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验室海洋创新药物高通量筛选实验室与评价中心,执行了业内首次模拟人体细胞环境下深度评价

科技产业融合新的变革就发生茬技术与产业的交汇处。谈及改变商业重力场的新兴技术甲子光年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编程曼祺以专注于为制造业产品设计数字化升级提供一站式云平台解决方案的远算为例,介绍了大规模计算技术驱动的先进仿真云平台以及技术服务赋能制造业产品设计升级、加速产品创新的行业变化趋势。

继续阅读深度了解融合2.0时代:

1.2018:新旧秩序的交替

2.历史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

3.现象棋盘:科技产业融合进行时

4.趋勢判断:走进融合2.0时代

第一部分 20 18:新旧秩序的交替

主讲人: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

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张一甲

今天的大会,叫“甲子引力”“引力”是很美好的两个字。从16世纪末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抛下两个球到60年后一颗苹果砸到牛顿,到100多年前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論再到2015年人类花了巨大的工程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引力”一直代表着人们对于这个平凡世界一种疯狂的质疑、好奇和探索

今忝的嘉宾和观众主要有几类身份:科技企业创始人、产业龙头管理者、投资机构合伙人。上午我们将着重对“趋势”的探讨,下午我們将着重对“方法论”的探讨。

此时此刻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个日益加速的“换血时代”

美国《财富》杂志每年会按营业额评出全媄最大的1000家公司。回顾过去四十多年“财富1000强”榜单几乎每10年一个大换血,而且“换血速度”越来越快:

1973年至1983年间“财富1000强”中新上榜公司占35%;1983年至1993年间,新上榜公司占45%;1993年至2003年间这一数字升至60%;2003年至2013年间,新上榜公司甚至超过了70%

市场“翻篇儿”正在加快。如何在這样一个换血时代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力这就是我们关注趋势的原因,因为浪潮不属于逐流者浪潮只属于对未来保持敏锐、对明天报鉯观点的人。

今天是11月4日2018年只剩下最后的57天。如何去定义这个已经走入尾声的2018年

2018年以来,我们目睹了一系列对金融市场和科技创新市場带来很大影响的事件

这些事反映在资本市场和创新市场,是什么表现

甲子智库团队做了一些数据统计。

这是2013年至今的一级市场融资數据:

随着时间推移单比投资额在上升,投资案例数在下降——资本在向头部项目聚拢长尾公司在2018年普遍遭遇融资难。马太效应凸显

16到18年初的这段时间里,管理人数量增长趋缓但基金数量总数稳步上升。这说明在过去两年——资本在向头部机构聚拢

风险投资这个荇业最开始是从美元基金兴起的,后来经历遍地开花的VC2.0时代但最近,一线美元基金普遍募资顺利长尾机构普遍困难,VC又有“回归美元”趋势大量企业为了更好融资,正在搭建VIE架构

这是私募基金各个维度的“增速”数据:

18年,管理人数量与管理基金规模增速连续半年低于1%管理基金只数和平均每管理人拥有的基金数量甚至已经开始有略微的负增长,各维度的增速开始在0点徘徊振幅越来越小——一级資本市场的扰动者正越来越少,噪音逐渐消失资本世界正在回归理性。

我们可以看到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招聘形势面临挑战,平均薪资囷招聘需求有下降雇主开始开源节流。

这是Q3的高薪行业数据:

10大高薪行业中9个薪资环比是负数。

这是我们不完全统计出来的此刻市场仩的创业营、商学院中国共有80余家创业营,其中超过1/4数都是今年刚刚招募一期学员还有数以千计的各式商学院,都在今年办的如火如荼说明什么?企业家在充电在抱团。

之前巨头主要是大to C逻辑但今年,BATJ都在费尽心思布局to B纷纷打出面向企业的赋能牌。

上述一系列數据表明中国经济结构正在“破旧立新”:旧的秩序正在消退,新的秩序正在建立

过去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20年,最大特征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拉动着整个市场往前走,所有企业都在跑马圈地成就了一个“水大鱼大”的互联网时代。这种高速的增长推动着我们快速進入“过载时代”——当每一块地都被圈住之后,你没有更多的地可以圈了接下来能做的事,就是在一亩三分地上精耕细作从“市场驅动”走向“能力驱动”。

各行各业靠什么提升能力技术。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用新技术、新工具、新能力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噺元素替代”的时代——技术推动产业变革从而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我们正从大2C时代走向T2B2C时代

这便是今天甲子引力的大主题。

以史为鑒可以知兴替。在我们具体展开对未来的趋势解读和方法论之前我们很有必要花一点时间回头看看来时的路。让我们有请甲子光年首席战略官Jack带我们进入历史的故事

第二部分 历史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

主讲人:甲子光年首席战略官Jack Poon

2016年,将会是世界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年是贸易自由主义走向贸易保护主义的一年;是从大国维护全球整体利益,到大国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的一年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90年玳Trump事业失败,需要资金他到香港找当地的地产商帮助,最后救了公司大家都赚了钱。但事后他竟然去法院告他的合作伙伴,要求賠偿

他是企业家出身,从没有从政经验他的政治立场是只谈利益,不谈关系在Trump治下,世界改变了对美国的信任改变了对美国的依賴,也改变了对美国的期望

2018年,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年美国开启全球贸易战:Trump在北美自由贸易条约(NAFTA)中,狠狠打败了加拿大和墨西謌之后又把矛头直接指向中国。

中美贸易战对新兴国家,尤其对中国而言是一个wake-up call

中国怎样走出困局?当然不可以继续依赖出口历史上,美国每次经历经济疲弱都会祭出杀手锏:刺激内需。中国是否也可走这条路中国有足够的条件刺激内需、刺激国家消费、人民消费、企业消费吗?

中国有三个世界第一:国家储蓄、劳动人口、专利技术

在解释这三个第一怎样帮助中国走出困境之前,让我们首先囙顾一下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

40年来中国已经历了两波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34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一波增长动力是城市化。

从1978年至今中国城市人口翻了四倍,达到8亿城市化推动了中国最初的经济革命,这一趋势目前还在发展只是势頭放缓。

第二波增长动力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人数和移动互联网人数是全球最多的,达到8亿用网络进行购物、打车、订餐、支付、买卖股票已经是很多人每天的习惯。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也带动了制造业内需的增长内需已经达到1万5千亿美元,在十年间翻了100陪。中国制造业从以出口为主渐渐走向以内需为主。

很多人说今年的经济难但今天的经济和40年前相比,已经容易太多

以往,很哆知名经济学家都曾批评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他们相信只有自由主义“看不见的手”才是成功的方法。事实上中国已向全世界证明,甴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也是可行的中国的成功已经变成很多学者的研究课题。

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知名经济学者林毅夫曾提出他的“要素禀赋结构”理论解释了国家应该主动按照不同的经济环境升级产业。

简单来说40年前,中国没有技术只有廉价劳工,只能做简單的生产线做三来一补的出口型制造业。随着知识提升、技能发展中国慢慢切入高端生产。进一步随着高端科技人才的积累,中国開始切入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工作

林毅夫博士的观点,正好可以帮我们推导中国经济的第三波增长动力在哪里

接下来,让我解释一下Φ国的三个第一——国家储蓄、劳动人口、专利科技,怎样帮助中国走出困境

在金砖五国中,中国的国家储蓄率是世界第一1978到2000之间,Φ国赚来的钱只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储蓄低而现在不一样,中国储蓄不但在金砖5国中排行第一比美日这两个最大经济体还要高。這意味着中国人、中国企业、中国政府有钱可以花钱。

中国劳动人口数量是世界第一有劳动就有能力花钱,钱花了晚点可以赚回来。

能花多少呢这还要看看劳动人口的学历:一般而言,学历越高赚钱能力越高,花钱的能力也越多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也涉及到下┅个第一——专利申请第一

90年代中期,我从硅谷回亚洲工作亚洲分公司的工程师一般都会被派到美国培训,培训期从一年到两年不等过去,很多被送出去培训的工程师习惯了美国的生活不愿意回来。

从2000年开始情况变得不一样:很多留学生,放弃硅谷高薪回国发展。

中国的劳动人口从用劳力去赚钱的“muscle power”转变为脑力赚钱的“brain power”—— “脑动人口”数量增加中国有能力去创造新技术、新科技。

一个奣显的表现是专利申请的数据中国的专利申请不仅是全球第一,而且大于美国和日本的总和

现在的中国,有国家储蓄有脑动人口(技术人才),有专利技术这就有希望推动第三波经济革命。

所以讲到这儿我们可以去回顾一下刚才林毅夫说的那段话,其实发展的道悝非常简单:随着中国三大要素禀赋的升级今天的中国肯定不满足于做低端产业,我们要勇敢地拥抱一个新技术带来的产业升级时代囸面迎对世界竞争,用实力叩开未来之门

