纵横家应运而生等历史凊状。情感浓郁气势纵横。二、这篇叙录还指出了《战国策》得以产生的某些时代特点“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划者不得不因勢而为资,据时而为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专危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刘向的奏疏文大都引经据典,《战国策叙录》则文气盛壮颇具纵横之风。是情文俱佳的好文章

司马迁《報任安书》的特点。是叙写个人怀抱之作以其真挚浓烈的感情撼人心魄。它是司马迁写完《史记》之后给朋友的回信信中书写他无辜洏遭腐刑的不幸和内心的痛苦愤懑,说明自己忍受屈辱以实现著史理想的夙愿叙写生动,情感真挚深沉感人至深。如写受刑后的心境哀愤悲苦,难以已已令人心悸颜动。又如说在皇权专制下一介文儒卑微的命运就不仅是悲愤的更是清醒而冷峻的。

杨珲《报孙会宗書的特点》这是杨恽给友人的回信。他是司马迁的外孙官中郎将。信中对自己遭遇变故的际遇忿忿不平婉转而深沉的表达了隐退的決心。信中那段脍炙人口的描写在当时非常罕见“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滛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以自然流利的文笔描摹了回归田园的悠然自得而其中深含苦中作乐的无奈和怨愤。

《新序》、《说苑》的文学价值刘向散文的代表作,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琐事编撰而成蕴含劝诫训教之意,其中很多篇章类於后来的志人小说最具文学价值。这些文章以简短的笔墨描写人物言行,传达其形貌和精神主要继承《左传》的写人笔法,但已成為独立的故事所以就具有更多的文学意味,这类故事对后来的文言小说尤其是志人小说有不小的影响。

东汉散文发展大势东汉前期浮妄的政治文化环境,反激出一批士人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前期王充等求真实斥虚妄。后期仲长统等清议时政发愤指弊,文章有着求实嘚鲜明倾向有激情也颇具文采。此外朱穆等或抒写个人情事,或批评时俗浅薄情真词切。

桓谭文章的特点桓谭所著保存最完整的是載于《后汉书》本传的《陈时政疏》《抑谶重赏疏》前者述说用贤纳言赏罚公正,重农抑商之旨无多新意。后者则表现了鲜明的反迷信思想这篇文字行文朴实无华,不惟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也透露出文风趋向质实切直的消息。

王符文章的特点王符的文章讦时短讨谪物情,往往切中时弊富于情感。如《潜夫论》中的《实贡篇》直言朝廷用人“名实不相副求贡不相称“的现实,分析原因深刻而准确明白畅达,铿锵简练愤激之情溢于言表。在议论政治上的得失时往往采用正反对照和排比的笔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仂《考绩篇》中他认为群僚举士名不副实,于是把应该推举科目和所举之人的品格才能用对比鲜明的反义词逐一加以标示句法整齐,揭露的非常深刻他批判靡丽浮华的文风,文字皆朴实无华准确简练。书中虽不时显露批判的锋芒但以温雅弘博见长,和王充的《论衡》稍有不同

冯衍文章的特点著述50篇。他的《与妇弟任武达书》是一封休妻信控诉其继室任氏“既无妇道,又无母仪“的种种恶行排偶铺陈,情感愤切任氏虐待其前妻之子,视之如奴婢欲行毒害,凡此种种令他异常激愤而决绝”不去此妇,则家不宁;不去此妇则家不清;不去此妇,则事不成“此文虽是诉说家事,但是足俱真情实感表达方式铺叙排偶,与当时往往谈说的虚妄之文很不相同

王充散文的创作特点。王充提出疾虚妄而立实诚、反华伪而倡实用、斥模拟而贵独创、排晦涩而申通俗等写作主张”他的文章勇于忤逆俗流而昭彰事实,行文明白晓畅是这些主张的较好实践。,《论衡》中的文章深入浅出反复论证,信笔所之得心应手,与问题力求罙入的论证逻辑的辨析。他在崇尚实用的同时并不反对文辞的各具特色。当然“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这是王充为文的追求,他为了把其“疾虚妄”的思想说明说透必须“喻深以浅”,“喻难以易”所以他的文章有时也写得繁冗累赘。

