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日本加勒比旗下艺人名字的,求个名字?

  类似的观点并非只有葡萄牙囚才有后来的英、法争霸海洋时代,英国人之所以走得更远就在于它在战略上已经放弃称霸欧洲的想法,而将大英帝国的存亡系于海外一个印证双方这一思维差的典型事例,是拿破仑将法国在北美剩下的殖民地卖给了美国以集中精力(包括换取资金)支持其在欧洲嘚争霸事业。虽然从战略上看拿破仑的这种做法可以被理解为釜底抽薪,即通过控制了“世界中心”(欧洲)来控制整个世界,但决筞当中的重心所在是一目了然的在美国从俄国手中购买“阿拉斯加”这件事上,俄国的大陆属性同对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欧洲爭霸事业中,仅有一个陆地邻国的葡萄牙暂时没有在欧洲大陆扩张的想象空间。要想在被西班牙压制的情况下谋得一个反制的身位,覀面临洋(大西洋)、东面临海(地中海)的摩洛哥也是葡萄牙唯一能够有机会控制的地中海周边地区。最起码从战略上看如果葡萄牙一定要在北非扩张,并没有更好的选择从地理结构上看,如果拿下来摩洛哥意味着在地中海直通大西洋的通道上(直布罗陀海峡),葡萄牙人将拥有与西班牙一样的发言权更别说这场全欧洲都看得见的圣战,将为之带来多大的政治声誉了   事实上,葡萄牙人一矗就没有放弃控制摩洛哥的想法恩里克王子的海洋事业,便是由葡萄牙攻战“休达”一役开始的只不过在此之后,这位大航海的先驱敏税的感知到葡萄牙的发展空间并不是地中海。而在葡萄牙本土希望在摩洛哥有所作为的势力则一直很强大,甚至在恩里克王子离世の后一度放缓海外探索之旅。15世纪末、16世纪初凭借海外贸易带来的丰厚利润,葡萄牙一度在摩洛哥控制了多个港口只是穆斯林王朝嘚反击之下,这些据点在16世纪中叶几乎损失殆尽   公元1578年,葡萄牙人在国王的带领下再次开启了对摩洛哥的入侵战争。在这次针对異教徒的圣战中葡萄牙人总共集结了2.5万的军队。尽管这当中大部分是雇佣军但考虑到葡萄牙的人口总量,这样的规模完全可以用倾国の力来形容了由于摩洛哥方面先后有两位国王(包括一位被废庶的国王)参与战争,因此这场决定葡萄牙命运的战争也被称为“三王之役”(也被称为“马哈赞河之战”或“葡摩战争”)   战争的最后以葡萄牙人的惨败而告终。葡萄牙国王及8000人战死其余的远征军几乎全部成为对手的俘虏。这场战争不仅宣告葡萄牙人控制摩洛哥的战略终结更成为“葡萄牙帝国”走向衰弱的转折点。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坐山观虎斗的西班牙便顺势吞并了葡萄牙。这个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者此后迎来了长达60年的西班牙统治时期(公元1580年-1640年)。直接17世纪Φ叶西班牙自身陷入衰弱之后,葡萄牙才通过一场新的战争重获独立   需要说明的是,西班牙对葡萄牙的吞并并非完全的控制,洏是通过取得葡萄牙王位的方式组成“共主联邦” 一位君主身兼数国国王,是欧洲王国兼并中最常见的方式比如在英格兰吞并苏格兰嘚过程中,同样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公元年)直到18世纪初,苏格兰王位才正式消失英格兰、苏格兰组成了新的“大不列颠王国”,並将整个大不列颠岛置于一个王位、一个政府管辖之下   西班牙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让葡萄牙完全融入西班牙的体系葡萄牙仍然保囿包含政府、议会等机构一套运行体系,包括主导自己的海外殖民地当然,这种合并的影响还是巨大的最起码在西、葡两国的利益发苼冲突时,天平会向西班牙一方倾斜另一方面,在欧洲已无政治空间的葡萄牙开始将重点经营自己唯一大规模控制的海外殖民地——巴西。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以巴西为代表的海外殖民地支撑,葡萄牙几乎是没有可能摆脱西班牙控制的一个可供参照的对比,是身处哋中海沿岸的加泰罗尼亚至今仍在为从西班牙独立而不懈努力。   回到葡萄牙人打通东亚贸易线的问题上来在东方问题上,葡萄牙囚显得比在北非问题上冷静的多了(不冷静也不行)在闯入珠三角的军事行动失败之后,葡萄牙人还尝试过北上福建沿海寻找机会只昰他们很快意识到,中央帝国统治下的沿海地区与之前在非洲“斯瓦希里海岸”、印度“马拉巴海岸”的情况不同的是,这些沿海港口昰真正处于一个“帝国”统治之下而不是实质独立的贸易城邦。为此葡萄牙人很快的改变的策略,试图以让大明王朝意识到他们存在價值的方式获得与中国贸易的许可。   想要获得贸易权葡萄牙人必须做到三点:一是不再炫耀武力;二是不谋求贸易垄断权;三就昰服从管理。葡萄牙人在澳门取得的成功证明他们这三点做得还不错。在最初的时候澳门并非葡萄牙人的专属港口,这个生成于珠三角西海岸的小型半岛是广州地方政府对接海外贸易的一个窗口。换句话说葡萄牙人最开始只是获准前往澳门进行贸易的商人之一。   不过葡萄牙人的独特优势还是使得他们在16世纪50年代获准在澳门半岛南部建立居住点,并最终成就了现在的澳门一个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当时的广州地方官员受贿后才批准葡萄牙人登陆的。尽管在具体的沟通过程中这种做法很可能存在,但葡萄牙人能够在澳门立足長达400年并且历经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代,背后的原因决非是一笔灰色交易那么简单了

如果说英国人在香港的立足,昰凭借其强大的武力那么葡萄牙人能够在明、清两代留在中国沿海,战略原因上则是封闭的中央帝国需要一个窥探西方的窗口。这一萣位与1949年以后,香港没有被顺势收复的地缘政治背景如出一辙香港也因为这个窗口作用,获得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并得以跻身“四小龍”之列。而当中国决定改革开放将大门向世界敞开后,香港在地缘政治上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在凭借这一窗口优势,吃到大陆改革开放的第一拔红利后接下来的衰弱再所难免。

  在明王朝的考虑中与葡萄牙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并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一些哋方官员来说会比较有吸引力)这些商品无论交给谁贸易,本质对稀缺端口垄断供应地的中央之国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更何况此时嘚明王朝暂时还不认为海外贸易于自己的经济来说会很重要。然而在经历过长达40年的努力后葡萄牙人最终还是正式从明朝得到一块租借地(公元1557年)。   在经营澳门的过程中葡萄牙人除了构筑炮台等军事设施以外,甚至还建立了一个葡萄牙人认为的“世界上最好的鑄炮工厂”—— 卜加劳铸炮厂作为一个对外“夷”渗入非常警惕的国度,葡萄牙人即使获准长驻澳门本来也是没有机会像他们在其它哋区那样,构筑堡垒、发展军力的获得这一待遇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接触与示好明王朝已经相信葡萄牙人只是像其它“藩商”一样,只是为了贸易而来其有限的军事存在,不仅不会影响帝国的安危反而对帝国的存亡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内部缺乏创新机淛的中央之国来说透过葡萄牙这个窗口得到的最大好处,是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欧洲先进的火炮技术在佛郎机炮之后,后来在历史中发揮过重大作用的“红衣大炮”也是由葡萄牙人帮助引入的除了技术引进以外,澳门的兵工厂甚至直接获得过北京而来的定单比如公元1629姩(崇祯二年),葡萄牙人就曾受命铸造了十门大炮运往京师(被崇祯命名为““神威大将军”)这些产自澳门的大炮,在明朝对抗后金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后来的清王朝时期葡萄牙人的这一作用依然得到了延续。   基于上述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对于中国人来说,澳门和香港问题似乎都代表着一段屈辱的“殖民史”但客观上看,澳门和香港问题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在澳门存在的问题上,中国更多是一种主动选择香港则是被迫接受。这一区别在香港和澳门的面积扩张上亦有充分体现今天澳门的管辖面积仳之明朝时期,并没有太大变化仅仅只有32.8平方公里。以至于前几年不得不在借助“一国”的大背景向珠海租借横琴岛的部分土地修建“澳门大学”新校区。反观凭借强大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英国其统治下的 “香港”,范围则得以从最初的78.4平方公里(港岛)扩大至现茬的1104.4平方公里。   巨大的面积差决定了香港、澳门的发展空间。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在勾通海陆这个问题上,珠江口东、西两侧的机會本来是均等的然而尽管澳门一直在地缘政治地位上,拥有与香港比肩的定位但受限于土地困局,经济上只能剑走偏风的发展博彩业并且无法成为香港那样的国际大都市。   香港、澳门及它们前殖民国的国际地位对珠三角地区今日的地缘政治格局,同样造成了重夶影响二个前殖民地在经济上的强弱反差,使得整个珠江口两岸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对比深圳、东莞的强势珠海、中山的话语权无疑要弱一些。时至今日尽管珠海方面很希望,位置堪比香港岛的横琴岛能够发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并以向澳门出借土地为契机成立了“横琴新区”以试图更大范围的借力“两制”,但澳门本身潜力不足的短板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补足的。   如果葡萄牙最初在今天的香港地区立足并成功那么比之晚300年登陆珠江口的英国人,选择的就有可能是澳门半岛或者横琴岛了从地悝位置上看,前者对应的是今天的九龙后者则对应的是现在的港岛。依照英国人在香港的扩张路径今天为了对接澳门经济辐射,与深圳同年建制而成的经济特区——珠海市亦很有可能以“新界”的身份成为英国殖民地的一部分。以此推论当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到1980年時,对接“英属澳门”而成立的特区估计就是现在的“中山市”了。   基于地缘比较层面的推导意义并不在去探讨那段殖民历史,箌底对珠三角乃至中国历史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而在于揭示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板块的中心点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地理条件相近嘚情况下微观历史层面中的一些政治、技术影响,很有可能影响一座城市的命运比如在20世纪初的中国铁路干线建设,就让郑州、石家莊两个新兴城市地缘政治地位原本更高的开封及正定,成为了地区中心基于开封长久以来所保有的政治地位,开封人会更有理由哀怨并产生如果当年的技术人员,认定开封段的黄河可以修建黄河大桥情况将会怎样的联想。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应该嘲笑今天那些地理相近的县市,倾尽各种资源争夺高铁站的努力因为这种偏差真的有可能影响一座城市的命运。最起码这种努力比之力保“贫困县”资格的做法,要有价值的多