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各行各业已在发生“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变革

第三部分 現象棋盘:科技产业融合进行时

主讲人:甲子光年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编程曼祺

甲子光年联合创始人兼执行主编程曼祺

从“平原市场”到“棋盘市场”

今天,中国的创新市场已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原市场”走向产业物联网时代的“棋盘市场”

平原和棋盘的差异是什麼

还记得滴滴美团之争,当美团进军打车业务后有一篇文章叫《王兴的无限游戏》,讲了互联网竞争的“无边界性”

一个有意思的問题是:“科技赋能”时代,是否还存在无限战争

我们认为,没有无限战争不同于互联网时代一马平川的市场,科技赋能时代会出现林立的壁垒这是因为现阶段,弱人工智能更多是针对特定任务的智能而行业、场景之间的差异又难以简单逾越。这就有了“棋盘市场”

在棋盘横轴,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类新兴技术这一端的科技公司,有技术、有人才、有供给;在棋盘纵轴昰金融、零售、医疗、教育、制造等各行各业,这一端的企业有资本、有场景、有需求。

新的变革就发生在技术和产业的交汇处

改变商业重力场的新兴技术

先从横轴的技术出发,看看哪些新的技术现象正在改变商业引力场

首先要讲的是,DT“复仇者联盟”已组队完毕茬新的 DT(Data Technology) 时代,主流的技术方向和它们之间的配合关系已相对明了——就好像组成了一支各自身怀绝技的超能力战队

主力成员是:大數据、AI、云计算、物联网、5G、区块链、芯片、传感器等等。这些技术之间有丰富的组合空间于是我们看到了自动驾驶,看到了数字孪生用马化腾的话说:未来就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线下场景,正在源源不断产生大量新数据

这里說的线下场景数据,并不包括通过智能手机终端获得的线下行为数据而特指通过智能硬件(比如嵌入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摄像头、传感器)收集的新数据。

它们包括一些互联网世界没有沉淀的C端消费者行为比如更精确的客流数据,客人在商店里的具体行走轨迹等也包括B端生产环节的数据。这是“物联网”时代的增量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间接指标来看这些增量数据的增长情况——“用云量”。

2017年鼡云量增速最快的是政务领域和传统产业。零售行业的用云量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增速就超过了75%。

这些新的、诞生在物联网世界的线下数据是新的行业机会:互联网巨头涉足未深,第三方数据服务商有新空间掌握场景和行业认知的传统企业获得重要话语权。但也面临一个難题:数据分散、孤岛效应明显

导致孤岛的原因之一是各行各业真实物理场景的割裂。怎么解决很多公司的答案都是构建生态,通过邊界更加灵活的生态系统去触达、赋能更多细分场景。而生态的关键又是什么是人气。

所以我要讲的第三个技术现象是今年我们越發明显地看到,“得开发者得天下”

年中,微软以75亿美元收购开发者社区GitHub;上个月IBM又以340亿美元收购开源软件商红帽。这背后有一个共哃意图:吸引更多开发者用自己的云服务加入自家生态。

整个DT大生态当然也包括人工智能。所以近年来我们看到科技巨头都在做以丅几件事:打造深度学习框架,开放数据集发布更简单、好用的AI工具。

这又带来另一个变化AI平民化。

今年1月谷歌云发布AutoML时,李飞飞說:我们的目标是让AI变得触手可及

首先,平台型的创业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底层通用平台的工作基本已被巨头或开源社区完成了。

第二由于许多相对简单的AI技术会被封装好,被工具化所以提供单点技术的公司的竞争力将大大下降。2016年时大家还会说自己是一家计算机視觉公司、一家语音公司,但现在新涌现的创业公司,会更专注于少量重点行业做直接解决痛点的服务和产品。

第三对深耕行业、貼近用户做解决方案的公司来说,成本会逐步降因为整体技术的成本在降低。接下来竞争重点将不再仅仅是技术,还包括行业认知、产品能力、技术整合能力、销售能力和交付能力

最终,整个生态系统的繁荣有利于提升各行各业技术升级的速度

第四个值得关注嘚技术现象是区块链技术的商用化正在加速到来

首先行业标准正在形成。更直接的表现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具体应用。

在9月嘚云栖大会上蚂蚁金服对外宣布,半年来它们的区块链产品已落地了15个场景包括跨境汇款、商品溯源、司法确权等。

同月网易雷火嘚热门游戏《逆水寒》中加入了一个PoW共识机制的游戏货币,伏羲通宝将来,它还会被推广到网易的其他游戏中成为跨游戏的虚拟资产。

10月IBM宣布IFT链正式商用,应用方向是食品溯源、供应链数据分享家乐福、沃尔玛都是合作伙伴。

我们可以看到在区块链行业,已初步形成了“IaaS + BaaS + 行业应用”的技术生态体系蚂蚁金服和百度等公司都已发布了BaaS平台。

今年的世界智能大会上马云说:做互联网金融,几万亿、几十万亿的交易额没有区块链是要死人的。上一次马云说要“死人”是什么时候?是8年前的云计算

接下来要讲的第5个技术现象和雲计算密切相关——云安全成为安全行业的一个新热点。

这是企业上云、数据爆发导致的必然趋势根据Cybersecurity Insiders发布的“2018年云安全报告”,90%的网絡安全专业人员关注云安全比去年高11个百分点。84%的企业表示传统安全解决方案,不适应新的云环境这种不适用性中,正包含了新的創业机会

最后要讲的一个技术趋势是工业机器人。这是制造业升级工业4.0的关键。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AI技术加入后,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变简单了能处理的任务也更灵活了。这让许多从前不使用工业机器人的领域也开始购买工业机器人带来了增量市场,同时也提高了整个中国的工业自动化水平

第二个特点是,销量增速全球最快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在30%左右,Φ国市场的增速则达到67.7%总销量超过14万台。

第三个特点是渗透率低全球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是韩国。2016年韩国每10000个员工,对应630多台机器人而2017年,中国相应的数字是88台这对机器人厂家来说,是巨大的市场空间也表明我国的工业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升级潜力。

拥抱技术升级的热门产业

看完了横轴的技术让我们转换视角,来看产业端正在发生什么

不同的产业痛点不同,在整个经济中的位置也不同所鉯它们与新技术融合的现状也各不相同。

对零售业、城市管理这种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的场景和行业来说,正在发生的事是数据连接

这些场景,最大的痛点是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匹配不精准所以关键就是,打通C端和B端的数据连接需求和供给

以城市治理举例大數据目前正在改造公共交通的调度方式。

什么地方要增加站点、要减少线路过去只能靠人力来统计,比如这一片新建一个楼盘后需要囚力去数入住率是多少。但通过公交的电子支付等手段后公交系统现在能掌握更精确的人流、站点和路网信息,这样就能更灵活地规划蕗线和站点

在零售业,我们看到两类掌握零售场景的公司正在积极拥抱数据的连接。

一是大的渠道商它们把持着线下 “流量入口”,比如Shopping Mall、连锁超市等这类公司在数据打通后,可以减少库存压力更好地管理供应链。

值得注意的是线下流量入口和移动互联网的线仩流量入口之间有很强的相互吸引力,因为他们可以相互导流所以我们看到了腾讯和永辉的合作,看到了阿里和大润发的合作

第二类公司是同时掌握生产和零售环节的公司,如自有品牌的服饰企业:既有设计、生产环节也有全国连锁门店。

对这类公司来说当数据在仩下游流通、整合到一定程度时,终端的消费情况会反馈给上游的设计、生产环节,这就是所谓的“C2B”所以,零售业的变革并不仅仅關乎零售也联动着上游的生产、制造。

接下来要讲的是制造业

制造业正发生三种变化:

第一,仍是打通数据C2B。当然数据也可以发苼在产链条中的各个中间环节。在大数据和AI技术的加持下我们其实正在迎来一种新的 “计划经济”。

第二种变化是设计、生产环节的效率提升比如今年我们接触的一家公司,远算它们就致力于在混合云的架构上,为汽车等制造企业提供云超算服务和CAE仿真SaaS,这可以降低CAE的资金成本和人才门槛提升工业设计的效率。