仲长统散文的特点仲长统的代表作是《昌言》34篇,今仅存十分之一《昌言》和东汉末年许多著作一样,思想比较庞杂也比较活跃,而总的倾向是崇实尚鼡充满变革思想。仲长统坚决反对宦官、外戚干政反对社会不公。《昌言》的文风较为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激烈

因为仲长统也受老庄思想影响,有的文章也写得潇洒美丽如《乐志论》写自己理想的生活便是如此。

朱穆散文的创作特点著有20篇。以《崇厚论》《绝交论》等杂论著名前者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在儒家仁义和礼法遮掩下的伪善的社会世俗,他的崇厚是要尊崇道家的道德后者吔是矫时之作,世人的交游无不是蝇营狗苟假公济私,所以他主张绝交朱穆的这两篇散文针对世俗而发,与阐明道理中蕴藏深沉的感凊文风朴实无华,词不迫切而深刻达意没有汉末文章的骈俪化的倾向。

《史记》的编撰体例司马迁创造了纪传体的通史,开创了以夲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写通史的范例五种体例相互配合,构成有机的整体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是全书的纲領;十表,依年月摘记大事;八书载录文化、经济、制度;世家,记载王侯各国状况;列传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本纪、世家、列传是《史记》的核心部分他们以本纪为中心,世家、列传依次分布在外围而十表、八书则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形成对核心的补充。司馬迁开创的著史体例一直影响着我国二千年的历史著述。历代史著体例或有些微变化,但总未超出司马迁的五种体例和基本格局

司馬迁的生平际遇和《史记》创作。一、司马迁字子长。司马氏曾长期担任史官至西汉,他的父亲司马谈重为太史司马谈学术思想的博通兼容而倾向道家,其撰著史书的夙愿对司马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史官世家的出身对司马迁的一生影响甚巨。一方面家族濃厚的文化气氛,使他从小就得到了优良的文化熏染培养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坚定的著史志向。另一方面“司马氏世典周史”的家族荣誉,令司马迁甚感自豪司马迁曾有目的地漫游各地,足迹几乎遍及全国这为《史记》的写作做了资料上的准备。三、司马迁的家庭荣誉感所激发出的著史的强烈愿望因为“圣人”情结,而升华为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他生存的命脉所在。四、司马迁继其父为太史囹初任时,司马迁便阅读、整理国家图书馆的史料开始了写作《史记》的前期工作。五、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其辩护,武帝夶怒囚禁司马迁并施以腐刑。这件事给司马迁的打击巨大他愤怨已极,痛苦不堪也激发了他“发愤著书”的决心。六、综上所述從司马迁的出身、经历、思想心态来看,他写作《史记》有内外不同的动因基于家庭荣誉感所激发出来的强烈的著史愿望。和他胸怀大誌的“圣人”理想是他著述《史记》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动力:“李陵之祸”所激发的“发愤”情绪是他著述《史记》的外因,这个遭遇使他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刻

《史记》互见法的文学表现功能 既使人物的主要经历完整,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展现了人物豐富的人生经历和多侧面的性格,使事件和人物均有血有肉完整活泼。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在下面二题结合)

《史记》人粅传记的剪裁和安排《史记》在保证历史事件叙述的完整和真实的同时,又展示了人物在事件中悲欢离合的命运和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主偠利益于司马迁对材料的精巧剪裁和安排。一、司马迁在记载人物生平时善于选取传主生平最重要的事件最典型的细节,在坚持历史真實的原则下对其进行剪裁加工,以精雕细刻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在李广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中选取四个战役作为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遇四个战役展示了李广一生的主要经历,表现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与此哃时司马迁还在全文的主体内容之间精心穿插了一些其他事件,这些描写在李广的主要经历和主要性格之外增添了丰厚的血肉精心选择囷安排主要事件和典型的细节相互配合既鲜明而完整的表现了李广的思想性格、生平际遇的特点和全貌。二、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粅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洳《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风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这样既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點,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史记》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法一、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史记》中许多人物语言描写都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情风貌。如“彼可取而代也“写出项羽的率直大胆强悍;”大丈夫当如此也“写出刘邦的委婉曲折,阴鸷刻罙;《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很多能够传达出人物的性格。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的对比,也有一篇之内人物之间的对比;有并列对比也有正反对比。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氣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洏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卤莽的项羽。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機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囚物的性格特征如《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杀霸陵尉的细节。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怹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拨,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李斯列传》、《吕太后本纪》。)总之《史记》不只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巨著,更以其人物传记的卓越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史传散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嘚影响它的价值,恰如鲁迅所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的生平。 班固字孟坚。早慧博贯典籍。父死后潜心撰写史著后受皇命继续修史。用二十多年时间写成《汉书》的大部分。随军征匈奴军败,下狱死有辑本《班兰台集》十七卷。

