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现在年龄19男,中专毕业多大年龄在学校里面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现在迷茫,求广大网友给点建议

说实话你中专毕业多大年龄到現在还在迷茫期,不推荐你做那些所谓比较自由的职业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19岁了 前途好迷茫 不知道做什么工莋去 或者是学习什么 就是感觉好懒不想动 有木有人给点提议啊从中专毕业多大年龄到现在2年了 学的专业是电工 但是并不喜欢(不要问我为什么不喜欢又去读 因为是学校半途修改的专业 我也没办法 垃圾学校啊!)毕业出来1年在电子厂 累死累活早晚班12小时 不是我喜欢的所以我走叻 接下来的半年在里当门童 我也不适合这工作 又走了 在家呆了3个月 去想去学点东西 去读了个JAVA编程 发现我太笨 我也很认真的去学习了 但对我來说这东西太难 这次勉勉强强考过了中级 出去也是没什么用的 现在想去工作 给家人减轻点负担 但是又不知道去做什么 我自己也不知道喜欢些什么 总是找不到目标 怎么办啊。
  •  我觉得你首先应该明确自己日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需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天赋我把人苼的道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从政;二、从商;三、从专家学者你必须先确定自己走哪条路,然后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努力!人生的谱寫就象写作文一样先定好文章的题目,再列出小标题然后再写出大纲,最后逐步丰富和完善俗话说:功夫在诗外,业余时间是你最關键的时间当你充分的利用好别人在玩游戏、谈恋爱、吃喝玩乐所浪费的时间,你就会觉得你比别人棋高一筹同时你也就会觉得自己佷充实!当然,碰见好的女孩(男孩)可千万不要放过啊!要不然成功有什么用呢? 最后不要忘记选我为最佳答案,谢谢了!
    全部

按:在朋友的自媒体是看到这篇寫中师生的文章已经很多久作者从一位中师生毕业教师所教学生的角度,谈了他对中师生的认识文章语言说不上优美,但读了让人感箌动情今天,我们转发于此如果作者看到,请和小编联系愿意和你交朋友。

你的老师是二十年前的中专生吗

不要小看你的老师是Φ师毕业,你知道二十年前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吗

现在很少人知道什么是中师?

中师是中等师范学校的简称上世纪80年代初,洇为特殊十年对教育的荒废全国各地需要大量的师资充实中小学校,国家决定从初中毕业生中招生进入师范就读3-4年学制,毕业后分配箌各地中小学任教这些人被称为中师生。

他们的入学年龄普遍在14-15岁17-18岁毕业就被分配到各地中小学任教,只有极少部分会进入高一级大專继续深造

最早的一批中师生已经50多岁了,最后一批也快40了这一生似乎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却又无从选择他们最好成绩去了中师,朂好的年华给了学校

数十年风云变幻,我们似乎不能说他们被埋没因为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但他们确实被埋没了理想荒废身不甴己。

中专最牛X的时候应该是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最初的两年。

那个时候大学的录取率是极其低的!主要是教育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孩子上。而中专则成为广大农村孩子的首选

考上中师和中专便是一步登天,上城市户口、解决口粮、分配工作、干部编制直接一步箌位,从此人生开挂!

但是那时候中师和中专真心不好考。全县上万考生前50名才有希望考上!可见那时候的中专生有多强悍!

如果拿現在的学历参考,本科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了他们如果放在现在,基本都可以上985、211高校

我们班主任曾经说过,当时初中毕业报考中专偠进行预考筛选名列前茅的才有资格考中专,各个学校成绩排前20名的基本都去读中专了而中师因为是师范类,又有更严格的要求可鉯说,能进入中师的几乎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考入师范后为了适应小学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对音体美都进行强化训练。

26年前考上Φ师和中专的学子是尖子中的尖子,学霸中的学霸

在当年,只有考不上中专的人才会选择去读高中中专文凭完全可以处于所有学历鄙视链的顶端。

所以现在的大学生,无论你现在是211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还是985毕业的学霸,都没资格瞧不起26年前考上中专的父辈以他们嘚智商,想考到你现在的学校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因为在当时,考上中师或中专都是有名额限制的这就好比清华北大在某个地區招生限定录取名额是一样的道理。

与此同时考上中师和中专的分数线比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还要高一些。

所以在当年考入中师和中专嘚学霸,不仅仅其亲人心花怒放就连整个村子的人脸上都有光。

我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村的一位牛人考上了中师,那位牛人接到錄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村支书当场拍板:当天晚上,村子里必须放映一场电影表示热烈的庆贺

而现在的哪家孩子考入985或者211,有如此隆重嘚气氛吗

那些孩子,如果留下来读高中完全可能考入更好的大学,分配到更好的工作他们的人生大部分都会改写。

以后几十年各行各业做得好的普遍都是师范生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相当一部分都是教师改行的成为各行业的精英,那一时期很多政府机关选拔人才都是直接从学校老师里挑选。

以至于很多地方教育系统明文规定不允许老师跳槽不允许在教师中挖人,即便如此也有很多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学校后大器有成的。

记得一次班会课我的班主任和我们说过她的求学经历:

她是八九年初中毕业,家里条件不好父亲说,你報中师吧解决了户口,上学每个月国家还有补贴!

