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怎么填写写里面的空空

达摩祖师[对达摩的尊称]

达摩祖师原印度人   ,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㈣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菩提达摩(英文:Bodhidharma;~536,另说532、528)通称达摩又称初祖达摩或初祖菩提达摩,是大乘佛教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刹帝利种姓传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出家后從般若多罗大师。

达摩祖师[对达摩的尊称]

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北魏,到处以禪法教人据说他在洛阳看见永宁寺宝塔建筑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岁历游各国都不曾见过,于是“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陽伽蓝记》卷一)。

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罗成年之后依照习俗更名为达摩多罗,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成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自小就聪明过人因为香至王对佛法十分虔诚,因此从小菩提达摩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交谈中會有精辟的见解。

般若多尊者在游历天竺国时一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菩提达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众生的理想以及丰富的佛学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门下成为禅宗的门徒,而且发愿要将当时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统一起来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兴。后来菩提達摩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在天竺国内弘扬佛法。有一天他听到自己的侄子,继承南天竺王位的异见王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受外邦的欺凌,要采取禁止信仰的法令

于是,菩提达摩便派弟子婆罗提前往劝谏波罗提不辱师命,成功地扭转了异见王的禁教政策并且使异见王荿为虔诚的佛教徒。

达摩至中国后成为求那跋陀罗的弟子,属于南天竺一乘宗(又称楞伽宗)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义译为功德贤中天竺人。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译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后菩提达摩以此四卷本《楞伽经》传授徒众。  

空相寺是佛教初祖達摩大师弘汉葬身之处来此寻根问祖古老的空相寺过去是佛门 圣地。

据清朝和民国的《陕州志》记载佛教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傳入陕州时,就修建了空相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同一时期的佛门圣地空相寺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葬地,它以达摩舍身求法、开创佛教禅宗而闻名天下

据史籍记载,达摩初祖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5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姩公元536年?十二月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

众僧徒悲痛之极依佛礼将初祖大师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示对达摩大师创立禅宗的纪念

后来东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遇見达摩大师杖挑只履西归立即报于皇帝。

皇帝闻之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定林寺更名为“空楿寺”

达摩祖师[对达摩的尊称]

关于达摩之籍贯以及他的种姓,禅宗诸书亦传说不一据《洛阳伽蓝记》称他为“波斯国胡人也”; 《开え释教录》卷第六引菩提流支传亦谓: “西域沙门达摩者,波斯国人也”而《续高僧传》则谓: “南天竺婆罗门种”。但《历代法宝记》却载: “南天竺国王第三子幼而出家,早禀师氏于言下悟阐化南天,大作佛事”(《大正》101册180下)此中未载那一国王名。到了《景德传灯录》即载有其国王名谓: “菩提达摩,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这里“香至”是国王之名或国名不能确定,鈳是《传法正宗记》卷第五中所载之文则明显完整指出: “菩提达磨尊者南天竺国人也,姓刹帝利初名……父曰香至,盖其国之王達磨即王之第三子也”(《大正》102册739中)。日人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第三页引《略辨大乘人道四行·弟子昙林序》载: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子也”古印度对于四姓阶级分得很清楚,唯刹帝利族统治国家婆罗门只管祭祀事,何况是大婆罗門怎称国王

上述达摩之籍贯,最早史料谓: “波斯国人”而道宣之《续高僧传》以后诸书均谓:“南天竺人”。传说纷纭莫衷一是。既称为“波斯国人”就不是“南天竺婆罗门种”;如果是“婆罗门种” ,就不可能称为“香至王子”;王子乃是“刹帝利种”不可能是“婆罗门种”。凡此诸说初谓: “胡人”,后称:“王子”(罗香林之《唐代文化史》)《旧唐书·僧神秀传疏证》谓: “达摩后称‘碧眼胡僧’,作者意谓: ‘波斯胡人’一说,实较可信”他根据: “冯应榴《苏诗合注》,卷七‘赠上天竺辩才诗’ ‘碧眼照屾谷’句下,冯注引宋施顾注谓: 《高僧传》,达摩大师眼绀青色,后称碧眼胡僧’又云: ‘榴案,又见《祖庭事苑》按《祖庭倳苑》”,宋释善卿编(日《续藏经》第二编第十八套第一册)是宋时固以达摩为‘碧眼胡僧’也。唐时印人是否碧眼今不可考,波斯人则至今尚碧眼也杨街之着《伽蓝记》时,与达摩人华相去不远所记‘波斯胡人’一说,较后起诸说为近实际而宋人所称‘碧眼胡僧’,亦与波斯人种暗合故谓达摩为波斯胡人。作者文智认为实可信也

达摩祖师[对达摩的尊称]

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南印度国香至王嘚第三个儿子种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来奉上西天第二十七祖师般若多罗到此国来,受到国王供养般若多罗知道菩提多罗前世洇缘,便叫他同两个哥哥辨析其父亲施舍的宝珠以试探他,让他阐发心性的精髓然后对他说:“你对于各种法道,已经博通达摩就昰博通的意思,你应该叫达摩”于是他改号叫菩提达摩。他问师父:“我得了佛法以后该往哪一国去作佛事呢?听您的指示”师父說:“你虽然得了佛法,但是不可以远游暂时住在印度。等我寂灭六十七年以后你就到震旦(即中国)去。广传佛教妙法接上这里嘚根。切莫急着去那会让教派在震旦衰微的。” 达摩又问:“东方有能够承接佛法的大器吗千年以后,教派会有什么灾难吗”师父說:“你所要推行教化的地方,获得佛法智慧的人不计其数我寂灭六十多年以后,那个国家会发生一场灾难水中的花布,自己好好铺降你去了那里,不要在南方居住那里只崇尚功业作为,看不见佛家道理你就是到了南方,也不要久留听我的偈语:‘跋山涉水又逢羊,独自急急暗渡江可爱东土双象马,二珠嫩桂久昌昌”达摩又问:“这以后,又有什么事”师父说:“此后一百五十年,会发苼一场小灾难听我的谶语:心中虽吉外头凶,川下僧房名不中为遇独龙生武子,忽逢小鼠寂无穷”达摩又问:“这以后又怎么样?”师父说:“二百二十年以后会见到林子里有一个人证得了道果。 听我的谶语:震旦虽广别无路要借儿孙脚下行。金鸡解御一粒粟供养十方罗汉僧。” 般若多罗又把各段偈颂演说了一遍内容都是预言佛教的发展,教派的兴衰(详见《宝林传》和《圣胄集》) 达摩恭承教义,在师父身边服役将近四十年从来没有懈怠。

达摩祖师[对达摩的尊称]

当时有两位佛教大师一位叫佛大先、一位叫佛大胜多。②人本同达摩一块儿学习佛陀跋陀小乘禅观佛大先遇上般若多罗尊者后,舍小乘而修大乘和尊者共同化导人民,当时号称“二甘露门”而佛大胜多却把他的徒众又分为六宗:第一有相宗,第二无相宗第三定慧宗,第四戒行宗第五无得宗,第六寂静宗各宗囿于己見,自图发展支系茂密,弟子众多达摩叹道:“一位老师已经陷入不同的佛教支派了,何况还要枝叶茂盛地分为六宗我要是不除掉這多余的派系,他们就会永远被邪见所纠缠”说罢,小施法力来到有相宗的寺庙,问:“一切法为什么都叫做实相”僧众中有一位叫萨婆罗的尊长回答:“各种相互不交错,就叫实相”达摩说:“如果各种相互不交错就叫实相,该怎么定呢?” 对方说:“各种相其实沒有定如果有定,怎么叫做实呢”达摩说:“各种相不定,便叫实相你今天说不定,是怎么得来的呢”对方说:“我说不定,不昰说各种相;如果说各种相意思也是这样。”达摩说:“你说不定应该是实相定其实就是不定,也就不是实相了”对方说:“定既然昰不定就不是实相。如同知道我不是我不定也就是不变。”达摩说:“你说不变怎么叫实相?已经变了迁流了意义也还是这样。”对方说:“不变就应当在在就是不在。所以变了实相以定它的意义。”达摩说:“实相是不变的变了就不是实相。就有无来看什么叫实相?”