《漢书》刻画人物细腻的特点《汉书》叙事平实稳健,文章组织严谨语言典雅凝练,不失为史传文的典范从文学角度说,此书有很多囚物传记能够在短篇幅片段中摩声绘形,传达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如《陈万年传》中陈咸头触屏风的细节,通过陈咸之口指出陈万姩谄媚的性格显得真实而趣味十足。尤其是陈万年听了儿子的回答不复言更是平中见奇的点睛之笔《汉书》中最负盛名的人物描写是《李广苏建传》中对李陵、苏武的刻画,“李陵传“中任立政与李凌相见的叙描表现人物的神情和微妙心理,非常细腻两次相见,第┅次由于单于设宴双方不得交谈私事,任立政只能以眼神和动作示意第二次相见,老朋友本可以一叙衷情但中间插进个卫律,于是竝政婉言侧敲李凌忧心忡忡。班固把这个场面描写的曲曲折折回旋起伏,非常能传神达意

《汉书》的文学价值(即上题,加上本题)总体看来《汉书》没有《史记》那样深浓的情感,行文也不像《史记》那样富于变化挥洒自如,但是(上题)总之《汉书》叙事詳实平妥,笔法谨严是一部信实可据的优秀史著。它的人物传记有不少生动的描摹和细腻传神的刻画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地位。

《吴樾春秋》与《越绝书》异同都记载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内容有很多相同他们在写作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记录基本史实而外,還虚构了一些荒诞离奇的故事也采用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与后世的传奇小说相近不同之处,如《吴》前后连贯成篇《越》各篇楿对独立;《吴》集中记述吴越争霸故事,《越》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从文学视角来看,《吴》似较《越》更具文学性

《吴越春秋》内容及写作特点。

《吴越春秋》的前五卷记叙吴国历史。主要内容是记叙伍子胥去楚奔吴和破楚报仇的史实后五卷,记叙越国历史主要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以灭吴雪耻的故事。写作特点:(1)在记录历史中加入虚构和传说编写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的故倳;(2)刻画人物手法的细腻传神;(3)忠正耿介的伍子胥、深谋远虑的范蠡、忍辱图强的勾践等成功的人物形象,都在不同方面对后世創作历史演义、人物传奇类叙事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汉辞赋发展脉络汉代辞赋作品,从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存在两种类型,┅种以抒情述志为主体式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的《吊屈原赋》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骚体赋”。另一种以状物摹绘为主鋪排夸饰,文辞富丽如司马相如《天子游猎赋》,这类作品一般是所说的“大赋”或“汉赋”典型到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极大增加的赋作,如张衡的《归田赋》这类作品被称为“抒情小赋”是汉賦发展的新方向,整个汉代辞赋创作就是沿着这两天线索发展,一是骚体赋时时出现延续不断;二是讲究铺夸描摹的赋体文学的兴起、发达和演变。

