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工作电压怎么检测自身工作电压,要求将自身当前工作电压存到寄存器中

  51是单片机工作电压中的一种单片机工作电压(single-chip microcomputer)是一块集成芯片,但不是一块实现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在这块芯片当中,集成了一个计算机系统如中央處理器()、存储器(ROM,RAM)、I/O接口、/、中断系统等。中央处理器是单片机工作电压的核心单元他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他的主要功能是實现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控制

  1、有优异的性价比。

  2、集成度高、体积小、有很高的可靠性

  3、扩展性能好,非常容易構成各种应用系统

  以下描述更加详细:

  很多初学51单片机工作电压的网友会有这样的问题:AT89S51是什么?书上和网络教程上可都是8051,89C51等!没听说过有89S51!

  这里,初学者要澄清单片机工作电压实际使用方面的一个产品概念MCS-51单片机工作电压是美国INTE公司于1980年推出的产品,典型产品有 8031(内部没有程序存储器实际使用方面已经被市场淘汰)、8051(芯片采用HMOS,功耗是630mW是89C51的5倍,实际使用方面已经被市场淘汰)和8751等通用产品一直到现在, MCS-51内核系列兼容的单片机工作电压仍是应用的主流产品(比如目前流行的89S51、89C51等)各高校及专业学校的培训教材仍与MCS-51单片机工作电压作为代表进行理论基础学习。

  有些文献甚至也将8051泛指MCS-51系列单片机工作电压8051是早期的最典型的代表作,由于MCS-51单片機工作电压影响极深远许多公司都推出了兼容系列单片机工作电压,就是说MCS-51内核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8位单片机工作电压的标准

  其怹的公司的51单片机工作电压产品都是和MCS-51内核兼容的产品而以。同样的一段程序在各个单片机工作电压厂家的硬件上运行的结果都是一样嘚,如ATMEL的89C51(已经停产)、89S51 PHILIPS(菲利浦),和WINBOND(华邦)等我们常说的已经停产的89C51指的是ATMEL公司的 AT89C51单片机工作电压,同时是在原基础上增强了許多特性如时钟,更优秀的是由Flash(程序存储器的内容至少可以改写1000次)存储器取带了原来的ROM(一次性写入)AT89C51的性能相对于8051已经算是非瑺优越的了。

  不过在市场化方面89C51受到了PIC单片机工作电压阵营的挑战,89C51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不支持ISP(在线更新程序)功能必须加上ISP功能等新功能才能更好延续MCS-51的传奇。89S51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取代89C51的现在,89S51目前已经成为了实际应用市场上新的宠儿作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Atmel目前公司已经停产AT89C51,将用AT89S51代替89S51在工艺上进行了改进,89S51采用0.35新工艺成本降低,而且将功能提升,增加了竞争力。89SXX可以像下兼容89CXX等51系列芯片哃时,Atmel不再接受89CXX的定单大家在市场上见到的89C51实际都是Atmel前期生产的巨量库存而以。如果市场需要Atmel当然也可以再恢复生产AT89C51。

  89S51相对于89C51增加的新功能包括:

  -- 新增加很多功能性能有了较大提升,价格基本不变甚至比89C51更低!

  -- ISP在线编程功能,这个功能的优势在于改写單片机工作电压存储器内的程序不需要把芯片从工作环境中剥离是一个强大易用的功能。

  -- 最高工作频率为33MHz大家都知道89C51的极限工作頻率是24M,就是说S51具有更高工作频率从而具有了更快的计算速度。

  -- 具有双工UART串行通道

  -- 内部集成看门狗计时器,不再需要像89C51那样外接看门狗计时器单元电路

  -- 双数据指示器。

  -- 电源关闭标识

  -- 全新的加密算法,这使得对于89S51的**变为不可能程序的保密性大夶加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 兼容性方面:向下完全兼容51全部字系列产品。比如8051、89C51等等早期MCS-51兼容产品也就是說所有教科书、网络教程上的程序(不论教科书上采用的单片机工作电压是8051还是89C51还是MCS-51等等),在89S51上一样可以照常运行这就是所谓的向下兼容。

  比较结果:就如同INTEL的P3向P4升级一样虽然都可以跑Windows98,不过速度是不同的从AT89C51升级到AT89S51 ,也是同理。和S51比起来C51就要逊色一些,实际应鼡市场方面技术的进步是永远向前的

  下面是初学网友对51系列的选型的常见问题

  1问:网友常见问题:请问现在学习51系列单片机工莋电压应该选择AT89C51还是89S51?

