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森书法笔寒春雨为桃花书法是哪一年写的

兰干武(以下简称“兰”):您昰什么时候开始学书法的是拜师学,还是自学是受家学的影响,还是受当时社会上“书法热”的影响

李彬(以下简称“李”):我學习书法有一定的家庭传承关系,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父亲使我结缘书法》后来在《书法报》等报刊上发表。为什么说是父亲让我結缘书法呢我家好几代是学中医的,父亲对中医下过很深的功夫中医水平很高。但非常遗憾有很多宝贵的经验没有传承下来,已经夨传了

我小时候看父亲给人看病,都是用毛笔开药方小时候家里有很多像《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学》等医学书籍,这些书都昰父亲用毛笔在师傅家抄写出来的父亲学医是从毛笔字手抄中药书开始的,他把家里留传下来的中药经典书书都手抄一遍小楷和行书寫得都非常好。

1961年父亲和母亲先后从芜湖市下放到乡下,父亲先后在多个公社卫生院工作过创建了多个大队农村合作医疗室,为农村群众的防病治病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艰苦的工作和突出的贡献

农村人的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他们对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却十分尊敬父亲的字写得很好,每到春节写春联或有红白喜事,村民都要请父亲为他们写一些东西父亲每每写字,我都在一旁定眼观看同时吔学着涂涂写写,然后照着父亲的字练小时候,对写字产生兴趣主要是受父亲的影响,亦或叫耳濡目染吧能在书法这条道路上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我在内心深处深深地感激着父亲

兰:你们兄弟姐妹都写书法吗?

李:家里弟妹四人他们都没有写。我上学那时我们學校还开设了大字课(描红)也就是现在的书法课。在山村里面买的是大瓶的墨汁、晃一晃全是水,还很臭没有见过像现在的一得閣等花样繁多的、这么好的墨汁。

每年快过年的腊月父亲至少提前半个月开始写春联,因为那时村子比较大人口也多,不像现在都外絀打工不在家逢年过节父亲出诊看病又很忙,最后还是写不完记得到我十来岁时,在他写不完的时候我就主动请缨,站在小板凳上開始学着父亲的样子给村里人写春联父亲看了之后感觉还可以,时而点头赞许在这样书写的过程中,兴趣变得越来越浓

父亲常说,茬农村尤其是有点文化的人,要把字写好写字就像是一个人身上的大褂子(外套)一样,出门的时候就是要把最好的褂子拿出来写恏字是文化人最好的大褂子。

李:对把字写好也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时常听前辈们说那时招工、当秘书、通讯员、提干,到新单位嘟要用钢笔写一个自我介绍(简历)看看谁的字写得好,字写得好成功率就高就会被重用。我那时主要就是在家里抄写父亲手抄的经典中医的书籍以及他给别人开的中药单字帖就是临写了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这些也使得我一路走来都有因为字写得较好的因素而被各级领导看重

兰:那时工作和书法有关联吗?

李:我在监狱系统工作特殊的工作环境我很少有时间专注于斯,但是对书法的情结始终難以割舍时常领悟其中经典的用笔、用墨、结字之妙。

那个时候工作环境的变化几乎没有时间写字,但是这颗种子依然在萌芽等待氣候适宜时破土而出的那一天。后来我因为有书法特长被调到工会去负责监狱的宣传开始把过去丢下但没有遗忘的写字的活又捡起来了。

九十年代第一次参加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恢复二十周年书画摄影展获得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双项一等奖,得到了时任省司法厅副厅长兼办公室主任张学群先生(兼任安徽省青年书协秘书长)的表扬和赞许是对我从事书法学习的莫大鼓舞,也是未来我走上书法专业道路產生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兰:您是哪一年到中国书协参加第一次培训?

李:九十年代我是第一次外出学习,当代著名书家都讲过课那┅年在北京短暂的学习期间,我去北师大红楼拜访了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启功先生关于结构和笔法的论述记忆犹新,后来我写了一篇《慥访启功先生》的文章刊发在<书法报><书法导报> 等有关专业报刊上

李:五天时间。在这四五天时间里学到的东西对我的影响很大当时学習的时候,老师点评其他同学带的书法作品时我都会认真听并思考,为什么他的作品会出现这个问题以及在我的作品中有没有这个问題?很多人热衷于拍合影照片我拍得很少。老师讲的一些关键的要素我记得挺多

兰:哪些人给你们讲课呢?

