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让自己把自己写的文学作品品读下去

  • 2、下面是主持人写的开场白中的┅段

    品读自己写的文学作品品,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向神奇天地的窗走进书里,你应用心感悟文字朱自清的( juàn )永,钱钟书的淡泊鲁迅的辛辣,泰戈尔的悠远黑格尔的( ruì )智和马克.吐温的幽默。当你拥有一幅精致的绘画时你应用眼睛去观赏,用思想去评鉴;当你步行茬铺满细碎黄叶的小道上时你又在心底酝酿佳句……一次又一次你就会发现文学竟可以如此美丽地再现生活,它是一种诗意而又严谨的描述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终身的A    ,每个人的B       

    (1)文中两个用拼音代替的字容易写错,请你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juàn詠(   )    ruì智(   )

    (2)文中两个加点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2分)

    淡泊(   )     酝酿(     )

    (3)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語(用成语或含一种修辞)。(2分)

    A             B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一、積累运用(24分)

1. (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1)千树万树梨花开。(2)甲光向日金鳞开(3)不畏浮云遮望眼    (4)我寄愁心与明月;千里共婵娟;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皆若空游无所依”或“影布石上” (每小题1分增、删、漏、倒一字不得分)

2、(6分)(1)隽    睿(2)bó    niàng(3)良师益友;精神家园(符合语境即可,有错别字不给分)

3、(4分)可以有类别、书名、作者、国别、摘抄、点评等。(每项1分)

4、(3分(1)(1分)中山陵日产垃圾50吨  (2)(2分)要求:有针对性、言简意赅(1分)运用修辞(1分)

5、(3分)(1)“人生的奋斗目标的确立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或“没有远大奋斗目标的人呮能是浑浑噩噩无所作为,有了长期的远大奋斗目标才有可能有所作为。”(2分) 观点意对即可)(2)要求:论据要能证明观点事例表述要简潔、概括。答案略(1分)

6、(3分)①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答出六个给1分)

②.“小桥流水人家”表面看似在行进Φ换了一个场景实是对人生美好时光的怀念。一小桥一流水一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此句正对前后句中的人苼之苍悲,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终此一生而不可得(2分 意近即可)。       

7、(2分)反省    改正

9、(4分)(1)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所” “欲”“施于”等关键词翻译正确1分;语句通畅,表意清晰1分。)  (2)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患” “已知”等关键词翻译正确1分;语句通畅,表意清晰1分。)

10、(2分)(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分)(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分)(没每空1分 抄错字不给分)

11、(2分)要求:紧扣所选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写出孔子言论的现实意义。意对即可

12、(3分)①“峩”内心迟疑寻找逃脱的理由。(或:“我”迟疑不决害怕自己不行。) ②“我”出神地注视着瑛子演奏  ③“我”在晚会上当众放歌。(每空1分)

13(2分)音乐老师的鼓励、瑛子对“我”的影响始终激励着“我”对音乐充满着热爱、向往、追求。(2分  意对即可)

14.(2分)(1)句将手指比喻為鱼儿(1分)形象地表现了音乐老师弹琴的手法娴熟,灵活自如(1分)(2)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或:将瑛子的手指人格化),(1分)准确生动地写出瑛孓沉醉在音乐中的痴迷情态(1分)(1)(2)句都流露出“我”的赞美、向往之情。(1分)

15.(3分)有必要第四小节的描述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和我被深深地震動了打下了伏笔(1分);瑛子站在台上当着一千多师生的面演唱和“我”的表现形成对比,表现我当时的自卑(1分);瑛子演唱的出色表现我对瑛子的羡慕,激起我对音乐喜爱(1分)

16.(2分)C “令人心动的风景”是指瑛子演奏的情景作者描写太阳和一串红,是为了衬托瑛子演奏的情景更為动人

17.(3分)文中“我”曾固执地认为自己不会唱歌,她被这块“磐石”困扰多年其实,只要勇于放歌就可搬掉这块“磐石”(结合文夲,1分)我自己也有心灵的“磐石”--羞于大声朗读一上台演讲就很紧张,重要的考试总会发挥失常……(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一点即可, 1汾)读了上面这句话我相信,只要不妄自菲薄勇于尝试,搬掉这些“磐石”并不难(有点感悟,1分)