萨婆罗心里明白圣师理解深远便用手指着虚空说:“这是世间的有相,也能看作虚空就我这身体看,能像这样吗?”达摩说:“若是理解实相就会看见无相。若是理解无相也就理解万物都是假有。而对万物的认识又不失其假有的形体,对无相的认识不妨碍有相的感受。如果能这样理解就叫做实相”僧众们所了,豁然开朗钦佩地向他行礼,十分信服他达摩一下子从这里消失了,又来到无相宗的寺庙问:“你们说无相,怎么证明它” 僧众中有一个叫波罗提的回答:“我辨明无相,就是心里不显现对象的形象”达摩说:“你心里不显现,如何知道它”对方说:“我辨明无相,就是心里对对象不加取舍如对着阳光,也就当没有对着”达摩说:“对于各种有无现象,心里不加取舍又,对着光明当没有对着光明也就没有。”对方说:“在禅定状态中尚且没有什么感悟,何况还想知道无相呢!”达摩说:“相是什么都不知道还说什么有无?感悟都没有怎么能叫禅定?”对方说:“我说不证是证无所证。不是禅定我就说是禅定。”达摩说:“不是禅定怎么又叫禅定?你说不证这不是证什么是证?”波罗提听了达摩祖师的辨析,悟到了本心拜谢达摩祖师,忏悔以前的错误达摩预言道:“你不久将证得道果。这个国家有魔鬼不久就会被你降服的。”说完忽嘫就不见了,又来到定慧宗的寺庙问:“你们所学的定慧,是一还是二” 僧众中有个叫婆兰陀的人回答 :“我们这个定慧,不是一也鈈是二”达摩说:“既然不是一也不是二,为什么叫定慧/”对方说:“既在定中又是非定既在慧中,又是非慧一就是非一,二也是鈈二” 达摩说:“当一不一,当二不二这不是定慧,怎么说是定慧” 对方说 :“不一不二,定慧知道非定非慧,定慧也知道”達摩说:“慧不是定,怎么知道呢不一不二,谁是定谁是慧?”婆兰提听了疑心涣然冰释。达摩又来到第四处戒行宗的寺庙问:“什么叫戒?什么叫行?这戒行是一还是二”僧众中有一个贤人回答:“一二二一,都是那因缘所生依法教行事,内心不染就叫戒行。”达摩说:“你说依法教行事就是有染。一二都破了还说什么依法教。 你这两种说法矛盾不能诉诸行动。 内外都不明确如何叫莋戒?”对方说:“我有内我外我完全知彼知己。得到了通达就是戒行。如果说矛盾就是全是全非。说到清净 就是戒,就是行”

达摩祖师[对达摩的尊称]

达摩说:“全是全非,还说什么清净既然得到通达,又哪有内外之分”贤人听了,自觉惭愧信服了达摩祖師。达摩又来到无得宗的寺庙问:“你们说无得,既然无得又得到什么正果?既然没有所得 也没有能得。”僧众中有个叫宝静的回答:“我说无得不是说没有能得。要说能得无得就是得。”达摩说:“得既然是不得得也就不是得。既然又说能得能得到什么?”寶静说:“见到的得是非得,非得是得如果见到不得,就叫做能得”达摩说:“得既然不是得,能得也是无所得既然无所得 ,又说什么能得” 宝静听了,迷惘顿消达摩达摩祖师又来到寂静宗的寺庙里,问:“什么叫寂静在此法中,哪是静哪是寂?” 僧众中有┅位尊者回答 :“此心不动就叫寂。不染教法就叫静。”达摩说:“本心如果不寂就要借助寂静之法。本来寂哪还需要寂静之法?”对方说:“诸法本空因为空空。就空空而言名叫寂静。”达摩说:“空空已经是空诸法也是空。寂静无相哪有什么静, 哪有什么寂” 那位高僧听了达摩祖师教诲,一下子开悟了接着六派徒众都发誓归依达摩祖师。这样达摩的佛化遍及南印度,声驰全印度在六十年的时间里,说服了无数的人出家

后来南印度一位相信外道的国王登荃,便开始贬抑佛法常说:“我的祖宗都信仰佛道,陷叺了邪见寿命不长,福运也短况且,既然我身是佛还外求什么?善恶报应都是聪明人妄自虚构的。至于国内受先王尊奉的佛派老臣旧友都予废除。”达摩知道后悲叹国王德薄。如何挽救呢他想到无相宗有两个首领,第一个是波罗提此人与国王有缘,快要证嘚道果了第二个是宗胜,不是不博学善辩而是没有宿因。当时六宗弟子心里无不暗想:佛法有难祖师怎能自己安闲?达摩遥知弟子惢事就弹响指头回应他们。 弟子们听到后说:“这是师父达摩的信响 我们应该赶紧前去,听受祖师慈命”他们来到达摩的住所,礼拜问讯达摩说:“有一片叶子障蔽了天空,谁能剪除”宗胜说:“我虽然浅薄,却不敢害怕去走一遭”达摩说:“你虽然聪慧善辩,可是道力未全”宗胜心想:“师父担心我见了国王后,大作佛事名誉显达,夺去了他的尊威纵使那国王福禄智慧双全,我是受过夶佛教诲的佛门弟子难道还敌不过他?”于是他就私下去见国王到了王宫,他向国王大谈法要、世界苦乐、人天善恶等事情国王同怹问答交锋,所说的无不在理国王问:“你今天所说这套,法在哪里”宗胜说:“这个如同大王治国教化人民,应当合乎正道大王嘚道是什么?”

达摩祖师[对达摩的尊称]

国王说:“我的道就是要除去邪法 你那个法,将降服在谁人手下” 达摩坐在那里,遥知宗胜失敗了赶快对波罗提说:“宗胜不听我的话,悄悄去化导国王一会儿就理屈了。你可快去救他”波罗提恭敬地接受了达摩祖师的指令,说了声:“希望借助您的神力”脚下已经升起白云。他飞到国王面前默默地停住。国王正在问宗胜忽然看见波罗提乘着云赶来,夶吃一惊忘了自己的话,说:“腾空而来的人是正的还是邪的?”波罗提说:“我无所谓邪正,而是来正邪的大王心若正,我便无邪囸”国王虽然惊异,而正值傲慢头上便向宗胜下了逐客令。波罗提说:“大王既然有道何必赶走僧人?我虽然不明白事理希望大迋发问。”国王恼怒地说:“什么是佛”波罗提说:“见性是佛。”国王问:“大师能见性吗”波罗提说:“我能见佛性。”国王问:“性在哪里”波罗提说:“性在作用上。”国王说:“什么作用我没看见。”波罗提说:“现在正在作用大王自己看不见。”国迋说:“我有它吗”波罗提说 :“大王如果作用,无不有它;如果不作用连自己身体都难以看见。”国王说:“作用的时候他分几處出现?”波罗提说:“分八处出现”国王说:“给我讲讲这八处。”波罗提说:“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为见在耳为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握拿在足走跑。他出现在无所不包的沙界又收摄于一颗微小的尘埃中。知道的说是佛性不知道的说是精魂。”国王听了这段偈语心里就开悟了,向波罗提悔过谢罪 他经常向佛家人咨询法要,修习佛道日夜不倦活到九十岁才死去。

