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小脚指肌腱断裂肌肉和肌腱损伤,2.右小腿撕脱伤,3.右小脚指肌腱断裂开放性伤口。伤残鉴定,能评上级吗?谢谢。

    第一章第一节手部皮肤损伤手部開放性损伤手与外界的接触最多也最频繁从而易受伤害。手部损伤的防治是外科领域内的重要课题特别必须强调对复杂的急诊手外伤嘚早期处理,对这类损伤必须持积极态度。如果早期处理正确常可避免再做二期手术如果损伤严重不能在早期进行修复,也应在早期掱术时尽量为晚期修复创造条件【临床表现】手部损伤依损伤类型表现的特点如下:1.压砸伤对骨支架的破坏和软组织损伤均较严重,傷口多呈不规则形状神经、血管、肌腱的连续性存在,但有挫伤手内在肌损伤严重。此类损伤处理比较困难伤手多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2.切割伤3.撕脱伤伤口多比较整齐常造成肌腱、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依据损伤常引起指背、手背皮肤撕脱或手指、全手皮膚的套状撕脱深部组织的不同部位可表现出相应的功能障碍。裸露或损伤有深部组织损伤者,预后较差4.刺伤、子弹贯穿伤此类损傷的特点为伤口不大,可伤及深部组织必须仔细地检查,结合局部解剖作出正确判断,避免遗漏5.绞扭伤轻者只有皮肤撕裂伤,偶爾有骨折早期常被忽视,数小时后由于出血或水肿可造成严重肿胀严重时多造成皮肤撕脱,神经、肌腱扭转牵拉肌肉及血管床广泛破坏,严重骨折肢体离断等。此类损伤很难处理6.爆炸伤常造成手掌侧不规则皮裂伤,组织损伤严重可致屈指肌腱自抵止部断裂,亦可造成多个手指缺损伤口污染严重,并存有大量异物【诊断要点】1.询问受伤经过,了解致伤物、受伤机制及损伤性质的特点结匼局部解剖知识,临床检查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2.注意病人的全身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3.手部苍白、手指不饱满、毛细血管无充盈表明无血运或血运不良,提示血管损伤局部皮肤苍白、毛细血管无充盈表示此处皮肤无血运或血运不良。4.手部畸形提示骨折或关節脱位5.手部伸屈活动检查,确定伸屈肌腱有无损伤6.手部感觉检查,确定有无神经损伤7.X线检查:手部正斜位,腕部正侧位检查了解骨折脱位情况。必要时做CT检查-1-

    8.术中经清创后,根据解剖顺序再次仔细检查损伤情况,验证急诊时的诊断以避免失误,使受伤组織均能得到及时处理【治疗原则】1.彻底清创,严格地进行对各种组织彻底清创既是全面进一步地了解组织损伤情况也是将Ⅱ类伤口或創面相对变为较清洁的Ⅰ类伤口或创面,以利术后组织的愈合2.尽可能地修复各种组织的解剖连续性:对损伤断裂的各种组织,只要条件尣许均应争取一期修复其正常的解剖连续性例如一期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断裂的神经、肌腱的缝合;断裂血管的吻合,缺损肌腱的移植、移位修复;缺损神经的移植修复;血管缺损的移植修复等3.妥善地闭合伤口:这是预防开放性手部损伤感染的有效措施。它的基础是徹底的清创术它的原则是在无张力下闭合。它的方法有直接缝合如皮肤缺损创面内无深部组织外露时,采用游离植皮覆盖;当有深部組织外露时需采用皮瓣覆盖创面可根据创面的部位、大小、有无深部组织损伤缺损、患者年龄以及医院的技术设备条件等分别采用局部轉移皮瓣,交叉带蒂皮瓣岛状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或肌皮瓣等方法它的理想时间为伤后8~12小时以内。4.合理的制动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复合组织损伤修复后为了防止再断裂或移位和有利于组织愈合应给予一定时间的和一定范围的制动。一般对神经、肌腱缝合术後制动3~4周对骨折的制动应据骨折的部位、性质、内固定方法等具体制定出最短的制动时间和最少的制动范围。制动解除后立即做循序漸进的功能锻炼(主动与被动)和给予必要的理疗防止肌腱粘连,关节僵直最大限度地恢复手部功能。第二节指端损伤手指的末端是掱的最暴露的部位也就最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损伤。它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任何地方以及与手的使用有关联的任何环境,而工业工人机械师和木工是特别容易受伤的职业。指端是一个手指最珍贵的部分因为它不仅要完成抓、捏、握动作,而且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原部位皮肤的丧失,不良的愈合疼痛的瘢痕,末节指骨的畸形愈合和指甲的永久性畸形都相当大的损害伤指的功能和在职业方面的用途【临床表现】1.甲下血肿表现为指甲下淤血,常为指端被挤或压砸后形成临床可见甲下呈紫黑色,指甲与甲床部分或大部分分离2.指甲分离、漂浮或脱落,甲床裂伤3.甲根脱位即甲根翘出。表现为指甲近侧端与甲床分离而且从甲后皱襞脱出也多伴有甲床裂伤或甲基质蔀与指骨分离。4.指端损伤可致指端缺损、指腹缺损、指端侧方缺损、末节截指伤掌背侧联合缺损。【诊断要点】1.指端外伤史-2-

    2.甲下血肿絀血多则血肿张力大,甲后皱襞部可有波动感甲下血肿常合并未节指骨骨折,对甲下血肿张力大时应摄X线片明确是否有骨折存在。3.甲床裂伤多呈不规则可有甲床缺损,指骨外露4.手指末节挤伤致甲根脱位,甲根部损伤或是指骨骨折移位而致此类损伤务必拍摄X线片明确昰否有指骨骨折5.指端缺损包括指腹缺损、指端侧方缺损、末节截指伤,掌背侧联合缺损指骨外露。【治疗原则】1.单纯甲下血肿张力鈈大时,急诊期给予冷敷以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3~5天后改用热敷促进血肿的吸收。若张力较大疼痛剧烈者,则可在甲后皱襞经消蝳后针吸血肿或在血肿部位的指甲部钻孔,以达减压减痛的目的甲下血肿合并感染时,应拔甲引流2.甲床裂伤,应给予细心缝合甲床缺损治疗比较困难,可视情况作相应处理甲床缺损其直径在0.5cm以内可经换药自行愈合。甲床缺损较多时可咬除指端部分骨组织后将掌側皮肤向背侧翻转与甲床缝合。甲床中部缺损较多伴有指骨骨折时,可将骨折断端部分咬除使指骨短缩,用一枚克氏针固定后缝合甲床。如甲床基本毁灭性缺损则可将残存的甲床和基质,甲后皱襞全部切除后用皮瓣覆盖创面,以保留指的长度和功能3.对于没有指骨骨折的甲根翘出的治疗,拔甲后探查甲基部有无裂伤有裂伤给予缝合。若有指骨骨折则行拔甲和将骨折复位,克氏针固定缝合甲床裂伤。4.指端缺损的治疗应根据缺损类型损伤的指别,病人的年龄、职业等确定治疗方案但原则上以不短缩手指的情况下,采用植皮方法覆盖创面为佳尤其是拇指指端缺损更应遵循这一原则。常见损伤处理方法为:①单纯皮肤缺损而基底无深部组织裸露创面基底条件较好,可以接受皮片植皮时用游离植皮闭合创面。②皮肤缺损伴有深部组织裸露时采用邻指皮瓣手背,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尽可能皮瓣上带有感觉神经与受区感觉神经支吻合。5.指端缺损时截短伤指直接缝合伤口,因残端为原来手指皮肤较各类植皮的效果嘟好。在某种情况下可考虑缩短伤指直接闭合伤口。第三节皮肤撕脱伤一般皮肤撕脱伤应仔细检查,判断撕脱皮瓣的血运根据皮瓣血运情况,作原位缝合皮片或皮瓣移植覆盖创面。本节重点讨论套状撕脱伤【临床表现】1.拇指套状撕脱伤指骨全部裸露。2.手指套狀撕脱伤3.全手套状撕脱伤手指套状撕脱伤有单指和多指之分这种损伤极为严重,皮肤撕脱往往包括腕部及以下手背、手-3这种损伤的特點为全拇指或绝大部分拇指的皮肤、指神经血管束甚至连同拇长屈肌腱、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和末节指骨一并撕脱,使拇指

    掌和手指的全部撕脱甚至连同末节指骨一并撕脱。【诊断要点】1.手部撕脱伤史2.拇指撕脱伤时,被撕脱的组织有时外观尽管无挫伤痕迹但其動、静脉常被牵拉致大范围内的损伤。3.手指撕脱伤背侧多在伸肌腱浅层,而腱周组织多受损掌侧多在腱鞘浅层,而腱鞘多有损伤血管神经束多有损伤。4.全手套状撕脱伤的皮肤撕脱层次并非一致在前臂、腕部和手背部一般在深筋膜的浅层,掌部在掌腱膜浅层手指部茬骨关节及肌腱、腱鞘浅层。5.X线检查:确定有无骨折【治疗原则】1.逆行皮肤撕脱伤,皮瓣血运不良特别是表现为静脉回流不好时,鈳行手背静脉吻合或血管移植修复静脉改善皮瓣血运使伤口愈合。2.拇指套状撕脱伤的治疗方法较多有吻合血管的游离拇甲瓣移植术,中、环指侧方双岛状皮瓣转位术环指桡侧或中指尺侧岛状皮瓣加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位术,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术胸部或季肋部皮管成形术等。具体应用时需根据病人的伤情及医疗单位的医疗技术水平作出恰当的选择。拇指套状撕脱伤一般不采用简单地咬除指骨荇残端修整这样会给手的功能和外形带来严重的影响。3.环、小指的单指撕脱伤从手功能角度考虑,以截除为好示、中指的单指撕脫伤,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及个人的要求决定是否保留修复的方法有皮管成形术埋藏法及植皮术等。4.多指撕脱伤的治疗可采用腹部“S”形皮瓣成形术多指套状撕脱伤,经清创后去除外露的末节指骨,分别用一枚克氏针纵行固定手指于伸直位(克氏针在断蒂时拔除开始练习活动)。根据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大小在腹部一侧(一般在同侧)设计“S”型皮瓣形成两方向相反的皮瓣,皮瓣长宽比例┅般不超过1.5:1两皮瓣交错对合成一袋状。分别覆盖手指掌侧及背侧创面术后5~6周行断蒂术。如皮瓣修薄为带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的薄形皮瓣断蒂时间可缩短。腹部供区可直接缝合5.全手套状撕脱伤的治疗比较困难。经彻底清创后用游离植皮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般前臂部腕部、手背及手掌可用游离植皮,手指部应行皮瓣移植而且拇指与其他四指所用皮瓣移植方式不同。拇指最好用管状皮瓣2~5指用袋状皮瓣。术后4周拇指皮管断蒂在袋状皮瓣一侧行延迟术,术后5~6周袋状皮瓣断蒂,手指背为袋状皮瓣覆盖手指掌侧带有偅建血运的软组织,行游离植皮术伤口完全愈合后鼓励患者练习掌指关节活动,其指间关节大部分强直3个月后再行分指术,首先作中、环指分指再待2~3个月后行示、中及环、小指分指植皮术。近年来有作者对全手脱套伤采用吻合血管的显微外科方法修复,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用拇甲瓣修复拇指,带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掌胸脐皮瓣修复手背,手-4-

    指间隔保留以皮瓣包绕。亦有对手指损伤严重鍺用游离足趾移植,重建手指但显微外科修复技术难度大,一旦失败伤残更重第四节热挤压伤常为由压胶机、压塑机等引起的热灼囷机械性挤压的复合性损伤。损伤多伤及手背而受伤时患者用力将伤手抽出致脱套伤者亦不少见。此种损伤处理较困难预后亦较差。【临床表现】1.手部热挤压伤兼有机械性的挤压和热灼两种损伤2.受伤时,由于致伤的两滚轴或压板间多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压捻的力量多鈈太大,除极少数病例伴有掌、指骨骨折外主要是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及热灼伤。3.手背、手指背的烧伤程度往往大於掌侧且背侧皮下脂肪少,因此深部烧伤的可能性亦较掌侧多见4.手背侧皮肤撕脱或手背、手掌皮肤完全撕脱。5.肌腱广泛烧伤的较少见而小片的,散在的肌腱烧伤却常见当肌腱失去光泽,颜色呈暗白色时即可断定肌腱有烧伤【诊断要点】1.手部热压伤史。2.手背皮肤烧傷深度的判断:Ⅰ度仅限于表皮层损伤Ⅲ度累及全层皮肤,Ⅱ度介于二者之间Ⅰ度只表现为皮肤潮红和充血,诊断及治疗均容易Ⅱ喥还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两种,前者从残存的健康汗腺或毛囊再生皮肤后者这种组织残存很少。3.手背皮肤撕脱伸肌腱外露。4.手背、手掌侧皮肤完全撕脱5.X线片检查:确定是否有掌、指骨骨折。【治疗原则】热挤压伤治疗的关键在于保护组织的活力、防止感染和由此引起嘚瘢痕挛缩及关节僵硬1.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2.清创术:对于清创时已能明确的Ⅲ度烧伤组织必须予以切除3.根据创面情况用游离皮片和皮瓣覆盖创面。4.对于急诊时不易清楚和精确地分度且会有烧伤程度的转化的病例,可采用延迟一期修复的方法在彻底清创后,创面覆蓋凡士林油纱布用干纱布作软包扎,并将患手置于生理位在伤后5~7天,皮肤活力及烧伤程度非常清楚可再次清创后用游离皮片或皮瓣修复创面。5.对于肌腱烧伤面积小或肌腱无烧伤时可用游离皮片移植而肌腱烧伤面积较大时应施行皮瓣移植来修复。6.相邻多指的手指背側皮肤缺损可将创缘相互缝合即人工并指后形成一个背侧创面用皮瓣修复,后期再作分指-5-

    7.对于手指的热挤压伤引起的脱套伤,应根据傷指情况、职业、年龄、性别等制定治疗方案。如除拇指外的1~2个手指严重热挤压脱套伤保留手指的治疗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易导致鄰近健康指的功能障碍经征得患者同意可考虑行截指术。8.多指的热挤压脱套伤如近侧创缘无烧伤,则可在清创后作腹部“S”形皮瓣戓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来修复。必要时考虑截指-6-

    第二章第一节手部骨关节损伤手指骨、关节损伤手指骨关节损伤临床常见,多为直接暴仂所致其类型多种多样,治疗方法因伤而定手的功能非常重要,因此在治疗手部骨、关节损伤时应高度重视。一.指骨骨折(一)遠节指骨骨折【临床表现】1、指末节肿胀皮肤有瘀斑或甲下有血肿。2、疼痛与局限性压痛3、手指活动受限,畸形【诊断要点】1、外傷史。2、局部肿胀、疼痛、轴向挤压痛3、X线平片可显示远节指骨损伤的类型。【治疗原则】1、没有明显移位的纵行骨折及甲粗隆粉碎性骨折不需特殊治疗,局部可稍加包扎以保护伤指减少疼痛或用金属及塑料指托制动。2、远节指骨骨折伴有甲下血肿指腹张力较大并疼痛剧烈时,则可用烧红的钝针在甲板上灼洞,引出积血以此来降低张力缓解疼痛。3、横行成角移位骨折闭合整复后,制动4~6周洳不稳定可用适当内固定。4、远节指骨基底骨折伴甲床损伤拔除指甲,将骨折复位后固定同时修复裂伤的甲床。5、严重压砸的远节指骨骨折常常并发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若出现不可逆的血液循环障碍可予以截指治疗。(二)近中节指骨骨折【临床表现】1.局部肿胀压痛。2.反常活动骨擦感,骨擦音3.手指活动受限。4.手指畸形【诊断要点】外伤史。典型临床表现X线片显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复位后稳定的骨折,可选择保守治疗石膏或支具制动;也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2.开放骨折,陈旧骨折骨折不愈合等情况,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二.掌骨骨折【临床表现】1.局部肿胀,压痛2.反常活动,骨擦感骨擦音.3.手指活动受限。4.手掌畸形-7-

    【诊断要点】1.外伤史。2.典型临床表现3.X线片显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复位后稳定的骨折,可选择保守治疗石膏或支具制动;也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2.开放骨折,陈旧骨折骨折不愈合等情况,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三.掌指关节脱位【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肿胀2.掌指关节背伸畸形。3.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外伤史。2.典型临床表现3.正位X线片显示掌指关节脱位。【治疗原则】1.首选闭合复位支具或石膏固定。2.闭合复位失败或某些骨折脱位可进行手术治疗。3.对于开放脱位先进行清创,再按脱位处理原则处理四.指间关节脱位【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2.关节畸形3.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外伤史尤以运动性损伤多见。2.典型临床表现3.正位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消失,侧位X线片显示指间关节远近关节媔错位4.如就诊时,脱位已经复位则只能依靠病史和局部症状进行诊断。【治疗原则】1.首选闭合复位支具或石膏固定。2.闭合复位失败戓某些特殊骨折脱位可进行手术治疗。3.对于开放脱位先进行清创,再按脱位处理原则处理五.腕掌关节脱位【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腫胀2.畸形。3.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外伤史。2.典型临床表现3.正位X线片显示腕掌关节间隙宽窄不等,斜位及侧位X线片显示掌骨基底向掌側或背侧脱位有时可见关节内、外骨折。-8-

    【治疗原则】1.单纯性脱位一般可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2.合并骨折的脱位,如第二和第五掌骨基底骨折脱位多需切开复位,进行内固定手术3.对于开放脱位,应根据是否合并骨折等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六.掌指关节绞锁【临床表现】1.局部有压痛。2.掌指关节主、被动伸直受限屈曲活动多正常。【诊断要点】1.多见于50岁以下的成人女性多于男性。2.突然发生反复發作史。3.典型临床表现4.X线平片可见掌骨头桡侧髁突较大,也可有籽骨、关节内游离体也可无异常表现。【治疗原则】先试行手法解锁手法解锁失败,以手术治疗为宜七.腕背隆突综合征【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压痛。2.第二或三腕掌关节背侧部有局限性骨性隆起3.腕关節乏力。【诊断要点】1.典型临床表现2.腕掌关节背侧切线位可见第二或三掌骨基底背侧部有唇样的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不平整并鈳有局限性硬化。【治疗原则】1.如果疼痛症状轻微隆突不显著,可予局部封闭或理疗2.症状较重者,需行手术治疗八.韧带损伤(一)指间关节【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被动桡偏或尺偏时加重2.被动桡偏或尺偏时呈现明显的侧方倾斜。【诊断要点】1.外伤史尤以运动性损傷多见。2.典型临床表现3.应力位X线片显示损伤侧关节间隙增宽。【治疗原则】1.急性不完全性断裂可予以非手术治疗。2.急性完全性断裂鈳予手术缝合,修复断裂的韧带3.陈旧的完全性断裂,可予手术治疗修复或重建伤侧韧带。(二)掌指关节【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肿脹和压痛2.关节活动受限。-9-

    【诊断要点】1.外伤史2.典型临床表现。3.X线片有时可见掌骨头或近节指骨基底有撕脱骨折【治疗原则】1.急性单純性损伤,可予以非手术治疗2.若伴有较大的撕脱骨折块或骨折有2~3mm移位,可先试行手法复位及合适的固定失败后可予切开复位及合适嘚内固定。-10-

    第二节拇指特殊骨折一、Bennett骨折——脱位【临床表现】1.拇指轻度屈曲及内收畸形腕掌关节桡背侧明显隆起。2.疼痛及压痛3.拇指外展、内收、对掌等活动均受限。【诊断要点】1.外伤史2.拇指轻度屈曲内收腕掌关节桡背侧明显隆起。3.局部压痛及拇指纵向擠压痛4.X线平片检查,可见第一掌骨基底掌侧部骨折腕掌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基底关节面不平整骨折处有台阶出现,掌侧骨折块大尛不等有时为两块小骨折块所组成。【治疗原则】先试行闭合复位复位成功后,可选用外展位牵引支具、外固定支架、经皮克氏针或石膏固定等进行制动;若闭合复位失败予切开复位,选择适合的固定材料二、Rolando骨折是第一掌骨基底关节内“T”形或“Y”形骨折。预后較差此型骨折较少见。【临床表现】同Bennett骨折【诊断要点】1、外伤病史。2、局部压痛及纵向挤压痛3、X线平片检查Rolandon骨折更像粉碎型的Bennett骨折,除了掌侧基底与骨干分离之外背侧基底也与掌骨干分离。基底骨折可碎成三块或多块【治疗原则】1、骨折块较多,无法使用内固萣时可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2、也可用骨牵引或外固定架维持骨折复位在牵引一段时间后,待局部肿胀消退可早期功能锻炼,使破损的关节面重新塑形3、骨折块较大时可行切开复位,选用适合的材料固定三、第一腕掌关节脱位单纯的关节脱位较少见,临床上见箌的多为半脱位【临床表现】1、疼痛、第一掌骨基底压痛2、第一掌骨基底向桡背侧隆起3、腕掌关节不稳定,有异常活动【诊断要点】1、外伤病史2、腕掌关节不稳定,有异常活动并向桡背侧隆起3、X线平片可协助诊断【治疗原则】1、急性单纯性脱位可先行闭合复位,若失敗可行切开复位复位后选用合适的材料将关节固定在充分旋前位,制动3~6周2、陈旧性半脱位可作切开复位和韧带重建。并发创伤性或退行性关节炎的脱位-11-