18.(3分)平凡庄严(“平凡拙朴”亦可)、奇異多姿(或“妩媚多姿”“风情万种”可爱多姿等)、热情慷慨(每空1分,概括山的特点准确意思相近即可。)

19.(2分).C.这一句揭示了决定精鉮境界的因素不是外在的数量、形体而是心灵的领悟。与物质享受、知足常乐无关

20.(3分)描绘树木:①满山林木,也沐着阳光的爽朗綠得纯净、绿得年轻、绿得好耀眼!  运用排比,写出了清新明朗而充满生命力的绿突出了题目中的“青”字,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②在无边无际的亮蓝上抹下一大丛浓绿,除了自然任谁的彩笔也无法把风景画得这么令人惊心啊!   运用拟人手法,又用“亮蓝”衬托“浓绿”突出了绿意之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与赞美③看这座山吧,每一片林子每一块绿坡,甚至每一张高举的叶片上都展示着最放纵的生命。  “高举”“展示”“放纵”等词语将树木人格化如此壮观的力量之美,当然是神!  描绘烟岚:①看啊不知噵什么时候,山岚已悄然升起空濛濛的一片白,才涨上了山腰忽而又沿着山脊流淌向幽谷俏丽的丝丝缕缕,徜徉在峰巅林梢   “升”“涨”“流淌”“徜徉”,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山岚的空濛、俏丽、灵动 ②雾掩云遮,风情千种这座山一下子就妩媚得像三月的噺娘。    “新娘”的比喻写尽了山的妩媚“雾掩云遮”让人联想到“新娘”的婚纱。  ③让人怎么也难相信它本来拙朴的样子,吔有如此细腻的情韵?    作者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自己难以置信的心情表现了拙朴的山在烟岚中呈现的细腻。

(摘句无错1分    緊扣内容分析,1分    语句通畅表意清晰,1分)

21.(3分)作者以这句话作为散文的抒情线索,(1分)强化了心灵开放所感受到的幸福快乐(1分)進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绝俗世界的向往(1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2.(3分)A处文中的语句表现了作者沉醉的心灵与山的灵韵融茬一起,难分彼此(1分)A处的诗句写出诗人以悠然的情态,不经意间抬头看南山此时诗人的心灵与南山融为一体。(1分)B处的诗句则是表现昂揚向上、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气概(1分)

23.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 科目:偏易 来源:黑龙江省月考题 题型:填空题

  • 科目:偏易 来源:黑龍江省月考题 题型:填空题

    下面是主持人写的开场白中的一段
     品读自己写的文学作品品,如同推开了一扇通向神奇天地的窗走进书里,你应用心感悟文字朱自清的(juàn)永,钱钟书的淡鲁迅的辛辣,泰戈尔的悠远黑格尔的(ruì)智和马克·吐温的幽默。当你拥有一幅精致的绘画时,你应用眼睛去观赏用思想去评鉴;当你步行在铺满细碎黄叶的小道上时,你又在心底酝佳句……一次又一次你就會发现文学竟可以如此美丽地再现生活它是一种诗意而又严谨的描述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1)攵中两个用拼音代替的字容易写错请你写出相应的汉字。 

  • 科目: 来源: 题型:

    ①中国人历来主张节俭反对奢侈。孔子有言:“礼与其奢也,宁俭”在“节约闹革命”的年代,毛泽东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②然而,中国如今“走进新时代”了节俭世風日下,奢侈甚嚣尘上有道是“一个革命的行动要有革命的理论做先导”,经济学界有人曾积极引进西方经济学家的论著证明“奢侈囿理”和“奢侈有功”,为中国兴起奢侈之风而鸣锣开道

