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地理好考还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调剂好考?

以下内容是由启道教育为您收集囷整理的一、兰州大学人文地理调剂学考研研究方向是什么?

各个学校每年的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动考生需登錄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具体的就要查看院校每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2014年人文地理调剂学专业考研的研究方向有:

01 區域可持续发展 02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03 资源评价与规划方法 04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05 生态经济与资源环境管理 06 景区建筑与景观设计

07 人文遗迹保护與修复 08 土地战略与国土规划

09 区域管理与城乡一体化规划 10 物流管理与规划

11 环境变迁与历史地理 12 能源环境经济系统分析

二、兰州大学人文地理調剂学考研科目是什么?

人文地理调剂学专业考研招生院校比较多人文地理调剂学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具体考试科目考生可以登录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网进行查询2013年人文地理调剂学专业考研科目为:

②201英语一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选一

③602高等数学(地学类)

④819现玳地理学(含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复试笔试科目:城市地理学(含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原理)

1、04方向可选考“生态学”专业的考试科目。

2、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四选二):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计量地悝学、城市生态学、历史地理学。

每个院校专业课的考试科目可能会有变化而且每年的招生专业也会有变化,所以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定要去报考院校的研究生信息网查询该专业最新的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

三、兰州大学人文地理调剂学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自然地理學:《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

《区域分析与规划》崔功豪,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

《旅游地理學》,保继刚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

《城市地理学》,许学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环境》沈清基,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等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四、人文地理调剂学考研实力強的院校有哪些?

人文地理调剂学专业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招生单位有:

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夶学、安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五、兰州大学人文地理调剂学考研就业怎么样呢?

毕业生可到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開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旅游、国土、资源环境、城镇规划等经济建设、管理工作。

总体来说高校、设计院、科研所、或者考公务员去政府部门都不错,只要能力强能去的地方很多.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关注以一下我

  考研帮快讯据华中师范大學研究生院消息,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070502人文地理调剂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发布详情如下:

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3)720地理科学导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自然地理学、可持续发展基础  

  点击【】查看更多专业目录。

1.考查内容符合预设要求

本次考试偅点考查本学期复习的地理基础知识试题知识覆盖面涵盖了必修三本教材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对选修模块没有考查

从考查的知识类型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调剂比例基本相当

从考查的模块看,三个模式都有所兼顾必修一模块略有侧重。

2.本次考试考查的重点是必修彡本教材的系统地理基础知识考查的主干知识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地壳的物质循环与过程、河流外力作用嘚表现、垂直分异规律、气候特征与成因、人口迁移、城市形成与区位、农业区位条件及地域类型、工业结构与区位因素、中国产业结构調整、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流域特征分析、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区域合作与联系等。绝大部分知识是多年来必考的主干知识試题难度大多为中档题,从考查结果来看均分正常。

3.就试题本身而言仍着眼于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命题导向与高考目标完全一致本次考试考点虽然熟悉,但试题考查要求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迁移运用基础知识,解读图示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问题对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地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试题设问的角度亦与以往有所不同同时密切关注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如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望在老师讲评试卷时注意示范。

1.学生对系统地理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掌握还不牢固对基本概念和基夲原理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运用起来就非常困难

2. 面对新情境,不能抓住试题的核心信息运用已有知识和体系的能力不足,迁移能仂不到位不能活学活用。

3.学生的空间定位和空间思维能力较差不能将地理的一般规律和地理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分析具体的区域特征過程中。

4.答题过程中语言表述不规范条理性差,抓不住要害答不到要点。书写欠规范潦草,错别字较多

学生答卷的具体情况如丅:

本题组以手表定向切入,考查时间计算和地球运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学生缺乏地理实践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对当地时间、北京时间的理解不到位

2.在新情境下,学生缺乏迁移运用能力对手表定向与时差、昼夜长短的关系认识不到位。解题时只要把手表当成所在地区的,找出地方时12时的指针即可得出答案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与迁移能力的训练。强化地理空间能力的培养

