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收集整理喜欢画画的女生适合什么工作作,女生

最近半年「不会画出版社」可能是整个公众号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一匹黑马。在很多人焦虑数据下滑、感怀红利已逝的时候他们的第5篇推文已达到百万阅读。2019年1月5日創立3个多月的「不会画出版社」发文《“别难过...

最近半年,「不会画出版社」可能是整个公众号领域最引人瞩目的一匹黑马

在很多人焦慮数据下滑、感怀红利已逝的时候,他们的第5篇推文已达到百万阅读

2019年1月5日,创立3个多月的「不会画出版社」发文《“别难过我先走啦。”》在朋友圈刷屏目前阅读量超过800万,好看数达46万这也是微信将“点赞”改为“好看”后,为数不多拿下10w+好看的文章

同时,据噺榜公众号回采「不会画出版社」至今共发布47篇文章,有29篇10w+并凭借稳定的高点赞率数次夺冠新榜原创日榜,排名稳定在前四

怎么形嫆呢,有点破局的意思以至于越来越多人开始问起,「不会画出版社」是谁

(以下主要整理自「不会画出版社」主编王泽鹏的口述)

後来再回忆创立「不会画出版社」这件事,王泽鹏觉得还挺意外

他是一个去年刚毕业的95后男生,专业是信息工程但因为喜欢文学,大彡开始就入职「杂乱无章」成为一名公众号编辑。

2018年8月王泽鹏因为一些原因选择离开待了两年的「杂乱无章」,和许十七、佩佩还有┅个在校的大三女生刘子费组成了新团队并在「杂乱无章」的帮助下建了一个新号——「不会画出版社」。

不会画的办公室窗外就是廣州塔(右上王泽鹏)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号呢?从已推送的内容来看「不会画出版社」主要通过有镜头感的长漫画讲故事,以生活和情感为主

王泽鹏对它有很多期许。比如会有动人的故事有文字无法描述的镜头,有好玩的栏目他还希望看文章的人可以得到一些安慰,让生活因为画面变得更温柔一点

之所以做漫画,是因为我感觉自己在文字上有了很大的瓶颈一直突破不了。

那时候这种漫画类公号還不像现在这么多但也有一些崭露头角的,我尝试过几次觉得还不错从文字到文字加画面,好像有了可以突破瓶颈的曙光

唯一担心嘚是,自己真的不太会画画

刚好那时候看到韩国漫画家姜草的故事,他原来也是完全不会画画的人是那种画了好多年,画一个拳头还需要他妈妈握着手他照着画。他做过一篇特异功能方面的直接去找了做武术的朋友吊威亚,他一张张拍一张张画。

所以会不会画其實不太重要总能想到办法解决,但最打动人心的是他的故事那么我就想,我也可以去做一下

不会画的公号头像,用以表达一种不会畫画的“气急败坏”

叫「不会画出版社」也是这个原因我们团队真的不太会画画,虽然有一两个还算会画画的人但技巧和完成度都不昰很高,就硬画呗

最开始我们会用一个真实的场景作为背景,因为觉得场景很重要会起到渲染的作用;后来我们开始做一些脑洞向的欄目,场景又不重要了就去掉;再往后做生活栏目,我们就想既然画人已经比较熟练就试试画场景怎么样,于是有了简约的场景分布

其实我们人物的变化一直都不是很大,关键是分镜和场景处理

我们一般会选择真实场景,然后去复刻比如定好几个机位,让人在这幾个机位里面演场景我们会比较用心去画,放在素材库里眼尖的人可能会发现,我们某部分场景其实是重复出现的因为我们素材库裏有很多场景元素。

文章中反复使用的一个地铁背景图

素材重复使用这样工作量会减少一半左右,就有更多的时间打磨剧本

包括视频這一块,我们也没有太多经验也是硬着头皮做,因为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做什么,而是我们想做什么人的单项能力是有盡头的,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会永远圈在一个圈子里。

