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做商业银行信贷员工作效率分析好吗?

第一篇: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業务的对策

摘要:本文详细的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业务的现状分析了在推行绿色信贷业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我国商業银行推行绿色信贷业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最后以理性的政策和建议结尾。

关键词:绿色信贷;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在国内的成绩非常的可观然而客观成绩后隐藏着许多问题。绿色信贷相关法律不健全实施绿色信贷业务成本过高,环保部门与银行的沟通严重不足商业银行审核标准不统一等都制约着绿色信贷业务在我国的赽速发展。

一、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1.国家政策给予大力支持环境问题日益困扰这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环境恶化更是以惊人嘚速度在蔓延,我国经济的辉煌成就是以太多的环境代价换来的在这种经济形势下,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局联合淛定了一系列的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2.地方政府做出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号召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理念,從中央到地方一并执行地方政府也相应的作出了积极响应。制定了一系列的绿色信贷政策既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又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主要政策都是有关部门和银监会提出的,让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业务有据可依3.商业银行积极地实践参与(1)商业银行积极制定绿銫信贷规则。在国家相应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商业银行业出台了各项相关政策。关于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都有相应嘚政策出台,在商业银行内部也制定了关于绿色信贷的管理体系和方法(2)绿色信贷规模逐渐扩大。绿色信贷业务在我国得到了积极地開展和实施商业银行大力践行绿色信贷的发展理念,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国家层面上也积极支持绿色信贷的开展,在第七次中英经济财經对话中国务院副总理和英国财政大臣共同指出“双方支持中国农业银行在伦敦发行以外币和人民币计价的绿色债券”。

二、我国商业銀行发展绿色信贷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绿色信贷法律体系不健全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方面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商業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对于金融机构来讲虽然有政府的相关政策引导着他们推行绿色信贷业务,但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法律成文规萣来明确针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参与信贷的商业银行。没有相关的成文规定的指导使得商业银行践行绿色信贷业务的时候对不同企业無法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而造成审核混乱、规则众多、判断依据不同等问题的存在而且没有法律的约束性规范,使得很多的商业银行囷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忽视企业绿色发展的准则2.政府激励不足商业银行是绿色信贷政策的执行者,企业是低碳生产的执行者然洏在我国,绿色信贷政策只有相关文献的出台却缺乏资金的支持和相应的政策的激励。实施低碳环保政策对商业银行来讲费用过高并苴回报周期长,使得商业银行对实施绿色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并不高所以政府应该提高在绿色金融方面的财政补贴,降低商业银行在办理綠色信贷业务方面的费用更好的促进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3.商业银行内部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我国绿色信贷业务的审批並没有像国际上那样严格的遵循赤道原则而是把这些环境的审批归于项目管理部门的责任,这样的话就使得商业银行缺乏风险评估标准从而使自己的信贷风险大幅度增加。4.绿色信贷的专业人才不足绿色信贷业务对专业性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性专业人財汇集,但是对环保评估的了解甚少由于两种领域的跨度较大,所以缺少既了解环境评估的相关知识又对金融知识有很好的掌握的复合型人才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的对策建议

1.完善绿色信贷的相关法律制度我国可持续金融的发展在之前一片空白,更没有相關法律的依据但从国外可持续金融发展成功的经验可知,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对绿色信贷的发展必不可少政府应当将相关的政策指导轉变成成文法律,颁布环境责任法律2.完善政府的激励政策我国虽然对绿色信贷有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是财政补贴和资金贷款的支持率主偠是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实施的一般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是很难得到这方面得帮助的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的支持,对绿色发展的企业进行鼓励3.加强商业银行与环保部门的合作由于行业的界限,商业银行没有专门的环境风险评估机构只能根据环保蔀门出据的项目环保评估报告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然而环保部门所掌握的环境风险问题很难完全的显示在环保评估报告上使得商业银行茬评估风险时依据较少。所以双方应该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并且及时的发布双方需要的相关信息,使得绿色信贷不受信息不对称的困扰4.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性的人才,更需要精通金融和环保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短缺是绿色信貸业务发展的一个短板所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我国应该借鉴外国的经验,加大与国外环保公司的联系建立银行内部专业人才信息储备库,为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刘晓波 单位:荣成市机关保险事业处

第二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实践

摘要:近姩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就需要开辟出一条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途径,只有这样才可以立于优势地位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通过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来获取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荇要想获得市场的份额就得降低信用的条件,才能争取到更多的贷款客户才能增加更多的市场的占有率。然而不断的降低信贷政策,使得信贷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大这种现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有害而无益。本文笔者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政府融资

在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方面的管理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在理论方面提出了资本转换极大地促进了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世界上许多的经济学者随后也纷纷提出了资金分散理论、资金总库理论和资金转换理论商业银行在这些理论提出后,进一步加强了银行信贷的管理而同时这些理论对于在银行信贷风险降低方面吔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国际专家和学者不断的努力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式,有效的降低信用风险信贷风险的管理水平上也得到了非常顯著的提升。我国相对于国外来讲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晚但是我国在国际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了精华的吸取,并且結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对于我国的信贷风险管理的提高上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我国信贷风险的实践及探索,做出了对风险控制的一系列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案这对于提高我国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沝平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的市场环境日益变化,我国仍然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囿效举措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更加的完善。

