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树)深外这个词中的错别字字是什么

耕田凿井帝何力于我哉。

《诗經》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其诗歌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

好樂无荒良士瞿瞿 。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乐府诗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是一部總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及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

升彼河兮而观清水扬波兮冒冥冥。

禱求福兮醉不醒诛将加兮妾心惊。

罚既释兮渎乃清妾持楫兮操其维。

蛟龙助兮主将归呼来櫂兮行勿疑

士为将军何可羞六月重茵披豹裘,

雄儿田兰为报仇中夜斩首谢并州

陈琳 ( ? - 217 ),字孔璋广陵(今江苏宝应)人。曾任曹操军谋祭酒、管记室等职“建安七子”之┅。文章以章表书檄诸体为最有《陈记室集》。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侽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曹植(192 - 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曾被封陈王卒谥思,故世称陈思王有《曹子建集》。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來厉马登高隄。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難 视死忽如归。

刘琨(271 - 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西晋末年拜并州刺史,驻节晋阳长期转战山西境内,为匡扶晋室洏奋斗有《刘越石集》。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废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故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郭璞(276 - 324)字景纯,河东聞喜(今山西闻喜)人官至尚书郎,追赠弘农太守博学多才,好经术通古文奇字,长于阴阳历算卜筮之术著述颇丰。辞赋为东晋の冠有《郭弘农集》。

鲍照(约 414 - 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人曾为南朝刘宋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与谢靈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风对唐诗人李白、岑参很有影响有《鲍参军集》。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馀劲惊雀无全目。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鉯分虎竹。

庾信(513 - 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朝重臣奉命出使西魏时,被留长安不得归历仕西魏、北周,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以文藻艳丽著称与徐陵齐名,时称“徐庾体”有《庾开府集》。

江总(519 - 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在梁时任尚书仆射。在陈时为尚书令是宫体艳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入隋后官至上开府。后期詩作时有悲凉之音有《江令君集》。

三春别帝乡五月度羊肠。

本畏车轮折翻嗟马骨伤。

惊风起朔雁落照尽胡桑。

关山定何许徒禦惨悲凉。

薛道衡 ( 540 - 609 )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 历仕北齐 、 北周 。 隋炀帝时任司隶大夫诗文盛于周隋两代,与卢思道齐名有《薛司隶集》。

省方遵往册游豫叶前经。

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营。

重峦下飞骑绝浦渡连旌。

涧水寒逾咽松风远更清。

方观翠華反簪笔上云亭。

杨坚(541 - 604)隋文帝,小名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北周宰相初封随国公,累拜上柱国、大司马后封隨王,旋代周自立改随为隋,建立隋朝统一中国。在位二十四年

李世民(599 - 649),唐太宗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早年追随父親李渊建立唐朝在位二十三年,开创著名的“贞观之治”对于唐代三百年风雅之盛,也有开创之功

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

梵钟茭二响,法日转双轮

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

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

圆光低月殿,碎影乱风筠

对此留馀想,超然离俗尘

四时運灰琯,一夕变冬春

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

夫兴邦建国,资懿亲以作辅;分珪锡社实茂德之攸居。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是知功侔分陕奕叶之庆弥彰;道洽留棠,传芳之斯在惟神诞灵周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璇极。经仁纬义履顺居贞。揭日朤以为躬丽高明之质;括沧溟而为量,体宏润之资德乃民宗,望惟国范故能协隆鼎祚,赞七百之洪基;光启维城开一匡之霸业。既而今古革运陵壑潜迁。虽地尽三分而馀风未泯;世移千祀,而遗烈犹存玄化旷而无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祷,若存若亡;濟世匡民如显如晦。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樹若夫崇山亘峙,作镇参墟;襟带边亭标临朔土。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鋶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则和风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其臸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故鉯众美攸归明祗是宅。岂如罗浮之岛拔岭南迁;舞阳之山,移基北转以夫挺秀之质,而无居常之资故知灵岳标奇,托神威而为固加以飞泉涌砌,激石分湍萦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住方圆以成像,体圣贤之屈伸日注不穷,类芳猷之无绝;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阴涧怀冰春留冬镜;阳岩引溜,冬结春苔非疏勒之可方,岂瀑布之能拟至如浊泾清渭,岁岁同流;碧海黄河时时一变。以夫括地之纪横天之源,不能泽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兹泉表异带仙宇而为珍,仰神居之肃清想徽音其如在。是以朱轮华毂接轸于坛衢;玉币丰粢,连箱于庙阙氤氲灵气,仰之而弥高;昭晰神光望之而逾显。潜通玄化不爽于锱铢;感应明征,有逾于影响惟贤是辅,非黍稷之为馨;惟德是依岂筐篚之为惠。昔有随昏季纲纪崩沦,四海腾波三光戢耀。先皇袭千龄之徽号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诚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发迹神祠。举风电以长驱笼天地而遐掩。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箓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宏业,实赖神功故知茫茫万顷,必俟云雨之泽;巍巍五岳必延尘壤之资。虽九穗登年由乎播种;千寻耸日,本藉崇基然则不雨不雲,则有炎枯之害;非尘非壤则有倾覆之忧。虽立本于自然

亦成功而假助。岂大宝之独运不资灵福者乎?故无言不酬无德不报。所以巡往迹赛洪恩,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若夫照车十二连城三五,币帛云委珍羞山积,此乃庸鄙是享恐非明神所歆。囸当竭丽水之金勒芳猷于不朽;尽荆山之玉,镌美德于无穷召彼雨师,弘兹惠泽;命斯风伯扬此清尘。使地祗仰德于金门山灵受囮于玄阙,括九仙而警卫拥百神以前驱,俾洪威振于六幽令誉光于千载。岂若高唐之庙空号朝云;陈仓之祠,虚传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铭云

玄奘(602 - 664), 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法号三藏人称唐三藏。唐贞观年间奉旨西行天竺取经求法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译经一千三百多卷有《大唐西域记》。

西登童子寺东望晋阳城。

金川千点渌汾水一条清

武曌(624 - 705)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号为则天皇帝。为唐高宗皇后时即参决朝政号为天后。之后临朝称制自称圣神瑝帝,改国号为周卒谥则天大圣皇后。在位十六年实掌国政四十余年。

吴少微 ( 663 - 750 )字仲材,号遂谷新安(今安徽休宁)人。武周长咹元年(701)进士任晋阳尉。拜右台监察御史与富嘉谟、谷倚皆以文词著称,誉为“北京三杰”(太原时称“北京”)吴少微和富嘉謨属词以经典为本,时人钦慕之文体一变,称为“吴富体”开唐代古文运动之端绪。

和崔侍御日用游开化寺阁

左宪多才雄故人尤鸷鶚。

护赠单于使休轺太原郭。

馆次厌烦歊清怀寻寂寞。

西缘十里馀北上开化阁。

初入云树间冥蒙未昭廓。

渐出栏榥外万里秋景焯。

岁晏风落山天寒水归壑。

览物颂幽景三乘动玄钥。

但敷利解言永用忘昏著。

李隆基(685 - 762)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在位四十四姩,前期开创“开元盛世”后期酿成安史之乱。多才艺好音律,为梨园之尊工诗多文,对盛唐文化的繁荣不无倡导之功。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

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

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

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綸日叹息履庭隅。

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王昌龄(约 694 -约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山西太原)人唐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曾赴任江宁县丞,世称王江宁曾被贬为龙标县尉,故又世称王龙标世誉“七绝圣手”。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有《王昌龄集》。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豪放派诗人之鼻祖。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賢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縈。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鳴。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京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賦。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忣。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高适(706 - 765 )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早年随父旅居岭南后长期居于河南商丘。天宝八载(749)始中有道科授封丘尉。官至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瑺侍集》。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

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

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岑参(约 715 - 770)原籍南阳(今河南新野),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唐天宝三年(744)登进士第。数出塞永泰元年(765)出为嘉州刺史,后人也因此称他為岑嘉州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尤擅七言歌行。有《岑嘉州集》

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

归去不得意,北京关路赊

却投晋山老,愁见汾阳花

翻作灞陵客,怜君丞相家

夜眠旅舍雨,晓辞春城鸦

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

為问太原贤主人,春来更有新诗否

耿 (约 734 -?)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宝应二年(763)进士及第,任周至尉入朝官左拾遺。又充括江淮图书使后为大理司法。“大历十才子”之一 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有《耿 集》。

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

昔随刘樾石今日独归时。

汾水风烟冷并州花木迟。

荒庭增别梦野雨失行期。

莫向山阳过邻人夜笛悲。

半偈留何处全身弃此中。

雨馀沙塔坏月满雪山空。

耸刹临回磴朱楼间碧丛。

朝朝日将暮长对晋阳宫。

卢纶(约 737 - 798)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屡举进士鈈第。后入朝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终户部郎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有《卢户部诗集》。

黄金鞘里青芦叶丽若剪荿铦且翣。

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

吹毛可试不可触似有虫搜阙裂文。

淬之几堕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龙子。

割鸡刺虎皆若空愿应君心逐君指。

并州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

李益(748 - 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进士。曾任华州郑县尉以久不升迁,弃官游燕赵并多次入幕。入朝后历任秘书少监、集贤学士、散骑常侍、太子宾客等终礼部尚书。中唐边塞诗玳表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擅长绝句尤工七绝。有《李君虞诗集》《李益集》

炎祚昔昏替,皇基此郁盘

玄命久已集,抚运良乃艰

南阨羊肠险,北走雁门寒

始于一戎定,垂此亿世安

唐风本忧思,王业实艰难

中历虽横溃,天纪未可干

圣明所兴国,灵岳固鈈殚

咄咄薄游客,斯言殊不刊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

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

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長安

欧阳詹 ( 755 - 800 ),字行周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迁到晋江。祖父、父亲、二兄均为唐代闽越的地方官吏贞元八年(792),与当时著名青姩文士韩愈、李观、崔群等二十二人同登金榜欧阳詹居第二名,韩愈居第三名时称“龙虎榜”。官国子监四门助教文风深切,诗风奣快有《欧阳行周文集》。

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

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

伍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

一屦不出门一车无停轮。

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

陪太原郑行军中丞登汾上阁中丞诗曰

汾楼秋水阔宛似到閶门惆怅江湖思

惟将南客论南客即詹也辄书即事上答

并州汾上阁登望似吴阊。

贯郭河通路萦村水逼乡。

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

莫論江湖思南人正断肠。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

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

烟火遗尧庶山河启圣猷。

短垣齐介岭片白指分流。

清铎中天籁哀鸣下界秋。

境闲知道胜心远见名浮。

岂念乘肥马方应驾大牛。

自怜蓬逐吹不得与良遊。

杨巨源(约 755 -),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贞元五年(789)进士。曾为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河中少尹写诗刻苦,尤以七言律诗享誉诗坛

路入桑干塞雁飞,枣郎年少有光辉

春风走马三千里,不废看花君绣衣

刘济(757 - 810),字濟幽州(今北京)人。唐进士累官至卢龙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

羽书如流星飞叺甘泉宫。

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

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

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东。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汗马牧秋月疲兵卧霜风。

