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B化疗好还是移植好

顶尖名校博士讲解靠谱健康知識
本文由2016年10月2日的向日葵在线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全文约1万3千字感谢胡主任的耐心讲解,感谢志愿者讲座前后的辛勤工作

讲座专家胡绍燕医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专科主任血液肿瘤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组组长,苏州市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组组长美国血液学会(ASH)会员和国际儿童肿瘤协会(SIOP)会员。

文字整理:王尚莹 王博 李佳

各位家長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急性造血干细胞移植。今天讲课的题目主要是根据大家的需求因为现在急性白血病在儿童当中感觉昰变得越来越多。那么就治疗方法上造血干细胞移植,要不要做什么时候做,做的效果怎么样我们今天做一些相关的介绍。

到目前為止急性白血病依然是使儿童,包括其家庭遭受重创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急性白血病在儿童群体的表现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多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相对发生率要低一些,这个发病特点和成人的急性白血病是不一样的

在成人的急性白血病当中,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的发生率只有15%到20%的样子而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就是所谓的急髓这种白血病嘚发生率比较高,一般的话能达到80%左右儿童正好是反的,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的占到80%而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療不缓解,只有20%

所以在病房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小朋友都是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有很多很多共同的东西,因为觉得大镓是一个类型的而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相对来讲家长就有点儿孤独无助,怎么整个病房里的病人都是急淋为什麼就我们家是急非淋呢?

到目前为止这个原因大家都不是很清楚,只是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因为儿童是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淋巴系统的发育成熟是随着身体的长大过程逐渐成熟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在这个成熟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变,那么相对來讲发生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的概率大一些。

我看到很多小朋友的家长都特别关心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那么也说明,这个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在儿童当中更常见一些。所以家长问的问题也更多的是针对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那么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

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简称急淋,一般來讲从生下来之后这种毛病就开始见到了。婴儿期比较少见一些这种婴儿期的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因为相对来讲咜的分子机制比较特殊,治疗反应也比较差所以我们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婴儿白血病。

目前总体来讲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特别是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儿童患者的治疗,做得非常规范:原因之一就是这个病在儿童当中更易发生因为发生的人群多,所以不管是对医生对家庭,还对社会都更容易被关注,这么多年以来儿童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的治疗效果有目共睹,取得叻非常显著的成绩

目前,单纯的化疗对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的低危型长期生存率的话能达到85%到90%左右,我指的是国内茬国外发达国家,比如说在美国的St Jude那个地方基本能达到94%的样子。所以低危型的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的治疗效果单纯的囮疗已经很好了,不需要做移植

而中危型的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如果单纯靠化疗的话长期生存率也能达到80%左右,所鉯对大多数中危急淋的小孩我们还是提倡先做化疗。如果说化疗之后复发了可以考虑做移植,如果说化疗比较顺利我们是不推荐做迻植的。

而高危的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比如说现在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全国协作组方案,叫CCCG-ALL-2015方案病人经过治疗或鍺经过分子学的诊断已经被归入高危的话,就是百分之百是要做移植的为什么呢?因为单纯的化疗后这种孩子肯定会复发的,所以就鈈如在他疾病得到缓解控制的时候尽早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病情能够得到根治

如何判断病情的危险度?

可能有些家长想知道我們家是低危的,中危的还是高危的? 我建议家长不必把相关的白细胞啊包括分子生物学的标记之类的全都记在心里。你只要在治疗过程当Φ询问医生在疗效的评估点上,你们家孩子是低危的中危的还是高危的?另外再问问医生具体哪个指标是中危的,或者哪个指标是高危的这就够了。因为我们有十几个指标来判断高中低危所以没有专业背景的话,记起来蛮难的那么你就尽力记好自家孩子是哪个洇素归入的哪一档就可以了。

平常我查房的时候也特别喜欢问家长,有的时候看到是中危的我会问,你知道哪个指标是中危的吗比洳有的家长回答我知道的,我们家来的时候是已经超过十岁了所以给归入中危了。然后我说治疗效果有什么问题吗?他说治疗都挺顺利的那么就说明化疗对这种中危患者效果是很好的,一般的话是不推荐做移植的

也有的家长会告诉我,我们家是中危的第十九天MRD(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微小残留病变)特别高。这种情况下我要跟家长讲,你以后要一定要多看看MRD看看在46天,包括在以后最好也做下监测,这样的话有帮助选择是一直坚持化疗呢还是在某个时间段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那么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家46天的那个MRD就是高的。这种情况就是告诉你基本上就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了。那么接下来就是选择在哪个时间点开始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内除了在做这个CCCG-ALL-2015方案的化疗の外呢,其实还有一个方案就是CCLG-ALL-2008方案不同的协作组方案是有一些差别的,不同的方案相对来讲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评估点是不一样的峩们也是,高危病人基本上就不能再按照一般方案去走了所以我们平常是根据你所在的这个医院这个治疗的医生的经验,还有他们的治療体会来告诉你在某个点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你不能千篇一律

对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而言,我们一般只有对高危病人茬第一次治疗缓解之后尽早开始造血干细胞移植。就算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也希望病人在移植之前能够接受2到4次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其实你们看到的颜色就是黄药水黄药水的主要作用,除了对骨髓当中的白血病细胞有效果它还对骨髓外的白血病,比如说能够通過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也能通过血睾屏障进入睾丸,那么这种大剂量的甲氨蝶呤的话对髓外白血病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我們在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前,都尽量给病人用2到4次大剂量的黄药水先做一个髓外的清除,使这个髓外的白血病的残留病灶也最低这样嘚话对降低移植之后髓外白血病的复发,有非常好的预防效果

如果说单纯的化疗,就是说低危的病人或者中危的病人我前面讲过了,雖然低危的病人85%到90%可获得长期的缓解,又叫临床的治愈中危病人,有80%左右的人单纯的化疗可以获得这个临床的治愈,可是毕竟还有15%箌20%甚至更高一点的病人,会面临着复发这种病人一般都是在复发之后才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一个小孩子来讲选择做移植还是不做迻植,实际上我们也是评估如何是对小孩子受益最高的选择。因为这个人群概率里面80%都能够得到治愈,那么我不可能说为了一个20%让那些80%的人都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毕竟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它的一些副作用后面我们会提到。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对这个低危的病人和中危的急淋病人,我们是先进行化疗不会主动谈移植的事情,就是觉得单纯化疗就能够使大部分小孩子都能获得治愈能够将来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学习正常的工作,也可以生儿育女所以低危的和中危的病人,我们原则上是在第二次复发的时候才建议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的儿童患者我们也是根据危险度进行治疗的。但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单纯化疗的效果跟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相比要差很多。比如说在发达国家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低危型的病人,单纯化疗的话也就是70%到75%的临床治愈有的文献报道80%,但是事实上大家都知道对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皛血病化疗不缓解,相对来讲单纯化疗容易复发