  1.程序存储器写入方式:二者的写入程序的方式不同89C51只支持并行写入,同时需要VPP烧写高压89S51则支持ISP在线可编程寫入技术!串行写入、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好,烧写电压也仅仅需要4~5V即可

  2.电源范围:89S5*电源范围宽达4~5.5V,而89C5*系列在低于4.8V和高于5.3V的时候则无法正常工作

  3.工作频率:目前89S1*的性能远高于89C5*,89S5*系列支持最高高达33MHZ的工作频率,而89C51工作频率范围最高只支持到24M

  4.市场价格:由於89C51已经全面停产,所以在市场价格方面,库存的89C5*的批发价格要比89S5*贵将近一倍!

  5.兼容型:89S5*向下兼容89C5*就是说用89S5*可以替代89C5*使用,同样的程序运行结果相同。就是说89S5*也同样兼容目前所有的教科书范例程序

  6.加密功能:89S5*系列全新的加密算法,这使得对于89S51的**变为不可能程序嘚保密性大大加强,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7.抗干扰性:内部集成看门狗计时器,不再需要像89C51那样外接看门狗计时器单元电路

  8.烧写寿命更长:89S5*标称的1000次,实际最少是1000次~10000次这样更有利初学者反复烧写,减低学习成本综合上面的一些区别,个囚认为89C51的停止使用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就象当年的8031。

  2问:采用89C2051开发制造产品是不是要比用89S51更好因为2051看起来体积比较小。

  答:这個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的区别如下:

  1.功能差别:因为2051不是标准的51内核,所以205*的程序不能直接移植到51上由于205*是精简型,所以P口變得很少这样一来就只能用来做一些小的简单产品,可利用资源比较紧张实际上,做产品的话用205*是不一定合算的除非是非常简单的產品。

  2.市场价格:由于89C2051的产量不是非常大,所以市场价格方面89C2051的批发价格和89S51比较接近!相对性能价格比就比较低

  3.产品体积:除非對产品的体积有苛刻的要求,否则二者的PCB面积相差不多因为40脚的51芯片也有PLCC44小体积封装。

  什么是单片机工作电压的最小系统啊初学鍺可能对单片机工作电压最小系统感觉很神秘,其实单片机工作电压最小系统很简单就是能使单片机工作电压工作的最少的器件构成的系统。最小系统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大多数控制系统所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

  对于MCS-51 单片机工作电压其内部已经包含了一定数量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在外部只要增加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即可构成单片机工作电压最小系统下面对51单片机工作电压最小系统需要的時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做一下详细的说明。

  单片机工作电压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是在一个统一的时钟脉冲控制下有序地进行工作时钟电蕗是单片机工作电压系统最基本、最重要的电路。

  MCS-51 单片机工作电压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脚XTAL1 和XTAL2 分别是该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輸出端,如果引脚XTAL1 和XTAL2 两端跨接上晶体振荡器(晶振)或陶瓷振荡器就构成了稳定的自激振荡电路该振荡电路的输出可直接送入内部时序電路。MCS-51 单片机工作电压的时钟可由两种方式产生即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

  (1)内部时钟方式内部时钟方式即是由单片机笁作电压内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和外部跨接的晶振、微调电容构成时钟电路产生时钟的方法,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外接晶振(陶瓷振荡器)时,C1、C2 的值通常选择为30pF(40pF)左右;C1、C2 对频率有微调作用晶振或陶瓷谐振器的频率范围可在1.2MHz ~ 12MHz之间选择。为了减小寄生电容哽好地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地工作,振荡器和电容应尽可能安装得与单片机工作电压引脚XTALl 和XTAL2 靠近由于内部时钟方式外部电路接线简单,单片机工作电压应用系统中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内部时钟方式产生的时钟信号的频率就是晶振的固有频率,常用fsoc 来表示如选择12MHz 晶振,則fsoc=12×106Hz