李:那时候讲课的是沈鹏、刘炳森书法、刘正成、蔡祥麟、张荣庆、李铎、尉天池、孙伯翔、张海、林岫、聂成文、李刚田先生等等

兰:短短几天的学习对您后來的书法创作有什么影响?

李:记得九几年安徽省青年书协举办一个全省青年书法展览离截稿还有二三天的时间,我到街上买了几张纸囙来写没想到竟然获了奖。这些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激动和喜悦之情至今仍记忆犹新。

随后又投稿安徽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书法夶展又入展了。当时我感觉这个路是对的通过多年的积累,对书法的认知以及后来的这种转换还是很快的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兰:那个时候投稿您写的是什么书体?

兰:主要是以哪个书体为依托呢

李:当时写隶书是以《石门颂》和《西狭颂》为宗;行草书以“奣清”为基,像王铎的东西多一些然后又一路上行,直达魏晋钟鼎、石鼓、甲骨等,现在又在不断地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唐诗晋芓汉文章那是高原、高峰。魏晋书法的技法和散淡的格调、自然的雅致和风骨中透出来的韵味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都将是顶礼膜拜的书法高峰

兰:外出学习后对您以后走上书法道路有什么影响?

李:三年完成书法三级跳自从那次学习以后,我从写好字到理解書法的真正含义由于我的努力,花了三年的时间从一个非任何书协组织的会员,完成了地级市书协、省书协(包括省青年书协)、中國书协的三级跳资格展览取得了三级会员资格,拿到了省书协、省青年书协、中国书协会员证这在当时实属不易,在巢湖市和所辖五縣区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记得当时《巢湖日报》的副刊部主任方晗,开了一个专栏叫“文苑艺海”我给他们写文章,在报纸上宣传介紹几年的时间,在专栏里介绍了20余位巢湖地区的中青年书法作者现在他们绝大多数成了中国书协会员了。

2002年在巢湖市青年书协会员玳表大会上,我当选为第一届巢湖市青年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2005年(已在京)在安徽省青年书协换届大会上当选为安徽省青年书协主席团成员;在巣湖市书协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二届巢湖市书协副主席;同年被增补为安徽省书协理事被聘为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敎授,被评为第二届安徽省“十佳”青年书法家中国书坛首届“百强榜”百强书法家。

兰:您是哪年到北京的

李:2004年,一次在书法报仩看到王岳川老师的北大书法所招生的一个访谈要招收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当时中国人民大学也在招首届书法高级人才进修班看了王岳川老师的那个访谈后,我就去了北大

兰:您到北京大学学书法后,就没有回去了

李:是的。古人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時。没想到学了两年以后就留下来当书法指导老师了。从第二届开始到今年我们书法所已培养了六七届毕业生了。

李:我三十岁结婚四十岁到北京,一般人下不了这个决心到今年2016年十二周年,一个小轮回了想想时间过得真快,弹指一挥间

兰:您放弃原来的工作箌北京,夫人、孩子没有什么想法吗

李:我刚到北京的时候还是很艰苦的,住在学校里太贵一晚上要四十多块钱,我就在附近的民居租了一小间每月租金三百元,吃得也很简单主要就是馒头和面条,这样可以省钱三十元买了一辆旧自行车,也不怕丢上下课就骑洎行车。

我小的时候父亲时常对我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要四海为家。这个思想对我的世界观还是产生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后來我对一切事物看得都比较淡,有些东西有也行没有也不过分强求。

我夫人原来在老家一个山区小学当老师后来就把教师工作辞了,茬当时一般人也是做不到的

兰:当时上的是北京大学的什么班呢?

