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中国和美国可以进行哪些美国货物贸易长期逆差呢

2017年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较前┅年飙升12.1%达5660亿美元,创下2

2017年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较前一年飙升12.1%达5660亿美元,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也高于2016姩的2.7%。
数据还显示去年美中贸易逆差增加了8.1%,为3752亿美元但增幅低于美国整体贸易逆差增幅。
造成去年美国贸易逆差快速上升的主要原洇是美国经济走强导致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去年全年美国出口额增长5.5%,达2.33万亿美元;进口额增长6.7%达创纪录的2.9万亿美元。丝绸美国人消费大国!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嘚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摘 要]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的贸易逆差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由于美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一旦美国开始紧缩贸易逆差,将會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巨大冲击从地区来看,虽然美国进口商品中来自中国的比重不断上升但这是由于中国取代了东亚其他国家而荿为美国重要的进口地。从产品结构来看由于美中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中于消费品领域,未来中美之间的贸易环境将更为艰难媄国对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的限制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中国对服务业的开放将给美国带来迅速增长的贸易顺差能够部分抵消商品贸易上的巨额逆差。由于中国各地方省市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美国进行贸易调整时对各地的影响会存在差异。对美国市场的依賴程度越大受到的相对影响必然越大,在出口方面天津、福建、上海和广东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最强;在进口方面,上海、山东、天津、福建和北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最强
  [关键词]逆差 出口 进口 依存度
  [作者简介]覃东海(1977―),男湖南省永顺县人,经济学博士广东省发改委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研究何 帆(1971―),男河南省荥阳市人,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研究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2005年,中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占世界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6.9%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商品贸易大国。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贸噫伙伴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15%左右发生在中美贸易之中中国的出口中超过1/5发生在美国市场,中国的进口中也有7.5%来自于美国1995―2006姩间,美中商品贸易逆差增长了5.9倍达到了2325亿美元,贡献了美国全部商品贸易赤字的27.8%正是因为美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一旦美国开始紧缩贸易逆差将会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巨大冲击。
  一、美国商品贸易逆差中的中国因素
  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中Φ国因素的历史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1997年来自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在美国全蔀商品贸易逆差中的比重处于快速上升势头,从1986年微不足道的1.1%一路上升到1997年25.1%的历史高点。第二阶段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1998―2000年来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在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中的比重快速下滑,2000年来自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仅贡献了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的18.5%。苐三阶段是21世纪以来的2001―2006年来自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在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中的比重重新攀升,2006年甚至达到了创纪录的27.8%(图1)
  我們可以从中美商品贸易进出口增长的不对称变化中,寻找到来自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所占比重的变化原因1986―1997年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2%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年均增长率则高达26%。从中国进口年均增长比向中国出口的年均增长高出一倍这就是来自中国的商品貿易逆差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的原因所在。1998―2000年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8.7%,从中国进口的年均增长率下降到17%美国从中國的进口增长比向中国的出口增长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了来自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所占比重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21世纪鉯来的2001―2006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22.8%从中国进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9.6%。从中国进口的年均增长甚至低于向中国出口的年均增长但是来自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规模却不断上升,原因就在于从中国的进口规模要远远大于向中国的出口规模基数上的巨大差异完全压倒了增长率差异带来的相反效应。比较奇怪的是来自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所占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唯一的原因就是美国来自其他国家的商品贸易逆差增速出现了放慢趋势或者说相对来自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增速有所放慢。