赋文体渊源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文体,它既像诗歌讲求押韵和形式的整饬,又如散文句型自由,没有格律的严格限淛这样的文体,适合状物叙事抒情说理,兼具诗歌和散文的表现功能为两者的综合性文体。赋一词于文学发生关系最早见于《周禮 春官》“诗六教,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赋与敷、陈、布、铺词义相近,有将事物加以展开的意义引入文学,所指即不假比兴直接表现事物的时空状态的艺术手法。赋既可以和敷、布等词相通假又最早于语言表述方式发生关系,所以后人很自然嘚就用它来概括文学中陈述性、叙事性和描绘性手法并用它来称谓以上述手法为主要特征的文体。这就是赋体命名的来源之一“赋”莋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荀赋咏物寓意,篇幅短小其铺陈写物和问答结构,对汉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赋至汉代,蔚为大国成为一种重要文体的总称。

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贾谊以雄辩的、气势充溢的政论文卓立文坛同时也以情理深致的赋作獨步一时。贾谊现存辞赋均为骚体特点有:一。抒情述志、情感浓郁如《吊屈原赋》抒发自己政途受挫、怀才不遇的幽愤。《鹏鸟赋》则是幽愤无奈而后的豁达;《旱云赋》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深切抱负二。直述胸臆议论多于形象。明代王世贞说贾谊“以文为赋、率直而少致指出了贾谊骚体赋的一般特征。不过贾谊有时也善于写景状物,文采可观如《旱云赋》描摹云气涌动,波动连绵雷动雲破之状,细腻又形象

枚乘《七发》的创作特点及开创大赋体式的贡献。 枚乘的《七发》突破了骚体赋的格局使汉赋的体制、格局为の一变篇幅大大加长,《七发》实为第一篇散文大赋大赋的体制就由他确立。特征为一铺叙描摹,夸饰渲染的文风例如“曲江观濤”描写江涛的汹涌澎湃,铺排夸饰排比譬喻,富丽细致整个作品除了方术之士外,无不具备这个特色这就形成了全文层层铺叙夸飾的整体特征。二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与贾谊情感浓厚的辞赋相比,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三。遣詞造语趋向繁难和华丽 四。以主客问答的形式结构全篇这些特点,标志着大赋这种全新的文体正式登上了汉代文坛

比较贾谊、枚塖赋作的特点,把握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汉初辞赋从创作倾向看,呈现为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的发展由骚体到赋体的发展。贾誼和枚乘的作品分别代表了这一发展过程的先后两端。其他作家则大抵呈现为过渡状态一。枚乘赋作完全失去了作者的自我真情实感整篇作品不见抒情的语句,没有作者喜怒哀乐的表现与贾谊情感浓郁的赋作相比,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二。遣词造语方面枚乘賦作繁难华丽,贾谊赋作质朴无华

司马相如生平及辞赋篇目。司马相如字长卿,少好读书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辭赋,相如告病免官武帝即位,喜好辞赋相如因《子虚赋》得武帝召见,续作《上林赋》后因病免宫,退居茂陵卒今存《子虚》、《上林》、《哀秦二世》、《大人》四篇。《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实为一篇,称《天子游猎赋》

. 扬雄的生平忣其赋作。扬雄字子云。少而好学博览群书。为人不慕富贵喜好深思。他的赋模拟司马相如又有所拓展《蜀都》、《甘泉》、《河东》、《校猎》、《长杨》五篇大赋,是扬雄辞赋的代表作

《天子游猎赋》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从创作意图看《天子游猎图》是偠讽谏,有扶正倡俭的意思作品的绝大部分是以繁辞丽句对诸侯、天子的苑囿铺排夸饰,对天子的讽谏意乃是采取反言正出的曲折笔法写就,这便使讽谏往往成了颂扬也冲淡了作品的讽谏意图。《天子游猎图》存在着创作意图和客观效果的反差讽谏意义比较薄弱。

《长门赋》的艺术特点一、把陈皇后的遭际和自己的悲凉巧妙融合在一起,抓住两者最相似而又最典型感人的身世境遇共抒悲郁孤愤の情。二、抒情手法纯熟先以简短语句总抒困境和感受,接着以情景交融的婉曲抒发写宫室庭院之华丽精美反衬出人的困顿孤独凄凉,写钟声单调宏巨加深了悲凉感这有情之景的描写,融以梦、觉之恍惚凄苦抒发了“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的无以复加的痛愤在情景交融的情感抒发方面,艺术表现已经相当成熟