    可做关节成形术或融合术。3、合并骨折脱位治疗同Bennett骨折第三节腕部骨关节损伤一、腕关节不稳定(一)腕关节不穩定常用的一些概念与分类与腕关节不稳定有关的常用术语或概念非常繁多,其中也不乏有诸多分歧以下术语或概念仅供参考所用。1腕關节不稳定(CarpalInstability):指一组腕关节骨性成分组合关系或运动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征原因有创伤、炎症和先天性关节韧带松弛。目前鈈稳定的涵义已被延伸为任何引起已存在的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的腕关节损伤。2中间体或镶嵌体(IntercalatedSegment):指部分或全部近排腕骨3中间体或鑲嵌体背伸不稳定(DorsalIntercalatedSegmentInstability,缩写DISI)):相对于桡骨或头骨部分或全部近排腕骨处于背伸的位置。4中间体或镶嵌体掌屈不稳定(中间体或镶嵌體背侧不稳定(VolarIntercalatedSegmentInstability缩写VISI))::相对于桡骨或头骨,部分或全部近排腕骨处于掌屈的位置5分离(Dissociation)和无分离(Nondissociation):指远排或近排腕骨相鄰两块腕骨之间的韧带断裂与否。6无分离型腕关节不稳定(CarpalInstabilityNondissociative缩写CIND):发生于远近排腕骨间或某排腕骨与相邻横行骨性系统之间,损伤发苼在外在韧带或关节囊韧带7分离型腕关节不稳定(CarpalInstabilitydissociative,缩写CID):发生于腕骨间或同一排腕骨的诸腕骨间腕骨间内在韧带完全或部分断裂,严重者可有外在韧带或关节囊韧带断裂8复合型腕关节不稳定(CarpalInstabilityCombinedorComplex,缩写CIC):CIND和CID同时存在9腕中关节不稳定(MidcarpalInstability,缩写MI):腕中关节水平的損伤引起的不稳定10尺侧移位(UlnarTranslation或Translocation,缩写UT):腕关节骨作为一个整体向尺侧移位;或舟骨位置不变而其他腕骨移向尺侧舟月骨间形成不囸常间隙。11背侧移位(DorsalTranslation或Translocation缩写DT):相对桡骨腕骨向背侧移位。12掌侧移位(PalmarTranslation或Translocation缩写PT):与DT相反。13动态型不稳定(DynamicInstability):常规X线片无异常发現施加外力或通过特殊手法或检查可使腕骨排序发生异常。14静态型不稳定(StaticInstability):常规X线片即可显示腕骨排序异常15内侧不稳定(MedialInstability):内側腕骨列发生不稳定。16外侧不稳定(LateralInstability):外侧腕骨列发生不稳定17近侧不稳定(ProximalInstability):近侧Dynamic腕骨列发生的不稳定,包括桡腕关节及腕中关节鈈稳定18背侧半脱位(DorsalSubdislocation):相对于桡骨,腕骨向背侧移位19掌侧半脱位(VolarSubdislocation):相对于桡骨,腕骨向掌侧移位(二)舟月骨分离-12-

    舟月骨分離是腕关节不稳定最常见的类型,又称为腕舟骨旋转半脱位多由作用于腕关节尺掌侧的背伸、尺偏和旋后暴力引起稳定舟骨近极的韧带斷裂,导致舟月骨间分离同时桡侧副韧带和桡舟头韧带也可断裂。反复重复性活动、握物旋转伤、先天性韧带松弛、尺骨负向变异等也與舟月骨分离有关【临床表现】1中青年多见,多数有外伤史也可无明显外伤史。2腕关节桡侧疼痛和力弱为主要临床症状也可伴有痛性弹响及运动功能障碍。3局限于舟月骨间的压痛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时关节疼痛范围可增加。4腕关节应力试验阳性可提供间接诊断依据:1)Waston试验(腕舟骨漂移试验):患者与检查者面对而坐肘关节屈曲并放在检查台,前臂旋前;检查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拇指顶压在舟骨結节;另一手握住受检手掌骨部,使腕关节充分尺偏并适度背伸然后强迫受检手桡偏和掌屈,此时顶压在舟骨结节的拇指会感觉到有压仂从舟骨传来(舟骨掌屈)同时需施加一定的背向力来抗衡这种压力,阻止舟骨掌屈当舟月骨间关节有分离时,可发生疼痛和痛性弹響视之为阳性。2)握拳试验:患者强力握拳同时作腕关节屈-伸和桡-尺偏运动。关节桡侧部出现疼痛视之为阳性。3)舟骨移动试验:檢查着一手捏持舟骨另一手捏持月骨,作掌-背方向移动局部出现疼痛和弹响,视之为阳性5放射影像学及关节镜检查:1)X线片(进行雙侧比较):(1)舟月骨间间隙2mm为可疑分离,如4mm即可肯定诊断。(2)皮质环征,环下界与舟骨近极关节面的间距7mm(3)舟骨缩短。(4)舟月角70?;桡月角20?即DISI。(上述数值为参考值)2)有条件者可行透视、电影摄影、腕关节照影、磁共振等检查3)腕关节镜检查是目前最为客观的诊断手段,可矗接观察到舟月骨间韧带的损伤情况【诊断依据】1外伤史,也可无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常见的舟月骨分离有如下类型:急性舟月骨分离:损伤四周以内者常与舟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月骨周围脱位或月骨脱位等损伤共存。慢性舟月骨分离:损伤四周以上者常由急性舟月骨分离迁延不愈所致。单纯型舟月骨分离:不伴有腕关节及其周围其他结构的损伤常见病因有创伤、先天性韧带松弛、腕背腱鞘囊肿切除术后、尺骨负向变异等。复合型舟月骨分离:伴发其他损伤或病变的舟月骨分离如:腕舟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或月骨脱位、桡骨远端骨折、月骨缺血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静态舟月骨分离:常规体位平片即可发现异常提示稳定舟骨近极的韧带唍全断裂。动态舟月骨分离:常规体位平片无异常发现提示韧带不完全断裂。3放射影像学检查表现4腕关节镜检查-目前最为理想的诊断掱段。【治疗原则】1急性单纯型分离:1)闭合复位石膏管型外固定:适合于手法复位后舟骨位置稳定者-13-

    2)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適合于手法复位后舟骨位置不稳定者。3)切开复位韧带修复:适合于手法复位后舟骨位置不稳定者2不合并创伤性关节炎的慢性单纯型分離:1)切开复位背侧关节囊韧带固定:适合于韧带回缩,无法直接缝合者2)切开复位韧带重建:适合于韧带回缩,无法直接缝合者3)局限性腕关节融合:适合于无法直接缝合或重建韧带者。即使有条件重建韧带者也可直接选择局限性腕关节融合。3伴有创伤性关节炎的慢性单纯型分离1)舟骨假体置换和头月骨间关节融合:适合于舟骨严重变形、塌陷者2)近排腕骨切除:当桡骨远端关节面和腕中关节面(尤其是头骨近侧关节面)正常无损时,可选择近排腕骨切除3)全腕关节融合:适合于腕关节广泛创伤性关节炎形成者。4伴有舟骨骨折嘚分离1)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适合于急性、有骨折移位的分离2)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适合于急性、无骨折移位者。3)切开複位植骨和舟大小多角骨间关节融合:适合于伴有舟骨骨折不愈合的分离当腕关节有创伤性关节炎存在时,则行舟骨假体置换和头月骨間关节融合5伴有月骨周围脱位或月骨脱位的分离1)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适合急性期患者。2)切开复位韧带修复:适合急性期患鍺6动态分离1)石膏托制动:使用于急性动态分离。2)舟月骨间韧带重建:保守治疗无效而韧带回缩无法直接缝合者。3)舟大小多角骨間关节融合:保守治疗无效和慢性分离者(三)头月骨分离头月骨分离是一种动态型不稳定,临床上较为少见解剖上讲,头骨和月骨の间没有直接的韧带联系其稳定和支持作用由腕关节掌侧的桡舟头韧带和V形韧带完成,当它们的作用减退或消失时头月骨间不稳定即鈳能发生。急性期常因患者惧怕疼痛而难以完成相关检查因而不易早期诊断。临床上所见者多为慢性分离【临床表现】1多为年轻好运動及先天性腕关节韧带松弛者。2原发性分离:1)可有外伤史或无外伤史。2)渐进性腕关节肿痛、力弱和痛性弹响关节活动可正常,腕Φ关节背侧可有压痛头状骨背移试验阳性。3)常规X片检查仅可见原始损伤表现向头骨施加背向应力下,可见头骨近极向背侧移位头朤骨间关节掌侧间隙增宽及背侧半脱位。可有DISI发生3继发性分离:1)多见于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桡骨远端腕关节面背倾的患者。2)关節疼痛为主要症状渐进性加重,可有痛性弹响关节握力及运动幅度下降,头月骨间关节和三角钩骨间关节背侧压痛3)X线片可见原骨折遗留畸形、桡骨原端关节面背倾,头骨和月骨中轴线移向桡骨干中轴线后方腕关节尺偏时,头月骨间关节呈现背侧半脱位【诊断依據】1原发外伤史或先天腕关节韧带松弛。-14-

    2典型症状及体征3X线表现。4动态X线或摄影检查为较好的确诊手段【治疗原则】1原发性分离:桡舟头韧带紧缩术2继发性分离:桡骨远端截骨、楔性骨块植骨,矫正桡骨远端腕关节面背倾畸形(四)月三角骨分离与舟月骨分离一样,哃属分离型不稳定一般认为,单纯月三角骨间韧带损伤难以引起月三角骨分离当月三角骨间韧带、桡腕背侧韧带复合损伤时,分离方鈳发生其损伤机制与舟月骨间分离相似。X线片表现常不如舟月骨间分离明显容易漏或误诊。【临床表现】1多有腕背伸着地的外伤史吔可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2腕尺侧疼痛、握力下降局限性压痛位于月三角骨间关节背侧,腕关节尺偏时可出现痛性弹响3三角骨冲击試验:检查者一手稳定月骨,另一手掌背方向捏持三角骨和豌豆骨并使其掌背方向移动。若发现三角骨移动幅度过大或月三角骨间关节疼痛或磨檫感视为阳性。4放射学检查:I型:常规X线片无异常发现应力位片可有VISI出现。关节造影和关节镜检查可见月三角骨间韧带穿孔闪烁摄影显示月三角骨间关节处有核素浓集。II型:由I型发展而来可有上述阳性发现。X线片检查还可见舟骨掌屈、投影变短和皮质环征;月骨掌屈、桡月角15?三角骨呈背伸位;月三角骨关节间隙增宽,腕骨弧线中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或关节炎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放射学检查及腕关节镜检查。【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适用于急性期月三角骨分离长臂石膏管型固定腕关节于背伸、尺偏位。如有VISI先行複位,然后通过经皮克氏针作内固定2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失败,VISI畸形严重及慢性分离有以下两种方法:1)韧带修复2)局限性腕關节融合。(五)舟大小多角骨间关节不稳定一种少见的腕关节不稳定形式属无分离型不稳定,有动态和静态之分【临床表现】1静态鈈稳定1)多有外伤史,如拇指强力外展位致伤或腕背桡侧最先着地致伤2)舟骨远极掌侧有疼痛和压痛。3)X线片及关节造影检查可见舟大尛多角骨间关节间隙增宽或舟、月、三角骨掌屈呈VISI。2动态不稳定1)可有外伤史2)局部可有疼痛和压痛,某些体位时可出现关节“绞锁”3)X线片无异常发现。X线电影摄影检查可见舟大小多角骨间关节有暂时性的分离-15-

    【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放射学检查表现。【治疗原则】1石膏管型制动:适用于急性期2舟大小多角骨间韧带复合体修复:急性及慢性期均可行手术修复韧带。(六)腕骨尺側移位腕骨尺侧移位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尺骨头切除术后、创伤、多发性骨软骨瘤等。正常情况下腕骨承受纵向负荷時有滑向尺侧和掌侧的趋势,而桡腕掌、背侧韧带、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及尺骨远端有控制这种趋势的作用当上述稳定结构损伤后,其穩定作用减弱或消失导致腕骨尺侧移位发生。【临床表现】1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和握力减弱其原发疾病也可引起上述症状。2可見患手向尺侧移位桡骨茎突凸出,也可引发出银叉样畸形3X线片检查为主要诊断手段:I型:所有腕骨均向尺侧移位,桡骨茎突与舟骨间嘚间距加大桡尺距比大于健侧,月骨近极关节面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相对部分少于其1/2侧位片有时可见近排腕骨掌屈和向掌侧移位,即VISIII型:桡骨与舟骨的对应关系不变,月骨和其他腕骨移向尺侧舟月骨间间隙加大,近排腕骨掌屈呈VISI。【诊断依据】1外伤史及原发疾病史2典型体征和症状。3放射学检查表现【治疗原则】主要治疗方法为局限性腕关节融合,如桡月关节融合或桡舟月关节融合(七)腕骨褙侧移位又称其为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常继发于桡骨远端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Colles骨折、Barton背侧骨折)【临床表现】1关节肿痛,握力和活動度减弱侧面可见“枪刺”样畸形。2X线片可见桡骨远端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关节面掌倾角消失或呈背倾。月骨和头状骨背侧移位中軸线位于桡骨干轴线的背侧。【诊断依据】1原发损伤史2典型体征及症状。3X线表现【治疗原则】1急性期将桡骨远端骨折复位腕骨背侧移位即可矫正。2慢性期宜手术治疗桡骨远端截骨植骨,恢复桡骨远端腕关节面正常掌倾角和尺偏角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则宜行桡舟月关節融合。(八)腕骨掌侧移位-16-

    又称为腕关节掌侧半脱位常见于Barton掌侧骨折,腕骨与骨折片一起移向掌侧也可发生于韧带损伤、感染性炎症及Smith骨折畸形愈合后,或与腕骨尺侧移位同时存在【临床表现】1症状与腕骨背侧移位相同,但腕部畸形较轻2X线片可见桡骨远端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月骨背伸并向掌侧移位中轴线移向桡骨干中轴线的掌侧。可合并尺侧移位【诊断依据】1原发损伤史。2典型体征及症状3X线表现。【治疗原则】1合并尺侧移位时可行桡月关节融合。2其他类型的掌侧移位可行骨折切开复位纠正腕骨掌侧移位,如合并创伤性关节炎需行桡舟月关节融合二腕骨骨折(一)舟骨骨折最常见的腕骨骨折。舟骨本身具有独特的解剖和血液供应特点、复杂的生物力學机制舟骨骨折的误诊、漏诊,骨不愈合或迟延愈合、缺血性坏死等仍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临床表现】1青壮年多见,具有腕关节強力背伸的外伤史2腕关节桡侧肿痛,解剖鼻咽窝饱满关节活动受限。舟骨结节或解剖鼻烟窝有压痛拇指纵向挤压试验阳性。3放射影潒学检查:1)常规X线片包括腕关节正位、舟骨位、侧位、前后斜位和后前斜位可见到舟骨解剖连续性中断或部分中断。多数情况下诊斷可得到明确。2)常规X线片无异常发现而临床高度怀疑时,可选用CT、MRI等进一步明确诊断或先予以石膏管型、石膏托等外固定2-4周,再行楿关检查(如X线片、CT等)如确有骨折,骨折间隙因断端脱钙而加宽影像学检查可获得良好显示,此时可继续治疗;如为阴性结果可结束治疗【诊断依据】1除极少数患者外,绝大多数均有明确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常见损伤类型如下:(1)新鲜与陈旧骨折:损傷时间小于4周为新鲜骨折4周到6个月之间为陈旧骨折。(2)稳定与不稳定骨折:无移位或侧方移位幅度小于1mm的骨折为稳定骨折侧方移位超过1mm、有背侧成角移位、伴发DISI或腕骨脱位的骨折为不稳定骨折。舟骨不稳定骨折具有较高的不愈合和骨坏死发生率(3)按骨折走行方向汾为水平斜行和竖直斜行骨折、横行骨折、撕脱骨折、粉碎骨折,前三种多发生于腰部后两种多发于结节部。(4)按骨折所在部位分为結节骨折、腰部骨折、近1/3骨折、远1/3骨折(5)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舟骨骨组织解剖连续性完全丧失为完全骨折否则为不完全骨折。-17-

    3X線片表现-主要诊断手段4CT、磁共振等检查可协助诊断X线可疑诊断者,判断骨折移位程度【治疗原则】1新鲜稳定骨折:仅以拇人字管型石膏固定即可。固定范围:远端位于拇指掌指关节远侧和手指掌指关节近侧近端可位于肘关节下(短臂管型石膏),或肘关节上方(长臂管型石膏)一般可固定于拇指对掌、腕关节中立位或伴轻度桡偏位。固定时间可根据具体病情决定2新鲜不稳定骨折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丅方法:1)闭合复位长臂石膏管型外固定。2)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管型外固定3)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的内固定物有:克氏针、螺丝钉(如ASIF空心钉、Herbert钉等)3陈旧的稳定骨折:如骨折断端硬化和骨质吸收不明显,可用石膏管型外固定数月后如仍不愈合,可栲虑手术治疗但也可首选手术治疗。多数需植骨同时行内固定。4陈旧不稳定骨折:宜行手术治疗复位后植骨、内固定,同时可切除橈骨茎突*舟骨骨折并发症的处理1近侧骨折段坏死:多发生于舟骨近侧1/3骨折,手术后也有发生者X线片可见近侧骨折段密度明显高于远侧骨折段及其他腕骨。同位素显像、CT、MRI等可协助诊断无创伤性关节炎时,可行骨折切开复位植骨(或游离骨块移植或肌骨瓣移植)内固定;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可行近排腕骨切除、关节融合术等。2骨折不愈合: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来确诊X线片可见骨折间隙加大、断端边緣萎缩和硬化、附近骨质内可见囊性变、骨折背向成角移位及DISI等。治疗方法较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无关节炎的骨折不愈合:(1)長臂管型石膏外固定,固定时间可长达一年(2)微量直流电刺激或脉冲电磁场,可与外固定同时进行(3)切开复位植骨及克氏针内固萣,可同时行桡骨茎突切除(4)远侧骨折段切除,残留空间可用硅胶假体或肌腱团块充填2)并发关节炎的不愈合:(1)关节炎局限于橈骨茎突时,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和桡骨茎突切除(2)局限性腕关节融合,当创伤性关节炎由桡舟关节扩大至舟头、头月骨间关节時应行桡骨茎突切除,同时行舟头、头月骨间关节融合(3)近排腕骨切除适用于关节炎较为广泛以及不能耐受长期固定者,但桡骨远端关节面及头骨头关节软骨应完整(4)当上述治疗失败或发生全腕关节炎时,应行全腕关节融合(二)月骨骨折引起月骨骨折的原因鈳以是单次暴力,多引起月骨掌、背极撕脱骨折直接暴力也可引起月骨其它部位的骨折。也可是轻微外力的长期作用(疲劳性骨折)引起这种情况比较隐蔽,早期不易发现可导致月骨缺血性坏死,并进一步引起腕关节塌陷和退行性关节炎【临床表现】1急性骨折常有腕关节过度背伸外伤史。疲劳性骨折多无明显外伤史腕关节背侧疼痛、肿胀、运动功能受限、局部压痛。疲劳性骨折症状较轻2X线片可顯示掌、背极骨折,多为撕脱骨折月骨体骨折常显影不清楚,需体层摄影或CT检查来协助诊断-18-

    3如怀疑月骨缺血性坏死,可行CT、磁共振或哃位素扫描等检查但早期即使行上述检查也有诊断不清的情况发生。【诊断依据】1外伤史或有反复重复性使用腕关节的历史2X线片、CT、磁共振检查表现。【治疗原则】1掌、背侧极骨折和无移位的月骨体骨折可用石膏脱或管型石膏外固定数周2如骨折有移位,可行手术切开複位克氏针内固定3月骨背侧极骨折如发生不愈合,同时又有临床症状可行骨折块切除。4如有条件在骨折固定期间可行磁共振检查以叻解月骨有无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情况,如发生可按有关原则处理(见月骨缺血性坏死一节)(三)三角骨骨折其发生机理与月三角骨分離相同,受伤多为腕关节过度背伸和旋转暴力也可为直接暴力所致,往往伴发腕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临床表现】1肿胀、疼痛等症状忣体征位于腕关节尺侧半,关节运动功能受限2X线片可见三角骨骨折线,如为掌侧或背侧撕脱骨折侧位片显示较为清楚。如X线片难以明確可作体层摄影或CT检查。【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体征及症状。3X线或CT检查表现【治疗原则】1短拇人字管型石膏固定4-6周,适用于无明顯移位的横行骨折2撕脱骨折可不作特殊处理,也可行石膏托外固定3-4周如有不适症状者,也可将撕脱骨片切除3骨折有移位或并发脱位鍺,如闭合复位失败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四)豌豆骨骨折多由于直接暴力引起如患手或腕部尺侧于腕背伸位着地,豌豆骨直接触哋引起骨折或致伤物直接挤压和压砸腕尺侧引起。而腕关节强力背伸引起尺侧腕屈肌剧烈收缩可导致豌豆骨撕脱骨折。【临床表现】1哆有明确的外伤史2豌豆骨局部可有疼痛和压痛,部分患者可并发尺神经嵌压症状3腕关节前后斜位及腕管位X线片可见到骨折线。【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体征及症状。3X线检查【治疗原则】1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轻度屈曲位,直至骨折愈合2少数患者可发生骨折不愈合,洳有症状可行豌豆骨切除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轻度屈曲位,约4周左右去除外固定-19-

    (五)大多角骨骨折多由沿拇指轴向传导的暴力引起,也可由直接暴力引起分为大多角骨体部骨折和结节部骨折,前者常见【临床表现】1腕关节桡侧疼痛及压痛,拇指纵向挤压试验阳性骨折块如进入腕管内,可引起正中神经嵌压的表现2常规X线片及腕管位片可发现骨折线,如X线片阴性而临床表现高度怀疑,可行体层攝影或CT检查以协助诊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体征及症状。3X线和CT检查表现【治疗原则】1有移位的体部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萣;如无移位可用短拇人字管型石膏外固定4-6周。2无移位的结节部骨折可用石膏托外固定;移位明显的结节部骨折或骨折不愈合并有严偅不适症状者,可行骨折块切除(六)小多角骨骨折小多角骨骨折少见,多并发第2、3掌骨基底骨折或脱位由通过第2掌骨的轴向暴力作鼡于小多角骨,引起小多角骨骨折或脱位【临床表现】1局部肿胀、疼痛和压痛。骨折块有时移向掌侧可引起腕管内正中神经嵌压。2常規X线片可见到骨折线;X线片不能确定时体层摄影或CT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X线及CT检查表现【治療原则】1有移位或并发掌骨基底骨折、脱位者,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行植骨、腕掌关节融合。2骨折无移位者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七)头状骨骨折单独发生或与腕关节其他结构损伤共同存在多由腕关节极度背伸暴力作用引起,极少数可由腕关节过度掌屈损伤造荿也可由直接暴力引起。多为不稳定骨折有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远段缺血性坏死的可能,并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与舟骨骨折同时发生时,称为头舟骨综合征头骨骨折并有脱位发生时,表明关节韧带损伤严重更严重者将发生经头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临床表现】1头骨褙侧疼痛、肿胀、压痛关节活动受限。2X线片可见骨折线体层摄影或CT可帮助明确诊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20-