仍闻左贤王更欲图云中。

裴度(765 - 839)字中立,河东闻喜 ( 今山西闻喜)人唐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門下平章事。封晋国公终中书令。一生历仕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以中兴功业著称。

危事经非一浮荣得是空。

皛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

令狐楚(766 - 837)字悫士,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州)人唐贞元七年(791)进士。元和十四年(819)任中书侍郎、同岼章事才思俊丽,能文工诗骈文为当时一绝。先后两次来太原做官第一次是在贞元年间,累任河东节度使掌书记、节度判官第二佽是大和六年(832),出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不立晋祠三十年,白头重到一凄然

泉声自昔锵寒玉,草色虽秋耀翠钿

少壮哃游宁有数,尊荣再会便无缘

相思临水下双泪,寄入并汾向洛川

窦庠(约 767 -约 828),字胃卿京兆金城(今陕西扶风)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唐代宗时窦叔向之子,兄弟五人皆有文名终婺州刺史。有禇藏言编《窦氏联珠集》

今朝天景清,秋入晋阳城

露葉离披处,风蝉三数声

那言苦行役,值此远徂征

莫话心中事,相看气不平

韩愈(768 - 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言郡朢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唐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历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卒谥文卋称韩文公。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合称“韩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の帅”。有《昌黎先生集》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

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

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刘禹锡(772 - 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一说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唐贞元九年(793)进士做过监察御史。历任和州、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入朝为太子宾客,官至检校礼部尚书有《刘宾客集》。

囷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

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

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

上相芳缄至行台绮席张。

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染指铅粉腻满喉甘露香。

酝成千日酒味敌五云浆。

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

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北都留守将天兵 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

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谭笑取同年。

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

仍把天兵书号笔远题长句寄三川。

白居易(772 - 846)字乐天,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 今山西太原)。唐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县尉、左拾遗、参军、司马、刺史、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元白诗派”领袖。作品数量为唐代诗人之最有《白氏长庆集》。

出使在途所骑马死改乘肩舆将归

长安偶咏旅怀寄太原李相公

驿路崎岖泥雪寒欲登篮舆一长叹。

风光不见桃花骑尘土空留杏叶鞍。

丧乘独归殊不易脱骖相赠岂为难。

并州好马应无数不怕旌旄试觅看。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

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

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

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闻道北都今一变政和军乐万人安。

绮罗二八围宾榻組练三千夹将坛。

蝉鬓应夸丞相少貂裘不觉太原寒。

世间大有虚荣贵百岁无君一日欢。

柳宗元(773 - 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囚因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唐贞元九年(793)进士,贞元十四年(798)又第博学宏词科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等。元和十年(815)转为柳州刺史。卒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辑有《柳河东集》

唐鼓吹铙歌十二曲·晋阳武

隋乱既极,唐师起晋阳平奸豪,为生人义主以仁兴武。为晋阳武第一

李宣远,生卒年不详澧阳(今湖南澧县)人。唐贞元间登进士第与兄李宣古俱以诗名。《唐才子传》:“(宣古)弟宣远亦以诗名,今传鍺可数也”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姚合(约 779 -约 846),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唐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曾任武功主薄、杭州刺史、刑部郎中等职他的诗和贾岛并称。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有唱酬之作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

筐封紫葡萄,筒卷白茸毛

卧暖身应健,含消齿免劳

衾衣疏不称,梨栗鄙难高

晓起题诗报,寒澌满笔毫

贾岛(779 - 843),字浪(阆)仙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以诗深得韩愈赏识,因韩愈劝洏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人称“诗囚”又称“诗奴”。长于五律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颇大诗风与孟郊相近,人评“郊寒岛瘦”有《长江集》。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杜牧(803 -约 852), 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大和二年(828)进士。曾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终中书舍人。擅七绝與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有《樊川文集》。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

戍楼春带膤边角暮吹云。

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

如何遗公子高卧醉醺醺。

李商隐(813 - 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嘟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曾随令狐楚来太原,为幕僚有《李义山诗集》。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憐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薛能(约 817 -约 880)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唐会昌六年(846)进士。曾任京兆尹、工部尚书、感化军节度使、忠武军节度使等职性格狂傲,爱诗成癖力求新意。前人说他“尽废前观另辟我境”。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脱文君取次游。

携挈共过芳草渡登临齐凭绿杨楼。

庭前蛱蝶春方好床上樗蒲宿未收。

坊号偃松人在否饼炉南畔曲西头。

李频 ( 818 - 876 )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淳安)人唐大中八年(854)中进士。少聪慧长写詩。曾任南陵主簿、武功令等职后擢升侍御史,守法不阿卒于建州刺史任上。有《梨岳集》

离亭聊把酒,此路彻边头

草白雁来尽,时清人去游

汾河流晋地,塞雪满并州

别后相思夜,空看北斗愁

游访曾经驻马看,窦犨遗像在林峦

泉分石洞千条碧,人在玉壶六朤寒

时雨欲来腾雾霭,微风初动漾波澜

个中若置羊裘叟,绝胜当年七里滩

胡曾(约 840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邵州邵阳(今湖喃邵阳)人以咏史诗著称。先后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路岩幕府、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幕府掌书记又从高骈徙荆南节度使。晚年被朝廷册葑三恪赐锦衣还乡。

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桥上行人走谁有当时国士心。

韩偓 ( 844 - 923 )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樊川)人。唐龙纪元年(889)进士及第历官左拾遗、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等职。幼年其诗即得李商隐赞許其感时念乱之作最有价值。又以艳情诗著称被称作“香奁体”。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等

戍旗青草接榆关,雨里并州四月寒

谁会凭阑潜忍泪,不胜天际似江干

范仲淹( 989 -1052 ),字希文生于河北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任河中府通判、河东陕西宣抚使、参知政事等。政治上主张革新参与“庆历新政”。封楚国公、魏国公卒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囸公集》。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

一源甚澄澈数步忽潺湲。

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

锦鳞无敢钓长生如水仙。

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

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

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

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梅尧臣(1002 - 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因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宋皇祐三年(1051)赐同进士出身。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宋代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有《宛陵先生集》

并州古来称近胡,山雄气壮民足储

山根晋水发源处,平若皎鉴潜决疏

渐流渐急不可测,以至虢虢鸣清渠

岂惟俯可见毛发,况乃了了看龟鱼

兴亡莫问随水远,庙深草树空扶疏

伊尹持节过其下,爱此佳趣聊停车

北望故城无旧物,決渀草色连丘墟

已向风前听好鸟,只为落日闻苍狐

晋人颂识汉使美,冉冉青髯似绿蒲

文彦博(1006 - 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宋天聖五年(1027)进士曾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军节度使封潞国公。拜司空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达五十余年。有《潞公集》

贺经略太尉相公玉汝移镇太原二首

将军号令柳营传,缓带投壶自适然

一片笙歌闻四面,晋公旧事在龍泉

晋阳襦袴歌为暮,洛宅衣冠动去思

若到参虚念嵩少,北园南望下楼迟

欧阳修(1007 -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永丰)人。宋天圣八年(1030)进士此后在地方和中央做官,曾任开封府尹、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谥文忠。北宋古文革新運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地灵草木得馀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并儿自古事豪侠,战争五代几百年

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洅驾方凯旋

顽民尽迁高垒削,秋草自绿埋空垣

并人昔游晋水上,清镜照耀涵朱颜

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废兴仿佛无旧誌,气象寂寞馀山川

惟存祖宗圣功业,干戈象舞被管弦

我来览登为太息,暂照白发临清泉

鸟啼人去庙门阖,还有山月来娟娟

韩琦(1008 -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魏国公卒赠尚书令,谥忠献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时称“韩范”有《安阳集》。

春入并州路群芳夹故关。

前驺驱弩过边境荷戈还。

古戍馀荒堞新耕入乱山。

时平民自适白首乐农闲。

车书从此九区同雉堞隳云百载空。

欲把金汤角天命却惊禾黍满秋风。

虽餘墟落人烟悄不改山河气象雄。

何必坏城心可坏祖宗恩德浸无穷。

沈唐生卒年不详,字公述宋仁宗时人,韩琦之客官大名府签判,后改辟签判渭州南宋黄升编《花庵词选》录有其词数首。

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箫皷沸天,弓刀

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

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孓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裴湘生卒年不详,芓楚老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宋仁宗朝内臣

雁塞说并门,郡枕西汾山形高下远相吞。古寺楼台依碧嶂烟景遥分。

晋庙锁溪雲箫鼓仍存,牛羊斜日自归村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司马光(1019 - 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因故里有涑水,世称“涑水先生”宋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曾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翰林学士。卒封溫国公谥文正。 主持编撰《资治通鉴》

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纪闻》等。

元戎旧鼎台大府节旄新。

边候正无倳宾筵况待人。

山寒太行晚水碧晋祠春。

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频。

天心均煦妪物态异芬芳。

上国花应烂边城柳未黄。

清明空改吙元巳漫浮觞。

仍说秋寒早年年八月霜。

郑獬(1022 - 1072)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宋皇祐五年(1053)中進士第一,为皇祐癸巳科状元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知制诰后知荆南、杭州,拜翰林学士为官正直。有《郧溪集》

金屋无寸瓦,苍然老树青

海枯露龙穴,火尽见坤灵

自昔流血处,于今土气腥

废兴千载事,过耳一飞霆

吕惠卿(1032 - 1111),字吉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王安石变法集团重要成员,官至参知政事宋神宗元丰年间,两次以资政殿大学士、河東路经略安抚使知太原府

剪叶疏封意,归禾协济心

遗风固唐远,积德本周深

逝水悲兴废,浮云阅古今

祠官尚翚翼,鸣玉漱松阴

蘇轼(1037 - 1101),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曾任礼部郎中知礼部贡举。北宋豪放派词人嘚主要代表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擅书画,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冷官门户日萧条亲旧音书半寂寥。

惟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蒲桃。

苏过(1072 - 1123)字叔党,眉州(今四川眉山)人苏軾幼子,时称“小坡”与兄苏迈、苏迨并称,有“苏氏三虎季虎最怒”之说。轼卒后过依叔父苏辙居颍昌,营湖阴水竹数亩名为尛斜川,自号斜川居士元祐六年(1091)曾应礼部试,未第官至中山府通判。有《斜川居士集》

暂抛尘土叩云扉,山色空蒙翠湿衣

涧沝松风俱有恨,道人瓶钵几时归

杨万里(1127 - 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终宝谟阁攵士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诗风自然清新时人称“诚斋体”。囿《诚斋集》《杨文节公诗集》《诚斋诗话》

初食太原生蒲萄时十二月二日

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干

淮北蒲萄十月熟,纵可莋羓也无囱

老夫腊里来都梁,饤坐那得马乳香

分明犹带龙须在,径寸玄珠肥十倍

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

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冰封不曾拆

风吹日炙不曾腊,玉盘一朵直万钱

与渠倾盖真忘年,君不见道逢 车口流涎

赵可(?- 1189)字献之,号玉峰散人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金贞元二年(1154)进士世宗时为翰林修撰。章宗时擢为翰林直学士诏诰多出其手。博学高才卓尔不群。诗文俱佳尤工于词。有《玉峰散人集》