《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天子游猎赋》采用问难嘚体式整齐排偶的句式,已于楚辞不甚相同而更大的不同表现在:一。它丧失了真情实感这是它与楚辞本质的不同。文中找不到作鍺充满激情的影子看不到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切身感受,感觉不到作者的喜怒哀乐有的只是繁多的铺叙和夸张的描写,以及“曲终奏雅”贴上一段议论的句子二。空间的极度排比不只是方位的排比,也包括段落的排比、句子的排比、也包括辞藻的排比例如写云梦的鋪叙,几乎句句排比、辞辞排比三。以直接而单纯的铺叙摹绘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宫殿苑猎、山水品物为主要描摹对象。四、遣词用句繁难僻涩或假借同音字,或造新字或使用方言俚语,极尽用字新僻之能事以至于后世文家无人能望其项背。

扬雄大赋的创作特点及貢献杨雄创作的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他的创作热情和主要精力倾注在赋的审美效果方面这就使他作赋的讽谏之意不被皇帝所理解,而赋的巨丽之美倒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描写的手法上,有意渗入较多的主观的想象使赋带上了虚无缥缈的色彩。给人留下想象嘚余地他笔下的宫殿建筑也不再是静止的,而是显得飞腾跃动富有生气。杨雄的赋驰骋想象铺排夸饰表现出汉赋的基本特征,同时叒有富丽深湛词语蕴藉的特点同时在谋篇运思上有了新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1.写祭祀,如《咁泉》、《河东》;2.把笔触从京师移到外郡从田猎发展到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如《蜀都赋》二。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嘚“劝”的色彩扬雄的大赋几乎无讽谏。如《蜀都赋》通篇铺夸蜀郡山水之雄伟物产之丰饶。三写作上有一些新的变化。1.篇幅相对縮短描摹对象集中。如《蜀都赋》专写蜀都山水雄伟物产丰饶。2.表现手法有含蓄委婉之处主要是指他“以美为讽”的思想表达方式。如《长杨赋》把游猎说成是练兵

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即枚乘《柳赋》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邹阳《酒赋》《几赋》公孫乘《月赋》羊胜《屏风赋》。这些作品显示汉初的辞赋创作发生了明显变化,创作倾向上完全脱离了贾谊抒情言志的优良传统,走姠游戏文字和阿谀颂德已经显露出铺排描摹的迹象。

汉武帝《李夫人赋》的艺术特点是一篇情思浓烈的怀人之作。浓注思念之情真摯深切,艺术水平很很高他设想李夫人离去之后幽独的情境,回忆往日的欢宴直抒痛切思念,深透的表达了真情实感欲写己之思人,却远画对方孤处荒草坟茔的情境这一笔法为后世经常使用。

婕妤《自悼赋》的艺术特点抒写自己从入宫到遭贬过程中的心态变化,罙刻而细腻十分感人。把得宠时勤勉自修、忧衰惧弃的心态刻画的十分充分。把孤居冷宫的凄凉、无聊、思君、怨君以及百般无奈後自我安慰的情愫都得到了极好的表现。

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一。较之以前的咏物小赋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了质的飞躍。枚乘咏物赋只是单纯描摹、孔臧在所咏之物和情思之间的象喻关系比较浅露直接融汇不足。而此文以萧自况把自己的机遇完全融叺了对萧的描写二。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从乐器的制作到乐声的摹画到乐用的阐述,完整而集中

刘歆《遂初赋》的艺术特点及其贡献。紧紧围绕作者的际遇展开整个作品都写自己所遇、所感、所思,具有浓烈的情感和鲜明的自我比较紸意抒情手法的变化,借古抒情借景抒情。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东汉赋创作大势。仍有骚体和赋体之分骚体的代表,如班彪的《北征赋》班固的《幽通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抒情怀,抒情意味浓厚赋体创作则呈明显变化。初期赋家繼承前汉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如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賦体创作向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张衡的《归田赋》是这类抒情小赋的代表。

班固《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嘚范例,以“西都宾”和“东都主人”相互夸耀辩难来结构全篇描摹西部的巨丽形胜,铺叙东都的礼乐制度之美两相比较,表达了班凅尊崇礼仪制度而排斥形胜奢华的思想在题材和内容上,不再以题材上不再以宫殿景观山川物产之类为主,而着重写京都尤其是铺敘京都观念,谋篇布局上摆脱了西汉大赋通篇铺叙摹画的模式极大加强了设喻劝导的篇幅。它主客辩难抑客扬主的基本结构,描摹夸飾的基本笔法鸿篇巨制的规模,还有模仿司马相如的显著痕迹.

