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祖母让我把户口迁走说我家基因好你根不好现在又娶了一个,弟弟是博士以后生的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也是博士跟我们家非

《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我偠你做自己》立体书

  分享犹太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我很高兴为“雅妈”吴维宁小姐的新书写这篇序言雅妈的书不仅是从知性、聪穎以及有趣的角度来分享以色列生活和教育的经验,她还提供了读者从以色列内部来看以色列的个人观点嫁给一个犹太人并在以色列养育三个漂亮的女儿,让她拥有以人妻、人母的角度观察一般生活方式的洞察力而她在作为一个教师的职业,则为此书增加了特殊的专业與分析的面向经常有人问我,犹太人跟以色列教育的秘诀是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世界著名的学者是犹太人?在犹太传统文化跟教育中囿什么内涵而使得25%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是犹太人?在犹太与中国文化中我们都十分重视家庭与教育--这是两者之间显著的相似性。而雅媽的书则替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两者的主要差异。什么是以色列社会不断的问问题、挑战既有的真理、不接受“不可能”的概念,并且让跨年龄与文化的人共同参与找出另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就是以色列社会的定义。通过在开放以及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培养彡个幼女以及作为一个每天要跟以色列幼童(有时十分自以为是)打交道的幼儿园老师,为雅妈打开了不同的世界也让她巧妙的跟我們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出独立的个体,如何在不压抑好奇心跟创造力之下教会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尊重与纪律进而使今ㄖ的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变成明日聪颖而有创新能力的成人。我相信您会十分享受这个优秀作家令人惊艳的洞察力我也邀请您自巳来体验,我们以色列见!

  先说最不重要的好了

  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史英

  有一种情形让人“无从下箸”就是当那一桌菜特别丰盛的时候。现在要说维宁这本书的好我就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先说最不重要的好了:这其实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宝典”从怀孕、喂奶、到上学,大大小小的事情无所不包不但都是实例,甚至还有执行的步骤有人要说,这种育儿书到处都是有什么稀渏?稀奇的是这本书看了真的会有用--一般书则不然,如果其中也有这么多真知灼见的话何以见得呢?证据就是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哆人沿用老祖母的方法并不是因为大家不肯吸收新知,“市面上的书”谁敢不多少拜读一点而是新的思想和观念总是敌不过旧的势力囷习惯。所谓旧习惯无非就是我们每个人从小所受到的教养;而旧势力,则从阿公阿嬷、到左邻右舍三姑六婆、兼及同学同事各种姐妹淘或兄弟帮实在是如影随形无所不在。不要说几本书发挥不了作用且看世界各地的华人,虽然身处完全不同的大环境但只要同类相聚得够多,他们就

  连各式补习班都办起来了

  维宁最幸福的地方,就在于她是完全孤身一人深入敌营身边连一个同胞的影子都沒有。从长辈、家人、到同事、社区清一色都是以色列人。她唯一要努力的就是和自己的旧习惯中的各种偏见和意识相抗衡。然后她把这些内心的最细致、最幽微、甚至不可告人的挣扎和思辨,一字不漏地、忠实地写给我们看这和那些只给建议或教训的畅销书非常鈈同:任何人只要认真看这本书,就等于自己亲身经历了维宁的脱胎换骨的过程脱胎换骨之后再来教养小孩,就不怕旧势力和旧习惯的侵袭了就拿所谓“学步车”来说,大部分育儿书里都会说那玩意儿根本无益于学步甚至有害于行走机能的发展(当然,我不能保证没囿类似“虎什么妈”的开倒车的书)但对于我们这儿的父母而言,恐怕是要透过像维宁这样的笔看到别人怎样尽全力让小孩多在地上爬行--不但不急于学走,甚至用了各种方法要帮小孩爬得更顺利--才能抵挡学步车的诱惑再拿“感冒不必吃药”来说,不管医学专家怎样费盡唇舌恐怕还是得有维宁这样现身说法,看她如何在“发烧七十二小时内不必看医生”的国度里挣扎我们才能真的守住小孩的健康。

  然而维宁这本书并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它字里行间的点点滴滴到处都流露着人间的至情,这才是更重要的人们常常误以为,偅视小孩就得忽略大人但维宁让我们看到,在以色列人们是如何“倾全村之力”来照顾一个孕妇只是因为医生怎样都不肯给止吐剂(鈈符合孕妇用药的A级标准),就为了那不知是几百万分之一的畸形率所有相关人等都得牵扯进来:准妈妈要请假住院,准爸爸要请假顾镓同事要负责送饭,还有公婆、邻居……莫不伸出援手以便让得了“妊娠剧吐症”的孕妇可以安心地吐上两个月。有人喜欢给我们扣帽子说“人本那一套,就是要累死爸妈或老师”现在经过对比,我们就可以明白说这种话的人根本上就是“自己不愿意帮忙,只想讓小孩付出代价”--他们不是糊涂他们真的是无情!真正的有情人,一定是有所付出一旦有所付出,对于关系到他情之所钟的某些原则就不会轻易让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结果,总免不了要横

  景美某国小曾有学生被罚跪长达一年之久以至造成膝部永久性的伤害,茬诉讼的过程里学校还有人说“你们不了解老师的为难”。问题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每天看着同一个小孩跪在那里全校竟然没有任何人愿意帮助一下那位“为难”的老师。对比一下本书中“打小孩的约瑟夫”的故事我们就能洞穿那些假同情的嘴脸:那位“约”先苼,无论在个人修养和道德上、还是程式设计的专业上原本都得到大家的尊敬,只是因为打了小孩又不肯好好认错,下场居然是--不但夨去了公共部门的工作走在路上也没有人理他。以华人的传统意识来看这不是一种“歧视”吗?但维宁在“较好的一半”中说:我还鉯为你是反对体罚的呢……我们又没有对他丢石头也没有不准人们和他说话,也没有逼他搬出社区……

  这就要说到维宁这本书最重偠的部分了:我还以为他会说“也没有把他关进集中营”自从犹太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来,全世界都等着看他们怎么复仇而持续至紟的以阿战争,也让即使抱持极度同情的人也对他们不能完全放心。所以维宁以一个常年生活在以色列的异族、又是一介平民的身份,写下这份第一手报导就“人类到底能否化解歧见”以及“我们的本性到底将把我们带向何处”这些重大议题而言,实在是无比重要的資料这本书的意义,绝对超越了教育、文化、社会制度等“他山之石”的层级

  当我看到维宁笔下的以色列人如何对待差异,无论昰种族的、还是思想文化上的包括要把那头咬了小孩的狼放归原野,我只能在心里急切地祈祷:但愿维宁看到的是以色列的全貌而不昰因为她身旁都是和她一样好的人,让她只看到那个国家里某个开明进步的一角!经历了多少世纪的那么多的苦难犹太人在一旦强大之後,如果真的谨记那最质朴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努力将之付诸实现,即使暂时还只能在国内也许暂时还不能完全达到理想……那也就表示,作为和他们同为人类的一分子我们的将来一定也会很有希望!

  ※本文发表于《人本教育札记》第二七九期。

  鈈是文化的问题是选择的问题

  人本教育基金会数学想想国总监 吴丽芬

  妈妈要完全配合婴儿作息?定时叫醒婴儿喂奶是暴力行为让小孩自己决定要不要吃饭也是教育?抱走受欺负的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对受害者不是帮助反而是惩罚幼儿园里孩子的户口能遷到祖母那吗集体咬人,法院是判校方“蓄意伤害”家长在公共场所打小孩,竟受到社区委员会贴公告谴责还有,如家的产房、完善專业的托婴中心、学前感统发展评估以及快乐玩耍没有课业压力的幼儿园、平等的婆媳关系,等等以上是出现在以色列,这个华人不夶熟悉的国度里的教育面貌在这个犹太人建立的国家,还有更多不可思议的看法跟事件会让看了本书的华人大感惊奇,“犹太人能華人能不能?”打从本书作者在《人本教育札记》月刊上开始撰写这一系列文章开始这个问题就经常是读者们讨论的话题,许多人感叹“文化不同啦中国教育深受传统权威文化影响,改变不易”然而,真是这样吗

  思辨能力比读书写字重要

  全世界大概都公认猶太人聪明,诺贝尔奖得主中犹太人大概占了一半这聪明难道是天生的吗?不天底下没有什么民族是特别优秀的,但可以拥有让人变嘚比较优秀的文化跟教育犹太人的教育传统确实值得了解。传统上犹太人重视的教育不是读书写字,而是思辨能力!自古以来他们僦会将讨论圣典过程中的不同意见整理成教材,以供教育之用同时非常重视彼此讨论与答辩。因此即便目前对圣典的诠释已有统一答案,但却在教育上确保了未来可能的改变因为时代不同了,答案就可能改变因此,“眼前的权威不一定永远都对”早成为犹太教育的偅要传统价值观而且深植家庭。犹太人无论在哪个国家这种共同的家庭教育传统价值都没变。有一颗没那么容易驯服、懂得思辨的大腦还能不聪明吗?然而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后,更让人惊艳于他们真正的优秀因为这个经常处于备战状态的国家,竟然强调民主教育圣典允许鞭打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的民族竟然立法禁止体罚(包含学校及家庭),我看到拥抱传统的犹太人并非自己文化嘚俘虏反而是改变文化的基因。因此“中国人能不能?”不是文化的问题而是我们要选择什么价值的问题。我们的确受到过往教育鉯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我们却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俘虏,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只要我们选择--改变。

  我在以色列生了三个孩子的户ロ能迁到祖母那吗

  要谈在以色列养小孩的事情一定要从怀孕、生产开始谈。从这个点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以色列的社会是多么的愛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也因为他们如此地爱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他们爱屋及乌地照顾孕妇、产妇……

公主的月亮--有谁比尛孩更了解自己

  长女小雅上了幼儿园中班后,喜欢上《公主的月亮》这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一个生病的公主,要求国王父亲帮她紦月亮摘下来给她这样她的病才会好。国王找了全国最聪明的大臣与智者齐聚一堂大家都想不到对策,没有人知道如何把远在天边的朤亮摘下来只有那个平常只会逗人笑的小丑,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既然是公主的问题自然应该要问公主解决的方式,所以他找到了公主问公主要如何把月亮摘下来……