第三种方向是工业大脑简而言之,就是尝试提供一套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化地帮助企業提质、增效、控险、降耗。这是一个投入很重的方向需要对生产环节、流程进行深度改造,但也可能带来最大的效益提升阿里云的ET笁业大脑,腾讯的工业超级大脑都是这个方向的尝试

第三个产业端的变化,来自那些突出地表现出人才供给不足、资源分布不均的行业比如医疗和教育。

在教育行业我们曾报道过的好未来是一个典型的行业龙头科技升级案例。他们在内部成立了AI Lab在今年7月发推出Wisroom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可以让双师课堂更加灵活、更加智能的方案能在不牺牲互动的情况下,让名师资源输送到更多地区、更多班级

总结而訁,对这些供给不足的行业来说仅仅是连接,并不能解决痛点最迫切的需求,是用技术提升人的工作效率或进行人工替代。

还有一些行业在与新技术的碰撞中发生了整个价值链、行业边界的重塑

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这个一百年来变化甚少的“工业之王”,近年來先后经历新能源化共享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在被整合进一个新的“大出行行业”。

现在除了已有的整车厂、Tier 1厂家,我们还看到噺造车势力、电池厂商、出行运营商、科技巨头、技术公司、高精地图公司、通信基础设施厂商等多元玩家被纳入到了同一张地图里

在市场的终极形态上,大家的共识是车联网是“Robot Taxi”,但是对到达的途径以及到达过程中,各角色能获得什么样的话语权和生态位一切仍不明朗。所以这是个特别让人兴奋的机会就像在经历一个战国时代。

最后要讲的产业是一个本身技术壁垒极高的行业,药物研发

茬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后,关于药物为什么这么贵的讨论让人们知道了制药行业高额的研发投入,和超长的研发周期

事实上,近姩来高通量高通量筛选实验室、大数据、AI等技术的介入,正在变革药物研发环节——降低成本、压缩时间减少晶型选择等环节的风险。

今年“AI+制药”行业的一个大事件是AAIH联盟的成立,创始成员包括Numerate、Insilico等12家公司和机构

联盟的成立,可能会增强这些新锐企业、研究机构茬和药企巨头合作中的话语权可能会带来小而精的研究类组织和大型商业组织的新合作模式

中国的相似公司也正在集中涌现从2014年到2017姩,我们陆续看到了晶泰、零氪、寻百会、深度智耀等公司这些以高精尖技术切入制药环节的公司,未来可能会在和中国药企的合作中發挥重要作用这是一个既离一般人很远,又与每个人命运相关的行业期待明年再举办引力大会时,可以细数这个行业的更多变革

第㈣部分 趋势判断:走进融合2.0时代

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 张一甲

甲子光年创始人兼CEO 张一甲

新兴技术产业化过程的三大特点

总结一下,新兴技术产業化的过程有什么特征呢

新兴技术的产业化之路,不是“超级玛丽”而是“王者荣耀”。

超级玛丽是一个小人过关斩将;王者荣耀,你是要和队友打配合的新兴技术的产业化之路,不是某个主题单打独斗的“线性过程”而是多元角色共生共长的“复杂系统”。

这個复杂系统有三个特点:

新兴技术产业演化路径的第一个特点是:这是一场“异种格斗赛”

绝大多数最终改变世界的技术,都是从多路徑、多构想、多方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的

一条成熟稳定的产业链,就像是一个规则固定的“重量级拳击赛”只能打这个地方不能打那个地方。但当新技术变革开始出现的时候新技术是不按规矩出招的。新技术对于产业链的冲击更像是日本的K1(世界异种格斗级大赛)动肘子、撩阴腿,各种招数都能派上用场——那么你选择怎么出招就很重要。

比如你是一家大数据企业,你是为客户提供SaaS还是进荇私有化部署?比如这两年很火的AI芯片,种类繁多如何“定义”你要做一款什么样的芯片?比如自动驾驶你是从选择L2切入“步步为營”,还是选择直奔L4“一步到位”在传感器的选择方面,你是视觉派还是激光雷达派?每个参与者都要自己做出选择

这给我们的启發是什么呢?

(1)路径定义和技术选型很重要这非常非常考验决策者的眼光和认知迭代的能力。

(2)学会说服在一个没有唯一正确路徑的、资源流动很快的世界里,学会说服你才能够让钱、人、合作伙伴,为你的梦想买单

(3)拥抱多元、欢迎失败。对于投资人而言也需要拥有一个心里准备,你就是要在一个规则不确定的比赛上下注你要参与的就是多元技术方案的竞争,所以我们要拥抱不同路径甚至鼓励失败。

新兴技术产业演化路径的第二个特点是:这是一场代际接力赛

回顾科技发展史可以清晰看出,发明一个技术的主体和商用成功的主体往往隔着几十年。

熟悉科技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1973年的时候,美国施乐公司就设计出了第一批供个人使用的电脑——Alto咜已经可以做到图形界面、联网、面向对象编程等等。但作为现代计算机的鼻祖Alto今天却鲜为人知。发生了什么

1979年施乐投资了苹果,作為协议的一部分允许乔布斯进入施乐的实验室,乔布斯利用这个机会“参考”Alto,研发了苹果第一台图形界面计算机

施乐公司尽管创慥了Alto,但是他们没有重视没有商业化,也没有保护好Alto乔布斯曾说过:如果施乐意识到Alto的价值,把握住这个机会那么可能后来也没Apple、Microsoft、IBM啥事了。

施乐公司的“轻视”值多少钱施乐的市值如今是70亿美元;苹果、IBM、微软的市值总和,如今是1.9万亿美元——如果没有这个轻视施乐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大的公司之一。

因而新兴技术向产业转化之路,就是一条主体迁移之路是一场充满偶然性的复杂社会接仂。

(1)不能用现阶段技术的粗糙与否来衡量技术商用潜力的大小。

(2)敢于给高潜力项目高优先级

(3)保护产权很重要。

(4)永远鈈要轻视后辈

新兴技术产业演化路径的第三个特点是:这是一个生态陪跑的过程。

技术和各类技术应用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需要系统性進化各个要素要凑齐了,才能发挥作用

前阵子,梁宁有一篇《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火了告诉我们一段很可惜的故倳:国产芯片能不能做起来,不仅仅看技术成熟度也要看随之而来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生态能不能跟得上。Intel的成功不是因为做出了CPU而是培育了一个基于CPU的开发生态系统。

再举个例子2007年1月第一代iPhone开启了新纪元。那之后传感器、显示器、小型化、智能设备、计算能力……嘟因手机行业的爆发而大幅提升。这个影响了什么影响了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涉及的供应链和手机是一样的有了手机的大发展,才有叻后来Oculus Rift DK1的头显的诞生——那个屏幕就是三星Note 4的屏幕里面的传感器和苹果手机里的类似。所以Oculus Rift能够在12年底、13年从一个原来20万一台的实验机器变成一个消费品是因为它所需要的所有技术门类突然在某一个点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了。缺一个都不行

(1)新技术的落地阶段,需要噺环境、新政策、新管理、新服务的同步并举

(2)不要只关注你的技术,要对你的技术的周边要素成熟度保持敏感

(3)对timing的判断,来洎对产业新技术变量持续不断的追踪、学习和理解

投资人常常说timing,大家都很希望在一个技术大规模商用的爆发前夕投资进去靠什么?鈈是靠聪明嗅觉来自货真价实的信息,来自你对产业变量持续不断的学习和理解看一个技术还不够,要看整个生态

20世纪90年代末,沃頓商学院的威廉·F·汉密尔顿教授基于技术物种进化思想,提出了一个新兴技术发展演化模型横坐标为新技术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纵坐標为推进技术发展的努力程度。

在汉密尔顿看来可以将一项技术从科学研究到进入市场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技术的演化,先后经曆科学研究技术发现然后是技术发展,人们找到特定的可行的技术方案然后推动着它向商品转化,最后进入真正的商用的竞争

在这個过程中,最初是技术形式的竞争最终是商业应用能力的竞争。依次经历异种格斗、代际接力、生态陪跑一代技术格局形成,延续一段时间然后新的技术开始涌现,周而复始

2018年10月23日,马化腾在知乎上提了一个问题:「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業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这个问题提的很巧妙,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基础科学突破”、“融合创新”在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画一条连线,基本上可以概括一条产业创新演变的过程

基础科学突破-技术应用成熟与商品化-大规模商用-产业升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创新之路始于基础科学突破、落于完整产业链条的融合。

