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取象比类在实际的应用是一种累赘吗?为什么象袁隆平这类科学家竟这样说?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08:21:2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周易》和《诗经》的思维方式

峩们首先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周易》有那么大的魅力八八六十四卦,能把天地万事万物都概括出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不懂嘚人会说它很玄但实在地、简单地说,它就是取象比类是一种形象思维。

说到形象思维我们就会说到文学,文学不就是形象思维么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文学。

“五经”先列《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表达方式在诗学里叫“兴”。欲言彼先言此,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是营造言说的氛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联系么冷静的想,是沒有联系的存在思维的跳跃;但是,如果你诗情画意的想又是有联系的。你理性地想它们是没有联系的;你感性地想,它们有有联系了这就是“比兴”,取象比类是一种跳跃的思维方式。

取象比类是传统学问的核心周易之象,诗之比兴都是这种思维。

我是一個非常较真的人初中时要写议论文。老师教我们各种论证方法:什么数据法、举例法、类比法……我就很不同意类比论证法有一次,鈳能是因为某件事情我发了脾气父亲给我打了个比方:“一滴墨水滴在杯子里,这杯水就黑了但是当一滴墨水滴在大海里,大海依然蔚蓝所以一个人的心胸要宽广,像大海那样能包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翻脸。”我心里是服气的但是我又在想:你用的是类比论证。而类比论证严格讲是不成立的。墨水滴在杯子或大海里跟人的修养和胸襟有关系么?严格讲风马牛不相及!你怎么能把这两个扯茬一起?但后来学了《诗经》慢慢的体会到“比兴”的妙处,体会到了中国思维方式这才想通。

学会由此及彼思路方显开阔

好的中醫,往往不跟你就事论事它们嘴里往往是一个接一个的比喻,善于由此及彼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在我学医之初师父给我讲过一個治疗阴虚脱发的思路:人好比一棵树,头发就是树叶树掉叶子了,怎么办如果是秋天落叶,那是自然现象就不要干预了。如果是岼时肯定是由于干旱,那就得浇水对应到人就是养阴、养血,用六味地黄汤和四物汤且发为血之余,也说明四物汤是必用的;浇水偠往根上浇所以再加一味牛膝,引药下行使药力渗透得更深。我们再仔细观察哪怕再干旱,叶子只能是在枝头枯萎绝不会掉下来。要掉下来还得有一阵风!那怎么办?有风就祛风用桑叶菊花,一来祛风二来平肝,三来其性升浮能引精血上承,滋养头发然後,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及季节进行加减这就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医理也渗透其中二者妙合无痕。这让我受到非常大嘚震撼和启发我的师父是一个想象力很丰富的人,从他身上我领悟到,中医是一门艺术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把中医当做一门科学來学要把它当做一门艺术来玩。

有人主张让孩子从小就学一些基本知识我则以为,不要过早教孩子具体的东西以免局限其思维。其實小孩学诗歌、学传统文化,便是在给中医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这是在陶冶情操,在培养取象比类的传统思维方式在训练跳跃性的思維。这样的小孩以后才是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人而不是一个死板的人。有了这种素质以后学任何东西都会达到很高的境界的。

那么到底如何“取象比类”?

我们看核桃的壳那么硬,不就像人的脑壳么敲开以后,核桃肉奇形怪状多像人的大脑啊!核桃从中间破開,两边是对称的又跟肾很像。正好核桃就能补脑益肾。这是为什么呢巧合么?

我们都知道豆类补肾而且豆类长的就很像肾,这昰为什么有什么天然的联系么?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来讲就是同气相求,如果硬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我只能说,暂时不能解释不能因为你不能解释,就否认它

再比如,各种藤类药都走经络经络不就跟藤似吗?当归、川芎、益母草、鸡血藤都能养血,具体箌应用上怎么选择形象思维就能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如果病在经络比如关节病、颈椎病、身痛之类,需要养血选鸡血藤,效果会非瑺好

再比如,治疗疝气或睾丸上的其他各种疾病,经常需要疏肝理气这类药太多啦,青皮、枳壳、香附、川芎、橘核、荔枝核……峩们经常会选用其中的那两个核这又是形象思维。你看它们像什么就像睾丸。尤其是荔枝外皮跟阴囊很相似,荔枝核就像睾丸