李:北京大学首届书法艺术硕士研究生班

李:住学校,一次二十天那时候所长是金开诚,每次上课的老师包括李学勤、文怀沙、任继愈、楼宇烈、金开诚、叶朗、沈鹏、欧阳中石、王岳川、刘正成、曾來德、陈振濂、陈传席、黄惇、曹宝麟以及台湾的付申、日本的西岛圣一、韩国的金炳基、英国的苏立文等先生

兰:那个时候王岳川教授是副所长?

李:是的他是主持工作的副所长。所长是金开诚他是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资深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和欧阳中石先生是北大哲学系的同学当初王岳川教授和他们一起创办的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欧阳中石先生曾经对我说过首师大的書法博士点如果没有金开诚教授的支持,肯定是申报不下来的

兰:您当时是学了两年之后就没回去?

李:来北京学习时就没有回去了2005姩春节回家,节后我让家属和孩子一起到北京来了那个时候到北京来的人都不愿意带家属,但是我想还是让家属过来找点事情干我的镓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与别人还不完全一样,属于讲究忠孝仁义的家庭从小家庭教育都是很严的。夫人到北京后找乡邻帮忙在商场里开叻一个服装摊位,每月的收入可以保证日常开销孩子在北京上小学,那个时候过得还是艰难我平时帮别人上书法课有点收入。到第二屆研究生班招生开学时上课就有收入了,后来慢慢有了房子有了车子,日子还算过得去

兰:您到中国书协工作是什么时间?

李:在丠大第二届教学的时候2008年通过中国文联有关领导的推荐,我到了中国书协工作(北大的教学还兼着)到了中国书协后,在组联部工作负责中国书协理事会、主席团会、书法名城、书法之乡、组联工作会议等,后来又赶上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和另一个同志负责写学习材料。

兰:您在书协工作后又回到了北大?

李:是在书协的时候,我北大的课还是在上的没有间断。我在书协的时候也经常给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服务送了一些书法展览作品集给所里。周边的县市基层书协组织和个人只要来书协我都会送一些书法展览的作品集给他們,让这些书法作品集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为基层书协组织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在书协事情比较复杂一些回到学校比较单纯一些。

兰:这些书是中国书协出的还是别人寄来的?

李:都是一些国展的作品集还有兰亭奖的以及其他展览的,书协的同志们都很忙一些作品集在仓库里堆着,我把它送出去基层的书协组织没有经费,买书又没钱送给他们非常高兴,是求之不得

兰:前面您说这十二年是佷艰苦的过程,您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还是很有收获的,比如说您刚刚来北京时住几平方米的房子现在已经是衣食无忧了。您现在除了茬北大教书还做什么呢?

李:其他就是在对外经贸大学给本科生上课但是在外面收费形式的教学没有办过,我的教学都是义务的包括我到承德滦平职教中心书法班上课,他们每次给课时费我都没要前年我捐给他们十四万元的教学设备,那个地方每年考上本科的书法學生我都会赠送一幅书法作品激励他们,支持基层学校开展书法特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

前年我回老家,山村小学的道蕗很泥泞不好走,我组织艺术家和中国美协的画家给地方政府大楼义务创作艺术精品,希望政府能关心支持山区的教育把山村小学嘚马路给修起来。通过这种形式政府给学校修了两条水泥路,解决了下雨天道路泥泞学生上学难的大问题。我从来没有宣传过不是您的采访,我到现在也没有说过这件事

一次回老家的小学,在闲聊时我得知这里的老师都没有坐过飞机没有出去旅游过,我就默默地記在心里大前年,我把家乡山区的小学几十位在职和退休的全体教师利用暑假组织他们坐飞机到内蒙古大草原上玩了一周时间,飞机起飞老师们非常开心。在这里要感谢内蒙古天地伟业集团的董事长高峰给予的大力支持和爱心帮助在此再次致谢!

在我老家巢湖第一Φ学、巢湖第四中学,已经连续十年为书法高考前三名的考生颁发“李彬书法奖”用书法的文化含义和艺术美学激励年轻人去自强不息,登高行远

兰:历代碑帖您都写过吗?

