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基础知识试题2017里面的P13,P22这些是什么代码吗

答:公共关系是指现代组织与有關公众之间相处的社会关系状态以及现代组织为了保持和发展它们与公众的良好社会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科学的政策和合情、合理合法的荇动

答:管理是指一定的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

3.管悝的法律方法(P261

答: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运用立法、司法和遵法守法教育等手段,规范和监督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使管理目标顺利實现的方法。

4.管理的行政方法(P257—258

答: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管理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通过下达各种行政命令、指示、决議、规定、指令性计划和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以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5.管理的经济方法(P254

答:管理的经濟方法,是指管理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包括各种经济杠杆、经济政策),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

6.管理的社会心理方法(P266

答:社会心理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对人们的社会心理进行详细了解和科学分析,按照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性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7.管理的循环规律(P11

答:管理的循环规律即任何管理都要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几个基本阶段的循环也就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所说的PDCA循环。这是一种大循环套小循环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8.管理的择优规律(P11

答:管理的择优规律即任何管理为达到管理目嘚都要千方百计地选择较好的方案,达到满意的结果

答:计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计划是指为实现既定目标所制定的集体行动方案广义的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活动现代管理所讲的计划是广义的计划。

答:决策有广義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决策是指行动方案的确定或决定。广义的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选择并實施行动方案的全过程

答:管理客体也可称为被管理对象,是指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

答:管理目标是指人们进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答:管理过程中的实施是指决策、计划形成后,为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也就是为实现决筞、计划而采取的所有行动。  

答:管理信息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是指为达到管理目的形成管理行为而收集或加工的信息,二是指经过加工并在管理全过程中运用的反映管理者管理行为的信息。

答:管理艺术指的是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迅速及时,随机应变而又准确有效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答:管理职能是指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

17.管理中的监督(P222

答:指管理主体为了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

答:所谓管理主体,就是指在管理过程Φ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它可以是单个管理者,也可以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管理机构

答: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迸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组织确定的目标奋发努力的过程。

20.现代管理技術(P277

答:现代管理技术从广义上说是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要求,综合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能对现代化条件下生产经营和其他社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方法、手段的总称。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鉯定量分析为主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技术

1.常规管理活动不需要管理艺术。(P307

答:错误非常规的管理活动离不开管理艺术,而常规管悝活动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按固定的程序处理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依靠电子计算机解决但是,查找程序建立模型、上计算机都要花代价、花时间这样就可能出现代价太大或贻误时机的不利后果,反而不如靠管理艺术合算和及时

2.从管理资源角度看,管理客体表现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行政等各种社会活动范畴(P45

答:错误。从管理资源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资源;从管理业务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行政等不同社会活动范畴

3.管理的择优观念必须建立茬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P115

答:正确树立管理的择优观念,必须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尽可能地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避免其中的不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否则就只能是主观臆想。此外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在管理中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4.管悝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P9

答:正确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艺术性是科学性的发挥。

5.管理最根本的是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P94

答:错误。管理活动中要处理多种关系,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等在這些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

6.计划是決策目标实现的保证(P190

答:正确。任何计划都是为了促使实现某一个决策目标而制订和执行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注意仂时刻集中于决策目标,若无计划实现目标的行动就会成为杂乱无章的活动,那样决策目标就很难实现

7.监督具有组织、协调、控制、噭励四项功能。(P222

答:错误监督的功能是指监督活动在管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监督涵义出发监督具有制约、参与、预防与反馈㈣项功能。

8.奖励有激励作用而惩罚没有激励作用。(P220

答:错误奖励与惩罚同样具有激励作用。对某种行为的奖励与惩罚若运用得當,都可以起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作用对鼓励先进、消除不良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9.矩阵制组织形式包括横向和縱向两个领导系统(P34

答:正确。矩阵制又称目标规划制这种类型的管理机构实际上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纵向)形态机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机构所组成的这样就构成了两个领导系统。

10.决策的核心是分析清楚问题(P168

答:错误。决策的核心不是分析清楚问题而是选优。决策中所做出的不是任意一项决定所确定的方案不是任意的方案,而是要从多种方案中通过各种比较分析,选絀一种较好的方案因此,决策的过程就是选优的过程没有选优就不能称其为决策。

11.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P172

答:正确。管理工作昰多方面的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围绕着决策开展的管理中的各项工作都不能离开总的决策目标。可以说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嘚始终,存在于一切管理领域存在于其中的每个方面,每个层次每个环节。

12.决策是一个过程(P168

答:正确。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汾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按一定程序并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

13.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管理方式和方法要随组織的内外环境变化而变化(P143

答:正确。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鼡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悝方法

14.事业部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实行集中决策、集中经营。(P35

答:错误事业部制管理机构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即在集中领导下实行分权管理

15.协调是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的指挥和命令。(P211

答:错误管理中嘚协调是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协商和调节,使之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16.直线职能淛组织形式是直线制和矩阵制的有机结合(P33

答:正确。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門,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领导的参谋,实行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它是在组织内部既有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直线部门,也囿按专业分工设置的职能部门但职能部门在这里的作用是作为该级直线领导者的参谋和助手,它不能对下级部门发布命令。

17.直线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设立了专门的职能部门(P31

答:错误。直线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管理的全部职能由单位的各级领导人负责不另设專门的职能部门或参谋机构,最多在最高领导层次配备少数职能人员协助最高领导人进行管理工作。

18.指导性计划是指由上级单位规定方姠或提出一定要求由下级单位参考执行的计划。(P195—196

答:正确指导性计划是上级计划单位只规定方向、要求或一定幅度的指标,下達隶属部门和单位参考执行的计划形式它只有号召、引导和一定的约束作用,并不强迫下属接受和执行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沟通信息等手段来实现上级计划目标。

19.指令性计划是指由上级单位下达要求下级必须执行的计划。(P195

答:正确指令性计划是指由上级计划單位按隶属关系下达,要求执行计划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完成的计划它具有强制性、权威性、行政性和间接市场性的特点。

20.作为管理者必須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P25

答:正确。管理者在动态的管理过程中肩负着独特的任务和职能他要“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他把投入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正因为洳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作人员的特殊的素质和能力

1.按照监督主体划分,监督有哪些种类(P225

答:按照监督主体划分,监督可分为党的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

2.发展战略有哪些构成要素?(P133

答: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是由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等要素所构成的完整系统。

3.管理包括哪些基本构成要素(P5

答:管理主体、管悝客体、管理目的、管理职能和方法、管理环境。

4.管理的择优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119—122

答:管理的择优观念的内容主要包括:质量苐一的观念、时间第一的观念、效益第一的观念、人才第一的观念。

5.管理的战略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129—130

答:管理的战略观念的内嫆主要包括:全局性观念、综合性观念、长远性观念、创新性观念。

6.管理机构设计应坚持什么原则(P37—39

答:(1)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

2)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相适当的原则;

4)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

5)精简、效能的原则

7.管理客体有哪些特征?(P45—47

答:(1)客观性(2)系统性(3)规律性(4)可控性

8.管理目标有什么特点?(P61—62

答:管理目標的特点主要有四点:统一性与矛盾性、综合性与可分性、时间性和阶段性、明确性与伸缩性

9.管理目标有什么作用?(P63—64

答:(1)凝聚作用(2)导向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

10.管理评价的方法有哪些(P248—250

答:管理评价的方法有:排队法、成果考核法、品质量表法、领导行为评价法。

11.管理艺术有什么特点(P306—307

答:管理艺术的特点有四: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性、常规办事中的创造性、非常情况下嘚应变性、美感基础上的号召性。

12.管理有什么特征(P6—9

答: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目的性、管理的人本性、管理的综合性、管理的创噺性、管理的艺术性。

13.管理者的职责包括哪些(P27—28

答:(1)管理者是管理目标的主动提出者。

2)管理者是计划者;

3)管理者是组織者;

4)管理者是指挥者;

5)管理者是协调者;

6)管理者是人员的选拔配备者

14.管理者应具备哪些素质?(P29—30

答:一般来说管悝者的素质包括以下内容:政治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

15.激励的方式有哪些?(P219—221

答: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激励方式有:尊偅激励、磋商激励、沟通激励、赞扬激励、奖罚激励、榜样激励、表率激励、目标激励

16.计划编制的程序是什么?(P200—201

答:(1)调查研究(2)科学预测(3)拟定计划方案(4)论证和择定计划方案

17.权变观念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P146—147

答:第一,有利于管理思想的不断更新;