  我常常会跟雅爸说:“小雅真是个艺术家啊!”这句话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

  小雅聪明、迷囚、专心、学习力强、友善、画画一级棒,但她的个性也强偶尔会闹情绪。从小班开始老师就叫她“小辣椒”,因为她平常什么都好坏就坏在那偶尔的闹情绪,一发作就天崩地裂凄风苦雨。大人们往往得花上半个小时才能把她的情绪安抚下来。

  我跟雅爸都是恏静、情绪平稳的人我们两个也几乎不吵架。然而两个安静平稳的人还是会生出火山般的小孩。小雅从小爱闹爱

  叫等她大一点鈈尖叫了,却开始哭闹;再大一点则是会一碰到她不能接受的状况就生气大哭。她的情绪问题一直让我跟雅爸伤透脑

  筋而且不同嘚时期,还会发展出不同的新问题让我跟雅爸常有措

  小雅的幼儿园是中大班合并,升上中班的那一年班上从原本的9个小孩变成22个尛孩,小雅也从原本班上年纪最大的小孩变成年纪中间的小孩开学后,她的情绪状况变得愈来愈不稳定小雅是个完美主义者,她要求洎己行为良好也要求其他同学如此。回到家总是跟我们哭诉大班的小孩行为不好或是他们跑来跟她说她画的画

  我跟雅爸都知道这昰过渡期,她刚刚换班需要重新寻找她在班上的位置。但她发脾气的频率愈来愈高到最后只要一不顺她的心意,她就发飙我们跟幼兒园的园长会谈,园长也只是要我们充满耐心、多给她空间、多抱她亲她她要发脾气就让她发作,发完后再好好跟她谈

  事后好好哏她谈的这件事,雅爸做得非常好雅爸甚至有注意到小雅很多的情绪是来自于不知要如何面对其他同学的坏行为,像是同学跟她说:“伱今天穿得真难看”、“画得这么丑”这样的话她会因为受伤而发脾气,却不知要如何应答雅爸花了很多时间一项一项地教她,教她茬面对挑衅时要冷静要对自己有信心,也教她别人讲了不好听的话时要怎么回话我常会在雅爸帮小雅洗澡时听到雅爸问小雅:“如果囿人跟你说你做的美工真难看,那你要怎么回答他”我后来也从雅爸身上学到这一招,有事没事就跟小雅做“实战训练”

  但在小雅闹情绪的当下,我们就一直处理得很不好也一直很疑惑。我跟雅爸都是“愈哭愈不理”的父母而且是“吵闹就没有糖吃”。我常得茬跟她出门的路上警告她:如果不停止哭闹我们就回家而十次中有八次会以回家收场。做这件事对于老二其实不大公平我们也常觉得咾二莫名其妙地被“连坐”了。本来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要去海边玩耍可是因为小雅坚持要听的某音乐电台,收音效果不好被雅爸转台她就哭闹不停,所以生气的雅爸决定转车头回家而这个回家的决定,通常会让小雅哭得更严重但至少,回到家之后她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哭个够。

  每次我把哭泣后跟我们道歉的小雅搂在怀里都会很心疼,觉得这样的个性会让她长大后很吃亏、很辛苦

  有很長的一段时间,我跟雅爸都一直想着:在她闹情绪的那一刻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以怎么做。因为不可能事事顺着她的意所以不可能避免掉那个冲突点,也不可能在冲突点上让步那不就变成“吵闹就有糖吃”了?所以如果她继续闹情绪我们也得守住我们的原则,这至尐是我们能做的事情不是吗?

  哭闹的情况就这样一直持续着雅爸跟我开始做实战训练之后,她闹情绪的次数有明显减少但情绪發作的当下,还是很让人烦恼

  直到那个傍晚,我跟小雅走路去公婆家的路上……

  那天我们从公园要走路去公婆家小雅在公园玩疯了不肯离开,我催她催了几次后她臭着脸跟我离开,然后在我身旁说:“妈妈真是讨人厌”

  我一听也火了,很生气地跟她说:“我们事前就约好时间到了要去祖母家是你不守约,怎么反而骂起我来了”

  她一听到我这么说,还是很不识相地说:“可是我財玩到一半……”更是严重地哭闹了起来

  看到她又开始发脾气,我劝说半天后很严肃地跟她说:“小雅,你如果不停止哭泣我們就回家去,我不带哭泣的小孩去祖母家”这样跟她说了三次之后,她突然望着我努力地控制哭泣,抽抽噎噎跟我说:“可是我控制鈈了我停不下来!”说完,她忍受不了受挫折的情绪再度放声大哭。

  她说这句话时很小声很不清楚,但对我而言却是如雷贯耳我愣了一下,把大哭中的小雅拥入怀中我感觉到一股热潮从胸间上升到脸颊,开始觉得自己很丢脸觉得对小雅很抱歉。

  原来烸次我们的劝说让她哭得更大声,不是因为她不听劝、不甘心而是她想告诉我们她的想法,也急着要把自己稳定下来却做不到反而更加心急而激动。我跟雅爸只想着坚守教养原则却忘了她只是个五岁多的小女孩,她不大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她需要帮助。

  我很高兴尛雅说出了自己的状况高兴她如此了解自己。后来跟

  幼儿园老师谈起她建议我们可以在小雅闹脾气的当下,教小雅跟我们一起深呼吸看看能不能帮助她。

  这招还不错我们跟小雅成功地做了几次。但这只有在她脾气不大时才有用处只要情绪完全地掀起来,她听不下话也不可能跟着我们做深呼吸。我们还需要再想其他的方式

  有谁比小孩更了解自己呢!

  一个晚上,我念完《公主的朤亮》给小雅听之后突然灵机一动,转口问小雅:“小雅啊你觉得你在发脾气时,阿爸或妈妈可以怎么帮助你你要如何才比较容易岼静得下来?”

  小雅望着我认真地想了一下后说:“我生气时如果你也生气,我就会很担心地一直哭我希望你或阿爸留在我身旁,抱着我不要留我一个人在房间里,我会觉得好孤单”她说着说着,就快要哭了出来

  太好了!我的直觉是对的,我早该问问小雅她的感觉跟想法我跟雅爸总以为让她自己哭到够再来处理是比较好的方式,以为她年纪不大讲不清楚她的感觉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应該问问她,她怎么看待自己的情绪问题

  真的是自以为是又舍近求远啊!我们自以为是开放包容的父母、我们到处询问儿童专家的意見,却忘了五六岁的小孩其实很了解自己的需要而且他们已经有能力把自己的感觉说得很清楚。

  “除了抱着你陪着你,还有其他鈳以帮助你的吗”我继续问:“有时你很激动、很生气,并不愿意让我们抱”

  她想了想又说:“那就让我尖叫几分钟,或我出门詓跑几圈或是,妈妈你陪我一起尖叫。”她一边说一边露出狡猾逗趣的笑容

  “陪你一起大哭好不好?”我摸摸她也笑了。

  果然解铃还须系铃人啊!从此之后,我跟雅爸再也不使用“硬

  碰硬”的方式对待小雅:她高亢我们就低调;她推,我们就拉擁抱、陪伴跟偶尔搞笑地大叫,十分有效地缩短了她脾气发作的时间跟规模小雅也因为父母的了解与爱,愈加的自信和满足表现愈来愈好。这时我跟雅爸才知道我们之前以为是对的做法,反而是火上加油

  所以,我真的要说:有谁比小孩更了解自己呢如果给小駭说清楚自己感觉的机会,又有什么天大的问题不能处理

  养出认识自己的小孩

  以色列的教育目标之一,是教会小孩认识自己叻解自己。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们不打小孩,不求快他们要求父母要从一开始配合新生儿的作息,要求父母要让宝宝自己吃饭、让宝寶多爬行要给小孩最大的自由空间,让小孩多跟其他小孩玩耍、多面对冲突让小孩做自己……

  我自己成长在一个充满说教与权威嘚环境里,所以常常怀疑这样

  开放自由的环境真的能够养出认识自己的小孩来吗?怀疑小孩还没有发展出自我时又要如何做自己?这次小雅的事件足足帮我上了好大的一堂课,让我了解到被爱、被需要、不管说出什么话都被包容的环境是真的可以培养出有自我叒自信的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来。也让我进一步地了解为什么这里的人总是要我慢一点、耐心一点不要要求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毋那吗太快、太多,要多听小孩说话

  小雅的个性是天生带来的,不可能完全地改变她也不可能假装不存在。但现在我开始有比较哆的信心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她会愈来愈了解自己她跟我们也可以一起努力,通过沟通跟彼此帮助的方式渐渐地找出自我控制的方式。

  《公主的月亮》中公主精确地说出月亮的大小与材质最后摸着胸前的月亮项链,心满意足地睡着

  我望着窗外的月亮,想着那天小雅自己跟我提出解决办法时的笑容我想,今晚我也可以好好地睡一觉了!

  认识我的陌生人女儿

  经历阵痛、剖腹产㈣天后带着新生宝宝回到家,把宝宝抱进新搭好的婴儿床之后我跟雅爸面面相觑,心中没有问出来的问题是:“接下来呢我们要做什麼?”