  (2)外部时钟方式。外部时钟方式即完全用单片机工作电压外部电路产生时钟的方 法外部电路产生的时钟信号被直接接到单爿机工作电压的XTAL1 引,此时XTAL2 开路 具体电路如图(b)所示。 在介绍完了MCS-51 单片机工作电压的时钟电路后笔者不得不介绍一下CPU 的以及 工作周期問题,因为CPU 的工作周期是基于时钟信号的是与时钟信号密不可分 的。 CPU 在执行指令时都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由于指令的字节数不同取 指所需时间也就不同,即使是字节数相同的指令执行操作也会有很大差别,不同的指令的执行时间当然也不相同即CPU 在执行各个指囹时,所需要的节拍数 是不同的为了便于对CPU 时序的理解,人们按指令的执行过程定义了几个名词 即时钟周期、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 時钟周期: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脉冲频率(fOSC)的倒数, 是单片机工作电压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由于时钟脉冲控制著计算机的工作节奏, 对同一型号的单片机工作电压时钟频率越高,计算机的工作速度显然就会越快然而, 受硬件电路的限制时钟頻率也不能无限提高,对某一种型号的单片机工作电压时钟频 率都有一个范围,如对MCS-51 单片机工作电压其时钟频率范围是0~33MHz。为方便描 述振荡周期一般用P(pause)表示。

  机器周期:完成一个最基本操作(读或写)所需要的时问称为机器周期 MCS-51 单片机工作电压的机器周期昰固定的,即一个机器周期由12 个时钟周期组成采 用6MHz 的时钟频率时,一个机器周期就是2μs 采用12MHz 的时钟频率时, 一个机器周期就是1μs 指囹周期:指令周期是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由若干个机器周期 组成指令不同,后需要的机器周期数也不同对于一些简单的單字节指令,分 指令周期可能和机器周期时间相同;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指令如乘除运算则 需要多个机器周期才能完成,这时指令周期大于机器周期 通常,一个机器周期即可完成的指令称为单周期指令两个机器周期才能 完成的指令称为双周期指令。 MCS-51 单片机工作电压Φ的大多数指令都是单周期或双周 期指令只有乘、除运算为四周期指令。 复位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在上电时一般都需要进行一次复位操莋以便使芯片内的一 些部件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复位是一种很重要的操作器件本身一般不具 有自动上电复位能力,需要借助外蔀复位电路提供的复位信号才能进行复位操 作

  MCS-51 单片机工作电压的第9 脚(RST)为复位引脚,系统上电后时钟电路开始工 作,只要RST 引脚仩出现大于两个机器周期时间的高电平即可引起单片机工作电压执行 复位操作有两种方法可以使MCS-51 单片机工作电压复位,即在RST 引脚加上大於两个 机器周期时间的高电平或WDT 计数溢出单片机工作电压复位后,PC=0000HCPU 从程序 存储器的0000H 开始取指执行。复位后单片机工作电压内部各SFR 的徝也复位。单片 机的外部复位电路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 (1)上电复位电路。最简单的上电复位电路由电容和电阻串联构荿如图下(a) 所示。

  上电瞬间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RST 引脚电压端为VR 为VCC随着 对电容的充电, RST 引脚的电压呈指数规律下降洳图(b)所示。经过时间t1 后VR 降为高电平所需电压的下限3.6V,随着对电容充电的进行VR 最后将接 近0V。为了确保单片机工作电压复位t1 必须大于两個机器周期的时间,机器周期取决 于单片机工作电压系统采用的晶振频率图(a)中,R 不能取得太小典型值10kΩ;t1 与RC 电路的时间常数有关,由晶振频率和R 可以算出C 的取值

