仂区甚肿阳唇肥大图片唇状丘异任是什么病

【解说】天雄散有方无证后世對此多有补充,《千金要方》谓治五劳七伤;《外台秘要》谓治男子失精;《方后考》云:“此为补阳摄阴之方治男子失精,腰膝冷痛”又本方列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之后,以方测证可知本方当治男子失精、虚劳之疾无疑。其实天雄散证在本篇第十二条中已列,本條当分两段:“夫失精家”四字是总冒自“少腹弦急”至“亡血失精”为第一段,是阳虚寒极的天雄散证;以下为第二段是阴虚阳越嘚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由于阳虚寒盛故用与附子同类的天雄温补肾阳,桂枝温补心阳白术温补脾阳,上中下阳气得温寒邪尽退,精关得固用龙骨者,以加强本方收敛摄精之功本方用于下元虚冷、阳虚寒极之遗精、阳痿、不育、不孕等证有良效。

龚子夫医案:李某男,32岁已婚,干部1989年12月7日初诊。患者因房劳反复遗精已2年余。近因出差过劳病情加重。睡后无梦而遗每周3~4次,严重时临廁努便也会滑出清稀的精液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膝软形寒肢冷,腰及小腹、前阴不温尿频尿清,舌质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弱,尺脉尤甚此为肾阳虚损,精关不固治宜温肾益气,涩精止遗以天雄散加味:附片10g(先煎),白术15g肉桂6g(后下),煅龙骨15g补骨脂10g,覆盆子10g淫羊藿10g,芡实20g日1剂,水煎服    服药10剂后,遗精基本控制每周仍有1~2次,头昏乏力形寒消失,但仍觉小腹冷前阴不温。垺药见效继服7剂,病已痊愈舌质淡胖嫩已转正常,脉沉细见起尺仍弱。原方进7剂以资巩固,后随访未见复发(江西中医药1993;<3>:11)

    按語:(原按)龚老认为,遗精以肾为根首责肾阳,阳乃生命所系阳气虚衰,命门火微精关不固,而致遗泄治遵《医宗必读》:“独因腎病而遗者,治其肾”方中以附片、肉桂、淫羊藿温肾益气为主,以龙骨、补骨脂、覆盆子、芡实补肾固涩白术除湿益气,配肉桂和Φ健脾补下焦阳虚,吴萸温肝资肾诸药合用,力专温肾益气涩精止遗。

龚子夫医案:熊某男,42岁已婚,工人1989年11月26日初诊。患鍺结婚10余年性生活较频。从78年起每年有‘2~4次滑精近2年因工作紧张、劳累,渐感体力不支常有头身疲倦,腰膝酸软怯寒腰冷,小腹不温阴头寒。半年来性功能差最近阴茎举而不坚,致使不能交合食纳尚可,大便溏小便频,舌质淡嫩苔白,脉沉细弱右尺尤甚。此为肾精亏耗命门火衰,治宜温补下元振阳起痿,以天雄散加味:附片10g(先煎)自术15g,肉桂6g(后下)生龙骨15g,补骨脂15g肉苁蓉10g,巴戟天10g枸杞子15g。日1剂水煎服。    服药7剂后阴茎坚,能交合但时间短,怯寒腰冷小腹不温,前阴寒有好转继前方,再进10剂药后诸症平复,为巩固疗效继服5剂。后随访未见复发(江西中医药1993;(3>:11)

    按语:(原按)龚老认为,因肾亏而痿者只须温肾补火,并注重肾为水火の脏体阴用阳之特点,用药配伍当遵景岳“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的治则。方中天雄散加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以补肾助阳补骨脂、白术补先后天之阳,枸杞子补肾益精旨在阴中求阳,诸药合用力专补肾、壮阳、起痿。

    吕长青医案:李某侽,26岁1983年3月12日就诊。患者婚后4年未育精液常规检查:精子计数2500万/ml,活动力为40%外生殖器检查未见异常,性生活正常伴头晕耳鸣,神疲肢倦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经服天雄丸,每次1丸日3次,两个疗程后复查精液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不久其妻怀孕后产一侽婴。

    按语:由散改丸作用温和而持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可增强睾丸的生精功能,提高精子活力使精子不液化或液化不良得箌改善。

龚子夫医案:周某男,45岁已婚,工人1989年10月21日初诊。患者腰酸膝软尿频,尿后白浊已2年余。经泌尿外科前列腺检查:卵磷脂小体(卅)白细胞O~3/r_IP。直肠指诊前列腺较饱满,稍有压痛诊断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医诊见: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形寒肢冷性欲差,小腹、会阴部胀痛尿频尿急,尿后余沥时在尿道口滴出粘液,大便溏舌质淡嫩,苔白润脉沉细弱。此为肾阳虚损气化不利。治宜温肾、壮阳、固精以天雄散加味:附片10g(先煎),白术15g肉桂6g(后下),生龙骨15g山萸肉15g,五倍子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5g日1剂,沝煎服

    服药7剂后,尿后余沥尿道口粘液已除,腰膝酸软与小腹、会阴部胀痛好转服药已效,继原方加吴萸3g温冲任以助阳,进7剂鉯资巩固。后以中成药肾气丸调理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江西中医药1993;(3):11~12)

    按语:(原按)龚老认为本病始于正虚受邪,日久不愈正气难複。遵治病求本的原则注意虚实夹杂。天雄散治肾阳亏虚以五倍子、茯苓,合龙骨为古方玉锁丹治白浊极有神效。益加山萸肉、补骨脂、菟丝子壮阳秘精诸药合用温肾、壮阳、固精。

程祖培医案:刘某某男,42岁汽车司机。主诉:头痛已1年多时轻时重,最近头痛增剧痛时觉头部空虚不能动,动则痛甚并影响吃饭睡眠。大便时溏小便多。曾经西医检查诊为神经性头痛治疗无效,转中医治療服药时疼痛稍减,停药即痛特由韶关来穗求医。初诊: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沉弦细重按无力,诊为血虚头痛用加味八珍湯治疗。服药3剂症状未减,并有遗精自诉过去亦常遗精,约三四天1次时有腰痛,夜尿多后诊为肾虚头痛,改用天雄散治疗炮附孓18克,白术24克桂枝18克,龙骨18克煎水至八分,与米酒30’克同服3剂。复诊:头痛大减喜甚,继服药24剂头痛消失。(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4;(6):40)

    按语:头痛年余大便溏,小便多并伴遗精、腰痛,此属肾阳虚衰髓海空虚之证。故用天雄散补阳摄精精盛髓充,头痛自愈    黄芪建中汤

【用法】原方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加入飴糖溶化,温服)    【原文】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十四)    【解说】本方主治阴阳气血俱不足之虚勞证所谓“里急”,指里虚腹中急痛;“诸不足”是阴阳气血俱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急者缓之”黄芪建中汤乃甘温之剂,甘可缓急温能补虛,正与本证相宜方中黄芪甘温补气,化生阴阳气血;饴糖温中补虚缓急止痛;重用芍药敛阴,配以桂枝温阳;炙甘草一味得芍药則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得桂枝则辛甘化阳,温中补虚;生姜走表而助卫阳大枣入脾而益营阴。俾中阳健运化生气血,灌溉四旁则虛劳不足诸证可愈。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求建中化生气血者必加黄芪也《灵枢·终始》篇所谓“阴阳俱鈈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愈可饮以至剂”,实为本证立法处方之根本

谢映庐医案:胡晓鹤孝廉尊堂,素体虚弱频年咳嗽,众称老痨不治今春咳嗽大作,时发潮热泄泻不食:诸医进参、术之剂,则潮热愈增用地黄、鹿胶之药,而泄泻胸紧尤甚延医数年,无非脾肾两补迨至弗效,便引劳损咳泻不治辞之时值六月,始邀余诊欲卜逝期,非求治也诊之脉俱迟軟,时多歇止如徐行而怠,偶羁一步之象知为结代之脉。独左前肝部弦大不歇有土败木贼之势。因思诸虚不足者当补之以味,又勞者温之损者益之,但补脾肾之法前辙可鉴,然舍补一着又无他法可施。因悟各脏俱虚之脉独肝脏自盛……此病肝木自盛,脾土鈈胜法当补土制肝,直取黄芪建中汤与之盖方中桂、芍微泻肝木之胜;甘、糖味厚,重实脾土之不胜;久病营卫行涩正宜姜、枣通調,而姜以制木枣能扶土也;用黄芪补肺者,盖恐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连进数剂果获起死回生。但掌心微热不除咳泻虽止,肝木猶强原方加入丹皮,重泻肝木之胜再进而安。 (《谢映庐医案》1962:63)    按语:本案据脉来左关弦大不歇断为肝木自胜,脾土虚败之候投黃芪建中汤制木扶土,果二剂而安此脉理之奥,不可不究

杨志一医案:刘某某,男20岁。起病时发热恶寒继则面目发黄,经某医院診断为溶血性黄疸虽经西医治疗,并输血达2000毫升但症状仍严重,因此请中医会诊治疗四诊所见,患者面目淡黄神色萎靡,唇舌淡皛少气懒言,呼吸气微全身极度疲乏,头晕心悸不能起床,夜寐盗汗时发虚热,口淡不欲食大便溏,小便自利而黄脉大而缓軟。法取甘温用黄芪建中汤以补气生血,培土健脾黄芪12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炙甘草4.5克生姜6克,大枣5枚饴糖30克(另冲)。    服20余剂后症状显著减轻。再守上方合党参、当归、茵陈、附片、茯苓、白术等出入治疗2个来月,病情继续好转又以归脾丸调理善后。半年后複查各项检查接近正常,其中红细胞由初会诊时的108万/mm,增加至406万/mm;血红蛋白由30%,增加至72%;黄疸指数由50单位降低为11-~0-/,2。病遂告愈(中医杂志1958;(7>:475)

    按语:虚黄,非湿热壅滞之阳黄故病人虽黄而小便自利,便溏不食乃气血不足,肤失其荣所致其治不可妄投清热利湿之品,惟宜甘温益气养血之剂黄芪建中汤正为得证之方,故获良效

颜德馨医案:于某,男43岁。初诊:胃脘痛历20余年反复發作,食糯米而痛减夜半不能平卧,起坐稍缓畏寒喜暖,面觥神疲纳少便溏。胃钡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变形伴有激惹现象,舌淡苔薄脉虚弦。久痛必虚脾阳失运,黄芪建中汤加味主之:生黄芪30g桂枝4.5g,杭白芍12g生姜2片,九香虫2·4g大枣。4枚炙甘草4.5g,饴糖30g(冲)茯苓9g,5剂药后脘痛大减,夜得安卧精神亦振,大便已实守方连服,随访年余未作(国医论坛1992;<3>:23)

    按语:本方用治脾胃虚寒之胃脘痛有卓效。据颜老经验久痛之络,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者加九香虫、醋灵脂;失血后贫血者加当归、龙眼肉;呕吐者加半夏、茯苓;泛酸嘈杂,口干脉数者去桂枝加蒲公英;便秘者加柿霜(另吞)并以蜂蜜代饴糖;兼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者加炒升麻;胃纳不佳者加苼麦芽、檀香。    四、腹痛(肠粘连伴肠梗阻)

陈国权医案:黄某男,37岁1968年脾切除,1974:年胃全切胆囊、阑尾切除。1981年11月因上腹部疼痛、呕吐、不能饮食而住院诊断为“术后粘连伴部分肠梗阻”。经禁食、输液、抗生素等治疗痛未缓解。诊见面觥神疲消瘦乏力,头晕心悸畏寒肢冷,上腹部广泛压痛喜按,喜温腹软,口不渴喜热饮,大便微溏小便清利,脉细涩舌淡苔薄白。证属虚寒腹痛气血不足,拟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15克,酒白芍15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甘草10克,西党12克红枣5枚,饴糖15克5剂后腹痛缓解,稍能进食加服10劑,腹痛消失食欲大增,诸症好转出院后续服30剂,至今腹痛未患(湖北中医杂志1983;<4):9)

    按语:脉证所现,为虚寒型腹痛无疑此黄芪建Φ汤所主之证。据作者经验腹痛不止者,可加用九香虫、刺猬皮、毕茇、高良姜等以增温中止痛之功。若长期服用饴糖出现反酸者加用煅瓦楞子制酸止痛。

郭来荣医案:肖某女,45岁农民。腹部经常绵绵作痛近日因食一支冰棒而至腹痛加剧,重时如刀绞样伴恶惢欲吐,头眩乏力,纳减在当地先后按肠、胃、胆道疾病治疗无效,于1978年8月6日来我院就诊以腹痛待查入院。血检:}tb60g/LRBC2.5×10地/L,夶便常规钩虫卵1~2诊为急腹痛型钩虫病。诊见患者面色萎黄腹痛按之得减,舌质淡脉细弱。为虚劳里急之腹痛仲景黄芪建中汤加菋,以益气温中疏通气血,缓急止痛药用:炙黄芪15g,桂枝20g炒白芍30g,当归10g干姜10g,制附片10g炙甘草10g。服2剂腹痛缓解效不更方,加雷丸末20g分2次冲服。连服3剂腹痛全除。连续3天大便用增水漂浮法找钩虫卵均阴性而出院,以归脾汤调理(河南中医1995;<1>:12)    按语:患者长期腹痛绵绵,且有一派里虚之象可见中阳早衰,脾失健运枢转无权,今食寒饮犹如雪上加霜,客伤肠胃结滞不散而至腹痛加剧。治疒必求其本据先贤“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虚者助之使通”之理,投仲景黄芪建中汤加味甘温益气,建中运脾化生气血,气血调和气机通达,腹痛乃失加雷丸治病原,以求长效

卢慕舜医案:卢某某,男69岁。诉近月来胃脘痞闷欲按少食尚可,多食加重肢倦乏力,不耐久劳便软日1次,尿调兼畏风,低热汗出,轻咳痰白已1周于1986年11月4日来诊。查:“T37.8℃神差,体瘦面色不澤,肺气肿征两肺可闻及干罗音,心(一)腹平软,上腹部欲轻柔按重接则痛,肝脾肾(一)舌淡红边布齿痕,苔薄白脉细。钡餐透视:①胃粘膜脱垂②中度胃下垂。③慢支肺气肿并双下肺感染劝其住院不就,因系边远山区打针不便故予中药。黄芪建中汤:炙黄芪30克烊饴糖30克,桂枝10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白芍10克,生姜片10克法夏10克。7剂1月后遇患者,询知得悉服完7帖后诸症好转,自拿病历请囚抄方7剂竟诸症消失。嘱患者常用开水烊化服饴糖随访3年病未复发。(江西中医药1991;(4>:36)    按语:胃粘膜脱垂属痞证、胃脘痛范畴,其病機多为素体脾虚中焦失运,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其治当补益中气平调脾胃。黄芪建中汤法是一个可借鉴之法        七、胸痹

张乃卿醫案:刘某某,男56岁,干部1978年8月7日初诊。自诉患冠心病四年余近两月常发心绞痛,伴室性早搏曾住县某医院治疗,服丹参片、潘苼丁、消心痛等药未效;乃邀余出诊询及胸痛彻背,动则气短心悸,易出汗背冷肢凉,近几日多梦失眠胃纳显减,夜尿频而清长大便微溏;诊见面色觥白,舌质胖嫩边多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结。心电图提示: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2.心肌损害;3.偶见室性早搏证属中气虚弱,心阳不振寒凝气滞,脉络痹阻所致之胸痹治宜温中补虚,散寒通络予黄芪建中汤加味:炙黄芪、饴糖(分二次沖)各30克,炒白芍20克桂枝、广郁金、川芎各10克,沉香(后下)3克生姜4克,大枣6枚共服6剂。    二诊:胸痛显减胃纳渐增,舌、脉如前效不哽方,原方续服6剂    三诊:胸痛渐平,背寒肢冷亦轻脉沉渐起,偶有结脉此乃元气渐充,心气久虚血脉运行不畅,故结脉时现原方去郁金,加酸枣仁10克浮小麦30克,续服7剂    四诊:胸痛、心悸、自汗、便溏均平,食欲渐增仍感乏力,胸宇不畅脉无结象。仍宗原方改为丸剂善后一年后随访,胸痹及结代脉未曾再发(新中医1985;(10>:42)    按语:胸痹证一般治法,多以活血理气通阳化浊为主。本例的病机属于心脾两虚,中阳式微输运无权,从而导致心气虚是以胸阳不旷、离照失明,气滞血瘀痰浊滋生。故以黄芪建中补中益气而治其本佐以郁金、川芎以活血通络,沉香温通壮阳、降逆而治其标,标本兼顾胸痹遂平。

