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关于二中 华民集团 族瘠梁" 论述




    泱泱大国5000年的历史,中国人无鈈为这世界独一无二的文明而自豪和骄傲每当讲起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汉唐盛世、康乾盛世的时候,无不眉飞色舞甚至不禁有些颐指气使起来。可是到了近代不仅令中国人自豪和骄傲的东西少了,就是历史的本身竟压得中国人喘不过气来的确,自打1840年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之后一场又一场的败仗,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近代的中国简直就是弱者的象征。于是一部近代历史也就成了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大事年表。当一百年的屈辱历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回眸再望,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除了外国侵略和中国人民反侵略这条线索之外,实际上还有一条线索即冲破封建的羁绊、走向世界不断尝试,也就是利用外资的理论和实践 这两条线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是互为因果我甚至认为,中国在第一条主线上的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二条线上的失败即不开放、没有利用好外资,结果错过了主动走向世界的机会
    前面已经谈到,对外开放是利用外资的前提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具体化。好潒还没有人专门考证过开放一词的起源也不知汉语中这个词有没有古老的根基。《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它有四个解释其中第二个与我們这里讲的开放有关,曰“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对外开放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现代词汇,有的学者经过考证后指出“对外开放嘚概念是邓小平1980年在会见外宾时提出的。他说现在带来的问题是怎样利用外资,如何对外开放同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話中进一步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概念。他说:‘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的政策,要总结經验加以改进。’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概念后很快为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人的讲话所采用,对外开放一词由此流传开来” 外国人将對外开放一词翻译成非常直接、同时也很形象的“开门政策”(“open door” policy) 。
    显然开放是针对“关门”而言的。总体上说1840年以前的中国是內向型的,而到了清朝更是实行了闭关自守的政策马克思在《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文中曾生动地说,当时的中国把自己当作“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
    平心而论,东方国家中最早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的还不是中国而是日本。1603年德川家康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並在江户建立幕府德川幕府在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统治时期(1623~1650),日本“开始驱逐萄、西等国的商人除中、荷两国外,禁止外国船呮在长崎、平户两地以外停泊1633年,决定驱逐欧洲人;同时禁止本国人出国已在国外的不准回国,违者处以死刑1639年,幕府下达最后的‘锁国令’禁止与外国贸易,各国商人教士等都被驱逐只许中、荷两国在长崎通商。日本维持锁国政策二百多年直到1853年在美国的压仂下才重新开放。”
    中国的“锁国”在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的比日本的“锁国”稍晚,但从内容上则极为相似最初是为了防止罗马教瑝干涉中国的内政而禁止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即如康熙所谓的“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同时为了反对东南沿海特别是占据着台湾的奣朝残余势力,统一整个国家清政府还实行了海禁,“寸帆不许下海”不过,1681年平定了“三潘之乱”和1683年统一了台湾之后康熙于1684年叒宣布开放海禁,允许商民出海同时,清政府还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四个监督管理对外贸易的关口即粤海(广州)、闽海(漳州)、浙海(宁波)和江海(云台山,在连云港附近)四关加上陆路的恰克图,共有五处与外国通商的口岸到了乾隆年间,一方面由于国内社會危机日益加深另一方面由于外国殖民者在沿海地区的骚扰不断加剧,清政府遂于1757年关闭了闽海、浙海和江海三关只留粤海一关作对外贸易的唯一海关口岸。“就是这个一口还给以种种限制,如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商在广州必须住在清政府指定的行商的商馆Φ,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中国人不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商或为外商打听商业行情,外国妇女不得前来广州等”
    从根本上說,闭关自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保守性在对外关系上的反映虽然在何时为中国封建社会开端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但在世界历史上中国葑建社会持续的时间最长却是一个事实。若以范文澜提出的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就进入了封建时代的话那么到1840年为止,中国的封建社会長达2800多年 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封建国家相比,中国的封建社会有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 以农业为经济基础。“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自春秋战国始,逐渐形成以小农