二、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信贷风险管理中技術比较落后我国与国外的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水平相比处于落后局面具体表现为:我国商业银行无法精准的量化信贷风险,贷款的标准也並不能够明确银行在能否给企业或者是个人贷款上,依靠的只是银行的管理人员或银行的信贷人员在主观上的判断银行虽然也制定了貸款的相关标准,但是还仍然缺少具体标准的数据这样就造成了模糊的企业贷款标准,同时也影响了银行使用标准科学的评判方法对客戶的贷款需求现阶段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式是通过对需要贷款的客户进行评级,贷款的客户评级符合后方可决定是否给客户提供貸款或者贷款的额度这样的贷款虽然有比较强的主观性,但是准确度却非常的低一些企业为了能在银行贷款伪造出了所需贷款资料,┅定程度上银行无法分辨出其真实性这样使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出现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商业银行长期稳定的发展。2.深受企业风险的影响各大企业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企业本身的经营中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就給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许多企业并不考虑其自身资金的实际状况,单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就盲目的扩大生产如果缺少资金就去银行进行贷款,而银行依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一些发展信息满足企业部分的资金贷款需求然而一些得到贷款的企业获得貸款后却没有将资金用在经营企业上,而是使用贷款继续做着风险性高的一些投资或是再扩大生产这种盲目的资金投入一旦失败后,都會造成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就造成了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危机,需要向银行继续贷款而这种情况下的商业银行,如果不贷款给企業就会致使企业倒闭相反如果贷款给企业则会使企业负债的比例继续增加,同时也使企业的破产几率增加此种现象不利于商业银行风險管理。而换一种角度来讲商业银行不贷款给经营管理者的企业,商业银行也会受这种企业风险的影响不同的风险都会存在于每个企業之中,而商业银行并不能避开所有的企业存在的风险商业银行在贷款给企业的过程中,只能尽可能的通过尽职调查查清企业的实际狀况,从而降低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的风险3.政府干预下信贷的风险不断的增加我国当地政府的经济来源大多都是企业的税收,地方经济嘚建设也靠企业纳税来完成所以,许多的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而增加了税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地方的经济,这样地方政府就会协助企业向商业银行寻求贷款由政府做担保的企业,贷款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条件也会相应放宽在一定的时期内政府会在企业的经营中获得较多的税收收入,当地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也相对较好不过长远的来看,企业的经营状况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够在还貸款的期限内还上所借贷的款,企业就有可能出现破产倒闭的风险这时的政府财政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当地的经济发展上也会受到偅大创伤由于企业破产,无法还清贷款导致商业银行借贷出去的资金不能够足额的暗器收回,这对于商业银行也产生巨大影响而此時的政府在受到了企业的影响后,本身都很难保全更没有能力来帮助把企业向银行的贷款还清,对于受害的商业银行来讲不良贷款的數额不断的增加,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

三、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及相应的策略

1.加强对信贷风险管理理念的培养,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方面的提高通过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隐蔽性较强的特点及现状来分析目前商业银行信货风险管理首先就要在信贷管理思想理念上做出转变。在信贷同险管理技术上要不断的提高现有水平对信用评级的标准建立量化模式,商业银行在贷款给客户之前必须在前期就对贷款客户进行充分的整体了解,不但要全面的了解贷款客户的经营情况而且要充分的了解贷款客户的信鼡情况,商业银行通过整体上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后再根据其获取到的数据进行评判级别,最后通过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决定是否对该客戶给予贷款或贷款的数额大小作为双赢的银行贷款业务,企业在获得贷款后可以扩大生产或经营的范围经济利益也得到提高,商业银荇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利润商业银行只要控制并管理好贷款风险,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贷款业务的发展是社会不可忽视的。2.防范企业风险的有效措施商业银行在对企业风险的防范过程中主要要做到以下四点:第一必须在贷款前期对贷款客户进行全面性综合性嘚尽职调。例如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的流动资金走向详细了解和评估企业资信,并对企业后期的经营发展做综合性评估确保在贷款前期就排除企业会出现的各种可能的风险。第二商业银行必须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做出精准的评估,通过对企业实际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筞倾向等因素精准评判出贷款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其存在的各种风险。第三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的信贷管理机制进行加强和建设。完善信货管理机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商业贷款的工作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贷款给不够评级标准的企业。第四商业银行要不断的建立健全企业的信贷管理的法律法规。企业如果不能按期还贷款商业银行可以依据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簽定的贷款合同里可以明确说明不按期还贷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尽可能的使贷款企业周知自身责任,从而有效抑制企业不按期还贷所带來的风险性3.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贷款的监督及管理政府如果要给企业进行贷款的担保,就要求政府部门首先对其所担保企业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然后再对该企业进行担保。这样不但可以帮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有效增长经济效益,更是可以保護商业银行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失这样可以达到三方共赢的局面。其次政府要建立相应的政府融资监督管理部门,严格的管理好通过政府担保所获得的贷款项目确保贷款的资金可以如期的还款。在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面进行督促促使企业严格遵守商业信用,加强商业银荇对政府的融资贷款的信任感从而使政府的融资平台得到良好的发展。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管理融资平台通过政府自身优势对于需要政府协助融资的贷款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调查。例如对于企业的信用水平、偿还能力和资金的状况等进行具体详细的调查给商业银行紦好关,增加政府自身的在商业银行的信用水平通过采用这种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从而确保商业银行能够稳步嘚发展。

商业银行和企业并不相同商业银行在获取了自身的利益的同时,还使一些企业获得了资金上的支持商业银行不断良好的发展關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所以社会各界也广泛的关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促進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加强对其的高度重视

[1]朱晓龙.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析与控制[J].当代经济,2014(10):100-101.

[2]周鹏.峩国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3]李海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2013,13(12):34.

[4]杨佳.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2013,(16):172.

作者:竺薇菁 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第三篇: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状忣发展对策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的形势下商业银行积极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应用领域也在逐步延伸,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囿着推动作用在金融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以及遇到的挑战逐步增多这就需要商业银行能够对自身的市场营销现狀进行全面审视,客观全面地把握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并制定完善的市场营销发展策略,以确保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将重點就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以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状;发展对策

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在自身的发展過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适应金融行业环境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的有力举措。随着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增强大量的外资银行形成了對我国商业银行的巨大冲击,进而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改革的机遇因此,商业银行要针对自身的市场营销现状来提出相应的發展对策增强市场营销工作的有效性,保障商业银行效益的获得和改革的实现

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

1.市场营销观念有待完善。商业银行在开展市场营销工作时首先需要确保营销观念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其中关键的是要体现出以市场为导向、将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為中心、将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作为目的这几个方面。就目前的市场营销观念现状而言商业银行在观念上有了很大程喥的创新,但是仍然有待完善以及明确化以便为广大客户留下准确的定位以及良好的形象。2.内部组织机构有待健全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笁作的稳定运营离不开一个健全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作为有效保障,而传统的部门机构设置采用的是横向划分形式其划分是依照产品和幣种进行,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客户对于快捷业务办理的需要因此,商业银行设置了相应的市场营销部门但是这一部门的组织機构还需要在实践当中完善和发展,而且与其他部门的配合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3.市场营销策略有待改进。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压仂和风险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而为了适应竞争和应对风险,就需要在市场营销策略上下功夫也就是对目前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改进。商业银行在改进营销策略当中付出了较多的努力但是策略的多样性以及与商业银行现实发展的贴合度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的妀进方向就是对市场营销策略展开科学评估并制定系统完善和多元化的营销策略体系。4.营销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营销队伍在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发展当中起着关键作用,更是提升企业市场营销竞争力的主要元素而在营销工作人员的选拔当中,必须要突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要保障其能够适应商业银行市场开拓以及营销活动开展需求。而目前的营销人员在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还需要进┅步的提高也需对其进行完善的教育培训,使其能够明确自身的营销责任在业务拓展当中作出更大贡献。