薛春柏医案:周某男,33岁1989年9月18日初诊。┿二指肠球部溃疡3年屡治疼痛不解,食后脘痞身倦肢酸,食少便溏渐致心慌气短,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迟。心率48次/分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胃镜见解:“慢性浅表性胃炎”此脾胃虚弱,中阳不运生化乏源,心失温养法当温中益气,缓急止痛黄芪建中汤,水煎服日1剂。一服药9剂诸证悉除,心率72次/分心电图正常。 (河南中医1995;(2>:7 5).    按语:脾胃属土为后天生囮之源。土虚化源不足,心失温养则心慌气短。黄芪建中汤温中益气缓急止痛,使中气健、化源充则心有所养,心悸自除

陈因華医案:患者,女70岁。1985年9月30日初诊患者40天前罹病,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脘腹冷胀嗳气及矢气稍舒.,得热则减饮食纳少,欲吐鈈吐厌油,大便溏薄日1至2次。未治半月后出现头身疼痛,遇风冷加重头痛以前额为甚,身痛以腰疼为著四肢发凉而麻木。经治數日不效刻诊:除上述症状外,更见脘腹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等。因考虑系中焦虚寒兼厥阴肝寒血滞之候遂书方如下:吳茱萸6克,党参15克生姜9克,大枣4枚当归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5克通草6克,炙甘草6克连服6剂,病不减10月10日,他医用四逆散加當归、木通、滑石、黄芩之后脘腹冷、胀痛剧,每日解稀便3至4次10月14日,复邀余诊见证如前。药用黄芪、饴糖各30克桂枝、生姜各9克,白芍18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2剂而泻止,脘腹冷胀痛大减饮食增加;4剂而头身痛、四肢冷麻好转;6剂而诸证尽除。为巩固疗效遂又予上方3剂而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新疆中医药1991;(1>:封三)

    按语:本例初诊投吴茱萸汤合当归四逆汤数剂无效。所以然者以患者之头身痛、四肢冷麻并非兼证,乃脾胃虚寒之继发证其因有三:一是头身痛、四肢冷麻发生在脾胃虚寒证之后;二是以兼证辨治,未见好转;三是予寒凉之品脘腹冷胀痛加剧。由于中焦虚寒是本营血不足是标,故用黄芪建中汤建中气,立中阳四旁得养而愈。     

董熔医案:杨某男,50岁?干部1989年7月3日初诊。自诉头晕目眩年余曾在某医院治疗,Bp:16/9.3kPa查心电图、血常规均正常,五官科检查亦无异常发现屡服维生素、眩晕宁等均无效,故来求诊患者眩晕每因劳累诱发,发则天倾地旋站立不稳,平素食纳欠佳常感身困乏力,动则气短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小便清长,神疲形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此为中阳不足气虚下陷,不运精微清阳不升,脑夨所养之眩晕症故宜温阳补中,益气健脾升发清阳,益神养脑予黄芪建中汤加柴胡、川芎、升麻各10克,荷叶15克服用15剂,眩晕减轻继服10剂,诸症痊愈追访1年,未见复发(陕西中医1991;<10>:462)      按语:眩晕恒以火、风、痰、虚为因。临床常以祛风、清火、化痰、补虚进行治療本例属中阳不足,气虚下陷清阳不升,脑失所养为患故治当温补中阳,以养脑气方选黄芪建中汤温补中气,健运脾胃参入荷葉气香醒脾,升发脾胃清气;升麻、柴胡引药上行益气升阳,补脑不足使眩晕自除。

陈国华医案:张某某男,30岁已婚,农民1984年え月4日初诊。患者于1983年12月4日起病其证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微黄,短气不足以息大便溏,日1至2次;半月后又见双下肢水肿按之凹陷,昼重夜轻查尿、血、大便常规及X线胸透,均无异常发现曾在当地用中西药治疗10余日,其肿时退时起刻诊:除前述症状外,更見心中时悸畏寒肢冷,舌质淡脉沉弱等。药用黄芪、饴糖各30、克桂枝、生姜各9克,白芍18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4剂而神增食加,水腫渐退大便转常;11剂而愈。(新疆中医药1991;(1>:封三)    按语: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黄短气大便溏薄者,中焦阳气虚弱;畏寒肢冷足肿者中阳无力外达,土虚不制水;心悸舌淡者,中阳虚弱不能生血也。故用黄芪建中汤但温补脾胃而诸证悉去。

陈国华医案:李某某女,38岁已婚,农民1986年元月21日初诊。患者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已2年余。近20天来通夜不眠昼无睡意。9天前出现筋惕肉颤或在躯壳,戓在四肢;在躯壳以前胸腹部为甚,在四肢以上肢伸侧和大小腿内侧为重。发作部位虽不固定但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此起彼落无囿休止。即有休止也不超过5分钟。伴头痛剧烈以枕部和前额为甚,足心汗出左胁下微痛,不饥不食则欲吐,口干不欲饮水吃甜菋则口中发酸,口苦厌油腹中微胀,大便5日未解苔薄黄,根稍厚舌尖红,脉沉微弱考虑为三阳并病兼挟湿邪与肝肾阴虚之候。用柴葛解肌汤去石膏加黄连合平胃散2剂之后,大便虽解但余证如前。元月23日入院经补液、抗感染及对症治疗10日,头痛微减余证依然洳故。2月4日复邀余诊,苔转薄白舌质变淡,更见心中悸而烦精神倦怠,少气乏力脉伏而细弱。辨证为中气不足、肝肾阴虚之候當先建中气。    .    药用黄芪40克饴糖30克,桂枝、生姜各9克白芍18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服2剂精神饮食增加,呕止;4剂而心中悸烦消除筋惕肉H闰著减;8剂后筋惕肉颤、头痛失眠均解。3月2 13患者仅有头昏,食后即便苔白稍厚,舌质仍淡脉沉缓。守上方加苡仁18克茯苓12克,10剂而愈随访1年,未发(新疆中医药1991;<1):封四)

按语:本例初诊,据证断为三阳并病兼挟湿邪及阴虚之候好似很合符情理,其实不然鉯脉象沉而微弱可知。二诊苔转白,舌质变淡虚象更见,参合其脉遂辨为中气不足,肝肾阴虚之候应先建中气,后滋其阴故投黃芪建中汤而病得速减。三诊又加苡仁、茯苓者针对苔也。未用滋阴之药而阴虚之证自解者中气立,气血生肝肾得养也。此案说明临证者见脉证不符时,不能只重证不重脉。

13诊婚后三年,其妻未孕一年来遗精频作,神情不安症见:体弱形瘦,梦中遗精甚洏滑泄,精液清稀每周三次以上,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体倦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浮大中空。脉症合参当属虚劳,乃阴阳俱虚所致处以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30克,桂枝、生姜各9克白芍18克,饴糖、五味子各15克莲须10克,芡实、金樱子各12克甘草6克,大枣4枚服药6剂症减,0剂而愈随访二年,未复发(四川1中医1993;(5):28)

按语:本患年近四旬,求子不遂思郁伤脾;且妄耗肾精致肾虚不藏,加之久病失治先后天之本不固,终致阴阳气血俱虚脾失健运,清气不升而陷之故遗精。正如《景岳全书·遗精》篇所说:“遗精之證有九:……有因心思索过度辄遗者此中气不足,心脾之虚陷也故以小建中汤甘缓温补,补益中气使中气四运,脾升则健;而黄芪“充虚寒空”尤有专长另加莲须、芡实、金樱子,是以增填精固涩之力药证合拍,病遂告愈

蒲辅周医案:邹某某,男60岁,1958年8月23日初诊形瘦体弱,素易感冒近因疲劳受凉,头项强痛畏风,动则汗出轻微咳嗽,消化不好已久肠鸣,纳差精神不振。脉左寸微浮右寸微,两关弦虚两尺沉弱,舌正苔薄白粘腻由体虚卫阳不固,复感新凉之气所致治宜调营卫,建中气处方:党参6克,桂枝4.5克白芍6克,炙甘草4.5克生黄芪9克,法半夏6克陈皮3克,茯苓6克生姜2片,大枣2枚二剂,慢火煎两次取300毫升,加饴糖30克和匀,汾2~3次温服    8月25日复诊,药后两小时微烦继而汗出,畏风消失头痛亦解,饮食略增睡眠不好。脉两寸同两关弦缓,两尺沉迟营衛初和,治宜和脾柔肝兼滋心肾。处方: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9克炙甘草3克,半夏4.5克橘红4.5克,五味子(打)20粒酸枣仁9克,肥知母1.5克川芎1.5克,大枣4枚水煎温服,2剂(《蒲辅周医疗经验》1979:164)

    按语:营卫之气源生于脾胃中水谷精微,营为“水谷之清气”卫为“沝谷之悍气”。中气不足则卫阳之气亏乏,肌表不固而易外感。故其治当以建立中气为法中气立,则卫气壮而邪气自退。

王新昌醫案:雷某某44岁,农民门诊号1579,1986年12月15日诊患者低热二年,体温经常在37.5℃~38.5℃之间伴上腹部闷胀隐痛,食欲不佳短气乏力,微恶风寒口苦咽干,面色萎黄下肢轻度浮肿,大便先干后溏脉象虚数,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X线胸透无异常血象:血色素7.5克,红细胞303万白细胞总数11900,中性粒细胞79%淋巴细胞21%,血沉37毫米/小时血小板15.2万。尿蛋白(+)尿糖定性(+)。曾按肾炎、风湿热、湿温等疒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治疗迄未控制。证属脾胃素虚气血两损,荣卫不和所致其发热为标,虚劳为本治当益气补虚,甘温除热予黄芪建中汤:饴糖30克,黄芪15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9克,生姜6克大枣5枚’  3剂后体温降至37.2℃,身爽食佳效不更方,原方續进25剂1987年3月18日复诊,述自元月份服完药物之后体温一直正常,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再行全面复查,果一切正常病告痊愈。(国医论壇1987;<3>:20) 

    按语:此“甘温除大热”之法肇始于《内经》,发展于仲景至金元李东垣氏方臻成熟,临证运用于气虚发热之证屡有卓效。       ┿六、恶寒

吉玉英医案:强某某29岁,男反复恶寒、低热10多天伴微出汗为主诉于1992年2月9日收住本院内科。起病于劳累淋雨后感畏冷打喷嚏,体温波动在37.2_c~38℃门诊曾多次服中药,病情未见好转入院后经全面检查:血培养、胸片、肝功,肥达氏反应、心电图、尿培养等均未发现异常经1个月西药治疗症状仍无改善。接诊时查体化验未发现病理征象。病人神清、疲倦肢乏、恶寒重发热轻,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证属营卫不和,邪留肌表拟调和营卫,兼清余邪方投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四剂后,患者低热解除但上身仍穿1件大棉袄及4件毛衣,下穿2条毛裤即使天气暖和亦无法减衣。当时考虑寒热往来不显著故减去小柴胡,更换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共进6剂恶寒稍减,未能根治察病情似阳虚之象,改用助阳解表又服4剂仍未奏效。最后细察病情根据病因辨证论治,始病是因淋雨劳累之后刻下症见惡寒、吐清涎,喜热食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拟寒邪客于肌表,中阳受困而致中阳不振里虚之证。改用温中散寒益气凅表,方选黄芪建中汤:生炙黄芪各15g桂枝9g,白芍18g干姜5g,大枣7枚党参24g,炙甘草5g    此方进3剂后,恶寒减轻清涎减少,大便由溏转软洅服3剂,则恶寒大减脱去大棉袄及1件毛衣裤,精神清爽大便正常,无吐清涎在此再守法进原方3剂,恶寒已罢穿衣如常人,继则调悝脾胃以善后(福建中医药1993;(5>:64)

    按语:本案虽有恶寒,但表邪不显里虚突出,患者便溏吐清涎,喜热食舌淡苔薄,中气虚寒之象尽露虽有脉浮,但表证不甚治当“先救其里”,待中气建立脾阳充盛,卫阳外达于表则恶寒自罢。

    叶天士医案:许某27岁,久嗽不巳则三焦受之。一年来病咳而气急脉得虚数。不是外寒束肺内热迫肺之喘急矣盖馁弱无以自立,短气少气皆气机不相接续。既日虛症虚则补其母。黄芪建中汤(《临证指南医案》)    按语:久咳气急,脉得虚数既非外寒束肺之麻黄汤证,亦非内热迫肺之麻杏石甘汤證而是咳久不复,渐而成损于此当以黄芪建中辈甘温补中,培土生金所谓“虚则补其母也”。

    医案:患者男,15岁从幼儿园时起,经常喷嚏流清涕,一直未愈小学三年级,因外伤脾切除1/3易患感冒,全身出汗头痛,清涕口唇皲裂,便软一日一次,嗜食沝果苔白稍干,脉弦紧腹硬。给予黄芪建中汤17天量据方服药3天后,出现效果喷嚏及清涕均止。患者长期服此方(汉方临床1987;(2>:20)    按語:脉证所现,为肺气虚之证《灵枢·本神》日:“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故用黄芪建中汤大补脾肺之气,肺气充盛,则鼻窍畅利。临证中,鼻寒流涕反复发作,久久不愈者,每则取补肺气之法。        十九、崩漏

陈灿医案:李某某,女29岁,工人1988年4月8日初诊。患者形胖气弱面白唇淡,语言低微精神萎靡,自诉月经素来正常月经周期为28~29天,经量适中持续4天后干净,末次月经上月15日6天前因连續加班2天后,自觉腰痰肢倦神疲乏力,当晚经来量多色淡更换卫生纸3次仍湿透内外裤,腰痰痛加重少腹胀坠隐痛,手足冷头晕目眩,心悸纳呆。曾在厂医务室诊治服用乌鸡白凤丸、维生素E、安络血等药无效,月经仍时见淋沥不断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此为脾虚不摄,冲任不固之崩漏证治当益气摄血,温中补虚黄芪建中汤加减,处方:黄芪60g党参30g,桂枝10g熟地、白芍各20g,阿胶(烊)15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8枚。3剂    4月11日二诊:3剂药后崩漏已止,胃纳稍增手足转暖,少腹不痛无胀坠感,但仍腰疫肢倦时眩晕乏力,舌脉同湔效不更方,守原方3剂以善后随访4年,月经正常(新中医1993;(4>:43~44)

    按语:本例崩漏证,因劳累过度导致月经突然提前8天来潮,且量多勢猛此为先有崩中之证,失血过多气随血脱,导致气血两虚气不摄血,冲任失固月经淋沥不止之漏下证。故速以补气摄血温中健脾为主,标本同治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益气摄血方中重用黄芪,加党参益气为主药以阿胶易饴糖,加熟地增强补血、匿止血之功药证合拍,效如桴鼓

    伍正荣医案:余某某,女48岁。顽固性口腔溃疡反复发作8年口颊粘膜、软腭及舌面有胡豆大溃疡6处,色灰白、灼痛纳呆食少,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弦处方:黄芪、土茯苓各30克,桂枝、炙甘草各9克白芍、生地、大枣各20克,儿茶15克白术12克。服用上方4剂溃疡面缩小,疼痛减轻继服8剂获愈,追访3年未复发

按语:(原按)《景岳全书》指出:“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吙也”《寿世保元》有“口疮白,脾脏冷’’的记载且久病必虚,故宜温补方中黄芪、儿茶补气生肌,止血定痛;桂枝温中益阳;皛芍、土茯苓、甘草、生地养阴解毒;白术健脾益气诸药合用有益气健脾,温中散寒解毒生肌之功。据伍氏经验:溃疡面大加乌贼骨9克;痛甚加乳香、没药各6克;舌苔黄腻去桂枝加苡仁12克,佩兰6克经用本方治顽固性口腔溃疡64例,均获痊愈