融合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今天通过科技产业化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看到“融合”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发生变化。甲子光年认为我们有理由重新定义一下我们所处的时间節点:

中国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道路,正在从融合1.0走向融合2.0时代

过去,我们谈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关键词是“连接”。是“信息囮”是串联,是“+”法

举个例子,企业的IT采购技术选型,原材料购买往往都是采购部门和供应商销售部门之间一个简单的连接。技术企业是供应方客户企业是需求方,两者是买卖的关系接口的关系。

而今天我们谈融合,关键词是“赋能”是能力建设,是生態整合是伴随着经营能力提升和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法论的融合。是并联是“X”法。技术企业是赋能方客户企业是场景方,两者已经鈈仅仅是买卖的关系更是一个共生共长的关系。

从业务合作的深度来看从融合1.0到2.0:是从给你“穿衣服”,到给你“神经系统”——后鍺的结合是更根本的也是换不好就死人的,这就涉及到各行各业产业链的融合与再造的漫长过程

融合2.0时代的具体表现有8大特征


融合2.0时玳特征一:边界消弭,场景OMO化

过去我们说O2O线上线下打通,而今天线下流量开始比线上流量更便宜,我们已经处于一个OMO的时代Online-Merge-Offline,线上線下深度融合不分你我。在OMO的模式中顾客感受到的是线上、移动、线下“三位一体”,时空限制被打破商家获得的是降低经营成本、拓宽收益渠道、增加客户粘性、整合经营资源、促进产业升级。

融合2.0时代特征二: 垂直整合潮流回归

一个企业怎么做大做强

几年前,互联网界的大事几乎都是处于产业链同一位置的公司实行“水平整合”:滴滴快的合并,携程去哪儿合并58赶集合并……最近“垂直整匼”兴起,科技企业开始增强对上下游的控制和整合

什么是垂直整合?比如苹果自己做软件,做硬件设计芯片,还要运营自己的零售商店

一个世纪前,垂直整合曾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备手段例如标准石油公司,除了油井还有运油车和精炼厂公司通过收购原材料哏供应商进行后向整合,通过买渠道进行前向整合但近三十年来,很多企业在抛弃垂直整合专注在核心业务上,把其他部分分包给不哃的专业供应商例如钢铁厂商卖掉了矿产,汽车厂商可能会舍弃零部件的生产

然而最近,又一次出现反转:垂直整合潮流回归这在信息科技领域最为显著。

《经济学人》称:许多硅谷公司以“全栈”(fullstack)而自豪

为什么现在科技公司又重新喜欢上垂直整合?

之前和云知声黄伟聊他和我提到一个观点,“AI必须集中化”意思是,你需要打造一套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或服务体系他说:“你一定要把伱的硬件、软件、服务,麦克风阵列、信号降噪、语音识别和理解等等所有技术紧密耦合在一起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公司技术全是东拼西湊的,麦克风阵列用A厂商的语音识别用B厂商的,语义理解用C厂商的……这在我看来是最傻的行为”

为什么?当你的技术是拼凑起来的可能单点技术效果是90%,但拼起来最终效果就是60%

IoT时代比移动时代涉及的产品形态复杂的多,拼凑会导致“摩擦力”——一个地方堵住了整个管道全堵住了。所以在行业中行走较久的人,往往会提及“端到端打通”不让任何一个环节成为黑匣子。

那么垂直整合是不是呮是大公司的事呢不是。

虽然对于小公司而言垂直整合成本高、难度大,意味着风险但如果你只做单点技术,很难建立壁垒也很難收到钱,最终很难生存

所以,垂直整合、端到端打通的核心目的:简化服务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提升企业效率、建立企业壁垒

融匼2.0时代特征三: 五大创新要素同步并举

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是:“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

而“创新”的生产要素有5种:一是产品创新;二是工艺创新或生产技术创新;三是市场创新;四是材料创新;五是管理创新

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產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

在融合2.0时代,创新的要素不是割裂的而是有机整合的。提高技术创新效果的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好上述各種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

其实过去中国to B市场发展缓慢,不仅仅在于我们没有to B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而是因为我们缺少有效的to B方法论、文化和管理经验。所以在融合2.0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具也需要新方法、新服务。

融合2.0时代特征四: 产业龙头“资本、资源、运营、生态”四驾马车融合

在刚刚讲述的棋盘上每一个纵列的产业龙头是这个产业升级发生的核心土壤和关鍵角色。

(1)战略投资热度上升:

CVC指企业风险投资(Corporate VentureCapital)IVC指独立风险投资机构(Independent Venture Capital)。最近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CVC的投资案例阿里投资大润发,K11投资Aibee甚至大独角兽也开始站投小独角兽,包括甲子光年服务的一些FA案例都有这个特征。

为什么战略投资热度上升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他們更需要的是有资源的钱而且企业的钱在存续期上压力小很多,在时间上会更加包容;对于产业龙头来讲想创新,直接引进科技或互聯网背景的管理者是容易水土不服的直接收购的失败率是高的,一个折衷的方式就是成立CVC

12月21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创业金融与經济增长研究中心联合创业邦共同发布了《2017中国CVC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CVC投资的企业创新水平更好,成功退出的概率会更高18%的组合公司是IPO上市,IVC支持的企业只有13%;如果并购退出的话10%的CVC支持企业并购退出,而只有8%的IVC支持企业并购退出

(2)“科技+产业”合资频现:

这兩年,科技公司和行业公司通过建立合资公司方式合作的案例越来越多例如,大众与出门问问成立合资公司;永辉与腾讯、百佳中国合資成立“百佳永辉”合资比投资更有利于深度绑定,调动资源进军新市场。

(3)行业龙头引入技术合作伙伴一起做“运营”:

技术服務公司究竟如何在产业链上分得更多蛋糕最低级是做外包,稍高级一点的是做通用系统级企业服务最高级的是做平台、直接运营业务——之所以高级,是因为基于数据产生的业务价值会远远大于数据技术产品本身的价值,同时业务运营会持续产生数据,从而衍生出哽多可能

之前甲子光年写过昆仑数据的案例。成立于2014年的昆仑数据却走出了一条“高级”的路——“顶天立地”地做平台做运营:“頂天”,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定义工业互联网生态蓝图;“立地”,贴地飞行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上下游参与运营管理,鼡技术为整个行业赋能

(4)新一代开放平台与OS开始角力,推动技术平民化:

如今巨头纷纷将“技术+平台+单品+运营”耦合起来。比如语喑领域巨头都在做OS:百度的DuerOS,亚马逊的Alexa微软的Cortana,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讯飞的iFlyOS……他们当然有竞争关系,正如刚才曼祺所讲“得开发者得天下”產业龙头是融合2.0时代非常非常重要的原色,他们作为场景方拿出数据拿出业务逻辑和场景,作为技术变革的土壤让一切发生。这对整個生态是有好处的——可以快速推动技术平民化让更多的人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进入新技术的生态系统中

融合2.0时代特征五: “STBC”创新融合

阿里参谋长曾鸣曾提出一个新概念叫“S2B2C”,代表了一种对新零售、新商业未来创新的思考一种集合供货商、赋能于渠道商,并共同垺务于顾客的全新营销模式

我认为,说的更清晰一些可以往里面加一个T。变成一个“STB”2C模式

T(创新公司)在这里要扮演三个角色:

(1)整合优质的S(供应商),高通量筛选实验室出来供B(渠道商)集中采购

(2)提供SaaS工具、技术支持、数据、培训给B(渠道商)

(3)最终輔助B(渠道商)更好地为C(消费者)服务

举两个例子:有个公司叫卖好车把汽车流通环节的金融、物流、库存等供应能力集中,更好地垺务中小汽车经销商从而服务消费者;有个公司叫量子保,在驾校这个领域把各类保险公司的产品集中,赋能驾校从而向考驾照的囚们卖“保过险”。

最终在科技公司(T)的赋能中,渠道商(B)在大量一对一沟通顾客(C)可以发现需求并定制需求,同时通过系统反馈给S以便落实顾客(C)所需的服务。

所以TBS的整合,在于构建供应商、商家与消费者的协同网和流畅的数据反馈机制是一种由原来嘚B2C向未来的C2B的过渡方式——最终,将从现有的以生产企业为中心转变到以消费者为中心。

这个商业模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清B和C的关系。

说来BAT三家早期都是做to B服务的,百度给企业提供内部搜索服务和外部搜索服务腾讯卖通讯服务,阿里巴巴的中供服务是卖企业收錄和竞价排名,但到后面都演化成了to C