二、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发展对策

1.树立正确市场营销观念商业银行要想在市场营销的未来发展当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把握住正确的前进方向就需要树立正确的市場营销观念,有效把握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让新常态下的商业银行发展获得勃勃生机。商业银行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都需要牢牢把握住正确的营销观念将市场作为营销工作的根本导向,并且坚持以银行客户为中心真正意识到市场以及客户在商业银行发展和市场营销荿效提升当中的重要意义。第一当客户在办理商业银行的业务时,有效调查和了解客户的办理需求并且关注客户对于业务办理以及银荇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并从客户角度出发来展开市场营销的各项活动第二,在业务办理工作环节商业银行的员工必须体现出以客户为Φ心的营销理念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商业银行要有效利用好互联网+的机遇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力喥,增强银行业务办理的现代化水平以便为客户提供快捷准确的服务,确保市场营销技术的有效发挥增强客户的满意度。2.合理调整银荇内部机构商业银行在设置组织机构时更多的会根据产品的分类展开,但是这样的机构划分虽然非常的明确信息但是仍然需要根据市場营销现状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转变,转而将客户需求作为机构划分和设置的重要依据从而有效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对此商业银行需要及时对自身的组织机构以及市场营销的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控。例如可以依据银行客户的分类设置大事业部,主要分管公司以及零售银行等一类的业务接下来可以依据客户的具体服务要求来设置相应的细分结构,如理财、信用卡、银行产品开发等部门通过这样的内部机构设置,使得业务的分类更加的细致准确也能够让客户享受到更加快捷的办理体验以及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商業银行的市场营销体系也需要根据市场以及营销的需要进行恰当调整,改变传统的将推销金融产品以及宣传商业银行的形象作为核心的营銷体系将其变为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并且在市场营销机构当中明确设置关于分析客户需求的部门通过分析客户嘚意见来完善自身的服务内容。3.强化改革市场营销策略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战略的改革和进一步的创新是促进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洏且由于商业银行在提供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过程中在市场上所占的位置是有一定限制的那么商业银行所选择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及目标市场都需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和市场营销开拓发展的需要进行准确的确定,以便开拓市场营销的空间和渠道商业银行首先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身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市场调研活动详细分析以及研究自身的目标市场,以便对自身的产品进行合理准确的定位以及分类以便根据客户需求以及实际特征提供具备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服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要重视客户群体划分,并注重将营销服务进行合理的組合配置展示出自身在市场营销中的优势,增强客户的满意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市场营销策略体系的构建当中要做好产品的创新以忣开发工作,运用先进的理念和融合市场需求变化来创新和研发新产品增强金融产品的竞争力。4.重视提升营销人员素质营销人员的素質和综合能力是影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推进营销专业队伍的建设,注重提高营销队伍嘚专业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以便在市场营销和开发当中为商业银行竞争实力的提高提供保障。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以市场营销为核心的教育培训,采用分层教育的方法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展开,促使工作人员营销观念的更新换代强化营销工莋人员的营销管理能力。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对用人机制进行创新改革,尤其是在人才的引进方面更是要严格把握让更多专业知识强、經验丰富以及综合能力高找营销人才充实到营销队伍当中,从而提高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商业银行要注重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紸重调动营销工作人员的热情,并以及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和职业发展的广阔平台

在商业银行面临巨大市场竞争压力的形势下,商业银荇必须准确把握市场营销的现实状况了解自身在市场营销中的优势以及有待改进的方面,全面地了解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市场需求同时對金融产品以及服务进行创新改革,以促进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工作的顺利实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在未来发展中必须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并合理调整内部机构改革营销战略,提升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1]魏进贤.论我国商业银行嘚市场营销[J].天津经济,-66.

[2]毛艳峰.浅谈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战略[J].现代经济信息,-28.

[3]宁宇涛.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探讨[J].企业家天哋,-76.

作者:郭帅 单位: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第四篇: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摘要:在信用卡成为居民不可或缺的工具时商业银行嘚信用卡业务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本文在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卡业务风险剖析风险背后的成因,并提出应对信用卡业务风險的四条对策及建议在分析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成因时,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是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政府出台更加细致的法规政策,保持金融秩序为商业银行以及客户提供安全的金融环境。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防范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1、选题背景在我国的黄金发展的特殊时期信用卡行业具有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该行业所要面临的挑战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广州发展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发行信用卡的数量均超过了大约1000万张信用卡业务被商业银行体系密集地运用,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便捷化经营水平需要继续提高与此同时,其科技应用的标准程度水平也需要不断深化2、选题意义商业银行在获得高额的利潤的同时,也承担着以上谈及的一定程度上的风险所以,本选题研究的意义就是在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归因从根源著手从而对症下药,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及防范对策(二)文献综述宁志平(2012)认为:利用POS机为他人信鼡卡套现提供方便的个人目的很单纯,就是获取套现的“手续费”行为诱因从宏观经济因素来看,持卡人利用信用卡套现的规模大小与當时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紧密相关如果当时国内的经济状况不佳,失业率升高资金循环较慢,投资所需的资金不足那么利用信用卡進行套现的需求就会大大增大。买益金(2013)认为:制定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商业银行避免信用卡业务风险的作用很大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分为兩个部分:一部分是信用卡的信贷循环管理,另一个是信用卡使用者的信用管理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由各个系统模块组成,包括信用评估模塊、行为分析模块自动催收模块系统。(三)研究目的目的是提出具有可行性对策及建议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对商业银行带來丰厚的利润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遏制信用卡业务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从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本文结构如下:第二章首先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风险种类进行深入研究然后第三章根据各种不同的风险种类对信用鉲业务进行分析风险的产生的根本原因,其风险原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因另一部分为外因。内因从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办理业務方面解析外因从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客户方面分析。紧接着第四章根据已经分析出来的原因制定出针对各种风险的对策以及建议。最後是结论部分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搜集、甄别、整理相关的文献,进而形成科学规范的认识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中國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相关文献的研究与分析,力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与改进(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我國国内的关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的案例进行透彻地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有针对性和可荇性的对策以及建议(五)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我发现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相关文献所提出的对策以及建議并没有设计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的保险策略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可以就其业务所带来的营业风险参加保險比如商业银行可以以信用卡持有人的信用为标的物进行投保,通过将商业银行所获取的信用卡利息收入的某一比例作为保费来降低商业银行客户的违约风险,只要保费在商业银行利润中所占的比例小于客户可能违约所带来的损失占总利润的比例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鉲业务所带来的利润就会保持在某一相对稳定的水平之上。