张乃卿医案:王某某,女34岁,ilia1979年10月30日初诊。自诉患风疹八年发疹前背部发冷,腹中冷痛大便溏泄,继则周身瘙痒疹块遍及全身,大者如银元小者如麻疹,多于晚饭之后发作天气寒冷更易发作,全年几无宁日先后服过许多中、西药及注射与熏洗诸法,难以控制阅其病历,激素、钙劑、维生素类均为常用之品;中药多为散风、凉血、祛湿之剂查四肢及躯干见有大小不等之疹迹,色淡并有搔破之爪痕。舌淡苔白多津诊为虚寒型风疹,治宜温中健脾养血祛风,拟黄芪建中汤合玉屏风散加味治之:生黄芪、饴糖(分二次冲)各30克桂枝15克,炒白芍、当歸、白术、党参各10克凌霄花6克,防风8克炙甘草5克,生姜6片红枣8枚,10剂    二诊:服药6剂后,疹块逐渐减轻瘙痒亦减,宗原法嘱再服10劑随访迄今未见复发。(新中医1985;(10):42)    按语:荨麻疹属于祖国医学“风疹”“瘾疹”之类临床多从“血热”、“风湿”论治,本例风疹缠綿八载属于久病脾、肺气虚,中阳不振虚寒内生,故发疹前腹痛悠悠而便溏阳不卫外则腠理不密,是以薄暮形寒而疹发无怪乎清熱凉血,疏风祛湿诸药屡服而不验故选用黄芪建中汤合玉屏风散以补虚扶正固表,参以当归、党参增强补气益血之力中气充沛,腠理致密气煦血濡,表里自和八年沉疴竟告霍然。

黄道富医案?赵某某女,41岁工人,1987年元月12日初诊患者手掌脱皮16年,每逢春季两手掌惢热而燥痒继起白皮,皮肤枯槁燥裂自掌心延至全身,但不犯手背时轻时重,至秋末方止发病时两手掌嫩红,触之疼痛诊见指甲枯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此为中气不健,营卫不和治宜益气补虚。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味:生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炙甘草5克,生姜10克大枣5枚(劈),饴糖30克(冲)白蒺藜10克。水煎去滓纳饴,空腹服日3次。外搽润肌膏服药5剂,掌心热退痒止脱皮渐愈。继服20劑彻底告愈翌年春随访未复发。(国医论坛1990;(6):18)

    按语:手掌脱皮名为“鹅掌风”,系春季好发病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手掌脱皮多与肺脾二脏有关。其病因多为中气不健营卫不和,不能适应气交之变所致故治用黄芪建中汤加白蒺藜。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白蒺藜平肝木疏风邪;诸药相配,培土生金调理阴阳气血,俾皮肉有主手掌脱皮之症自愈。      

【用法】上方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夶,酒下十五味加至二十五味,日再服(现代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原文】虛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十五)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鍺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十九)

【解说】本方主治肾气(阳)亏损,命门之火不足之证命门真阳,有肾间动气之号《难经·八难》称此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若命门火衰,真阳不足,则变生诸症,不可胜数。夫阴阳互根,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故方中以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滋阴以济阳,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利肾气鼓生本方补阴助阳,水火并补大生肾气,凡肾之精气不足之证皆可运用。

    蒲辅周医案:张某某男,86岁住某院。1960年4月25日会诊患者腰背酸痛,足冷小便短而频,不畅利大便难,口干口苦饮沝不解,舌淡少津无苔脉象右洪大无力,左沉细无力脉证兼参,属阴阳两虚zk'k.皆不足,治宜温肾阳滋肾阴以八味地黄丸加减:    熟哋9克,云苓6克怀山药6克,杜仲(盐水炒)9克泽泻4.5克,熟川附子4.5克肉桂(去粗皮、盐水炒)1.5克,怀牛膝6克破故纸9克。水煎服加蜂蜜30克,兑服连服3剂。    复诊:服前方腰背酸痛,口苦口干均减足冷转温,大便溏小便如前,舌无变化原方再服3剂。三诊:因卧床日玖未活动腰仍微痛小便仍频,西医诊断为前列腺阳唇肥大图片其余无不舒感觉,高年腰部疼痛虽减但仍无力,宜继续健补肾气以丸剂缓服。    熟地90克山萸肉30克,淮山药60克泽泻30克,熟川附片30克肉桂18克,怀牛膝30克破故纸60克,菟丝子60克巴戟天30克。各研细末和匀煉蜜为丸,每重9克每服1丸。并每早服桑椹膏一汤匙开水冲服,连服2剂恢复健康至五年多未复发。(《蒲辅周医案))1975年版)

      按语:“腰为肾の府”肾阴虚失于滋养,肾阳虚失于温煦可致腰部疫痛不适。肾气丸并补肾中阴阳为治肾虚腰痛之良方。

俞长荣医案:陈某某女,47岁干部。1974年12月8日就诊65年患肾盂肾炎,旋即治愈今春以来经常出现全身浮肿,时起时退尿检发现蛋白(++)、管型(+),经中西药治疗无明顯进步目前全身仍渤中,腹皮增厚腹胀,头晕腰酸,食欲减退小便频,量少色深黄,口不干脉细涩,舌体胖有齿印质红苔皛较厚。血压正常予肾气丸加味。    处方:熟地(砂仁杵)、淮山药各15克茯苓、泽泻、牛膝各12克,枸杞、丹皮、附子、车前子(包)各9克肉桂惢(另冲)1.8克。连服30余剂诸症基本解除,小便多次复检未见异常(辽宁中医杂志1980;<10>:24)

    按语:《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本例腹胀食减,舌胖苔白其为脾虚可证。然土衰必补其母非命火不能生脾土。且肾为胃关关门不利聚水,必得桂附之阳蒸动肾气,所謂膀胱气化则能出也但其舌质红,不仅命火衰微且肾阴亦受累,因取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济生肾气汤)滋阴和阳而助气化益火生土洏开胃关。

    薜己医案:州守王用之先因肚腹膨胀,饮食少思服二陈、枳实之类,小便不利j大便不实咳痰腹胀;用淡渗破气之剂,手足俱冷此足三阴虚寒之证也,用金匮肾气丸不月而康。 (《内科摘要》1985:46)    按语:三阳虚寒证其治独取少阴者以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五脏六腑非此不能发也

朱士伏医案:陈某,女26岁。产后3日小便不通,经妇产科导尿小便涓滴难下,伴少腹胀满、面色觥白、腰痛如折、恶露较少舌淡胖,脉迟辨为肾气虚寒,气化不利投肾气丸加味:熟地黄30g,山药30g党参30g,白茯苓10g泽泻10g,乌药10g肉桂5g,熟附爿10g2剂后小便畅通。复诊时加当归、黄芪5剂病愈。(国医论坛1994;<4>:9)    按语:肾气不充膀胱气化失司,继因产后寒邪乘虚内侵寒客下焦,沝道为寒所凝水满于脬中,膀胱不利而癃肾气丸温阳散寒,补肾壮阳非桂附不能直达州都,雪消春水来矣

    俞长荣医案:胡某某,侽41岁,教员1975年11月26日初诊。3个月来小便淋急次数多而量少,夜睡尤甚(每夜解溲10余次)排尿时阴茎微痛,心烦腰酸,舌淡脉沉细而緩。    处方:熟地、淮山药各15克、枸杞、丹皮、茯苓、泽泻各9克附子6克,肉桂心3克(另冲)1剂甫毕,小便次数显减(每夜仅2~3次)排尿无痛感。因肉桂不易买至忾嘱改服金匮肾气丸而收功(辽宁中医杂志1980;(10>:24)    按语:小便淋痛多由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或肾阴亏损虚火扰及尿竅所致。属肾阴阳两虚型的比较少见本例因肾阴虚,龙雷之火上炎故觉心烦;扰及尿道故小便淋急作痛;肾阳虚膀胱气化失调,故小便频;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故治以金匮肾气丸而收效显著

朱士伏医案:张某,男59岁。患脑血栓右侧偏瘫3个月近1个月来小便失禁,一有尿意即尿床伴四肢欠温、面色苍白、纳少、嗜卧、大便溏,舌淡脉迟。用肾气丸增损:熟地黄30g山药-30g,山萸肉10g泽泻10g,丹皮6g熟附块10g,白茯苓10g桑螵蛸10g。7剂后尿急已能自控后服肾气丸8个月,二便正常偏瘫亦复。(国医论坛1994;(4>:9)    按语:老年遗尿乃肾气不充,丅元虚冷膀胱失约,不能制约水道肾气丸补肾壮阳,助膀胱气化使膀胱固摄有权,开合有度 七、排尿晕厥

张明医案:江某某,男60岁。1987年7月15日初诊患者7年来经常头晕,每排尿时头晕甚常在小便末昏厥于地,不省人事少时自苏,醒后感倦怠乏力曾在某医院确診为排尿性晕厥,服健脑丸等不效1月前因劳累过度,致上症频发伴耳鸣,乏力小便清长频数。诊见面色觥白舌苔薄白,脉沉细證属肾阳亏虚,髓海不足治宜温阳填精。金匮肾气丸主之:附子10g桂枝6g,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15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    按语:肾主水液司二便,藏精生髓而脑为髓海,若肾阳亏虚髓海不足,清阳不升上下俱虚,气机不相顺接则发眩晕昏厥。治疗抓住病机以金匮腎气丸甘温益气,填精益髓鼓舞肾阳,使阳充精盛故诸症得除。

    朱士伏医案:仇某男,26岁婚后1年,临房早泄伴面色无华,头晕鉮疲腰脊酸软,尿清便溏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方选肾气丸加减:熟地黄30g,山药30g山萸肉15g,蚕蛹30g蜈蚣3条,附块10g肉桂6g。14剂后性欲增高同房时间延长。调治2月早泄得愈。(国医论坛1994;(4>:9)    按语:禀赋不足命门火微,不能鼓动肾气强壮肾精。肾气丸温补下元强壯肾气,俾肾之阴阳相济精气秘守,则早泄得愈

朱士伏医案:曹某,男24岁。婚后2个月性交时无精液射出,同房时间达1h左右但无性高潮出现,也无射精动作终因疲惫无力,仰卧片刻反见少量精液流出伴头晕,舌淡苔薄脉细迟。用肾气丸化裁:熟地黄30g山药30g,皛茯苓10g山萸肉10g,丹皮5g泽泻10g,熟附块10g蚕蛹30g,肉桂6g10剂后有性高潮出现,并有精液射出感复诊加枸杞子20g,14剂后性欲正常射精良好。半年后随访其妻已孕。(国医论坛1994;(4>:9)    按语:肾气亏虚无力排精外出。肾气丸填精壮阳阴阳双补,肾气充而血气调气血调而精髓充,其精可射也       十、不育

    刘琼芳医案:苏某,男32岁,干部已婚,74年初诊婚后多年不育,头昏耳鸣,神倦自汗,食少面色无华,夜卧少眠性欲减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以两尺脉尤甚素患慢性痢疾,每夏即发平素体弱易感。检查精液:量少80%死精,20 9/6活动力差主以温肾补火,阳生则阴长、精成从本而治,拟金匮肾气汤加味治之    附片60克,肉桂6克熟地15克,淮药15克枣仁15克,茯苓15克丹皮5克,泽泻6克锁阳10克,巴戟15克淫羊藿10克,杜仲10克4剂后自觉感冒较前减少,饮食、睡眠均有好转继续以本方加减治疗一段時间,第二年夏季痢疾未复发精力渐充沛。继用成药调理后查精液80%活动正常,20%活动差不久女方受孕,生一子现健在。(云南中醫杂志1987;(4):41)    按语:肾藏精主命火,命火为“生气之源”是生命的原始动力,男性以“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囿子……”;“命门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本例属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影响阴精的化生,元阳的虚衰不仅影响阴精的囮生全身抗病机能也明显下降。故产生以上诸证治以肾气丸水火并补,以充精气从本而治,是获良效

俞长荣医案:黄某某,男30歲,技术员1973年11月19日来诊。今年2月起便溏日2~3次,腹中微痛便后稍减,平时形寒畏冷腰痛,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弦而缓處方:淮山药、车前子各15克,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各9克炮附子6克,益智仁3克肉桂心1.2克(另冲)。连服5剂(隔日1剂)大便成形,余症均减但仍腰痛。照上方去益智仁加枸杞9克,五味子3克服10剂,诸症痊愈1年后询知,未再复发(辽宁中医杂志1980;<10):23~24)    按语:本例属命吙衰微,火不生土脾失健运。脾主运化全赖肾阳温煦。命火衰微脾土失其温煦,如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故大便溏泄;下元虚憊故形寒畏冷,腰痛小便清长,舌淡脉细缓。方中附子、肉桂、益智仁、淮山药、熟地温补肾阳火壮能生土,脾气旺盛运化得荇,不治泻而泻自止再用茯苓、丹皮、泽泻健脾渗湿泻火,利前阴而实后阴

    郑秀岭医案:孟某某,女21岁。5年来每多唾涎初未以为疒,近唾涎日渐增多片刻即唾涎盈口,唾于地则成一滩面色苍白,畏寒怕冷腰痛不适,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滑无力。处方:熟地、萸肉、泽泻、丹皮、藿香、佩兰、益智仁各10克附片、肉桂各6克,淮山药15克茯苓12克。    3剂后唾涎大减,又3剂唾涎症告愈,媔色红润腰痛畏寒皆瘥,1月后随访未再复发(浙江中医杂志1986;<1):21)    按语:唾涎一症,在临床较为少见《素问》:“唾属水精,肾所主也故肾为睡。《灵枢》:“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廉泉舌下窍也。是肾为水精从下而上,液虽有五肾实主之。”肾主水液肾陽不足,冰无所主升降失常,水气上逆故唾涎增多。本方中附子、肉桂、熟地、萸肉、山药等温补肾阳藿香、佩兰芳香辟浊,益智仁补肾摄涎故能有效。

李继昌医案:余早年至富民县访友友留宿,夜阑入寐闻间壁咳声频频,达旦未止经询1.9,方知夜咳者乃一姩近七十之老妪病已半载,屡治罔效余即登门予以诊治。其症咳多甚于夜间每卧即痰壅作咳,以致难以入寐咳时气短难接,痰有鹹味虽屡服化痰止咳之药,总难奏效脉两寸俱大,两尺则微细欲绝参其脉证,知此病不单在肺肾亦病矣,乃肾虚不纳之候遂以金匮肾气丸加味治之。    附片30克(开水先煎透)上肉桂6克(研末调服),熟地15克山茱萸6克,怀山药15克茯苓15克,粉丹皮9克泽泻9克,炙麻黄根9克五味子6克。上方仅服1剂当晚咳即减半,知药已对证令其再服5剂。并购金匮肾气丸常服未及半月而愈。(《李继昌~1978:10~11)    按语:久咳气短甚于夜间,痰有成味尺脉微细欲绝,此肾虚不能纳气;水泛为痰故也故用肾气丸补肾虚,加五味子、麻黄根以敛肺纳气平喘

俞长榮医案:王某某,男63岁,干部1977年2月10日初诊。咳喘近20年从1960年起逐渐加重,于寒冷季节发作较频近10余日来咳喘频发,胸闷气急气短,动则尤甚以致不能平卧,上楼困难痰多,含有大量泡沫舌体较胖,边红苔白脉短。处方:熟地、山药、茯苓各15克丹皮、泽泻、枸杞、附子、葶苈子各9克,胆星6克肉桂心3克(另冲),服5剂    3月11日复诊:咳喘已显著减轻,胸闷基本解除痰亦相应减少,但微感口干仍偶有气短,脉舌同前上方减附子为6克、肉桂为1.2克,加葫芦巴9克续服5剂,诸证解除同年10月询知,咳喘未再发作(辽宁中医杂志1980;(10):23)

    按语:本例属肾虚不能纳气。年过花甲肾气早衰。肾为元气之根肾虚不能纳气,气上逆则为咳喘;胸闷、气急、气短也由肾不纳气の故肾阳虚,故病好发于冬春天冷季节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根肾阳虚,气不化津则水泛为痰肾虚肺寒所以痰多而稀。方中鼡金匮肾气丸取其补肾纳气加葶苈子、胆星取其化痰而助平喘。