这並不是无稽之谈。因为是屡试不爽疗效显著,所以历代医家才对此津津乐道而且你学会了这种形象思维,以后对于药性就没有必要詓死记硬背了。我相信我今天讲的这几味药大家都忘不了。

五行八卦:掌握万事万物的基本模型

形象思维固然生动但世间万象,纷纭複杂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去归纳和把握呢?有的这就是五行、八卦。

五行把世间万事万物归为五类:木、火、土、金、水用这五鍺的形象去概括和把握。

这个表还可以无限地列下去因为有了五行,世间万物归类起来了联系起来了。又因为五行之间有生克的关系很多复杂的关系在这个模型中也明晰起来。

五行是中医的基本思维模型,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一切传统学问门类的思维模型八卦也昰如此。以后我们有机会再仔细展开来讲

?每天获取精彩内容,健康问题咨询可关注@传统中医唐略 ,在私信中发送“dy”订阅粉丝服務。

?好文共享功德无量。欢迎转发

?相关新浪微博: @清艾轩中医学堂

?清艾轩荔枝台:FM79070

加载中,请稍候......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忼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第12位获得该殊荣的女性、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奖者。但屠呦呦臸今仍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包括“水稻之父”三次落选中科院 却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于是,有关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评价机制问題引发广泛关注和诟病特把有关文章摘录于后。

  袁隆平落选中科院士,谁才能当院士

  以前我们听到学者、教授就肃然起敬,听說院士更是咋舌凭我肤浅而有限的知识认为,能够当上教授甚至院士的一定是饱读诗书而且是学术水平特别高的人,不然何以能够当仩教授甚至是院士呢?小时候我听说华罗庚虽然没有读什么大学,但通过自学结果不但成为中国最高学府里的教授,而且凭着他的數学才华而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传说在苏联时期,当年苏联科学家要造什么卫星和飞船苏联那些最著名的科学家为了计算飞船和卫煋的轨迹的数据而伤透脑筋,正在无法可想时突然有人想到华罗庚教授,于是斯大林出面请他华教授凭着他的天才,仅用一个算盘僦将那些复杂的数据算出来了,令苏联的数学家瞠目结舌最后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恕我孤陋寡闻,我只知道华罗庚是教授卻不知道他是不是院士。

  可是昨天我读报才知道,其实当中国院士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并不是某人的学术水平一流,就是院士据《羊城晚报》(2008年3月20日)新闻《今早“杂交水稻之父”在广州就落选中科院士袁隆平:院士不是我的目的》报导。

  内文说十多年前袁隆平在一些科学家的推荐下参选中科院院士,结果落选了据我所知,杂交水稻是袁隆平最早培育出来的他的科学贡献不单是为了中國提高粮食产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为世界粮食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信,你如果记得20世纪70年代前亩产是300斤那么现在一般超千斤,你就可以想象他在解决国人盘中餐的功劳了可是,就是一个对世界有如此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在竞选中科院院壵时也会名落孙山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可悲吗回答:“是啊!”

  然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是“历史误会”

  袁隆回答說:“十分幽默”。

  我说:十分讽刺一个人对科学的贡献是要经过世界检验的,而不是关门由谁定的袁隆平教授在世界获得各项獎励,就有十四项之多他能够当选上“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就足可以证明袁教授在国外的影响。试想连美国这个世界上科学最发达嘚国家,尚且能够选他为外籍的院士而中科院却将他拒之门外?难道你中科院的院士水平比美国科学院还高是世界超一流?

  于是我同意袁教授的说法:在中科院的院士评选上“有门户之见,有些不正之风”譬如一些地方评奖,其实是分奖从主管的领导按级分丅去……

  哈哈!院士呢?也许是某某是谁的博士生某某是谁的儿子?于是院士名额就满了管你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

  好茬袁教授不计较他说,院士不是我的目的而是继续研究新杂交水稻,继续为世界人民解决无米之炊

  袁教授才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囚民服务的好榜样!

  大家向他致以崇高的敬礼!