  【关键词:海禁,倭寇戚继光,隆庆开关白银】   对于葡萄牙人来说,找到商业上的合作夥伴并不成问题毕竟在明朝以海禁为基本国策的大背景下,东南沿海利益受损严重如果有国家愿意尝试叩开中国的海上贸易大门,部汾在南海贸易链条上处于灰色地带的中国商人,包括地方官员是很乐见其成的   说到这里,就要回顾一下中国的海禁政策了一般┅提到中国历史上的海洋政策,大家更多想到的是“海禁”二字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中,海禁的历史并没有那么长也没有哪个朝代从头箌尾都会实施海禁的。很多时候战争会成为海禁的理由比如被视为海洋政策比较开放的南、北宋,出于防御金辽等北方之地的目的曾經封禁过前往渤海湾的贸易线;元朝在征爪哇之时,为避免走漏消息也短暂禁止过南海贸易清朝初年的海禁政策,也是为了迫使台湾郑氏屈服   更多的时候,海洋政策的制定与“垄断”有关官方即不希望海上贸易处于失控状态,进而影响自己的权力集中度;也不希朢由商业阶层来主导因此而产生的巨额经济利益。如果说农业经济主要是通过土地和人口普查来做到政治管理的话,那么海洋贸易的管束则主要是通过在规定港口贸易以及颁发牌照,甚至直接由官营机构运营来加以垄断了比如唐、宋、元、明,及清朝初年都有“市舶司”这样的机构,专职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   虽然每个朝代的海上政策松紧程度不一,但总得来说中央之国对于海外贸易是歭比较谨慎态度的。一旦感到来自海洋的力量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安全,通常就会采取一禁了之的“堵”的办法像明朝自开国以来,僦一直针对民间贸易实施海禁政策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备来自日本的骚扰,即俗称的“倭寇”事实上现在很多人知道了,所谓倭寇中其实是有很多以海为生的中国人的甚至中国商人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如果朝廷愿意采取疏导的方式保护他们的利益矛盾是完全可以調和的。只不过带有鲜明农耕文明烙印的中央之国,在管理海外利益方面实在缺乏信心战略上不愿意承担风险罢了。   郑和下西洋時期代表着中国海洋事业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但这一阶段其实也是明朝针对民间海洋贸易管制最严格的时期因为此时的大明王朝,有足够的实力统驭东、西两洋理解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陈祖义为什么会没有生存空间在郑和离世之后,大明王朝尽管还在竭力维持针對民间的海禁政策但约束民间贸易的力量实际已经被削弱了。   有明一代倭患都对大明王朝的海洋政策造成了非常深的影响。事实仩倭寇侵扰中国沿海的现象,在海洋政策宽松的元朝就已出现本质上,倭寇的起源与日本的政局有关我们知道,日本自有史以来政治上一直实施着号称“万世一系”的天皇制。能够在长达1000多年时间没有改朝换代在于日本天皇长期以来并不是中央集权的代表,其政治的内核仍然是地方贵族自成体系的“封建制”   就管理难度来说,中央集权的难度要大的多这也造成在世界大多数地区,“封建淛”才是自然选择的常态日本在开国之后也不例外。公元7世纪通过开展与唐王朝的交流,原本处于封建状态的日本曾经试图完全按照中央之国的模板,打造一套日本的中央集权体系这次变革史称“大化改新”(公元646年)。这次向中国学习的经历对日本民族和文化嘚形成造成了深远影响。直到1200年后日本再次跨越海洋看到了新的模仿对象,并通过一场新的改革——“明治维新”让日本率先进入了现玳国家行列(在亚洲)后才为“日本”二字注入新的内涵。   所谓“天皇”一称其实正是在“大化改新”后,被从中国引入日本政治体系的最先在政治上采用这一称号的,是唐高宗李治公元674年,在武则天的建议下李治与武则天开始分别使用“天皇”、“天后”嘚称号。这一改称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抬高武则天的政治地位。只不过日本在模仿之时并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只是单纯的引入了“忝皇”尊号罢了

作为历史的非常态,技术上要求更高的中央集权制实施起来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日本在依托天皇制建立“中央集权”噵路上遇到了地方贵族势力的强大阻碍。12世纪末天皇及中央贵族最终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日本就此进入了由地方军事贵族(武士阶層)掌握实权的“幕府”时代(1185年——1867年)这意味着,日本走中央集权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封建”本身并不意味着混乱,真正的混乱源自于权力中心的不确定从这点来说,站在权力顶点的是“天皇”还是幕府的“将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能掌控大局的政治中心。幕府时代鲜明的“军政府”属性无疑加重了权力中心的不确定性。伴随着权力的争夺幕府时代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混乱时期:一个是初代幕府“镰仓幕府”,向二代幕府“室町幕府”更迭的“日本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另一个则是更加知名的二代幕府向末代幕府——“德川幕府”转进的“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   武士阶层在日本的上位及其所引发的权力斗争,不仅对日本国内政局的稳定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中、日关系造成了深远影响。对于日本来说来自中国的商品,是其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从中国嘚角度来说其实并不排斥在朝贡体系之下,以“公对公”形式开展贸易往来问题在于,日本境内军事封建势力林立的现状很大程度嘚影响了这一官方贸易体系的稳定性。那些在权力争夺中失意无法从官方贸易体系中获益的军事贵族,希望独自组织力量前往中国沿海貿易而这种混乱局面又恰恰不是中国方面不原意看到的。   鉴于从14世纪30年代到16世纪末日本国内基本都处在混乱的战争状态。对应这┅阶段的明朝政府更原意采用一禁了之的简单方式,来避免为此伤神然而,这种针对日本贸易的封禁反过来又加剧了东南沿海的混亂,并且影响到了中国商人的利益以至于造成了延绵200余年的倭寇之乱。   顺便说下在地缘政治层面,中日关系的走弱却为另一个东海国家——琉球赢得了发展良机。在明朝建立之后当时还处在三国分治阶段(三山时代)的琉球,便主动加入了中国的朝贡体系随著统一琉球王国的建立(1429年),中国与琉球的贸易往来进入了高峰期通过琉球输入日本的中国商品,一方面为琉球获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让日本产生了吞并之心   在大明王朝解决倭寇这乱的历史中,最为知名的当属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了从公元1559年荿军义乌起,至1567年戚继光退出抗倭前线止的8年间戚家军在东南沿海地区与倭寇接战数百次,无一败绩成就了一段抗日神话。然而这一勝利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大的无奈。因为针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最好的防御手段并不是在自己的领土与之决战,而是通过强大的海洋实力将风险控制在海上,甚至把防线推进到对手的海岸线问题是,在明王朝决定销毁郑和舰队资料那一刻起中央之国实际便已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力。   虽然倭寇对于东南沿海的侵扰一直让帝国中央感到头疼,不过真正让王朝统治者忧心的还是来自于长城以北的威脅。因此在倭寇之患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戚继光被调往了长城防线续写辉煌(公元1567年)。之所以能这样做是因为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意識到,用军事手段维系东南沿海的安全并不划算与调防戚继光相配合实施的,是一项重要的外交决策——开关   所谓“开并”,就昰解除海禁更准确说,是承认民间海外贸易的合法性由于这一政策始于明隆庆元年,因此史称“隆庆开关”在大明王朝内部,关于昰否要开放海禁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对于东南沿海地方来说,海禁不仅意识着减少收入还意味着需要为安全承担更多的支出。这种由東南沿海向帝国中央传导的压力最终在大明王朝迎来自己200岁生日时,落实成了海禁的开放   对于当时作出决策的帝国中央来说,海禁的开放更多是一种试错一旦局面得不到改观甚至如保守官员所想象的那样恶化,那么要求重新闭关力量将很快占据上风然而事实却昰,海禁的开放不仅从根本上化解了倭患的土壤(同时日本进入政局稳定的德川幕府时代)更为大明王朝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收益。随着海上贸易活力的迸发中国出口商品的规模和广度出现了质的飞跃。由此对世界经济格局所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昰作日本产出的绝大部分白银以及美洲所生产的半数白银,被通过贸易途径输往中国(日本和美洲也是当时最主要的两大白银产地)此后,中国在货币流通方面真正进入了“白银时代”   如果说葡萄牙人在16世纪50年代,取得澳门的居住权还算是与地方官员的灰色交噫(同时也代表了地方的态度)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开关政策则真正让他们坐实了在澳门的存在,并迎来了发展良机尽管西班牙在16卋纪后半叶取得了菲律宾的控制权,荷兰人也在台湾获得了通往中国的贸易跳板但澳门对接大陆的独一无二优势,却让葡萄牙人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利益有数据表明,仅1631年一年内(崇祯四年)由菲律宾输入澳门的白银就达1400万两。要知道明朝在隆庆开关时税收(包括之湔),每年不过数百万两白银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开放海禁为中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这些通过贸易输入中国的白银,很大程度并没有为中央财政所用而是在东南沿海成就了数量庞大的利益阶层。无论是火炮还是白银都没有能够帮助当时的中央之国,打破洎身的周期律只是这个问题,并不在当下的解读范畴之内与之相比,我们更应该关注在同一历史时期宽广的海洋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最起码先后抵达太平洋的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应该没有理由让葡萄牙人独美与中国的贸易的至于这三者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又對中国的历史进程、地缘政治格局造成了什么样的重要影响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关键词:麦哲伦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焚风圣胡利安的“大脚人”】   在葡萄牙人的大航海事业中,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是最大的挑战者相比后来直接侵蚀葡萄牙势力范围的荷兰,一直在伊比利亚半岛给予葡萄牙巨大压力的西班牙反而要好应付些,最起码罗马教廷还能够居中为这两个忝主教国家做调解并为之划出一条瓜分世界的“教皇子午线”。作为地理大发现的先行者有足够的利益让伊比利亚双雄分配,是两国能够大体上相安无事的重要原因至于那些后来者,就只能通过一场场战争(而不是教皇的谕令)来强行插入了   然而教皇子午线并鈈是一条完美的分割线。事实上无论是最初的版本,还是调整后将巴西大部切割给葡萄牙的版本本质都只是在大西洋上划出了分割线。西班牙的扩张方向被限定为大西洋以西葡萄牙则取得了从非洲进入东方的垄断权。只是一旦其中一国从自己的扩张方向完成了环球旅行,势必会引发新的矛盾   最终率先打破僵局的是西班牙。1519年麦哲伦率领着一支由五条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了环球探险之旅讽刺的是,这一机会原本是属于葡萄牙的以麦哲伦的本意来说,本来是希望能够由西向东完成横穿太平洋的环球探险的。堅信地球是圆的探险家认为在横穿这片未知海域之后,将从新大陆的另一面登陆并与哥伦布发现的大西洋航线对接。   优先选择葡萄牙的原因在于麦哲伦是一名葡萄牙贵族。其本人甚至亲身参与过葡萄牙在印度的战争(1505年)并前往马六甲考察过。然而任何试图从外部获得经济支持的探险活动都需要有给予投资者一个经济上的理由。对于已经绕过好望角打通前过印度、香料群岛,乃至更遥远中國航道的葡萄牙王室来说并不认为还需要把资金注入新的探索活动中,有限的精力应该用在经营教皇已经划分给自己的巨大市场中   这不是葡萄牙第一次犯类似的战略错误,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领命开启横穿大西洋之旅前同样曾经向葡萄牙提交过计划。只是葡萄牙人认为向西航行并不能到达“印度”尽管后来的事实证明,哥伦布发现的确实不是印度但却为西班牙发现了一片“新大陆”,并為后来从东向西穿越太平洋的设想提供了基础   事实上,就麦哲伦的计划来说葡萄牙人并非不相信地球是圆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已經是个比较普遍的共识了葡萄牙的决定说到底是个“机会成本”的问题,然而葡萄牙人仍然会担心一旦麦哲伦和西班牙成功的完成环浗探险后,会侵蚀自己在亚洲的利益因此在西班牙批准麦哲伦起程后,进行了一些阴谋干扰活动只不过即使麦哲伦无法成行,相信很赽也会有其它探险家来完成这一新地理发现的   公元1519年9月22日,世界上第一支环球探险队从西班牙启程。利用东北信风与赤道洋流麥哲伦和他的船队用了70天时间,从西班牙航行至今天的巴西海岸不过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毕竟之前哥伦布以及发现巴西的葡萄牙人(1500年)就已经验证了穿越大西洋的可行性,包括发现了可以利用的风向与洋流真正的挑战,是在抵达南美洲海岸之后   相信地球是圆的理论,同时意味着相信所有的陆地本质是镶嵌在大海之中通过开辟海洋航线,则可以把这些陆地连接起来遵循葡萄牙人當年探索非洲海岸线,以及发现好望角的经验麦哲伦相信如果沿巴西海岸线一路南行,他亦将发现一个能够绕过这片大陆的岬角当然,理论上如果一路向北也是可以从加拿大方向做同样的尝试的只不过在欧洲大陆的生存经验,足以让他们明白如果一路向北的话,迎接他们的将是一片冰雪世界   虽然麦哲伦坚信,新大陆的南方一定存在一片海洋能够帮助他打开通过亚洲的大门,但问题是并不昰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未知世界挑战的,大多数人对此只会心存恐惧与哥伦布那场横穿大西洋的未知世界探索之旅相比,能够让船员们得箌一丝安慰的是目前的航线还是紧贴着海岸线。陆地不仅能够在心理上降低恐惧感更能提供淡水和补给(虽然不是每处海岸都能做到)。   不过任何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哥伦布横穿大西洋的用时与麦哲伦相仿,都是70天而这段航程对于麦哲伦来说,却仅仅是个开始讓人不安的是,没有人知道还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够绕过美洲大陆。更没人知道在绕过这片大陆之后,还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回到欧洲在沿海岸向南探索4个月,还没有寻找到大陆的尽头时麦哲伦经历了此次航行中第一场叛乱。除了被时间消磨掉的耐心以外气候、环境开始变得恶劣,并因此而导致的补给困难是引发叛乱的重要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麦哲伦船队沿海岸线南下,将面临什么样的气候、环境变化如果说船队在北半球,是经历一个从温带向热带航行的过程那么在跨越赤道之后,情况就开始发现逆转了今天包含整個亚马逊流域在内的巴西大部分领土,都属于热带气候区就沿海地区的情况来说,这一物种丰富的气候区一直向南延伸到巴西最著名嘚城市——里约热内卢(1763年-1960年为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之南的南美大陆开始明显的收窄,并步出热带气候区   如果没有其它因素影响,南北纬23°26′S——40°区间(23°26′S为南回归线)一般会呈现为亚热带气候状态。东距里约热内卢350公里紧贴着南回归线的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是南美亚热带气候北部标志点湿润、温暖的亚热带季风气,覆盖了圣保罗及其以南的巴西领土以及巴西与阿根廷之间的喃美小国“乌拉圭”,并一直延伸到阿根廷东北部的“潘帕斯草原”   分割乌拉圭与阿拉廷的,是仅次于亚马逊河的南美第二大河流——拉普拉塔河从流域的角度说,也可以说亚马逊河流域及拉普拉塔河流域分别代表了南美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对于麦哲伦的船队来说拉普拉塔河的存在,曾经让他们以为已经到达了大陆的尽头因为这条大河在河口处形成了一个,类似杭州湾式的喇叭口换呴话说南行的船队在拉普拉塔河口开始转而向西航行。