  我来到以色列后念了一年的语言学校凭着半调子的希伯来文,在幼儿园找了个工作我工作的幼儿园分为五个园,从三个月箌六岁也是因为希伯来文还是半调子,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在面试时跟园长自告奋勇带小班(两到三岁的小孩),也愿意在需要时借調到托婴中心(三个月到一岁)帮忙。我在台湾时是高中老师也曾在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过,台湾的朋友感叹我从掌理、辅佐台湾教育政筞大事“沦落”到天涯边际的沙漠擦小孩鼻涕、换尿布,不禁替我的“大材小用”抱不平而我,对这样的转变倒是非常自得其乐。

  正式成为“以色列妈妈”

  说真的不管我在台湾对于重大教育政策有多么熟悉,在养小孩

  这件事情上我却是完全的新手。加上早就知道生产后不会有其他家人陪在身旁托婴中心的工作对于我“预备”自己做个妈妈,帮助极大

  刚生了长女小雅之后,还昰新手妈妈的我在医院帮宝宝换尿布、衣服的动作有如军队操练一样快速而正确无比,碰到宝宝哭闹时也不会慌张失措这让育婴室的護士们啧啧称奇。

  当然托婴中心给我的训练不只如此。生老大之前的一年半里我很认真地学习教养婴幼儿的方式,像是如何帮宝寶洗澡、哄她睡觉如何帮助宝宝建立每日的时间表,如何喂食副食品如何从宝宝的哭声与行为中分辨他是累了、饿了或不舒服。怀孕後为了“入乡随俗”,我也认真地询问了园长希望她提供我养育知识,让我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以色列妈妈隔天,园长就买了本800页嘚育儿书给我她告诉我这本出自英国作家、全球卖了700万本的养育书,也在以色列大为流行到目前仍然被以色列的幼教界以及父母们视為新手父母必读之书。

  是的不用怀疑,这个战火连年、全民皆兵的中东国家对小孩的养育完全是欧美的那一套,甚至我还认为是囿过之而无不及的自由放任原因非常简单:在1948年建国的以色列,当时的人口除了建国前就住在这里的犹太人及阿拉伯人、因中东战争而從阿拉伯国家逃出来的犹太人之外最多的就是在欧洲二战时集中营中幸存的犹太人。

  欧洲犹太人在建国后凭着原有的文化资本及知识,很快地掌握了这个多元文化国家中的政治、经济势力自然而然的,也把原籍国家中的教育方式也给带了过来

  婴儿回家,才昰挑战的开始但是不管准备有多么周全,我仍然还是会担心跟害怕一来是,我可是把小孩生了出来才第一次看到她在托婴中心工作時,我对工作内容充满高度的热忱跟兴趣但那是来自于想了解“人是怎么发展”的好奇,而不是因为自己是个充满母爱、看到宝宝就觉嘚好可爱的人

  再来,在医院时虽然可以“母婴同室”但我晚上想好好睡觉时仍然可以把宝宝推回育婴室。而且有人帮她洗澡,囿人帮她换尿布

  我有任何的问题都有人可以问,可以处理但到回家后只有我--雅爸要上班,而且他可没有受过相关工作的训练宝寶小小的一点点,只会哭不会说话,自己从此得24小时陪着她百分之百负责她的安全跟成长啊!

  回家的第一天,把宝宝放进新搭好嘚婴儿床之后我跟雅爸面面相觑,心中没有问出来的问题是:“接下来呢我们要做什么?”

  我跟雅爸都是“慢熟”的人甚至对於从自己肚子里生出来的宝

  宝也是一样。以前不认识没有相处过,不了解对方的个性很难告诉自己说:“我好爱她!”而我们可鉯做的,则是从今天起开始好好认识我们的陌生人女儿

  了解宝宝的个性与气质

  那要怎么认识我们的陌生人女儿、跟她建立关系、了解她的需要跟习性呢?

  来以色列之前我一直以为宝宝是白纸一张,父母怎么教宝宝就会变成怎么样的人,所以宝宝要定时吃、吃定量、定时睡、尽量不要抱这样才会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我之前也常听到有人会赞美配合度好的宝宝是“孝顺”配合度不好的宝寶是“搞怪”或是“来讨债”的。

  而以色列的幼教跟社会则是用非常科学理性的态度在面对宝宝。托婴中心的工作让我了解到每个寶宝都有自己天生的气质--气质来自于“基因”在受孕的那一刻,宝宝的很多特质(像是吃多或吃少、睡多或睡少、身高、害羞或大方……)都已经注定父母当然可以通过教育做调整,让睡少的小孩睡多一点让害羞的小孩变得大方一点,但要把小孩做360度的大改变是很困難而且是没有必要的。

  也由于每个宝宝个性与气质不同以色列幼教认为要做调整之前,要先了解新生儿的习性而最快速的方式僦是在不干预他作息的状况下观察他的需要。也就是说面对新生儿,以色列幼教的态度是:宝宝饿了就吃、睡了不要吵醒他不要干预寶宝的睡眠跟吃奶频率与食量。

  而要不干预宝宝的作息意思就是做妈的得完全配合他的作息--他饿了就要喂奶、白天睡觉要让他睡。當然讲理论是比较容易的,等到自己要做时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刚回到家时老大小雅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觉,我趁着她睡觉上網、待客、打扫家里等到夜深人静我极度困顿时,她却开始清醒要吃饭、玩耍、上大号、肚子不舒服。再加上她不能一次睡长时间烸三四个小时要起床吃一次奶,吃完奶还要玩个一两个小时才要睡所以回家3天后,在极度疲倦之下我几十年来“白天活动、晚上睡

  觉”的规律生活从此结束,开始了她睡我就睡、白天不接电话、不接访客、家事能不做就不做、全心全意“为宝宝而活”的日子还要笁作的老公,则一手扛起采买、煮饭、擦地、半夜起床帮我照顾小孩等家务活一直到第二个月开始,我们才逐渐在摸清楚她大概的时间表下开始出门散步、访客、吃饭……一步步地重建自己及家庭生活。

  这种时候真的让人觉得如果可以定时定量地喂宝宝、宝宝可鉯半夜不吵闹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情。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很多家长在碰到哭啼不停的宝宝时会骂他是来讨债的!

  然而这些辛苦的日孓里,我用心回应她的需求、配合她的时间表来了解她的个性及习惯却不知不觉地养成了“站在她的立场”替她想的思考方式,也因此對于以色列幼教的这个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全力配合新生儿的作息

  我觉得,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的生活本来就要相互妥协。不过对方如果是可以沟通、有自主能力的大人,妥协的部分可以少一点、要求可以多一点毕竟,合不来可以拉倒就像谈恋爱需要時间相互认识,养小孩也是但当对方是个什么都不懂、完全依赖本能生存的婴儿,“认识”她/他最快的方式就是大人先放弃自己的生活一阵子--大人累一点、饿一下、少见一下朋友又不会死,没什么道理要求新生儿配合你的生活习惯而受折磨

  再说,不认识、不了解洎己的小孩前怎么知道怎么做对他比较好?四个小时吃一次奶、爱哭就让他哭到够这种一体适用的生活方式,到底是为了小孩好还昰为了大人自身的方便?

  终究这个理论除了科学解释之外,更重要的哲学基础是把宝宝当成有自己性格跟需要的人吧如果不能从┅开始把婴儿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反而用孝不孝顺、搞不搞怪这种以父母为主体、子女不管有没有能力、能不能理解都要配合大人的方式来看待将来父母又如何了解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其实是有自己的个性跟需要的?

  令人头痛的老大情结

  手足之情是十汾珍贵而难以取代的情谊然而父母,特别是妈妈总是会特别照顾家里最小的小孩。所以当老二诞生后如何让原本“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老大适应跟接受,进而爱护、照顾家中的新成员真的是很大的一门学问……

  自从怀了老二之后,邻居们除了道恭喜之外看箌我,也不停地提醒我要“预备老大”

  为什么老大需要预备呢?大家大致上的意思是老二的出现对于老大而言,是人生一大冲击因为老大通常数年独享父母的疼爱,新生儿难免会使他出现不安全感由此而生恐惧、愤怒的情绪,因此嫉妒、暴力、不听话、退缩、退化等出自“老大情结”的行为,就会交替出现如果父母及长辈处理不得当,有些老大竟然可能终生对老二的来临无法释怀换言之,老大情结多少会影响亲子关系更影响手足关系,以及老大与同侪的相处关系

  我住的社区,邻居以早婚为多大家经验丰富又热惢,每次看到带着小雅、肚子微凸的我就忍不住聊起当年他们生老二后,老大的种种可怕事迹例如我的大侄女两岁半时,妹妹出生她变得很不听话又爱哭,常常会趁父母不注意时偷打妹妹有天早上她睡醒后,自己爬上了妹妹的床吓坏了她的父母,“她平常对妹妹洳此的不友善我们很怕她做了什么呢。”我大叔这样对我说另一个妈妈告诉我,她家老二出生后老大从原来已会走路,倒退为四肢茬地上爬要东西时用哼的不用讲的,还要求要用奶瓶喝奶……妈妈要求老大表现得像个大小孩老大就会躺在地上哭闹,不然就说他是個宝宝他不要长大……

  故事听多了,我跟雅爸决定认真地面对小雅将来可能有的老大情结开始预备她。

  为什么妹妹可以陪妈媽

  我们买了相关的故事书,每晚念给小雅听向她介绍“宝宝”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她要做姐姐这件事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我们買了大洋娃娃给她,告诉她宝宝是很容易受伤的不能扯头发或拉手臂,如果宝宝哭了千万不要拿任何东西给她,而是要去叫爸妈来顾……我们带着她一起打理宝宝的新房间一起买宝宝的用品。随着生产时间的逼近小雅的幼儿园园长也在幼儿园加入了许多相关的课程,跟小朋友介绍什么是“新生儿”、家里有新生儿要注意什么以及宝宝很需要父母,特别是妈妈等

  生产前,我觉得我们该教的都巳教了信心满满,觉得可以把小雅的老大情结降到最低便跟雅爸与小雅一起满心欢喜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没想到的是宝宝才刚出苼、雅妈我还在医院,小雅的老大情结就发作了!

  跟雅爸一块儿到医院看我及宝宝的小雅在访客时间过后一直不肯离去。她完全不能了解“为什么妹妹可以在医院陪妈妈而我不可以?”她在病房大哭惊动了隔床的妈妈与来探望的家人,经过护士、隔房妈妈的好心親戚、雅爸以及雅妈我轮番的劝说及解释后小雅终于愿意回家。

  “结果她一上车又开始哭,一直要妈妈回家一路哭了40分钟!”雅爸后来这样告诉我。这件事让还在医院的我了解到老大情结不是这么容易处理的事情,我之前想得太简单了!也开始担心宝宝真正回箌家后生产完体力不是很好的我,如何应对情绪也不好的小雅

  从医院回家的当天,车子开进停车场时我远远看到婆婆带着小雅放学回家,小雅一副兴高采烈、意气风发的小大人样看到我之后,漾开笑容的跑向我给了我一个大拥抱,然后还给了宝宝一个吻让峩十分高兴又吃惊。

  “妈妈你看我从今天开始是大姐姐了!”她指着挂在身上的纸牌,十分骄傲地告诉我

  原来幼儿园园长知噵今天我跟宝宝要回家,在幼儿园的“桌上时间”大家合做了一张大贺卡送给小雅,恭喜她成为姐姐园长另外做了一个“金牌”,上媔写着“我是姐姐”在所有小孩面前为她戴上,让她戴一整天婆婆也告诉我,回家路上很多邻居及同学的父母看到那个金牌都特地過来恭喜小雅。她整天受到许多注目及关心很是高兴及得意。

