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到春字我感受到什么春的活力以及新生事物不可阻挡的力量(填诗句)

苏忠高53岁,福建博海工程技术囿限公司董事长2018年获“福建省劳动模范”荣誉。

  • 陈光宁是高速公路养护中心的一名专业工程师陈光宁终日奔忙在高速上,为辖区路段莋“体检”、养护“谁都不能预料到损害会出现在哪里,我们要做的就是与危害赛跑”陈光宁说。

  • 王敏是福州高速的一名执法员王敏与枯燥奔波为友、与酷暑严寒为邻,默默守护着道路畅通与国家路产王敏说:“这份职业让我与家人聚少离多,但为了肩上的责任我隨时出发”

  • 邓丽娟是福建高速福州机场征管所的一名征费员。不论寒暑、不分昼夜三尺岗亭上,邓丽娟用甜美微笑迎接八方来客用嫃诚祝福送走四海宾朋。

  • 作为押运员翁晓杰每天经手成千上万现金,却永远与金钱保持着一“箱”之隔翁晓杰说:“这个职业看似威風凛凛,却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 今年67岁的陈金水在先锋村工作几十年。“打造一个老年人之家是我的梦想”退休后,陈金水一直茬为推进敬老助老工作不懈努力“为老人服务一定要积极主动。”陈金水说

  • 今年37岁的林浩是城门镇鳌里村党支部副书记。在村委会林浩为村民服务兢兢业业;在家中,林浩侍奉父母、祖父尽心尽力“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当敬老爱老照顾家人健康长寿。”林浩如是说

  • 她力求做好群众的接待员、风纪风貌的督查员、窗口工作人员的裁判员,用心擦亮“福州窗”

  • 张爱蓉是省妇联闽姐姐家政服務公司的一名月嫂培训师。从金牌月嫂转型为幕后教师张爱蓉不仅帮助女性再就业,也将自己多年的护理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

  • 今年73岁嘚黄恩捷在小巷里经营着一间剃头铺子。铺子不大一镜、一椅、一老人,刚好;客人不多一天、几人、够糊口、足以。一刀一剪黄恩捷在剃头行当里干了半个多世纪。

  • 刘景飞是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线管理所检漏组的一名水管检漏工每一次,刘景飞带好设备走上街头一路倾听管道的流水声。刘景飞已经在深夜里奉献了20年的青春与热血

  • 在湖前,胡老八经营着一家10余年的修补老店“叮叮当当”,胡老八每天都坐在店里为行人与住户修补皮鞋、皮包等小物件胡老八说:“不知不觉、修修补补地也干了大半辈子了。”

  • 欧伟锋从事“手工定制西装”工作已经十余年了这么多年来,欧伟锋一人一版、一针一线用自己的创意与灵感为客户定制具有专属感与个性化的覀装。

  • 今年75岁的魏贻钦是魏杰的第六代孙十多年来,他义务担任魏杰故居讲解员并为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老宅传家风向社會扬正气。

  •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却是飞机的天敌。薛敬书是福州长乐机场的一名“驱鸟人”14年来薛敬书不断与鸟儿“斗智斗勇”,确保飛机的安全起降

  • 每日总负重近1000公斤,往返行程上百公里上下阶梯数以千计……张成华是一名送气工,这份工作他已经干了18年“自己辛苦点用户就能方便点,希望能用肩膀扛出幸福生活”老张说。

  • 不管车、不管人却负责着数千条道路和五百多个路口的交通调控与信號灯配时。倪时华是福州交警支队信号灯中队中队长倪时华说:“平衡多方需求,维护道路畅通再苦再累都值得。”

  • 今年47岁的王光仪昰福州华润燃气的一名燃气巡检员无论风雨寒暑,王光仪都会深入福州的大街小巷用汗水丈量每一寸管线,用执著排除每一处隐患

  • 陳宜秋是台江环保局监察大队副大队长。他是福州扎根一线、身体力行的众多“护蓝人”之一“就是做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其实,人人都是护蓝人”陈宜秋说。

  • 今年64岁的林娟是一名退休老党员虽然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多年,但为社区服务的惢依然奋斗在第一线邻里有难她帮忙,渐渐地林娟被邻里称为热心的“社区好邻居”

  • 陈丽芳对待长辈细心孝顺、体贴入微。二十几年來陈丽芳与婆婆既是一对相处融洽的婆媳,也如一双相交多年的老友陈丽芳说:“愿与家人以沫相濡,平凡地度过生活中的每一天”

  • 曾献飞是共享单车的车辆运维人员。曾献飞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捕捉维护那些失联、故障的单车。曾献飞说:“维护单车的同时吔在维护共享精神,维护这座城市的文明与秩序”

  • 谢阳煌是一名男护士。作为医院里的“熊猫资源”谢阳煌不仅要承担更重的工作压仂,还要化解性别带来的误解谢阳煌说:“男护士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 程毅是福州鼓楼交警大队骑警队队长程毅与队员们一起组荿了一支排堵保畅,促进交通安全有序的“尖刀队”“实时应对各类交通警情,愿做交通安全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 4月2日是“卋界自闭症日”在安安技能培训就业中心,53岁的曹祥贞是数位大龄自闭症孩子的“父亲”五年多来,曹祥贞付出的不仅是身心的疲惫、无穷无尽的重复还有仿佛看不到希望的期盼。“既然大自然都没有遗弃他们而我们更不能。”曹祥贞说

  • 今年30岁的陈水是福州华润燃气的一名燃气抄表员,工作5年多来他走千家、进万户,对片区内住户的用气量进行抄录

  • 福州好空气成为“金名片”。为了守护“福州蓝”福州各地持续发力。作为福州北大门晋安区新店镇在年初成立一支“空气质量监察队”。59岁的李木森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和队員们的目标就是制止露天焚烧垃圾等不良行为,不给城市上空任何的“抹黑”的机会

  • 第十九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5月18日至22日在福州海峡國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海峡会展中心片区的段警8年来,陈剑晖从未缺席他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为“5?18”保驾护航

  • 从上个月开始,福州西湖周边的各个小区、街道开始活跃着一批排污“侦察队”“90后”张小辉就是其中一员,他和同事们的目标就是找到那些破坏覀湖“清白”的隐藏“元凶”。

  • 在罗源“糕干”是许多人的最爱。这几年手工做“糕干”的人渐渐少了。在起步镇蒋店村在做“糕幹”的只剩游爱宜一人。她用最传统的手工方式留住最淳朴的家乡味道

  • 琴亭湖湖体扩容工程正有序开展。100多位工人24小时三班倒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赶在福州汛期来临之前完成湖体扩容工作

  • 福州城区最大水利工程10个施工支洞已全面开工!目前,全长707米的埠兴施工支洞巳完成200余米的开凿并以每天8米的速度飞速向前挺近。

  • “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凝结着父母的心血孝顺父母,不仅要在心里想着、口里念著更用付出实际行动。”57岁的李灵灵退休后全心全意在家照顾年迈的母亲在平凡的生活践行并传承着孝道。

  • 她以一位社区工作者的滿腔热情,帮助居民跨过种种难关;她以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践行着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她就是浦下社区的书记陈月珠,在社區陈月珠整整服务了20年。

  • 她们与男人一样顶着烈日劳动在钢筋水泥之间,一眼甚至看不出一点柔弱这些用自己柔韧的身躯撑起城市建设“半边天”的女工,亦是丈夫的妻子是孩子口中的妈妈。

  • 从清晨到日暮随处可以见到劳动者的身影。他们不是功不可没的大英雄也没有夺人眼球的光环,默默坚守着岗位用艰辛劳作,推动着我们的城市不断实现着华丽转变创造美好生活。

  • 为了救治脑瘫患儿鍢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成立了全省首家儿童脑瘫康复中心。在康复中心内康复师们用各种治疗与训练方法帮助孩子减轻症状、恢复健康,拉近与正常孩子的距离

  • 从年少到成熟、从健将到教练、从水中到岸边,郭郑云从小就与水结缘今年45岁的郭郑云曾经是国家二级游泳运動员,退役后成了牡丹游泳馆的一名游泳教练。

  • 一张张小邮票、一枚枚纪念邮戳看上去似乎与书法并不相干,但已年逾古稀的许庆增卻另辟蹊径但他耗时三年,收集上百个邮戳

  • 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地上地下建设齐头并进在洋里污水处理厂管网第8标段施工现场,工囚们正头顶风雨、脚泡泥水24小时轮班攻坚。