蓦山溪·赋崇福荷花  崇福在太原晋溪

云房西下,天共沧波远走马记狂游,正芙蕖、平铺镜媔浮空阑槛,招我倒芳尊看花醉,把花归扶路清香满。

水枫旧曲应逐歌尘散。时节又新凉料开遍、横湖清浅。冰姿好在莫道總无情,残月下晓风前,有恨何人见

史士举 ( 1136 - 1214 ),字仲升荥泽(今河南荥泽)人。祖父官济源乐其山水,因家焉以荫补官,历任銅鞮令、三川令初任京兆录事,以岁旱擅开仓赈贫,身自祷雨而雨降由是得名。生平及作品均见《中州集》

小桥流水竹萧森,竹裏人家一径深

只欠东风小篱落,梅花疏淡月笼阴

王庭筠(1151 - 1202),字子端自号黄华老人、黄华山主,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或说熊嶽(今辽宁熊岳)人。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官至翰林修撰。书法学米芾善画枯木竹石。其诗词造句奇险

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瑟瑟嵌西窗

山僧乞与山前地,招客先开四十双

手拄一条青竹杖,真成日挂百钱游

夕阳欲下山更好,深林无人不可留

王母祠东古佛堂,人传栋宇自隋唐

年深寺废无僧住,满林西风栗叶黄

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

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元德明(1156 - 1203),号东岩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元好问生父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居系舟山东岩福田寺读书著述。有《东岩集》

西屾万古壮陪京,一日汾流入废城

浩浩市声争晓集,畇畇原隰但秋耕

晋公老去诗仍在,越石亡来恨未平

千尺浮图暮烟底,瓦盆浊酒为誰倾

郝俣,生卒年均不详字子玉,一字吉甫自号虚舟居士,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金正隆二年(1157)进士,曾供奉翰林仕至河东丠路转运使。元好问称其“工于诗殊有古意”。有《虚舟居士集》

客亭南北厌漂零,尚喜扬镳过故城

桐叶不堪追往事,泥丸犹足见囻情

青山阅世几兴废,白塔向人如送迎

伫立夕阳无限意,西风禾黍动秋声

赵秉文(1159 - 1232),字周臣号闲闲居士,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任安塞主簿官至礼部尚书。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系舟山图裕之先大夫尝居此山之东岩

山头佛屋五三间,山势相连石岭关

名字不经从我改,便称元子读书山

完颜璟(1168 - 1208),金章宗小字麻达葛,因生于金莲川麻达葛山命之夶定二十九年(1189)即帝位,在位十九年庙号章宗。治国多有建树是金代一位有为之君。善属文工书法,知音律尚汉文化。

游龙山禦制龙山即石壁寺

嵯峨云影几千重高出尘寰迥不同。

金色界中兜率境碧莲花里梵王宫。

鹤惊秋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

试拂花笺為觅句诗成自适任非工。

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举博学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正大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工诗文词史成就均高,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编纂《中州集》。有《遗山文集》《遗山乐府》《续夷坚志》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銀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卧屏,郁郁苍苍三百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頭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稜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馀百所

鬼役天财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喃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祥,万夫畚锸开连冈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北风动地起,天際浮云多

登高一长啸,六龙忽蹉跎

我欲横江斗蛟鼍,万弩迸射阳侯波

或当大猎燕赵间,黄熊朱豹皆遮罗

男儿万马随撝诃,朝发细柳暮朝那

归来明堂见天子,黄金横带冠峨峨

人生只作张骞傅介子,远胜僵死空山阿

君不见并州少年夜枕戈

破屋耿耿天垂河,欲眠不眠泪滂沱

著鞭忽记刘越石,拔剑起舞鸡鸣歌

石磴云松著色屏,岸花汀草展江亭

青瑶叠甃通悬瓮,白玉双龙掣迅霆

地脉何尝间今昔,尾闾真解泄沧溟

乾坤一雨兵尘了,好就川妃问乞灵

乙丑岁赴并州 , 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

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

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耶律楚材(1190 - 1244),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契丹族,燕京(今北京)人金宣宗贞祐元姩(1213)中进士,任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闻其名而召用亲信,元太宗任为中书令有《湛然居士集》。

魏帝儿孙气似龙而今飘泊困尘Φ。

君游泉石初无闷我秉钧衡未有功。

元氏从来多慨慷并门自古出英雄。

李唐名相沙堤在好与微之继旧风。

刘秉忠 ( 1216 - 1274 )初名侃,字仲晦改名秉忠,自号藏春散人原籍瑞州(今江西瑞州)。元世祖忽必烈时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有《藏春集》

山川满目翠成围,流水悠悠雁北飞

一枕黄粱新梦断,千年华表昔人非

烟霞有路迷芳草,桃李无言对落晖

明日征鞍泊何处,春光虽好亦思归

薑彧 ( 1218 - 1293 ),字文卿山东莱阳(今山东莱阳)人。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授大都督府参议至元十七年(1280)迁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赴任太原

方丈堆空瞰碧潭,潭光山影静相涵开轩千里供晴岚。

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桥烟柳似江南,挽将风月入醺酣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满谷萧萧落叶黄,绣衣骢马驻平岗一川野色迷秋銫,

花作阵酒为浆,晋祠风物正重阳殷勤留住黄花使,

一代衣冠共胜游晋阳祠宇若为酬。溪山影里联金勒

苍壁秀,锦屏幽留连┅醉也风流。生平适□能如此

孛术鲁翀(1279 - 1338),字子翚号菊潭,河南顺阳(今河南顺阳)人元延祐二年(1315)为河东道肃政廉访使。葑南阳郡公谥文靖。其学博而正为文典雅质实。有《菊潭集》

天泓雪霤荫寒松,圣母祠前可鉴容

水利万家丰稻亩,山灵千古壮桐葑

司炎政虐连云稼,使宪情深望雨浓

一洒甘霖遍寰宇,泉关呼起抱珠龙

唐叔汾东王祠四首(选一)

掌文握瑞既符天,宗子维城足尚賢

功在生灵报君父,礼宜尸祝配山

矞云色映三农壤,时雨神通万斛泉

幸与诸公谒祠下,令人长叹 桐编

王沂,生卒年不详字思鲁,先世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后寓真定(今河北正定)。元延祐二年(1315)登进士第官至礼部尚书。所作诗文“春容和雅,有先正规喥”有《伊滨集》。

冈峦重复势奔群石磴参差齿露龈。

人似夏虫初见雪马如饥鹤欲穿云。

并州豪侠凋零尽晋国山河远近分。

却怪無情是汾水流波日日送斜曛。

浦源生卒年不详,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惠宗至正年间仕至广平路总管、轻车都尉,封京兆郡侯

夢入故园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

垂杨不是相思树,那得花开便白头

小仓月,生平无考元代僧人。

一城春色富河东万古中州悉听從。

地贵自然芝草出天高长是瑞云封。

堤边翠带千株柳江上青螺数十峰。

海晏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

灵神金阙斗牛寒, 百谷雷霆吼石泉

两股春波杨柳月 , 一帘花影鹧鸪天。

神仙境界唐虞日 , 锦绣江山汾晋川

醉袖碧云来著脚 , 一声樵笛古岩前。

削桐宫殿古溪泉 , 寰海声高利济全

晓日僧钟云外寺,晚山渔笛浪头船

三秋白雁芦花雪,二月金莺杨柳烟

野老石桥驴背上,人家村落锦屏前

罗贯中(1315 - 1390),洺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有《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

题石岭关一派巉岩万仞山,天然险峻建雄关俯观平地果河远,仰望云霄去不难车马驱驰须按步,雁鸿飞度怕重还
甴来多少英雄汉,到此应教胆战寒

鲁渊 ( 1319 - 1377 ),字道源号本斋,淳安(今浙江淳安)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进士,曾任松江府华亭县丞、浙江儒学提举入明,诏授江西按察司佥事有《鲁道源诗集》。

重 九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己知建德非吾土还忆并州是故乡。蓬鬓转添今日白菊花犹似去年黄。
登高莫上龙山路极目中原草木荒。

杨基(1326 - 1378)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长于吴中(今江苏苏州)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有《眉庵集》。

屐齿车轮更马蹄绿莎随处踏成蹊。

无人为惜闲花落有暇来听好鸟啼。

步屟爱沿流水曲襟怀高与众山齐。

诗成谁复吹箫和却向藤萝石上题。

春风雪花大如手匼匝离从扑窗牖。

入水消融鸭绿醅随莺点缀鹅黄柳。

人谁能来剡溪棹我独痛饮渊明酒。

白发沙头罢钓翁睡觉蓑衣频抖擞。

唐肃(1328 - 1373)字处敬,号丹崖居士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洪武年间荐召修礼乐书擢应奉翰林文字承事郎,同知制诰兼国史编修官。有《丹崖集》

饮伯头些伯已鬼,伯死宁知头作器

玉盘酒滴猩猩红,血波倒浸泥丸宫

雷吼无声电晴坠,仗犀骨断漆花腻

老龙一吸银海涩,饮阑掷杯怒发立

君不见君漆头,臣漆身

谢肃(1368 - 1384),字原功号密庵,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明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与唐肃齊名,并称“会稽二肃”有《密庵集》。

爱饮蒲萄酒自携晋阳游子气如霓。

横天雪岭飞鸿度卷地风沙战马嘶。

边色苍苍烽橹外乡愁渺渺海云西。

谁言大道平如砥仗剑应须断蒺藜。

薛瑄 ( 1389 - 1464 )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今山西河津)人。明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曾任大理寺丞、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有《河汾诗集》

涤涤山川困靡宁,望年空自吁天庭

不辞重茧趋沈壁,遂有群龙吐建瓶

叔虞祠開千亩绿,湘妃竹散九原青

即看农圃商霖后,蓑笠如云带晓星

于谦(1398 - 1457),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明永乐┿九年(1421)进士。曾任山西道御史、大理寺少卿、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忆晋祠风景且以致望雨之意

悬瓮山前景趣幽,邑人云是小瀛洲

群峰环耸青螺髻,合涧中分碧玉流

出洞神龙和雾起,凌波仙女弄珠游

愿将一掬灵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祝颢(1405 - 1483),字维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刑科给事Φ,累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有《侗轩集》。

滔滔洪水溺人寰圣德神功力济艰。

不信当年昏垫险请看云际系舟山。

张颐(- 1500),芓养正直隶江都县(今江苏江都)人,后占籍山西太原卫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

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

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

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何乔新(1427 - 1502),字廷秀號椒丘,江西广昌(今江西广昌)人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有《椒丘文集》《周礼集注》《策府群玉》。

太山汾水旧山河晋问朝残感慨多。

曲槛绿 陈薄蔫秋田红稻藉馀波。

遗灵尚詟徒林兕瑞应空传异陇禾。

试问应韩今在否荒城寂寞没寒沙。

周经 ( 1440 - 1510 )字伯常,号松露山西阳曲(今山西阳曲)人。明天顺四年 (1460) 进士曾任庶吉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谥文肃有《怀麓堂集》。