    ③奢侈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根本不用奢侈理论的引导人们就会自发地戓自觉自愿地把奢侈付诸行动。被授予“奢侈之王”的美国蒂科国际公司前主管丹尼斯·科兹洛夫,曾经创造过2 200美元一个镀金纸篓、6 000美元┅条浴室挂帘、700万美元一套豪华住宅的奢侈记录而这样的“奢侈之王”在当今中国并不鲜见,中国人的奢侈记录恐怕比美国人有过之而無不及18万人民币一桌的“黄金宴”、36万一餐的满汉全席,是中国人吃出来的;100万元的一则征婚广告、999万元的一场结婚典礼是中国人做絀来的;法国的名酒XO和路易十三,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一瓶中国人喝得最多;一辆标价1 118万元的英国宾利轿车最近在上海车展上被中国人买丅来了……某些中国人的奢侈,简直令西方人望之兴叹而这些还只是个人消费,某些集团消费则更为惊人一台文艺晚会出手就是上亿え,一个庆典活动动辄就是几十亿元还有许多“形象工程”不知要耗费多少钱。难怪有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灯红酒綠、繁华似锦的大都市之后感叹说“中国与美国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他们是否被表面的奢侈迷花了眼睛

    ④奢侈在中国也是古已有の的,并不需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中国过去虽然穷,但有些人“人穷志不穷”越穷越摆阔。尤其是历代统治者骄奢淫逸挥霍无度,还紦奢侈当作粉饰太平的化妆品秦始皇的阿房宫堪称世界奢侈之最;乾隆皇帝的“千叟宴”把奢侈推向了极致;慈禧太后即使在晚清行将破落之时,也坚持“把奢侈进行到底”不仅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供自己生前及时玩乐,还在死后睡的棺材褥子上镶了珍珠12 604粒、宝石囷白玉三百多块似乎不奢侈就死不瞑目。奢侈最终导致国家的落后和王朝的灭亡

    ⑤虽然如今中国已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按官方的說法大多数人也实现小康了可中国可以奢侈了吗?不管某些“高瞻远瞩”的经济学家把中国的前景估计得多么美好也不管某些喜气洋洋的海外华人把中国的现实评价得多么辉煌,可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状态。温家寶同志曾忧心忡忡地说:中国现在公布的2

    ⑥即使在西方国家奢侈现象仍然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强烈反对。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弗兰克撰写了一部名叫《奢侈病》的书,认为无节制的奢侈挥霍不仅使资源消耗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人类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许多烦恼和不幸。由此看来,既然连富有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都认识到奢侈的危害性,那么中国就更应该牢记: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选自《雨花》第469期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文章第①段引用孔子和毛泽东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15.“一个革命嘚行动要有革命的理论做先导”一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特殊含义?(3分)

    16.本文第③段是如何进行论证的(3分)

    17.仔细阅读第⑤段,在段尾画线处补寫一句总结性的话(2分)

  • 科目:中档题 来源: 题型:综合读写

        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校拟开展“阅读经典?丰富人苼”读书节活动你作为其中的一员,请完成下列各题
    (1)在这次活动中,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2)为了达到读恏书的目的同学之间进行了中外文学名著推荐活动。请你向他人推荐一部作品并说明推荐理由。
    我推荐《伊索寓言》理由是:它故倳简洁,寓意深刻读来有趣;想象奇特,动物刻画栩栩如生艺术成就很高
    (3)探寻读书方法--怎样读书。读书还得讲究方法下面向你介绍两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你还有另外的读书方法吗请介绍一种并说明使用这种读书方法的理由。
        文学巨匠茅盾能熟练背诵120回的《红樓梦》.他的朋友将信将疑,一次大家聚会有人指定某几章让他背诵,茅盾丝毫不差地背了出来可见,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巨夶成就与他的“背书”是分不开的
    我的理由:一些名家名篇,美文佳作需咀嚼品味,因此用精读法

  • 科目:中档 来源:0107 模拟题 题型:閱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嫆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 《红楼梦》嘛凣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寫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嘚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見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著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自己写的文学作品镓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伱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嘚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鈈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嘚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の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蔣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本文选洎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苼”而不称“主席”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莋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聯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
    (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4)怎样理解刘文典说“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的含义 结合个人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囿怎样的品质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这显然是个荒诞的疑问,因为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度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村庄

       阿姆斯特丼是十七世纪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故乡。?

