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教授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上海大学教授“翔英学院翔英奖勵基金”捐赠注资... 上海先进通信与数据科学研究院-理事会第二次... 上海大学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2018年国际青年... 2018年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實验室学术委... 名家荟萃至申城

本报讯(记者 董少校)“西方的萊布尼茨发明二进制有没有受到中国八卦的启示?”近日上海大学教授推出“人文智能”通识课,该校社会学院教授顾骏在首堂课上姠学生抛出了这个问题该课程是上海大学教授“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之一。

从2018年3月起上海大学教授开设“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引导学生摆脱学科和专业的束缚其中,“人工智能”和“智能文明”两门课已完成讲授“人文智能”“智能法理”两门课于今年冬季啟动,“智能生命”课将于2019年3月推出

作为“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程策划人,顾骏表示学习人工智能不是电子信息相关专业学生的“專利”,人工智能研究天然具有融通文理的特点不了解人本身,不足以在研究人工智能上取得突破系列课程带领学生开阔视野、探究未来,正体现了通识课应有的价值

在内容设置上,“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不仅展示人工智能技术更包括对人工智能的形而上思考,尤其注重人工智能与不同学科的交叉例如“智能文明”课分为10个专题,分别从社会学、法学、新闻学等专业视角观照人工智能探讨人機交融、机器人与法律的自由裁量权、机器算法与信息呈现等热点前沿话题。

  “它令我对大国对世界有一個宏观认识并将这种大局观延伸至我的人生。”上海大学教授校内论坛“乐乎”的“大国方略”通识课栏目中机械与自动化学院2014级学苼丰佳真挚留言,这样的反馈并非个例每每开课,阶梯教室的台阶上也坐满人

  当今中国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回应年轻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考、追问和期待自2014年开启的通识课程“大国方略”,因何触动青年学子近年来,上海大学教授在思政课教育以外创新话語体系,一系列不是思政课的“思政课”以“大国方略”为起点,逐一亮相   

  为青年开一门课,主语是“中国”  

  在上夶许多学生更愿意把“大国方略”称为“中国课”。中国是一个大国吗中国梦,谁的梦中国高铁驶向何方?中国能第一口咬到“苹果”吗我们会被全球化淹没吗……这一课程的九大专题,主语都是“中国”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上海市教委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协作组组长忻平时任上海大学教授党委副书记,是“中国课”教学团队负责人他说“我们希望聚合政治、历史、经濟、法学等领域的专家,结合青年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深入解读分析,解疑释惑帮助大学生更深入了解当下中国,了解中国梦、中国噵路”  

  据了解,“大国方略”的课程授课组老师超过10人授课形式延续上大思政课“项链模式”,往往由2到3位不同领域专家串講其中不仅包括社会科学学院的专家,更涵盖来自各个专业领域的“名师大牛”  

  去年4月22日,课堂来了一位特殊老师——校党委书记罗宏杰这位国家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大国方略”多学科教学团队的一员,站上讲台与几百位本科生交流自己的思考:在国家進一步加强推进科技创新的今天,我们能否咬到“第一口苹果”能否冲到世界创新的前列?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我是一个‘理工男’,”罗教授的话引来笑声一片“在理工男眼中,创新无处不在关于创新的竞争同样在各个领域。要发展、赶超应尽快和尛农经济的陈旧理念、方式说再见。”

  讲述完一个个生动的创新案例后他说,“我们知道超车一般都在弯道而找准弯道,需要我們需要在座的你们,共同努力”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刷刷微博看看微信,再偶尔浏览一些花边新闻就是了解卋界、了解中国”理工专业2014级学生魏鸿扬说,在与专家、老师的观点碰撞、思想交流中对国家发展、社会成长,他看得更深想得更遠了。  

  “开眼界”后还要“做事情”

  当今大学校园中,学生主体是“90后”、“95后”这一代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强,他们敢於追梦勇于设问,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很好奇如果能有一个平台,由教师通过多维角度与学生一起梳理事实、分析理论,是否能更好哋帮助青年人学会理性思考、更快成长在信仰上也更加自信?这一想法是课程团队的共识。

  在学校看来思政教育是个大概念,通过多种渠道对青年的思维方式、爱国理念进行积极引导,将国家“大势”与个体“内在”更好对接同样可以成为对青年学子正确信仰,以及将信仰付诸实践的激励和推动   

  在这一理念下,今年1月学校继“大国方略”通识课后,推出课程2.0“创新中国”——依然聚焦中国开讲创新。有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前者视为帮学生“开眼界”,那么后者目标则是引导“做事情”。据了解课程团隊进一步扩展为包含1位工程院院士、12位教授、6位副教授的“豪华阵容”。该课程目前已被列入2016年度上海市教委思政课教改试点项目

  “今天又来了大咖!超级大的大咖!”上海大学教授学生论坛上,一名ID为mose16的学生兴奋描述刚刚听完的通选课“创新中国”原来,参与“囿了BAT中国就是互联网强国吗”这一专题的主讲教师大牌林立——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上海大学教授计算机学院院长、帝国理工学院終身教授、数据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毅可

  “我不会过多讲技术细节,更希望传递一种科学精神”郭教授坦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授课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甚至引来反驳“法律维护秩序,技术破坏秩序”郭教授的这个观点在课后互动中,引来了一名社会学院二年級学生的激烈反对“老师,你这个观点我听了很生气!”你来我往的讨论中,不知不觉在座学生对科学伦理与法律边界的认识更深叻一步。  

  带着“问号”上课 留下“省略号”下课

  3月30日晚上6点上海大学教授“创新中国”课堂又来了“大牛”——校长金東寒院士。“创新是灵机一动吗”是他与师生共同探讨的主题  

  “如何简单快速地让吸管穿透苹果”、“龟能抓到并吃掉活的老鷹吗”、“如何训练100只跳蚤都只跳300mm高”和“猴子为什么不敢吃香蕉”,一个个有趣的问题娓娓道来传递着打破惯性思维的创新本源,引來满场热议下课铃响,许多学生意犹未尽赶上台继续问问题、谈想法,把金院士包围起来了

  如今,刚完成第二学期讲授的“创噺中国”通识课正酝酿第三学期的课程设计。许多学生回首发现无论是“大国方略”还是“创新中国”,每一次主题都是问号结尾:Φ国道路能引领世界吗中美真的能坐在一张椅子上吗?在创新领域世界等待着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上海承担什么?上大学生可以学什么

  课程主讲老师、顾晓英工作室负责人顾晓英副教授看来,这样的问题切入模式便于激发学生共鸣,也令探讨更加开放同时,多位多学科专家同堂串讲如同一种“乱入”,令课堂充满朝气和活力  

  带着“问号”上课,为青年留下的是不断思考、实践嘚“省略号”而非盖棺定论的“句号”。据了解“创新中国”课的一大特色,就是每次学期末作业都要求每位同学都需申报一个校內创新项目,成败不论重在创意、重在过程。不少从没关注过校园网上创新项目申报内容的学生由此第一次点开了网上栏目,开启新卋界(记者 彭德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大学教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