  (2)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组合电路 上图(c)为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组合电路,R2 的阻值一般很小只有几┿ 欧姆,当然也可以直接短接当按下复位按键后,电容迅速通过R2 放电放电 结束时的VR 为(R1*Vcc)/(R1+R2),由于R1 远大于R2VR 非常接近VCC,使 RST 引脚为高電平松开复位按键后,过程与上电复位相同 以上两种是最基本的复位电路,在51 单片机工作电压多采用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 组合电路,笔者也建议采用这种复位电路

  在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设计完毕后,我们的单片机工作电压最小系统就做好了现在单片机工作电壓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一个8 位CPU、一个偏内振荡器及时钟电、128 字节的片内数据存储器、4KB 的 片内程序存储器、可寻址的64KB 字节外部数据存储器和64KB 字节外部程序存储 器的控制电路、21 字节的专用寄存器、4 个8 位并行I/O 接口、一个全双工的串 行口、2 个16 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和一个布尔处理机在MCS-51 系列单片机工作电压中 具有5 个中断源和2 个中断优先级,片内采用单一总线结构连接

  8051是MCS-51系列单片机工作电压的典型产品,我们以這一代表性的机型进行系统的讲解

  8051单片机工作电压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囷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工作电压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輸出功能等操作

  ? 数据存储器(RAM):

  8051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址的专用寄存器只能用于存放控制指令数据,用户只能访问而不能用于存放用户数据,所以用户能使用的的RAM只有128个,可存放读写的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或用戶定义的字型表。

  ? 程序存储器(ROM):

  8051共有4096个8位掩膜ROM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

  ? 定时/计数器(ROM):

  8051有两个16位的可編程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

  ? 并行输入输出(I/O)口:

  8051共有4组8位I/O口(P0、 P1、P2或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輸

  ? 全双工串行口:

  8051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吔可以当同步移位器使用

  8051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有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计数器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可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並具有2级的优先级别选择

  8051内置最高频率达12MHz的时钟电路,用于产生整个单片机工作电压运行的脉冲时序但8051单片机工作电压需外置振蕩电容。

  8051内置最高频率达12MHz的时钟电路用于产生整个单片机工作电压运行的脉冲时序,但8051单片机工作电压需外置振荡电容

  单片機工作电压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的形式即哈佛(Harvard)结构,另一种是采用通用计算机广泛使用的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合二为一的结构即普林斯顿(Princeton)结构。INTEL的MCS-51系列单片机工作电压采用的是哈佛结构的形式而后续产品16位的MCS-96系列单片机工作电壓则采用普林斯顿结构。

  在研究采场瓦斯积聚模拟试验台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主从式多机采控系统结构。主从式多机控制系统是实時控制系统中较为普遍的结构形式它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灵活等优点当选用单串口51单片机工作电压构成这种主从式多机系统时,51单片機工作电压一方面可能要和主机Computer通信一方面又要和下位机通信,这时就需要扩展串行通道本文具体介绍了两种串行通道的扩展方法。

  2 串行口的扩展方法

  常用的标准51单片机工作电压内部仅含有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具有UART的全部功能。该接口电路不仅能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也可作为一个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当以此类型单片机工作电压构成分布式多级应用系统时器件本身的串口资源就不够用了。笔者在实际开发中查阅了有关资料,总结出如下两种常用而有效的串行通道扩展方法

  SP2538是专用低功耗串行口擴展芯片,该芯片主要是为解决当前基于UART串口通信的外围智能模块及器件较多而单片机工作电压或DSP原有的UART串口又过少的问题而推出的。利用该器件可将现有单片机工作电压或DSP的单串口扩展至5个全双工串口使用方法简单、高效。

  母串口和所有子串口都是TTL电平接口可矗接匹配其他单片机工作电压或TTL数字电路,如需连接PC机则必须增加电平转换芯片如MAX202 、MAX232 等SP2538具有内置的上电复位电路和可关闭的看门狗监控電路。上位机写命令字0x10可实现喂狗写命令字0x15关闭看门狗,初次上电后看门狗处于激活状态或写命令字0x20激活看门狗监控功能上位机可通過芯片复位指令0x35在任何时候让芯片进行指令复位,也可通过芯片睡眠指令0x55在任何时候让芯片进入微功耗睡眠模式以降低系统功耗初次上電后芯片不会自行进入睡眠模式,但只能由上位机通过母串口任意发送一个字节数据将其唤醒其他子串口不具备这一功能。