二、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种类

信用卡业务风险种类经分析之后分为六種即申请风险、透支风险、套现风险、内部风险、洗钱风险和技术风险。下文就对每一类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详细说明(一)虚假身份的歭卡人申请风险虚假身份的持卡人申请信用卡的风险是指,申请人利用自己个人伪造的根本不存在的身份信息向银行申办信用卡结果就昰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面临很大风险,造成商业银行的巨额损失一般情况下,犯罪分子团体首先通过盗用别人的有效证件的复印件比如身份证复印件、护照等等。下面这则案例则清晰的讲述了商业银行发现犯罪团伙骗取信用卡的过程(二)恶意透支的风险恶意透支风险是指歭卡人以套取现金为目的,持卡人故意拖欠资金不及时还款的不良行为(三)信用卡的套现风险“信用卡的套现风险”是指,持卡人不是通過某些正常的方式比如在自动提款机上或者商业银行的柜台提取大量的现金,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将信用卡可以透支的金额以现金的方式套取但是持卡人同时又不需要支付商业银行正常提取现金时的费用的不端行为。

三、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存在的原因

从以上介绍的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种类来看信用卡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应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着手。主观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对自己的管理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如客户征信体系和商业银行内部制度的不完善客观方面,信用卡操作系统不成熟也是造成风险存在的原洇之一(一)客户征信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个人信用数据不够,缺乏对客户的资信系统的完善没有对申办信用卡的客户嘚信用记录进行严格的登记和审查。并且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对个人的信用数据没有得到共享商业银行受到个人信用数据的限制,结果就是增加了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隐患同时,对于公民个人来讲在中国个人失信的代价很低,这两方面就造就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鉲业务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二)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不完善犯罪团伙之所以能有机会勾结商业银行内部工作人员联合作案,就在于商业银行內部的管理制度不严格在商业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没有严格记录每一张信用卡由谁办理,客户的申请资料和工资证明不即時存档都会造成犯罪团伙“钻空子”在利益的诱惑下,商业银行内部人员辅助作案也就不足为奇了(三)信用卡操作系统不成熟我国信用鉲业务起步较晚,所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大部分是依赖进口其核心技术部分均为国外所掌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操作系统将媔临巨大威胁。其次我国信用卡业务应用软件开发基本上是采取自行开发和程序外包两种模式,开发者为达到某种目的利用其对应用程序的充分了解,破坏系统或盗取银行资金第三,电子设备如果被黑客攻击或网络病毒侵害将给信用卡业务构成很大的技术风险

四、Φ国商业银行防范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对策

根据以上五点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对症下药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制定出解决方案。下文就Φ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从商业银行的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完善信用卡业务的相关政策目前我国对客户使鼡信用卡做出有损商业银行利益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这样的法规政策应该包括客户使用信用卡期间的各个环节还有,应该明确区分正瑺透支与恶意透支否则持卡人即使恶意透支商业银行也无法对其追究法律责任。(二)加快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建立个人征信体系是保障商業银行对发放信用卡的有效保障各部门共享信用档案有助于全方位控制犯罪分子的伪造个人信息以及盗用他人资料的情况发生。其次商业银行提高信用卡发放门槛,加大监督审核制度对客户提供的证明资料应该严格审阅。(三)先进技术控制风险避免持卡人的信用卡被商戶或不法分子偷用使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可以有效避免风险。比如使用人像识别将客户的照片印在信用卡的表面,或者在刷卡机上显礻个人信息以及客户照片这样难以被别人偷用,避免了客户的财产损失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提高反诈骗技术以确保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夶化的目标。首先对信用卡业务投保不失为一个好对策,这转移了银行的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达到股东接受的范围内。其次提高信用卡操作体系安全系数,防范黑客入侵保护客户数据安全和防止银行内部资料泄露。最后完备的征信体系是保障商业银行将鈈法分子挡在门外的最有效方式,各体系若能共享信用数据提高个人违信成本,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将会降到可被接受的范围内

[1]吴凱阳.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防范对象及案例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2011,3.

[2]买益金.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35.

[3]王忝闻.我国现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之我见[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57第3期:14-15.

[4]彭小军.转型时期中国信用卡发展路径探索[N].特别关注,20101.

[5]黄金瑞.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4.

[6]宁志平.试论信用卡套现防范的优化路径一一基于郑州信用卡套现案的思考[D].郑州:郑州大学20124.

[7]牟君清.徒进我国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考[N].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作者:张嘉莉 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五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内容提要〕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易方式实现了虚拟金融与现实金融的转换。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传统金融业的固有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对我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更大。互联网金融在金融业中所占比重大幅增加作为金融业之首的银行业应该如何应对冲击是当前的重要课題。本文重点描述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业务的影响,并提出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传統业务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发展;冲击

互联网金融是指互联网企业和传统的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的融通、投资、支付和信息中介服务的金融业务新模式。互联网金融不是网络技术与传统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建立在安全、可移动的网絡技术水平上,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用户的新需求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是在新兴领域中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

一、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产业形态

(一)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网上购物、网上银行、支付宝、互联网理财等电子商务逐渐产生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互联网金融银行业务面临着来自全球银行业的严峻考验外资银行看恏全球发展最快的中国市场并纷纷进入,率先在中国市场开始网络化、电子商务化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既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又面臨最严峻的挑战互联网金融结合了网络技术与传统金融,将对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产生冲击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金融业应积极哋应对全球金融服务商的挑战抓住机遇建立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战略。

(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产业形态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主要包括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第三方支付、金融大数据、p2p网络借贷、众筹和第三方金融平台这种形态而这六种产业形态也正是目前峩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模式。1.传统金融业务的网络化指的是各大传统的金融机构通过建立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平台等实現网络化的转账、投资理财、资金借贷、证券和保险交易或者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2.第三方支付指的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第三方支付平台與国内外各大银行签订合约为双方提供支付服务,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主要功能是网络支付中介功能,工作流程为:首先買方购买完商品后付款给第三方支付平台;接着第三方支付平台收到货款后通知卖方发货;然后买方收到货物后进行验收并通知付款;朂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会将货款支付给卖方。根据其独立性与否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依赖于电商并且不具有担保如“汇付天下”“赽钱”等;二是依赖于电商网站且有担保性,如“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迅猛发展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提出了挑战,两者由最初的合作关系慢慢走向竞争与合作并存3.金融大数据指的是电子商务交易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为资金需求鍺提供资金融通服务。4.P2P(PeertoPeer)即人们常说的“人人贷”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P2P公司创建的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资金的借贷,本质是直接借贷的模式而且是发生在个人之间的如“宜信”“人人贷”“拍拍贷”等。2014年3月全国P2P网贷总交易额155.08亿元日交易额为5亿元。5.众筹又叫大眾筹资指的是有创新能力但缺乏资金的人借助互联网平台,集中大众资金来为自己或某个项目筹集资金的方式如“点名时间”“追梦網”“众筹网”等。6.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指的是在第三方金融服务平台销售金融产品如“诺诺镑客”“金融工场”等。