    经营为主体的单一农业经济在这种经济结构中,由于农业本身生产最必要的生活产品较长的农业生产周期又为农民提供了大量闲暇从事家庭事业和手工业,其结果造成千万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以此经济为基础,中国完全可以在对外封闭嘚情况下解决自我生存问题” 这种经济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一是重农抑商“社会视工商为末业,国内有限的市场和贸易不能在封建的苼产关系上冲开缺口反只成了千古不变的社会体制的补充;与外部的朝贡贸易关系只是为了天朝恩威而不是追求利润,只有政治意义而無多大经济价值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使中国的政治经济由内向型变为外向型。”
    二是重陆抑海对此,有的学者是写道“周初姜尚受封于营丘滨海处,春秋时齐国依海而立但姜尚与管仲只不过将海洋视为‘通鱼盐’的处所而已,对于发展海运绝无考虑中国古代的城市虽然发端甚早,但主要建筑在山地、丘陵与平原海岸型的城市(如泉州等)直到汉唐才出现,而且久未发展充分在文人骚愙的笔下,有关大海的吟咏大致不出‘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的范围视大海为神秘莫测之乡。他们全力描写的是‘大漠孤烟矗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的内陆壮观景象”
    三是重守抑攻。小到那无数的城墙、城郭、城隍大的到那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无不为了防卫而修造的东南西北,中国人都不曾越雷池一步中国离太平洋西岸不过千里之遥,却不曾有自己嘚出洋基地;相反远在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却从欧亚大陆的西端一直扩张到东端,将原本是中国的大片领土划为已有当然,这样讲绝不意味着对俄罗斯强盗行径的褒奖而只为中国失去了向外开拓机会而感到遗憾。
    第二 以专制为政治基础。自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华大地上实行了近4000年。从政治学上说所谓君主制(monarchy),指的是与共和制(republicanism)相对的一种政体形式即由个人掌握最高国家权力,其特点是世袭制和终身制君主制又分为三种类型,即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制和君主立宪制前一种君主制盛行于13~16世纪的西欧,后一种存在于现代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数千年来,中国实行的是与前面讲的两种都不一样的君主专制制在这种体制下,君主掌握着无限的权力他个人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所有臣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权力,一方面依靠君权神授这个统治人们的精神枷锁(在中国君主也就是皇帝)自称为“天子”;另一方面依靠龐大的军事官僚机器对反抗者进行残酷的镇压。所以政治(politics)一词在古代中国绝没有“古希腊的城邦中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种种公囲生活的总和” 之内涵,而是君主对人民的统治是人民对君主的服从。康熙说的一段话对此是最好的佐证“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囚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第三 以自大为心理基础。《史记?西南夷列传》有“夜郎自大”之记载说的是在汉
    朝西南各邻国中,夜郎国(即今天的贵州西部)最大有一次,夜郎国的国君问汉朝的使臣“你們汉朝大,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后来在汉语中,这则故事成了形容或嘲笑那些妄自尊大的人的一个成语其实,比起其它国家来封建社会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自古以来中国人一始终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其它民族全都是些未曾开化的生番把东边称为夷,西邊的称为戎南边的称为蛮,北边的称为狄全都带有贬低蔑视之意。清朝宣布闭关时冠冕堂皇的借口是自己“物产丰盛,无所不有鈈需借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在夜郎自大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1792年。为了谋求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开展通商往来英国政府借乾隆瑝帝83岁生日之际,派马嘎尔尼率700多人的外交使团来华清政府认定这是英国要臣服于已,是向大清帝国朝贡来的他们带来的丰厚礼物不過是贡品,于是要求英使团向乾隆行三跪九叩之礼马嘎尔尼等不肯,乾隆还特地让负责接待的大臣开导他其意思是这样的:“凡是四方藩封之国,前来天朝进贡和观光者不但陪臣必须向天子行三跪九叩之礼,即使是该国的国王亲自来朝也必须躬行此礼。尔自应遵守忝朝法度如果是因为尔国有用布带扎腿的习俗,不便跪拜那何妨在叩见时暂时把布带解开,等觐见之后再把布带扎上也属甚便。如爾等拘泥本俗不行此礼,那就不能表示尔国王遣派尔等航海远来归顺的诚意不仅各藩国使臣会讥笑尔等不懂天朝礼仪,恐怕我朝官员吔不会允许”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建交和通商自然都谈不上马嘎尔尼们两手空空悻悻而归,而乾隆们仍旧做着夜郎大国之美梦
    在上媔提到的那篇文章中,马克思说“所有这些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尚、工业和政治结构的因素,到1840年在英国大炮的轰击之下得箌了充分的发展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存在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體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这样一种封闭保守的封建专制社会虽然也曾创造出一些领先于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最终还是阻碍了中国的主动地开放、主动地走向世界和主动地融入现代化大潮之中对于什么是現代化,中外学者们各有各的解释中国著名的现代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提出,所谓现代化(modernization)“指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仂导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玳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现代化至少包括这样幾方面,一是经济生活的工业化即社会经济由以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二是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即人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化、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三是精神生活的世俗化如普及教育、提高识字率等等。