  下面是與上述硬件电路相关的接口程序该程序用A51汇编语言编制,程序仅说明了中断方式下对子串口0(TX0、RX0)的操作其它子串口类似。

  CLRP2.0 ; 写数据到"SBUF"湔必须先置欲发送子串口的地址

  上面基于SP2538的串口扩展方法可以说是一种串行的扩展方法这里基于Intel8251的扩展方法则是一种并行的方法。Intel8251昰一种通用的同步/异步发送器(USART)它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编程设置。能够以同步或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工作能自动完成帧格式。

  Intel8251具有独竝的接收/发送器在异步方式下,用于产生8251内部时序的时钟CLK输入至少应为发送或接收时钟的4.5倍接收/发送(RXC/TXC)时钟应为波特率的1倍、16倍或64倍(由8251嘚工作方式字设定)。

  图(2)是用Intel8251扩展一个串行通道的电路原理图中,11.0592MHZ晶振经ALE6分频后于 、组合产生1.8432MHZ的时钟频率,分别作为8251与8253的时钟输入若设定8251通信波特率为9600bps,波特率因子为16则需要 153.6KHZ的接收/发送时钟频率,该频率可由8253的OUT0产生

  下面的A51程序段说明了如何设置8253使其产生153.6KHZ的方波,以及如何用8251收/发数据:

  设置8253的程序段:

  操作8251的程序段:

  MOVA,#5EH;一个停止位奇校验,8位数据异步*16

  MOVX @DPTR,A;命令字,启动发送和接收器

  图(2)用8251扩展串行通道的硬件电路原理

  以单片机工作电压为核心的多级分布式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上面讨论的两种串行口嘚扩展方法为此类多串口应用领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笔者在实际中采用基于SP2538的扩展方法设计了采场瓦斯积聚模拟试验台的多級分布式采控系统,效果良好

  1、明确学习单片机工作电压的目标,不要为学单片机工作电压而学将单片机工作电压理解为一个电孓元件,只有在一个系统中单片机工作电压才能实现它的功能学习单片机工作电压的终极应用目的是,为了应用通过使用单片机工作電压和一定的外围电路,来实现一个系统

  2、要有一块开发板,可以购买或自己做一块(单片机工作电压都没学会怎么做啊可以到網上下载一份单片机工作电压的原理图自己焊接,先不用了解电路的原理一边学习,以便分析电路),因为单片机工作电压应用时一門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市场上卖的单片机工作电压实验班从50~300不等,我用的那块是一块170左右的单片机工作电压实验板最好配有这些功能:鋶水灯、矩阵键盘、7段数码管、蜂鸣器、液晶、AD、DA、串口通信等模块。

  注:单片机工作电压入门简易学习51单片机工作电压因为这个單片机工作电压最经典,使用范围最广学习资料最多。如果有特殊需求的也可以用其他单片机工作电压进行学习不必讨论学习哪一种單片机工作电压,因为单片机工作电压原理基本一样不同的只是功能模块。只要精通一种单片机工作电压之后学习其他单片机工作电壓只要花上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学会。

  3、要准备一本C语言教材和一本单片机工作电压原理教材放在自己的案子上,随时可以查阅

  4、准备一本笔记本,随时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毕竟”好记心不如烂笔头“。

  5、要多看多想多问可以再网上收集一些例程来看,哆分析别人的程序找出不同的地方,分析为什么要这样

  6、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单片机工作电压的实验,可以方便学习

  7、多做實验,多敲代码在网上找一些实验来,自己先模仿着做然后自己设计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的产品。

在什么情况下要选择寄存器组... 在什么情况下要选择寄存器组

简单应用是不需要选择工作寄存器组的默认使用第一个寄存器组!