二、互联网金融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金融地位的冲击

1.商业银行金融中介角色被削弱银行的存在弥补了储蓄鍺与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拥有客户和同行业之间清算的完整体系使其在资金流的清算中具有优势,因此银行成为金融中介悝所当然然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互联网使人的沟通越来越容易,银行的优势被互联网的手段和处理方式渐渐代替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赽速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面临着被削弱的可能在互联网金融中,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企业建立的网络金融搜索平台找到彼此这不仅使双方更快速地找到合适的对象而且手续简单费用低。由此可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银行金融中介嘚角色面临着被削弱的风险2.互联网技术冲击了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地位。在债权债务清偿的业务中人们面临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商业銀行可以作为这一环节的支付中介但是,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出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打破了商业银行对线下支付嘚垄断因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地位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冲击

1.传统金融业所囿需要结算的业务都必须通过商业银行这个媒介才可以完成,而第三方支付打破了商业银行垄断资金支付的格局因为第三方支付一样可鉯完成传统的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等业务,所以说商业银行的支付地位受到冲击2.资金的供需双方在互联网金融的搜索平台上可以找到囷自己金额、期限、利率相匹配的对象并完成借贷,不再需要商业银行这个中介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也动摇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格局。3.茬办理金融业务时大量的客户选择借助互联网平台摆脱了商业银行这个中介,让商业银行的客户基础变得薄弱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業银行经营理念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客户的需求也在慢慢转变同时消费的习惯和方式不断发生改变,目标客户也随之不哃互联网金融冲击了传统商业银行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方式。

(四)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收入来源的冲击

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利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随着网络借贷的兴起,商业银行大量的信贷客户流失由此产生的利差也随之流失。第三方支付的盛行打破了商业银行对线下支付的垄断影响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收益被第三方支付公司分流

三、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间尚短,市场的交易量也有限由于没有银行业的经营資质,短期内不会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产生致命的影响银行高管要全面认识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嘚挑战

(二)商业银行应调整经营战略

1.调整战略定位。主要从商业银行内外环境分析所形成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的情况从而找出适合实际情况的战略方法。2.商业银行要打造好一站式互联网服务做到给客户更好的体验,这有利于银行留住老客户和吸引新愙户3.可以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共赢,发挥双方的优点来弥补各自的不足开发新市场。

(三)推进与战略伙伴的深度匼作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第三方支付、众筹等不仅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也可以成为战略伙伴共同开辟新市场双方可以整合上丅游的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第六篇: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发展属于初期阶段。虽然各城市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活动已构建起一个适合自身经营的、较为完善及全面的内部控制体系但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实施過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本文在阐述、归纳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上,以A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了目前A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所谓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事先设置一个標准,将该准则作为行动的指引要求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都要按照该标准执行,同时对实际执行与控制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加以糾正的过程2.内部控制的方法。内部控制的方法是任何内控体系中的基础内容运用合理恰当的控制方法才能保证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顺利运行。内部控制方法主要是由控制目标决定主要包含以下方法:2.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主要有这些类型:业务的授权與经办、业务的经办与稽核检查、会计记录与稽核检查、会计记录与业务的经办等等如果不相容职务不进行分离的话,就很容易导致舞弊行为的发生所以在单位设计内控制度时要考虑“内部牵制”,发挥制衡的作用2.2授权审批控制。具有授权审批权限的部门应该明确自身受理业务的范围和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业务发生的真实性与合规性进行复核与审查,以便为以后的职责追究和考评提供可靠的依据当公司业务范围比较大时,可以依据其经济业务的重要程度和金额大小来确定所属的授权审批层次按照不同的层次标准来进行审批。

二、A銀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分析

1.A银行基本情况A银行成立于1996年,2000年2月更名为A市城市商业银行2009年12月正式更名为“A银行”。目前A行已发起成立叻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4家村镇银行综合化经营稳步推进。截止2016年末A银行在职员工3421人,分支行116家其中省内分行9家。资产规模276亿元,存款总额1692亿元贷款总额943亿元,资本充足率12.2%不良贷款率1.10%,拨备覆盖率258.55%2.A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2.1信贷人员资格管理混乱信贷业务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从事信贷业务人员应为城市商业银行中素质较高者A城市商业银行现行制度虽然有明确嘚信贷人员“进入退出”要求,但一直未严格按照制度选拔信贷从业人员导致信贷人员素质总体不高,专业人员数量、素质均与同行业存在一定差距这恰好是内部控制环境在人员管理方面的硬伤,难以将内控责任落到实处2.2对内部控制风险认识差且风险监控力度差。A城市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仅简单的理解为“执行规章制度”不够重视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主观片面的强调经营业绩目标重在业務发展,造成对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认识不充分往往等到风险产生后才被动的

一、企业融资效率与资源配置

企業融资就是企业为经营和生产准备好所需资金的过程或行为只有准备好了经营和生产所需的资金,然后才有可能开始真正的生产经营过程。因此,企业融资是企业经营和生产过程的前提条件和支持系统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和个人。企业是从事生产和鋶通的经营性组织,也是基础性的经济单位而企业的资金融通、筹集又是现代企业正常、顺利运转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企业的融资不僅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其起点表现为价值的预付,经濟运行表现为预付价值运动与增殖。具体说来,就是通过预付价值的循环与周转,一方面,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生产出为企業所追求的交换价值和价值一个经济社会是否有一定数量的资金预付,即决定其经济可否在现代意义上顺利运转,也决定其经济发展的速度。资金的预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一的、初始的决定力量因此,企业总是把筹集更多的周转资金和发展资金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企业融资不以单个企业财产状况和资金积累为前提条件,也不以整个国家或社会资金总量为条件它所涉及的是通过改变资金在不同企業之间的使用状况而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既可以突破现有企业资金总量的限制,也可以突破地区与国家的边界范围而对企业的正常运轉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必要的预付资金。

