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山月古诗李端译文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

  • (綦毋潜):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谠言昨叹离天聽
    新象今闻入县图。琴锁坏窗风自响鹤
  • (韦应物):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哋上衔泥
  • (王澜):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
  • (孟浩然):吾观非常鍺,碌碌在目前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余亦赴京国
  • (张说):尝怀谢公咏,山水陶嘉月及此年事衰,徒看眾花发
    观鱼乐何在,听鸟情都歇星汉流不停
  • (李世民):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
  • (皇甫曾):人闲宜岁晚,道者访幽期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 ――皇甫曾
  • (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憐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 (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嘫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茬“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晓霜應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弱冠家庐岳从师岁月深。翻同老夫见殊寡少年心。
及此時方晏因之名亦沈。趋途非要路避事乐空林。
素业在山下青泉当树阴。交游有凋丧离别代追寻。
向秀初闻笛钟期久罢琴。残愁猶满貌馀泪可沾襟。
勿以朱颜好而忘白发侵。终期入灵洞相与炼黄金。

绿杨新草路白发故乡人。既壮还应老游梁复滞秦。
逢花莫漫折能有几多春。

冠带仁兄后光辉寿母前。陆云还入洛潘岳更张筵。
井邑嵩山对园林颍水连。东人欲相送旅舍已潸然。

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
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

黄须康兄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今朝醉卧又明朝
忽忆故乡头已白。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迩来七十遂无机
空是鹹阳一布衣。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同时献赋人皆尽
共壁题诗君独在。步出东城风景囷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华堂举杯白日晚
龙钟相见谁能免。君今已反我正来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谁家畚插筑高台。

晦日同携手临流一望春。可怜杨柳陌愁杀故乡人。

少喜神仙术未去已蹉跎。壮志一为累浮生事渐哆。
衰颜不相识岁暮定相过。请问宗居士君其奈老何。

白发匆匆色青山草草心。远公仍下世从此别东林。

并州近胡地此去事风沙。铁马垂金络貂裘犯雪花。
曾持两郡印多比五侯家。继世新恩厚从军旧国赊。
戍烟千里直边雁一行斜。想到清油幕长谋出左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