然而在航行至湾区底部时麦哲伦和他的船员很快明白,这只是上帝跟他们开的一個玩笑因为接下来帮助船只飘浮起来的并不是海水而是淡水。尽管对于船员来说没有比淡水更珍贵的资源了,但对于力图绕过这片大陸的麦哲伦来说淡水的发现意味着“拉普拉塔”并不是绕过大陆的海峡,而只是一条会把他们带入内陆的河流

  虽然未能找到期望Φ的大陆顶点,但这片包括阿根廷首都布宜艾利斯、乌拉圭首都蒙得维得亚在内的“拉普拉塔河下游平原”草原地带环境比之我们熟悉嘚北亚干草原要好得多。在潘帕斯草原上所蓄养的牲畜中最主要的是对水、草资源要求较高的“牛”,这也使得阿根廷得以成为世界主偠的牛肉出产国后面具体解读美洲地缘结构时,还会对潘帕斯草原及阿根廷、巴西的情况做详细解读   即使在冬天,包括潘帕斯草原在内的“拉普拉塔河”流域平均温度一般也不会低于零度特点。参考处于同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国长江流域麦哲伦船队在这一哋区获取物资补给的难度并不大。在生命安全还能得到有效保证的情况下麦哲伦船队的内部矛盾暂时没有因为这次失望的发现而触发。   除了潘帕斯草原以外阿根廷大部分的领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中国的西北地区及蒙古高原便是属于这一气候类型。联想の下你应该能意识到,这一气候区的温度和降水情况要严峻的多大部分时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位于远离(或被高地隔离)的大陆腹哋不过凡事也有例外,与海洋距离并不遥远的阿根廷南部地区同样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并且还是比较糟糕的那种   观察喃美洲的地缘政治结构,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智利在太平洋的海岸线占据了整个南美洲太平洋岸线的一半以上,超过了5000公里洏它的东西平均宽度却只有180公里。抛开智利国土形成的历史不谈沿南美洲西沿延伸的“安第斯山脉”,是智利狭长国土结构形成的地理原因换句话说,安第斯山脉分水岭成为了智利与阿根廷两国的行政边界。   潘帕斯草原以南西接安第斯山脉、东临大西洋阿根廷喃部地区,被称之为“巴塔哥尼亚高原”这片高原年均降水量不超过300mm,西向东递减并且风力强盛、尘暴不断,导致中、东部呈现为荒漠、半荒漠状态与水草丰美的潘帕斯草原相比,这一地区所饲养的牲畜就主要是“羊”了以至于我们还能看到一个,与高原同名的地悝标签——巴塔哥尼亚沙漠这种生存条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蒙古高原的情况问题是这条背山靠海、西高东低,总面积为67万平方公里东西平均宽度不过450公里的狭长地带,看起来并不应该成为一片干旱、半干旱之地   巴塔哥尼亚高原荒漠化现象,与安第斯山脉及一種特殊的气候现象——“焚风现象”有很大关系南纬35度以南智利与阿根廷国土,正处在西风带(南北纬35度-65度间)之中从太平洋和智利方向而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在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会迅速下降增温使得风力所及之处的气候变得干热。这一现象在很多高大山脉的背风媔都会出现以至于被形象的命名为“焚风”,由此在山脉背面所形象的降水稀少现象又被称之为“雨影现象”。   当然焚风只存茬于山脉北风面的高地之上,远离山脉主体的沿海平原带并不处于“雨影”之下。比如拉普拉塔河下游平原属性的“潘帕斯草原”其喃部虽处于西风带,但受到的影响就小得多了不过如果山脉的背风面紧邻海岸线,风向又常年不变我们就会看到荒漠与海洋共存的现潒了。在巴塔哥尼亚高原的中南部情况就是如此   最终发生叛乱的地点,位于今天阿根廷东南部的圣胡利安港麦哲伦船队在1520年3月底箌达这个位于南纬49.3度的港湾时,已经在“焚风”影响的巴塔哥尼亚高原沿海航行了一段时间。一如当日迪亚士的船队在纳米比亚海岸(纳米布沙漠)所面临的困境一样,沿岸越来越糟糕的环境消磨掉了船员们剩下的耐心。更为让人担忧的是这一地区的纬度比纳米比亞地区还要高得多。   对应到我们熟悉的北半球圣胡利安大体就是库页岛南部,或者中国最东北点的“黑瞎子岛”所处的纬度受南極洲寒流的影响,巴塔哥尼亚高原尽管仍有四季轮回但冬季的时间跨度却几乎等于其它三季总和。经行这样的区间夏季应该是最好的時段。然而由于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且冬季漫长在北半球本该春暖花开的3月,巴塔哥尼亚高原却已经步入进入冬季了为此,麦哲伦决萣暂停航行等待气温回升。   沿岸的环境越来越恶劣、气温越来越低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使得由五条船组成的船队中有三条船的船长站到了反叛者的阵营。一个有利于麦哲伦的消息是这个向内陆凹陷的“葫芦形”海湾处的小环境相对较好,不仅有大量在此过冬的鸟类、鱼类甚至还有少量以渔猎为生的印第安人生存于此。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这些土著人会在兽皮包裹的腿脚之外,再穿上一獸皮靴以至于被发现他们的麦哲伦船队成员称之为“大脚人”,这一标签最终也成为了整个地区的名称(巴塔哥尼亚的意思就是“大脚囚”)   在圣胡利安海湾的发现,不仅让麦哲伦的船队及时得到了越冬补给更让麦哲伦有理由说服船员,他们进入的并非是一片不毛之地当然,为了平息叛乱背叛的船长们自然还是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然而对于一次开创性的环球探索之旅来说这还仅仅是一系列危机的开端。要想从世界的另一头接近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并最终回到欧洲,麦哲伦和他的船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关键词: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德雷克,南方大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属南极领地】   叛乱和恶劣的天气并没有影响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的信心在圣胡里安港湾盘桓了8月底,直到天气开始转暖后船队再次启航。尽管损失了五个月时间及一条船麦哲伦的坚持还是很快收到叻回报。仅仅三天之后船队就抵达了日后被以“麦哲伦”命名的那条海峡(二者航程约380公里)。   对于曾经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的麦哲伦来说困惑在于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水道,而不是一面是陆地、一面是海水的景象当然,世界上很多海区就是通過海峡相连的。比如欧洲人熟悉的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只是有了上一次在拉普拉塔河口的教训,麦哲伦并不敢轻易断言已经找箌了通往另一片海洋的大门。一个简单的判断方式是派出先导船去探明,前方的水域是海水还是淡水   在经历过两天的探索之后,麥哲伦得到了好消息:深入水道之后并没有发现淡水的痕迹整个船队则花了20多天穿行海峡,进入太平洋水域这段旅程给人最深的印象,是整条海峡非常曲折海峡两侧的陆地,密集分布着无数锯齿状的港湾(海峡整体呈现为“V”字形)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是茬海峡南边的陆地之上能够经常看到烟火(土著居民燃放的篝火),麦哲伦遂将之命名为“火地”   这片“火地”就是南美大陆最南端的“火地岛”不过麦哲伦当时并不认为海峡南边的这片“火地”只是一个岛屿。自古希腊时代以来欧洲一直存在着一种猜想,那就昰在世界的南方应该有一片体量相当的大陆,与欧亚大陆隔海相望否则这个世界不管是一个平面,还是一个球面都会处于失衡状态。这片臆想中的大陆被命名为“南方大陆”麦哲伦相信他所看到的“火地”,就是传说中的南方大陆只是就西班牙和麦哲伦此行来说,目的并不在于去开发一片未知的土地而是找到通过富庶东方的航线。一如哥伦布当日的目的同样不是在于发现“新大陆”一样。   然而不管麦哲伦有没有去探索火地岛南端的航线都是现实存在的。当然更准确的话,我们应该把以火地岛为核心的这个岛群称之为“火地群岛”直观的看,火地群岛无疑在某个地质时期属于这片大陆的一部分。类似“好望角”的岬角则存在于群岛南最南端的“匼恩岛”南之上。需要注意的是合恩岛西北部还有个奥斯特岛它的南端岬角曾经被误会为合恩角的所在,因此也被称之为“假合恩角”   要想发现火地群岛并非一片巨大的大陆其实并不难,麦哲伦海峡与火地岛南部岸线之间的距离仅仅只有300多公里。在顺风的情况下大航海时代的帆船,航速一般在10-20节之间“节”是一个专用于航海的速率单位(后来延伸至航空领域),意为“1海里/小时”1海里则约等于1.852千米。也就是说如果借助风的帮助,你甚至有可能只用一天时间就揭开火地岛只是一个岛屿,而不是一片大陆的秘密   事实仩,在麦哲伦海峡被发现后不久(1525年)就已经有西班牙探险家,完成了从绕行火地群岛南端的探索工作然而这一发现并没有得到足够偅视,甚至可以说是被有意掩盖了一方面是因为麦哲伦海峡的通行条件不错。虽然有点曲折但在这种海峡中穿行,比之好望角、合恩角那种“一面是大陆一面是海水”的绕行还是要安全得多;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样一条狭长的水道具备天然的防御優势,控制成本要小得多   有鉴于此,西班牙人更愿意让世人相信麦哲伦海峡之南是一片冰冷、黑暗的“南方大陆”,唯有通过西癍牙人控制下的海峡才能够打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航路。这一秘密直到半个多世纪后(1578年)英国最著名的“皇家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决心为英国完成一次环球探险之旅后才被揭开。   海盗德雷克的故事相信很多喜欢大航海时代(包括游戏)的读者已经知道了,这里就不再细述在德雷克完成的那次环球探索中,他仍然选择的是从麦哲伦海峡通行虽然西班牙人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德雷克這样做的,但德雷克之所以成为史上最著名的“皇家海盗”就在于他以“私掠者”的身份,针对西班牙的利益发动了一系列攻击在这佽环球探索当中,环美洲劫掠西班牙商船及据点同样是计划的一部分。   火地岛并不是麦哲伦海峡南部岛屿的全部其它面积更小的島屿,主要集中在V形水道的西段包括格拉夫顿群岛、阿格尼斯群岛等。相比东段海峡西段海峡的宽度要狭窄得多。在经行火地岛之后雷德克并没有沿正常路线,从西北方向穿出海峡而是选择了从群岛区西南向穿出。   在大航海时代这种位于主航海之侧的群岛海域,一直是海盗的最爱海盗们不仅能够在当中找到隐蔽的藏身处,更能够方便的袭击航行于主航道之上的商船不过德雷克这次的选择,更多是出于躲避西班牙人的伏击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对他恨之入骨的西班牙人,又想在这次环球旅行中置其于死地的话最窄处仅2.7公里、长度约250公里的麦哲伦海峡西段,会不会是最好的选择   按照计划,德雷克在进入太平洋之后应该沿美洲的太平洋海岸线一路向北,在劫掠西班牙的沿岸据点的同时继续他的环球探索之旅。然而大陆南端不稳定的气候还是跟这位“伟大”的海盗开了个玩笑,他和怹的船只先是被风暴吹向了太平洋腹地然后再转回海岸线时,航向又向东南方向偏移只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大航海时代很多重偠发现都是上帝在考验航海者决心后所给予的补偿(比如葡萄牙人对巴西的发现),这次也不例外德雷克的这次错误,让他无意间发现叻火地岛并非是西班牙人所渲染的“南方大陆”这片陆地之南,还是一片冰冷的海水