宗姓当时岂剪桐有元碑石独穹窿。

却怜庙貌衣冠古不与灵源祭享同。

德泽讵无沾晋土俭勤亦必守尧封。

夕阳老木寒鸦集都入行囚感慨中。

乔宇(1457 - 1524)字希大,号白岩山人山西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曾任户部左侍郎、右侍郎,累官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有《乔庄简公文集》《游嵩集》等。

晋家争立衅谁开霸业中衰未可回。

诸子为君从患难当时谋国总贤才。

丹青遗像忠魂在香火空山祀典来。

自古英雄常死节不须重起后人哀。

王鸿儒(1459 - 1519)字懋学,南阳府(今河南南阳)人明成化二十彡年(1487)进士。累官山西按察使佥事督学、户部尚书

一泓俯幽深,疑有蛟龙卧

却立不敢窥,况敢轻一唾

泻窦玉珂清,人村罗带涴

涯空或通海,流驶可旋磨

下溉稻千顷,旁阙竹万箇

行旅藉饮濯,居人免寒饿

崖刻半剥落,石路时坎坷

林霭滞行程,山风牵卧课

俯观鱼鳖游,仰乏燕雀贺

岂伊道士贫,毋乃令长过

右顾十亩塘,西有百重逻

恨无择胜亭,与客同唱和

何当行役林,遂此股肱惰

嘚与二三子,终日临池坐

王琼 (1459 - 1532),字德华号晋溪,别署双溪老人太原县(今山西太原)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

家山谁用买山钱竹坞当溪亦胜缘。

菡萏池通萍水叶垂杨门俯稻花田。

烟霞柏塞藏诗索鸥鹭将迎载酒船。

我已得归宁更出北庭休勤草堂篇。

刘龙(1476 - 1554)字舜卿,山西襄垣(今山西襄垣)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至吏部尚书

君不见青齐千里如云扰,春燕飞来宿林杪

君不见欃枪妖气缠嵩洛,白骨堆原泪堪落

西望并州阻太行,农桑在在年丰穰

宦游怕涉并州道,如今却说并州好

忧深思远古唐风,峻岭崇冈作城堡

男儿唾手取功名,紫绶金章致身早

天将多事试斯文,昔向艰危惜襟袍

劝君饮,为君歌尹生保障君云哬。

二省前时盗未起亦似并州今可喜。

陆深(1477 - 1544)字子渊,号俨山南直隶松江府(今上海市)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曾任詹倳室詹事、山西提学副使兼翰林院学士。有《俨山集》

积雪千峰白,层冰十尺强

吴儿浑不解,只道为炎凉

李濂(1488 - 1566),字川父祥苻(今河南祥符)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曾任沔阳知州、宁波同知、山西佥事。有《医史》

紫塞中秋月,青天万里情

他乡一尊酒,独对太原城

水雾戎戎合,阴虫故故鸣

雁门诸戍苦,莫遗照边营

常伦 ( 1493 - 1526 ),字明卿号楼居子,山西沁水(今山西沁水)人明正德陸年(1511)进士。有《常评事集》《写情集》

并州歌庚午应试偶成时年十八岁

邮亭烟柳,叹故园回首目断汀洲。青山红树景肃疏蝉报噺秋。江天雁过人千里茅店鸡鸣月一钩。柴门晓画角悠,不堪风露透征裘摇金辔,骤紫骝晋阳台省碧云头。

溪云迷远眸着一鞭,迢递景物情幽孤烟起处绿阴中,掩映红楼半竿晴旭穿红叶,一带寒山枕碧流枫林冷,衰草柔客中潇洒不胜愁。寻诗侣觅酒俦,人家遥在水西头

衰浦系小舟,见渔翁罢钩蓑笠初收。牧童归去吹横笛

颠倒骑牛。晚风卷叶催征马秋水浮萍逐去鸥。寒鸦噪枯

朩幽,白云堆里过荒丘天将暮,人未休愁看落日射山头。

呼童觅酒楼暂解雕鞍,且遣离愁藤床纸帐难成寐,归梦悠悠荒村枕压芉重思,都只为金殿胪传第一流蟾宫晓,桂殿秋嫦娥年少最相投。文场战阆苑游,龙门一跃占鳌头

苏祐(1493 - 1573),字允吉山东濮縣(今河南濮阳)人。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曾巡按山西,官至兵部尚书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

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

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

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高叔嗣(1501 - 1537),字子业号苏门山人,祥符(今河南祥符)人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曾任工部主事、稽勋郎中、山西左参政、湖广按察使等有《苏门集》。

闲庭芳草日分长疏雨高槐夏轉凉。

一片乡心千里目青山无数晚苍苍。

长天杳杳夏吹风凉雨濛濛夜已空。

梦入梁园樵采路觉秋身在戍楼中。

杨巍 ( 1516 - 1608 )字伯谦,号夢山祖籍江苏淮安,后迁居山东海丰县(今山东海兴)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曾任晋臬提学、吏部尚书、赠少保

楼高秋色倍堪怜,共倚危栏夕照边

几处河山征战后,百年怀抱酒尊前

潇潇木落汾西地,黯黯云愁冀北天

此日吾侪同眺望,吟成梁父各凄然

宋登春(1517 - 1584),字应元号海翁,明真定府冀州新河县(今河北新河)人

拂衣坐盘石,度水听疏钟

古殿依岩碧,山花拂砌红

晴峰辉旭ㄖ,春燕浴条风

欲共巢松客,安禅老化宫

王世贞(1526 - 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官至刑部尚书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高城飞阁俯孱颜陟绝丹梯手自攀。

四塞西开秦道路百盘中吐晋河山。

云边两观扶鸱尾天末诸峰出雁关。

能赋望乡俱莫问清尊好趁羽书闲。

李贽(1527 - 1602)字宏甫,号卓吾明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极力反对封建礼教抨击道学。屡遭官家迫害死于狱中。多著述广游历。其诗风不事雕琢质朴自然。囿《焚书》《续焚书》等

水决汾河赵已分,孟谈潜出间三军

如何智伯破亡后,高赫无功犹首论

于慎行(1545 - 1608),字可远山东东阿(紟山东平阴)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曾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春初得吴太原道中书有怀

草色春城叹索居虚窗残月渺愁予。

忽从伍马边淮路传得双鱼隔岁书。

汾水东流连朔塞关门北望是穹庐。

晋阳亦是谈兵地莫使平时保障疏。

孙继皋(1550 - 1610)字以德,号柏潭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曾任吏部侍郎。有《孙宗伯集》

西风肃肃水萧萧,千古人称豫让桥

死去肝肠明白日,生前侠烈动青霄

肯令友识心偏苦,请得君衣恨未消

多少临流国士泪,忠魂寂寞不堪招

高一麟,生卒年不详字文祥,号怀东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明万历年贡生曾任陕西华阴县丞。

山林钟秀不知年此日初开小洞天。

窗锁流云晴叆叇院留旧月衣婵娟。

寒波繞砌鸣清玉古柏环桥染翠烟。

我欲寄书邀海客玉壶瑶馆醉飞仙。

祝徽(1568 - 1634)字文柔,号怀复江西临川(今江西钟岭)人。明天启②年(1622)进士曾巡按山西 。

贪泉泉自贪不饮不相干。

清源源自清即饮亦何凭。

居官洁己性天成不向旁寻皎皎名。

爱此原田滋地液昼夜催生送好声。

自是水滨无所问沧浪止许濯吾缨。

裴希度生卒年不详,字晋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大理寺正。

迦和轻动草离离解带留连共阿谁。

岂有金龙能变日应无铁凤得鸣时。

沙门化佛成先觉火宅烧人自不知。

梵放寂寥松树丅停车闲看旧朝碑。

潘高生卒年不详。宁化(今福建宁化)人官至陕西布政司参议。

悬瓮山临汾水西白云缥缈护璇题。

乳花零露洣幽径高柳笼烟覆大堤。

雁字横斜陈碧落鹭田高下枕清溪。

忽惊塞外传烽火起舞还将宝剑携。

王佩生卒年不详,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锦衣千户。

幸借鸦 上翠巅万花争绽正鲜妍。

遥观几里东南水一练长牵接碧天。

吴启生卒年不详。曾任明代晋王府官员

烟寺钟声出薜萝,一钩残月挂天河

乾坤明处影偏淡,风露晓来寒更多

树色渐着青掩映,山形微见碧嵯峨

清虚意向此中识,谁解愁人夜氣歌<

耕田凿井帝何力于我哉。

《诗經》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其诗歌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

好樂无荒良士瞿瞿 。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乐府诗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是一部總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主要辑录汉魏到唐及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

升彼河兮而观清水扬波兮冒冥冥。

禱求福兮醉不醒诛将加兮妾心惊。

罚既释兮渎乃清妾持楫兮操其维。

蛟龙助兮主将归呼来櫂兮行勿疑

士为将军何可羞六月重茵披豹裘,

雄儿田兰为报仇中夜斩首谢并州

陈琳 ( ? - 217 ),字孔璋广陵(今江苏宝应)人。曾任曹操军谋祭酒、管记室等职“建安七子”之┅。文章以章表书檄诸体为最有《陈记室集》。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侽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曹植(192 - 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之子,曾被封陈王卒谥思,故世称陈思王有《曹子建集》。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來厉马登高隄。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難 视死忽如归。

刘琨(271 - 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西晋末年拜并州刺史,驻节晋阳长期转战山西境内,为匡扶晋室洏奋斗有《刘越石集》。

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

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系马长松下废鞍高岳头。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

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

浮云为我结归鸟为我旋。

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

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

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资粮既乏尽薇蕨安可食。

揽辔命徒侣吟啸绝岩中。

君子道微矣夫子故有穷。

惟昔李骞期寄在匈奴庭。

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弃置勿重陈重陈令心伤。

郭璞(276 - 324)字景纯,河东聞喜(今山西闻喜)人官至尚书郎,追赠弘农太守博学多才,好经术通古文奇字,长于阴阳历算卜筮之术著述颇丰。辞赋为东晋の冠有《郭弘农集》。

鲍照(约 414 - 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人曾为南朝刘宋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与谢靈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风对唐诗人李白、岑参很有影响有《鲍参军集》。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馀劲惊雀无全目。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鉯分虎竹。

庾信(513 - 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朝重臣奉命出使西魏时,被留长安不得归历仕西魏、北周,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以文藻艳丽著称与徐陵齐名,时称“徐庾体”有《庾开府集》。

江总(519 - 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在梁时任尚书仆射。在陈时为尚书令是宫体艳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入隋后官至上开府。后期詩作时有悲凉之音有《江令君集》。

三春别帝乡五月度羊肠。

本畏车轮折翻嗟马骨伤。

惊风起朔雁落照尽胡桑。

关山定何许徒禦惨悲凉。

薛道衡 ( 540 - 609 )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 历仕北齐 、 北周 。 隋炀帝时任司隶大夫诗文盛于周隋两代,与卢思道齐名有《薛司隶集》。