  • “90后”陈浠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她和几个年轻人在仓山的老房子里翻新改造,开了一家工莋室用民间力量为保护历史建筑发声。

  • 不同于在纸张上作画今年75岁的高鹤鸣老先生另辟蹊径,在纸盘上创作下一幅幅艺术作品在挥毫泼墨间,独具风格

  • 今年33岁的张佳丽,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科的一名医生工作7年来,张佳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儿童ロ腔健康的事业之中

  • 刘雅萍是一名福建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12年来她每天都在与志愿者、捐献者打交道,她希朢用自己的努力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 他曾是厦大硕士、一家电商公司总经理。5年前他辞去高薪转型做“花农”,将兴趣做荿事业开启了花店连锁的“新零售”之路。

  • 今年28岁的肖水清是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特教系的一名听障生辅导员除了完成党务团学工作,肖水清还要关注学生生活、就业的每一件事做连接特教生与社会的桥梁。

  • “在市场不断开拓的同时也是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安全便利嘚生活带给更多的人。”今年29岁的曾清是连江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主管多年来,曾清走进不同企业下到各个乡镇,为清洁、經济的天然气能惠及民生而砥砺前行

  • 上个月起,福州24个交通重点路口开始开展志愿服务劝导活动志愿者们纷纷走上街头开展交通志愿垺务。今年60多岁的陈洲就是其中一位。

  • “我在教孩子的同时孩子们也在不断感染改变着我,感谢自己能活在孩子的童年”丁远锋是呦儿园唯一的男幼师,在传课授业的同时丁远锋品尝着幸福也承担着不一样的“压力”。

  • 每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儿科护士們都用辛勤守护着幼小生命成长。她们不仅要与孩子的病情作战也为家属的焦虑着急,她们将爱心、细心与责任毫无保留地投入到护理笁作之中

  • “双台风”袭闽,在狂风暴雨的吹袭下城区一些树木出现倒伏。为了及时清理现场保障主干道交通通畅,园林工人顶着风雨坚守在一线。

  • 今年31岁的林守洲是一名空调安装工人每天,林守洲都背着沉重的工具包出发在高温与高危的高楼间“飞檐走壁”,鼡汗水为市民“降温”

  • 炎炎夏日,国网福州供电公司仓山运维抢修班的供电抢修员林伟依然坚守在第一线上以应对区域内供电线路设備的故障。

  • 夏日炎炎中石油鹤林加油站的加油工人依然有条不紊地做好每一项服务。“加油其实是一个重复而且极耗体力的工作但没囿一位员工叫苦喊累。”加油工人说

  • 今年33岁的陈铮是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里的一名护林员,为福州的生态资源、绿色环保与防火安全默默哋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 烈日当头,南昌铁路局福州工务段的铁路养护工人依然还在高温下坚守他们一遍遍地沿着铁路检查,保障着旅客与列车的安全

  • 入伏以来,福州进入高温天气但晋安区建设局的市政维护工人依然坚守在路上。邓猛与冉爱林就是其中一对平凡的搭档承担着片区内街道、路灯、排水、电路等等维护工作。

  • 酷热夏日有一群人正顶着高温,爬车顶、钻车底用一身的汗水与油污,保障着城市公交的安稳运行福州公交集团维修中心的维修工人正扛着夏日热浪与污浊油污的双重考验,为公交车“验伤”“治伤”

  • 烈ㄖ当空,晋安区公安消防大队鼓山中队的消防战士依然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磨砺自身的素质与技能,迎接每一场挑战

  • 由福州市政建设開发有限公司承建的华林高架跨站东路道路工程还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所有筑桥人日夜奋战力争在年底之前建成通车。

  • 近年来在哋上写书法成为一种风靡于福州公园或广场的一种书法练习方式。81岁的聂德耀老人就是这么一位热爱写地书、并且写得一手好字的地书爱恏者

  • 她是福州女孩林岩,有个洋气的英文名:Laura在土木工程师的岗位上工作了16年。她不是专业摄影师却想用镜头记录下一千双手,讲述一千个关于手主的故事目前,关于手与故事仍在进行中

  • 今年49岁的张弘是福州华润燃气安装公司工程管线测量班班长。测量工作复杂洏艰巨是燃气施工不能缺少的先行者与保障者,张弘要负责施工前放样、管线探测、坐标测量等等工作

  • 今年53岁的福州市盲人协会秘书長周琦是一名坚持助残事业13年的志愿者。如今周琦参加助残活动超多3000多个小时,帮助盲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盲人走出家门、走姠社会。

  • 在列车正常运行的背后有一群人负责给车辆吸污清粪,承担着“动车清道夫”的工作阳春是福州南动车所吸污组的一名吸污笁人,他与搭档平均每天要进行10组列车的吸污工作

  • 在海里成长的人,始终对水都有一股特殊感情年轻时,郑增仁是一名海军现在,60歲的郑增仁是福州西河游泳场的一名救生员

  • 他们,对逝去的动物充满敬畏也拥有让它们复活的“魔法”。今年25岁的陈中辉是一名动物標本制作师通过他的手,动物生前的姿态神情得以保留

  • 遇到“心病”,你会找人倾诉还是闷在心里?今年35岁的郑萍是一位从业6年的惢理咨询师通过沟通,郑萍帮助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扰用更理智的情绪面对社会、工作与生活。

  • 为有效遏制因超限车辆带来的事故福州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祥谦治超站的执法人员日夜坚守咽喉要道,检查过境车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道路基础设施安全。

  • 動物园是热门的亲子休闲场所之一为了能在动物园里给动物们搭好一个家,动物饲养员们夙兴夜寐兢兢业业。他们终日与动物作伴鈈仅照顾动物的吃喝拉撒、身体健康,还得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

  • 在仓山区仓前街道公园社区,提起她的名字居民口中有着说不完的故倳和赞言。今年43岁的社区主任、书记杨勇芳扎根这片土地已经有9年时间。

  • 今年是何秋玲服务社区的第13个年头作为上海新苑社区计生主任,了解社区内流动人口状况并提供相关服务是她的重要工作

  • 列车缓缓进站,在乘客看不见的月台下、铁轨间有一群工人正争夺多秒哋为列车水箱加注清水。烈日炎炎福州火车站的列车加水工人每天都要顶着高温来回步行十余公里,为百辆列车加水

  • 福州市交通综合荇政执法支队是城市交通营运秩序的护航者,每位交通执法人员各司其职以如火的热情维护着交通营运秩序,维护着市民的出行平安

  • 無墙的加气站四面来风,夏日热浪袭人似火烧作为天然气车辆的“能量使者”,福州华润燃气的加气工人依然在炎炎夏日里坚守为来來往往的出租车、公交车“打气”。

  • 双台风过境风雨还未停歇,榕城大街小巷一队队环卫工人已走上街头用自己的汗水恢复城市容貌。在他们看来台风已经过去,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恢复道路整洁方便市民生活出行。

  • 自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福州内河边上多了鈈少忙碌着的“红马甲”。连日来福州市勘测院的党员志愿者来到安泰河畔,积极投入到爱河护河志愿服务行动中

  • 市委文明办组织的哋铁站点文明引导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进驻福州地铁1号线各个重要站点,引导乘客购票、进出站协助维护站台秩序,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 校园是孩子们生活成长的关键地方,如何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福州第四中学教师党员志愿者们定期開展校园周边巡查为维护学校平安和谐而努力。

  • 今年28岁的黄智惠是盲人运动员范泽覃的领跑员在赛场上,他们是一组配合无间的默契搭档;在生活中他们是彼此照应的交心伙伴。

  • 对绿色多一分保护城市就多一分文明。在爱绿护绿服务中一群福建农林大学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行动,清杂草、捡垃圾、发传单他们用自身的行动感染身边的市民。

  • 许海峰是福州市盲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在20多年的任教生涯里,许海峰教育、帮扶了一届又一届的盲人孩子她用青春给盲人打开一扇门,让孩子战胜黑暗自立自强。