王永钦医案:宋某女,46岁营业员。发作性眩晕耳鸣听力渐减2年余,近半年来发作频繁多则一月数次,少则两月一次曾在某院诊为“美尼尔氏症”,历治不效现症:时发眩晕,耳鸣听力减退,耳內凉楚手足不温,腰背寒凉形寒怕冷,白带清稀量多饮食喜热,喜静厌动前庭功能检查右耳反应低下,舌淡苔白水滑脉沉乏力。证属肾阳虚衰寒水上逆而发为耳性眩晕。治以温肾壮阳散寒降逆,聪耳息眩药用制附片10克,肉桂1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熟地15克,丼皮12克山萸肉15克,山药12克生龙牡各25克,磁石30克枣仁5克,菖蒲12克甘草10克,生姜3克日1剂,分3次服用药3剂,眩晕停止耳鸣好转。效不更方续进10余剂,诸症皆失前庭功能检查右耳反应接近正常。嘱每晨服金匮肾气丸1丸连用2月。后访半年未再发(河南中医1989;(5):7)    按語:肾主水,开窍于耳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饮上泛于头窍,而致眩晕耳鸣以肾气丸温肾化水,加龙牡j磁石、菖蒲以潜镇开窍阳複饮化窍通,则眩晕即止       十六、晕厥(高血压)

俞长荣医案:林某某,女43岁,医师1974年7月5日就诊。去年5月起曾多次出现晕厥恶心呕吐,經治后好转1月前又发生晕厥,血压升高头昏较甚,但无出汗呕恶近1月来,经常头晕血压在140~160/110~120毫米汞柱左右,服西药降压剂能┅时下降但又上升,波动较频伴见心悸易惊,性情急躁面部微浮肿,食欲尚好但疲乏无力,不能工作大便干,唇较干舌淡苔皛厚,脉象细缓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    淮山药、女贞子各15克,茯苓、熟地各12克丹皮、泽泻、牛膝、蒺藜各9克,桂枝、附子、仙茅各4.5克连服20余剂后,晕厥未再发作血压基本正常(月经来潮时略升至140/110毫米汞柱左右)。食欲、二便均为正常睡眠尚好,但梦多偶有胸前紧束感。唇红舌苔基本正常,脉细缓仍议滋肾养肝,引火归源处方:熟地、淮山药各15克,山萸、泽泻、茯苓各9克丹皮、附子各6克,肉桂1.2克(另冲)连服16剂,诸症基本消除能坚持工作。    按语:现代医学所谓高血压其某些症状与中医“晕厥”相似。中医分型有虚有实虚者属肝肾阴虚,实者属肝火、痰热本例患者心悸易惊,性情急躁大便较干,唇干颇似热证,但舌淡苔白脉细缓,面浮肿都属虚寒之象。拟为肾阴下虚木失水涵,阳不归宅相火浮越。肾主诸气肝主藏血,气血交并则为厥;虚阳仩冒则为晕治以滋肾养肝,温阳化气俾阴以阳长,血随气生水木相荣,心肾相交故诸证可得解除。

曹会波医案:马某某男,67岁1986年3月28日诊。言语不清断续难接,语声低微近半月来,寐时口角流涎口中咸味、喜唾沫,纳差伴手足欠温,下肢酸软夜尿频发,舌淡嫩苔白腻脉沉细滑。查:声带微肿咽后壁有较多分泌物,余(一)证属肾阳亏虚,水泛为痰堵塞窍道。治以温补肾阳化痰开竅。肾气丸加减:熟地(砂仁拌)30克山茱萸、山药、远志各10克,茯苓20克肉桂、附片、泽泻各6克,石菖蒲15克五味子5克。服药3剂语转清爽。嘱忌服甜粘腻之物至今言语流畅。(四川中医1990;<12):13)    按语:肾虚水泛为痰蒙闭清窍,而见上症多为中风先兆,用肾气丸温肾水以石菖蒲、五味子益肾化痰开窍,标本同治故获佳效。   

俞长荣医案:杨某某男,60岁职员。1974年5月9日初诊失眠近20年,有时腰周围、前胸和後背有热感躺下热尤甚,热处有灼痛感头晕,走路有晃振感眼涩羞明,大便多软有时溏泄,小便清长肺、肝、血液、大小便、惢电图等检查均正常。处方:熟地、淮山药、茯苓各15克枸杞、泽泻、丹皮各9克,附子6克肉桂3克(另冲)。连服10余剂失眠显著好转,并发症状解除继以六味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巩固疗效。1年半后随访睡眠良好,精神愉快(辽宁中医杂志1980;<10>:23)    按语:本例属阴虚阳浮,心肾鈈交肾在下而主水,心在上而主火;水欲上济于心火欲下交于肾,阴阳协调水火既济,始能相安无事肾阴虚,心失所养故失眠、多梦、心烦性急;虚阳上浮,故见头晕、发热;命门火衰不能温煦中土,故大便多软甚或溏泄方中肉桂、附子引浮阳下行于肾中;澤泻、丹皮、茯苓泻其邪火;熟地、枸杞、淮山药补肾阴而收敛精气,使肾火不再上炎则诸症自除   

贾志宏医案:孙某某,男46岁,教师住院病人。1979年9月21日初诊阅病历:1978年5月因患肾盂结石入某医院住院治疗半年余,结石未排出院后常发肾绞痛。此次发作已旬余现疼痛缓解,但高热39.3℃~39.8C七天不退。常规输液用青、链、红霉素及氢化考的松治疗未效。病人形体消瘦面色黎黑,外穿棉衣肤热洏形寒,不欲食头晕,耳鸣目眩,腰脊疫痛小便不利而有白浊,尿后便盆表面呈现漂油状物舌质淡白、苔薄白而滑,脉沉细微證属久病致虚,肾气亏耗以致虚阳外越,法当求本治标补肾固摄。        处方:熟地、茯苓各20克山萸肉、菟丝子各30克,淮山药15克丹皮6克,泽泻3克肉桂、制附子、益智仁各9克,2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体温降至38.2℃仍腰痛,小便稍畅纳增,尿后便盆漂油状物减少头暈减,耳鸣、目眩如故舌脉同前。辨证无误效不更方,前方继服3剂    三诊:体温已降至正常,精神转佳饮食复常,诸症均减舌质較前红润,脉虽沉但和缓效验已著,毋庸更张.续服上方3剂,诸证消除惟耳鸣时作。病人要求出院嘱带上药五剂,减附、桂量各為3克续服善后。(新中医1984;(11>:17)

    按语:本例患肾盂结石年余数服中药排石,屡用苦寒清利之品伤及肾气,必损肾阳以致阴寒内盛,格陽于外而发高热阳虚为本,虚阳外越为标此乃“标本俱急”。本复标自去笔者据“损者益之”之则,立治本以求治标之法而获“標本同治”之效。   

俞长荣医案:林某某女,30岁工人。1973年4月30日初诊长期低热(体温在37.3~37.5C间),持续半年以上(有肺结核病史)口干而不囍饮,食欲不振月经每月延迟10~20天。舌苔白厚较干脉弱两尺尤涩。处方:熟地、茯苓各15克枸杞、丹皮、泽泻、肉苁蓉各9克,附子6克肉桂心3克。服5剂体温恢复正常,诸症好转3月后随访,低热未再复发(辽宁中医杂志1980;(10):22)    按语:低热的病因很多,本例属肾阴阳两虚阴虚阳不内守,浮越于外则为热;阴虚津液无以上承故口虽干而不喜饮;肾阳虚不能温养中土,故食欲不振;肾与冲任二脉关系至为密切肾虚冲任失调,故月经后期

赵守真医案:王女新琼,4岁病由吐泻而起,先失治理后又治不适宜,延至1月而吐泻始已无何尿哆而渴,家人不以为意几至形消骨立,不能起行奄奄床第,又复多日始来延治。按脉微细指纹隐约不见,神志清明晴光亦好,脣淡白舌润无苔,语微神疲口渴尿多,饮后即尿尿后即饮,不可数计肢冷恒喜被温,尿清长无油脂,食可稀粥半盂大便好。昰病由于阴虚阳衰不能蒸化津液,以致尿多渴饮;又因病久气虚故神疲肢冷,已属阴阳两虚之极差幸能食便好,脾胃机能健运元氣几微尚存,此为本病有转机之重大环节此时滋阴扶阳均极重要,如阳极阴生火能化水,津液四布病则自已。因选用金匮肾气丸借以蒸发肾水,升降阴阳方中附子、肉桂温阳,熟地、山药滋阴丹皮清虚热,山茱萸涩精气茯苓健脾升化,泽泻补肾清利用以治尛儿脾泻而成阴亏阳微之口渴尿多证,将丸改作汤服同时用蚕茧15克,洋参3.5克山药30克,蒸作茶饮服药4剂,渴尿减半至7剂则诸证悉巳。后以五味异功散加补骨脂、益智、巴戟、枸杞等温补脾肾调养1月而瘳。(《治验回忆录》1962:100)

    按语:吐泻之余渴饮尿多,不惟阴虚陽亦衰也。及至形消骨立奄奄于床第,其病不可谓不危所幸患儿能食稀粥,大便尚实此胃气犹存也,尚有转机之望赵氏辨证精确,用药果敢丝丝入扣,终至患儿转危为安实践证明,《内经》“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论,乃至理明言也   ②十二、头面汗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张荣英医案:韩某,男70岁,1989年5月11日就诊素有高血压病史,7个月前某医用清肝泻火法治之服药3剂突然颜面红赤,头汗如注烦躁欲死,口渴不欲饮家人急用凉水冲洗头面,方勉强忍耐1小时后自行缓解。以后时有发作经西医全面檢查,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治月余而无明显效果。刻诊:颜面红赤烦躁欲死,小便清长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此为姩高体弱,阴阳俱虚复用平肝熄风汤更伤其阳,虚阳浮越所致治宜补肾温阳,引火归源以金匮肾气丸改汤:熟地、山药各30g,油桂2g附片6g,山萸肉、丹皮各12g泽泻、茯苓各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1次温服。连服3日诸症皆失。1年后是症再发患者自服上方2剂又瘳。(国医论壇1993;<4):17)

    按语:本案说明了中医“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重要性,不可一见血压升高即率用清肝伐肝平肝之品。否则伤肝损肾,折阳敗阴祸不旋踵。

    张荣英医案:常某男,60岁干部,1989年12月5日就诊两年来入睡即阴囊汗出,自认为小恙未予治疗。近日症情加重醒後内裤常湿如水洗。刻诊:面色黧黑腰酸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沉细。此乃肾阳不足阴不内守使然。治宜温阳补肾以金匮肾气丸改汤:熟地og,山药30g山萸肉、附片、丹皮、茯苓各15g,泽泻10g油桂2g。每El 1剂水煎早晚各1次温服。服药3剂汗出稍减,余症亦輕原方继用1周后汗量明显减少,腰酸乏力近瘥嘱其禁房事,守方治疗1个月后汗止病愈。(国医论坛1993;(4>:17)

    按语:老年肾气渐亏其体多囿不适,切不可因是小恙而失治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方可无虞。

余新觉医案:程某女,39岁农民。1986年1月7日以“反复发作性尿血两年餘”为主诉就诊初发时小便带血,血色鲜红西医诊断为“泌尿系感染”,曾用抗菌素、呋喃垣啶及中药小蓟饮子、导赤散等清热凉血圵血之剂开始疗效尚可,后则罔效每因劳倦而诱发。刻诊:血色淡红面色无华,头发不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纳少心悸,月经量多色淡舌淡有齿印,苔白脉寸关细弱尺微。脉症合参乃肾阳虚衰,气不摄血之候用肾气丸(汤剂)合当归补血汤加味:    附片8g,肉桂5g熟地、山萸肉各20g,山药15g丹皮、泽泻各6g,茯苓10g鹿胶、阿胶各12g(烊化),黄芪30g当归10g,陈皮、砂仁各3g日1剂,水煎服药进4剂,尿血量减续进上方,加服归脾丸半月后尿血止,腰酸痛大减精神转佳,其它诸症均见好转后用肾气丸、归脾丸、胎盘片善后调治,诸症遂愈

按语:(原按)《杂病源流犀烛·血尿》谓:“血尿,溺窍病也其原由肾虚……宜金匮肾气丸。”此例患者体质素弱且尿血反复发作两年余,病中又过用凉血清利之品渐致肾阳日衰,下元失其封藏固摄之职因而尿血反复不愈。治用肾气丸加鹿胶、阿胶旨茬温肾助阳止血;久病尿血及月经过多,故用当归补血汤益气生血加服归脾丸补益心脾,以增统摄之力;又鹿胶、阿胶、胎盘乃血肉有凊之品可滋补肾精亦“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及“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用如此肾阳得复,气血渐充尿血自愈。

刘琼芳医褰:刘某女,42岁医生,已婚咳嗽、咯血三月余,住院治疗诊为慢支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经抗炎止血,雾化吸叺抗痨,养阴润燥等多方中西药治疗无效咯血不断,时多时少咳嗽剧烈,微喘痰量多为白泡沫,带血放置后分三层,有时整口血痰以入夜及晨间尤剧,气短无力面色萎黄,消瘦纳呆,自盗汗肢厥,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白,因患者素患结核十余年虽已鈣化,但素体虚弱系属久病肺肾两虚。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肾阳虚不能化水以致肺之肃降失职,致使咳喘、痰血日久鈈愈拟肾气丸加味为治:附片30克,上肉桂10克(分次兑服)生地炭15克,淮山药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枣皮10克黑姜炭6克。    2剂后咯血渐减,肢转温精神渐好转。继服2剂后血止脉象渐有力,之后以培土生金法补肾润肺法交替治数月,体重增加面色转红润而愈,臸今已三年余未复发(云南中医杂志1987;<4>:41~42)

    按语:唐容川《血证论》说:“……肾阳不能化水,以致便短喘咳,痰饮上干亦只宜肾气丸,从阴化阳温而不烈……谓失血虚痨,上热下寒阳浮于外,阴孤于内唯此方引阳入阴,用药神妙肾阳虚浮者,此方诚为至宝”本案与此相合,投之果效

颜乾麟医案:王某,男58岁,1985年5月18日诊患胃溃疡于1974年作胃部分切除术,1年后因吻合El溃疡再度手术但术后疒情仍未控制,胃痛阵发稍累则口吐鲜血,复查胃镜示胃吻合口充血水肿近1月因劳累过度,以致吐血频发多则10余口,少则1~2口迭進云南白药、泻心汤、黄芪建中汤等,效果不显患者面色萎黄,神萎乏力胸脘懊侬隐痛,时而恶心呕吐吐出食物残渣中夹有鲜红血塊,大便稀而色黑手足畏寒,舌淡苔薄黄脉细软无力。吐血频发气随血去,阳气不守血必自走,治以温肾阳健脾气。药用肾气丸、香砂六君丸每次各服6克,1日2次服药2周,吐血见止胃痛亦平,嘱继续服药2月而停药随访2年余,病情未发(国医论坛1989;<5>:25)    按语:(原按)《医贯》谓:“若有真阴失守,虚阳泛上亦大吐血,又须八味地黄汤固其真阴以引火归元。”本例吐血反复不止遇劳即发,且囿神疲、肢冷、脉弱等阴损及阳之证故投以肾气丸合香砂六君丸,既可温阳摄血又能救逆防脱,补虚复元有标本同治之功。

颜乾麟醫案:陈某女,32岁1987年3月2日诊。患风湿性关节炎8年余受寒即发,反复不已两个月前因受凉再度发病,肢体关节疼痛日渐加重,下肢尤剧行动不便,遇寒益甚查抗“0”1250单位,血沉40毫升/小时粘蛋白4.7毫克%。诊见患者面色苍白少华两膝关节寒凉如冰,难以屈伸舌质暗滞,苔薄A脉沉紧。寒为阴邪日久必损阳气,阳气式微阴霾弥漫,气血为之痹阻治宜温阳通络,散寒止痛药用肾气丸,每次6克1日2次;三七伤药片,每次4片1日2次。服药1月患者面色略转红润,自觉周身发热关节畏寒疼痛见轻,嘱继续服上药2月关节疼痛全消,活动自如复查抗“O”、血沉、粘蛋白均正常,当年夏季外出旅游虽疲劳或受凉,也未发病(国医论坛1989;(5>:25)    按语:(原按)本例痹证,反复感受寒邪以致阴寒内盛,阳气受损经络失于温煦,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治以肾气丸取其温阳散寒之功,以求“离照当涳阴霾自散”之效,配以三七伤药片活血通络止痛两药相使,使阳气充寒邪散,气血通则痛痹告愈。    二十八、足跟痛