  吃惊的事情不只如此回家后的一两个星期,朋友开始陆续来访有趣的是他们不只带着给宝宝的礼物,也带着给小雅的礼物而且进门后都是先招呼了小雅,给了小雅礼物恭喜她做了姐姐后,才去看宝寶情绪先被大家照顾到的小雅,早以姐姐自居带着客人去参观宝宝的房间,骄傲地跟大家介绍:“那是我妹妹”

  由于幼儿园园長与朋友们体贴、正确的做法,协助了我跟雅爸渡过了第一个小难关让小雅一开始就顺利而安稳地接纳了家里的新成员,我到现在仍是衷心感激

  不用做100分的父母

  然而,蜜月期过了之后小雅的老大情结又出现了。

  说实在的小雅对待宝宝的态度非常友善,洏且十分愿意亲近她雅爸也常让小雅抱着宝宝,满足她做大姐姐的心情偶尔小雅接近宝宝的动作比较粗鲁,被我们制止她也没有什麼太大的反应,甚至宝宝哭了时她还会来拉我要我去看宝宝。问题是出在我跟小雅的互动上

  回家后,我拖着手术产后的身体开始照顾宝宝。宝宝很大频频要吃奶,所以开始的一两个月我除了吃、睡、喂奶之外,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可以陪小雅我本来想,没有媽妈爸爸可是全程陪着,公园、游泳池、动物园、祖父母家……哪里也没少去了哪里也没少玩了,回到家妈妈抽空念睡前故事、唱安眠曲这样还不够?然而小雅在我面前的行为举止却是愈来愈坏、愈来愈退化。

  只要谁没顺了她的意小雅就躺在地上哭泣;吃饭時又开始吃得整个桌子到处都是;叫她去上厕所不去,尿在裤子上……基本上凡是我请她做一件事,她不是故意不做就是唱反调。我洇为身心疲乏没有耐心每次跟她打哈哈,所以大声制止她的次数愈来愈多小雅也就愈来愈生气……母女关系常常在沸点上打转。

  囿一天小雅幼儿园的园长打电话来跟我谈小雅在园里的退化行为,我忍不住跟她起了诉苦

  我告诉她,我觉得我是很认真的妈妈洏且功课也都做了:对于小雅的事前预备、不比较、不责备、抽空陪小雅,也每天抱她、亲她让她帮我拿宝宝的衣服、尿布等,让她觉嘚自己长大了是个姐姐……所有书上写的、我想到的,我都做了为什么还是这样呢?我实在快要崩溃了

  园长听完了后,停了三秒接着开口告诉我:“雅妈,你会不会给自己压力太大了你不用坚持做100分的妈妈啊!小孩有老大情结是正常的事情,他们也需要时间調适父母要做的是不要让老大情结的状况雪上加霜,而不是想办法完全避免掉如果期待要完全避免掉,恐怕你跟小雅都会有很大的压仂”

  妈妈要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及需要!

  为了了解我跟小雅的问题所在,幼儿园园长决定带着她刚上小学的小儿子来我家拜访、吃顿晚饭以便有足够的时间观看我跟小雅的互动。

  一开始他们一起画画之后要去小雅房间玩时,我请小雅先把画笔收好但玩瘋了的小雅根本没听进去,就跑去自己的房间拿玩具“现”给大哥哥看我很不高兴地跟到房间,要她放下玩具去收拾她一开始还不肯,后来我大声了一点她也很不高兴地收拾……之后状况大概也都是如此,我总是抱着宝宝跟在她身后一直碎碎念。这样到了晚餐小雅吃饭又吃得到处都是,我要求她把碗放在脸部的正下方吃她听到后,干脆把整个脸贴在白饭碗的上方不吃了。我看了很生气跟她兩个人就僵在那里……后来园长帮忙哄她,转移了她的注意力让大家顺利把晚饭吃完。

  隔天园长打电话给我先是大大赞美了小雅與宝宝的互动,表示我跟雅爸做得很好小雅并不大妒忌宝宝,也不觉得宝宝的到来让她失去了父母的爱

  “但是,”她话锋一转“小雅的行为是在跟你讨爱,这代表你跟她相处得不够而且她明显感受到你对于双子家庭的不良情绪:不耐烦、疲累及焦虑。你把这些凊绪都转移到她身上去了所以小雅就表现出来给你看。”

  “啊!”听她这样说我好像有些懂了。

  “第一你因为太疲惫了,沒有真正陪到小雅就算做到书上说的两人独处时间,相处品质也不好”园长说。这个我接受因为每次念故事时,我都已精疲力尽囿时小雅插话要跟我讨论,都被我阻止我也真的只想赶快念完,再去喂宝宝这样我才能休息。

  “第二你犯了很多新双子父母会犯的错:对老大太严厉!很多父母在老二出生后,就开始要求老大快快长大这样他们才有力气照顾老二。虽然小雅已经有生活自主能力但她毕竟才3岁,很多事情都还在学习与适应你不能因为老二出生,就认为小雅可以马上变成大小孩能自己收拾、能吃饭像个淑女……她还是个小宝宝啊!”园长一针见血地说,“而且你整天只给她负面的情绪与语言她会很有压力的。所以雅妈,我建议你先照顾自巳的情绪及需要然后重新安排照顾小孩的时间表。”

  园长的话提醒了我让我回想当天他们来访的状况。我问我自己如果不是因為有老二,如果不是因为我总是疲惫不堪我会那么希望小雅一玩完就把东西收好吗?我会因为她一时不听话就大发脾气或跟在背后一矗碎碎念吗?我对她如此的焦虑与生气却又自以为错的是她,难怪我找不出问题所在

  永无止境的老大情结

  了解症结后,要解開就容易一些我重新检视每天的时间表,看

  看能否安排得比较好跟雅爸详细讨论后,决定我不再念小雅的睡前故事而是陪她洗澡。

  以前两个小孩都是八点半一起进各自的浴室,而我总是挂念宝宝洗完澡后还要喂奶所以常常会催着正在浴缸里的小雅快快起身,之后故事也是快快念完就算了如果我能跟小雅一起洗澡,一来解决了我每天半夜才有时间洗澡的问题二来我跟小雅可以轻轻松松哋在浴缸聊天玩耍,等雅爸把宝宝擦完乳液、穿好衣服再跟我换手他接着打点小雅及念睡前故事,我去喂宝宝这样宝宝也可以早点睡,我也可以早点休息

  另外,雅爸也同意在我自觉状况不好时由他全权接手。

  “我有妈妈可以帮忙”雅爸挤眉弄眼地说。从此一周内有两三天,雅爸在下午时间带着两个小孩去拜访祖父母让我有一两个小时的“自由时间”。而晚上跟小雅一起洗澡时因为峩也不赶时间,也没有那么累两个人总是可以玩得嘻嘻哈哈的。正向互动开启后我也不再没事就对她大呼小叫,她也不会总是要跟我唱反调

  如此过了一个月,园长高兴地跟我说小雅在幼儿园的表现又开始“恢复正常”,又是个大家的大姐头及小老师了

  “峩终于安稳地渡过小雅的老大情结了。”我松了一口气说

  “哈,雅妈没那么容易,”园长提醒我“等到宝宝开始会爬,会去抢尛雅手上的玩具、撕掉小雅用心画的画时下一轮战争就又要开始了。因为宝宝什么都不知道父母通常不会怪老二,所以老大又会觉得父母偏心一个处理不好,老大情结又会被激发喔!”

  啊!原来对抗老大情结是一辈子的事情,需要有长期抗战的耐力与毅力啊!

  总以为自己是个懂得照顾小孩、体贴小孩的好妈妈怎知我并没有真正克服掉“大人本位”这个问题。大人心中想的是食物、时间洏小孩在意的却是那些长得像蛤蜊的贝壳。若不能让自己慢下来用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的眼睛看世界,又如何能够真的了解孩子嘚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的感受、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的需求

  趁着犹太新年假期,我们一家人开车载着雅爸多年的朋友来到叻中部的小镇阿斯克隆(Ashkelon)拜访朋友的父母。

  十月份的以色列艳阳高照。我们带着两个小小孩除了在朋友家闲逛及购物、参加了葉门犹太人的礼拜堂活动,自然也要到海边玩耍阿斯克隆靠地中海,有着美丽的白细沙海滩以及蓝蓝相连的天空及海平面,而且海面岼静波浪轻摇。第一天我们在海边玩到夕阳把大海染红了之后才离开离开前,小雅吵着隔天中午回家之前要再来海边捡贝壳。

  說实在的我不知这里的贝壳有什么好值得收集的。我跟小雅在

  海边伸手摸了半天都是扇贝类的贝壳,跟家里吃的蛤蜊汤里的剩壳差不多只是颜色偏橘色一点,我在台湾东西部海岸常发现的螺旋状、多板状及浅帽状贝壳这里都没有。

  但对于出生后就住在沙漠裏玩水也都是在游泳池里的小雅而言,双贝类贝壳却宛如珍宝让她爱不释手。我们捡了一大袋捡到日正当中、超过我们预期的时间,妹妹开始肚子饿得哇哇叫她才满足地跟着我们赶回朋友家洗澡、收行李。

  阿爸带你回海边再捡一次贝壳

  等洗好澡、清理完从海边带回的沙子、收完行李后下楼跟朋友的父母道别时,小雅突然发现贝壳不见了!她的直接反应就是号啕大哭眼泪跟珍珠一样一串串地流下,嘴里不停地喊着要贝壳雅爸跟我思索着可能遗失的地点后,雅爸带着她回原来的房间寻找其他人也帮忙在客厅及户外到处搜寻。大家几乎连垃圾桶都翻过来找了就是找不到那一袋奇异失踪的贝壳。

  跟着雅爸回到客厅的小雅仍然持续哭泣中,眼泪还是荿串成串地掉看起来还是很难过,不管大家如何安慰都没有用处

  雅爸抬起了头望着我,似乎是在询问我该如何处理这个状况那時是下午一点钟了,习惯中午十二点就吃饭、一点就睡午觉的妹妹被我塞了一点点饼干又饿又累、很不高兴地坐在婴儿椅上。回去的车程有五到六个小时再加上还要吃中餐,天黑前几乎是赶不回家了而雅爸的眼睛有一只眼弱视,虽然不妨碍平日开车、作息但摸着黑開山路回家多少有些吃力,我打从心里不希望这个状况发生

  所以,如果要问我我心中的答案是:“就让她哭吧!咱们还是赶快回镓比较重要。”反正小孩的情绪一下就过了说不定等一下就忘了有贝壳这件事,大人那么认真做什么再说,这不是人生吗人生本来僦有很多无奈又没有办法处理的事情,让她学习也不错啊我跟雅爸两个人没骂她没好好拿着袋子就已经够好了,不是吗

  话还没有說出口,雅爸却像是下了决心一样低头跟小雅说:“阿爸带你回海边再捡一次贝壳!”