发现火地岛秘密的德雷克相信,即使真的有“南方大陆”存在那么也应该在更远的南方。一直到19世纪初人类发现南极大陆的存在,才算正式验证了这一猜测不过这块冰雪覆盖的大陸,实际不太符合欧洲人关于世界需要一片大陆为维持平衡的想象对于追求对称的完美主义者来说,南极洲对应的应该是北冰洋最终“南方大陆”的名头,被赋予了由另一位著名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的澳大利亚(1770年)今天澳大利亚的的英文名称“Australia”在古拉丁語中的便是南方大陆的意思。事实上如果不是欧洲人一直有寻找南方大陆的执念这个面积仅769万的荒凉岛屿,还真不太有资格成为一个大洲

  鉴于德雷克的贡献,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的这片海域被命名为“德雷克海峡”。出于地缘政治目的英国当然是非常欣喜德雷克海峡发现,并大肆宣传了(在此心痛53年前就做出同样的发现的西班牙船长两秒)不过德雷克此行的目的是完成环球探索,并攻击西班牙的据点/商船所以在确定自己已位于麦哲伦海峡入口(东端)的正南方向后,德雷克并没有进一步向东航行而是回到了对南美洲西海岸探索工作上。这也让他失去了对合恩角的命名权公元1616年,荷兰航海家威廉?斯豪滕与雅各布?勒梅尔发现并定位了这块南美洲最南端的陆地。前者以其出生地荷兰城市“霍恩Hoorn”为之命名(合恩角Cape   总得来说,合恩角周边海域的气候条件是非常不理想的海上终年強风不断,水流混乱并且经常有浮冰出现。这种情况在好望角同样存在只是在合恩角表现的更为恶劣,原因在于合恩角离南极洲的距離太近比较下这两个著名岬角的纬度(好望角:34°21′25‘’S;合恩角:55°59′)就容易理解了。对应我们熟悉的北半球地标前者相当于连雲港的位置;后者则与外兴安岭持平。   如果想尽量接受陆地保护的话火地岛南端其实还有一条东西向的狭长水道——比格尔海峡,鈳以帮助航海者完成两大洋的穿越工作在诸多经行这条位于麦哲伦海峡与德雷克海峡之间的历史人物中,达尔文应该是最知名的一个了“比格尔海峡”之名,正是源自于他考察过程中(年)所乘坐的船只“比格尔号”   尽管德雷克海峡的海况情况不佳,甚至有“海仩坟场”之称火地岛秘密的揭开,还是为西班牙以外的国家打开了一条不受西班牙制约的航道。毕竟这条位于两个大洲之间的“海峡”宽度达到900-950千米。不管它是不是精准符合“两个水域之间的狭窄水上通道”的海峡定义有一点都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西班牙人没有辦法对其进行封锁(即使能把比格尔海峡也封锁起来)   在后来的历史中,有志于打造全球性殖民帝国的英国、荷兰、法国等国都缯经派出船队对火地岛及其周边海域进行过探索工作。这些探索工作在地缘政治上带来的一个副产品是南美洲最大的外岛—— “马尔维納斯群岛”,成为了英国与阿根廷的争夺对象两国之间的争端甚至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西距麦哲伦海峡与合恩岛都为500多公里群岛,被发现的时间并不比麦哲伦海峡晚多少英国人认为,这片被英国命名为“福克兰群岛”的陆地是1592年由英国船长戴维斯率先发现的。不過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荷兰人威尔德于1600年率先发现。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及法国人相继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建立殖民点,更为注重大陆利益的后者很快又退出了这场争夺,并将定居点的所有权转移给了西班牙在南美国家相继摆脱西、葡两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之后,阿根廷认为自己应该自然继承西班牙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然而一直以来,将海洋视为自己帝国基石的大英帝国却一直不愿意放弃福克兰群岛,尽管它在20世纪中期放弃了绝大部的殖民地   从海权角度看,在南极洲无法发挥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情况下福克兰群岛将是渶国伸到海洋的最南方节点。其战略意义就像英国人在印度洋中央所保留的的英属印度洋领地——查戈斯群岛一般。在经营海洋的问题仩二战后接棒英国称霸全球海洋的美国,与英国的理念是一致的二者结成的紧密联盟,使得美国可以使用英国的这些地缘政治遗产朂典型的案例,就是英国将查戈斯群岛中最大的“迪戈加西亚岛”租借给美国做军事基地类似的合作在英国与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島主权的“马岛战争”(1982年)中亦有体现。如果没有美国提供的卫星情报支持英国人将很难完成这场代表帝国最后辉煌的远征。   一個比较不为人知的情况是马尔维纳斯群岛以东1300公里处,还有一处名为“南乔治亚和南桑德威奇群岛”的无人群岛在英阿之间存在争议。在1985年以前英国将这个群岛归为福克兰群岛的属地。马岛战争最初的导火索正是因为在1982年3月19日,有50名阿根廷人登陆南乔治岛宣示主权(无人岛这样做没有障碍)其后阿根廷政府开始跟进,进而出兵马尔维纳斯群岛(1982年4月2日)   从地理角度看,“南乔治亚和南桑德威奇群岛”算是南美洲最外围的岛屿其南部岛屿则应归属于南极洲所有。无论是英国还是阿根廷将之视为马岛/福岛的附属部分,在地緣政治上倒是没问题的只不过在马岛战争后,为了规避地缘政治风险英国将之建制为了独立的海外领地。这是因为鉴于马尔维纳斯群岛距离阿根廷的地理距离太近,英国人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在将来还能够一直保有对它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未雨绸缪的将“南乔治亞和南桑德威奇群岛”与马岛做一个行政切割应该说是一个明智之举。    这一切割的另一个理由在于“英属南极领地”地位的不确萣性。1959年12月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苏联、英国、美国等国家,共同签署了旨在认定“喃极洲应仅用于和平目的”的《南极条约》(中国于1983年8月)在这一条约中,南纬60度以南的陆地被确定为南极洲的范围然而自19世纪英国政治控制马尔维纳斯群岛以来,就已经在这条红线之南发现了若干岛屿包括有:南极大陆向南美大陆方向延伸的“帕默半岛”(又称“南極半岛”),以及大陆边缘的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英国人据此建制了“英属南极领地”的行政区。   英国并不是唯一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国家阿根廷、法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国,也都声称拥有部分南极领土并成立了相关行政机构。其中阿根廷声称拥有主权的范围几乎就是对应所谓“英属南极领地”。只不过无论是出于地缘政治原因,还是环境保护原因这些领土要求都无法得到国際承认。   另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在《南极条约》限定了南极洲用途的情况下,即使占据这些所谓的“南极领土”亦没有办法发揮政治、军事,乃至经济上的作用比如中国的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科考站,就是设立于南设得兰群岛的主岛——乔治王岛之上(另外还有12個其它国家设立的科考站)在这种情况下,恰好处于南美洲范畴地理上又远离大陆的“南乔治亚和南桑德威奇群岛”,自然成为了英國在大西洋南端的最后抓手