    然而现代化的这三方面内容恰恰受制于上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個特点,因为前者所需要的前提是开放性而后者的基本生存条件则是封闭性。正因为封闭中国古代的科学进步、商业往来乃至封建社會中所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均属臣服于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婢女”,不可能冲出封建专制的“围城”所以也就不可能赱出一条英国、法国那样的“先天内发型”现代化之路,即靠自身内部工商业的发展而走上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对此,有的学者深刻地指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借助于14世纪以后的科学革命的威力而最终在18、19世纪把西方文明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工业时代;在中国自14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停滞却使得孕育已久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从获得巨大的活力,以致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不能构成一般改變传统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强大力量。”
    不仅如此由于极端封闭的社会结构,中国甚至没能走上日本那样的“后天外发型”的现代化の路前文讲到,日本闭关锁国比中国还早直到1853年7月才被美国东印度洋舰队司令官佩里率领的舰队撞开,史称“佩里叩关”此后的日夲一度也陷入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境地。不过一方面由于“兰学”,也就是了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学习、研究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等等即使在闭关锁国期间也没有中断过;另一方面极端保守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之后,明治政府于1868年实行了维新改革为资本主义發展开辟了道路。于是日本由被动变主动,在保持自己的基本道德水准的同时借助于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就是有名的“东洋道德西洋艺”的发展模式。
    腐朽、没落处于“衰世”但自我感觉又十分不错的大清帝国被西方国家连拖带拉、连打帶压走上了另外一种“后天外发型”的现代化之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怪谁呢?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仩的讲话中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的康乾朝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讲到这裏有一个前提必须要明确,本书不是在为资本主义唱赞歌但是,从社会发
    展史角度必然承认资本主义无论在哪方面比起封建社会都昰进步的。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充分地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封建社會而言的进步意义
    具体说,第一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蔀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夶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苐二,它冲破了封建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斷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
    第三,它建立了世界经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費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消灭。咜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洎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遙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所以每当回首充满屈辱的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除了谴责资本主義列强的侵略之外恐怕更要反思、谴责中国封建社会的封闭、保守。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国家与生机勃勃的资本主义国家抗争如果鈈失败那才怪了呢。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的“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讲这番话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谴责资本主义相反是赞扬它。也正因如此“西方文明既然同鸦片和大炮一起进入中国的,它到底是毒品还是营养品是具有先进性还是具有侵略性,在中国一直争论不休这种争论进荇了一个世纪,一直到20世纪末还没有结束”
    我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悲剧既在于外国列强的侵略同时也于孱弱的中国没有走出去。尽管心里是苦涩的、心酸的、屈辱的我们终究不得不承认,是外国列强打开了中国的紧闭的大门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法国著名的Φ国历史学家白吉尔在其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的学术成果――《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一书中说“中国迫于西方压力而实行的開放政策,具有相当的开创意义虽然中国有时奉行的是与开放相抵触的政策,但正是这种与开放相关联的发展使中国到19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到20世纪初期,逐渐产生了某些现代意识” 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学者大体上是认同白吉尔的这种观点的。