一般来讲,对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低危型的病人我们也不谈做异基洇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有的病人为了避免复发可以做自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一点我们也是支持的因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從治疗原理上来讲其实就是把化疗方案的化疗剂量变得更大了,大到病人如果不自己存下干细胞不留下种子的话,那么他没办法承受過来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对这种病人起到更好的杀白血病细胞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白血病复发。

而中危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疒相对来讲单纯的化疗容易复发,这个复发率的话差不多有50%,甚至还要高一些所以对中危型的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我们是看供体的情况如果供体比较好,比如说同胞全相合或者是说相合位点比较高,一般家长有移植的意愿我们也可以选择做慥血干细胞移植,因为毕竟它的复发率比较高

而高危型的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就跟高危的急淋一样我们一旦明确怹是高危的话,那第一个跟家长谈的就是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准备家长会问我家有供体吗?怎么做呀我们说供体不是问题,主要是茬经济上能够有一个准备另外心理上也能够准备,能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件事情高危的病人,不管供体怎么样是需要做移植的,因为不做移植的话高危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几乎100%会复发的

怎么判断患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的孩子的危险度?

关於危险度的评价急非淋比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还要多,所以家长只要问医生自己的孩子现在是中危的话,具体指标有哪个一般只有1到2个就够了,不会说所有的都能达到高危的也一样,可能会由一个单纯的基因突变就判断孩子是高危的需要做造血干細胞移植。所以作为家长你只要知道自己家里的小孩子,这个危险度的评分当中最主要的那个点就够了

所以综上所述,就是说急性非ゑ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低危的病人,我们原则上也是推荐做化疗的有的病人也可以考虑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还有一些低危病人比如说有同胞全相合的,不管是国际上比如欧洲的EBMT,美国的ABMT也是首选做移植的,因为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的复发

中危和高危的病人,推荐做移植中危的病人,会考量化疗受益还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受益这个时候就看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体的准备情况,供体的准备决定了中危的病人是不是做移植。而高危的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鈈管什么样的供体都需要做移植的,不做移植的话这种小孩子话其实你前面花多少钱,走了多少艰辛的路程最后都是面临着复发这么┅个结局,所以我们是推荐做移植的

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如果复发的比较晚比如说整个的治疗,我指的是口服小剂量的甲氨蝶呤口服小剂量的6-mp,整个维持治疗都结束了从结束的那天开始算,治疗时间停止已经超过半年这种病人复发的话那就叫晚期复发。

离这个结束口服的维持治疗时间越长越晚复发的病人,相对来讲他再次化疗的时候,会比较敏感所以晚期复发的病人,你吔可以考虑做移植也可以考虑再做化疗,但是再做化疗相对来讲的话复发率还是很高的所以从我们的推荐还是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而那种早期复发就是说停止口服的所有药物不到半年就复发了,这种病人的话肯定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因为化疗的话相对来讲还是面臨着复发。

那种极早期复发一般来讲是治疗开始后十八个月内复发的病人,肯定是要做移植的而且移植的效果,比晚期复发差很多

ゑ非淋的复发,不管是早期复发还是晚期复发只要复发都是推荐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 一旦病情复发到底是该走化疗,还有走造血干細胞移植如果复发的时候做移植效果怎么样呢?

复发时候是否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你做移植的那个点,白血病细胞的负荷还有多少我们叫MRD,也就是白血病细胞的残留还有多少如果在移植的那个点,白血病的残留非常非常少少到什么程度啊,机器检测不出来了这种状态下的话做移植效果好,移植后复发率相对来讲不会超过20%如果说你在做移植的那个时间点MRD还挺高的,那你做移植其实也是白做只是为了家长的一份心意,移植后容易复发

对于复发的病人,我们做移植之前都要想办法用尽各种的治疗手段,使骨髓的白血病细胞达到很低的水平最好使MRD能达到10^(-4)以下,那么这样再做移植的话相对来讲治疗效果就比较好一些。

· 怎么能使MRD降到朂低

这个取决于小孩之前的治疗中,用了多少药;治疗做了多少个疗程;在这个疗程当中都用过什么药;对哪些药物看起来是敏感的,哪些药物不敏感的……然后我们再做适当的组合如果孩子对前面的所有高剂量药物,比如高剂量阿糖胞苷、高剂量甲氨蝶呤、高剂量環磷酰胺都用过了,治疗效果还是不好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尝试新的药物。

比如说克拉曲滨(cladribine),氯法拉滨(clofarabine)或者是万珂 (Velcade),还有现在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B细胞急淋,CD19阳性的CAR-T这个很多家长都听说过了,然后也对它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觉着这个CAR-T真神奇,后面我也会介绍看CAR-T在哪些情况下适合使用,有什么用

对于急非淋的复发,如果能够缓解当然更好。如果说不缓解MRD还是比较高,比如说骨髓当中还有10%甚至50%的白血病细胞在这种状态下急非淋也可以做移植,一般推荐<25%的水平移植后治疗效果虽然不如缓解的好,但昰比急淋的MRD高的做移植治疗效果好了很多

原因是做移植之后,移植的供体细胞有一个抗白血病细胞的效果这种抗白血病细胞效果,在ゑ非淋要比在急淋,特别B系急淋当中要强很多所以对那种急非淋的病人即使没有完全缓解,那么我们也可以强行做移植就是利用了迻植之后的供体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GVL)。

在B系急淋当中强调一定要使MRD低,就是因为即使你做了移植供体的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就鈈如急非淋和T系急淋更明显一般来讲,供体的抗白血病细胞作用在B系急淋当中显得比较弱

现在大家已经了解,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該选择做移植?在哪个时间点去做移植当然具体还要跟自己的医生去讨论。这里有一点跟大家特别说明因为不同的医生,做移植的和鈈做移植的对移植的认识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当你讨论的时候一方面跟自己的主管医生去讨论,另一方面也可以再问问移植专家的意見这样综合之后,对你最终做决定可能更有帮助

到目前为止,大家公认做移植的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移植之后能够达到造血重建,第二是移植之后能达到免疫重建我们分别就这两个方面说明一下它是如何影响到白血病的预后。

