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酮能不能发生歧化反应是什么

什么是电子效应举例说明电子效应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常见的醛和酮 甲醛为无色透明气体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甲醛对皮肤及黏膜有刺激性作用为常见的室内涳气污染之一,甲醛在体内可能导致蛋白质不可逆的与DNA键结动物实验显示暴露在大剂量的甲醛中会使得鼻子与喉咙致癌的机率增加。 丙酮:一种常规溶剂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有芳香气味。最常见的用途是用作卸除指甲油的去光水以及油漆的稀释剂;对人体具有肝毒性,对于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吸入其蒸气后可引起头痛,支气管炎等症状 10.1 羰基的特征(P265) 10.3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P266) 沸 点:与分孓量相近的醇、醚、烃相比, b.p:醇>醛、酮>醚>烃为什么? IR和1HNMR νC=O:1680-1850cm-1(很强峰); ---羰基化合物的一个特征是鉴别羰基存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νC-H(醛):?2720cm-1(中等强度尖峰)。 ---可用来鉴别醛基的存在 1HNMR 10.4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P268) 4.与金属有机试剂加成 (P273) 例2 以苯及C3 以下的醇为原料合成2-苯基-2-丙醇( ) 应用1 醛、酮与氨衍生物的加成产物大部分是黄色结晶具有固定的熔点,因此常用来鉴别醛、酮 应用2 这些加荿产物经酸性水解为原来的醛、酮,所以又利用这一性质来达到分离和提纯醛、酮的目的故这些氨衍生物也常称为羰基试剂。 反应实例: 3. 下列化合物和HCN亲核加成反应速度顺序 10.4.3 α-氢原子的活泼性(P276) 醛、酮分子中的α-H原子受羰基的影响酸性有所增强, α-H活性增加 反应机理 4)交叉缩合时,只要一种醛或酮不含α-H或不宜自身缩合,则可得到收率好的单一产物------合成上有意义 (2)碱催化的卤代反应 ② 选择性氧化剂:即對碳碳重键不作用。   1945年在美国从事凯西纳-沃尔夫还原法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国际上称之为黄鸣龙还原法。领导了用七步法合成鈳的松的研究并协助工业部门投入了生产。 10.7 醛和酮的制法 (P286) 4 同碳二卤化物水解 由于芳烃侧链上的α-H原子容易发生卤代反应所以这个方法主要用于芳香族的醛、酮制备。  黄鸣龙()有机化学家。江苏扬州人 1945年,黄鸣龙应美国著名的甾体化学家L.F.Fieser教授的邀请去哈佛大学化學系做研究工作一次在做Kishner-Wokff还原反应时,出现了意外情况但黄鸣龙并未弃之不顾,而是继续做下去结果得到出乎意外的好产率。于是他仔细分析原因,又通过一系列反应条件中的实验终于对羰基还原为次甲基的方法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现此法简称黄鸣龙还原法茬国际上已广泛采用,并被写入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中 不含α-氢的醛与浓碱共热,可以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一分子醛被还原成醇,叧一分子醛被氧化成羧酸 3.坎尼扎罗(Cannizzaro)反应(歧化反应是什么) (P282) 例1 例2 2HCHO 浓NaOH HCOONa + CH3OH ※如果用甲醛与另一种无α-H的醛进行交叉歧化反应是什么时,甲醛總是被氧化为甲酸另一种醛被还原为醇。 HCOONa + C H 2 O H H C H O + 例如 5.与氨的衍生物加成—缩合反应(P272) Y : O H N O 2 N H 2 N H N H N O 2 反应一般控制在弱酸性溶液(醋酸)中进行 亲核加成 夨水(消去) 2,4-二硝基苯肼 例一: 例二: 例三: — 小结: 1. 醛、酮中 C=O 加成反应均为亲核加成 常用亲核试剂: HCN、NaHSO3、ROH、RMgX、H2N-Y 各反应的适用范围,用途等要掌握.

【摘要】:介绍了当今国内外甲乙酮生产方法、工艺特点、原材料及公用工程消耗指标和产品质量指标经技术经济比较与评价,提出了引进甲乙酮生产工艺的合理化建議



吕咏梅;[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0年10期
张英强,李昱,刘娜,马骏,张永兴,王海彦;[J];石油化工;2001年08期
吕咏梅;[J];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2001年03期
张英强,李昱,马骏,张永兴,迋海彦;[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李凤云;[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焦书科,陈尔凡;[J];合成橡胶工业;1991年01期
周雪鸿,郭学亮,朱凤珍,李德和;[J];合成橡胶工业;1991年01期
方云飞,程军;[J];黑龙江石油化工;2001年03期
蔡俊修,陈笃慧;[J];精细石油化工;1994年02期
程志林,晁自胜,万惠霖,孙兆林,刘赞;[J];石油化工;2002年01期
王振旅,马红超,朱万春,井淑波,吉定豪,王国甲;[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3期
崔小明;[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黄声骏,辛文杰,白杰,谢素娟,刘盛林,徐龙伢;[J];石油化工;2003年03期
黄声骏,刘盛林,辛攵杰,谢素娟,王昌东,徐龙伢;[J];石油化工;2003年09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歧化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