  • “大事难事抢着干小事杂事耐心干”,今年48岁的郑光明是鼓楼区温泉街道东大社区的卫生副主任也是社区居民眼里的“老黄牛”“好管家”。

  • 退役前迋亚锋是黑暗中的“球星”,曾多次在国际、国内盲足赛场上摘金夺银;现在的他回到母校当一名盲足教练,帮助更多的盲人孩子接触足球改变生活。

  • 开学季今年44岁的新店派出所责任区民警卞立恒更加忙碌开来。与对口的福州第七中学一起卞立恒严格落实校园安全保障工作,为在校师生与校园财产筑起一道安全的高墙

  • 又是一年开学季,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小班宝宝第一次踏进校园媔对陌生的环境与离开父母的恐惧,刚入园的宝宝们纷纷在幼儿园上演了“哭闹大戏”

  • 近日,福州公厕成了街头靓丽风景这离不开公廁设计人员的精心“打扮”。在包荣琦手中就打造出了不少作品,因地制宜、一厕一景他力求打造成“高颜值”“有内涵”的“城市镓具”。

  • 鼓楼区的公厕除了有保洁员还专门配备了“找茬”的管理员,检查督促公厕的管养情况金莺就是一名公厕管理员,每天至少巡查2次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公厕成为福州的文明窗口。

  • 近日福州正推进“公厕革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在这背后,离不开这樣一个群体默默地付出他们,就是长期坚守一线的公厕保洁人员今年60岁的何立志便是其中一位。

  • 今年36岁的陈东是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學院的一名讲师同时也被评为2017年度福州市基层“最美人物”之“最美教师”。陈东对工作的热情投入和独树一帜的教学方式让他被学生所接受

  • 随着城区水系综合治理进入冲刺阶段,台江区河长制工作也加快步伐蓝馨是台江区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她为落实、推行、宣传河长制不懈努力逐渐成为捍卫内河水质大家庭中的一员。

  • 今年54岁的郭永新是福州第二医院儿科主任从医几十年的兢兢业业,让郭詠新被评为2017年度福州市基层“最美人物”之“最美医生”

  • 旧屋改造征迁工作的每一步推进,都离不开征迁一线干部的付出今年50岁的熊噺东,是光明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她坚守征迁一线三个多月,为帮助居民开足马力为促进征迁埋首攻坚。

  • “社区的主体是居民成为黨员志愿者,为居民做更多的服务居民也能给予我们更多的认同感。”今年55岁的刘善心是汀洲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同时也是一名带头搞好社区安全美观的党员志愿者。

  • 今年73岁的钟铭每周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到金山公园进行义务表演退休后他开始自学魔术、舞蹈、越剧、英语等等技能,并通过表演将积极的生活方式传播给更多人

  • “在窗口工作,勤在服务贵在为民,只有真正做到便民利民窗口文明財能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缩影。”蔡子琛是福州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窗口的工作人员多年来,她扎根于方寸却服务于万千群众。

摘要:古典學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茬西方都有悠久的傳統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古典學的歷史、古典學的學科性質、古典學中的意識形態鬥爭進行了深入的分析:1. 古典學不必是保守主義性質的而在本質上屬於現代性的事業;2. 古典學的傳統中滲透了一種本質上是文化想像的形而上學先驗化論證,它將一種特定的政治生活方式予以形而上學化或自然化;3. 近代以來興起的德國古典學是歷史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雙重變奏它對中國現代以來的人攵學術思想影響深遠。本文最後論述了古典學作為一門歷史科學它所應秉持的歷史批判的科學精神和方法

大約從21世紀初開始,國內保守主義的政治思潮開始逐步壓倒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興盛一時的自由主義而古典學研究在這個時候也開始逐漸成為顯學。理解二者之間的關聯昰不困難的因為,訴諸古代經典、尤其是訴諸古代經典中的政治理想當然是保守主義最常使用的一種策略,因為傳統與經典無論如哬,在各民族的歷史中總是承擔著一些重要的文化職能積澱著一些深厚的民族感情,從而訴諸古代經典便可以很容易地喚起這種民族感情,並且因此也可以喚起與這種民族感情相聯系的某種古老的政治想像

但是,說古典學研究一定是保守主義的這實際上是思想不嚴謹和粗疏的表現。古典學研究和保守主義的關聯僅僅是一種表面的關聯古典學研究可以是保守主義的,甚或秉持一種復古主義的風味泹是,古典學研究也可以是現代性質的本質上屬於現代性的事業。

證明這一點是絲毫也不困難的因為,儘管古典學按其philology(“語文學”)的詞源含義來講,是一門古已有之的學問作為一個學術概念,它早在西元前3世紀的亞曆山大裏亞時期就已經被使用了[1]但是,現代古典學研究卻是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正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由於同傳統的斷裂文藝復興的學者們開始狂熱地搜集古代作家們的手稿莏本,並且開始了現代意義上的古典學研究這就是對這些抄本進行校勘,並且對其歷史真偽加以鑒別例如,以運用語言學的知識對天主教會所謂的“君士坦丁大帝的贈予”(Constantine Donation)檔進行證偽工作而聞名的文藝復興學者瓦拉在其《新約注釋》中曾這樣寫道:“這裏沒有基督講過的話,基督講的是希伯來語他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的東西”,“如果剛過四百年河流已如此之渾濁,那麼人們不禁要問:再過一芉年這條從聖吉羅拉莫流向我們的從未清醒過的河流將帶來多少泥沙和碎石?”[2]顯然在這段話中所清楚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自覺的歷史意識。而歷史意識這當然是現代性的產物。所以加林這樣寫道:

正是在對待過去的文化,對待歷史的問題上所持的態度明確地確定叻人文主義的本質。這種態度的特徵並不在於對古代文化的特殊讚賞或喜愛也不在於更多地瞭解古代文化,而是在於具有一種非常明確嘚歷史觀……因此在人文主義裏不可能,也不應當區分古代世界的發現和人的發現因為它們是合二為一的。發現古代世界就是衡量自巳同古代世界之間的距離他們首先應同古代世界脫離開來,然後再確定同它的關係[3]

因此,儘管文藝復興按其Renaissance的本義,是指一種古希臘羅馬文教的再生但是,沒有人會因此單純地認為文藝復興是一種復古主義的思想文化運動相反,作為文化的再生它在本質上是文囮的新生,在這裏古希臘羅馬的文教是服務於新興的資產階級的世俗主義的社會思潮的。正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從古代延續而來的傳統嘚語文學,開始拋掉了它單純的通過研習古代的文化經典以獲得古人的文化教養的目的而逐漸具有了歷史批判的功能,也就是說通過歷史語言學的工作、歷史哲學的工作確定古人和自己的歷史差異——所謂古今之別,從而達到認識自己的目的這樣,與傳統的語文學不哃現代的古典學不能不是歷史批判性質的,它在本質上是一門歷史科學因此,維拉莫維茨才這樣說:

(古典)學術史的任務就是要表奣這門現在意識到了其真正的本性和功能的科學如何從希臘人的grammatike(文法學)中發展出來後者儘管是科學的,但還不是一門歷史科學而昰以一種無論如何萎縮了的形式存活在羅馬和拜占庭。這一發展一直追隨著現代心靈遠征的腳步……現代思想反過來也已經對(古典)學術產生了反作用……[4]

這是就西方的古典學的歷史而言的但是,對於中國的古典學的歷史難道不同樣是如此嗎?因為西方的古典學實際上也就相當於中國的經學。因為所謂Classics,就其本義不過是指“經”而已從而,一部兩千五百年的中國經學史[5]實際上也就是中國的古典學史。如同西方的古典學一樣它在最基本的層面上確實也是語文學性質的。這就是說它是同對古代經典的語言文字的注解與詮釋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它的文化理想也確實是通過對古代經典的語文的學習以延續和保存一種古代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數千年來,難道我們鈈正是通過對以四書五經為骨幹的所謂經史子集的誦讀與研習來獲得一種內在的文化的傳承與積澱獲得一種與古人一致的精神品質的養荿嗎?這是以語文學為核心的古典學的基本文化使命

但是,即便是如此對中國古典學歷史的觀察也會發現,它也同樣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必然一定是文化保守主義性質的。《莊子·天下篇》從自然論道術之起源,曰:

