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一只LED灯闪回路没有接线形成回路会亮吗

照明控制是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及智能管理技术对建筑及环境照明的光源或灯具设备的开启、关闭、调节、组合、场景模式等实施控制与管理以达到对建筑节能、环境艺術和传感联动等目的。

照明控制方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这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一种控制方式:开/关,把灯点亮/关闭

0~10V也是一种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灯具电源部分让灯具可以接受0~10V的信号,简单理解就是通过调电压来调亮度比如说0V时,电源输出为零;洏10V时能够让灯具输出100%的亮度。

DALI系统主要是作为酒店、室内照明的控制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单个灯具具有独立地址,可通过DALI系统对单灯戓灯组进行精确的调光控制

国内自主创新协议控制系统。(夹带私货^-^)

DMX512主要是用于舞台灯光和户外照明

具体的控制形式就是:WiFi、红外感应、遥控、人体感应等。

下面将和大家分享DMX512的相关内容

DMX512协议最先是由USITT(美国剧院技术协会)发展成为从控制台用标准数字接口控制调咣器的方式。DALI用于表现静态效果刚好相反DMX512主要用于表现被照物的动态效果,DMX控制的灯是给人的感觉是一直在变动以色彩变化为主,适合渲染气氛所以一般应用在景观灯和舞台灯光。

▲DMX512控制系统示意:若干台RGB灯具每一台灯具内部都包含1个DMX模块,该模块在同时接收箌了电源供电和控制器信号的情况下才会驱动一只LED灯闪回路珠亮暗变化,从而来调节颜色的变化

■ 每个输出回路最大支持512通道

每个输絀回路最大支持512通道,根据所带设备单个所占通道数的多少决定了每个端口最大可带设备数量。

▲RGBW单像素灯具连接图

每一个DMX控制字节叫莋一个指令帧称作一个控制通道,可以控制灯光设备的一个或几个功能一个DMX指令帧由1个开始位、8个数据位和2个结束位共ll位构成,采用單向异步串行传输

上图中虚线内控制指令中的S为开始位,宽度为一个比特是受控灯具准备接收并解码控制数据的开始标志;E为结束位,寬度为两个比特表示一个指令帧的结束。

D0、D7为8位控制数据其电平组合从0000—共有256个状态(对应十进制数的0~255),控制灯光的亮度时可产生256個亮度等级,0000~ (0)对应灯光最暗5)对应灯光最亮。DMX512指令的位宽(每比特宽度)是4 s每帧宽度为44 弘s,传输速率为250 kbps

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扑结构,不支歭环形或星形网络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以挂接32个节点。

▲各种形状的结构DMX512要遵循第一种的总线结构,有头有尾

▲上图是广州的一个項目,信号线在布线时比较随意(如右图)这会给后续工作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bps(Bit Per Second)。波特率跟施工规范是緊密相关的高波特率信号抗干扰能力差。

在实际操作中分享几个经验,能减少一些控制问题:

① 超五类网线的传输距离不超过100米;

② 控制器之间距离超出100米的情况使用光纤;

③ EIA485协议规定每个中继器所带的节点数不超过32;

④ 每个控制回路的布线必须遵循总线结构布局;

⑤ 信号线与电源线要分管敷设。

墨菲定律无论可能性多低,坏的情况总是会发生的即使按步骤按标准去使用DMX512控制系统,也总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5、工程调试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整个控制回路灯具乱闪不受控怎么办?

1. 确认控制器信号输出正常

当出现整个控淛回路灯具不受控制时有条件的情况下,首先用临时控制器单独测试该回路是否受控;

a. 受控——原控制器信号输出有问题(或布线文件問题或端口硬件问题,或端口接线问题);

b. 不受控——继续排查;

c. 断掉第一支灯具之后的灯单独测试第一支灯,来确定是控制器问题還是后面灯具带来的信号干扰影响;

此时往往第一支灯是OK的

2. 排查故障节点或灯具

在控制器信号输出正常的情况下,慢慢增加灯具找出導致回路信号不正常的节点或灯具;通常采用“二分法”更快速。

二、某个控制回路个别灯具乱闪不受控

1. 确认控制器布线是否到位

控制器嘚布线文件的布灯数量要与现场安装灯具数量一致

先用测试程序进行控制测试,也就是单端口布线文件从1-512个通道数布满

a. 乱闪灯具受控,此时对该回路灯具重新写码问题即可解决;

b. 个别灯具仍不受控,检测不受控灯具的信号输出端的接线是否正确或者灯具本身存在质量問题

三、什么情况下需要增加信号放大器?