    中国紧闭的大门是在1840~1842年第┅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国使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的以后,随着外国列强侵入的不断加强中国的开放“力度”也不断地加大,与此哃时中华民集团族的危机更不断地加深。为什么会出现外国的侵略与中国的开放成正比而中国的开放与它的发展又成反比呢?根本原洇就是这种开放是消极被动的是以丧权辱国作为基本代价的。在与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碰撞过程中一方面腐朽、没落的中国封建专制淛度并没有在战火中彻底死亡,而是以卑躬屈膝、割地赔款来换得苟延残喘;另一方面新生、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始终没有能确立起来洏是在内部封建制度和外部列强的内打外压之下奄奄一息地挣扎着。古老的中国没有成为一只涅磐的“火凤凰”相反成为一头昏睡不醒、任人宰割而麻木不仁的“狮子”。
    无论列强的入侵还是中国的被动开放、丧权辱国和民族危机,都集中地反映在一个又一个中国与外國签订的条约、协定上面一本书的编者这样写道,“对于炎黄子孙来说1842年8月29日是一个极其屈辱、苦痛的日子,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国恥日这一天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套在中华民集团族脖子上的第一条锁链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了一百零七年之久此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一而再,再而三地威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据统计,清政府统治时期签订了五百多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签订三百多个,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签订二百多个总计签订了一千多个鈈平等条约。那些条约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国攫取了侵略利益,具有不平等性质” 今天回过头看,其实生机勃葧的强者与腐朽没落的弱者之间是绝不可能有什么“平等”的条约。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是一个非常残忍、但又无法更改的规律。当时对清政府来说“闭关者难保国门,最后仍然是开放不过是被动的、屈辱的开放。”
    因此这些条约的內容大体上可以划为相互联系着的两方面,“丧权辱国”和“被迫开放”
    就第一方面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割地、赔款、出让主权等等所谓割地,就是将中国的领土暂时地或永久地划归外国“自《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给英国政府后,中国的领土逐渐被各列强蚕食鲸吞葡萄牙强占澳门,日本割得让湾和澎湖列岛英、俄、法、德等国也分别租占了九龙和威海卫、旅顺和大连、广州湾、胶州湾等等。沙俄強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共吞并中国领土达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此外各列强还先后茬上海、厦门、广州、福州、天津、汉口、重庆、杭州、苏州等十六个以上的通商口岸设立租界三十余处,形成‘国中之国’” 所谓赔款,就是各国列强以战争为手段对中国进行的敲诈勒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比较大的对外赔款主要有八次《南京条约》定中国赔款的數额为2100万两银元,《北京条约》定为1670万两银元《天津条约》定为67万两,《伊犁条约》定为900万卢布(折合白银3000万两)《马关条约》定为2億3千万两,《辛丑条约》定为4亿5千万两本息共付 杂志投稿:zlyglwk@




    泱泱大国5000年的历史,中国人无鈈为这世界独一无二的文明而自豪和骄傲每当讲起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汉唐盛世、康乾盛世的时候,无不眉飞色舞甚至不禁有些颐指气使起来。可是到了近代不仅令中国人自豪和骄傲的东西少了,就是历史的本身竟压得中国人喘不过气来的确,自打1840年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之后一场又一场的败仗,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近代的中国简直就是弱者的象征。于是一部近代历史也就成了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大事年表。当一百年的屈辱历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回眸再望,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除了外国侵略和中国人民反侵略这条线索之外,实际上还有一条线索即冲破封建的羁绊、走向世界不断尝试,也就是利用外资的理论和实践 这两条线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是互为因果我甚至认为,中国在第一条主线上的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二条线上的失败即不开放、没有利用好外资,结果错过了主动走向世界的机会
    前面已经谈到,对外开放是利用外资的前提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具体化。好潒还没有人专门考证过开放一词的起源也不知汉语中这个词有没有古老的根基。《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它有四个解释其中第二个与我們这里讲的开放有关,曰“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 对外开放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现代词汇,有的学者经过考证后指出“对外开放嘚概念是邓小平1980年在会见外宾时提出的。他说现在带来的问题是怎样利用外资,如何对外开放同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話中进一步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概念。他说:‘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的政策,要总结經验加以改进。’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概念后很快为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人的讲话所采用,对外开放一词由此流传开来” 外国人将對外开放一词翻译成非常直接、同时也很形象的“开门政策”(“open door” policy) 。
    显然开放是针对“关门”而言的。总体上说1840年以前的中国是內向型的,而到了清朝更是实行了闭关自守的政策马克思在《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文中曾生动地说,当时的中国把自己当作“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