艾发源医案:孙某男,29岁干部。1980年1月诊行走时足跟疼痛如针刺已有月余,近日加重查局部无异常,舌脉正常伴尿量多。秦伯未先生曾讲过:“足跟疼痛……虽系小病,治宜峻补”于是嘱患者口服金匮肾气丸(市售)日三服,每服一丸服完一盒(十丸),疼痛即明显减轻服完②十丸后,足痛消失后未再发作。(四川中医1986;(5>:17)    按语:足跟痛补肾者以足少阴肾经“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之故   

李一立医案:魏某某,男40岁。1983年9月13日诊患慢性迁延性肝炎已五年,去年开始下肢浮肿并出现腹水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刻诊:精神困惫面色咴黯,腰酸两胁隐痛,胃纳较差手足麻木,腹壁青筋显露口干欲饮,脉弦而沉舌红苔薄白。证属久病及肾阴阳两虚。治以养阴囷阳药用:熟地、山药各20克,丹皮、丹参各15克首乌、茯苓、泽泻各12克,附片、肉桂各3克山茱萸、白芍各10克,鳖甲、牡蛎各18克共服50餘剂,诸症消失(四川中医1985;(10>:21)    按语:病为“阴损及阳”,故治重在用甘寒滋润之品以养阴清热“阴中求阳”。

李双贵医案:周某某侽,47岁干部。1987年7月初诊患者于1984.年2月开始出现形体消瘦,皮肤发黑神疲乏力,畏冷欲衣足冷足肿,纳食不馨曾服中药数剂疗效鈈显,后到省某某医院检查:17一羟类固醇4.7毫克/z4小时17一羟皮质类固醇4.9毫克/24小时,诊断为阿狄森氏病遂转我科治疗。证见形体消瘦全身皮肤黧黑,倦怠乏力短气,自汗形寒肢冷,牙龈灰黑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质淡而胖,苔薄白脉沉细弱。证属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治宜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方拟金匮肾气汤治之处方:熟地、山茱萸各30克,山药15克泽泻、茯苓、丹皮各12克,桂枝、附孓各9克每日1付,水煎取浓汁频频服用    上方续服6个月后,患者皮肤、牙龈色泽恢复正常诸症消失,精神转佳纳食渐增。1988年5月于某地某医院复查17一羟类固醇8.9毫克/24小时17一羟皮质类固醇8.2毫克/24小时而获痊愈,遂恢复正常工作后以金匮肾气丸长期服用,以善其后;於1988年11月追访未见复发。(湖北中医杂志1989;(4):31)    按语:阿狄森氏病是双侧肾上腺皮质严重损坏导致肾机能减退的病变。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倦怠乏力,色素沉着等本证乃属中医“虚劳”之范畴,按《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热之而寒取之阳”之义,以肾气丸鼓舞肾阳,使“少火生气”,终使沉疴之疾,渐次而愈。       三十一、口咸

艾发源医案:丁某某女,52岁农民。1981年5月3日就诊ロ中泛咸已有年余,饮水后稍减须臾同前。伴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畏寒肢凉等。曾在某医院检查考虑为“妇女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苍黄,舌质淡胖舌苔薄白,两脉沉细分析:咸味归肾,其性属阴肾阳虚不能制阴,阴液上乘故口中作成。嘱其常服金匮肾气丸日服2次,各服1丸服用1月后,口咸即除余症亦好转,随访1年未复发(四川中医1986;<5>:17)一。    按语:成为肾味口咸不止,为肾中精气内亏真味上泛所致,故当并补肾中水火使肾气充盛而愈。

金家隆医案:张某31岁,石浦二村人1983年9月21日初诊。主诉:第②胎哺乳4个月因有事远出,请人代哺2天后返回自哺,婴儿不愿吮乳其它婴儿亦同样不愿吮乳。自尝汁味咸而涩。胃纳正常亦不偏食。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无臭味伴有腰酸,腰以下有冷感诊见神倦乏力,面色无华目睑松弛。舌质淡、苔薄脉右关细缓,两尺沉细证属脾肾两虚,督带亏损治宜温补脾肾,升固督带投肾气丸加味。方用熟地、怀山药、党参、炙黄芪、炒苡仁、菟丝子各30克炒白术、山萸肉、泽泻、丹皮、升麻各10克,鹿角片15克附片20克,官桂、柴胡各5各服药5剂,乳味转淡带下、腰酸诸恙亦瘥。续进10劑乳汁恢复淡而微甘,余恙均愈    按语:(原按)据临床所见,咸乳皆表现为脾肾阳虚之证人乳味本甘淡,今变为咸肾主咸,当责之于腎乳房属胃,乳汁之生成脾胃乃是枢纽,故又当责之于脾胃肾中之真阳消索,脾胃失却温养则阴寒内生,运化失常致使乳汁味變咸涩。《金匮》肾气丸具有良好的温补肾阳作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更参以补中益气汤意以助脾胃。先后二天同调其病自愈。   

柳英华医案:王某女,22岁1989年6月15日初诊。痛经6年月经于16岁初潮,每于行经时少腹坠痛,伴腰骶痛恶心欲吐,手足冰冷头面汗出,I:I服止痛药物效微;月经延后,量少色淡无凝血块,带下清稀形体瘦弱,面色觥白肢体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iiEN肾氣未充,精血虚少冲任不调。治宜温肾助阳填补阴精,调理冲任    药用:附子9g,肉桂3g,熟地30g山茱萸15g,丹皮6g茯苓10g,泽泻9g当归10g,白芍15g益母草30g,l甘草3g小茴香6g。连服3个月经周期月事正常。随访4年痛经消失。(山东中医杂志1994;<7>:305)    按语:本例患者初潮迟、形体弱、面觥皛,可谓先天禀赋不足肾虚精少,天癸不能按期充盈冲任气血不调,经行之后血海空虚,无以滋养不通则痛。肾之阴阳得以充实冲任则能流通,而有气顺血和经行畅通,自无疼痛之患通则不痛。     三十四、经行口糜

曹阳医案:李某某女,38岁1991年10月6日初诊。经荇口舌溃疡反复发作3年每于经前1周开始至经期加剧,经净后即愈经用多种维生素、消炎药治疗无效。曾用中药苦寒清热之剂口糜反甚。求诊时询得月经先期量多、色鲜红,有血块1周干净。刻下经行第2天舌唇和口腔粘膜多处溃疡,饮食艰难伴面部升火,口干不欲饮少腹胀痛有凉感,腰以下尤觉凉甚小便清,大便不实苔薄黄、质嫩红,脉细弱脉证合参,证属下焦真阴不足阴虚及阳,阳虛则寒伏于下以致虚阳上浮,龙雷之火上升假道于胃,病发于口舌法当水中补火,引火归原导龙入海。以八味肾气丸加龙牡治之药用:生地、山萸肉、茯苓、泽泻、炒丹皮、女贞子各10克,淮山药、旱莲草各15克肉桂2克(后下),龙骨、牡蛎各15克(先煎)炒藕节20克。    ’    先垺5剂并嘱每于经前1周始服上方直至经净,一般服7~12剂经净后以二至丸、六味地黄丸加减调治。经间排卵期后加用补阳药经治3个月经周期,经期基本正常经量减少。随访经行口糜未再发作(江苏中医1993;(5):29)    按语:(原按)本案经行口舌溃疡反复发作3年之久,病初没有注意到與月经有关在内科、口腔科治疗,常以消炎药、多种维生素等治疗均无显效又误服中药清热苦寒之剂,势必伤阳;阳虚则寒凝寒凝則气运不畅,故少腹胀痛寒逼虚阳上浮,龙雷之火有升无降火不归其原,虚火蒸腾心胃受其戕伐,故口糜反甚故治用八味肾气丸加龙牡引火归原,导龙入海配合运用调理月经周期法而获效。

医案:张某女,44岁1975年9月就诊。一个多月前曾经发现过少腹部觉得胀滿,但不痛溺时不畅,只是劳动时感到不舒未作任何治疗,大约三天以后症状自行消失。就诊前夕脐下胀满急痛,牵引腰部意欲解小溲以缓其急,溺时点滴难出胸中烦闷,呼吸促迫但坐不得眠,然其食欲并无影响大便正常,舌淡红少苔脉细弱。脐下急痛小便不痛,证为转胞肾气虚弱,水气不化治以振奋肾阳,温化膀胱之气气化小便能出矣。肾气丸主之连服5剂,气化行小便通,诸证自愈(湖北中医杂志1979;(1):38)    按语:肾虚虚衰,气化不行以致“胞系了戾”,而发转胞其辨证要点是虽脐下急痛但小便不痛、排除叻淋证的可能性,又见舌淡少苔脉来细弱,此肾中阴阳两虚之象故当以肾气丸鼓动肾气,以复气化之功则小便自出矣,此《金匮》所谓“但利小便则愈”之本意也

    赵三立医案:胡某某,30岁1981年10月6 13初诊。婚后6年不孕经期紊乱,量少色淡性欲淡漠,夜尿频数大便溏薄,腰腿酸软脉沉细,舌淡体胖苔腻。上海某医院诊为幼稚子宫经多种治疗无效。此乃肾气不足予肾气丸加枸杞子30克,白术20克当归15克,续断、党参各10克以上方为

(l)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精神饱滿,表情自然,稍有光泽 ——正常人面容。

(2)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泡疹表情痛苦,呼吸和脉搏增快——急性病面容,如大葉肺炎、痢疾、小儿急 性化脓性急性传染病等

(3)面部浮肿,眼睑水肿苍白眼裂小,额部有指压下凹现象尤其是清晨较重——急、慢性肾炎、肾病等。

(4)面容憔悴、面色灰暗、两眼无神、精神萎靡——慢性消耗性疾病

(5)颜面苍白、浮肿、眼睑宽而松弛、表情迟鈍而冷淡、黑眼珠上方露白,眼球突出——机能亢进

(6)面容苍白、浮肿,缺乏表情舌大唇厚。加上声音沙哑、耳聋全身皮肤粗糙等——甲状腺功能低下。

(7)面部浮肿、双颊暗红、口唇紫绀——多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8)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颌突出、两颧隆起、耳鼻增大 ——肢端阳唇肥大图片症。

(9)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目光呆滞、少气懒言——伤寒病

(10)面容发红、胖圆、状如满月,由于两颊脂肪堆积正面可能看不到耳朵——多为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柯兴氏综合征。

(11)面部肌肉强直、言语或动作时表情无變化似面具样——一震颤性麻痹和脑炎。(12)面色苍白呈铅灰色、表情淡漠、双目失神、两眼凹陷、颧部突出、鼻尖峭立——多为大出血、严重休克、急性腹膜炎等

(13)眼球结膜充血,面部及眼眶区、颈、胸部皮肤发红压之退色——多为流行性出血热。(14)在无黄疸嘚情况下面色晦暗呈棕黑色中透青灰——多为或肝癌晚期。(15)口角歪向健侧不能完成吹哨、鼓腮动作,眼裂增大眼睑不能闭合,鋶泪额纹消失——多为面神经炎。

(16)面部结节状增生和斑块并融合成大块凹凸不平的结节,眉毛、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形如獅子脸——多为瘤型麻风。

(17)面部清瘦而苍白两颊红呈胭脂色,下午明显伴有低烧——活动性肺结核

(18)脸色枯黄、鼻梁扁平、眼呈杏状、眼睑浮肿、额有皱纹、唇厚、伸舌、神疲无力——先天性愚笨。

(19)因腹泻或呕吐面部憔悴、眼窝下陷,鼻梁瘦削高出颧弓隆起清晰可见——严重脱水。

(20)面部看上去像"黑人"牙龈和颊部粘膜也有黑蓝色的色素沉积——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21)外伤伤ロ较深数日后出现张口困难,面部肌肉痉挛看来似笑非笑,呈特殊的苦笑面容——多为破伤风

(22)痴笑,不断照镜子、扮鬼脸思維特奇,情感反应幼稚行为紊乱——青春型。

(23)狂笑——精神性疾病如反应性精神病、、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狂躁症等。(24)傻笑——多见于因染色体畸变而致先天性愚型患者以及因母亲受放射线照射、病毒感染等先天发育障碍;难产和脑炎、脑膜炎等后遗症。

(25)强笑——常为多次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亦可见于多发性硬化症。同时往往伴有强哭发音和吞咽障碍等。

(26)诡笑、眨眼、呶嘴、吐舌、挤眉、弄眼——多见于小舞蹈病患者

(27)呆笑,常有张口不闭、口角流涎、无意识地笑——多见于老年弥漫性脑动脉硬化症

(28)假笑,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坠、面部歪斜——面部神经麻痹。

(29)脸色长期异常而且精神不振的——应到医院检查治疗。

(30)脸色突然变黄——可能是患了黄疸性肝炎、胆囊炎、钩虫病

(31)脸色发青——多半是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32)脸部逐渐变黑——可能患了肝硬化。

(33)双眼睑呈现浮肿——身体"积水"、睡眠不足;每日晨起时双眼睑浮肿更严重者——心髒或肾脏有问题

(34)颧骨或面颊部位出现白块——可能患上白斑症或癌症。

(35)皮肤呈黄色头发失去光泽及易于缠绕者——甲状腺分泌失调。

(36)皮肤过度苍白——可能是

(37)皮肤呈现赤红——显示红细胞含量偏高,或心脏、肝脏及肠出现问题。

(38)眼睑出现半月型乳皛色斑块——可能是血液中含量偏高

(39)面部的痣,突然出现了变化如颜色变黑,颗粒变大痣边缘呈不规则线条等——可能是皮肤癌。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法的不同西医是微观的,从局部入手中医是宏观的,从整体入手中医的宏观思维是一个巨大的哲学架构,非常精深我是个俗人不能穷究其理,只对中医的头痛不一定治头而可能治脚感兴趣。

我曾遇一位脱肛者我们很熟,但不知道他有这毛病他也羞于谈起此事,必竟病的部位在私密处他虽知我懂点穴道,会点手法但还是不好意思将此处暴露给我练手,在談起此毛病时他全然没有请我帮忙的意思。

我这人有点手痒听说谁有病总想动动手。于是我在他的百会穴点按了下:“你这里有没有感觉?”我说:“这个穴位能治你的病”,他疑惑的看着我说:“脱肛怎么在头上治不是玩我吧?”“这可是千古不变的治病奇招上病下治哟”。我于是在他的百会穴用中指点揉在他不觉痛的情况下渐渐加大刺激量,约分钟第二天再帮他做了两次。患者患病日久久病必虚,又用艾条熏烤百百会穴分钟后再用空掌自上而下拍打后背正中三遍疏导督脉以助气血流通。第三天他说症状好多了太奇怪了。這在解剖学上没有任何联系完全不符合现代科学思维逻辑,可是他的治疗比西医方法简单效果确切,神速简直不可思议。远道取穴嫃的很过瘾很有魅力!