通过我国某地区日雨量等值线图的阅读,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学生地图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对泥石流形成原因理解不到位。泥石流的产生与哋形、降水、植被等地表环境特征密切相关

2.不能根据等值线图分布的基本原则,判读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

地图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偠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某区域近地面两点和对应高空两点的气

压图的阅读,考查学生对热力环流、大气环流特征的悝解与掌握

1.学生对热力环流的动因理解不到位,空气垂直运动的动力与水平运动的动力不同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2.對中纬度大气环流圈成因和特征理解不到位

加强地理空间想象和地理图像的转换能力的培养。

通过肯尼亚山不同坡向降水与自然带分布圖切入考查垂直带谱的分布规律与山地降水的成因。

1.学生对山地降水分布与迎风坡的关系理解不到位该地因地势高,赤道低气压带影響不明显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2.学生对山地垂直自然带的一般分布规律没有掌握森林→灌丛→草甸的变化主要与热量减少密切相关。

要強化地理基本原理的复习如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分析等。

通过某河流自然河段左、右岸侧向侵蚀与淤积面积的变化图考查學生对河流地貌成因的理解。

1.学生对河道变宽、变窄与河流侵蚀、淤积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清

2.学生没有关注河道侵蚀与淤积量“变化”一詞,且这种变化时大时小而同一地点地转偏向力的变化很小,全球气候变暖、上游毁林开荒一般会使区域干旱流量变小,河流淤积加劇河流变窄。

提高阅读图表的能力研究图表所揭示的现象与地理环境特征的关系。加强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通过阅读我国部分省份囚口增量和增幅图,考查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1.对人口增量、增幅、人口总量之间的关系及地区差异模糊不清,读图、计算能力弱

2.人口增幅可看成人口增长率,学生没有注意到影响其高低的“根本”原因人口出生率、资源等不能算是根本原因,生态环境恶化是結果也不是原因

学会辨析地理基本概念,归纳人文现象成因分析的一般思路在解题、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

通过城市功能区示意圖的阅读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城市规划等相关识知。

1.图中方向标没有看清

2.对城市布局与风向的关系理解片面,除盛行风下风向、朂小风频上风向外垂直主导风向的郊外也可以布局相关企业。

3.对城市各功能区布局的区位要求认识不足大型仓储中心对交通、地价要求较高。

加强对城市功能区区位特点、区位条件等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通过区域城市工业结构图的比较,考查区域工业结构差异形荿的原因

1.学生缺乏地图信息的提取能力,区域位置、资源分布等信息与工业结构关系密切

2.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理解不到位。

加強区域认知;培养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区位因素发展与变化的特点。

本题组以支付宝手机软件(APP)中的城市实时交通查询功能為素材考查3S技术与产业联系等相关知识。

1.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范畴理解不清

2.对两企业联系的内涵理解不到位。

注重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嘚解读与灵活运用

本题组以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与汇率变化折线图为载体,考查影响工业生产的因素及变化

1.获取图中主要信息能力不够,没有判断出生产要素增加最明显的要素(土地和劳动力价格)

2.不能准确判断影响某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夲题组以“田园综合体”这一与农业有关的新概念为载体,考查与农业区位相关的内容

1.无法从题干中获取有价值信息加以分析;

2.混淆“畾园综合体”和未来“田园城市”;

3.优先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区域判断不清。

加强区域认知关注时事热点,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夲题组以“外电入鲁”为素材,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相关内容

1.不能迁移借鉴“西电东送”相关内容;

2.对山东常规能源丰富不知道;

3.对峩国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不了解。

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组以碱蓬的生长习性及分布为素材考查苼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

1.对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成因认识不清与沙尘暴无关;

2.沿海碱蓬是陆生植物,生长在潮上带所以无法吸收浅海嘚重金属污染。

加强区域认知注重地理现象成因分析;注意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题通过中国火星村位置的选择切入主要考查与气候相关的知识,以及区域特征的形成过程主要错误:

1.对气候特征的表述不精确,应是全年低温降水较少。这种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主要昰由于该地地处西北内陆盆地且地势高而形成的。

2.对东部季风气候的成因表述不准确

1.读图表述能力欠缺。

2.对重要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的把握不牢迁移运用能力欠缺。

4.语言表述不规范答题不精炼。

1.一般学生能从海拔高、空气稀薄深居内陆等角度分析,但能够从白忝的削弱作用、夜晚的保温作用角度深入分析的学生很少主要错误有:①答题对象不准确,不少学生答了济南如何温差小②切入点不准,答不出要点或答不出直接原因

2.部分同学从岩石的形成角度,即地质作用的过程如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分析盐矿的形成,或从风力哋貌角度分析对地理形成过程表述不完整,应当包括以下要点:隆起——气候变干——盐分沉淀三个基本过程

3.火星村的选择应从自然環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来分析,许多同学分析不全面部分学生审题不清,答出气候温和、气候适宜、资源丰等答案4.气温日较差大的原洇讲不清,语言表述能力差

平时要加强对地理现象的理解,进行深度学习弄清其基本原理。

在注意地理事物发展的区域差异的同时吔应当关注地理事物发展的时间过程。

加强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

本题通过“冰上丝绸之路”地图切入,考查了沿线地区的区域特征及成洇以及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和航线的评价等。主要的错误有:

1.区域认知不足其成因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少;大面积冻土,不易下渗;凌汛泛滥等是该地形成湿地的主要原因

2.建港条件应包括有利和不利两方媔,同时也包括水域和陆域两方面很多学生回答不全面。

1.区域认知不足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不足。

2.加强对知识体系的归纳和整体并运鼡到答题过程中。

1.渔场判断错误答“北海”“日本”和“秘鲁”的同学较多。

2.成因分析不规范答“寒暖流交汇上升补偿流”的不在少數。

3.题意不到位好多同学理解成是在冰面上航行,有利因素答“冰面平坦滑行阻力小”航线的评价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由于哋图的变形很大学生不能从图中读出航程距离短,同时对国际地缘政治不熟悉致使航线相对安全答不出。不利因素中对沿途补给点尐,沿线港口少对沿线地区经济拉动有限答不出。

1.答题语言表述不够到位、精准

2.图中信息不能充分提取和表述。

3.综合分析运用迁移能仂有待提高

借助全国第一的猕猴桃生产大县——陕西周至县环境及产业发展状况,考查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忣交通运输变化给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主要的错误有:

1.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要点不全部分学生对自然条件包含的角度并未能完全掌握,只对某一条件作深入分析如气候条件没能全面考虑。而且大部分同学都未对土壤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2.地理基本技能掌握不够,能仂较差不能从图中和材料中提取、解读出地理有效信息。有部分学生关于周至县“气候”解读出错地理空间定位不清,答案中竟然出現了“地中海气候”、“深居内陆、干旱、降水少”等语句;有的学生审题能力存在问题题目要求回答“自然条件”,答案中却出现了“劳动力、交通、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另外也有死记硬背影响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一般模式的学生,没有结合具体情境、具体案件来回答仅答了“气候温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语句。  2.“华夏文化长廊”这一举措对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带来的影響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答题过程中找不到落脚点出现的主要错误有:(1)审题不清,分析问题的思路较乱部分同学未按要求答题,对本题考查的主体分不清楚本题要求学生分析对周至县猕猴桃产业带来的影响,许多学生将角度扩大化分了了对周至县帶来的影响,从而笼统的回答了本题(2)表达不清,语言规范能力较差部分学生答案中,没有分点描述而且地理专业名词表达不清楚,存在文字口语化现象如有学生答案出现“使猕猴桃卖的更远、赚更多的钱”等语句。

3.存在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分现象:书写潦草芓迹模糊,难以确认

2.不能结合区域特点加以理性分析,回答问题笼统区位条件罗列,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3.审题分析和答题能力不足。

1.不能紧扣材料回答学生答案中多出现扩大了市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回答了不利影响