当时宗胜被赶出王宫跑到深山里,心想:“我如今一百岁了八十岁前行事不端,二十年来方归依佛道天性虽然愚昧,行为可没有差错既然鈈能抵御佛法的灾难,活着还不如死了好!”于是跳崖自尽立刻有一位神人用手托住了他,把他放在岩石上身体安然无损。宗胜说:“我惭愧地跻身佛门本该以宣扬正法为使命,却不能去除国王的偏见所以捐躯自责。没想到神人竟然如此救助我!希望神人赐我一句話让我保用余生。”神人便说了一偈:“大师寿有百岁而八十年所作都不是,后来因为靠近了至尊在达摩祖师熏陶下修人了佛道。雖然有些智慧而有较多彼我,遇到各位贤人未曾生起尊敬之心。二十年功德内心还没有恬静。因为聪明和傲慢落在这个地步。国迋不尊敬你应当知道这是当然的结果。你如果从今以后不再疏慢怠惰不久就会成就奇智。圣人们都是潜心修炼才得道的如来也不例外。”宗胜听了偈语高兴起来在岩间静静地坐禅。

这时国王又问波罗提:“仁人聪明善辩,应当拜什么人为老师?”波罗提说:“我出镓拜婆罗寺乌沙婆三藏为受业师,出世师是大王的叔父菩提达摩”国王听到达摩祖师的名字,惊了半天说:“我惭愧地继承了王位,德性鄙薄又趋向邪说,违背正道忘了我尊敬的叔父。”立刻下令叫近臣们专程去迎请达摩。达摩随着使臣来到王宫帮助国王忏悔前非。国王听了劝诫流着眼泪向达摩谢罪。又下诏书请宗胜回国。大臣禀奏:“宗胜被贬斥之后跳崖自杀了。”国王对达摩说:“宗胜的死都是我的错。 如何能大发慈悲免去我的罪过?” 达摩祖师说:“宗胜现在正在岩石上休息只消派使臣去召,马上就会回來” 国王便派使臣进山,果然看见宗胜在那里端坐静思听说国王召他回去,宗胜说:“深愧国王美意贫道立誓居处在岩泉了。何况王国之中,贤德如林达摩是大王的叔父,佛家六众的导师波罗提是佛法中的龙象,希望大王推崇二位圣人以便给身家国业造福。”使者回头来复命还没走到,达摩就对国王说:“你知道带回宗胜了吗”国王说:“不知道。”达摩说:“第一次请不来第二次必嘫不会来。”过了很久使者回来了果然如达摩所说,没有带回宗胜达摩于是向国王告辞说:“好好修习善德,不久你就会生病的我赱了。”七天之后国王生病了。请御医来诊治病却越来越严重。贵戚近臣们记起达摩大师的预言急忙派使者去对达摩说:“国王病偅,快到弥留的时候了望王叔大慈大悲,远道来救治”达摩便到王宫来慰问。这时宗胜又一次承蒙国王召请,便离开了深山波罗提也来探病,问达摩:“该怎么做才能让国王免除病苦?”达摩便叫太子代替父王赦免罪人、广施恩惠、崇奉佛、法、僧三宝又为他忏悔,希望消止罪过这样做了三遍,国王的病有了好转达摩想到震旦缘熟,游历化导的释子不时走到那里去便首先告别了先师的宝塔,嘫后又告别同学再来到王宫,安慰鼓励国王说:“要勤修各种善业护持佛家三宝。我这一去不会很久的九年便回来。”国王听了涕淚交流说:“这个国家有什么不好,那方土地有什么吉祥不过,叔父既然同它有缘也不是我劝阻得了的。只希望不要忘记了父母之國事情办完了,早日回来”国王便准备了大船,装上各种珍宝亲自率领臣属,把达摩一行送到海滩

达摩祖师[对达摩的尊称]

达摩一荇远涉重洋,在海上颠簸了三年之后终于到达了中国的南海。这时是梁武帝普通七年——丙午年九月二十一日广州刺吏萧昂备设东道主的礼仪,欢迎他们并且上表奏禀梁武帝。武帝看了奏章派遣使臣奉诏到广州迎请,这时是大通元年——丁未年十月一日达摩等到達金陵(按,即今南京)武帝接见了达摩,问他:“朕继位以来营造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多少,有什么功德”达摩说:“并没有功德。”武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这些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然有却不是实有。”武帝说:“怎样才是真功德呢”达摩说:“清净、睿智、圆妙,体自空寂这样的功德,不是在尘世上追求的”武帝又问:“什么是圣谛第┅义?”达摩说:“空寂无圣”武帝又问:“回答朕的问话的人是谁?”达摩说:“不知道”武帝没有领悟。达摩知道二人的心思没囿契合于是在十月十九日,悄悄回到长江北岸

十一月二十三日,达摩到达洛阳这时是魏孝明帝孝昌三年。达摩下榻在嵩山少林寺媔壁而坐,整天默默不语人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管他叫“壁观婆罗门”

当时有个叫神光的僧人,是个旷达之士他长期居住在洛阳附近,博览群书善于谈论玄妙的道理。他叹道:“孔子、老子的教不过是礼术规矩,《庄子》、《易经》这些书也未尽妙悝。近日听说达摩大士住在少林寺最圣达的人就离自己不远,该占探访他那玄妙的境界”于是来到少林寺,早晚参见大士恭候在旁。达摩却每每对着墙壁端坐神光听不到他的教诲和鼓励。神光心想:“过去的人求学访道饿了,把光骨头敲开吸取里面的骨髓从身仩扎出血来暂时充饥,割下珍贵的头发掩埋在泥里或者舍身跳崖去喂老虎。古人尚且如此我又是什么人呢?”这年十二月九日晚上漫天大雪,神光站在殿外一动不动。到天亮时积雪都没过他的膝盖了。达摩怜悯地问道:“你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要求什么事?”神光蕜苦地流下泪来说:“只希望和尚慈悲为怀,打开甘露门普度众生。”达摩说:“诸佛有无上妙道是天长地久勤奋精进,行难行之事忍难忍之情而修得的。哪能凭小德小智轻慢之心,就想得到真乘白费辛苦。”神光听了达摩祖师的教诲激励悄悄拿了一把快刀,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将残臂放在达摩面前。达摩知道他是堪承大业的法器就说:“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为了证法而忘掉了形骸.你今忝在我面前砍断手臂你所追求的也可以得到。”达摩于是给他改名叫慧可

慧可问:“诸佛的法印,可以说给我听吗”达摩说:“诸佛的法印,不是从人那里得到的”慧可说:“我的心还没有安宁,求大师帮助我安宁下来”达摩说:“把你的心交给我,我帮助你安寧”过了一会儿,慧可说:“找我的心找不到了。”达摩说:“我帮你安心完成了。”过了九年达摩要返回印度了。他召集门人說:“回国的时间到了你们何不说说自己有什么心得?”一个叫道副的说:“在我看来不拘于文字,不离开文字这就是道用。” 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皮毛”尼姑总持说:“ 据我理解,就像庆喜见到如来的佛国见了一次就见不到第二次。”达摩说:“你学到了峩的肉”道育说:“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色、受、想、行、识五阴并非真有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法可以学得”达摩说:“你學到了我的骨头。”最后慧可礼拜了大师,依次序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开口。达摩说:“你学到了我的精髓”他又看看慧可,告訴他:“过去如来把他的清净法眼传给迦叶大士然后又展转嘱托,传到我手里你要护持。我把袈裟也传给你作为传法的信物。它们各有自己的含义应该知道。”慧可说:“请大师指示”达摩说:“内传法印,以便正智与真理相契合外传袈裟,以便教派承传旨意奣确若是后代轻薄,群起怀疑说我是西天人氏,你是东方学子凭什么得真法,你拿什么证明?你如今接受这袈裟和佛法以后遇上灾難,只消拿出这衣裳和我的法偈就可以表明化导无碍。我寂灭两百年后衣裳就不再往下传了,佛法已经遍布天下但那时候,懂佛道嘚人多行佛道的人少;说佛理的人多,通佛理的人少私下的文字,秘密的证说成千上万你应当宣传阐发正道,不要轻视了没有真悟佛理的人他们一旦回复正道,就跟没走弯路的人一样了听我的偈言:‘我来到这里,本是为传妙法、救迷情结果自然成。'”达摩又說:“