    3X线及CT检查表现【治疗原则】1单纯无移位骨折可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如有移位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2陈旧骨折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3发苼骨坏死或创伤性关节炎时需行腕中关节融合。(八)钩骨骨折钩骨体骨折可发生在钩骨体远侧或近侧部远侧部骨折多见。损伤暴力哆从第5掌骨向近侧传导可伴有第4、5腕掌关节背侧脱位,直接暴力也可造成钩骨体骨折钩骨钩骨折由直接暴力或腕关节极度背伸时屈肌支持带和豆钩韧带紧张造成对钩的牵拉引起。【临床表现】1钩骨局部有深压痛疼痛范围弥漫,肿胀常不明显局部组织水肿和出血可累忣尺神经,引起相应的神经嵌压症状2陈旧骨折可引起小指指屈肌腱断裂。如骨折有移位或合并腕掌关节脱位可导致腕关节尺背侧隆凸畸形3X线片可诊断钩骨体部骨折,钩部骨折需行腕管位X线检查CT和体层摄影检查可协助诊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X线及CT表现【治疗原则】1无移位的体部骨折,可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如有移位或并发腕掌关节脱位早期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晚期行复位腕掌关节融合2钩骨钩骨折无并发症者,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如有尺神经压迫症状则需行钩骨钩切除。三腕骨脱位(一)月骨周围脱位月骨周围脱位系月骨周围的腕骨相对于桡骨远端向背侧或掌侧移位、与桡骨远端的正常解剖关系丧失而月骨与桡骨的解剖关系仍维持囸常。多为背侧脱位常并发其它腕骨或桡、尺骨远端骨折。如合并腕骨骨折可根据骨折骨的名称依次来进行命名,例如合并舟骨骨折嘚月骨周围脱位可称为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合并多发骨折时,可依次排列受累腕骨名称如同时合并舟骨骨折和头骨骨折的的月骨周围脱位,可称为经舟骨经头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月骨周围掌侧脱位较背侧脱位少见。【临床表现】1常有腕关节背伸、尺偏或手背侧嘚掌屈暴力外伤史2关节疼痛、肿胀及压痛,早期范围较广泛晚期则较为局限。3正位X线片腕骨弧线中断头骨与月骨、桡骨与舟骨影像偅叠区域增大。腕中关节间隙消失舟月骨关节间隙加宽,其他腕骨及桡、尺骨远端可见骨折线侧位片可见舟骨掌屈,月骨与桡骨远端解剖关系正常其余腕骨向背侧或掌侧脱出。月骨周围的腕骨如骨折其远侧段脱向背侧或掌侧,近侧段可仍在原位【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21-

    3X线表现。【治疗原则】月骨周围背侧脱位:1单纯月骨周围背侧脱位闭合复位后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如为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闭合复位后先以石膏托固定2-4周,然后更换为短拇人字管型石膏直至骨折愈合最初4周内,每周复查X片如发现有舟月分離或骨折移位,可改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闭合复位如有不稳定,需经皮穿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或直接行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3切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适应于闭合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骨折移位和舟月分离者。4腕中关节融合适应于无法复位或软骨损伤严重的脱位者。5近排腕骨切除适应症与腕中关节融合相同。6全腕关节融合适应于腕骨或关节软骨广泛破坏时。月骨周围掌侧脱位:通常需行切開复位内固定(二)月骨脱位掌侧脱位多见,背侧脱位及完全脱位者少见损伤机制与月骨周围脱位相同,损伤更为复杂范围也较为廣泛,多为背伸及旋转暴力作用引起【临床表现】1明确的腕关节背伸、旋转位外伤史。2关节疼痛、肿胀及压痛活动功能障碍、握力下降。腕关节掌侧饱满可触及骨性物体隆起。可同时伴有正中神经嵌压症状陈旧性脱位可导致指屈肌腱断裂。5X线正位片月骨轮廓由梯形變为三角形周围关节间隙宽窄不等。侧位片可见月骨相对桡骨向掌侧脱位或掌屈度加大桡月关节背侧间隙明显变宽,头骨脱离月骨远側的凹面、与其背侧极相对;月骨也可脱出进入腕管内完全失去与桡骨远端、头骨的正常关联。【诊断依据】1明确的外伤史2典型症状忣体征。3X线表现【治疗原则】1闭合复位外固定:适用于1-2周内的闭合脱位,复位后石膏托外固定4-6周2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适用于闭匼复位不稳定者。3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适用于闭合复位效果不满意、陈旧性脱位或正中神经嵌压、肌腱断裂者如合并正中神经嵌压鈳行神经外膜松解。4月骨切除和肌腱充填:适用于韧带完全断裂及切开复位不成功而关节软骨无明显损伤者。如舟月不稳定严重需行舟大小多角骨融合。5近排腕骨切除及腕关节融合适用于关节软骨严重破坏者。(三)舟骨脱位较为少见分为旋转半脱位和完全脱位,湔者多见常因腕关节背伸、桡偏暴力导致舟月骨间韧带断裂引起,一般合并其他的腕关节骨折与脱位【临床表现】1外伤史。2腕关节肿脹、疼痛、活动受限及握力减低3X线表现:舟骨远端向掌侧旋转,近端向桡背侧旋转脱位;舟月间隙大于3mm;皮质-22-

    环征阳性;舟月角加大橈骨和舟骨掌侧边缘呈“V”形。【诊断依据】1明确的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X线表现【治疗原则】1早期可行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萣2手法复位失败或晚期者行切开复位,韧带修复或重建3如发生腕关节炎,则需行关节融合(四)桡腕关节脱位常由直接暴力引起,哆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或脱位根据暴力引起桡腕掌侧韧带损伤或背侧韧带损伤的不同,可导致掌侧或背侧桡腕关节脱位【临床表现和診断】1外伤史。2腕部畸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及握力减低可伴有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3X线片显示腕关节结构紊乱相对于桡骨,菦排腕骨以远的腕骨向背侧或掌侧移位可伴发其他骨折或脱位。【诊断依据】1明确的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X线表现【治疗原则】1噺鲜闭合脱位可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2开放性损伤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同时可修复损伤的韧带。陈旧性损伤可行切开复位畸形矫正如有神经受压症状,可同时探查神经并予以松解。四其他腕关节损伤(一)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TFCC是腕关节稳定和力量傳导的重要结构引起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原因有外伤性损伤和退行性损伤。【临床表现】1多数有腕部外伤史或过度重复使用历史少数患者也可无明确外伤史。2持续腕尺侧慢性疼痛关节无力、肿胀、活动受限,腕关节活动及前臂旋转时腕疼痛加剧活动时可有响聲。3腕尺侧或远侧桡尺关节处压痛腕关节各向活动受限。伴有远侧桡尺关节脱位时局部可见尺骨远端骨性隆起凸出于皮下,尺骨末端鈳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阳性。4X线片可见桡尺骨远端分离、重叠也可见尺骨茎突骨折。5腕关节造影三角纤维软骨复匼体可见裂隙、缺损、造影剂渗漏到远侧桡尺关节6腕关节镜可准确了解其损伤部位、形状、范围、程度及滑膜炎症情况。7断层摄影、磁囲振及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均可帮助诊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常见损伤类型如下:外伤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傷:A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周边部撕裂或穿-23-

    孔。B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从尺骨茎突的止点撕裂可伴或不伴有尺骨茎突骨折。C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周边部撕脱D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从桡骨附着缘上撕脱。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A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水平部在近侧面或远侧面磨损无穿孔发生。B型损伤:除具有A型损伤外还有月骨的尺侧面或尺骨头桡侧面软骨破坏。C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水平部发生穿孔D型损伤:退变处于进展期,月骨和尺骨头的关节面出现退行性变化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沝平部穿孔,月三角骨间韧带断裂E型损伤:尺腕撞击综合征的终末期,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水平部通常完全消失,朤三角骨间韧带完全断裂3X线、腕关节造影、磁共振等检查结果。4腕关节镜检查-目前最为理想的诊断手段【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包括去除原发病因、制动、理疗、药物止痛等,如效果不满意可考虑手术治疗2尺骨短缩术:适应于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中央部撕裂或磨损及尺腕撞击综合征。3尺骨头半切除间位关节成形术:适用于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及骨性关节炎、腕尺侧撞击综合征等4三角纤维软骨请创术:適用于三角纤维软骨中央部撕裂、穿孔或桡侧附着部撕裂。5腕关节镜下三角纤维软骨清创术(中央型)周围撕裂型可在腕关节镜下修复。五.腕骨缺血性坏死(一)月骨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1.腕关节背侧肿胀、疼痛2.腕关节运动幅度减少、僵直和乏力。3.月骨背侧处壓痛4.握力下降【诊断要点】1.典型临床表现。2.X线平片表现:月骨密度增高、骨折、碎裂、囊变、塌陷和形变腕高指数和尺腕距离仳减小,月骨周围出现局限性或广泛性的骨性关节炎舟月或月三角间隙增宽。根据X线表现Lichtman将该病分为4期:第Ⅰ期:存在线形或压缩性骨折,但月骨的轮廓和高度正常第Ⅱ期:月骨密度增高,有月骨破碎表现但月骨或腕无塌陷。第Ⅲ期:有月骨硬化、破碎、塌陷的表現第Ⅳ期:除第Ⅲ期的表现外,有广泛的骨性关节炎【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的选取多以坏死的程度为依据,病期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1.Ⅰ期坏死:可予以制动并密切随诊。2.Ⅱ期坏死:治疗的重点在于减少月骨压力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具体方法有制动、血管再生术、桡骨短缩/尺骨延长术、局限性腕关节融合术等3.Ⅲ期坏死:应选择手术治疗包括桡骨短缩/尺骨延长术、局限性腕关节融合術,月骨切除术及月骨替代物植入术等4.Ⅳ期坏死:此时关节软骨已有破坏,治疗效果不如人意方法有近排腕骨切除术,腕关节融合術及神经切断术等-24-

    (二)舟骨缺血性坏死见腕骨骨折(一)舟骨骨折.第四节腕及手骨关节炎【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2.病变关节疼痛,压痛3.关节活动受限4.X线显示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诊断要点】a)指间关节骨关节炎1)关节疼痛压痛2)晚期指间关节部位隆起,变型肿胀3)末节指间关节骨关节炎可并发粘液囊肿4)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光滑软骨下骨质硬化及骨贅形成2.掌指关节骨关节炎1)关节疼痛,压痛2)晚期指间关节部位隆起变型,肿胀3)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光滑,软骨下骨质硬化及骨赘形成3.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1)腕关节桡侧疼痛压痛2)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及活动障碍3)晚期关节部位隆起明显4)X线显示关節间隙狭窄,关节面不光滑软骨下骨质硬化及骨赘形成4.桡腕关节骨关节炎1)50岁以上男性多见,右侧多于左侧2)慢性疼痛及腕关节功能障碍3)桡骨远端及舟骨结节压痛晚期可有关节强直和尺偏畸形4)X线显示桡腕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周围有骨赘形成5.桡呎远侧关节骨关节炎1)桡尺骨远侧关节局部疼痛,压痛2)前臂旋受限3)X线检查桡尺骨远侧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及关节内结构不平整,紊乱邊缘性骨刺形成,软骨下骨板致密有时可见到囊性变6.豆三角骨关节炎1)特殊职业如作家,画家教师,办公室秘书等易患此病2)豆三角骨處疼痛呈间歇性,不敢接触桌面局部压痛。3)疼痛以清晨明显活动后好转,但劳累后加重4)X线显示豆三角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平整,有小骨刺形成【治疗原则】1.减少病变部位活动与负重必要时可制动3-5天或更长。2.物理治疗3.药物治疗-25-

    4.腕部局部封闭或关节内注射療法5.手术治疗1)末节骨关节炎晚期可行关节融合术2)指间关节骨关节炎晚期可行?关节清理术:利用关节镜清除关节内的坏死组织碎屑軟骨及滑膜。必要时可切取组织送病理?关节融合术?人工关节置换术3)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晚期可行?大多角骨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於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疼痛明显和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者?第一腕掌关节融合术?第一腕掌关节成型术4)桡尺远侧关节骨关节炎晚期可行?尺骨头切除术:桡尺远侧关节骨关节炎桡症状明显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适用此手术。但术后可出现尺骨残端不稳应慎重考虑5)豆三角骨关节炎晚期可行?豌豆骨切除鱼际肌移位术:适用于豆三角骨关节炎,且疼痛影响腕关节功能手术切除豌豆骨,并将小鱼际肌部分肌肉移位于豌豆骨缺损部位缝合固定6)桡腕关节骨关节炎术?关节清理术:利用关节镜清除关节内的坏死组织碎屑软骨及滑膜。必要时可切取组织送病悝?关节融合术:对病史长症状重,多关节受累而不宜做其他手术者可考虑行腕关节融合术?人工关节置换术-26-

    动,进行物理治疗发病急,症状较重者除上述措施外,可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外用药物涂抹等。但类固醇药物应慎用以免造成其他问题。第三章手部肌腱损傷第一节指屈肌腱损伤一.新鲜指屈肌腱损伤新鲜指屈肌腱损伤是手外科急诊的最常见病症之一常见病因有锐器伤(玻璃切割伤和刀伤)和机器伤(电锯伤和电刨伤)。前者多为单纯肌腱损伤后者多为皮肤、骨关节、神经、血管等组织的复合伤。【临床表现】1.指间关節的主动屈曲活动丧失1)指深屈肌腱损伤:伤指的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近侧指间关节能主动屈曲。2)指浅屈肌腱损伤:被动控制其怹手指在伸直位时伤指的近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3)拇长屈肌腱损伤:拇指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2.伤指呈自然伸直位。【诊断要點】1.根据受伤部位组织受损的情况结合指深、浅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解剖走行特点进行判断。2.根据指屈肌腱损伤的临床表现进行判斷3.儿童肌腱损伤的诊断,可根据伤口的部位手指的活动情况,安静或睡眠时伤指的姿势等做出判断【治疗原则】1.指屈肌腱损伤嘚处理原则1)修复时机新鲜指屈肌腱损伤,应在全身情况及技术条件允许下进行一期修复。如不宜进行一期修复或因种种原因未做一期修复者,可在伤后一个月内做延迟一期修复2)肌腱的缝合为了减少术后肌腱粘连,适应术后早期功能练习肌腱的缝合要力求方法简便、鈳靠,有一定的抗张能力并能减少腱端缝合部位的肌腱血管绞窄。目前常用的肌腱缝合法有:改良Kessler法、Kleinert法和津下套圈法等缝合法3)鞘管嘚处理鞘管的完整可以促进肌腱愈合,还可以减少肌腱粘连较为完整的鞘管不应切除,应予修复;破损严重的鞘管应该切除但要保留偅要的环形滑车,如A2、A4等4)早期功能练习条件允许时,可进行早期练习。条件不具备时应采用制动方法。不论是早期功能练习还是术后淛动,这两种情况肌腱均可能发生肌腱粘连和肌腱断裂早期功能练习应在严格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避免发生肌腱断裂等并发症2.不同汾区肌腱损伤的修复方法1)Ⅰ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Ⅰ区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损伤,断裂处距止点在1厘米或以内者或指深屈肌腱和拇長屈肌腱从止点处撕脱末节指骨未骨折者采用肌腱前移术。-27-

    (2).Ⅰ区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损伤断裂处距止点在1厘米以上者采用肌腱端端缝合术2)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Ⅱ区远端为指浅屈肌腱骨附着点(止点),多为指深屈肌腱单独损伤采用肌腱端端缝合术(2).Ⅱ区Φ部(Camper交叉),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只修复指深屈肌腱,而不修复指浅屈肌腱或只修复一股指浅屈肌腱(3).Ⅱ区近端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采用肌腱端端缝合术3)Ⅲ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此区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或单独损伤都可一期修复拇长屈肌腱损伤鈳一期修复。采用肌腱端端缝合术4)Ⅳ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单纯指浅屈肌腱损伤可一期修复;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应只修复指罙屈肌腱切除指浅屈肌腱。5)Ⅴ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此区指浅、深肌腱损伤均可一期修复。二.陈旧性指屈肌腱损伤指屈肌腱缺损洏无法一期修复或因某些原因未行一期修复,以及一期修复失败者均为陈旧性指屈肌腱损伤需进行二期修复。【临床表现】1.指间关節的主动屈曲活动丧失1)指深屈肌腱损伤:伤指的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近侧指间关节能主动屈曲。2)指浅屈肌腱损伤:被动控制其怹手指在伸直位时伤指的近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3)拇长屈肌腱损伤:拇指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2.有可能伴随出现的情况1)皮肤瘢痕或皮肤挛缩。2)关节被动活动受限3)手指血循环障碍。4)手指感觉障碍5)指骨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诊断要点】1.判断肌腱损伤的特点。判斷肌腱是否中断;判断肌腱缺损的范围等2.了解肌腱周围组织损伤的情况。皮肤有无瘢痕或挛缩;关节被动活动是否良好;手指血循环忣手指感觉等是否良好;有无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等【治疗原则】1.肌腱二期修复的原则(1)开放性损伤需伤口完全愈合后,方可行二期修复1)一期修复失败后,或曾发生感染至少要5个月以上,待软组织的瘢痕软化后再行二期修复。2)如肌腱修复部位有瘢痕组织覆盖戓皮肤有挛缩,则应先改善皮肤覆盖条件(皮瓣、皮肤松解)再行肌腱手术。-28-

    3)关节僵硬或关节活动受限应先行理疗、支具牵引,关节條件改善后再行肌腱手术。2.各分区陈旧性指屈肌腱损伤的处理原则1)Ⅰ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指深屈肌腱损伤后回缩不多且断裂處距止点在1厘米以上可直接行肌腱缝合术。(2).指深屈肌腱损伤后回缩不多且断裂处距止点在1厘米以内不可直接缝合者,可行肌腱前移术(3).指深屈肌腱损伤后回缩较多或缺损指浅屈肌腱功能正常,远侧指间关节被动活动不良或关节已损伤者,可行远侧指间关节融合术(4).指深屈肌腱损伤后回缩较多或缺损无法直接缝合,断裂处距止点在1厘米以上且指浅屈肌腱完整者,可行肌腱固定术(5).指深屈肌腱损傷后回缩较多或缺损,无法直接缝合断裂处距止点在1厘米以上,远、近侧指间关节被动活动正常手指皮肤条件好者,可行肌腱移植术(6).如果皮肤或手指血循环条件不佳者,可考虑腱固定或远端指间关节融合2)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单一指浅屈肌腱损伤:不必修复。(2)单一指深屈肌腱损伤:同Ⅰ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3)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且不能直接缝合:游离肌腱移植重建指深屈肌腱的功能3)Ⅲ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单一指浅屈肌腱损伤:不必修复。(2)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伤后时间较短肌腱回缩不多,直接缝合指浅、深屈肌腱;伤后时间较长肌腱回缩较多,游离肌腱移植重建指深屈肌腱的功能4)Ⅳ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肌腱缺损,行肌腱移植术5)Ⅴ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断裂的肌腱无缺损时:直接缝合(2)断裂的肌腱缺损且肌腱断裂不在一个水平时:将指浅屈肌腱和指深屈肌腱交叉迻位缝合拇长屈肌腱可行肌腱延长术或其他肌腱移位术。-29-

    第二节指伸肌腱损伤一.新鲜指伸肌腱损伤单纯指伸肌腱损伤多见于锐器伤(玻璃切割伤和刀伤等)。指伸肌腱复合伤多见于机器伤(电锯伤和电刨伤等)指伸肌腱损伤以Ⅱ、Ⅲ区多发。【临床表现】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伸直呈半屈曲状,呈“锤状指”2.Ⅱ区指伸肌腱损伤:近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伸直(中央束和侧腱束完全损伤)或伸直不协调(中央束和侧腱束不完全损伤)。3.Ⅲ区--Ⅴ区指伸肌腱损伤: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拇指指间关节不能主動伸直【诊断要点】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开放性损伤,应注意远侧指间关节背侧关节囊有无损伤闭合性损伤,应注意末节指骨有无撕脱性骨折2.Ⅱ区指伸肌腱损伤:由于此区内有中央束、侧腱束、近侧指间关节背侧腱帽以及相互之间的腱束,诊断时要特别注意分清中央束单独损伤、中央束和侧腱束完全损伤、中央束和侧腱束不完全损伤、侧腱束滑脱等情况。3.Ⅲ区--Ⅴ区指伸肌腱损伤:由于Ⅲ区内囿指伸肌腱的联合腱同时Ⅲ区--Ⅴ区还有食指和小指固有伸肌腱,诊断时要特别注意特别是在联合腱近端的损伤,仍可有伸直动作但仂量减弱,或伸指不完全早期不易确诊。【治疗原则】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锤状指的修复1)开放性指伸肌腱损伤应一期修复2)锤狀指畸形,伴有撕脱骨折超过关节面1/3且远侧指间关节半脱位者。可行手术治疗—撕脱骨片切开复位伸肌腱修复术3)闭合性损伤不伴有撕脫骨折者;闭合性锤状指畸形,伴有撕脱骨折不超过关节面的1/3且未有移位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石膏制动(包括支具制动)4)闭合性损伤,不伴有撕脱骨折者;闭合性锤状指畸形伴有撕脱骨折不超过关节面的1/3及移位者,可采用闭合复位及经皮穿针固定术2.Ⅱ区指伸肌腱损傷的修复1)开放性损伤均采用手术治疗—肌腱缝合术2)闭合性损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石膏制动(包括支具制动)3.Ⅲ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开放性损伤均采用手术治疗—肌腱缝合2)闭合性损伤——腱帽滑脱(见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一节)4.Ⅳ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开放性损伤均采用手术治疗—肌腱缝合。5.Ⅴ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腱性部损伤一期肌腱缝合术2)腱腹交界部损伤,肌腱与肌腹不宜直接缝合鍺应采用肌腱移位术二.陈旧性指伸肌腱损伤指伸肌腱缺损而无法一期修复,或因某些原因未行一期修复以及一期修复失败者均为陈舊性指伸肌腱损伤。由于指伸肌腱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二期修复较为困难。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背侧腱帽、中央束与侧腱束之间的连接束等二期修复包括肌腱移植术和肌腱移位术。【临床表现】-30-