李:历代的碑帖绝大多数都写过当然现在不可能天天都去写这些,但是当初大量的时间在这上媔还是有体会的。我经常讲五种书体笔法体系都很独立,用楷书的笔法写到行书里面肯定不行碑帖兼容,兼容的是它的精神美学囿三种形态:一是尚韵,二是尚雅三是力量。我们讲散淡清和之美假设韵味、雅致代表一种女性的优雅,属于阴;那么雄强、刚劲、粗犷就是男人之力量美属于阳。第三种就是禅境再有就是搞丑搞怪的一类,在历朝历代逃脱不了这几种审美不是崇尚韵味雅、清和這一类的,就是体现雄强大气一类的大字就是以势取胜,小字就是以韵取胜就这两种,除此之外就是搞怪搞丑的江湖派

兰:我好像佷多年前就写过文章说过:碑帖兼容就是瞎说。

李:如果说一个人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那这个人是什么人?除了是泰国的人妖还能是什么兼容的是精神,男人具有女人的细腻这就是兼容;女性有男性的魄力,这也是一种兼容;你不能让她变成一个男人这是做不到嘚。在一次的展览上我还讲到审美,书法的审美有它一定的时差和视角视角就是从侧面看整个人的美是不一样的,从背后看也是不一樣的从历朝历代来看也是一样。只要有视角就会有盲区不可被免。

我们看问题要立体不能站在一个角度上。康有为说过王羲之的书法太柔太弱赵孟頫的书法太甜太俗。我认为笔墨一定要体现时代性康有为是一个很厉害的学者,他提出“扬碑抑帖”我很理解康有為为什么提出“扬碑抑帖”,因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中华民族受到外来列强的侵略,国家积贫积弱民族灾难深重,需要全民族强悍起來文人有什么办法?只有利用手中的毛笔来唤起民族的雄强意志当敌人的刺刀架到你脖子上的时候,你还有风度可言吗要么反抗,偠么被杀在这个时候康有为提出了碑学,代表一种雄强,希望全民族强大起来不要太柔弱。尤其是文人要从内心强大起来不要再崇尚陰柔的柔美,柔美是救不了民族的

当然现在民族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艺术可以百花齐放,可以张扬个性审美变得多元和兼容,既知險绝复归平淡。

兰: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书法是一种延续

李:对。如果书法要脱离社会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唐朝出现颜真卿这样的书體?为什么社会崇尚杨贵妃的以胖为美都是与当时所处的时代有关的。当时大唐盛世就是体现我们的大气和富贵因此以胖为美。初唐時候褚遂良的书法觉得很美有风度、有筋骨、有韵味,也很潇洒但是到盛唐之时就不行了。盛唐书法以颜体的厚重和宽博为主女人鉯胖为美。女人没变时代变了,美学标准也就变了

当然康有为也知道在清末民初,碑学是不能进入大堂的碑学的主体是墓志铭,而墓志铭是人死后墓上写的铭文不可以挂到大堂上去。当然这个时代已经淡化了书法的每个时代向前推进都是从一个视角开始的,比如顏体的这个点写得圆了下个时代就有可能写得方了,这个时代的书体写长了下个时代就可能写扁了,这个时代是外放内敛了下个时玳可能就是外敛内放,规律就是这样的

一段时间国展上获奖的作品写上谁的名字都一样,书法缺少艺术精神我不是抨击个人。但事和囚可以分来人是什么样子我不太了解,但是我不赞赏这种艺术精神王岳川老师经常讲以手指月,“我教你的是方法不要你写的和我┅样,写的和我一样就很失败了”

任何时代,都要有你自己的个性历朝历代的书法家有哪个写得一模一样?所以我讲不管是谁,我敎的是方法写到一定程度一定要有你自己的个性。共性与个性的区别就是共性就是书法的传统,就是笔法的技法所有技法你一定到位。个性的话就是你自己的面貌现在写隶书写得都一样,写行书“二王”的都一样我都不太欣赏。像您写章草一看就是兰干武的,咜有个性传统章草的笔画都有,如果写的和其他人一样就没有意义了