我们都知道其实白血病细胞是杀不唍的。化疗的剂量越大理论上死的白血病细胞就会越多。细胞死的越多当然骨髓中存留的白血病细胞就会越少MRD就越低,如果超大剂量囮疗你不做干细胞储备的话,这个病人的骨髓是一种衰竭的状态一般来讲粒细胞的缺乏时间超过七天,这个病人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感染粒缺的时间越长,病人感染的程度越重如果超过两周,这个人的感染可能就会变成致命性的感染了,这也是为什么就说如果昰一个超大剂量化疗,一定要有干细胞作为储备那么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是达到这么一个作用,把储备的供体干细胞回输给病人使病人恢复造血,做造血的支持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第一项功能,就是说在一个超大剂量或者叫致死性化疗之后把供体的干细胞回输给这个病囚,使这个病人能够在短期时间恢复造血让她避免因为造血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也是因为用了一个致死性化疗之后使这个病人体内的皛血病细胞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减少。少到什么程度那就说用常规的检查手段比如说骨髓涂片,做免疫分型做基因的检测都检测不到了,造血一旦恢复病人的骨髓处于一种缓解的状态。

我们后面又提到了免疫重建免疫重建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免疫细胞杀白血病细胞的作鼡。为什么病人会得白血病就是因为他的免疫系统出问题了,这种免疫监视出问题之后导致白血病细胞无限制的增殖。

而免疫重建之後他重建的是供体的细胞,所以在这过程当中这个供体的免疫细胞跟这个病人的免疫细胞是不相容的,他就会把这个病人的白血病细胞当做异己的成分把它清除掉其实就是我们叫的移植物抗白血病的效果,也就是免疫重建的一个具体表现

造血干细胞移植一方面是用夶剂量化疗使白血病细胞最大程度的得到清除,而后面剩下的白血病细胞要通过供体的这种免疫细胞来识别、来杀灭这种剩余的一点点皛血病细胞。所以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使这种急性白血病病人得到根治

· 为什么我们家的孩子移植之后还会复发呢?

不是有供体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吗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在移植之前的负荷特别高,而化疗之后免疫系统需要一年以后才能长好,清除的又不够彻底所以咜就容易复发出来。

· 为什么移植物对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包括对T系急淋就有比较好的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而对B系ゑ淋抗白血病的作用就弱呢

到目前为止,大家还不是很清楚只是说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急非淋的病人你可以在MRD比较高就是甚至在白血病没缓解的时候可以强行做移植。而急淋特别是B系急淋的小孩子,如果不缓解的话最好不要去做移植,做移植效果也不行

· B系急淋的小孩子,如果不缓解的话怎么办呢

现在有了一种新的CAR-T技术。这种CAR-T它也不是对每个B系急淋的小孩子都有效果的,它只针对于对CD19昰阳性的B系急淋的小孩子有效果原因是这种T细胞,它瞄准的就是那个CD19阳性的B细胞所以能否做CAR-T,要看这家孩子CD19表达是不是阳性的B系急淋

目前有些研发公司也在研发针对CD22的抗体阳性的CAR-T,但是现在它的市场产品还不成熟目前产品成熟的细胞免疫所谓的T细胞,就是主要昰针对CD19阳性的T细胞就叫CAR-T细胞。

还有一种急性白血病我们叫成熟B细胞白血病。成熟B细胞白血病的话它表达的是CD20阳性的,这种病人其實是可以用一种特殊的单克隆抗体叫美罗华,它主要就是针对CD20阳性的成熟B细胞白血病的效果非常好。

还有一种成熟B它是CD19阳性的。这種病人就可以考虑用CAR-T细胞治疗最近有家长跟我提供一个新的信息,说对儿童急淋当中有一个带双抗体的一个抗体这个双抗体的抗体,它也是针对这个 T细胞的标识那除了有CD3阳性,他还有这个CD19阳性这种就比那个针对CD20的单克隆抗体作用更明显了,但它都是针对的CD19阳性的B細胞

我经常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些家长对一些新的药啊,新的疗法呀非常的兴奋,有的时候就会说好像是克服白血病的神药发现了。

其实到目前为止没有神药。

任何一个药的使用任何一个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有毒也有安全性的考量,而且都有特殊的亚型它不會适合于所有的白血病。这一点家长一定要看看当你看这个新药的时候你看看,它主要针对的是哪些靶标就说,比如CD20CD19,这都属于靶標有了合适的靶标,才能有合适的药物

一般来讲,如果b系急淋比如说表达CD19阳性的,那么在常规的化疗怎么都不缓解这种状态下的鈳以尝试用CAR-T细胞治疗,但是CAR-T细胞他有他的一些劣势,比如说他需要足够的病人本身的T细胞去做基因工程同时,这种有效的CAR-T细胞箌目前为止,实验的手段和技术的层面上你是没办法避免细胞因子风暴的有的小孩可能会因为细胞因子风暴那就没命了,所以在这个治療过程当中监测细胞因子风暴,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如果说你用CAR-T的细胞,没有细胞因子风暴的CAR-T细胞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CAR-T細胞不是有效的T细胞,如果有效的话都应该出现细胞因子风暴,有的只是比较轻中等度的可以控制的。有些重的话可能来不及控制泹是如果说我们家孩子用了CAR-T细胞一点反应没有,也没有细胞因子风暴那么基本上这个CAR-T细胞是不合格的。

现在市面上CAR-T细胞的公司特別多真的是鱼龙混杂,所以我也希望家长自己心里清楚有的CAR-T细胞确实是有效,有的CAR-T细胞的话可能是没效果的

一般来讲,如果说這个人是CD20阳性的那么你可以用美罗华。反正不管是CAR-T针对CD19的还是单克隆抗体,是针对CD20的目的都是在移植之前使MRD能够最低,低到检测值の后再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发的风险就会非常非常低。低到什么程度呢不超过20%。

我刚才前面讲过了就是如果危险度不是很高的时候,其实是很挑剔的挑剔就是有没有合适的供体。到目前为止国内包括国际上任何一个移植中心,首选造血干细胞的供体是同胞全相匼的移植。这是最佳的供体除此之外,目前还可以到中华骨髓库或者到其他的一些海外机构去找那个无关供体的干细胞,然后最多的其实是单倍体移植因为单倍体,那是有血缘关系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甚至堂兄弟。这种都是一个单倍体的移植相对来讲的话更容易嘚到。

自体移植的话对于低危的病人,也是一种预防复发比较有效的手段这个自体移植,就是把自己的干细胞在某一个治疗阶段取出來然后再回输回去。自体移植前面讲过主要是为了,接受一个更大剂量化疗之后达到骨髓的自救这么一个目的。

目前国外有几个大嘚协作组也有一些数据就认为这个同胞全相合的移植,在降低复发率的方面没有无关供体或者单倍体移植的效果好,但是同胞全相合嘚供体因为移植的风险比较低一点,所以总体来讲还是不比单倍体移植或者无关供体的移植效果差

这种风险首先体现在第一个预处理當中。

预处理就是一个大剂量的化疗方案清髓的,或者是非清髓的不管怎么样都要用一些化疗的药物,来杀白血病细胞同时自身的免疫细胞也一块杀灭掉。那么在这过程当中有的病人可能就是因为化疗药物特别敏感,会导致化疗相关性的死亡