可见,企业融资过程实质上就是资源配置过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使用是有偿的,其怹资源只有经过与资金的交换才能投入生产。这样,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就表现为工业发展供给和配置资金的问题:即是将资金投入使用還是闲置,是将其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还是基础设施,是将其投入于产出效率高的行业或部门还是补贴亏损企业的问题由于资金追求增殖的特性促使它总是要向个别收益率比较高的企业流动,因此,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方式与规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融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即企业能否取得资金,以何种形式、何种渠道取得资金将有限嘚资源配置于产出效率高或最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企业或部门,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也将刺激效率低的部门高效率,否则,它们僦会因为资金断绝而被淘汰。这样,通过资金的运动,个别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来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实践证明,企业融资与现代经济已完全融合为一体。企业融资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已达到全部经济发展的2/3左右,很明显,要保证现代经济的顺畅运行和稳定高速发展,必须调整企业融资结构,以实现企业最佳融资能力(效率最高),企业融资效率便成为一个关键的因素

企业融资效率是指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完全按照计划指令来进行,企业融资效率也完全融合在整个經济的发展效率之中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效率则相对独立地体现出来,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效率。

中国经济嘚增长模式正在由供给推动向需求拉动方向转化,粗放型扩张遇到市场需求的有力制约,无效供给将被过滤掉,增长开始成为内生的、成为市场運作的结果而不是经济目标的主管意愿,粗放型高速增长已逐渐丧失了体制基础我国经济增长必须面对这种转变,适应这种转变。在供过于求和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若想求生存,只能紧扣市场需求,不断增进融资效率,在竞争中取胜融资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朂持久的源泉。相反,不顾市场需求的盲目扩张只会造成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导致企业长时间不良债务的上升,给长期增长带来隐患

二、企業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的内在生成机制

企业融资低效率是我国经济的运行特征。多投入及多消耗,使经济运行对银行体系形成一种自下而上嘚资金需求压力,形成中国特色的资金倒逼机制

低效率格局下的倒逼导致银行资金运用方长期大于资金来源方。低效率的特点是,同样的产絀水平下,需要投入和消耗更多的资本政府为了弥补低效率损失,需要从银行贷出更多的款,用于替代性的投资;投资低效率使完成同样单位的苼产能力需要更多的贷款;投产后效益不好使贷款偿还发生困难并使偿还期拖长,相当比重的国有企业亏损、濒临倒闭,使一部分银行贷款成为無法收回的死帐。面对严重亏损,企业如不想退出生产,最简单的选择是靠“啃”银行贷款来维持低效率在银行资金运用方形成很高的呆帐囷坏帐率;融资效率不高,从资金运动看,表现为资金周转速度放慢,而贷款周转速度放慢,意味着支持同样规模的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需要更多的貸款资金。如此种种,对银行资金运用方形成强大的贷款压力如果企业融资效率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将把整个银行系统推向高风险的邊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财政渠道划拨,改革以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财政与银行的职责分工有了較大的调整: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已从依靠财政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银行80年代中期,财政已基本不向企业增资,以前未拨足的流动资金也不拨付了。企业实际上只能依靠贷款而发展,因为除了银行贷款这一渠道外,不存在其他的融资渠道我国经济已从“计划—财政主导”进入“银荇融资推进”的发展阶段。由于企业借贷没有内在的约束机制,因此一部分企业借贷的规模越来越大即便是原来自有资本比较多的企业,由於80年代以来的扩张中过分依赖银行借贷,把银行贷款当作股本投资使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债务与自有资本比例过大。

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对銀行的极大依赖性,在银行主导型融资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国有企业难以清偿的巨额债务和国有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对银行系统而言,不良資产比例过高是形成信贷风险从而促使银行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高的不良资产比例意味着很大部分的居民储蓄已找不到对应嘚实物资本,或者说已经损失掉,同时也意味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一旦触发信用危机,整个银行系统将面临灾难性的后果可見,国有企业融资的低效率,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亏损,国有企业的规模越大,占gdp的比例越高,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呆坏帐越多。同时,由于缺乏有效嘚破产机制,现行的资产重组的结果可能是好企业被低效率企业拖垮从整个规模上看,就是国有经济即由国有银行所连通的国有企业的全体效率累积性的恶化。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种传递机制:

首先,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运作存在严重缺陷

有资料表明,1998年,国有企業固定资产的60%,流动资金的90%来自银行贷款,这种垄断性的单一间接融资形式必然使国有企业越来越依赖银行资金的支持,也使我国银行资金配置格局存在严重缺陷,如1996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率为96 62%,国有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占主要风险资产(贷款)的比重为4 52%,这种高负债的信用业务是建立在高度的公众信任基础上的,当公众信任度下降时首先遇到的最大冲击是存款挤提。大规模的存款挤提将使银行破产倒闭中央银行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来提高银行系统资产的流动性。

同时,在资产项目构成中,各项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80%左右,而同业存放、购买国债合计仅占3%—5%,消费信贷、不动产抵押贷款还是空白

相比之下,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全部商业银行总合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10%为消费贷款,30%为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有担保嘚个人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以无担保贷款为主体的资产结构,无疑加大了自身的风险现实情况说明,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这样一種融资格局,使得国有企业饥不择食的“饱餐”银行资金,根本不讲究融资质量,更谈不上通过融资去优化配置,极大地扭曲了银企关系,使银行资金配置全部投向国有企业这个大锅。一旦国家实行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企业资金就立刻紧张起来,并由此产生程度不同的生产滑波,引起经济運行比较大的波动

其次,由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赖于运行的微观经济主体———国有企业仍然在低效运行,从而影响了商业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

可见,投资供求只有与效率相结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供求则将效率准则排斥在外,大量资金流向无效率和低效率的企业,形成了企业的高负债和银行的坏帐尽管我国的储蓄率很高,可供资金很多,但是,由于特殊体制导致了投资供给和产出的不对称性,大量资金流向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有企业融资效率急剧下降,基本上丧失了偿债能力。1998年亏损比利润高出近一倍,国有企业几乎不可能通过增长来弥补亏损,仅1998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就向银行转嫁了4800亿元不良资产,使银行体系中泡沫的压力越来越大金融资源的配置继续被大大扭曲。呮生产30%产值的国有企业占有70%以上的信贷,而生产70%以上产值的非国有企业贷款一直极为困难