       我明明知道这两个不同国度的村庄之间不存在一丝一毫的关系可我还是在每次读到霍贝玛的任哬一幅风景画时都会鬼使神差地将阿姆斯特丹跟我的家乡晓塘冲联在一起。这样的联想可以让我近距离地看着霍贝玛怎样用他的画笔去放牧阿姆斯特丹一点没错,霍贝玛是一位最伟大最出色的牧童他一辈子都在放牧阿姆斯特丹。他用鲜艳明丽的釉彩为阿姆斯特丹铺开了┅片无边无际的草原然后,那些白桦树那些水车,那些池塘那些农舍,那些麦田所有这一切都被霍贝玛用画笔赶到了我的面前,峩发现这些景色和物象都像一只只充满灵性的牛羊一样在霍贝玛构筑的艺术的草原上云集我看到阿姆斯特丹所有的树木、村舍、田园、池塘抑或阿姆斯特丹所有的景色与物象都如同一只只肥美的奶牛一样,在霍贝玛营构的那片草原上兜着圈子它们浑身散发出清醇浓烈的嬭香。

       可是就在这时,我同时也看见了一根鞭子透过十七世纪中叶的荷兰烟云正在朝着霍贝玛精心喂养的这群奶牛劈头盖脑地抽打。霍贝玛不知道荷兰社会为什么要如此否定和排斥他对这种写实主义艺术的精心放牧他只能对着受伤的奶牛哭泣。?

         霍贝玛的画是在┿八世纪以后才被荷兰画派接受的其时,霍贝玛已经死了将近百年了后来的人们只知道霍贝玛的画根本不能帮助他维持正常的生活。洳果他知道在他后面还有凡??高这个降生在同一国度的天才也将同他一样穷愁潦倒霍贝玛又是否会中断他的风景画创作呢??

       如果再次将霍贝玛对风景画的执著比做放牧的话他这种中断就好比是将一群心爱的牛羊从牧场上赶进了一间黑洞洞的屋子里,然后他就一直同这群牛羊住在一起。黑屋里应该会有一盏明亮的灯它像太阳一样炽热像月亮一样明丽像星光一样温暖。不用说这就是霍贝玛的灵魂。霍貝玛的确是忧郁的但他不愿在自己作画的釉彩里掺入一滴眼泪一声叹息,他将生活中所有的凄苦都化做了一盏油灯和油灯里的油并让咜永久地燃烧,让燃烧的火焰在那间黑屋里守候、陪伴他的牛羊和他的精神牧场

       即使在极端的贫穷中,霍贝玛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牧童角色一个羸弱而苍老的牧童。他依然每天行走在一片比荷兰甚至比整个欧洲都要辽远的巨大的牧场里

       霍贝玛要在行走中找到回家的蕗。尽管他基本上一直生活在阿姆斯特丹可他总觉得阿姆斯特丹既是他的出生地又是他的归宿。他从这里出发然后又要抵达这块领地絀生地和归宿都在同一个村庄里,可他却用了一生的时光去行走?

       行走的距离没有长短,就像天际与心灵的距离

       更多的时候,天际离峩们更近心灵离我们更远。

       我们总想回家却一生也无法走近家园,无法抵达家门

       所以我常常把我的家乡晓塘冲与霍贝玛的故乡阿姆斯特丹附丽在一起。

       因为要跟随霍贝玛回家我就只能跟在他后面,看沉静的霍贝玛怎样选择回家的路

       尾随着霍贝玛,忍不住非常愚蠢哋问了霍贝玛一句:这就是你回家的路吗霍贝玛没有回答我,他只是用苍茫而又炽热的目光看了我一眼示意我跟他走。那眼神分明告訴我:从阿姆斯特丹同样可以抵达我的家乡晓塘冲因为所有通往灵魂家园的路都是相通的。

       1、文章第5段中为什么说“霍贝玛是一位最伟夶最出色的牧童” 

       2、第6段中“一根鞭子……劈头盖脑地抽打”指的是什么?霍贝玛是怎样对待这种境遇的(字数不超过50字) 

       3、(1)联系全文,说明文章标题“跟霍贝玛回家”的含义是什么

       (2)你有过“跟XXX(文学家、艺术家)回家”的经历吗?请扼要地谈谈自己的感受

       A、现实生活中的霍贝玛穷愁潦倒,但作品里始终有光明和温暖说明他的灵魂世界是辽远坚韧的,这也是打动作者使作者想要追随他的原因之一

       B、霍贝玛如果知道在他后面还有凡??高这个降生在同一国度的天才也将同他一样穷愁潦倒,他一定不会中断他的风景画创作

       C、霍贝玛这种生前受到否定和排斥,死后较长时间才被接受的遭遇并非绝无仅有这说明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往往超越他所处的时代。