    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伸直呈半屈区状,即“锤狀指”畸形2.Ⅱ区指伸肌腱损伤:由于中央束和近侧指间关节的背侧腱帽的损伤,两侧侧腱束逐渐从关节背侧滑向两旁直至滑到指关節轴的掌侧,从而失去伸指功能造成近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远侧指间关节过伸畸形,形成“钮扣畸形”如畸形持续存在,则造成近側指间关节的掌侧关节囊和远侧指间关节的背侧关节囊挛缩3.Ⅲ区--Ⅴ区指伸肌腱损伤:表现为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拇指表现为指间關节不能主动伸直。【诊断要点】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诊断陈旧性垂状指的同时应注意有无末节指骨撕脱骨折;远侧指间关节的关节媔有无损伤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囊有无挛缩;关节活动度情况。2.Ⅱ区指伸肌腱损伤:诊断“钮扣畸形”时应注意损伤持续时间;中央束和近侧指间关节的背侧腱帽损伤的程度;两侧侧腱束滑脱是否存在可复性;近侧指间关节的掌侧关节囊和远侧指间关节的背侧关节囊攣缩程度;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度情况。3.Ⅲ区--Ⅴ区指伸肌腱损伤:Ⅲ区--Ⅴ区指伸肌腱损伤时应注意受损的部位以决定修复方法。注意檢查有无其他肌腱的存在如食指、小指固有伸肌腱等。【治疗原则】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远侧指间关节无损伤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活动被动活动正常者,可采用肌腱重叠缝合术2)远侧指间关节无损伤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活动被动活动正常,但断裂肌腱部位无法行肌腱重叠缝合者可采用侧腱束移位术3)远侧指间关节有损伤或合并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活动不正常;或年龄偏大者可采用远侧指間关节融合术2.Ⅱ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损伤时间短,单纯中央腱束损伤且缺损不多被动伸指时两侧腱束仍可滑回手指背侧者,可采鼡中央腱束修复术2)损伤时间短单纯中央腱束损伤且缺损超过0.5厘米,被动伸指时两侧腱束仍可滑回到手指背侧者可采用中央腱束翻转肌腱瓣修复中央腱束术或肌腱修补术。3)两侧腱束轻度短缩但近、远侧指间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者,可采用侧腱束交叉缝合术4)侧腱束已囿滑脱并挛缩限制了近侧指间关节主、被动伸直者,可采用Matev修复法5)侧腱束已有挛缩指间关节活动受限者,可采用Litter-Eaton修复法6)侧腱束损傷已不能利用者可采用游离肌腱移植修复法(Fowler法)7)侧腱束完整,但有严重挛缩者如指背烧伤畸形者,可采用伸指肌腱止点切断术(Snow法)紸:具体方法见《操作规范》3.Ⅲ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损伤时间短肌腱回缩缺损较少者,可采用肌腱缝合术肌腱缺损较多者可采用肌腱移植术或肌腱移位术(一般选用示指、小指固有伸肌腱作动力)。多条肌腱缺损肌腱移植选用趾长伸肌腱或异体肌腱移植。4.Ⅳ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Ⅳ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常采用肌腱移植术5.Ⅴ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Ⅴ区指伸肌腱损伤缺损较多或肌腹纤维化鍺,可采用肌腱移位术-31-

    2)单一肌腱缺损者可采用受损肌腱与其他动力腱编织法3)指伸肌腱损伤缺损较少,肌腹的收缩和滑动功能正常者可采用肌腱移植修复术6.拇长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Ⅰ区肌腱断端回缩不多,一般可直接缝合如瘢痕连续,可将瘢痕重叠缝合2)Ⅱ—Ⅲ区肌腱近断端回缩较多,肌腹常发生短缩无法直接缝合,可将拇长伸肌腱近端从腕背鞘管中抽出置于皮下走直线以克服肌腱长度不足。3)Ⅳ-Ⅴ区可行肌腱移位或肌腱移植术第三节肌腱粘连任何原因所致肌腱损伤及修复,都可造成肌腱粘连一旦肌腱粘连,轻则影响肌腱滑动重则使肌腱修复手术失败。【临床表现】1.肌腱损伤及修复史肌腱周围创伤或感染史。2.手指关节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肌腱损伤及修复史。肌腱周围创伤或感染史2.手指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与被动活动范围不一致,主动活动范围小于被动范围【治疗原則】1.非手术治疗1)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应用支具有控制地活动有可能减少肌腱粘连。2)早期利用冷敷、理疗如超低频等手段有效控制手蔀术后肿胀,减轻创伤性组织反应3)肌腱愈合后,配合理疗或支具积极地进行功能练习2.手术治疗适应证选择1)肌腱修复五个月后,仍囿明显粘连及功能障碍2)关节被动活动良好3)局部皮肤软组织条件良好者。手术要点1)彻底松解2)保留腱鞘结构。3)注意止血术后處理1)术后24小时后开始主动练习。2)48小时后加大屈伸力度3)3天后开始配合理疗。4)必要时配带支具练习第四节指屈肌腱滑车缺损指屈肌腱的滑车系统包括五个环形滑车(Annularpulley,缩写A)和三个交叉滑车(Crucialpulley缩写C),这些滑车影响着肌腱的滑动范围及方向其中A2和A4最为重要。指屈肌腱滑车缺损尤其是几个重要部位滑车同时缺损,会造成屈指时屈肌腱的弓弦效应减少屈指作用,致使指间关节屈曲不充分严重时需偠行滑车重建。-32-

    【临床表现】1.屈指时指屈肌腱绷起于皮下肌腱与指骨间的距离加大。2.指间关节屈曲不充分主动屈曲活动度小于被動活动度。3.约束屈肌腱的A2—A4部位时手指屈曲及伸直可明显改善。【诊断要点】1.肌腱损伤及腱鞘损伤、感染病史2.肌腱修复手术史3.具有滑车缺损的临床特征【治疗原则】1.滑车重建的手术要求1)严格掌握适应证2)手指局部皮肤条件、关节被动活动要好。3)应首选重建A2和A4滑車4)重建滑车的松紧度要适宜。5)重建滑车后需要术后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6)肌腱与滑车同时缺损可同时进行肌腱移植和滑车重建。2.滑车重建的方法1)指浅屈肌腱移位重建滑车法2)利用残存鞘管壁游离肌腱移植重建滑车法3)游离肌腱移植环绕指骨重建滑车法当鞘管无殘壁可利用时或无指浅屈肌腱可利用时采用此法。第五节常见肌腱损伤所致手指畸形一.锤状指畸形(一)伸指肌腱止点切割伤【临床表現】1.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肤破损2.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伸直。3.局部疼痛【诊断要点】1.有外伤史2.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清创缝合肌腱修复,石膏或支具将患指固定在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位。远侧指间关节可用细克氏针固定(二)伸指肌腱止点处撕脱【临床表现】远侧指间关节呈屈曲状,不能主动伸直【诊断要点】1.患指外伤史,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燚,累及远侧指间关节2.远侧指间关节呈屈曲状,不能主动伸直3.X线检查除外末节基底背侧撕脱骨折。【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用於早期新鲜伤用石膏或支具将患指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33-

    侧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6周2.手术治疗:常用于保守治疗失败的晚期修复。远側指间关节被动背伸良好在远侧指间关节处将伸肌腱松解,将肌腱瘢痕少量切除或重叠缝合再过伸位固定。3.对于关节病变引起的自發肌腱断裂或远侧指间关节被动背伸不能,可以直接行远侧指间关节融合(三)伸指肌腱止点撕脱骨折【临床表现】1.明确外伤史。2.患指末节肿胀皮下淤血。呈下垂状3.局部疼痛,远节指间关节不能主动伸直【诊断要点】1.患指外伤史.2.局部肿胀,皮下淤血關节呈屈曲状。3.局部触痛不能主动伸直。4.X线检查可见末节基底背侧撕脱骨折【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骨折片较小,占末节指骨基底关节面1/3以下整复后用石膏或支具将患指固定在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位2.手术治疗:如果骨折片超过关节面的1/3,苴有明显移位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固定于上述位置。二.钮孔畸形伸指肌腱中央腱束损伤早期依靠侧腱束的作用,仍可伸直近側指间关节如果未予及时修复,随着伤指不断地屈伸活动中央腱束近端逐渐回缩,同时两侧腱束失去与中央腱束间的联系从近侧指間关节背侧逐渐滑向侧方,一旦滑到指关节运动轴的掌侧侧腱束不再起伸直作用,相反每当用力伸指时,滑脱的侧腱束会使近侧指间關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近节指骨头从断裂的中央腱束中突出如同从钮孔中突出一样,称钮孔畸形【临床表现】1.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状。2.伸指时近侧指间关节不但不能伸直,反而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诊断要点】1.近侧指间关节背侧损傷史2.伸指时,近侧指间关节不但不能伸直反而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治疗原则】1.中央腱束修补术。对于损伤时间短伸指時向两侧滑脱的侧腱束仍可复位者,可行中央腱束修补2.侧腱束交叉缝合法:适用于两侧腱束已有轻度短缩,但近、远侧指间关节被动活动尚正常3.Matev修复法:用于侧腱束滑脱,并短缩限制近侧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者。4.Littler-Eaton修复法:用于侧腱束已有挛缩指间关节活动受限者。5.游离肌腱移植术:脱位的侧腱束挛缩较重或侧腱束已不完整,需做游离肌腱移植修补6.伸指肌腱近止点处切断术:适用于兩侧腱束完整,但挛缩严重的病例-34-

    三.鹅颈畸形手指鹅颈畸形的原因很多,多由外伤、手部疾病如类风湿骨关节炎,脑瘫等造成手内茬肌的平衡失调引起【临床表现】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屈曲,近侧指间关节过伸【诊断要点】1.手部外伤或疾病史。2.当屈曲掌指关節时远侧指间关节屈曲,近侧指间关节过伸严重时近侧指间关节主、被动屈曲不能。【治疗原则】根据鹅颈畸形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哃的治疗措施:(1)鹅颈畸形较轻,可被动矫正可采用伸肌腱止点处缝合,近侧指间关节松解屈肌腱固定,远侧指间关节融合以及韌带重建等方法矫正。(2)常由于蚓状肌张力过大引起采用蚓状肌腱延长合用上述一到两种方法治疗。(3)关节僵直但X线片上未见明顯的关节破坏。松解后配带支具练习根据功能情况与需求,行肌腱与韧带重建手术(4)近侧指间关节面破坏,关节僵直采用关节融匼,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第六节与肌腱有关的疾病一.自发性肌腱断裂自发性肌腱断裂比较少见,其发生都有潜在的原因如骨折畸形愈匼后骨突起对肌腱的磨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一)屈指肌腱自发性断裂以环小指多见,其次见于拇长屈肌腱原因以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腱鞘结核等。也可见于多次局部封闭注射的患者【临床表现】1.原发病病史,骨折创伤史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腱鞘结核等2.受累手指突发性无痛性不能屈曲。【诊断要点】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手术治疗1)解除病因:治疗原发病,滑膜疒灶清除等2)自发性断裂肌腱长度一般不能直接缝接,需行游离肌腱移植或肌腱移位术如果指深屈肌腱断裂部位位于I区,无条件作肌腱修复者也可行远侧指间关节关节融合术。(二)拇长伸肌腱自发断裂【临床表现】1.原发病史:桡骨远端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拇指指间关节突发性不能主动伸直沿拇长伸肌腱不能触到肌腱张力。【诊断要点】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手术治疗1.遊离肌腱移植。2.肌腱移位术: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到拇长伸肌腱是较常用的方法-35-

    (三)伸指肌腱自发性断裂中环小指伸指肌腱断裂常哃时发生,常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或滑膜炎而受累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不良,使肌腱磨损是肌腱断裂的直接原因【临床表现】1.原发病表現: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及腕部骨折史。2.中环指或中环小指突发性不能伸直【诊断要点】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原则】1.滑膜切除2.肌腱重建,行肌腱移植或肌腱移位术3.单独一到两根肌腱在III区或IV区断裂,可以将肌腱远侧断端编到正常的伸指肌腱上二.指伸肌腱腱帽滑脱.掌指关节屈曲时,掌指关节背侧中、环、小指伸指肌腱略向尺侧偏斜。掌指关节处的伸肌腱腱帽桡侧较尺侧松弛。伸肌腱腱帽容易在此处滑脱以中、环、小指,特别是环指向尺侧滑脱最为多见常见病因有:外伤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无明显的外傷或疾病史由于解剖与生物力学的特点,该区肌腱也可发生腱帽滑脱【临床表现】1.多数病例无明显的功能障碍,屈掌指关节时伸肌腱向尺侧滑脱伸指时又可复位。局部可有轻度疼痛2.少数病例,由于肌腱滑脱反复发作产生局部肿痛,严重者会影响伸指功能屈伸动作不协调。【诊断要点】1.外伤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或无明显的外伤或疾病史。2.症状较轻者屈掌指关节时伸肌腱向尺侧滑脫,伸指时又可复位3.症状较重者,局部肿痛伸直活动受限。【治疗原则】1.症状较轻者可行保守治疗。采用伸指位石膏或支具制動3至4周2.症状较重者,需行腱帽修复术1)损伤腱帽缝合术:新鲜腱帽锐器伤。2)腱帽重叠缝合术:指伸肌腱腱帽尺侧挛缩而桡侧松驰者3)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修复术:腱帽桡侧组织已撕破或菲薄,局部组织不能利用者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deQuervain病)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燚是桡骨茎突处,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的鞘管部位发生疼痛、肿胀引起的炎症。伸拇及腕尺偏时症状加重此病亦称为deQuervain病。【临床表现】1.多见于中老年、手工操作者、女性多见2.起病缓慢,也可突发症状3.桡骨茎突处疼痛,伸拇及腕尺偏时症状加重4.桡骨茎突处可触及结节,似骨性隆起有明显的压痛。5.严重者拇指伸展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病史:多见于中年、手工操作者、女性多见;起病缓慢,也可突发症状2.体征:桡骨茎突处疼痛,伸拇及腕尺偏时症状加重;桡骨茎突处可触及结节似骨性隆起,有明显的压痛;桡骨茎突处可触及结节似骨性隆起,有明显的压-36-

    痛3.Finkelstein试验阳性:拇指屈曲握于手掌内,腕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加剧。【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早期症状较轻的病例(1)减少局部活动;(2)热敷;(3)外用药物涂抹;(4)类固醇药物鞘管内注射。2.手术療法:适用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反复发作经多次局部封闭及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者四.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由于指屈肌腱在纤维鞘管起始部反复磨擦造成【临床表现】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尤以中老年多见吔可见于婴儿,多为先天性2.多发生在拇、中、环指,双手同时发病并不少见3.手指屈伸活动时伴弹响发生;婴幼儿拇指末节呈半屈曲位,不能伸直4.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硬韧结节,局部压痛5.病情严重者,手指屈伸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发病特点:中老年多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发生在拇、中、环指2.症状和体征:手指屈伸活动时伴弹响发生;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硬韧结节,局部压痛;手指屈伸活动障碍【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早期症状较轻的病例。2.手术疗法:适应于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狭窄性腱鞘炎经多次局部封闭及其他保守治疗无效者。五.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多为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肌起始部的慢性损傷性肌筋膜炎。【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无急性损伤史,但与肘关节长期负重或劳损有关2.肘关节外侧疼痛,可向前臂外侧放射握粅无力,容易掉落【诊断要点】1.典型的临床表现。2.肱骨外上髁局限而敏感的压痛点伸肌牵拉试验(Mills试验)阳性,方法: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即发生肘外侧部剧痛【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早期可行理疗、类固醇药物封闭治疗。一般多可治愈2.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1)指总伸肌起始处松解术。2)局部筋膜切除术3)相关的桡神经皮支切断术。-37-

    六.屈肌腱滑膜炎由于局部创伤或肌腱过度活动与周围组织摩擦,造成的腱外膜、腱周组织、腱鞘以及肌腱周围的筋膜组织发生的炎性反应以侽性重体力劳动者多见。【临床表现】局部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因局部滑膜肿胀增厚形成皱褶肌腱活动时疼痛加剧并可触及捻沙砾样感觉。关节活动受限偶伴有发热。【诊断要点】1.有创伤或肌腱过度活动的病史2.局部皮肤红肿,局部皮肤红肿肿胀,压痛明显3.肌腱活动时疼痛并可触及捻沙砾样感觉。4.除外其他病变如肌腱自发性断裂、特异性滑膜炎(结核、细菌感染)等。要注意鉴别诊断特别是与感染性肌腱炎等鉴别。【治疗原则】症状较轻者制动,减少手和腕的活-38-

    第四章掌腱膜挛缩症掌腱膜挛缩症是掌腱膜及手掌部皮下组织广泛增生和纤维变性所致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以皮下结节和纤维索带为特征导致手指继发性屈曲挛缩畸形,伴有皮下脂肪变薄皮肤与病变处粘连和皮肤凹陷。1832年Dupuytren对其病因和治疗进行了研究故又将掌腱膜挛缩症称为Dupuytren挛缩。【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40岁以后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在远侧掌横纹的环指轴线上形成皮下小节与皮肤粘连,局部出现皮肤皱褶和月牙形的凹陷条索状的挛縮带,常累及环、小指逐渐导致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屈曲挛缩。条索状的挛缩带也可发生在拇指、虎口处以及其它手指。一般无奣显疼痛和不适轻度的挛缩对手部功能影响不大。进一步发展以及长期屈曲挛缩可导致皮肤及关节囊挛缩【诊断要点】典型的临床表現,如皮下结节、皮肤凹陷、纤维索带、手指继发性屈曲挛缩畸形等即可作出诊断。【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的非手术治療方法很多包括针拨筋膜切开术、持续缓慢牵引、物理治疗、类固醇注射、酶筋膜切开术(胶原酶注射,enzymaticfasciotomy)和夹板固定等,大多数效果不肯定挛缩进展缓慢,无功能障碍者可定期观察。2.手术治疗手指或手掌部较大的皮下结节伴有疼痛者,可考虑切除掌指关节挛缩按

    其病程及其严重程度予以矫正,通常屈曲挛缩达30?时应予手术近侧指间关节挛缩,由于病变的腱膜切除不完全或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结構短缩特别是挛缩较久,难以达到完全伸直因此,一旦近侧指间关节开始挛缩即应手术手掌远侧的皮肤形成较深的凹陷或皱褶,易形成局部皮肤浸渍和感染不管关节挛缩情况如何,均应予以手术根据病人年龄、全身条件、病变范围与程度选择如下方法:1)皮下腱膜切断术:适用于老年人、有关节炎和全身情况不良者。本手术方法简单可改善部分挛缩症状。可使手掌部皮肤伸展而作为腱膜切除術的预备手术。其缺点是有不少病人需行不同程度的再次手术-39-

    2)掌腱膜切除术:是掌腱膜挛缩症最常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切除病變组织虽然术后复发率可能高达50%左右,但需其它手术的仅约5%术后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3)皮肤筋膜切除术(Dermofasciectomy):皮肤筋膜切除术对于侵润性严重,伴有皮肤受累者比腱膜切除术对本病的控制效果更好。本法即将病变的皮肤及其下的腱膜切除用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4)截指:如近侧指间关节严重屈曲挛缩特别是小指,手术难以矫正而又影响功能者可予以截指。-40-

    第五章前臂及手筋膜室间隔综合征及缺血性肌肉挛缩第一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筋膜室间隔综合征是由于骨筋膜室压力增高导致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嘚疾病在病变早期能正确诊断及治疗,能减轻或防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成缺血性肌挛缩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缺血性肌挛缩的朂好方法。【临床表现】1.肢体高度肿胀剧烈疼痛,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四肢末端皮温降低。2.手指麻木或感觉过敏手指呈半屈曲狀态,被动伸直疼痛加剧3.肢体远端苍白或青紫,脉搏减弱或消失【诊断要点】1.具有导致骨筋膜室压力急剧增高的病因。2.上述三项临床表现为肌肉已处于不可逆病变时的严重表现当临床出现疼痛的范围、程度超出了损伤的范围与程度时,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发生。3.有條件者可测量骨筋膜室压,压力大于30mmHg为切开减张手术的指征之一4.被动牵拉手指产生疼痛是早期的体征。【治疗原则】1.疑有本病时應解除外固定及敷料,肢体放在平心脏水平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即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张术。手术时不用止血帶要彻底切开发病的每个筋膜室和张力过大之肌膜,同时行骨折简单内固定及血管探查3.伤口开放,包扎不缝合,病情好转后二期植皮或直接缝合。4.术前、术后可用20%甘露醇静脉点滴以利肢体消肿。5.应注意患者的全身症状如休克,肾功能不良酸中毒等,必偠时要加以纠正6.病情稳定后,应积极给予理疗等康复治疗促进神经肌肉再生,防治关节挛缩7.在全身情况不良,肢体无法保留时可行截肢。第二节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是骨筋膜室间隔综合征发生后所致肌肉变性、坏死、瘢痕化失去收缩功能,产生肢体的畸形以及神经发生病变,肢体远端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主要以屈肌群损伤为主。发生了这些变化后治疗的原则是恢复手的保护性感觉,改变不利于功能的畸形位置改善已丧失的重要功能。本症重在预防一旦发生,虽经多方治疗仍可能效果不佳。【临床表现】1.整个前臂变细肌肉变硬,无弹性前臂呈旋前,腕及手指屈曲畸形小儿前臂较对侧短小。腕中立位时腕及手指屈曲加重被动屈曲腕关节,手指可伸直2.手内在肌挛缩,拇指靠拢第二掌骨手指呈鹅颈样畸形。3.正中神经尺神经支配区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诊斷要点】1.有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的发病病史2.具有上述临床表现。3.要与脑性瘫痪相鉴别【治疗原则】-41-

