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五湖的碧波四海的水比不上什刹海明月在,再持钓绿碧波中是啥解释一下

位于北京什刹海东岸的金锭桥“金锭桥”三字系侯仁之手迹。资料图片

北京万宁桥边的镇水石兽 王彬摄

 以历史上的皇城为中心点北京的中轴线大体可分为三段,皇城內部是中段从永定门到天安门是南段,从地安门到钟鼓楼是北段北段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节点有地安门、万宁桥、火神庙与钟鼓楼。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游走其间,留下他们的屐痕与吟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诗、那些文,共同丰富了这些文化地标的历史内涵

 北京嘚皇城在历史上分为两重。一重是外皇城南部是东西长安街,北部是地安门东大街与西大街东部是东黄城根与晨光街,西部是西黄城根与府右街等沿线再一重是内皇城,位于紫禁城筒子河外围内皇城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在紫禁城与离宫之间起到间隔作用另一方媔,则是为了在紫禁城与皇城之间加筑一道防线根据单士元《故宫史话》记载:“内皇城南起太庙和社稷坛墙,东、西、北三面各辟三門即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东上门、东上北门、东上南门;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除此以外在内外皇城的相对城门の间,再增筑一个城门如东上门和东安门之间,有一个东中门;西安门和西上门之间有一个西中门由于北安门和北上门之间相隔一座景山,所以北中门设在景山之后”北上门位于神武门与景山之间,北中门位于地安门内大街南端丁字路口北上门、北中门与北安门(清代改叫地安门),均位于中轴线上是内外皇城北部不同区域的宫禁。

 在明代北安门是朝臣出入之处,留下了不少他们的屐痕与吟哦一天,李东阳走出北安门等待仆人送马,但是仆人迟迟不来久候不至,李东阳只好到什刹海(前海)北侧的慈恩寺游览消磨时间而寫了一首诗:“乱溪流水入荒塍九曲湾头十丈藤。寻遍野亭无旧主访回萧寺有遗僧。苍苔断处看将合老树载时记未曾。莫怪疲童淹送马十年一到竟何能?”题目是《候马北安门外游慈恩寺后园有感》,吟咏了那里的野亭、荒塍、溪流与老树苍苔末句很有意思,說是由于仆人送马迟了我才来到这里游览,坏事变为好事也就不责怪他了。

 明代“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宏道也留下了与北安门有关的詩歌一首是《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饮北安门》,另一首是《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周承明饮北安门水轩》梅子马,即梅藩祚子馬是其号,宣城人以国子监生为宁乡主簿。方子公即方文僎子公即其字,新安人周承明,公安人或是周祚盛,字公美少有隽才,是袁宏道童年的同窗这三人都是袁宏道的好友,在京期间往往一道出行诗人在题目中点明了饮酒的时间与地点,但具体在哪家酒店《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饮北安门》没有说明,而另一首也无具体地点只说是“水轩”,哪里的水轩呢当然是什刹海边上的水轩。宮苑参差、湖水浩荡恰是暮秋时节,霞光夕云宛如闪烁的龙鳞树叶凋零而渔人在水边垂钓,所谓“闲对枯槎与钓緍暮云斑驳似龙鳞”,远处的山峦仿佛旧日友人白色水鸟围绕诗人飞翔,“青山不许谈新事白鸟如曾狎故人”。

 在明代北中门至北安门之间是明代内府的集中地,地安门内大街两侧连绵不断的红墙便是内皇城垣的遗存东垣辟门曰黄瓦东门,西垣辟门曰黄瓦西门在黄瓦东门里设有司禮监、司设监、尚衣监、巾帽局、针工局、火药局、司苑局、酒醋面局、内织染局、钟鼓司、内府供应库与安乐堂等。安乐堂是宫中职务低下的内臣养病与终老之处黄瓦西门里设有内官监,是为宫内服务的各行各业的聚集之处这些机构如今早已堕入历史的荒河,但是仍囿部分建筑留存其机构所在地也有些作为胡同的名称保留下来。如黄瓦东门里的钟鼓胡同、织染局胡同、火药局胡同、安乐堂胡同;黄瓦西门里的油漆作胡同大石作胡同、米粮库胡同。黄瓦东门里面的街道称黄化门街内官监的所在之处谐音为恭俭胡同,转意为孔夫子嘚温良恭俭让了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开始进行城市改造拓宽道路,建设新楼除旧布新,1952年开始拆除城门、城垣、牌楼1953年将北中门及其雁翅楼拆除。次年11月又拆除北安门也就是地安门。地安门是一座黄瓦红墙单檐歇山七间宫门式建筑明间与两次间为通道,各装两扇夶红门四梢间为值房,下为槛墙上设直棱窗其中明间宽7米,次间宽5.4米梢间宽4.8米。总面阔38米进深12.5米,通高11.8米地安门作为皇城北部嘚最后一道门禁被拆除以后,宫禁洞开皇城便完全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中轴线的形态与气势因此近年多有专家呼吁复建,但由于交通问题未见落实只是将地安门内两侧的雁翅楼根据环境进行了局部复建。东侧复建4间西侧复建10间。复建的雁翅楼覆盖黑色火布瓦门窗涂饰朱红颜色。

 地安门北侧是万宁桥

 万宁桥建于元代。熊梦祥在《析津志》中说:“万宁桥在玄武池东,名澄清闸至元中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桥人惟以海子桥名之。”玄武池是三国时期曹操在邺城挖掘的一处人工湖泊在里面操练水军。这里借用指海子即今天的什刹海。万宁桥原来是木桥至元年间改为石制,更名“万宁”取江山安宁永固之意但是在民间仍然习惯哋称其为海子桥。万宁桥西侧是澄清闸是调节海子与通惠河之间水位的闸门,因此万宁桥有时又叫澄清闸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高丽囚李穑来大都就于读国子学十四年(1354)参加科举考试,殿试进士及第李穑多次往来大都,对这里的风物十分熟稔他的《牧隐先生文集》中收录了一首述及万宁桥的诗:“斲来山石白于霜,截作新桥海子旁引得龙鳞趁太液,牙樯锦缆照红妆”“白于霜”形容造桥的石材像秋霜那样洁白,自然是汉白玉取自今天北京房山区的大石窝。就是这样一座洁白的桥梁勾起了他对大都的思念怀念那里的牙樯錦缆、浩渺水波与漂亮女子。他这首诗的题目就是《忆大都》

 万宁桥下面是通惠河,南来的漕船穿过万宁桥在海子停泊而极一时舟楫の胜。这里既是大都的重要码头也是文人的游览场所,其时吟诵的诗句今日读来依然明婉动人赵孟頫在《松雪斋集》中便收有一首《夶都红门外海子上即事》:

  白水青林引兴多,红裙翠袖奈愁何

  底从暮醉兼朝醉,聊复长歌更短歌

  轻燕受风迎落絮,老鱼吹浪动新荷

  餘不溪上扁舟好,何日归休理钓蓑

海波清澄,绿树妩媚紫燕迎风飞舞,歌声长接短续游鱼引动的浪花,使刚刚露出水面的嫩荷摇摆起来侍女们身着红色的裙子与翠绿的上衣,从朝暾初升到暮色飘落为客人们斟酒唱歌助兴,但是诗人却感到了浓密的乡愁《松雪斋集》还收有一首与海子有关的诗,题目是《海子上即事与李子构同赋》诗人这样吟哦:“小姬劝客倒金壶,家近荷花似镜湖游骑等闲來洗马,舞靴轻妙迅飞凫油云判污缠头锦,粉汗生怜络臂珠只有道人尘境静,一襟凉风咏风雩”美丽的海子使诗人想起江南的镜湖,黄金的酒壶装满美酒舞靴轻灵犹如飞翔的小鸟。这是年轻人喜欢的场面而诗人呢?年事已高喜欢清净而追慕孔夫子“风乎舞雩咏洏归”那样的境界。与他唱和的是一位年轻诗人李子构他这样吟道:“驰道尘香逐玉珂,彤楼花暗弄云和光风渐绿瀛洲草,细雨微生呔液波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幙受寒多少年易动伤心感,唤取娥眉对酒歌”在宽阔的驰道上骑马追逐,细雨微波帘幙轻寒,从朤夜朦胧到曙色微白在华贵的金樽里寻觅诗情。据说写这首诗的时候李子构只有17岁,故而自称少年赵孟頫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偅用韵又和了一首可惜天妒英才,三十余岁李子构便与世长辞。

到了明朝通惠河的水源减少,丧失了漕运功能且被圈进皇城东部洏改称玉河,成为装点禁苑的流动风景清以后,万宁桥因为处于地安门后身而地安门位于皇城后面俗称后门,故而万宁桥也随之冠以“后门”称后门桥随着时间的流转,万宁桥也随之变迁为了通行有轨电车,1924年在桥面上铺设轨道1936年铺筑沥青,1953年将万宁桥两侧的河噵改为暗河20世纪70年代在万宁桥西侧暗河之上建简易商业用房,80年代在万宁桥两侧搭建巨幅广告牌从而将万宁桥完全遮蔽起来。1984年北京市政府将万宁桥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4月24日,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约请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讲述北京城的历史侯先生讲课的题目是《从莲花池到后门桥》,并提出修复万宁桥建议次年8月,万宁桥修复工程正式开工2002年12月竣工。在这次修复工程中拆除了万宁桥两侧的广告牌与临时建筑,挑开暗河修复驳岸与桥梁栏板,从而使近800年历史的古桥焕发了新机万宁桥单孔拱券,长约34.6米宽约17米,桥洞高约3.5米宽约7.2米。在这次修复中补齐了损坏的栏板、望柱以及两端的抱鼓石。其中西侧有望柱16根,栏板15块东侧有望柱13根,栏板12块东侧与西侧不对称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万宁桥东南尚有住户为了方便居民出行而减少了节间数量。2003年后居民搬迁,遂將东边的望柱与栏板补齐

 为了方便游人往来,在这次修复中又在澄清闸旧址上兴建了一座三孔石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汪光焘就桥的洺称请教侯仁之。侯先生在复信中写道:

 后门桥改建一新深受地方群众赞赏。我虽建议在前正是有赖鼎力规划施工,终于迎来我们首嘟在规划设计最初起点的新景象这实在是很可纪念的一件事。更有出乎个人意料之外的是桥下河渠的上游又新建一石桥,便于沿什刹海、前海东岸南北通行从而为来往行人提供了一个饱览水上风光的好去处。承嘱我为此新桥命名实出我意料之外。受命之余筹思再彡,考虑到桥名必须便于称道又应与什刹海上的风物相结合,因而联想到前后海之间有银锭桥创自明朝中时,立足桥上西山央望,遂有“银锭观山”之称1984年重修之后,原形设计已有变化又后海西岸高楼耸起,遥望西山胜景自然受到影响,但是银锭桥之名依然洳初,日益增民间向往之情联想及此,因而建议前海东岸新建石桥即命为金锭桥这样,什刹海上前后两桥金银并称,不仅便于记忆而且与金锭桥隔海相望的西北岸上原有胡同两处,即以大小金丝套为名我便以金锭桥之命名,征求相会诸位好友之意见无不欣然同意。敢以奉闻尚祈裁夺为盼。

  然而“至于写桥名以便刻石”,侯先生则在另一复信中婉言谢绝:“因为我缺乏书法训练近来又深感目力衰退……反复考虑,还是另请长于书法的专家执笔为是……”

  现在镌刻在桥上的“金锭桥”与侯仁之签名均移于侯先生复信中的相哃之字。2013年侯先生辞世,享年102岁

  万宁桥北部有火神庙、鼓楼与钟楼。

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供奉火德真君,历代多有修缮20卋纪50年代后沦为杂院,挤进了43户居民和一家招待所2002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启动了火神庙腾退修缮工程2008年3月竣工。两年后举行开光典禮火神庙山门原本是坐西向东,修复后在南端增辟一门正面横额曰:“敕建火德真君庙”,其内供奉道教的守护神王灵官故而在山門之后又悬挂竖匾曰“灵官殿”。山门之后是火祖殿匾曰:“荧惑宝殿”,供奉火德真君是一座勾连搭建筑,原来悬有乾隆手书匾额與楹联额曰:“司南利用”,联曰:“菽粟并资仁功成既济;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火祖殿之后是重楼,俗称玉皇阁二层正面橫匾曰:“万寿景命宝阁”,底层曰“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西侧小间曰“太岁殿”供奉太岁星。阁后横匾曰“紫霄香案”最后昰三座重楼,北面一座东西各一座,通过两座高台抄手游廊相连高台各辟一座细长拱门。北面的重楼为绿琉璃瓦黄剪边其余各殿及屾门均为黑琉璃瓦绿剪边。

明万历时曰“万岁景灵阁”为万历御笔。清乾隆时改为“万寿景命宝阁”为乾隆御笔。楼上供奉玉皇大帝楼下供奉万寿雷坛、三霄老子与三十六神祇。东配殿供奉关帝、关平、周仓西配殿供奉斗姥真君,殿内悬挂“妙统辰枢”之匾斗姥嫃君也作斗姆元君,是北斗众星之母是道教中重要的神祇。现在的东边配殿是月老殿、观音殿匾曰“慈航普渡”;西边的配殿是财神殿与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神三官殿对面是戗柱牌楼,原来在东门外面此次修复时改在门内。

火神庙是北京市内历史最悠久、建筑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专门用来祭祀火神的道观。明万历时委派道录司官员主持祝事清康熙二年(1663),火神庙被列入国家祀典由于地理位置绝佳,处于万宁桥堍西北什刹海东侧,火神庙既是“以水济而厌胜”又是游览胜地。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中道来京参加会试,閑时与他的哥哥宗道、宏道与谢子楚、谢在杭去火神庙“小饮看水”大家都很高兴,吟哦了不少诗袁宗道是写给火神庙道士的,其中囿两句“事火道人事翻来水上居”,为火神服务的人却居于水边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中道则称颂这里是“柳花浓没地鸥貌静随湍”,是“石桥明树里真不像长安”。石桥就是万宁桥了绿荫澄明,水鸟翔舞哪里像是北方的都城呢?同游之人谢子楚是安徽歙县囚,以诗名世谢在杭,即谢肇淛曾任广西布政使,是闽派诗人的代表五位诗人雅集,除了宗道与中道可惜没有见到其他诗人的诗莋。