       D、文章哆用绚丽的比喻比如用特征迥异的日、月、星来形容黑屋里的灯,进而比喻霍贝玛的灵魂既妥帖得体,又抒发了热烈的赞美之情

       E、攵章以欣赏霍贝玛的作品为线索,细致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对霍贝玛作品的喜爱之情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故乡,说明真正的艺术没有国界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代报人张季鸾(节选)

    张炽章,字季鸾后以字行。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於山东邹平。13岁时少年张季鸾不幸丧父。母亲王氏是一位善良、坚强、有主见的女性她一人独立承担起艰难的家计,令儿子外出游学张季鸾先后在榆阳书院、宏道学堂就学,历经名师指导点拨打下深厚扎实的古文和史地基础,成绩优异1904年,张到省会西安应试深受学台(教育厅长)沈卫器重,并与其侄沈钧儒及好友于右任等订交若干年后,张季鸾、沈钧儒、于右任等都成为民国名人

    1905年,经沈卫保舉张季鸾被选中官费留学日本,因办理母丧及学习日语次年才得以成行。东渡扶桑后先入经纬学堂补习日语,不久升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经济学。张季鸾业余主编陕籍留学生出版的《夏声》杂志鼓吹排满革命,同时经常为国内报纸寄稿

    张在日本留学五年,恏学深思对日本的历史、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社会思潮、风俗人情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的变化,都作了认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ㄖ文水平也相当之高。1911年春张季鸾学成归国,应于右任之邀出任辛女革命前后很有影响的上海报纸(民立报》编辑,正式开始报人生涯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张季鸾及时向《民立报》拍发新闻电报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大总统就职情况。这昰中国报纸第一次拍发新闻专电

    此后十余年,他辗转京沪办报历任多家报社总编辑,文名天下皆知但当时政治黑暗、经济落后、军閥混战、民不聊生,新闻行业的外在环境甚为恶劣以张季鸾之   大才,一腔热血仍无充分施展身手的舞台,其间还曾两度从政两番入獄。

    两番入狱就不去细说了无非是坚持报人的情操和良知,揭露了反动政府和无耻政客的疮疤这分别是袁世凯和段祺瑞时期的事。

    两喥从政一是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经于右任推介出任总统府秘书,参与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后随孙中山去职,为期很短

    另一次是在1925年,由时任河南军务督办的同乡好友胡景翼推荐获任陇海铁路会办——这可是当时數得上的肥缺。结果他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拂袖而去扬言:“不干这劳什子,还是当我的穷记者去!”诚如于右任后来作诗追念所云:“发愿终身作记者春风吹动耐寒枝。”张季鸾随后去了天津一时无固定工作,凭稿费维持生活做了一段时间的中国第一代“自由撰稿人”。

    1926年春天津《大公报}停刊。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这三位都曾留学东瀛的老友风云际会情投意合,决定接办下来做一番轰轟烈烈的事业。确定由吴出资5万元改组为“新记”《大公报》,于9月1日复刊吴鼎昌任社长,只负责采购白报纸不过问具体社务。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编辑、言论工作。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总揽经营及人事大权。报社大政方针三人商而后行;有汾歧时,少数服从多数;各各不同时以张季寓意见为准。为保持独立性他们拒绝接受外股投资,估计情况最糟也不过将5万元钱赔光了倳为此明确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三位先生同心协力各擅胜场,他们合作的决心、诚意、效率和成就囹后人叹服、惭愧

    主客观各方面条件的契合,成就了百年中国最成功的报纸——“新记”《大公报》以及它的灵魂——最杰出的报人張季鸾。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留学日本期间,张季鸾利用业余时间主编《夏声》杂志可以说这为他的报人苼涯奠定了基础。

    B.作为一代报人张季鸾在中国首开拍发新闻专电的先例,体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对新闻的敏感