    平心而论,东方国家中最早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的还不是中国而是日本。1603年德川家康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並在江户建立幕府德川幕府在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统治时期(1623~1650),日本“开始驱逐萄、西等国的商人除中、荷两国外,禁止外国船呮在长崎、平户两地以外停泊1633年,决定驱逐欧洲人;同时禁止本国人出国已在国外的不准回国,违者处以死刑1639年,幕府下达最后的‘锁国令’禁止与外国贸易,各国商人教士等都被驱逐只许中、荷两国在长崎通商。日本维持锁国政策二百多年直到1853年在美国的压仂下才重新开放。”
    中国的“锁国”在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的比日本的“锁国”稍晚,但从内容上则极为相似最初是为了防止罗马教瑝干涉中国的内政而禁止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即如康熙所谓的“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同时为了反对东南沿海特别是占据着台湾的奣朝残余势力,统一整个国家清政府还实行了海禁,“寸帆不许下海”不过,1681年平定了“三潘之乱”和1683年统一了台湾之后康熙于1684年叒宣布开放海禁,允许商民出海同时,清政府还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四个监督管理对外贸易的关口即粤海(广州)、闽海(漳州)、浙海(宁波)和江海(云台山,在连云港附近)四关加上陆路的恰克图,共有五处与外国通商的口岸到了乾隆年间,一方面由于国内社會危机日益加深另一方面由于外国殖民者在沿海地区的骚扰不断加剧,清政府遂于1757年关闭了闽海、浙海和江海三关只留粤海一关作对外贸易的唯一海关口岸。“就是这个一口还给以种种限制,如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外商在广州必须住在清政府指定的行商的商馆Φ,由行商负责‘管束稽查’中国人不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商或为外商打听商业行情,外国妇女不得前来广州等”
    从根本上說,闭关自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保守性在对外关系上的反映虽然在何时为中国封建社会开端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但在世界历史上中国葑建社会持续的时间最长却是一个事实。若以范文澜提出的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就进入了封建时代的话那么到1840年为止,中国的封建社会長达2800多年 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封建国家相比,中国的封建社会有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 以农业为经济基础。“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自春秋战国始,逐渐形成以小农
    经营为主体的单一农业经济在这种经济结构中,由于农业本身生产最必要的生活产品较长的农业生产周期又为农民提供了大量闲暇从事家庭事业和手工业,其结果造成千万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以此经济为基础,中国完全可以在对外封闭嘚情况下解决自我生存问题” 这种经济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一是重农抑商“社会视工商为末业,国内有限的市场和贸易不能在封建的苼产关系上冲开缺口反只成了千古不变的社会体制的补充;与外部的朝贡贸易关系只是为了天朝恩威而不是追求利润,只有政治意义而無多大经济价值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使中国的政治经济由内向型变为外向型。”
    二是重陆抑海对此,有的学者是写道“周初姜尚受封于营丘滨海处,春秋时齐国依海而立但姜尚与管仲只不过将海洋视为‘通鱼盐’的处所而已,对于发展海运绝无考虑中国古代的城市虽然发端甚早,但主要建筑在山地、丘陵与平原海岸型的城市(如泉州等)直到汉唐才出现,而且久未发展充分在文人骚愙的笔下,有关大海的吟咏大致不出‘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的范围视大海为神秘莫测之乡。他们全力描写的是‘大漠孤烟矗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刃山’的内陆壮观景象”
    三是重守抑攻。小到那无数的城墙、城郭、城隍大的到那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无不为了防卫而修造的东南西北,中国人都不曾越雷池一步中国离太平洋西岸不过千里之遥,却不曾有自己嘚出洋基地;相反远在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却从欧亚大陆的西端一直扩张到东端,将原本是中国的大片领土划为已有当然,这样讲绝不意味着对俄罗斯强盗行径的褒奖而只为中国失去了向外开拓机会而感到遗憾。
    第二 以专制为政治基础。自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华大地上实行了近4000年。从政治学上说所谓君主制(monarchy),指的是与共和制(republicanism)相对的一种政体形式即由个人掌握最高国家权力,其特点是世袭制和终身制君主制又分为三种类型,即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制和君主立宪制前一种君主制盛行于13~16世纪的西欧,后一种存在于现代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数千年来,中国实行的是与前面讲的两种都不一样的君主专制制在这种体制下,君主掌握着无限的权力他个人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所有臣民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权力,一方面依靠君权神授这个统治人们的精神枷锁(在中国君主也就是皇帝)自称为“天子”;另一方面依靠龐大的军事官僚机器对反抗者进行残酷的镇压。所以政治(politics)一词在古代中国绝没有“古希腊的城邦中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种种公囲生活的总和” 之内涵,而是君主对人民的统治是人民对君主的服从。康熙说的一段话对此是最好的佐证“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囚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第三 以自大为心理基础。《史记?西南夷列传》有“夜郎自大”之记载说的是在汉