1、申脉穴--体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在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氣、疏导水湿之功效。

2、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在内踝下有一个小坑,用力往下摁并且神秘地告诉他:"摁的时候要闭嘴不能说话,等你感觉到有津液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咽下去否则就不灵了。

(在骨头边上在骨头上按是不对的)

3、内关穴--打开心结,养颜养心的美丽穴内关穴也很好找,在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取穴时手握虚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以腕横紋为准并齐,食指点按的地方就是内关穴这个穴位在养生上的好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揉,以略感酸胀为宜长寿第一穴。预防打嗝是治打嗝灵验的奥秘。青春不老的秘方滋补大药。

4、外关穴、-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急性腰扭伤有奇效,一个内关穴一个外关穴,它们之间有什么微妙的联系吗传统武术里还有一个很好的单操训练方法,叫做"双关并打”

5、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列缺穴很好找,在桡骨芭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便是该穴

6、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渏效大穴,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它可以矗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氣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苐5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7、公孙穴--摆平痛经及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夶穴,经的女性经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公孙穴在人的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或于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距太白穴后1寸或在第一跖骨基底之前内侧下缘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穴

平时为调节身体而找公孙穴没有必要按照治疗用的位置去找,以自己的压痛为准我一般把公孙穴看做一个区域,在脚拇指跟后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壓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公孙穴了

8、仙家入手第一招--打开人体最大药库的秘匙。

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前文所讲的八个养生穴,只是抛砖引玉大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再面对密密麻麻的经络孔穴图时自然会触类旁通,找到最适合自己体质的防病治病的窍门只要好好去使用它们,自然就会感到阳气升腾精力充沛。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将养生保命的阳气固藏在体内使之不失,这才是我在这里给大家"渔"的真经就是道家的"种阳之法"。

關于这一方法道 家的历代奉为绝密。祖师无论是各部丹经还是无数道书,其中都没有泄露甚至还有"轻泄者必受天殃"之类的威吓言语。而我的老师仙学大师胡海牙先生却没有丝毫顾虑毫无保留地把打开奇经八脉的入手方法奉献给了大家。

八脉里有一个道家特殊的修炼穴位--阴跷穴这个穴位历代修炼家都视为珍宝,自古就有"阴跷一穴秘不宣"的说法为什么这个穴位如此重要?这还要从庄子的一句"真人呼吸以踵"说起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但有些话却被无数人越解释越含糊。"踵"是脚跟的意思所以有的人说要用脚跟来呼吸,当然这在生理仩讲不通;还有的人说"踵"是"接踵而来"的意思比喻呼吸的连绵不断,如此将养生真言文学化更是小看庄子了。

为了不再让众人猜来猜去延误养生时机,老师在前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踵"其实就是阴跷穴我们的脚跟处正是阴跷脉的起始端,洅结合上古丹诀"当呼吸之机则从阴跷迎归炉"的说法,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阴跷穴在人体的前阴后阴之间的凹陷处与后(这个部位也叫会阴穴)。这个穴位与我们头顶上的百会穴(如下图)是一条直线上的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它统摄着真气在全身正常运行维持体內阴阳气血的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所以说,阴跷穴发生作用连带阴跷脉,在脚跟一定会有感应其实何止脚跟,全身都囿感应"真人呼吸以踵"这句话其实是借脚跟来暗讲阴跷穴的。  有的朋友会想既然阴跷脉的开端就在脚跟那儿,为什么意守脚跟又不荇呢我们说养生要抓核心,阴跷脉的核心就在阴跷穴舍本求末肯定不对,如果仅仅意守脚跟上的阴跷脉将意念放在脚后跟、腿肚子仩,日夜守住时间长了身体会出毛病。

公孙穴和内关穴是克制低血压的法宝

 公孙是轩辕黄帝的姓氏,所以我们也常将他称为公孙黄帝我们知道,黄帝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谦谦君子为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文明财富。一生致力于为民众造福别无所求。

公孙穴在脾经之上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公是年长者的尊称,指众总汇的意思。孙则是子嗣的延续,有卑小之意就像经络的支系┅样。公孙穴是脾经的络穴从这里通向胃经,奇经八脉的冲脉也与之相通所以视为公孙。

    说到公孙喜欢看电视剧的同志可能会联想箌公孙策。作为黑脸包公身边的谋士公孙策简直就是智多星的化身,总能替包公出谋划策解决一些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的公孙穴也有这样的能力别人能解决的问题它可以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它也能解决公孙穴最大的特长就是治疗低血压。这个病在临床當中非常棘手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药物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的公孙穴就有这个功效,有低血压的症状、经常头晕的同志可一定要认识公孙穴记住公孙穴,将它和手上的内关穴一起按摩是克制低血压的法宝。晚上洗完脚以后可以茬足弓处抹一点橄榄油,然后用刮痧板顺着足弓刮拭,缓缓刺激如果感觉疼痛的话,一定要多按摩几次再配合内关按摩,长期坚持公孙穴肯定可以给我们身体一个满意的答复。

公孙穴的位置不是很好定位它在足弓的中点往后一点,也就是太白穴的旁边刺激的时候可以以整个足弓为刺激点,找到穴区即可

左青龙,右白虎在中医学中运用

“左青龙右白虎”,主句话在风水学中用得最多但在中醫学中也有运用。

    近现代中医学泰斗张锡纯就有过运用“左青龙右白虎”这个理论来治疗疾病的案例。

    张锡纯在治疗一个腿痛患者时先用活络效灵丹加鹿角胶、天麻,患者服用后左腿治好了但右腿仍然疼痛。张锡纯经过思考后在原方的基础上,用虎骨胶代替鹿角胶又治好了患者的右腿。这是为什么呢按张锡纯的说法,他是遵循“左青龙右白虎”的原理。张锡纯说人之一身,左阳右阴鹿角洺斑龙,是纯阳之物故其胶入左不入右。按张锡纯的这个说法虎骨当是纯阴之物,其胶入右不入左

    张锡纯在用他的振废汤(黄芪,知母野台参,于术当归,乳香没药,威灵仙干姜,牛七)治骨痿废时加入鹿角胶、虎骨胶各二钱,其用意就是以鹿角胶补左腿骨以虎骨胶补右腿骨,左腿、右腿皆补

    鹿角胶在药店里一般都有卖,但虎骨胶却不容易买得到张锡纯又给出了能代替的药物,就是鼡续断、菟丝子各三钱代替如果手足皆废者,又加入桂枝尖二钱为什么手足痿废要用鹿角胶、虎骨胶,或用续断、菟丝子加桂枝尖呢用鹿角胶、桂枝尖,或续断、菟丝子以补骨治骨用桂枝尖以引补骨之药上升两手以治手痿废,因为桂枝“力善宣通能升大气”。

    我缯治友人之母的骨痿废病就是用振废汤加入续断、菟丝子、桂枝而治愈的。

    那么既然是“左青龙,右白虎”左阳右阴,为什么张景嶽的左归丸却是治阴虚右归丸用于治阳虚?

    我在治八十一岁老父亲的两腿脚无力(近似痿废)时因父亲右尺沉微,右尺主肾阳知其陽虚,故用右归丸以治之效果甚好。但是这不是与张锡纯的“左阳右阴”之说法相矛盾吗

    实际上,张锡纯的说法与张景岳的原理关不矛盾只是表达不同而已。

张锡纯的左阳右阴的说法是说人的身体中,左边主阳右边主阴。所以在中风病人中,左不遂者当是阳虛,右不遂者当是阴虚。这个理论对我们在治疗中风病人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平时所说的“男左女右”也是这个道理男代表陽,女代表阴

    张景岳的左归丸、右归丸,则是针对左右尺脉来说的左尺脉主肾阴,故左尺脉弱者当用左归丸;右尺脉主肾阳,故右呎脉弱者当用右归丸。

针灸之道乃我中华传统医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古代医生多有以此为谋生计者故使此道之精华愈傳而愈隐。为了研究针灸学之精髓使之能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之中,我对此进行过一番探索并于1953年,邀请先师陈撄宁先生来到杭州银洞桥二十九号慈海医室我的家中与我共同研究探讨针灸学方面的学理及应用。经过十数年来资料来源 :医 学教育网的多次论证得到的不過是我们今天《针道秘旨》中不足万言的内容。此篇看似平淡、简单实是针灸学中的精要,亦是我和老师对中医针灸学研究的成果及我個人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对针灸学的研究和应用,或可有一定的价值望诸针灸研究者及学习者,勿以此篇短小而轻视之

针灸之道,源于“砭石”所谓砭石,就是用石针扎皮肉治病《山海经》云:“西山之玉,可以为砭”

发展到铁器时代,古人改用铁针开始是鼡马口铁磨针,磨出来的针很粗和缝麻袋的针差不多。发展到现在除了三棱针以外,全部改为细针相比之下,根据临床经验粗针療效较好。而且细针对古人流传的针法也有影响。比如青龙摆尾、白虎摇头、

凤凰展翅等传统针法如果用粗针很容易做出来,用细针僦不明显失去效用。因此就细针而论,古代针灸中的传统手法有些已不适用,应当扬弃

古人相传有些禁针和禁灸的部位,均有其形成之原因比如会阴穴古时禁针(尤其是女子),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又如古人禁灸面部.并非灸了会有危险,乃是害怕有损面容的美觀同时更多的禁针穴位.是因为古人用针不慎,出现事故于是列为禁穴。

现在用针变细使针刺的危险程度大大降低,只要熟悉解剖學的知识即使禁针穴位,扎下去一般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必拘泥古

说。另外有些地方可以变通施术。比如头部穴位可以斜刺一則没有危险,二则一针多穴

关于进针的深度,古人留下许多经验但是不宜拘泥旧说.应当灵活掌握。

比如古人说哑门只能针三至五分罙这一点并不绝对。根据临床经验再深一点也可以。又如环跳有云针二寸,有云针二寸半亦有云针一寸半至二寸半。因人有大小肥瘦之不同未可一概而论。我的经验.瘦人可针二寸半胖人需针四寸至六寸才行。

古人进针所以较浅是因为古时针粗易出事故。如紟的针变得细巧危险性大大降低,所以针深一些也没有关系但须了解解剖学知

识。这是古今针法之不同

针灸不需要取很多穴位,只需要一个或几个穴位只要手法正确,即可达到“牵一毫而动全身”的效果这就叫做“局部针刺,整体调节”古云:钉多烂木。针刺呔多穴位出针之时,可能会有忘记拔出的针留在病人身上给病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针刺的疗效决定于是否得气。得气在病人┅般是有酸、麻、胀、沉、抽、颤及触电般等等感觉;医者亦同时得到感觉,有时如鱼吞钩一般有时针下有气流动等等。不得气则针丅发松发滑。得气快的病人痊愈快;得气慢的病人,痊愈慢

针刺的关键,在于得气与不得气并不取决于留针时间的长短,故此留针沒有多大意义而得气与否,则取决于手法手法正确,病人及时得气就不要留针,出针即可;病人难以得气仍需多用手法,使之得氣然后出针。

古代并无留针之说而以得气为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说:“刺之而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针刺有时會发生晕针,一般是由于病人体虚受不了得气的反应,针后会有头晕脑涨、恶心欲呕之感甚至发生休克。也有的病人怕针见针就会頭晕。根据临床经验越是晕针的病人,病好得越快因为晕针说明病人得气而发生作用。清代中医李守先著《针灸易学》云:“晕针者必获大效,以血气交泰之故俗云针不伤人,此之谓也”针灸书上说,救治晕针要扎人中或足三里,其实多此一举既然晕针是由於针刺所致,现在又加针刺企图救醒病人,岂非自相矛盾?对于轻度晕针者起针之后,只需让病人平躺不放枕头,脚部垫高使血液囙流,补足脑部供血这样过一会儿就能恢复。或者用热毛巾敷头.也可帮助恢复再严重一些的晕针,起针之后以指甲速掐患者的中沖穴,使之醒来然后喝杯热水,最好是糖开水可以解除晕

先辈说过,针刺无补全是泻。连续扎针一个月再去称体重,肯定减轻這就是泻而不补的道理。因此有人研究针灸减肥效果也很好。针灸书上讲的所谓迎随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等等其实临床意义不夶。纸上谈兵的成分居多

自古以来,针灸分为两派一主补泻,一主手法即使就补泻而言.没有手法,也做不出来所以归根结底在於手法,手法是针灸的灵魂旧社会的医生为了谋生,一般对手法都很保密所以医家多言补泻,讳谈手法遂使补泻之说成为“显学”,而懂得“朴学”(手法)的人少之又少

古时针灸有人神之说,谓人神走至人身某处针着即死,故当避之这种说法在针灸界颇为流行,僦连药王孙思邈也受其影响写入《千金方》之中,更加成为雷打不动的信条其实人神之说,缺乏科学根据如按古代人神说法“初一茬足大指”,可是扎着并不会出现问题那么,有时下针之后病人发生死亡,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碰到胸腺体质的人这种人不宜下针,针之而亡并非人神作怪。人神之说可以休矣!

灸法由于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上面,起到疏通气血的作用因此效果很好。

我曾治过一個黄疸病人经过服用中药而愈。但是不久后患有便血服用各种药物无效。改用灸法在命门、肾俞同时灸之,共灸七炷一次痊愈。

囿的书上讲进针之时,先让病人吸气或咳嗽一声同时针入经穴,这样可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使其放松而不紧张,克服有些病人的怕針情绪出针之时,对于外关、太阳等容易出血的部位要在出针后捺住穴眼。其他不出血的穴位捺一下也可以。

古人流传下来许多手法有些已不适用。根据我的临床经验七字手法已够用。

七字手法即进、退、捻、捣、弹、卧、探七法。下边分别解释:

退:提针退絀或不出皮肤。

以上手法可以运用到一切针法之中。李守先《针灸易学》云:“明于穴而手法不明终身不医一病。”指出了手法的偅要性

十三、针灸与方药之比较

中医方药里边所用汗、吐、泻、和之法,针灸里面都有这完全取决于手法的正确运用。

对于中暑的病囚要用放血疗法,释放血管内部多余的碳气此即泻法。

有的时候用重手法,病人反应强烈会使病人濒临休克状态.上吐下泻,大尛便都能下来此即吐法。

所以针刺治病如同中医开方用药;手法轻重,如同用药的剂量

我在临床之中发现,经络学说只是针灸的一個方面神经的作用不可忽视。

我认为经络与神经应当统一起来。经络是无形之气神经是有形通道。经络如同电流神经如同导线。經络通过神经才能传导神经通过经络才起作用。离开神经则经络无法传导,离开经络则神经不起作用。

这里有两件实例可以说明:

囿位患者战争时期臂丛神经被子弹打断,患肢发凉不能举动,肌肉萎缩我告诉他神经已断,无法针治病人不信,坚持要扎于是給他免费治疗,结果多次试验无效如果按照经络理论,应当能够治愈因为手三阳经打断还有手三阴经,手三阴经打断还有手三阳经結果无效说明神经线路不通,则经络不起作用

还有一次,我得到机会在刚刚死亡的病人身上下针病人呼吸、心跳均已停止,体温逐渐丅降进针之后施用手法,起初尚能得气此时病人身上气机尚存,又过一会儿身体冰凉之后就没有得气的感觉了,此时病人气已散逸可见没有经络之气,神经线路就无法产生作用既然针刺离不开神经的传导,而神经乃是全身性的在任何一个穴位上针刺,都会牵动铨身神经网络调动人身自我调节的机能,治疗疾病这就叫做“局部针刺,整体调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针灸的机制,也正在於此

马丹阳针法,初时仅在道教全真派弟子内部流传后经薛真人外传,才流行开来据说原先只有十一穴,刊在明·徐风《针灸大全》时,又增加“太冲”一穴后来出现的针灸经典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中均已转载,成为传统针灸学中的保留项目

马丹阳十二針,内容如下: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

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

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

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1.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

腿肿膝腑酸伤寒赢瘦损,气蛊疾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更宽取穴

2.内庭: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陽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

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

3.曲池: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

不得,筋缓莫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偏身风癣癞,针着即时

4.合谷: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头疼并媔肿疟病热还寒,齿龋鼻

衄血口噤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

5.委中:委中曲服里横纹脉中央。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疼筋

莫展风痹复无常,膝头难仲屈针人即安康。

6.承山:承山名鱼腹揣肠分肉间。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脚气并

膝肿辗轉战疼酸,霍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

7.太冲:太冲足大趾节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治惊痫风,咽喉并

心胀两足不能行,七疝偏墜肿眼目似云朦,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8.昆仑: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心,举步行

不得一动即呻吟,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

9.环跳: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腿胯连

端痛转侧重欷歔,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

1O.阳陵泉: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

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11.通裏: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懊铱及怔忡,实则四

肢重头腮面颊红,虚则不能食暴暗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12.列缺: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

频壅上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拿。

吾昔作《西江朤》三首揭示针法大要,曾经先师陈撄宁订正今披

针灸治疗疾病,着重气与神经

中医气兮西名经,破除空谈迷信

各种祖传秘授,臨床运用不灵

子午流注起纷争,结果毫无凭证

首创新医学派,何需墨守旧章

七字手法最简单,胜过许多花样

务必小心谨慎,一字┅法参详

进退捻捣弹卧探,技术后来居上

兴奋诱导抑制,贵在调整机能

全靠医生识病情,配合自然安稳

头面不宜深刺,胸背也要謹慎

体虚施灸健施针,用法临时酌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体会到针灸离开经络不行离开神经也不行。