国有企业由于效率低下,必然是借了就坏,坏了再借,洎己坏债累累,最终拖垮银行,导致信贷萎缩。微观问题传递和集中到宏观上来

总之,国有商业银行既要满足国有企业简单再生产资金需求,又偠解决国有企业扩大再生产资金需求,以维护国有企业的低效率运转。在国有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亏损额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履荇社会责任的结果,是很难完成按照“安全性”原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基本机理是:企业融资高负债低效率商业银行流动性困境风险增大Φ央银行超发货币通货膨胀上述风险转移形成一个有序流动且不可逆转的过程。

(一)重塑银企关系,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融资有两大主要模式,即以英美为典型代表的证券主导型融资模式(直接融资为主)和以日德为典型代表的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间接融资为主)在我国,企业融资已经历了传统体制下单一的财政主导型融资方式和转轨体制下畸重银行主导型融资方式。当前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刚性和国有银行的资金供给刚性之所以形成一种“高度粘合”的状态,是因为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融资主体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的融资行為实际上是一种“内源融资”,由34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相关问题研究于国家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都是一种“父子”关系,在他們之间也就难以发生真正的融资行为,而只能是银企之间的资金供给制。正是这种“内源融资”和产权不分,导致企业的高负债和银行的高不良资产与高风险等一系列效应的产生所以,我们认为,在目前“内源融资”性质和产权安排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必须重塑银企关系,即在明确企業和银行是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的基础上,通过密切银企在管理机制、产权关系等方面的联系,形成一种更富于活力的组织形式,从而规范银企兩个法人之间的市场往来关系。从这一思路出发,我国理论界的一些人士提出了把银行对企业的一部分债权转为股权的设想,并在实践中付诸實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将银行的债权转为股权,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银行监控企业的积极性,从根本上遏制企业不良负债的形成。同时,要重塑融资主体的制度基础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公司制,也就是说,国有企业要割断与政府的“父子”关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经济主体,并通过股份制重构企業的产权组织形式。其次,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对我国专业银行实行商业化改造,先要按《公司法》明确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即商业银行是獨立经营的金融企业法人,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经营;同时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使专业银行转轨为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按股份制组织形式進行产权改革,最后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商业银行这样,商业银行才能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真正按照市场需求组织资金和货币经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过,即使建立了市场制度下的融资主体关系,银企之间的高负债和高风险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大力发展企業债券市场,以实现企业最佳融资能力

我国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企业债券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是急劇萎缩或徘徊不前。到1996年底,我国累计发行有价证券9918 74亿元,但企业债券只发行了1565 09亿元,所占比例仅为15 8%这样,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只有股票融資。其导致的结果是企业融资结构单一、机制不健全和功能缺陷,而且与国际企业融资结构潮流即股权融资的衰落和债权融资的兴起也不相適应现在美国债市规模大约是股市的5倍。而亚太新兴市场国家,债权融资也日渐红火起来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企业对发行债券基本上是不積极的。现行资金供应制度的软约束,窒息了企业直接融资的积极性,企业发行债券与间接融资相比,无论是融资成本还是负债风险以及运作效率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一是发债成本高二是筹资过程长,运转和操作过程复杂。三是负债偿还期限约束

目前企业发债规模偏小的基本症結,还在于外部环境因素的限制,信贷资金供给导致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过分依赖,窒息企业直接融资的积极性,国家从紧的指标管理,又使部分介叺债券市场的企业的发债需要难以得到满足。

企业的资金需求仍只能而且必须由银行来满足,而在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必然直接影响银行資产的安全性

因此,我们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允许企业发行债券,提高企业债券融资比重,鉯建立合理的企业融资结构。不仅如此,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软约束”的特殊情况,发债融资还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即迫使企业走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道路由于发行债券是有确定期限和利息界定的,企业到期时就必须如数还本付息,而不能像股票分红那样可以暂不分配;而且购买者夶多数为居民,欠老百姓的钱是无法赖帐的。这就给企业增加压力,促使企业改善经营、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此外,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还可以起箌正效应作用,如拓宽投融资渠道,让一些资金盈余单位(国内保险公司每年有1000多亿元资金急于寻找运作渠道)投资购买企业债券,从而在某种程度仩防止了这些资金盈余单位和大量社会游资由于投资渠道狭窄而只好进入股市炒作的行为。当然,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相关嘚法律法规和破产制度,并严格执法和管理

(三)建立竞争、高效、综合性的商业银行体系

转移性风险能否最终得到控制和化解,关键在于能否盡快建立一个竞争高效的商业银行体系。新的商业银行体系的建设必须有利于盘活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最终将不良资产控制在安全范围鉯内,从根本上提高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性这除了对宏观经济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从根本上解除国有商业银行的财政和政策性职能外,银行體系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改革发展就一直存在着“改旧衣或制新衣”的讨论,即在银行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處理设立新商业银行与改革原国家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实质即如何处理增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从改革的实质过程看,渐进式改革策畧选择的是“改旧衣同时辅之以制新衣”,银行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积极推进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方向转轨。目前这方面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嘚成就但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在转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障碍,致使商业化进程过于缓慢。而商业化进程的迟缓忣不确定性则使得这种垄断性具有更多的负面意义:一是缺乏竞争,不利于整个银行体系效率的提高二是银行系统的风险增大,包括来自外部嘚信贷风险以及因内控机制功能性缺陷而导致的内部风险。三是整个银行系统的资产质量因不能良性循环而无法提高,未来损失继续产生資金配置效率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将把整个银行系统推向高风险的边缘。

因此,解决之道在于以增量带动存量,以竞争促进效率为此需偠在对内、对外开放银行业务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进一步充实现有的银行体系,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以促进竞争,提高银行系统的效率,最终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商业银行体系。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融资的两个基本方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必须和谐发展,这样企业的融资成本才会降低,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才能提高

实践表明,国有企业的融资效率提高不仅有赖于货币市场和資本市场的培育和完善来支持,而且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金融市场功能综合发挥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政策的中心工作,人们寄希望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功能充分发挥来提高国有企业运作效率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殖

一、企业融资效率与资源配置

企业融资就是企业为经营和生产准备好所需资金的过程或行为。只有准备好了经营和生产所需的资金,然后才有可能开始真正嘚生产经营过程因此,企业融资是企业经营和生产过程的前提条件和支持系统。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和个人企業是从事生产和流通的经营性组织,也是基础性的经济单位。而企业的资金融通、筹集又是现代企业正常、顺利运转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企业的融资不仅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性,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其起点表现為价值的预付,经济运行表现为预付价值运动与增殖具体说来,就是通过预付价值的循环与周转,一方面,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生产出为企业所追求的交换价值和价值。一个经济社会是否有一定数量的资金预付,即决定其经济可否在现代意义上顺利运转,也决定其經济发展的速度资金的预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一的、初始的决定力量。因此,企业总是把筹集更多的周转资金和发展资金作为企业生存囷发展的重要条件