但一些不会画画的人硬要画,想把这件事做好就一定要把故事做好。

故事昰我们的核心这是我坚定认为的。我们招设计的时候最看重的也不是精致的画面或艺术感,而是想找一些会讲故事并喜欢用画面讲故倳的人要有镜头语言表达欲。

我们想做更靠近电影的内容让读者在公众号上也能阅读到电影那样的感觉。

温柔是我们这个阶段主要的調性就像我们文末的slogan:用画面让生活再温柔点。我希望你看完会觉得就算这个世界很不好但我们希望能给你一点安慰也好,帮助也好

我们会用公众号扎根,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剧本最后可以的话我们想做影视,现在也都在准备了包括我们会在每篇文章的最后,预告丅一次文章的发布时间这个预告我们以后会做成电影海报的形式。

目前为止我们的用户也比较符合我们的设想。我们发过一份用户调查收回三万多份,他们在一些选项上高度统一

比如喜欢看什么类型的故事,选择温情这个选项的高达87%左右当时我们还有脑洞、社会熱点、悬疑之类的选项。他们对影视向的东西有比较高的热情比较偏向日剧和国产电影,我们本身也受日剧影响多一点

创立半年左右,「不会画出版社」已有71万粉丝目前平均阅读数稳定在三十万以上。

不过最为突出的还是他们的打开率和点赞率。

据王泽鹏介绍「鈈会画出版社」目前的打开率基本在22%-25%左右。业内普遍认为打开率和点赞率代表着用户认知度。如今有不少公众号打开率下滑甚至跌至5%鉯下。

而微信将“点赞”改“好看”也带来“点赞数”的大幅下跌。

据新榜上周日发布的改版后平均单篇好看数比改版前平均单篇点贊数呈大幅下降,降幅达44.6%

「不会画出版社」发第一篇文章的时候,还不到10个粉丝那是我们花了两个多星期准备的稿件。当时我去我的個人号和「杂乱无章」上分别发了一篇文章说我要做一点新的东西,你们可不可以来看

我是一个想法比较多比较乱的人,个人号是我茬工作之外发一些小牢骚发表一些东西的地方,平均阅读量有一万五左右当时那篇文章1万多阅读,导了1万粉丝过去杂乱那篇也导了1萬多粉丝。

这是「不会画出版社」最初的2万多粉丝因此,我们发出第一篇文章当时就有2万阅读这让我很触动,因为来的人是真的相信伱的

第5篇文章就百万阅读量了,粉丝数直接到了10万以上打开率维持在百分之三四十。直到《“别难过我先走了”》,我们的阅读数穩定在10w+以上打开率有下降,现在是22%-25%左右也算比较高。

我最常问团队的是为什么写这个选题理由很多,但我最不想听到的是他们告诉峩说因为它会爆,所以我想写爆不应该成为一个人去创作的原动力。

当你不是为了爆款而是用自己的生活节奏去找选题,有些读者財会说你写的话题我最近刚好也在想

比如我发现夏天大家失恋的频率比较高,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但我身边有很多人这样,那我就把咜写出来你会吸引到一些跟你生活节奏相似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很多这大概也是我们打开率高的原因。

很多人觉得我们点赞(好看)數高不过我们从来不引导点“好看”。一开始高是因为我们一开始找的人就是认可你的后来可能跟结尾留一点白有关系。他们看完好潒缺了点什么怅然若失,所以想做点什么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不会精选很多评论我们一篇文章一般有一两千条评论,但我觉嘚最多不能选超过15条或者说不要滑超过两屏,选太多也看不完

我们觉得评论区也是文章的一部分,它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提高粘性的地方而是文章的延展。

比如结尾是他收到女生的短信但我们没有写出来,有些读者会写他认为这条短信是什么我们想提高他们对这篇攵章的参与感,而不是对这个号的参与感

后来我发现,一篇文章不选留言的时候点赞反而会上升,可能是因为读者没什么事可以做吧

现在的点赞阅读占比大概是10%,本质还是看内容虽然这么讲可能没什么用,但用心的话读者是可以感受到的这是我最近最明显的感觉。

我们也不写摘要因为觉得多余。公众号在这个阶段有很多形式主义我觉得挺扯的,这里面是有一些技巧但我们更倾向于看讲故事嘚技巧书、看漫画故事看电影,从这些里面学到的东西更有用一些而不是公众号怎么排版。当然如果做得好也会加深品牌印象,但精仂是有限的这是我比较主观的看法。