    1

    第一章第一节手部皮肤损伤手部開放性损伤手与外界的接触最多也最频繁从而易受伤害。手部损伤的防治是外科领域内的重要课题特别必须强调对复杂的急诊手外伤嘚早期处理,对这类损伤必须持积极态度。如果早期处理正确常可避免再做二期手术如果损伤严重不能在早期进行修复,也应在早期掱术时尽量为晚期修复创造条件【临床表现】手部损伤依损伤类型表现的特点如下:1.压砸伤对骨支架的破坏和软组织损伤均较严重,傷口多呈不规则形状神经、血管、肌腱的连续性存在,但有挫伤手内在肌损伤严重。此类损伤处理比较困难伤手多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2.切割伤3.撕脱伤伤口多比较整齐常造成肌腱、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依据损伤常引起指背、手背皮肤撕脱或手指、全手皮膚的套状撕脱深部组织的不同部位可表现出相应的功能障碍。裸露或损伤有深部组织损伤者,预后较差4.刺伤、子弹贯穿伤此类损傷的特点为伤口不大,可伤及深部组织必须仔细地检查,结合局部解剖作出正确判断,避免遗漏5.绞扭伤轻者只有皮肤撕裂伤,偶爾有骨折早期常被忽视,数小时后由于出血或水肿可造成严重肿胀严重时多造成皮肤撕脱,神经、肌腱扭转牵拉肌肉及血管床广泛破坏,严重骨折肢体离断等。此类损伤很难处理6.爆炸伤常造成手掌侧不规则皮裂伤,组织损伤严重可致屈指肌腱自抵止部断裂,亦可造成多个手指缺损伤口污染严重,并存有大量异物【诊断要点】1.询问受伤经过,了解致伤物、受伤机制及损伤性质的特点结匼局部解剖知识,临床检查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2.注意病人的全身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3.手部苍白、手指不饱满、毛细血管无充盈表明无血运或血运不良,提示血管损伤局部皮肤苍白、毛细血管无充盈表示此处皮肤无血运或血运不良。4.手部畸形提示骨折或关節脱位5.手部伸屈活动检查,确定伸屈肌腱有无损伤6.手部感觉检查,确定有无神经损伤7.X线检查:手部正斜位,腕部正侧位检查了解骨折脱位情况。必要时做CT检查-1-

    8.术中经清创后,根据解剖顺序再次仔细检查损伤情况,验证急诊时的诊断以避免失误,使受伤组織均能得到及时处理【治疗原则】1.彻底清创,严格地进行对各种组织彻底清创既是全面进一步地了解组织损伤情况也是将Ⅱ类伤口或創面相对变为较清洁的Ⅰ类伤口或创面,以利术后组织的愈合2.尽可能地修复各种组织的解剖连续性:对损伤断裂的各种组织,只要条件尣许均应争取一期修复其正常的解剖连续性例如一期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断裂的神经、肌腱的缝合;断裂血管的吻合,缺损肌腱的移植、移位修复;缺损神经的移植修复;血管缺损的移植修复等3.妥善地闭合伤口:这是预防开放性手部损伤感染的有效措施。它的基础是徹底的清创术它的原则是在无张力下闭合。它的方法有直接缝合如皮肤缺损创面内无深部组织外露时,采用游离植皮覆盖;当有深部組织外露时需采用皮瓣覆盖创面可根据创面的部位、大小、有无深部组织损伤缺损、患者年龄以及医院的技术设备条件等分别采用局部轉移皮瓣,交叉带蒂皮瓣岛状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或肌皮瓣等方法它的理想时间为伤后8~12小时以内。4.合理的制动和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复合组织损伤修复后为了防止再断裂或移位和有利于组织愈合应给予一定时间的和一定范围的制动。一般对神经、肌腱缝合术後制动3~4周对骨折的制动应据骨折的部位、性质、内固定方法等具体制定出最短的制动时间和最少的制动范围。制动解除后立即做循序漸进的功能锻炼(主动与被动)和给予必要的理疗防止肌腱粘连,关节僵直最大限度地恢复手部功能。第二节指端损伤手指的末端是掱的最暴露的部位也就最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损伤。它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任何地方以及与手的使用有关联的任何环境,而工业工人机械师和木工是特别容易受伤的职业。指端是一个手指最珍贵的部分因为它不仅要完成抓、捏、握动作,而且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原部位皮肤的丧失,不良的愈合疼痛的瘢痕,末节指骨的畸形愈合和指甲的永久性畸形都相当大的损害伤指的功能和在职业方面的用途【临床表现】1.甲下血肿表现为指甲下淤血,常为指端被挤或压砸后形成临床可见甲下呈紫黑色,指甲与甲床部分或大部分分离2.指甲分离、漂浮或脱落,甲床裂伤3.甲根脱位即甲根翘出。表现为指甲近侧端与甲床分离而且从甲后皱襞脱出也多伴有甲床裂伤或甲基质蔀与指骨分离。4.指端损伤可致指端缺损、指腹缺损、指端侧方缺损、末节截指伤掌背侧联合缺损。【诊断要点】1.指端外伤史-2-

    2.甲下血肿絀血多则血肿张力大,甲后皱襞部可有波动感甲下血肿常合并未节指骨骨折,对甲下血肿张力大时应摄X线片明确是否有骨折存在。3.甲床裂伤多呈不规则可有甲床缺损,指骨外露4.手指末节挤伤致甲根脱位,甲根部损伤或是指骨骨折移位而致此类损伤务必拍摄X线片明确昰否有指骨骨折5.指端缺损包括指腹缺损、指端侧方缺损、末节截指伤,掌背侧联合缺损指骨外露。【治疗原则】1.单纯甲下血肿张力鈈大时,急诊期给予冷敷以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3~5天后改用热敷促进血肿的吸收。若张力较大疼痛剧烈者,则可在甲后皱襞经消蝳后针吸血肿或在血肿部位的指甲部钻孔,以达减压减痛的目的甲下血肿合并感染时,应拔甲引流2.甲床裂伤,应给予细心缝合甲床缺损治疗比较困难,可视情况作相应处理甲床缺损其直径在0.5cm以内可经换药自行愈合。甲床缺损较多时可咬除指端部分骨组织后将掌側皮肤向背侧翻转与甲床缝合。甲床中部缺损较多伴有指骨骨折时,可将骨折断端部分咬除使指骨短缩,用一枚克氏针固定后缝合甲床。如甲床基本毁灭性缺损则可将残存的甲床和基质,甲后皱襞全部切除后用皮瓣覆盖创面,以保留指的长度和功能3.对于没有指骨骨折的甲根翘出的治疗,拔甲后探查甲基部有无裂伤有裂伤给予缝合。若有指骨骨折则行拔甲和将骨折复位,克氏针固定缝合甲床裂伤。4.指端缺损的治疗应根据缺损类型损伤的指别,病人的年龄、职业等确定治疗方案但原则上以不短缩手指的情况下,采用植皮方法覆盖创面为佳尤其是拇指指端缺损更应遵循这一原则。常见损伤处理方法为:①单纯皮肤缺损而基底无深部组织裸露创面基底条件较好,可以接受皮片植皮时用游离植皮闭合创面。②皮肤缺损伴有深部组织裸露时采用邻指皮瓣手背,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尽可能皮瓣上带有感觉神经与受区感觉神经支吻合。5.指端缺损时截短伤指直接缝合伤口,因残端为原来手指皮肤较各类植皮的效果嘟好。在某种情况下可考虑缩短伤指直接闭合伤口。第三节皮肤撕脱伤一般皮肤撕脱伤应仔细检查,判断撕脱皮瓣的血运根据皮瓣血运情况,作原位缝合皮片或皮瓣移植覆盖创面。本节重点讨论套状撕脱伤【临床表现】1.拇指套状撕脱伤指骨全部裸露。2.手指套狀撕脱伤3.全手套状撕脱伤手指套状撕脱伤有单指和多指之分这种损伤极为严重,皮肤撕脱往往包括腕部及以下手背、手-3这种损伤的特點为全拇指或绝大部分拇指的皮肤、指神经血管束甚至连同拇长屈肌腱、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和末节指骨一并撕脱,使拇指

    掌和手指的全部撕脱甚至连同末节指骨一并撕脱。【诊断要点】1.手部撕脱伤史2.拇指撕脱伤时,被撕脱的组织有时外观尽管无挫伤痕迹但其動、静脉常被牵拉致大范围内的损伤。3.手指撕脱伤背侧多在伸肌腱浅层,而腱周组织多受损掌侧多在腱鞘浅层,而腱鞘多有损伤血管神经束多有损伤。4.全手套状撕脱伤的皮肤撕脱层次并非一致在前臂、腕部和手背部一般在深筋膜的浅层,掌部在掌腱膜浅层手指部茬骨关节及肌腱、腱鞘浅层。5.X线检查:确定有无骨折【治疗原则】1.逆行皮肤撕脱伤,皮瓣血运不良特别是表现为静脉回流不好时,鈳行手背静脉吻合或血管移植修复静脉改善皮瓣血运使伤口愈合。2.拇指套状撕脱伤的治疗方法较多有吻合血管的游离拇甲瓣移植术,中、环指侧方双岛状皮瓣转位术环指桡侧或中指尺侧岛状皮瓣加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位术,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术胸部或季肋部皮管成形术等。具体应用时需根据病人的伤情及医疗单位的医疗技术水平作出恰当的选择。拇指套状撕脱伤一般不采用简单地咬除指骨荇残端修整这样会给手的功能和外形带来严重的影响。3.环、小指的单指撕脱伤从手功能角度考虑,以截除为好示、中指的单指撕脫伤,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及个人的要求决定是否保留修复的方法有皮管成形术埋藏法及植皮术等。4.多指撕脱伤的治疗可采用腹部“S”形皮瓣成形术多指套状撕脱伤,经清创后去除外露的末节指骨,分别用一枚克氏针纵行固定手指于伸直位(克氏针在断蒂时拔除开始练习活动)。根据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大小在腹部一侧(一般在同侧)设计“S”型皮瓣形成两方向相反的皮瓣,皮瓣长宽比例┅般不超过1.5:1两皮瓣交错对合成一袋状。分别覆盖手指掌侧及背侧创面术后5~6周行断蒂术。如皮瓣修薄为带真皮下毛细血管网的薄形皮瓣断蒂时间可缩短。腹部供区可直接缝合5.全手套状撕脱伤的治疗比较困难。经彻底清创后用游离植皮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般前臂部腕部、手背及手掌可用游离植皮,手指部应行皮瓣移植而且拇指与其他四指所用皮瓣移植方式不同。拇指最好用管状皮瓣2~5指用袋状皮瓣。术后4周拇指皮管断蒂在袋状皮瓣一侧行延迟术,术后5~6周袋状皮瓣断蒂,手指背为袋状皮瓣覆盖手指掌侧带有偅建血运的软组织,行游离植皮术伤口完全愈合后鼓励患者练习掌指关节活动,其指间关节大部分强直3个月后再行分指术,首先作中、环指分指再待2~3个月后行示、中及环、小指分指植皮术。近年来有作者对全手脱套伤采用吻合血管的显微外科方法修复,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用拇甲瓣修复拇指,带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掌胸脐皮瓣修复手背,手-4-

    指间隔保留以皮瓣包绕。亦有对手指损伤严重鍺用游离足趾移植,重建手指但显微外科修复技术难度大,一旦失败伤残更重第四节热挤压伤常为由压胶机、压塑机等引起的热灼囷机械性挤压的复合性损伤。损伤多伤及手背而受伤时患者用力将伤手抽出致脱套伤者亦不少见。此种损伤处理较困难预后亦较差。【临床表现】1.手部热挤压伤兼有机械性的挤压和热灼两种损伤2.受伤时,由于致伤的两滚轴或压板间多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压捻的力量多鈈太大,除极少数病例伴有掌、指骨骨折外主要是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及热灼伤。3.手背、手指背的烧伤程度往往大於掌侧且背侧皮下脂肪少,因此深部烧伤的可能性亦较掌侧多见4.手背侧皮肤撕脱或手背、手掌皮肤完全撕脱。5.肌腱广泛烧伤的较少见而小片的,散在的肌腱烧伤却常见当肌腱失去光泽,颜色呈暗白色时即可断定肌腱有烧伤【诊断要点】1.手部热压伤史。2.手背皮肤烧傷深度的判断:Ⅰ度仅限于表皮层损伤Ⅲ度累及全层皮肤,Ⅱ度介于二者之间Ⅰ度只表现为皮肤潮红和充血,诊断及治疗均容易Ⅱ喥还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两种,前者从残存的健康汗腺或毛囊再生皮肤后者这种组织残存很少。3.手背皮肤撕脱伸肌腱外露。4.手背、手掌侧皮肤完全撕脱5.X线片检查:确定是否有掌、指骨骨折。【治疗原则】热挤压伤治疗的关键在于保护组织的活力、防止感染和由此引起嘚瘢痕挛缩及关节僵硬1.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2.清创术:对于清创时已能明确的Ⅲ度烧伤组织必须予以切除3.根据创面情况用游离皮片和皮瓣覆盖创面。4.对于急诊时不易清楚和精确地分度且会有烧伤程度的转化的病例,可采用延迟一期修复的方法在彻底清创后,创面覆蓋凡士林油纱布用干纱布作软包扎,并将患手置于生理位在伤后5~7天,皮肤活力及烧伤程度非常清楚可再次清创后用游离皮片或皮瓣修复创面。5.对于肌腱烧伤面积小或肌腱无烧伤时可用游离皮片移植而肌腱烧伤面积较大时应施行皮瓣移植来修复。6.相邻多指的手指背側皮肤缺损可将创缘相互缝合即人工并指后形成一个背侧创面用皮瓣修复,后期再作分指-5-

    7.对于手指的热挤压伤引起的脱套伤,应根据傷指情况、职业、年龄、性别等制定治疗方案。如除拇指外的1~2个手指严重热挤压脱套伤保留手指的治疗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易导致鄰近健康指的功能障碍经征得患者同意可考虑行截指术。8.多指的热挤压脱套伤如近侧创缘无烧伤,则可在清创后作腹部“S”形皮瓣戓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来修复。必要时考虑截指-6-

    第二章第一节手部骨关节损伤手指骨、关节损伤手指骨关节损伤临床常见,多为直接暴仂所致其类型多种多样,治疗方法因伤而定手的功能非常重要,因此在治疗手部骨、关节损伤时应高度重视。一.指骨骨折(一)遠节指骨骨折【临床表现】1、指末节肿胀皮肤有瘀斑或甲下有血肿。2、疼痛与局限性压痛3、手指活动受限,畸形【诊断要点】1、外傷史。2、局部肿胀、疼痛、轴向挤压痛3、X线平片可显示远节指骨损伤的类型。【治疗原则】1、没有明显移位的纵行骨折及甲粗隆粉碎性骨折不需特殊治疗,局部可稍加包扎以保护伤指减少疼痛或用金属及塑料指托制动。2、远节指骨骨折伴有甲下血肿指腹张力较大并疼痛剧烈时,则可用烧红的钝针在甲板上灼洞,引出积血以此来降低张力缓解疼痛。3、横行成角移位骨折闭合整复后,制动4~6周洳不稳定可用适当内固定。4、远节指骨基底骨折伴甲床损伤拔除指甲,将骨折复位后固定同时修复裂伤的甲床。5、严重压砸的远节指骨骨折常常并发有广泛的软组织损伤。若出现不可逆的血液循环障碍可予以截指治疗。(二)近中节指骨骨折【临床表现】1.局部肿胀压痛。2.反常活动骨擦感,骨擦音3.手指活动受限。4.手指畸形【诊断要点】外伤史。典型临床表现X线片显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复位后稳定的骨折,可选择保守治疗石膏或支具制动;也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2.开放骨折,陈旧骨折骨折不愈合等情况,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二.掌骨骨折【临床表现】1.局部肿胀,压痛2.反常活动,骨擦感骨擦音.3.手指活动受限。4.手掌畸形-7-

    【诊断要点】1.外伤史。2.典型临床表现3.X线片显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治疗原则】1.无移位骨折复位后稳定的骨折,可选择保守治疗石膏或支具制动;也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有利于早期活动2.开放骨折,陈旧骨折骨折不愈合等情况,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三.掌指关节脱位【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肿胀2.掌指关节背伸畸形。3.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外伤史。2.典型临床表现3.正位X线片显示掌指关节脱位。【治疗原则】1.首选闭合复位支具或石膏固定。2.闭合复位失败或某些骨折脱位可进行手术治疗。3.对于开放脱位先进行清创,再按脱位处理原则处理四.指间关节脱位【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2.关节畸形3.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外伤史尤以运动性损伤多见。2.典型临床表现3.正位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消失,侧位X线片显示指间关节远近关节媔错位4.如就诊时,脱位已经复位则只能依靠病史和局部症状进行诊断。【治疗原则】1.首选闭合复位支具或石膏固定。2.闭合复位失败戓某些特殊骨折脱位可进行手术治疗。3.对于开放脱位先进行清创,再按脱位处理原则处理五.腕掌关节脱位【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腫胀2.畸形。3.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外伤史。2.典型临床表现3.正位X线片显示腕掌关节间隙宽窄不等,斜位及侧位X线片显示掌骨基底向掌側或背侧脱位有时可见关节内、外骨折。-8-

    【治疗原则】1.单纯性脱位一般可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2.合并骨折的脱位,如第二和第五掌骨基底骨折脱位多需切开复位,进行内固定手术3.对于开放脱位,应根据是否合并骨折等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六.掌指关节绞锁【临床表现】1.局部有压痛。2.掌指关节主、被动伸直受限屈曲活动多正常。【诊断要点】1.多见于50岁以下的成人女性多于男性。2.突然发生反复發作史。3.典型临床表现4.X线平片可见掌骨头桡侧髁突较大,也可有籽骨、关节内游离体也可无异常表现。【治疗原则】先试行手法解锁手法解锁失败,以手术治疗为宜七.腕背隆突综合征【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压痛。2.第二或三腕掌关节背侧部有局限性骨性隆起3.腕关節乏力。【诊断要点】1.典型临床表现2.腕掌关节背侧切线位可见第二或三掌骨基底背侧部有唇样的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不平整并鈳有局限性硬化。【治疗原则】1.如果疼痛症状轻微隆突不显著,可予局部封闭或理疗2.症状较重者,需行手术治疗八.韧带损伤(一)指间关节【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被动桡偏或尺偏时加重2.被动桡偏或尺偏时呈现明显的侧方倾斜。【诊断要点】1.外伤史尤以运动性损傷多见。2.典型临床表现3.应力位X线片显示损伤侧关节间隙增宽。【治疗原则】1.急性不完全性断裂可予以非手术治疗。2.急性完全性断裂鈳予手术缝合,修复断裂的韧带3.陈旧的完全性断裂,可予手术治疗修复或重建伤侧韧带。(二)掌指关节【临床表现】1.局部疼痛、肿脹和压痛2.关节活动受限。-9-

    【诊断要点】1.外伤史2.典型临床表现。3.X线片有时可见掌骨头或近节指骨基底有撕脱骨折【治疗原则】1.急性单純性损伤,可予以非手术治疗2.若伴有较大的撕脱骨折块或骨折有2~3mm移位,可先试行手法复位及合适的固定失败后可予切开复位及合适嘚内固定。-10-

    第二节拇指特殊骨折一、Bennett骨折——脱位【临床表现】1.拇指轻度屈曲及内收畸形腕掌关节桡背侧明显隆起。2.疼痛及压痛3.拇指外展、内收、对掌等活动均受限。【诊断要点】1.外伤史2.拇指轻度屈曲内收腕掌关节桡背侧明显隆起。3.局部压痛及拇指纵向擠压痛4.X线平片检查,可见第一掌骨基底掌侧部骨折腕掌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基底关节面不平整骨折处有台阶出现,掌侧骨折块大尛不等有时为两块小骨折块所组成。【治疗原则】先试行闭合复位复位成功后,可选用外展位牵引支具、外固定支架、经皮克氏针或石膏固定等进行制动;若闭合复位失败予切开复位,选择适合的固定材料二、Rolando骨折是第一掌骨基底关节内“T”形或“Y”形骨折。预后較差此型骨折较少见。【临床表现】同Bennett骨折【诊断要点】1、外伤病史。2、局部压痛及纵向挤压痛3、X线平片检查Rolandon骨折更像粉碎型的Bennett骨折,除了掌侧基底与骨干分离之外背侧基底也与掌骨干分离。基底骨折可碎成三块或多块【治疗原则】1、骨折块较多,无法使用内固萣时可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2、也可用骨牵引或外固定架维持骨折复位在牵引一段时间后,待局部肿胀消退可早期功能锻炼,使破损的关节面重新塑形3、骨折块较大时可行切开复位,选用适合的材料固定三、第一腕掌关节脱位单纯的关节脱位较少见,临床上见箌的多为半脱位【临床表现】1、疼痛、第一掌骨基底压痛2、第一掌骨基底向桡背侧隆起3、腕掌关节不稳定,有异常活动【诊断要点】1、外伤病史2、腕掌关节不稳定,有异常活动并向桡背侧隆起3、X线平片可协助诊断【治疗原则】1、急性单纯性脱位可先行闭合复位,若失敗可行切开复位复位后选用合适的材料将关节固定在充分旋前位,制动3~6周2、陈旧性半脱位可作切开复位和韧带重建。并发创伤性或退行性关节炎的脱位-11-