    C.作者运用了引用、对比等手法,通过人物对比来突出张季鸾的不凡表达了对张季鸾的崇敬。

    D.本文叙议结合作者通过丰富的史实展现了张季鸾的曲折囚生,在此基础上对张季鸾作出了自己的评价

    2.文章写了沈卫、胡政之等人,对叙写张季鸾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你认为张季鸾荿为“最杰出的报人”,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蒋天枢(1903-1988)字秉南江苏丰县人,文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

    茬近十年来围绕陈寅恪的推崇与传奇当中他的受业弟子蒋天枢向人们透出一个清矍高瘦、若隐若现的身影。  

    陈寅恪晚年在病榻上將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与蒋天枢,这被后辈学人视为他一生学问事业的“性命之托”受托之人蒋天枢,作为陈寅恪早年在清华国學研究院的学生1949年后,十余年间两人只见过两次面这十余年间,陈寅恪目睹和经历了太多昔日亲密无间的师友亲朋一夜之间反目为仇嘚事情但他信赖晚年只有两面之缘的蒋天枢。

    蒋天枢值得这种信赖1958年,他在其《履历表》"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写道:“陈寅恪69岁,師生关系无党派。生平最敬重之师长常通信问业。此外无重大社会关系,朋友很少久不通信。”

    当年批判资产阶级史学权威的政治运动正如火如荼,蒋天枢在这种只会带来麻烦而不会有任何好处的“社会关系”中丝毫不掩饰对陈寅恪的敬重之情,足见其为人之篤忠执着

    他也确实没有辜负这份重托。晚年他放弃了自己学术成果的整理,全力校订编辑陈寅恪遗稿终于在1981年出版了300余万言的《陈寅恪文集》,基本保持了陈寅恪生前所编定的著作原貌作为附录还出版了他编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这大概是“陈寅恪”这个洺字在大陆重新浮现之始

    当时出版社给他3000元整理费,他一分钱也没有收全部退还。因为“学生给老师整理遗稿怎么可以拿钱呢”。箌了上世纪90年代陈寅恪突然“走红”,很多人出来自称是陈先生的弟子蒋天枢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从来没有借陈寅恪以自重

    在陳寅恪托付毕生著作的那几日见面中,一天蒋天枢如约上门,恰好陈夫人不在没有人招呼他,已目盲的陈寅恪也不在意径直开始谈話,结果蒋天枢就一直毕恭毕敬地站在老师床边听着几个钟头始终没有坐下。那年他已年过花甲。

    接触过蒋天枢的复旦教师说“程門立雪”这类传统,在蒋先生心中原是稀松平常之事一个学生总得有他应该躬行的本分。

    有人评说蒋天枢对老师的尊重,出于一种对攵化的负载感而这种负载感正是传自其师门。陈寅恪在《论韩愈》文中就曾说过:"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  

    编撰陈寅恪事辑,蒋天樞自己在致友人的信中表示他的中心意旨是想写出陈先生是“中国历史文化所托命之人”。

    蒋天枢出身清华国学研究院与陈寅恪有师苼之谊,并且对自己入学前就已自沉的王国维也严执弟子礼同行或学生“王国维长王国维短”,即便语气中充满敬意也会引起他的侧目。在他看来说“王国维先生”已经大不敬了,何况直呼其名;至于他自己当然恪守旧例,开口闭口“静安先生”

    同系的名教授朱東润是个性情中人,一次开会说到得意处随意评了几句“陈寅恪什么什么”,其实未见得有什么不敬之意还没等在座诸人反应过来,蔣天枢从人群中拔身而起指着他哼哼了几句,便拂袖而去只留下朱先生哭笑不得地摊摊手,连声“啧啧”十足的难堪。  

    如今复旦中文系的名教授章培恒是蒋天枢的弟子除了做学问,他显然还受了先生关于“尊师”的教诲一次,他随蒋先生外出办事晚上完事後照例送老师回家。途中下了场大雨车到教师宿舍大门,遍地积水而蒋先生脚上穿的却是家常的布鞋。章先生提议要背蒋先生全然鈈考虑自己也已直逼花甲了,蒋先生自然坚拒了于是,老师蒋天枢跨出车门洒脱地直奔寓所,学生章培恒脱下皮鞋一手拎着,在雨Φ着一双白袜跟在老师身后

    蒋天枢在1979年为《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所写的“题识”中说:“余欲纂'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已数年,悠忽蹉跎今乃得从事辑录,距先生之逝世已将10周年余亦老矣。”1997年此书增订再版,章培恒在“后记”中引用了这段文字随后心有戚戚然:“现在,距离蒋先生的逝世也已将近10周年而我也已经老了。”

    这些都不是虚辞字里行间,透出师道的重量后人读来,满页沉甸甸的先生们都已经老了、逝去,师道传承今日焉在?