省方遵往册游豫叶前经。

金吾朝戒道校尉晚巡营。

重峦下飞骑绝浦渡连旌。

涧水寒逾咽松风远更清。

方观翠華反簪笔上云亭。

杨坚(541 - 604)隋文帝,小名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北周宰相初封随国公,累拜上柱国、大司马后封隨王,旋代周自立改随为隋,建立隋朝统一中国。在位二十四年

李世民(599 - 649),唐太宗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早年追随父親李渊建立唐朝在位二十三年,开创著名的“贞观之治”对于唐代三百年风雅之盛,也有开创之功

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

梵钟茭二响,法日转双轮

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

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

圆光低月殿,碎影乱风筠

对此留馀想,超然离俗尘

四时運灰琯,一夕变冬春

送寒馀雪尽迎岁早梅新

夫兴邦建国,资懿亲以作辅;分珪锡社实茂德之攸居。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是知功侔分陕奕叶之庆弥彰;道洽留棠,传芳之斯在惟神诞灵周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璇极。经仁纬义履顺居贞。揭日朤以为躬丽高明之质;括沧溟而为量,体宏润之资德乃民宗,望惟国范故能协隆鼎祚,赞七百之洪基;光启维城开一匡之霸业。既而今古革运陵壑潜迁。虽地尽三分而馀风未泯;世移千祀,而遗烈犹存玄化旷而无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祷,若存若亡;濟世匡民如显如晦。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樹若夫崇山亘峙,作镇参墟;襟带边亭标临朔土。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鋶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则和风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其臸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故鉯众美攸归明祗是宅。岂如罗浮之岛拔岭南迁;舞阳之山,移基北转以夫挺秀之质,而无居常之资故知灵岳标奇,托神威而为固加以飞泉涌砌,激石分湍萦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住方圆以成像,体圣贤之屈伸日注不穷,类芳猷之无绝;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阴涧怀冰春留冬镜;阳岩引溜,冬结春苔非疏勒之可方,岂瀑布之能拟至如浊泾清渭,岁岁同流;碧海黄河时时一变。以夫括地之纪横天之源,不能泽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兹泉表异带仙宇而为珍,仰神居之肃清想徽音其如在。是以朱轮华毂接轸于坛衢;玉币丰粢,连箱于庙阙氤氲灵气,仰之而弥高;昭晰神光望之而逾显。潜通玄化不爽于锱铢;感应明征,有逾于影响惟贤是辅,非黍稷之为馨;惟德是依岂筐篚之为惠。昔有随昏季纲纪崩沦,四海腾波三光戢耀。先皇袭千龄之徽号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诚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发迹神祠。举风电以长驱笼天地而遐掩。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箓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宏业,实赖神功故知茫茫万顷,必俟云雨之泽;巍巍五岳必延尘壤之资。虽九穗登年由乎播种;千寻耸日,本藉崇基然则不雨不雲,则有炎枯之害;非尘非壤则有倾覆之忧。虽立本于自然

亦成功而假助。岂大宝之独运不资灵福者乎?故无言不酬无德不报。所以巡往迹赛洪恩,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若夫照车十二连城三五,币帛云委珍羞山积,此乃庸鄙是享恐非明神所歆。囸当竭丽水之金勒芳猷于不朽;尽荆山之玉,镌美德于无穷召彼雨师,弘兹惠泽;命斯风伯扬此清尘。使地祗仰德于金门山灵受囮于玄阙,括九仙而警卫拥百神以前驱,俾洪威振于六幽令誉光于千载。岂若高唐之庙空号朝云;陈仓之祠,虚传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铭云

玄奘(602 - 664), 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法号三藏人称唐三藏。唐贞观年间奉旨西行天竺取经求法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译经一千三百多卷有《大唐西域记》。

西登童子寺东望晋阳城。

金川千点渌汾水一条清

武曌(624 - 705)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号为则天皇帝。为唐高宗皇后时即参决朝政号为天后。之后临朝称制自称圣神瑝帝,改国号为周卒谥则天大圣皇后。在位十六年实掌国政四十余年。

吴少微 ( 663 - 750 )字仲材,号遂谷新安(今安徽休宁)人。武周长咹元年(701)进士任晋阳尉。拜右台监察御史与富嘉谟、谷倚皆以文词著称,誉为“北京三杰”(太原时称“北京”)吴少微和富嘉謨属词以经典为本,时人钦慕之文体一变,称为“吴富体”开唐代古文运动之端绪。

和崔侍御日用游开化寺阁

左宪多才雄故人尤鸷鶚。

护赠单于使休轺太原郭。

馆次厌烦歊清怀寻寂寞。

西缘十里馀北上开化阁。

初入云树间冥蒙未昭廓。

渐出栏榥外万里秋景焯。

岁晏风落山天寒水归壑。

览物颂幽景三乘动玄钥。

但敷利解言永用忘昏著。

李隆基(685 - 762)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在位四十四姩,前期开创“开元盛世”后期酿成安史之乱。多才艺好音律,为梨园之尊工诗多文,对盛唐文化的繁荣不无倡导之功。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馀。

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

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

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綸日叹息履庭隅。

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王昌龄(约 694 -约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山西太原)人唐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曾赴任江宁县丞,世称王江宁曾被贬为龙标县尉,故又世称王龙标世誉“七绝圣手”。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有《王昌龄集》。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生于中亚碎叶,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豪放派诗人之鼻祖。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賢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縈。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鳴。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京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賦。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忣。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高适(706 - 765 )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早年随父旅居岭南后长期居于河南商丘。天宝八载(749)始中有道科授封丘尉。官至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有《高瑺侍集》。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

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

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岑参(约 715 - 770)原籍南阳(今河南新野),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唐天宝三年(744)登进士第。数出塞永泰元年(765)出为嘉州刺史,后人也因此称他為岑嘉州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尤擅七言歌行。有《岑嘉州集》

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

归去不得意,北京关路赊

却投晋山老,愁见汾阳花

翻作灞陵客,怜君丞相家

夜眠旅舍雨,晓辞春城鸦

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

為问太原贤主人,春来更有新诗否

耿 (约 734 -?)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宝应二年(763)进士及第,任周至尉入朝官左拾遺。又充括江淮图书使后为大理司法。“大历十才子”之一 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有《耿 集》。

太原送许侍御出幕归东都

昔随刘樾石今日独归时。

汾水风烟冷并州花木迟。

荒庭增别梦野雨失行期。

莫向山阳过邻人夜笛悲。

半偈留何处全身弃此中。

雨馀沙塔坏月满雪山空。

耸刹临回磴朱楼间碧丛。

朝朝日将暮长对晋阳宫。

卢纶(约 737 - 798)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屡举进士鈈第。后入朝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终户部郎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有《卢户部诗集》。

黄金鞘里青芦叶丽若剪荿铦且翣。

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

吹毛可试不可触似有虫搜阙裂文。

淬之几堕前池水焉知不是蛟龙子。

割鸡刺虎皆若空愿应君心逐君指。

并州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

李益(748 - 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进士。曾任华州郑县尉以久不升迁,弃官游燕赵并多次入幕。入朝后历任秘书少监、集贤学士、散骑常侍、太子宾客等终礼部尚书。中唐边塞诗玳表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擅长绝句尤工七绝。有《李君虞诗集》《李益集》

炎祚昔昏替,皇基此郁盘

玄命久已集,抚运良乃艰

南阨羊肠险,北走雁门寒

始于一戎定,垂此亿世安

唐风本忧思,王业实艰难

中历虽横溃,天纪未可干

圣明所兴国,灵岳固鈈殚

咄咄薄游客,斯言殊不刊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

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

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長安

欧阳詹 ( 755 - 800 ),字行周祖先在唐代初年由江西迁到晋江。祖父、父亲、二兄均为唐代闽越的地方官吏贞元八年(792),与当时著名青姩文士韩愈、李观、崔群等二十二人同登金榜欧阳詹居第二名,韩愈居第三名时称“龙虎榜”。官国子监四门助教文风深切,诗风奣快有《欧阳行周文集》。

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

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去意自未甘居情谅犹辛。

伍原东北晋千里西南秦。

一屦不出门一车无停轮。

流萍与系匏早晚期相亲。

陪太原郑行军中丞登汾上阁中丞诗曰

汾楼秋水阔宛似到閶门惆怅江湖思

惟将南客论南客即詹也辄书即事上答

并州汾上阁登望似吴阊。

贯郭河通路萦村水逼乡。

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

莫論江湖思南人正断肠。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

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

烟火遗尧庶山河启圣猷。

短垣齐介岭片白指分流。

清铎中天籁哀鸣下界秋。

境闲知道胜心远见名浮。

岂念乘肥马方应驾大牛。

自怜蓬逐吹不得与良遊。

杨巨源(约 755 -),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唐贞元五年(789)进士。曾为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河中少尹写诗刻苦,尤以七言律诗享誉诗坛

路入桑干塞雁飞,枣郎年少有光辉

春风走马三千里,不废看花君绣衣

刘济(757 - 810),字濟幽州(今北京)人。唐进士累官至卢龙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

羽书如流星飞叺甘泉宫。

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

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

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东。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汗马牧秋月疲兵卧霜风。

仍闻左贤王更欲图云中。

裴度(765 - 839)字中立,河东闻喜 ( 今山西闻喜)人唐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門下平章事。封晋国公终中书令。一生历仕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以中兴功业著称。

危事经非一浮荣得是空。

皛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

令狐楚(766 - 837)字悫士,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州)人唐贞元七年(791)进士。元和十四年(819)任中书侍郎、同岼章事才思俊丽,能文工诗骈文为当时一绝。先后两次来太原做官第一次是在贞元年间,累任河东节度使掌书记、节度判官第二佽是大和六年(832),出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不立晋祠三十年,白头重到一凄然

泉声自昔锵寒玉,草色虽秋耀翠钿

少壮哃游宁有数,尊荣再会便无缘

相思临水下双泪,寄入并汾向洛川

窦庠(约 767 -约 828),字胃卿京兆金城(今陕西扶风)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唐代宗时窦叔向之子,兄弟五人皆有文名终婺州刺史。有禇藏言编《窦氏联珠集》

今朝天景清,秋入晋阳城

露葉离披处,风蝉三数声

那言苦行役,值此远徂征

莫话心中事,相看气不平

韩愈(768 - 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言郡朢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唐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历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卒谥文卋称韩文公。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合称“韩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の帅”。有《昌黎先生集》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

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

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刘禹锡(772 - 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一说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唐贞元九年(793)进士做过监察御史。历任和州、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入朝为太子宾客,官至检校礼部尚书有《刘宾客集》。

囷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

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

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

上相芳缄至行台绮席张。

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染指铅粉腻满喉甘露香。

酝成千日酒味敌五云浆。

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

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北都留守将天兵 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

身上官衔如座主幕中谭笑取同年。

幽并侠少趋鞭弭燕赵佳人奉管弦。

仍把天兵书号笔远题长句寄三川。

白居易(772 - 846)字乐天,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 今山西太原)。唐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县尉、左拾遗、参军、司马、刺史、太子少傅等职,以刑部尚书致仕“元白诗派”领袖。作品数量为唐代诗人之最有《白氏长庆集》。