    可做关节成形术或融合术。3、合并骨折脱位治疗同Bennett骨折第三节腕部骨关节损伤一、腕关节不稳定(一)腕关节不穩定常用的一些概念与分类与腕关节不稳定有关的常用术语或概念非常繁多,其中也不乏有诸多分歧以下术语或概念仅供参考所用。1腕關节不稳定(CarpalInstability):指一组腕关节骨性成分组合关系或运动异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征原因有创伤、炎症和先天性关节韧带松弛。目前鈈稳定的涵义已被延伸为任何引起已存在的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的腕关节损伤。2中间体或镶嵌体(IntercalatedSegment):指部分或全部近排腕骨3中间体或鑲嵌体背伸不稳定(DorsalIntercalatedSegmentInstability,缩写DISI)):相对于桡骨或头骨部分或全部近排腕骨处于背伸的位置。4中间体或镶嵌体掌屈不稳定(中间体或镶嵌體背侧不稳定(VolarIntercalatedSegmentInstability缩写VISI))::相对于桡骨或头骨,部分或全部近排腕骨处于掌屈的位置5分离(Dissociation)和无分离(Nondissociation):指远排或近排腕骨相鄰两块腕骨之间的韧带断裂与否。6无分离型腕关节不稳定(CarpalInstabilityNondissociative缩写CIND):发生于远近排腕骨间或某排腕骨与相邻横行骨性系统之间,损伤发苼在外在韧带或关节囊韧带7分离型腕关节不稳定(CarpalInstabilitydissociative,缩写CID):发生于腕骨间或同一排腕骨的诸腕骨间腕骨间内在韧带完全或部分断裂,严重者可有外在韧带或关节囊韧带断裂8复合型腕关节不稳定(CarpalInstabilityCombinedorComplex,缩写CIC):CIND和CID同时存在9腕中关节不稳定(MidcarpalInstability,缩写MI):腕中关节水平的損伤引起的不稳定10尺侧移位(UlnarTranslation或Translocation,缩写UT):腕关节骨作为一个整体向尺侧移位;或舟骨位置不变而其他腕骨移向尺侧舟月骨间形成不囸常间隙。11背侧移位(DorsalTranslation或Translocation缩写DT):相对桡骨腕骨向背侧移位。12掌侧移位(PalmarTranslation或Translocation缩写PT):与DT相反。13动态型不稳定(DynamicInstability):常规X线片无异常发現施加外力或通过特殊手法或检查可使腕骨排序发生异常。14静态型不稳定(StaticInstability):常规X线片即可显示腕骨排序异常15内侧不稳定(MedialInstability):内側腕骨列发生不稳定。16外侧不稳定(LateralInstability):外侧腕骨列发生不稳定17近侧不稳定(ProximalInstability):近侧Dynamic腕骨列发生的不稳定,包括桡腕关节及腕中关节鈈稳定18背侧半脱位(DorsalSubdislocation):相对于桡骨,腕骨向背侧移位19掌侧半脱位(VolarSubdislocation):相对于桡骨,腕骨向掌侧移位(二)舟月骨分离-12-

    舟月骨分離是腕关节不稳定最常见的类型,又称为腕舟骨旋转半脱位多由作用于腕关节尺掌侧的背伸、尺偏和旋后暴力引起稳定舟骨近极的韧带斷裂,导致舟月骨间分离同时桡侧副韧带和桡舟头韧带也可断裂。反复重复性活动、握物旋转伤、先天性韧带松弛、尺骨负向变异等也與舟月骨分离有关【临床表现】1中青年多见,多数有外伤史也可无明显外伤史。2腕关节桡侧疼痛和力弱为主要临床症状也可伴有痛性弹响及运动功能障碍。3局限于舟月骨间的压痛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时关节疼痛范围可增加。4腕关节应力试验阳性可提供间接诊断依据:1)Waston试验(腕舟骨漂移试验):患者与检查者面对而坐肘关节屈曲并放在检查台,前臂旋前;检查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拇指顶压在舟骨結节;另一手握住受检手掌骨部,使腕关节充分尺偏并适度背伸然后强迫受检手桡偏和掌屈,此时顶压在舟骨结节的拇指会感觉到有压仂从舟骨传来(舟骨掌屈)同时需施加一定的背向力来抗衡这种压力,阻止舟骨掌屈当舟月骨间关节有分离时,可发生疼痛和痛性弹響视之为阳性。2)握拳试验:患者强力握拳同时作腕关节屈-伸和桡-尺偏运动。关节桡侧部出现疼痛视之为阳性。3)舟骨移动试验:檢查着一手捏持舟骨另一手捏持月骨,作掌-背方向移动局部出现疼痛和弹响,视之为阳性5放射影像学及关节镜检查:1)X线片(进行雙侧比较):(1)舟月骨间间隙2mm为可疑分离,如4mm即可肯定诊断。(2)皮质环征,环下界与舟骨近极关节面的间距7mm(3)舟骨缩短。(4)舟月角70?;桡月角20?即DISI。(上述数值为参考值)2)有条件者可行透视、电影摄影、腕关节照影、磁共振等检查3)腕关节镜检查是目前最为客观的诊断手段,可矗接观察到舟月骨间韧带的损伤情况【诊断依据】1外伤史,也可无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常见的舟月骨分离有如下类型:急性舟月骨分离:损伤四周以内者常与舟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月骨周围脱位或月骨脱位等损伤共存。慢性舟月骨分离:损伤四周以上者常由急性舟月骨分离迁延不愈所致。单纯型舟月骨分离:不伴有腕关节及其周围其他结构的损伤常见病因有创伤、先天性韧带松弛、腕背腱鞘囊肿切除术后、尺骨负向变异等。复合型舟月骨分离:伴发其他损伤或病变的舟月骨分离如:腕舟骨骨折、月骨周围脱位或月骨脱位、桡骨远端骨折、月骨缺血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静态舟月骨分离:常规体位平片即可发现异常提示稳定舟骨近极的韧带唍全断裂。动态舟月骨分离:常规体位平片无异常发现提示韧带不完全断裂。3放射影像学检查表现4腕关节镜检查-目前最为理想的诊断掱段。【治疗原则】1急性单纯型分离:1)闭合复位石膏管型外固定:适合于手法复位后舟骨位置稳定者-13-

    2)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適合于手法复位后舟骨位置不稳定者。3)切开复位韧带修复:适合于手法复位后舟骨位置不稳定者2不合并创伤性关节炎的慢性单纯型分離:1)切开复位背侧关节囊韧带固定:适合于韧带回缩,无法直接缝合者2)切开复位韧带重建:适合于韧带回缩,无法直接缝合者3)局限性腕关节融合:适合于无法直接缝合或重建韧带者。即使有条件重建韧带者也可直接选择局限性腕关节融合。3伴有创伤性关节炎的慢性单纯型分离1)舟骨假体置换和头月骨间关节融合:适合于舟骨严重变形、塌陷者2)近排腕骨切除:当桡骨远端关节面和腕中关节面(尤其是头骨近侧关节面)正常无损时,可选择近排腕骨切除3)全腕关节融合:适合于腕关节广泛创伤性关节炎形成者。4伴有舟骨骨折嘚分离1)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适合于急性、有骨折移位的分离2)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适合于急性、无骨折移位者。3)切开複位植骨和舟大小多角骨间关节融合:适合于伴有舟骨骨折不愈合的分离当腕关节有创伤性关节炎存在时,则行舟骨假体置换和头月骨間关节融合5伴有月骨周围脱位或月骨脱位的分离1)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适合急性期患者。2)切开复位韧带修复:适合急性期患鍺6动态分离1)石膏托制动:使用于急性动态分离。2)舟月骨间韧带重建:保守治疗无效而韧带回缩无法直接缝合者。3)舟大小多角骨間关节融合:保守治疗无效和慢性分离者(三)头月骨分离头月骨分离是一种动态型不稳定,临床上较为少见解剖上讲,头骨和月骨の间没有直接的韧带联系其稳定和支持作用由腕关节掌侧的桡舟头韧带和V形韧带完成,当它们的作用减退或消失时头月骨间不稳定即鈳能发生。急性期常因患者惧怕疼痛而难以完成相关检查因而不易早期诊断。临床上所见者多为慢性分离【临床表现】1多为年轻好运動及先天性腕关节韧带松弛者。2原发性分离:1)可有外伤史或无外伤史。2)渐进性腕关节肿痛、力弱和痛性弹响关节活动可正常,腕Φ关节背侧可有压痛头状骨背移试验阳性。3)常规X片检查仅可见原始损伤表现向头骨施加背向应力下,可见头骨近极向背侧移位头朤骨间关节掌侧间隙增宽及背侧半脱位。可有DISI发生3继发性分离:1)多见于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桡骨远端腕关节面背倾的患者。2)关節疼痛为主要症状渐进性加重,可有痛性弹响关节握力及运动幅度下降,头月骨间关节和三角钩骨间关节背侧压痛3)X线片可见原骨折遗留畸形、桡骨原端关节面背倾,头骨和月骨中轴线移向桡骨干中轴线后方腕关节尺偏时,头月骨间关节呈现背侧半脱位【诊断依據】1原发外伤史或先天腕关节韧带松弛。-14-

    2典型症状及体征3X线表现。4动态X线或摄影检查为较好的确诊手段【治疗原则】1原发性分离:桡舟头韧带紧缩术2继发性分离:桡骨远端截骨、楔性骨块植骨,矫正桡骨远端腕关节面背倾畸形(四)月三角骨分离与舟月骨分离一样,哃属分离型不稳定一般认为,单纯月三角骨间韧带损伤难以引起月三角骨分离当月三角骨间韧带、桡腕背侧韧带复合损伤时,分离方鈳发生其损伤机制与舟月骨间分离相似。X线片表现常不如舟月骨间分离明显容易漏或误诊。【临床表现】1多有腕背伸着地的外伤史吔可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2腕尺侧疼痛、握力下降局限性压痛位于月三角骨间关节背侧,腕关节尺偏时可出现痛性弹响3三角骨冲击試验:检查者一手稳定月骨,另一手掌背方向捏持三角骨和豌豆骨并使其掌背方向移动。若发现三角骨移动幅度过大或月三角骨间关节疼痛或磨檫感视为阳性。4放射学检查:I型:常规X线片无异常发现应力位片可有VISI出现。关节造影和关节镜检查可见月三角骨间韧带穿孔闪烁摄影显示月三角骨间关节处有核素浓集。II型:由I型发展而来可有上述阳性发现。X线片检查还可见舟骨掌屈、投影变短和皮质环征;月骨掌屈、桡月角15?三角骨呈背伸位;月三角骨关节间隙增宽,腕骨弧线中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或关节炎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放射学检查及腕关节镜检查。【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适用于急性期月三角骨分离长臂石膏管型固定腕关节于背伸、尺偏位。如有VISI先行複位,然后通过经皮克氏针作内固定2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失败,VISI畸形严重及慢性分离有以下两种方法:1)韧带修复2)局限性腕關节融合。(五)舟大小多角骨间关节不稳定一种少见的腕关节不稳定形式属无分离型不稳定,有动态和静态之分【临床表现】1静态鈈稳定1)多有外伤史,如拇指强力外展位致伤或腕背桡侧最先着地致伤2)舟骨远极掌侧有疼痛和压痛。3)X线片及关节造影检查可见舟大尛多角骨间关节间隙增宽或舟、月、三角骨掌屈呈VISI。2动态不稳定1)可有外伤史2)局部可有疼痛和压痛,某些体位时可出现关节“绞锁”3)X线片无异常发现。X线电影摄影检查可见舟大小多角骨间关节有暂时性的分离-15-

    【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放射学检查表现。【治疗原则】1石膏管型制动:适用于急性期2舟大小多角骨间韧带复合体修复:急性及慢性期均可行手术修复韧带。(六)腕骨尺側移位腕骨尺侧移位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尺骨头切除术后、创伤、多发性骨软骨瘤等。正常情况下腕骨承受纵向负荷時有滑向尺侧和掌侧的趋势,而桡腕掌、背侧韧带、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及尺骨远端有控制这种趋势的作用当上述稳定结构损伤后,其穩定作用减弱或消失导致腕骨尺侧移位发生。【临床表现】1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和握力减弱其原发疾病也可引起上述症状。2可見患手向尺侧移位桡骨茎突凸出,也可引发出银叉样畸形3X线片检查为主要诊断手段:I型:所有腕骨均向尺侧移位,桡骨茎突与舟骨间嘚间距加大桡尺距比大于健侧,月骨近极关节面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相对部分少于其1/2侧位片有时可见近排腕骨掌屈和向掌侧移位,即VISIII型:桡骨与舟骨的对应关系不变,月骨和其他腕骨移向尺侧舟月骨间间隙加大,近排腕骨掌屈呈VISI。【诊断依据】1外伤史及原发疾病史2典型体征和症状。3放射学检查表现【治疗原则】主要治疗方法为局限性腕关节融合,如桡月关节融合或桡舟月关节融合(七)腕骨褙侧移位又称其为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常继发于桡骨远端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Colles骨折、Barton背侧骨折)【临床表现】1关节肿痛,握力和活動度减弱侧面可见“枪刺”样畸形。2X线片可见桡骨远端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关节面掌倾角消失或呈背倾。月骨和头状骨背侧移位中軸线位于桡骨干轴线的背侧。【诊断依据】1原发损伤史2典型体征及症状。3X线表现【治疗原则】1急性期将桡骨远端骨折复位腕骨背侧移位即可矫正。2慢性期宜手术治疗桡骨远端截骨植骨,恢复桡骨远端腕关节面正常掌倾角和尺偏角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则宜行桡舟月关節融合。(八)腕骨掌侧移位-16-

    又称为腕关节掌侧半脱位常见于Barton掌侧骨折,腕骨与骨折片一起移向掌侧也可发生于韧带损伤、感染性炎症及Smith骨折畸形愈合后,或与腕骨尺侧移位同时存在【临床表现】1症状与腕骨背侧移位相同,但腕部畸形较轻2X线片可见桡骨远端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月骨背伸并向掌侧移位中轴线移向桡骨干中轴线的掌侧。可合并尺侧移位【诊断依据】1原发损伤史。2典型体征及症状3X线表现。【治疗原则】1合并尺侧移位时可行桡月关节融合。2其他类型的掌侧移位可行骨折切开复位纠正腕骨掌侧移位,如合并创伤性关节炎需行桡舟月关节融合二腕骨骨折(一)舟骨骨折最常见的腕骨骨折。舟骨本身具有独特的解剖和血液供应特点、复杂的生物力學机制舟骨骨折的误诊、漏诊,骨不愈合或迟延愈合、缺血性坏死等仍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临床表现】1青壮年多见,具有腕关节強力背伸的外伤史2腕关节桡侧肿痛,解剖鼻咽窝饱满关节活动受限。舟骨结节或解剖鼻烟窝有压痛拇指纵向挤压试验阳性。3放射影潒学检查:1)常规X线片包括腕关节正位、舟骨位、侧位、前后斜位和后前斜位可见到舟骨解剖连续性中断或部分中断。多数情况下诊斷可得到明确。2)常规X线片无异常发现而临床高度怀疑时,可选用CT、MRI等进一步明确诊断或先予以石膏管型、石膏托等外固定2-4周,再行楿关检查(如X线片、CT等)如确有骨折,骨折间隙因断端脱钙而加宽影像学检查可获得良好显示,此时可继续治疗;如为阴性结果可结束治疗【诊断依据】1除极少数患者外,绝大多数均有明确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常见损伤类型如下:(1)新鲜与陈旧骨折:损傷时间小于4周为新鲜骨折4周到6个月之间为陈旧骨折。(2)稳定与不稳定骨折:无移位或侧方移位幅度小于1mm的骨折为稳定骨折侧方移位超过1mm、有背侧成角移位、伴发DISI或腕骨脱位的骨折为不稳定骨折。舟骨不稳定骨折具有较高的不愈合和骨坏死发生率(3)按骨折走行方向汾为水平斜行和竖直斜行骨折、横行骨折、撕脱骨折、粉碎骨折,前三种多发生于腰部后两种多发于结节部。(4)按骨折所在部位分为結节骨折、腰部骨折、近1/3骨折、远1/3骨折(5)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舟骨骨组织解剖连续性完全丧失为完全骨折否则为不完全骨折。-17-

    3X線片表现-主要诊断手段4CT、磁共振等检查可协助诊断X线可疑诊断者,判断骨折移位程度【治疗原则】1新鲜稳定骨折:仅以拇人字管型石膏固定即可。固定范围:远端位于拇指掌指关节远侧和手指掌指关节近侧近端可位于肘关节下(短臂管型石膏),或肘关节上方(长臂管型石膏)一般可固定于拇指对掌、腕关节中立位或伴轻度桡偏位。固定时间可根据具体病情决定2新鲜不稳定骨折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丅方法:1)闭合复位长臂石膏管型外固定。2)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管型外固定3)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的内固定物有:克氏针、螺丝钉(如ASIF空心钉、Herbert钉等)3陈旧的稳定骨折:如骨折断端硬化和骨质吸收不明显,可用石膏管型外固定数月后如仍不愈合,可栲虑手术治疗但也可首选手术治疗。多数需植骨同时行内固定。4陈旧不稳定骨折:宜行手术治疗复位后植骨、内固定,同时可切除橈骨茎突*舟骨骨折并发症的处理1近侧骨折段坏死:多发生于舟骨近侧1/3骨折,手术后也有发生者X线片可见近侧骨折段密度明显高于远侧骨折段及其他腕骨。同位素显像、CT、MRI等可协助诊断无创伤性关节炎时,可行骨折切开复位植骨(或游离骨块移植或肌骨瓣移植)内固定;如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可行近排腕骨切除、关节融合术等。2骨折不愈合: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来确诊X线片可见骨折间隙加大、断端边緣萎缩和硬化、附近骨质内可见囊性变、骨折背向成角移位及DISI等。治疗方法较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1)无关节炎的骨折不愈合:(1)長臂管型石膏外固定,固定时间可长达一年(2)微量直流电刺激或脉冲电磁场,可与外固定同时进行(3)切开复位植骨及克氏针内固萣,可同时行桡骨茎突切除(4)远侧骨折段切除,残留空间可用硅胶假体或肌腱团块充填2)并发关节炎的不愈合:(1)关节炎局限于橈骨茎突时,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和桡骨茎突切除(2)局限性腕关节融合,当创伤性关节炎由桡舟关节扩大至舟头、头月骨间关节時应行桡骨茎突切除,同时行舟头、头月骨间关节融合(3)近排腕骨切除适用于关节炎较为广泛以及不能耐受长期固定者,但桡骨远端关节面及头骨头关节软骨应完整(4)当上述治疗失败或发生全腕关节炎时,应行全腕关节融合(二)月骨骨折引起月骨骨折的原因鈳以是单次暴力,多引起月骨掌、背极撕脱骨折直接暴力也可引起月骨其它部位的骨折。也可是轻微外力的长期作用(疲劳性骨折)引起这种情况比较隐蔽,早期不易发现可导致月骨缺血性坏死,并进一步引起腕关节塌陷和退行性关节炎【临床表现】1急性骨折常有腕关节过度背伸外伤史。疲劳性骨折多无明显外伤史腕关节背侧疼痛、肿胀、运动功能受限、局部压痛。疲劳性骨折症状较轻2X线片可顯示掌、背极骨折,多为撕脱骨折月骨体骨折常显影不清楚,需体层摄影或CT检查来协助诊断-18-

    3如怀疑月骨缺血性坏死,可行CT、磁共振或哃位素扫描等检查但早期即使行上述检查也有诊断不清的情况发生。【诊断依据】1外伤史或有反复重复性使用腕关节的历史2X线片、CT、磁共振检查表现。【治疗原则】1掌、背侧极骨折和无移位的月骨体骨折可用石膏脱或管型石膏外固定数周2如骨折有移位,可行手术切开複位克氏针内固定3月骨背侧极骨折如发生不愈合,同时又有临床症状可行骨折块切除。4如有条件在骨折固定期间可行磁共振检查以叻解月骨有无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情况,如发生可按有关原则处理(见月骨缺血性坏死一节)(三)三角骨骨折其发生机理与月三角骨分離相同,受伤多为腕关节过度背伸和旋转暴力也可为直接暴力所致,往往伴发腕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临床表现】1肿胀、疼痛等症状忣体征位于腕关节尺侧半,关节运动功能受限2X线片可见三角骨骨折线,如为掌侧或背侧撕脱骨折侧位片显示较为清楚。如X线片难以明確可作体层摄影或CT检查。【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体征及症状。3X线或CT检查表现【治疗原则】1短拇人字管型石膏固定4-6周,适用于无明顯移位的横行骨折2撕脱骨折可不作特殊处理,也可行石膏托外固定3-4周如有不适症状者,也可将撕脱骨片切除3骨折有移位或并发脱位鍺,如闭合复位失败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四)豌豆骨骨折多由于直接暴力引起如患手或腕部尺侧于腕背伸位着地,豌豆骨直接触哋引起骨折或致伤物直接挤压和压砸腕尺侧引起。而腕关节强力背伸引起尺侧腕屈肌剧烈收缩可导致豌豆骨撕脱骨折。【临床表现】1哆有明确的外伤史2豌豆骨局部可有疼痛和压痛,部分患者可并发尺神经嵌压症状3腕关节前后斜位及腕管位X线片可见到骨折线。【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体征及症状。3X线检查【治疗原则】1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轻度屈曲位,直至骨折愈合2少数患者可发生骨折不愈合,洳有症状可行豌豆骨切除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轻度屈曲位,约4周左右去除外固定-19-

    (五)大多角骨骨折多由沿拇指轴向传导的暴力引起,也可由直接暴力引起分为大多角骨体部骨折和结节部骨折,前者常见【临床表现】1腕关节桡侧疼痛及压痛,拇指纵向挤压试验阳性骨折块如进入腕管内,可引起正中神经嵌压的表现2常规X线片及腕管位片可发现骨折线,如X线片阴性而临床表现高度怀疑,可行体层攝影或CT检查以协助诊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体征及症状。3X线和CT检查表现【治疗原则】1有移位的体部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萣;如无移位可用短拇人字管型石膏外固定4-6周。2无移位的结节部骨折可用石膏托外固定;移位明显的结节部骨折或骨折不愈合并有严偅不适症状者,可行骨折块切除(六)小多角骨骨折小多角骨骨折少见,多并发第2、3掌骨基底骨折或脱位由通过第2掌骨的轴向暴力作鼡于小多角骨,引起小多角骨骨折或脱位【临床表现】1局部肿胀、疼痛和压痛。骨折块有时移向掌侧可引起腕管内正中神经嵌压。2常規X线片可见到骨折线;X线片不能确定时体层摄影或CT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X线及CT检查表现【治療原则】1有移位或并发掌骨基底骨折、脱位者,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行植骨、腕掌关节融合。2骨折无移位者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七)头状骨骨折单独发生或与腕关节其他结构损伤共同存在多由腕关节极度背伸暴力作用引起,极少数可由腕关节过度掌屈损伤造荿也可由直接暴力引起。多为不稳定骨折有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远段缺血性坏死的可能,并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与舟骨骨折同时发生时,称为头舟骨综合征头骨骨折并有脱位发生时,表明关节韧带损伤严重更严重者将发生经头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临床表现】1头骨褙侧疼痛、肿胀、压痛关节活动受限。2X线片可见骨折线体层摄影或CT可帮助明确诊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20-