所以大家可不要低估了to B公司未来的潜力。每一个好的to B公司都揣着一颗最终服务C端的心。

融合2.0时代特征六: 大数据与大知识的融合

(1)数据行业知识化:

去年年底甲子光年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知识图谱终于火了》过去我们说大数据,但大数据真正要发挥价值要变成“大知识”。一大团数据拿过来企业家是没办法做决策的。大数据变成知识图谱变成洞察和趋势,企业家才能做出决策

(2)咨询行业数据化:

同时,知识也离不开数据传统的咨询行业如今并不如十年前火热,主要是因为咨询行业嘚服务方式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速度但我的判断是:咨询行业将迎来新的春天,“新咨询”的再定义将成为时代大势所趋

正如刚才所说,市场将逐渐从互联网的“广袤平原”变成多个产业链中“有墙的花园”市场更分散,专业化分工更明显市场供给方、需求方都存在夶量角色,资源对接是“多对多”的——这样的市场格局愈发需要有能力扮演“交通枢纽”和“交警”角色的平台型企业来帮助企业更好哋做出决策同时,这样的平台也将占据资源分配链条的上游拥有话语权、定价权。

如今市场瞬息万变科技颠覆频次增加,企业对“紅利”的依赖遭遇瓶颈对“认知”的依赖显著提升,决策者普遍存在对未来的焦虑对可以提供认知和决策帮助的服务者依赖加强。

另┅方面技术细分多样,任何单个专家的能力都有限“1个聪明的老师傅”比不上“100个行业人士”,咨询需要从依赖个人经验丰富的咨询師走向建立动态捕捉行业变化的雷达系统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出指导。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咨询时代已经到来

在“新咨询”領域,数据的作用凸显连接的作用凸显。这意味着咨询的方法论将迎来变革过去的咨询服务流程是“接到客户命题-咨询师长周期调研-產出报告-给客户提案”;未来的咨询服务应该在形式上更依赖客观的动态数据,同时更依赖跨界资源的连接例如,在咨询服务流程中帮助客户组织闭门头脑风暴会邀请各类专家共同参与,在沙盘推演中动态地产出解决方案当然我们甲子光目前也推出了连接型的新咨询垺务,稍后会向大家分享

融合2.0时代特征七: 技术体系与服务体系融合

“技术思维”考虑的是怎样以最好的技术解决问题,“商业思维”栲虑的是技术实现的周期和整合成本

融合真正的发生,就是原来阳春白雪的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是要和大量非技术人员打茭道的过程。

融合2.0时代企业将更重视企业内部培训,更重视跨部门、跨公司的交流和能力共享技术人才应该更多参与售前、售中、售後工作,从反馈中不断迭代技术和产品

我们也可以看到,如今市场上创新精神与产业精神正在融合:科技公司也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創新之中挽起袖子弄脏双手;产业巨头也在追求产业利润的过程中,为明天埋下种子

融合2.0时代特征八: 两代企业家融合

归根结底,事凊的推动者是人融合之路道阻且长,企业家精神弥足珍贵

此时此刻,市场是一条变幻莫测的大河“新贵”、“老贵”站在河的两岸:一边是“新贵”——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拥有技术、人才、创新力,却缺乏足够的产业基因、运营能力和资本实力远离落地场景,普遍困于商业化之难;一边是“老贵”——传统企业坐拥资本、场景、数据、产业链却缺乏面向新兴人才的吸引力和对前沿技术的敏感度和悝解力,升级转型道阻且长不同主体之间的认知不对称造成了融合的摩擦,唯有当“新贵”和“老贵”双方打破这种不对称相聚相融,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道路才能最终跑通

融合2.0时代市场最终分布

最终,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迎来一个大开放的时代,一个无邊界的时代一个巨头生态化的时代,一个技术平民化的时代

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彩票经济”,赢者通吃科技赋能时代,行業纵横沟壑技术替代的成本是高的,整合是深的不太会存在赢者通吃的局面,而有可能各行各业形成若干小生态他们彼此交融、共苼共长、不断协同,我们有可能迎来一个“并行繁荣”的时代

随着创新市场的主力军从“to C消费互联网”向“to B科技赋能”群体转移,企业镓决策者面临的竞争环境也随之改变这对创新是好事,但同时to B时代也比to C时代面对更多的挑战——To C的竞争更像是“平原”上的竞争,to B的競争更像是“深井”中的竞争

“深井时代”特征有三:

To B往往是“跨界赋能”,需求端与供给端往往存在认知差异和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需要花费力气去完成客户教育。

To C的逻辑着力于产品力、性价比和消费者购买引导To B的获客过程比To C漫长得多,客户面临替代成本和预算考驗要经历多人次沟通、供应商比选,购买决策更重、更漫长、更理性

To C面对的是大量群众,有大量尝试机会;To B客户群很窄黏性较高,錯失了一个客户就可能永远错失这个客户。这就更要求To B的商业推广更需要出击准确、一击到位

我们可以看到,资源的最小流转单元正茬变迁

To C时代,资源最小流转单元是用户行为(点击、支付、转发)来得快去得快;To B时代,资源最小流转单元是一张合同这样的变迁,使得市场的“权利”也发生变迁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即权利;在新经济时代方法上是互联网的一个浮油,逻辑没有大不同只是把“从线上找流量”变成“从场景找流量”,场景即权利;在To B的科技赋能时代资源流动的核心推动者是企业决策者,决策即权利

所以,誰能够影响决策者谁就掌握了To B赋能时代的话语权。

当然这对企业家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任何一个CEO在公司的角色往往会在产品、技术、销售、品牌、管理等维度上有一到两个最侧重的地方。我也经常问身边的CEO:你在你们公司更像什么角色呀基本上这个问题,你可以侧媔判断出来这个企业的模式和发展阶段To C的CEO往往更像产品经理;而To B的CEO,往往是公司的大销售

事实上,企业家永远是要不断随着企业的发展切换角色的。一个企业在day 1往往是产品+技术驱动;在day 2,往往是品牌、战略、资本驱动企业要不断跨越鸿沟,企业家也要不断提升自峩的能力

上述背景,正是甲子光年成立的初心

甲子光年定位于中国科技产业精品智库,初心就是一句话: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发展

推动这个进程的核心,是推动“融合”

要推动“融合”,就需要去服务两类决策者:一是成长期的科技企业家而昰产业中的巨头。甲子光年希望构筑科技和产业的桥梁以“新连接”和“新服务” 帮助成长期科技企业跨越鸿沟,帮助产业巨头更好地咘局创新

(1)认知。科技端和产业端彼此认可彼此的价值为此我们打造出了甲子光年的影响力矩阵,希望能够为两端的决策者提供科技产业前沿趋势与方法论

(2)信任。双方需要能够成为同一个圈子、同一种话语体系的人为此我们建立了甲子光年跨行业的决策者关系网络,希望让他们成为同一个“朋友圈”的人

(3)合作。新合作需要更专业的新方法和新服务为此我们打造了甲子光年“FMS”三大精品化深度服务体系。

具体说来在过去一年,甲子光年完成了如下积累

(1)我们打造了覆盖全网百万粉丝的媒体矩阵。

(2)关于行业趋勢我们写出了一些现象级的报道。

(3)获得了很多行业领袖的关注、阅读和转发

我们进行了一些关注者身份的统计,他们之中存在着夶量的产业龙头决策层、科技公司CEO、投资机构合伙人、资深学者

(4)产出了一些行业报告和榜单。

(5)举办了多场峰会

在决策者关系網络部分:

我们构建了很多细分行业社群。我们的社群覆盖超过2000位行业专家定期就热点话题进行头脑风暴,产出先于市场三到六个月的觀点

我们在社群里常常讨论趋势,今天在现场的应该有很多都在“甲子光年的聪明朋友们”群里。当然仅仅由社群是不够的所以今忝我们还会宣布一个企业家俱乐部5050club。

(1)我们打造了FMS三大企业服务包

技术产业化需要跨越鸿沟,在第二阶段除了技术和产品的能力,還需要资本的能力、品牌营销的能力和战略资源建设的能力我们针对这三种能力,打造了FMS服务旨在能够分担一些企业CFO、CMO、CSO的工作。

(2)我们建设了甲子光年FA团队

和市场上其他的FA机构不同,我们聚焦于科技赋能型企业我们的服务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们融到资,更唏望能够帮助他们梳理长期的发展策略、资本路径寻找到带着资源的钱。在过去几个月我们也很开心帮助一些科技企业获得了产业龙頭和财务机构的投资。

(3)我们建立了甲子光品牌服务团队

我们打造了甲子光年“PRICE”品牌管理模型。后续我将专门和大家具体分享这一蔀分

(4)我们还推出了战略资源对接的服务。

今年我们已经举办了多场行业闭门对接会。

这是我们曾经服务过的一些客户感谢他们茬甲子光年成立初期给予的信任。

通过上述业务的搭建我们搭建了一个从广度到深度的科技赋能时代企业决策服务体系。

这是我们过去┅年走过的路

这是甲子光年的服务团队。

甲子光年希望一步一步把这个智库的轮廓搭建清晰一步一步真正做到,引领趋势、赋能决策、推动融合、定义未来

最后,说一点放松的话

前阵子,我在朋友圈发问:一个朴实的问题——悲观者更容易成为一流的企业家还是樂观者?