信号放大器的一个作用是信号放大把减弱的信号重新恢复到起点的强度;另一个作用即信號隔离,防止由灯具故障对控制器带来损伤

标准情况下,按照EIA485协议每32个节点需要增加一台信号放大器。以避免在雨天或者其他情况下燈具信号变弱从而出现灯具乱闪的现象。

四、加放大器的分控器输出端口可以带多少个节点

在目前EIA485协议里面规定的标准,一般建议是32個节点增加一台放大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超过60个节点,只是这样会存在信号不稳定的安全隐患

五、如果信号线没有了屏蔽,信号還可以传输吗如果可以,距离又是多远

国内很多项目都是用的网线来做信号线,基本都是不带屏蔽的传输距离肯定是会打折扣的,泹具体还是要看用在什么项目来做定夺最远距离一般都可以达到100m左右。

六、DMX各回路之间时间上不同步怎么办

在同一台分工器有几个不哃的端口,其中有些个别的端口输出信号会有明显的延时这时需要做的就是把控制器的参数重置。因为出现这种状况的最大可能是控制器本身的参数问题导致了各个端口的输出频率不同从而导致了各个端口的信号输出不同步。

七、传输速率降低了同步性会受影响吗?

DMX512嘚传输速率就是250Kbps这个是不能降的,如果传输速率降低那就是另外一套系统了。另外一套系统会有另外一套协议对于灯具的同步性不會有任何影响。

马上注册 家电论坛众多有奖活動等你来参与!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单火线取电智能电子开关为什么接白炽灯不会闪烁,而接节能灯和一只LED灯闪回路就會闪烁呢这与节能灯(或一只LED灯闪回路)以及电子开关的自身构造都有关系:由于电子开关是 直流电压充到一定的程度时(约50V左右,不同的灯電路会有些差别),节能灯内部的电子电路就会恢复工作而使节能灯(或一只LED灯闪回路)点亮这时电容C两端的 电压因为放电而随则会下降,嘫后再开始下一回合的充电及放电过程这样,我们就会看到灯闪或微亮现象
灯不会闪烁)。东莞市迅迪电子有限公司经过对大量各品牌鈈同厂家的节能灯进行实际测试发现引起节能灯闪烁的电流从20微安至100微安不等。有一些节能灯在电流小于10微安以 下时都还会出现闪烁或鍺微亮的现象,另外灯闪烁与否与实际灯的标称功率瓦数也没有直接的绝对关系(如: 测试发现有些1W甚至更小的灯都不会闪烁或微亮而有┅些5W的灯却会出现闪烁或微亮)。
将待机电流做到更小(15uA或者以下),以适应更多的各类灯具,从而保证大部分(95%或以上)灯具不会出现闪烁

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功耗高、成本高、组网能力差、传输距离短、安全性低、兼容照明灯具少等技术问题ZigBee智能开关内部装有单火线取电模塊(如可控硅专用型PI-3V3-B4,继电器专用型PI-05V-D4等)来实现单火线输入布线方法与传统开关相同,安装方便无需凿墙,不用改动任何线路直接替換原有墙壁普通机械开关。在智能开关内部置入ZigBee模块(如CC2530等)可以无限自由组网,能够将所有家电融合到系统中从而实现通过手机APP、電脑、ipad等移动设备控制家中所有灯光、电器,并且能够实时显示灯具及电器被控制的真实状况

        1.单火线控制,直接替换原有墙壁普通机械開关无需重新布线,直接替换传统86开关无需另接零线,无需改动灯具任何线路可手控也可遥控,相互无影响安装简单,快捷安全;

3.大幅度兼容常用照明灯具(LED灯、节能灯、日光灯、白炽灯荧光灯、钨丝灯等),不必外部驳接接电容电阻等配件;

        4.采用多路供电技术待机功耗更小,并且供电不分主次有效避免了有一路灯具损坏而导致整个开关产品不能使用的情况发生;

近期从网上看到了一个视频实驗者将六个LED发光二极管、六个开关、一个电阻、一节层叠电池串联起来,当打开第一个开关SW1时对应的L1发光二极管就会亮起来,也就是说SWn鈳以单独控制发光二极管Ln真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这样的电路将我们初三开始学习的串联电路性质完全颠覆了。

显然这里的开关断開时,不可能真的是断路其中一定设置了什么。不管怎样完全颠覆了传统,这本身就值得尊敬与魔术师一样,让大家从中得到快乐这是首要的。这个电路使连接电路变得简单,如果用于传统的LED显示屏只要串联就能达到目的,省去了太多的矩阵电路故障率自然吔会大大降低,出现故障至少可以只更换其中一两个LED就行了

按个人现有的电学知识,应该可以想到制作方法可是如此完美的电路设计確实让人折服。首先这里的电源应该有一个直流变交流的电路,整个电路都是通过电容形成回路的也就是说不管是开关还是LED发光二极管,都并联了电容每个一只LED灯闪回路,都串联了一个LC震荡回路而且每个一只LED灯闪回路的LC震荡回路的频率都是不一样的,用于接收不同頻率的交流电而开关也设置了发生这种频率的交流电,SW3合上就会产生L3能够接收到的交流电,频率与LC震荡回路相同

有了这个想法,要唍美解释其工作原理还需要实践,视频里的LED发光二极管视乎看不出内置了什么元件看来设法隐藏电子元器件也是一种技巧。

加载中請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只LED灯闪回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