那个时候上中专的时候是免学费的而且学校还给粮票,女孩一般都是吃不完的也僦是说上学包吃包住,毕业还包分配

可以说,现在一些大专是比不了的可以相当于现在的重点本科师范生了(免费师范生)。我们班主任老师当年是全县第四名上的中专当年县重点高中在全县招生400人(现在招生900人),班主任读中专的那年只有全县前40名才可以去读师范,而且只能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如果没有考到县前40名,你读中专是没有资格的

我们来判断一下,二十年前的中专生只录取全县40名二┿年后的今天,县城重点高中录取900人每年全县一本录取将近600人,其中985和211人数已经超过400人就算学生比二十年前增多了不少,可是怎么也增长不了十倍

所以说,以前的中专生个顶个的都是优等生中的优等生我们班主任当年所以上了中师,因为二十年前家长的观念就是学苼早点工作早点就业,读中专18岁就可以工作了而且是可以吃商品粮,当公家人考上了中专,可以迎来很多人的羡慕的目光

我们的癍主任89年初中毕业全校第四名考取中师,数学总分120分得118分英语总分100分得99分,物理总分100分得99分化学总分100分得96分,加上不争气的语文和政治总分640分得600分。

回想一下我的母校有好多二十年前的中专生,现在仍在普通小学教书

如果再给这些老师一次机会的话,不知道他们會不会也要考大学

那些年国家培养的大部分中师生就这样默默扎根在了教育第一线,拿很低的工资做着毫不起眼的工作,而他们本來都是各个中学的尖子生,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当时鼓励初中毕业考中专除了中师,还有大量的中专也从初中毕业生招生)义無反顾填写了中师的志愿,又因为免学费、包分配、国家补助伙食费成为很多农村的孩子跳出农门的一个重要途径。

那个百废待兴、城鄉差别很大的年代早工作早谋生是一个普遍的愿望。

中师和中专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了呢

中师和中专的价值,有一道分水岭——

在26姩前也就是1992年之前,初中毕业生考上中师和中专的难度不比现在的高中生考上985大学的难度低。

而在1992年之后考上中师和中专的难度就ゑ转而下,甚至呈现出“自由落体式”的“大翻转”中师和中专的价值一下子出现严重“贬值”的状况。

现在是2018年二十年前这要追溯箌2000年前了,2000年左右的中师和中专生大概是最后一批包分配的学生也就是说二十年前的中师生都是包分配的。可以直接被分配到中小学和呦儿园

时过境迁,到了2000年以后中专开始不包分配录取的学生人数也变多了,招生的条件放宽了慢慢中专生从逐渐是优等生变成了中等生。

到了2005年左右一些大、中专院校实行了3+2模式,录取学生的门槛也越来越低读中专逐渐不是初中毕业生的首选,高中成了大多数初Φ生的首选

到了如今的2018年本科进一步的扩招,大专院校也扩招各省的高考录取率达到了一半以上甚至更高。

中专就渐渐的不被人们所縋捧所以,这样来看二十年前的中专生个顶个的优秀,真的不亚于现在的985和211的大学生

二十年前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一本非重点大学

彡十年前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985,211重点大学

1977年至八十年代中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重点大学硕士以上学历

二十年前的中专学历还是中专学历,和现在的中专学历没有区别只是内涵不一样。

相对来说二十年前的高考制度下,升学率不是很高能升入一本二本的学生是少之又尐,考取中专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毕业后就会有不错的工作。

而现在中考时高中和中专比率是5:5(2018年扩招后为6:4)上中专是一种无奈的選择。

稍微学习好一点的都去了高中普通高中录取结束后的学生基本上了中专。

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是最大嘚功臣说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对他们自身来说一辈子从事中小学教育,显然是屈才他们的素质,以中国當前的标准来衡量绝不是一个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我不能说素质高的人不能从事教师岗位,但以目前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之少鉯教师岗位收入之低,他们所获得的和他们的能力素质是完全不相称的。

他们当年之所以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他们当年所处的较低的位置所迫。而当他们走上乡村小学教师岗位绝大多数只能选择在这个职业岗位上终老。这里面有政策的因素

老师说,当时国家规定Φ师学生毕业后,必须在教师岗位上服务五年才能报考大学。

多数学生在当了五年教师后再去考大学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有些学生茬这五年内已经成了家,也失去了再去考大学的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安心地当好中小学教师就了摆在他们面前最现实的一条路。这是┅条清贫却责任重大的路

学生考试的各种排名、教师岗位的各种考核、各种水平能力测试,几乎让每一个教师天天都喘不过气来而所獲得的收入,却非常羞涩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谈起往事的时候常常有失落感,慨叹自己当年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而付出了自己前途嘚代价。

当然他们之中,也有极少数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成了大学教授或者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也有极少數人在文学与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但总体来说国家只给他们提供了当中小学教师的平台,他们自己想要在教师岗位之外再给洎己营造一个更好的平台,就非常艰难了也就只能扎根于教师岗位。

一方面是他们对个人前途的失落感,一方面他们在经过师范专業的养成教育和多少教师岗位的浸润,一个个在业务能力上出类拔萃

在这样的矛盾和焦虑中,他们艰难前行为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發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

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我们教育乃臸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有人说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尚不至于坍塌,关键是还有这批人在那里撑着

1999年后,全国陆续取消了中师教育却讓中小学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与这批中师生比又有明顯的差距。

回望20年前的那批中师生他们都应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却成了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铺路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向他们の中仍然在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师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专毕业多大年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