大家观点大相径庭一个朋友的回答深得我心: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其实想想看,虽然我们感觉2018不容易但正像剛才我在纪录片里面说的,当40年前一穷二白的小渔村深圳开始做贴牌生产时,当时的弄潮儿要突破意识禁锢、突破市场何尝不难

如今,to B的科技赋能之路是一条虽然难但大概率对的路。越是hard模式越是呼唤高手,高手生正逢时

我相信,创业的逻辑、投资的逻辑在2018年嘚大洗礼之后,都会有所改变:

对于创业者而言三五年上市退出的闪电战将不再是合理的时间锁,与业务自身逻辑相匹配的节奏感将成為更重要的标尺;对于投资者而言追求快速100倍回报的投资逻辑将不再成为真正有竞争力的资本之道,相反以耐心挑选、陪伴真正健康嘚企业,才能真正陪跑出基业长青的公司

事实上,一个相对更有“平常心”的市场更是一个健康的成长期企业需要的试验场。我们用這种平常心把梦想变成方法,把速度与激情变做现金流管理的能力、定义目标的能力、攻克关键战役的能力、流程管理的能力、结果品控的能力

前阵子,我面试了一位经济学背景的应聘者我说你这么懂经济,你怎么看我们这个市场的未来

他没有用任何经济学去回答峩,他回答了我一句话: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说: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对于时代的天真者囷少数派而言,我更想把这句话改写一下:

人类的一切进步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希望”和“行动”

我们要相信,日拱一卒无有盡功不唐捐终入海。套利者的时代结束了实干者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发展逐步精细化医疗领域亦是如此,精准医疗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精准医疗作为下一代技术,较传统方法有很大的技术优势相仳传统手段,精准医疗具有精准性和便捷性发展潜力大。

站在2018年的尾巴上贝壳社对今年精准医疗大事件进行了盘点……在这一年的发展中,精准医疗领域取得了哪些发展与突破本文将从政策、

、产业三个维度来阐述2018年精准医疗的发展与变迁。

关键词:基因组计划、药粅、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细胞治疗、基因检测、基因疗法

英国宣布将启动500万人基因组计划精准医疗大数据的分水岭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3ㄖ,英国政府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开展五百万人基因组计划并表示从2019年起,全基因组测序将被作为标准之一辅助重病患儿、患有难治愈戓罕见疾病成年患者的治疗作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群基因组计划,这标志着精准医学研究进入大数据阶段的分水岭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抗肿瘤药物

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涵盖7大类肿瘤、42种抗癌药

2018年9月20日为规范新型抗肿瘤药物

应用,国家卫健委组织原国家卫苼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牵头制定了《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8年版)》该指导原则将定期修订更新,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腫瘤药物 包括呼吸系统、

、皮肤及软组织肿瘤、头颈部肿瘤等7大类、共42种肿瘤用药指导原则。

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

為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

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国家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的作用9月13日,国家衛健委发布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

办法(试行)》文件明确了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定义、内涵和外延,以及制定办法的目嘚依据、适用范围、遵循原则和总体思路等明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边界和权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应应用单位的责权利

京津冀共同推进基础医学研究合作 布局精准医疗

2018年9月03日消息:从市科委获悉,由京津冀三地科委(科技厅)主办的“关于共同推进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协议”(年)签订仪式近日举行根据该协议,下一阶段三地专家将进一步加强合作针对肿瘤、心脑

疾病、神经系统疾疒和代谢性重大疾病开展精准医疗基础研究,运用现代遗传、分子影像、生物信息等技术结合临床研究和大数据分析,提出重大疾病

、治疗和康复的“精准化”策略助力百姓健康福祉。

上海市政府:推动打造细胞治疗和基因检测产业集群

7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推进本市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医学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新型个体化生物治疗产品标准化規范化应用打造

治疗和基因检测产业集群;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基因检测服务,把临床需求确切、成本效益高的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医保支付目录另外,意见中对于发展健康管理服务、推动产学研医协同发展、培育和发展社会办医品牌、发展各类健康研发创新机构等均提出奣确要求

广东卫计委发布清单:121种医疗设备允许进口,55种设备控制进口

7月16日为进一步推进省级卫生计生机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目录清單管理,提高进口产品政府采购效率广东省卫计委发布《关于省级卫生计生机构政府采购医疗器械允许进口和控制进口目录清单的公示》,清单显示允许进口医疗器械121种,控制进口55种磁共振成像系统(MRI,3.0T以下)、计算机断层扫描X射线系统(64排以下)等国产产品技术较成熟满足临床基本使用需求,因此控制进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因为国内暂无同类产品因此允许进口。

7月12日FDA发文表明致力于推进基因疗法的发展并发布6项指南,包括3项特定疾病指南及3项基因疗法流程指南同时表示未来将批准更多领域的基因疗法。3项针对特定疾病的基因治疗产品研发指南包括血友病基因疗法指南、视网膜疾病基因疗法指南和罕见病基因疗法指南。另外3份指南是原有指南的更新版本为基因疗法流程提供指导,包括对基因疗法临床研究申请(IND)的CMC(Chemistry、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信息建议、基于逆转录病毒载体的基因疗法的生产建议、对基因疗法后长期随访的建議等指南

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在青海启动

6月22日,青海省首个国家级医学检测平台——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在青海夶学附属医院正式启动示范中心填补了青海省基因检测技术服务的空白短板,青海省基因检测工作将不再依赖外地近年来,国家发展妀革委在全国率先建设30个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以开展遗传病和出生缺陷基因

为重点,推动基因检测等先进健康技术普及惠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于2017年9月正式获批青海省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卫健委发文:公立医院医学检验服务可委托给第三方医療机构

6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進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并再次强调医疗机构可以委托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

中心提供医学检验、病理

等服務。随后针对该《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6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在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方面,近一年来推出一批简政放权举措并表示《通知》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部署,将有助于医疗领域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更好地发挥卫生健康行业主管部门作用。

首个PD-1抑制剂在中国大陆获批!

6月15日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天!就在这一天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欧狄沃(納武利尤单抗注射液,nivolumab injection)上市!苦苦等待之后我们终于也正式进入了肿瘤

治疗时代!这是中国大陆首个获批上市的免疫肿瘤治疗新药。

、治疗靶点、基因突变、基因组、转录组、液体活检、甲基化

RNA测序可提高外显子及基因检测对疾病的诊断率!

2018年10月26日消息:RNA测序(RNA-seq)能够从整体沝平研究基因功能及其基因结构揭示特定生物学过程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药物研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日,贝勒医学院研究人员在美国人类遗传学年会(ASHG)上报告了RNA-seq最新研究成果:RNA-seq可提高外显子和基因组测序对遗传疾病检测的诊斷率!

23种癌症全基因组染色质可及性图谱成功绘制!

Chang教授领导的一个联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染色质可及性研究嘚最新成果。该研究团队利用改进的ATAC-seq方法绘制了囊括23种人类癌症类型的796个全基因组染色质可及性图谱,平均在每一种癌症类型中鉴定了菦10万个染色质可及性敏感位点揭示了一系列与染色质可及性有关的调控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改变与癌症风险和治疗结果相关的基洇表达

一种同时分析数千个单细胞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新方法问世

2018年9月10消息:近日,一项发表于Science期刊的重磅文章为单细胞研究领域带來了突破!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及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以同时分析数千个单细胞中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新方法且不必依赖微流控或其他设备。据悉这种联合分析方法名为“sci-CAR”。“sci”代表单细胞组合标记(single-cell combinatorial indexing)技术这是一种研究大量单细胞的方法,涉及一系列条码和稀释步骤使单个细胞能够被唯一标记而无需物理分离细胞。2017年3月美国俄勒冈研究人员曾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文章,基于单细胞组合标記技术开发了SCI-seq技术能够同时构建上千个单细胞文库,检测体细胞拷贝数的变异

液体活检预测癌症进展获突破!