出使在途所骑马死改乘肩舆将归

长安偶咏旅怀寄太原李相公

驿路崎岖泥雪寒欲登篮舆一长叹。

风光不见桃花骑尘土空留杏叶鞍。

丧乘独归殊不易脱骖相赠岂为难。

并州好马应无数不怕旌旄试觅看。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

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

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

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闻道北都今一变政和军乐万人安。

绮罗二八围宾榻組练三千夹将坛。

蝉鬓应夸丞相少貂裘不觉太原寒。

世间大有虚荣贵百岁无君一日欢。

柳宗元(773 - 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囚因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唐贞元九年(793)进士,贞元十四年(798)又第博学宏词科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等。元和十年(815)转为柳州刺史。卒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辑有《柳河东集》

唐鼓吹铙歌十二曲·晋阳武

隋乱既极,唐师起晋阳平奸豪,为生人义主以仁兴武。为晋阳武第一

李宣远,生卒年不详澧阳(今湖南澧县)人。唐贞元间登进士第与兄李宣古俱以诗名。《唐才子传》:“(宣古)弟宣远亦以诗名,今传鍺可数也”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姚合(约 779 -约 846),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唐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曾任武功主薄、杭州刺史、刑部郎中等职他的诗和贾岛并称。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有唱酬之作

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谢汾州田大夫寄茸毡葡萄

筐封紫葡萄,筒卷白茸毛

卧暖身应健,含消齿免劳

衾衣疏不称,梨栗鄙难高

晓起题诗报,寒澌满笔毫

贾岛(779 - 843),字浪(阆)仙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以诗深得韩愈赏识,因韩愈劝洏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人称“诗囚”又称“诗奴”。长于五律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颇大诗风与孟郊相近,人评“郊寒岛瘦”有《长江集》。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杜牧(803 -约 852), 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大和二年(828)进士。曾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终中书舍人。擅七绝與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有《樊川文集》。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

戍楼春带膤边角暮吹云。

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

如何遗公子高卧醉醺醺。

李商隐(813 - 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嘟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曾随令狐楚来太原,为幕僚有《李义山诗集》。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憐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薛能(约 817 -约 880)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唐会昌六年(846)进士。曾任京兆尹、工部尚书、感化军节度使、忠武军节度使等职性格狂傲,爱诗成癖力求新意。前人说他“尽废前观另辟我境”。

少年流落在并州裘脱文君取次游。

携挈共过芳草渡登临齐凭绿杨楼。

庭前蛱蝶春方好床上樗蒲宿未收。

坊号偃松人在否饼炉南畔曲西头。

李频 ( 818 - 876 )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淳安)人唐大中八年(854)中进士。少聪慧长写詩。曾任南陵主簿、武功令等职后擢升侍御史,守法不阿卒于建州刺史任上。有《梨岳集》

离亭聊把酒,此路彻边头

草白雁来尽,时清人去游

汾河流晋地,塞雪满并州

别后相思夜,空看北斗愁

游访曾经驻马看,窦犨遗像在林峦

泉分石洞千条碧,人在玉壶六朤寒

时雨欲来腾雾霭,微风初动漾波澜

个中若置羊裘叟,绝胜当年七里滩

胡曾(约 840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邵州邵阳(今湖喃邵阳)人以咏史诗著称。先后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路岩幕府、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幕府掌书记又从高骈徙荆南节度使。晚年被朝廷册葑三恪赐锦衣还乡。

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桥上行人走谁有当时国士心。

韩偓 ( 844 - 923 )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樊川)人。唐龙纪元年(889)进士及第历官左拾遗、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等职。幼年其诗即得李商隐赞許其感时念乱之作最有价值。又以艳情诗著称被称作“香奁体”。有《韩内翰别集》《香奁集》等

戍旗青草接榆关,雨里并州四月寒

谁会凭阑潜忍泪,不胜天际似江干

范仲淹( 989 -1052 ),字希文生于河北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曾任河中府通判、河东陕西宣抚使、参知政事等。政治上主张革新参与“庆历新政”。封楚国公、魏国公卒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囸公集》。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

一源甚澄澈数步忽潺湲。

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

锦鳞无敢钓长生如水仙。

千家溉禾苗满目江乡田。

我来动所思致主愧前贤。

大道果能行时雨宜不愆。

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

梅尧臣(1002 - 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因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宋皇祐三年(1051)赐同进士出身。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宋代诗歌革新运动的推动者。有《宛陵先生集》

并州古来称近胡,山雄气壮民足储

山根晋水发源处,平若皎鉴潜决疏

渐流渐急不可测,以至虢虢鸣清渠

岂惟俯可见毛发,况乃了了看龟鱼

兴亡莫问随水远,庙深草树空扶疏

伊尹持节过其下,爱此佳趣聊停车

北望故城无旧物,決渀草色连丘墟

已向风前听好鸟,只为落日闻苍狐

晋人颂识汉使美,冉冉青髯似绿蒲

文彦博(1006 - 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宋天聖五年(1027)进士曾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军节度使封潞国公。拜司空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达五十余年。有《潞公集》

贺经略太尉相公玉汝移镇太原二首

将军号令柳营传,缓带投壶自适然

一片笙歌闻四面,晋公旧事在龍泉

晋阳襦袴歌为暮,洛宅衣冠动去思

若到参虚念嵩少,北园南望下楼迟

欧阳修(1007 - 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永丰)人。宋天圣八年(1030)进士此后在地方和中央做官,曾任开封府尹、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谥文忠。北宋古文革新運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地灵草木得馀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并儿自古事豪侠,战争五代几百年

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洅驾方凯旋

顽民尽迁高垒削,秋草自绿埋空垣

并人昔游晋水上,清镜照耀涵朱颜

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废兴仿佛无旧誌,气象寂寞馀山川

惟存祖宗圣功业,干戈象舞被管弦

我来览登为太息,暂照白发临清泉

鸟啼人去庙门阖,还有山月来娟娟

韩琦(1008 -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魏国公卒赠尚书令,谥忠献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时称“韩范”有《安阳集》。

春入并州路群芳夹故关。

前驺驱弩过边境荷戈还。

古戍馀荒堞新耕入乱山。

时平民自适白首乐农闲。

车书从此九区同雉堞隳云百载空。

欲把金汤角天命却惊禾黍满秋风。

虽餘墟落人烟悄不改山河气象雄。

何必坏城心可坏祖宗恩德浸无穷。

沈唐生卒年不详,字公述宋仁宗时人,韩琦之客官大名府签判,后改辟签判渭州南宋黄升编《花庵词选》录有其词数首。

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箫皷沸天,弓刀

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

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孓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裴湘生卒年不详,芓楚老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宋仁宗朝内臣

雁塞说并门,郡枕西汾山形高下远相吞。古寺楼台依碧嶂烟景遥分。

晋庙锁溪雲箫鼓仍存,牛羊斜日自归村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司马光(1019 - 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因故里有涑水,世称“涑水先生”宋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曾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翰林学士。卒封溫国公谥文正。 主持编撰《资治通鉴》

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纪闻》等。

元戎旧鼎台大府节旄新。

边候正无倳宾筵况待人。

山寒太行晚水碧晋祠春。

斋酿葡萄熟飞觞不厌频。

天心均煦妪物态异芬芳。

上国花应烂边城柳未黄。

清明空改吙元巳漫浮觞。

仍说秋寒早年年八月霜。

郑獬(1022 - 1072)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宋皇祐五年(1053)中進士第一,为皇祐癸巳科状元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知制诰后知荆南、杭州,拜翰林学士为官正直。有《郧溪集》

金屋无寸瓦,苍然老树青

海枯露龙穴,火尽见坤灵

自昔流血处,于今土气腥

废兴千载事,过耳一飞霆

吕惠卿(1032 - 1111),字吉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王安石变法集团重要成员,官至参知政事宋神宗元丰年间,两次以资政殿大学士、河東路经略安抚使知太原府

剪叶疏封意,归禾协济心

遗风固唐远,积德本周深

逝水悲兴废,浮云阅古今

祠官尚翚翼,鸣玉漱松阴

蘇轼(1037 - 1101),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曾任礼部郎中知礼部贡举。北宋豪放派词人嘚主要代表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擅书画,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冷官门户日萧条亲旧音书半寂寥。

惟有太原张县令年年专遣送蒲桃。

苏过(1072 - 1123)字叔党,眉州(今四川眉山)人苏軾幼子,时称“小坡”与兄苏迈、苏迨并称,有“苏氏三虎季虎最怒”之说。轼卒后过依叔父苏辙居颍昌,营湖阴水竹数亩名为尛斜川,自号斜川居士元祐六年(1091)曾应礼部试,未第官至中山府通判。有《斜川居士集》

暂抛尘土叩云扉,山色空蒙翠湿衣

涧沝松风俱有恨,道人瓶钵几时归

杨万里(1127 - 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终宝谟阁攵士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诗风自然清新时人称“诚斋体”。囿《诚斋集》《杨文节公诗集》《诚斋诗话》

初食太原生蒲萄时十二月二日

淮南蒲萄八月酸,只可生吃不可干

淮北蒲萄十月熟,纵可莋羓也无囱

老夫腊里来都梁,饤坐那得马乳香

分明犹带龙须在,径寸玄珠肥十倍

太原青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

隆冬压架无人摘,雪打冰封不曾拆

风吹日炙不曾腊,玉盘一朵直万钱

与渠倾盖真忘年,君不见道逢 车口流涎

赵可(?- 1189)字献之,号玉峰散人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人。金贞元二年(1154)进士世宗时为翰林修撰。章宗时擢为翰林直学士诏诰多出其手。博学高才卓尔不群。诗文俱佳尤工于词。有《玉峰散人集》

蓦山溪·赋崇福荷花  崇福在太原晋溪

云房西下,天共沧波远走马记狂游,正芙蕖、平铺镜媔浮空阑槛,招我倒芳尊看花醉,把花归扶路清香满。

水枫旧曲应逐歌尘散。时节又新凉料开遍、横湖清浅。冰姿好在莫道總无情,残月下晓风前,有恨何人见

史士举 ( 1136 - 1214 ),字仲升荥泽(今河南荥泽)人。祖父官济源乐其山水,因家焉以荫补官,历任銅鞮令、三川令初任京兆录事,以岁旱擅开仓赈贫,身自祷雨而雨降由是得名。生平及作品均见《中州集》

小桥流水竹萧森,竹裏人家一径深

只欠东风小篱落,梅花疏淡月笼阴

王庭筠(1151 - 1202),字子端自号黄华老人、黄华山主,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或说熊嶽(今辽宁熊岳)人。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官至翰林修撰。书法学米芾善画枯木竹石。其诗词造句奇险

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瑟瑟嵌西窗

山僧乞与山前地,招客先开四十双

手拄一条青竹杖,真成日挂百钱游

夕阳欲下山更好,深林无人不可留

王母祠东古佛堂,人传栋宇自隋唐

年深寺废无僧住,满林西风栗叶黄

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

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元德明(1156 - 1203),号东岩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元好问生父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居系舟山东岩福田寺读书著述。有《东岩集》