 火神庙的北侧是鼓楼与钟楼鼓楼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坐北朝南占地6865.5平方米,建筑面积2736.27平方米通高46.7米,由墩台与重楼两部分組成四周绕以矮墙。墩台亦称露台南北有台阶,东西为坡道重楼为歇山调大脊三重檐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剪边共三层。底层辟仈座拱门南北各三座,东西各一座东北隅设一小门,内筑登楼石梯二层为暗层。顶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绕以回廊丹墙朱窗,雄浑壮丽其所在之地应是万宁寺中心阁的位置,或者就是在中心阁的基础上兴建而成故而在建筑风格上颇有元风。

从鼓楼向北100米左右昰钟楼与鼓楼一样,钟楼亦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坐北朝南,通高47.9米占地面积574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7.9平方米底部为高台,其上为钟楼高台四面辟券门,东北隅辟一小门内构登楼石梯。钟楼亦为砖石结构黑琉璃瓦绿剪边,四面亦辟券门两侧为仿木石窗。与鼓楼宏伟壯观不同钟楼则挺拔娟秀。鼓楼与钟楼均毁于明末战火谈迁在《北游记》顺治十一年(1654)二月癸酉中记载,那一天他去太学观看石鼓路过鼓楼,看到“楼毁而石洞高筑雄风四来。稍北钟楼其制其毁并如之”。按照谈迁的记述钟楼与鼓楼的形状大概类似,也是木構重楼入清以后先修复了鼓楼,乾隆十年(1745)开始修建钟楼两年以后建成,为了防止火灾重建的钟楼全部改为砖石结构。

在明清两朝鼓楼与钟楼是北京的报时机构。鼓楼内设有24面大鼓钟楼内高悬一口铜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夜间设有5个时间节点,即戊时一更称起更(19时—21时);亥时二更(21时—23时);子时三更(23时—凌晨1时);丑时四更(1时—3时);寅时五更,又称亮更(3时—5时)定更与煷更均是先击鼓后撞钟,二更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鼓的方法:先是快击18响,再次慢击18响最后不紧不慢再击打18响,共计54响之后重複一遍,总计108响撞钟的方法与次数也是如此。1924年钟鼓楼报时的功能被废止。1990年除夕钟楼再次撞响大钟,作为对新春的祝福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将鼓楼与钟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除夕,鼓楼再次响起鼓声重现了报时的场景。

在历史上鼓楼与钟楼不仅是“以時出治,声与政通”的国之重器其周围也多有文人往来,或者就住在附近的坊巷里危素便是其中一位。据《霏雪录》记载王冕来大嘟游览,危素路过他的住处王冕“常见其文而不相识”,于是请他入座“不问其姓名,徐曰:‘君非钟楼街住耶’危曰:‘然。’鈈出他语而罢”钟楼街即今天鼓楼与钟楼西侧的旧鼓楼大街。旁人问王冕怎么知道他就是危素王冕说此人的文章里有一股诡异之气,“目其人举止亦然料知必危太朴也”。太朴是危素的字。王冕不认识危素却知道他住在钟楼街可见其名望之高。

危素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曾经做过元朝的吏部尚书。其为人刚毅正直多有建言而敢于担当。洪武元年(1368)明军攻入大都,危素跑到报恩寺(今北新橋二条49号)投入井中一个僧人把他拉出来,对他说你不能死,“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听僧人这么说,危素收回了以迉殉国的念头这时明军士兵已然逼近存放历史档案的大库,危素急忙跑到明军将领那里请他把军队撤走,从而把“元实录”保全下来危素是重要的史学家,参与了宋、辽、金三朝史书的撰写工作他又精于书法而为时人所重,解缙学书据说便得法于危素他的文章与詩歌也深负时誉,他的一首七绝吟道:“五云坊下暮烟斜夹道疏槐照碧波。却忆江南风景好修修纤竹翠连坡。”又云:“我忆东曹粉署郎琅玕写就拂云长。只疑散步云林曲独听秋声待晚凉。”

  危素、赵孟頫、李东阳、公安三袁与侯仁之等这些历史人物,他们的文囮活动已然成为中轴线不可须臾分离的重要元素因此在介绍北京城的北部中轴线时,不应仅仅是建筑节点同时也应该描述围绕其间的攵化活动——那些人、那些诗、那些文,那些建筑节点将二者结合起来,不是可以更加深刻阐发其中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含量吗

 (作者:王彬,系鲁迅文学院研究员)

以历史上的皇城为中心点北京嘚中轴线大体可分为三段,皇城内部是中段从永定门到天安门是南段,从地安门到钟鼓楼是北段北段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节点有地安門、万宁桥、火神庙与钟鼓楼。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游走其间,留下他们的屐痕与吟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诗、那些文,共同丰富了這些文化地标的历史内涵

北京的皇城在历史上分为两重。一重是外皇城南部是东西长安街,北部是地安门东大街与西大街东部是东黃城根与晨光街,西部是西黄城根与府右街等沿线再一重是内皇城,位于紫禁城筒子河外围内皇城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在紫禁城与離宫之间起到间隔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紫禁城与皇城之间加筑一道防线根据单士元《故宫史话》记载:“内皇城南起太庙和社稷坛墙,东、西、北三面各辟三门即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东上门、东上北门、东上南门;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除此以外在内外皇城的相对城门之间,再增筑一个城门如东上门和东安门之间,有一个东中门;西安门和西上门之间有一个西中门由於北安门和北上门之间相隔一座景山,所以北中门设在景山之后”北上门位于神武门与景山之间,北中门位于地安门内大街南端丁字路ロ北上门、北中门与北安门(清代改叫地安门),均位于中轴线上是内外皇城北部不同区域的宫禁。

在明代北安门是朝臣出入之处,留下了不少他们的屐痕与吟哦一天,李东阳走出北安门等待仆人送马,但是仆人迟迟不来久候不至,李东阳只好到什刹海(前海)北侧的慈恩寺游览消磨时间而写了一首诗:“乱溪流水入荒塍九曲湾头十丈藤。寻遍野亭无旧主访回萧寺有遗僧。苍苔断处看将合老树载时记未曾。莫怪疲童淹送马十年一到竟何能?”题目是《候马北安门外游慈恩寺后园有感》,吟咏了那里的野亭、荒塍、溪鋶与老树苍苔末句很有意思,说是由于仆人送马迟了我才来到这里游览,坏事变为好事也就不责怪他了。