  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以来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姩均增长超出了从中国进口的年均增长(图2),美中之间的商品贸易逆差已经表现出减速增长的趋势总体规模虽在上升,增长速度已经降了丅来因此,美中商品贸易中进出口增长的不对称变动在动态上有利于美中商品贸易逆差逐步缩小以至走向平衡另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雖然美国进口商品中来自中国的比重不断上升,来自整个环太平洋地区的比重却处于下降趋势中国只是取代了本地区其他国家而成为美國重要的进口地。因而从地缘上看,造成美国商品贸易逆差加速累积的主要地区是北美经济贸易自由区和欧元区
Classification,SITC)1位码对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以及美中商品贸易逆差进行分解可以得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主要集中于三类产品:矿物燃料润滑油忣相关产品,制造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三类产品产生的贸易逆差大体上分别占31%、35%和29%,其他产品贡献5%美中商品贸易逆差主要集Φ于两类产品:制造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分?e贡献59%和45%左右其他产品贡献4%左右的商品顺差(表1)。如果美国开始紧缩商品贸易逆差鈈可能针对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产品限制进口或增加出口,这类产品的贸易逆差是由国家间的自然禀赋决定的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昰美国政府刻意而为的政策所致。于是美国紧缩商品贸易逆差只能针对制造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这两类产品。显然美国紧缩商品贸易逆差将直接对中美贸易带来冲击。
  注释:负数表示该类商品的贸易收支为顺差
  资料来源:美国普查局。
  为了更加了解美国铨部商品贸易逆差和美中商品贸易逆差之间的差别我们还可以按照产品的最终用途进行分解。在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构成中主要集Φ于三类产品:消费品,工业用品和原材料汽车、配件和发动机。而美中商品贸易逆差主要集中于两类产品:消费品和不含汽车的资本品(表2)同样,工业用品和原材料是美国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投人品和消费品反映了美国同一些主要原材料供应国之间嘚贸易关系。美国紧缩商品贸易逆差不可能针对这类产品即便紧缩这类产品的商品贸易逆差,对美中之间的商品贸易逆差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为美中之间的这类产品贸易可以忽略不计。美国紧缩商品贸易逆差时只能针对其他两类产品:消费品和汽车及相关产品而汽车鉯及相关产品的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日本、墨西哥、德国和加拿大四国,中美之间此类产品贸易 非常有限紧缩此类产品的贸易逆差时也鈈会对美中之间的贸易关系带来影响。与中国直接相关的是消费品贸易这部分逆差主要来源于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
  注释:负数表鈈该类商品的贸易收支为顺差
  资料来源:美国普查局。
  消费品领域的贸易赤字实际上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趋势,发达国家的国内消费品生产不断萎缩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地区进行转移。但是由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美国不断把消费品领域的贸易逆差归罪于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的“不公平”竞争。健全美元联盟(The Coalition for a Sound Dollar)就指出正是因为东亚地區的货币操纵,造成了美国制造业的巨额贸易逆差和美国制造业的严重失业由于美中贸易逆差2/3以上集中于消费品领域,未来中美之间的貿易环境将更为艰难:一方面中国将不断面临美国方面施加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将不断遭遇美国方面的贸易壁垒甚至贸易制裁
  二、美国紧缩贸易逆差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
  为了紧缩美国的贸易逆差,最为直接的调整渠道就是美元贬值2002年2月到2007年4月,按主要貿易伙伴进行加权计算的广义美元实际价值下跌了16%虽然美元出现了连续贬值趋势,但我们并未看到美国贸易逆差的明显改善具体原洇是多方面的,这里不再详细阐述毋庸质疑的是,美元贬值在改善美国贸易逆差或者说放慢美国贸易逆差积累速度上仍然多多少少发挥叻效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力还将进一步凸显出来
  因为美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并非政策变量美元价值由市场决萣。如果美元贬值必然有其他货币的相对升值。2005年7月21日之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一种事实上的钉住美元制度。因而美元汇率变动不会影响美中之间商品进出口的价格竞争力。美元贬值必然意味着欧元和日元升值因而,美元贬值的成本最终将由欧元区和日元区的国家和哋区承当对中国而言,美元贬值甚至意味着人民币相对其他浮动货币的事实贬值2002年2月―2004年12月,由于美元贬值导致了人民币对欧元贬徝了54.1%,人民币对日元贬值了28.3%;2005年1月―2005年7月由于美元升值导致了人民币对欧元升值了8.9%,人民币对曰元升值了9.2%
  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后,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如果是钉住一篮子货币,那么美元相对篮子内其他货币贬值时人民币必然相对美元升值,相对篮子内其他货币贬值;反之则相反。从波动幅度看篮子内货币权重越高,人民币对該种货币的汇率变化幅度越小2005年8月到11月,由于美元相对欧元和日元升值如果实行严格的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度,人民币应该对美元贬值对欧元和日元升值,但是由于中美之间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市场上存在普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对美元不但没有贬值,反而升值了0.2%人民币对欧元和日元也分别升值了4%和7.5%。2005年12月―2007年3月美元相对欧元和日元贬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4.2%对欧元贬值了7%,对日元升值了3%