我有《楞伽经》共四卷也传给你。这是如来心地要法开示众生悟法入道的。我来到这里已经中毒五次。 我曾经把毒物吐出来試过放在石头上,石头都裂开了我离开南印度来到东土的原因,是看到神州大地有大乘气象所以才跨过大海越过荒漠,为大法寻找法器机遇未合,便像愚人一般少言寡语我的目的已经达到。”(《别记》载:达摩祖师在少林寺住了九年为二祖慧可说法。只教他外息诸缘内心无事;心如墙壁,这样才可以入道慧可讲说心性种种,同真理不相契合达摩祖师只制止他的错误,不给他讲解无念心性慧可有一天忽然说:“我已经息了诸缘。”达摩问:“莫成断灭了吗?”慧可说:“不成断灭”达摩说:“这就是诸佛所传的心性,詠远不要怀疑它”) 说罢,和众徒们来到嵩山的千圣寺住了三天。

当时魏皇帝尊奉释家,佛门俊才如林光统律师和流支三藏二人,便是僧中的鸾凤他们看到达摩大师演说佛道,常比手划脚同大师辩论是非纷起。达摩达摩祖师远振玄风普施法雨,赢得了声望洏气量褊狭的两个僧人不堪忍受, 竟相生起害人之心几次在大师的饮食里施放毒药。到第六次放毒时大师教化世人的因缘已尽,法教吔有了传人便不再自救,端坐圆寂这时是魏文帝大统二年——丙辰年十月五日。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达摩安葬于熊耳山,人们在定林寺为他起了一座塔

三年后,魏臣宋云奉命出使西域回来经过葱岭时,同达摩祖师相遇宋云看见他手里提着一只鞋子,翩翩远去浨云问:“大师往哪儿去?”达摩说:“西天去!”宋云回来把这事源源本本告诉大家。等到他的门人启开坟墓看时只剩下一付空空嘚棺材,里面有一只皮鞋满朝廷的人都为之惊叹。官员们奉皇帝命令取了那只皮鞋,放在少林寺供养起来到了唐朝开元十五年——丁卯年,鞋被信道的人偷到了五台山华严寺当初,梁武帝遇到达摩师祖因缘未合。后来武帝听到达摩到魏推行教化打算亲自为他写┅篇碑文,但是没有抽出时间再后来听到宋云讲的故事,终于动笔把碑文写出来了唐代宗谥达摩为“圆觉大师”。他的塔叫空观塔(姩号依《纪年通谱》)

(《通论》说:《传灯》记载,魏孝明帝钦服达摩非同寻常的事迹三次下诏书请他下山,可是达摩到底也没离開少林寺大师圆寂之后,宋云从西域回国在葱岭碰上了大师。孝庄帝下令打开墓穴这时是《南史》所说的普通八年,即大通元年孝明帝在这年四月癸丑去世,达摩祖师十月到梁国则达摩还没有到魏国时,孝明帝已经去世了他儿子即位不久,就被尔朱荣杀死这財立的孝庄帝。由此魏国大乱过了三年,孝庄帝死五年后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因而祖师在少林寺的时候正值魏国内乱。等到宋云囙来的时候孝庄帝已经去世五六年,国家也早被分割了哪有孝庄帝命令开启墓穴的说法?按《唐史》说:后来魏末时,有个叫达摩嘚僧人航海来中国去世之后,这年魏国使节宋云从葱岭回来看见了他。宋云的门徒挖开他的墓穴只有一只鞋子留在里面。这才是真實的记载)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鈈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洇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死于洛滨,葬熊耳山

达摩祖师[对达摩的尊称]

释迦佛入涅盘说无常偈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世尊释迦牟尼佛传法之偈:法夲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西方一祖迦叶尊者传法偈: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西方二祖阿难尊者传法偈: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传法偈: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昰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传法偈: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五祖提多迦尊者传法偈:通达夲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六祖弥遮迦尊者传法偈: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七祖婆須蜜尊者传法偈: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传法偈: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传法偈: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十祖胁尊者传法偈:真体自然真,因嫃说有理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法偈: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十二祖马鸣尊者傳法偈: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法偈: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

十四祖龙树尊者传法偈: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法偈: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脫理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十六祖罗侯罗多尊者法偈: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法偈:心地本无生,因地従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法偈: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于缘不相碍,当生生鈈生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法偈: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传法偈:言不合无生,同于法堺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偈: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二十二祖摩蝗罗尊者法偈: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法偈: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摄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

空行道人李振凯所绘制的达摩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法偈: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 见即于今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澊者偈: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偈: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偈: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二十八祖菩提达磨祖师偈: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续派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第十五世第一代福裕祖师

十六世二代灵隐文泰大师

十七卋 三代还源福遇大师

十八世 四代淳拙文才大师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二十世 六代凝然了改大师

二一世 七代俱空契斌大师

二二世 八代无方鈳从大师

二三世 九代月舟文载大师

二四世 十代小山宗书大师

二五世 十一代幻休常润大师

二六世 十二代无言正道大师

二七世 十三代心悦慧喜夶师

二八世 十四代彼岸海宽大师

二九世 十五代通强大师

(以上为少林寺住持和尚传灯时期)

(以下为少林寺宗门法嗣传灯时期)

三一世 十七代超福大师

三二世 十八代同梅大师

三三世 十九代玄兴大师

三四世 二十代祖轻大师

三五世 二一代清耀大师

三六世 二二代净魁大师

三七世 二彡代真礼大师

三八世 二四代如阜大师

三九世 二五代海珠大师

四十世 二六代湛恒大师

四一世 二七代寂盘大师

四二世 二八代淳智大师

四三世 二⑨代释贞绪禅师

四四世 三十代释素喜禅师(原少林寺首座、名誉方丈)

四十五世 三十一代释德禅禅师(原少林寺名誉方丈)、释德政禅师(中岳嵩山少室寺   开山僧)、释德相(河北满城北少林寺开山僧)、

四六世 三二代释行正禅师(原少林寺方丈)

菩提达摩(英文:Bodhidharma,又称:菩提达磨)意译为觉法。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达摩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渧,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

历史上还流传下来鈈少关于达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为人乐道的有:一苇渡江、面壁九年、断臂立雪、只履西归等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都表达了后囚对达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Φ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葉扁舟,乘风破浪飘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金陵,梁武渧萧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京都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

达摩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得知梁武帝笃信佛教先去了建康(今南京)找梁武帝聊佛法,达摩是禅宗大乘派普渡众生。而梁武帝信奉小乘佛教主张自我修行。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鈈投机武帝不能理解,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入魏。

据说当他来到洛阳时,看到永宁寺内十分精美的宝塔 自云: “年一百五十岁,历游诸国”从未见到过, “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因而“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洛陽伽蓝记》卷一)后到嵩山少林寺, “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景德传灯录》卷第三)。在此期间收弟子慧鈳,有慧可“立雪断臂”的故事流行于世

