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治愈后还会在体内产生抗川崎病后中性粒细胞低胞浆抗体吗?

【摘要】: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嘚抗川崎病后中性粒细胞低胞质抗体(ANCA)及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联合检测在诊断川崎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大连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的〣崎病患儿42例,选择同期住院发热超过5天以上的患儿35例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的抗内皮细胞抗体及抗川崎病后中性粒细胞低胞浆抗體。结果急性期KD组AECA及ANC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KD组AECA、ANCA阳性率高于亚急性期KD组,急性期KD组AECA、ANCA阳性率均高于恢复期KD组,亚急性期KD组AECA、ANCA陽性率均高于恢复期KD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扩张组AECA及ANC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扩张组(P0.05)。ANCA阳性血清中75%AECA阳性,AECA阳性组ANCA阳性率明显高於AECA阴性组(P0.05),二者有相关性结论 ANCA、AECA与KD疾病活动相关,可能参与了CAL的发生、发展,且在急性期AECA阳性率与ANCA阳性率呈正相关,因此联合检测ANCA、AECA水平可能有助于早期预测冠状动脉损伤。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秦玉明,周爱卿,贲晓明,沈捷;[J];中华儿科杂志;2000年05期
王虹,于宪一,朴英爱;[J];小儿急救医学;2000年03期
廖若莎,陈汉华,杨华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3期
颉立文;[J];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0年02期
周立娜,梅柏如;[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冯琳,张宝玺;[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佐日汗;蔡招华;刘亚黎;;[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胡剑威;冯金山;王軼;;[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张俊;桂永浩;杨毅;;[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陆文文;张园海;褚茂平;吴蓉洲;陈其;项如莲;;[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孙玉婵;;[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議论文汇编[C];2006年
邓义芳;;[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张俊;桂永浩;杨毅;;[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陳谨萍;李军;李垣君;李海翩;;[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李彦晓;贾天明;徐灵敏;袁艳;;[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會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李晓辉;李瑞燕;徐酉华;周敏;张励;李晋蜀;;[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數据库
长沙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 杨琴;[N];大众卫生报;2013年
江西省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教授 刘跃梅;[N];大众卫生报;2003年
本报记者 赵绍华 特约记者 侯晓菊;[N];健康时报;2004年
通讯员 张群 实习生 柏玲 记者 倪秀萍;[N];南京日报;2005年
保健时报特约记者 张献怀;[N];保健时报;2007年
余素明 张献怀;[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景伟;[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生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問题解答仅供参考

这个是有一些气血不足的现像就可以中药滋补气血,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就会好的对症的进行检查调理

完善患者資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參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内容提示:川崎病患儿川崎病后Φ性粒细胞低及anca检测的临床意义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10:46:04| 文档星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川崎病后中性粒细胞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