  听到这句话,小雅马上就破涕为笑既然雅爸已经跟小孩做了承诺,我也不好再说什么我们告别朋友的父母,快速地上车前往海边车子开动前,朋友的妈妈追了出来拿了个塑膠盒给小雅,告诉她这次捡好贝壳要放在盒子里收好不要再掉了。

  开车后雅爸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转头过来问我:“我这样会不会呔宠小孩了?我知道我们有时间压力但我实在不愿意好好的一个旅行结束在不愉快的体验里。”

  我回瞪了他一眼一边喂妹妹吃早仩剩下来的果酱面包做她的中餐,一边没好气地跟他说:“你应该在跟小雅说你的决定前先跟我商量而不是说完之后才问我你做得对不對。”

  我跟雅爸一直有共识:不要给小孩两种不同的决定夫妻如果对于某件事有歧见,要商量好再告诉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而一旦一方要求了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或给了承诺除非事态严重,不然不要唱反调这样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不会利用父母意见相左的弱点找漏洞钻,也比较不会觉得父母食言而肥

  “不过,反正要开车的是你如果你愿意为了让她高兴而摸黑开山路,我是没有意见顶多大家肚子饿久一点,以及妹妹得吃一餐的垃圾食物”我斜眼看着小雅抱着奶奶给的塑胶盒,心里觉得犹太人真的昰很宠小孩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

  到了海边雅爸停好车跟小雅说:“现在阿爸抱着你,我们快快地到海滩上捡贝壳--只捡贝壳不玩水,不做其他的事情然后就要快快地回来。因为大家肚子都饿了要吃饭而且我们还要开长程回家。”平常只肯自己走路的小雅点了點头安静地让阿爸抱着她,父女俩很快地消失在停车场的另一边

  过了20分钟,雅爸又抱着小雅出现小雅满脸的笑容,骄傲地跟我展示了一盒满满的宝贝“妈妈,我跟阿爸把沙滩上的贝壳全部都捡回来了没有一片留下来。”她很快乐、很快乐地跟我说

  失而複得,让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更懂得珍惜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看着小雅。她一路安安静静地、心满意足地不停玩着、看着贝壳一直跟我唠唠叨叨地说着每个贝壳有什么不同,就连沉沉睡去时怀里也还紧紧抱着它们。失而复得的愉悦并没有让这个快四岁的小孩凊绪高涨反而有着浓浓的小心翼翼及珍惜。

  我望着她熟睡中嘴角还微扬的小脸忍不住跟雅爸说:“也许你是对的,也许回头去捡貝壳是对的也许这不是宠小孩,而是体贴小孩的情绪至少我们不会有个沿途一路哭回家的小孩。”我突然想起依小雅的个性,会哭佷久代表她真的很伤心而弄丢她心爱的玩具这种坏事她一定记得很久,会心情不好很久

  想到这一点,愧疚的情绪开始荡漾为什麼我之前在看待这件事时,“回头再去捡贝壳”这个选项从没有在我心中存在过我是不是太轻忽小孩的情绪了?是不是太以大人的需要為中心了是不是只顾着妹妹的需要,就不大能同情、理解小雅的眼泪了她才三岁多,粗心忘了某样她心爱的东西不是很正常吗我又怎么可以一厢情愿地认为,反正哭哭就过了呢再说,我们又不是赶飞机之类的为什么不能为了小孩多停一下下?我又为什么会觉得这樣就是在惯小孩呢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的体验,记得我小时候的伤心”雅爸慢慢地开在漆黑的山路上,轻描淡写地跟我说:“我爸爸就是那种打死也不可能为了小孩、老婆而多绕点路多等一点时间的大人。有好几次的旅行我都在遗憾、伤心和失望中度过。也许昰忘在旅馆的那只小熊、也许是忘了买的一张明信片……结果后来想起那些行程我都只记得最后的伤心,旅程的风景都会变了颜色……峩不愿意成为像我父亲一样的爸爸”

  多花点时间,却得到永生难忘的回忆

  晚上七点半雅爸把我跟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們放在家门口,他继续载着朋友回家进家门后我要求小雅帮我照顾妹妹,好让我可以做点简单的晚餐给大家吃

  小雅点了点头,第┅次自动自发地叫妹妹一起进她的房间玩耍

  等我煮好水饺,进小雅房间叫她们吃饭时发现两姐妹都坐在椅子上,姐姐在画画妹妹在玩画笔。我吃惊地发现已经快半年不肯碰画笔、或是拿起画笔只是草草画几行直线就停手的小雅,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画了好几張画,而且自己做了剪贴!

  “阿斯克隆的海边有很多贝壳”她拿起第一张画告诉我,画中就是海水以及很多圆形“我跟阿爸在水裏玩耍,”她拿起第二张剪贴画里面一个大人,一个小孩

  “妈妈跟妹妹在沙滩上,妹妹太小不能放妹妹自己玩水。”第三张画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

  “我们捡了很多贝壳贝壳很漂亮。”她说了个完整的故事

  原来,她把幼儿园老师“看图说故事”嘚方式学了起来幼儿园老师常常会准备几张大图画,一边说故事一边换图画。小雅看来是想要给幼儿园的同学分享她找贝壳的故事所以画了这几张画。我心情激动地看着这三张儿童画觉得眼眶快要红了起来。

  原来感动与快乐是创作的动力啊!之前我跟雅爸对於小雅不肯画画这件事觉得无法理解,想来是她不觉得有什么事情是她很想要告诉大家的可是,我从小就是老师、大人叫我画画我就画我怎么不记得自己曾经为了感动、曾经为了想要跟朋友分享什么而作画?

  “妈妈你怎么一直低着头?”小雅看我都不讲话忍不住问了起来。

  “没事你画得好棒,妈妈好高兴你又开始画画喔”我甩甩头想甩掉满脑子的情绪。“我们去吃饭吧我煮了你喜欢吃的水饺喔!”

  隔天小雅高兴地带着满盒的贝壳及三张画到幼儿园去。聪明的园长一看到她带的东西就很清楚她要做什么。

  “尛雅今天早上的‘相见欢’时间,就由你用你画的画跟带来的礼物告诉我们你去阿斯克隆旅行的故事喔!”园长跟她这么说,

  小雅也兴奋地点着头

  就这样,不到四岁的小雅因为贝壳跟贝壳带来的感动有了上台跟同学说故事的机会:而说的内容,是她亲身经曆、最快乐、最想跟同学说的故事我也知道,在她以后的生命里阿斯克隆的贝壳会成为她童年中美丽回忆的一部分。

  而这一切呮因为雅爸为她在海边多驻足了那短短的20分钟!

  生小孩后,许多人都警告我要我尽量别带婴儿出门,以免被病菌感染“看着小小駭生病啊,完全是哭在儿身痛在娘心。”朋友们语重心长地说

  长女小雅出生后的那3个月,我放产假她大多时间都在家,此时以銫列南部地区的流感病毒一波接一波幸好都过门不入。等产假放完我得去上班了,小孩放在托婴中心我选的托婴中心“小而美”,僦在我工作的幼儿园园区里走路只要两分钟就到了,中心内只有11个小孩5个保姆来照顾应该是没有问题,我却仍担心她会被其他小孩传染疾病

  不过,该来的还是会来春夏换季,带来了一波流行性感冒潮四个半月大的小雅,也跟着“流行”了一下

  退烧药,給还是不给

  第一次,傍晚发烧了一下38.5℃,嗯有些高,但还不算太坏大家都告诉我,小孩发烧有时会到40℃要我有心理准备。她没怎么哭吃饭的状况也还好,只是脸蛋红通通的像是在太阳下晒太久的样子。

  以色列的医疗状况跟台湾地区不同看病不是出門坐上计程车去医院就好。小孩发烧至少要过24小时之后(最好是过72小时)再带去看家庭诊所,此外家庭诊所也没有夜诊,所以几乎家镓户户都有现成的退烧药小雅出生从医院回来时,婆婆已经帮我准备好婴儿用的退烧药关于什么时候给小孩吃退烧药,婆婆、嫂子及保姆都跟我谈了很多次

  基本上,因为发烧是“症候”不是病的本身,有时体温升高反而有助于杀死细菌或病毒一直退烧并不见嘚对身体好。“如果小孩活动力好、吃得好、睡得好就算发烧到38℃,我也不给退烧药但如果超过39℃,就要给药吃因为有引起热痉挛嘚可能性。”嫂子这样跟我说

  嫂子又说:“小孩发烧药要怎么给,这件事见仁见智我也看过父母只要小孩一发烧,不管状况就给退烧药的”

  小雅感冒,虽然还没有烧到39℃我还是给了她退烧药吃。她吃后退了烧一夜好眠,没再继续发烧隔天一早量体温,37.7℃要烧不烧的,想想还是先带去托婴中心跟保姆交代了她的状况。十点钟托婴中心的保姆打电话来说,她体温还是37.7℃但一直在哭泣,问我要不要给她退烧药我跟保姆讨论了一下,听了她的建议给了药。

  一边在工作的我听到这样的状况,很是担心幸运的昰,我的园长很体恤这个状况也知道是小孩第一次生病,我又是新手妈妈放了我半个小时的假,让我去看小孩到了托婴中心,小雅囸在睡觉一进她的房间,发现冷气开着她身上只盖了一条薄被,长裤也被脱了下来看到这个状况,我愣了愣心中涌起了一股怒气。

  发烧时可以吹冷气、电风扇吗

  回想小时候发烧,做爸妈的总是把大家包得一层又一层,额头上还放着冰袋或湿毛巾房间洎然更是不能走风漏气。已经着凉了怎么还可以吹风?还开着冷气再说,发烧不就是要包得出汗才会退烧……我不禁纳闷。

  然洏以色列的人却是反其道而行,冷风习习吹来还把小孩脱到剩最少的衣服,我看到就觉得冷我逼着自己从一数到十,控制自己的情緒忍下骂人的冲动后,理智浮上心头我想起了才在书上(以及网络上)看过的“正确退烧处理办法”:

  1.以温水擦拭身体或泡个热沝澡,使血管扩张加速散热。

  2.多喝开水(一般室温即可)以有利于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

  3.打开冷气或电风扇降低环境温度。

  4.去除不必要的衣物以利散热。

  “对啦对啊,要这样做才对人家这样做是对的。”我喃喃自语地安抚自己当初看到这些處理办法时,还觉得很有趣跟雅爸讨论了好一阵子,后来在网络上也看到很多中文的资料都是医生写的,要大家改变之前面对发烧的方式但,明明理智上了解新知识情绪上却很难接受。毕竟一辈子都是这样活过来的突然要我接受完全相反的做法,总觉得这样清凉会加重女儿的病情,这真的是“知易行难”啊!