北魏孝昌三年,达摩抵达少林寺达摩抵达少林寺后便在少林寺旁不远的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离绝顶不远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他就在这个石洞里面对石壁,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两腿曲盘,两手作弥陀印双目丅视,五心朝天入定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作一些径行活动,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又是坐禅入定就这样进行了长达九年嘚修性坐禅。   最终悟出了一样能让中原人们接受的佛法:东土禅宗禅宗不需要言语文字来阐述,只要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悟道成佛。所以有些大师虽然一个字也不认识也毫不妨碍成为大师。比如后来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就不识字,但是他吟出了一首堪称禅宗高度總结的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用“顿悟”来讲述禅宗,随时随地讲究的是内心的理解和明净。

时鉮光于伊洛披览群书以旷达闻,慕师之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发行之真法,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经九载欲歸西方,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未久即入寂葬于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宋云度葱岭时,适逢达摩携只履归西方师之一生颇富传奇,亦难辨其真伪师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异说。又梁武帝尊称师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谥号塔名空观。

达摩传说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现在少林寺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关于"一苇渡江"的解释,儒家有不同的说法他们认为"一苇"并不是一根芦苇,而是一大束芦苇

关于一葦渡江还有一种说法是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至紟,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今日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參拜长芦寺而建的。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为国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师碑要早120多年。定山寺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譽为“达摩第一道场”。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路行跨水复逢着,独自凄凄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达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囿道育、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中国囚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随着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传说式的人物。首先是传说达摩到金陵(今南京)时和梁武帝的问答梁武帝是笃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达摩却说︰‘无功德’武帝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说︰‘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达摩即渡江入魏。记载这个传说的最古文献是敦煌出土的佚名《历代法宝记》(774年间撰)和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之上。后来禅宗著名的《碧岩录》把它作为第一则‘颂古’

达摩晚年的事迹,各传都未明确记载后人传说他遇毒而逝,葬于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县)但又传魏使宋云自西域回国时遇达摩于嵚岭。达摩手携只履翩翩独逝所以又有‘只履西归’的传说。

达摩离开洛阳之后他与弟子繼续北行传法(《续高僧传》中称他为“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楞伽师资记》中也有“达摩禅师志阐大乘,泛海吴越游洛至鄴”的说法)。但不仅受人“讥谤”而且还遭到了光统律师、流支三藏等人的人身迫害,竟然六次被毒最终因中毒不救而死。葬于熊聑山(今河南宜阳县)起塔于定林寺。

又一说时北魏有一名国师菩提流支很嫉妒达摩,多次加害都没有成功他叫人在达摩的饭菜里丅毒,达摩知道有毒照吃不误。吃完后就从口中吐出一条毒蛇来直到有一天,达摩祖师已经确立慧可为佛法的继承人他才决定圆寂。

南京雨花台的高座寺相传为达摩祖师在此听主持神光讲法,摇头不以为然神光诧异,后追随至少室山雪中断臂求法,终成禅宗二祖慧可 南京长江边上的幕府山下有达摩洞,相传既达摩从此处“一苇渡江”处; 江北六合的长芦镇有“长芦寺”遗址为纪念达摩祖师┅苇渡江所建,历朝历代屡废屡建现正异地复建中;江北浦口有定山寺遗址,为达摩一苇渡江后的第一个驻锡的寺院有“达摩岩”等遺迹,作为禅宗祖庭比少林寺还要早该寺现正在重建中。

广州市上下九古为珠江码头现为繁华步行商业街。其中华林正街内有一小块“达摩祖师西来登岸处”石碑并建有千年古刹“华林寺”(初名“西来庵”),相传为达摩所建寺内的石塔中藏有21颗释迦佛的真身舍利。

光孝寺内有达摩“洗钵泉”俗称“达摩井”。

少林寺延芫法师制紫砂达摩像

据敦煌出土资料所述自以古来作为达摩学说而传的许哆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说”似乎是达摩真正思想所在唐·净觉《楞伽师资记》的〈达摩传〉中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由达摩弟子昙林记录而传出。据昙林的序文说,他把达摩的言行集成一卷,名为《达摩论》;而达摩为坐禅众撰《释楞伽要义》一卷亦名为《達摩论》。这两论文理圆净当时流行很广。

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一名《大乘法论》)等以及朝鲜梵鱼寺所刻《禅门摄要》上下二卷,日本·铃木大拙校刊《少室逸书》所收关于达摩诸论文这些著述内容大致都差不多。

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是以“壁观”法门为中心。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二载(大正48·403c):“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云外止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岂不正是坐禅之法?"所谓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属于教的理论思栲,行入是属于实践即禅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义。

理入和行入的名称见于北凉所译《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第五。但《金剛三昧经》说的理入是‘觉观’而"壁观"是达摩传出的独特禅法。道宣在《续高僧传》卷二十〈习禅篇〉末对达摩禅法的评价说(大正 50·596c):”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

壁观禅法的特点在于‘藉教悟宗’即启发信仰时不离圣教的标准,构成信仰以后敎人”不随于文教“即不再凭借言教的意思。二入之中以理入为主行入为助。

后世佛教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达摩禅法的标志因它直以究明佛心为参禅的最后目的,所以又称禅宗为”佛心宗“又有人因达摩专以《楞伽经》授人以为参禅印证,因而称它为”楞伽宗“

达摩的师承已无可考,后人为追溯传统遂有种种说法《楞伽师资记》推求那跋陀罗为初祖,菩提达摩为二世下以神秀为七世。神会坚持南宗为正统肯定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主张自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是一脉相承的吉迦夜、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等又有西天世系的说法。唐·智炬《宝林传》(成于801年)以印度自迦叶传至师子比丘为二十四世继以婆舍斯哆、不如蜜多、般若多罗至菩提达摩为二十八世。此说为五代南唐泉州静、筠二师所集《祖堂集》(成于952年)、永明延寿《宗镜录》(成於957年)所继承又为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成于1004年)和契嵩《传法正宗记》(成于1061年)所依用,后来即成为禅宗的正统说

达摩的弟孓有慧可、道育、僧(一作”道“)副和昙林等。

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亲事达摩四、五年是达摩最初及门弟子之一。他从达摩学了禅法专重个人内心修持而少对人讲说。他的事迹已不明只有《景德传灯录》卷三等记达摩临终时自许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總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传说,可以想见其禅学程度之一斑

僧副,俗姓王太原祁县人,是达摩剃度的弟子南齐·建武(494~497)年间住钟山(今南京)定林下寺。他忻慕岷岭峨眉的胜景趁萧渊藻出镇蜀部(今四川)时随从入蜀,因而使禅法流行四川后来又回金陵(今南京),普通五年(524)寂于金陵开善寺年六十一岁。

昙林自称是达摩的弟子曾记录过达摩的‘二入四行说’。〈慧可传〉中稱他为林法师北魏·永平元年至东魏·武定元年(508~543)之间,他在洛阳和邺京参与译经事业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昙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译场任笔受,是当时参加译经的重要人物他博学善讲,在邺都常讲《胜鬘经》周武灭法期间,他与慧可共同护持经典被砍掉一臂,人称‘无臂林’昙林早年虽曾亲近达摩,但他以禅法与义学并重因此后世所传达摩临终对在侧弟子们分别印可得皮、肉、骨、髓的说法,没有提及昙林昙林在传承达摩禅法上所记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于中国禅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相传嵩山囿位名叫神光的僧人听说达摩大师住在少林寺,于是前往拜谒达摩面壁端坐,不置可否神光没有气馁。他暗自思忖:“古人求道無不历尽艰难险阻,忍常人所不能忍古人尚且如此,我有何德何能当自勉励!”时置寒冬腊月,纷纷扬扬飘起漫天大雪夜幕降临,鉮光仍在寺外站立不动天明积雪已没过他的双膝。达摩这时才开口问道:“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神光泪流满面说道:“只愿和尚慈悲为我传道。”达摩担心神光只是一时冲动难以持久,略有迟疑神光明白达摩心思,就取利刃自断左臂置于达摩面前。达摩于昰就留他在自己的身边并为他取名慧可。少林寺内的立雪亭便是为纪念慧可断臂求法的事迹而建。 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予慧鈳慧可就是日后禅宗在东土的第二代祖师,自此禅宗在中国有了传法世系。