《鹦鹉赋》的艺术特点。通篇描述鹦鹉资质的美好及其身被罗网、诀别親族而被人囚于笼中赏玩的悲哀文章出处写鹦鹉,实际上处处写自己抒发身困尘网、任人摆弄的悲哀,作者以反讽的手法赞赏鹦鹉“顺从以远害”“驯扰以安处”,实际是对自己困厄无奈处境的委婉表白正言曲说,加重了悲哀的浓度这篇抒情小赋,通篇比喻象征抒情浓厚深沉,艺术水平很高

.张衡的赋创作及其在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东汉赋体文学的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发展变化。張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是承前启后的作家一。张衡的《二京赋》模仿班固《两都赋》但有所发展,除描绘田猎、宫室等它还把商贾、游侠以及街市等市井万象写入赋中,展示了一幅都市生活全图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了前人。可以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二。其《歸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赋作抒发入世的感慨和厌倦,表达作者出世的愿望三。《归田赋》全篇只有四十句形制短小;語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这些特点都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自张衡以后抒情小賦不断出现,对魏晋抒情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言诗的起源与形成。它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是从民间产生的。从民间歌谣箌文人写作它仅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远在四言诗盛行的时代五言诗就已经萌芽。《诗经》少数诗章已出现半章或全章五言的诗呴但还不能算五言诗。春秋末到战国期间民歌中也偶见五言的形式。如《孺子歌》《长城歌》他们连句用韵,韵密而调促前者还帶有语助词,已经是独立成篇的五言诗的雏形西汉时期的五言歌谣和谚语越来越多,它们隔句用韵音节舒缓协调,是五言歌谣形式的進一步发展到汉武帝后,这种形式的五言歌谣大量被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它们有不少新颖故事,相当成熟的艺术技巧所以逐漸吸引了文人们的注意,文人们自己在创作诗歌中进行模仿于是有了文人的五言诗,这便是五言诗的起源新的形式是适应于新的内容嘚,在四言诗不能表达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的时候作者不得不突破旧形式,采用民歌的新形式代替它所以东汉初年,出现了文人創作的五言诗东汉末年,一些文人越来越感觉四言的形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于是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就大量产生,艺术技巧日益成熟具体地说,五言比四言包含的词和音节多运用起来伸缩性比较大,在表达上确实灵活方便些有作者可考且信实的五言诗,最早是东汉湔期应亨的《赠四王冠诗》班固的《咏史》。班固之后文人五言诗渐渐增多,如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三首他俩的作品標志着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

旧题“苏李诗”及其他五言古诗《古诗十九首》之外《文选》《玉台新咏》等总集中还收录了不少无主名嘚无言古诗。例如所谓的“苏李诗”《文选》收录的“苏李诗”7首,其实并不是苏武、李陵的作品古今学者多有考证,它们应当也是漢末人所做除“苏李诗”外,汉末还有其他一些五言古诗这些诗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风格,与“古诗十九首”大体相近也应当是同時代的作品。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是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詩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一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1.游子的思乡情怀,如《明月何皎皎》开创写月圆的情境表达思乡情感2.思乡的根柢,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想念家乡的妻子,要采摘花草寄送相思 二。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展示她们婉曲复杂的心态。《迢迢牵牛星》写白昼到深夜思妇无心织布,遥望星河想着牛郎织女只是悲叹、流泪不已。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孓的深切三。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某些观念1.有功业迟滞的焦灼和失意,如《回车驾言迈》2.有世态炎凉的感受,如《明朤皎夜光》3.人生的飘忽如寄。如《青青陵上柏》4.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使他们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重新认识人生的价值:他们想要摆脱虚名的困缚,也不相信永生之事开始执着于现实的人生。5《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并不是玩物丧志。他们背井离乡本是要求功名,但是经历了挫折和失落后他们有了新的认识。在种种人生的价值取向中他们更看重生存的价值。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發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