在此之外我们没做过太多推广。如果买粉但他们不认可你你反而会焦虑,然后想一些奇奇怪怪嘚标题一两次可能有用,长期肯定不行公众号每一个决策都有2-3个月的滞后性,因为我发现很多公众号每2-3个月阅读量就会有一个小的滑坡,大家就开始慌开始找方法,三个月后又是滑坡

吸取这个经验后,我会提前看我们的问题

比如我会提醒他们这个阶段的文章有點同质化,虽然感受到的人不多但我们自己要注意到。要赶在读者对你产生厌倦之前发生一些他们不知道的改变。

目前为止「不会畫出版社」阅读数过百万的文章有《“别难过,我先走了”》827万阅读;《最近看不到你的朋友圈了》,211万阅读

对于一些无处安放又难鉯释怀的情绪,他们总能写出让人温暖的结局

在《“别难过,我先走了”》一文最后有人评论说:“突然就觉得,原来爷爷已经跟我告过别了”

细腻的剧情构思是他们的长项。王泽鹏说平时他们花在剧本和分镜上的时间占2/3。

他们一个月开一次选题会一次定十几个選题,然后多人共同创作一个剧本每个成员要在一个剧本上提供三个情节,最后由一个编辑进行收集梳理

最近我们刚招新,现在是5个囸职和3个实习生我是执行编辑或者执行策划,此外还有编剧、监制、制作

编剧监制也参与画图,我们每一篇文章都是所有人参与绘制嘚我会把绘画过程拆解,告诉他们重点是哪几步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大体上非常靠近,如果仔细看还是能看得出来

我们其实不把公众號的推送当成是推送,而是当成作品作品这个词很多人可能觉得太虚了,你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活动一次策划。我们提出一个概念鼡推送的方式把它落实。

在团队里每个人都是功能型的,既要会画画也要会讲故事。

我经常跟他们说你们要有喜欢的导演和编剧,仳如我喜欢诺兰多一点所以我讲故事的方法就有很多碎片、插叙,他对我影响其实蛮大的虽然距离还差得很远。我们会鼓励编辑朝他囍欢的编剧的表达方式去靠近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在剧本上我们更多是用公众号过去的经验,加上在影视中学到的讲故事的方法所以我们不太担心讲故事的形式或方法太单调,因为好电影太多了一部就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分工的时候我们会团队协作一个人对┅件事很有感触,说想写的时候我们会问他你写完想起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希望文章不仅仅只是表达观点或者抒发情绪而是应该要能给读者带来一些东西。

如果他没有想明白我们会帮他梳理,他会自己先出一版过了监制再到我,我们再讨论确定分镜再进行漫画嘚制作,最后一般由编辑写一段文字收尾点题因为有时候我们的画面是比较隐晦的,我们怕读者看漏某些东西

那篇《“别难过,我先赱了”》其实是一个实习生提出来的,今年才大三他说身边有很多人发生了这样的事,他觉得很难过想安慰他们。

他写了故事的梗概我修改了结尾。为了这个结尾我们争论了一个小时吧他原先那个结尾是想说奶奶走得很好,但对活着的人其实没有作用如果是她說其实你们已经好好照顾过我了,他们会觉得原来我真的在不小心的时候已经好好告别过了

这篇文章推送前我并不觉得它会爆,但结果絀乎意料当时我屏幕那头看着阅读量持续疯涨,思考了挺多的

过去我们说做公众号得追热点,得迎合女性得适应大众,但我越发感受到读者们其实越来越挑剔越来越聪明了他们不再轻易被糊弄,被挑逗情绪他们更愿意去看一些有意思,也更愿意去分享一些有意思嘚“作品”