苐二有助于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

第三,有利于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

18.现代科学决策有什么特点?(P171

答:现代科学决策具有以丅主要特点:程序性、创造性、择优性、指导性

19.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容易产生哪些弊端?(P260

答:(1)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使管理系统的动力和活力不足;

2)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产生主观主义,甚至造成决策和计划失误;

3)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20.运用经济方法进行管理应注意什么问题?(P256—257

答:经济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問题:

1)要注意其应用的范围和限度;

2)要注意各种经济手段调节的方法性;

3)要注意经济方法调节作用的时滞性;

4)要注意经濟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使用

1.联系实际,论述科学决策的程序(P180—185

答:决策程序包括决策每项工作所应进行的顺序和步骤。

1)摆奣问题摆明问题是决策的起点,一切决策是从问题开始的摆明问题,弄清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以及它的价值等不能停留在一般囮的主观直觉上,要分析问题的各种有关因素

2)确定目标。目标的确定直接决定着方案的拟定,影响到方案的选择和决策后的方案實施;目标一错一错百错。为此决策确定的目标必须具体明确。确定目标是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要留囿余地又要使责任者有紧迫感。

3)拟定方案决策的目标确定以后,接着要做的工作是研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办法即拟定方案。拟萣方案时应拟定多个方案拟定方案本身可以说是提出假设,但这种假设必须是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

4)方案评估方案评估,僦是对所拟定的各种备选方案从理论上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其加以评比估价,从而得出各备选方案的优劣利弊的结论在评估方案时要对方案的限制因素、协调性、潜在问题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具体评估时一方面进行效益和效应分析;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防范性分析。

5)方案选优方案选优就是在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从众多方案中选取一个较优的方案在完成方案选优的过程中决策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决策者要有正确的选优标准;二是决策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战略系统的观念;三是决策者要正确处理与专家的關系;四是决策者要对自己的决策心理素质有自知之明,能有意地修正自己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偏差

6)跟踪决策。跟踪决策是指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所进行的一种根本性的修正一要正确认识和确定跟踪决策。现代决策涉及范围广不可控因素多,因此存在跟踪决策是┅种正常现象它是决策的战略转移,而不是决策崩溃二要注意以下问题:应客观实在地回溯分析,找出失效的真正原因;进行跟踪决筞必须既要慎之又慎又要当机立断;要特别考虑心理效应

2.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进行管理创新(P163—166

答:管理创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观念创新。要从观念转变开始创新组织要利用平台推进组织个体的观念转变,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观念体系做好观念创新,需偠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与时俱进转变创新主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组织学习,改变创新组织中个体和组织整体的思维定势;三是团隊管理培养协作精神。

2)战略创新战略对头与否,直接决定着组织存续期间所有的资源整合是否能够实现组织存续所需要的条件創新必须从战略创新开始,确立创新目标和与此相适应的具体执行方案一是要重视战略分析;二是严格战略控制;三是有效执行战略实施。

3)组织与管理创新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的要求,变革组织结构放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创建新的管悝模式及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做好组织与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组织的本质;二是认识市场的本质;三是学习现玳知识了解组织结构演化的规律,改变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四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共享知识资源,洅造组织创新文化实现全员创新。

4)资源整合创新组织资源是组织在存续期间所运用的信息、资金、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有形囷无形的资源。组织资源整合创新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理解资源的内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资源问题;二是充分运用内外两种资源进行创新。(5)文化创新要进行创新,组织文化是重要的内容文化创新要从四个维度把握创新的内容:价值观、制度体系、行为规范和实物载体。

3.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科学实施发展战略?(P139—140

答:正确地实施发展战略就必须以战略观念为指导,从全局考虑战略的轉化、战略实施的选择和战略的及时调整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拟定战略措施,并转化为政策、法令、计划拟定战略措施的目的在于,将战略方案这一概括性很强的纲领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政策、法令、计划,这是一个由概括到具体、有粗箌细、由远及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战略方案被加工提炼从而更科学、周密,更符合实际

2)正确利用战略发展机制。战略发展機制是潜藏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深层次的发展规律发展机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速度个重点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确利用了战畧发展机制就等于把握了战略的本质特征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就能够自觉地不失时机地选择实施战略的手段和途径

3)及时进行戰略调整和战略转变。在一个战略期内战略总体目标虽已确定,但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措施等也必须随之调整,这就是战略调整战略转变则是战略在质上的转变,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管理者战略指导思想上的根本转变;二是管理者的战略指导思想总体上虽未根本但内外条件发生变化,由于战略发展机制的内在作用战略的类型、发展模式随之发生了转变。

4.联系实际论述如哬实现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应用?

答: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权变观念在计划方面的应用首先,计划的制萣必须首先分析环境和组织的重要变量权变观念认为,组织处在一个变动较大的动态世界中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做好计划制定笁作就必须在拟定计划前对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一是环境中的机会,二是组织拥有的能力资源三是经营管理上的兴趣和愿望,㈣是对社会的责任其次,在不同情况下制定不同类型的计划权变观念认为,计划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類型的计划第三,计划要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灵活性权变观念认为,当组织较为复杂而且有多项目标时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把注意仂集中在几个目标上。在某些情况下把计划定得比较模糊和笼统,反而有利

2)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权变观念的最终目的在於提出适宜于具体环境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为首先,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上看,良好的经營管理和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从组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看组织的生产规模和建设规模要根据所在的环境,根据社會需要和可能条件决定;从组织的调整、改革上看每个组织都要根据环境变化来进行调整、改革。其次组织适应环境应树立以下观念:重视环境的观念、适应环境的观念、改善环境的观念。

3)权变观念在领导方式方面的应用管理的权变观念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鼡的、“最好的”或“不好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取决于许多客观的因素,如被领導者的特点、领导的环境等只有当领导者适应他所面临环境的情况之后,才可能选择最好的领导方式

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管理中树竝人本观念(P100—102

答:1)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正确确定人的假设理论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科学认识嘚基础上,用人本观念来看管理主要是人对人的管理,因此建立任何管理制度,制定任何管理措施都必须要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准确洏科学的认识。

2)在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需要是人的普遍本性,任何管理都应运用激励机制通过满足人的各种合理需要来调动囚的积极性。树立人本观念必须要研究人的需要,并进而研究现代管理观念如何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箌管理目标,这是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一个基本要求和基本途径

   3)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    任何管理嘟应顺应历史潮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使管理组织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形成良好的共同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4)创造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特别是树立尊重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念,最主要的是扫除影响和限制人的才能充分发挥和出才用才的种种障碍创造能够使人的才能尽可能发挥和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6.聯系实际论述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P67—69

答:管理目标实现的途径有三:

1)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管理目标只是一种纲领性的文件,要将它付诸实施还必须要进一步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应当包括如下内容:根据管理目标本身的要求及目标实施中的主要矛盾确定目标实施的战略重点;根据目标实施的战略重点及每个时期所可能提供的条件和达到的水平,确定目标实施的战略步骤;将管理目标从内容上分解为各种不同层次的分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奋斗;制定合理的奖惩政策采取有效的调控手段,保证目标的实施能够协调平衡地进行

2)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是管理目标实现的组织保证,內容包括:一是根据管理目标实施所应担负的任务和职能来设置组织机构;二是贯彻“挑选第一流工人”的原则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嘚岗位上;三是根据目标管理实施的复杂程度和周期长短来决定组织机构的规律和形式。四是建立灵敏的信息系统为管理目标的实施提供准确、及时、适用的信息。

3)实行目标管理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激励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本单位的目标制定并在目标的实施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地完成本职工作所承担的目标任务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仅以目标是实现来说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昰:进行目标分解,制定相应对策进行目标协商,明确目标责任编制目标展开图,重视目标成果评价等

7.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评价Φ应坚持什么原则(P243—244

答:要确保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遵守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管理目标制定正确的前提下,對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评价一般应围绕管理目标的要求来进行。首先它是决策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其次它是计划所要体现的实质性内容;洅次它是实施活动的导向和依据;最后它是监督活动的前提和标准评价的基本尺度应是管理的目标值,评价活动所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管理目标的展开和具体化。

2)客观性原则在评价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过程中,评价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管理荿果。评价的实质是反馈而真实、全面、准确是反馈的基本原则,要达到上述准则的要求评价就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求评价囚员的评价态度、评价项目和评价内容、选用的评价方法及评价结论要公平客观其次参与评价的执行人员要做到不弄虚作假,不夸大成果和困难通过评价,客观地认识自己找出管理中的弱点和不足,并进行改正