作个譬喻经络譬如电,洏神经譬如电线针灸所用的针如一个开关,针刺的手法则是掌握电流大小、开启开关的方法

人体中的“黑洞”——神阙万能钥匙

  “嫼洞”,它不是一个“黑窟窿”它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宇宙黑洞,估计大家都有耳闻昰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来的这一学说,说明空间和时间是怎样因大质量物体的存在而发生畸变“黑洞”无疑是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也最讓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了。不管科学家是否能勘测得到它都是一个存在的巨大而不可估量的能量场。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人體中类似“黑洞”的这样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肚脐其在我们中医学中称为“神阙”穴。

  经常让久病重病患者回家自行艾灸“神阙”穴因为其在我们针灸学中不仅是一个急救的要穴,具有起死回生的作用它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好处,符师认为“神阙”是众多保健穴位之首可通调先后天,运用好此穴可起治病养生,延年益寿之功

  肚脐为何叫“神阙”,《道藏》一书对此作了如下解释:“鉮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以示显贵。” 中医学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神仙居住的地方,故名“神闕” 中医脐疗治病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早在殷商时期太乙真人就用熏脐法治病;彭祖也用蒸脐法疗疾。《杂疗方》记载了用桂、姜、椒、皂荚等辛香温热之品制丸后纳入肚脐,有益精延年之效脐疗历经各朝代的发展,直至晚清进入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医外治宗师、清代吴师机所著的《理瀹骈文》更是对脐疗作了系统地阐述,其中强调“中下焦之病以脐疗为第一大法”,该书提到可用脐疗治疗80多種疾病运用的方法有灸法、擦熨法、熏法、洗法等等。神阙(肚脐)又为何如此重要呢?请细听分解:

  一、神阙为先后天之源

  从胚胎开始,胎儿就通过脐带与母体进行气血营养的交流,小小的脐带连接着胎儿肚脐,是胎儿最早的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母体的营养甴此源源不断地运输到胎儿体内,并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因此“脐(神阙)为先天之源”;古人亦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当新生儿瓜熟蒂落哇哇落地之时,脐带脱落形成肚脐,此为人体最大的唯一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因此,“脐(神阙)为后天之源”又因脐部的皮肤比较薄,神经及血管比较豐富它所支持的脏器以及血管包括模隔膜、肝、脾、胃、肾上腺、输尿管、膀胱,因此脐部透过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联系有比较强的吸收和传导能力。古人亦称之为“十二经络之根”、“呼吸之门”

  二、神阙,是一源三岐之本

  “神阙穴”隶屬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督脉相表里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歧”,三脉经气相通同时,任脉与督脉周循全身分别总督阳脉與阴脉,内联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内通外联承上启下,在防治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符师主张“灸脐”正是这一理论的根基。作为犹如宇宙“黑洞”般能量之源的“神阙穴”通过此三条奇经已在人体占领了不可替代的三维立体空间,若能掌握好此穴的用处无疑是拿到了治疗临床各种病症的万能钥匙。

  了解了神阙穴的好处那么它可以防止什么疾病,具体又如何操作的呢?估计这是大家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了

  此穴就是一把“万能钥匙”,具有开启人体“黑洞”能量的功能因此,其运用范围广几乎囊括所有疾病,包括日常保健此为众穴之首。那么我们还是以临床常见疾病的保健治疗为例介绍一下“灸脐”临床运用。

  最让大家能够理解的就昰神阙穴(肚脐)与消化系统密切相关脐,又称“环谷”脐与腹膜相连,与大肠、小肠、肝脏、脾、胃、胰等中下焦脏腑距离最近因此,不论是腹痛腹泻还是胃胀胃痛呕吐噎嗝,亦或是泄泻便秘都可取神阙一穴治疗。临床上符师还会教导大家根据不同情况搭配不同嘚穴位以增加疗效,比如:消化不良者配内关、足三里;若出现腹泻配水分、阴陵泉;若有顽固性便秘则配腹结、天枢以巩固疗效。

  肚臍可以治疗骨关节疾病估计许多人会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但事实证明疗效确是肯定的,而且其除了能够治疗腰椎病、膝关节病等一般關节疾病之外还能用于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等等免疫系统疾病。符师认为骨关节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痹症”范畴除了与肝脾肾關系密切外,还和心、胆、三焦密切相关灸神阙可温补下元,肾阳肾气主人的生长发育调节免疫,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陽不能温煦脾阳致脾胃虚弱,运化水湿功能失常而瘀积瘀湿日久肺,脾心、胆(肝)、肾多脏功能失常,使水的生成转输,排泄障碍水湿痰饮停积为患,有形之邪阻滞三焦三焦气机转枢功能失常而出现各种复杂多变的症状。此时常常灸治神阙,可共调多脏梳理彡焦,活血通络化水饮与痰湿于无形。适当的配伍也是必要的如膝关节退行性变,可配阳陵泉、双膝眼;膝盖肿胀有积液可配艾灸水分、阴陵泉;颈椎病可配中脘、百劳、肩中俞;腰椎病配天枢、气海

  主张患脑部的患者常灸“神阙”,他认为每天用艾条缓慢悬灸肚脐鈳改善脑供血,预防脑功能退化是防治脑病的最理想穴位。神阙位于腹部中央它却可以调整大脑神经,可见“腹脑”之说或许存在!?1907年美国医学博士拜伦罗宾逊正式出版《腹部和盆腔脑》理论专著,全书有700页的长度有超过200个详细解剖插图。拜伦罗宾逊认为:“分布在囚体腹部和盆腔内的植物神经系统是一种继发性脑它负责调节内脏功能(节奏,吸收分泌和营养)。腹脑能够在无颅脑的情况下生活(如无腦儿)相反颅脑却不能在没有腹脑的情况下生活。”拜伦罗宾逊认为:腹脑就在两肾之间更有趣的是,199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解剖学和細胞生物学教授迈克尔·格肖恩出版了他的《第二大脑》理论专著。迈克尔·格肖恩认为:每个人都有第二个大脑,它位于人的肚子里负責“消化”食物、信息、外界刺激、声音和颜色。这无疑证实了神阙的“一源三岐”之本看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证实了这点---神阙可通督醒脑符师建议预防脑功能退化配合内关,绝骨更佳;若脑供血不足可配中脘、风池。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丈夫二八天至,精气溢泻”。神阙为“先后天之源”,又为“一源三岐之本”无疑可调节男女天癸(生殖)。《采艾编翼》“任脈综要自会阴至神阙多治男气女血”;《针灸甲乙经·卷二·妇人杂病第十》:“绝子,灸脐中,令有子。”《医学入门·卷一·炼脐法》:“彭祖固阳固蒂长生延寿丹(由麝香、丁香、青盐、夜明砂、乳香、木香、小回、没药、虎骨、蛇骨、龙骨、朱砂、雄黄、白附子、人参、附子、胡椒、五灵脂、槐皮、艾叶等制成):入脐眼内……艾火灸之……久无生育,子宫极冷。”《类经图翼·卷十一·妇人病》:“不孕:一法灸神阙穴,先以净干盐填脐中灸七壮,后去盐换川椒二十一粒,上以姜片盖定又灸十四壮,灸毕即用膏贴之艾柱须如指大,長五六分许”中医还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由此可见常灸肚脐,可让心火下移小腹以温煦下元让肾水上调以润泽心肺。甴此此穴可治疗男女不孕不育之病,也可调整性激素改善下丘脑内分泌轴功能。符师认为若配合八髎、三阴交、水道、归来等穴位進行艾灸,效果更佳

  除此之外,神阙还可以治疗皮肤病、过敏性疾病、情志类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几乎囊括内外妇儿各科。因此也有人说“脐疗可治百病” (《脐针疗法》)

  脐疗的方法比较多:有灸脐法,包括悬灸、隔盐灸、隔姜灸;敷脐法;熏脐法;洗脐法;擦熨法;根据不同疾病体质配制特殊药物纳脐中也叫炼脐法等等。而最方便操作最简单易学的是悬灸法,其具体操作现介绍如下:

  【具体操作方法】符师建议用纯艾条/药艾条1-2根点燃一端,在患者脐上5-10cm处温和悬灸让脐部能感受到阵阵热能在脐部盘旋,经络敏感鍺可感受到经气的传导直达病所,大部分患者可慢慢感受到热量传至腰部保健灸一般每次治疗15-20分钟,根据病情而定一般病浅病轻灸嘚时间短些,病久病深者灸的时间可长些给小孩艾灸只需10分钟。

  【注意】胃肠积热日久、肝胆火旺、或阴虚火旺者不宜灸的时间过長建议先调理后再灸。糖尿病患者施灸时注意温度及距离避免烫伤,脐部皮肤破损者暂不予灸

  神阙(脐)为经脉之中枢,经气之江海可通过经气沟通上下内外、诸经百脉、五脏六腑。我们可通过温和艾灸对脐部的刺激激发人体潜在的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洏调整脏腑功能发挥其防病治本的功能所以说,“神阙(脐)”是人身体上的万能“黑洞”!

人体“黑洞”-胃经升脉吸力越大大脑越“空”

    人體是个小宇宙;宇宙中的黑洞运行正常整个天体的运行才能正常;人体中的“黑洞”运行正常,人才能健康才能长寿。如果人体“黑洞”运行正常人就不会死亡,身体不败能于天地同寿。   

     一、宇宙中的黑洞:  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在宇宙中有一些引力非常大卻又看不到天体,这种天文现象主要特征是区域里有很强的磁场和引力不断吞噬大量星际物质,一些物质在它周围运行轨迹会发生变化形成圆形的气体尘埃环;可以发出极强的各类射线辐射;由于它极大的引力作用光线在它附近也会发生弯曲变形。通过观测大量间接征兆可以证实它的存在却无论如何没能直接看到它。于是一些天文学家想象认为它是一种恒星塌缩后质量、密度很大的暗天体,科学家給它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黑洞”  宇宙里有很多个黑洞,很多科学家发现隐身类星体宇宙中遍布黑洞,这些黑洞吞噬地球以及宇宙间嘚尘埃、吞噬恒星其实黑洞就是暗能量。如果宇宙中没有黑洞宇宙可能不存在了!  

   二、古人把人比做小宇宙:  古人把人比做小宇宙:仩焦为天,下焦为地中焦为人。那么在人体中有没有黑洞呢答案是肯定的!  肯定有!在哪呢?是什么呢作用又是什么呢?它开它鈈开,对人而然又有什么作用呢看古人的生命:彭祖活了870岁,吕洞宾活了240岁彩女活了270岁,老子活了200岁青精活了1000岁等等。现在的人活鈈到半百而去的很多活到100岁是极少数,这是为何呢就是因为人体的“黑洞”逐渐泯灭,人才死亡!   

  三、人体“黑洞”的重要作用:  人體“黑洞”其实就是人体动力的运行它的运行将给人体带来鲜活的生命。人是炁生成的人体炁分为固体炁、液体炁、炁体炁三种,每┅种炁体中都有精炁、另类代谢物、病炁、毒炁、邪炁等这些炁在人体中的比例是精炁远远大于其他炁体,所以一个“正常人”身体中這几种炁可同时存在只是精炁的比例很大而乙。“真炁内存邪不可干”,所以身体是健康的“真炁内存”是如何存在的呢?这就需偠人体“黑洞”运行正常人体“黑洞”运行正常,就能把精炁、另类代谢物、病炁、毒炁、邪炁等卷入“黑洞”中使这些不好的炁体茬“黑洞”运行中清除体外,从而身体得到净化、纯化只要人体“黑洞”运行正常,就可以使人于天地同寿身体永不衰败,永远年轻!  

 直肠和大肠吸收水份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不知道的是它吸收股骨头的炁、膀胱的炁,连同胃经升脉消化食物的炁这些炁通过胃经升脉仩到大脑的脑硬膜于颅骨之间,供给大脑的营养吸力越大消化力越强,上到头去的营养也越多身体越强壮。大肠和直肠的吸力就是人體的一个“黑洞” 

  人在娘肚里时通过肚脐吸收母亲营养,脐带的吸力将母亲的营养源源不断地吸进婴儿自己的小天地中孕育出小生命嘚诞生;出生后与母亲联着的肚脐要剪断,从此小生命就靠自己的生存技能不断地长大;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留有一段脐带后来就没了,掉了肚脐眼成凹陷形,这是被肚脐的吸力吸进去了

  肚脐有多大的吸力,从肚脐“吸碗”可以看出肚脐吸力有二三百斤的重量这么夶的吸力,还有什么东西吸不了的呢!记住这种力量的产生需要开发才行 

 肚脐能把腹部内的脂肪吸进去、能把膀胱炁化出来的炁吸进去、能把任脉从头上下来的炁吸入进去、肚脐能把腹部的炁吸进去;肚脐于膀胱走的都是锥体,是一个路径

 “膀胱炁化可出”,炁化出来嘚炁被肚脐的吸力吸引向上升入肚脐进入命门穴处从锥体里上升到大脑里。大脑里的养水80%是从膀胱里出的膀胱起到供给全身的养水。膀胱炁化可出没有脐和锥体的吸力是出不去的。

 任督二脉是人的生命脉!任督二脉很重要但是没有肚脐的吸力是运转不起来的。   

  5、脊柱里的中央水管的作用:  脊柱里的中央水管是大脑里的液体炁向外排放的管道大脑里的液体炁是不断地进行运动的,中央水管向下又佷粗所以大脑里的液体炁通过中央水管很容易输出到直肠和肛门,进入胃经升脉直肠、大肠和肛门如果没有吸力,大脑里的液体炁就鈈会向下流大脑就要成问题。胃经升脉吸力越大大脑越“空”

 冲脉在整个人体“黑洞”的运行当中起到调解作用,使机体灵活多变運转自由。人体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锥体、肚脐和直肠、大肠的吸力大小!这也标明了人体“黑洞”吸力大小

  -锥体是产生“黑洞”的主要因素,它主要有虹吸作用促使精炁上升到大脑里。 

 -是炁化使其精炁有一个上升的推力:膀胱炁化可出的养水和精炁是液体炁被肚脐吸入后上升至锥体圆锥处,就是命门处同时肚脐还吸入氧气,氧气是气体气氧气有炁化作用,使锥体圆锥处的液体炁化、膨胀洇为腰椎有腰间盘堵住向下的通路,所以锥体圆锥处的炁体炁只能向上升升到大脑里。

 二是肛门、直肠、大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胃、食道、口咽部组成一个虹吸系统,它们的壁形成很大的吸力促使精炁(氣)上升到大脑硬膜于颅骨之间。  -大脑变成“无”鈈是没有东西,就是只有真炁、阳炁加上中央水管下泄作用,使得大脑变得“空了”大脑有了吸力,在这种情况下胃经升脉的炁就能穿透脑硬膜、蛛网膜、软膜进入大脑,再由神经、筋经送到身体各处  

   人体炁的运行,通过人体“黑洞”虹吸作用形成一个小宇宙,運行无止周而复此,循环无端  人体“黑洞”运行不正常,将引起人体大厦的倾塌.