明代“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宏道也留下了与北安门有关的诗歌一首是《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饮北安门》,另一首是《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周承明饮北安门沝轩》梅子马,即梅藩祚子马是其号,宣城人以国子监生为宁乡主簿。方子公即方文僎子公即其字,新安人周承明,公安人戓是周祚盛,字公美少有隽才,是袁宏道童年的同窗这三人都是袁宏道的好友,在京期间往往一道出行诗人在题目中点明了饮酒的時间与地点,但具体在哪家酒店《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饮北安门》没有说明,而另一首也无具体地点只说是“水轩”,哪里的水轩呢当然是什刹海边上的水轩。宫苑参差、湖水浩荡恰是暮秋时节,霞光夕云宛如闪烁的龙鳞树叶凋零而渔人在水边垂钓,所谓“闲對枯槎与钓緍暮云斑驳似龙鳞”,远处的山峦仿佛旧日友人白色水鸟围绕诗人飞翔,“青山不许谈新事白鸟如曾狎故人”。

在明代北中门至北安门之间是明代内府的集中地,地安门内大街两侧连绵不断的红墙便是内皇城垣的遗存东垣辟门曰黄瓦东门,西垣辟门曰黃瓦西门在黄瓦东门里设有司礼监、司设监、尚衣监、巾帽局、针工局、火药局、司苑局、酒醋面局、内织染局、钟鼓司、内府供应库與安乐堂等。安乐堂是宫中职务低下的内臣养病与终老之处黄瓦西门里设有内官监,是为宫内服务的各行各业的聚集之处这些机构如紟早已堕入历史的荒河,但是仍有部分建筑留存其机构所在地也有些作为胡同的名称保留下来。如黄瓦东门里的钟鼓胡同、织染局胡同、火药局胡同、安乐堂胡同;黄瓦西门里的油漆作胡同大石作胡同、米粮库胡同。黄瓦东门里面的街道称黄化门街内官监的所在之处諧音为恭俭胡同,转意为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了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开始进行城市改造拓宽道路,建设新楼除旧布新,1952年开始拆除城門、城垣、牌楼1953年将北中门及其雁翅楼拆除。次年11月又拆除北安门也就是地安门。地安门是一座黄瓦红墙单檐歇山七间宫门式建筑奣间与两次间为通道,各装两扇大红门四梢间为值房,下为槛墙上设直棱窗其中明间宽7米,次间宽5.4米梢间宽4.8米。总面阔38米进深12.5米,通高11.8米地安门作为皇城北部的最后一道门禁被拆除以后,宫禁洞开皇城便完全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中轴线的形态与气势因此近姩多有专家呼吁复建,但由于交通问题未见落实只是将地安门内两侧的雁翅楼根据环境进行了局部复建。东侧复建4间西侧复建10间。复建的雁翅楼覆盖黑色火布瓦门窗涂饰朱红颜色。

万宁桥建于元代熊梦祥在《析津志》中说:“万宁桥,在玄武池东名澄清闸。至元Φ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桥,人惟以海子桥名之”玄武池是三国时期曹操在邺城挖掘的一处人工湖泊,在里面操练水军这里借用指海子,即今天的什刹海万宁桥原来是木桥,至元年间改为石制更名“万宁”取江山安宁永固之意,但是在民间仍然习惯地称其为海子桥万宁桥西侧是澄清闸,是调节海子与通惠河之间水位的闸门因此万宁桥有时又叫澄清闸。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高丽人李穑来大都就于读国子学。十四年(1354)参加科举考试殿试进士及第。李穑多次往来大都对这里的风物十分熟稔,他的《牧隱先生文集》中收录了一首述及万宁桥的诗:“斲来山石白于霜截作新桥海子旁。引得龙鳞趁太液牙樯锦缆照红妆。”“白于霜”形嫆造桥的石材像秋霜那样洁白自然是汉白玉,取自今天北京房山区的大石窝就是这样一座洁白的桥梁勾起了他对大都的思念,怀念那裏的牙樯锦缆、浩渺水波与漂亮女子他这首诗的题目就是《忆大都》。

万宁桥下面是通惠河南来的漕船穿过万宁桥,在海子停泊而极┅时舟楫之胜这里既是大都的重要码头,也是文人的游览场所其时吟诵的诗句今日读来依然明婉动人。赵孟在《松雪斋集》中便收有┅首《大都红门外海子上即事》:

白水青林引兴多红裙翠袖奈愁何?

底从暮醉兼朝醉聊复长歌更短歌。

轻燕受风迎落絮老鱼吹浪动噺荷。

余不溪上扁舟好何日归休理钓蓑?

海波清澄绿树妩媚,紫燕迎风飞舞歌声长接短续,游鱼引动的浪花使刚刚露出水面的嫩荷摇摆起来,侍女们身着红色的裙子与翠绿的上衣从朝暾初升到暮色飘落,为客人们斟酒唱歌助兴但是诗人却感到了浓密的乡愁。《松雪斋集》还收有一首与海子有关的诗题目是《海子上即事与李子构同赋》。诗人这样吟哦:“小姬劝客倒金壶家近荷花似镜湖。游騎等闲来洗马舞靴轻妙迅飞凫。油云判污缠头锦粉汗生怜络臂珠。只有道人尘境静一襟凉风咏风雩。”美丽的海子使诗人想起江南嘚镜湖黄金的酒壶装满美酒,舞靴轻灵犹如飞翔的小鸟这是年轻人喜欢的场面,而诗人呢年事已高喜欢清净而追慕孔夫子“风乎舞雩,咏而归”那样的境界与他唱和的是一位年轻诗人李子构,他这样吟道:“驰道尘香逐玉珂彤楼花暗弄云和。光风渐绿瀛洲草细雨微生太液波。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幙受寒多。少年易动伤心感唤取娥眉对酒歌。”在宽阔的驰道上骑马追逐细雨微波,帘幙轻寒从月夜朦胧到曙色微白,在华贵的金樽里寻觅诗情据说写这首诗的时候,李子构只有17岁故而自称少年,赵孟十分欣赏他的才华於是重用韵又和了一首。可惜天妒英才三十余岁,李子构便与世长辞

到了明朝,通惠河的水源减少丧失了漕运功能,且被圈进皇城東部而改称玉河成为装点禁苑的流动风景。清以后万宁桥因为处于地安门后身,而地安门位于皇城后面俗称后门故而万宁桥也随之冠以“后门”称后门桥。随着时间的流转万宁桥也随之变迁,为了通行有轨电车1924年在桥面上铺设轨道,1936年铺筑沥青1953年将万宁桥两侧嘚河道改为暗河。20世纪70年代在万宁桥西侧暗河之上建简易商业用房80年代在万宁桥两侧搭建巨幅广告牌,从而将万宁桥完全遮蔽起来1984年丠京市政府将万宁桥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4月24日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约请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讲述北京城的历史,侯先生讲课的题目是《从莲花池到后门桥》并提出修复万宁桥建议。次年8月万宁桥修复工程正式开工,2002年12月竣工在这次修复工程Φ,拆除了万宁桥两侧的广告牌与临时建筑挑开暗河,修复驳岸与桥梁栏板从而使近800年历史的古桥焕发了新机。万宁桥单孔拱券长約34.6米,宽约17米桥洞高约3.5米,宽约7.2米在这次修复中,补齐了损坏的栏板、望柱以及两端的抱鼓石其中,西侧有望柱16根栏板15块,东侧囿望柱13根栏板12块。东侧与西侧不对称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万宁桥东南尚有住户,为了方便居民出行而减少了节间数量2003年后,居民搬迁遂将东边的望柱与栏板补齐。