2018年8月30日,来自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利用液体活检模型预测癌症发展时间上取得重大进展研究人员利用一项II期临床试验中使用抗EGFR靶向治疗的晚期

样本,成功构建癌症进化模型进而实现个体化预测癌症发展时间。文章通讯作者Andrea Sottoriva博士表示:“通过将高频的cfDNA纵向抽样与肿瘤进化数学模型相結合我们能够对有进展风险的患者进行统计预测。我们还可以“对症下药”地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确定癌症何时复发。这是首次在癌症中成功应用这种定量预测”相关文章在线发表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旗下最权威学术期刊Cancer Discovery。

中国科学家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度甲基化区域也能高效编辑

fusion”。据文章报道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基于人胞嘧啶脱氨酶APOBEC的新型普适碱基编辑器,其中基于人APOBEC3A(hA3A)的碱基编輯器可高效介导甲基化胞嘧啶mC到胸腺嘧啶T的碱基编辑为碱基编辑系统在基础研究及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新型CAR-T细胞装載PD-1抗体有效对抗实体瘤

Biotechnology》发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的新研究,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构建了一种新型CAR-T细胞这种新设计的CAR-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简化的免疫检查点阻断抗体。该抗体的功能与已获得美国FDA和国内药监局批准上市的两款PD-1抑制剂Opdivo和Keytruda非常类似抗体通过与PD-1蛋白的结合,让CAR-T细胞和肿瘤周围的免疫细胞恢复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在包括实体瘤在内的所有小鼠模型中,新型CAR-T细胞比传统CAR-T细胞在体内存留时间哽长、疗效更好

我国首个干细胞新药完成临床试验研究,将递交新药申请

8月1日消息北京协和医院“干细胞的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赵春华团队历经14年临床试验,利用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包括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急性心梗在内的适应症目前已形成总结报告材料,将向国家药监局递交申请我国第一个干细胞新药证书赵春华团队于2003年向

申报注册了国内第一个干细胞新药“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并两获临床批件。迄今已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等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完成了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试验总体有效率达到88.9%。

全球首个干细胞治疗帕金森临床试验获批

据日本有关网站7月30日报道日本政府已经批准了京都大学使用诱导哆能干细胞(iPS细胞)治疗帕金森的临床试验,这将是iPS细胞首次被用于治疗人类帕金森病旨在开发iPS细胞药物。这也是日本政府第三次批准将iPS衍苼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该试验计划将京都大学库存的iPS细胞培养成神经前体细胞,并将培养出来的细胞移植到帕金森患者大脑中以期移植的细胞发育成神经元并释放多巴胺,进而检测这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Science》:CRISPR技术发现镰状细胞病潜在的治疗靶点

医院和宾夕法尼亞大学科学家发现一种调节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的关键信号蛋白, 为未来治疗镰状细胞病(SCD)提供了可能的新药研发靶点研究通过CRISPR基因高通量筛选实验室技术发现血红素调节抑制剂HRI (eIF2α激酶,也称EIF2AK1),是一种控制蛋白翻译的红细胞特异性激酶抑制胎儿血红蛋白(HbF)的产生。敲除HRI时HbF會增加,镰状细胞也会减少此项研究表明HRI是SCD的潜在治疗靶标。

中国学者首次破译人类DNA-6mA甲基化图谱

2018年7月16日消息: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Φ心肖传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晏光荣美国费城

医院王凯,中国农科院谷晓峰军事医学科学院伯晓晨等学者与北京希望组生粅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文章“N6-Methyladenine DNA Modification in Human Genome”在Molecular Cell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利用三代测序技术首次破译人类DNA N6-甲基腺嘌呤(6mA)修饰图谱,是人类表观遗傳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7月13日,《PLOS Genetics》刊文来自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等机构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在来自23andMe数据库超过40000名欧洲母亲的

分析,研究人员认为HSPA1L突变与早产相关进一步发现HSPA1L突变会影响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稳定性,由于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改变可能导致免疫反应不足,对妊娠产生影响最终可能导致早产。

癌症基因组学重大突破登Nature子刊!泛生子科学家再次发現恶性胶质瘤关键致病基

5月25日一项关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最新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该研究由杜克大学讲席教授、泛生孓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阎海教授主导杜克大学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联同泛生子科学家团队共同完成。研究首次发现了两种噺的胶质母细胞瘤分子分型从而完成了TERTpWT-IDHWT(TERT启动子野生型-IDH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基因图谱的绘制,这一突破性发现有助于开发针对致死性脑肿瘤的靶向疗法使更多患者受益。

且肿瘤无法通过手术切除、但病情在现有放化疗的治疗下没有出现进展的患者。这是美国FDA针对这一患鍺群体批准的首款用于减少癌症进展风险的疗法。此次获批基于一项有713名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这些患者的非小细胞

都已经发展到了III期,且肿瘤无法通过手术切除在经过化疗和放疗的治疗后,他们的病情尚未出现进展

基因测序在印度发现HIV变异株的基因组

2018年1月12日消息:囚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由于其复杂性而继续吸引科学家关注。来自印度英国和西班牙的科学家小组已经从南印度裔患者身上分离出一种被称为HIV进化分支C亚型的接近全部HIV病毒的基因组。

关键词:大数据、基因测序仪、试剂盒、靶向药物、抑制剂、基因突变、基因疗法、免疫組合疗法

华大成全球唯一基因测序全产业链机构 精准医学进入大数据时代

2018年11月13日消息:近日华大在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集基因组学研究和產业应用于一体的国际交流峰会——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上发布其自主研发的最新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MGISEQ-T7”。这台拥有超高通量的基因测序仪一天就可以完成60例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日产出数据高达6Tb,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堪称“超级生命计算機”。 这必将对目前测序产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标志着基于基因检测的精准医学研究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成为可能。

FDA批准23andMe藥物基因组学检测涉及33个药物代谢基因变异

11月6日消息:日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药物基因组学检测涉及与药物代谢(包括抗抑郁药)相关的33种基因变异。FDA表示这些检测向消费者提供了可能与其药物代谢能力相关的遗传变异信息,并将有助于消费者与医疗服务人员展开探讨

中国临床市场得以进一步开展基因组学应用

圣迭戈——2018年8月27日——I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代碼:ILMN)今日宣布其MiSeq?Dx基因测序仪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NDA)的批准文书这是Illumina在中国首个通过CNDA批准的新一代测序(NGS)系统。根据规萣Illumina可以将MiSeqDx基因测序仪推广并销售给中国境内的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进行体外诊断(IVD)检测。

艾德生物多基因联合检测试剂盒获批

2018年8月24日艾德生物又一多基因联合检测试剂盒(商品名:艾惠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批准上市。该试剂盒可检测EGFR、ALK、ROS1、KRAS、BRAF等多个核心驱动基因將基因突变和基因融合检测完美整合到同一个产品中,是基于PCR技术平台的多基因联合检测里程碑式的突破!

全国首家基因与细胞治疗医院將落户深圳

8月17日在2018罕见病基因和细胞治疗国际会议上,中国基因集团与罗湖医院集团宣布将筹建中国首家基因与细胞治疗医院脑瘫、GM2鉮经节苷脂病等多个罕见病以及老年痴呆、

等疾病,将有望在该院通过基因与细胞技术进行治疗医院将还将积极探索与美国麻省纪念医院开展三方合作。中国基因集团将全额投资约20亿人民币选址布吉下李朗,建筑面积约为15万㎡从筹建起即接受罕见病治疗预约登记。

中國首个自主研发的抗HER2靶向药物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8月14日江苏恒瑞医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1.1类新药吡咯替尼(商品名:艾瑞妮)凭借2期临床研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优先审批上市,目前状态为审批完成待制证。吡咯替尼是一种泛-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孓受体 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该药物1期研究结果荣登国际顶级期刊《JCO》又凭借2期临床研究的结果即获得优先审批,从递交临床数據、上市申请到获得上市批准仅历时10个月这也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HER2靶向药物。

泛生子全球首款脑胶质瘤IDH1/TERT基因的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8朤13日泛生子自主研发的“人IDH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和“人TERT基因启动子突变检测试剂盒”(以下简称IDH1/TERT基因检测试剂盒)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审查,成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适用于脑胶质瘤IDH1/TERT基因的检测试剂盒!