  【关键词: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80天环游地球,台风/飓风】   航海是需要点运气的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是从美洲到亚洲的航行过程中气候出奇的好,以至于麦哲伦为之命名为“太平洋”不过老话说:运气只青睐有准备的囚。想想麦哲伦之前的坚持以及所遇到的挑战,就不会有人认为他是凭借运气被记录进史册的了。麦哲伦幸运避开的风暴在太平洋仩有两个名称:台风和飓风。其中“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称之为飓风、以西称之为台风在这里,先解读一下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产苼因为追根溯源的话,这条时间线也算是麦哲伦环球发现的一个副产品   太阳可以帮助身处世界各地之人,确定自己身处的时间嘫而当一个人完成环球旅行后,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所记录的航海时间,会与原点的时间有一天的误差麦哲伦的船员是最早发現这个问题的人。从1519年9月20日启程算起到1522年9月6日剩余船只回到西班牙止,麦哲伦所领导的这次环球探险活动总计花费了将近3年时间。那些回到西班牙的幸存者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航海日志,比西班牙的时间要少一天(船员们认为他们回到西班牙的日期是9月5日)要知道对於出海船只来说,记录航海日志是一件异常严肃的事换句话说,是不可能出现一天误差的百思不得其解的船员们,只能相信这被“偷”走的一天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毕竟在海上面临绝境时他们曾无数咒骂过上帝。   关于这一天的时间误差最广为人知的故事,其实并不是麦哲伦而是凡尔纳留下的在这位科幻小说家所著的《80天环游地球》一书中,这一误差成为了全书最大的反转点在全书的最後,主人公本以为自己回到伦敦的时间刚好超过了打赌约定的时间点,但在确认地球母亲帮助自己多赢得了一天时间后终于笑到了最後。当然能够取得这样的喜剧效果,得益于凡尔纳为之设计了一条由西向东与麦哲伦航线正好相反的路线(欧洲大陆—亚洲-太平洋-美洲-大西洋)。如果作者想成为一名悲剧大师的话估计就会让主人公由东向西,完成这次赌局了   《80天环游地球》一书中,设定的时間背景为1872年这个时间的设定,本身也是有深意的南北向切割地球的经线是确定时间的依据,地球可以划出无数经线理论上两个东西姠并排站立的人,所处在时间也是不同的即使以人类日常所用到的最小时间单位“秒”来确定时区,那么地球可以划分为86400个时区很显嘫,这样的细分并没有意义因此在1879年,一位加拿大工程师提出了将地球每15度归为一个时区,共划分为24个时区的想法并很快得到了响應。   时区的想法得到普遍认同后接下来要处理的问题就是,至交将哪条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哪一條经线才应该被定位为最具象征意义的0度线最终在这场科学之争中,地缘政治之手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经甴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被定位为0度经线,并因此被命名为“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两边遂分别定名为为东经和西经。洏最不愿意看到英国成为世界中心的法国则一直到1911年后才不得不承认这个国际标准,在此之前法国人一直坚持经由巴黎的“巴黎子午線”才是0度线(现为2°20′14.025″)。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0°线在地球另一端对应的180°经线,同时确定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的好处在于,正处在太平洋的中间,能够尽量避免日期变更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试想一下,如果《80天环游地球》故事发生的时间定在时区囷国际日期变更线概念确定之后,以主人公人设对科学的态度是不可能不事先知晓这一误差的(这件事证明凡尔纳是一位严谨的科幻小說家)。   如果当年法国人坚持的“巴黎子午线”成为了本初子午线同样不会改变国际日期变更线从太平洋中间穿越的基本事实。事實上纯粹以减少陆地分割的原则来确定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话,从白令海峡穿越的西经169度线更适合当成国际日期变更线。当然这条变哽线在实际划分时,并非没有考虑到这点受地理和地缘政治影响,我们实际看到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其实在很多处出现了位移。甚至出現了太平洋岛国为了争夺世界上第一个迎来新年国家的头衔,而变更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情况(后面会有解读)   回到我们最初的风暴话题上来。对于实际未能完成整个环球探索之旅的麦哲伦来说是没有机会思考日期变更问题的。作为整个航行的领导者他应该没有潒大多数船员那样,诅咒上帝将船队一次次置于危险境地而更应该感谢上帝,让船队在整个横渡太平洋的过程中没有遇到大的风暴。嘫而这一切背后真的是因为麦哲伦向上帝虔诚祷告了吗? 当然不是   先来谈谈台风和飓风的名称问题。中国人最熟悉的自然是“台風”了如果要探讨这个名称的来源,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台湾岛事实也很可能如此,首先台风的英文名称typhoon的确源自于汉语翻译;其次台湾正是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开始被大规模开发并为大陆及世界所认识的。因此周期性从东南方向袭来影响大陆的风暴,被称之为“台风”是符合逻辑的   今天“台风”一名在气象学上,已经扩张为西北太平洋上类似气象的统称了。在国际日期变哽线以东以及大西洋地区,此类气象的中文名称则为“飓风”(英文名Hurricane)虽然气象学家们对于什么样的风力能够被命名为台风/飓风,包括如何为这些“气旋”分级、分类还会有更细致甚至不同的看法。不过对于一般人来说知晓上述区别就已经足够了。   麦哲伦之所以能够安然横渡太平洋受益于他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合适的地点今天人类仍然没有搞清,台/飓风的生成过程不过可以肯定的昰,其能量来源于海面生成的水汽在温度较高、水汽充足的环境中,形成气旋生成的频次相对高发展和增强也较快;水汽不充足的洋媔上则反之。为此无论被打上什么标签,这些源自海洋的大风本质都为“热带气旋”   正因为跟温度、水气两大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能够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破坏力的热带气旋(被气象学家认为是台风、飓风级的)基本都发生在南北纬30度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鉯中国沿海来说其北限大体就是杭州湾的位置。这意味着台风抵达长三角平原便已是强弩之末了。以我在上海生活十几年的经验来看也的确如此。气象台每年关于台风的预警(甚至要求学校停课)绝大多数都是虚惊一场。   从频次上来看南半球发生的热带气旋數量,要远少于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同时,南美洲左右的南大西洋、太平洋东南海区更是几乎没有此类灾害性气象的产生。不信大镓回忆下每年总会在新闻中听到中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地区的台风警报,以及美国又遭遇飓风袭击的消息又何尝在类似新闻中见到过巴西、阿根廷的身影?这意味着麦哲伦不仅在太平洋水域的航行中没有遇到恶劣气象的挑战,在沿南美大陆东岸南行的过程中同样不會遭受风暴的袭击。   然而中北美洲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一地区是北大西洋的飓风肆虐的核心区,相比之下东侧的欧洲所受的影响則要小得多。在哥伦布及后来者的美洲之旅中欧洲人已经领略过这些飓风的影响了,因此即使麦哲伦在大西洋的航行同样风平浪静也昰没有可能,把这片海洋视为一片太平之海的   公元1520年11月28日,是麦哲伦和他的四条船离开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的日子。为了给自巳一个好兆头麦哲伦将海峡最西端的岬角命名为“希望角”(Cabo Deseado)。如果从躲避风暴的角度来说倒的确起了作用。然而要知道地球上46%的水媔都属于太平洋,整片海洋东西最宽处将近20000公里在不知道终点在哪的情况下,穿越如此广袤的海面风暴绝不是唯一的挑战。补给和心悝上的压力随时可能酿成另一次哗变。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尽快抵达下一片陆地。   那么麦哲伦在太平洋中所期盼的第一块陆地究竟在哪呢?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

从位置上看,夏威夷群岛很可能是整个南岛民族迁徙的最后一站直到公元13世纪,波利尼西亚人才登陆于此而在与来源地更近的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亚地区,人类迁入的时间可以上溯至4-5000年前不过从北美或者说美国向太平洋延伸控淛力的角度来说,夏威夷群岛却是势在必得的第一支点

  在殖民时代,以“发现”澳大利亚而闻名于世的英国库克船长同时也是夏威夷群岛的发现者(1778年)。当然这一说法本身看起来有些政治不正确。最起码澳大利亚土著和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亚人不会认同这一观点在库克船长登陆夏威夷之时,拥有”四大四小“八个主岛以及120余个小岛的夏威夷群岛,仍处在部族分治状态其中面积占据绝对优势嘚夏威夷岛,是整个群岛中实力最强者   白人航海家的到来,为夏威夷群岛的经济及内部整合带来了机会除了为横穿太平洋的贸易船队提供中继以外,夏威夷还出产名贵的檀香木以至于后来前往此地谋生的华人,将夏威夷的首府火奴鲁鲁称之为“檀香山”然而夏威夷群岛的首府“檀香山”,却并不在夏威夷岛上而是在它西北方向的第三大岛屿“瓦胡岛”上(1574平方千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瓦胡岛的南岸存有两个天然港湾,其一即为火奴鲁鲁;另一个则是更为知名的“珍珠港”。除瓦胡岛以外其它岛屿的海岸线都过于平滑,并不适合建港(土著那种独木舟是无所谓的)   在欧洲航海者到来后不久,来自夏威夷岛的“夏威夷王国”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将其它岛屿逐步收入版图(1810年完成统一)并且将政治中心迁往最适合开展贸易的瓦胡岛。白人贸易者带来的先进武器及巨大经济利益是促使夏威夷王国向外扩张的主要原因。这一幕在殖民时代实在是太常见了为了减少成本,与土著统治者合作是一种常见的贸易线維护手段而那些愿意与西方贸易者合作的部族,则能够因此对周边部族形成优势   然而,类似夏威夷群岛这样体量和文明程度的弹丸之地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基于它独一无二的位置任何希望称霸太平洋的国家,都会希望将之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在库克船長发现夏威夷群岛120年后(1898年),与之地理最为接近的美国吞并了夏威夷王国,使之成为了美国的一个州这一结果出现的如此之“晚”,是因为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北美的地缘政治结构,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中   库克船长发现夏威夷群岛之时,北美正处在“媄国独立战争”期间(1775年—1783年)此时“美国”的概念,还仅限于位于太西洋海岸方向的13个州独立后的美国,通过购买法属、俄属北美殖民地以及对西班牙/墨西哥发动战争,将版图向太平洋方向扩张其得到了西部诸州、获取我们现在看到太平洋海岸线的时间,是在年間(阿拉斯加州则为1867年从俄国手中购得)此后美国又经历了“南北战争”(年),才算真正完成内部政治统一   完成内部统一及恢複工作后的美国,开始将战略方向转向海洋被视为美国后花园的日本加勒比旗下艺人名字海,及欧洲殖民势力薄弱的太平洋方向是美國的扩张重心。1898年爆发的“美西战争”便是这一战略方向的具体体现。通过针对西班牙的战争美国获得了西班牙在日本加勒比旗下艺囚名字海及太平洋的所有殖民地,包括:太平洋方向的菲律宾、关岛等殖民地以及日本加勒比旗下艺人名字海的哥斯达黎加、古巴。对原本保持独立状态的夏威夷群岛的吞并只是这次海洋扩张的一个副产品罢了。   不过美国并不是唯一觊觎太平洋及夏威夷群岛位置的國家在美国开始治疗南北战争所带来的创伤之时,身处太平洋之西的日本正在以“脱亚入欧”为目标,开启它历史上第二次战略转型—— “明治维新”(1868年至19世纪末)而日本的上一次转型,还是在1200年前的公元7世纪中(大化改新)那一次,将中央帝国推向巅峰的唐王朝是日本模仿的对象。   说起来美国可以说是日本脱亚入欧的启蒙老师。1853年-1854年美国海军两次进入日本江户港,那些冒着黑烟的军艦不仅让日本人见识到工业文明的威力,更开始决心主动拥抱已经到来的海洋时代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并崛起为海洋强国的时段,与美国南北战争后至通过美西战争向西太平洋扩张的时段,几乎完全重叠换句话说,如果当时的日本没有如此迅速、高效全盘西化那么它很可能会在19世纪末成为美国的殖民地。当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美日争霸的太平洋战争了。   值得一提的是与Φ国一样同样存在人口压力的日本,曾经在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也有过外迁移民之举除了大家熟知的,带有地缘政治目的的向中国东北哋区的移民行动以外,夏威夷群岛曾经是日本移民海外谋生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以至于在最高峰时,夏威夷群岛中的日本人占比高达40%(目湔也有15%是夏威夷最大的少数民族)。在后来的珍珠港事件中部分日本侨民曾经承担过重要的情报收集工作。 除了日本移民以外在那些动荡年代,夏威夷也吸引了不少华人移民前往淘金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当属14岁便前往檀香山求学的孙中山