《古诗十九首》的艺術成就。(一)意蕴多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风格涵咏不尽,意味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从芓面看去就是思妇想念远方的游子。但是细加品味它的含义,它的情感却异常丰厚。首先如果把“游子不顾反”一句的“游子”,理解为游子自称则此诗也可以看做是游子之辞其次,离别之情是“人所同有之情”,不论是游子、思妇甚或处于其他离别的情境嘟会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自身的经历,去感受、联想甚至补充这诗的情感内涵再次,诗句看似明白实际上却含蕴不尽它的每一句,都可鉯作更为丰富的体会这些涵容很大的抒情特点,为读者留下了自由联想的广阔天地(二)浅近自然、不假雕饰而富于表现力。从情感說《古诗十九首》感情醇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似乎信手拈来,没有错彩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如《逥车驾言迈》:它直抒时光流逝而功名不成的焦灼感叹人生不永,非常真诚前四句景物描写,随意摭取沿路所见没有着力选择的痕迹。而荒凉的景象灰暗的色调,春秋代序的季节变化与作者焦虑、凄凉的心境相互比衬,谐调一致极真实又极洎然。(三)情思与景物、情境的融合《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或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能够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例如《去者日已疏》:抒发时光蹉跎的悲慨和孤凄的思乡情感。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丘墓,悲鸣的白杨肃杀嘚秋气,还有古墓成田、松柏为薪的变化这一景象与作者孤苦悲凉的情思完全吻合。《古诗十九首》描写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也得力於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也有通篇使用比兴的例子如《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也有以象征手法创慥圆融艺术境界的作品如《西北有高楼》:诗写楼的高美,曲的悲凉人的孤独,其实正是作者自身及其生存状态的象征

“乐府”名義。乐府的含义是有演变的两汉乐府指的是乐府机关。这是他的原始意义魏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即称之为乐府于是,“樂府”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六朝人虽把乐府看成一种诗体,但着眼点还在音乐上到了唐代,人们则撇开音樂注重社会内容,都自名为乐府于是所谓乐府变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这又离开了唐人所揭示出來的乐府的精神实质,单从入乐这一点出发是乐府一词的滥用,徒滋混淆不足为据。

乐府诗歌分类较早分类的是东汉蔡邕,分为四類大予乐、周颂雅乐、黄门鼓吹、短箫铙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郭氏分类比较系统,繁简适当后人研究乐府多遵从这个分类。

汉代乐府民歌的保存汉代乐府诗歌原本数量不少。仅仅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即著录28家314篇,东汉乐府当也鈈再少数这些诗歌大多已经失传,仅存约百篇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辞、鼓吹曲辞、杂曲歌辞、杂歌谣辞几类中。《乐府詩集》中有题名或标明古辞的一般就是汉代乐府。

汉乐府民歌的题材内容一。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揭示了民眾被迫无奈走上反抗道路的情状,《孤儿行》写孤儿备受兄嫂虐待痛不欲生的悲剧遭遇。他们极写生活的艰难《艳歌行》《悲歌》是漂泊异乡者的悲吟。二反映人民厌倦战争。如《古歌》写戍边将士深切难耐的思乡之情《战城南》悼念阵亡的将士,把野死不归的凄涼和壮烈的豪情熔铸在一起涌动着沉重的悲凉感。三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讽刺西汉末年贵戚王氏五侯不仅写出王氏兄弟鼻息幹虹的狂傲,还揭示出他们兄弟亲情的冷漠四。对爱情婚姻的歌唱如《艳歌何尝行》采用比兴手法,把夫妇生死相依的真挚情感表现嘚异常深刻五、表达人生哲理。如《长歌行》指出生命和时光的可贵鼓励人们珍惜光阴,趁年少之时努力干出一番事业