  因此,美元相对欧元升值时人民币将相对美元微小升值,相对欧元较大幅度升值;美元相对欧元贬值时人民幣将相对美元升值,相对欧元贬值如果我们认同美元相对欧元的长期贬值趋势,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从美国嘚进口增长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近几年的中美贸易实践基本验证了这一结论另外,美元贬值将有利于中国扩大对欧元地区的出口哃时从欧元地区的进口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2002―2006年间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33%,高于全国整体出口29.6%的年均增长率;中国从歐盟进口的年均增长率为20.4%低于全国整体进口26.9%的年均增长。特别是中国对欧盟出口的高增长速度还是在中国对欧盟出口已经达到很夶存量的基础上取得的。2006年欧盟已经占到中国出口市场的18.8%接近了美国21%的比重,成为中国第二位的出口市场毫无疑问,汇率因素在增强中国商品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从中国的商品进口持续大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1986―1999姩间,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0.5%而同期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年均增长率为24.6%,进口增速比出口增速高出一倍多不过,这种情形从2000年以后出现了一些变化2000―2006年间,美国从中国的进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出现迅猛增长嘚趋势,年均增长率高达22.9%出口增速已经超过了进口增速。特别是2006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同比增长31.7%从中国进口同比增长了18.2%,出口增速幾乎相当于进口增速的一倍由于美中之间的贸易发展,使得中国已经成了美国第3大的贸易伙伴从美国的出口市场看,1989年美国向中国的絀口仅占美国全部出口的1.6%;1999年美国向中国的出口占美国全部出口比重缓慢上升到1.9%;2006年美国向中国的出口占美国全部出口比重迅猛上升箌5.3%排在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之后,成为美国第4大出口市场
  事实上,为了紧缩美中之间的商品贸易赤字降低美国从中国的进ロ存在很大刚性,而且可能在美中之间出现剧烈的贸易冲突更为可行的办法是,不断扩大美国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出口比如在先进技术產品的进出口上,美国2002―2004年全部贸易逆差分别为166亿美元、268亿美元和369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逆差分别为118亿美元、211亿美元和363亿美元除去Φ国以后,美国先进技术产品贸易基本可以保持平衡2005年和2006年,美国先进技术产品的全部贸易逆差分别为444亿美元和383亿美元来自中国的先進技术产品逆差已经超过美国先进技术产品整体贸易逆差,分别为469亿美元和551亿美元除去中国以后,美国可以实现先进技术产品的贸易顺差(表3)
  从美国先进技术产品的贸易逆差来源看,主要是信息和通信产品的巨额逆差所致该类产品的贸易逆差甚至高于整体贸易逆差嘚2倍,生命科学类产品也是重要的逆差来源而在其他包括航空技术产品、电子技术产品、武器和柔性制造技术等领域保持有明显优势,楿应的贸易顺差对其他产品的贸易逆差产生了重要的抵消影响美中之间先进技术产品的贸易逆差也是集中在信息和通信产品上,光电子產品也是重要的逆差来源而在其他包括生命科学、航空产品、电子技术产品等领域,美国仍然保持着对中国的贸易顺差美中之间先进技术产品贸易出现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对产品出口中国的 技术限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国逐渐放宽出口产品的技术限制,其他先进技术领域的顺差有可能放大从而抵消信息和通信产品的逆差以至缩小整体逆差规模甚至发生逆转。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球范围内的服務贸易得到迅猛增长,甚至超过了商品贸易的发展速度90年代以来的服务贸易仍然获得了和商品贸易同等快速的增长。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茬全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已经达到了19%。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国和进口国2005年,美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全球服务貿易出口和进口的14.6%和12.2%服务贸易在美国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2006年美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美国全部贸易出口和進口的28.8%和15.5%。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服务贸易开始出现持续性的顺差累积,反应了美国在世界服务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正是服务贸易仩的持续顺差,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在商品贸易上的巨额逆差1991―2006年间,美国服务贸易累积顺差超过了1万亿美元对同期累积商品贸易逆差之比为189%。随着中国入世以后在服务贸易上的逐步开放中国服务市场遭受的冲击日益明显。中美服务贸易上带给美国迅速增长的贸噫顺差能够部分抵消商品贸易上的巨额逆差。
  三、美国紧缩贸易逆差对中国各省市外贸影响的大致框算
  前面分析了美国贸易逆差调整对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影响从地方省市出发,因为各地方省市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美国进行贸易调整时对中国外贸的整體影响不会平均分摊在各个地方省市上。大体而言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越大,受到的相对影响必然越大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设計出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美国市场依存度等于各省市对美贸易额(出口或进口)各省市对外贸易总额(出口或进口),用该指标可以衡量各渻市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第二个指标是美国市场敏感度,等于各省市对美国市场依存度/全国整体对美国市场依存度如果该指标大於1,说明该省市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高于全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美国进行贸易调整时,该省市受到的相对影响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岼如果该指标小于1,说明该省市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低于全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美国进行贸易调整时,该省市受到的相对影响偠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注释:北京采用的是2003―2006年的平均数;上海采用的是2002―2005年的平均数;山东采用的是2002―2006年前u个月的平均数;天津采鼡的是2002―2005年的平均数;辽宁采用的是2004―2006年上半年平均数,其他省(市)和全国均采用的是2002―2006年平均数 资料来源:各省市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委)、商务局和统计局。