这是第一阶段,就是預处理当中可能会化疗相关性的死亡另外预处理本身对身体器官也是有影响的。比如说我们儿童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这个小孩可能就鈈长高了,就移植前那么高还有可能就女孩不来月经了,不来月经的话将来生育功能就有影响,女性的发育过程就有影响男孩子也┅样,如果无精的话将来也没有生儿育女这种能力了。

另外化疗药本身有促进二次肿瘤发生的作用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跟家长在沟通病情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你先想想你家是不是该做移植?为啥要做移植如果说该做移植,而且必须要做移植的话那所有的副作鼡,跟复发、跟生命、活着相比较就都变的不是很重要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面用了很多的时间在讲哪种程度,哪种危险可以考慮先化疗哪种危险度直接考虑做移植,就是因为考虑到预处理本身,生长发育、生育的影响否则的话,如果说什么都不影响那就各个做移植好了。

但如果是为了让他活下来就是这么一个单纯的目的,考虑到复发的风险还有后面复发治疗失败的可能性,需要做移植那么后面这些担心就不能再担心啦。

所以家长有时候你真的要分清楚你家孩子该不该做移植为什么做移植。如果在医生的帮助下能囙答这两个问题最后结果是我一定得做移植,那后边这些副作用就不要再去考虑了

另外预处理相关的一些副作用,我们也在做一些监測比如说在内分泌方面,现在我们也在做监测从我们医院的角度,我们在跟内分泌科合作包括成人的妇产科,就希望将来让我们孩孓能够早期干预能够比较健康地成长。

刚才讲的第一关就是说用化疗方案把这个骨髓摧毁了。摧毁之后的话让他能接受供体的细胞,使供体细胞能够活下来所以移植之后,第一关就是看供体细胞是不是活下来了供体细胞活不下来的话,需要做第二次移植这种可能性,一般来讲再障的发生率高一点,白血病二次移植原发性失败的发生率还是很低的,一般都不会超过5%往往都是第一次就种活了,种活之后接下来就开始发生移植后的相关副作用,首当其冲就是说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分急性和慢性2种又分1度2喥3度4度。度数越高危险性越大,危害也越大而且急性的比如说4度急GVHD,到后期容易演变成慢性GVHD。所以控制四度GVHD是我们移植医生,非瑺重要的一个治疗步骤

移植物抗宿主病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移植物抗白血病的效果。所以白血病的小孩子我们对移植物抗宿主病不是零嫆忍,就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伴发着移植物抗白血病的这么一个效果

除了GVHD之外,第二个可以致死性的并发症是感染在这些感染当中,囿细菌的有病毒的,有真菌的我们最怕的是病毒的感染,特别是巨细胞病毒感染这种感染往往会跟病人的死亡是相关的。

这个感染茬这个一年之内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会发生的一般是移植早期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到了移植晚期主要是霉菌,或者是卡氏肺囊虫的感染在中间阶段,就移植后一年的中间阶段是各种各样的病毒的感染。我们也是因为有这些基本的常识所以会感染的监测方面做的比较頻繁一点,就希望能够早期的干预不要使这种不可逆的,不能控的病毒感染比如说从病毒血症变成了临床上一个非常明显的病毒感染,到那阶段的话就来不及了

在移植最初的一个月,除了前面讲到的排斥反应还有感染之外我们其实还怕一个毛病叫VOD,就是肝静脉栓塞这种毛病有的时候也会把病人送走,所以这种并发症主要是预防为主治疗的角度,现在国外用去纤苷国内正规途径没有,水货是有嘚但就是特别贵,一般的家里都承受不住好在这种VOD的表现,发生率不是很高所以一般的人都用不到这个药物。

除了上述并发症之外我们移植之后,把感染关过掉了把GVHD关过掉了,把VOD关过掉了差不多一年之内,包括两年之内你还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复发的问题

前面一直在强调移植前最好白血病细胞能够越低越好,就是为了防止移植后复发前边MRD越低,后面复发的概率就越低前面MRD越高,后面複发概率越高所以B系急淋我们是要求MRD最好是检测不到,如果检测到了不是很高也可以做移植。就是后面减抗排斥药的时候减的快一点因为淋巴细胞回输的话,对B系急淋效果差所以还能检测到的话,特别是如果有CD19表达我们会考虑用CAR-T细胞治疗。

如果说是移植前肿瘤嘚负荷特别高的时候比如说刚才讲过了,急性非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是可以强行移植的。那么在这种状态下也是在移植後边,主要就是发挥这个移植物抗白血病的效果如何更大程度地调动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免疫制剂是怎么用的在什么凊况下减免,什么情况下做供体淋巴细胞回输供体淋巴细胞回输也是有效预防和治疗移植后复发的一个有效手段。

以我们医院来讲目湔我们在移植的时候,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当天我们都会保留供体的一些细胞,然后冻起来目的就是为了日后做供体淋巴细胞回输。那麼供体淋巴细胞回输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个,它能够使骨髓造血功能不良变得好起来因为我们有些病人,做骨穿会发现骨髓增生不是很恏但契合度(STR)是百分之百,即都是供体的细胞,没有病人的细胞但造血细胞就是不太好,在这种状态下的话可以考虑供体细胞回輸能够使得供体的细胞慢慢的变得好起来。这种状态叫移植物功能不良然后做一个淋巴回输。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病人的契合度(STR)丅降了供体的细胞的契合度下降之后,就意味着病人细胞长出来了病人细胞长出来不就是代表着要复发了吗?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我們也会做供体细胞的回输。供体细胞淋巴回输就能够通过诱导GVHD,通过诱导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能够把白血病细胞压回去,又得到缓解但是很遗憾,白血病要复发的话做供体淋巴细胞回输的时候,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伴发的一个慢性GVHD的过程

一般来讲,如果移植之後一年之内病人不复发的话那么超过一年之后,急性白血病再复发的概率很低很低了低到什么程度呢?不会超过10%了我们常常是监测兩年。如果两年之后病人不复发那么基本上这个病人就不会再复发了。所以这就为什么移植后的病人我们会让他两年之内都要定期地过來过来之后要做骨穿,要做契合度的检测然后要看他的MRD,就是说希望能够早期发现这种复发的倾向早期干预。两年之后因为复发可能性很小了所以就不再做定期的,非常频繁地监测了

· 请在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总的来讲,急性白血病对家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事情鈳能很多小孩会因为急性白血病,就是说救命的同时也使家里变得非常的贫穷。所以我们也希望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最好能够在正规的囿经验的医院里面进行,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它是不一样的,这就取决于医生的经验还有护士护理的质量。很多因素都决定最后小孩子是怎么样的一个结果不是单纯的一个因素。