艺术最大的核心价值就是创新,书法的创新跟其他的创新都不一樣它一定不能脱离传统,因为它是以文字为载体的现在书法界缺少一个思考,而且学生写的都和师傅写得一模一样这很失败。上课時我就讲经典、讲方法,只有把方法掌握了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霍元甲的武术招数按照老套路他能打过别人吗还得靠自己的悟性,这就是艺术的核心精神但胡搞也不行,现在好多非文字的书法我是不赞成的,写到最后就是胡写了最后就把书法引入到死胡同,还会误导很多人现在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还是要有一个标准的问题。

我经常讲一个道理就是鲤鱼打挺和鲤鱼打滚的关系鯉鱼打滚不需要技术动作要素,很简单谁都可以做到,想怎么滚就怎么滚但是鲤鱼打挺没有方法要素就掌握不了,不下功夫苦练也是掌握不了的有人说要突出个性,我要说没有共性的个性是零我们的书法缺少文化自信,整个民族缺少文化自信现在的少字派、创新派都是日本玩剩下来的。日本不同他没有书法的祖宗,一直不死心要割掉中国的文化祖宗其目的是灭祖宗,让自己成为新的祖宗所鉯才在西方印象派的启发下搞出来自己的所谓的文化经典印象派、少字派书法。

兰:您刚刚说您要用九种书体办展览这九体是什么?

李:通常是五体我是这样想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把篆书分为三类;草书(大草、小草、狂草)、章草,把草书分为两类;隶书、简帛把隶书分为两种;然后是楷书、行书。简帛书是草书和隶书的一个分水岭它延伸为两个书体,写的速度快了就是章草演化为小草寫慢了就演化为隶书。

汉简现在出土了很多原来是属于民间的,被很多人不重视其实这个书体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非常高。这个书体非瑺重要它延伸向下发展,过去是盘腿在那个地方写书架是支撑在那个地方,是摆动地在写这种书法的摆动是一种自然状态。但是到叻隶书以后把这种笔画演化得严谨规范,包括《石门颂》《西狭颂》《张迁碑》都是有变化的但是再怎么变,它都是从汉简演化来的跟它还是有区别的,包括从章草到今草

兰:刚才我们谈到的这几种书体,每个书体从它的技法上讲都不一样作为一个书家,要把每個书体之间打通您是怎么打通的?

李:这个叫通感艺术通感。有的人通感很好有的人则一般,这体现在艺术和工作上举个简单的唎子,学文科的他不懂工科,他到工科的厂里去当厂长把大家管得很好,要是让他去学校当校长他也当得很好,让他去当个体户怹也会干得很好,让他去工农商学兵也当得很好说明这个人的通感就好。还有就是有人能干不会讲有的人不但能干还能讲,这也是通感好艺术同样是这样,在书法界我研究了这个情况,有人楷书写得挺好写草书就不行,关节就像伸不开写得很硬、不柔,把楷法當成草书写这是很忌讳的。其实书法的核心精神就是道法自然行云流水就是自然,研究王羲之的所有字肯定是自然的比如我见到你,就很自然地和你握手如果你做了欢迎动作,再跳个舞就假了假了就不自然了。研究所有书法的呼应关系都是很自然的绝对不会费佷大劲,就像人走路一样笔直走很自然的话,你非得拐着弯走就显得不正常了所有的书法都是这样的,楷书、草书及行书都是很简洁嘚化繁为简,上一笔的呼肯定对应下一笔的应形成一个呼应关系,不会拧着劲的在黄庭坚的草书上出现得多一点,有的笔画会挑上詓在王羲之的草书中几乎没有,一个回锋很自然地连接下面的一个字的入笔笔断但是意连起来了,点画一定是很明确的大多数书法嘟是道法自然的。所以说书体之间打通是要有艺术通感的

兰:您在生活上的问题都解决了,在创作上您还有什么打算在艺术上,下一步路怎么走

李:艺术上的梦想就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能够在高校和中学开展义务教学以及在适当的时候办一些国内、国际的书法巡展。通过这种展览宣传书法不但要宣传个人,而且这种宣传不能丑化和异化汉字是要体现书法的正大气象。创作和教学上要继续弘扬丠大书法研究所王岳川所长提出的“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十六字教学方针,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创作和理论水平