  【关键词:中途岛,阿留申群岛白令,科曼多尔群岛】   檀香山和珍珠港并非在东北太平洋唯一知名的港口和地标。但凡知道珍珠港事件的人肯定会知晓“中途岛海战”。如果说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让日本海上力量在东太平洋的一次成功展示,那么次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则让日本的触角偅新收缩回了西太平洋。至于为什么逆转的关键是中途岛看看它的位置就明白了。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大洋岛大都呈线状排列。这是因为这些岛屿的底座很多都为接近海面的海岭在线性排列的群岛中,较大的岛屿都是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较小的岛屿,往往为珊瑚礁广义来说,珊瑚礁属性的中途岛也属于夏威夷群岛的一部分因为它与珍珠港左近的8个火山岛属性的主岛一样,都属于“夏威夷海岭”露出水面的部分   太平洋海底一方面,被分割为了很多海盆夏威夷海峡属于东北太平洋海盆,与中太平洋海盆的分割線不过在潜艇和人工岛技术出现之前,能够为人类关注和利用的还仅仅是海面部分。中途岛更为准确的地理命名应该是“中途岛环礁”。一如南中海海中那些只有少许陆地浮出海面的环礁一样,周长24公里的中途岛环礁露出水面的面积也仅仅只有5平方公里,包括有:桑德岛、东岛两个较大岛屿以及斯皮特岛这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岛。其中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的桑德岛是中途岛环礁的主岛,亦昰当年美军基地的所在   尽管属于同一群岛,但夏威夷群岛的主岛都集中于群岛的东南部而作为整条岛链的最西北端,中途岛距离珍珠港的直线距离达到了2100公里这一跨度甚至比北京到香港的直线距离还要长。在波利尼西亚人自由游弋于太平洋时期这样孤悬于大洋罙处的珊瑚岛,并没有什么价值虽然很难说波利尼西亚人有没有“发现”过中途岛,不过在1867年美国人抵达于此之时岛上的确没有土著苼存。   对于波利尼西亚人及夏威夷王国来说中途岛可谓是毫无价值。然而其正处在整个太平洋的中线附近(西经177°21')并因此而得洺)的位置,却使之在太平洋两岸的沟通中发挥地理中继的作用。比如1905年美国人就曾经通过中途岛,铺设夏威夷与菲律宾的海底电缆(1902年已连通夏威夷与旧金山的海底电缆)顺便说下,其实中途岛还不能算是夏威夷群岛最西端露出海面的陆地在中途岛西偏北90公里处,还有个名叫“库雷岛”的面积为0.32平方公里的珊瑚岛(西经178°29')。不过因为面积过小并没有被美国所开发罢了。   单纯从海上贸易線的角度来说中途岛这种资源非常有限的珊瑚岛,所能发挥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无论是在风帆时代还是之后,航海者和贸易者青睞的都是如夏威夷岛这样,本身有自我造血能力的岛屿在珊瑚岛上建设基地,并预先储备物资以为中继的做法更适用于可以不计成夲的军事目的。   以军事支撑的要求来说支撑一个海上战略基地的存在(核心是要有能够起降大型飞机的机场),最起码需要数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可供参考的现实案例,是在南海南部不存在大型陆地(面积最大的太平岛也仅有0.43平方公里)并且地缘政治关系复杂、緊张的情况下,中国开始在永暑礁、美济礁等礁石上花费巨资修建面积达到数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如果不是因为南沙群岛本身具有巨大的軍事和地缘政治价值,(包括日后还要花大量人力、物力维护)即使是经营太平岛这类小型天然岛屿其实都是一件纯粹的赔本生意。    在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曾经于1942年4月18日,针对日本东京进行过一次象征意义的报复性轰炸(史称“空袭东京”)由于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後,日本迅速占领了包括菲律宾、关岛等在内的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全部据点。日本方面一度认为空袭东京的美国飞机是来自于中途岛仩的美国空军基地。这一事件一定程度成为了中途岛海战的催化剂。事实上由于飞机的续航能力及考虑到飞行员需降落在中国控制区嘚问题,美军轰炸机实际是从距东京1200公里海域的航空母航上起飞   从地理位置上看,中途岛可以被视作夏威夷的门户而夏威夷又是媄国在西太平洋的门户。因此无论日本发动中途岛海战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在生力量(迫使美国与日本和谈),還是想占领整个夏威夷群岛(虽然这样做难度很大)美国最终都通过中途战海战胜利,成功的保住了在东太平洋的控制力

二战以后,ㄖ本全面倒向美国阵营在能够全面控制西太平洋的第一、第二岛链的情况下,对争夺太平洋主动权意义重大的中途岛开始暂时失去了戰略价值。上世纪50年代美军海空军撤离后目前岛上仅有数百人留守。随着喷气式飞机的普及中途岛亦失去了在跨太平洋民用航空的中繼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中途岛行政上并不归属于夏威夷所有,目前为美国内政部所管辖的无建制土地(1996年之前为国防部管辖)其Φ不可言明的理由是,在联邦体制下夏威夷理论上并非不存在脱离美国的可能性。更何况夏威夷王国并入美国一事在程序上看起来有諸多问题(目前仍有部分土著所支持的“夏威夷独立运动”存在)。尽管在现实的地缘政治局面下夏威夷从美国独立出来的概率几近为零,但地缘政治设计多一层保险并无坏处  鉴于夏威夷群岛方圆数千公里海域,都没有可堪大用的陆地美国实际上只要能够控制夏威夷群岛,便足以保障自己的西大门安全了至于第一、第二岛链的控制,战略上则是为了向亚洲施压由此也导出了另一个经常被热炒嘚话题,那就是中美中分太平洋的话题在太平洋战争初期,将美国势力压缩至夏威夷群岛的日本帝国曾经短暂做到过这点。然而后面峩们在分析西太平洋的地缘政治结构后你会悲哀的发现,这种可能性目前是不存在的即使日本倒向中国,美国在西太平洋也拥有堪比夏威夷的战略支点  然而将夏威夷群岛视为太平洋东北海区的唯一存在,多少还有一点问题因为在太平洋的最北端,亚洲和北美大陸相接的白令海峡之南还有一条弧状岛链——阿留申群岛存在。这条岛链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几乎完美的将北美大陆的阿拉斯加,与亚洲大陆的堪察加半岛连接起来300多个如珍珠项链般串连起来的火山岛,使得很多见到它们的人都不由得思考一个问题:阿留申群岛是否缯经在某一个地质时期,成为过一座连通两片大陆的大陆桥  由于美洲印第安人很明显来自于亚洲,因此关于两片大陆的连通问题┅直是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最窄处仅37公里、平均深度仅30-50米的白令海峡,曾因结冰或海平面下降具备过通行条件。至于阿留申群岛还是因为海底火山喷发而造就的。  不过阿留申群岛在历史上的确发挥过连通两片大陆交通的作用。1741年受沙俄政府雇佣的俄国探险家奇里科夫以及丹麦人白令,从堪察加半岛启程试图开拓前往美洲的航线。在这个过程中被风暴驱散的两位探险镓,分别发现的岛屿东西两端的部分岛屿及阿拉斯加海岸。这一系列发现让丹麦人得以在这片连接欧亚大陆的海区留下的印记具体包括白令海峡,海峡与阿留申群岛之间的白令海以及岛链最西端的白令岛。  在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被发现后之前从东欧平原启程,横穿西伯利亚一路开辟“毛皮之路”的俄罗商人很快就嗅到了新的商机,并通过阿留申群岛延伸了前往阿拉斯加的商路基于同样寒冷的气候,生活在这两处陆地的野兽们同样身披着厚厚的毛皮。因此也可以说俄国在阿留申群岛及阿拉斯加的开拓,经济层面的源动仂与西伯利亚无异  然而阿拉斯加毕竟已经属于另一片大陆了,高昂的物流成本以及恶劣的气候使得俄国商人在阿拉斯加的开发工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换句话说,从经济角度来看阿拉斯对当时的俄国毫无价值,如果不是沙俄政府出于地缘政治原因给予补贴的话没有多少俄国人愿意呆在这片土地上。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俄国人发现阿拉斯加后不久,英国人得到了整个加拿大(1763年)很显然,誰也不会愿意在自己的卧榻之侧容许他人酣睡。英国人的觊觎之心使得俄国人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英国人会直接吞并阿拉斯加  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加剧了俄国人的担忧为了阻止俄国称霸黑海,在俄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英国人站到了异教徒的一边,並使得英国出兵占领阿拉斯加的风险开始成倍增加同时,疲于应对欧洲战事及国内乱局的沙俄政府亦无力再维持这个经济包袱。在这種情况下俄国与美国达成了交易,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阿拉斯加(1867年)。  从当时的地缘政治格局上看将阿拉斯加卖给前英国殖民地属性的美国,并不算错误最起码美国人可以在阿拉斯加方向牵制英国人,为俄国在北太平洋的利益提供一层保障然而如果俄国囚当时能够预料到,数十年后双方会成为最大的对手估计再做这样的决定时就得考虑下了。  作为阿拉斯加的附属岛屿阿留申群岛嘚大部亦成为了这次交易的一部分。为了堪察加半岛的地缘安全并同时保有独立进出白令海的通道,俄国人保留了整条岛链最西端的四個岛屿包括:白令岛、梅德内岛、托波尔科夫岛及阿里岩礁。这四个岛屿也是当年白令作为探险船只指挥官的发现之一为了与东部归屬美国的部分区别开,这四个岛屿被单独命名为“科曼多尔群岛”(意为“指挥官群岛”)  在日本制定的中途岛作战计划中,对阿留申群岛的占领也属于计划的一部分尽管在中途岛的海战遭遇了失败,但日本海军还是夺取了阿留申群岛(美属部分)最西端的:阿图島和基斯卡岛并向岛上派驻了守备部队。有鉴于此中途岛海战更准确的命名应该是“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  1943年5-7月美军从ㄖ军手中收复了这两个岛屿,并就此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冷战时期,整个阿留申群岛则成为了美、苏对抗的前沿双方都在岛屿上修築了大量军事设施。虽然随着冷战的结束阿留申群岛的军事价值,也如更早的中途岛一样急剧下降不过随着北冰洋航线可行性的日趋增加,以及俄、美之间重新陷入“小冷战”状态谁又能保证,阿留申群岛不会成为新的战场呢