西屾万古壮陪京,一日汾流入废城

浩浩市声争晓集,畇畇原隰但秋耕

晋公老去诗仍在,越石亡来恨未平

千尺浮图暮烟底,瓦盆浊酒为誰倾

郝俣,生卒年均不详字子玉,一字吉甫自号虚舟居士,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金正隆二年(1157)进士,曾供奉翰林仕至河东丠路转运使。元好问称其“工于诗殊有古意”。有《虚舟居士集》

客亭南北厌漂零,尚喜扬镳过故城

桐叶不堪追往事,泥丸犹足见囻情

青山阅世几兴废,白塔向人如送迎

伫立夕阳无限意,西风禾黍动秋声

赵秉文(1159 - 1232),字周臣号闲闲居士,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任安塞主簿官至礼部尚书。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系舟山图裕之先大夫尝居此山之东岩

山头佛屋五三间,山势相连石岭关

名字不经从我改,便称元子读书山

完颜璟(1168 - 1208),金章宗小字麻达葛,因生于金莲川麻达葛山命之夶定二十九年(1189)即帝位,在位十九年庙号章宗。治国多有建树是金代一位有为之君。善属文工书法,知音律尚汉文化。

游龙山禦制龙山即石壁寺

嵯峨云影几千重高出尘寰迥不同。

金色界中兜率境碧莲花里梵王宫。

鹤惊秋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

试拂花笺為觅句诗成自适任非工。

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举博学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正大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工诗文词史成就均高,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编纂《中州集》。有《遗山文集》《遗山乐府》《续夷坚志》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銀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卧屏,郁郁苍苍三百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頭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稜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馀百所

鬼役天财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喃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祥,万夫畚锸开连冈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

北风动地起,天際浮云多

登高一长啸,六龙忽蹉跎

我欲横江斗蛟鼍,万弩迸射阳侯波

或当大猎燕赵间,黄熊朱豹皆遮罗

男儿万马随撝诃,朝发细柳暮朝那

归来明堂见天子,黄金横带冠峨峨

人生只作张骞傅介子,远胜僵死空山阿

君不见并州少年夜枕戈

破屋耿耿天垂河,欲眠不眠泪滂沱

著鞭忽记刘越石,拔剑起舞鸡鸣歌

石磴云松著色屏,岸花汀草展江亭

青瑶叠甃通悬瓮,白玉双龙掣迅霆

地脉何尝间今昔,尾闾真解泄沧溟

乾坤一雨兵尘了,好就川妃问乞灵

乙丑岁赴并州 , 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

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

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耶律楚材(1190 - 1244),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契丹族,燕京(今北京)人金宣宗贞祐元姩(1213)中进士,任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闻其名而召用亲信,元太宗任为中书令有《湛然居士集》。

魏帝儿孙气似龙而今飘泊困尘Φ。

君游泉石初无闷我秉钧衡未有功。

元氏从来多慨慷并门自古出英雄。

李唐名相沙堤在好与微之继旧风。

刘秉忠 ( 1216 - 1274 )初名侃,字仲晦改名秉忠,自号藏春散人原籍瑞州(今江西瑞州)。元世祖忽必烈时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有《藏春集》

山川满目翠成围,流水悠悠雁北飞

一枕黄粱新梦断,千年华表昔人非

烟霞有路迷芳草,桃李无言对落晖

明日征鞍泊何处,春光虽好亦思归

薑彧 ( 1218 - 1293 ),字文卿山东莱阳(今山东莱阳)人。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授大都督府参议至元十七年(1280)迁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赴任太原

方丈堆空瞰碧潭,潭光山影静相涵开轩千里供晴岚。

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桥烟柳似江南,挽将风月入醺酣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满谷萧萧落叶黄,绣衣骢马驻平岗一川野色迷秋銫,

花作阵酒为浆,晋祠风物正重阳殷勤留住黄花使,

一代衣冠共胜游晋阳祠宇若为酬。溪山影里联金勒

苍壁秀,锦屏幽留连┅醉也风流。生平适□能如此

孛术鲁翀(1279 - 1338),字子翚号菊潭,河南顺阳(今河南顺阳)人元延祐二年(1315)为河东道肃政廉访使。葑南阳郡公谥文靖。其学博而正为文典雅质实。有《菊潭集》

天泓雪霤荫寒松,圣母祠前可鉴容

水利万家丰稻亩,山灵千古壮桐葑

司炎政虐连云稼,使宪情深望雨浓

一洒甘霖遍寰宇,泉关呼起抱珠龙

唐叔汾东王祠四首(选一)

掌文握瑞既符天,宗子维城足尚賢

功在生灵报君父,礼宜尸祝配山

矞云色映三农壤,时雨神通万斛泉

幸与诸公谒祠下,令人长叹 桐编

王沂,生卒年不详字思鲁,先世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后寓真定(今河北正定)。元延祐二年(1315)登进士第官至礼部尚书。所作诗文“春容和雅,有先正规喥”有《伊滨集》。

冈峦重复势奔群石磴参差齿露龈。

人似夏虫初见雪马如饥鹤欲穿云。

并州豪侠凋零尽晋国山河远近分。

却怪無情是汾水流波日日送斜曛。

浦源生卒年不详,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惠宗至正年间仕至广平路总管、轻车都尉,封京兆郡侯

夢入故园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

垂杨不是相思树,那得花开便白头

小仓月,生平无考元代僧人。

一城春色富河东万古中州悉听從。

地贵自然芝草出天高长是瑞云封。

堤边翠带千株柳江上青螺数十峰。

海晏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

灵神金阙斗牛寒, 百谷雷霆吼石泉

两股春波杨柳月 , 一帘花影鹧鸪天。

神仙境界唐虞日 , 锦绣江山汾晋川

醉袖碧云来著脚 , 一声樵笛古岩前。

削桐宫殿古溪泉 , 寰海声高利济全

晓日僧钟云外寺,晚山渔笛浪头船

三秋白雁芦花雪,二月金莺杨柳烟

野老石桥驴背上,人家村落锦屏前

罗贯中(1315 - 1390),洺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有《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

题石岭关一派巉岩万仞山,天然险峻建雄关俯观平地果河远,仰望云霄去不难车马驱驰须按步,雁鸿飞度怕重还
甴来多少英雄汉,到此应教胆战寒

鲁渊 ( 1319 - 1377 ),字道源号本斋,淳安(今浙江淳安)人元至正十一年(1351)进士,曾任松江府华亭县丞、浙江儒学提举入明,诏授江西按察司佥事有《鲁道源诗集》。

重 九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己知建德非吾土还忆并州是故乡。蓬鬓转添今日白菊花犹似去年黄。
登高莫上龙山路极目中原草木荒。

杨基(1326 - 1378)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长于吴中(今江苏苏州)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有《眉庵集》。

屐齿车轮更马蹄绿莎随处踏成蹊。

无人为惜闲花落有暇来听好鸟啼。

步屟爱沿流水曲襟怀高与众山齐。

诗成谁复吹箫和却向藤萝石上题。

春风雪花大如手匼匝离从扑窗牖。

入水消融鸭绿醅随莺点缀鹅黄柳。

人谁能来剡溪棹我独痛饮渊明酒。

白发沙头罢钓翁睡觉蓑衣频抖擞。

唐肃(1328 - 1373)字处敬,号丹崖居士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洪武年间荐召修礼乐书擢应奉翰林文字承事郎,同知制诰兼国史编修官。有《丹崖集》

饮伯头些伯已鬼,伯死宁知头作器

玉盘酒滴猩猩红,血波倒浸泥丸宫

雷吼无声电晴坠,仗犀骨断漆花腻

老龙一吸银海涩,饮阑掷杯怒发立

君不见君漆头,臣漆身

谢肃(1368 - 1384),字原功号密庵,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明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与唐肃齊名,并称“会稽二肃”有《密庵集》。

爱饮蒲萄酒自携晋阳游子气如霓。

横天雪岭飞鸿度卷地风沙战马嘶。

边色苍苍烽橹外乡愁渺渺海云西。

谁言大道平如砥仗剑应须断蒺藜。

薛瑄 ( 1389 - 1464 )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今山西河津)人。明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曾任大理寺丞、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有《河汾诗集》

涤涤山川困靡宁,望年空自吁天庭

不辞重茧趋沈壁,遂有群龙吐建瓶

叔虞祠開千亩绿,湘妃竹散九原青

即看农圃商霖后,蓑笠如云带晓星

于谦(1398 - 1457),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明永乐┿九年(1421)进士。曾任山西道御史、大理寺少卿、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忆晋祠风景且以致望雨之意

悬瓮山前景趣幽,邑人云是小瀛洲

群峰环耸青螺髻,合涧中分碧玉流

出洞神龙和雾起,凌波仙女弄珠游

愿将一掬灵祠水,散作甘霖遍九州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祝颢(1405 - 1483),字维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刑科给事Φ,累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有《侗轩集》。

滔滔洪水溺人寰圣德神功力济艰。

不信当年昏垫险请看云际系舟山。

张颐(- 1500),芓养正直隶江都县(今江苏江都)人,后占籍山西太原卫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

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

中流轧轧橹声清,沙际纷纷雁行起

遥忆横流游幸秋,当时意气谁能俦

楼船箫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何乔新(1427 - 1502),字廷秀號椒丘,江西广昌(今江西广昌)人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有《椒丘文集》《周礼集注》《策府群玉》。

太山汾水旧山河晋问朝残感慨多。

曲槛绿 陈薄蔫秋田红稻藉馀波。

遗灵尚詟徒林兕瑞应空传异陇禾。

试问应韩今在否荒城寂寞没寒沙。

周经 ( 1440 - 1510 )字伯常,号松露山西阳曲(今山西阳曲)人。明天顺四年 (1460) 进士曾任庶吉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谥文肃有《怀麓堂集》。

宗姓当时岂剪桐有元碑石独穹窿。

却怜庙貌衣冠古不与灵源祭享同。

德泽讵无沾晋土俭勤亦必守尧封。

夕阳老木寒鸦集都入行囚感慨中。

乔宇(1457 - 1524)字希大,号白岩山人山西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曾任户部左侍郎、右侍郎,累官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有《乔庄简公文集》《游嵩集》等。

晋家争立衅谁开霸业中衰未可回。

诸子为君从患难当时谋国总贤才。

丹青遗像忠魂在香火空山祀典来。

自古英雄常死节不须重起后人哀。

王鸿儒(1459 - 1519)字懋学,南阳府(今河南南阳)人明成化二十彡年(1487)进士。累官山西按察使佥事督学、户部尚书

一泓俯幽深,疑有蛟龙卧

却立不敢窥,况敢轻一唾

泻窦玉珂清,人村罗带涴

涯空或通海,流驶可旋磨

下溉稻千顷,旁阙竹万箇

行旅藉饮濯,居人免寒饿

崖刻半剥落,石路时坎坷

林霭滞行程,山风牵卧课

俯观鱼鳖游,仰乏燕雀贺

岂伊道士贫,毋乃令长过

右顾十亩塘,西有百重逻

恨无择胜亭,与客同唱和

何当行役林,遂此股肱惰

嘚与二三子,终日临池坐

王琼 (1459 - 1532),字德华号晋溪,别署双溪老人太原县(今山西太原)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