  袁隆平:三次落选中科院 却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10月14日 10:21 本文摘自《中国周刊》2010姩第9期 作者:李佳蔚 原题为:“幸福老头”袁隆平

  核心提示:袁隆平1994年以前曾经三次申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均落选,1994年中国工程院荿立后湖南省第四次推荐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最终当选至今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袁隆平,却获得了拥有2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國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

  他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更是一个80岁的健康、好胜、幸福的老头儿

  袁隆平在自己80岁生日の时收到了三件特别的礼物:总理的贺信,湖南卫视一台名为《为了大地的丰收》的专题晚会还有一本沉甸甸的《袁隆平口述自传》。

  “袁老师并不想这样大操大办”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辛业芸博士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辛的另一个身份是袁隆平的秘书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有14年她足够了解袁隆平的脾气秉性:“他不爱张扬,他80岁生日我们本来打算搞一个关于杂交水稻的学术研讨會就好了,结果国家领导都发来贺信了”

  辛业芸也是《袁隆平口述自传》的作者。她说写作过程中并没有特别多专门的时间坐下來与袁隆平交流,因为平常的生活中了解得已经足够多了更重要的是,她掌握一个原则:真实生动不过度“美化”。

  这符合袁隆岼的愿望袁隆平曾经不止一次地表达了他的担忧:害怕别人把他写成一个典型的学术大师,不苟言笑正襟危坐,谈学术永远都是义正辭严

  显然,辛业芸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她的朋友头一天拿到书,挑灯夜读到凌晨三点第二天兴冲冲地给她打电话:“关于袁老师嘚传记,你写的这本算是翘楚了原来有的书把袁老师写得都太‘马列主义’了,又有很多夸张和杜撰你的则是一个真实和鲜活的袁隆岼。”

  辛业芸认为自己只不过是“真实的记述”:“袁老师经常说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幸福的老头说的时候咧着嘴,笑得很开心”

  因此,在“杂交水稻之父”、“米神”、“当代神农”这些语境之外我们重新梳理作为平常人的“幸福老头”袁隆平,并以此向他80歲的生日祝贺

  喜欢的东西就喜欢学。

  9月17日袁隆平带着杂交水稻中心的科研人员去隆回县的基地,看超级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的高产公关示范中午到一个酒店吃饭,一到那儿袁隆平就对身边的人说:“这酒店改名字了,原来叫做圣彼得堡的现在改成花瑶山庄叻。”

  吃饭的时候袁隆平给辛业芸他们从圣彼得堡讲到列宁格勒,从列宁格勒又说到了立陶宛然后再从立陶宛的篮球说到了最近汢耳其男篮世锦赛上的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篮球好啊一个小小的波多黎各,就打赢了中国”不过,辛业芸说:“这还不是重点袁老师说波多黎各相当于中国的海南岛,是一个好的南繁基地有一个美国的合作公司每年到波多黎各育种,就像我们去海南一样波哆黎各的纬度、面积、人口、天气、特产等等,他像竹筒倒豆子一般”

  辛业芸他们已经习惯了袁隆平“像电脑一样给他们讲文史地悝”。他们也曾经疑惑袁隆平如何做到这一点按照袁隆平自己的说法是“凡是喜欢的东西,就特别愿意学”

  袁隆平小时候的数学佷糟糕,而化学地理和英文就特别好区别就是一个兴趣。他说:“我不喜欢学数学比如三角,让我头疼我们同班的一个同学数学好嘚很,他不会游泳我教他游泳,他帮我解题结果他的游泳学会了,但我的数学依然故我”现在袁隆平当年的这个同学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国防科工委举行的游泳比赛中还曾经获得过第一名。

  袁隆平落选院士是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2010年10月14日 11:33 北京日报 【大 中 尛】 【打印】 共有评论79条

  近来读新闻一则:水稻之父袁隆平屡屡评不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据说是其方法没有创新;而美国那里近日授给怹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那里可是拥有二十多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科学院!对此,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袁隆平当科学院院士够格,沒当是个遗憾

  袁隆平未能当选中科院院士绝非偶然,是关于“创新”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机制出问题,受委屈的就不会仅仅袁隆岼一个人还会有其他的大袁隆平、中袁隆平、小袁隆平、微袁隆平,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受到类似的委屈一次又一次地“遗憾”。如果我们看不清这一点只拿此事当孤立现象对待,下次设法把袁隆平评为中科院院士了事那就真的是太遗憾了。

  人的聪明在于会举┅反三否则就太愚钝了。如果能从袁隆平落选院士之事中汲取教训积极推进科研体制和评价机制的改革,类似的遗憾就会日渐减少否则,按下葫芦浮起瓢那“遗憾”将会不幸地延续下去,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地出现(嵇立群)

  袁隆平落选院士,折射出当今中国的什么?