你的认真努力是会被看见的,而且会扩散得很快

我还意识到,尽管做了好几年公众号但你永远无法把握人们到底喜欢什麼。所以你要允许你的公众号犯一些错误给自己一点犯错空间。

有些公众号越来越同质化是因为你已经摸索到一条正确道路的时候,仳如因为做火了你心里会有一条隐形的路,会想哪些是不好的路不好的选题,这个其实不一定

关键的不是用经验去操控,而是回到洎己的生活

很多新媒体人吐槽自己总是加班没有生活,这是常态但我越来越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常态。过去的积累很快会用完如果伱没有生活,写的东西会越来越没有灵气所以我们会办一些读者会,去聊他们的生活我也鼓励大家去谈恋爱,去失恋不应该只盯着鋶量和KPI。

未来我希望我的团队一周只上四天班其他三天去采访也好,去浪去玩也好

之前有一段时间我们真的挺累的,大家都不熟练┅周7天加班,好多次错过广州地铁3号线的末班车也有很多失败的时候。我记得第一篇百万+那篇光分镜就改了9次。

当时团队一有人跟我說身体不好我就很害怕,觉得不能这样下去那时候我们有个实习生,他有时候不能出现但会在群里鼓励我们,“加油啊坚强,可鉯做完的”我会在他名字前面写上“精神支柱”。

现在个人号要做到很高非常需要天赋我觉得唯一能突破的就是团队号。接下来我們计划年底招到12个人左右,4个人一组进行创作每周重新分组。

大家能共同进步是我们比较理想的状态。

“好内容其实挺难被埋没的”

《“别难过我先走了”》为「不会画出版社」带来20多万涨粉,但王泽鹏却在两天后发文表达歉意原因是《“别难过,我先走了”》之後的一篇推送刚好是一条广告。

“其实推广告不算意外”但他觉得很多新读者关注后的第一篇推送就是广告,让他有点“过意不去”

“这是种很奇怪的心态吧。就我是主人你是客人你来我家做客,明明我有更好吃的东西却给了你第二好吃的食物。”

他们待公众号洳初恋在很多细枝末节上花大力气较真。比如标题

在「不会画出版社」有“人们”“事故”“不可能”几个专栏,分别用来描写人群故事、个人变化背后的经历以及一些脑洞此外还有一个“解释专栏”,用以收集和解释“不会画的意外”王泽鹏曾用这个专栏向读者解释他们将某篇文章删除重发,是因为标题不够好

王泽鹏在那篇文章里说,被删掉那篇推送的点赞率是他们建立号以来最高的一篇后囼也有很多人说喜欢,这说明文章内容没问题只要稍微换一个标题,就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但重发意味着很多人不会再转一次,可是标題不好即便转发到朋友圈也很少有人会点开。

纠结再三他还是决定删文重发。

公众号为什么难做我问过很多身边的朋友。

他们说已經不看了看来看去都差不多,就不太想看这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但我觉得这种环境会被慢慢调整过来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好的內容会猛然往上走

尤其是“看一看”这个功能出来后,我们的账号一个月推文七八篇“看一看”给我们带来的总阅读人数超过100万,相當于一篇文章就有10万左右的阅读量是“看一看”带来的

「不会画出版社」1月的“看一看”数据

有些文章适合转发,有些文章可能就适合點个好看(在看)然后分享到“看一看”,两者至少要满足其一

我们很多长的稿子一般需要五千字以上的剧本,200多张图130多个分镜。

團队里其他人也会看有时候入行时间久了,你反而会麻木这些能力和经验也会成为枷锁,让你失去判断力

一些打磨了很久的稿子,洳果我们推送前还是觉得不够好我们就不推。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盈利了一个月2条广告左右,报价大概是20万之前也拒绝过一些品牌,主要是因为话题不适合我们写我们希望广告也能写成爆文。

张小龙在演讲里提起一件事说博客时代的好文章感觉比公众号时代的要多。我也有这个感受很多时候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有些甚至只是老梗拼凑在一起,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更别提感同身受。

我觉得公眾号也可以像电影、像艺术那样好内容现在其实还挺难被埋没的。

更多新媒体资讯敬请关注96新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欢画画的女生适合什么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