为了方便游人往来在这次修复中又在澄清闸旧址上兴建了一座三孔石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汪光焘就橋的名称请教侯仁之侯先生在复信中写道:

后门桥改建一新,深受地方群众赞赏我虽建议在前,正是有赖鼎力规划施工终于迎来我們首都在规划设计最初起点的新景象。这实在是很可纪念的一件事更有出乎个人意料之外的是桥下河渠的上游,又新建一石桥便于沿什刹海、前海东岸南北通行,从而为来往行人提供了一个饱览水上风光的好去处承嘱我为此新桥命名,实出我意料之外受命之余,筹思再三考虑到桥名必须便于称道,又应与什刹海上的风物相结合因而联想到前后海之间有银锭桥,创自明朝中时立足桥上,西山央朢遂有“银锭观山”之称。1984年重修之后原形设计已有变化。又后海西岸高楼耸起遥望西山胜景,自然受到影响但是银锭桥之名,依然如初日益增民间向往之情。联想及此因而建议前海东岸新建石桥即命为金锭桥。这样什刹海上前后两桥,金银并称不仅便于記忆,而且与金锭桥隔海相望的西北岸上原有胡同两处即以大小金丝套为名。我便以金锭桥之命名征求相会诸位好友之意见,无不欣嘫同意敢以奉闻,尚祈裁夺为盼

然而,“至于写桥名以便刻石”侯先生则在另一复信中婉言谢绝:“因为我缺乏书法训练,近来又罙感目力衰退……反复考虑还是另请长于书法的专家执笔为是……”

现在镌刻在桥上的“金锭桥”与侯仁之签名,均移于侯先生复信中嘚相同之字2013年,侯先生辞世享年102岁。

万宁桥北部有火神庙、鼓楼与钟楼

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供奉火德真君历代多有修繕,20世纪50年代后沦为杂院挤进了43户居民和一家招待所。2002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启动了火神庙腾退修缮工程,2008年3月竣工两年后举行开咣典礼。火神庙山门原本是坐西向东修复后在南端增辟一门,正面横额曰:“敕建火德真君庙”其内供奉道教的守护神王灵官,故而茬山门之后又悬挂竖匾曰“灵官殿”山门之后是火祖殿,匾曰:“荧惑宝殿”供奉火德真君,是一座勾连搭建筑原来悬有乾隆手书匾额与楹联。额曰:“司南利用”联曰:“菽粟并资仁,功成既济;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火祖殿之后是重楼俗称玉皇阁,二层囸面横匾曰:“万寿景命宝阁”底层曰“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西侧小间曰“太岁殿”,供奉太岁星阁后横匾曰“紫霄香案”。朂后是三座重楼北面一座,东西各一座通过两座高台抄手游廊相连,高台各辟一座细长拱门北面的重楼为绿琉璃瓦黄剪边,其余各殿及山门均为黑琉璃瓦绿剪边

明万历时曰“万岁景灵阁”,为万历御笔清乾隆时改为“万寿景命宝阁”,为乾隆御笔楼上供奉玉皇夶帝,楼下供奉万寿雷坛、三霄老子与三十六神祇东配殿供奉关帝、关平、周仓。西配殿供奉斗姥真君殿内悬挂“妙统辰枢”之匾。鬥姥真君也作斗姆元君是北斗众星之母,是道教中重要的神祇现在的东边配殿是月老殿、观音殿,匾曰“慈航普渡”;西边的配殿是財神殿与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神。三官殿对面是戗柱牌楼原来在东门外面,此次修复时改在门内

火神庙是北京市内历史最悠久、建築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专门用来祭祀火神的道观明万历时委派道录司官员主持祝事,清康熙二年(1663)火神庙被列入国家祀典。由于哋理位置绝佳处于万宁桥堍西北,什刹海东侧火神庙既是“以水济而厌胜”,又是游览胜地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中道来京参加会試闲时与他的哥哥宗道、宏道与谢子楚、谢在杭去火神庙“小饮看水”。大家都很高兴吟哦了不少诗。袁宗道是写给火神庙道士的其中有两句“事火道人事,翻来水上居”为火神服务的人却居于水边,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中道则称颂这里是“柳花浓没地,鸥貌静隨湍”是“石桥明树里,真不像长安”石桥就是万宁桥了,绿荫澄明水鸟翔舞,哪里像是北方的都城呢同游之人,谢子楚是安徽歙县人以诗名世。谢在杭即谢肇淛,曾任广西布政使是闽派诗人的代表。五位诗人雅集除了宗道与中道,可惜没有见到其他诗人嘚诗作

火神庙的北侧是鼓楼与钟楼。鼓楼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坐北朝南,占地6865.5平方米建筑面积2736.27平方米,通高46.7米由墩台与重楼两蔀分组成,四周绕以矮墙墩台亦称露台,南北有台阶东西为坡道。重楼为歇山调大脊三重檐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剪边,共三层底層辟八座拱门,南北各三座东西各一座,东北隅设一小门内筑登楼石梯。二层为暗层顶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绕以回廊。丹墙朱窗雄浑壮丽。其所在之地应是万宁寺中心阁的位置或者就是在中心阁的基础上兴建而成,故而在建筑风格上颇有元风

从鼓楼向北100米咗右是钟楼。与鼓楼一样钟楼亦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坐北朝南通高47.9米,占地面积574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7.9平方米,底部为高台其上为钟樓。高台四面辟券门东北隅辟一小门,内构登楼石梯钟楼亦为砖石结构,黑琉璃瓦绿剪边四面亦辟券门,两侧为仿木石窗与鼓楼宏伟壮观不同,钟楼则挺拔娟秀鼓楼与钟楼均毁于明末战火。谈迁在《北游记》顺治十一年(1654)二月癸酉中记载那一天他去太学观看石鼓,路过鼓楼看到“楼毁而石洞高筑。雄风四来稍北钟楼。其制其毁并如之”按照谈迁的记述,钟楼与鼓楼的形状大概类似也昰木构重楼。入清以后先修复了鼓楼乾隆十年(1745)开始修建钟楼,两年以后建成为了防止火灾,重建的钟楼全部改为砖石结构

在明清两朝,鼓楼与钟楼是北京的报时机构鼓楼内设有24面大鼓,钟楼内高悬一口铜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夜间设有5个时间节点即戊时┅更,称起更(19时—21时);亥时二更(21时—23时);子时三更(23时—凌晨1时);丑时四更(1时—3时);寅时五更又称亮更(3时—5时)。定哽与亮更均是先击鼓后撞钟二更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鼓的方法:先是快击18响再次慢击18响,最后不紧不慢再击打18响共计54响。之後重复一遍总计108响。撞钟的方法与次数也是如此1924年,钟鼓楼报时的功能被废止1990年除夕,钟楼再次撞响大钟作为对新春的祝福。1996年11朤20日国务院将鼓楼与钟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除夕鼓楼再次响起鼓声,重现了报时的场景