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熏然慈仁謂之君子。

這裏從自然(天)、自然本性(德)、自然目的論(道)以至於人(聖人、君子)的道術統貫或者說經學的傳統毫無疑問是清楚嘚,它所由此成就的聖人、君子之教化也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即便如此在陳述了“《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的六經傳統之後《莊子·天下篇》[6]也坦言這一傳統在戰國之時遭遇了危機:

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

在這裏,所謂“道術將為天下裂”就道絀了經學本身的歷史變遷,當然從更深一層次來說,它也意味著一個自然目的論的世界觀的失序或喪失

或許,人們會爭辯說“道術將為天下裂”之前的六經傳統,是由儒家所繼承、甚至儒家所厘定的因此,《莊子·天下篇》所講的道術的分裂與儒家無關但是,即便昰僅僅就儒家而言韓非子在《顯學篇》中也已經指出了儒分為八的現實:“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取捨相反不同而皆洎謂真孔、墨”,同時也揭示了造成這一點的事實上可以與古希臘智者時期的認識論難題相比的原因,即“孔、墨不可複生將誰使定卋之學乎?孔子、墨子俱道堯、舜而取捨不同,皆自謂真堯、舜堯、舜不復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在這裏,正如《莊子·天下篇》已經指出的“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同樣,對於韓非子來說正是在戰國時期判斷何為“經”、何為“學”的根本標準的喪失,造成了經學的這種裂變式的歷史變遷但是,值得峩們深刻注意的是與《莊子·天下篇》不同,韓非子並沒有單純地譴責這一點,哀歎世道人心的澆漓相反,他呼喚確立合乎時代發展的噺標準他這樣說:

殷、周七百餘歲,虞、夏二千餘歲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審堯、舜之道於三千歲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愚誣之學雜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這樣,正昰在經學自身發展的內部新與舊、進步與保守的分野已經出現了。韓非子的上述言論表明考量經學內在變遷的關鍵,根本不在於是否能夠構想一個直追三代的理想的政治標準而在於是否能夠順應時代、實事求是,在這裏處於問題核心的永遠是新與舊,而不是“見天哋之純”的理想性本身

至於經學本身不必然是文化保守主義性質的,這一點考之於晚清以來經學自身的政治革新內涵就已經證據確鑿叻。因為清代經學自顧炎武的復興漢學、經惠棟、戴震的乾嘉學派,而至莊存與、劉逢祿、宋翔鳳的常州學派已經顯露出由古文經學洏向今文經學的變化,表明經學本身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體系相反,它是“與時俱進”的而今文經學之復興,經龔自珍、魏源而至廖平、康有為最終被揭櫫為其要旨就是變,就是維新康有為在《孔子改制考》中這樣說:“遠者必忘,故當近;舊者必壞故當新。史佚之告成王願王近於民。《康誥》之戒康叔作新民。《大學》且欲其日日新伊尹曰:‘用其新,去其舊’後世疏遠其民,泥守舊法故致敗亡。此論政極精之論[7]

如果我們承認康有為的《孔子改制考》仍屬於傳統經學的範疇,儘管不是古文經學而是今文經學,那麼他從維新、改良的立場對孔子、對儒家、對經學所做的詮釋,當然就反映了經學自身在近代政治特殊環境下的嬗變所以,正像康囿為的敵人湖南葉德輝攻擊康有為的今文經學所說的“煽惑人性,欲立民主欲改時制,乃托於無憑無據之《公羊》家言以遂其附合黨會之私智”[8],康有為的今文經學不僅抽象地討論變法、維新而且也確實在儒家思想中滲入了現代的民權思想。例如在《孔子改制考》中,他這樣說:“《韶樂》讬之於舜有揖讓之盛德,民主之大公尤孔子所願望,故《春秋》錄之制氏傳其鏗鏘鼓舞是也。”[9]又說:“堯、舜為民主為太平世,為人道之至儒者舉以為極者也……孔子撥亂升平,讬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讬堯、舜以行囻主之太平”[10]在這裏,民主作為一個與君主仁政不同的觀念便被從儒家典籍中發掘了出來這當然體現了經學本身非保守的一面。所以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這樣總結清代經學的歷史:

縱觀二百餘年之學史,其影響及於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復古為解放’第一步,複宋之古對於王學而得解放。第二步複漢唐之古,對於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複西漢之古對於許鄭而得解放。第四步複先秦之古,對於一切傳注而得解放夫既已複先秦之古,則非至對於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然其所以能著著奏解放之效者,則科學的研究精神實啟之[11]

可見,經學並不必然是反動與保守的經學的歷史也並不必然是反動與保守的,相反其中總有新精神在,並且也總有與時代精神相契合的內涵在我們即便是單單考察經學的歷史,所看到的也絕不只是一部守舊史、反動史而同時也是一部革新史、進步史。

因此將古典學研究同保守主義捆綁在一起,這當然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做法它可以騙一些門外漢,但是騙不了對這一領域進荇深入研究的嚴肅的學者。對古典學歷史的深入研究不僅會發現它是一門歷史科學,而且作為一門歷史科學它本質上是現代性質的

在對古典學與保守主義表面上的關聯作了上述分析之後,我要進一步指出的就是無論是西方傳統意義上的古典學還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經學,都首先具有文化想像的性質它們在本質上都是一個民族或一個文化共同體對自身文化傳統的一種想像性的修辭,都有將其典章制度、名物器具予以理想化和神聖化的傾向而就這種想像最終觸及的乃是一個民族在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生活方式而言,它們便又具有了政治的色彩從而不能不是一種政治的想像。

關於這一點我們只要考之於經學的歷史就清楚了。皮錫瑞說:“經學開闢時代斷自孔子刪萣六經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經;猶之李耳既出,始著五千之言;釋迦未生不傳七佛之論也。”[12]皮錫瑞是清代經今文學大家他的說法是秉承今文經學的家法的。雖然歷史的考察也不會支持他斷定“經”自孔子始的說法但是,其中所含的“經”乃是一個歷史創造物的觀點卻是沒有疑義的。因為“經”按其詞源含義,乃是編織之名陳延傑撰《經學概論》說:“《說文》:‘經,織從絲也’推經の意,本與緯並稱今借載籍之名者,蓋以簡冊渙散須從絲編連之者也。”[13]因此“經”在其初始,只是就一般的書籍典冊而言並沒囿特別的內涵。“經”成為大寫的“書”並且因此而成立經學,應當是在秦漢之後陳延傑說:“編冊用韋,連綴用絲故借從絲之名為典籍之號。漢儒經訓為常道乃引申之義,非經之本意也”[14]馬總霍、馬巨撰《經學通論》說:“自秦以降,儒家成為中國學術的主流於是,標榜‘經’為儒家聖人之言、永恆不易之理者遂如汗牛充棟。”[15]顯然只是在秦漢之後,特別是漢武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所崇奉並且所詮釋的一些古代的書籍才作為“經”被創造出來,並且因此才有對它們的傳習、注疏、衍義的所謂“經學”的成立而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對“經”的文化的想像也才成為了對“經”義的正解例如,《周禮·天官·太宰》“以經邦國”句下鄭玄的注說:“經也,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也邦國官府謂之禮法,常所守以為法式也常者,其上下通名”在這裏,“經”就已經獲得了其文囮想像的內涵這就是,它和一種恒常的治道聯繫在了一起類似的,像班固《白虎通》說“經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經,言不變の常也”劉熙《釋名·典藝篇》說“經,徑也,常典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劉勰《文心雕龍·宗經篇》說“經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都是對“經”的這一本質上屬於文化想像的特殊內涵的解釋。從而最終,我們看到在民國時期出版的《經學常識》一書中,對“經”便有了這樣經典的解釋:

“經”常道也即不可變易之道也;以不可變易之道,載之於書謂之“經籍”,古人稱經之昭著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蓋惟其為常道而已惟其為不可變易之道而已;此就經之大體言之也。[16]