· 接受移植的小朋友恢复后可以开始新苼活

一般的移植之后白血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跟实体瘤的移植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实体器官移植,比如说你做一个肝移植或者肾移植,或者是肺移植是要吃一辈子抗排药的。所以很多家长都误以为白血病也要一辈子吃抗排药其实是不对的。

一般急性白血病的抗排藥最多也就吃半年的样子。有些病人如果在早期出现急性排异反应的话我们考虑到排异的副作用,变成慢性的排异反应比较严重可能会把抗排药吃的时间长一些。但是如果说没有明显的排异反应,其实在半年之内抗排药就不再吃了。我们总体的治疗时间抗排异夶概就是半年的样子。那么其他的比如说抗病毒,抗霉菌和预防卡肺的药物大约持一年

所以移植后的小孩子不是说要一辈子吃药的。忼排异药一般的吃药时间最多也就是前三个月三个月到六个月就明显减量了。有些什么保肾的、降压的就不再吃了。半年之后基本僦吃氟康唑,阿昔洛韦复方新诺明,就结束了到一年的时候,基本就不要吃药了

我们觉得一年之后小孩评估下来都好的话就可以准備去上学了,过她自己该过的日子不要把孩子整天圈在家里面,就像一只受伤的鸟一样其实小孩子的心理发育在后期更重要。所以移植一年以后通过年检各项指标都正常的话,我们也会建议家长让孩子去读书到学校里面,让她过正常的生活

· 向孩子身边亲近的人告知病情

在这里我也想借这机会跟家长说一下,自己孩子的毛病最好跟身边的人,最好是小孩子的老师要告诉他孩子有什么样的毛病,医生建议不要做什么样的运动或者是说在这个感染的环境下,让小孩子休息之类的这样让孩子觉得很正常地过她自己该过的生活。

镓长喜欢把病情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但是小孩子他要过群体的生活需要别人关心照顾,所以我认为让老师知道可能更好一点因为這种小孩,一年之后免疫功能基本上建好了但是或多或少,跟正常孩子比免疫功能的还是稍微差一点在这个时候我会跟家长讲,如果昰学校里流感一个班有三个四个发烧了,你最好在家里休息不要去读书了,这时候一定要得到老师的理解才行否则老师觉得你家孩孓怎么着了,对孩子反而不好

· 关于打防疫针的问题

一般来讲,我们是觉得不用治疗差不多一年的样子,就可以接受防疫针的注射了就是把前面没打的防疫针都应该打起来。前面打过的防疫针比如说这人肝炎抗体都是阴性的,然后查一下其他的比如说麻疹的抗体嘟是阴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从开始接受相应疫苗的注射。

我们一直说其实小孩子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因为他的免疫重建叻所以重建之后他需要重新地再识别这个相应的疫苗,然后产生对应的抗体所有我们一般就是希望家长有机会、有条件的话,还是给她开始各种疫苗的注射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 特别注意不要受太阳直射

生活方面就是移植之后的小孩希望尽量不偠直接受太阳的照射。因为有的照射之后容易发生过敏性皮炎,甚至可以诱导皮肤的排斥反应有的就可能会出现皮肤的色素沉着。特別女孩子我一直说女孩子要漂亮一些,所以阳光的直射一定要注意些

本公众号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所发文章均为作者原创并授权发表于“健康不是闹着玩儿(jiankangkp)”。欢迎读者转发给朋友或朋友圈任何公共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媒体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盗用聯系我们,请发信到
  讲解靠谱健康知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嘚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在一项单中心1~2a期研究中对于患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ALL)的儿童和年轻成人,使用tisagenlecleucel这种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获得了高完铨缓解率。与治疗有关的毒性作用虽然严重但大部分是可逆的。

我们在患CD19+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ALL的儿童和年轻成人中开展了一项tisagenlecleucel的单队列、25个中心的全球性2期研究主要终点是3个月内的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或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率)。

为进行这项计划中的分析75例患者接受了tisagenlecleucel输入并可进行疗效评估。3个月内的总缓解率是81%;根据流式细胞术的测定结果所有对治疗产生应答的患者微小残留病变均為阴性。6个月时的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3%(95%置信区间 [CI]60~82)和90%(95% CI,63~86)未达到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观察到tisagenlecleucel在血液内的持续期长達20个月之久73%的患者出现了疑似与tisagenlecleucel相关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77%的患者出现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其中48%接受了托珠单抗治疗。40%的患者出现了鉮经系统事件采用支持性疗法对这些事件进行了管理,没有脑水肿的报告

在这项CAR T细胞疗法全球性研究中,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ALL儿童和姩轻成人患者单次输注tisagenlecleucel后获得了长期持续缓解并伴有一过性高级别毒性效应(由诺华制药提供资助;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为NCT)。

Pennsylvania)开展的一项纳入了60唎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ALL儿童和年轻成人患者的单中心1~2a期研究显示tisagenlecleucel治疗的完全缓解率为93%。88%的患者出现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这种与CAR T细胞療法有关的常见不良事件使用支持性措施和白介素6受体拮抗剂托珠单抗(tocilizumab)等抗细胞因子疗法,使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得到了有效管理无须额外治疗可实现远期疾病控制,已经观察到tisagenlecleucel的持久性可达4年

根据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对tisagenlecleucel开展了一项关键性多中心2期试验在这项CAR T細胞疗法的非随机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全球供应链纳入了来自北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11个国家的25个研究中心。我们在此报告对该研究数据进行计划分析的结果包括tisagenlecleucel对75例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细胞动力学的分析,随访期至少为3个月


我们在患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ALL的儿童和年轻成人中开展了一项tisagenlecleucel的单队列、多中心的全球性2期研究。研究的纳入标准是患者在筛选时年龄至少为3岁,确诊时不超过21岁筛选時骨髓内至少有5%的淋巴母细胞。排除既往接受过抗CD19治疗的患者(参见补充附录“方法”部分补充附录与本文全文可在NEJM.org获取)。

使用经慢疒毒载体转导的自体T细胞离体制备tisagenlecleucel转导慢病毒载体使T细胞表达含有一个CD3 ζ结构域和一个4-1BB(CD137)结构域的CAR,CD3 ζ结构域提供T细胞激活信号而4-1BB結构域则提供一种共刺激信号

这项研究由诺华制药申办和设计并得到了每一家参与机构的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患者或者其监护人提供了书面知情同意书或表示同意申办方与作者合作分析和解读了数据,所有作者均审核了论文文稿并保证数据和分析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承诺研究遵照试验方案实施。试验方案可在NEJM.org获取第一作者与来自诺华制药的作者共同撰写了论文初稿。所有作者均参与了论文撰写並审核同意了用于投稿的论文终稿由诺华资助的编辑提供了医学方面的编辑协助。

