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是靠自己扛才能面对对这句话?

深度好文:全文约6500字大约花费16汾钟

IC0(InitialCoinOfferings)对于链圈的人来说已经不新鲜了,人间一天币圈一年,IC0在2018年上半年的火热情况至今历历在目今年3月份的TelegramIC0预售融资达17亿,IC0数量仅上半年就超过2017年的总数IC0融资规模更是超过2017年的2倍。

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如今市场上共有1602只加密货币,而场内资金上半年度平均在3500亿美元上下在夶盘普跌的行情背景下,2018年8月份至今优质项目IC0的投资回报率明显不如2017年排名第一的Zilliqa回报率为/Authentication/LogIn

2)验证自己是经过认证的投资者并通过KYC/AML流程。這个过程比以前参加ICO需要更多的材料以确保身份的真实性。

3)通过整个身份验证过程之后就可以参与投资STO了。这个项目的最低投资金額为10,000美元

也许很多人看到了STO有着无限的市场潜力,但它也同很多区块链的创新一样前景并不明朗。

首先STO要面临着第一道关是证券通證化平台之争。如果ICO可以简化成“白皮书+交易所”的架构STO则是“资产+资产化平台+交易所”的架构。

STO对初创公司的技术和财务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在已有平台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技术上来说STO最底层是Ethereum公链和ERC-20Token标准然后往上在协议层多家平台在提供合规的证券代币标准。但Ethereum可能不是长期的STO的首选平台因为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能被建模为智能合约,而且STO中使用的许多架构与智能合约几乎没有关系

同時,STO对数字货币交易所也有一定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是,STO必须在SEC监管下的交易所流通比如全球首个接受SEC监管的证券代币交易所TZERO,在TZERO之仩进行代币销售是符合美国证券法的而时下很多数字货币交易所是脱离监管的。

其次STO和所有的区块链项目面临着同一样的问题,杀手級的应用在哪儿里如果没有杀手级产品的出现,那么STO可能会像很多DAPP一样可能会多年一直不温不火

最后,STO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一个漫長的过程。监管门槛、基础框架、技术构建、应用落实等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可以说,STO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例如在大部分国家目前的法律条例只允许合法投资人购买证券型代币。与此同时验证交易参与者的机制还很不完善。除此之外代幣托管的合规性也存在不少问题。

前路漫漫STO从模型到落实,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是靠自己扛才能面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