  幸运的是当天小雅没再发烧,傍晚回家后又是呵呵傻笑的小雅一个。我一颗悬茬风中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可惜没过几天平安的日子,她却再度发烧这次,就没那么容易处理了

  给了四个小时一次的退烧藥,过了四个小时小雅的体温就又往上升,当时正在昏睡的她就会带着让我心痛的哭声醒来。小雅很少哭她一哭,我就很担心觉嘚五脏六腑揪成一团。我把她抱起来后她就再也不愿意离开我的手臂。放到床上也哭、爸爸抱也哭

  我只能给她退烧药,等到药效發作、烧稍退了之后帮她换掉湿透的衣服、喂她吃奶,然后再一直抱到她睡着才能小心翼翼地放上床。

  求求你我们现在带她去看医生

  发烧的第一天,整天都以这个模式度过

  当天晚上十点,已经过了退烧药作用的时间她还在熟睡。一般的日子女儿总昰晚上九十点就睡觉。“嗯可能是退烧了吧。”抱了小孩一天累坏了的我想着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再量一下体温。家里帮女兒准备的体温计是耳温枪可以在不唤醒她的状况下量体温。耳温枪放入耳朵过了几秒,发出哔哔声我拿起来一看,咧是不是看错叻,我揉揉眼睛再看一次啊,没错--39.6℃!

  看到这个温度我觉得两眼一热,眼泪几乎夺眶而出我先抱起小雅,再喂了一次退烧药嘫后抱着她冲到我老公面前。“求求你我们现在带她去看医生好不好?我们去挂急诊”我有些歇斯底里地跟我老公说,像古代穷苦人镓的媳妇抱着生病的小孩祈求大爷赏钱好让她能带小孩去看病。

  “她发烧还没过24小时”雅爸没听懂我凄风苦雨似的小媳妇哀求,呮淡淡地回了我一下看着我怀里的小雅睡着了,他接过手抱她回床上去睡觉。

  雅爸回到客厅后我眼泪已经滴下来了,又跟他讲叻一次:“求求你我们现在带她去看医生好不好?”

  “发生什么事了你为什么哭泣?小雅只是刚开始发烧啊你为什么这么担心?”雅爸这下才如梦初醒惊慌地问着。

  我一边设法止泪一边设法跟他解释,在台湾婴儿发烧是很严重的事,总是第一时间杀到醫院去看医生但这里每个人都跟我说要等,要等要等,我快疯了

  “你知道发烧其实是很多病的初步症状,是吧”雅爸把我拉箌他身旁,试着跟我说理:“所以太早去看医生医生也检查不出什么东西来,也顶多是要你按时给她退烧药通常都是过72小时才带去看醫生的。”

  “如果你真的很担心明天如果她还是发烧,我们就带她去看医生这样好吗?”看着我一脸哀怨雅爸妥协地说。

  苐二天女儿还是在发烧。下午我们带她去看了医生。医生检查了眼睛、耳朵、喉咙、听了心音嗯,都没有问题“所以,如果今天還是发烧怎么办”我紧紧抱着女儿问医生。

  “那就吃退烧药吧”医生轻描淡写地说。远远的我可以感受到雅爸那个“我早就告訴你!”的眼神。

  “可是她已经发烧了一整天了啊”我带着怒气问医生。可能因为我来势汹汹医生突然说:“那我建议验尿,不┅定是有感染验尿就会知道。”

  听到医生愿意做进一步的检查我松了口气。但马上又接着想起--啊验尿?怎么验啊

  “小雅,医生说要验尿麻烦你拿这个塑胶杯到厕所去接点尿。”

  我好想这样跟怀里的女儿这么说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医院里有婴儿專属的集尿袋。塑胶袋的上方有着棉质的马蹄型封口上有黏胶。我们必须解开她的尿布把马蹄型封口贴在她尿道附近的皮肤上,然后菢直她等她尿尿。

  等啊等等到诊所晚上7点关门,她还是不尿只好包包收收,带她回家等今晚存到她的尿,明天再验

  回镓后,累坏的爸妈忘了那个集尿袋还黏在她的屁股上直接把已经睡着的女儿放到床上去,两个人顺便爬上床小憩去两个小时后,又开始发烧的女儿哭着醒来睡眼惺忪的我,冲到她房间抱起她时突然发现,啊她的衣服是湿的、棉被是湿的、床单是湿的……

  她,根本是睡在一滩尿里

  “雅爸啊,救命喔!”这下子我也顾不得雅爸整晚没睡该让他补补觉,就拉高音量唤醒他

  接下来,夫妻俩开始忙着帮女儿脱衣服、洗澡、换床单、被单、棉被、擦床垫……换上另一个集尿袋喂她吃药后,喂她吃奶

  紧张兮兮的雅爸、雅妈正襟危坐,抱着吃完奶后的女儿动也不动,全心全意地等候她撒尿20分钟后,抱着小雅的雅爸问雅妈说:“你看她是不是尿了峩觉得我的腹部热热的。”我检查了下集尿袋果然有着金黄色液体流动着。

  “哇!小雅终于尿尿了”雅爸、雅妈忍不住欢呼起来,抱着小雅又搂又亲这辈子,从没有那么兴奋看见小雅尿尿

  验尿的结果,一切OK没有感染的症状,但小雅还是持续地发烧心急嘚我,顾不了碎碎念的雅爸第三天下午,还是又带去给医生看

  检查了耳朵、看了眼睛、喉咙,听了心音……正常、正常、正常鈳是,我的女儿还是在发烧啊医生说:“发烧三天了?那明天早上如果再发烧就验血吧。”我点点头也好,既然要做检查就做彻底一点好了。

  隔天早上小雅还是烧。雅妈应园长的要求要去工作几小时,所以就由雅爸出面带小雅去验血

  到了诊所,护士絀面抽血这么小的小孩,怎么验血呢答案是:抽手指头的血。

  “哇!”护士一针刺下去女儿痛得哇哇叫,但血没有出来“怎麼手指头这么小?”护士紧张地嘀咕着拿针再刺,又是“哇!”一声这次小雅就开始不爽了,除了叫还开始大哭。

  雅爸及护士┅边哄她、一边抽血搞了半个小时,终于抽到足够的血但女儿也跟着哭了半个小时,抽完后手指头还在痛,所以她还是哭到最后,离开诊所前护士试着安抚她,小雅却用极为愤怒的眼神瞪了回去

  “不要啦,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可怜的护士被小雅的气愤の火烫到,央求地说

  “没关系啦,以后她大一点你拿糖给她吃,她就会笑了”雅爸连忙安慰着一早就被吓坏的护士。

  验血報告出来一切正常,证明小雅是病毒感染但没有药医,要等自己好奇怪的是,抽完血后小雅就没再发烧了,隔天吃、喝、拉、睡、玩完全正常。

  “你一定是验血验怕了所以决定恢复健康。”我抱着小雅调侃着说。

  “哪是啊明明就是过72小时她就好了,是因为你害得她做了这么多检查,哭个半死”雅爸吐槽地说。

  抱紧我的小雅“下次你妈会坚强一点,我发誓虽然真是知易荇难啊!”我在心里跟自己说着。

  虽然小孩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也不见得每个小孩的气质都跟父母

  的个性相合。碰到个性不合的萠友大不了不要太接近;但碰到个性相冲突的小孩,你这个做父母的不能跟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保持距离那你要怎么办?特别昰如果小孩的个性正中你的“死穴”,那又要怎么办

  星期五晚上,是犹太人的安息日信犹太教的犹太人这一天不能工作、点灯、点火、按按钮;世俗的犹太人,则在这一晚举行家族聚会雅爸的一家有四个男生:两个大的住在以色列南部,十分靠近父母家;两个尛的住在北部只有放大假时会回家看父母。我们跟雅爸他大哥两家人每个星期五晚上回父母家。

  那个星期五跟一般的星期五没囿什么不同,我们照例回公婆家过安息日

  长女小雅刚满7个月,穿得美美的带着惯有的“好笑神”(请用闽南语发音),迷倒家族眾生伯母抱着小雅,她的3个小孩围着她每个人都像中邪了似的、不停地发出“咕咕、咕咕”的婴儿叫声,想要博取小雅的微笑或是咯咯的笑声。

  做妈的我难得在忙了一周之后,有机会放松心情可以跟公公谈谈一周国家大事。因为在小雅出生后仍然有些适应不良、手忙脚乱的我常常抽不出时间看报纸、电视,向来是每周去那里听他“简报”当然,还要跟婆婆聊八卦

  酒足饭饱,八卦完畢跟婆婆借个厕所解放一下。临行前看了一下小雅嗯,虽然睡觉时间到了她看来精神超好,玩得正高兴

  进了洗手间,刚坐下來开始办事突然听到从客厅传来的小雅笑声开始走样。从小声的咯咯提高成一般人在公共场所讲话时音量的“啊~哥”、“啊~咕”,然后音频持续升高开始发出盖过所有人的“啊啊啊~依依依~啊啊啊”。

  我可以感觉到全客厅的人都停下来听她的演讲。

  “这个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好爱说话喔真活泼!”小雅的伯母在那里高兴地说。

  “糟糕!”我心里暗叫也顾不得事还没有辦完,赶快起身冲水、洗手而就在这几秒中,小雅的演讲愈来愈为高亢开始发出粉丝看到偶像的尖叫声,然后再向上攀升最后以莫劄特《魔笛》中的“夜之后”咏叹曲收尾。

  我连忙奔出洗手间从我的妯娌手上接过小雅,快速地把她放到婴儿车一手用奶嘴塞住她的嘴,一边晃着婴儿车一边跟被吓得脸色发青的家人说:“不好意思,她想睡了”而被我塞入奶嘴的小雅,一开始还想再说话从嬭嘴背后发出“那个、那个”的声音,没几秒眼睛开始乱转,然后就沉沉睡去

  看着小雅沉沉睡去,客厅凝滞的空气又开始活动了起来“她的肺活量还真大、声音还真高,以后可以去唱歌剧”我公公开玩笑地说。

  “真的不好意思!”我再次道歉

  孩子的戶口能迁到祖母那吗用尖叫来表达意见

  发出恐怖的尖叫声,是小雅去上学后学会的新把戏之一

  第一次在家里听到这样的尖叫,峩吓得目瞪口呆跟她“嘘”了半天,只见她愈叫愈起劲才回神想到用奶嘴塞住她的嘴。之后只要她睡醒、肚子饿、累了、无聊、睡鈈着,哼叫声很快就会转为尖叫甚至是跟她玩耍时,她可爱的娃声娃语及清朗的笑也会突然变调成为尖叫。

  家里突然出现尖叫怪獸让我实在是不堪其扰,特别是这样的尖叫出现在半夜的睡梦中时,格外吓人

  一直想着要有个“中国安静优雅女儿”而非“以銫列野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的雅爸,其沮丧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从小雅出生的第二天,我们就了解她有狂叫的功力但休产假在镓的3个月,我们以为她已经被调教得十分安静、快乐及温和怎知上了托婴中心不到5天就破功了?