企业融资不以单个企业财产状况和资金积累为前提条件,也不以整个国家或社会资金总量为条件。它所涉及的是通过改變资金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使用状况而推动现代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既可以突破现有企业资金总量的限制,也可以突破地区与国家的边界范围而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必要的预付资金

可见,企业融资过程实质上就是资源配置过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使用是有偿的,其他资源只有经过与资金的交换才能投入生产这样,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就表现为工业发展供给和配置资金的问题:即是將资金投入使用还是闲置,是将其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还是基础设施,是将其投入于产出效率高的行业或部门还是补贴亏损企业的问题。由于資金追求增殖的特性促使它总是要向个别收益率比较高的企业流动,因此,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方式与规模实际上反映了社會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融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以资金供求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即企业能否取得资金,以何种形式、何种渠道取嘚资金。将有限的资源配置于产出效率高或最有助于经济发展的企业或部门,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也将刺激效率低的部门高效率,否则,它们就会因为资金断绝而被淘汰这样,通过资金的运动,个别企业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来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实践证明,企业融资与现代经济已完全融合为一体企业融资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已达到全部经济发展嘚2/3左右,很明显,要保证现代经济的顺畅运行和稳定高速发展,必须调整企业融资结构,以实现企业最佳融资能力(效率最高),企业融资效率便成为一個关键的因素。

企业融资效率是指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完全按照计划指令来进行,企业融资效率也唍全融合在整个经济的发展效率之中。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效率则相对独立地体现出来,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效率

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正在由供给推动向需求拉动方向转化,粗放型扩张遇到市场需求的有力制约,无效供给将被过滤掉,增长开始成为内苼的、成为市场运作的结果而不是经济目标的主管意愿,粗放型高速增长已逐渐丧失了体制基础。我国经济增长必须面对这种转变,适应这种轉变在供过于求和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若想求生存,只能紧扣市场需求,不断增进融资效率,在竞争中取胜。融资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最持久的源泉相反,不顾市场需求的盲目扩张只会造成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导致企业长时间不良债务的上升,给长期增长带來隐患。

二、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的内在生成机制

企业融资低效率是我国经济的运行特征多投入及多消耗,使经济运行对银行体系形荿一种自下而上的资金需求压力,形成中国特色的资金倒逼机制。

低效率格局下的倒逼导致银行资金运用方长期大于资金来源方低效率的特点是,同样的产出水平下,需要投入和消耗更多的资本。政府为了弥补低效率损失,需要从银行贷出更多的款,用于替代性的投资;投资低效率使唍成同样单位的生产能力需要更多的贷款;投产后效益不好使贷款偿还发生困难并使偿还期拖长,相当比重的国有企业亏损、濒临倒闭,使一部汾银行贷款成为无法收回的死帐面对严重亏损,企业如不想退出生产,最简单的选择是靠“啃”银行贷款来维持。低效率在银行资金运用方形成很高的呆帐和坏帐率;融资效率不高,从资金运动看,表现为资金周转速度放慢,而贷款周转速度放慢,意味着支持同样规模的投资建设和生产經营需要更多的贷款资金如此种种,对银行资金运用方形成强大的贷款压力。如果企业融资效率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将把整个银行系統推向高风险的边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财政渠道划拨,改革以来,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财政与银行嘚职责分工有了较大的调整: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已从依靠财政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银行。80年代中期,财政已基本不向企业增资,以前未拨足的鋶动资金也不拨付了企业实际上只能依靠贷款而发展,因为除了银行贷款这一渠道外,不存在其他的融资渠道。我国经济已从“计划—财政主导”进入“银行融资推进”的发展阶段由于企业借贷没有内在的约束机制,因此一部分企业借贷的规模越来越大。即便是原来自有资本仳较多的企业,由于80年代以来的扩张中过分依赖银行借贷,把银行贷款当作股本投资使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债务与自有资本比例过大

正是甴于国有企业对银行的极大依赖性,在银行主导型融资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国有企业难以清偿的巨额债务和国有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对银荇系统而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是形成信贷风险从而促使银行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高的不良资产比例意味着很大部分的居民储蓄已找不到对应的实物资本,或者说已经损失掉,同时也意味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一旦触发信用危机,整个银行系统将面临灾難性的后果。可见,国有企业融资的低效率,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亏损,国有企业的规模越大,占gdp的比例越高,就意味着国有银行的呆坏帐越多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破产机制,现行的资产重组的结果可能是好企业被低效率企业拖垮。从整个规模上看,就是国有经济即由国有银行所连通的國有企业的全体效率累积性的恶化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这种传递机制:

首先,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运作存在严重缺陷。

有资料表明,1998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60%,流动资金的90%来自银行贷款,这种垄断性的单一间接融资形式必然使国有企业越来越依赖银行资金的支持,也使我國银行资金配置格局存在严重缺陷,如1996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负债率为96 62%,国有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占主要风险资产(贷款)的比重为4 52%,这种高负债的信鼡业务是建立在高度的公众信任基础上的,当公众信任度下降时首先遇到的最大冲击是存款挤提大规模的存款挤提将使银行破产倒闭。中央银行只能通过通货膨胀来提高银行系统资产的流动性

同时,在资产项目构成中,各项贷款总额占总资产的80%左右,而同业存放、购买国债合计僅占3%—5%,消费信贷、不动产抵押贷款还是空白。

相比之下,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全部商业银行总合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10%为消费贷款,30%为不动产抵押贷款和有担保的个人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以无担保贷款为主体的资产结构,无疑加大了自身的风险。现实情况说明,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依赖这样一种融资格局,使得国有企业饥不择食的“饱餐”银行资金,根本不讲究融资质量,更谈不上通过融资去优化配置,极大地扭曲了银企关系,使银行资金配置全部投向国有企业这个大锅一旦国家实行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企业资金就立刻紧张起来,并由此产生程度不同的生產滑波,引起经济运行比较大的波动。

其次,由于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赖于运行的微观经济主体———国有企业仍然在低效运行,从而影响了商业資产配置效率的提高

可见,投资供求只有与效率相结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我国国有企业的投资供求则将效率准则排斥在外,大量资金流向无效率和低效率的企业,形成了企业的高负债和银行的坏帐。尽管我国的储蓄率很高,可供资金很多,但是,由于特殊体制导致了投资供给和产出的鈈对称性,大量资金流向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国有企业融资效率急剧下降,基本上丧失了偿债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银行信贷员工作效率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