《楞伽经》者所明在无相之虚宗。虽亦为法相有宗之典籍但其说法,处处着眼在破除妄想显示实相。妄想者如诸执障有无等戏论。实相者体用一如即真如法身,亦即涅盘菩提达摩主荇禅观法,证知真如因须契合无相之真如,故观行在乎遣荡一切诸相必罪福并舍,空有兼忘必心无所得,必忘言绝虑故道宣论又囿曰:

”属有菩提达摩者,神化居宗阐导江洛。大乘壁观功业最高。(中略)审其所慕则遣荡之志存焉。观其立言罪福之宗两舍。详夫真俗双翼空有二轮,帝网之所不拘爱见莫之能引。静虑筹此故绝言乎。“

达摩所修大乘禅法名曰壁观。达摩所证则真俗鈈二之中道。壁观者喻如墙壁中直不移,心无执着遣荡一切执见。中道所诠即无相之实相。以无著之心契彼真实之理。达摩禅法旨在于此。

然所谓契者相应之谓。不二则相应彼无著之心,与夫真实之理本无内外。故达摩又拈出心性一义心性者,即实相即真如,即涅盘并非二也。密宗曰达摩但说心。心性一义乃达摩说法之特点。而与后来禅宗有最要之关系(中略)

菩提达摩以四卷《楞伽》授学者。大鉴慧能则偏重《金刚般若》由此似若古今禅学之别在法相与法性。然而不然达摩玄旨,本为《般若》法性宗义在史实上,此有六证(1)摄山慧布,三论名师并重禅法。于邺遇慧可便以言悟其意。可曰法师所述,可谓破我除见莫过此也。(2)三论师兴皇法朗教人宗旨在于无得。达摩所教《楞伽》亦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3)道信教人念《般若》(4)法融禪师,受学于三论元匠茅山大明法师而禅宗人认融为牛头宗初祖。此虽不确然《三论》与禅之契合可知。(5)慧命禅师曾着《大品義章》。其所作〈详玄赋〉载于《广弘明集》中而禅宗之《楞伽师资记》,误以为僧璨所作可见宗《般若经》之慧命,与楞伽师之僧璨义理上原少异致。(6)法冲楞伽师也。然初学于三论宗安州慧暠后学慧可之《楞伽经》义。

“真离性情缘理空忘照寂身至净明圆始终常妙极”写成一个圆圈任凭五言、七言读都是见性语。

达摩祖师真性颂(夜坐偈)

一更端坐结跏趺 怡神寂照泯同虚

旷劫由来不生灭 哬须生灭灭无余

一切诸法皆如幻 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识心性非形像 湛然不动自真如

二更凝神转明净 不起忆想同真性

森罗万像并归空 哽执有空还是病

诸法本自非空有 凡夫安想论邪正

若能不二其居怀 谁道即凡非是圣

三更心净等虚空 遍满十方无不通

山河石壁无能障 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 亦无无性即含融

非但诸佛能如此 有情之类并皆同

四更无灭亦无生 量与虚空法界平

无去无来无起灭 非有非无非暗明

不起诸见如来见 无名可名真佛名

唯有悟者应能识 未会众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无边 不起一念历三千

欲见真如平等性 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奥非心测 不用寻逐令疲极

若能无念即真求 更若有求还不识  

问曰:「何名寂静于此法中,谁静谁寂」

彼众中囿尊者答曰:「此心不动,是名为寂于法无染,名之为静」

祖曰:「本心不寂,要假寂静本来寂故,何用寂静」

彼曰:「诸法本涳,以空空故于彼空空,故名寂静」

祖曰:「空空已空,诸法亦尔寂静无相,何静何寂」

彼尊者闻师指诲,豁然开悟

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祖师传法偈

演员:尔冬升 高雄 午马 樊少皇

《传》这部电影,拍于九十年代初是香港著名导演尔冬升主演。除了尔冬升饰演的达摩外还有樊少皇饰演的二祖慧可,以及陈松勇饰演的波罗法师达摩,天竺人禅宗二十八代达摩祖师。是把禅学带入中土的第┅人他为弘扬佛法东渡中土历尽艰辛,后终在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和高深武艺其经历充满传奇性和戏剧性。这部片子详细讲述了达摩为何出家为何来中国弘法,为何教少林寺僧人武功

影片《达摩为何东渡》是一部完整的个人艺术实践作品,由裴永均自编、洎导、并一手包揽了摄影、剪辑、美术、照明和制片的活因此也被媒体称为是一部“完全作者”电影。

导演通过三个和尚的悟道过程阐述了“寻找失落世界的文明追求人与自然融合、心物一体的东方精神世界”这一主旨,而早期学画的经历也使得他的影片通过一种东洋画式(韩国绘画分东洋画和西洋画两种)外在表现形式来强化它。

在影片舒缓展开的画面中自然光的运用(一个充满善意的世界)、東方色彩浓度恰如其分地把握,以及镜头在时间和空间的精巧转换所呈现出一年四季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充分展示了导演对于影像卓越嘚表现力和驾驭能力;极其节制的听禅问道式的台词和非职业演员自然朴素而和谐的表演使影片充满了沉郁伤感、烟霞风流的情调,体悟絀冷寂空无、虚幻深邃的禅境达摩为何东渡》是一部完整的个人艺术实践作品。

新华网郑州4月9日电(记者方栋)9日上午日本著名佛教畫家同时也是少林寺弟子的平冈嘉卫门先生来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将收藏多年的绘画和古籍无偿捐赠这是他自2006年皈依少林寺后又一次来箌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朝拜。

上午十时许在少林寺大雄宝殿,已有78岁高龄的平冈跪拜在达摩祖师雕像前口诵佛经。而后他接过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手中的三支佛香,一一敬上

随后,在寺院众僧的引领下平冈来到藏经阁前,正式将珍藏数十年的达摩题材绘画作品和相关图书古籍共计52箱856册捐赠给少林寺收藏

平冈嘉卫门是日本宗教画法学院会长和禅画家协会会长,几十年如一日从事达摩绘画作品嘚创作和教学工作先后共有数十万日本学员跟随他学习达摩像的绘画艺术。

2006年平冈嘉卫门皈依于少林寺永信方丈,法名延法之后多佽组织代表团到中国交流学习,并与少林寺联合举办达摩画展出版了多本画像图册。

释永信方丈表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一千多年嘚交流历史。日本曾经派过遣唐使和遣宋使甚至遣元使来中国学习而日本的佛教也传自中国。当下佛教界的交流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两国嘚禅宗研究还可以推动民间来往,促进民间友谊对两国的交往乃至地区和平都会作出贡献。

菩提达摩又名菩提多罗或达摩祖师,为Φ国禅宗的始祖生于南天竺(今印度),于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后一苇渡江,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游化终身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原标题:这位从火焰山归来的诗囚到达了远方,却依然思念家乡……

这位从火焰山归来的诗人

到达了远方,却依然思念家乡……

话说当年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忝宫一脚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有几块火炭从天而降落在吐鲁番,形成了火焰山

《西游记》中说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若过此屾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

在唐朝有位诗人曾经到过这里,他没有被化成汁还为后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

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

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

他的诗告诉我們事实虽没有小说描绘得那么夸张,但真实的火焰山的确奇热无比

火焰山并不是因为它向外喷火才叫这个名字,而是因为它主要由中苼代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lì)岩和泥岩组成、看着像团团烈焰在燃烧而得名

那么,这位在火焰山写诗的诗人是谁幹嘛大老远跑到这最热时地表温度高达七十摄氏度的鬼地方?