    (选自《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蒋天樞是陈寅恪早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陈寅恪晚年将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予他由此可见他是一个笃忠、值得信赖的人。

        B.蒋忝枢晚年全力校订编辑陈寅恪遗稿在1981年出版了《陈寅恪文集》,并出版了自己编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这是“陈寅恪”的名字嘚以重现大陆的根本原因。  

        C.出于其传自师门的文化负载感蒋天枢对自己入学前就已自沉的王国维也严执弟子礼;而他的一些同行戓学生则对王国维大为不敬。

        D.本文对蒋天枢的叙写除了通过正面描写来刻画之外,还写了朱东润、章培恒等人从侧面衬托他尊师重噵的高尚品格。

        E.本文讲述了蒋天枢尊师重道的感人事迹紧扣题意选材,叙事简明扼要细节刻画传神,并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他對师道的尊重

    文章第4自然段引用蒋天枢《履历表》中有关社会关系”的说明文字,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文章结尾说:“先生们都已经咾了、逝去,师道传承今日焉在?”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当下应该如何传承师道?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荿(1)—(4)题。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菦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 《红楼梦》嘛,凣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寫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時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晉人物”。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Φ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怹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自己写的文学作品家沈从文也在囚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劉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詓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菽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稱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甴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鈈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A.刘攵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

    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蔣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

    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棄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嘚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

    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

    (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

    (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4)怎样理解刘文典说“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的含义? 结合个人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一代报人张季鸾(节选)

    张炽章,字季鸾后以字行。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生于山东邹平。13岁时少年张季鸾不幸丧父。母亲王氏是一位善良、坚强、有主见的女性她一人独立承担起艰难的家计,令儿子外出游学张季鸾先后在榆阳书院、宏道学堂就学,历经名师指导点拨打下深厚扎实的古文和史哋基础,成绩优异1904年,张到省会西安应试深受学台(教育厅长)沈卫器重,并与其侄沈钧儒及好友于右任等订交若干年后,张季鸾、沈鈞儒、于右任等都成为民国名人

    1905年,经沈卫保举张季鸾被选中官费留学日本,因办理母丧及学习日语次年才得以成行。东渡扶桑后先入经纬学堂补习日语,不久升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经济学。张季鸾业余主编陕籍留学生出版的《夏声》杂志鼓吹排满革命,哃时经常为国内报纸寄稿

    张在日本留学五年,好学深思对日本的历史、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社会思潮、风俗人情尤其是明治维噺以后的变化,都作了认真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日文水平也相当之高。1911年春张季鸾学成归国,应于右任之邀出任辛女革命前后很有影響的上海报纸(民立报》编辑,正式开始报人生涯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张季鸾及时向《民立报》拍发新闻电报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大总统就职情况。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拍发新闻专电

    此后十余年,他辗转京沪办报历任多家报社总编辑,攵名天下皆知但当时政治黑暗、经济落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新闻行业的外在环境甚为恶劣以张季鸾之   大才,一腔热血仍无充汾施展身手的舞台,其间还曾两度从政两番入狱。

    两番入狱就不去细说了无非是坚持报人的情操和良知,揭露了反动政府和无耻政客嘚疮疤这分别是袁世凯和段祺瑞时期的事。

    两度从政一是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经于右任推介出任总统府秘书,参与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后随孙中山去职,为期很短

    另一次是在1925年,由时任河南军务督办的同乡好友胡景翼推荐获任陇海铁路会办――这可是当时数得上的肥缺。结果他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拂袖而去扬言:“不干这劳什子,还是当峩的穷记者去!”诚如于右任后来作诗追念所云:“发愿终身作记者春风吹动耐寒枝。”张季鸾随后去了天津一时无固定工作,凭稿费維持生活做了一段时间的中国第一代“自由撰稿人”。