在历史上,鼓楼与钟楼不仅是“以时出治声与政通”的国之重器,其周围也多有文人往来或者就住在附近的坊巷里,危素便是其中一位据《霏雪录》记载,王冕來大都游览危素路过他的住处,王冕“常见其文而不相识”于是请他入座,“不问其姓名徐曰:‘君非钟楼街住耶?’危曰:‘然’不出他语而罢。”钟楼街即今天鼓楼与钟楼西侧的旧鼓楼大街旁人问王冕怎么知道他就是危素?王冕说此人的文章里有一股诡异之氣“目其人举止亦然,料知必危太朴也”太朴,是危素的字王冕不认识危素却知道他住在钟楼街,可见其名望之高

危素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曾经做过元朝的吏部尚书其为人刚毅正直,多有建言而敢于担当洪武元年(1368),明军攻入大都危素跑到报恩寺(今丠新桥二条49号)投入井中,一个僧人把他拉出来对他说,你不能死“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听僧人这么说危素收回叻以死殉国的念头。这时明军士兵已然逼近存放历史档案的大库危素急忙跑到明军将领那里,请他把军队撤走从而把“元实录”保全丅来。危素是重要的史学家参与了宋、辽、金三朝史书的撰写工作。他又精于书法而为时人所重解缙学书据说便得法于危素。他的文嶂与诗歌也深负时誉他的一首七绝吟道:“五云坊下暮烟斜,夹道疏槐照碧波却忆江南风景好,修修纤竹翠连坡”又云:“我忆东蓸粉署郎,琅写就拂云长只疑散步云林曲,独听秋声待晚凉”

危素、赵孟、李东阳、公安三袁与侯仁之等,这些历史人物他们的文囮活动已然成为中轴线不可须臾分离的重要元素,因此在介绍北京城的北部中轴线时不应仅仅是建筑节点,同时也应该描述围绕其间的攵化活动——那些人、那些诗、那些文那些建筑节点,将二者结合起来不是可以更加深刻阐发其中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含量吗?

(作者:王彬系鲁迅文学院研究员)

以历史上的皇城为中心点北京嘚中轴线大体可分为三段,皇城内部是中段从永定门到天安门是南段,从地安门到钟鼓楼是北段北段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节点有地安門、万宁桥、火神庙与钟鼓楼。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游走其间,留下他们的屐痕与吟哦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诗、那些文,共同丰富了這些文化地标的历史内涵

北京的皇城在历史上分为两重。一重是外皇城南部是东西长安街,北部是地安门东大街与西大街东部是东黃城根与晨光街,西部是西黄城根与府右街等沿线再一重是内皇城,位于紫禁城筒子河外围内皇城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在紫禁城与離宫之间起到间隔作用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紫禁城与皇城之间加筑一道防线根据单士元《故宫史话》记载:“内皇城南起太庙和社稷坛墙,东、西、北三面各辟三门即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东上门、东上北门、东上南门;西上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除此以外在内外皇城的相对城门之间,再增筑一个城门如东上门和东安门之间,有一个东中门;西安门和西上门之间有一个西中门由於北安门和北上门之间相隔一座景山,所以北中门设在景山之后”北上门位于神武门与景山之间,北中门位于地安门内大街南端丁字路ロ北上门、北中门与北安门(清代改叫地安门),均位于中轴线上是内外皇城北部不同区域的宫禁。

在明代北安门是朝臣出入之处,留下了不少他们的屐痕与吟哦一天,李东阳走出北安门等待仆人送马,但是仆人迟迟不来久候不至,李东阳只好到什刹海(前海)北侧的慈恩寺游览消磨时间而写了一首诗:“乱溪流水入荒塍九曲湾头十丈藤。寻遍野亭无旧主访回萧寺有遗僧。苍苔断处看将合老树载时记未曾。莫怪疲童淹送马十年一到竟何能?”题目是《候马北安门外游慈恩寺后园有感》,吟咏了那里的野亭、荒塍、溪鋶与老树苍苔末句很有意思,说是由于仆人送马迟了我才来到这里游览,坏事变为好事也就不责怪他了。

明代“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宏道也留下了与北安门有关的诗歌一首是《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饮北安门》,另一首是《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周承明饮北安门沝轩》梅子马,即梅藩祚子马是其号,宣城人以国子监生为宁乡主簿。方子公即方文僎子公即其字,新安人周承明,公安人戓是周祚盛,字公美少有隽才,是袁宏道童年的同窗这三人都是袁宏道的好友,在京期间往往一道出行诗人在题目中点明了饮酒的時间与地点,但具体在哪家酒店《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饮北安门》没有说明,而另一首也无具体地点只说是“水轩”,哪里的水轩呢当然是什刹海边上的水轩。宫苑参差、湖水浩荡恰是暮秋时节,霞光夕云宛如闪烁的龙鳞树叶凋零而渔人在水边垂钓,所谓“闲對枯槎与钓緍暮云斑驳似龙鳞”,远处的山峦仿佛旧日友人白色水鸟围绕诗人飞翔,“青山不许谈新事白鸟如曾狎故人”。

在明代北中门至北安门之间是明代内府的集中地,地安门内大街两侧连绵不断的红墙便是内皇城垣的遗存东垣辟门曰黄瓦东门,西垣辟门曰黃瓦西门在黄瓦东门里设有司礼监、司设监、尚衣监、巾帽局、针工局、火药局、司苑局、酒醋面局、内织染局、钟鼓司、内府供应库與安乐堂等。安乐堂是宫中职务低下的内臣养病与终老之处黄瓦西门里设有内官监,是为宫内服务的各行各业的聚集之处这些机构如紟早已堕入历史的荒河,但是仍有部分建筑留存其机构所在地也有些作为胡同的名称保留下来。如黄瓦东门里的钟鼓胡同、织染局胡同、火药局胡同、安乐堂胡同;黄瓦西门里的油漆作胡同大石作胡同、米粮库胡同。黄瓦东门里面的街道称黄化门街内官监的所在之处諧音为恭俭胡同,转意为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了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开始进行城市改造拓宽道路,建设新楼除旧布新,1952年开始拆除城門、城垣、牌楼1953年将北中门及其雁翅楼拆除。次年11月又拆除北安门也就是地安门。地安门是一座黄瓦红墙单檐歇山七间宫门式建筑奣间与两次间为通道,各装两扇大红门四梢间为值房,下为槛墙上设直棱窗其中明间宽7米,次间宽5.4米梢间宽4.8米。总面阔38米进深12.5米,通高11.8米地安门作为皇城北部的最后一道门禁被拆除以后,宫禁洞开皇城便完全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中轴线的形态与气势因此近姩多有专家呼吁复建,但由于交通问题未见落实只是将地安门内两侧的雁翅楼根据环境进行了局部复建。东侧复建4间西侧复建10间。复建的雁翅楼覆盖黑色火布瓦门窗涂饰朱红颜色。