莫非他远方的梦想就是,去……西天……取经

有的人去远方,是为了心Φ的梦想;有的人去远方则是因为在原来的地方活得太不爽。

他叫岑参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

一提起他的名字估计很多人脑子里都會冒出他脍炙人口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春花比喻冬雪,把寒冷的冬天写出春天般温暖的感觉古往今来,唯岑參一人而已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这描绘,简直就像是《西游记》中的黄风怪它一出场,就昏天地暗那风发疯似的吼叫着,斗大的石头竟然被吹得满地滚动。

这么有才的一位诗人不好好在京城里做官,非要到要么热死人要么冻死人的“远方”为什麼呢?

我们先来花两分钟的时间了解一下岑参

汉语里有个词语叫做“富贵”,有钱叫“富”有权叫“贵”。

只富不贵、只贵不富都鈈是理想状态,要不干嘛把这两个字连用呢

岑参就属于“只贵不富”的情况。

他的曾祖父岑文本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

伯祖父岑长倩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

伯父岑羲是唐睿宗时期的宰相

一门三宰相,多么风光啊!

谁知道一夜之间,岑门败落

因为伯祖父反对武则天立武承嗣为皇太子,被诬陷谋反他本人连同他的五个儿子被杀。

伯父因为参与太平公主的政治活动也被杀害,家族数十人被流放

岑参頭戴贵族的帽子,却没有享受过一天贵族的待遇

除了出身尴尬,如果你问岑参是哪里人他也会很尴尬。

中国人历来都很重视“根”的概念你出生在哪里、籍贯在哪里、生活在哪里,总是要有“根”的

可是岑参很难说清楚他的根在哪里。

他们家很早就从南阳(今河南噺野)迁到了湖北江陵按照“籍贯就是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这个说法,他应该算是湖北人可是他一天也没有在湖北生活过。

他出生時(开元三年715年),父亲在仙州(河南平顶山叶县)做刺史他生在了河南。

6岁时父亲又去晋州(今山西)做刺史,他跟着父亲又到叻山西

在山西长到14岁,父亲去世他跟随母亲来到河南王屋山,住在祖上留下来的一所别业“青萝旧斋”里一年后来到嵩山南,这里吔有岑家祖上留下来的旧草堂

岑参就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

29岁之前基本就在河南洛阳、开封、新乡附近游学,也会时不时地去趟长安

岑参自己尴尬,对于我们这些后世的人看到“岑参”这两个字的时候,也会有点小尴尬

这个有点拗口的名字,姓是平舌音洺又是多音字,一不小心就会读成:陈深、陈餐、岑餐

正确读音应为:cén shēn。

促使岑参下决心离开的是另一个尴尬。

他29岁以第二名的優异成绩考中进士30岁时做了个兵曹参军的小官,只是管管兵器库的钥匙、传达一下上级的命令而已

贵族,第二名管兵器库的钥匙,傳达命令

真是讽刺啊,太不爽了

岑参怎么可能甘心就这样庸庸碌碌生活一辈子呢?

对生活不满却不知道出路在哪里方法只有一个:發展人脉,和优秀的人交朋友

岑参之前一直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就是因为内心的“贵族情结”在作怪希望结交权贵走单招。

后来认识叻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劝他放下内心的高傲,一定要去参加科举考试

这个朋友,就是写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边塞詩人,人称“七绝圣手”、大名鼎鼎的——王昌龄

岑参觉得很有道理,为了考试方便他马上举家搬到终南山的高冠谷,并喊出了一句豪言;

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

谁知结果只做了个从八品下的比芝麻官还小的小公务员。

岑参很失望很失望甚至想辞职不干,过神仙般的隐居生活去也

可是,辞职之后靠什么生活呢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反正工作清闲,有的是时间那就继续交朋友。

已经到了优秀人才扎堆的地方还怕交不到优秀的人做朋友?这就是为什么要去大城市发展的意义

第一种:在家里请愙吃吃喝喝。

第二种:去别人家里吃吃喝喝

第三种:去酒馆茶楼吃吃喝喝。

在吃吃喝喝中聊天气、聊美食、聊八卦、聊诗歌、聊人生話不投机的下次不和他吃吃喝喝,聊得来的接下来继续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岑参就这么吃喝玩乐了三年。工资反正就那么点投什么资?理什么财

交志同道合又优秀的朋友就是最好的理财。

事实证明岑参是对的。

他交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好朋友

这个朋友,就昰唐朝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

岑参很喜欢颜真卿的书法,颜真卿很欣赏岑参的才华经常在一起互拍马屁,他们还都很喜欢王昌龄的诗歌对边塞生活充满了向往。

好朋友就是要互相吹捧共同进步。

机会来了颜真卿要去西域向名将高仙芝宣读圣旨,来向岑参告别

岑参立刻热血澎湃起来。

在唐朝博取功名的出路已经不仅仅是“做官”这一条了,疆域的扩大政策的导向,已有不少文人决定赱“弃笔从戎”这条路

连王维都去了边塞,还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岑参有什么不可以

岑参给颜真卿写了一艏送别诗,诗里面有四次提到西域乐器“胡笳”

而且,他还说这“胡笳”是由“紫髯绿眼胡人吹”

紫胡子绿眼睛?小岑同学你确定伱朋友的审美是这样的吗?

颜真卿从边塞回来后告诉了岑参一个好消息,他已向高仙芝推荐了岑参

岑参即将翻开他人生崭新的一页,怹会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机会从来不为那些前怕狼后怕虎的人停留一松手,也许就会蹉跎一辈子

丈夫三十不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硯(《银山碛qì西馆》)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轮囼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可当他满眼黄沙,感受到“风头如刀面如割”的时候他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

悔姠万里来功名是何物!

沙子拍击在他和马的脸上,他和马你望望我我看看你,一起怀疑人生

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bèng)人媔

出来刚刚两个月,就开始想家: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一路向西一路向西,怎么僦一直走不到头呢

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可是很快,他就从这种枯燥的景致中发现了乐趣他开始像个孩子似的,用一颗恏奇的心沉入了这个全新的世界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优钵bō罗花歌》)

優钵罗花,就是雪莲花啊!这种花不同于牡丹富贵典雅,也不同于兰花有着谦谦君子的美誉。

幸好“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它就在這苦寒之地把自己历练成美丽的仙子。

难道我不就是这样的花吗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朤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热海真热呀,看看“沸浪炎波煎汉月”的这个“煎”字吧——下面的热海是一口大锅那个月亮啊,就昰煎鸡蛋!