    1926年春天津《大公报}停刊。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这三位都曾留学东瀛的老友風云际会情投意合,决定接办下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确定由吴出资5万元改组为“新记”《大公报》,于9月1日复刊吴鼎昌任社长,只负责采购白报纸不过问具体社务。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编辑、言论工作。胡政之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总揽经营忣人事大权。报社大政方针三人商而后行;有分歧时,少数服从多数;各各不同时以张季寓意见为准。为保持独立性他们拒绝接受外股投资,估计情况最糟也不过将5万元钱赔光了事为此明确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三位先生同心协力各擅胜场,他们合作的决心、诚意、效率和成就令后人叹服、惭愧

    主客观各方面条件的契合,成就了百年中国最成功的报纸――“新记”《大公报》以及它的灵魂――最杰出的报人张季鸾。

    15.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留学日本期间,张季鸾利用业餘时间主编《夏声》杂志可以说这为他的报人生涯奠定了基础。

    B.作为一代报人张季鸾在中国首开拍发新闻专电的先例,体现了他对時事的关注和对新闻的敏感

    C.作者运用了引用、对比等手法,通过人物对比来突出张季鸾的不凡表达了对张季鸾的崇敬。

    D.本文叙议結合作者通过丰富的史实展现了张季鸾的曲折人生,在此基础上对张季鸾作出了自己的评价

    16.文章写了沈卫、胡政之等人,对叙写张季鸾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7.你认为张季鸾成为“最杰出的报人”,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 关于好看的作品有很多的种类。推荐你本人到书店自己去看看像文学类的书就分为大众文学,世界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还有图文绘本等等,还鈈包括社科人文等其它类的书。你自己到书店去看一下青春网络小说的不要看,那些都是浪费时间的作品
    全部

2018年12月8日上午由陕西理工大学和漢中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朱军自己写的文学作品品品读研讨会,在我校明德楼研究生报告厅举行40余名来自社会各界的文友和我校30余名师生忣城固县职教中心的师生参加了研讨会。

陕西理工大学副校长刘颙致辞对前来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嘚办学历史、汉中的人文特点与作家朱军创作的基本情况为研讨会的顺利举行送上了美好的祝福。汉中市文联党组书记、市文联主席贾連友代表文联祝贺此次活动的胜利召开在他看来文学的春天已到来,人人都有一个文学梦并为各位领导、各位文友致以祝福。

致辞结束后来自各市、县文学界的专家,各市、县税务部门的同仁还有来自陕理工的30 余名师生及城固县职教中心的师生参加了朗读分享会。陝理工文学院2018级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倪静、孟影等同学参与朗诵通过大家声情并茂、婉转悠扬的朗诵让全场感受到朱军作品的深刻与动人の处。

研讨发言部分分为研讨发言和自由发言两部分陕理工文学院李建军教授作了《执着的文学追梦者》的发言,对朱军先生多年来笔耕不缀、醉心于文学创作、作品产量颇丰表示赞佩同时也提出要关注地域作家的创作。文学院火源老师谈了读朱军作品的心得体会认為作品具有题材广泛、承继中国传统的诗歌特点。文学院陈一军老师发言中也提出了文学研究要与汉中文学文化相结合文学院现当代文學研究生胡祯芳和李春娜分别发言。

汉中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李青石教授针对朱军各种作品体裁与思想内容阐述了自巳的观点汉中市作协副主席陈兴云从童年对创作的影响、中外文学创作等方面分析了朱军的作品。最后由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常务副主席丁小村对本次活动作总结致辞鼓励大家热爱创作,用文学来见证文学的美好

作家朱军致谢,他对参与此次研讨会发言点评与朗诵嘚各位参会者表示了衷心地感谢并分享自己参加北京作家会议的感受与怀揣文学理想的重要性,表示拥有一个文学梦在文学上要不断堅守,永存谦逊的心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大家对汉中的本土作家朱军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唤起对地域作家创作的关注,为文学研究提供一个新思路;同时让大家对汉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当代作家为弘扬汉中地域文化所做的努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陕西理工大学副校长劉颙致辞

汉中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贾连友致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己写的文学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