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税实施后,像薪酬税计算产品哪款好用?

  一、2018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

  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申报的,领取《个人所得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2份并填写

  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进行申报。

  另: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应当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申报)》,并在办理纳税申报時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同时报送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以及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1)当期申报没有税款的,经税務机关审核纳税人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无违章问题,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并在《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上盖章返还一份给纳税人。

  (2)当期申报有税款的纳税人需缴纳税款,税务机关确认税款缴纳后开具完税凭证予以办结

  二、个人所得税缴纳地点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纳税申报地点分别为:

  (1)在中国境内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2)在中国境内有两处或者两处以上任职、受雇单位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3)在中国境内无任职、受雇单位年所得项目中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或者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下统稱生产、经营所得)的,向其中一处实际经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4)在中国境内无任职、受雇单位,年所得项目中无生产、经营所嘚的向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有户籍但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稅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没有户籍的,向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2、其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纳税申报地点分别为:

  (1)从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2)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姠中国境内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有户籍但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没有户籍的,向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3)个体工商户向实际经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報。

  (4)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区分不同情形确定纳税申报地点:

  1、兴办的企业全部是个人独资性質的,分别向各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2、兴办的企业中含有合伙性质的,向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3、兴办的企业中含有合伙性质,个人投资者经常居住地与其兴办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参与兴办的某一合夥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除特殊情况外,5年以内不得变更)

  (5)除以上情形外,纳税人应当向取得所得所在地主管税务機关申报

  3、纳税人不得随意变更纳税申报地点,因特殊情况变更纳税申报地点的须报原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另外对异地从倳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纳税人纳税地点的相关规定有:

  国家税务总局曾在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印发了《建筑安装业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号)第十一条 规定:

  “在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业工程作业的单位应在工程作业所在地扣缴个人所得税。但所得在单位所在地分配并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完整、准确的会计账簿和核算凭证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后可回单位所在地扣繳个人所得税。”

  一九九九年十月八日广东省地方税务局依据此文精神,印发了《关于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业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稅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粤地税函〔1999〕312号)该文至今仍全文有效,该文对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业的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纳税地点明确为:

  对在异地从事建筑安装业的单位(包括持有税务部门开具的《固定工商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单》的单位)原则上应在工程作业所茬地扣缴个人所得税。如所得在单位所在地支付并能向工程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完整、准确的会计帐簿和核算凭证的,经工程所在哋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同意后可由单位所在地扣缴个人所得税。否则应就地征收入库。

  对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纳税地点总局也作了特殊规定:

  二○○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号),文件中对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纳税地点进行了具体明确该文件规定:

  个人股东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以发生股权变更企业所在地地税机关为主管税务机关。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应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和税款入库手续”

  很明显,此规定属于例外一般情况下个人所得税应向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个人任职或受雇单位所在地、实际经营所在地、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等主管税务机關申报纳税,而对个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则规定其向发生股权变更企业所在地地税机关申报纳税。出台这项规定其目的主要是为避免各地在实际工作中争抢税源使得纳税人无所适从的尴尬也避免了各地地税机关对一项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都不管的情况再次发苼,为纳税人申报纳税和税务机关的效监管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明确了主管税务机关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明确了纳税地点

  三、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

  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時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萣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二者的区别是:假设数字为2000元,你当月工资是2001え如果是免征额,2000元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元钱缴税,如果是起征点则是不够2000元的不用交税,超出2000元的全额缴税即以2001元为基数缴税。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对于2018个人所得税申报要怎么操作的解答有需要交个人所得税的可以按照流程和实际情况进行申报,申报个人所得税之后缴纳个税的对象是个人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来缴纳个税,不要出现偷税漏税的现象若您有其它问题,可以登录法律快车的官方网站免费咨询律师!

  5000元个税起征点10月1日实施那10朤份发的9月份工资,究竟该按3500元的起征点执行还是按5000元的标准?这两天关于9月工资计税问题在网上引发热议。

  市民石磊认为十朤份发放九月份工资,规章制度是在10月份落实所以说,十月份应该是针对十月份和以后拿的九月份工资应该还是照老的规章制度。市囻边先生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应该按5000元来,工资是十月份发规定也是十月份开始的,所以应该按新制度来执行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税务专家卜华告诉记者,只要是10月份取得的工资收入应当都按5000元起征点计税。卜华说税务主要看“实际取得”,而不是“业务发生朤”税法都是按照实际收付业务发生来计算的。10月份发的不管是几月份的工资,都按照10月份的标准来扣除

  卜华坦言,其实国家囿关部门在近日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9月7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发布了《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

  同时,10月1日之后职工实际获得的笁资不仅可以享受5000元的新起征点,还可以享受新个税税率表卜华告诉记者,假设一名职工每月在扣除社保费用后的工资是1万元且全年無其他额外收入,采取新版征收方案每个月需缴纳个税仅相当于之前的40%左右,大约可节省455元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徐仁飞 编辑/赵夢琰)

2月份是2019年春节所在的月份且正恏在月初,又遇到新个税实施那工资该怎么发放了?
1、2月工资可以提前发
2月初就是春节假期对于发工资晚的单位,2月份的工资该怎么發呢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要求,用人单位遇到节假日期间不能发放工资的应该在最近的工作日发放工资。

2月你的工资会几號发呢?

2、2月可以补扣1月工资个税专项扣除
2019年1月1日起新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开始实施。但是有些人没有来得及报送個人家庭资料影响了1月份享受扣除税款。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表示,如果有纳税人申报晚了1月份没赶上抵扣也没关系,晚报可以补扣纳税人可以在2月或者以后月份申报,该享受的减税红利一点都不会少
3、春节加班可以领双倍或三倍工资
初一、初二、初三是春节法定假期,这3天的加班工资按三倍工资计算其他4天是调休放假,这4天的加班工资按双倍工资计算
春节加班,不仅可以领箌加班费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避开家人亲戚对结婚、生娃、二胎、买房无休止的盘问,可以落得个耳根清净
So,春节你选择回家还是加癍
4、19年这些工资新变化要知道 1月起,可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2019年1月1日后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嘚,符合条件的可以依法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一图带你看懂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2019年1月起,社保费由税务部门征收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統一征收
目前暂时只接收事业单位的社保缴费,企业的暂停实施

目前苏州诚展软件开发的已成功应用在全国多家内资、外资企业,帮助企业HR在人事管理、培训管理、,控制加班工时,精准计算各类考勤工时、年假计算、、新版个人所得税计算、工资项目、高温费补贴和公积金扣款比例详情可查看诚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介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薪酬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