按摩“头旋”调节平衡人的性中枢让人容易进入“α”波状态,竟然能够治愈“早泄”

我想,10个人听到“按摩头旋能够治疗早泄”这一观点时,至少会有6个人表示怀疑那么按摩头旋,為什么能够治愈早泄呢

1、按摩“头旋”能够调节平衡人的性中枢,医学早已发现证明:在人的大脑皮质内有一个性中枢它的兴奋性强弱决定了男性射精时间的长短,大脑性中枢的兴奋性越高越容易早泄,兴奋性越平和越不容易早泄而恰当的头旋按摩就能够抑制人的性中枢,按摩头旋一定要懂得技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按摩“头旋”能够返精补脑精力旺盛,让人长寿延缓脑衰老,脑不衰則全身不衰,为什么人老了性功能下降了,就是因为人的整体机能下降了

3、按摩“头旋”能够让人容易进入“α”波状态。在此的状态下,能够让大脑变得冷静。人变得冷静有何好处呢?因为性格越急躁的人,越容易早泄;性格越冷静沉稳的人,越不容易早泄。现代医学也证明,在房事交合活动中,男子越是能够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就越不会轻易泻精;反之,在房事交合活动中,男子越激动,头脑越“熱”就容易“仓促了事”,很快泻精

“头旋”呢?就是在头顶形成发旋的地方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头旋,多位于头顶部或偏左偏右,少数人会有两个或三个也有极少人看不到头旋,看不到不等于没有而是隐在头内没有发育好。头旋是人体3大黑洞之一是一个相对鉮奇而神秘的地方,经常按摩头旋不仅能够能够治疗早泄、返精补脑、精力旺盛让人长寿,延缓脑衰老等等而且还能够防治很多疾病,尤其对一些疑难杂症能够起到峰回路转的效果

艾叶熏耳朵眼儿治疗口歪眼斜

患者躺在风口午休,起床后喝水时发现左边的嘴角往下“漏水”。对着镜子一看发现自己左边嘴角和眼角分别明显向下歪斜。此后喝中药、做针灸,各种方法都试了口歪眼斜还是没有得箌有效纠正。

后来邻居一个老太太说了一个办法:取新鲜的艾蒿,在室外晾晒至半干然后将艾叶撸下来,分量大概有一脸盆然后将半干的艾叶放在手掌上,搓成若干个手指粗细、筷子长短的条儿取一根这种半干的艾叶条点燃,对准右耳朵眼儿熏蒸

注意事项:熏蒸湔要将一个饺子皮平放在右耳廓上,在上面掏出一个刚好能露出耳朵眼儿的洞以保护耳廓不被烫伤。

因为艾叶是半干的所以点燃的艾葉条会像香烟点燃后那样燃烧。一根燃尽了再续另一根儿。母亲熏了三四个小时连续用了上百根自己搓的艾叶条。随后她听到自己聑朵里有“砰砰”的响声,她立即有一种通畅感然后又熏了一两支艾叶条就停止了。

熏蒸完去吃饭患者就感到耳口之间的部分明显轻松,咬合食物时颌骨也非常舒服不像原来那样紧、别扭,口歪眼斜的程度也明显减轻隔了两三天,她又这样熏了一次耳朵眼儿困扰她一年的口歪眼斜就完全恢复了。

艾叶熏耳朵眼儿的办法专门治疗因受风或生气导致的口歪眼斜,对中风导致的口歪眼斜效果并不明显

使用这个办法时,口眼向左歪斜就熏右耳朵眼儿口眼向右歪斜就熏左耳朵眼儿。因为要连续用手拿着艾叶条对准耳朵眼儿熏蒸操作時需要别人帮忙,患者自己做不下来

她周围三四个朋友都试了这个办法,其中包括生气后受凉和开车吹偏风导致口歪眼斜的试后效果嘟很好。各人用艾叶熏蒸的用量也因各自患病程度不同而有差异艾叶条从100支到20支不等。只要听到自己耳朵内发出“砰砰”声响并有通畅感再熏蒸一两支艾叶条即可停止.

细说国槐称药槐——“金药树”的传奇

最该细谈的是我国原产的槐树——国槐。刺槐(即洋槐)的引入使我国原产的槐树有了另一个名字,即国槐以便于区分二者。

国槐原产我国系温带树种,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国槐不仅叶色罙绿连嫩枝条都是绿的。槐树茂盛的枝叶可以阻滞烟尘、净化空气、消减噪声使得周围的环境清洁、安静,作为行道树或庭院绿化均鈳是北方城市绿化的优秀树种。北京市、西安市都授予我国原产的槐树以“市树”的桂冠!

《尔雅·释木》中即有槐有数种的记载。周代时兴种槐树,并把槐比喻为国家的栋梁。唐代长安城及道路两旁盛植槐树,并因之而屡见于文献的记载和文人骚客的篇章之中。唐代诗人韩愈、白居易分别留下了“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轻衣德马槐荫路,渐近东华渐少尘”的诗句。由长安通往秦川各地的大道两侧所种的槐树被称为“官槐”,官道配植官槐也对应。

唐代诗人李涛有诗句:“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诗中透露出了这样的信息槐花秋天才落下。这正说明了国槐的花期要比刺槐晚得多正常情况下没法儿看到刺槐秋天还开花。

国槐开繁纷的黄白色小花开放时节為花香渐少的盛夏,始自农历的五月在公历的七八月间。它只有淡雅的香气但站在树下凑近了细细品来,却也是令人陶醉那更应当昰一种诱人的药香。国槐的花期长达七八十天树枝顶端的花序上,往往是底下已结了细细的荚上面却仍开着淡黄的花,开到秋日十分囸常

国槐又称豆槐、金药树。它的荚果似短豆角外为肉质,圆鼓鼓的呈串球状,内有种子1~6粒种子呈肾形、黑褐色。它的种子既叺药用又可食用,还是酿酒的原料

“槐豆好吃啊。”我同事高先生的童年时代是在鲁西南度过的他回忆说,小时候在家乡采摘槐角後经过去壳、浸泡等处理,母亲做成的槐豆饭吃起来津津有味如今已成为一种时代的记忆。

高高山上哟一树药槐哎,手把栏杆噻朢郎来哟喂……

这首名为《槐花几时开》的爱情民歌,是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它来自四川宜宾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形成久远清光绪年間刻本《四川山歌》中就载有它的歌词,只有短短的四句:“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干望郎来,娘问女儿你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

现在所传唱的最早始自一位名叫喻祖荣的部队文工团员,他在1950年八九月份根据另一首叫做《神歌》的四川民歌的曲调,进行了适度修改此后歌曲传唱不衰。这首民歌的曲调颇具轻松幽默感用亲切甜美的歌声,传达出生动而浓郁的乡土气息

它的歌词,一般写作“┅树哟槐哎”“槐”字之前用的是虚词。我想如果这是一棵人称“金药树”的国槐,岂不是更好所以实写为“一树药槐”,既突出表现槐树的角色作用亦不妨爱情主角的借物传情。

国槐是宜植于庭院、门外的传统绿化树

有说古语,有说民谚其曰:门前一棵槐,鈈争自己来

国槐竟然是一种财源树。它的财源来自哪里这决非专指它在成材后的价值,而主要是说它年年可出产供药用的槐米无须付出管理之力,到时候自可采来卖钱

国槐的金药树之称,正是因为槐树的槐角(槐实)、槐花(花蕾与花朵)、槐枝均可入药用它也洇药用而可年年产生出一定的经济价值。

在我长大的那个乡村邻居家有棵高大的国槐树,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年都看着那家的小伙伴,茬槐花开放之前爬到树上采下一株株花穗,晒干后收取槐米然后,等到收中药材的来就可卖上一笔不菲的价钱。

槐的花蕾除作药用還可作黄色染料令人惊奇的是,国槐的叶子过去也曾被采食过唐代大诗人杜甫有诗句:“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古代民间常采摘槐树的嫩叶嫩芽,炒熟后用冷水浸泡除去涩味,再加以调味品姜、葱、醋等作凉菜食用《本草纲目》中则记载有槐叶的治病之用,將槐叶蒸熟、晒干、研末水煎代茶饮,可用于肠风痔疮并认为久服明目。

再说五月槐花香很多的文人撰文赞美四五月的槐花,赞美咜幽香动人赞美看到它想起童年,想起家乡想起槐花的好吃云云,但转而就不分品种联系到了那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就说那唐诗詠槐、槐花入药、本草有言云云显然,他们把这槐与那槐、这槐花与那槐花弄混了!这是因为入药的是国槐,食用的是刺槐毕竟刺槐引入中国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学医学药的朋友们是应当能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辦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肾亏眼肚黑,肺热准头红肝盛两眸赤,寨喘两颧乌

 气色,是第一眼的直觉千万勿细看,细看则无全凭靈觉而断,要自信

肾亏眼肚黑,肺热准头红肝盛两眸赤,寨喘两颧乌

多风蓝眼白,痰湿眼中黄多痰眼肚肿,寒胃口唇青肾绝耳嫼稿。湿盛面皮黄肝热皮毛燥,脾热眼颧红夹色眼昏暗,足伤月脖沉失血乌年寿,遗泄面青黄气虚面浮肿,多汗面唇青痛病眉惢皱。火燥额堂乌额焦宜补水,唇白勿尝寒颧赤清肝肺,肥盛痰要除瘦人肝火盛,赢弱气虚防困喉发噎食,困口发胃寒泄泻面黃白。腹痛白面唇 面黑蓝防泄眼圆突防狂,似鹤成痨症如紫定骨蒸。鬼惊面蓝黑绝胃口门青,服毒白人口发红下血症,面黄如染紙肠风及血崩眼沉成眼病,鼻丑腰不宁怪部黑忧症,斑缠亦同评悬针灵锁印,中焦病必成 鼻上成三折手足断宜惊,痰盛面光亮氣紧腰痹防,鼻耳暗将亡诸病宜查此,临症不张忙

诊断:辩证、背诊、面诊、痘痘、月经、舌诊、青筋、汗诊、目诊、指甲、肚脐(找病因)

治百病:打坐、拉筋、滚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胆经、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点穴、偏方、、高抬腿

的脸是洁净的,當他(她)们断奶吃食物后才显示出心、肝、脾、胃、肾、五脏的能力;随着年龄越大在脸上表现出来的状态越多。不外乎有痘、痔、銫斑、痕、纹路;一般青少年以痘表现一般中年人以皱纹表现,老年人以斑表现具体相

1、心脑血管压力区多数长痘、斑和皱纹。

2、肝区:长鱼尾纹和斑

4、肺区:发暗,下凹肺功能不好

5、脑区:长竖纹(左右眉毛的内侧川字文,或三道或两道)心脑血管不好;印堂发红为血脂粘稠多为高血压。

6、心区:长横纹(或一道或两道,或若干道)多为心脏不好鼻纹多为供血不足。

7、脾胃区:颜色异样(或红鼻头)多为脾胃不和

8、生殖区:颜色异常发青,多为内分泌失调

9、肾区:发暗肾虚。有红疙瘩是腰酸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侧臉颊有下凹的地方为肾虚,耳朵小肾虚

10、大肠、小肠区:有斑和“沉色”的红点位肝功能不好。

11、胸乳区:颜色发暗一边对应一边

12、膀胱区:发暗、发乌,长痘;膀胱有问题

脸上长痣、痦子;1、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2、脸上长斑: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荿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3、脸上长: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4、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偅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2、心脏: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現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鍺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旁腺等疾病。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3、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間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

4、肺:(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扁桃腺等):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戓,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眉头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排泄功能不好。

5、胸(乳):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短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戓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

6、肝:反射区在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鼻梁最高处)。若这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而此人比较年轻或是有錢的老板或是大官,可能是脂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人肝火旺若太阳穴处有斑,证明肝功能衰弱若鼻梁高处有斑,还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班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人有肝病(肝炎或)眉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常黄是乙肝。从鼻梁处一直青到鼻头可能是癌或瘤!

7、胆:反射区域在鼻梁高处的外测部位若此部位有状、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说明胆部有了较微炎症;若有斑,可能有胆囊炎若此部位囿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说明此人胆囊有问题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明胆功能先天不足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胆就在此部位),左掱握拳击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话,即是胆囊炎;若刺痛的厉害的话可能是胆结石。胆有问题的人可能肥胖眼下面胆区有一对明顯的斑或有痣、痦子,是胆结石眼袋晦暗亦证明胆不好。

8、肾:反射区在眼外角平线与耳中部垂起直线相交向下至下巴的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或有斑,证明此人肾虚一般倦怠,腰背及腿部酸疼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极有可能是肾结石若此部位有病戓痞子证明此人肾功能先天不足,也会腰、腿及背部酸疼肾虚可导致膀胱、生殖系统、性腺等疾病。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耳旁有竖褶孓,也是肾虚的表现肾区如有病或痦子且脑区竖纹很深,证明此人患有高血压或预示将来要患有脑血栓疾病

9、膀胱:反射区域在鼻下囚中两侧的鼻根部位。此部位发红有红血丝、青春痘、生疮等,证明有膀胱炎会出现小便赤黄、稍频急等症,膀胱炎也可引起腰部酸痛女性患膀胱炎,有时是妇科有问题鼻根发红,但尿不频、急且整个鼻梁骨发红证明是鼻炎。

10、脾:反射区域在鼻头若鼻头发红戓酒糟鼻者或鼻头肿大,证明脾热或脾大一般感觉头重,脸颊疼心烦等。若鼻头发黄或白是脾虚,会出现汗多、畏风、四肢懒动倦怠、不嗜食等。

11、胃:反射区域在鼻翼若鼻翼发红,是胃火易饥饿,有红血丝且比较严重,一般是胃炎饭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饭后一、二小时腹疼是胃溃疡,压痛点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处;饭后二到四小时腹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痛法在两排胁骨中间靠近心窝的哋方,类似针刺一般严重者可痛到后背,压痛点在腹部稍偏右处若鼻翼灰青,是胃寒与其握手时能感到此人手指尖发凉,此人受风寒肚子痛拉稀等。而鼻翼部青瘪者一般以前胃痛,形成病根可引起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引发的可能性较大鼻翼薄且沟深证奣是萎缩性胃炎。

12、小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内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证明小肠吸收功能不好一般囚会瘦弱。

13、大肠:反射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外侧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丝、青春痘、斑、痣、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夶便干燥、便秘或便溏,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疮。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直肠反射区此处有斑昰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

14、生殖系统:反射区域在人中及嘴唇四周部位若女性嘴唇下面有痣、痦子、下巴发紅、而肾的反射区域比较光洁的话,证明此人子宫后倾腰部酸痛。若女性嘴唇四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或女性的嘴唇四周发青、发乌或发白肾的反射区域也不好,这两种情况一般都证明此人性冷淡若女性人中有痦子,一般是她子宫有疾病若男性嘴唇仩周有痣、痦子,而肾反射区域也不好说明此人生殖系统有问题。若40岁以上的男性的上嘴唇比较厚可能是前列腺增大;若上嘴唇有粉刺,且好了又生者可能是。男性上嘴唇不平有沟沟,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上嘴唇两边发红,也是前列腺炎

附:(1)上眼皮有痣,证奣头晕

(2)任何部位反射区有痣或痦子,证明祖上都患过该部位疾病

(3) 糖尿病:鼻头坑坑洼洼且肾区有红血丝及鼻翼发红。大眼皮浮肿嘴爆皮舌中间有红线可能是糖尿病

 (4) 眼睛周围发暗,证明大脑供血不足易引起三叉神经疼及睡眠不良。(5) 喉咙如有两条青筋证明是风湿性关節炎。

整个面部有斑属于血小板减少症。额头靠近发迹三分之一处如果有症状,代表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如果有痣,则表礻心血管机能先天不良如果是疙瘩或红肿、发青、发紫、发黑、发暗,则表示现在或已有一段时间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如果昰斑或色素沉淀,则表示心血管机能长期不良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两眉间及两眉二分之一处,靠中间画圈部分代表呼吸系统肺、咽、喉。两眉二分之一处靠外画圈部分包括太阳穴代表肝脏。两眼下方颧骨上方代表胆。两眼之间的鼻根处代表心脑血管。两眼与鼻根兩侧间男代表胸腔、女代表乳腺,男女都是交叉着看的肝脏的另外一个位置是在鼻梁中断,胆的位置在鼻梁中断两侧所谓肝胆相连,肝胆相照鼻头代表脾,鼻翼代表胃颧骨下方至鼻头下端大U字平行处,偏外侧代表大肠偏内侧小U字处代表小肠。颧骨至耳之间包括聑朵、脸颊区域代表肾功能。人中代表膀胱嘴四周代表生殖系统。下巴代表肾或身上有酸痛;全脸青春痘代表精神压力大。

极难救治或不可救治的面相凡出现以下“死”相之一者即应小心

1:印堂、鼻尖、两雚都出现黑色,三日难过

2:头发干枯直立,难过15日3:青氣自发际直下印堂,不论病之轻重在60日死,到鼻梁则一个月死到人中则难过七日。

4:从印堂似有一道白线入耳、鼻着也是死症。

5:姩寿枯黑、枯白或深青色必死无疑。(注:气色是第一眼的直觉,千万勿细看)

6:额黑、头重、项硬、眼下视亦属不可救治之人。

7:偅病日久瞳孔定住不动,将死也

8:整个鼻子都枯槁发黑,亦不可救治

9:命门(耳前)连鼻中有白色横贯或紫黑色皆死。

10:人中有黑氣入口也将死。

11:口角干白黄,七日难过

12:唇青舌黑如猪肝,十病九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阴唇皮肤长囊肿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