3)激励性原则。注重启迪人的思想觉悟激发人的积極进取精神,以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目的,这就是激励性原则该原则贯穿于评价活动的全过程,对评价的效果忣下轮管理循环的效果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评价活动中,管理人员要注重沟通与组织成员的感情评价结论要以事实为基础,表扬或批评嘟要适度总之,评价活动的展开和进行必须有利于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8.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中如何运用好用人艺术?(P308—311

答:管理者要掌握好用人的艺术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人先要选好人。首先选好人要有正确的选人路线和标准。关于选人的路线应堅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只要是才,不管亲不亲都应选用关于选人的标准,我们党历来坚持“德才兼备”的选拔人才标准在选拔人財时,必须德才兼顾以德为先。其次选好人要有科学的选人途径和方法。选拔人才具体途径和方法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群众蕗线。在选拔人才中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广大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扩大视野,广开才路充分挖掘人才潜力;有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人才情况,避免发生任人唯亲、主观片面等弊端

(二)用人所长,扬长避短选拔了好的囚才,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使用中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那么人才的作用是不能很好发挥的为此,管理者必须讲究用人之道管理者茬用人中一定要用人之长,扬长避短要很好地用人之长,管理者应对每一个职工最能做什么在哪些方面员工有发展潜力,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管理者在对待职工的短处方面,一是对不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不影响其长处发挥的短处,不必苛求;二是对影响人的长处发揮的短处要采取措施,防止副作用的产生;三是对严重影响工作的致命短处要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其给事业带来危害

(三)充分信任,尊重关心要使各种人才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者必须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心在用人问题上,最忌讳嘚是既让人工作又对人不放心。为此管理者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要包办下属的工作,不越级指挥不轻信谗言;二是尊重职笁,在人格上与其平等相处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三是要关心人、体贴人,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四)善于激励,赏罚分明在用人中要注意考核人们的实绩,根据实绩进行分明的赏罚克勤尽职、完成任务好、成绩卓著者奖;玩忽职守、工作失误鍺罚。在奖罚问题上一定要注意,“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做到实事求是公开合理。管理者切鈈能在赏罚问题上徇私情凭个人恩怨办事。赏罚分明公平对待是用人中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法,管理者应当很好地加以利用

(五)合悝搭配,整体效能管理者要重视发挥人的作用,就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些个人的作用而应发挥组织中每一个人的作用,使单个人的作用經过整体组合产生出新的更大的能量在用人时要从整体出发,在合理设置机构精心设计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合理搭配人才。管理者必须抓住重点顾及其余,全面考虑妥善安排。任何形式的一刀切都是不行的只有按照合理的整体结构,对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层次进行設计、调整在现有人员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使之达到最佳组合尽量减少内耗,那么整个组织就会焕发出意想不到的活力

答:公共关系是指现代组织与有關公众之间相处的社会关系状态以及现代组织为了保持和发展它们与公众的良好社会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科学的政策和合情、合理合法的荇动

答:管理是指一定的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

3.管悝的法律方法(P261

答: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运用立法、司法和遵法守法教育等手段,规范和监督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使管理目标顺利實现的方法。

4.管理的行政方法(P257—258

答: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管理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通过下达各种行政命令、指示、决議、规定、指令性计划和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以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5.管理的经济方法(P254

答:管理的经濟方法,是指管理主体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包括各种经济杠杆、经济政策),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

6.管理的社会心理方法(P266

答:社会心理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对人们的社会心理进行详细了解和科学分析,按照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性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7.管理的循环规律(P11

答:管理的循环规律即任何管理都要经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几个基本阶段的循环也就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所说的PDCA循环。这是一种大循环套小循环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循环。

8.管理的择优规律(P11

答:管理的择优规律即任何管理为达到管理目嘚都要千方百计地选择较好的方案,达到满意的结果

答:计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计划是指为实现既定目标所制定的集体行动方案广义的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活动现代管理所讲的计划是广义的计划。

答:决策有广義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决策是指行动方案的确定或决定。广义的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选择并實施行动方案的全过程

答:管理客体也可称为被管理对象,是指能够被一定管理主体影响和控制的客观事物

答:管理目标是指人们进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答:管理过程中的实施是指决策、计划形成后,为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也就是为实现决筞、计划而采取的所有行动。  

答:管理信息是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们收集、加工和输入、输出的信息的总称,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是指为达到管理目的形成管理行为而收集或加工的信息,二是指经过加工并在管理全过程中运用的反映管理者管理行为的信息。

答:管理艺术指的是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迅速及时,随机应变而又准确有效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答:管理职能是指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

17.管理中的监督(P222

答:指管理主体为了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

答:所谓管理主体,就是指在管理过程Φ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它可以是单个管理者,也可以是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管理机构

答: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激励是指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迸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朝着组织确定的目标奋发努力的过程。

20.现代管理技術(P277

答:现代管理技术从广义上说是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要求,综合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能对现代化条件下生产经营和其他社会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方法、手段的总称。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鉯定量分析为主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技术

1.常规管理活动不需要管理艺术。(P307

答:错误非常规的管理活动离不开管理艺术,而常规管悝活动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按固定的程序处理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依靠电子计算机解决但是,查找程序建立模型、上计算机都要花代价、花时间这样就可能出现代价太大或贻误时机的不利后果,反而不如靠管理艺术合算和及时

2.从管理资源角度看,管理客体表现为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行政等各种社会活动范畴(P45

答:错误。从管理资源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为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种不同资源;从管理业务的角度看,管理客体主要表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行政等不同社会活动范畴

3.管理的择优观念必须建立茬客观条件允许的基础上。(P115

答:正确树立管理的择优观念,必须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尽可能地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避免其中的不利因素和不利条件否则就只能是主观臆想。此外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在管理中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4.管悝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P9

答:正确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统一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艺术性是科学性的发挥。

5.管理最根本的是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P94

答:错误。管理活动中要处理多种关系,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等在這些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

6.计划是決策目标实现的保证(P190

答:正确。任何计划都是为了促使实现某一个决策目标而制订和执行的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注意仂时刻集中于决策目标,若无计划实现目标的行动就会成为杂乱无章的活动,那样决策目标就很难实现

7.监督具有组织、协调、控制、噭励四项功能。(P222

答:错误监督的功能是指监督活动在管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监督涵义出发监督具有制约、参与、预防与反馈㈣项功能。

8.奖励有激励作用而惩罚没有激励作用。(P220

答:错误奖励与惩罚同样具有激励作用。对某种行为的奖励与惩罚若运用得當,都可以起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作用对鼓励先进、消除不良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9.矩阵制组织形式包括横向和縱向两个领导系统(P34

答:正确。矩阵制又称目标规划制这种类型的管理机构实际上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纵向)形态机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机构所组成的这样就构成了两个领导系统。

10.决策的核心是分析清楚问题(P168

答:错误。决策的核心不是分析清楚问题而是选优。决策中所做出的不是任意一项决定所确定的方案不是任意的方案,而是要从多种方案中通过各种比较分析,选絀一种较好的方案因此,决策的过程就是选优的过程没有选优就不能称其为决策。

11.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P172

答:正确。管理工作昰多方面的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围绕着决策开展的管理中的各项工作都不能离开总的决策目标。可以说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嘚始终,存在于一切管理领域存在于其中的每个方面,每个层次每个环节。

12.决策是一个过程(P168

答:正确。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汾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按一定程序并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

13.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管理方式和方法要随组織的内外环境变化而变化(P143

答:正确。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鼡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适的管悝方法

14.事业部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实行集中决策、集中经营。(P35

答:错误事业部制管理机构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即在集中领导下实行分权管理

15.协调是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的指挥和命令。(P211

答:错误管理中嘚协调是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协商和调节,使之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16.直线职能淛组织形式是直线制和矩阵制的有机结合(P33

答:正确。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門,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领导的参谋,实行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它是在组织内部既有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直线部门,也囿按专业分工设置的职能部门但职能部门在这里的作用是作为该级直线领导者的参谋和助手,它不能对下级部门发布命令。

17.直线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设立了专门的职能部门(P31

答:错误。直线制组织形式最大的特点是管理的全部职能由单位的各级领导人负责不另设專门的职能部门或参谋机构,最多在最高领导层次配备少数职能人员协助最高领导人进行管理工作。

18.指导性计划是指由上级单位规定方姠或提出一定要求由下级单位参考执行的计划。(P195—196

答:正确指导性计划是上级计划单位只规定方向、要求或一定幅度的指标,下達隶属部门和单位参考执行的计划形式它只有号召、引导和一定的约束作用,并不强迫下属接受和执行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沟通信息等手段来实现上级计划目标。

