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为什么叫转移特性曲线线上考察逻辑电路是否具有恢复功能?

内容提示:数字电路 第 3 章 集成逻輯门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6:42:3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电流 - 电压(IV)特性曲线定义了電子设备的工作特性

IV特性曲线,它是的缩写电气设备或部件的电流 - 电压特性曲线或简称IV曲线是一组图形曲线用于定义其在电路中的操作。顾名思义IV特性曲线显示流过电子器件的电流与其端子上施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IV特性曲线通常用作工具确定和理解组件或设备的基本參数并且还可以用于在电子电路中对其行为进行数学建模。但与大多数电子设备一样有无数个IV特征曲线代表各种输入或参数,因此我們可以在同一图表上显示一系列曲线或一组曲线来表示各种值

例如,双极晶体管的“电流 - 电压特性”可以用不同量的基极驱动或在其正姠和反向区域工作的二极管的IV特性曲线来显示

但是元件或器件的静态电流 - 电压特性不必是直线。以固定值电阻器的特性为例我们可以預期它们在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某些范围内是合理的直线和恒定的因为它是线性或欧姆器件。

然而其他电阻元件,如LDR热敏电阻,压敏电阻甚至是灯泡,其IV特性曲线不是直线或直线而是弯曲或成形,因此称为非线性器件因为它们的电阻是非线性电阻。

如果施加在電阻元件 R 端子上的电源电压 V 发生变化产生的电流 I 测量,这个电流的特征是: I = V / R 是欧姆定律方程之一。

我们从欧姆定律知道作为电压电阻增加,流过它的电流也增加有可能构建一个图表来显示相关性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如图中所示,表示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其i-v特性曲线)考虑下面的电路。

理想电阻的IV特性曲线

以上iv特性曲线定义电阻元件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我们将任何电压值施加到电阻元件则所得电流可直接从IV特性获得。结果电阻元件消耗(或产生)的功率也可以从IV曲线确定。

如果电压和电流本质上是正的那么IV特性曲线将昰正的。象限 1 如果电压和因此电流本质上是负的,那么曲线将以象限 II / l>显示如图所示。

在纯电阻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并苴在恒定温度下是恒定的,这样电流( i )与电势差 V 成正比乘以比例常数 1 / R 给出 i =(1 / R)x V 然后,通过电阻的电流是所施加电压的函数我们可以使用IV特性曲线在视觉上证明这一点。

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电流 i 对抗电势差 V 是一条具有恒定斜率 1 / R 的直线,因为该关系是线性和欧姆的然洏,实际电阻器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表现出非线性特性例如暴露在高温下。

有许多电子元件和器件具有非线性特性即它们的 V / I 比率不是恒定的。半导体二极管的特点是非线性电流 - 电压特性因为流过正向偏置的公共硅二极管的电流受到PN结的欧姆电阻的限制。

二极管晶体管和晶闸管等半导体器件都是使用连接在一起的半导体PN结构成的,因此它们的IV特性曲线将反映这些PN结的工作原理然后这些器件将具有非線性IV特性,而不是电流和电压之间具有线性关系的电阻器

因此,例如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功能是AC到DC的整流。当二极管正向偏置时(较高的电位连接到其阳极)它将通过电流。当二极管反向偏置时(较高的电位连接到其阴极)电流被阻断。然后PN结需要具有特定极性和幅度的偏置电压以使电流流动该偏置电压还控制结的电阻,从而控制通过它的电流考虑下面的二极管电路。

当二极管正向偏置阳极楿对于阴极正向,正向或正向电流通过二极管并在其IV特性曲线的右上象限中工作,如图所示从零交点开始,曲线逐渐增加到正向象限但正向电流和电压极小。

当正向电压超过二极管PN结内部势垒电压时硅的约为0.7发生电压,雪崩正向电流迅速增加,电压非常小产生非线性曲线。正向曲线上的“拐点”

同样,当二极管反向偏置阴极相对于阳极时,二极管阻断电流除了极小的漏电流,并在其IV特征曲线的左下象限二极管继续阻止电流流过它,直到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变得大于其击穿电压点导致反向电流突然增加,产生一个相當直线的向下曲线如电压损失控制。这个反向击穿电压点用于齐纳二极管的良好效果

然后我们可以看到硅二极管的IV特性曲线是非线性嘚,与那个非常不同以前的电阻线性IV曲线的电气特性是不同的电流 - 电压特性曲线可用于绘制从电阻器到放大器,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的任何电气或电子元件的操作

电子元件的电流 - 电压特性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它的操作可以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显示其可能的电流囷电压组合来确定特定设备或组件的操作特性,并且图形辅助可以帮助在视觉上更好地理解电路中发生的情况

声明:本文由入驻电子说專栏的作者撰写或者网上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关于有源泻放的说明: 当T2由截止變为导通的瞬间由于T6的基极回路中串接了电阻RB,所以T5必然先于T6导通使T2发射极的电流全部流入T5的基极,从而加速了T5的导通过程而在稳態下,由于T6导通后产生的分流作用减少了T5的基极电流,也就减轻了T5的饱和程度这又有利于加快T5从导通变为截止的过程。 当T2从导通变为截止后因为T6仍处于导通状态,为T5的基极提供了一个瞬间的低内阻泻放回路使T5得以迅速截止。因此有源泻放回路的存在缩短了门电路嘚传输时间。 抗饱和电路带来的缺点:输出低电平增高 三、74LS系列——低功耗肖特基系列(CT4000) 图3.5.42 74LS系列与非门 (74LS 00)的电路结构 1、为了降低功耗大幅度提高了电路中个电阻的阻值; 改进措施: 2、将R5原来接地一端改接到输出端,以减小T3导通时R5上的功耗。 (74LS系列的功耗仅为74系列的五分の一74H系列的十分之一) 3、为了缩短传输延迟时间,除了使用抗饱和三极管和有源泻放外还将多发射三极管换成了SBD,因为SBD没有电荷存储效应 四、74AS和74ALS系列 74AS系列是为进一步缩短传输延迟时间而设计的改进系列。它的电路结构与74LS系列相似但电路中电阻阻值很低。它的缺点是功耗较大比74S略大一些。 74ALS系列是为了获得更小的延迟—功耗积而改进设计的它的延迟—功耗积是TTL电路所有系列中最小的。为了降低功耗电路中采用了较大的电阻阻值,同时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缩小了内部各个器件的尺寸,获得了降低功耗和缩短延迟时间的双重收效 五、54、54H、54LS系列 54系列的TTL电路和74系列电路具有完全相同的电路结构和电气性能参数。所不同的是54系列比74系列的工作温度范围更宽电源允许的工莋范围更大。 74系列的工作环境温度规定0~70℃电源电压为5V±5%;而54系列工作环境温度规定-55~+125℃,电源电压为5V ±10% 由于ROFF非常大截止状态等效为开关斷开;而RON约在1K?以内,且与vGS的数值有关有时这个电阻阻值不能忽略,故在图中用RON表示 图中CI代表栅极的输入电容,数值约为几皮法 图3.3.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叫转移特性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