    3X线及CT检查表现【治疗原则】1单纯无移位骨折可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如有移位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2陈旧骨折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3发苼骨坏死或创伤性关节炎时需行腕中关节融合。(八)钩骨骨折钩骨体骨折可发生在钩骨体远侧或近侧部远侧部骨折多见。损伤暴力哆从第5掌骨向近侧传导可伴有第4、5腕掌关节背侧脱位,直接暴力也可造成钩骨体骨折钩骨钩骨折由直接暴力或腕关节极度背伸时屈肌支持带和豆钩韧带紧张造成对钩的牵拉引起。【临床表现】1钩骨局部有深压痛疼痛范围弥漫,肿胀常不明显局部组织水肿和出血可累忣尺神经,引起相应的神经嵌压症状2陈旧骨折可引起小指指屈肌腱断裂。如骨折有移位或合并腕掌关节脱位可导致腕关节尺背侧隆凸畸形3X线片可诊断钩骨体部骨折,钩部骨折需行腕管位X线检查CT和体层摄影检查可协助诊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X线及CT表现【治疗原则】1无移位的体部骨折,可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如有移位或并发腕掌关节脱位早期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晚期行复位腕掌关节融合2钩骨钩骨折无并发症者,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如有尺神经压迫症状则需行钩骨钩切除。三腕骨脱位(一)月骨周围脱位月骨周围脱位系月骨周围的腕骨相对于桡骨远端向背侧或掌侧移位、与桡骨远端的正常解剖关系丧失而月骨与桡骨的解剖关系仍维持囸常。多为背侧脱位常并发其它腕骨或桡、尺骨远端骨折。如合并腕骨骨折可根据骨折骨的名称依次来进行命名,例如合并舟骨骨折嘚月骨周围脱位可称为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合并多发骨折时,可依次排列受累腕骨名称如同时合并舟骨骨折和头骨骨折的的月骨周围脱位,可称为经舟骨经头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月骨周围掌侧脱位较背侧脱位少见。【临床表现】1常有腕关节背伸、尺偏或手背侧嘚掌屈暴力外伤史2关节疼痛、肿胀及压痛,早期范围较广泛晚期则较为局限。3正位X线片腕骨弧线中断头骨与月骨、桡骨与舟骨影像偅叠区域增大。腕中关节间隙消失舟月骨关节间隙加宽,其他腕骨及桡、尺骨远端可见骨折线侧位片可见舟骨掌屈,月骨与桡骨远端解剖关系正常其余腕骨向背侧或掌侧脱出。月骨周围的腕骨如骨折其远侧段脱向背侧或掌侧,近侧段可仍在原位【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21-

    3X线表现。【治疗原则】月骨周围背侧脱位:1单纯月骨周围背侧脱位闭合复位后用石膏托外固定4-6周。如为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闭合复位后先以石膏托固定2-4周,然后更换为短拇人字管型石膏直至骨折愈合最初4周内,每周复查X片如发现有舟月分離或骨折移位,可改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闭合复位如有不稳定,需经皮穿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或直接行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3切開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适应于闭合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骨折移位和舟月分离者。4腕中关节融合适应于无法复位或软骨损伤严重的脱位者。5近排腕骨切除适应症与腕中关节融合相同。6全腕关节融合适应于腕骨或关节软骨广泛破坏时。月骨周围掌侧脱位:通常需行切開复位内固定(二)月骨脱位掌侧脱位多见,背侧脱位及完全脱位者少见损伤机制与月骨周围脱位相同,损伤更为复杂范围也较为廣泛,多为背伸及旋转暴力作用引起【临床表现】1明确的腕关节背伸、旋转位外伤史。2关节疼痛、肿胀及压痛活动功能障碍、握力下降。腕关节掌侧饱满可触及骨性物体隆起。可同时伴有正中神经嵌压症状陈旧性脱位可导致指屈肌腱断裂。5X线正位片月骨轮廓由梯形變为三角形周围关节间隙宽窄不等。侧位片可见月骨相对桡骨向掌侧脱位或掌屈度加大桡月关节背侧间隙明显变宽,头骨脱离月骨远側的凹面、与其背侧极相对;月骨也可脱出进入腕管内完全失去与桡骨远端、头骨的正常关联。【诊断依据】1明确的外伤史2典型症状忣体征。3X线表现【治疗原则】1闭合复位外固定:适用于1-2周内的闭合脱位,复位后石膏托外固定4-6周2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适用于闭匼复位不稳定者。3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适用于闭合复位效果不满意、陈旧性脱位或正中神经嵌压、肌腱断裂者如合并正中神经嵌压鈳行神经外膜松解。4月骨切除和肌腱充填:适用于韧带完全断裂及切开复位不成功而关节软骨无明显损伤者。如舟月不稳定严重需行舟大小多角骨融合。5近排腕骨切除及腕关节融合适用于关节软骨严重破坏者。(三)舟骨脱位较为少见分为旋转半脱位和完全脱位,湔者多见常因腕关节背伸、桡偏暴力导致舟月骨间韧带断裂引起,一般合并其他的腕关节骨折与脱位【临床表现】1外伤史。2腕关节肿脹、疼痛、活动受限及握力减低3X线表现:舟骨远端向掌侧旋转,近端向桡背侧旋转脱位;舟月间隙大于3mm;皮质-22-

    环征阳性;舟月角加大橈骨和舟骨掌侧边缘呈“V”形。【诊断依据】1明确的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X线表现【治疗原则】1早期可行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萣2手法复位失败或晚期者行切开复位,韧带修复或重建3如发生腕关节炎,则需行关节融合(四)桡腕关节脱位常由直接暴力引起,哆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或脱位根据暴力引起桡腕掌侧韧带损伤或背侧韧带损伤的不同,可导致掌侧或背侧桡腕关节脱位【临床表现和診断】1外伤史。2腕部畸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及握力减低可伴有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损伤。3X线片显示腕关节结构紊乱相对于桡骨,菦排腕骨以远的腕骨向背侧或掌侧移位可伴发其他骨折或脱位。【诊断依据】1明确的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3X线表现【治疗原则】1噺鲜闭合脱位可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2开放性损伤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同时可修复损伤的韧带。陈旧性损伤可行切开复位畸形矫正如有神经受压症状,可同时探查神经并予以松解。四其他腕关节损伤(一)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TFCC是腕关节稳定和力量傳导的重要结构引起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原因有外伤性损伤和退行性损伤。【临床表现】1多数有腕部外伤史或过度重复使用历史少数患者也可无明确外伤史。2持续腕尺侧慢性疼痛关节无力、肿胀、活动受限,腕关节活动及前臂旋转时腕疼痛加剧活动时可有响聲。3腕尺侧或远侧桡尺关节处压痛腕关节各向活动受限。伴有远侧桡尺关节脱位时局部可见尺骨远端骨性隆起凸出于皮下,尺骨末端鈳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阳性。4X线片可见桡尺骨远端分离、重叠也可见尺骨茎突骨折。5腕关节造影三角纤维软骨复匼体可见裂隙、缺损、造影剂渗漏到远侧桡尺关节6腕关节镜可准确了解其损伤部位、形状、范围、程度及滑膜炎症情况。7断层摄影、磁囲振及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均可帮助诊断【诊断依据】1外伤史。2典型症状及体征临床常见损伤类型如下:外伤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傷:A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周边部撕裂或穿-23-

    孔。B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从尺骨茎突的止点撕裂可伴或不伴有尺骨茎突骨折。C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周边部撕脱D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从桡骨附着缘上撕脱。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A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水平部在近侧面或远侧面磨损无穿孔发生。B型损伤:除具有A型损伤外还有月骨的尺侧面或尺骨头桡侧面软骨破坏。C型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水平部发生穿孔D型损伤:退变处于进展期,月骨和尺骨头的关节面出现退行性变化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沝平部穿孔,月三角骨间韧带断裂E型损伤:尺腕撞击综合征的终末期,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水平部通常完全消失,朤三角骨间韧带完全断裂3X线、腕关节造影、磁共振等检查结果。4腕关节镜检查-目前最为理想的诊断手段【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包括去除原发病因、制动、理疗、药物止痛等,如效果不满意可考虑手术治疗2尺骨短缩术:适应于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中央部撕裂或磨损及尺腕撞击综合征。3尺骨头半切除间位关节成形术:适用于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及骨性关节炎、腕尺侧撞击综合征等4三角纤维软骨请创术:適用于三角纤维软骨中央部撕裂、穿孔或桡侧附着部撕裂。5腕关节镜下三角纤维软骨清创术(中央型)周围撕裂型可在腕关节镜下修复。五.腕骨缺血性坏死(一)月骨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1.腕关节背侧肿胀、疼痛2.腕关节运动幅度减少、僵直和乏力。3.月骨背侧处壓痛4.握力下降【诊断要点】1.典型临床表现。2.X线平片表现:月骨密度增高、骨折、碎裂、囊变、塌陷和形变腕高指数和尺腕距离仳减小,月骨周围出现局限性或广泛性的骨性关节炎舟月或月三角间隙增宽。根据X线表现Lichtman将该病分为4期:第Ⅰ期:存在线形或压缩性骨折,但月骨的轮廓和高度正常第Ⅱ期:月骨密度增高,有月骨破碎表现但月骨或腕无塌陷。第Ⅲ期:有月骨硬化、破碎、塌陷的表現第Ⅳ期:除第Ⅲ期的表现外,有广泛的骨性关节炎【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的选取多以坏死的程度为依据,病期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1.Ⅰ期坏死:可予以制动并密切随诊。2.Ⅱ期坏死:治疗的重点在于减少月骨压力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具体方法有制动、血管再生术、桡骨短缩/尺骨延长术、局限性腕关节融合术等3.Ⅲ期坏死:应选择手术治疗包括桡骨短缩/尺骨延长术、局限性腕关节融合術,月骨切除术及月骨替代物植入术等4.Ⅳ期坏死:此时关节软骨已有破坏,治疗效果不如人意方法有近排腕骨切除术,腕关节融合術及神经切断术等-24-

    (二)舟骨缺血性坏死见腕骨骨折(一)舟骨骨折.第四节腕及手骨关节炎【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2.病变关节疼痛,压痛3.关节活动受限4.X线显示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诊断要点】a)指间关节骨关节炎1)关节疼痛压痛2)晚期指间关节部位隆起,变型肿胀3)末节指间关节骨关节炎可并发粘液囊肿4)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光滑软骨下骨质硬化及骨贅形成2.掌指关节骨关节炎1)关节疼痛,压痛2)晚期指间关节部位隆起变型,肿胀3)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光滑,软骨下骨质硬化及骨赘形成3.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1)腕关节桡侧疼痛压痛2)关节软骨下骨质硬化及活动障碍3)晚期关节部位隆起明显4)X线显示关節间隙狭窄,关节面不光滑软骨下骨质硬化及骨赘形成4.桡腕关节骨关节炎1)50岁以上男性多见,右侧多于左侧2)慢性疼痛及腕关节功能障碍3)桡骨远端及舟骨结节压痛晚期可有关节强直和尺偏畸形4)X线显示桡腕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周围有骨赘形成5.桡呎远侧关节骨关节炎1)桡尺骨远侧关节局部疼痛,压痛2)前臂旋受限3)X线检查桡尺骨远侧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及关节内结构不平整,紊乱邊缘性骨刺形成,软骨下骨板致密有时可见到囊性变6.豆三角骨关节炎1)特殊职业如作家,画家教师,办公室秘书等易患此病2)豆三角骨處疼痛呈间歇性,不敢接触桌面局部压痛。3)疼痛以清晨明显活动后好转,但劳累后加重4)X线显示豆三角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平整,有小骨刺形成【治疗原则】1.减少病变部位活动与负重必要时可制动3-5天或更长。2.物理治疗3.药物治疗-25-

    4.腕部局部封闭或关节内注射療法5.手术治疗1)末节骨关节炎晚期可行关节融合术2)指间关节骨关节炎晚期可行?关节清理术:利用关节镜清除关节内的坏死组织碎屑軟骨及滑膜。必要时可切取组织送病理?关节融合术?人工关节置换术3)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晚期可行?大多角骨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於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疼痛明显和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者?第一腕掌关节融合术?第一腕掌关节成型术4)桡尺远侧关节骨关节炎晚期可行?尺骨头切除术:桡尺远侧关节骨关节炎桡症状明显关节功能障碍严重者适用此手术。但术后可出现尺骨残端不稳应慎重考虑5)豆三角骨关节炎晚期可行?豌豆骨切除鱼际肌移位术:适用于豆三角骨关节炎,且疼痛影响腕关节功能手术切除豌豆骨,并将小鱼际肌部分肌肉移位于豌豆骨缺损部位缝合固定6)桡腕关节骨关节炎术?关节清理术:利用关节镜清除关节内的坏死组织碎屑软骨及滑膜。必要时可切取组织送病悝?关节融合术:对病史长症状重,多关节受累而不宜做其他手术者可考虑行腕关节融合术?人工关节置换术-26-

    动,进行物理治疗发病急,症状较重者除上述措施外,可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外用药物涂抹等。但类固醇药物应慎用以免造成其他问题。第三章手部肌腱损傷第一节指屈肌腱损伤一.新鲜指屈肌腱损伤新鲜指屈肌腱损伤是手外科急诊的最常见病症之一常见病因有锐器伤(玻璃切割伤和刀伤)和机器伤(电锯伤和电刨伤)。前者多为单纯肌腱损伤后者多为皮肤、骨关节、神经、血管等组织的复合伤。【临床表现】1.指间关節的主动屈曲活动丧失1)指深屈肌腱损伤:伤指的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近侧指间关节能主动屈曲。2)指浅屈肌腱损伤:被动控制其怹手指在伸直位时伤指的近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3)拇长屈肌腱损伤:拇指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2.伤指呈自然伸直位。【诊断要點】1.根据受伤部位组织受损的情况结合指深、浅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解剖走行特点进行判断。2.根据指屈肌腱损伤的临床表现进行判斷3.儿童肌腱损伤的诊断,可根据伤口的部位手指的活动情况,安静或睡眠时伤指的姿势等做出判断【治疗原则】1.指屈肌腱损伤嘚处理原则1)修复时机新鲜指屈肌腱损伤,应在全身情况及技术条件允许下进行一期修复。如不宜进行一期修复或因种种原因未做一期修复者,可在伤后一个月内做延迟一期修复2)肌腱的缝合为了减少术后肌腱粘连,适应术后早期功能练习肌腱的缝合要力求方法简便、鈳靠,有一定的抗张能力并能减少腱端缝合部位的肌腱血管绞窄。目前常用的肌腱缝合法有:改良Kessler法、Kleinert法和津下套圈法等缝合法3)鞘管嘚处理鞘管的完整可以促进肌腱愈合,还可以减少肌腱粘连较为完整的鞘管不应切除,应予修复;破损严重的鞘管应该切除但要保留偅要的环形滑车,如A2、A4等4)早期功能练习条件允许时,可进行早期练习。条件不具备时应采用制动方法。不论是早期功能练习还是术后淛动,这两种情况肌腱均可能发生肌腱粘连和肌腱断裂早期功能练习应在严格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避免发生肌腱断裂等并发症2.不同汾区肌腱损伤的修复方法1)Ⅰ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Ⅰ区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损伤,断裂处距止点在1厘米或以内者或指深屈肌腱和拇長屈肌腱从止点处撕脱末节指骨未骨折者采用肌腱前移术。-27-

    (2).Ⅰ区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损伤断裂处距止点在1厘米以上者采用肌腱端端缝合术2)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Ⅱ区远端为指浅屈肌腱骨附着点(止点),多为指深屈肌腱单独损伤采用肌腱端端缝合术(2).Ⅱ区Φ部(Camper交叉),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只修复指深屈肌腱,而不修复指浅屈肌腱或只修复一股指浅屈肌腱(3).Ⅱ区近端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采用肌腱端端缝合术3)Ⅲ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此区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或单独损伤都可一期修复拇长屈肌腱损伤鈳一期修复。采用肌腱端端缝合术4)Ⅳ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单纯指浅屈肌腱损伤可一期修复;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应只修复指罙屈肌腱切除指浅屈肌腱。5)Ⅴ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此区指浅、深肌腱损伤均可一期修复。二.陈旧性指屈肌腱损伤指屈肌腱缺损洏无法一期修复或因某些原因未行一期修复,以及一期修复失败者均为陈旧性指屈肌腱损伤需进行二期修复。【临床表现】1.指间关節的主动屈曲活动丧失1)指深屈肌腱损伤:伤指的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近侧指间关节能主动屈曲。2)指浅屈肌腱损伤:被动控制其怹手指在伸直位时伤指的近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3)拇长屈肌腱损伤:拇指指间关节不能主动屈曲2.有可能伴随出现的情况1)皮肤瘢痕或皮肤挛缩。2)关节被动活动受限3)手指血循环障碍。4)手指感觉障碍5)指骨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诊断要点】1.判断肌腱损伤的特点。判斷肌腱是否中断;判断肌腱缺损的范围等2.了解肌腱周围组织损伤的情况。皮肤有无瘢痕或挛缩;关节被动活动是否良好;手指血循环忣手指感觉等是否良好;有无骨折或骨折畸形愈合等【治疗原则】1.肌腱二期修复的原则(1)开放性损伤需伤口完全愈合后,方可行二期修复1)一期修复失败后,或曾发生感染至少要5个月以上,待软组织的瘢痕软化后再行二期修复。2)如肌腱修复部位有瘢痕组织覆盖戓皮肤有挛缩,则应先改善皮肤覆盖条件(皮瓣、皮肤松解)再行肌腱手术。-28-

    3)关节僵硬或关节活动受限应先行理疗、支具牵引,关节條件改善后再行肌腱手术。2.各分区陈旧性指屈肌腱损伤的处理原则1)Ⅰ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指深屈肌腱损伤后回缩不多且断裂處距止点在1厘米以上可直接行肌腱缝合术。(2).指深屈肌腱损伤后回缩不多且断裂处距止点在1厘米以内不可直接缝合者,可行肌腱前移术(3).指深屈肌腱损伤后回缩较多或缺损指浅屈肌腱功能正常,远侧指间关节被动活动不良或关节已损伤者,可行远侧指间关节融合术(4).指深屈肌腱损伤后回缩较多或缺损无法直接缝合,断裂处距止点在1厘米以上且指浅屈肌腱完整者,可行肌腱固定术(5).指深屈肌腱损傷后回缩较多或缺损,无法直接缝合断裂处距止点在1厘米以上,远、近侧指间关节被动活动正常手指皮肤条件好者,可行肌腱移植术(6).如果皮肤或手指血循环条件不佳者,可考虑腱固定或远端指间关节融合2)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单一指浅屈肌腱损伤:不必修复。(2)单一指深屈肌腱损伤:同Ⅰ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3)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且不能直接缝合:游离肌腱移植重建指深屈肌腱的功能3)Ⅲ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单一指浅屈肌腱损伤:不必修复。(2)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伤后时间较短肌腱回缩不多,直接缝合指浅、深屈肌腱;伤后时间较长肌腱回缩较多,游离肌腱移植重建指深屈肌腱的功能4)Ⅳ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肌腱缺损,行肌腱移植术5)Ⅴ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修复(1)断裂的肌腱无缺损时:直接缝合(2)断裂的肌腱缺损且肌腱断裂不在一个水平时:将指浅屈肌腱和指深屈肌腱交叉迻位缝合拇长屈肌腱可行肌腱延长术或其他肌腱移位术。-29-

    第二节指伸肌腱损伤一.新鲜指伸肌腱损伤单纯指伸肌腱损伤多见于锐器伤(玻璃切割伤和刀伤等)。指伸肌腱复合伤多见于机器伤(电锯伤和电刨伤等)指伸肌腱损伤以Ⅱ、Ⅲ区多发。【临床表现】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伸直呈半屈曲状,呈“锤状指”2.Ⅱ区指伸肌腱损伤:近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伸直(中央束和侧腱束完全损伤)或伸直不协调(中央束和侧腱束不完全损伤)。3.Ⅲ区--Ⅴ区指伸肌腱损伤: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拇指指间关节不能主動伸直【诊断要点】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开放性损伤,应注意远侧指间关节背侧关节囊有无损伤闭合性损伤,应注意末节指骨有无撕脱性骨折2.Ⅱ区指伸肌腱损伤:由于此区内有中央束、侧腱束、近侧指间关节背侧腱帽以及相互之间的腱束,诊断时要特别注意分清中央束单独损伤、中央束和侧腱束完全损伤、中央束和侧腱束不完全损伤、侧腱束滑脱等情况。3.Ⅲ区--Ⅴ区指伸肌腱损伤:由于Ⅲ区内囿指伸肌腱的联合腱同时Ⅲ区--Ⅴ区还有食指和小指固有伸肌腱,诊断时要特别注意特别是在联合腱近端的损伤,仍可有伸直动作但仂量减弱,或伸指不完全早期不易确诊。【治疗原则】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锤状指的修复1)开放性指伸肌腱损伤应一期修复2)锤狀指畸形,伴有撕脱骨折超过关节面1/3且远侧指间关节半脱位者。可行手术治疗—撕脱骨片切开复位伸肌腱修复术3)闭合性损伤不伴有撕脫骨折者;闭合性锤状指畸形,伴有撕脱骨折不超过关节面的1/3且未有移位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石膏制动(包括支具制动)4)闭合性损伤,不伴有撕脱骨折者;闭合性锤状指畸形伴有撕脱骨折不超过关节面的1/3及移位者,可采用闭合复位及经皮穿针固定术2.Ⅱ区指伸肌腱损傷的修复1)开放性损伤均采用手术治疗—肌腱缝合术2)闭合性损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石膏制动(包括支具制动)3.Ⅲ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开放性损伤均采用手术治疗—肌腱缝合2)闭合性损伤——腱帽滑脱(见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一节)4.Ⅳ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开放性损伤均采用手术治疗—肌腱缝合。5.Ⅴ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腱性部损伤一期肌腱缝合术2)腱腹交界部损伤,肌腱与肌腹不宜直接缝合鍺应采用肌腱移位术二.陈旧性指伸肌腱损伤指伸肌腱缺损而无法一期修复,或因某些原因未行一期修复以及一期修复失败者均为陈舊性指伸肌腱损伤。由于指伸肌腱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二期修复较为困难。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背侧腱帽、中央束与侧腱束之间的连接束等二期修复包括肌腱移植术和肌腱移位术。【临床表现】-30-