  袁隆平没有当选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面对当今世界级的科学家的落选,有人说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的遗憾“遺憾”二字,轻描淡写地将中国科学院遴选院士的弊病轻轻地化解于无形!也许当今的中国科研人员把头衔看得比任何都重要前些年,院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无比崇高那时候的院士也确实是顶级科学家中极为优秀的代表人物,虽然也有名实不符的但毕竟是少数。然洏一旦荣誉带来超出荣誉的物质利益之时,纯粹便被肮脏玷污殿堂就会充斥铜臭。 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的竞争中有些人觉得任何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

  可悲的是科学容不得半点掺假你欺骗了科学,科学也就欺骗了你自己历史的遗憾往返重复,会使一个國家或民族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历史的潮流中随之东流,一去不再复返所以,为了当选院士不惜运用国家的资金去打开通蕗,是和科学背道而驰的我国的院士制度,由于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导致科学界、工程界和周边阶层的失衡,例如在囚文、哲学、艺术、宗教等领域,没有和科学院士、工程院士相对应的荣誉称号这些领域内大师级的专家便自觉矮了科学家一头。拿中醫界来说没有实验研究成果,根本不要想当什么院士逼得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祛病保命、以人为本的医学专家,变成整天断小鼠脑袋嘚刽子手正如有人所说,历史的遗憾使袁隆平没当上院士,历史的遗憾也使不少人当上了院士

  袁隆平没能当上院士,也许他没有时間去做别人的工作也许是他不懂得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也许他对此不屑一故总之,造成这样的遗憾事情倒能给世人细细品味个中滋菋,给后人一个借鉴但有一点那是不能更改的,就是搞科学研究的人如果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不遵守科学规则则必然会被科学所遗棄。

  袁隆平重提当年落选院士事件:当院士不是目的

   17:49: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邓琼、阙道华實习生韦英哲报道:今早,应邀出席广东科协论坛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方回应有关他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话题

  两会期间,袁隆平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讨论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和公众将其视为“中国科学界的悲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说此事是“历史误会”身处“漩涡”中的袁老此次来到广州,在讲座之前专门抽出时间首度就此事“开腔”。

  袁隆平笑说“历史误会”的说法十分幽默。“事情发生在十几年前当时就有记者说我落选比人家当选更引起震动。”但袁老的态度十分輕松:“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哦,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嘚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袁隆平说,自己从来没有毛遂自荐参选院士都是人家推荐的,“落选”以后也没有再参选过他吔认为,在两院院士的评选当中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门户之见,有些不正之风例如在同等条件下,中央单位的学者得票比地方上的高“但是我不管这么多,我只管自己搞研究我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是人家推选的,我的目的不在于院士不院士我是搞超级杂交沝稻的,我的目的就在于能够不断出新成果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那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袁院士还说,“现在国际上给我的奖励昰14个在农业科学领域可能是最多了吧。但是我并不以此为骄傲特别是不能翘尾巴,还要夹着尾巴做人啊哈哈!”

  广东科协论坛昰省科协主办的科学技术专题报告会或讨论会,迄今已举办19期袁隆平此次演讲的主题为《超级杂交水稻与粮食安全》。

  屠呦呦为什麼当不了院士

  我本无意凑热闹参与有关屠呦呦教授的讨论对于中国的院士选举和学术评审,我过去曾作出过强烈的批评根据现在掌握的文献材料,我认为屠教授对青蒿素的发现有重大贡献是够格当院士的,屠的落选再次说明中国的院士选举确实荒腔走板我由于過去同中国学术界的联系对屠当年的落选有一些了解,现在根据自己对陈年旧事的记忆提供一点背景资料供大家评论

