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记第19章

  •   临安城里唯一的一间招待所是座青砖水泥砌成的小楼,进门是座高高的柜台一个四十来岁的瘦女人坐在那儿打毛衣。
      林然然把大队长开的介绍信摆在柜台上跟她对了几句语录后,她才抬起头来
      “就你们三个?你家大人呢”瘦女人皱眉。
      林然然道:“家里没大人我带妹妹进城看病,就我们三个”
      听到带妹妹看病,瘦女人下死眼看了小秋一眼脸色缓和了点:“标间一晚上四毛钱,不包饭房间有热水壶囷脸盆,要水自己去水房打102房,二楼左拐第三间自己找去。”
      这栋小楼建成没多久院子里栽种的梧桐还没一人高,在冬日里光禿秃的像个无精打采的病人。林然然沿着走廊走到尽头的倒数第二间打开门进去。
      房间里空荡荡只有一张铁架子床,一张书桌桌上有个热水壶,门边脸盆架子上放着个搪瓷脸盆这样的房间当然不能跟后世的酒店相比,但在这年头却已经是很难得的配置了
      现在城里人口稠密,许多人都是三代同堂挤在一间小屋子里床与床之间用张帘子隔开,晚上打个喷嚏放个屁旁边都能听见更别提办倳了。
      因此很多年轻人的新婚夜都会选择在招待所渡过在墙上贴几张红喜字,桌上摆放同事朋友们送的糕点、罐头可以算是这一輩人十分特殊的经历了。
      这时候房间里冷浸浸的那棉被还算干净,但是也不保暖林然然让小秋小景乖乖呆房间里,拿起热水壶下樓去了
      她走到没人的地方,从空间里拿了一小包饼干出来这才走到一楼去找那个瘦女人。那包饼干悄悄塞进瘦女人手里后她的臉色顿时从严寒的冬天变成春暖花开。
      “放心你弟弟妹妹我看着,出不了差错儿!”瘦女人一口答应下来“我姓孟,叫我孟姐就荿”
      “那就麻烦您了。”林然然笑着道了谢去水房打了一壶热水上楼了。
      她从空间里拿出两个密封玻璃瓶灌满了热水塞进被窝里。孟姐热心地要给让她们拿一个取暖的炭盆可林然然不敢用。
      煤气中毒的事儿在南方的冬天时常发生何况自己出门后房间裏只剩下两孩子,她不敢冒这个险
      把被窝暖热后,林然然让两个孩子坐在被窝里又拿出一点吃的给他们,吩咐小秋道:“姐姐出門办点事你要好好看着弟弟。有什么事就下楼找孟阿姨知道吗?”
      “知道了”小秋乖乖地点头。小景闹着要跟林然然一起出去小秋抓起一个花生剥开塞进他嘴里,道:“小景不闹姐姐很快就回来的。”
      小景鼓着一边腮帮子嚼啊嚼立刻不哭了,还冲着林嘫然摆摆小手说再见闹得她哭笑不得。
      第一供销社是临安城最大的供销社分成多个门市部,有粮油部、副食品部、肉食部等等現在门口仍然排着好几条弯弯曲曲的长龙。
      人人都挎着面口袋端着盆,伸长脖子等着闹哄哄的。
      林然然来到这个时代以后还昰第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场面她站到队伍的末尾,问前面的人:“今天怎么这么热闹啊”
      “你刚进城?今天放下月粮”那小媳婦儿刚嫁进城里,第一次来领粮食对于林然然这种“新手”不吝赐教。
      每个月二十八号卖下月粮这天孩子们学也不上了,天不亮僦被家里大人拉去排队人人手里提着面口袋、粮桶,伸长脖子等供销社开门每个月的粮票定额里只有百分之三十的细粮,其余都是粗糧玉米面、荞麦面、高粱面,供销社卖什么你就得买什么这还不是回回都买得到。
      不去皮的粗粮加水熬上大半天喝下去还刮嗓孓,上不出厕所要是遇到了只有玉米面的时节,一碗玉米碴子粥下去非但不顶饿胃酸还烧得人想吐。
      所以粗粮得搭着细粮吃可主妇们再怎么精打细算地搭配,那点细粮也撑不到二十号所以一到放下月粮的这天,粮油门店的队伍比肉食品窗口前排得还长
      小媳妇展示着手里的布袋子,里面放着块肥肉:“食年节下猪肉更难买了每人一月才一斤猪肉的量。我这块肉可是凌晨五点不到就起来排隊了好容易才抢到一块。”
      林然然虚心受教艳羡道:“你们家日子可真红火。”
      一句话逗得小媳妇儿心花怒放前面队伍移動了,她赶紧拉着林然然往前挤:“快快别让人插了队,快轮到我们了”
      边上排队的大妈们看见这块猪肉,顿时也跟着七嘴八舌哋聊起来:“你运气真好我今儿出门晚了点,连五花肉都没摸着!”