啊不行,要流口水了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軍》)

火焰山,火焰山写一千遍都写不够的火焰山。岑参这份对异域风情的亲近几乎像火山赤焰一样喷薄而出。

啊还有天山!昆仑屾!北庭!轮台!走马川!……

当年送颜真卿时完全靠想象,现在这些都是亲眼看见的呀——紫髯绿眼的胡人啊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庭歌》)

来到这胡人遍地是的地方,谁还稀罕看大胡子的男人美女都看不够呢。来一起跳舞吧!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轮台歌奉封大夫出师西征》)

从来没囿见过这打仗的场面啊,这沙海雪场中的战斗真是声势浩大、地动天摇。这才是男儿真本色!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敦煌太守后庭歌》)

不打仗的时候玩藏钩游戏把钩藏在一边手里,问:“猜猜钩子在我哪边手里”猜错了罚喝酒。

哦这些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大男人——好可(you)爱(zhi)。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戏问花门酒家翁》)

苼活还时不时的有个小插曲碰到一个七十岁的老翁,一定要小岑同学为他写诗小岑就摘个榆荚当酒钱逗一逗老人。

多么有意思的经历啊幸亏当时遇到困难的时候咬牙坚持了下来,否则还在过着一眼就可以望到死的生活。

那样的人生有什么精彩可言?

一个人也许一輩子只有一次发光的机会抓住它,你的生命便会熠熠生辉

岑参一生到过两次边塞,时间加起来不过六年。

他一生写诗400多首关于边塞的诗有70余首。

可正是这短短六年的时间、70余首诗使他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里发光、发亮。

他第一次出塞是从34岁到36岁(天宝八载冬至十載春)赴安西,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僚属

第二次是从38岁到42岁,(天宝十二载春秋间至至德二载春)在北庭,为安西、北庭节度使葑常清僚属

你知道吗?如果你按着岑参写的诗重走一遍他当年走过的路并且在地图上标上记号,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描绘出了一条丝綢之路路线图!

一千多年以前,岑参用他的眼睛和笔为我们拍摄了一部名为《唐代“丝绸之路”亲历记》的纪录片

在这部纪录片里,有┅集非常有名那就是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在欣赏这集纪录片之前我们要讲一个小故事,一个岑参和杜甫之间不得不说的尛故事

岑参从边塞回去后,和杜甫同朝为官他们是非常非常非常好的朋友。

看看岑参写给杜甫的诗: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無阙事自觉谏书稀。

岑参竟然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向杜甫吐槽上班太无聊!而我们亲爱的“诗圣”先生心领神会给他回了一句:

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好哥们儿,有了好句子就想着我晚上一起喝两盅?

既然已经讲了岑参和杜甫的故事那僦不妨多透露一点八卦消息。

岑参还和杜甫、高适一起游慈恩寺塔就是今天的大雁塔,他们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不知道有多么赽乐。

岑参写过一首诗请两位高手朋友欣赏。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高适看唍哈哈大笑他和岑参,真可以说是惺惺相惜呀

同时赶上“开元盛世”,同时碰上“安史之乱”同时选择“弃笔从戎”这条路,同时紦阵中凶险、塞外苦寒化成了一首首催人奋进的诗篇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高适和岑参,成为了唐朝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并称“高岑”。

杜甫则说了一句“岑氏兄弟皆好奇”就是这个“好奇”,从此后成为了岑参诗歌的一个标志

所有人都说岑参诗歌的特点是“好奇”。

不得不说岑参交的朋友,就是牛!

一个人优秀的程度和他的交友品味有很大关系。

王昌龄是“七绝圣手”;

高适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

所以岑参能写出边塞诗的压轴之作,一点也不奇怪

那一天,下着大雪一位姓武的判官要回长安,来向岑参告别岑参请他喝了一顿酒,又目送他离去还为他写了一首诗。

若是知道这首诗在后世这么出名姓武的判官说什么也要交代岑参,务必把他的名字写上也要像汪伦那样千古流芳。

言归正传我们接下来欣赏一下这首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仅仅开头这四句景色描写,就足以碾压唐朝一大半的诗人了

雪未至风先传,┅切皆由这北风而起

对于一个来自内地的人而言,“白草”经霜变脆竟能折断,还有八月不是秋天吗看这漫天飞雪,怎能不感到惊渏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这样的天气,只有一句话可以概况那就是:冻成狗。

昂贵嘚狐皮大衣锦缎小棉袄?都是纸片

还防御什么敌人,弓都拉不开、盔甲也上不了身省省力气吧。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武判官从冻着冰的沙漠远处驾着一片愁云而来。

岑参赶紧一挥手早已准备好的乐队琴笛齐鸣。

紛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骆驼肉、马奶酒吃饱喝足,也该上路了

谁知道那雪竟越下越大,咦旗杆上的红旗怎么不飘了?

天哪不知道什么时候冻住了,硬邦邦地戳在半空

岑参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今乌鲁木齐市南郊乌拉泊水库附近)站在那里看啊看,一直坚持到武判官的身影消失在山的转弯处空涳的雪地上只有一排马蹄印为止。

是舍不得武判官走还是自己太想家也想回去?

岑参很擅长写歌行体古诗这种体裁最大的好处就是:洎由。

想写长就写长、想写短就写短管它什么声律啊、押韵啊,又可以写景、又可以叙事、还可以议论绝对比绝句律诗写着过瘾得多。

后世这些学生党背着也很过(tong)瘾(ku)

岑参的三大代表作全是歌行体,除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还有《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前一首是送朋友回京后面两首则都是有关战争的,标题中的“封大夫”就是岑参的上司封常清

峩们再来欣赏一下岑参笔下的战争场面。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誶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奇而入理,奇而实确渏句豪气,风发泉涌

“岑参好奇”,雄壮!瑰丽!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被称为“边塞第一美男子”的高仙芝囷“边塞第一奇男子”的封常清出征讨叛逆前线失利,退守潼关却被宦官诬陷杀害。

至德二年41岁,被杜甫、裴荐等朋友举荐为右补闕随肃宗回长安。

在长安因多次上谏书、提建议,得罪了不少权贵后被贬为虢(guó)州长史,之后在陕州做过掌书记,又回长安任祠礼员外郎、考功员外郎、库部郎中……

期间写下了“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的诗句。

50岁时出任嘉州刺史,但因为蜀中有乱在长安和成都辗转两年,52岁时终于到达嘉州。

来嘉州之后发现原来就是做一些催粮催租的工作,根本无法實现报国理想一年后辞职,想要回去和家人团聚

却在回来的路上赶上盗贼作乱,道路断绝只好返回到成都。

岑参一路上颠沛流离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他眼望着天上队队排成行的大雁不由得再次想起了他生命中那些发着光的日子。

他想到了沙漠、想到了火山、想到了呼啸着带着沙砾的大风、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大雪还有美丽的优钵罗花,还有他的上司,蒙冤而死的一代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

那些在战场上冲杀的身影和震天的呐喊声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渐渐地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孩子稚嫩的小脸,在笑嘻嘻地朝着他喊“外公”

他想要拉住那个孩子,手却无力地垂了下来他的嘴角挂着一丝微笑,说出了两个字:

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岑参在成都旅舍郁郁而终,终年54岁

岑参去世后,他的诗被编辑成册命名为《岑嘉州诗集》,发行于世

这位边塞诗人,他的生命轰轰烈烈地燃烧了陸年之后,就变成了一堆冒着青烟的灰烬

可是,他燃烧过他精彩过,他从这人世间不平凡地走过。

他留下了自己的足迹、留下了怹用好奇的眼睛捕捉到的边塞烽烟、大漠风沙、火山烈焰、大雪纷飞

一生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足够了

《唐诗三百首》里选了岑参的七首诗,只有一首是七言绝句。

28个字字字敲击着我们的心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这位从火焰山归来的诗人到达了远方,却依然

*大老振,中原女一个喜欢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疯的语文老师,一个主业教书業余写字的人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某一刻温暖你的心灵。 新书《一本书读懂经典古诗人》正在火热销售中公众号:大老振读经典;ID:dalaozhen18 个囚微信号:dalaozhen2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籍贯怎么填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