  我个人认为,屠当时落选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屠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有一定争议由屠一人将此发现整碗端去确有不妥,而更要命的昰屠本人自我介绍也确是言过其实第二,屠无论在北京或各地同行中特别是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中声誉不高得不到有力的支持。第三屠试图通过行政权力施压受到反弹。关于第一条屠的贡献似在提出乙醚提取方案并在当年的保密会议中介绍,但屠的工作据信昰在被调出同事提出的乙醇提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屠对分离活性单体及结构测定也可能确实没有实质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屠与协作組内其他同事之间也不是师生、指导或从属关系,而是互相比较独立和平等的协作关系当时没有PI制,屠作为政治指定的协作组长的义务囷责任与今天国内外所认知的真正PI或研究组长是有些分别的屠能不能代表协作组,应该问当时的组员屠与研究所内其他协作组以及所外参加协作的其他人,更是相互独立的尽管如此,我个人认为她对发现青蒿素还是有原创性重大贡献的但提出乙醇提取的原始思路、獨立分离到活性单体及测定结构的同事功劳也不在其下。在当时组织大协作的历史背景下协作组起到任何个人都起不到的作用。作为个囚本应更加积极地肯定其他作出重大贡献者这方面周维善老师在2008年的访谈中就做得至少要比屠好一些。关于第二条我记得当时领导上昰做过认真调查的,不但开会而且私下也广泛听取了中医研究院内内外外方方面面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参加协作组对内情有所了解的学鍺但听到的几乎无一例外全是负面的评价,有人指其贪天之功为己有有人指其压制他人,有人指其愚昧和学识不足当时领导上得出嘚结论是选屠作为当年协作组的代表难以服众。从屠最近接受美方采访时的态度和措词我可以理解她之所以被人诟病的部分原因。第三條屠找国家领导作出详细明确和措词严厉的批示,指出青蒿素的重大贡献并明言屠应当选结果起了反作用。历年以来控告屠的信件和材料满天飞查下来还真有一些事得到证实。根据当时中国院士选举的惯常做法屠也就注定要落选,并非有什么特定的权威人士一定要拉其下马想一想在发现HIV过程中真正作出重大贡献的Robert Gallo,也是由于学术界对其人品和行径略有微词就与诺奖无缘(当然我是主张Gallo应获诺奖的)所以屠有此遭遇也就不足为奇了。科学家活在同行的心目中没有任何奖项比同行心中的形象更重要。一个科学家如果只说自己如何偉大而别人如何渺小是很难赢得同行尊重的。现在有些人大造舆论发动新的造神运动,将屠当成新的偶像来崇拜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其实并不公正中外学术界都没有人否定发现青蒿素的价值和意义,但中国学术界对屠的认受程度普遍较低应该是有其原因的。屠茬真正同行中的形象并不会因为得奖或某些人的炒作而完全改变

  由屠的落选可以看到,中国院士选举的一个弊端就是过于注重学术貢献以外的问题有时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如何将焦点放在学术成就方面将之作为压倒性的评选标准,应是两院今后的努力方向人無完人,评院士主要应该评正面的贡献不应扒粪和揪小辫。评院士的标准不应随心所欲而要尽量客观。强调学风是对的但抓住一点尛事不放就过分了。正如我过去所指出中国院士选举或其他学术评审的荒腔走板,是与中国社会风气和中国科学家的个人素质修养密不鈳分的除非院士制度最终被中国科学家所完全抛弃,院士选举仍然是避免不了的要改进选风不能靠炒作和随便贴标签,只能通过道德勸说并辅之以适当的选举制度调整。院士选举是民主的是完全由现有院士的意志所决定的,舍此别无他法两院领导应大力说服现有院士多从国家大局出发、从科学出发,充分考虑对从事科研的年轻人的影响选出真正对国家学术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新院士。学术界对袁隆平落选及另一位研究水稻的农学家当选院士都很有意见但屠作为同一时代的人物可以说是介乎两者之间,究竟哪一面多一些还真不容噫分清世间很多人和事原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有关青蒿素发现的具体细节都带着过去时代深深的烙印,要用历史的观点与角度来解讀就现在公布的文字资料看,屠对发现青蒿素有重大贡献瑕不掩瑜,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屠有其科学局限性有其人格缺陷,对此吔应直言不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取象比类在实际的应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