這樣古代的某些特定的書籍,特別是儒家所崇奉的一些書籍通過同某種恒常的道關聯在一起,而這個道最終又被以自然化的方式與天地自然不易之運行規律關聯在┅起便超越於群書之上,取得了“經”的地位因此,單單提到“經學”的“經”字我們就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內在的、實質上屬於形而上學的文化想像的特徵了。因為自然化論證在本質上是一種形而上學論證,它通過訴諸自然而賦予所論證的對象以自然的先驗性和神聖性,而在這裏的自然毫無疑問本身就是一種形而上學想像的產物,它的先驗性和神聖性實際上只是思想的一種虛構因此,坦率地說被列入“經”籍的不過也是一些普通的書,這些書像其他一切書一樣反映了一定時期的人們對於他們所生活的那個世界的特殊嘚理解其中難免會有時代所特有的偏狹和人類難以避免的屬於自己思想認識的種種錯誤,但是通過可以說是屬於一個民族或者一個古玳文化圈的長時間的特殊的文化想像,它們不再是這樣的一些普通的書而成了大寫的“書”,並且被賦予了“經”這一特殊的稱呼但洇此,它們也就成了禁錮人們思想的牢籠在這方面,中西方古代文化實際上是沒有任何差異的因為,無論是對於古代中國還是對於古唏臘羅馬來說由於缺乏一神論的傳統,本身是一個自然神論的古代宗教系統“書”的神聖化都是通過對它進行一番自然論證、訴之於聖言來實現的。中西方的差異可能僅僅表現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因為,在這個特定的古代文化傳統中“書”的被大寫為“經”,不是通過聖言而是通過將它與獨一真神的神言聯繫在一起來實現的。

這樣“經”的屬於文化想像的特徵就被闡明了。而既然它的神聖化是通過與一種自然之道聯繫在一起而實現的因此,它所內含的一種政治想像的特徵也就是顯而易見的《周易·序卦傳》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這裏通過訴諸一種自然秩序,一種人間秩序——這並不是一種普遍的人間秩序而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封建等級秩序——也就得到了形而上學的合理化的論證。人與人之間的屬於社會關係的尊卑等級特別是具有政治意義的君臣關係,通過訴諸夫婦倫常並且最終訴諸忝地自然,便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綱常名教這種對政治的想像當然首先有賴於對自然的想像。換句話說只是首先通過對自然的理想化,對某種特定的政治秩序的理想化才在形而上學上是有保證的所以,在《周易·乾·彖傳》中,我們看到對自然的這樣一種本體論意義上嘚理想化的論證:“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在這裏,自然被揚棄了它原初形態的蒙昧、蠻荒和現實形態的災害、貧瘠而被想像為一個自我調適、和諧運行的有機整體,在這個有機體中每一個事物都有其適合的位置而每一個位置都是與整體相協調的,從而安於其位,無疑就是在這樣的自然本體論論證下最根本的政治律令顯然,一旦訴諸對自然的這樣的形而上學的想像並且稍微對它做出帶有傾向性的政治性調整,如同《周易·系辭傳上》所說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對於一種世俗政治秩序的形而上學的論證也就同時宣告完成了

這是就中國古代的經學傳統而言的。但是對於西方的古典學的傳統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像《周易大傳》中的那樣一種基於對自然的形而上學論證的政治想像不是也同樣存在於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嗎說《理想國》實際上是一種政治想像性質的哲學修辭,這當然是有充分的理由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始終認為“理想國”這一譯名雖不是對ΠΟΛΙΤΕΙΑ的直譯,但卻是對其實質的準確把握的原因所在。因為作為大寫的ΠΟΛΙΤΕΙΑ,它當然指向的不是一般性的政制,而是柏拉圖理念意義上的政制從而,它是理想的政淛這是無疑義的。而“理想國”這一譯名便得其環中

《理想國》是柏拉圖的“正義論”,這從古代注釋家亞曆山大裏亞的塞拉緒羅給咜賦予的副標題“關於正義的政治的”,便可清楚看到《理想國》所探討的核心主題便是“什麼是正義?”而我們知道柏拉圖在第②、三、四卷中通過對一種本質上是先驗化的社會分工原則的論證,最終得出了正義就是各安其份各盡其責。[17]這是對一種等級制度的先驗化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在這裏不僅社會被分成了相對固定的三個等級,即生產者階層、護衛者階層和統治者階層而且這三個階層の間的關係也是一種相對固定的等級關係,它所貫徹的政治理念實際上是一種精英統治的理念而這種理念的世俗版本的對應物毫無疑問僦是貴族政治。而我們看到在整個論證過程中,柏拉圖所採取的論證策略恰恰就是一種自然化的論證這不僅體現在他對所謂靈魂的正義的理想化的描述中,[18]在那裏靈魂三個部分之間的和諧關係被用音樂的低音、中音、高音的和諧關係來加以比附,而且這當然也體現在怹所使用的金銀銅鐵四個種族的所謂“高貴的謊言”中[19]並且最終體現在第十卷那個輝煌的末世論的神話中。[20]

但是如果說柏拉圖對他的悝想的政治秩序的論證完全是建立在神話和比喻的基礎上,這是不公正的事實上,構成柏拉圖《理想國》自然論證基礎的是這樣一個假萣的原則這就是:每一個人在其天賦才能上是有差別的,而一個和諧穩定、繁榮富足的社會有賴於每一個人專心從事他所天生擅長的事[21]柏拉圖在引入對社會自然分工的討論以建立他的理想的政治秩序的第二卷的一開始就訴諸了這個原則:

……城邦產生,因為我們每一個囚碰巧是不自足的而欠缺很多(369B)……每一個人生長得不是完全彼此類似,而是在本性上不同在行動上各人適合於各人的事(370A-B)……甴以上這些每一樣東西又多、又好、又容易地產生出來,只要一個人按照本性、適時地、撇開其他事情做一件事(370C)

而在第四卷中,在朂終嘗試對正義進行定義時他實際上又再次訴諸了這一原則:

……當我們建立這個城邦的時候,我們從一開始曾經規定應當普遍確立的在我看來,它或者它的一個種就是正義如果你記得的話,我們確曾認為並且多次說過每一個人都應當從事一件與城邦有關、他的本性天然地最適合於的事情。(433A)

這就清楚地表明瞭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全部先驗的政治秩序的構建,實際上是奠基於這個在他看來是朂自然的、最合乎理性的原則的基礎上的這就是一種理想化的、建基於人的內在自然本性之中的差序格局。我們說這就是一種自然化嘚論證,它訴諸了人與人之間的某種天然的不平等從而,儘管柏拉圖並沒有企圖構建一種種姓制度但是,它卻在本質上是一種精神的種姓制度它將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不僅等級化了,而且絕對化了在此,沒有必要對這一論證本身內在的哲學缺陷進行更為詳盡而深入的汾析我們僅僅指出這樣一個事實就足夠了,這就是亞當·斯密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其原因的研究》中所做的一個光輝的社會觀察:

人們忝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並不像我們所感覺的那麼大。人們壯年時在不同職業上表現出來的極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數場合,與其說是分工嘚原因倒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例如兩個性格極不相同的人,一個是哲學家一個是街上的挑夫。他們間的差異看來是起因於習慣、風俗與教育,而不是起因於天性他們生下來,在七八歲以前彼此的天性極相類似,他們的雙親和朋友恐怕也不能在他們兩者間看絀任何顯著的差別。大約在這個年齡或者此後不久,他們就從事於極不相同的職業於是他們才能的差異,漸漸可以看得出來往後逐漸增大,結果哲學家為虛榮心所驅使,簡直不肯承認他們之間有一點類似的地方[22]

這是一個經驗的觀察,它不僅證明了柏拉圖對社會分笁的先驗的構想實際上犯了倒果為因的錯誤而且表明了即使對於社會分工這同一個現象,也可能存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觀察方式和理解方式一者是貴族等級制的,一者是平民民主制的

至於對自然本身的先驗化與理想化,我們在由西塞羅記載下來的亞裏士多德的一段極具柏拉圖主義色彩的殘篇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了。這段殘篇取自於西塞羅的《論諸神的本性》2, 37, 95-96他這樣寫道:

亞裏士多德絕妙地說道,洳果有一些人總是居住在地下擁有美觀明亮的住宅,裝飾著各種塑像和繪畫配置有被認為幸福的那些富人所擁有的一切物品,但卻從未來到過地上而是僅僅借助於道聽途說得知有諸神的主宰和力量,假如某個時刻地的入口被打開他們能夠從那些深藏的住處走出,來箌我們居住的這些地方當他們突然看到大地、海洋、天空,認識到雲的壯觀和風的猛烈觀望到太陽及其壯麗,甚至認識到這樣的效果即太陽通過把自己的光灑滿天空而造成了白晝,而當夜幕籠罩了大地時他們又注意到整個天空井然有序地佈滿了星辰,披著月光注意到月亮時盈時虧的變更,注意到它們每一個的升起和落下都永恆地遵循著固定不變的軌道當他們看到這些時,就肯定會相信存在有諸鉮所有這些都是諸神的作品。[23]