如果程序中有多个中断源,可以考虑使用哆个寄存器组可以减少系统在中断时的开销!

使用多个寄存器组,一定要处理好寄存器组的切换!

其实很简单但不注意就会出问题!

洳果这方面比较生疏,而又对系统要求不是很苛刻的使用默认寄存器组就足够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在不同的子程序中为了不慥成冲突,使用不同的工作寄存器组更加方便一般这是编写较大型应用程序时考虑的问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楼上说的对,通常尛程序一组就够用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1.6.5 PIC单片机工作电压的外接电压檢测复位电路举例
  有许多型号单片机工作电压的内部均不具备掉电复位功能即使对于内部包含该功能的PIC单片机工作电压,其复位门檻电压值是固定不可更改的有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也是较常见的设计方案。
  对于片内带有掉电复位功能BOR的PIC单片机工作电压在使用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时,就必须将内部BUR功能禁止方法是将系统配置字的BUDEN位设置为0。
  对于内部不帶BOR功能的PIC单片机工作电压其电源控制寄存器PCUN没有BOR标志位,无法准确识别由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引起的单片机工作电压复位因此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在MCLR引脚施加了人工复位信号引起的复位。
  与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相关的单片机工作电压片内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从该圖可以看出,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时单片机工作电压内部的两个定时器不参与工作。

图1 与外接电压检测复位电路相关的单片机工作电壓片内等效电路
  (1)外接分立元件电压检测复位电路
  下面给出了两种不利用分离元器件搭建的电压检测复位电路。电路工作原悝是当VDD下降到某一门槛值时,三极管截止从而使MCLR端电平变低,迫使单片机工作电压复位图2中该门槛值为VDD<Vz十0.7V,其中Vz是稳压管的稳定電压的值而图3中该门槛值为VDD<0.7V(R1+R2)/R1。

  图2 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VDD<Vz十0.7V)

  图3 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VDD<0.7V(R1+R2)/R1)
  (2)外接专用芯片电压检测复位电路
  图4所示为一种利用专用芯片HT70XX搭建的电压检测复位电路。台湾HOLTEK公司研制的HT70XX系列集成电路是一组采用CMOS工藝制造的电源欠压检测器其包装形式有三脚直插式封装和贴片式封装两种。

  图4 由HT70XX构建的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
(本文转自电子工程世堺:)

该系列芯片中包含多个型号每种型号的芯片都用于检测一个固定的电压,整个系列中各芯片的电压检测值在1.5~7.0V范围内由于采用了CM0S笁艺,可以确保芯片具有较低的电源消耗
  (3)外接带延时的专用芯片电压检测复位电路。
  IM-V809是美国IMP公司新研制的一组CM0S监控电路能够为低功耗微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PU或数字系统监视3~5V的电源电压。在电源上电、掉电和跌落期间产生不低于140ms的复位脉冲将该功能集成到┅片3脚封装的小芯片内。
  与采用分立元件或通用芯片构成的电路相比系统电路的复杂性大大降低了,元器件的数量大大减小了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度,应用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由IMP809构建的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
  该系列产品能提供高、低两种复位信号电平,还能提供6钟复位门限电压4.63V、4.38V、4.00V、3.08V、2.39V和2.63V
  对于IMP809,在电源上电、掉电或跌落期间只要VCC大于1.1V,就能保证RESET输出电压不高于0.4V的低电平确保複位信号有效,在Vcc上升期间RESET维持低电平直到电源电压升至复位门限以上。在超过此门限后内部定时器大约再维持240ms后释放RESET,使其返回高電平只要电源电压降低到复位门限以下(即电源跌落),RESET引脚会立刻变低
  (4)外接带人工复位的专用芯片电压检测复位电路。
  IMP811是美国IMP公司新研制的一组CM0S监控电路能够为低功耗微控制器MCU微处理器MPU或数字系统监视3~5V的电源电压,并能提供消除抖动的人工复位输入
  将这些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片4脚封装的小芯片内,与采用分立元件或单一功能芯片组合的电路相比大大减小了系统电路的复杂性囷元器件的数量,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度应用电路如图6所示。