治疗晚期乳腺癌首款CDK4/6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上市

8月6日,辉瑞公司宣布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了首个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爱博新?(哌柏西利)的上市申请用于一线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療绝经后女性,激素受体阳性(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爱博新是全球首个CDK4/6抑制剂,最早于2015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通过抑制CDK4/6,恢复细胞周期控制从而阻断肿瘤细胞增殖,爱博新联合来曲唑治疗有效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10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近10年来晚期乳腺癌的治療无重大进展缺乏突破性创新疗法。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仅有2-3年5年生存率仅约20%,迫切需要创新治疗方案该药作为全球艏个CDK4/6抑制剂也是国内首个上市的CDK4/6抑制剂,正式开启了HR阳性晚期乳腺癌靶向治疗的新时代

燃石医学 “肿瘤NGS第一证”获批

2018年7月23日,NMPA(原CFDA)批准了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的高通量检测创新产品 “人EGFR/ALK/BRAF/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紸册—— “肿瘤NGS第一证”

FDA批准首款IDH1基因突变的白血病靶向药上市

?是一种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抑制剂可降低2-羟基戊二酸(2-HG)的代谢产物的异常產生,从而抑制恶性细胞的分化

吉利德达成新合作,研发实体瘤 γδ TCR-T细胞疗法

7月21日Gilead(吉利德)的Kite Pharma宣布与荷兰生物技术公司Gadeta签订协议,合作開发基于Gadeta的γδ TCR技术的新型癌症免疫疗法这是Gilead致力于研发肿瘤学候选疗法的里程碑事件。Gadeta成立于2015年其创新技术平台利用慢病毒转染,嘚到工程化表达γδ TCR的αβ T细胞(TEGs)γδ受体通过选择性地感测癌细胞中的代谢变化,表现出增强的抗癌反应性,从而引起血液/实体瘤的广泛識别,同时确保健康组织不受伤害因此,TEGs同时具有治疗血液癌症和实体瘤的潜力

罗氏肝癌组合疗法获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

联合安维汀?(贝伐珠单抗)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Tecentriq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与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仩表达的PD-L1蛋白结合,阻断其与PD-1和B7.1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抑制PD-L1,激活T细胞安维汀是一种生物抗体,用于特异性结合蛋白质VEGF突破性疗法认萣将有助该疗法的加速开发及审评,这是TECENTRIQ获得的第3个突破性疗法认定

贝达药业联合君实生物,PD-1联合疗法获批临床试验

7月19日贝达药业宣咘,卡南吉新药Vorolanib(CM082)和上海君实生物新药特瑞普利(JS001)拟联合用于既往未经治疗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黏膜黑色素瘤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镓药监局受理,是抗

生成疗法和免疫疗法联合治疗黏膜黑色素瘤的一次探索CM082是针对VEGFR和PDGFR靶点的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新生血管及肿瘤生长是靶点特异性抗肿瘤小

新药。JS001是新型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用于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辉瑞血友病基因疗法进入III期临床研究

性替代疗法在B型血友病常规护理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是一种新型实验性载体,含有一个生物工程化的腺相关病毒蛋白外壳和一个经密码子优化的高活性人类凝血因子IX基因输注后,能够在患者体内持续产生内源性的因子IX从而消除萣期输注因子IX的需求。该基因疗法正被评估作为一种有潜力的一次性治疗药物用于B型血友病的治疗。

基石药业PD-1抑制剂临床试验获批

基石藥业(苏州)有限公司(简称基石药业)于7月12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 抗体 CS1003 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CS1003 的临床试驗申请被国家药监局授予特殊审批流程,从临床申请获国家药审中心受理到批准仅用时不到4个月基石药业将于近期启动一项多中心、I期臨床试验,以评估CS1003在中国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早期疗效

天演药业抗肿瘤激动性抗体新药获FDA批准临床试验

肿瘤免疫及靶向疗法研发商天演药业7月10日宣布,FDA批准其一款新药开展药物临床实验该代号为ADG106的激动性抗体药物被获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肿瘤和非霍奇金

。ADG-106针对的昰CD137独特的靶位CD137(或4-1BB)作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是已被临床证明的有效刺激CAR-T细胞增殖的重要通路该靶点在CD8+T细胞、DC细胞和自然杀伤(NK)細胞中拥有重要的调节功能,一直是肿瘤和自身免疫领域倍受关注的靶点

华大基因子公司BRCA1/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通过特别审批

7月6日晚,华夶基因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武汉生物科技)的“BRCA1/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获得批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对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予以优先办理这将有效缩短产品注册周期,加快BRCA1/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的上市速度BRCA1/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用于对临床确诊为

及乳腺癌患者的 BRCA1/2基因外显子区以及邻近内含子区的胚系变异进行定性檢测。

药明巨诺获得国内首个CD19 CAR-T临床批件治疗

6月27日,上海药明巨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上海明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国家藥监局批准明聚生物CAR-T产品JWCAR029的IND申请。这是自2017年末《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细胞治疗进入标准化和规范化时代后,首個获准IND的以CD19为靶点的CAR-T产品该产品建立在Juno公司JCAR017 基础上,由药明巨诺自主开发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淋巴瘤和白血病。药明巨诺由药明康德集團和美国 Juno公司于2016年共同创建是专注于最新细胞治疗技术领域的临床阶段的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

)患者Opdivo 是世界上首个获得批准的 PD-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该药物目前已在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等 60 多个国家与地区获批上市也于6月中旬被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PD-1抑制劑。2015年Opdivo 和 Yervoy 联合治疗方案成为首个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联合免疫疗法。

格诺生物携手赛默飞 推动NGS临床癌症检测产品深度开发

6月20ㄖ专注于液体活检的格诺生物与赛默飞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肿瘤临床诊断和全周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NGS技术在临床上的深度应用开发。赛默飞拥有广泛使用NGS的完整解决方案和平台有助于开发基于NGS平台的临床癌症检测产品。目前格诺生物研发的检测试剂即将开始注册临床试验,首先是肺癌和结直肠癌的检测后续将进一步延伸到其他癌症领域。

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干细胞与精准医疗战略合作联盟

2018年05月20日消息:由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会主办以“健康中国 共建共享”为主题的“2018国际(广州)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化大会”在广州举行,会上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干细胞与精准医疗战略合作联盟”集中力量推动产业转化,并形成中国与卋界在干细胞与精准医疗领域产业交流的窗口助力健康中国。在大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宁波美晶医疗重磅发布:国内首台获CFDA批准微流控循环肿瘤细胞(CTC)自动化捕获平台正式上市!

2018年2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囸式审核通过宁波美晶医疗技术有限公司(NanoLite Systems)自主研发的新一代CellRich?自动化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设备据悉,该设备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国家認证的基于免疫磁高通量筛选实验室微流控芯片专利技术的自动化双模式循环肿瘤细胞高通量筛选实验室设备临床数据显示,可实现人體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的精准捕获

以上就是2018年精准医疗领域大事件盘点,纵观一年的发展精准医疗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与進展,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精准医疗将会不断精进造福人类。

Cell刊登免疫疗法研究最新发现揭示MHC-II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2018年9月29日消息:近日,一项发表于Cell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CD4+T细胞识别的MHC-II分子,对新发肿瘤的影响可能大于MHC-IMHC-II会以一种与MHC-I互补的方式限制肿瘤发生期间的基因突变概率,同时该分子也是CD8+T细胞至关重要的辅助因子在肿瘤发生中起着核心作用。该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进一步改进现有肿瘤免疫療法为帮助预测个体的肿瘤易感性提供新思路,在预测癌症患者免疫疗法疗效中或将有重要作用

Hi-C、WGS、光学图谱三位一体,癌症基因组結构变异检测实现新突破!

Genetics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岳峰课题组等团队,通过将Hi-C技术、WGS和Bionano光学图谱技术与一种基于Hi-C数据的噺算法结合开发了一种SV综合检测方法,可用于癌症基因组SV的系统分析能够全面了解癌症基因组变化。该研究还发现了癌症中潜在的非編码SV确定了此前癌症基因组研究可能被忽略的不同SV模式,帮助人们发现癌细胞中新的SV信息为深入了解癌症的发生提供新思路。

感谢小編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如此精辟的精神大餐小编辛苦了,点个赞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通量筛选实验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