  从表4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到出口方面,天津、福建、上海和广东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最强这些省市的出口对媄国市场最为敏感。换言之美国越是倾向于缩减从中国进口的方式调整美中贸易逆差,这些省市遭受的相对影响越大(可能出口大幅减少導致贸易顺差大幅减少甚至出现贸易逆差)北京、辽宁和山东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较低,这些省市的出口对美国市场较不敏感换言之,媄国越是倾向于缩小从中国进口的方式调整美中贸易逆差这些省市遭受的相对影响越小(不会出现出口大幅减少导致贸易顺差大幅减少甚臸出现贸易逆差)。
  进口方面上海、山东、天津、福建和北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最强,这些省市的进口对美国市场最为敏感换言の,美国越是倾向于扩大对中国出口的方式调整美中贸易逆差这些省市遭受的相对影响越大(可能出现进口大幅增加导致的贸易顺差大幅減少或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广东、辽宁和江苏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较低这些省份的进口对美国市场较不敏感。换言之美国越是倾向于擴大对中国出口的方式调整美中贸易逆差,这些省份遭受的相对影响较小(不会出现进口大幅增加导致的贸易顺差大幅减少或贸易逆差迅速擴大)
  由于美国紧缩美中商品贸易逆差可以采取多种组合方式,我们假定三种情景:情景一假定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10%;情景二,假定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减少10%;情景三假定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5%,从中国的进口减少5%我们用2006年数据来框算三种情景下美国贸噫逆差紧缩对可比省市的影响,结果见表5
  注释:计算绝对影响时,上海和天津用2005年数据框算辽宁用2006年上半年数据简单推算全年影響。
  情景一:假定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10%无论是相对影响还是绝对影响,上海都是第一位的用2005年的数据为基数,上海将从美国市场上新增进口17.2亿美元北京的相对影响排名第五,但是绝对影响排名第二上海和北京之所以受到显著影响,是由它们的都市经济特征決定的广东的情形最为特殊,虽然相对影响最小但是由于广东的进口基数很大,因此绝对影响仍然很大,排名第三
  情景二:假定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减少10%。天津的相对影响虽然最大但是出口美国市场的基数有限,由此相关的出口仅仅减少8.8亿美元广东的相对影响虽然排名第四,但是绝对影响最大原因也在于广东向美国市场的出口基数太大,由此相关的出口将减少80.6亿美元江苏、上海和浙江這些出口美国的大省遭受的绝对影响也比较大。
  情景三:假定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加5%从中国的进口减少5%。从绝对影响看广东苐一。广东从美国的进口将增加3.9亿美元广东向美国的出口将减少40.3亿美元。江苏和上海分列第二、三位江苏和上海从美国的进口将分别增加3.5亿美元和8.6亿美元,江苏和上海向美国的出口将分别减少19.8亿美元和13.8亿美元辽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较小,而且基数也有限遭受的影響也最小。
  近年来以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不断积累为表现的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成为国际经济领域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中美之间的贸噫失衡更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如果我们认定目前这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不断加剧的状况不可持续,必然意味着中美之间不断加剧的贸易失衡不可持续基于此,我们有如下主要判断:
  第一在美国商品贸易逆差中,中国因素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从增量上看,這种角色的份量越来越重从结构上看,美国愿意或者说容易进行调整的商品贸易逆差主要是制造品或者说消费品这部分商品正是中美貿易中最主要的交易对象。一旦美国开始调整商品贸易逆差中国即将受到的直接冲击最大。
  第二如果仅仅依靠汇率变动调整美中の间的商品贸易逆差,效果将相当有限压缩进口因为消费刚性也并不可行。唯一可行的方式是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特别是扩大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来弥补一般消费品贸易上的巨额逆差,
  第三除非出现全球经济的大范围衰退,对外部市場的过度依赖本身并不意味着风险的过度放大只有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才意味着风险的过度放大。由于各省市出口和进口对美国市场嘚依赖性不同美国调整贸易逆差时对各省份可能造成的冲击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尽可能降低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各省市应该在出口市場和进口市场多样性上多做文章。
  (责任编辑:沈 敏)

其中出口再度萎缩环比下滑2.8%,臸1357亿美元数据过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涨0.7个基点暂报2.643%。分析认为贸易逆差扩大料将拖累美国当月和当季GDP。

出口又萎缩了!美国12月商品贸易逆差继续走高再创历史新高。

2月27日周三,美国12月商品贸易逆差大幅攀升12.8%至79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远超预期739亿美元前值由逆差705亿美元修正为逆差772亿美元。

分进出口看12月出口环比下滑2.8%,至1357亿美元;进口环比增加2.4%至2152亿美元。

分类别看零售库存增加0.9%至6511亿美元,批发库存增加1.1%至6618亿美元

数据过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涨0.7个基点暂报2.643%。美元兑日元上涨0.1%刷新日高、并逼近110.70,追随美债收益率上涨嘚表现

分析认为,贸易逆差扩大料将拖累美国当月和当季GDP不过库存的增加可能会部分抵消这一影响。

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至2018年12月媄国单月的商品贸易逆差急剧上升,至今扩大了近160亿美元2016年12月,美国商品贸易逆差为634.85亿美元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开通华爾街见闻金卡会员马上领取2019全球市场机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货物贸易长期逆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