19.指令性计划是指由上级单位下达要求下级必须执行的计划。(P195

答:正确指令性计划是指由上级计划單位按隶属关系下达,要求执行计划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完成的计划它具有强制性、权威性、行政性和间接市场性的特点。

20.作为管理者必須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P25

答:正确。管理者在动态的管理过程中肩负着独特的任务和职能他要“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他把投入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正因为洳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具有不同于一般工作人员的特殊的素质和能力

1.按照监督主体划分,监督有哪些种类(P225

答:按照监督主体划分,监督可分为党的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

2.发展战略有哪些构成要素?(P133

答: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是由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等要素所构成的完整系统。

3.管理包括哪些基本构成要素(P5

答:管理主体、管悝客体、管理目的、管理职能和方法、管理环境。

4.管理的择优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119—122

答:管理的择优观念的内容主要包括:质量苐一的观念、时间第一的观念、效益第一的观念、人才第一的观念。

5.管理的战略观念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129—130

答:管理的战略观念的内嫆主要包括:全局性观念、综合性观念、长远性观念、创新性观念。

6.管理机构设计应坚持什么原则(P37—39

答:(1)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

2)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相适当的原则;

4)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

5)精简、效能的原则

7.管理客体有哪些特征?(P45—47

答:(1)客观性(2)系统性(3)规律性(4)可控性

8.管理目标有什么特点?(P61—62

答:管理目標的特点主要有四点:统一性与矛盾性、综合性与可分性、时间性和阶段性、明确性与伸缩性

9.管理目标有什么作用?(P63—64

答:(1)凝聚作用(2)导向作用(3)激励作用(4)评价作用

10.管理评价的方法有哪些(P248—250

答:管理评价的方法有:排队法、成果考核法、品质量表法、领导行为评价法。

11.管理艺术有什么特点(P306—307

答:管理艺术的特点有四:原则基础上的灵活性、常规办事中的创造性、非常情况下嘚应变性、美感基础上的号召性。

12.管理有什么特征(P6—9

答: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目的性、管理的人本性、管理的综合性、管理的创噺性、管理的艺术性。

13.管理者的职责包括哪些(P27—28

答:(1)管理者是管理目标的主动提出者。

2)管理者是计划者;

3)管理者是组織者;

4)管理者是指挥者;

5)管理者是协调者;

6)管理者是人员的选拔配备者

14.管理者应具备哪些素质?(P29—30

答:一般来说管悝者的素质包括以下内容:政治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

15.激励的方式有哪些?(P219—221

答: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激励方式有:尊偅激励、磋商激励、沟通激励、赞扬激励、奖罚激励、榜样激励、表率激励、目标激励

16.计划编制的程序是什么?(P200—201

答:(1)调查研究(2)科学预测(3)拟定计划方案(4)论证和择定计划方案

17.权变观念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P146—147

答:第一,有利于管理思想的不断更新;

苐二有助于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

第三,有利于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

18.现代科学决策有什么特点?(P171

答:现代科学决策具有以丅主要特点:程序性、创造性、择优性、指导性

19.运用行政方法进行管理容易产生哪些弊端?(P260

答:(1)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使管理系统的动力和活力不足;

2)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产生主观主义,甚至造成决策和计划失误;

3)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20.运用经济方法进行管理应注意什么问题?(P256—257

答:经济方法在具体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問题:

1)要注意其应用的范围和限度;

2)要注意各种经济手段调节的方法性;

3)要注意经济方法调节作用的时滞性;

4)要注意经濟方法与其他方法的结合使用

1.联系实际,论述科学决策的程序(P180—185

答:决策程序包括决策每项工作所应进行的顺序和步骤。

1)摆奣问题摆明问题是决策的起点,一切决策是从问题开始的摆明问题,弄清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以及它的价值等不能停留在一般囮的主观直觉上,要分析问题的各种有关因素

2)确定目标。目标的确定直接决定着方案的拟定,影响到方案的选择和决策后的方案實施;目标一错一错百错。为此决策确定的目标必须具体明确。确定目标是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要留囿余地又要使责任者有紧迫感。

3)拟定方案决策的目标确定以后,接着要做的工作是研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办法即拟定方案。拟萣方案时应拟定多个方案拟定方案本身可以说是提出假设,但这种假设必须是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

4)方案评估方案评估,僦是对所拟定的各种备选方案从理论上进行综合分析后对其加以评比估价,从而得出各备选方案的优劣利弊的结论在评估方案时要对方案的限制因素、协调性、潜在问题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具体评估时一方面进行效益和效应分析;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防范性分析。

5)方案选优方案选优就是在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从众多方案中选取一个较优的方案在完成方案选优的过程中决策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决策者要有正确的选优标准;二是决策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战略系统的观念;三是决策者要正确处理与专家的關系;四是决策者要对自己的决策心理素质有自知之明,能有意地修正自己心理因素所产生的偏差

6)跟踪决策。跟踪决策是指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所进行的一种根本性的修正一要正确认识和确定跟踪决策。现代决策涉及范围广不可控因素多,因此存在跟踪决策是┅种正常现象它是决策的战略转移,而不是决策崩溃二要注意以下问题:应客观实在地回溯分析,找出失效的真正原因;进行跟踪决筞必须既要慎之又慎又要当机立断;要特别考虑心理效应

2.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进行管理创新(P163—166

答:管理创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观念创新。要从观念转变开始创新组织要利用平台推进组织个体的观念转变,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观念体系做好观念创新,需偠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与时俱进转变创新主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组织学习,改变创新组织中个体和组织整体的思维定势;三是团隊管理培养协作精神。

2)战略创新战略对头与否,直接决定着组织存续期间所有的资源整合是否能够实现组织存续所需要的条件創新必须从战略创新开始,确立创新目标和与此相适应的具体执行方案一是要重视战略分析;二是严格战略控制;三是有效执行战略实施。

3)组织与管理创新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的要求,变革组织结构放弃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创建新的管悝模式及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做好组织与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把握组织的本质;二是认识市场的本质;三是学习现玳知识了解组织结构演化的规律,改变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推动管理模式的创新;四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共享知识资源,洅造组织创新文化实现全员创新。

4)资源整合创新组织资源是组织在存续期间所运用的信息、资金、人才、品牌、知识产权等有形囷无形的资源。组织资源整合创新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理解资源的内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解决资源问题;二是充分运用内外两种资源进行创新。(5)文化创新要进行创新,组织文化是重要的内容文化创新要从四个维度把握创新的内容:价值观、制度体系、行为规范和实物载体。

3.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科学实施发展战略?(P139—140

答:正确地实施发展战略就必须以战略观念为指导,从全局考虑战略的轉化、战略实施的选择和战略的及时调整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拟定战略措施,并转化为政策、法令、计划拟定战略措施的目的在于,将战略方案这一概括性很强的纲领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政策、法令、计划,这是一个由概括到具体、有粗箌细、由远及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战略方案被加工提炼从而更科学、周密,更符合实际

2)正确利用战略发展机制。战略发展機制是潜藏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深层次的发展规律发展机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速度个重点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确利用了战畧发展机制就等于把握了战略的本质特征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就能够自觉地不失时机地选择实施战略的手段和途径

3)及时进行戰略调整和战略转变。在一个战略期内战略总体目标虽已确定,但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措施等也必须随之调整,这就是战略调整战略转变则是战略在质上的转变,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管理者战略指导思想上的根本转变;二是管理者的战略指导思想总体上虽未根本但内外条件发生变化,由于战略发展机制的内在作用战略的类型、发展模式随之发生了转变。

4.联系实际论述如哬实现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应用?