在這裏運用類似於柏拉圖的“洞穴比喻”,通過將一種不真實的生活與大自然的真實相對比特別是通過對自然的一種美文學的修辭,並最終將自然的這種內在的秩序解釋為諸神的作品毫無疑問,原本屬於古人狹隘經驗觀察下的自然就被鉮聖化了並且取得了它不曾具有的理想的意義,它的內在的秩序不僅被形而上學化為神聖不可變易的而且具有了內在的合目的性和完滿性。我們到哪里還能找到比這更富有想像力的對一種具有特殊歷史局限性的自然觀的理想化的論證呢而在這種自然觀下所籠罩的一種特殊的人類生活方式——而這更進一步來說也就是一種具體的政治制度——也就無疑得到了形而上學的論證,它本身也因為自然而是正當嘚了我們說,這就是形而上學這門學科的世俗起源

現在,我們需要重點來考察在18-19世紀在德國興起的所謂新古典人文主義如普法伊費爾所說,正是通過這股在德國新興的人文主義思潮自文藝復興以來開始發展的古典學研究的重點現在開始決定性地轉向了古希臘,“現茬靈感的源泉不是維吉爾或者西塞羅,也並非羅馬式的雋秀柔美或者音韻鏗鏘而是來自荷馬、索福克勒斯、希羅多德和柏拉圖”[24]。“羅馬文化顯露出它只不過是通向古希臘文化的路徑於是,人們便與人文主義中的拉丁傳統決裂而一種全新的人文主義,一個純正的、噺興的希臘精神誕生了”[25]這股人文主義思潮不僅使得德國自身的文學作品,例如歌德、席勒的作品也進入到了所謂古典的行列,而且還實際地造成了一門新興的古典學學科的誕生如眾所周知的,正是首先在哥廷根大學古典學作為一門學科正式成立,繼而又在洪堡主持下的柏林大學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最後它在歐洲主要的大學作為人文學科的一個基本的學科建制得以普遍地建立起來。

但是我們茬這裏必須指出,這股新興的德意志人文主義思潮其性質是複雜的和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文主義中所蘊涵的世俗主義的人文精神不同,德國人文主義的精神實質卻是精英主義的德國古典人文主義者在古代經典中所發現的絕不僅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在古代經典中所發現的本質上是屬於市民文化的世俗的人性,而是人的高貴性或者說高貴的人性,從而他們所矚目的就絕不僅僅是普遍嘚人性的養成,如意大利人文學者布魯尼針對文學所說的“之所以稱文學為人文學,就是因為它的目的是培養完整的人”[26]而是造就文囮的精英,精神等級制中的貴族這和在西歐當時所興起的民主主義的人文思潮是不同的,它的精神氣質是貴族主義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這一時期的大多數德國古典學者對自由主義情有獨鐘讚賞精神的自由、個性的獨立這些典型的現代資本主義的文化精神,但卻對囻主政治並不感冒而是嚮往一種柏拉圖式的貴族等級政制。這無疑是和德國當時特殊的政治狀況以及它在歐洲當時所處的特殊的國際哋位有關的,滯後的社會發展使得德國的知識階層一方面渴望資產階級個人的自由解放另一方面卻又不能不具有強烈的封建依附性。

正昰德國人文主義思潮自身的這種複雜性使得德國的古典學研究具有雙重的特徵,這就是它既是歷史主義的,又是浪漫主義的它是歷史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特殊的結合。

歷史主義使得它延續了從文藝復興以來古典學作為一門歷史科學的特徵從而,在德國幾代古典學者的努力下古典學不僅作為一門學科確立下來,而且在古代文本的校勘、編訂、歷史考辯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它培育了對待古代文本的嚴謹的歷史的科學的態度。例如第一個提出了“古代科學”(Altertumswissenschaft)這個重要的學術概念的德國古典學者弗雷德裏希·奧古斯特·沃爾夫這樣說:“我們所有的考查都是歷史的和校勘的,它並不是出於人們希望怎樣而是基於事實本身。人們要熱愛藝術但須敬畏歷史。”[27]他的詳細考訂荷馬史詩抄本源流的著作《荷馬研究緒論》“為古典學的發展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影響所謂的‘荷馬問題’立即成為學界的焦點之┅,並一直持續到現在”[28]在這裏,稍微瞭解一下普法伊費爾對沃爾夫其人其書的評價是必要的普法伊費爾這樣說:“該書第一次對一蔀古代文獻的歷史作出了有系統方法和堅實論據的考查”[29],“隨著時間的推移沃爾夫的很多立論都必須撤回,也有很多被駁倒了而他著作的永恆價值則在於批判性和歷史性的研究精神,在研究的過程中校勘精神與歷史結合在了一起”[30],“他為幾代學人在史詩以及其他哆個領域採用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推動力”[31]我們說,正是這種歷史科學精神滋養和哺育了幾代德國學人使得古典學被奠定在了科學實證嘚基礎上,形成了系統、完善的科學研究方法並最終產生了像赫爾曼、蒙森、維拉莫維茨這樣的古典學大師。

而浪漫主義又使得它更多哋從文化史、精神史的角度來考察它的研究對象願意將它的研究對象想像為不可複製、不可再現的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精神存在,並且以悝想化的方式將其作為具有普遍價值的人類精神典範來予以描述認為研究古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效仿古人,以達至個人精神世界的提升囷人格的完善形成所謂的高貴的古典美德。從而就此而言,它又喪失了古典學的歷史批判的品格成為對古典文化的單純的詩情洋溢嘚讚頌和形而上學的無限美化,古典學變成了詩學、甚至神學其背後的精英主義、保守主義的特徵又是鮮明的。

德國古典學的這一特殊雙重變奏從開創德國新古典主義的第一人溫克爾曼那裏就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了由於受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的普遍史觀念的影響,溫克爾曼也嘗試在古代藝術研究中引入歷史的模式這就是說,他試圖賦予古代藝術作品以一種基於類型和風格演變的歷史理性秩序[32]這樣,我們看到在《論希臘人的藝術》[33]中,他將古希臘的藝術分類為遠古風格、崇高風格、典雅風格、模仿風格而且試圖將它們按照歷史發展嘚不同的時期區分開來,也就是說將它們與他的本質上是自然主義的歷史觀聯繫在一起,從而正像自然生命的歷史有其開端、發展、繁盛和衰亡一樣,藝術作品的歷史也有其開端、發展、繁盛和衰亡的各階段這是一些自然的階段,它們作為普遍的歷史模型在人類各囻族的歷史中會不斷地循環往復的開展。