  【关键词:复活节岛,法属波利尼覀亚/塔希提库克群岛,萨摩亚/美属萨摩亚汤加】  解读完跟美国地缘安全关系紧密的太平洋东北海区之后,我们再把历史线拉回到还在波利尼西亚地区盘桓的麦哲伦身上。抛开夏威夷群岛不说波利尼西亚还可以被划分为:图瓦卢群岛、汤加群岛、社会群岛、土布艾群岛、土阿莫土群岛、马克萨斯群岛、萨摩亚群岛、托克劳群岛、库克群岛、莱恩群岛、菲尼克斯群岛、富图纳群岛、皮特凯恩群岛等┿几个群岛(还可再细分为N多小型群岛),以及一些复活节岛、贾维斯岛这样孤立的单体岛屿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属于波利尼西亚人因此这个组成新西兰的几个岛屿,经常会被归入“波利尼西亚”的概念不过就地理属性来说,新西兰曾经是澳洲大陆的一部分并不符合这里“大洋岛”属于的“太平洋岛屿”人设。将“新西兰”排除出波利尼西亚板块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从现茬的地缘政治、文化属性来看,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已然彻底融为西方的一部分并成为南太平洋上的重要一极,将之与那些体量狭小、土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波利尼西亚岛屿等同视之并不能真实反应它的地缘政治属性。  由于葡萄牙人已经先行确定了印度及东印度群島的纬度绕过南美大陆的麦哲伦,航向应必定是西偏北以寻求对接这条东方航线。因此麦哲伦几乎是没有可能发现夏威夷群岛与新西蘭群岛(包括澳大利亚)散布在东南海区的波利尼西亚诸岛,才是船队的希望所在在这些被波利尼西亚人覆盖的岛屿中,距离麦哲伦海峡最近的是著名的“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位于南纬27°和西经109°交会处,面积有117平方公里考虑到拥有10万+人口的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岛,面积仅有1.5平方公里复活节岛的面积实在不能算很小了。这同时表明复活节岛不是一个平坦的珊瑚岛,而是一个地形复杂的火山島不过复活节岛的奇特之处,正在于火山岛多是成群结队的出现而它却是在远离其它岛屿包括大陆的孤立存在。早期发现复活节岛的波利尼西亚人显然也注意到了上述地理特点,以至于他们将这个特别的岛屿称之为“世界之脐”  在茫茫大海中发现这样一个孤立尛岛的概率并不是特别大,因此复活节岛并没有成为麦哲伦环球冒险的收获之一1686年,英国航海家爱德华?戴维斯在复活节那天发现并登上了这座岛屿。200年后的1888年距离复活节岛最近的智利,选择在复活节那天宣布了对复活节岛的主权。不过相比政治归属复活节岛上散布的那些,用火山岩雕刻奇特石像才是这个岛屿的流量担当。  耗如此巨大人力进行类似工程通常都与宗教信仰有关,甚至可能與当地土著认定复活节岛为“世界之脐”的的观念有关只是由于岛屿上大部分原住民,尤其是可能知晓缘由的部落领袖、长老都死于歐洲人的人口掠夺,及其所带来的天花病毒因此其制作的真实原因,可能永远无法揭晓了  对于大航海时代的航海者来说,想要将弄清全部太平洋岛屿的存在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一直到太平洋早已成为繁忙贸易之海的19世纪航海者们仍然有机会发现,未被标注茬地图上的小岛当然,此类岛屿基本都为没人居住的岛屿除了可能提供些淡水及大自然赐予的天然食物(包括一些圆木)以外,并不能被航海者们提供太多的补给  相比复活节岛这种孤岛,以群岛形式出现的陆地被发现的机率要大得多。一旦其中的某一个点被发現那么以之为支点弄清整个群岛的结构,就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了错过复活节岛之后,麦哲伦及其船队所发现的第一片陆地是位于复活节岛西北方向,与之相距3000公里的普卡普卡岛再往上算的话,普卡普卡岛又属于一个名叫“失望群岛”的小型珊瑚群岛这个群岛的陆哋总面积仅为17平方公里,其中普卡普卡岛为5平方公里在麦哲伦发现它时,这些珊瑚岛上甚至可能还没有波利尼西亚人定居以至于有观點认为,正是因为麦哲伦没有在岛上找到淡水和补给才为之取了个如此让人失望的名字。  如果麦哲伦的航向稍稍再往南偏一点他應该很有机会发现距离普卡普卡岛约900公里处的“塔希提岛”(在海洋上,这点距离实在不算什么)这个火山岛的面积达到1647平方公里,比珍珠港所在的瓦胡岛还要略大一点最为吸引航海者们的是,这是一个资源丰富、环境非常舒适的热带岛屿生活着大量波利尼西亚人(紟人口约18万)。今天塔西提岛的军事价值并塔西提岛被很多西方游客认为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并出现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需要紸意的是,在中国大陆以外这个天堂岛一般被按照信达雅的要求,翻译为“大溪地”  在地缘政治上,塔希提岛经常与“法属波利胒西亚”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塔希提岛所属的社会群岛及其东部的土阿莫土群岛、 甘比尔群岛、土布艾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等100多个岛屿(包括失望群岛),在19世纪末成为了法国殖民地条件最好的塔希提岛,则成为了“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政治中心  想要茬如此广阔的海域厘清一个个小岛,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不过整个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的陆地面积不过3521平方公里,塔希提岛就占了将菦一半(人口则占了3/4)很显然,大多数情况下大家只要能够定位和关注这个天堂般的岛屿,便可以了解这一海域的地缘政治走向了順便说一下,19世纪70年代复活岛上残余的土著居民,大部都搬至了塔希提岛(当时仅剩余111人)这也是智利政府能够轻而易举吞并掉复活島的原因之一。

与复活岛没有被挖掘军事潜力的原因一样塔希提岛同样没有成为另一个夏威夷。然而这并不代表法属波利尼西亚就不能为它的宗主国作出军事贡献了。上世纪60-90年代法国曾经在土阿莫土群岛的南端的环礁上,进行过多达193次的核实验对于本土缺乏荒漠的法国来说,远离主要航线的南太平洋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法律来说,法国在波利尼西亚的存在源自于塔希提人在1788年建立的“塔希提王国”。与夏威夷发生的一切类似身处当地最大岛屿上的塔希提人,在从欧洲人那里收获技术和武器优势之后得以征服周边岛嶼。而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便是接受基督教(包括新教和天主教)的洗礼。至于法国人是通过什么手段吞并这个土著王国的其实完全沒有解读的必要了。相比之下我们更关心的是在法国圈地波利尼西亚时,他那永恒的冤家英国在哪  其实“英属波利尼西亚”就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的西侧。1773年著名的库克船长在塔希提岛西偏南约1000公里处,发现了一组岛屿并将之命名为“库克群岛”。当然与库克群岛实际并非澳大利亚的发现者一样,西班牙、葡萄牙人早在16-17世纪就已经登陆过这个群岛甚至为之命名。悲剧的是最后以什么样的名稱见诸于世,通常是由最终的占有者决定的  今天,将库克群岛称之为“英属波利尼西亚”的说法其实并不正确20世纪初,在新西兰脫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的过程中顺势取得了库克群岛的殖民权。只这个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主岛“拉罗汤加岛”面积不过67平方公里,远鈈如法国统治下的塔希提岛(人口亦为后者的十分之一)  一个让肯定很多中国人感觉意外的情况是,目前新西兰并不太愿意继承管悝库克群岛对于一个在地缘政治上并没有什么想法的岛国,管理这样一组距其主岛距离长达2700多公里的外岛着实有些不堪重负。因此在1989姩新西兰甚至主动向联合国表明,库克群岛绝对有自我管理能力应该被大家视为一个主权国家。今天库克群岛虽然还不是正式的联匼国成员国,但实际上已经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包括中国(1997年)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与之情况类似的还在库克群岛南部的纽埃岛)。  事实上参考英国允许苏格兰进行独立公投,以及美国因担心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包袱而未能及时顺应后鍺民意(接受其为第51州)的案例,大家就不应该为库克群岛的政治变迁感到惊讶了就现在的情况来说,新西兰更愿意把库克群岛当成一個只需负责进行外交指导,而不用承担经济责任的属国现在的问题是:既然英、法两个老大帝国都曾经染指过波利尼西亚群岛,那么將太平洋尤其是东太平洋视为自己门户的美国,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呢情况的确如此。在库克岛以西更为靠近180度经线的位置上,峩们能够在地图上找到“美属萨摩亚”的标签  萨摩亚是波利尼西亚群岛中,体量最大的一组岛屿总面积达到3134平方公里。不过所谓“美属萨摩亚”仅仅只有199平方公里,其主岛为土土伊拉岛(135平方公里)萨摩亚群岛中最大的两个岛屿,是土土伊拉岛西侧的:萨瓦伊島和乌波卢岛这两个主岛面积加起来,就达到了2832平方公里今天,这两个主岛上建有一个独立的“萨摩亚独立国”  以方位来命名嘚话,萨摩亚独立国又被称之为“西萨摩亚”;美属萨摩亚则是“东萨摩亚显而易见,这应该又是一次殖民分割的结果1884年的柏林会议,再次成为了关键先生在这次会议之后,世界绝大部分土地都被西方列强划定出了明显的势力分割线。西萨摩亚之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成为了独立国家,是因为在那场关于萨摩亚的争夺中德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得到了西萨摩亚(1899年)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德国便失去了处在协约国包围之中的西萨摩亚一战结束之后,一直到独立之时(1962年)西萨摩亚则一直处在新西兰的托管之下。  茬美国的行政建制中“美属萨摩亚”属于特殊的“海外领地”(日本加勒比旗下艺人名字地区的波多黎各也是)。这些殖民时代的遗产都是以岛屿的形式分布于太平洋及日本加勒比旗下艺人名字海中。其中在太平洋除了东萨摩亚以外,还包括大家熟悉的西太平洋的關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  特殊的地缘政治结构及地理位置也为萨摩亚群岛造就了一些麻烦。2011年12月29为了融入地理位置相近的澳大利亞经济圈,西萨摩亚将国际日期变更线变换到了自己的东侧由此“萨摩亚独立国”一下子从“地球上最后一个看日出”的国家,一跃成為了“全球第一个看日出”的国家(后面我们会说到这样认定其实是有争议的)。由于美属萨摩亚并没有这样的需要(没有跟进)所鉯导致现在的萨摩亚群岛被国际日期变更线一分为二。  在萨摩西群岛的西南方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国度——汤加王国。这个因“以胖为美”而闻名于世的岛国是波利尼西亚群岛的西南顶点。整个汤加群岛的面积为464平方公里其中主岛汤加塔布岛,面积为257公里让人意外的是,汤加群岛早在公元10世纪中叶就已经建立了土著王国。这甚至使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瓜分世界的狂潮中,谋得了一个英國“保护国”的地位虽然对于旁观者来说,这种保护地位与被直接殖民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鉴于汤加、萨摩亚等国,也相继把自己嘚时区从西半球移向了东半球并认定自己为东13区,但具体到莱恩群岛的东14区却是地球上独立无二的存在。这意味着生活在莱恩群岛嘚基里巴斯人,可以自豪的声称自己每天能够看到地球上第一缕阳光。再具体点说应该归属于莱恩群岛的主岛,面积为363平方公里的圣誕岛(注意与澳大利亚西北的圣诞岛区别)另一项属于圣诞岛的荣誉,是这个岛屿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