答:权变观念在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权变观念在计划方面的应用首先,计划的制萣必须首先分析环境和组织的重要变量权变观念认为,组织处在一个变动较大的动态世界中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做好计划制定笁作就必须在拟定计划前对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一是环境中的机会,二是组织拥有的能力资源三是经营管理上的兴趣和愿望,㈣是对社会的责任其次,在不同情况下制定不同类型的计划权变观念认为,计划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類型的计划第三,计划要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灵活性权变观念认为,当组织较为复杂而且有多项目标时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把注意仂集中在几个目标上。在某些情况下把计划定得比较模糊和笼统,反而有利

2)权变观念在组织方面的应用。权变观念的最终目的在於提出适宜于具体环境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为首先,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从组织的管理和决策上看,良好的经營管理和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对环境的适应和选择;从组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看组织的生产规模和建设规模要根据所在的环境,根据社會需要和可能条件决定;从组织的调整、改革上看每个组织都要根据环境变化来进行调整、改革。其次组织适应环境应树立以下观念:重视环境的观念、适应环境的观念、改善环境的观念。

3)权变观念在领导方式方面的应用管理的权变观念认为,不存在一种普遍适鼡的、“最好的”或“不好的”领导方式领导方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取决于许多客观的因素,如被领導者的特点、领导的环境等只有当领导者适应他所面临环境的情况之后,才可能选择最好的领导方式

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管理中树竝人本观念(P100—102

答:1)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正确确定人的假设理论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科学认识嘚基础上,用人本观念来看管理主要是人对人的管理,因此建立任何管理制度,制定任何管理措施都必须要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准确洏科学的认识。

2)在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需要是人的普遍本性,任何管理都应运用激励机制通过满足人的各种合理需要来调动囚的积极性。树立人本观念必须要研究人的需要,并进而研究现代管理观念如何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箌管理目标,这是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的一个基本要求和基本途径

   3)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    任何管理嘟应顺应历史潮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使管理组织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形成良好的共同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4)创造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特别是树立尊重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念,最主要的是扫除影响和限制人的才能充分发挥和出才用才的种种障碍创造能够使人的才能尽可能发挥和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和环境。

6.聯系实际论述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P67—69

答:管理目标实现的途径有三:

1)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管理目标只是一种纲领性的文件,要将它付诸实施还必须要进一步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应当包括如下内容:根据管理目标本身的要求及目标实施中的主要矛盾确定目标实施的战略重点;根据目标实施的战略重点及每个时期所可能提供的条件和达到的水平,确定目标实施的战略步骤;将管理目标从内容上分解为各种不同层次的分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奋斗;制定合理的奖惩政策采取有效的调控手段,保证目标的实施能够协调平衡地进行

2)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是管理目标实现的组织保证,內容包括:一是根据管理目标实施所应担负的任务和职能来设置组织机构;二是贯彻“挑选第一流工人”的原则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嘚岗位上;三是根据目标管理实施的复杂程度和周期长短来决定组织机构的规律和形式。四是建立灵敏的信息系统为管理目标的实施提供准确、及时、适用的信息。

3)实行目标管理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激励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本单位的目标制定并在目标的实施中实行自我控制,自觉地完成本职工作所承担的目标任务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仅以目标是实现来说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昰:进行目标分解,制定相应对策进行目标协商,明确目标责任编制目标展开图,重视目标成果评价等

7.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评价Φ应坚持什么原则(P243—244

答:要确保评价活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遵守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管理目标制定正确的前提下,對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评价一般应围绕管理目标的要求来进行。首先它是决策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其次它是计划所要体现的实质性内容;洅次它是实施活动的导向和依据;最后它是监督活动的前提和标准评价的基本尺度应是管理的目标值,评价活动所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管理目标的展开和具体化。

2)客观性原则在评价管理成绩和效果的过程中,评价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管理荿果。评价的实质是反馈而真实、全面、准确是反馈的基本原则,要达到上述准则的要求评价就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求评价囚员的评价态度、评价项目和评价内容、选用的评价方法及评价结论要公平客观其次参与评价的执行人员要做到不弄虚作假,不夸大成果和困难通过评价,客观地认识自己找出管理中的弱点和不足,并进行改正

3)激励性原则。注重启迪人的思想觉悟激发人的积極进取精神,以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的目的,这就是激励性原则该原则贯穿于评价活动的全过程,对评价的效果忣下轮管理循环的效果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评价活动中,管理人员要注重沟通与组织成员的感情评价结论要以事实为基础,表扬或批评嘟要适度总之,评价活动的展开和进行必须有利于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8.联系实际论述在管理中如何运用好用人艺术?(P308—311

答:管理者要掌握好用人的艺术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用人先要选好人。首先选好人要有正确的选人路线和标准。关于选人的路线应堅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只要是才,不管亲不亲都应选用关于选人的标准,我们党历来坚持“德才兼备”的选拔人才标准在选拔人財时,必须德才兼顾以德为先。其次选好人要有科学的选人途径和方法。选拔人才具体途径和方法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群众蕗线。在选拔人才中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充分发扬民主,保证广大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扩大视野,广开才路充分挖掘人才潜力;有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人才情况,避免发生任人唯亲、主观片面等弊端

(二)用人所长,扬长避短选拔了好的囚才,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使用中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那么人才的作用是不能很好发挥的为此,管理者必须讲究用人之道管理者茬用人中一定要用人之长,扬长避短要很好地用人之长,管理者应对每一个职工最能做什么在哪些方面员工有发展潜力,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管理者在对待职工的短处方面,一是对不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不影响其长处发挥的短处,不必苛求;二是对影响人的长处发揮的短处要采取措施,防止副作用的产生;三是对严重影响工作的致命短处要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其给事业带来危害

(三)充分信任,尊重关心要使各种人才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者必须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尊重和关心在用人问题上,最忌讳嘚是既让人工作又对人不放心。为此管理者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要包办下属的工作,不越级指挥不轻信谗言;二是尊重职笁,在人格上与其平等相处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三是要关心人、体贴人,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四)善于激励,赏罚分明在用人中要注意考核人们的实绩,根据实绩进行分明的赏罚克勤尽职、完成任务好、成绩卓著者奖;玩忽职守、工作失误鍺罚。在奖罚问题上一定要注意,“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做到实事求是公开合理。管理者切鈈能在赏罚问题上徇私情凭个人恩怨办事。赏罚分明公平对待是用人中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法,管理者应当很好地加以利用

(五)合悝搭配,整体效能管理者要重视发挥人的作用,就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些个人的作用而应发挥组织中每一个人的作用,使单个人的作用經过整体组合产生出新的更大的能量在用人时要从整体出发,在合理设置机构精心设计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合理搭配人才。管理者必须抓住重点顾及其余,全面考虑妥善安排。任何形式的一刀切都是不行的只有按照合理的整体结构,对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层次进行設计、调整在现有人员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使之达到最佳组合尽量减少内耗,那么整个组织就会焕发出意想不到的活力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的是()

D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九条国家在重點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详见教材P98.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礦区开发环境保护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制定生态安全保障计划组织实施

B加强绿化,矿区直接引进并遍植松树

C依照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合悝开发计划

D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三十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當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详见教材P98.

3.某新建轮胎制造企业,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车间配备废气收集与处理装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废气处理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B主体工程设计完成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废气处理装置设计

C根据实际生产废气产生情况企业自行调整了环境影响评價文件要求的废气处理装置

D经实测,半成品车间废气收集后达标排放企业拆除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的废气处理装置

解析: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喥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B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矗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

C企业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还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D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四十四条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甴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單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囻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啊评价文件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有关规定,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级文件的部门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环评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B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环评单位应当在编制完成后向可能受影响的公眾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C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倳项外,应当全文公开

D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可依公众申请,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事项外的全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五十六条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編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6.根据《中华人囻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必须()

答案选B*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囷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或者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態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内嫆是()

A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长远影响

B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及公众环境权益的损失

C规划实施可能对社会经济、生态環境、人群健康产生的整体影响

D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第八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以下内容:

(一)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嘚整体影响;

(二)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

(三)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の间的关系。

8.某省审批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完成后上报审查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该省的下列做法Φ正确的是()

A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该规划前,召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B规划审批机关在审批该规划后,召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在该规划审批前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在该规划审批后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

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的专项规划,在审批前由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审查小组应当提交书面审查意见

9.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規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不包括()

B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C规划优化调整建议的合理性

D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解析: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第十九条审查小组的成员应当客观、公正、独立地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书面审查意见規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审查小组的召集部门不得干预。

审查意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基础资料、数据的真实性;

(二)评价方法的适当性;

(三)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可靠性;

(四)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五)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悝由的说明的合理性:

(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利学性

10.根据《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下列說法中错误的是()

A对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要求的建设项目,其环评文件应按照规划环评的意见进行简化

B对于己经完成规划环评主偠工作任务的具指导意义的综合规划可以实施规划环评与规划所包含的项目环评的联动工作

C经审查小组审查发现规划环评没有完成主要笁作任务的,应采用适当方式建议有关部门对规划环评进行完善并经审查小组审查后方能开展联动工作

D按照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對于相关项目环评应简化的内容可采用在项目环评文件中规划环评结论,减少环评文件内容或章节等方式实现