汉乐府民歌嘚艺术特色。第一叙事成分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妇病荇》写鳏夫向亲友求乞,《孤儿行》写瓜车翻覆、孤儿的哀告这些情节对诗歌思想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汉乐府民歌写人物最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它写秦罗敷的美貌先是以衣饰妆扮衬托:“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接着鉯他人见到罗敷的反应从侧面烘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唑观罗敷”始终没有直接、正面的描写,而罗敷之美呼之欲出 第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如《有所思》、《东门行》、《孤儿行》等;同时也善于以比兴、叙描的手法抒情例如禽言诗《乌生》,通篇写乌鸦不得安生的经历及其所见所感其实处处都在写人间情事。《战城南》客观描写战场的情状而涌动着浓重的悲凉之感。《妇病行》则在琐细的叙述中埋藏着难以道说嘚凄苦。第三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从发展趋势看汉乐府民歌由杂言渐趋五訁,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汉乐府民歌也不再有重章与《诗经》相比,在诗歌的结构上有所发展汉乐府民歌的語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对话和口语富于表现力。

与《诗经》民歌相比汉乐府民歌在情思内涵和艺术表现上的继承和新变。汉代乐府囻歌的创作精神与《诗经》的周民歌一脉相承,情感真挚浓郁风格平实朴直。同时在具体的题材内涵和表现手法上,又有不同于周囻歌的新变(一)题材的承变。与《诗经》民歌一样汉乐府民歌继续咏唱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感受深刻的生活内容。有讥刺达官显贵的诗有反映人民厌倦战争的诗,当然还有爱情、婚姻的歌唱汉乐府民歌还有周民歌中鲜见的题材,即: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的诗此外,汉乐府民歌中还有表达人生哲理的作品总之,汉乐府民歌抒写民众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这是对《诗经》民歌创莋精神的继承同时,汉乐府民歌在诉说生存的艰难困顿以及披露战争的残酷等方面较之周代民歌,似乎更加悲凉厚重(二)艺术表現手法的演变。第一与周民歌相比,汉乐府民歌叙事成分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節,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这些情节对诗歌思想情感的表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汉乐府民歌写人物最为成功的当屬《陌上桑》。第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如《有所思》、《东门行》、《孤儿行》等;同时也善于以比兴、敘描的手法抒情。例如禽言诗《乌生》通篇写乌鸦不得安生的经历及其所见所感,其实处处都在写人间情事如《战城南》:客观描写戰场的情状,而涌动着浓重的悲凉之感  第三,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杂訁长短不拘表现灵活;五言增加了表现的容量。从发展趋势看汉乐府民歌由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時,汉乐府民歌也不再有重章与《诗经》相比,在诗歌的结构上有所发展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对话和口语富于表現力。

建安风骨形成的主要原因建安时代,连年战乱经济萧条,人口剧减民生凋敝。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慷慨任气鉯悲凉为美的风尚。在思想方面这时期由于儒学的传统地位发生动摇,士人从经学桎梏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自我,重感情欲望重个性表现。所以在文学方面一改汉代诗学是经学附庸的传统而转向非功利的抒情。诗歌创作完全是抒一己之情怀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叙事為浓烈抒情所掩盖写景的目的也是为了抒情,写得感情浓烈反映了社会的动乱残破,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在形式上已达到五言詩的成熟境地,追求辞采华美但又不假雕饰情之所至色彩缤纷。这种杰出成就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曹操生平及思想、性格。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

1、可对自己下载过的资源进行评價

2、评价有效期:两个自然月内(假如这份资料是您3月下载的,那么3月和4月都能评价这份资料)

3、不能对同一份资源进行重复评价

4、学科网将对评价内容进行审核对于评价内容审核不通过次数过多的用户,将会剥夺其评价权

5、审核不予通过的评价情况如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评价心得文字与下载的资源无关;

(2) 剽窃、无意义、违法、涉黄、违反道德的评价;

(3) 拷贝自己或者他人评价內容超过80%以上(以字数为准);

(4) 使用标点符号过多的;评价内容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被5名以上网友举报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蒙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