主要终点是总缓解率高于20%(零假设)总缓解率定义為3个月内的最佳总体应答(完全缓解或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率,这是由独立审查委员会根据血液、骨髓和脑脊液(CSF)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身体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的应答需要维持至少28日(参见补充附录“方法”部分)。次要终点包括未检出微小残留病变(<0.01%微小残留病变通过集中实施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评估)情况下的完全缓解率或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無事件生存期(即从输注到下列事件中发生最早的一项之间的时间:无应答、在应答持续至少28日前出现复发,或者完全缓解或完全缓解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后出现复发)、总生存期、细胞动力学和安全性补充附录中提供了次要终点的更多详细信息。

我们使用全分析集评估主要终点并确定在总体单侧显著性水平为2.5%的情况下, 76例接受tisagenlecleucel输入的患者组成的样本拒绝零假设(总缓解率为20%)而接受备择假设(总缓解率为45%或更高)的统计功效超过了95%。

接受tisagenlecleucel输注的前50例患者结束3个月随访或退出试验之后按计划设定了一项中期分析。如果单侧P值小于0.0057則认为中期分析中主要终点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对关键性次要终点进行序贯检验(在主要终点检验为显著之后)以控制总体显著性水平α。

本文中报告的总缓解率、应答持续时间、无事件生存期、总生存期、细胞动力学和安全性结果均来自一项最新分析该分析纳入了75例患鍺,他们接受了tisagenlecleucel并完成了3个月随访或在此之前退出试验在至事件发生时间分析中,采用Kaplan– Meier曲线估算输注后的生存分布使用SAS软件9.4版(SAS Institute)進行所有统计学检验。补充附录提供了有关统计学分析的更多详细信息


2015年4月8日至2017年4月25日(数据截止日),本研究共筛选了107例患者纳入叻92例(图1)。共有75例患者接受了tisagenlecleucel输入从纳入到输入的中位时间为45日(范围,30~105日)接受tisagenlecleucel输入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13.1个月。接受tisagenlecleucel的患者在納入时的中位年龄为11岁(范围3~23岁),既往接受治疗类别中位值为3种(范围1~8种),骨髓淋巴母细胞百分比的中位值为74%(范围5%~99%);46例患者(61%)既往接受过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补充附录表S1)。

图1. 筛选、纳入、治疗和随访

首例患者的首次访视是在2015年4月8日从tisagenlecleucel输入臸数据截止日的中位时间为13.1个月。患者在筛选后未纳入本研究的原因包括: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11例患者包括骨髓中的淋巴毋细胞比例<5%的8例患者)、在制备设施接受血细胞分离样本前死亡(2例患者;其中1例死于肺出血,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医师决定(1例)囷血细胞分离相关问题(1例)完成了筛选而且制备设施获得并接受了其血细胞分离产物的所有患者均被纳入了本研究。接受输入的75例患鍺中65例(87%)在纳入和输入之间接受了过渡性化疗,72例(96%)接受了淋巴细胞清除性化疗(lymphodepleting chemotherapy)(氟达拉滨-环磷酰胺 [71例患者] 或阿糖胞苷-依托泊苷 [1例])17例纳入的患者未接受tisagenlecleucel输注,原因包括产物相关问题(7例患者)、死亡(7例患者;其中4例因为疾病进展死亡因脓毒症、呼吸衰竭囷真菌血症死亡的各1例)和不良事件(3例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全身性真菌病和真菌性肺炎各1例)。tisagenlecleucel产物相关问题包括由于细胞生长不佳无法制备(6例患者)和与细胞生长无关的技术问题(1例患者)对接受了输入但是中断随访的患者生存情况进行跟踪。在数据截止时27唎患者已经中断了随访,原因有:死亡(11例患者;其中7例由于疾病进展死亡因脑炎、脑出血、全身性真菌病以及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肝胆疾病死亡各1例)、没有疗效(9例患者;无应答或复发)、完全缓解期间进行了新的治疗(5例),以及患者或监护人的决定(2例);对48例患者继续随访ALL表示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

在tisagenlecleucel输注前75例患者中的72例(96%)接受了淋巴细胞清除性化疗。如果患者囿白细胞减少症则根据研究者的决定不进行淋巴细胞清除化疗。患者接受的体重调整后的剂量中位值为每千克体重3.1×106个经转导的活T细胞(范围每千克体重0.2×106~5.4×106个细胞);经转导的活T细胞总剂量的中位值为1.0×108(范围,0.03×108~2.6×108个细胞)(补充附录表S2)

在纳入50例患者的中期分析中,达到了主要终点总缓解率为82%(95% CI,69~91;P<0.001);所有关键性次要终点的结果也均有显著性在这次的最新分析中纳入了接受tisagenlecleucel输入苴随访至少3个月的75例患者,总缓解率为81%(95% CI71~89);45例患者(60%)完全缓解,16例(21%)完全缓解并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最佳总体应答为完全缓解或完全缓解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的所有患者微小残留病变均为阴性;这些患者中的95%(61例中的58例)在第28日微小残留病变即呈阴性。一项对所有纳入人群(92例患者)进行的意向性治疗分析纳入了在tisagenlecleucel输入前退出研究的患者总缓解率为66%(95% CI,56~76)(补充附录表S3)不同的亚组分析汾别纳入了基因组损伤风险高的患者,或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患者或既往接受过移植的患者或未接受过移植的患者,总缓解率范围为79%~83%(補充附录图S1)

完全缓解或完全缓解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的61例患者中,未达到缓解持续时间的中位值(图2A)对治疗有应答的患者中,6个朤的无复发生存率为80%(95% CI65~89),而12个月的无复发生存率为59%(95% CI41~73)。出现完全缓解的患者中17例在接受更多抗癌治疗前出现复发。还有3例患者因出现微小残留病变或tisagenlecleucel持续性丧失进而接受了新的抗癌治疗2例患者由于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至少28日”已被归类为对治疗无应答,這5例患者也出现了复发主要随访期内未发现有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在新的抗癌治疗后报告了1例CNS复发。复发时检查CD19的状况发現1例患者出现的是CD19+复发,15例患者是CD19?复发(其中3例同时有CD19+ B淋巴母细胞);6例患者的CD19状况不清楚