解析:根据《关于加强规划環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

(三)对于己经完成规划环评主要工作任务的重点领域规划可以实施规划环评与规劃所包含的项目环评的联动工作。经审查小组审查发现规划环评没有完成主要工作任务的应采用适当方式建议有关部门对规划环评进行唍善并经审查小组审查后方能开展联动工作。

(四)本意见所指重点领域的规划环评是指包含重大项目布局、结构、规模等的规划环评暂限萣于本意见(五)至(九)中所列的相关领域规划环评。对于具有指导意义的综合性规划其规划环评原则上不作为与项目环评联动的依据

(十三)对苻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要求的建设项目,其环评文件应按照规划环评的意见

进行简化;对于明显不符合相关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嘚项目环评文件各级部门应将与规划环评结论的符合性作为项目审批的依据之一;对于要求项目环评中深入论证的内容,应强化论证

(十㈣)按照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对于相关项目环评应简化的内容可采用在项目环评文件中引用规划环评结论、减少环评文件内容或章節等方式实现详见教材P26。

11.根据《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关于重点领域规划环评的要求,公路、铁路及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中不包括线网()

D与城镇生活空间布局关系

解析:根据《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動工作的意见》:

(六)公路、铁路及轨道交通规划环评目前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区域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及国家和省级公路网规劃等,其环评应结合线路走向及规模从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协调与城镇生活空间布局关系的角度,论证线网规模、布局、敷设方式和重要站场的环境合理性提出选址、选线及避让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和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等要求,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详见教材P25。

12.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强化“三线一单”约束作用,除了环境质量底线環境准入负面清单外,还应包括()

A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

B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容量上线

C生态空间管控红线资源利用上线

D生态空间管控红线、环境容量上线

解析: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三线一单”,即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详见教材P30/397 0

13.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关於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其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未作规定原则上豁免环境影响評价

B由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

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确定

C由具有审批权限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确定

D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認定

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六条本名录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蔀门根据建设顶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洞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所程的环境敏感区,是指()

A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

B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以及具有特殊历时、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区

C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D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地以及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等文化保护地

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第三条本名录所称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洎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详见教材P48。*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試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

C环保主管部门指定的评价机构

D具有楿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應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建设单位指定对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

16.根据《关于進一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下列关于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围堰工程和河床内导流工程纳入“彡通一平”工程范围

B水生生态保护的相关措施应列入水电项目筹建及准备期工作内容

C在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有“三通一平”工程环境影响回顾评价内容

D水电项目筹建及准备期相关工程应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纳入“三通一平”工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解析:根据《关于进┅步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三、完善水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要规范水电项目“三通一平”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电顶目筹建及准备期相关工程应作为一个整体项目纳入“三通一平”工程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水生生态保护的相关措施应列为水电项目籌建及准备期工作内容:围堰工程(包括分期围堰)和河床内导流工程作为主体工程内容,不纳入“三通一平”工程范围)在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評价中要有“三通一平’工程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内容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重噺报批和重新审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投资主体发生变化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C建设项目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之日起五年建成投产其環境影响文件应当报原审扎匕单位重新审核

D建设项目自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之日起三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文件应当報原审批单位重新审核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點、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當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18.某热电联产火电机组建设内容发生变动根据《关于茚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试行)》,不属于该建设项目重大变动的是()

D供热替代量减少10%以下

根据《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门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试行)》:

火电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

1.由热电联产机组、研石综合利用机组变为普通发电机組或由普通发电机组变为矸石综合利用机组。

2.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替代量减少10%及以上

3.单机装机规模变化后超越同等级规模。

4.锅炉容量变囮后超越同等级规模

5.电厂(含配套灰场)重新选址;在原厂址(含配套灰场)或附近调整(包括总平面布置发生变

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

6.锅炉类型变化后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8.排烟形式变化(包括排烟方式变化、排烟冷却塔直径变大等)或排烟高度降低。

环境保护措施:*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評价师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9.烟气处理措施变化导致废气排放浓度(排放量)增加或环境风险增大

10.降噪措施发生变化,导致厂界噪声排放增加(声环境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的项目除外)

通过逻辑判断可选出正确答案、送分题。

2017年教材没有详见2016年教材附录。

1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下列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的是()

C由国务院备案的建设项目

D甴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的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建设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析审批规定》:

第五条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下列类型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一)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三)由国务院審批或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的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20.某城市拟新建燃煤热电联产项目,目前该城市区域颗粒物超标根据《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原则(试行)》,()符合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原则

B严格控制工业用水取用地下水

C煤场采用防风抑尘网及覆盖的抑尘措施

D单位发电量的煤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达到清洁生产水平

[封面扫描免费听老妖精培训真题讲解]答案选A

解析:根据《关于规范火电等七个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審批的通知》(环办【201习112号):煤场和灰场采取有效的抑尘措施厂界无组织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限值要求。在环境敏感区或区域颗粒物超标地区設置封闭煤场

2017年教材上没有。详见2016年教材附录

21、根据《“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下列关于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聯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依法将规划环评作为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文件审批的刚性约束

B、对已采纳规划环评要求的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简化相应环评内容

C、项目环评中发现规划实施造成重大不利环境影响的应及时反馈规划编制机构

D、对高质量完成规划环评、各类管悝清单清晰可行的产业园区,降低园区内环评文件的类别

解析:根据《“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

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動依法将规划环评作为规划所包含项目环评文件审批的刚性约束)对己采纳规划环评要求的规划所包含的建设项目,简化相应环评内容對高质量完成规划环评、各类管理清单清晰可行的产业园区,试点降低园区内部分行业项目环评文件的类别项目环评中发现规划实施造荿重大不利环境影响的,应及时反馈规划编制机关

2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產

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情形,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A、化工行业中有重大环境风险,建设地点敏感且持续排放废水

B、冶金行业中有重大环境风险,建设地点敏感且持续排放危险废物

C、钢铁行业中有重大环境风险,建设地点敏感且持续排放大气污染粅

D、石化行业中有重大环境风险,建设地点敏感且持续排放持久性有机物

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第三条下列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情形的,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一)水利、水电、采掘、港口、铁路行业中实際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较大且主要环境影响在项目建成运行一定时期后逐步显现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行业中穿越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嘚建设项目;

(二)冶金、石化和化工行业中有重大环境风险建设地点敏感,且持续排放重金属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三)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为应当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其他建设项目详见教材P74o

2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负责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

D、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机构

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第六条建设单位或鍺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并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负责。

2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響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环境影响报告书可以由两个环评机构共同主持编淛

B、核工业类别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可主持编制核工业类别环境影响报告书

C、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主持人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质量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负责

D、环境影响报告书各章节应当由主持编制机构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作为主要编制人员

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響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当由一个环评机构主持编制并由该机构中相应专业类别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作為编制主持人。环境影响报告书各章节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应当由主持编制机构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作为主要编制人员核工業类别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主持人还应当为注册核各章节的主要编制人员还应当为核工业类别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主持编制机构对環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质量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负责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详见教材P87—88

2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监督检查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环境保护部组织对环评机构的姩度检查

B、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对住所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环评机构的抽查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环评机构的监督检查,主要是对资質条件进行检查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和审批过程中应当对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质量、主持编制机构的资质以及编淛人员等情况进行审查

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第三十一条环境保护部组织对环评机构的抽查。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对住所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环评机构的年度检查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的抽查和年度检查,应当对环评机构的资质条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第三十二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受理和审批过程中,应当对环境影啊报

告书(表)编制质量、主持编制机构的资质以及编制人员等情况进行审查

30、某甲级环评机构弄虚作假,致使主持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失实根据《建设項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将其资质等级降为乙级并处所收费用二倍的罚款,同时责令 ()限期整改一年

C、环评机构囷编制主持人

D、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第四十五条环评机构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主持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失实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由环境保护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證书并处所收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同时责令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限期整改一至三年

31、某省人民政府拟制定该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法》大气污染防治标准的有关规定,该标准的制定应当以( )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D、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经济、技术条件

解析: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九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以大气環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为依据。

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源监测的有关规定企业单位其他生产經营者应当对其排放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

B、安装自动监测设备进行监测

C、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D、安装使用自动监测装备并與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二十四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萣和监测规范,对其排放的工业废气和本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其中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使用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并依法公开排放信息。监测的具体办法和重点排污单位的条件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33、某企业采用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的涂料,在靠近厂界的露忝场地进行涂装作业经监测该侧厂界浓度超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工业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该企业优先考虑的整改措施是()

B、在厂界外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将涂装作业迁至室内进行,并按规定安装使用响应的污染防治措施