兰:书法还是要体现民族精神生态的。

李:书法是一件很文雅的事情当然现在时代变了,居住环境变了展览环境变了,书法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以出现了大的作品。写小作品要讲究雅致写大作品要体现雄强和气势,但没有必要又是写又是跳这等于是践踏书法。就像到佛堂里面进香一样人家还讲肃静沐手焚香,你不洗手边走边吃东西还大喊大叫这样就和那个环境格格不入了。比如到人民夶会堂去开全国两会你就不能穿着裤衩和拖鞋进去,不合时宜你的着装要庄重大方,这样对一个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人本身没变化,但外界附加的环境变了一个是自然的场合,一个是庄重的场合

中国书法既要体现艺术元素,又要体现文化内涵还要体现人文精神,这些就是书法的维度和难度之所在也是它的永恒魅力之所在。中国画则要体现水墨意境、笔墨神采和山水物的内在精神

祝愿《书法報·书画天地》在书画界开辟一番新的天地,《书法报·书画天地》必将顶天立地、大有作为。

兰:谢谢您接受此次采访

李:谢谢兰主编!谢谢书法报社的全体朋友!

(录音整理?黄菲菲 摄影?姜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字树庵号海,幼年自号刘五先苼1937年生于,祖籍武清1962年夏于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至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法书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莋至今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會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函授大学特聘教授、日本白扇书道会顾问、日本书道研究会顾问、中日友好②十一世纪委员会委员等。

  刘炳森书法教授先后出访了南北美洲、欧洲和东南亚各国举办展览和讲学。出版有多部书法作品集文學作品著有散文集《紫垣秋草》等。其山水画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画风朴茂淳厚;然而多年来,其画名却为书名所掩他的隶法在坚实嘚传统功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在当代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世称“刘体隶书”   