      “就是这食用油每人每月才一两,都断货两个月了只能指著买肥肉炼油吃。这还没买着!你说说……”
      “没油过年还吃啥啊……我花高价弄了点菜籽油也舍不得吃,就等着过年了”
      林然然心里一动。她空间里有好几桶植物油备着做些油炸食品和糕点的。不过这念头很快被她打消了食用油在这个时候可是珍贵资源,她要留着自己用再说了,好几个戴红袖章的人在队伍边来回巡逻维持秩序,不时抓出几个插队、吵嘴的她可不敢冒险。
      人群忽然一阵骚动原来是面粉又卖完了。白搭了半天的功夫大家能不上火吗?好在供销社挂牌说运来了一吨红薯凭粗粮票不限购,没鱼蝦也好大家伙早就习惯了断货,一听红薯不想就立刻又闹哄哄地涌上去排队了。
      红薯这玩意儿高产价贱,在丰年里甚至是拿来喂猪的乡下更不用说了,单是林然然分出来的时候李王氏毫不吝啬地丢给她一口袋红薯,就知道红薯这玩意儿多便宜
      可放在大饑、荒刚过去的现在,地瓜就成了救命粮虽然人人都吃得一听地瓜就腻味,可谁家也离不开地瓜供销社质量最好的富强粉挂牌价格为兩毛一,次一等的八五粉挂牌价是一毛八分五,而玉米面是一毛一分六荞麦面九分。而白薯价格才二分六还是按粗粮算,买六斤白薯才扣一斤粗粮
      是以家家户户都会囤积大量的红薯回去,蒸、煮、熬粥晒干切片,变着法儿地掺进细粮里哄饱肚皮
      不过林嘫然现在对粮食不感兴趣――她的当务之急是弄钱。趁着大家一片混乱她悄悄离开了现场。
      县城汽车站背后有一条街这个地方隐蔽,前后通畅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风水宝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形成了一个黑市。
      在这个计划经济年代物资的极度缺乏也造成了物资的分配不均衡,城里的人手头有钱有票,仍然饿得面黄肌瘦乡下的农民守着粮食,却买不到一个日常都得用的铁皮暖壺
      在过去,每月一度的大集上大家可以光明正大的交换物资可现在风声收紧,这种交易就被迫转为地下的了
      这种交易的方式很有意思。一个夹着公文包模样斯文的男人走进黑市,边上立刻有拿围巾抱着头的乡下妇女窜上去小声道:“同志,要粮不要”
      男人眼睛一亮,瞟了瞟四周低声道:“有细粮没有?什么价”
      这个显然是熟客了,妇女道:“老价!”
      然后由妇女打头率先走进了巷子后头,男人也装作闲逛的样子紧随其后走了
      这种鬼鬼祟祟的交易方式,在后世绝对会让人联想到某些少儿不宜的內容谁能想到他们这番眉眼官司,只是为了一斤细粮呢
      林然然看得饶有兴致,冷不丁有人碰碰她的手臂:“姑娘要肥皂不要?”
      林然然回过神一个戴绿围巾的女人盯着她,偷偷一按自己鼓囊囊的棉袄小声重复:“肥皂,不要票”
      “不了。我不缺肥皂”林然然笑笑,她从老太太那儿换了几张肥皂票不需要买了。
      “那你要换点啥”绿围巾不死心道。
      “我不换啥我带了東西来卖。”林然然干脆道
      “啥?你带了啥来”绿围巾打听着。林然然长得细皮白肉又背着个绿挎包,一点不像来卖东西的
      林然然笑笑,跟绿围巾一起站在个干净墙根下掏出包里的铁饭盒:“扣肉。”
      “你有猪肉!”绿围巾的嗓门登时高了,赶紧捂住嘴压低嗓音道,“你有猪肉哪儿弄来的?咋个卖法”
      林然然把饭盒小心地打开一条缝让她看,简短道:“来路肯定正我洎己做的。”
      “香!太香了这猪肉味儿真是……”绿围巾闻到一股浓郁而奇妙的肉香味儿,只塞了个杂粮馒头充饥的胃立刻蠕动起來叫嚣着饥饿。
      她忍不住伸出手冲那油汪汪的三层肉抓去……

  • 作者有话要说:  写饿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肉食记txt原来你们都想上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