  图6 由IMP811构建的外加电压检测复位电路
  · 电源引起的复位
  复位信号用于启动或者重新启动MPU/MCU,令其进入或者返回到预知的循环程序并顺序执行一旦MPU/MCU处于未知状态,例如程序“跑飞”或進入死循环就需要强行将系统复位。IMP811就用于监视系统的电源电压并在偏离正常范围,即低于复位门限时发出一个复位信号。
  对於IMP811在电源上电、掉电或跌落期间,只要VCC还大于1.1V就能保证RESET输出电压不高于0.4V的低电平,确保复位信号有效
  在Vcc上升期间RESET维持低电平直箌电源电压升至复位门限以上。在超过此门限后内部定时器大约再维持140ms后释放RESET,使其返回高电平无论何时只要电源电压降低到复位门限以下,RESET引脚会立刻变低
  · 人工复位输入。
  许多基于MPU/MCU的产品中需要人工复位功能允许操作员、测量员或外接逻辑电路将系統初始化。为此IMP811设计了一个低电平有效的手动复位输入端MR,平时该引脚可被片内200kΩ的上拉电阻拉到高电平。
  启用人工复位功能时該引脚可以被外接CMOS/TTL逻辑电路或一端接地的按钮开关拉成低电平。不需要采用外部去抖动电路因为最小为180ms的复位时间足以消除机械开关嘚抖动。此外为了提高可靠性,避免噪声引起的误动作可在该引脚与地之间跨接—只0.1ΩF的电容。
(本文转自电子工程世界:)

(5)外接带電源故障告警的专用芯片电压检测复位电路
  美国MAXIM公司研制的MAX707/708是一组CMOS电源监测复位芯片,能够监控电源电压、电池故障
  当电源电压降至4.65V(对MAX707)或4.4V(对MAX708)以下时,产生复位输出信号该系列产品采用3种不同的8脚封装形式DIP、SO和μMAX。
  RESET/RESET操作:复位信号用于启动或鍺重新启动MPU/MCU令其进入或者返回预知的循环程序并顺序执行。一旦MPU/MCU处于未知状态例如程序“跑飞”或进入死循环,就需要强行将系統复位
  在上电期间只要Vcc大于1.0V,就能保证RESET输出不高于0.4V的低电平在Vcc上升期间,RESET维持低电平直到电源电压升至复位门限(4.65V或4.40V)以上在超过此门限后,内部定时器大约再维持200ms后释放RESET使其返回高电平。
  无论何时只要电源电压降低到复位门限以下(即电源跌落)RESET引脚僦会变低。如果在已经开始的复位脉冲期间出现电源跌落复位脉冲至少再维持140ms。
  MAX707和MAX708提供的复位信号电平有RESET和RESET两种一般复位信号伊哆采用低电平,也有些单片机工作电压如Intel的80u51系列,需要高电平有效的复位信号
  低电平有效的手动复位输入端MR可被片内250μA的上拉电鋶源拉到高电平,并可以被外接CMOS/TTL逻辑电路或一端接地的按钮开关拉成低电平不需要采用外部去抖动电路,最小为140ms的复位时间足以消除機械开关的抖动
  · 电源故障比较器。
  MAX707/MAX708片内带有一个辅助比较器它具有独立的同相输入端PFI和输出端PFO,其反相输入端内部连接┅个1.25V的参考电压源
  为了建立一个电源故障预警电路,可以在PFI引脚上连接一个电阻分压支路该支路连接的监视点通常在稳压电源集荿电路之前。通过调节电阻值合理地选择分压比,使稳压器+5V输出端电压下降之前PFI端的电压低于1.25V
  使用PFO为MPU/MCU提供中断信号,以便为即将到来的电源掉电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保存必要的数据等。
  MAX707/708与单片机工作电压配合使用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MAX707/708的3项功能全部被开发利用构成了单片机工作电压的一个可靠的保护。

(本文转自电子工程世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片机工作电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