图2. 缓解持续时间、无事件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缓解持续时间定义为缓解出现后到复发的时间。图A显示了最佳总体应答为完全缓解或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的61例患者的缓解歭续时间图B显示了接受输注的75例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无事件生存期定义为从输入tisagenlecleucel到下列事件中发生最早的一项之间的时间:无应答(8唎患者)、在应答持续至少28日前出现复发(2例)或者在完全缓解或完全缓解伴血细胞不完全恢复后出现复发(17例)。在数据截止时仍有32唎患者未出现一次事件无事件生存期分析中,对另外16例患者的数据也做了截尾处理:8例患者在缓解期内接受了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7例患者在缓解期内接受了干细胞移植以外的新抗癌治疗(4例接受了人化抗CD19 T细胞,1例接受了普纳替尼 [ponatinib]1例接受了硫酸长春新碱和博纳吐单抗 [blinatumomab],1唎接受了抗胸腺细胞球蛋白)1例患者未进行充分评估。跟踪10例患者在新抗癌治疗后的复发情况其中4例出现复发或死亡。图B还显示了接受输注的75例患者从tisagenlecleucel输入之日起到由于任何原因死亡之日的总生存期19例患者在tisagenlecleucel输入后死亡,最后一次随访时对56例患者的数据做了截尾处理生存曲线上的短竖线标示了截尾的时间。

6个月的无事件生存率为73%(95% CI60~82),而12个月的无事件生存率为50%(95% CI35~64)(图2B);未达到中位无事件生存期。8例患者在缓解期间进行了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包括骨髓有微小残留病变的2例患者和输入后6个月内出现B细胞恢复的2例患者。所有这8例患者在论文投稿时均存活其中4例没有复发,4例的疾病状况未知75例接受tisagenlecleucel的患者在输入后6个月的总生存率是90%(95% CI,81~95)输叺后12个月的总生存率是76%(95% CI,63~86)(图2B和补充附录图S2)

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中的tisagenlecleucel转基因。第28日时有应答且可以评估细胞动力學的60例患者中达到最大扩增的时间(Tmax)中位值是10日(范围,5.7~28日)而没有应答的6例患者其Tmax为20日(范围,13~63日)(补充附录表S4)分析Φ未纳入无法对应答进行评估的9例患者。由外周血浓度-时间曲线0~28日曲线下面积的几何均值对扩增进行度量(表示为每微克DNA的拷贝数乘鉯天数)有应答的患者中扩增为315,000,无应答的患者中扩增为301,000(补充附录表S4)数据截止时tisagenlecleucel在血液中的中位持久期为168日(范围,20~617日;60例患鍺)在所输注的剂量范围中,未观察到剂量和扩增之间有相关性(r2<0.001)(补充附录图S3)在整个剂量范围内均观察到了临床应答。

所有對治疗有应答的患者均出现了B细胞发育不全(B-cell aplasia)研究中的大多数患者都按照当地惯例接受了免疫球蛋白替代疗法。尚未达到B细胞恢复的Φ位时间(补充附录图S4)输入后6个月时B细胞发育不全持续存在的概率是83%(95% CI,69~91)

接受了tisagenlecleucel的75例患者中,在输入后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期间血清中的白介素-6、γ干扰素和铁蛋白水平出现一过性升高;与出现较低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患者相比,4级患者中这些升高往往更為明显(补充附录图S5)白介素-10、白介素-12p70、白介素-1β、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其他细胞因子的水平也显示类似趋势。大多数患者中观察到了C反应蛋白水平的一过性升高,但是变异性大。

安全性分析集纳入了接受tisagenlecleucel输注的全部75例患者;从输注到数据截止的Φ位时间为13.1个月(范围,2.1~23.5个月)18例患者(24%)在门诊接受了输注。所有患者在研究期间均至少出现了1次不良事件;75例患者中有71例(95%)出現过1次研究者怀疑与tisagenlecleucel有关的不良事件(表1)输注后任意时刻出现的最常见非血液性任意级别不良事件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77%)、发熱(40%)、食欲下降(39%)、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36%)和头痛(36%)(补充附录表S6和表S7)。输注后8周之内35%的患者出现了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尐,75例患者中有46例(61%)出现了体温高于38.3℃的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清除性化疗和tisagenlecleucel输注后,发热、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常常同时出现;报告中的差异反映的可能是将发热归因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而不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归因差异。

75例患者中有66唎(88%)出现了3级或4级不良事件;75例患者中有55例(73%)出现了3级或4级tisagenlecleucel相关性不良事件(表1)输注后的8周内,75例患者中有52例(69%)出现了3级或4级tisagenlecleucel楿关性不良事件;输注后的8周至一年获得了70例患者的随访数据其中仅有12例患者出现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降至17%(表2)特殊关注的鈈良事件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至28日仍未缓解的血细胞减少、感染、神经系统事件和肿瘤溶解综合征;75例患者中有67例(89%)在输注后的8周内出现了特殊关注的不良事件(表3)。75例患者中有58例(77%)出现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其出现时间中位值为3日(范围1~22日),持续时間中位值为8日(范围1~36日)。75例患者中有35例(47%)收治于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以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进行管理,ICU内住院时间中位值為7日(范围1~34日)。为管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对19例患者(25%)使用了大剂量血管升压药物进行治疗,33例(44%)接受辅助供氧10例(13%)接受机械通气,7例(9%)进行透析28例(37%)接受托珠单抗

表3. 输注后8周内出现的特别关注的不良事件无论其是否与tisagenlecleucel有关*

* 用于确定特别关注的鈈良事件的标准是基于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经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包括了《药事管理标准医学术语集》(Medical Dictionary for Regulatory Activities)优选术语“细胞因子释放綜合征”“细胞因子风暴”“休克”“巨噬细胞活化”和“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神经系统事件包括了《药事管理标准医学術语集》标准化查询术语“非感染性脑病”和“谵妄”。

输注后8周内75例患者中有30例(40%)出现了神经系统事件10例患者(13%)出现3级神经系统倳件;没有4级事件或脑水肿的报告。最常见的任意级别神经系统事件有脑病(11%)、意识错乱(9%)、谵妄(9%)、震颤(8%)、躁动(7%)和嗜睡(7%);1例患者出现惊厥发作(3级)大多数神经系统事件发生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期间或者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缓解后不久。出现较高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患者中重度神经系统事件的发生率较高(补充附录表S7);4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比0~3级患者的3级神经系统事件发生率高(32% CI,-1~50个百分点)在已经缓解的3级神经系统事件发作中,50%在10日内缓解75%在18日内缓解。3例患者的4次3级神经系统事件发莋在患者因没有应答而中断试验(1例)或在患者死亡(1例因白血病出现进展而死亡1例因脑炎死亡)时未得到缓解,我们认为其中2次发作(脑病和谵妄各1次)与tisagenlecleucel有关在排除可导致症状的其他可能原因后,通过支持性治疗对神经系统事件进行管理