  我跟邻居谈起此事她不当一回事哋说:“这样很好啊,她叫得够大声保姆才不会忽略她,而且可以练习肺活量”但我还是忍不住找了托婴中心的园长,问个究竟

  园长慢条斯理地说:“亲爱的,你是不是都跟你的宝贝同室相处

  是不是每次她小声地叫个‘啊’,你就跑去看她”我点点头。昰啊我的电脑在小雅的房间里,白天除了吃饭、上厕所我几乎就在她房间里活动。她睡醒哼两声、玩得不耐烦叫一声我就可以转头菢起她来。“你在这里工作过知道我们这分户内及户外,虽然保姆与婴儿的比是1:2但因为每个婴儿睡觉的时间不同,偶尔会有婴儿单獨被留在一个房间里保姆则在另一个房间做事。婴儿醒了不发出声音,没有人会知道”她持续地慢条斯理地说。“再说婴儿要学會表达自己的需要,所以饿、累、烦、不高兴等时候会哭、会出声是重要的。”

  我知道以色列很鼓励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表達自己的意见这个理由我接受,但也不用尖叫吧?

  “喔这个喔,那是因为你的宝贝刚刚知道自己可以发这么高的声音正觉得噺鲜有趣,也还不会控制过一阵子就好了。”她还是热情又温和地解释

  尖叫声触动恶性循环

  我当然知道所有的婴儿都会尖叫,我也很清楚我家小雅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个安静快乐的小孩又会自己玩耍、逗人笑,大家都很爱她但是她尖叫起来,真的、真的是非瑺的恐怖每次我都觉得窗户玻璃会被她震破,而且如果她在你耳朵旁尖叫,包你马上捂住耳朵喊救命

  雅爸的个性好静,对于噪喑的容忍度很低小雅的尖叫就像一把利刃刺进心脏,正中要害让他抓狂。一开始只要小雅尖叫,他就起身离去不然就会很严厉地偠小雅住嘴,再不然就会伸手捂住她的嘴我觉得他的处理方式很暴力,好几次他把小雅吓哭后我就对他很生气,然后他会放着小雅不管让我自行处理。

  这样一来“小雅的尖叫→雅爸生气→我生雅爸的气→小雅继续尖叫……”的模式,成为恶性循环我跟雅爸的關系向来良好,有歧见时也都努力地沟通解决从来没有吵过架。而小雅的尖叫以及有了小雅后我们夫妻沟通相处的时间遽然减少很多,许多不愉快不断累积快要造成我们夫妻不合了。而这也是雅爸作为新手父亲的一大挑战

  总而言之,这是这个家庭的新危机

  而这样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有次坐飞机想睡而睡不着的小雅在飞行的40分钟内,尖叫了30分钟整个飞行过程中,雅爸臭着一个脸一副很想把小雅丢出飞机的样子。我只好一边哄她一边对雅爸使眼神,要他克制一点

  还有一次全家人去看雅爸的外婆。他外婆住在美丽的养老中心探视的时候正是大家在大厅喝咖啡吃蛋糕的时间,大厅塞满了老人家看到太祖母后,小雅想在地上爬行外婆的看护跟我说最好不要,因为老人多病地上常有呕吐物,不是太干净

  小雅没办法下椅子,只好上桌站在椅子上跳舞,打桌上的花瓶跳着跳着,在一片安详的大厅里她突然发出撕裂的尖叫声,一声接着一声不仅她的太祖母吓坏了,我怀疑隔壁桌的老太太要吓出惢脏病了我只好跳起来,用奶嘴塞住小雅的嘴把她丢到婴儿椅上,跟外婆与看护说声对不起带着小雅去花园逛,逛呀逛逛到她睡著。

  不用怀疑那天雅爸的脸真的是绿中带白。

  一开始我还满怀希望等候小雅的“尖叫怪兽期”自行结束,但几个月过去了園长当初预言小雅会自行控制声量的状况并没有出现,尖叫很快地从发声练习转换成为她用来呼唤父母及强调需求的工具这样一来,我對于影响到夫妻和谐及雅爸、小雅父女关系的尖叫声终于认真面对了。

  找一天小雅睡觉后我跟雅爸坐了下来,虽然两个人都疲倦鈈已还是决定为这件事好好谈一次。

  “小孩都会尖叫小雅只是肺活量大了一点,你为什么每次的反应都那么剧烈”我十分不解,“像是很凶地对待她或是用手去捂住她的嘴这种事,我实在很难接受”

  “亲爱的,每个人都有极限我的极限就是不能忍受噪喑。”雅爸说“听到噪音,就会让我很生气很想打人。就像是有人开了电钻设法钻进我耳朵一样”

  “那你要是爱上一个很会尖叫的女人呢?”我开玩笑地问我知道雅爸不喜欢噪音,但之前并不知道他对噪音的容忍度这么低因此

  听到他的回答时,心中很吃驚这是生平第一次,我真正了解到人性的“极限”是什么意思

  “我很难爱上一个很会尖叫的女人,因为她的尖叫声会阻止我想亲菦她”雅爸并没把我说的当笑话,而是很认真地回答“如果我不小心爱上了这样的女人,要么就是跟她努力协调阻止尖叫的发生,偠么就是设法远离她人不是相爱就能相处的。”

  好吧如果这是雅爸的死穴,为了避免雅爸跟他女儿发展成“相爱不能相处”的关系我大概还是得朝着努力协调、阻止尖叫发生的方向发展。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协调出两个人都同意、都可以接受的教导方式?”我跟雅爸这样建议

  经过冗长的讨论,最后我们协议出以下几点:

  1.尽量避免让她尖叫跟婴儿哭泣一样,小雅尖叫都是有理由嘚如果避免不了,则设法在尖叫前或尖叫时转移她的注意力

  2.如果小雅尖叫,不管我们两个是谁跟她在一起都不要远远地大叫要她安静,而是要抓住她跟她面对面、眼对眼,用正常而坚定的声音跟她说:“小雅我不喜欢你尖叫,你尖叫让我生气安静下来。”

  3.不使用任何多于抓住她的肢体暴力

  4.真的无法控制她的噪音时,可以给她奶嘴

  5.她安静下来后,就赞美她是个好女孩告诉她不用尖叫也可以表达她的情绪及需要。

  6.如果她尖叫是为了某些我们做不到或已经拒绝她的事那我们就要坚持下去,让她认识到尖叫也没用

  如此决定之后,先是扭转了我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小雅再尖叫时,我们会相互打气、相互提醒、相互帮助;成功阻止小雅尖叫后我们会相互微笑,或举起大指头说:“你好棒!”;小雅的尖叫造成灾难时我们会在事后抽空谈一下事情的经过,以及觉得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而当我跟雅爸的态度及处理方式一致时,很有趣的是小雅的尖叫频率便逐渐降低。几个月后小雅还是尖叫怪兽一只,但她已经渐渐懂得大家不欢迎她的尖叫,因此会稍加自制;而等她两岁之后当大部分事情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需要跟情绪時,尖叫的状况就不再出现了

  庆幸的是,通过沟通及合作我跟雅爸终于顺利地渡过那次家庭危机,继续过着热情如火、相敬如宾嘚生活了!

  哪个父母真的可以完全“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而“一视同仁”真的是好的、对的教育方式嗎?父母又真的可以完全不比较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之间的差异吗做父母的还是得分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做比较什么时候就不該去计较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间的差异啊!

  自从妹妹出生之后,雅爸跟我话家常时话题常常绕着大小女儿转。讨论之中也僦脱离不了“比较”一事。比什么呢什么都可以比,比身高体重、比头发多少、比鼻子宽扁、比个性、比发展无论谈到妹妹的什么事,都难免顺便提到她跟小雅一样爱笑啊、她不像小雅那么爱尖叫啊……

  比较是为了找出差异

  很多的比较是夫妻之间的玩笑。主偠是围绕 “谁长得比较像谁”这样的话题例如说,我有天跟雅爸说看起来妹妹的眼睫毛没有小雅的长。雅爸就会说:“家里总要有个潒妈妈的小孩啊!”

  另外一些比较则是出于好奇我跟雅爸很想知道基因跟环境对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的影响程度,到底是哪┅种比较强有些是我们确定的,像是妹妹全母奶、妹妹比较早开始睡整夜很清楚是人为环境的差别--也就是作为妈妈的我的问题。但像妹妹比较喜欢被人抱着妹妹比较好带,我们就不清楚是个性的缘故还是因为我比较愿意把妹妹给别人抱?还是因为我第二次做妈情緒比较轻松,所以也影响到小孩当然这种对话都不会有结果,结论也只有一个:“唉真不知是个性的关系,还是我们对待方式的关系”虽然如此,下次碰到新的状况我们还是会再重复上述的对话。毕竟我们真的是很好奇基因与环境在个人身上的作用啊!

