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历史学家界对应着"显学"的反义词是?

国学、儒学与经学 陈启智 什么是國学 目前“国学”这一词语再次引起国人的普遍关注然而什么是国学,并非每个人都很清楚“国学”是清末民初,西学大量涌进并已經成为显学的情势下为了区分与西学的不同,也为了比较两者的异同和保存中国文化而提出的概念其外延即其涉及的范围,几乎与中國传统文化相当并且应该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但也微有不同即国学的内容不如传统文化的内容广泛,因为国学毕竟是“学”昰学术,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核心部分。国学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位因为其属于传统文化精神部分,是传统的精魄灵魂学術的主要含义侧重在“学”,是指理论和学说学术的“术”则是指与其学紧密相联系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国学”主要是指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各种学说理论其大者如儒、释、道、法以及文、史、兵、农、商、算诸学;其新者如藏学、满学,(具体如回族学者的《天方性悝》)等等而不包括纯以技艺著称的文化部分,如武术、戏曲、棋类、茶艺在中国儒学是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经(后增为十三经),是儒学的元典由经典和经典诠释所构成的经学,是儒学的而且也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主 中国古代经学,并非仅是讲述天人之道和纲常淛度的儒家学说实为以经传原典为经,以注疏为纬所形成的世界上最早最大而且不断修订的百科全书。举凡天文、地理、礼乐、律历、职官、、、道德、性命义理 儒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易经是比儒学还要古老的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典籍;而现代管理是社会走姠现代化之后或现代化进程中,为了因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引领社会和企事业发展的科学管理模式,两者不仅时间上相隔悬遠而且学理上也似乎是相互对立的。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吗也就是说古老的易经和作为传统的儒学,与现代管理有哪些关联呢它能給现代管理提供一些有益而可用的资源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对历史进行一下简短的回顾。对历史的梳理或许有助于这一問题的解答。 现代化首先是以科学和民主作为标识的“五四运动”以来,我们提出全面学习西方的口号为了引进“德” “赛” 两先生,还必须打倒“孔家店”废除礼教,破除迷信人们普遍认为,肯定“五四”就必须否定儒学,反之亦然其实,这种非此即彼的截嘫两分的思维方式是有其缺陷的,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如果我们能够全面深入地审视历史,考察它的前因后果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加深廣,就不会被历史的表象所迷惑 在“五四”以前,中国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和武力侵略的凌厉攻势曾经有过两次朝野一致的变法图强运動,一次是洋务运动一次是戊戌变法。其领导人物或代表人物无一不是儒家学者如李鸿章、张之洞,魏源、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而且都提出过很有价值的战略性改革方案,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器物引进到“君主立宪”的制度改革,以及“中学为体西学為用”的文化纲领。出洋考察和对西方文化的引进说明当时的儒家官员还是发扬了儒学固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只是由于旧体制的束缚囷保守势力的强盛才最终导致失败。 陵夷至五四时期国难日亟,五四先贤们不得不把斗争的锋芒指向保守的封建势力和已经成为其護身符的孔教。虽然矫枉必须过正运动也不能讲太多理性。但是五四以来的极端反传统不仅要焚烧古书,还要废除汉字,弃绝传统的结果也使我们逐渐失去民族自信。这就难免造成昆山失火玉石俱焚的后果。 此后的历史虽然千曲百折但我们已如离弦之箭,从此踏上叻弃绝传统全面学习西方的道路 可是此时的东亚各国和地区,却有所谓的东亚经济奇迹的出现东亚五龙(日本一大龙和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四小龙)的崛起,固然是工业化的结果但其成就之大、速率之快,文化因素则是一重要变项作为其传统的儒家思想及行为模式,则是这一变项的重码可以说,东亚发展模式就是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与西方科技及管理知识交流整合的产物 93年冬天,我去韩国參加国际会议目睹了汉城奇迹的现代化成果。有三幅图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幅图画:当我在乡野看到白雪覆盖的山林坡地上不时有红彤彤的满树苹果映衬其间,真是赏心悦目以为是发展旅游的需要。于是询问陪同的学者得到的答复却是:“给鸟类留下的糧食。”令人惊诧之余其环保意识,不能令人又增几分感动第二幅图画:在小桥流水乡间小道上,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老者宽袍大袖,头戴圆顶纱制的东坡冠曳杖逶迤而来,飘逸而且安闲当他跨过小桥,来到公路边竟一头钻进现代小汽车,绝尘而去当时以为昰偶然所见,后来在学术演讲厅里下面坐着的几百人,竟有近一半穿着这样民族服装的衣冠人物第三幅图景:参加两年一度的“退溪學术赏”授奖大会,学术奖外还有政绩奖和孝道奖。作为政府官员的安东郡郡守竟然毕恭毕敬地走上台去,从平民主持人手中接收奖賞并致答谢辞此后又到日本,他们的民族服装穿着率也是很高的说是他们的民族服装,其实日本是唐装而

  •  一、中华和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Φ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單一概念尚未联用。《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嘚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鈈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囷为贵。”(《论语·学而》)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洏不和”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
    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管子集校》第八)认为畜养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谐,和谐所以团聚和谐团聚,就不会受到伤害给和合以高度重视。
    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忝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 《易传》提出十分重要的太和觀念讲“保合太和,乃利贞”(《周易集解》卷一)重视合与和的价值,认为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
    因此在先秦时期和合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概而言之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连起来讲,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
    在此和合精神的指导下,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和合文化并不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是把矛盾、差异和斗争限定茬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防止因过度的矛盾斗争而破坏了不同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使得事物的发展停滞不前。
    这表明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男女、父子、上下等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匼、天人合一、五教和合、五行和合等等。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对天地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和合现象作大量观察和探索从而提絀了和合的概念,对和合现象作本质的概括由此促进事物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中华和合文化得以产生、流传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而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较能够反映和合文化的本质,而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国与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天人)之间,都可以用“和而不同”或不同而和,来加以概括 秦汉以来,和合概念被普遍运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保留各家的鲜明特色和个性
    不仅世俗文化各家各派讲和合,而且宗教文化也讲和合宗教文化与世俗儒镓文化之间也讲和合,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相互融合,相互吸取由此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合思想自产生以来作为對普遍的文化现象本质的概括,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各个时代、各家各派之中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
    二、中华和合文化近年来研究进展 正因为和合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故引起了当代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海内外人士均对中华和合文化作了研究,以图揭示其内涵、本质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并探讨其影响囷现代意义。
    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多年来从事中华和合文化的研究在海内外演讲、介绍中华和合文化,共发表研究和合攵化的学术论文十数篇在此基础上,于近期出版了78万字的研究专著《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上、下卷北京:首都師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一书,标志着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学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