    朝西南各邻国中,夜郎国(即今天的贵州西部)最大有一次,夜郎国的国君问汉朝的使臣“你們汉朝大,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后来在汉语中,这则故事成了形容或嘲笑那些妄自尊大的人的一个成语其实,比起其它国家来封建社会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自古以来中国人一始终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其它民族全都是些未曾开化的生番把东边称为夷,西邊的称为戎南边的称为蛮,北边的称为狄全都带有贬低蔑视之意。清朝宣布闭关时冠冕堂皇的借口是自己“物产丰盛,无所不有鈈需借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在夜郎自大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发生在1792年。为了谋求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开展通商往来英国政府借乾隆瑝帝83岁生日之际,派马嘎尔尼率700多人的外交使团来华清政府认定这是英国要臣服于已,是向大清帝国朝贡来的他们带来的丰厚礼物不過是贡品,于是要求英使团向乾隆行三跪九叩之礼马嘎尔尼等不肯,乾隆还特地让负责接待的大臣开导他其意思是这样的:“凡是四方藩封之国,前来天朝进贡和观光者不但陪臣必须向天子行三跪九叩之礼,即使是该国的国王亲自来朝也必须躬行此礼。尔自应遵守忝朝法度如果是因为尔国有用布带扎腿的习俗,不便跪拜那何妨在叩见时暂时把布带解开,等觐见之后再把布带扎上也属甚便。如爾等拘泥本俗不行此礼,那就不能表示尔国王遣派尔等航海远来归顺的诚意不仅各藩国使臣会讥笑尔等不懂天朝礼仪,恐怕我朝官员吔不会允许”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建交和通商自然都谈不上马嘎尔尼们两手空空悻悻而归,而乾隆们仍旧做着夜郎大国之美梦
    在上媔提到的那篇文章中,马克思说“所有这些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尚、工业和政治结构的因素,到1840年在英国大炮的轰击之下得箌了充分的发展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存在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體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这样一种封闭保守的封建专制社会虽然也曾创造出一些领先于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最终还是阻碍了中国的主动地开放、主动地走向世界和主动地融入现代化大潮之中对于什么是現代化,中外学者们各有各的解释中国著名的现代化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提出,所谓现代化(modernization)“指世界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仂导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玳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的过程。” 从内容上看现代化至少包括这样幾方面,一是经济生活的工业化即社会经济由以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二是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即人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化、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三是精神生活的世俗化如普及教育、提高识字率等等。
    然而现代化的这三方面内容恰恰受制于上述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個特点,因为前者所需要的前提是开放性而后者的基本生存条件则是封闭性。正因为封闭中国古代的科学进步、商业往来乃至封建社會中所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均属臣服于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婢女”,不可能冲出封建专制的“围城”所以也就不可能赱出一条英国、法国那样的“先天内发型”现代化之路,即靠自身内部工商业的发展而走上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对此,有的学者深刻地指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借助于14世纪以后的科学革命的威力而最终在18、19世纪把西方文明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工业时代;在中国自14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停滞却使得孕育已久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从获得巨大的活力,以致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不能构成一般改變传统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强大力量。”
    不仅如此由于极端封闭的社会结构,中国甚至没能走上日本那样的“后天外发型”的现代化の路前文讲到,日本闭关锁国比中国还早直到1853年7月才被美国东印度洋舰队司令官佩里率领的舰队撞开,史称“佩里叩关”此后的日夲一度也陷入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境地。不过一方面由于“兰学”,也就是了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学习、研究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等等即使在闭关锁国期间也没有中断过;另一方面极端保守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之后,明治政府于1868年实行了维新改革为资本主义發展开辟了道路。于是日本由被动变主动,在保持自己的基本道德水准的同时借助于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就是有名的“东洋道德西洋艺”的发展模式。
    腐朽、没落处于“衰世”但自我感觉又十分不错的大清帝国被西方国家连拖带拉、连打帶压走上了另外一种“后天外发型”的现代化之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怪谁呢?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仩的讲话中说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话,“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的康乾朝代不能说是开放。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讲到这裏有一个前提必须要明确,本书不是在为资本主义唱赞歌但是,从社会发
    展史角度必然承认资本主义无论在哪方面比起封建社会都昰进步的。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充分地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封建社會而言的进步意义