隶书是一种最好写的书体,同时也昰一种最难写好的书体说它最好写,因为他的笔画最简单;说它最难写好因为它的笔画过于简单。所以有人一天就学会了写隶书,泹一辈子也未能把隶书写好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代书法家用心于隶书者便为数甚少了
刘炳森书法以隶书立足当代书坛,是当今最著名的隶书书法家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书法家,争议的焦点便是刘炳森书法隶书的雅俗问题刘炳森书法先生从他出名之日起,就将自己置身于这种争议之中这固然是书家个人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历史问题从隶书的发展来看,这种书体确实与“俗”更为贴近一些首先,最初的隶书使用于下级官吏———或可直接呼之为“俗吏”中间;其次隶书的点画在五大书体中是最简单的,书体本身便有“俗”的特征;第三成熟的隶书具有工巧、秀丽等世俗的审美特征。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隶书作为一种书体,它本身便具有“俗”的意味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种俗书
隶书以汉代隶书为其极致,而汉隶又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西汉隶书风格拙朴,风神接近篆籀相对高古┅些,“雅”一些;东汉隶书则趋于工整秀丽相对“俗”一些。刘炳森书法隶书主要取法《华山庙碑》、《乙瑛碑》,面目与二碑极為相似对《华山庙碑》,前人评说竟不能一致清朱彝尊于《西岳华山庙碑跋》中云:“汉碑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唯延熹《华岳碑》变正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而刘熙载于《艺概》中则称“若《华山庙碑》旁薄郁积,瀏漓顿挫意味尤不可穷极。”康有为云:“汉分佳者绝多若《华山庙碑》实为下乘,淳古之气已灭姿致之妙无多。”实为下乘淳古之气已灭,姿致之妙无多”(《广艺舟双楫》郭宗昌则跋曰:“割篆未会,时或肉胜一古一今,遂为隋唐作俑”显然,同样一块漢碑个人的看法竟然相左如此。撇开个人偏好我们看到的《华山庙碑》点画宽扁,波画明晰结构紧凑,字字匀称章法布白(其实昰布黑)也极为停匀,无疑是彻底摆脱篆书的标准隶书朱彝尊所谓“方整”、“流丽”颇能中的,而“奇古”则纯属子虚乌有康南海嘚“淳古之气已灭”倒是颇为中肯。所以《华山庙碑》纯属清秀华丽一路汉碑,是成熟汉隶的代表作风格近乎甜俗。刘先生钟爱的另┅个汉碑《乙瑛碑》与《华山庙碑》情趣相近是他风格的补充。虽然刘炳森书法也学过《张迁碑》、《石门颂》等其他风格的汉碑但怹的吸收是非常谨慎的,他学习《张迁碑》只是为了克服《华山庙碑》的飘浮;而对《石门颂》的学习则又是为了克服《张迁碑》的拘謹。刘炳森书法隶书的面目始终离《华山庙碑》不远。
首先在用笔上,刘先生讲究匀净刘炳森书法隶书中很难看到飞白笔法,他似乎在极力回避这种笔法而对线条的滋润、光洁有着骨子里的偏好(这很能让人联想起“馆阁体”来)。在用笔的力量分配方面刘先生吔处理得非常“公平”:横画一律较粗,竖画一律较细这种笔法虽然看上去非常卖力,却并未显现出应有的力度究其因,主要是用笔仩铺毫与聚毫运用不当所致铺毫使线条呈扁平状,这种线条虽然表现出一定的宽度但却丧失了应有的厚度,缺乏立体感给人以单薄嘚丝绸或布条等扁平物体的感觉,而且又给人以笔始终浮在纸面上不能入纸的感觉,自然缺乏力度聚毫所写出的线条则相反,它表现絀一定的立体感给人以破空杀纸、力透纸背的审美效果。古钱币文字就有这种审美感染力按说,两种笔法并无优劣之别关键是如何使用。刘先生将聚毫用在竖画上铺毫用在横画上,横粗竖细加剧了字形的扁平感,极大减弱了书作的体积感和感染力
    在结字上,刘炳森书法隶书呈现出“满”的特征无论是多笔画字,还是少笔画字刘先生都将每个字处理得四角填满。对于笔画多的字来说这么作偠容易一些,对笔画少的字就需要将笔画加粗加厚,这样的结果便是大小齐平如古人所谓“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令大”给人的感觉便是“状如算子”,缺乏变化、缺乏生气、缺乏生动活泼的气象
    章法上,刘炳森书法隶书更是突出了这个“满”字他的书作,不僅每个单字四角布满整个作品的四角依然填得很实,每字每行端正笔直壁垒森严,仿佛一个无比严肃的仪仗队!刘先生几乎对古人“計白当黑”、“以虚当实”的审美观充耳不闻采取排斥的态度。
当代书坛大概没有第二位书家能像刘先生这样将隶书写得如此标准、洳此到位、如此严谨。像刘炳森书法先生这样毫无浮躁之气深入继承传统的精神,几乎需要所有书家认真学习但对刘先生本人来说,卻缺乏了一种求变的精神孙过庭有“平正”、“险绝”、“平正”的三阶段说,刘炳森书法虽然已经将隶书“写好”了但这种“好”仍属于第一个“平正”阶段。也许是他的隶书得到了更多认可的缘故他至今仍然陶醉在“写好”的境界之中。隶书虽然近“俗”但将隸书写得高古奇崛者大有人在。我们必须说明刘炳森书法隶书得到的更多是世俗社会的认可,或者说只是完美地完成了书写(或称为写芓)任务他的隶书,很难说已经达到书法艺术的高境界这就难怪有人

近年来,书法界对刘炳森书法隶书的负面评价越来越盛甚至有囚干脆贬低他的字是美术字馆阁体。但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刘炳森书法的隶书融历代碑帖风格于一体,是古今隶书之集大成鍺

刘炳森书法隶书走的是方正端庄的路子。在方方正正的基础上写出变化写出风格,这其实是一条最艰难的书法创作之路”215,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直分会联合主办的隶书发展趋势研讨暨纪念刘炳森书法先生逝世三周年座谈会上林岫表示,对刘炳森书法嘚隶书有争议是很正常的真理越辨越明,但态度一定要端正她呼吁书坛多些学术,少些谩骂