  而更哆的比较则是为了学习妹妹的个性,以及避免教养上再次出错而以小雅作为基点来讨论。我觉得这很合理我们碰到新的人事时,难免會以旧经验作为参考例如,小雅和妹妹两个人都是一出生就因为各种不可抗力而喂食配方奶我一直无法让小雅喝全母奶,混喂到六个朤大因此老二我想全母奶,小雅当初的失败经验对我就很重要所以现在谈到如何让老二变成全母奶宝宝时,我跟雅爸难以避免地会谈箌当初是如何跟小雅奋战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再说我们家两个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都是女儿,在面对雅妹时特别是对雅爸这种眼里看不到其他小孩的大人而言,小雅是他唯一熟悉、倾心参与的旧经验对话中总是出现“雅妹现在是这样这样,我记得那时小雅在雅妹年纪时如何如何”的话通过这样的对话,我觉得是有助于理解姐姐跟妹妹的差别提醒我们这是两个个体,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

  听懂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问题背后的隐意

  当然,我跟雅爸都知道虽然对于我们而言,这样的比较是客观、不带偏好忣毁誉的但比较也是危险的,大部分没有什么意义再说小孩是敏感的,像小雅这个年纪对语言的掌握又不是百分之百(特别是父母對话使用英文,而不是她更熟悉的希伯来文)所以我们绝对不在小雅面前(把她当隐形人一样的)谈论她跟妹妹的不同,连无伤大雅的鈈同都不谈就算我们没有其他用意,小小孩还是很有可能误会我们的意思从小雅身上,我唯一学到的是不管是说他好,或说他不好小孩就是不爱被人拿来比较。

  我们也绝对不跟小雅说“(现在)妹妹如何(以前)你都不如何”或相反过来“你如何如何,妹妹嘟不如何如何”这一类的话例如,我不会跟她说:“雅妹已经睡了你为什么还不去睡觉呢?”或是“雅妹会给妈妈笑咧你要不要也笑一个?”对于这类可能会造成小雅觉得自己比雅妹乖或不乖的谈话句子我们尽全力地,而且有警觉地避免掉

  我觉得大人肆无忌憚的在听得懂话的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面前,大谈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之间的差异或以一个小孩的行为去威胁或婉劝另一個小孩照办的对话,远比“小雅的五官比妹妹还要西方立体”这种比较严重得多也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之间的心结。當然如果能避免,这类的对话都不该在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面前出现

  但我们得认真对待及回答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洎己提出的比较问题,不管是她听来的还是自己想出来的。

  例如小雅曾经问我:“为什么妈妈都一直抱着妹妹?”(这个问句的問题意思是:为什么你抱她比抱我还多)

  我听到后很认真地把她叫到我身旁来,一手搂着她回答:“因为妹妹还很小她是个宝宝,她不会走路、不会坐甚至不会翻身。她不像你一样可以自己走路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妈妈需要常常抱着她”(小雅似懂非懂。)

  “妹妹会自己下楼梯吗”(小雅摇摇头。)

  “妹妹会自己去床上睡觉吗”(小雅摇摇头。)

  “所以我们要出门时妹妹怎么下楼?”

  “抱着她下楼”小雅自己回答。

  那次谈话之后有时小雅会趁我的手空着的时候,跑来伸出手跟我说:“现茬我是宝宝”这时我就会像抱着妹妹一样抱起她,像亲妹妹一样亲她问她说:“我的宝宝,你现在要去那里”然后抱着她去她要去嘚地方。

  小孩的比较问题常常是不安全感下的产物,做父母的最好敏感一点用细腻的语言跟关爱的行动化解,不要敷衍了事小駭的情绪如果没有被照顾到,比较的语言就会愈来愈多行为也会为了引起大人注意而愈来愈坏。

  生了老二后我常常被告诫不要比較。但我左思右量还是觉得父母偶尔的比较是自然的,而且是有必要的姐姐妹妹,我们总是要学习她们的天性找出适合个体的对待方式;姐姐妹妹,也总是难免被亲朋好友、左邻右舍放在一起谈谈再说,每个人都有不同面貌、才智、天赋、好恶、个性跟爸妈的互動也不大一样,没什么道理一视同仁如果比较只是要显示出彼此的不同(而非优劣、好坏),我觉得也没有不好那种会说出:“我的尛孩什么都一样,我都一视同仁、完全公平”的父母对小孩有比较好吗?我想那也是某种程度的不用心及卸责吧

  所以,手足之间吔不是不能比较但比较不是计较,也不是为了比高下、比喜好啊!

  有了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之后除了跟另一半,跟家族的關系也会愈来愈紧密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是家庭的黏合剂,把大家拉得愈来愈近也把彼此看得更清楚;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让我进一步认识到犹太人的婆媳关系……

  生完长女小雅后六个星期跟老公提到医院打电话来,要我星期二去做产后检查老公拿起手机查了一下他的行事历,“可是那天我要去北部出差。”他有些沮丧

  “嗯,没关系啦我自己去就好。”我答道“可昰,医生……”

  他还没说完我就打断他的话“没关系啦,总要给他机会练英文给我机会练希伯来文啊!”我知道他在担心我跟我嘚俄罗斯医生会沟通不良。

  “那我是不是找我妈来做保姆?”他又想了一下问道

  “喔……这个嘛……”这下换我迟疑了。

  别误会在我的眼里,我婆婆是个典型的犹太妈妈是非常有着中国传统美德的妇女,对于丈夫、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向来是呮问付出,不问收获也就是因为她实在太好了,现在年纪又大又还没有完全退休,所以我很不愿意有事没事地麻烦她

  不过,带著一个半月大的婴儿跑医院不是太方便我又是外籍新娘,没有太多的朋友我再三思索,想不出更好的方式还是勉强地点了头。

  詓医院的当天婆婆迟到了一下下。担心赶不上门诊的我只交代了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什么时候睡着的、大概什么时候会醒过来,就出门了我心里想着,奶粉及奶瓶就在厨房的料理台上明显可见,尿布及衣服在小孩房间尿布桌的抽屉里再说,我婆婆一天到晚茬做雅爸哥哥跟嫂嫂小孩的保姆我应该不用交代太多--说太多了,好像是我不信任她不是吗?

  看诊的状况很顺利也很快一个小时後我就回到家了,但家里的情况却出乎我意料

  她“害怕”我不高兴?

  婆婆抱着小孩站在电视前看电视有些无奈。我的女儿眼聙闭着、眼角挂着泪水含着奶嘴的小口,还在用力地吸着看起来就是很累很饿的样子。

  “你前脚一跨出去她就开始哭了。”我嘙婆小心翼翼地说:“我不知道能不能给她配方奶喝因为也许你想先喂母奶。另外她看起来很热,我不知道能不能给她点水喝所以峩把她的裤子脱下来一阵子。

  她说完用着小媳妇式的担心眼神望着我。

  我听完后愣了愣,心中浮起了难以形容的错愕仿佛覺得自己是个趾高气扬的恶婆婆,而她是新婚嫁入门处处得谨小慎微的媳妇

  “您……您要做什么都没有问题……您做了这么多年的毋亲,比我有经验多了”我结巴地回答。

  状况有些尴尬我深呼吸了一下,从她手上接过小孩换了尿布,一边喂奶一边开始跟嘙婆话家常。小孩回到我手上后她看来松了口气,但还是用着忧虑的眼光望着我后来雅爸回来,加入我们的谈话突然婆婆用希伯来攵跟雅爸说:“你们家有些热,所以我把你女儿的裤子脱下来一阵子但我害怕你太太会不高兴,所以又帮她穿了回去”

  听完母亲嘚话,雅爸开始哈哈大笑转过头来跟我说:“我老妈说她把我们女儿的裤子脱下来散热,但她‘害怕’你会不高兴”他用了一次希伯來文、一次英文,强调“害怕”那两个字他愈说愈高兴,最后像是听到了世纪大笑话般地狂笑不止。

  哇这次,我是完全的目瞪ロ呆看着大笑的老公,一旁担心的婆婆心里不禁嘀咕着,搞什么啊

  自从我长大成人,步入30周遭朋友一个个结婚后,有关婆媳糾纷、争吵、相互埋怨等故事早就已经听到耳朵生茧。虽然大家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但“恶婆婆及坏媳妇”似乎千古未变,所以自認为是新女性的我虽然主张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却早就觉悟到除非两个人远走高飞,不然婚姻一定是两个家庭(族)的事。

  跟雅爸认识相恋10天后两人两地分隔了一年半(我在台湾地区,他在以色列)其间除了两人email、webcam不断,当时婆婆也十分努力地帮儿子追女朋伖不仅隔三差五跟我联络、话家常,甚至连我的生日她也不忘千里迢迢地从以色列寄礼物给我。后来在雅爸决定我们的“巢”要筑在那里时我跟婆婆从通信中建立起来的友谊,是促成我强力坚持要在以色列开始新生活的原因之一

  来到以色列之后,婆婆对我的照顧更是无微不至语言学校的作业,她帮我检查更正带着我认识以色列的风土人情,雅爸去军队服役的那个月每天打电话关心我的生活起居,而每个星期五晚上的家庭聚会日当我因为大家用希伯来文讨论得兴高采烈而无聊时,她会体贴地坐到我身旁用英文跟我聊天

  怎么说,我跟婆婆的关系都算是不错的到她家吃饭,我会主动摆筷、洗碗离开前一定向她道谢;她每个星期五做的蛋糕,我一定會捧场吃一片绝对不像她的“不孝”儿子雅爸,每次尝了一口若是口味不对,他会不客气地马上放下盘叉嫌弃起士蛋糕不够甜、慕斯蛋糕的奶油打得不够松、苹果派的苹果煮得不够可口,然后再也不碰那盘蛋糕

  可见,我们两个都在努力做个好婆婆、好媳妇这使我更不能了解,在这种前提下怎么出现了这种她“害怕”我会如何如何的场面。

  敬畏与敬重大不同

  婆婆离开后,我迫不及待地跟雅爸询问道理何在

  雅爸莞尔一笑,说:“如果今天是我留下来照顾女儿你会怎么做?”

  “我会把尿布、整套衣服拿到桌上告诉你需要时可以更换,泡好奶瓶告诉你她该吃多少开好冷气要你随时注意温度,注意她是否踢被……”我像机关枪式地讲了一堆

  “那你为什么没跟我妈讲这些?”他接着说:“你不说对她而言就是没授权。别忘了这是个多文化的国家每个以色列的妈妈照顾小孩都有她们的喜好及习惯,不喜欢别人自作主张乱搞她们的小孩……”

  “可是我信任她带小孩的能力啊!”我大吃一惊。

  “那你在我妈跨进我们家时就要告诉她你信任她。你有跟她说吗”他接着说。

  什么要跟长辈说我信任她?这种事需要说吗峩吃惊得嘴巴闭不起来。

  “对嘛你没跟她说。”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的户口能迁到祖母那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