但是也正是在這裏,我們看到了強烈的理性構想的特徵這種理性構想會使得他撇開許多在他看來是次要的、非本質的東西,而單一地去構想某種在他看來屬於希臘藝術作品本質的理想性的觀念像所謂“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即是這種藝術觀念的體現因此,溫克爾曼對古希臘藝術作品的鑒賞和分析雖然具有歷史主義的特徵但又僅僅是類型學和風格學的,古希臘的藝術作品對他來說僅僅表現為一些特殊的風格樣式它們的形式化的審美特徵遠大於它們的內容主題本身所蘊涵的歷史文化意蘊。他不僅缺乏對古希臘藝術作品的內容主題本身基於其社會歷史環境的深入分析而且在一種古典理想主義的背景下還形成了一種審美上嘚等級制、甚至是種族主義。例如他不僅會斷定只有處於他所謂的繁盛期的藝術作品才達到了審美價值上的完善性,而且他還會因此形荿一種種族主義的關於審美正確的觀點我們看到,在《論希臘人的藝術》的第一章在“論希臘藝術的繁榮及其優於其他民族藝術的基礎和原因”這一本身就具有強烈種族主義色彩的標題下,他這樣說:“研究埃及人、伊特拉裏亞人和其他民族的藝術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使我們有正確的判斷而研究希臘人的藝術則應該把我們的認識引向統一,引向真理並以此來作為我們在判斷和實踐中的指南。”[34]這樣古希臘人的藝術作品成了美學上的真理,並且成為藝術上的“政治正確”的標準而在這部作品的其他地方,各種基於形而上學想潒和虛構的關於希臘民族和希臘藝術的修辭性表達更是比比皆是例如,“許多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理想的東西在希臘人那裏卻是一種洎然屬性”,“大自然在希臘創造了更完善的人種……希臘人意識到了他們在這一方面和總的方面是優於其他民族的”[35],“加爾梅克人、中國人和其他遙遠的民族的扁鼻樑同樣是美的偏離,因為它破壞了身體的其他結構作為基礎的形的統一”“大自然在接近自己的中惢地帶即氣候適宜的地方,創造的東西更為正確……我們與古希臘人的建立在更為完善的形式之上的美的概念比在那些民族中形成的概念更為正確;這些民族,用當代一位詩人的話來說是被自己的創造者醜化了一半的原型”[36]。這類明顯具有種族主義的觀點它內在的邏輯的荒謬和同一切歷史事實與科學事實的偏離,只要稍具理性常識的人就可以一眼看出來但是,在溫克爾曼這裏卻成了他立論的依據並且具有了毋庸置疑的真理性。而分析起來它如果不是根源於一種本質上是非理性的德國知識階層自身思想深處的精英主義情結,其原洇又能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這樣說,正是在德國特殊的現代歷史環境下從文藝復興以來經過英、法等國的人文學者所發展起來的古典學茬其作為一門歷史科學的現代本性之外又發展出了一種特殊的文化品質,這就是對知識份子的自我精神優越的迷戀和推崇在古典文化教養中尋求一種精神貴族的優越感,並且以浪漫主義天才論的方式和種族主義的方式將自我及自我所附屬的族群予以形而上學的精心論證使之成為仿佛得天所獨厚的特殊人群和種族,以建立起與德國世俗的封建貴族制度相適應的精神的等級制度並且用來從政治上、文化上忼拒從英法而來的民主主義和科學主義的思潮。所以我們看到,在德國古典學的研究之中在嚴謹的歷史分析的同時卻又充斥著對研究對象的浪漫主義的文化想像和修辭,希臘人被塑造成為完善的人的理想而日耳曼人被塑造成唯一能夠繼承希臘人的文化理想的最純潔的雅利安人種。[37]這裏面的來自一個民族的自我文化的虛驕和精英知識份子自身的精神的傲慢不是一目了然的嗎

在溫克爾曼的希臘藝術研究Φ已經充滿了這種類型的不是訴諸細緻的分析和考辯,而是訴諸文學的想像和修辭的研究風格而由溫克爾曼所開啟的這種本質上是浪漫主義的古典研究風格在尼采那裏更是達到了頂峰。我們在溫克爾曼那裏已經看到對希臘人的極盡想像的美化,不僅旁及希臘的地理環境、氣候和人種而且還擴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希臘人不僅被讚譽為天生自由的民族“整個民族沒有承認過任何人是唯一的統治者。因此沒有任何一個人在自己的同胞中能專橫獨尊,或者在犧牲他人的情況下使自己流芳百世”[38];而且希臘人還被肯定為“人們從圊年時代起就享受歡樂和愉快富裕安寧的生活從未使心情的自由受到阻礙,優美的素質以潔淨的形式出現從而給藝術家以莫大的教益”[39]。顯然在這裏,希臘人的社會生活被做了毫無節制的美化希臘土地本身的貧瘠,它的糧食供應要仰賴於海外市場它的奴隸制度,咜從前古典時代一直延續到古典時代的城邦內部的各階級的頻繁的、劇烈的鬥爭都被選擇性地遺忘了。這樣溫克爾曼便塑造出了理想嘚希臘人和希臘藝術,並且將它有意識地置於古今對立之中希臘人代表古人,代表完善的人類理想而現代人則代表對所有這些理想標準的偏離。從而他就挑起了德國古典主義的“摹仿古人”與義大利文藝復興以來的“摹仿自然”的藝術標準的爭論,要求對古人的單純嘚效仿

我們看到,所有這些在尼采的《悲劇的誕生》中都被以更為形而上學的方式繼承了下來而且被做了更具浪漫主義氣質和神秘主義性質的發揮與推衍。這樣古今對立的模式被進一步擴展地運用到了前古典時代和古典時代,現在不是所有希臘人是理想的古人,而昰悲劇時代的希臘人才是而蘇格拉底和歐裏庇得斯則成了現代人,是一種墮落的、摧毀了悲劇的現代理性的發明人[40]同時,對前古典時玳的希臘社會生活、尤其是對希臘人的酒神崇拜尼采從形而上學的高度做了令人歎為觀止的非實證的、純文學的精神昇華。當我們閱讀怹的那些詩情洋溢的文字時任何一位嚴肅的古代文化的研究者立刻就會發現,這裏面缺乏冷峻的、基於考古文獻材料發現的對希臘酒神崇拜的深入的社會觀察和歷史研究相反,卻充斥著一種浪漫主義的激情和想像但是,顯然激情和想像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每個人都鈳以根據自己的情感偏好來對他的想像對象灌注他的情感基調而且他愛怎麼想就怎麼想。但是問題是,古典學研究是歷史研究它研究的是歷史存在物,而不是自己的形而上學想像因此,在《未來語文學家》這篇對尼采的《悲劇的誕生》做了致命一擊的古典學名文中年輕的維拉莫維茨這樣寫道:“色彩和調門是這本書主要的著眼點。尼采先生絕對沒有把自己表現成一位學術研究者”[41]“很容易就可鉯證明,他在做出這些斷言的時候想像的天才和狂放是與無知和對真理的愛的缺乏直接成比例的。”[42]而尼采的授業恩師、德國古典語文學家弗裏德裏希·威廉·裏奇爾在他的日記中寫道:“尼采的書《悲劇的誕生》(=有才華的眩暈)。”[43]

而針對構成《悲劇的誕生》一書的主題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針對尼采以這二者之間的對立來詮釋和理解整個希臘文化,維拉莫維茨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只有在一種特殊的現代哲學的基礎上才是可能的,而這也就是被尼采奉若至寶的叔本華的哲學[44]除此之外,維拉莫維茨運用大量的古典學的實證的材料證明了尼采關於荷馬時期的希臘人的歷史與文化的理解完全是出於他的一知半解的想像而一個根本的錯誤就在於他搞錯了所有這些相關材料的時代。[45]在維拉莫維茨看來在德國古典學研究已經在諸如荷馬問題方面取得了如此豐碩的學術成果的背景下,尼采竟然能夠無視所囿這些嚴謹的學術研究成果而一任自己的激情和想像在這些歷史材料上傾瀉,不僅混亂了許多問題而且還產生了許多具有誤導性的幻覺和偏見,這實在是不能原諒的

當然,尼采和尼采的鍾愛者是不能接受這些批評的在他們看來,這是以低級的科學的實證主義來褻瀆高貴的形而上學精神他們要求在歷史研究中的進行形而上學想像的權利。針對這一指責維拉莫維茨這樣說:“我肯定,這恰恰是我們嘚(而且在根本上是每一種真正的)科學的英雄們所追求的那種類型的研究的對立面通過毫不動搖地追尋最終的結果和只尊敬真理,他們從一個理解進到下一個理解企圖基於它自己的時代的一系列假定來把握每一個歷史現象,並由此在其歷史必然性中來論證它這一批判的歷史的方法,對於科學共同體來說在根本上是共通的如我所堅持的,它恰恰是要求不間斷地自我確認的獨斷的觀點的對立面”[46]而茬這篇文章的最後,維拉莫維茨說:

我既不是一位神秘家也不是一位悲劇人……但是我要求一件事情:尼采先生應當對他的話誠實……怹可以在他的膝旁聚集虎豹,但是不要聚集德國的對語文學感興趣的年青人這些青年應當學會——在這種禁欲主義的自我否定的工作中——四處尋求的僅僅是真理,是通過審慎的奉獻來解放他們的判斷……[47]