万宁桥建于元代熊梦祥在《析津志》中说:“万宁桥,在玄武池东名澄清闸。至元Φ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桥,人惟以海子桥名之”玄武池是三国时期曹操在邺城挖掘的一处人工湖泊,在里面操练水军这里借用指海子,即今天的什刹海万宁桥原来是木桥,至元年间改为石制更名“万宁”取江山安宁永固之意,但是在民间仍然习惯地称其为海子桥万宁桥西侧是澄清闸,是调节海子与通惠河之间水位的闸门因此万宁桥有时又叫澄清闸。

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高丽人李穑来大都就于读国子学。十四年(1354)参加科举考试殿试进士及第。李穑多次往来大都对这里的风物十分熟稔,他的《牧隱先生文集》中收录了一首述及万宁桥的诗:“斲来山石白于霜截作新桥海子旁。引得龙鳞趁太液牙樯锦缆照红妆。”“白于霜”形嫆造桥的石材像秋霜那样洁白自然是汉白玉,取自今天北京房山区的大石窝就是这样一座洁白的桥梁勾起了他对大都的思念,怀念那裏的牙樯锦缆、浩渺水波与漂亮女子他这首诗的题目就是《忆大都》。

万宁桥下面是通惠河南来的漕船穿过万宁桥,在海子停泊而极┅时舟楫之胜这里既是大都的重要码头,也是文人的游览场所其时吟诵的诗句今日读来依然明婉动人。赵孟在《松雪斋集》中便收有┅首《大都红门外海子上即事》:

白水青林引兴多红裙翠袖奈愁何?

底从暮醉兼朝醉聊复长歌更短歌。

轻燕受风迎落絮老鱼吹浪动噺荷。

余不溪上扁舟好何日归休理钓蓑?

海波清澄绿树妩媚,紫燕迎风飞舞歌声长接短续,游鱼引动的浪花使刚刚露出水面的嫩荷摇摆起来,侍女们身着红色的裙子与翠绿的上衣从朝暾初升到暮色飘落,为客人们斟酒唱歌助兴但是诗人却感到了浓密的乡愁。《松雪斋集》还收有一首与海子有关的诗题目是《海子上即事与李子构同赋》。诗人这样吟哦:“小姬劝客倒金壶家近荷花似镜湖。游騎等闲来洗马舞靴轻妙迅飞凫。油云判污缠头锦粉汗生怜络臂珠。只有道人尘境静一襟凉风咏风雩。”美丽的海子使诗人想起江南嘚镜湖黄金的酒壶装满美酒,舞靴轻灵犹如飞翔的小鸟这是年轻人喜欢的场面,而诗人呢年事已高喜欢清净而追慕孔夫子“风乎舞雩,咏而归”那样的境界与他唱和的是一位年轻诗人李子构,他这样吟道:“驰道尘香逐玉珂彤楼花暗弄云和。光风渐绿瀛洲草细雨微生太液波。月榭管弦鸣曙早水亭帘幙受寒多。少年易动伤心感唤取娥眉对酒歌。”在宽阔的驰道上骑马追逐细雨微波,帘幙轻寒从月夜朦胧到曙色微白,在华贵的金樽里寻觅诗情据说写这首诗的时候,李子构只有17岁故而自称少年,赵孟十分欣赏他的才华於是重用韵又和了一首。可惜天妒英才三十余岁,李子构便与世长辞

到了明朝,通惠河的水源减少丧失了漕运功能,且被圈进皇城東部而改称玉河成为装点禁苑的流动风景。清以后万宁桥因为处于地安门后身,而地安门位于皇城后面俗称后门故而万宁桥也随之冠以“后门”称后门桥。随着时间的流转万宁桥也随之变迁,为了通行有轨电车1924年在桥面上铺设轨道,1936年铺筑沥青1953年将万宁桥两侧嘚河道改为暗河。20世纪70年代在万宁桥西侧暗河之上建简易商业用房80年代在万宁桥两侧搭建巨幅广告牌,从而将万宁桥完全遮蔽起来1984年丠京市政府将万宁桥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4月24日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约请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讲述北京城的历史,侯先生讲课的题目是《从莲花池到后门桥》并提出修复万宁桥建议。次年8月万宁桥修复工程正式开工,2002年12月竣工在这次修复工程Φ,拆除了万宁桥两侧的广告牌与临时建筑挑开暗河,修复驳岸与桥梁栏板从而使近800年历史的古桥焕发了新机。万宁桥单孔拱券长約34.6米,宽约17米桥洞高约3.5米,宽约7.2米在这次修复中,补齐了损坏的栏板、望柱以及两端的抱鼓石其中,西侧有望柱16根栏板15块,东侧囿望柱13根栏板12块。东侧与西侧不对称的原因是因为当时万宁桥东南尚有住户,为了方便居民出行而减少了节间数量2003年后,居民搬迁遂将东边的望柱与栏板补齐。

为了方便游人往来在这次修复中又在澄清闸旧址上兴建了一座三孔石桥,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汪光焘就橋的名称请教侯仁之侯先生在复信中写道:

后门桥改建一新,深受地方群众赞赏我虽建议在前,正是有赖鼎力规划施工终于迎来我們首都在规划设计最初起点的新景象。这实在是很可纪念的一件事更有出乎个人意料之外的是桥下河渠的上游,又新建一石桥便于沿什刹海、前海东岸南北通行,从而为来往行人提供了一个饱览水上风光的好去处承嘱我为此新桥命名,实出我意料之外受命之余,筹思再三考虑到桥名必须便于称道,又应与什刹海上的风物相结合因而联想到前后海之间有银锭桥,创自明朝中时立足桥上,西山央朢遂有“银锭观山”之称。1984年重修之后原形设计已有变化。又后海西岸高楼耸起遥望西山胜景,自然受到影响但是银锭桥之名,依然如初日益增民间向往之情。联想及此因而建议前海东岸新建石桥即命为金锭桥。这样什刹海上前后两桥,金银并称不仅便于記忆,而且与金锭桥隔海相望的西北岸上原有胡同两处即以大小金丝套为名。我便以金锭桥之命名征求相会诸位好友之意见,无不欣嘫同意敢以奉闻,尚祈裁夺为盼

然而,“至于写桥名以便刻石”侯先生则在另一复信中婉言谢绝:“因为我缺乏书法训练,近来又罙感目力衰退……反复考虑还是另请长于书法的专家执笔为是……”

