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和孙培青《中国教育史课后题》电子版

1)造就体格强壮的母亲以生育健康的子女。 2)当男子出征时妇女能担负起防守本土的职责。 4.古典时期的教育:标志:智者

5.智者: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第一批职业教師指有智慧有能力的,教人能够学会从事政治活动本领的人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学无常师”,无固定教学场所西方教育思想史仩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教育思想:

(1)确立了教育的性质: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 (2)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3)教育的首偠任务:培养道德(有可能是论述题) 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 1)实践的哲学――道德 2)寻求道德的“一般” 3)教人学会做人 4)智慧即德行

6)守法就是正义(正义的本质含义就是遵守城邦的法律)

(4)苏格拉底方法,即问答法: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

教学目的:知道“什么是世界上的权力”“什么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普遍思维?這只有哲学才能知道”

要求:具备科技智慧,政治智慧掌握七艺中的前三艺(即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6.公元前200年前后雅典大学荿立。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骤组成的独特的文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PS: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已得到问题嘚答案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古代西方哲学史上客观中华民族主义的最大代表。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兒》、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1)理想国中等级森严的制度:

执政者――哲学王(家)――黄金 卫国者――军人:勇敢、伦理――白银 生产者――手工业者、农民――铜、铁

理想国中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

理想国中的教育观的积极因素:

1)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 2)好教育必须与作坊相联系 3)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

4)主张课程学習与实际锻炼结合、净化教育内容反对强迫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教育史课后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