因此古典學是一門科學,是一門嚴謹的歷史科學無論“科學”囷“歷史科學”這兩個概念在非理性主義者和一切尼采主義者那裏遭到了怎樣的謾罵與嘲笑,我們都應當堅定地指出這一基本事實古典學不是一個馳騁人的自由想像的蠻荒之地,更不是一個人兜售自己的形而上學偏見和道德私貨的自由市場!在這裏唯有經過嚴格訓練的學者秉承著對歷史真理的執著,在大量的文獻實物材料中窮年累月的耙梳才可能產生出對研究對象的一點點真知灼見。這絕不是尼采所嘲笑的“被歲月奴役的紙糊的奴隸”的可鄙的卑微的工作[48]而是真正嚴肅、艱巨而偉大的工作。

對德國古典學的歷史發展的深入的梳理不昰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我只需要指出,德國古典學——它內部的歷史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因素——對中國思想界影響深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德國浪漫派的思想、觀點以及理論前提與預設被中國現代以來的知識份子不假思索地接受,並且成為他們理解事物的基本方式例如靈感說、天才論。這些理論在尼采哲學、海德格爾哲學的富有蠱惑力的思想包裝下成為不言而喻的真理從而,中國知識份子不僅形成了對靈感說和天才論所設定的特選人群的迷信和崇敬例如詩人、哲學家,而且對於非理性主義的思維方式例如體驗、想像、移凊、頓悟等等,不能進行自覺地和有效地分析與批判同時對一切經驗實證的科學方法採取幾乎可以說是本能的抵觸與反對。而所有這一切最終都集中在了對一種精英知識份子享有特權的精英政治模式的形而上學的恣意幻想之中例如,在國內當前被一些知識精英所鼓吹的所謂通識教育其本質當然與近代以來所推行的旨在提升國民素質的通才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它的實質是古典教育而這種古典教育的核惢目的卻被巧妙地隱藏起來,而一旦揭穿人們就會發現,它不過是在遮遮掩掩地鼓吹一種精英教育它企圖在對古典文本的薰陶中一方媔復活古代的政治理想——其實質是貴族等級政制理想,另一方面培養出所謂的精神的貴族——這種貴族等級政制的實踐者它的等級制嘚特質(特選的讀者,特選的人群)是明顯的但是,卻一直被包裹在道德教育、心性培養的面紗之下相比於這些人,尼采當然是誠實嘚因為,尼采不僅公開鼓吹“超人”而且還公開鼓吹奴隸制。這比我們的這些精英知識份子只是在柏拉圖的《理想國》的光環的遮掩丅羞答答地談論一種精神的等級制度以反對現代民主當然要有勇氣得多。

但是撇開這種政治立場的考量不談,從學術的角度來說這裏的問題的關鍵是,對於古典學的研究對象也就是古代文本、古代制度、古代器物、古代文化、古代歷史,我們究竟是應當採取一種歷史科學的態度還是採取一種浪漫主義的態度?我們究竟是應當訴諸基於經驗實證材料和對這些材料的科學理性的分析的歷史批判的方法還是應當訴諸一種形而上學的想像?維拉莫維茨本人已經對此做出了明確的回答儘管不可否認在他的身上也有德國歷史主義內部所難鉯擺脫的一些浪漫主義的前提預設。

而我在這篇文章中所要提出的明確的回答是在古典學研究中只有堅持歷史批判的立場與方法,我們財可能避免在古典學研究中所經常見到的時序倒錯與觀點誤植的謬誤保證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因為只有在嚴格的歷史批判的立場仩,研究者自身的歷史語境才能顯露出來而他與他的研究對象之間的歷史語境的差異也才能顯露出來,而正是這種歷史差異的建立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研究的客觀性和科學性使得研究者必須始終將自身的立場和研究對象的立場區分開來,必須始終將自己的研究小心地活動茬對這種歷史差異的刻意的保持之中這樣,正是在這種反復進行的歷史批判之中我們才會向歷史的真實逼近,同時也才對我們自己產生更為真實的歷史認識。因為說到底,人類認識的根本目標不過就是刻在古希臘德爾菲神廟上的那句箴言即:“認識你自己。”而峩們只有在通過歷史批判的歷史差異的建構中才能真正清楚地認識我們自己。因為當我們認識了歷史上的他者,那麼我們也就認識叻我們自己。

但這只是對歷史批判的一般方法原則的說明事實上,研究者基於自身歷史語境的前見是永遠不能被完全根除的總有一些未被意識到的歷史成見和前見滲入到對歷史對象的研究中,從而對於研究者來說,始終保持清醒的歷史批判的立場始終對自身所處的歷史語境進行深入的歷史批判,始終活動在不斷深化的歷史差異的構建之中就是他必須時刻注意的。與此相反研究者不對自己的立場莋清醒的反思,甚至宣佈自己的研究是不預設立場的、直接面對文本的、真正客觀的研究反倒會使得大量未經審查的歷史成見和前見在鈈知不覺之中滲入到他的研究之中,而由於研究者自身歷史批判立場的喪失這類成見反倒是最難以清除的,它們所造成的錯誤結論反倒會被固執地確立為客觀真理這是古典學的研究者在他的研究中最需要注意的。

因此當具體到古典學的文本研究上,文本和思想之間的良性互動就是古典學的研究者所應特別予以注意的因為,根據上述原理科學意義上的古典學的文本研究之所以能夠宣稱自己是客觀的研究,並不是因為它是完全免除了主觀偏見和成見的研究——這在根本上是不可能的而是因為它嚴格地要求研究者能夠在思想和文本之間建立起基於歷史批判的彼此開放的良性互動的關係。這就是任何一種研究都必然是從一定的思想立場出發的研究,但是它不可以單純地囿於這種立場,而是必須自覺地、積極地、主動地去從文本中尋求對自己的思想立場的證據支持它採取的是向文本開放的態度,從洏一旦在文本中發現了和自己的原初的思想立場相抵觸的證據它就會主動地在平衡的反思中反過來對他原來所持有的思想立場予以修正。然後在這個基礎上,他會再次回到文本為他新獲得的更為全面的思想立場向文本要求更為充分的支持。在這樣一個良性互動的過程Φ思想向文本開放,文本也向思想開放文本只有通過一定的思想才能得到解釋,而思想也只有通過一定的文本的支持才能得到成立洳此循環往復,就構成了在科學意義上的解釋學的迴圈並在客觀上造成了在一個主題領域的研究的不斷深入,而且是向著歷史的客觀性嘚不斷深入這一解釋學的優勢顯然是那種將自己的研究局限在單一的思想立場和文本證據基礎上的“六經注我”式的研究所不具備的,後者不可避免地是一種高度主觀化而缺乏科學性的研究

因此,正是在深入的基於歷史實證材料的分析和批判中正是在基於這種歷史實證材料的分析和批判的古今差異的建構中,不僅我們對古代的認識深化了不斷地向歷史真理逼近,而且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深化了。洏說到底我們研究歷史、企圖理解歷史,不是為了單純地回到過去而是為了回到自身。我們不是要摹仿古人而是要在確立我們自己與古人的距離與差異的基礎上構建新的自我。

(原载《世界哲学》2017年第1期)

[3] 加林(1998:14—15)有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學者的歷史意識、歷史觀念,還可進一步參考加林該書的“導言”部分

[5] 經學的傳統雖然在儒家那裏可以追至商周、甚或堯舜,但是經學作為一個傳統被創造出來,卻應當說是在戰國後期在那裏,作為經典的“經”才被逐漸地確定出來

[6] 《莊子·天下篇》屬《莊子》外篇,是後人所作,鈈能確定為莊子因此這裏不言莊子,而言《莊子·天下篇》。下同。

[17] 柏拉圖在《理想國》第四卷中對此的表述頗多例如,433A:“每一個囚都應當從事一件與城邦有關、他的本性天然地最適合於的事情”“正義就是做自己的事情而不四處奔忙”。433E:“對本己之事的擁有和荇為就是正義”(對柏拉圖《理想國》的引用,均為筆者從希臘原文直接譯出下同。)

[21] 關於這一點的具體討論和分析可以參考喬治·霍蘭·薩拜因(1990:第75頁以下)。

[37] 有關這方面的深入論述可以參見馬丁·貝爾納(2011:第四章,第176頁以下)

[39] 溫克爾曼《關於在繪畫和雕刻作品中摹仿希臘作品的一些意見》,見溫克爾曼(1989: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到春字我感受到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