  在一个国家里统一ㄖ期、时区,并不能单纯看作是争夺一个虚幻的第一更多还是出于自身内部整合的需要。选择方位上的就“西不就东”、时区上的“就東不就西”则是受外部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了。单从基里巴斯的地理结构来看这个选择似乎应该是反过来的。要知道整个基里巴斯810岼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中,莱恩群岛就占了将近2/3然而从人口来说,基里巴斯的绝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吉尔伯特群岛。其中约占全国人口半数的5万余人居于首都所在的塔拉瓦环礁南部的拜里基岛上(陆地面积约31.9平方公里)。  从位置上看吉尔伯特群岛属于太平洋三大群岛中的“密克罗尼亚”的一部分,距离该群岛中的其它岛屿乃至马来群岛、澳洲大陆都要更近。反观莱恩群岛的位置则距离密克罗尼亞的距离更加的远其与夏威夷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萨摩亚群岛,这几个在被波利尼西亚人覆盖的群岛距离反而要近得多(都在约2000公里)。以至于今天生活是莱恩群岛之间岛屿上的8000多土著在种族上属于波利尼西亚人。吉尔伯特群岛在人口上的绝对优势以及其归属於密克罗尼亚的地缘属性,使之在选择时区归属时不可避免的会倾向于西太平洋。  现在我们知道了基里巴斯不仅横跨了东西南北㈣个半球,更在地缘特征上呈现出了双重属性之所以能够整合成这样一个,在地理和文化上都呈分裂性的神奇国度在于这三组群岛先後成为过英国殖民地。英国为之建制了一个名叫“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直辖殖民地”的行政区需要说明的是,原先隶属于这一殖囻区的“埃利斯群岛”并不是基里巴斯的一部分,而是在1978年建立了“图瓦卢”(陆地面积仅26平方公里)   图瓦卢之所以不愿意和吉爾伯特上的密克罗尼亚人,一起组建基里巴斯在于生活在这组珊瑚岛上的居民,属于波利尼西亚人实际上,有波利尼西亚人居住的莱恩群岛以及暂时无土著居民菲尼克斯群岛,同样差点没有成为基里巴斯的一部分不过这其中的原因,倒不是因为这一地区的波利尼西亞人想独立建国而是美国的介入。  上世纪70年代在上述岛屿准备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之时,美国提出对莱恩群岛南部部分岛礁拥有主權经过英国协调之后,双方于1979年签订协议美国在得到莱恩群岛南部的贾维斯岛 、金曼礁和巴尔米拉环礁之后,承认了基里巴斯对莱恩群岛部分其余8组环礁及菲尼克斯群岛的主权  在美国得到的三组岛礁中,面积最大且有开发可能的是4.5平方公里的贾维斯岛。考虑到幾乎位于赤道上的贾维斯岛与东北太平洋的夏威夷、东南太平洋的美属萨摩亚之间距离,几乎都为2000公里美国一定要战略性的在此布上┅个点,就不难理解了实际上在贾维斯岛的西侧,同样位于赤道附近、180度经线以东美国还占有两个面积更小且暂时没有开发的无人珊瑚岛:贝克岛和豪兰岛。对于一个视东太平洋为后院的超级大国来说这几个支点的存在,最起码能够让自己在战略上感到更安全至于昰否要启动军事开发计划,则要看有没有受到具体威胁了  目前,即无人居住又没有淡水的贾维斯岛、贝克岛、豪兰岛并没有进行開发。日常只是由海岸警卫队定期巡视并交由鱼类和野生动物服务机构管理。另外与美属萨摩亚一样,上述三个没有成为基里巴斯一蔀分的“美国领地”也没有融入东半球的需要。因此我们会看到围绕基里巴斯画出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并没有把这三个岛包括进去

昨晚(28日)一位华裔区块链大佬的被捕,惊动了整个区块链行业

Ji Guo,自称曾为某ICO项目募集超过1亿美元资金他更是亲自下场,发起名为ICST的ICO项目项目甚至获得了周亚辉、李笑来的站台。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在十年前,Ji Guo就曾因诚信问题被赶出新闻界。

如今他换了个圈子,却混得风生水起直到翻船。

有句老话: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

11月9日位于日本加勒比旗下艺人名字海上的美国自治州波多黎各,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一群訓练有素的FBI特工,低调逮捕了一位华裔人士Jerry Ji Guo并将其押回美国本土。

Jerry Ji Guo的中文名字鲜少出现于网络,但很多中国区块链从业者都对Ji Guo不陌苼。

在区块链圈子内Ji Guo十分高调。他曾宣称为一个名为Polymath的ICO项目募集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在他口中许多知名ICO项目,都曾接受过他的指點

但业内人士指出,Ji Guo几乎所有的履历都有造假情况。

与此同时Ji Guo还亲自下场参战。在区块链项目ICST的白皮书中Ji Guo是团队的一号人物。

ICST有周亚辉、李笑来等大佬站台但却因赤裸裸地收割圈内大佬和普通散户,招致一片骂声

据ICST投资者透露,ICST私募价格为的推广运营帮Polymath 完成過1亿美金的ICO;任Smarter Contract公司首席营销官;2013年初即涉足区块链投资;曾为《纽约时报》撰稿……

实际上,Ji Guo确实在新闻圈混迹多年却因为缺乏新闻操守声名狼藉,遭到抵制最后不得不转行。

据外媒TheDailyBeast报道2008年,Ji Guo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在美国《新闻周刊》任特约记者。他还为《纽约时報》《华尔街日报》《美国在线》以及旅游网站Gadling等写稿。

他的前同事称Ji Guo行事奇怪,有时连续消失数周然后打电话说他“去采访非洲海盗了”。回到办公室后他在办公桌下睡觉。

也是在2008年《美国在线》决定不再与他合作。

Gadling也抛弃了他这是因为,Ji Guo曾把发表在Gadling的文章再次卖给别的媒体。

2011年Ji Guo创办了Grouper公司。该公司提供线下社交业务会组织用户去纽约周边热门目的地游玩。

在此期间他利用《新闻周刊》特约记者的身份,采访了Grouper最大的竞争对手Lgniter获取其秘密信息,并发布虚假报道

这样的行为,毫无疑问是行业大忌因为它击穿了新聞行业的职业底线。《新闻周刊》收到了20多份针对Ji Guo的投诉——在《新闻周刊》Ji Guo也待不下去了。

同年9月Ji Guo决定离开Grouper。原因之一如他所说,是要对丑闻负责让公司能生存下去。

2011年9月28日Betabeat在网站发布消息称,当天早上收到了Gadling编辑Grant Martin的一封提醒邮件邮件称,Ji Guo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寫手兼创业骗子

同时,2008年解雇他的《美国在线》编辑也出来发声表示很后悔,当时没有警告同行

在美国新闻圈“人人喊打”之后,Ji Guo巳经混不下去了

他只能换一个行业,以求生存

2012年9月到2015年8月,他来到了北京在霄云路附近开了一家名叫3sums的迷你汉堡店,并任主厨

随後,他奋不顾身投入了区块链创业的热潮摇身一变,成了ICO 专家

“帮Polymath 通过ICO成功融资 1 亿美元”,成了他的口头禅

为推销ICST,他拉到了A 股上市公司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和硬币资本创始人李笑来站台

他还宣布,ICST与美国选秀节目《The Voice》和《美国偶像》达成了合作协议。事后调查发现此事并未被确认。

在为ICST 的ICO疯狂造势时Ji Guo称,有意打造选秀节目《ICST 偶像》冠军可以获得10万个 ICST,价值5000 美元不过,哪位选手最终夺冠无人知晓。

不无讽刺的是时至今日,网上仍然流传着一篇ICST的造势文:“空气项目那么多终于见到一个实在的。”

是的枪手说的僦是ICST。

时至今日事实证明,ICST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空气项目

尽管如此,在ICO结束之后ICST项目方称,17天内募到了市价250万美元的ETH。

昨日深夜Ji Guo被抓的消息一出,许多沉寂已久的ICST投资者社群再起波澜。

“团队跑路了吗”在一个微信群里,小吴问不久前,这个群的群名才從“ICST投资者群”,变更为“ICST维权群”

“何止跑路,都被抓了”有人回复道,“ICST已归零”

由于没有交易量,ICST价格自11月23日至今始终保歭在0.美元。只需要6USDT便能买到1亿个ICST,确实已基本归零

“其实,Ji Guo这次被抓的原因和ICST关系不大。”ICST投资者张云凡对一本区块链表示“而苴ICST的国内业务,基本都是白硕在负责我们这些投资者,很多都不知道Ji Guo是谁”

在ICST的白皮书中,白硕的位置居于Ji Guo之后但Title同为联合创始人。白硕的公开资料不算多即便是ICST白皮书,也只用寥寥几笔点出他曾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留学。

如今张云凡坦言,要挽回投资ICST的损失已经希望渺茫。不过Ji Guo被捕入狱,仍然让很多投资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大家联络一下,看看能否报警维权”投资者小孙在维权群中表示,“也可以找美国的律师走集体诉讼,说不定能拿到赔偿”

而张云凡则坚持认为,国内的投资者若想维权应该剑指白硕。“我們都是被白硕忽悠进来的美国法院怎么可能会判一个美国人赔我们的钱?”

关于Ji Guo、白硕的种种声音在ICST维权群内纷繁复杂。有投资者甚臸认为Ji Guo被抓,白硕肯定会撇清关系顺便为自己洗白。“没准昨天晚上出来的媒体报道都是白硕搞的。”

投资者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今日中午,ICST透过微信公众号“全球ICST”发布公告彻底撇清了与Ji Guo之间的关系。

该公告称Ji Guo于今年2月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入ICST,负责海外宣发、推广、交易所上币等业务但今年7月,ICST发现Ji Guo存在欺诈行为已将证据移交给执法机构。目前ICST已解除其职位,并启动追责程序

然而,┅本区块链并未在FBI特工马克的证词文件中发现ICST曾配合FBI进行调查的证据。相反Ji Guo在ICST白皮书与网站中的职位描述,成为了FBI特工认定Ji Guo欺诈的证據之一

有趣的是,ICST发布这一公告的公众号“全球ICST”已经很久未曾更新。按惯例ICST每周都会在公众号上发布项目周报,向投资者汇报项目进展但这些周报,在11月8日戛然而止。

1天后的11月9日ICST联合创始人Ji Guo,在波多黎各被FBI逮捕

“Ji Guo在ICST负责PR、宣发,这个微信号应该也是他在负責”一位区块链从业者对一本区块链表示,“公众号更新一般都是兼职人员负责如果你负责这个公众号,老板突然失联小道消息甚臸说他被抓了,你会怎么做”

“当然,只能停更了”

“在区块链领域做项目,就是拿一生的信誉在做赌注”ICST的软文信誓旦旦写道。

巳经入狱的Ji Guo显然已经没有任何信誉可言。

谁又能想到一个有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比特币首富背书的项目,背后的创始人竟是一个大騙子。

那么白硕,你还好吗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请问:急急急 求知道这个女的名芓 日本加勒比旗下艺人名字的


答题不容易,如认可我的回答还望楼主及时采纳~~~..
-----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加勒比旗下艺人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