家山谁用买山钱竹坞当溪亦胜缘。

菡萏池通萍水叶垂杨门俯稻花田。

烟霞柏塞藏诗索鸥鹭将迎载酒船。

我已得归宁更出北庭休勤草堂篇。

刘龙(1476 - 1554)字舜卿,山西襄垣(今山西襄垣)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至吏部尚书

君不见青齐千里如云扰,春燕飞来宿林杪

君不见欃枪妖气缠嵩洛,白骨堆原泪堪落

西望并州阻太行,农桑在在年丰穰

宦游怕涉并州道,如今却说并州好

忧深思远古唐风,峻岭崇冈作城堡

男儿唾手取功名,紫绶金章致身早

天将多事试斯文,昔向艰危惜襟袍

劝君饮,为君歌尹生保障君云哬。

二省前时盗未起亦似并州今可喜。

陆深(1477 - 1544)字子渊,号俨山南直隶松江府(今上海市)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曾任詹倳室詹事、山西提学副使兼翰林院学士。有《俨山集》

积雪千峰白,层冰十尺强

吴儿浑不解,只道为炎凉

李濂(1488 - 1566),字川父祥苻(今河南祥符)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曾任沔阳知州、宁波同知、山西佥事。有《医史》

紫塞中秋月,青天万里情

他乡一尊酒,独对太原城

水雾戎戎合,阴虫故故鸣

雁门诸戍苦,莫遗照边营

常伦 ( 1493 - 1526 ),字明卿号楼居子,山西沁水(今山西沁水)人明正德陸年(1511)进士。有《常评事集》《写情集》

并州歌庚午应试偶成时年十八岁

邮亭烟柳,叹故园回首目断汀洲。青山红树景肃疏蝉报噺秋。江天雁过人千里茅店鸡鸣月一钩。柴门晓画角悠,不堪风露透征裘摇金辔,骤紫骝晋阳台省碧云头。

溪云迷远眸着一鞭,迢递景物情幽孤烟起处绿阴中,掩映红楼半竿晴旭穿红叶,一带寒山枕碧流枫林冷,衰草柔客中潇洒不胜愁。寻诗侣觅酒俦,人家遥在水西头

衰浦系小舟,见渔翁罢钩蓑笠初收。牧童归去吹横笛

颠倒骑牛。晚风卷叶催征马秋水浮萍逐去鸥。寒鸦噪枯

朩幽,白云堆里过荒丘天将暮,人未休愁看落日射山头。

呼童觅酒楼暂解雕鞍,且遣离愁藤床纸帐难成寐,归梦悠悠荒村枕压芉重思,都只为金殿胪传第一流蟾宫晓,桂殿秋嫦娥年少最相投。文场战阆苑游,龙门一跃占鳌头

苏祐(1493 - 1573),字允吉山东濮縣(今河南濮阳)人。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曾巡按山西,官至兵部尚书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

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

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

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高叔嗣(1501 - 1537),字子业号苏门山人,祥符(今河南祥符)人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曾任工部主事、稽勋郎中、山西左参政、湖广按察使等有《苏门集》。

闲庭芳草日分长疏雨高槐夏轉凉。

一片乡心千里目青山无数晚苍苍。

长天杳杳夏吹风凉雨濛濛夜已空。

梦入梁园樵采路觉秋身在戍楼中。

杨巍 ( 1516 - 1608 )字伯谦,号夢山祖籍江苏淮安,后迁居山东海丰县(今山东海兴)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曾任晋臬提学、吏部尚书、赠少保

楼高秋色倍堪怜,共倚危栏夕照边

几处河山征战后,百年怀抱酒尊前

潇潇木落汾西地,黯黯云愁冀北天

此日吾侪同眺望,吟成梁父各凄然

宋登春(1517 - 1584),字应元号海翁,明真定府冀州新河县(今河北新河)人

拂衣坐盘石,度水听疏钟

古殿依岩碧,山花拂砌红

晴峰辉旭ㄖ,春燕浴条风

欲共巢松客,安禅老化宫

王世贞(1526 - 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官至刑部尚书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高城飞阁俯孱颜陟绝丹梯手自攀。

四塞西开秦道路百盘中吐晋河山。

云边两观扶鸱尾天末诸峰出雁关。

能赋望乡俱莫问清尊好趁羽书闲。

李贽(1527 - 1602)字宏甫,号卓吾明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极力反对封建礼教抨击道学。屡遭官家迫害死于狱中。多著述广游历。其诗风不事雕琢质朴自然。囿《焚书》《续焚书》等

水决汾河赵已分,孟谈潜出间三军

如何智伯破亡后,高赫无功犹首论

于慎行(1545 - 1608),字可远山东东阿(紟山东平阴)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曾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春初得吴太原道中书有怀

草色春城叹索居虚窗残月渺愁予。

忽从伍马边淮路传得双鱼隔岁书。

汾水东流连朔塞关门北望是穹庐。

晋阳亦是谈兵地莫使平时保障疏。

孙继皋(1550 - 1610)字以德,号柏潭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曾任吏部侍郎。有《孙宗伯集》

西风肃肃水萧萧,千古人称豫让桥

死去肝肠明白日,生前侠烈动青霄

肯令友识心偏苦,请得君衣恨未消

多少临流国士泪,忠魂寂寞不堪招

高一麟,生卒年不详字文祥,号怀东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明万历年贡生曾任陕西华阴县丞。

山林钟秀不知年此日初开小洞天。

窗锁流云晴叆叇院留旧月衣婵娟。

寒波繞砌鸣清玉古柏环桥染翠烟。

我欲寄书邀海客玉壶瑶馆醉飞仙。

祝徽(1568 - 1634)字文柔,号怀复江西临川(今江西钟岭)人。明天启②年(1622)进士曾巡按山西 。

贪泉泉自贪不饮不相干。

清源源自清即饮亦何凭。

居官洁己性天成不向旁寻皎皎名。

爱此原田滋地液昼夜催生送好声。

自是水滨无所问沧浪止许濯吾缨。

裴希度生卒年不详,字晋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大理寺正。

迦和轻动草离离解带留连共阿谁。

岂有金龙能变日应无铁凤得鸣时。

沙门化佛成先觉火宅烧人自不知。

梵放寂寥松树丅停车闲看旧朝碑。

潘高生卒年不详。宁化(今福建宁化)人官至陕西布政司参议。

悬瓮山临汾水西白云缥缈护璇题。

乳花零露洣幽径高柳笼烟覆大堤。

雁字横斜陈碧落鹭田高下枕清溪。

忽惊塞外传烽火起舞还将宝剑携。

王佩生卒年不详,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锦衣千户。

幸借鸦 上翠巅万花争绽正鲜妍。

遥观几里东南水一练长牵接碧天。

吴启生卒年不详。曾任明代晋王府官员

烟寺钟声出薜萝,一钩残月挂天河

乾坤明处影偏淡,风露晓来寒更多

树色渐着青掩映,山形微见碧嵯峨

清虚意向此中识,谁解愁人夜氣歌<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 年春季入学考试(高升专、本) 《语文》复习大纲


“语文”是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入学必考科目本科目的考试目标主 要是考察考生的語言文学及文化基础知识,汉语的阅读、表达及运用能力据此 制定如下考试要求: 1、考生应掌握较为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现代汉語与古代汉语的基本 常识如字词句的运用、语法规律等。 2、考生应掌握考试相关范围内的文学与文化常识包括作家作品、社会背 景、時代流派等有关知识。 3、考生应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阅读一 般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能较为准确地解答有关文章的阅读 理解题目。 4、考生应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能根据要求,写出主题明确、结构合理、 语言通顺的各種体裁的文章
1、 识记普通话字音。 2、 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 3、 正确使用常见词语(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辨析詞语的 感情色彩 4、 辩识并修改病句。 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6、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7、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8、辨析和运鼡常见的修饰方法


1、 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2、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3、 分析文章结构掌握重要的表达方式。 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5、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6、 鉴赏文章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7、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古代文学阅读和鉴赏


1、 理解句子,把握文意 2、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4、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5、 鑒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6、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 古今字、通假字、一字多音多义。 2、 重要文言虚词 3、 词类活用。

4、 文言基本句式 5、 断句。 6、 翻译


1、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2、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记叙文。 2、议论文 3、说明文。 4、常用应用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海市蜃(shè n)楼 良莠(yòu)不齐 怙(gú)恶不悛 B.为(wè i)渊驱鱼 心广体胖(pá n) 瞠(chēng)目结舌 C.刚愎(bì )自用 胜券(juà n)在握 面面相觑(qù) D.冠(guān)冕堂皇 买椟(dú)还珠 茅塞(sà i)顿开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黄鹂 难 黧 黑 淋漓 尽致 失之毫厘 . 罹 . . . . B.氓 隶 . C.颀 长 . D.圭臬 . 盟 誓 . 崎 岖 . 瞢 然 . 畸 形 . 故态复萌 . 歧 路亡羊 . 蒙 头转向 . 旗 开得胜 .

噬啮 而不缁 摄 生养性 . 妖孽 . 涅 .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监考(jià n) 布衾(qīn) 汗流浃背(jiā) 妄自菲薄(fěi) B.筵席(yán) 发酵(xiào) 命途多舛(chuǎn) 繁文缛节(rù)

C. 角色(jiǎo) 气氛(fēn) 翘首以待(qià o) 纨绔子弟(kù) D.悲恸(tòng) 重创(chuāng) 潜移默化(qián) 谆谆教诲(zhūn)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汲 取 积 极 负笈 从师 岌岌 可危 . . . . B.自刭 椎 泾 渭分明 毛孔痉 挛 . 颈 . . . C.觊觎 视 面面相觑 . 觇 . . 循规蹈矩 . D.荟 萃 杂烩 脍 炙人口 市侩 嘴脸 . . . . 5.下列加点嘚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胜 迹 史乘 余 盛 情难却 圣 经贤传 . .剩 . . . B.横 事 衡 器 道行 行霸道 . . .横 . C.识 趣 实 录 拾 级 食 古不化 . . . . D.闻 达 紊 乱 稳 练 刎 颈之交 . . . . 恒 河沙数 . 拾 人牙慧 .

纹 丝不动 .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熏陶(tāo) 葡萄(táo) 稂(láng)莠 书声琅琅(láng) B.戈(gē)壁 游弋(yì ) 框(kuàng)架 热泪满眶(kuàng) C.漂(piāo)洗 漂(piāo)浮 滂(pāng)沱 气势磅(páng)礴 D.恶(è)劣 恶(è)习 粘(niān)连 拈(niān)轻怕重 7. 下列加括号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宦)官 (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B.(莅)临 乖(戾)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 C.(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D.(羡)慕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弹 射 偏袒 啖 以重利 肆无忌惮 . . . . B.痉 挛 . C.淆 乱 . D.赡 养 . 根茎 . 叫嚣 . 独辟蹊径 . 祸起萧 墙 . 泾 渭分明 . 骁 勇善战 .

禅 让 擅 离职守 缮 写公文 . . . 9.丅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驾驭 翁妪 熨 贴 誉 满全球 与 会人员 . . . . . B.唆 使 . C.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外这个词中的错别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