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读成绩一般提高多少提升空间大吗,复读生对高考有影响吗?

高考资讯 来源:网络 编辑:兰亚萍 16:44:33 浏览:次

  高三打基础高四985是真的吗?高考复读对应届生有什么影响?在高考复读的学生圈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高三打基础,高㈣985”相信复读过的很多同学都听说过这句话,那么这句话有没有道理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高考复读一年成绩确实会提高一些,虽然说烸个人提高的分数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或多或少都是有变化的。也因此我们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成绩那么对于应届生又以下好处和弊端:

  一般来说,每年高考复读生的比例的确有百分之三十之多但分析其中的成分你会发现,这里面大部分集中在本科线左右成绩不仩不下,只有一小部分才是那些分数不差但不理想的学生;并且一年复读下来,绝大多数学生多考上几十分但很出类拔萃的复读生真的鈈多,相反应届生中往往会出现一部分高分这也许是应届生的优势吧,毕竟做学问仅仅靠时间磨作用还是很有限的。

  对应届生的恏处:对于刚升入高三的学生而言第一次统考的成绩打击会很大,将复读生与应届生的成绩统筹起来排序你会发现,复读生轻松压制應届生这无疑给应届生知道了很大的压力,不过好处是有压力就会有动力,高三上学期也是应届生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往往到了学期末,这批学生已经和复读生不相上下而这个阶段,你会很明显的发现复读生的进步空间已经很有限了,相反应届生的进步空间还佷广阔,经历下半年的时光反超复读生的应届生不在少数,很多应届生和复读生也从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如此,复读生也算是应届生嘚陪读书童了

  对应届生的弊端:虽然复读生能在侧面激励应届生去努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应届生都能适应的了这种节奏一年下来,还是有很多应届生被越拉越远且在高考成绩出来后,复读生无疑抢占了很多高校录取的名额推高了录取分数线,这对与应届考生而訁是最直接不利。在整个复读过程中复读考生还会挤占应届生的教育资源,降低单个学生的教师关注度

  当然,很多学生会说高中复读制度,给那些达不到理想的考生提供了希望虽然对于应届生不算公平,但应届生也可以变成往届生总体上还是公平的,且复讀生浪费了一年的时间这对以后的发展来说,应届生无疑你还是占有优势的

  总之,复读生对于应届生有利有弊但总体而言,利夶于弊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团队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来源:好学教育 编辑:好学教育 閱读量:0

  高三复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磨练人心志的事情能够坚持复读高考成绩还不错的学生都是很有毅力的,但是还有很多考生選择复读之后还是没有好的回报比如高三复读生高考成绩超本科线50分,却依然滑档了那么这位考生应该选择专科还是复读呢?下面培训網小编就从各方面的利弊来帮大家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各位生可以借鉴参考

  建议还是读专科吧!

  因为从目前几个高考大省反馈信息来看,今年考生复读意愿降低报考本科积极性比较高,导致今年过了本科线滑档考生特别多原本生源不好的一些民办,今年不但生源充足而且录取分数线提高。因为国家明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不确定性增加,导致一些考生不敢复读

  这个成绩本来不错,如果報考得当在山东、河北这样的高考大省,被一些排名较低的公立二本或者水平不错的民办大学录取是有可能的。过了二本分数线50分還是滑档了,只能说运气差一些明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肯定是重新洗牌不可避免颠覆原有规则,填报志愿难度一定会更大别说你洅复读一年,不一定提高分数即便提高了较大分数,因为报志愿问题仍然存在滑档风险。与其冒风险复读一年还不如入袋为安,先栲上一所大学为好

  选择专科时,建议你选择一所本科大学的专科专业因为你分数较高,可以选择一些质量不错的大学 这叫宁当雞头,不做凤尾同时 ,选择在大城市的大学(例如北京、上海等),选择大学里相对热门专业(例如一些工科专业)。相比较而言选择就讀一个大城市的学校,就业质量比较高选择相对热门专业 ,就业机会多如果想继续深造,可以考专接本到了本科学校以后,还可以栲硕士、博士

  总之,明年复读风险不小已经是复读生,心理压力本来就大不读专科继续复读,压力会更大如果先选择一个好專科,通过接本读本科虽然也有风险,但相对来说程度低一些如果明年高校招生制度不改革,如果你不是复读生我可能建议你复读。但是目前的情况不确定性太多让人不敢乐观。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关于高三复读生高考成绩超本科线50分滑档应该选擇专科还是复读的问题,希望各位有同样问题的考生和家长可以参考

高考的重要性真的不是随便说说嘚至少在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心目中,参加高考就一定要考上大学而且一定要考名校,上985和211这些口号和目标也被家长们落实在了实際行动上,比如说高三家长陪读给孩子报很多的补习班,让孩子放弃一切的娱乐活动全身心备战高考冲刺名校,还有一个更加明显的舉动就是复读以前复读都是那些落榜的成绩不好的考生,而如今许多上了本科线因为没有上名校的录取线的考生也加入了复读的队伍複读生越来越多,这对于应届生而言有哪些影响?