隶书源于秦,兴于汉滥觞于唐,致臻于清至此,隶书似乎达到了完美然而,正如世上万

的发展脚步永远也不会停止一样隶书也不可能止步不前。参加座谈会的书法镓认为刘炳森书法的隶书师古而不泥古,将历代碑帖的精华汲为己有在隶书的变化、笔道繁简的处理、行气章法的安排上,青出于藍而胜于蓝特点鲜明,自创一体


前不久,中国书协在广东举办了第9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是对近年来各书体的一次集中检阅。其中隶書所取得的整体成果受到了书坛普遍关注。据陈洪武介绍这次国展,汉隶成为当前隶书的主体审美倾向从简帛等书中汲取养分,特別是取法明清的隶书风格也占了相当的比重形成了多元格局,这对隶书的发展起到了前瞻性的作用

林岫认为,汉隶的产生不是一个偶嘫的现象它是汉代这个大时代大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到了唐代出现了唐隶汉隶与唐隶有许多共性,但是姿态不一样总体风格上看是端端正正。现在有人为了求变求新将汉字习惯的写法加以改造,长笔画写短短笔画拉长,故意把汉字写得东倒西歪这当然是一条比較容易出新的路子。但在方方正正之间在五千年中国文字史的基础上写出新的面貌,新的风格这才是最难的事。
 刘炳森书法坚持书寫汉字的传统他认为丢掉了书写汉字传统,就丢掉了书法的根本对刘炳森书法隶书极为推崇的张飙对当下书坛存在的诸多问题表示擔忧,首要问题是字体变化把汉字结构拆散,写得东倒西歪字不像字,画不像画以丑为美,以怪为美中国老百姓既认不出写的什么内容,又看不出什么地方美这还叫中国书法艺术吗?
张铜彦明确反对把刘炳森书法隶书称为馆阁体书法作品首先要让人讀得懂,看着美如果他写的字东倒西歪、歪七扭八,老百姓是不会喜欢的张铜彦说,目前电脑字库中有刘氏隶书在报刊杂志、影视作品、户外广告和招牌中广泛使用。刘炳森书法隶书突破了汉隶一波三折的传统体式融入了许多行草笔意于隶书之中,加强叻隶书用笔的动感凸显了一种雅俗共赏的情致,将隶书创作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由刘炳森书法隶书存在的争议,罗杨谈到了当下書坛的追古与创新话题近代以来,书法始终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创作实践追古与创新的艺术论争。我认为当代书法面临的主要問题应该是继承胜于发展一定要划出书法的发展界线。有些书法家以抽象为美而西方的抽象艺术的立意在于抽去作品的思想内涵,因此简单地看,表面地看抽象派的非形象性与书法似有不谋而合之处,但本质上看完全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两类艺术。我认为应当沿劉炳森书法的道路,即继承讲究传统点画有出处,笔墨有来路运笔有法度。

邹德忠认为目前对刘炳森书法书法的争论有点跑偏了我们不妨借助一下文艺理论术语,书法创作与文学创作一样存在着不同的创作方法。李白和郭沫若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杜甫和鲁迅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楷书、隶书应当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行草、狂草则属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方法不同衡量其优劣的标准也就不同。当刘炳森书法作为一个平民书法家为电脑、为报纸写字的时候,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当他进入书法创作驰骋于天地翰墨之间时,便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邹德忠说,我们不能单纯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去衡量刘炳森书法的现实主义作品那样评判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我们应站在全方位的角度对刘炳森书法的书法作出公允的评价

邹德忠还就刘炳森书法人生各个阶段的隸书进行了学术探讨。刘炳森书法隶书和他的人一样经历了青年、壮年、老年,他的字也逐渐从貌秀骨秀步入神秀朂终走向了成功。

会议主办方表示纪念刘炳森书法的深远意义在于,探讨当代隶书的传承与流变、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书法事业特别是隶书艺术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根据书写内容书写时期等因素大约三万一平尺,巨幅除外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炳森书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