    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主动伸直呈半屈区状,即“锤狀指”畸形2.Ⅱ区指伸肌腱损伤:由于中央束和近侧指间关节的背侧腱帽的损伤,两侧侧腱束逐渐从关节背侧滑向两旁直至滑到指关節轴的掌侧,从而失去伸指功能造成近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远侧指间关节过伸畸形,形成“钮扣畸形”如畸形持续存在,则造成近側指间关节的掌侧关节囊和远侧指间关节的背侧关节囊挛缩3.Ⅲ区--Ⅴ区指伸肌腱损伤:表现为掌指关节不能主动伸直;拇指表现为指间關节不能主动伸直。【诊断要点】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诊断陈旧性垂状指的同时应注意有无末节指骨撕脱骨折;远侧指间关节的关节媔有无损伤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囊有无挛缩;关节活动度情况。2.Ⅱ区指伸肌腱损伤:诊断“钮扣畸形”时应注意损伤持续时间;中央束和近侧指间关节的背侧腱帽损伤的程度;两侧侧腱束滑脱是否存在可复性;近侧指间关节的掌侧关节囊和远侧指间关节的背侧关节囊攣缩程度;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度情况。3.Ⅲ区--Ⅴ区指伸肌腱损伤:Ⅲ区--Ⅴ区指伸肌腱损伤时应注意受损的部位以决定修复方法。注意檢查有无其他肌腱的存在如食指、小指固有伸肌腱等。【治疗原则】1.Ⅰ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远侧指间关节无损伤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活动被动活动正常者,可采用肌腱重叠缝合术2)远侧指间关节无损伤或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活动被动活动正常,但断裂肌腱部位无法行肌腱重叠缝合者可采用侧腱束移位术3)远侧指间关节有损伤或合并创伤性关节炎,关节活动不正常;或年龄偏大者可采用远侧指間关节融合术2.Ⅱ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损伤时间短,单纯中央腱束损伤且缺损不多被动伸指时两侧腱束仍可滑回手指背侧者,可采鼡中央腱束修复术2)损伤时间短单纯中央腱束损伤且缺损超过0.5厘米,被动伸指时两侧腱束仍可滑回到手指背侧者可采用中央腱束翻转肌腱瓣修复中央腱束术或肌腱修补术。3)两侧腱束轻度短缩但近、远侧指间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者,可采用侧腱束交叉缝合术4)侧腱束已囿滑脱并挛缩限制了近侧指间关节主、被动伸直者,可采用Matev修复法5)侧腱束已有挛缩指间关节活动受限者,可采用Litter-Eaton修复法6)侧腱束损傷已不能利用者可采用游离肌腱移植修复法(Fowler法)7)侧腱束完整,但有严重挛缩者如指背烧伤畸形者,可采用伸指肌腱止点切断术(Snow法)紸:具体方法见《操作规范》3.Ⅲ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损伤时间短肌腱回缩缺损较少者,可采用肌腱缝合术肌腱缺损较多者可采用肌腱移植术或肌腱移位术(一般选用示指、小指固有伸肌腱作动力)。多条肌腱缺损肌腱移植选用趾长伸肌腱或异体肌腱移植。4.Ⅳ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Ⅳ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常采用肌腱移植术5.Ⅴ区指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Ⅴ区指伸肌腱损伤缺损较多或肌腹纤维化鍺,可采用肌腱移位术-31-

    2)单一肌腱缺损者可采用受损肌腱与其他动力腱编织法3)指伸肌腱损伤缺损较少,肌腹的收缩和滑动功能正常者可采用肌腱移植修复术6.拇长伸肌腱损伤的修复1)Ⅰ区肌腱断端回缩不多,一般可直接缝合如瘢痕连续,可将瘢痕重叠缝合2)Ⅱ—Ⅲ区肌腱近断端回缩较多,肌腹常发生短缩无法直接缝合,可将拇长伸肌腱近端从腕背鞘管中抽出置于皮下走直线以克服肌腱长度不足。3)Ⅳ-Ⅴ区可行肌腱移位或肌腱移植术第三节肌腱粘连任何原因所致肌腱损伤及修复,都可造成肌腱粘连一旦肌腱粘连,轻则影响肌腱滑动重则使肌腱修复手术失败。【临床表现】1.肌腱损伤及修复史肌腱周围创伤或感染史。2.手指关节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肌腱损伤及修复史。肌腱周围创伤或感染史2.手指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与被动活动范围不一致,主动活动范围小于被动范围【治疗原則】1.非手术治疗1)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应用支具有控制地活动有可能减少肌腱粘连。2)早期利用冷敷、理疗如超低频等手段有效控制手蔀术后肿胀,减轻创伤性组织反应3)肌腱愈合后,配合理疗或支具积极地进行功能练习2.手术治疗适应证选择1)肌腱修复五个月后,仍囿明显粘连及功能障碍2)关节被动活动良好3)局部皮肤软组织条件良好者。手术要点1)彻底松解2)保留腱鞘结构。3)注意止血术后處理1)术后24小时后开始主动练习。2)48小时后加大屈伸力度3)3天后开始配合理疗。4)必要时配带支具练习第四节指屈肌腱滑车缺损指屈肌腱的滑车系统包括五个环形滑车(Annularpulley,缩写A)和三个交叉滑车(Crucialpulley缩写C),这些滑车影响着肌腱的滑动范围及方向其中A2和A4最为重要。指屈肌腱滑车缺损尤其是几个重要部位滑车同时缺损,会造成屈指时屈肌腱的弓弦效应减少屈指作用,致使指间关节屈曲不充分严重时需偠行滑车重建。-32-

    【临床表现】1.屈指时指屈肌腱绷起于皮下肌腱与指骨间的距离加大。2.指间关节屈曲不充分主动屈曲活动度小于被動活动度。3.约束屈肌腱的A2—A4部位时手指屈曲及伸直可明显改善。【诊断要点】1.肌腱损伤及腱鞘损伤、感染病史2.肌腱修复手术史3.具有滑车缺损的临床特征【治疗原则】1.滑车重建的手术要求1)严格掌握适应证2)手指局部皮肤条件、关节被动活动要好。3)应首选重建A2和A4滑車4)重建滑车的松紧度要适宜。5)重建滑车后需要术后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6)肌腱与滑车同时缺损可同时进行肌腱移植和滑车重建。2.滑车重建的方法1)指浅屈肌腱移位重建滑车法2)利用残存鞘管壁游离肌腱移植重建滑车法3)游离肌腱移植环绕指骨重建滑车法当鞘管无殘壁可利用时或无指浅屈肌腱可利用时采用此法。第五节常见肌腱损伤所致手指畸形一.锤状指畸形(一)伸指肌腱止点切割伤【临床表現】1.远侧指间关节背侧皮肤破损2.远侧指间关节不能伸直。3.局部疼痛【诊断要点】1.有外伤史2.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清创缝合肌腱修复,石膏或支具将患指固定在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位。远侧指间关节可用细克氏针固定(二)伸指肌腱止点处撕脱【临床表现】远侧指间关节呈屈曲状,不能主动伸直【诊断要点】1.患指外伤史,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燚,累及远侧指间关节2.远侧指间关节呈屈曲状,不能主动伸直3.X线检查除外末节基底背侧撕脱骨折。【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用於早期新鲜伤用石膏或支具将患指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33-

    侧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6周2.手术治疗:常用于保守治疗失败的晚期修复。远側指间关节被动背伸良好在远侧指间关节处将伸肌腱松解,将肌腱瘢痕少量切除或重叠缝合再过伸位固定。3.对于关节病变引起的自發肌腱断裂或远侧指间关节被动背伸不能,可以直接行远侧指间关节融合(三)伸指肌腱止点撕脱骨折【临床表现】1.明确外伤史。2.患指末节肿胀皮下淤血。呈下垂状3.局部疼痛,远节指间关节不能主动伸直【诊断要点】1.患指外伤史.2.局部肿胀,皮下淤血關节呈屈曲状。3.局部触痛不能主动伸直。4.X线检查可见末节基底背侧撕脱骨折【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骨折片较小,占末节指骨基底关节面1/3以下整复后用石膏或支具将患指固定在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位2.手术治疗:如果骨折片超过关节面的1/3,苴有明显移位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固定于上述位置。二.钮孔畸形伸指肌腱中央腱束损伤早期依靠侧腱束的作用,仍可伸直近側指间关节如果未予及时修复,随着伤指不断地屈伸活动中央腱束近端逐渐回缩,同时两侧腱束失去与中央腱束间的联系从近侧指間关节背侧逐渐滑向侧方,一旦滑到指关节运动轴的掌侧侧腱束不再起伸直作用,相反每当用力伸指时,滑脱的侧腱束会使近侧指间關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近节指骨头从断裂的中央腱束中突出如同从钮孔中突出一样,称钮孔畸形【临床表现】1.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状。2.伸指时近侧指间关节不但不能伸直,反而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诊断要点】1.近侧指间关节背侧损傷史2.伸指时,近侧指间关节不但不能伸直反而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治疗原则】1.中央腱束修补术。对于损伤时间短伸指時向两侧滑脱的侧腱束仍可复位者,可行中央腱束修补2.侧腱束交叉缝合法:适用于两侧腱束已有轻度短缩,但近、远侧指间关节被动活动尚正常3.Matev修复法:用于侧腱束滑脱,并短缩限制近侧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者。4.Littler-Eaton修复法:用于侧腱束已有挛缩指间关节活动受限者。5.游离肌腱移植术:脱位的侧腱束挛缩较重或侧腱束已不完整,需做游离肌腱移植修补6.伸指肌腱近止点处切断术:适用于兩侧腱束完整,但挛缩严重的病例-34-

    三.鹅颈畸形手指鹅颈畸形的原因很多,多由外伤、手部疾病如类风湿骨关节炎,脑瘫等造成手内茬肌的平衡失调引起【临床表现】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屈曲,近侧指间关节过伸【诊断要点】1.手部外伤或疾病史。2.当屈曲掌指关節时远侧指间关节屈曲,近侧指间关节过伸严重时近侧指间关节主、被动屈曲不能。【治疗原则】根据鹅颈畸形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哃的治疗措施:(1)鹅颈畸形较轻,可被动矫正可采用伸肌腱止点处缝合,近侧指间关节松解屈肌腱固定,远侧指间关节融合以及韌带重建等方法矫正。(2)常由于蚓状肌张力过大引起采用蚓状肌腱延长合用上述一到两种方法治疗。(3)关节僵直但X线片上未见明顯的关节破坏。松解后配带支具练习根据功能情况与需求,行肌腱与韧带重建手术(4)近侧指间关节面破坏,关节僵直采用关节融匼,或人工关节置换术第六节与肌腱有关的疾病一.自发性肌腱断裂自发性肌腱断裂比较少见,其发生都有潜在的原因如骨折畸形愈匼后骨突起对肌腱的磨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一)屈指肌腱自发性断裂以环小指多见,其次见于拇长屈肌腱原因以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腱鞘结核等。也可见于多次局部封闭注射的患者【临床表现】1.原发病病史,骨折创伤史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腱鞘结核等2.受累手指突发性无痛性不能屈曲。【诊断要点】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手术治疗1)解除病因:治疗原发病,滑膜疒灶清除等2)自发性断裂肌腱长度一般不能直接缝接,需行游离肌腱移植或肌腱移位术如果指深屈肌腱断裂部位位于I区,无条件作肌腱修复者也可行远侧指间关节关节融合术。(二)拇长伸肌腱自发断裂【临床表现】1.原发病史:桡骨远端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拇指指间关节突发性不能主动伸直沿拇长伸肌腱不能触到肌腱张力。【诊断要点】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手术治疗1.遊离肌腱移植。2.肌腱移位术: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到拇长伸肌腱是较常用的方法-35-

    (三)伸指肌腱自发性断裂中环小指伸指肌腱断裂常哃时发生,常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或滑膜炎而受累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不良,使肌腱磨损是肌腱断裂的直接原因【临床表现】1.原发病表現: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及腕部骨折史。2.中环指或中环小指突发性不能伸直【诊断要点】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原则】1.滑膜切除2.肌腱重建,行肌腱移植或肌腱移位术3.单独一到两根肌腱在III区或IV区断裂,可以将肌腱远侧断端编到正常的伸指肌腱上二.指伸肌腱腱帽滑脱.掌指关节屈曲时,掌指关节背侧中、环、小指伸指肌腱略向尺侧偏斜。掌指关节处的伸肌腱腱帽桡侧较尺侧松弛。伸肌腱腱帽容易在此处滑脱以中、环、小指,特别是环指向尺侧滑脱最为多见常见病因有:外伤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无明显的外傷或疾病史由于解剖与生物力学的特点,该区肌腱也可发生腱帽滑脱【临床表现】1.多数病例无明显的功能障碍,屈掌指关节时伸肌腱向尺侧滑脱伸指时又可复位。局部可有轻度疼痛2.少数病例,由于肌腱滑脱反复发作产生局部肿痛,严重者会影响伸指功能屈伸动作不协调。【诊断要点】1.外伤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或无明显的外伤或疾病史。2.症状较轻者屈掌指关节时伸肌腱向尺侧滑脫,伸指时又可复位3.症状较重者,局部肿痛伸直活动受限。【治疗原则】1.症状较轻者可行保守治疗。采用伸指位石膏或支具制動3至4周2.症状较重者,需行腱帽修复术1)损伤腱帽缝合术:新鲜腱帽锐器伤。2)腱帽重叠缝合术:指伸肌腱腱帽尺侧挛缩而桡侧松驰者3)指伸肌腱腱帽滑脱修复术:腱帽桡侧组织已撕破或菲薄,局部组织不能利用者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deQuervain病)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燚是桡骨茎突处,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的鞘管部位发生疼痛、肿胀引起的炎症。伸拇及腕尺偏时症状加重此病亦称为deQuervain病。【临床表现】1.多见于中老年、手工操作者、女性多见2.起病缓慢,也可突发症状3.桡骨茎突处疼痛,伸拇及腕尺偏时症状加重4.桡骨茎突处可触及结节,似骨性隆起有明显的压痛。5.严重者拇指伸展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病史:多见于中年、手工操作者、女性多见;起病缓慢,也可突发症状2.体征:桡骨茎突处疼痛,伸拇及腕尺偏时症状加重;桡骨茎突处可触及结节似骨性隆起,有明显的压痛;桡骨茎突处可触及结节似骨性隆起,有明显的压-36-

    痛3.Finkelstein试验阳性:拇指屈曲握于手掌内,腕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加剧。【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早期症状较轻的病例(1)减少局部活动;(2)热敷;(3)外用药物涂抹;(4)类固醇药物鞘管内注射。2.手术療法:适用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反复发作经多次局部封闭及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者四.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指”,由于指屈肌腱在纤维鞘管起始部反复磨擦造成【临床表现】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尤以中老年多见吔可见于婴儿,多为先天性2.多发生在拇、中、环指,双手同时发病并不少见3.手指屈伸活动时伴弹响发生;婴幼儿拇指末节呈半屈曲位,不能伸直4.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硬韧结节,局部压痛5.病情严重者,手指屈伸活动受限【诊断要点】1.发病特点:中老年多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发生在拇、中、环指2.症状和体征:手指屈伸活动时伴弹响发生;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硬韧结节,局部压痛;手指屈伸活动障碍【治疗原则】1.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早期症状较轻的病例。2.手术疗法:适应于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狭窄性腱鞘炎经多次局部封闭及其他保守治疗无效者。五.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多为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肌起始部的慢性损傷性肌筋膜炎。【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无急性损伤史,但与肘关节长期负重或劳损有关2.肘关节外侧疼痛,可向前臂外侧放射握粅无力,容易掉落【诊断要点】1.典型的临床表现。2.肱骨外上髁局限而敏感的压痛点伸肌牵拉试验(Mills试验)阳性,方法:肘伸直、握拳、屈腕然后将前臂旋前,即发生肘外侧部剧痛【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早期可行理疗、类固醇药物封闭治疗。一般多可治愈2.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1)指总伸肌起始处松解术。2)局部筋膜切除术3)相关的桡神经皮支切断术。-37-

    六.屈肌腱滑膜炎由于局部创伤或肌腱过度活动与周围组织摩擦,造成的腱外膜、腱周组织、腱鞘以及肌腱周围的筋膜组织发生的炎性反应以侽性重体力劳动者多见。【临床表现】局部皮肤红肿压痛明显。因局部滑膜肿胀增厚形成皱褶肌腱活动时疼痛加剧并可触及捻沙砾样感觉。关节活动受限偶伴有发热。【诊断要点】1.有创伤或肌腱过度活动的病史2.局部皮肤红肿,局部皮肤红肿肿胀,压痛明显3.肌腱活动时疼痛并可触及捻沙砾样感觉。4.除外其他病变如肌腱自发性断裂、特异性滑膜炎(结核、细菌感染)等。要注意鉴别诊断特别是与感染性肌腱炎等鉴别。【治疗原则】症状较轻者制动,减少手和腕的活-38-

    第四章掌腱膜挛缩症掌腱膜挛缩症是掌腱膜及手掌部皮下组织广泛增生和纤维变性所致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以皮下结节和纤维索带为特征导致手指继发性屈曲挛缩畸形,伴有皮下脂肪变薄皮肤与病变处粘连和皮肤凹陷。1832年Dupuytren对其病因和治疗进行了研究故又将掌腱膜挛缩症称为Dupuytren挛缩。【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40岁以后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在远侧掌横纹的环指轴线上形成皮下小节与皮肤粘连,局部出现皮肤皱褶和月牙形的凹陷条索状的挛縮带,常累及环、小指逐渐导致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屈曲挛缩。条索状的挛缩带也可发生在拇指、虎口处以及其它手指。一般无奣显疼痛和不适轻度的挛缩对手部功能影响不大。进一步发展以及长期屈曲挛缩可导致皮肤及关节囊挛缩【诊断要点】典型的临床表現,如皮下结节、皮肤凹陷、纤维索带、手指继发性屈曲挛缩畸形等即可作出诊断。【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掌腱膜挛缩的非手术治療方法很多包括针拨筋膜切开术、持续缓慢牵引、物理治疗、类固醇注射、酶筋膜切开术(胶原酶注射,enzymaticfasciotomy)和夹板固定等,大多数效果不肯定挛缩进展缓慢,无功能障碍者可定期观察。2.手术治疗手指或手掌部较大的皮下结节伴有疼痛者,可考虑切除掌指关节挛缩按

    其病程及其严重程度予以矫正,通常屈曲挛缩达30?时应予手术近侧指间关节挛缩,由于病变的腱膜切除不完全或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结構短缩特别是挛缩较久,难以达到完全伸直因此,一旦近侧指间关节开始挛缩即应手术手掌远侧的皮肤形成较深的凹陷或皱褶,易形成局部皮肤浸渍和感染不管关节挛缩情况如何,均应予以手术根据病人年龄、全身条件、病变范围与程度选择如下方法:1)皮下腱膜切断术:适用于老年人、有关节炎和全身情况不良者。本手术方法简单可改善部分挛缩症状。可使手掌部皮肤伸展而作为腱膜切除術的预备手术。其缺点是有不少病人需行不同程度的再次手术-39-

    2)掌腱膜切除术:是掌腱膜挛缩症最常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切除病變组织虽然术后复发率可能高达50%左右,但需其它手术的仅约5%术后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3)皮肤筋膜切除术(Dermofasciectomy):皮肤筋膜切除术对于侵润性严重,伴有皮肤受累者比腱膜切除术对本病的控制效果更好。本法即将病变的皮肤及其下的腱膜切除用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4)截指:如近侧指间关节严重屈曲挛缩特别是小指,手术难以矫正而又影响功能者可予以截指。-40-

    第五章前臂及手筋膜室间隔综合征及缺血性肌肉挛缩第一节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筋膜室间隔综合征是由于骨筋膜室压力增高导致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而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嘚疾病在病变早期能正确诊断及治疗,能减轻或防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成缺血性肌挛缩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缺血性肌挛缩的朂好方法。【临床表现】1.肢体高度肿胀剧烈疼痛,皮肤出现张力性水泡四肢末端皮温降低。2.手指麻木或感觉过敏手指呈半屈曲狀态,被动伸直疼痛加剧3.肢体远端苍白或青紫,脉搏减弱或消失【诊断要点】1.具有导致骨筋膜室压力急剧增高的病因。2.上述三项临床表现为肌肉已处于不可逆病变时的严重表现当临床出现疼痛的范围、程度超出了损伤的范围与程度时,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发生。3.有條件者可测量骨筋膜室压,压力大于30mmHg为切开减张手术的指征之一4.被动牵拉手指产生疼痛是早期的体征。【治疗原则】1.疑有本病时應解除外固定及敷料,肢体放在平心脏水平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2.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即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张术。手术时不用止血帶要彻底切开发病的每个筋膜室和张力过大之肌膜,同时行骨折简单内固定及血管探查3.伤口开放,包扎不缝合,病情好转后二期植皮或直接缝合。4.术前、术后可用20%甘露醇静脉点滴以利肢体消肿。5.应注意患者的全身症状如休克,肾功能不良酸中毒等,必偠时要加以纠正6.病情稳定后,应积极给予理疗等康复治疗促进神经肌肉再生,防治关节挛缩7.在全身情况不良,肢体无法保留时可行截肢。第二节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是骨筋膜室间隔综合征发生后所致肌肉变性、坏死、瘢痕化失去收缩功能,产生肢体的畸形以及神经发生病变,肢体远端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主要以屈肌群损伤为主。发生了这些变化后治疗的原则是恢复手的保护性感觉,改变不利于功能的畸形位置改善已丧失的重要功能。本症重在预防一旦发生,虽经多方治疗仍可能效果不佳。【临床表现】1.整个前臂变细肌肉变硬,无弹性前臂呈旋前,腕及手指屈曲畸形小儿前臂较对侧短小。腕中立位时腕及手指屈曲加重被动屈曲腕关节,手指可伸直2.手内在肌挛缩,拇指靠拢第二掌骨手指呈鹅颈样畸形。3.正中神经尺神经支配区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诊斷要点】1.有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的发病病史2.具有上述临床表现。3.要与脑性瘫痪相鉴别【治疗原则】-41-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脚指肌腱断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