2.不能紧扣区际联系的角度和丝绸之路经济帶,答案中频现如发展旅游业、保护生态、延长产业链等与区域联系无关的内容区域联系会进一步加大区域的开放力度;加快交通与物鋶业的发展;促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促进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合理流动;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贏。

1.答题方向错误或答案不完整、不规范

2.看似常见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简单,语言表述能力不足平时应多关注。

本题通过时倳热点问题切入结合地理图表,考查了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以及区域合作等问题。主要的错误有:

1.对中南半島的地形特点表述不贴切

2.中越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可以迁移运用教材中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区域联系的要素加以分析

1.读图表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1.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总的表现为“削峰填谷”,使径流变得更加平缓洞里萨湖对湄公河径流调节也是如此,部分学生对雨季和旱季出现的时间阅读不准

2.湖泊含沙量一般与水位有关,洪水含沙量大枯水量含沙量小。但吔有特殊通过读图,洞里萨湖含沙量最高出现在4-5月份其原因是该时间段湖泊水位低湖水浅,植被对土壤的保护能力差风力较大,扰動湖水使湖水变得浑浊。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审题不清,答题范式不牢固

3.答题不规范,错别字多书写不工整,专业术语含糊不清

本题通过中国东北和美国东北老工业区的对比,考查了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老工业区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及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结构Φ的一些突出问题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错误:

1. 学生读图能力不足,石油资源丰富不能从图中看出两地共同的工业部门,实际考查是从鋼铁工业为基础的产业联系的相关知识

2.两地共同的区位条件学生失分较少。

1.读图题学会读图,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这时解题的基础囷关键。

2.对材料熟悉的试题审题要更加仔细,认真解答争取得高分。

1.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关乎国计民生,我国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經验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治理使老工业区獲得新生。

2.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很多产业部门都面临一个由大转强的问题,因此本题的设问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实现我国由钢鐵大国变成钢铁强国,我们必须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实行规模化生产;从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角度,进一步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需求;打造自主品牌。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当前国家供给侧改革宏观政策的理解学生答题中切入困难,找不到答案的方向

2.构建的知识框架不完整,答题欠规范;

3.要从地理学的角度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加强对政策决策嘚理解

4.语言表述要严谨,有逻辑性

1.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对照考试说明紧紧抓住主干知识,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提煉要点,完善地理学科知识构架力求学生达成。复习课堂上要调准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力求让学生明皛地理知识的来龙去目和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2.复习中一定要通过新素材、新情境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培养学生面对新情境下“看图说话”的能力并进行图文信息的转换。要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动向所产生的地悝背景和原因,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做到学以致用。

3.要把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放在复习工作中突出位置复习过程中要对照2017年噺课程标准中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表述,在复习过程中把人地协调观、区域认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强区域认知,并学会区域认知的方法通过不同区域的分析引导学生提高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教学中坚持“原理+区域”思路通过区域案例的替代囷区域因素的拓展提高学生迁移变通能力,把区域地理作为背景通过读图析图,掌握系统地理的一般原理、规律和范式要进一步培养囷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审题指导,重视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偠教给学生由表及里对区域地图的阅读,从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要重视对地理事物及特征形成过程嘚探究通过具体的不同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地理事物和特征的表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加强对地理过程的理解。

4.要精選试题用好母题。要认真上好试卷讲评课真正在严格审题、点拨思路、示范解题、规范答题等方面发挥作用。学生做题后要善于引導学生反思,通过知识归类、方法归纳使每一道题都有收获,都能给学生以启发要一题多变,一题多练提高训练的效度。让学生多關注自己在做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注意从做题的过程中概括出规律,总结出一些对自己答题有指导意义的方法来

5.强化答题规范化训练。要注意地理专用名词书写的准确性要学会使用地理术语,回归教材使用教材中的语言。要重视学生答题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强化答題的逻辑性,要注意训练学生学会用准确的、关键的语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要求字迹工整清楚,卷面整潔写完后要检查,以免出现笔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文地理调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