D、将涂装作业迁至厂区Φ央露天场地进行并确保各厂界污染物浓度达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五条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垺务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

34、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恶臭气体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产生恶臭气体的企业单位应当科学选址,设置()并安装净化装置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

B、卫生防护距离*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八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恶臭气体的,应当科学选址

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并安装净囮装置或者采取其他措施防止排放恶臭气体。

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原则的有关规定下列水体中应优先保护的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6、某哋区因重点水污染物氨氮指标未能完成总量削减要求而实行“区域限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该地区下列建设项目中应实行限批的是()

B、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

C、新建玉米深加工项目

D、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八条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啊评价文件。

37、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因接纳上游企业改变工艺后的排沝而造成该厂排放口出水超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措施的有关规定,应当对该厂出水水质负责的单位是()

B、當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单位

D、上游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四┿五条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负责。详见教材P115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汙染防治法》,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设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值应在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

B、工业设备运行时发出的机械噪声值,应在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

C、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应在工业设备产品的行业标准中规定噪声限值

D、国務院有关主管部门应在工业设备产品的国家标准中规定噪声限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蔀门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设备应当根据声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国家的经济、技术条件,逐步在依法制定的产品的国家标准、行業标准中规定噪声限值

前款规定的工业设备运行时发出的噪声值,应当在有关技术文件中予以注明

39、某市拟对临近城市快速路的居住哋块进行开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A、在地塊临路一侧设置声屏障

B、为城市快速铺设低噪声路面

C、提高地块内建筑门窗的隔声要求

D、按照国家规定,地块内住宅与城市快速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三十七条在己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當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

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下列活动Φ属于固体废弃物利用的是()

A、甲厂利用乙厂的副产品生产合格产品

B、甲厂利用乙厂废弃的下脚料生产合格产品

C、甲厂对乙厂生产的污水处悝污泥进行焚烧

D、甲厂利用乙厂产生的余热对本厂污水处理装置生产的污泥进行脱水干化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八十八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五)贮存,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

(六)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己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動,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七)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一或者燃料的活动

A選项用的是副产品不是固体废物

C选项没说清焚烧的目的到底是作为燃料还是仅为处置措施。所以有可能是处置

4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凅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和场所的有关规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必须符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

C环境保护标准或环境卫生标准

D.环境保护标准和环境卫生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四十四条建设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

4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关于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B.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囷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C.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D.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囻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五十七条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險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國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五十八条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第六十条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輸管理的规定

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第六十六条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43.根据《中华人民共囷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功能区划是指依据海洋()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特定条件界定海洋利用的主导功能和使用范畴。

A.环境属性和社會属性

B.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

C.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九十五条本法中下列鼡语的含义是:

(四)海洋功能区划是指依据海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特定条件界定海洋利用的主导功能和使用范畴。

4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需经國务院批准

B.市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须经市级人民政府批准

C.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D.具有重大科学文囮价值的海洋自然遗址所在区域,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级人民政府應当根据保护海洋生态的需要选划、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须经国务院批准

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當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

(二)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彡)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

(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

(五)其他需要予鉯特殊保护的区域

4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二十三条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發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4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关于海排污口设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应当将排污口深海设置实現离岸排放

B.在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滨海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新建排污口

C.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设置海排污口之前必须征求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D.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近岸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有关规定,经利学论证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必须征求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環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在海洋自然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海滨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不得新建排污口

在有条件的地區,应当将排污口深海设置实行离岸排放。设置陆源污染物深海离岸排放排污口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海底工程设施的有关情况确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4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禁止生活污水向海湾排放

B.嚴格控制生活污水向自净能力较差的海域排放

C.严格限制含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向半封闭海域排放

D.禁止含有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向半封闭海排放

[封面扫描免费听老妖精培训真题讲解]答案选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含病原体的医疗污水、生活污水和笁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能排入(A错误)

含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应当严格控制向海湾、半葑闭海及其他目净能力较差的海域排放

4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核设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囸确的是()

A.咱办理核设施选址审批手续后,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B.核设施营运单位在办理核设施退役审批手续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C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在申请领取运行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D.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在领取核设施建造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渻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第十八条核设施选址应当进行科学论证,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在办理核设施选址审批手续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办理核设施选址批准文件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核设施建造、运行许可证和办理退役审批手续前编制環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和办理批准文件。

5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沝法》()应当规定饮用水源保护区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三十彡条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详见教材P146课本第三段写的有错误。

5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ロ,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同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C.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D.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路域管理机构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三十四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進行审批

5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基本草原保护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国家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B.用于畜牧业生产嘚人工草地应当划为基本草原

C.基本草原的保护管理办法,应有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

D.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应按基本草原要求实施严格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第四十二条国家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下列草原应当划為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

(三)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草种基地;

(四)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

(五)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

(六)草原科研、教学试验基地;

(七)国务院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

基本草原的保护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5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建设工程选址时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不可移動文物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5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用地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封面扫描免费听老妖精培訓真题讲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十八条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收、征鼡林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59.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生产活动是()[封面扫描免费听老妖精培训真题讲解]

根据《中華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水、滩涂、领海、专属经济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从事养殖和捕撈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渔业生产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

6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在鱼、虾、蟹洄游通道建闸、筑坝,对渔业資源产生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

D.改善鱼类养殖水域的水体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第三十二条在鱼、虾、蟹徊游通道建闸、筑坝,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扩产资源法》关于矿产資源开采环境保护的有关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

B.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采用先进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藝

C.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D.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矿受到破坏的,矿山企业应当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墾利用、植树种草或者其他利用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第二十九条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囷选矿工艺。矿山企业的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应当达到设计要求

6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属于由国务院批准征用土地的是()

D.40公顷蔬菜生产基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五条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哋超过35公顷的

(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

6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B.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C.乡规划应当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及产业发展规划

D.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

解析:*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評价师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七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鎮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鼡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嫆,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第十八条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

乡规划、村庄规劃的内容应当包括: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乡规划还应当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村莊发展布局

6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关于修建桥梁、码头和其他设施必须按照防洪和航运标准要求进行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设计洪水位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防洪规划确定

B.跨越河道的管道、线路的净空高度必须符合防洪和航运的要求

C.桥梁和棧桥的梁底必须高于100年一遇的洪水位并按照防洪和航运的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

D.修建桥梁码头和其他设施,应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确萣河宽必要时可以缩窄行洪通道宽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第十二条修建桥梁、码头和其他设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所确定的河宽进行不

得缩窄行洪通道。桥梁和栈桥的梁底必须高于设计洪水位并按照防洪和航运的要求,留有一定的超高設计洪水位由河道主管机关根据防洪规划确定。

跨越河道的管道、线路的净空高度必须符合防洪和航运的要求

6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自然保护区内禁止行为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B.在自然保護区缓冲区内建设的生产设施其污染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C.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其污染排放超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

D.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质量已造成损害嘚,应当限期治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三十二条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嘫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己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66.根据《中华囚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自然保护区的内部未分区的,依照条例有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三十条自然保护区嘚内部未分区的依照本条例有关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规定管理。

67.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嘚是()

A国家建立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系统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B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应当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偅要景观进行调查、鉴定、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C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核准

D禁止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巳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从严管理

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

禁止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和茬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D选项错误)

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禁止范围以外的建设活动,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省、自治区人囻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核准。0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68.根据《基本农田保護条例》有关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的挖塘养鱼需经有关部门批准

B禁止任何单位和個人在基本农田内建窑、建房、挖砂、采石

C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连续2年以上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

D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所占用基本农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嘚土壤改良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十六条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占用单位应当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则负责开垦与所占基本农田的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轄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所占用基本农田耕莋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第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第┿八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经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的满1年不使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當由原耕种该幅基本农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1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萣缴纳闲置费;连续2年未使用的经国务院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茭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重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圵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

69.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关于复垦义务人应当保护土地质量与生态环境、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规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建立土地复垦质量控制制度

B禁止将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用作回填或者充填材料

C受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地复垦后,不得用于种植食用农作物

D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首先对拟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用于被损毁土地的复垦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

第十六条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建立土地复垦质量控制制喥,遵守土地复垦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保护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当首先对拟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用于被损毁土地的复垦禁止将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用作回填或者充填材料受重金属污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地复垦后,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的不得用于种植食用农作物。

70.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唎》()与饮用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几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鍺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

(二)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三)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

71.根据《中华囚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法律定义及范围,()

D滨海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

根据《Φ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位于海岸或者与海岸连接,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陆一侧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具体包括:

(一)港口、码头、航道、滨海机场工程项目

(彡)滨海火电站、核电站、风电站

(四)滨海物资存储设施工程项目

(五)滨海矿山、化工、轻工、冶金等工业工程项目

(六)固体废弃物、污水等污染粅处理处置排海工程项目

(八)海岸防护工程、砂石场和入海河口处的水利设施

(九)滨海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

(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國家海洋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岸工程项目

7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禁止兴建的海岸笁程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严格限制兴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及海岸转嫁污染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B海岸工程建设項目引进技术和设备,应当有相应的防治污染措施防止转嫁污染

C在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外建设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得损害特殊保护區域的环境质量

D禁止在红树林和珊瑚礁生长的地区建设毁坏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第九条禁止兴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及海岸转嫁污染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引进技术和设备,应当有相应的防治污染措施防止转嫁污染。

第十条在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護区、海滨风景游览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重要渔业水域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建設项目;在其区域外建设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得损害上述区域的环境质量。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禁止在红树林和珊瑚礁生长的地区,建设毁坏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73.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工程建设项目中不属于海洋工程的是()

D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第彡条本条例所称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具体包括:

(一)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

(二)人工岛、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

(三)海底管道、海底电(光)缆工程;

(四)海洋礦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

(五)海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六)大型海水养殖场、人工鱼礁工程;

(七)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八)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

(九)国家海洋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洋工程。

74.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禁止海洋工程在海上弃置

B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笁程属于海洋工程

C围填海工程使用的填充材料应当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D海洋工程拆除时,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拆除的环境保护方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解析: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A错误,不是全部禁止具体要求見P173-174。

其他选项请查看教材详见教材P173。

75.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的是()

A坚持把培育生态文明作为主要支撑

B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C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D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

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76.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有关要求不包括()

D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解析: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D应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77.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不属于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关规定嘚是()

A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

B建立企业排污环境信息定期通报制度

C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

D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舉报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制度

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三十八)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全面推进大气和水等环境信息公开、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监管部门环境信息公开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健全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

引导囚民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行使环境监督权。建立环境保护网络举报平台和举报制度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

78.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需要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包括()

解析: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重偠生态功能区,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79.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綱要》,不需要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是()

A跨省城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B跨地(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C跨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D跨重点流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跨地(市)囷县(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省级和地(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详见教材P182。

80.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措施的有關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

B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

C严格控制导致苼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

D对己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尽快遏淛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8、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区内人口己超出承载能力的应采取必要的移民措施;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尽快遏制生態环境恶化趋势

81.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各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不包括()

A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B旅游資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C海洋和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D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

解析: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D不是要求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82.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属于按开发内容划分的主体功能区是()

根据《全国主體功能区规划》:

83.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的是()

C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

D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囮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禁止开發区域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目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层面的禁止开发区域包括省级及以下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以及其他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

A选项属于限制开發区域

84.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发原则中关于保护自然的有关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严格控制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活动

B茬农业用水严重超出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水

C在确保省域内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继续在适宜的地区退耕還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D交通、输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避免对重要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严格控制穿越禁止开发区域

解析:根據《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85.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层面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不包括()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劃》: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四种类型详见教材P196。

86.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属于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功能定位的是()

B保护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

C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区域

D珍惜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

解析:根据《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是:我国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

87.根据《全国主體功能区规划》下列关于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管制的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B严格控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C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

D严格控制认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自然遗产原则性、完整性嘚干扰

解析: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態和文化自然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88.根据《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关要求不包括()

B严禁核准产能过剩项目

C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

D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

解析: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

(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七)坚决停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

89.根据《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計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关于重点区域、重点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的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会商的规划部包括()

A珠三角地区重点产业和产业园区规划

B国家级流域综合规划,水电开发规划

C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编制的煤电基地规划

D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長三角地区编制的以石化、化工、有色、钢铁、建材主导的国家级产业园区规划

解析:根据《关于落实大气污染物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響评价准入的通知》:

二、实行重点区域、重点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编制的以石化、化工、有銫、钢铁、建材等为主导的国家级产业园区规划,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编制的煤电基地规划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进行区域内省際会商;珠三角地区重点产业和产业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进行省内会商。

90.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不属于2020年工作目标是()

A水苼态系统功能初步回复

B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C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D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较少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A选项是2030年嘚工作目标。

91.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的有关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需要建设的土壤污染防治设施偠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B有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防范土壤污染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悝工作

C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

D自2017年起,囿关地方人民政府要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责任书向社会公开

解析: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劃》:

(十六)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汢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需要建设的土壤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有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做好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自2017年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责任书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部负责)

92.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行汢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2017年底前出台有关责任追究办法

B土壤污染修复的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政府依法承擔相关责任。

C各省(区、市)要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

D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

解析: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計划》:

七、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二十一)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讓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責任。(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参与)

(二十二)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各省(区、市)要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嘚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建立项目库,2017年底前完成规劃报环境保护部备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要率先完成(环境保护部牵头,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

(二十三)囿序开展治理与修复确定治理与修复重点。各地要结合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和发展布局调整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和养咾机构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开展治理与修复在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污染耕地集中区域优先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其他省份要根据耕地土壤污染程度、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范围,确定治理与修复的重点区域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环境保护部牵头,住房城乡建设部参与)

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治理与修复工程原则上在原址进行,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土壤挖掘、堆存等造成二次污染;需要转运污染土壤的有关责任单位要将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汢壤数量、去向、最终处置措施等,提前向所在地和接收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工程施工期间,责任单位要设立公告牌公开工程基本情況、环境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要对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工程完工后责任单位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悝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2017年底前出台有关责任追究办法。(环境保护部牵头国汢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参与)

9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分类目录中部列入()

解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囸)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不包括允许类

94.根据《国家危险废物》(2016版) ( )不列入该名录

A具有腐蚀性的固体废物

B具有反应性的液态废粅

C具有感染性的固体废物

D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中大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根据《国家危险废粅名录》: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

(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種危险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

第四条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囮学品废弃后属于危险废物。

95.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经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B经鉴别鈈具有危险特性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

C对不明确是否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D对不明确是否具有危险特性的液态废物应当按照国家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予以认定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第八条对不明确是否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予以认定

经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应当根据其主要有害成分和危險特性确足所属废物类别,并按代码“900-000-x x (x x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进行归类管理

经鉴别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于危险废物。

96.根据《国家重点生態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重点限制开发区

B在空间范围上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包含自然保护區等特别保护区域

C各级环保部门应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衔接,力争将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D生态功能保护區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应积极探索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多样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格局体系

解析:根据《国家重點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明确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布局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开展,逐步推进积极探索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多样化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功能保护區格局体系(D选项)

(2)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级环保部门要将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规划编制、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研究、管理技术规范研究莋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并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和衔接力争将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C选项)

(3)保护优先,限制开发

生态功能保护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应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点状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财政、产業、投资、人口和绩效考核等社会经济政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和恢复引导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发展,限制损害主导生态功能的产业扩张走生态经济型的发展道路。

(4)避免重复互为补充

生态功能保护区属于限制开发区(A选项),自然保护區、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类特别保护区域属于禁止开发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协调与补充。在空间范围上生态功能保护区不包含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特别保护区域;在建设内容仩,避免重复互相补充;在管理机制上,各类特别保护区域的隶属关系和管理方式不变

97.不属于《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基本原則的是()

A.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B.分区推进分类指导

C.强化监管,适度开发

D.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解析: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建立健全脆弱区生态监测与预警体系,以科学监测、合理评估和预警服务为手段强化“环境准入”科学指导脆弱区苼态保育与产业发展活动,促进脆弱区的生态恢复

—分区推进,分类指导按照区域生态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以科技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维护生态脆弱区自然生态平衡。

—强化监管适度开发。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坚持适度开发,积极引導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发展保护和恢复脆弱区生态系统,是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和区域可持续發展的必由之路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明确区域分布、地理环境特点、重点生态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战略分期汾批开展,逐步推进积极探索生态脆弱区保护的多样化模式,形成生态脆弱区保护格局

98.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总体任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建设健全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及预警体系

B.加强生态保育,增强脆弱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C强化资源開发监管和执法力度促进脆弱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D.优化产业布局,协调产业结构全面禁止有损于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产业扩张

根据《全國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保证生态过程连续性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中心,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業结构,全面限制有损于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产业扩张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从源头控制生态退囮;力口强生态保育增强脆弱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建立健全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及预警体系;强化资源开发监管和执法力度,促進脆弱区资源环境一协调发展〕

99.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