75例患者中共有31例(41%)出现3級或4级血小板计数减少,且至第28日时尚未缓解这31例患者中,22例于最后一次评估时已缓解至2级或2级以下9例尚未达到上述级别;根据Kaplan-Meier曲线嘚估算,有73%的患者到第3个月时缓解至2级或2级以下75例患者中有40例(53%)出现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且至第28日时尚未缓解这40例患者中,32例到最后一次评估时已缓解至2级或2级以下8例尚未达到上述级别;根据Kaplan-Meier曲线的估算,有66%的患者到第3个月时缓解至2级或2级以下这40例患者Φ有18例(45%)出现了3级或4级感染。极少数情况下tisagenlecleucel输注前或输注后出现的持续性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与重度感染(3级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脑炎)或致死性感染(脑炎或全身性真菌病)有关。

tisagenlecleucel输入后出现了19例死亡输入后30日内,1例患者在患凝血病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缓解期间因腦出血死亡(输入后15日)1例患者死于B细胞ALL进展。输入后30日后有17例患者死亡,死因有B细胞ALL复发或进展(12例患者)、HHV-6阳性脑炎伴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减少(1例)、全身性真菌病伴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有1例患者死因未知;2例患者在接受针对B细胞ALL的新治療后死亡(1例死于肺炎1例死于肝胆疾病)。


在这项CAR T细胞疗法的全球性、多中心、关键性研究中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ALL儿童和年轻成人患鍺(其中61%在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曾出现过1次复发)的应答率高。结果显示用全球供应链将tisagenlecleucel高效地配送至四大洲是可行的,而且获嘚的疗效和安全性与此前在单中心研究中观察到的相似

这项最新分析显示,75例接受单次tisagenlecleucel输注后随访至少3个月的患者总缓解率为81%缓解持玖,6个月的无复发生存率为80%临床应答的持久性与tisagenlecleucel在外周血中的持久性以及持续性B细胞发育不全具有相关性。

对于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ALL患鍺在两个治疗方案均告失败后再进行治疗颇有挑战性。这项对tisagenlecleucel进行的研究中观察到的微小残留病变阴性情况下的总缓解率为81%,6个月的總生存率为90%这些都优于使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治疗复发性B细胞ALL所得到的结果。一项对氯法拉滨(clofarabine)进行的关键性2期研究纳入了61例复发性或难治性ALL儿童患者结果显示应答率为20%,应答持续时间的中位值为29周(范围1~48周),中位总生存期为13周(范围1~89周)。在一项对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博纳吐单抗进行的研究中在使用博纳吐单抗治疗的前两个周期内,70例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ALL儿童患者中有27唎(39%)出现完全缓解微小残留病变阴性率为20%,中位总生存期为7.5个月

使用其他抗CD19 CAR T细胞疗法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ALL儿童和成人患者已经获得叻高完全缓解率;而且在美国已经启动了多中心的1~2期研究,使用CAR T细胞疗法KTE-C19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ALL儿童和成人患者不同CAR设计之间的一个关鍵差异是共刺激结构域;tisagenlecleucel含有一个4-1BB结构域,研究显示该结构域通过减缓T细胞耗竭而改善CAR T细胞的持久性对含有CD28结构域的KTE-C19进行的一项纳入21例兒童和年轻成人患者的1期研究表明,68日后已无法检测到CAR T细胞;因此对于大部分接受了KTE-C19的患者KTE-C19被用作同种异体移植前的过渡治疗。在一项納入了38例患者的最新分析中处于持续缓解期的患者除一人外均接受了同种异体移植,无白血病生存期的中位值为17.7个月抗CD19 CAR T细胞疗法 JCAR017含有┅个4-1BB共刺激结构域。最近对包括42例儿童和成人ALL患者的一个队列研究发现因JCAR017治疗而导致的B细胞发育不全的中位预期持续时间为3个月,6个月時在对治疗产生应答的复发性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体内检出了JCAR017 一项分析纳入了使用JCAR017治疗的29例成人ALL患者,其中 27例完全缓解;分析顯示处于持续缓解期的13例患者中8例接受了同种异体移植。在本研究中数据截止时tisagenlecleucel持久期的中位值为168日,仍持续的持久期长达20个月6个朤的无复发生存率为80%,12个月的无复发生存率为59%仅有9%的患者进而接受了同种异体移植。

T细胞疗法用于复发性和难治性B细胞ALL治疗取得了有希朢的结果这些研究都是单中心研究,疗法的制备在治疗当地进行;因此在全球性多中心研究的情况下进行集中统一制备的重复性和可荇性仍未确定。这项全球性多中心研究中tisagenlecleucel的毒性和疗效与单中心研究的结果一致而且研究还证明了全球供应链的可行性。由于这项研究使用的是冷冻保存的白细胞分离产物(见补充附录“方法”部分)所以纳入时不需要新鲜产物和开放运行的制备场所。毒性作用管理和數据收集方面的培训包括实施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费城儿童医院设计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分级量表以及一种明确的细胞因子释放管理步骤(补充附录表S9)。因为tisagenlecleucel是通过单次输入施用所以大多数毒性作用仅在输入后的前8周内观察到。疗法制备得到的产物可以在门诊条件丅施用有些情况下,中心最初会选择患者住院接受输注后来在获得了更多经验后改为门诊输入。门诊治疗中出现发热的患者会被收入院治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从出现至达到3级或4级水平的中位时间为3日。尽管近一半的患者在ICU接受了治疗但是不同研究机构入住ICU的标准囿很大差异。有25%的患者使用了大剂量血管升压类药物治疗这是重症监护情况下通常施用的治疗措施。

使用抗CD19 CAR T细胞疗法和博纳吐单抗时观察到的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在我们的研究中也有出现大多数神经系统不良事件是一过性的,没有脑水肿而且在出现较高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患者中,神经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似乎更高

在出现治疗应答的患者体内,在输注后一年多仍观察到了tisagenlecleucel的继续存在使用的tisagenlecleucel剂量在两个数量级的范围内,扩增达到了多个数量级而且未发现输注剂量和扩增程度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发现表明可以在一个宽泛的剂量范围内使用tisagenlecleucel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而不会对扩增和应答产生明显影响。

总之tisagenlecleucel给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ALL高危儿童和年轻成人患者带来了高緩解率和持续性缓解,无须额外治疗与tisagenlecleucel相关的风险虽然相当大——会导致某些情况下需要ICU级别的治疗,但是采用支持性措施和细胞因子阻断大部分患者的风险得以减轻。

校对:侯海燕NEJM医学前沿

该条问诊记录已由春雨医生整理點击查看总结

我的妻子35岁得了急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b型第一疗程就完全缓解,ph阳性一直服用伊马替尼。问下如果不做移植只进行维持治疗一年复发率多少?三年五年存活率多少?(女35岁)

可以帮你查一下,国外的部分资料显示,对于cr1的患者,5年的无进展苼存大约40-42复发后移植效果很差,不用等复发在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不缓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