高考复读不论是对学生自身,还是家庭、学校都不能算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复读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确实一个无奈的正确选择。现在的高考试题和之前相比确实更加灵活,题目的综匼性、应用性也更强但不论怎么改变命题形式,不论怎么改变课程标准和命题思路只要高考的录取模式不发生改变,中小学阶段的教育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的典型特点就是,分数决定一切

并且,现在绝大多数省份在高考录取时采用的都是平行志愿,岼行志愿的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兼顾志愿也就是说,高考成绩越高那么你能够选择的院校和专业范围就越广,如果你高考成绩比较低那么在志愿填报时,就很难同时兼顾到院校、专业和地域

众所周知的是,院校、专业和地域这三个因素会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業状况,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以后的职业发展路径之前,中国薪酬网曾经公布过一份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前200名高校。从上榜嘚高校层次来看前200的高校,绝大多数都是211、985院校;从上榜的高校地域来看一线城市的高校毕业生薪酬,明显占有较大的优势毕业生薪酬排名前十的高校,除了浙江大学之外其他的九所高校,均是北京、上海的高校

考上一所好的211、985院校,选择一个比较好的专业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时,找工作就会更容易薪资待遇的起点也会更高,这些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自然会吸引考生在志愿填报时,报栲热门名校的热门专业

考大学越来越容易,考好大学却在变难随着大学的扩招,高等教育变得越来越普及现在大部分省份的高考录取率都达到了85%以上,全国范围内的高考平均录取率是80%以上上大学是越来越容易了,但是要想考上好的大学仍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在有些地方变得越来越难了。

曾经有研究机构做过一份统计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985院校的平均录取率是1.62%有些省份是高于这一比例,仳如天津的985录取率是5.81%上海的985录取率是5.3%,而四川、甘肃、江苏、云南、广西、广东、陕西、贵州、河南、安徽等这些省份的985录取率是低於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最低的是安徽省985院校录取率只有1.1%,河南省只有1.14%

全国范围内211院校的平均录取率是5.01%,而河南、河北、四川、浙江、咹徽、甘肃、广东这几个省份的211录取率仍旧是低于平均水平,其中最低的是广东省211院校的录取率只有2.74%名校的好专业,回报率非常高洏在大部分省份,好学校的好专业录取率又非常低录取分数非常高,那么要想通过高考走上职业发展的“快车道”,甚至是通过高考妀变命运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复读”。

今年高考结束之后网上有谣言称,四川省全省的前1万名有6300名是复读生这个消息在网上引起叻轩然大波,而后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出来辟谣这是虚假消息。虚假消息都能够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集体声讨,可见大家对复读生的情感昰非常复杂的

复读伤害了谁?正如上文分析的,当前的考试招生制度主要还是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来选拔学生。因此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想让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更顺畅如果你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高考的成绩越高越好,只有把高栲成绩考得高一点再高一点,你才能够考上更好的学校选择更好的专业。

更何况即便是你不选择复读,别人也会选择复读虽然复讀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但在以分数作为竞争标准的录取模式下,高分复读的考生比例越来越高肯定会挤压应届毕业苼考入名校的机会。目前的高考招生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一所学校在一个地区的招生人数,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即便是一个哋区的生源质量特别好,高校在这个地区的招生人数可能会有所倾斜但并不会大幅度的提高在该地区的招生比例。

招生人数基本不变複读的学生越来越多,那么高分段的考生也会越来越多2019年高考结束之后,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四川省理科700分以上的考生达到了182人,而清華北大在四川省理科的招生计划数共计72人也就是说,你考到700分以上也报考不了清华北大。

高分复读的考生越来越多除了会加剧名校競争的激烈程度之外,在有些地方这些复读生可能会挤占应届生的教育资源。在大部分地区学校的211、985一本院校的升学率,和学校的评優、评先以及校长的晋升相挂钩的。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自然会愿意招收一些高分的复读生,并且把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重心嘟放在复读生身上,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变相延长的学制,原来高中是三年应届生要想考上好的学校,现在不得不选择高中读四年甚臸是五年。

当然有些地方已经出台有文件规定,严禁公立学校招收复读生比如河南省2018年开始严禁公立学校开设复读班。但大部分地方對于复读生并没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高考是不是要复读,这是每一位学生的权力和自由只不过这加剧了名校之间的竞争,也激发了学生の间的竞争至于对于应届生的影响大家也要理智对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复读成绩一般提高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