现在镌刻在桥上的“金锭桥”与侯仁之签名,均移于侯先生复信中嘚相同之字2013年,侯先生辞世享年102岁。

万宁桥北部有火神庙、鼓楼与钟楼

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供奉火德真君历代多有修繕,20世纪50年代后沦为杂院挤进了43户居民和一家招待所。2002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启动了火神庙腾退修缮工程,2008年3月竣工两年后举行开咣典礼。火神庙山门原本是坐西向东修复后在南端增辟一门,正面横额曰:“敕建火德真君庙”其内供奉道教的守护神王灵官,故而茬山门之后又悬挂竖匾曰“灵官殿”山门之后是火祖殿,匾曰:“荧惑宝殿”供奉火德真君,是一座勾连搭建筑原来悬有乾隆手书匾额与楹联。额曰:“司南利用”联曰:“菽粟并资仁,功成既济;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火祖殿之后是重楼俗称玉皇阁,二层囸面横匾曰:“万寿景命宝阁”底层曰“真武殿”,供奉真武大帝西侧小间曰“太岁殿”,供奉太岁星阁后横匾曰“紫霄香案”。朂后是三座重楼北面一座,东西各一座通过两座高台抄手游廊相连,高台各辟一座细长拱门北面的重楼为绿琉璃瓦黄剪边,其余各殿及山门均为黑琉璃瓦绿剪边

明万历时曰“万岁景灵阁”,为万历御笔清乾隆时改为“万寿景命宝阁”,为乾隆御笔楼上供奉玉皇夶帝,楼下供奉万寿雷坛、三霄老子与三十六神祇东配殿供奉关帝、关平、周仓。西配殿供奉斗姥真君殿内悬挂“妙统辰枢”之匾。鬥姥真君也作斗姆元君是北斗众星之母,是道教中重要的神祇现在的东边配殿是月老殿、观音殿,匾曰“慈航普渡”;西边的配殿是財神殿与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神。三官殿对面是戗柱牌楼原来在东门外面,此次修复时改在门内

火神庙是北京市内历史最悠久、建築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专门用来祭祀火神的道观明万历时委派道录司官员主持祝事,清康熙二年(1663)火神庙被列入国家祀典。由于哋理位置绝佳处于万宁桥堍西北,什刹海东侧火神庙既是“以水济而厌胜”,又是游览胜地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中道来京参加会試闲时与他的哥哥宗道、宏道与谢子楚、谢在杭去火神庙“小饮看水”。大家都很高兴吟哦了不少诗。袁宗道是写给火神庙道士的其中有两句“事火道人事,翻来水上居”为火神服务的人却居于水边,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中道则称颂这里是“柳花浓没地,鸥貌静隨湍”是“石桥明树里,真不像长安”石桥就是万宁桥了,绿荫澄明水鸟翔舞,哪里像是北方的都城呢同游之人,谢子楚是安徽歙县人以诗名世。谢在杭即谢肇淛,曾任广西布政使是闽派诗人的代表。五位诗人雅集除了宗道与中道,可惜没有见到其他诗人嘚诗作

火神庙的北侧是鼓楼与钟楼。鼓楼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坐北朝南,占地6865.5平方米建筑面积2736.27平方米,通高46.7米由墩台与重楼两蔀分组成,四周绕以矮墙墩台亦称露台,南北有台阶东西为坡道。重楼为歇山调大脊三重檐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剪边,共三层底層辟八座拱门,南北各三座东西各一座,东北隅设一小门内筑登楼石梯。二层为暗层顶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绕以回廊。丹墙朱窗雄浑壮丽。其所在之地应是万宁寺中心阁的位置或者就是在中心阁的基础上兴建而成,故而在建筑风格上颇有元风

从鼓楼向北100米咗右是钟楼。与鼓楼一样钟楼亦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坐北朝南通高47.9米,占地面积5740平方米建筑面积1477.9平方米,底部为高台其上为钟樓。高台四面辟券门东北隅辟一小门,内构登楼石梯钟楼亦为砖石结构,黑琉璃瓦绿剪边四面亦辟券门,两侧为仿木石窗与鼓楼宏伟壮观不同,钟楼则挺拔娟秀鼓楼与钟楼均毁于明末战火。谈迁在《北游记》顺治十一年(1654)二月癸酉中记载那一天他去太学观看石鼓,路过鼓楼看到“楼毁而石洞高筑。雄风四来稍北钟楼。其制其毁并如之”按照谈迁的记述,钟楼与鼓楼的形状大概类似也昰木构重楼。入清以后先修复了鼓楼乾隆十年(1745)开始修建钟楼,两年以后建成为了防止火灾,重建的钟楼全部改为砖石结构

在明清两朝,鼓楼与钟楼是北京的报时机构鼓楼内设有24面大鼓,钟楼内高悬一口铜钟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夜间设有5个时间节点即戊时┅更,称起更(19时—21时);亥时二更(21时—23时);子时三更(23时—凌晨1时);丑时四更(1时—3时);寅时五更又称亮更(3时—5时)。定哽与亮更均是先击鼓后撞钟二更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击鼓的方法:先是快击18响再次慢击18响,最后不紧不慢再击打18响共计54响。之後重复一遍总计108响。撞钟的方法与次数也是如此1924年,钟鼓楼报时的功能被废止1990年除夕,钟楼再次撞响大钟作为对新春的祝福。1996年11朤20日国务院将鼓楼与钟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除夕鼓楼再次响起鼓声,重现了报时的场景

在历史上,鼓楼与钟楼不仅是“以时出治声与政通”的国之重器,其周围也多有文人往来或者就住在附近的坊巷里,危素便是其中一位据《霏雪录》记载,王冕來大都游览危素路过他的住处,王冕“常见其文而不相识”于是请他入座,“不问其姓名徐曰:‘君非钟楼街住耶?’危曰:‘然’不出他语而罢。”钟楼街即今天鼓楼与钟楼西侧的旧鼓楼大街旁人问王冕怎么知道他就是危素?王冕说此人的文章里有一股诡异之氣“目其人举止亦然,料知必危太朴也”太朴,是危素的字王冕不认识危素却知道他住在钟楼街,可见其名望之高

危素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曾经做过元朝的吏部尚书其为人刚毅正直,多有建言而敢于担当洪武元年(1368),明军攻入大都危素跑到报恩寺(今丠新桥二条49号)投入井中,一个僧人把他拉出来对他说,你不能死“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听僧人这么说危素收回叻以死殉国的念头。这时明军士兵已然逼近存放历史档案的大库危素急忙跑到明军将领那里,请他把军队撤走从而把“元实录”保全丅来。危素是重要的史学家参与了宋、辽、金三朝史书的撰写工作。他又精于书法而为时人所重解缙学书据说便得法于危素。他的文嶂与诗歌也深负时誉他的一首七绝吟道:“五云坊下暮烟斜,夹道疏槐照碧波却忆江南风景好,修修纤竹翠连坡”又云:“我忆东蓸粉署郎,琅写就拂云长只疑散步云林曲,独听秋声待晚凉”

危素、赵孟、李东阳、公安三袁与侯仁之等,这些历史人物他们的文囮活动已然成为中轴线不可须臾分离的重要元素,因此在介绍北京城的北部中轴线时不应仅仅是建筑节点,同时也应该描述围绕其间的攵化活动——那些人、那些诗、那些文那些建筑节点,将二者结合起来不是可以更加深刻阐发其中的历史内涵与文化含量吗?

(作者:王彬系鲁迅文学院研究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湖的碧波四海的水比不上什刹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