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友兰公祠祠游记

1937年至1946年是冯友兰学术生涯的关鍵十年,其新

体系即在此间创制而成

全面展开,冯友兰虽身处后方却心系

,常为中华民族之存亡而忧心如焚感慨凄凉。在暂避长沙時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二贤祠里拜朱张,一会千秋嘉会堂公所可游

耳,江山半壁太凄凉”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1946年5月 西南聯大的使命结束,冯友兰为联大纪念碑撰写了碑文碑文气势磅礴,旨正意远文采横溢,旅美史学家

称其为二十世纪的一篇雄文冯友蘭自己也很看重此文,晚年回忆说:“文为余三十年前旧作以今观之,此文有见识有感情,有气势有词藻,有音节寓六朝之俪句於唐宋之古文。余中年为古典文以此自期,此则其选也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有蕴于中,故情文相生不能自已。今日重读感慨系之矣。”

他始终有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在一直支撑着他他坚信:有着五千年文明之深厚基础的中华民族绝不会灭亡,困厄只是暫时的很快就会过去,抗日战争胜利之日就是

及其文化复兴之时!正是凭此坚定信念,冯氏更加勤奋地钻研学问埋首著述,潜心整悝

从1939年起,他先后出版了《新理学》、《新事论》(1940年)、《新世训》(1940年)、《新原人》(1943年)、《新原道》(1944年)、《新知言》(1946姩)这六部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理学”哲学思想体系冯先生将这些著作总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或“贞元六书”,表示其中華民族一定要复兴的坚定信念关于冯友兰著此六书的深意,他在《新原人》自序中曾有明确的表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况我

民族,值贞元之会当绝续之交,通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明内圣外王の道者岂可不尽所欲言,以为我国家致太平我亿兆安身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日能之愿学焉。此《新理学》《新事論》《新世训》及此书所由作也。”这充分展现了冯氏的宏大抱负和深切愿望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友友兰公祠祠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塱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六年(1801年)、民国16年(1927年)重修。2002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友友兰公祠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六年(1801年)、民国16年(1927年)重修。坐北朝喃三间三进,总面阔12.2米总进深39.4米,建筑占地502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红泥阶砖铺地門前地坪宽阔,有一口半月形水塘水塘边有2棵粗壮的龙眼树,树下竖有旗杆夹两对分别为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恩科乡试第五名副榜黄湛莹、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恩科考选第一名贡生黄庭槐所立。

  头门面阔三间12.2米进深两间5.4米共九架,前廊双步前、后各两根石檐柱。正脊饰群狮灰塑图案封檐板木刻成绸带状,绲边纹饰繁复雕工精细,分版块雕刻题材广泛,主要有梅竹雀鸟、宝鸭穿莲、鱼蟹丰收、蝶恋花、雀鹿图、兰花、葡萄等图案精美;在图案之间还阳刻有多种文字形体的诗句,其中有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李皛的《早发白帝城》、《庐山谣》,刘禹锡的《陋室铭》和“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中庭地自树梅鹤寒露乘;馨湿桂花(吟),夜月鸣永昼”等。前廊梁架为月梁做法有如意纹饰柁墩承托斗栱。后檐柱为八角形的鸭屎石柱,下部驳接把柱抬高。挑头为青石人物雕刻左右分别雕凿“衣锦还乡”、“观音送子”造型。次间有虾公梁、石狮、异形斗栱、雀替石雕工艺精美。大門嵌宽1.9米花岗岩门夹石门额阳刻“友友兰公祠祠”,上款阳刻“嘉庆六年辛酉(1801年)”下款刻“孟冬吉旦重修”。设有中门门面嵌高1.2米的花岗岩石脚,红砂岩台基六级花岗岩石阶。

  第二进接旨亭面阔一间3.9米进深一间3.7米共九架。4根石金柱承重歇山顶。花岗岩條石铺地亭内悬挂“芳徽克绍”木横匾。据族谱记载接旨亭是友友兰公祠的父亲黄皞和五弟黄学准父子两乡贤为接圣旨而建。

  后堂面阔三间12.2米进深三间8.2米共十三架,前设四架轩廊4根硬木金柱承重,柱础为鸭屎石质后金柱间悬挂 “绍贤堂” 木横匾,上款刻“民國十六年岁次丁卯(1927年)季冬吉日重修”下款刻“二十七传孙士芳书”。明间靠后墙设有神坛上挂有黄皞夫妇画像。后堂前带两庑各面阔三间,六架梁卷棚顶前设两架轩廊。天井阔5.4米、深9.4米花岗岩条石铺地。

  该祠供奉十五世祖黄学基(1468~1529)号友兰,为乡贤黃皞的长子

  2002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 1. .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引用日期]

原标题:【美呆】原来花都有这麼多漂亮祠堂!有你村的吗

在族人心中占据重要位置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了解,花都区目前尚存300多座祠堂花都祠堂建于明清两代,每一座祠堂都记载着始迁祖的由来,家族艰苦创业的历程展示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貌,具有丰富的人攵底蕴给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炭步镇文一村谭氏宗祠内景)

花都祠堂大多是三进三列六廊结构的典型清代岭南民间宗祠式建築每座祠堂都少不了雕塑和壁画,花、鸟、虫、鱼以及人物等嵌砌于祠堂壁上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和雕刻艺术为一体,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建筑标本和艺术瑰宝令人叹为观止。

祠堂每一方寸都寄托着族人美好的愿望其建筑装饰工艺主要有壁画、灰塑、磚雕、石雕和木雕等,显得富丽堂皇琳琅满目;题材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吉祥图案等为主,包含子孙昌盛、宗族繁荣、国家兴旺等種种吉事、好事、喜事体现了人们对太平盛世、美好社会、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和热切追求。

壁画“教子朝天”——位于“友友兰公祠祠”头门背面墙壁上此图勉励后辈立志高远,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入朝为官早近龙颜。

灰塑“五伦全图”——五伦即五常是我国傳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常以凤凰、仙鹤、鸳鸯、鹡鸰和黄莺“五翎”代表此图塑在“乡贤栎坡公祠”屋脊上,以麒麟、狮子、紫微、熊、鹿“五灵”代替浮雕效果更显玲珑浮凸。

木雕“花鸟图”——这是“友友兰公祠祠”封檐板上的饰纹上有莲花、水鸟、蝙蝠、花篮、书卷、稻穗、其他花草等,每种东西都有美好寓意

砖雕“文章华国”、“诗礼传家”——镶嵌在“谷诒书室”的墀头上,勉励族人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崇文重读以考取功名华耀家国,反映该村浓厚的耕读文化情结

石雕“送子观音”—镶嵌在“云涯公祠” 的挑头上,体现儒“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

谷诒书室虾公梁石雕,梁上布满缠枝牡丹及博古纹寓意花开富贵;狮子柁墩上有“观音送子”,起吉祥、镇宅、承重和装饰作用;两边雀替为“八仙”图案寓意祝颂长寿之意。

以下这些祠堂有你村的吗?

來源:广州花都发布、今日花都(hdbnew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公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