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买家起诉到杭州买家在互联网法院起诉淘宝

   6月22日上午又一起淘宝诉售假者案在杭州买家在互联网法院起诉淘宝开审。与以往不同的是因售假正在监狱服刑的被告鲍某某,通过视频连线“隔空”出庭为提高制售假违法犯罪成本,自去年来淘宝持续用民事诉讼手段对售假者展开“追杀”。

  2013年至2014年个体户鲍某某利用自己及父母等人的身份证注册7个网店,销售假鞋69万余元获利20万余元。2016年8月其因售假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42万元

  据阿里巴巴高級法务专家张译文介绍,商家入驻平台时签署的《淘宝平台服务协议》约定用户不得在淘宝平台上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的商品。

  2015年阿里输出线索联合公安打掉一个制售假LV案,并抓捕了制假者;一年后在和公安配合打掉又一个制假窝点时发现,这佽与之前的案子居然是同一批制假者张译文表示:“目前制售假违法犯罪成本低是不争的事实,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打击售假就是要提高售假成本并通过大规模起诉让那些抱侥幸心理的不再以身试法。”

(图说:6月22日杭州买家在互联网法院起诉淘宝“隔空”开审淘宝诉售假卖家鲍某某一案。)

  据《2017年阿里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披露从2017年开始,阿里巴巴陆续通过民事诉讼手段起诉售假者希望借此提高蓄意售假的成本。在目前已获判决的十几个案件中阿里均胜诉。去年12月淘宝将鲍某某诉至杭州买家在互联网法院起诉淘宝。

  “被告售假确实错了才二十多岁,刚踏入社会不久希望法庭考虑其实际情况判决。”鲍某某的代理律师坐在法庭内而此刻鲍某某身处离庭审现场20公里外的南郊监狱,通过眼前的屏幕知晓庭上发生的情况

  “被告明知淘宝网上不允许出售假货,仍持续大量出售其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和守法商家的利益,也损害了淘宝网的商誉给淘宝网造成经济损失,构成严重违约”淘宝代理律师说。据此淘宝网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损失69万元、律师费1万元。

  庭审中法官通过视频,询问了鲍某某店铺注册时间、其他店铺有关情况等信息并听取答辩意见。整个庭审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杭州买家在互联网法院起诉淘宝针对服刑人员使用视频开庭,不仅提高了审判效率而且司法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对此,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丛立先点赞称这种审理方式免去了办理押解等手续的麻烦,不仅节约了司法成本还充分保障了被告的诉讼权利。“在民事诉讼中原被告的权利是平等的,视频连线既能保障身在监狱的被告看到庭审现场吔能保障其充分发表意见,很人性化”

有没有在杭州买家在互联网法院起诉淘宝起诉淘宝网的卖家下经验

本人卖家,现在买家在互联网法院起诉淘宝上起诉淘宝网选择类型是“网络服务合同纠纷”

已经进叺立案审核阶段,最晚12.26号知道是否立案

如果淘宝网一直不理,是否只能亲自到杭州通过线下法院起诉

诉讼费法院是如何计算的?

法院受理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家在互联网法院起诉淘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