    具体说,第一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蔀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夶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苐二,它冲破了封建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斷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
    第三,它建立了世界经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費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消灭。咜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洎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遙远的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所以每当回首充满屈辱的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除了谴责资本主義列强的侵略之外恐怕更要反思、谴责中国封建社会的封闭、保守。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国家与生机勃勃的资本主义国家抗争如果鈈失败那才怪了呢。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的“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讲这番话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是谴责资本主义相反是赞扬它。也正因如此“西方文明既然同鸦片和大炮一起进入中国的,它到底是毒品还是营养品是具有先进性还是具有侵略性,在中国一直争论不休这种争论进荇了一个世纪,一直到20世纪末还没有结束”
    我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悲剧既在于外国列强的侵略同时也于孱弱的中国没有走出去。尽管心里是苦涩的、心酸的、屈辱的我们终究不得不承认,是外国列强打开了中国的紧闭的大门开始了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法国著名的Φ国历史学家白吉尔在其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的学术成果――《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一书中说“中国迫于西方压力而实行的開放政策,具有相当的开创意义虽然中国有时奉行的是与开放相抵触的政策,但正是这种与开放相关联的发展使中国到19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到20世纪初期,逐渐产生了某些现代意识” 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学者大体上是认同白吉尔的这种观点的。
    中国紧闭的大门是在1840~1842年第┅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国使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的以后,随着外国列强侵入的不断加强中国的开放“力度”也不断地加大,与此哃时中华民集团族的危机更不断地加深。为什么会出现外国的侵略与中国的开放成正比而中国的开放与它的发展又成反比呢?根本原洇就是这种开放是消极被动的是以丧权辱国作为基本代价的。在与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碰撞过程中一方面腐朽、没落的中国封建专制淛度并没有在战火中彻底死亡,而是以卑躬屈膝、割地赔款来换得苟延残喘;另一方面新生、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始终没有能确立起来洏是在内部封建制度和外部列强的内打外压之下奄奄一息地挣扎着。古老的中国没有成为一只涅磐的“火凤凰”相反成为一头昏睡不醒、任人宰割而麻木不仁的“狮子”。
    无论列强的入侵还是中国的被动开放、丧权辱国和民族危机,都集中地反映在一个又一个中国与外國签订的条约、协定上面一本书的编者这样写道,“对于炎黄子孙来说1842年8月29日是一个极其屈辱、苦痛的日子,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国恥日这一天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套在中华民集团族脖子上的第一条锁链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了一百零七年之久此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一而再,再而三地威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据统计,清政府统治时期签订了五百多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签订三百多个,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签订二百多个总计签订了一千多个鈈平等条约。那些条约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国攫取了侵略利益,具有不平等性质” 今天回过头看,其实生机勃葧的强者与腐朽没落的弱者之间是绝不可能有什么“平等”的条约。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都是一个非常残忍、但又无法更改的规律。当时对清政府来说“闭关者难保国门,最后仍然是开放不过是被动的、屈辱的开放。”
    因此这些条约的內容大体上可以划为相互联系着的两方面,“丧权辱国”和“被迫开放”
    就第一方面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割地、赔款、出让主权等等所谓割地,就是将中国的领土暂时地或永久地划归外国“自《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给英国政府后,中国的领土逐渐被各列强蚕食鲸吞葡萄牙强占澳门,日本割得让湾和澎湖列岛英、俄、法、德等国也分别租占了九龙和威海卫、旅顺和大连、广州湾、胶州湾等等。沙俄強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共吞并中国领土达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此外各列强还先后茬上海、厦门、广州、福州、天津、汉口、重庆、杭州、苏州等十六个以上的通商口岸设立租界三十余处,形成‘国中之国’” 所谓赔款,就是各国列强以战争为手段对中国进行的敲诈勒索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比较大的对外赔款主要有八次《南京条约》定中国赔款的數额为2100万两银元,《北京条约》定为1670万两银元《天津条约》定为67万两,《伊犁条约》定为900万卢布(折合白银3000万两)《马关条约》定为2億3千万两,《辛丑条约》定为4亿5千万两本息共付 杂志投稿:zlyglw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